老人护理服务内容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人护理服务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人护理服务内容

篇1

关键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服务网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34

AbstractObjective:toknowtheruralelderlyhealthstatusandforcommunitynursingrequirementandusing,seekanddiscusscommunitynursingcannotmeettheoldmanneedstoreasonandformulatecommunityhealthservicedevelopmentstrategyprovidesthebasis.Methods:usetheself-designedquestionnaire660casesofruralelderlypopulationmaterial,health,communitynursingdemandoftheinvestigation.Results:theoldmanhighrate,badhabits,anddonottakethephysicalexamination,totheneedsofthecommunitycareandusingsituationoutofbalance,receivedonlyandmedicalrelatedtohelp,andtoguide,oldpeoplehealthcare,andpsychologicalhealthadviceandguidance,chronicdiseasepreventionhealthcarecontentrehabilitationutilizationrateislow.Conclusion:theestablishedcarecommunityservicenetwork,tocareneedsastheguidance,changepeople''sidea,thepublicityofcommunityhealthservicecanprovideservices;Integrationofexistinghealthresources,effectivelyimprovethecommunitymedicalservicequalityofcare,cansatisfyalltheneedsoftheruralelderly.

KeyWordsCommunitycare;HealtheducationCareServiceNetwork

本文调查研究60岁以上温州城乡老人护理需求和健康状况,通过健康状况分析了老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目的是为开展老人的卫生部门社区护理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基础资料与指导依据。

资料与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针对常住人口中文成、泰顺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方式采用入户问卷式,共计调查660人,男300人,女360人;年龄60~93岁,平均67.5岁。文化程度:文盲50%,小学258%,中学18%,大专以上文凭62%。婚姻状况:独身82例,有配偶220例,离异21例,丧偶237例。

方法和内容: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情况调查表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表都是自行设计,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士向60岁以上的辖区居民中的老年人发放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入户访谈的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由护士收集资料,剔除填写不完整及年龄<60岁的60份,有效问卷收回660份,完成问卷内容。有效回收率为93%。内容包括社区居民的人口学特征、日常生活能力、健康状况(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11种常见老年病)、健康相关行为、社区护理需求(康复护理、健康指导上门服务、体格检查、心理护理和家庭病床6项服务)、现有卫生资源利用等。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用Excel建立数据库。

结果

健康相关行为,见表1。

讨论

篇2

与老人打过招呼后,伊尔梅利掏出日志,查阅老人健康状况、护理情况、家庭服务项目和注意事项。她告诉记者,每个护理员和护士上门为老人服务时,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这本日志,了解老人护理基本情况,以免发生错误。

年近九旬的约尔马坐在沙发上,戴着助听器看电视。他说,护理员来访的时候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希望他们能多陪他一会儿。

伊尔梅利为老人量了血压后,将带来的午餐放进微波炉加热,服侍老人用餐。约尔马用餐间隙,伊尔梅利将带来的药品按每次服用的剂量放入分药盒里,以便老人按时按量服用。约尔马用餐后,伊尔梅利帮老人擦了嘴、洗了脸,并将餐具收拾起来,把餐桌擦干净。然后,她帮老人服下中午的药,滴了眼药水。最后,在护理日志上记录了这次护理的情况。至此,伊尔梅利完成了一次日常家庭服务。傍晚,将有另一名护理员来为约尔马送晚餐,帮他服用晚上的药。

伊尔梅利说:“照顾像约尔马这样的高龄老人的起居,每天会有不同的护理员到访3~6次,每次约15~20分钟。”但记者注意到,这次服务的实际用时已将近30分钟。

目前,约尔马除了听力、视力和记忆力有所减退,身体状况尚好,可以借助助步车行走,起床、就寝、如厕及早晚洗漱都能自理。因此每天只需要早、中、晚3次服务。“但如果他生病了,就可能要增加护理次数,比如保健护士来访或者夜间护理”。

在芬兰,养老是一种由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为使老人在自己家中颐养天年,各地政府社会福利部门都会为他们提供尽可能细致周到的家庭服务。以赫尔辛基为例,市政府社会卫生局将该市划分为5个社会服务区,每个服务区又按小区划分为若干个社会服务部。家庭护理员伊尔梅利就职的普伊斯托拉社会服务部就是其中之一。

在芬兰,家庭护理员都是受过两到三年专业培训并具备从业资格的专业人士。伊尔梅利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已有十几年,不仅照顾过老人,也护理过残疾人。虽然每天工作很繁琐、辛苦,但她说:“这是分内工作,看到老人们在我的帮助下安度晚年,很有成就感。”

赫尔辛基地区的家庭服务分为照料日常起居、餐饮、保洁、保健护理等几方面。其中,照料日常起居的具体内容包括:洗漱、洗澡、剪指甲、换尿不湿、穿脱衣服和洗衣,以及陪老人外出等。保健护理则细化为观察疼痛、记忆力和情绪状况,进行血压、血糖检查和医学身体检查,必要时与其他服务团队取得沟通等。

近年来,芬兰一些城镇开始尝试将老人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由医疗机构转入家庭服务范畴,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将后期康复治疗安排在家中,理疗师定期上门服务。结果表明,这种“家庭康复”模式不仅受到老人g迎,还可以为地方政府节省开支。

篇3

[关键词] 医养结合模式;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研究

[中图分类号] F840.6 [文献标识码] B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止2015年末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提升至10.5%,同比增长0.4%,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并呈现加剧趋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在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城市已经突出,同时在年轻劳动力输出较多的贫穷农村也相当严重,“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护”已成为今后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把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作为发展养老服务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又连续多个文件指导发展医养结合模式,以此来破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但医养结合模式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政府层面上缺乏立法保障与制度安排,在研究层面上专家学者只针对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1]-[4],亟待需要一套配套的政策制度支持。从国内外发展医养结合模式的实践经验来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可以较好的解决老年人护理、医疗照顾等一系列问题。

一、医养结合模式下社会长期护理保险构建的必要性

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 Care Insurance,LTCI)是一种对被保险人因年老、疾病、意外伤残等原因导致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家庭成员或者护理机构提供康复与支持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5]。

(一)适应老年人日常医疗护理需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升高,老年人日常护理需求也持续上升。伴随年龄老化,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老年人的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提高,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及残障老人对专业的日常医疗护理需求更为突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不论居家或机构养老都需要把医护老年人常见病的功能凸显出来,才能提升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老年人常见病的医护环节进行保障,构建专门的长期护理保险,当老年人需要预防调理或康复治疗时,可及时享受到专业的针对。

(二)减轻家庭养老照护的压力

家庭成员间的照料,在养老护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家庭结构不断小型化,传统三四世同堂变为“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家庭结构呈现“四二一”的倒金字塔型,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独生子女需要承担更大的赡养责任。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城市群体中居民工作压力增大,很难抽出更多照顾老人的时间、精力;农村中伴随务工、求学群体的外出,造成“留守老人”问题不断严重。家庭护理功能的弱化背景下,人民群众对护理保险的需求不断升高,需要社会来承担更多的养老责任,以应对老龄化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巨大风险。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旨在提升居民的养老质量,减轻家庭养老照护的负担,这就需要社会更多的参与到养老照护中,构建完善的护理保障体系。

(三)提供专门的护理保障资金

老年人日常医护费用不断升高,但当前老年人护理费用并没有完全列入医保报销目录,给老年人享受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造成了较大经济压力。许多老人在治疗完疾病后没能及时进行正规的康复护理治疗,从而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影响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护理保障资金的帮助支持。然而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护照料费用超过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调研天津市医养结合模式机构发现,收费多在每月4000元以上,入住老人多为退休的高级干部或企业经理家属,普通工薪阶层退休老人及广大农村老人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在居家式医养结合模式,上门提供医护服务发生的费用,同样也需要统筹解决。因此,建立发展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专门的医养结合保障资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二、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构建

(一)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构建的基本思路

1.立法先行。德日两国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都是建立在相应的法律保障基础之上,在实施之前用法律形式明确了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与监管市场运作行为,推动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青岛在推行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之前,出台相关试行规定发挥了指导规范作用,但是缺乏法律保障使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推行护理保险制度,一定要立法先行,给制度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基础。

2.广覆盖、保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老龄化程度与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补充。伴随农村生育率快速下降及年轻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中“留守老人”问题不断严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老人农村占比为14.98%,城市为11.69%;65岁以上农村为10.06%,城市为7.8%[6],可知农村老年人长期护理的问题比城市更为突出,因此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定要覆盖更广大的城乡居民,使制度在建立之初就考虑到起点公平。德国模式与青岛经验中,护理保险先“依附”于医保,覆盖全民,再逐步提升保障层次;制定我国护理保险制度时,可以借鉴“依附”医保强制参保,覆盖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护理保险保障,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保障层次。

(二)参保对象与护理对象

考虑到覆盖人群的广泛性,受益群体的公平性,借鉴德国模式,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对象均强制参加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建立与基本医疗保险平行的基本护理保险,在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管理经验基础上,对基本护理保险进行运行管理。

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的护理对象明确定义为: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人身某些功能全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医疗护理机构或居家接受长期医疗护理照料的参保人[7]。借鉴青岛经验,将护理对象主要定位在因正常衰老及病理性衰老导致的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接受入院及居家医疗护理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同时兼顾身患重症、瘫痪在床、需要特殊医疗护理服务的群体。

(三)保费筹集

从长期护理保险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保费筹集应该建立专项的筹资体系,由政府、企业、个人三方缴费为主,基本医疗保险结余资金、社会福利基金、非盈利组织及个人捐助为补充。同时考虑到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赋税能力有限,普通居民保险缴费的意识及能力不足,政府应该先承担主要的保费筹资比重(有学者测算,国家有机划地筹集护理保险基金,国家财政有能力保障护理保险的顺利运营,政府用于护理服务的公共花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0.8%[8])。通过大力宣传与政策引导,提升个人的缴费意愿与缴费水平(专家测算,15年的护理保险缴费基本能够满足老年对护理服务的统筹需要并有部分积累,个人缴纳费率以不超过个人收入或者养老金的0.6%为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转型,企业建立发展企业年金制度,从企业年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筹集医疗护理保险基金。

(四)服务内容

不论是德日模式,还是青岛探索经验,都先依据老年人具体的健康程度与自理能力划分不同等级,然后再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同时,根据医护服务资源配置情况,划分为居家护理与机构护理两种不同的服务方式。我国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之初,提供服务内容与水平应当与保费筹资能力相适应,与老年人实际需要相适应,在考虑老年人特殊生活习惯基础之上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断提升医疗护理服务的服务水平与服务内容。

(五)运营管理

从政策制定、保险费筹集、基金运行到机构监管、服务评估等管理,都可以先依托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营管理经验,同时借鉴德日等国运营管理的可取之处,初步建立与我国实际相符合的长期护理保险运行管理制度。在运营管理的具体实际中,不断丰富完善运营管理模式,使其更好地推进我国老年护理保险事业的发展。

三、构建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建议

(一)注重居家与社区护理保障

近年来,全国各地探索适合当前国情下的养老服务方式,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葛丽英等组织的老年服务情况调查显示,成都市金牛区1000个被调查家庭,99%的老人住在家里,有92%的老人希望社区能够提供各种养老服务[9]。提供上门的居家护理服务也是德日及青岛模式中最主要的护理服务方式,老人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比较熟悉与适应,从情感上更能接受与认同。同时,对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又可以减轻机构资源配置的负担,减轻子女心理方面的愧疚感。社区作为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要充分认识社区护理的平台作用,构建社区护理的配套制度与设施,形成居家与社区为基础,专业人员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的模式,增强服务的多样性与可及性,切实满足老年人实际养老护理需求。

(二)鼓励志愿者队伍的参与

充分调动起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事业中去,补充政府与家庭在养老事业发展中人、财、物投入的不足,同时促进形成“爱老、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完善的社会养老志愿服务制度:探索志愿服务“时间储蓄”的模式(服务累计的时长可以抵换自己父母或自己年老后的服务时间),鼓励让更多有时间、精力的年轻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成为养老服务的奉献者与受益者;探索医护专业人员对所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志愿服务时长可以与绩效考评及职称评定相关联;探索医护及养老机构与附近社区对接,进行志愿指导服务的制度,服务的规模、内容与机构等级评定等相关联;通过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切实降低养老护理费用负担,提升养老护理水平,注重对老年人的心理慰藉,构建一个更为优质高效廉价的老年养老护理体系。

(三)传统中医药的融入

传统中医药在老年人医护及养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很好地提升老年人的保健康复水平,且具有安全廉价的优势。2014年卫计委《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的优势作用。探索将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中医药特色纳入到上门居家护理及机构护理项目中,建立相关的中医医师招聘、考评、激励等管理制度,为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发挥特色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黄佳豪,孟P.“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

[2]孙雯芊,丁先存.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可行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5)

[3]郭冬等.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的可行性探索[J].改革探索,2005(21)

[4]杨景亮.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探究[D].沈阳: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荆涛.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J].保险研究,2010,6(4)

[6]蔡茜,向华丽.我国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6)

[7]袁彩霞.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施路径研究――以青岛市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篇4

老年一科共有护士22人。年龄20~48岁。工作年限1~30年。文化程度:中专15人,占68.1%;大专5人,占22.3%;本科2人,占9%。职称:护士14人,占63.6%;护师4人,占18.2%;主管护师3人,占13.6%;副主任护师1人,占4.5%。在科老人:75人。

2爱心护理模式的构建

2.1爱心护理模式的内涵及要求:爱心护理模式体现的就是“医治与疗养相互结合”的理念,即为老人提供长期的护理照料,它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可满足年龄大,身体状况差、家中又无人照料的老人的需求。我们要为来医院入住的老人提供爱心及亲情护理服务,使之倍感家的温馨;同时要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改变其不良的生活行为和方式,从而达到增进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2.2加强岗前培训,夯实护理业务基础:为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同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礼仪等方面培训,进而规范言语行为,提高护理技能。以甜美的微笑、认真的倾听和温柔的话语接待每一位老人;用四心(热心、耐心、细心、爱心)去关爱他们,使其感受到家的温馨。为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把护理骨干送到疆内外综合医院进修和学习。

2.3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将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长效机制,经常组织护士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如“假如我的父母在老年科”“如何更好的为老年人服务”等,使护士明确人性化服务的意义和目标,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4强化护理技能岗位练兵:每周四下午组织全院人员业务学习;护理部每月对护士进行急救知识、专业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和考核;科室每周利用晨间学习及业务学习的形式对应急预案及内科疾病护理常规进行学习,对于科室疑难病例进行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每月开工休会1~2次,及时征求老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满意度进行随机抽查。每月对科护士进行理论、操作、及健康教育考评,将考核结果与该月绩效相结合。

2.5加强爱心护理服务的管理

2.5.1制定服务标准、规范和实施办法,要求礼仪服务、礼貌用语。见面尊称老人“爷爷、奶奶”,每天进行床头交接班,礼仪交班。精心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耐心倾听老人的倾诉;以爱心去关爱老人的冷暖;以细心去观察老人的表情。用家常式的谈话交流,细致了解老人的需求,想方设法满足老人的合理要求。护士长每日带领护士亲临老人身边,查问情况、了解需求,有问题及时办。并要求护士们做到对每一位老人的情况都要清楚。科室每周二进行大交班,由每位护士将经管老人的心理状况、饮食情况、躯体疾病情况汇报给全体医护人员,全科进行讨论,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及措施;科室每月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考察与评比,对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以季度为单位评选出星级护士,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如有被老人投诉者,当事人当面向老人赔礼道歉,并扣发工资奖金。

2.5.2优化就医程序美化就医环境:对新入住的老人,护理人员做到热情接待,为他们介绍主管医师、护士长、护士、住院环境和住院须知等,并进行健康方面的教育。送老人到房间后,为他们介绍同室病友,从而减轻老人的陌生感与恐惧感,为老人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入住氛围。近几年医院开展了完善形象,树立品牌的服务理念,首先在改建美化医院的环境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医院建立了怀旧区域、古老文化区域、民间传说区域、健身休闲区域、大棚种植区域,绿地区域占全院总面积的50%以上,为老人创建了一个舒适、温馨,具有文化品味的、公园式的住院环境。

2.5.3以“医治与养老”为中心,建立爱心护理养老中心:为了满足居住老人的护理需求,我们利用医院的医疗设备与医疗资源完善了老年科的配套设施,病房设施齐全,如同家一样,使老人倍感家的温馨。科室还开设了老人活动场所,为入住老人提供托老、诊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医院将医治与养老有机结合,既能为入驻老人提供优质的爱心养老服务,也可以随时提供医疗手段帮助。使老人真正感到“老有所养”,“老有所治”,从而消除了老人的顾虑、改善了老人生活质量。老人们把这里当成了家,把医护人员当成自己的孩子。此项爱心服务真正做到了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替天下儿女尽孝。

3爱心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3.1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2007年至今,老年科床位由几十张增加到290张。按照爱心护理服务模式开展“爱心护理服务”以来,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达95%以上,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5%提高到95%,无严重护理差错发生,老年科的床位使用率100%,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服务意识提高。以热情、真挚、细心、周到的工作热情拉近护理人员与老人间的距离,用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耐心解答老人的疑惑,用真挚、包容、尊重的态度对待老人,用博大的胸怀和子女般的关爱去对待他们,这就是我们的服务理念所在。通过“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开展爱心护理服务,医院2010年获得了“全国改革创新医院”及“全国百佳专科医院”、“职业道德模范单位”、“兵团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称号。老年科也得到了政府的关爱,老人的认可。

4结语

篇5

欧洲各国多以社会养老为主,政府、慈善团体、非营利机构和社会捐赠出资修建养老院和老年社区,并聘用专业的服务公司对其进行管理和运营。另外,欧洲养老方式呈现相对多元化趋势,如德国的社会化养老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以房养老和异地养老等类型,而丹麦则出现了DIY自助养老及跨国养老等新型养老方式。其中由于老龄化速度加快,养老院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各国政府鼓励居家养老,并向家庭提供补贴。政府也对养老社区等新兴养老产业的建设提供了政策监督,强调在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基础上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欧洲政府将养老更多地放在民生视角下考量,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经过多年发展,欧洲已有包括养老金体制、养老意识、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等各方面的成熟配套,养老体制相对完善。

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积极老龄化”概念中,养老产业被赋予了新含义。“参与、健康和保障”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新对策。在医疗保养条件优越的当代允许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老年旅游、体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构建不断被提出且应用,衍生出出国考察、健身、徒步旅行、老年摇滚乐队、老年夜校等一系列针对身体健康的老年群体提出的活动。丹麦的自助养老社区,代表了老年服务业的新潮流。这里不但提供各种居家养老的服务,也充分尊重老人的自由意愿,选择志趣相同的老友同住。与此同时,设有各种小作坊、小农场、小鱼塘等活动设施,满足老人的一切需要。

欧洲的养老模式更加适用于城市内或者风景优美地区的小规模多功能型养老机构,因有国家养老保险进行支撑,同时国民收入较高,付费能力与意愿均明显较强,因此其运营模式难以为中国养老机构借鉴。但其服务内容与理念,仍然值得国内养老机构借鉴学习。我国养老体系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德国经典养老案例解读

德国是全球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与许多欧洲养老护理中心一样,莱维茨护理中心坐落于一个风景优美的自然保护区旁边,其服务内容包括日间照料中心、养老公寓和二十四小时急救等内容,是典型的乡村住宅式养老机构。养老中心的座右铭为“有勇气做个快乐的人”。莱维茨护理中心为老人提供日托、短期入住类的临时服务,日托中心每日能够将老人接入护理中心,参与其中的服务与活动,然后再将老人送回家中。日托服务中除重要的餐饮服务、洗浴服务外,更多则是鼓励老人在中心的休息室和公共活动场所与其他老人交流,享受其中的各种理疗活动。

篇6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社区养老照顾涉及千家万户,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但一些人认为社区养老照顾不是必然趋势。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B市一政协委员对社区养老照顾关注了很长时间,拟提一份关于发展社区养老照顾的提案,请你草拟这份提案。

3.B市兴星社区的孝老中心在为一老人提供服务时,不慎将老人摔倒,老人家属找到社区理论。如果让你处理此事,你如何才能做到既让老人家属满意,又不损伤孝老中心工作的积极性。

【答题要点及思路提示】第1问,要注意两点:(1)这是对社区养老照顾趋势的理解,不要答其他的认识;(2)这是对整个社区养老照顾而谈的,不是局限于B市。从案例材料可知,社区养老照顾有现实需求(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机构床位不足),有政策依据(民政事业十二五规划),有实践经验(兴星社区孝老中心案例),所以很容易知道这种趋势是向前发展和势在必行的。此题的答题内容不在于答出趋势是什么,而在于分析为什么有这种趋势。所以,此题要从五个方面去分析这种趋势:(1)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角度分析;(2)从养老照顾的其他形式(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不足角度分析;(3)从社区养老照顾的条件、优势、可行性和必要性上分析;(4)从养老照顾是巨大的民生工程、社会工程、幸福工程,社区养老照顾市场潜力、前景机遇角度分析;(5)从老人和老人家属角度分析。此外,还可以从国际经验、老龄事业科研等角度分析。

篇7

然而,如今双方却各有难言之处……

束缚老人的是与非

用布条将部分行动不便的老人固定在轮椅或床上,这是养老机构图省心还是为了老人安全?这一话题曾在青岛市民当中引起热议。苏女士说,她曾和丈夫把家里年近九旬的老人送到当地一家养老院。刚送去的时候,老人身体还挺好的,推着助步器走路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她就发现护理员把老人拦腰绑在椅子上,对此提出质疑后,护理员连忙说:“没绑,没绑。”赶紧把椅子上的绳子拿开。可是,当苏女士不在养老院的时候,护理员又给老人偷偷绑上了。

不久后的清明节,苏女士和丈夫去接老人回家,发现老人中风了,不能吃饭,于是打了120,把老人送到医院住院。医生表示,老人发病和饮食不良,与被绑在椅子上心情不好有一定关系。出院后,苏女士找了一个保姆专门照顾老人,并表示再也不敢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了。

对于苏女士的遭遇,参与讨论的一位养老机构管理者表示,固定老人的布条在老年护理学中被称为“束缚带”。对于特定老人,例如患有狂躁、遗忘(俗称痴呆)等症的,进行一定的束缚,符合老年护理的要求。通俗一点说,人们坐汽车的时候都有安全带,“束缚带”就相当于老人的安全带,避免老人在护理员不在身边时突然站立和行动导致摔倒磕伤。当然,绑这种安全带,需要经过老人家属同意。

家属吴女士则表示,作为儿女谁也不希望父母长期在养老院被布条捆绑,但是老人现在意识不清了,护理员为安全起见,偶尔绑着老人可以理解,但如果一直捆绑,则肯定不能接受。

律师认为,不管从法律上还是道义上来看,绑住老人都是不合理的。老人进了养老机构,交了钱就形成一种契约关系,就要享受相应的服务。不尊重人的方式是违反合同规定的,有些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并不能代表他没有意识,他不会选择这种养老方式,有正常的思维方式都不可能这样选择。养老院可以通过改善设施来避免类似情形,怕老人摔倒,养老院可以把地面做得软一点,把床调得低一点,及时监护,加强监护措施,尽到应尽的义务。如果个别老人确实需要特殊监护,老人和家属可以提出来,如果养老机构仅仅图省心就把老人绑起来,那就损害了人的基本权利,是不合适的。

大火烧出管理漏洞

去年3月,福州市一家老年公寓发生火灾,一名76岁的老妪独自坐在轮椅上,遇火焚烧后不幸遇难。经警方、消防现场调查,基本排除了刑事责任,认为有可能是该老妪自己导致火灾。家属则认为,老年公寓方面存在管理漏洞,否则老妪身边不可能有点火工具。此外,老人坐在轮椅上被烧死后才发现,说明公寓方面没有尽到看护义务。

事实上,住养老人在老年公寓里遭遇火灾的案例还有不少,加上老年人行动迟缓,还往往造成比较严重的伤亡。2008年底,温州市鹿城区宽心老人公寓发生火灾,尽管20多分钟后大火基本被扑灭,但过火房间里除了铁制床架,什么也没留下,7名老人全部遇难。死亡者年龄最大的94岁,最小的51岁,平均年龄77岁。

据调查,造成重大伤亡的原因是老人公寓未遵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并且老人居住的房间内没有安装紧急呼救按钮,致使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及时求救。公寓负责人潘某随后以涉嫌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被批捕……

服务质量与费用之争

2009年5月,柳老太被女儿送到沈阳市市郊一家养老中心养老。仅仅四个月,老人和女儿就被养老中心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柳家支付养护费5000元,并且自行搬出养老中心。原来,这是双方在养护费用和服务质量上出现了纠纷。

养老院方面称,按照入住时签订的协议,柳家每个月应该支付养护费用1600元,其中包括特护费800元。然而柳家只支付了一个月的费用就开始拖欠,至上诉法院时已经拖欠养护费共5000元,这显然违反入住协议,请求法院做主替养老院方面要回这5000元钱。

柳家方面则说,入住前约定好的特护费是600元。可入住当天夜里,护理人员来到老太太的房间将她唤醒,说她交的护理费太少了,让她再交200元。老太太补交了钱,以为护理人员的态度会有所改善,结果令她大失所望。“饭盒不给我刷,每周一次的洗澡也没做到。我每天早晚都要打胰岛素针,可养老院的护士每天都打空针。”

没有药物的维持,柳老太的眼睛很快出血了,被送到医院治疗。为了减轻家人负担而花钱养老本是无奈,却因此而造成二次损失,还把老太太折腾够戗,柳家生气了,从第二个月起就拒绝交纳养护费用,并要求养老院方面支付老太太的医药费。

结果,法院以养老中心方面的诉讼请求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驳回其诉讼请求。柳老太太后来回到自己家中养病。

意外摔伤谁来担责

年过八旬的郑州翟老太被家人送进一家老年公寓,没想到老太太在里面摔了一跤导致骨折,后经司法鉴定为七级伤残。老年公寓和老人家属双方就赔偿一事达不成一致,最终走上法庭。

翟老太及其家属认为,老人之所以会摔倒,是因为老年公寓的场地不符合老年人活动要求,服务人员配备不足,服务工作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标准不健全,因此老年公寓存在明显过错。庭审时,律师拿出几份证人证言,说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都是用湿拖把拖地,地上总是湿漉漉的。同时,还出示了几张事发地点的照片,照片显示,地面铺设了整洁明亮的地板砖。“这明显是太滑了”。据此,要求老年公寓赔偿治疗费、护理费及残疾赔偿金等共计7.965万元。

老年公寓一方则辩称,因为事发当天停水,地面绝对干燥,不会因地滑造成翟老太摔伤。事发后,老年公寓及时通知了老人家属,为老人的康复赢得了时间。此外,双方还对协议书当中的一个条款产生了争执:“凡入住老人自行发生烧伤、烫伤、摔伤等,由自身负责,甲方(老年公寓)不负责。”

老年公寓称,在签订这份协议时,已经就该条内容对翟老太的托养人进行了提示,翟老太的托养人也仔细进行了阅读。然而翟老太人说:“这个条款根本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庭审最后,翟老太人表示愿意调解,可以将索赔数额降至7万元,而老年公寓只愿意赔偿几百元。

争议引发“霸王”条款

老人属于高危人群,很容易发生意外,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的负责人诉苦说,老年公寓本身回报低,出事后引发高额赔偿,随时可能关门停业,他们每天都如履薄冰。为了避免纠纷发生,老人入院时,养老机构普遍都在入住协议上与老人家属签订了“免责条款”。

南京市一家老年公寓的吴姓院长说,只要发生养老机构与老人家属之间的官司,她和很多养老院负责人都会去旁听。他们公寓也曾有一名80多岁的老人午睡时摔下床致伤,老人家属随后多次来养老院冲砸,要求赔偿。所以,为了避免发生纠纷,他们在老人进养老院时,也与老人子女签订了协议,凡入住老人自行摔伤等,养老院概不负责。

吴院长表示,家属如果不签协议,他们就不能接受老人。这看似有些“霸王条款”的味道。但吴院长算了一笔账,一般的自理老人养老院一个月收1100元,包括伙食费360元,床位费540元,护理费300元,还有水电费等杂费,这样加起来,赚钱不多。全护理的老人收费在1600元~1800元之间。他们养老机构一年的房租是40万元,如果低于70%,他们就要亏损。万一再发生意外,还要赔上几万元钱,养老院真的无力支撑。所以,他们签这个“免责协议”也是为了自保。

这个“免责条款”是不是有效?律师认为,“免责条款”没有法律依据,应当视为无效。但同时必须认识到,也不能因此认为老人出了意外都由养老院负责,还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关键看养老院有无过错。

入住养老机构,老人权益如何保护

养老机构和老人家属之间的矛盾,多集中在养护费用、护理方式、意外情况等方面,法院判决结果各有胜负。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后合法权益如何保护?法律界人士提出了以下建议。

数据表明,尽管近九成养老服务合同由家属签订,但一半的入住老年人独自承担费用。因此,老人在入住老年公寓时,如果自己具有行为能力,也要认真阅读合同的条款和内容,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以避免今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一份规范的养老服务合同应当包含以下内容:入住老年公寓的条件及程序、服务地点及设施、服务项目及质量标准、体检内容及费用负担、养老服务费用及收费方式、老年公寓的管理办法及权利义务、入住老人的权利义务、付款义务人的权利义务、合同的变更和解除、违约责任、合同期限、特别约定。

篇8

为帮助老年人尽量克服种种困难,以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晚年生活。日本自90年代初开始实施“促进老人保健福利计划”,从目前情况看,它的主要目标将在2000年世纪末前实现。

(一)大大扩大家庭护理业,以帮助住在家中需要护理的老人,内容包括选拔专职家庭护理员,定期上门为老人体检,帮他们做家务等。本世纪末,家庭护理员将比90年代初翻一番,达到10万人。对于无人照料而又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则派专人短期陪住护理。养老院里的特殊护理床位,到本世纪末也将扩大2倍。另外,还建立了用大巴士接送老人的服务中1心,专门为老人提供洗澡、就餐、体检等服务,到本世纪末总数将扩大1.5倍,达到5万人。扩大得最多的是支援老人服务中心,由专家指导工作人员对附近社区老人提供休养指导,它的总数将比90年代初增长8倍,达到1万个。

(二)完善老人的服务设施,如增建特殊护理养老院,到世纪末可容纳人数将比90年代初增加5万,达到24万。此外,还建立老人自强中心,帮助与指导不需要进医院治疗,可以在家中进行适当活动的老人进行锻炼或功能训练。这类设施2000年前将达到28万,比90年代初扩大2.8倍,工作人员增长3倍。

(三)增加并完善老人公寓。宅内专设护理员及轮椅,使单身老人及老年夫妇均可各得其所。它的数量扩大很快,本世纪末将比90年代初扩大10倍,可供10万人住宿。

(四)在人口较稀地区建立老人生活福利中心。它们具有多种功能,既可帮助老人娱乐、锻炼,又可扩大他们与地区居民的交流。2000年前,它将比90年代初增加3倍达到400个左右。

篇9

【关键词】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策略

历史的发展使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家庭养老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当家庭成员无力承担对老人的照料时,就希望能够得到国家或社会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背景下,居家养老服务便应运而生,但是因为缺少服务资金、服务内容单一和服务人员队伍综合素质低等问题,使得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为了缓解养老服务中存在的矛盾,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维持社会稳定,现从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寻解决策略。

一、居家养老服务现存问题分析

(一)缺少服务资金

就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资金来源来讲,主要有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的资助、社会捐助和市场化运作,其中财政拨款是现今养老服务中心的主要资金来源。资金短缺的最主要表现为服务中心员工工资支出不足,大多数的居家服务中心给员工的报酬是按照小时计算的,大约每小时报酬为十元人民币,很多员工对此报酬是存有怨言的,甚至以缩短服务时间以实现讨价还价,这在服务中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还有的公司,因为交不起保险费和培训费,不和员工签订合同认证,也不对员工进行培训,这使得居家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下降不少。

(二)服务内容单一 缺乏精神慰藉

老年人的需要是多样性的,特别需要精神方面的安慰,而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多注重照料老人的基本生活,忽视了对老人精神层面的关怀,同时医疗保健服务设施的缺乏,也容易使老人的精神出现空虚。其实和日常生活的照料相比,老人更加需要情感方面的安慰,比如“空巢”现象,就给老人造成极大的失落感和孤独感,使老人产生不健康心理。居家服务中心提供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只是满足了老人的生活需求,而亲情的缺少给老人的伤害依然没有得到弥补。居家服务中心在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同时,要注重老人在更高层次上的追求,提供多样化服务方式。

(三)服务队伍专业化能力不足

居家养老服务分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两支队伍,服务队伍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如下,首先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目前大多数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都是“自我”培训员工,管理素质不足的情况下,使得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有所欠缺,特别是有的公司还缺少现代技术手段的指导。另外养老服务队伍也不够专业,当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员工和一般的家政服务员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所能给的待遇并不高,上述原因首先会造成养老服务人员的缺乏,还会造成高素质人才的流失,而愿意到此处工作的员工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不足,这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是极大的影响。

二、解决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扩大政府财政投入 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要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启动临时性补贴老人福利服务的社会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政府应扩大财政投入,以补充居家养老经费来源,不能单单依靠基层财务补贴和来自于社会的募集资金,应建立起专门的政府居家养老资金预算制度,以使居家养老的投入资金具有持续性。此外,资金投入比例也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扩大受益老年群体,让本应得到帮助而尚未得到帮助的老人也能享受到服务。使这种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成为一种国家制度,并将这一措施逐步纳入到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去。伴随着各种老年病的频发,各种意外事故的资金支出也随之增多,虽然居家养老服务正在逐步完善,但是各类医疗保险中都没有包含老年护理费用。针对有特殊需求的保户,可以增加其个人的交费数量,并使每个账户都能享受到国家给予的适当补助,而企业不必再为此支出补贴,这笔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

(二)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居家养老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内容要紧贴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从多个层面、各个方位入手实现居家养老服务。针对缺乏精神慰藉方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及时补充新的活动内容,如开展老年书画班、舞蹈班等,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满足老年人的求知欲望,不再让老年人感受孤独。很多老人退休后,感觉自己不再被社会需求,产生多余感。那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可以充分调查并利用老年人中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退休的老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可以建立起社区老年人才市场,使这些老人能够在需要的地方继续发挥余热,再度为社会做贡献。此外,还要对其他形式的养老服务加以扩充,要大力发展起全科医生或者家庭医生,保障公共卫生和一些小疾病的治疗,其经费可由财政部门承担。

(三)建立专业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关于专职服务员队伍的建设,首先是要开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能够实现开设老年护理、养老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高等院校要得到重视,并申请有关部门对这些专业的收费和就业方面给予优惠。其次就是要对服务员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养老服务员工要具备基本的护理保健和康复知识,并界定好奇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要明确区分于一般的家政服务。做好宣传,争取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居家养老服务员工的待遇要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争取结合劳动保障政策和政府补贴。还要能够吸引养老专业人才的进入,引进途径是多样化的,可以公开招考,也可以定向培养,让高学历的优秀人才充斥进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中去,使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根本提升。

参考文献

篇10

综合来看,老年人的需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提供,二是生活照顾,三是医疗护理,四是精神慰藉。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收入较高,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体系较健全,经济提供和医疗护理不再是老年人养老的主要问题,而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却受到了重点关注,特别是精神慰藉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为了使老年人生活更加充实和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让老年人回归社会的各种措施,比如鼓励老年人重新就业、参加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各类公益性活动等,也包括让老年人重新回归家庭。

经验二: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分级别的养老模式体系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承受能力、个人喜好等有所不同,采取的养老模式就有所不同。首先,从年龄阶段来看,刚退休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非常好,更多的是选择家庭养老或居家养老。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和疾病困扰,老人才有可能寻求机构的帮助。其次,从经济承受力来讲,有的老年人经济条件较好,希望选择高档的养老服务形式或机构,以提升生活品质,而大多数老年人经济收入一般,希望选择普通的经济型养老服务形式或机构,低收入老人则需要政府提供保障。再次,从自理级别来看,老人分为自理型、半自理型和完全不能自理型,半自理到完全不能自理又分成若干级别。每个类型和级别的老人需要养老服务的内容都会有所不同。最后,从个性差异来看,有的老人喜欢休闲聊天,有的老人喜欢旅游、收藏,有的老人希望继续工作体现价值,有的喜欢集体生活,有的喜欢清静独居。因此,应根据老年人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健康级别,建立不同的养老模式。

经验三:实行养老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在入住养老机构之前,西方发达国家就对老年人分级。采用的通常是日常生活活动(ADL)指标。该指标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I-ADL指标,测量的是维护日常生活环境、独立获取生活必需品的能力,包括购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打扫室内卫生、做饭四个方面;另一部分是P-ADL指标,测量的是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等方面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级别的老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如对不能自理者主要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对自理者提供基本日常照料服务等。服务的项目和标准都有明确规定,老人一旦入住即可无所顾虑。西方发达国家还对居家日间照料服务出台了标准。如美国的康复设施鉴定委员会和全美日间照料协会就于1999年联合颁布了日间照料服务标准,对服务的内容和标准都作了明确规定。养老服务是一项高风险行业,老人很容易出现意外,导致很多投资者或机构因畏惧风险而不敢从事此项服务。通过出台明确的标准,一方面保障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规避了养老机构和人员的风险,解除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后顾之忧。

经验四:居家养老是当前的国际趋势

起初,欧美国家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时,大多采取对老年人集中供养的方式,即建立敬老院、护理院等。虽然这种方式设施完善、照料周到,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机构养老不利于老人与亲人等交流,容易造成情感缺失的弊端不断显现。于是,很多国家提出了让老人回归家庭的号召。但这种回归家庭的养老方式已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而是一种将居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方式,即通常所说的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不必使老年人脱离原有的居住环境和社会关系,也方便子女在闲暇时照顾老人,老人的情感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同时,居家养老能够充分整合利用家庭、社区的资源,使养老成本大大降低。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也能使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好的保证。目前,居家养老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日本等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

经验五:发挥政府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在完善养老模式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两方面的作用:首先是对困难老人的保障作用。对于生活困难的老人,政府应主动承担责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需求。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养老服务最初都是从保障孤寡、残疾老人的养老开始的。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中已占了主要成分,但是政府对于困难老人的保障功能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目前,英国、美国等都建有大量福利院,专供低收入、孤老等生活困难的老人养老。英国的政府保障性护理院占护理院总数的17%。其次是对社会养老服务的引导作用。养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公共事务,应依靠政府来引导,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范畴。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养老的法律和服务标准需要政府制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政府监督,支持政策需要政府出台,全社会敬老爱老的氛围需要政府引导人民来营造,老年人的权益也需要政府保障和维护,特别是养老服务网络,更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

经验六: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养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从国外经验来看,政府、家庭、社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和家庭养老观念逐渐淡化,很多老年人不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但是随着人们对老年人情感需求认识的不断深化,家庭的作用在西方又开始引起重视,如有些国家已在探索给予因照顾老人而不能工作的家庭成员一定的补贴或提供弹性工作机会等。私人部门在西方国家的养老服务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国,私人部门兴办的养老机构占到养老机构总数的60%左右,还有大量的私营企业从事着社区的日间养老照料服务。此外,社会上还有大量的志愿者,包括慈善机构和个人。2001年,英国有590万志愿护理者,其中大部分属于社区志愿组织。志愿服务形成了许多种形式,如互助型养老、储蓄型养老等。

经验七:注重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对老年人的监护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带来了希望。如美国正在推广的家庭紧急救助系统就是很好的应用。该系统由一个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电视界面、电话和一系列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被精心放置在老人活动的关键地点,如浴室、厨房、入门口和卧室,用来监视老人家中情况并记录他们的行为。如果家里一段时间没动静或房门传感器在一定时间内一直关闭,系统就会向家人发出警报。通过电视界面,家人可观察老人的情况,并给老人发送信息。依靠这一系统,即使相隔千里,老人也能经常和家人交流。

国外养老地产大观

美国

建筑规模大,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以上。代表楼盘:太阳城中心、凤凰城。

日本

日本的老龄人的生活质量是在良好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实现的。提供无障碍设施的老龄人住宅产品、具有看护性质的老龄人住宅产品、能和家人共同生活(二代居)的住宅产品。代表楼盘:港北新城。老年人住宅产品与其他租售性质的住宅产品混合设计在一个生活社区内,突出自助自理。

欧洲

国家政策倾向于让老年人居住在独立的公寓中。建筑将三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城市意味、社区功能和生态目标。代表楼盘:荷兰弗莱德利克斯堡老年人公寓。

新加坡

一般兴建在成熟的社区中。公寓户型一般分为35平方米和45平方米,为一位或两位老年人提供生活空间。住宅的户型设计及内部结构设计标准的特殊化考虑。

美国太阳城

陪同者居住一年不能超30天

太阳城中心是美国最大的老年社区之一,位于佛罗里达州坦帕市郊,1961年开始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现有来自全美及世界各地的住户约1.7万家,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

太阳城中心有六大居住社区:独立家庭别墅、连体别墅(“国王之殿”)、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湖中之塔”)、出租的独立居住公寓(“庭院”和“阿斯顿花园”)以及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自由广场”)。

其建筑规划完全按照老年人的需求设计,小区内实现无障碍设计:无障碍步行道、无障碍防滑坡道,低按键、高插座设置,社区住宅以低层建筑为主。社区内的空间导向性被强调:对方位感、交通的安全性、道路的可达性均做了安排,实施严格的人车分流。这里的居民必须是55岁以上的老人,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居住不能超过30天。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房价比正常的市面上的价格便宜70%,老年人都把这里比作自己的天堂。

日本港北新城

“老少户”供老人子女相邻居住

日本港北新城把老年人住宅产品与其他租售性质的住宅产品混合设计在一个生活社区内,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活泼。

港北新城把老少户住宅(二代居)、老人专用住宅、养老公寓等镶嵌在普通住宅中。老少户住宅指同一楼层中相邻或相近的两套住宅,或同一单元内上下层相邻的两套住宅,其中一套为老人居住,另一套为子女家庭住。在规划设计时,建议将养老公寓靠近小区出入口或社区边沿布置,一方面人员、车辆,如救护车出入方便,另一方面便于对养老公寓进行单独管理。

在日本,现在并不主张盖大型养老院,强调老人们在自己的家中养老,加强与社区的互动。目前,日本的养老服务已在主推“小规模、多技能的社区养老”。在小规模、多技能的社区养老院中,床位在20~30张,包括24小时的入住照顾服务、白天的日托服务和居家上门服务,类似于养老地产的“7-11”。

美国The Terraces

均为最高级别注册护士护理

The Terraces是亚利桑那州唯一一个满足900多项护理标准的社区,护理是它的特色。这里的护士都是最高级别的注册护士,差一步就变成医院。

日本“京都老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