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妇产科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妇产科护理措施

篇1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所有妇产科患者进行随机抽样,抽取1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40岁,平均30.8岁。方法:对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2、结合

患者的亲身经历和相关的临床资料来对妇产科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果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是护理人员没有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和护患之间沟通不畅等原因导致的。在医院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之后,护理安全隐患大大减少。

3、讨论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

①没有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流程:

在对妇产科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有的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医嘱,对患者的药品管理混乱,对产妇的病情观察不细致,不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而导致贻误最佳抢救时间,有的还拒收病情危重的患者。以上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护理差错事故或者是医疗纠纷。由于护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护理流程进行操作,是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必须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工作流程。

②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达标:

很多护理人员因为经验不足和业务能力有限,不能及时察觉新生儿的症状,会耽误治疗时间;对重症妊高症产妇的病情观察不到位;还有的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配合失误;在助产的过程中使用药物不当等,这些情况都容易危及到产妇的生命安全。特别是产妇容易出现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等症状,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治疗或者护理不当,都会导致医疗纠纷发生。

③和患者之间缺乏良性的沟通:

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较长,承受的压力较大,所以很多时候在语言表达上不够严谨,服务的态度也不好,很容易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有的护理人员在传达患者病情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不愿意回答,或者回答比较敷衍,都会导致护理纠纷的产生。

防止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措施:

①严格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的流程:

制定护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不能因为繁琐就随意了事,在护理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护理。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急救知识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急救能力。因为妇产科的护理专业性要求很强,所以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会更高。在接受培训和考核之后,只有合格的护理人员才能上岗,不合格者继续进行培训,或者直接辞退。

②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

医院可以专门组织护理人员观看规范的行为录像进行学习,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考核。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护理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的岗位和专业水平不一样的护理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内容。

③护理人员在和患者的沟通中要注意技巧:

篇2

【关键词】 产科护理;护理风险;措施

妇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 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较高, 特别是手术患者, 是护理风险的高发人群。近年来,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 使得医疗纠纷事件不断增加, 导致医务人员的形象受到极大的影响[1]。医护人员必须要在工作中谨慎操作, 因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多变性, 以及不确定性, 导致护理结果难以掌握, 致使隐患、矛盾不断发生。妇产科的护理安全与否, 直接影响到母婴的双重生命安全, 因此, 必须要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预防, 才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确保母婴平安。本文旨在探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风险及风险预防的对应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产科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 年龄21~36岁, 平均年龄(28.7±6.4)岁。其中妊高症37例, 妊娠合并贫血10例, 早产17例, 胎位不正10例, 其他6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 观察组40例,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加用风险防范对策, 内容如下。①普及分娩知识:促使产妇加强产前检查, 及时对产妇的并发症进行早期处理, 并对家属及产妇做孕产期的相关知识普及, 并让家属和产妇对并发症的情况有初步了解, 并对其可能出现的后果做好心理准备, 有正确分娩意识。②定期开展护理风险教育:人力应尽量做到配备保障, 确保护理人员在数量上稳定。根据医院实际情况, 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法律知识培训。妇产科相关管理人员, 应该展开针对安全意识的相关教育, 使安全意识成为护理人员的本能意识。积极开展有效的风险教育, 从而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根据自身专业知识, 对护理风险提高预见性, 并将风险发生率降至最低, 及时解除危险隐患[2]。③实施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护理为实践性极强的工作, 让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是关键, 经严格规范化操作, 提高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技术, 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3]。针对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 也含有护理文件的书写, 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 将操作过程做清晰记录, 并确保记录的真实性与可靠性。④增进护患交流:护理人员还需要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使得护患间能够避免许多误会, 可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对自己有合理的定位, 在护理过程中, 应该尽量减少因语言粗暴、态度恶劣而引发的护患纠纷[4]。在行手术、治疗前, 应积极与患者沟通, 满足患者的需求, 并保护患者隐私。⑤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在无菌原则下, 对婴儿与产妇采取无菌操作, 严格做好切口处理, 对婴儿脐部进行无菌护理, 并对脐部进行密切观察, 判断是否有感染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 及时予以有效的护理对策。母婴同室时, 需做好紫外线消毒措施[5]。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感染、切口开裂情况的发生进行观察, 并对风险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5%, 对照组为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妇产科发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如下。①患者方面:因人们心理压力大, 且医疗危险发生率高, 患者出现妊高症、合并症等情况, 也因家庭对子女过于紧张等因素, 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增加[6]。也有患者因对分娩知识的缺乏, 导致风险提高。②医院方面:医护人员工作量加大, 护理质量要求也随之增加, 使得护理人员常常身心疲惫, 在护理工作中易出现不积极的态度, 引发医疗纠纷事件。也有因护理人员对法律意识的淡薄, 导致自我防范的意识缺乏, 成为引发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③操作水平低下:因医院发展壮大, 使得许多新招护士在临床操作中缺乏实践操作能力, 技术欠佳, 没有采取确切的培训, 导致护理工作无法实施到位, 从而对病情无法准确定位, 引发医疗纠纷[7]。

妇产科因高风险, 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 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医院必须要针对风险, 采取有效的对策, 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 使得每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有安全意识, 强化法律观念, 从而束缚自己, 确保产科人员能够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解除产科的安全隐患[8]。通过专业的培训课程, 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掌握安全知识, 使得安全防范成为基础职业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官翠华.妇产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临床护理措施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3,11(25):89-90.

[2] 司玉凤.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中国保健营养, 2012,22(10):711.

[3] 陆家斌.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中国基层医药, 2011,18(1):121-122.

[4] 谭荣芬.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基层医学论坛, 2011,15(18):568-569.

[5] 林静.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22(11):159.

[6] 童文香.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医院管理论坛, 2013,30(3):20-22.

[7] 董爱玲.浅谈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内蒙古中医药, 2014,33(11):55-56.

篇3

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妇产科接诊的75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范围为20~37岁,平均年龄29.2岁。回顾性分析756例产妇病例,查阅相关记录,结合妇产科临床护理经验,对756例产妇中存在的各类护理风险与预防措施进行研究。

2常见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

2.1患者方面

2.1.1患者从医性不够,导致护患间不配合

由于妇产科患者是一群特殊患者,有些孕妇有意无意隐瞒孕产史;孕妇住院后擅自院,就有可能出现胎膜早破、胎心异常、出血等异常情况而得不到及时诊治和抢救。

2.1.2院内感染的发生

孕妇产后在母婴同室时,家属及探视人员不遵守探视制度,就可能影响产妇休养,产妇就会过于疲劳而影响恢复,甚至造成交叉感染,导致产褥感染或新生儿感染。

2.1.3意外跌倒

孕妇行动相对迟钝、缓慢,应急能力差,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情况。如果浴室没有扶手,或者地面过于光滑,没有设置防滑垫,孕妇就容易发生意外跌倒情况。另外,产妇在夜间喂哺婴儿或如厕时,如果光线不足也可引起母婴的意外发生。

2.1.4压疮的发生

妇产科是一个手术科室,术后患者皮肤问题是护理风险隐患。

2.1.5产科新生儿护理的不安全因素

新生儿呛奶、吐奶等易引起新生儿窒息;新父母缺乏护理新生儿的经验等等。

2.2护士方面

2.2.1护士法律意识落后

专科特点决定妇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易引起法律问题。部分护士观念转变缓慢,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权益尊重,易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

2.2.2护患沟通不够,未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入院后未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后等;做特殊治疗时未告知可能出现的风险;向患者交代服药及检查注意事项不明确;缺乏护患沟通,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易引起纠纷。

2.2.3没有及时、准确地写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涂改或更改,破坏原始性和真实性;执行医嘱代签字或随意签字;抢救后补记不及时;医护相符性差,内容不连贯等等。这就为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

3预防护理风险的措施

3.1加强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定期对妇产科护士进行业务培训、法律知识培训、护患沟通培训等,在提高护士专业护理技能的同时,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确保每位护士在对孕产妇进行护理操作时,能够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时准确地书写护理记录,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此外,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增强护士的护理服务意识,确保护士可以采取各种沟通技巧和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为孕产妇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满足她们的护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3.2定期开展护理风险教育

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促使每位护士都能掌握识别护理风险的方法,都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护理风险加以管理,将风险发生率降至最低。

3.3加强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安全意识,提高孕产妇的依从性和配合度,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护理风险。

篇4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护理;问题;优化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29-02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医护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其中,妇产科作为医院的特殊科室之一,其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妇女和新生儿,现代社会非常重视优生优育,对整个分娩住院过程都非常重视,如果护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孕产妇身体的恢复和孩子的健康,而且还会引起孕产妇和其家属的不满,致使护患纠纷的产生,由此可见,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关于妇产科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做一定的借鉴。

1. 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

(1) 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问题。妇产科护理现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医疗需求,而护理态度问题是一个首要的问题。随着人们物质文化得到满足及升华的同时,对于精神文化也有了更高层次的准确。传统的医疗服务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就目前而言,很多护理人员对于现代化的护理模式仍缺乏认识,工作中难以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不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问题。妇产科是很重要的一个科室,对于护理队伍也要有严格的规定。就目前而言,医护人员趋于年轻化,在自身素质方面也有其不足之处,新的护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临床操作不娴熟,对临床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不熟悉,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评估不足,服务中容易疏忽细节问题,临床处理能力偏低,这一系列都会增加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不利于病人的康复和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3) 妇产科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妇产科室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完善的管理流程来规范科室人员的工作,现阶段,很多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都是采用比较简单的管理制度,并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工作人员的特长、特点来进行工作安排,人力资源未得到优化管理,这样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也会影响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因而,优化护理管理制度,合理进行人员、工作分配,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

(4) 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妇产科护理是一件十分精细的工作,妇产科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规范操作,在工作中,有许多护理人员的工作知识和经验不足,风险意识不强,责任意识淡薄,经常会出现药物的错用,出现状况无法做到准确评估和处理,这会影响到孕妇和婴儿的健康状况,引起护理纠纷。

2. 妇产科护理优化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主动热情接待,主动耐心做好健康知识和卫生宣教上作,讲解分娩知识,主动巡视,主动帮助、关心、体贴孕产妇,为孕妇分忧解难,做好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生活、精神护理,及时向其家属通报产程进展情况和需要商讨的问题,解除其忧虑和不安,尽可能减少冲突的发生,学会用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孕产妇及家属表现的误会,维护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2)重视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水平。护理质量水平高低决定着医疗质量和医院的生存发展。良好的医疗护理效果出自精湛的技术,精湛的技术又来自扎实的专业知识,护理人员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基础,只有掌握适应时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的减少或杜绝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因此,鼓励年轻护上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拓宽护上的知识而吸取国内外先进护理经验,取长补短。护理人员不能忽略每一个护理环节,对技术上要精益求精,特别是善于观察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提高对风险的预知能力和防范能力,提高整体护理技能。

3. 加强交流,及时沟通。护理人员沟通的对象不仅是产妇和新生儿,而且还有产妇家属。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意识的增强,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服务要求提高了,医患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病人,经常换位思考,提高其内在修养,在护理工作中要求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进行沟通时,要用清晰、准确、符合个性化的预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向患者说明诊疗计划、检查、治疗及手术需注意的情况,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并认真倾听患者意见,准确回答问题。通过有效的沟通及对患者更多的关爱,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其心理活动,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使患者心情舒畅,提高病人的从医性,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4.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质量管理与改进涉及到科室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全过程就是建立良好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体系,建立清晰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定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流程,定期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制宣传、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全体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给子患者最佳的护理。同时,要积极探索实行分层次、能级化、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护士长与护士、护士与实习护士之间不仅在所承担工作的技术层次上,而目在各自的职责以及担负的责任上都进行严格的划分或分工。创设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培养护理服务的团队理念。

5. 注重心理护理。在尊重病人和平等相待的基础上,认真倾听病人的心声,了解病人的内心,因为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比健康人的心理和情感更为脆弱,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关怀,所以护理人员要主动与病人沟通,针对检查及手术前病人有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要经常到病人床边开导病人,与病人进行亲切交谈,消除病人恐惧、紧张的心理,善于察言观色,发现“苗头”妥善处理,经求病人的意见,当病人指责护理工作时解释要耐心,态度要诚恳,当病人对护士有误会或发脾气时,护士应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或由同事处理,减少护患纠纷。

结束语 在医疗改革的新形势下,对医护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妇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和优化妇产科临床护理,为寻求更好的临床护理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4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年龄27~35岁,出血量1100~3200ml,经产妇14例,初产妇10例。研究组年龄20~33岁,出血量1025~3225ml,初产妇与经产妇各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临床表现、年龄跨度等基础性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操作为:针对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给予严密监护,护理人员从旁协助医生抢救,给予生物提取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卡孕栓、欣母沛、立止血等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止血治疗。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2.1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监测分析护理人员应重视监测病情,如发现存在失血性休克的问题,要及时监测血压情况,同时综合观察脉搏以及体温变化、呼吸状况以及神志状态等,密切注意生命体征情况,力求对其病情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为了增加回心血量,护理人员应提供适当协助,避免出现肝、肾等关键脏器供血不足的问题,引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休克,确保下肢抬高的角度维持在18°左右,选择枕头等将头部适当垫高,角度控制在30°左右。此外,护理人员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便随时进行输液,注意保暖。

1.2.2科学构建静脉通道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确保医生能够顺利实施各项临床抢救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少于5min。一般情况下,应选择12号针头,挑选肘正中静脉以及大隐静脉,给予科学、合理的穿刺处理[3]。患者被推进手术室接受治疗后,按2~4l/min的速度对患者实施输氧治疗,氧气浓度控制在5%,采取科学的输氧护理,避免其出现呼吸不畅的问题。护理人员借助双腔氧管针对患者进行输氧,在预算时间内顺利构建2条静脉通道,分别用于血容量扩充以及止血处理。针对休克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如穿刺无法顺利进行,可选择颈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完成对静脉通道的有效构建。

1.2.3适当补充血容量失血性休克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容量不足的问题,要及时、顺利的完成抢救,就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补充血容量。选择静脉输注平衡液以及葡萄糖,视病情需要,实施加压输入,确保静脉处于通畅状态。待患者机体血容量恢复正常之后,针对具体的补充量进行调整,以达到控制肺水肿现象及防止心衰。

1.2.4积极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时通常会感到十分痛苦,易滋生恐惧、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有技巧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排解压力,疏导心理,缓解恐惧和不安。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失血性休克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效果等,重点讲述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治疗及护理配合度。

1.2.5术后护理及出院注意事项手术结束后,应实时监测患者尿量变化,观察和测量一天时间内脉搏及血压状况等。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是否存在不适及痛苦反应。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形成相关并发症,有规律地协助患者翻身,正确移动休息。患者准备出院时,护理人员应介绍一些失血性休克的日常护理技巧,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掌握基本的自救措施,促使认知度得以提升。护理人员还应叮嘱患者按时复查。

1.3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资料用SPSS19.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及对照组抢救情况比较

研究组抢救效果取得良和优的依次为5例和18例,1例为差,抢救优良率为95.8%;对照组抢救效果取得良和优的依次为12例和7例,5例为差,抢救优良率为79.2%。研究组临床抢救效果优于对照组,抢救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前的剖腹产率为63%,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的剖腹产率为3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研究组及对照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其总体满意度为95.8%。而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则为8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篇6

【关键词】妇产科;院内感染;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80-02

做完手术之后的医院感染属于现代临床医学中出现概率较高的一项医务问题,受到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各个专家学者对院内感染的研究力度也不断加大。针对院内感染开展一些必要性的研究,寻找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对于降低妇产科院内感染的概率意义明显。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各项具体情况,分析妇产科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找寻合适的护理方式,对其临床资料做全面的回顾式分析,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妇产科院内感染患者20例,其中妇科患者11例,产科患者9例,年龄在18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2.5)岁。

1.2 方法

依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以及医院的临床记录和各种化验结果确定感染的病例数,同时对出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做有关总结和分析。

2 结果

妇产科出现院内感染20例,其中妇科患者11例,产科患者9例。妇科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肠胃道、泌尿系统等,产科感染的主要部位是手术切口、呼吸道等等。详细数据参见下表。

患者不同部位感染总计[n(%)]

3 讨论

3.1 感染因素分析

在本次统计资料中发现,不管是妇科还是产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都非常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患者在手术成功或者是分娩之后,体质相对虚弱,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黏膜纤毛清除功能较低[1]。除此之外,受到我国传统观念影响,产妇在生产完后习惯性的紧闭门窗,并且在生产之后频繁的亲友探视,造成病房内空气不流通,而造成了病房中空气病菌数量急剧增多,加大了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妇科手术一般为全麻,一般患者需要借助气管插管辅助,这种手术操作属于侵入性的操作方式,会对患者的呼吸道粘膜造成损害,从而加大患者的感染几率。

另外一个切口感染主要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切口的内源化污染程度,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的不彻底,手术操作过程不够规范,手术后的切口清洁护理疏漏、手术持续时间较长,增加了细菌和伤口接触的机会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切口感染情况的出现[2]。针对此,可以在手术之前的三天使用常规碘伏做阴道消毒,防止阴道逆行感染情况的出现,同时可以对患者做抗菌药物的使用以防范感染。

3.2 感染护理措施

3.2.1 呼吸道

针对一些害怕切口疼痛而造成咳嗽限制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等,加快患者痰液的排出,优化患者呼吸道环境,进而减少感染发生的概率[3]。与此同时需要保证病房内的空气新鲜,定期的做开窗通风,强化对病区的消毒管理。病房每天使用一次苍术消毒,对患者做术后科学调养教育,强化病房流动人员的管理,确保病房内的空气质量。

3.2.2 切口

产科临床中需要尽量提升自然分娩的助产技术,尽可能的减少对患者做会阴切开术。如在必要情况下进行了会阴切开术,需要在做切口缝合的过程中,充分的避免死腔的形成。整个的手术操作过程都需要严格的依照无菌手术操作方式执行,尽可能的避免处的粪便对手术切口造成感染等等,时刻保持患者的手术切口的清洁度,叮咛患者的术后个人卫生等等。另外进行子宫切除或者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需要尽可能的保证伤口的干燥整洁。手术完成之后,还需要做饮食强化护理,指导患者食用一些蛋白质与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进而有效的促使患者伤口的早日痊愈[4]。

3.2.3 泌尿系统

医护人员在做导尿管留置等侵袭性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保证动作的轻柔度。患者的尿道口与导尿管每天都要食用无痛碘做消毒操作,与此同时确保尿管畅通,适当的指导患者加大饮水量,通过尿液排放的方式做泌尿系统的生理性冲洗。密切观察患者的导尿口和会位有无感染情况的出现,与此同时搞好患者卫生宣教以及健康指导等工作,从而降低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概率[5]。

3.2.4 医生及医疗器械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的执行医院制定的清洁消毒指南,所有的医疗设备都需要使用戌二醛做浸泡式消毒操作,每次消毒操作之前,都需要借助浓度检测的方式做器械检测,或者是使用环氧乙烷做消毒工作[6]。

总而言之,妇产科需要使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开展无菌操作、落实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强化病房管理等,有效的减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的例数。

参考文献

[1]王秀芬.妇产科手术医院感染分析与护理[J].青海医药杂志.2012,38(9):45-46

[2]郭,王欣,张美英,等.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性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4(3):449-450.

[3]朱晓玲,张娅娅,李利菊. 妇产科院内感染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09:876-877

[4]黄玉兰.妇产科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21:92-93.

篇7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03-01

1 常见引发护理纠纷的因素

1.1 护理人员的因素:①医护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不能依法从事医疗护理活动。工作中可能会不自觉侵犯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知情权、安全权、受尊重权、选择权、监督权等[1]。对产妇的权利和护理人员义务了解不够深刻,当产妇住院发生某些异常情况,除了及时正确处理,还应向产妇及家属说明情况获得理解,避免纠纷的发生。②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重视不够。书写不规范、不及时,陈述不准确、不全面,字迹不清,随意涂改记录内容,与医嘱及医生病程记录相矛盾。没有详尽告知患者该了解的情况,说话随便,当着产妇的面谈论工作中的失误、过失等,从而引发纠纷。③服务态度不能令人满意。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对就医环境、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以及服务态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表现在有些护理人员对患者不关心、不尊重、缺少爱心、同情心和耐心,不认真听取产妇的想法,不能体会产妇的痛苦甚至表现得不耐烦,都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而产生纠纷。④技术不够熟练且责任心不强。有些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因护理知识欠缺和工作经验不足,临床经验不丰富,对患者出现的某些症状认识不够深刻,观察不仔细,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2]。或者对常用的仪器、设备性能不熟悉,出现紧急情况时不能冷静应付而出现差错,引起纠纷。

1.2 患者的因素: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患者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若治疗护理结果没有达到患者或家属期望的效果,便认为是医护人员办事不力、不负责所致。②缺乏医疗意识。某些患者及家属将正常的诊疗及药物副作用归咎于护士操作不当,误认为加错药、打错针造成。患者不能理解病情的变化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生不尽人意的情况,患者及家属即认为个人利益被损害,极易引发护患纠纷。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费用问题很重视,因欠费催款而极易发生纠纷。

2 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强化安全意识:医院是以人的生命健康为内容的服务行为,是一种高风险职业,医护人员稍有疏忽,就会给患者极其家属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应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明确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求每位医护人员恪尽职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依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改进工作流程,重视护理记录,提高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3]。

2.2 注重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训练和素质培养,增强责任心:护理人员应着重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培养,因产科工作专业性强,要求妇产科护士业务素质高,应急能力强,定期对护士进行业务学习、考试、操作技术考核等,护士应持有执业证和助产证方可上岗工作,保证业务技术过硬[4]。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使之具有高度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荣誉感和责任感。

2.3 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患沟通:对护理人员进行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全心全意为患者和家属服务,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务必使每位护士从思想上、观念上、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费用清单按时发到患者手中,当出现费用不足或欠费时由主班护士提前通知患者或家属并详细解释所发生费用的具体项目,语言委婉。

3 讨论

护理纠纷发生于患者或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不满时,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且医疗和护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效果。所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是当今值得深思的问题。医护人员应该详细了解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5]。一方面增强护理人员的技术熟练和综合素质,提供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加强护患沟通,及时处理护患之间的矛盾,在有效避免护理纠纷的同时[6],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参考文献

[1] 毛忠强,王铃,韩淑惠.患者就医权益与医院义务的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7,17(9):60-61

[2] 白继荣.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99-101

[3] 王月枝,张美玲.如何将法律意识贯穿于产科护理工作中[J].中国保健,2008,16(14):660-661

[4] 陈卫春.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7,2(7):60-62

篇8

【关键词】妇产科,护士,职业压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67-02

压力是个体对各种刺激做出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综合模式。任何能使人们陷入压力状态的因素均称为压力源[1]随着人们对健康知识的日益深化和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妇产科护士作为医院中的高风险人群,工作中承担着母婴两条甚至三条生命的重责,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样过度的工作应激会导致疲劳、焦虑、压抑和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发展为精疲力竭症,进而影响护理质量。

1 职业压力来源

1.1 工作性质 由于妇产科病员的特殊性,使病员及家属对妇产科工作期望值比其它科室更高,妇产科工作责任重、风险大、病情复杂,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使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妇产科护士不仅要完成守产程,助产和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还要兼顾待产室、临产室的工作,并且在完成较大体力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大量的书面工作,超负荷运转。妇产科护士弹性排班频率较高,工作时常加班加点,生活不规律,容易造成身心疲惫,从而加大出现差错事故的可能性。同时,妇产科护士工作性质决定其不可避免地要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使妇产科护士经常处于职业暴露的危险中,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 工作对象 妇产科群体几乎都是女性,在女性月经、妊娠、分娩等这些生理情况下,常受情绪反应致使内分泌失调,从而出现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因而可能在医疗过程中出现消极、抵触、不配合等表现,给护理工作的进行带来了极大不便。同时,因害怕与同事之间发生矛盾,所以说话做事要百倍小心,甚至努力掩饰自己的个性,来换取和谐的同事关系,从而增加心理负担。因专业特点,部分妇产科护士感到职业前景暗淡,医院对妇产科护士重视使用,忽视对其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使妇产科护士对自己的晋升、晋级没有话语权而感到困惑,从而削减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1.3 社会方面 随着医院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显得更加紧张,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处理极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时受到患者无理羞辱仍要极力抑制自已的感受而做出妥协,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妇产科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与乐观性,从而造成潜在的职业压力。在护理工作极为繁重的情况下,妇产科护士还得不停地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而这种努力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有的人认为护士只不过是医生医嘱的执行者,没有太大的作为,这种不公平的评价使护士对自己的价值及能力产生怀疑,造成心理的极端不平衡,产生心理压力。

1.4 生活方面 很多护士都是为人妻为人母, 在长期充满了“应激源”的环境中忙忙碌碌,回到家还要应对家庭琐事,加之本来和家人沟通的时间少,有的不被家庭所理解,从而出现家庭矛盾,产生和加重心理压力。

2 应对措施

2.1 医院管理者要重视对妇产科护士的管理并完善防护的管理。合理排班,把握原则,同时达到人性化管理,从而尽量满足妇产科护士的生理、心理需求,从而减少工作压力。与此同时,医院领导要重视激励机制,使各级护理人员的价值得到体现,从而达到职业平衡

医院要经常组织医源性感染疾病防护知识和方法的讲座,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和伤害。再次,医院还需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上报体系,使护士在发生职业暴露后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从而减少职业感染的危险。

2.2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积极开展护士心理知识讲座,护士娱乐活动中心,在护士感到身心疲乏时,可以调节情绪,放松身体,减轻疲劳,培养护士爱岗敬业的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塑造健康向上的职业心态,提高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应主动为妇产科护士创造学习、进修的机会。观察和掌握妇产科护士的思想和行为变化,主动化解不和谐的同事关系,为她们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和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2.3 增加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支持护理工作。护理管理部门应为护士争取更大的的权益和更多的利益,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充分利用各种力量向社会宣传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科学性,让人们真正理解这个行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2.4 学会自我调节,有效处理好生活。作为主体的护士本身,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拓展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社交技能和沟通技能,通过自我调节,自我减压等心理保健方法,学会宽容别人,善待自己,理解他人,保持知足者常乐的心态,尽量不把工作的压力带回家,不把不良情绪迁怒于亲人,有效处理好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总之,妇产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各种各样,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不仅护士的身心健康,还极大的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作为管理者应针对压力源,想方设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相应情况。作为护士本身,也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各方面能力,学会自我调节,以最佳状态进行工作,保证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涛,王利兰,薛丽平等,护士群体心理卫生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2,16(7):384-385

篇9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R27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71-02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医院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妇产科护理方面。当然,妇产科方面主要的问题是安全问题。因此,解决妇产科护理难的问题,最为主要的就是解决好护理安全问题。妇产科问题关系到我国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妇产科护理问题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通过本文,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妇产科护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地不断深入发展,医疗事业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因此,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妇产科的护理更是备受关注。虽然我国的妇产科护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主要的问题还是妇产科的安全隐患问题,再加上现在的妇产科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较差,并且经验也不足,导致在实际的护理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孕妇的安全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我国妇产科护理问题还不容忽视,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妇产科的护理态度问题

妇产科的服务态度问题是造成妇产科工作困难和问题存在的首要因素。由于传统的妇产科护理在技术和服务态度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急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但是,现在的很多妇产科护理人员对现代化的护理认识不足,没有真正的了解其内涵。这主要是由于妇产科的工作人员态度不认真造成的,进而导致护理过程当中的不安全事故发生。因此,我院的妇产科需要提高他们的服务态度。

2.2妇产科的护理人员问题

目前,我国妇产科存在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的主要因素是妇产科的护理人员素质不高,因而需要对妇产科的护理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妇产科的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进而造成了在实际的护理工作当中出现了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等情况。尤其是一些工作经验不足的新护理人员,护理更加难以进行。因此,解决好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素质问题,是提高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关键。

2.3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和病人缺乏有效地沟通

在妇产科,病人都是孕妇,她们所需要的护理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做好妇产科的护理当中的工作,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地与病人进行有效地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但是,妇产科的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缺少沟通确实是我们妇产科当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2.4妇产科的管理制度不够全面

我国妇产科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全面的问题。当前,我国很多医院都只是采取比较简单的管理制度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管理。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医院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人员的配置工作,进而造成了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够高。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妇产科的护理质量。

3解决妇产科护理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3.1提高护理人员对妇产科服务的认识

为了解决妇产科护理当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对于护理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进而提高对妇产科服务的真正认识。根据医院相关条例的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之中,尊重和关爱病人,一切以服务病人为主。因此,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积极、热情,尽量地满足病人的相关要求。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队护理的服务认识非常重要。

3.2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要尽量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素质,就需要医院能够对护理人员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对于一个妇产科护理人员来说,一定要具有较好的专业技术和知识,这样才能够做好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进而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减产科中医疗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比较有经验的护理人员,也要鼓励他们参与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确保医院的护理技术更加的先进。进而,不断的完善护理的质量,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3.3护理人员要和患者要进行沟通

其实,护理人员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解决妇产科护理中的问题的最简便的方法。因为只有双方进行有效地沟通,护理人员才能很好地了解病人的需求,进而才能进行较高质量的护理;病人也同时能够了解护理人员的难处,进而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配合护理人员的安排。因此,护理人员要学会与病人进行沟通,并且有效的沟通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妇产科护理人员主动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即使一个比较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4完善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是妇产科工作的主要目标。但是,我国的医院中妇产科对护理人员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需要医院进一步完善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确保护理工作更好地完成。

4总结

总而言之,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护理人员应该改变自己的服务态度,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且要求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解决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难等问题。因此,现阶段研究妇产科护理难点及其对策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妇产科护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也会越来越好。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王家娟.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大家健康,2013,7(5):112

[2]戚慧岚.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临床护理,2012,2(16):140

篇10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处理;医疗器械清洗;紫外线消毒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像: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的不到位,在护理工作中操作上出现问题,导致出现相应的护理风险。在清洗医疗器械的时候,由于护理人员清洗的不规范,也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发生。护理人员在紫外线消毒的时间安排上不科学,容易造成风险。下面就对妇产科护理常见的风险进行具体的分析。

1妇产科常见的风险分析

1.1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到位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到位,容易造成护理中的风险。尤其是一些新护士,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操作不娴熟,专业技能水平较低,进而导致在实际的护理中,做的不到位,像:对于产妇的症状判断布不准确,延误了生产时间,对病情观察的不及时,操作上不规范等,都导致护理工作中存在着风险,不仅容易造成护患纠纷,还威胁到产妇的生命安全[1]。

1.2医疗器械清洗不规范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医疗器械清洗不规范的问题,这也给护理人员工作中带来了风险。由于手术后的器械带有很大的污染性,而很多的护理人员清洗医疗器械步骤不规范,方法不得当等,使护理人员容易受到感染[2]。另外,护理人员清洗医疗器械不规范,也为下次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导致风险的发生。

1.3紫外线消毒时间安排上不科学很多护理人员在进行病房紫外线消毒的时候,消毒的时间安排上非常的不科学,导致风险的发生。众所周知,紫外线是具有放射性的,如果护理人员一边工作,一边进行紫外线的消毒,长此以往,容易损害护理人员自身的身体健康,还有一些护理人员在进行紫外线消毒之后,马上进入房间,这种做法也是不科学的,紫外线消完毒的房间,具有很大的放射性,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通风,才能够进入房间,反之,则会造成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损害身体上的健康[3]。

2对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预防措施分析

2.1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针对于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到位的问题,导致在实际的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风险[4]。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参加一系列的培训和学习,使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有所提高,在护理中,操作娴熟,更好的为产妇进行专业的护理,为产妇营造一个专业的护理环境。

2.2采用规范的方法清洗医疗器具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对手术后的医疗的器具进行清洗,而手术后的器具具有很大的污染性,护理人员在进行清洗的时候,应该注意水流不要过大,从而避免清洗器具的污染水溅到脸上或者衣服上[5]。并且在清洗术后的医疗器械的时候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像穿隔离衣,带乳胶的手套等等。护理人员通过规范的方法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洗,不仅能够维护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能够维护下一个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减少了妇产科护理风险的发生。

2.3科学的安排紫外线消毒的时间在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由于污染物比较多,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紫外线的消毒。但是在紫外线消毒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合理的安排时间。主要是应该安排在所有的工作都完成后,不需要进入消毒室内去任何的物品的时候,再进行紫外线的消毒。进而在进行紫外线的消毒环节能够做好自我防护工作,避免受到紫外线的辐射,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

3结论

本文通过对妇产科常见的风险预防和处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实际的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全面的了解哪方面存在护理风险,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的规避护理风险,为产妇和妇产科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郭婧,刘桂芳,于莹佳.浅析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 2012(12)

[2]黄舜佩,潘爱芳.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4)

[3]季宏波,赵莉,董艳红,李敏,吕修林.妇产科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对策[J].中国病案,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