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笔记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篇课文展示了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勤快的黄牛、悠闲的花猫,有嬉闹的鸭子、快乐的小鸟,还有酸酸甜甜的杏子、桃子、苹果和红枣。这篇课文是琅琅上口的儿歌,诵读间会传出一种暖暖的情意。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这是一种简单的比较,又一种充满童趣的比较,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跳跃、玩耍的身影,听到孩子清脆的童音……
二、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牛、羊”2个生字。1 个偏旁“提土旁”。(二)知道“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并能正确使用这些量词。(三)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在教学情境中快乐地朗读课文,体会农家小院的趣味。
三、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知图文、认识事物的基础上识字学词。(二)教学难点: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及其他量词的用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纸箱子里面装一些实物
五、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学生带动作表演小袋鼠的儿歌:
(小袋鼠呀,小袋鼠,你真没出息。老是不敢走出来,躲在妈妈口袋里,丢 !丢! 丢! 小袋鼠呀,小袋鼠,我才不像你。我能自己走呀,自己跳,还能自己吃饭和穿衣,你敢不敢来,比一比?)
(二)出示课题,自由读韵文。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的《比一比》,同学们,比一比谁听讲最认真,回答问题最积极。2.老师带大家来到一个农家小院里,同学们观察一下,说说你都看见了什么?3.自由读韵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说一说韵文里都有什么来参加今天的比赛?4.小燕子听说我们今天要比赛,特意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亲爱的一年级二班小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一直默默关注你们的小燕子,你们是一群活泼可爱,聪明好学的孩子。听说你们今天要进行比赛,我特地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百宝箱,这个百宝箱会在你们闯过几关之后打开的,在此小燕子祝你们个个都能闯关成功。
你们最最可爱的朋友:小燕子
(三)词语大比拼
1.在情境图中出示词语,同学们能不能把参加比赛的这些词语读好呢? 2.这些词语摘掉拼音帽子,你还会不会读呢?3.齐读――抽读――开火车读。4.现在你记住了哪个生字宝宝,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抽学生回答,并说一说记字的方法,师相机板书识字方法。5.现在和你的学习伙伴来比赛看看这一课“我会认”的字你都记住了吗?两个同学你指我认考考他,并说一说识字方法,如果对方不会认,你可以教教他。师巡视。6.出示裙、颗、堆。小兔子想过桥,谁能帮它建座汉字桥?指名学生读,并组词,师相继告诉学生这三个字都是量词,堆的偏旁是提土旁。7.同学们都读累了,老师请大家吃苹果。课件出示本课12个会认的字,分别在苹果树上的12个苹果上。指名学生读――后几个指名领读。这么多苹果都被大家吃掉了,只有“多” 和“少”再树上挂着,大家想不想一块吃掉它们?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关系反义词。8.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觉得自己第一关做得好的同学给自己鼓鼓掌。
(四)朗读大比拼
1.读读第一句。
激趣引入:今天,老师请来院子里的小动物们,你们想抱抱他、亲亲亲他吗?(让孩子们和卡通黄牛和小猫握手、拥抱等,唤起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①比较大小,体会发现大和小的乐趣。②自由试读第一句,把你的喜爱和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吧。③指名读――评价(提示学生注意表情)――范读――再指名――齐读。(花猫发出“喵喵”的叫声,表扬读得好的小朋友。)
2.读读第二句。
过渡:鸭子和小鸟要是听到我们快乐地招呼它,一定也会开心地叫起来的!请你读读第二句。
①自由试读――齐读(传来了小鸟的叫声)。②出示鸭子和小鸟。(小鸭子问你:嘎嘎嘎,你从我们的数量上发现了什么?)③再齐读。
3.读读第三、四句。
①过渡:对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是那么的喜爱,那么我们喜欢甜蜜蜜的水果吗?自由试读三、四句,请你自己去发现,比比大小多少,把你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②男女生比赛读(个别――集体)(鼓励大家读得好,一起假装咬一口:“啊呜。”)
4.拍手表演课文。
①和你的学习伙伴表演拍手读读韵文吧。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5.听见大家读得这么好,这些小动物和水果们都迫不及待的跑出来了。(出示词语卡片,学生抽读,并给他们分分类,并贴在黑板上。)
6.教师“黄牛”,学生读“一头黄牛”。
(五)我是小作家
1.出示橡皮和尺子让学生创编儿歌。你还能用什么比一比来编儿歌?2.老师看大家表现得这么好,都迫不及待的想把小燕子带来的百宝箱打开了,现在谁想来摸一摸,看看百宝箱里装的什么?说一说你摸到什什么?(一辆小汽车、一条红领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将课堂推向了,并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百宝箱了装了一些物品,让学生说说你摸到了什么,并用上数量词,这是对本课教学的拓展。
(六)写字大比拼
篇2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设计 比较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媒介等的系统规划,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发挥专业优势的关键。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对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研究的能力,为相关学科专业,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和管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将理论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课程,该课程将向学生传授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实务操作技巧,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人力资源管理》是石河子大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农林经济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等专业的选修课程,也是非管理专业的公选课程,每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都超过300人。经过近10年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尝试,目前已经形成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互动的良好局面。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比较
虽然我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不同培养层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差异还比较明显,各专业之间的沟通还有待加强。要认清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不同培养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分析。
(一)教学目的的比较。
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目的包括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为其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利用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研究型人才开发奠定基础。而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以及具体的实务操作技巧,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和研究能力。MBA学员《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介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
(二)教学任务的比较。
在教学内容上,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为主线,对人力资源的获取、保留、发展、协调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主要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选拔、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劳资关系等内容。而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前沿热点问题和实践技能的教学,主要根据以上模块进行专题教学。MBA学员《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的介绍,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传授。
(三)教学模式的比较。
在教学模式上,本科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一般都是大班授课,目前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式,辅助部分参与式教学,如课堂讨论、案例讨论等,近年来不同专业本科教学设计中都开始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研究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由于选修课程人数较少,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的模式,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课堂讨论、实践教学等加深对人力资源管理前沿和热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MBA学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采用大量的案例讨论,学员写出分析报告,教师主要参与教学讨论,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四)教学方法的比较。
在教学方法上,研究生比本科生教学采用的方法更加丰富、更加灵活,主要有专题研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和企业参观研讨;受本科教学大纲和教学条件(如缺乏专门的案例讨论室)等因素的制约,本科生教学中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其他教学方法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往往使用较少。以案例教学为例,研究生教学可以使用大案例教学,很好地拓展学生能力的训练范围,涉及知识面也比较宽,而由于本科生采用大班教学,课堂教学只能采用小案例,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只限定在某一模块,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
(五)教学媒介的比较。
在教学媒介上,研究生和本科生各具特色。本科生的教学媒介比较重视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件等,在信息化程度上比较高;而目前虽然研究生教学也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并没有把它作为必备的教学媒介,有时可能是纸质材料、企业实地调研或专家讲座,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课件目前建设还比较缓慢,相对来讲,研究生的教学媒介信息化程度并不高。
(六)考核方式的比较。
在考核方式上,本科生的成绩考核以闭卷考试为主,平时成绩或期中作业为辅,一般卷面成绩占60-70%,而平时成绩或期中作业分占30―40%,考核的目的侧重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考察。研究生教学中一般不举行闭卷考试,以课程论文的形式结课,平时成绩和读书笔记为辅的考核形式,平时成绩和读书笔记约占总成绩的40―60%,课程论文约占40―60%。相对来讲,研究生考核更注重研究能力和知识阅读面的考察。
三、对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各层次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各高校都在加大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在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突出层次,分类教学。
本科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培养层次,这决定了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科层次以培养应用性人才和具有初步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研究生是以培养一定研究能力和较强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两者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别,决定了教学内容、理论性、学生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差别。例如,本科生只需要知道绩效考核有哪几种形式即可,但研究生教学中就需要知道这几种考核方式的优缺点,它们的设计原理是什么。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突出层次的差别。对于本科生,要在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和培养,同时适当兼顾培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对于研究生,要突出理论前沿和研究热点的研讨,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开展研究的能力,教学内容最好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或研讨。
(二)区别专业要求,培养课程特色。
我校有近10个专业选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既有管理类专业,又有非管理类专业。在课程性质上,《人力资源管理》一般是管理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非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是研究生管理类专业的限选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必修课程一般安排54课时(修改后的新大纲为48课时),3学分,学生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学习和掌握;选修课程安排36课时(修改后的新大纲32课时),2学分,是进一步学习、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只要学生基本掌握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即可;研究生的课程安排32课时(修改后的新大纲为24课时),2学分,重点研讨相关模块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因此,管理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既要照顾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又要体现一定的深度,还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非管理类专业对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体现与后续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起到“启后”的铺垫作用;研究生课程的设置要注重专题教学,培养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加强不同培养层次的教学交流融合,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虽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有许多差别,但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相通的地方。比如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在研究生教学中也常常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本科生教学是研究生教学的基础,研究生教学是对本科生教学的深化和升华。因此,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教学设计上要加强交流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在本科生教学设计中可以吸收一些热点或前沿的问题讲解,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布置一定的阅读材料或书籍进行阅读;在研究生教学设计中可以参考本科生实验教学的相关经验,增加研究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同时,还可以在教学条件和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73-392.
[2]陆秀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职业技术,2008,(1):17-18.
篇3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而比喻教学法,就是指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学生熟悉的事物,将其引申至未知或抽象的事物,从而达到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新事物的目的[1]。《网络程序设计》理论知识讲解中,运用比喻教学法,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抽象的事物解释清楚,使得课堂氛围不再沉闷,不仅可以使原本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比喻教学法案例分析
(1)套接字
在《网络程序设计》中,套接字socket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教材上的解释是:套接字是两个通信通道上的端节点。看到这个解释,学生还是不能明白套接字的内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通常采用如下比喻。既然套接字是作为通信的末端,那么可以使用“电话系统”与“邮局系统”这两个同学们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可以把支持虚电路服务的信道看作电话线,套接字就类似于一个电话。同样,可以把提供数据报服务的通信看作邮局系统,套接字看作信箱。
(2)基于TCP套接字编程模型
面向连接的网络通信的建立有多个步骤,要使用多个函数。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将其比喻为“打电话”这个过程。要建立基于TCP的C-S(客户-服务器)通信,首先双方进程必须各自创建一个端点,也就是调用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正如打电话之前,双方必须都拥有一台电话机一样。Socket是面向模型设计的,针对C-S通信双方提供不同的socket系统调用。客户随机申请一个socket号,这类似想打电话的人可以在任何一台入网的电话上呼叫。服务器拥有全局公认的socket,调用bind函数将套接字地址和所创建的套接字句柄联系起来,任何客户都可以向它发出连接请求和信息请求,这就类似于被呼叫方的电话号码告知了呼叫方。客户端调用connect函数发出连接请求,就好比拨打对方的电话。而服务端有可能在完成当前请求之前又发生多个服务请求,为了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服务器调用listen函数将所有的服务请求放在一个请求队列中排队,并尽快处理这些请求[2],这就如被呼叫方在开启呼叫等待的功能,不错过任何呼叫请求。服务器端执行accept函数等待来自某一客户端的实际连接请求,实现与客户进程连接,这就如被呼叫方拿起电话,双方可以正式通话。最后,客户端与服务端完成数据传输后调用close函数关闭套接字,撤销连接。这就好比打电话双方通话结束后,挂掉电话。
(3)基于UDP的通信机制
用“邮局系统通信”来类比这一种通信机制是非常恰当的。基于UDP通信是面向非连接的,无法保证数据以正确的顺序到达。这就类似我们先后寄出两封信给对方,不能确保第一封信一定会比第二封信先到达对方手上。而在通信过程中,服务端和客户端双方首先都需要绑定IP地址和端口号,这就好比寄信之前,对方的通信地址我们是要已知的。而客户端发送信息以及服务端回应的时候,调用sendto函数来实现,需要指明对方的地址。这如同在寄信的时候,需在信封上要注明对方的地址信息。
(4)协议端口
在讲解“协议端口”时,学生总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在网络通信的时候要指明端口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样采取比喻教学法。大多数操作系统是支持多进程的,目的主机到底把收到的数据包送给哪个进程呢?就好比我们去银行办理业务,银行的业务有多种,有多个服务窗口。我们要成功地办理业务,必须知道对应的窗口号。同理,当你的主机开启多个服务时,如FTP、WWW、E-Mail多个服务,当接收到传送过来的数据包时,主机要准确的把数据包传送给相应的进程,这就需要数据传输的双方进程开启端口,这样数据包将会有标识有源端口,确保接收方顺利地将数据包传送至这个端口。
(5)带外数据
通常数据是按顺序传输的,然而套接字API概念性的提供了一些使用程序,从而可以使得一串数据无阻的先于普通的数据到达接收端。这就是所谓的发送带外数据。这就好比大家排队在银行依次办理业务,有个强盗拿着枪走入银行,越过整个队伍走到柜员面前。这个就可看作为带外数据。这个强盗能越过整个队伍,是因为枪标识他的特殊性,给了他凌驾于众人的权力。
3、结语
篇4
一、基本资料
单元名称
个人生活(美丽的青春)
课程领域及课程目标
领域:数的运算
目标:
1. 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品数量的多少
2. 能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品数量的多少
3. 通过游戏、动手操作等方法比较和描述物品数量的多少
4. 感受生活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地点
温州特校
座位安排
环境支持
弧形
班级/人数
七D/4人
学情分析
姓名
障碍类型程度
常态能力习惯
目标起点分析(根据学科或领域指标描述)
特殊需要分析
相关支持分析
组别
备注
章陈鹏
智力二级
认知好愿参与
能数、认、读10以内的数
A
郑吉庆
智力二级
被动型注意差
能数、认、读10以内的数,能在教师提示下计算5以内的加法
A
胡程凯
智力二级
愿意参与教学活动
提示下能点数、认读,书写 10以内数,初步理解合成的含义
情绪
问题
言语
引导
B
金钲浩
智力一级
被动注意不集中
可以对简单指令进行反应,不理解合成的含义
认知
很差
配对
任务
C
二、教学研究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围绕个人生活中常见的衣物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衣架和衣服的图片和食物让学生观察,通过连一连、挂一挂、陪陪来加深对多少概念的认识。
课时安排
第1课时(2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将两组物品进行一一对应(连线、配对)
难点:能在两组物品中指认(说出)数量多(少)的物品
教学准备
PPT、衣架、衣服等
增强激励方式
奖励币
三、目标梳理
个别化教学目标
郑吉庆
章陈鹏
胡程凯
金钲浩
①能在教师引导下参与课堂
√
√
√
√
②能在教师辅助下进行物品的一一对应
√
√
√
√
③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品数量的多少
√
√
√
④能在两组物品中指出(说出)数量多(少)的物品
√
√
√
⑤通过连一连、挂一挂、配一配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
√
√
⑥感受生活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
√
四、教学过程
对应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和支持
备注
①
一、视频导入
1、教师播放视频《好孩子真能干》,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天天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挂衣服)
师:挂衣服。天天真能干,你会挂衣服吗?谁愿意来试一试(两位学生试试挂衣服)
师:同学们发现了说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衣服挂完后,还剩一个衣架,衣架多了。)请你来说?
师:一个衣架挂一件衣服。什么多了。一家多,是吗?
2、教师小结:衣架多,衣服少。
3、引入课题:比多少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观看视频说出衣架多和衣服少
多媒体视频支持,教师语言、动作支持
以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新课做准备
①②③
二、知识新授
师:刚才我们是怎么知道衣架多,衣服少的呢?(出示衣服和衣架的图片,教师示范点击衣架和衣服进行一一对应连线。)
师:我们在连线的时候,要注意一一对应,每一个衣架只能和意见衣服连起来。请学生自己连线操作并比较。引导说出:衣架比衣服多。
师:衣服整理好了,接下来我们把裤子也理一理吧。一件衣服配一条裤子,衣服和裤子那个多,哪个少?衣服比裤子多,裤子比衣服少。
挂一挂衣服,连一连练习纸
A生独立完成。B生教师语言指导。
C生助教老师支持与评价
实物操作,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帮助理解一一对应。
①②④
三、运用新授
师:你们的表现真棒!要奖励你们一人一朵花。什么多了?花比人多,人比花少。
师:你们想送花给你们的好朋友吗?那就试试吧,一个人一朵花,看看花和同学们哪个多,哪个少?
师:刚才你是怎么送花给你的好朋友的,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学生插花、贴花
A生独立完成。B生教师语言指导。
C生助教老师帮助和图片支持
在相似的情景中做反复想、说,帮助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与少。
⑤⑥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用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品数量的多少,子啊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少。
①②
五、教学板书
比多少
五、课堂观察
姓名
组别
新授环节
一一对应连线
插花、贴花
参与情况
备注
郑吉庆
A
章陈鹏
A
胡程凯
B
金钲浩
C
六、教学评量
个别化教学目标
郑吉庆
章陈鹏
胡程凯
金钲浩
①能在教师引导下参与课堂
②能在教师辅助下进行物品的一一对应
③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品数量的多少
④能在两组物品中指出(说出)数量多(少)的物品
⑤通过连一连、挂一挂、配一配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篇5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8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过程。
2.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四舍” “五入” 的试商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检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现在老师这里有两道题请大家来做一做:
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笔算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四舍”法试商
(1)随着阅读日的来临,王老师也来到书店,想为同学们增添一些书籍。
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84÷21。
(2)84÷21 除数21不是整十数,又该怎样笔算呢?
我们能不能联系前面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3)组织交流
说明:84÷21 把21看作20来试商,84里面最多有4个20,商4称为初商,初商是否合适,必须进行检验。
(4)84÷21 这道题完成得不错,这三道题有信心完成吗?
出示:
(5)概括提升:
观察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的?
小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1、2、3、4的两位数,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2、探究“五入”法试商
(1)王老师买了《作文选》后,她还有196元,她还想买些什么呢?
请来读一读?一
要解决这个问题,又该怎样列式呢? 196÷39
(2)想一想,要把39看作几来试商?动手算一算
(3)展示学生作业,组织交流 课件演示
先计算,再订正,你是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的?是怎么想的?
(5)比较概括,这道题与刚才所做的题在试商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除数个位上的数为5、6、7、8、9的两位数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五入”法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同时向十位进1,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3、引导概括
谁完整地说一说除数不是整十数可以怎样求商?
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试商是否合适,要把它的除数相乘的积与被除数进行比较,才能确定,在试商时,有时会遇到商偏大或偏小的情况,这时就要进行调整,也就是调商。
三、知识应用
1、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商。
五、全课总结
篇6
收稿日期:2012-10-25
基金项目:辽宁工业大学2012年教学改革资助项目(2012044)
作者简介:刘春香(1962-),女,辽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E-mail) 。
摘要:为加深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通过分析本科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反观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剖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在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强化信息获取能力培养,重塑手绘草图与实体模型训练的地位,建立成果评定反馈机制,以及实现课题深化训练机制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毕业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98-04 建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作为五年制本科教育的最后环节,不但是深化、拓宽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也是对前四年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学习以及技能训练成果运用的全面检验,是衡量高等建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依据。毕业设计质量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综合专业素养,同时也能折射出整个教学过程中各先行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通过指导和评阅毕业设计,参加毕业设计答辩,以及对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总结分析,笔者发现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应得到重视,并需在教学改革中寻求解决之道。
一、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 整体观与环境意识薄弱
建筑设计研究中,地域自然环境条件、人工修建环境等物质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充分研究与有效结合,是建筑设计方案得以成立的前提,也是评价一个建筑设计方案优劣的决定性条件。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对环境的利用与融合首先体现于总平面布局设计。然而,在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中常常看到这样的图形:总平面图的周界是拟建基地中划定的建筑控制线,四邻用地条件及交通条件很难在图中查阅,甚至常常找不到指北针、风玫瑰和比例尺,对既存环境要素的分析与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表达寥寥无几。所谓的总平面设计,只是将拟建建筑置于场地之中,大致划分了用地意向和交通走向,览之空泛无物。而对于涉及地域条件及其相关各类技术要求的建筑单体,往往忽视建筑体型、主要使用空间的朝向、开窗面积、材料运用等的地域适应性。以上问题说明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整体观和环境观的培养缺失。 (二)空间形态脱离现实
“形式追随内容”的观点早已在建筑界达成共识,即建筑空间的内在形式(三维尺寸、形状、品质要求)与外部形体组合特征,建筑的性质与其所担负的功能密不可分,这也是建筑设计课程中经常强调的问题。但毕业设计最终成果中仍有部分建筑设计方案存在严重的“形”“神”分离问题。有的设计方案明显是套用某非同类建筑造型,或是多实例的拼凑,有的则肆意发挥想象,生发诸多怪异空间与建筑形态,如与使用功能毫无逻辑关系的多角形、流线形空间、尖锐的内外空间,以及超乎正常心理和视觉适应度的高旷或晦暗的房间等。这一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设计基础,因为除了教师的引导、纠偏以外,也与学生个人的主动修习和自我完善能力、领悟能力等有关,需要不断的知识积累、拓展和实践才能实现思维的逐渐转变。因此,设计入门阶段的导向与教育方式,对学生设计思维习惯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方案不深入,表现不到位
毕业设计作为对建筑学学生前四年半专业学习的全面检验和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一环,必然要求具备足够的深度,包括课题的前期研究论证、空间形态的创造性设计及技术合理性、可行性研究,直至对设计意图恰当、准确的表达与说明。但毕业设计成果当中,一些建筑设计方案仍停留在概念方案层面,缺少对相关建造问题的研究,观念阐释与图解分析如花拳绣腿,没有太多实际表达意义。相关的文字材料从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报告、总结乃至设计说明书都言不由衷,常常出现反复复制设计任务书内容的情况。设计说明没有对设计意图进行客观、理性的阐述。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平时设计课程安排中缺乏深度设计能力训练和写作训练是分不开的。
上述毕业设计中反映出的诸多问题,均可以回溯到建筑设计基础教育教学。
二、建筑设计基础教学问题分析
本科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通常始自二年级第一学期,这一时期是学生学习设计的入门阶段,也是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和设计思维方式建构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强。由于专业知识储备及设计经验、生活体验的缺乏,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建立起完整的空间环境体系认知,对设计的表达也往往模仿大于创意。而这一阶段也正是职业建筑师基础素质形成的初期,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执教水平与风范都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在此阶段,能否通过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强化对学生设计观念、思维方式与判断力的培养及基本功训练,是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全面实现的关键。通过总结分析,笔者认为尚有以下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课题学时分配均等,阶段教学目标不明晰
由于各设计课题的设计周期、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类同,并一直沿袭了按类型训练的模式。低年级的设计课开始就是蜻蜓点水式的训练,难以真正从建筑成因的探讨中激发创意,方案往往华而不实,甚至草草了结。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到了高年级,设计仍难以深入,表达能力无显著提高。
(二)相关理论与设计实践衔接不畅
反思建筑设计课程建设历程,笔者认为真正有效的教学改革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而非建筑设计课程本身的方法与手段改革。由于建筑设计教学始终没能真正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模式,从而导致各相关专业知识无法有效整合运用到设计中。建筑学一、二年级所开设的专业理论课程非常有限,而设计课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要想让无任何经验的学生在一年多时间通过4~5个课题类型的训练,全面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的知识与技巧,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则是期望过高。如何通过少量课题的深入、分解训练,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渗透、融入设计之中,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打牢设计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博弈手绘训练与手工模型
建筑设计草图是设计师以快捷、简练的笔触捕获灵感火花,激发具有创意性方案的基本和主要手段,同时也是与业主、主管部门及同行随时研讨,迅速得到反馈信息,即时修正,加快设计进程的重要交流方式。在学生设计入门阶段,徒手草图设计是将设计理论、理念与各相关知识在方案构思中深入融会并富于个性表达的基本技能训练。手工建筑模型制作则是培养学生三维空间想象力、造型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可替代的手段, 也是用于建筑形体分析、细部推敲以及师生交流、方案讨论的重要手段。
然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的普及,使学生在低年级就急于摒弃传统的手绘方案草图与手工模型训练,而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虚拟空间模块的组合,加之建筑CAD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此时还未开设,学生基本是在自学。在运用这些软件时边设计边熟悉命令,耗费了大量时间,所以没有足够精力进行深入的设计研究,也由此造成多数学生徒手草图及模型运用与表达能力降低,这是职业建筑师基本素质培养的一大缺憾。近年来在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时,要求学生提交过程草图,成果中要求学生提交实体表现模型。学生虽然及时提交这些材料,但明显是为应对检查而在短时间内制作完成,难以表达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过程,实际意义甚微,也反映出此前的设计课中忽略这些训练要求而形成的惯性。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高效、准确性与方便性毋庸置疑。对于绘图工具的选择和应用,在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中既不能消极回避,也不能放任自流,而需要认真探讨如何扬长避短,恰当、适时地引入和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
(四)缺乏成果评定的反馈机制
近年来,草图横评制度已基本确立,低年级学生草图训练过程和方案的务实性得到了加强。但对于学生最终设计成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始终没有得到完善,学生上交作业、教师打分便告终结。由于学生得不到教师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与反馈,后期设计与表达中存在的问题或长处无从确定,学生对最终成绩与作业质量的关联度只大致认同,甚或不认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与表达水平无疑又是一个很大的缺憾。悟性薄弱、不求甚解的学生必然会将一些低级错误和误解一直沿袭到毕业设计中。
三、改革措施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拟在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课教学中展开研讨和整改,尝试以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积极推行实践性、讨论式、研究式教学。
(一)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设计前期实地参观调研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此笔者已经摸索出较为可行的方式。书籍资料的检索与利用同样是获取设计知识与信息的重要过程,唯此才能深化对设计任务中各类相关问题的理解,使方案设计得到多方面的启示与深化。二年级的设计之所以深入不下去,一个重要根源就是学生专业知识积淀和体验尚浅。除了客观上存在公共图书资源不足的问题,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拓展相关知识的欲望和能力也是一个突出的短板。所以,在设计训练中,加强对学生检索和阅读方面的要求同样不容忽视。教师应为学生提出合适的参考书目,并以提交笔记和评述以及电子演示文件汇报的形式验收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公开讨论和点评,以培养其主动汲取、拓展知识的能力,以及写作表达能力。
(二)确立实体模型的地位
以实体模型推敲、表达方案的方式,已在环艺专业的小型建筑设计课程中实行多年并延续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最初是因为该专业学生不能建立空间概念,画建筑透视困难,课时安排上又较紧张,教师只好尝试以直观的建筑空间形态构成模型代替透视图,并在成绩评定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仍鼓励学生练习画透视,学生反映该门课程收获非常大。在建筑学二年级的设计课程中也试图推广这一方法,但从专业角度在设计观念、空间构成、技术、制图及艺术表达等各方面对建筑学专业的要求比较全面,学时相对不足。由于计算机建模的方便性和精准性,省去了手工模型的耗材与麻烦,同时也省去了手绘透视图的繁琐,于是学生对计算机建模趋之若鹜,但最终方案深度及表现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一是给予课时分配上的保证,二是要强化设计课阶段性目标,三是确立模型在成绩评定中的比例。另外,建议在二年级深度训练课题——长题设计中暂不允许使用计算机。
(三)成果评定反馈机制的建立
设计过程管理固然重要,但设计成果毕竟是衡量课题训练任务完成质量的重要标准。真正有效的评图机制,应由学生和评图教师共同以公开答辩方式或讲评方式进行,通过不同角度、不同见解的交流与探讨,相互观摩,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判断力、扩大知识视野,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多年来,笔者所担任的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3、4及居住区规划设计,以及环艺专业的小型建筑设计等课程,均组织了成果公开展评,并即时完成最终成果的成绩评定。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始终难以形成结果反馈机制而留有缺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实行课时酬金制度的当今,在保证课堂授课与指导时间的前提下,设计课安排足够的评图学时,并给予教师应有的评图工作量是非常必要的。这并非否认教师的奉献精神,而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一种机制。
(四)实现课题深化训练的机制
要想在低年级设计课教学中实现前述三项改进目标,首先必须进行教学计划的结构性调整,打破课题学时“均等化”,而以长、短课题结合的形式安排每学年的设计课。对于深化训练的题目——长题,应进行阶段训练目标和成果的细化与分解,并强调成果表达的规范性。为此,请相关专业教师即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技法传授也是很必要的,即“辅助教学”。教学内容包括建筑环境学、建筑技术、色彩运用与表现技法等。这样,“长题”必须保证足够的课时量,“短题”以相对快速的训练方式组织,着重于总体布局、建筑空间形态、图解分析与设计表达,并制定与“长题”不同的评价标准。
“辅助教学”同样需要计入教师工作量,并且可能有较大的机动性或弹性,这势必要造成一些管理上的复杂性,需要教学与行政管理上的共同支持。
四、结语
有关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课程的改革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其中的一些建议和措施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验证可行性与合理性,更需要与外界广泛的交流与学习,探索和完善适合建筑学办学环境的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与途径。
参考文献:
[1]贾新年,徐飞鹏.建筑设计方法入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黄为隽.建筑设计草图与手法[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 张颀,许蓁,赵建波.立足本土 务实创新——天津大学建筑设计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建筑,2011(3):22-23.
Reflection on basic teaching of architecture design by graduate design
LIU Chunxiang
(Art & Architecture Institut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u 121001, P. R. China)
篇7
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在接受教育阶段所学到知识的一个总结。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方式和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使工业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毕业生的态度过于敷衍或流于形式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即将毕业时都会面临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找工作。近几年来的大学扩招导致毕业生的数量在逐渐增多,这就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压力。所以学校的毕业生会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找工作上,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设计,这就直接导致他们在时间安排上出现了极度的不合理性,甚至会产生“前松后紧”的怪现象。这种情况下,毕业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就会显得比较紧张和浮躁,也有的直接敷衍了事或走形式主义路线,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有的同学更为过分,他们直接抄袭别人或上网购买,这就失去了毕业设计原本的意义。
1.2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对毕业生的设计指导精力有限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重了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多,也就刺激了高等院校对于招生的限制范围大大降低,学生数量的增多,让我们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数量显得较为紧张。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由于自身的时间就有限,他们花在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上的时间就可想而知了。由于教师的数量有限,就会导致一个老师带几个甚至十几个学生,使得教师放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显得更少了。缺少了老师的指导和意见,他们毕业设计的质量就大打折扣了。
1.3毕业生在选题时不够科学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往往都是指导老师给定的题目,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权,他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课题进行设计,导致学生在设计时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且这些由指导老师定下的题目比较常规,毫无新意,有的还是几年前用过的,在选题上缺乏一定的前瞻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这些标题还存在着难易程度的差异以及工作量大小的问题,这些因素也影响了毕业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1.4在指导环节和检查过程的落实上存在困难正常情况下,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在即将毕业的最后一年,除了毕业设计一般不会再有其他的教学任务,在时间上比较宽松,而有的毕业生趁着这几个机会出去工作或者兼职工作,也有很多学生无故离校。即使很多院校的管理者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或者做了一定的限制,仍然无济于事。对于这样的问题根本无法做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这种问题就使得很多学生脱离了老师的掌控范围,给他们的沟通带来一定的不便,更别提对设计进行指导了。学校里虽然也有检查和考核制度,但是由于监管力度不够,致使这些检查和考核制度只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的作用。更不用说能起到监督学生和老师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了。
1.5高等院校对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对毕业生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这种体系不能做到真正的客观、真实和公正。现在的毕业设计基本上都是采用毕业答辩的形式,而我们的评价也是在答辩的过程中完成的,一般只考虑结果没有考虑过程。而且很多院校的毕业答辩只是一种形式,普遍存在“严进宽出”的现象,毕业设计做得好的没有奖励,做得不好的也没有惩罚。只要是答辩的一般都能通过,这就给下一届的学生造成了一个不好的现象,让他们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和一些不好的连锁反应。另外,我们的指导老师和评委也缺乏公正,相应的评分标准也没有量化,不够科学和系统,没有能够形成一套完善的合理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体系。
2我们在工业设计专业毕业方面教学改革的措施和策略
通过以上我们对毕业生在毕业设计时出现的很多问题的分析,考虑到让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了能让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更好地把理论转化为设计成果,和实际工作相对接。针对毕业生在毕业设计时常出现的问题,我们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了更加紧密地结合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工作,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2.1筛选设计题目时,注意时效性,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毕业设计题目是做毕业设计的前提和方向,它的成败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进而也能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针对以往老师在选题时的问题,我们采取了双向选题机制。具体措施是:一方面我们的指导老师从国内外的各种设计大赛和一些教师的科研题目方向进行命题;另一方面我们的指导老师也会结合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让他们自发命题。我们也可以通过实习单位的负责人让他们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学生进行命题。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设计命题就结合了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把握了最新、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充分做好了从校园到工作岗位的完美过渡。
2.2充分重视设计过程管理,加强设计时的监管机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毕业生在选定好设计题目时都是在最后阶段才开始着手做的,这是由于我们管理松懈导致的,设计的时间比较紧张就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制定和完善论文管理制度,并且要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教学任务的监督管理制度落实到位。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院领导监督系主任来检查论文的完成状态和运行情况。再由系主任抽查指导老师的论文指导情况,最后就是指导老师督促和指导学生定期完成任务,就这样层层管理,分工明确,必要时实施奖罚制度,以保障制度的顺利执行。其次,要求指导老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也要负责学生的就业和工作,规定指导老师和学生每周见面的次数,保障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指导老师要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程和质量,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我们的学生在工作的同时,也能兼顾论文,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毕业设计的质量,至于那些长时间不在学校的学生,指导老师可以找实习单位的负责人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这就能够保障他们毕业设计的质量。最后,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请假制度,保证学生的在校时间。由于毕业设计期间正是学生找工作的高峰期,所以他们请假的次数比较频繁,为了避免学生无故离校,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请假制度。对于请短假的人,必须经过班里的指导员和团总支的老师共同批准,对于请长假的人,必须经过学院领导、班里指导员、团总支老师、设计指导老师的共同批准,并且也要有实习单位开的实习证明,这样能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有效地监督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2.3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针对以往毕业设计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我们可以采用平时成绩加上答辩成绩的模式,平时成绩占30%,答辩成绩占70%。而我们的答辩成绩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指导老师的评审成绩、评委的评审成绩、答辩评审成绩。这样就可以保障毕业设计评价的公平公正。
3结语
篇8
目前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模式是由学校或教师安排,在第七、八学期统一进行,但由于学校扩招、考研、找工作等各方面的影响,教师深深感觉到这种统一的模式已经显示出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1就业形势严峻,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精力投入不够
由于大规模招生,现在的大学生供过于求,加上现在90后的大学生个性鲜明,要求较高,导致学生找工作困难,压力增大。特别是一般的普通本科学校,没有专业和重点大学的优势,找工作更加艰难,使得一般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期间都忙于找工作,没有精力,也没有心思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甚至会出现有些学生把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当成“副业”,随便应付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教学质量。
1.2学生数量多,企业越来越不愿意接纳大规模的实习队伍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另外由于企业效益、技术安全、生产安全等影响,企业不愿意也没有时间精力接纳毫无实践经验的大规模学生实习。而高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如通过各种手段联系企业,缴纳一定的进场费,才得以让学生勉强进场进行短暂的实习,从而导致学生的实习效果不理想。
1.3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脱节
目前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毕业设计是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是毕业实习,两个之间没有联系,导致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没有针对性,抓不到重点,因为学生在实习时还没有进行毕业设计,所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可能应用不到毕业设计中,而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又没有重点去研究,这样就导致毕业实习的目标不明确,效果难以保证,影响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从而也对将来的工作方向带来了不利影响。
2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及就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讨
2.1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由于现在企业招聘时间提前,一般在第七学期期中就开始招聘工作,所以人才培养方案要进行完善,将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在前三学年尽量紧凑安排,适当减少第四学年的专业课程,在第七学期十月一号前完成所有课程的授课。在第七学期的后半学期到第八学期开学期间以利于学生集中进行招聘就业工作,并在这段时间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明确毕业设计要求,第八学期开始就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这样安排不仅能够保证课堂的上课质量,也能保证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效果,从而保证学生能够优质就业。
2.2建立双导师制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就业方向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拟定毕业设计题目,之后根据毕业设计题目选择实习单位,并聘请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的导师,与教师一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另外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参与企业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工作,能够为学生建立强烈的成就感,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有信心。
2.3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就业方向一体化
如果毕业设计内容与就业方向不一致,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可能对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没有应用价值,导致就业时专业不对口,而如果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选定了毕业设计题目,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内容不融合,也会导致学生就业时以致将来工作的不顺利,所以要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就业一体化,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实习意向及企业的需求拟定毕业设计题目,要求实习和设计必须在同一个地点完成,一边实习一边做设计,一边了解企业的需求,累积就业实践经验,引导学生以就业为目标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与实习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使毕业设计内容丰富,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
2.4提供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思维活跃,勇于表现自我,敢于竞争,但心理抗挫能力弱,心理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在临近毕业期间,学业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给他们带来不良的心态,所以要在第四学年相应的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建立自信,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就业。
3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手机摄影;摄影教育;未来发展
信息化时代,手机的日新月异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无论交流、出游还是日常生活物品的使用,都变得轻松便利起来。
1973年,马蒂・库伯发明了手机,为无线电通讯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1942年“大哥大”发明了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个庞大的物品成为那个时代的里程碑。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大哥大在各种制约条件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是GSM数字微波技术。通信技术大大提高,通讯技术大大提升。同时手机也在开始注重了其各项性能的个性化,其中就包括了现在购买手机的一项不成铭文的标准――拍照。
数字摄影从发明,演变到成熟,经历了几十年的光景。手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着。比如说,iphone4手机的拍摄功能就很强大,在拍摄结束后可以用相关软件对照片进行美化。有了手机,我们可以随时拍下来,用蓝牙或是无线传播到各个角落。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手机拍照?理由很简单――方便快捷,经济实惠。
1 手机摄影的特点
摄影技术诞生于19世纪上旬,摄影的构造和成像质量在不断的改进着。从原来的银版到、胶片到现在数字感光芯片,后期制作从显影、定影,手动放大到现在电脑上的PS后期制作软件技术。相机越来越轻便,越来越智能化。进入二十一世界,获取图像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搭载各种拍摄模式的相机和手机玲琅满目。各种手机软件的出现,又使手机摄影成为一种生活的乐趣,更多人喜欢拿出手机进行拍摄留念。
1.图片语言的枷锁被手机摄影完全打破
对于摄影大师而言,拿着大型相机才能拍出高水平的作品,在当下,这种思想已经被取代。手机摄影已经打破了传统摄影对器材的高度依赖,用手机拍摄,恰恰体现摄影是“民间艺术”。摄影已经出现了常态化,证明了一句话:艺术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这不争的事实。
2.手机摄影把摄影图片回归自然
手机拍摄类似我们说的私密摄影,摄影者对待拍摄的态度又以前的客观呈现到现在发自内心的情绪的影像。随着人们艺术审美的普及趋势,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逐渐模糊,审美、艺术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也被消除。手机摄影对摄影语言的探索是一种实践性的表达,强调了摄影回归自然,回归生活。
3.手机摄影的传播样式多样化,速度快
数码相机的输出方式只有一种,需要用USB接口。但手机的输出和传播方式很多,比如蓝牙、WLAN、或者是彩信方式等等都可以。手机的传播速度能力对突发的新闻摄影类的图片拍摄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闻传播受地域、空间、时间因素的影响,人力和传播手段的限制,用手机拍摄完成后,直接上传到社交网络,在现场感和时效性上就快人一步。现在这个躁动的社会,人们都喜欢什么都是快速。信息的分享、文化的宣扬都需要图片能高速度的传播出去,手机摄影就成功的做到这一定。这样的图片才有自身价值,未来摄影必将呈现快速分享传播的发展趋势。
4.手机摄影增加了摄影的宽度
手机摄影的目的是多样的,跟传统相机比,它的拍摄速度慢、成像质量低,正是因为手机摄影所呈现的不确定性、不完美性却代表了某些艺术的真实性。手机摄影是传统摄影的拓展和延伸,手机自身的特点改变了摄影表达的认识,摄影表达的转变有改变了未来的摄影发展,让未来摄影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2 将手机摄影的特点运用到教学中
摄影要求实践能力强,是一门混合交叉性学科综合性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摄影课程中,设备成为顺利完成学业的最大阻碍。有些院校的学生选修摄影课程,他们的选择处于对摄影的好奇和爱好,不会因为一门课去花高价钱买一部照相机,但又要完成老师所讲的理论内容,那么手机摄影便可以代替相机,来完成部分的学习内容。首先,摄影构图。摄影构图是摄影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衣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懂得基本的摄影构图的关键因素。为什么在同一个地方拍摄出的作品不同,没有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没有真正抓住主体,主体与配体的关系没有处理得当,造成主体不清,配体混乱的状态。
其次,手机摄影可以进行摆拍、抓拍。摄影教材中有对景物摆拍的学习,这部分的内容可以用手机来完成。在老师的实践教导下,学会用灯光表现物体(景物),用手机拍摄你所表现物体的艺术效果。可能没有相机表现的那么琳琳极致,但也让学生们学会了运用灯光,来表现景物的特性。以为图像可以保存,讲好的作品可以在课堂上跟学生们讲解,让学生们通过亲身实践来体会学习中的快乐。再次,手机图片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而相机的输出只有通过USB接口。这样更方便的跟学生们交流拍摄心得,将自己拍摄好的作品通过媒介传播给大家,让大家共同分享。再次,摄影教程中PS(photoshop)的学习非常重要。用手机拍摄的作品,同样可以在PS中进行处理编辑。这样即学到了后期处理中难易不同的操作,又将自己拍摄的作品表现的更专业化、更艺术化。再次,手机摄影可以参加比赛。随着手机摄影的普遍流行,很多摄影大赛不再限制设备工具,只要有好的题材,有好的瞬间,只要你抓住拍下,那就是最优秀的摄影师。手机摄影大赛的出现,对教学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不再受到相机设备的影响,只在学习空空理论,可以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创造出优秀的摄影作品进行参赛,即鼓励学生把摄影融入生活中,‘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手机摄影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摄影教学的部分难度。也为高职学院开设摄影课程解决了不小的问题。这是值得老师关注的。手机摄影只能浅浅的学习摄影技法和摄影基本素养。但要真正学习摄影,无论从技法、内容上还是设备上,都要有基本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摄影专业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其实,学好摄影还应该注意掌握广博的知识和提高艺术品位,就像古人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参考文献
篇10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汇报课
淮安市人民小学
朱磊
内容选自省教研室编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安全伴我行活动主题3:交通安全伴我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了解交通事故带来的危害,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掌握基本安全出行常识,并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合作交流学习,搜集有关交通安全的信息,教师注重过程性指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从我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优秀的交通小达人。增强学生道德规范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学生根据主题,自主归纳总结出活动成果。并掌握正确的汇报交流方式。
教学难点:
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
教学方法与手段:
汇报、展示、交流、互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前不久,我们以交通安全伴我行为主题,同学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发现了一些交通安全的问题,同学们对这些问题都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围绕交通安全伴我行这个话题,进行了选题分工,确立了不同的研究主题。这节课,老师就把课堂交给大家,让大家充分的汇报、展示、交流。
在活动的前两个阶段里,大家根据自已喜欢的问题,自愿结成了四个活动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开展调查、多方走访,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第三个阶段,即成果的汇报和交流。 我看大家讨论得都很积极,那么我们就开始汇报吧。
在汇报之前,大家要先听好老师的要求:
汇报时声音要响亮,要注意把自已调查的情况讲清楚,让大家听明白;
其他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待会儿要让你们谈谈自已的感受和看法。
二、学生分组汇报
1.“交通标识”学习组:通过收集各类交通标示图片,同学们相互交流增长了安全出行的常识。
2.“违规停放”调查组:通过展示车辆违停照片、采访交警和交警队的照片,以及展示体验小日记,强化了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3.“危险行车”研究组:通过展示同学们收集的不安全行车照片,以及采访老师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
4.“交通安全”宣传组:
通过发放、学习倡议书,展示手抄报,发出共同呼吁。把交通安全带回家,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三、总结收获
,升华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