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

篇1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机体逐渐衰老,如食欲、记忆、认知功能减退,失眠、听力及视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随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或多或少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对此进行护理指导,以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1 老年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否认有些老年病人怕别人知道自己年老体弱,害怕遭到家人的嫌弃而不承认自己有病,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1.1.1 否认疾病存在。有些老年人对医护做出的病情诊断难以接受,他们常以自己的主观感觉良好来否认疾病存在的事实。

1.1.2 否认疾病的严重性,某些老年人虽然接受了疾病诊断,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侥幸心理,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半信半疑,因此,不按医嘱行事。

1.2 焦虑:老年病人多已退休,收入减少,所患疾病多为慢性终身疾病,加上医疗费用昂贵,使病人容易对医疗丧失信心,情绪低落、忧郁,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活动范围缩小,生活意念下降,食欲不振,对疾病康复失去信心,自动出院率高。

1.3 恐惧: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后自理能力,心理压力较重,会产生忧郁感和恐惧感,情绪易烦躁激动,当病情较重时,常意识到死亡的来临,表现为害怕、敏感、多疑,病人主诉常与体征不符合。另外,一些对其陌生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也会增加病人的负担而产生恐惧心理。

1.4 孤独感:老年人子女长大成人,分家另过;老年人由于丧偶、离退休、独居,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很容易产生孤独和失落感。住院老年病人由于病房生活单调乏味,周围都是陌生人,与医护人员交谈较少,病房病人形形,易使病人产生不安全感和孤独感。

1.5 幼稚心理:有的老年病人表现天真,提出不现实的要求,情绪波动大,稍不顺心就与人发生冲突,自控能力差,缺乏信心,对家人和医护人员过分依赖,生活意念下降,自己能做的小事也要别人帮助。

1.6 自尊心理:老年人一般以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固执,喜欢别人恭顺服从,不愿听人安排,尤其不重视年轻医护人员意见,有时候突然拒绝治疗护理,有时候又争强好胜,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样可能引起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护理措施

2.1 尊重老年病人老年病人渴望受到重视和尊敬,喜欢谈往事,因此对老年病人称呼要有尊敬之意,言行要有礼貌,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不能满足时要说明原因,以免伤害患者自尊心。平时谈话要肯定他们过去的成绩,特别是过去担任领导的患者,在家里是长者,在医护人员面前则成被管理者,潜意识中又可能顽强的保持着角色的心理状态。因此,要帮助病人适应角色转化。

2.2 关心老年病人对老年病人的关心应做到精神支持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准确估计他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设身处地的从老年病人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问题和困难。老年病人住院治疗,打乱原已习惯的生活方式,感到生活很不方便,但又不肯经常求助别人。因此,护士对老年病人的住院生活更要细心照顾。

2.3 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老年病人积累了丰富的自我保健经验和应对疾病的独特方式,护士要善于发现总结这些经验,不要轻易否定病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式,对不良的方式尽量采用协商提醒的方法指出,可通过赞扬肯定等方式强化积极的行为,忽视消极行为;对疑心较大的病人要善于使用积极暗示调动积极性,帮助病人用理智克服情绪上的不良反应,逐渐缩小主、客观之间的差距,保持良好的情绪。

2.4 调动社会关系在精神上合物质上关怀老年病人:

2.4.1 家庭的配合对病人有重要影响。家庭要给病人创造倾诉发泄机会,一旦病人把积压在心头的负担和怨气倾泻出来,其紧张、恐惧的情绪就会缓解,治疗的信心就会增加。护理工作者应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协助安排病人的日常生活及治疗,使其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同时要给家属以安慰和关怀,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减轻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

2.4.2 老年病人是社会的一员,方方面面都需要社会特别是单位同事、亲朋好友的关照,如果病人单位及社会能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病人治疗,送去关心和温暖,可以减轻病人的生活压力,消除孤独感,从中得到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环境调节对可能引起不良刺激的环境应尽量回避,鼓励老年病人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身体状况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要鼓励他们与亲戚朋友书信、电话交往,以减少生活的寂寞感和孤独感,激发生活情趣,增强身心健康。

篇2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20—01

心内科老年病人住院后,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态度。我们作为护理人员,除了常规的临床护理外,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将爱心注入患者的心里,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及情绪,还能使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

1一般资料

从2007年~2011年在我院住院的心内科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34例患者进行心里特点及护理分析,在这34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在65~84岁,平均年龄为73岁。

2方法

在对上述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常规临床护理的同时,对其心理特点进行观察和研究,待护士和病人建立和谐信赖的友爱关系后,依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对其进行心理上的关怀和护理。

3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有34位的患者和家属对贴心的护理感到满意,即满意程度97%;有1位患者的家属持保留意见。

4 护理

4.1心内科老年病人常见的心理特点

对于住院的心内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心内科老年病人常见的心里特点:

4.1.1.焦虑不安

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基本上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一特点,且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1]。是因为老年人自身年龄已很高,他们对自己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康复日期等还不清楚,对生命的期盼加上对病痛的折磨,所以很容易出现烦躁、焦虑不安、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佳等。

4.1.2孤独寂寞

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病人之所以会感觉到孤独落寞,是由于本身病人的性格多内向,加上病魔的折磨,不爱言语,不愿意与其他病人进行沟通,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4.1.3悲观消极

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日落黄昏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病人们便自暴自弃,不去主动接受治疗,也不去配合做治疗,而是每天沉浸在黑暗中不能自拔,不对生命满怀期待,甚至会觉得自己是家人的累赘,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4.1.4恐惧紧张

主要表现在首次住院的患者或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加剧的患者,在癌症患者中也比较常见的一种心里特点了,他们会突然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会认为自己的病情在恶化,是死亡在向自己宣战,这个心里状态的病人一般求生的欲望会消减,失望悲观的情绪会滋长蔓延,产生极度的恐慌。

4.1.5 依赖他人

心内科老年病人大多数都有依赖他人的心理特点,其依赖对象主要是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具有这类心理特点的病人,不是自己不能做,而是自己本身不想去做,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别人悉心照顾下生活,便不愿意自己努力去尝试做些什么,经常时间的不去活动舒展筋骨,其实对于病人来说,是没有好处的。

4.2 护理措施

4.2.1帮助病人自我放松

对于病人的疑惑和问题,护士应进行认真、耐心的解释,不仅要让病人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还要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给病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建议病人做好自我调节,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4.2.2建立感情交流平台

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是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这类病人虽然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护理人员应主动的去和病人进行接触、交流,谈些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使自己在病人的心中留下好的印象,首先成为病人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病人与其它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还可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打太极拳等,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2]。

4.2.3关心一支持一鼓励

病人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首先要在精神上战胜自己。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应该指出的是,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4.2.4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病人积极主动参与并执行各种治疗、护理、康复活动, 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和预防保健措施,可以减轻恐惧心理。同时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减少不必要的帮助, 根据病情制定每日活动计划, 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对于一些逃避现实的病人,首先要和其家属取得联系,并努力配合,让患者清楚的认识到亲人们对他的关心和爱,以及对他康复的期盼,鼓励病人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与疾病相斗争。

5体会

针对心内科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我体会到护士接触病人的机会最多, 护士的言行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影响较大。能解除病人焦虑、孤独的心理是护士重要职责所在。帮助心内科老年病人认识、处理好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护士工作质量直接影响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因此, 护理人员不仅要熟悉心内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 还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才能获得病人信赖, 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愉快地接受治疗, 配合治疗, 使之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篇3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病人护理风险以及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的防范措施。并回顾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临床收治的100例老年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根据这些患者在护理中的状况来分析老年病人的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在对老年病人护理的过程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技能,加强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保持热情的工作态度,尊重老人,关心老人,加强护理中的风险防范意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效果。老年病人的护理是医院护理中需要特别注重的护理对象,由于老年人自身对护理等相关知识了解甚少等因素的存在,那么,老年病人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必定也存在过多的焦虑,心理、身体等方面的因素形成了护理中的风险,寻求有效地护理防范措施对护理效果影响极大。

关键词:老年病人; 护理; 风险分析;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92-01

老年病人在医院中占据很大一部分,因为老年人自身的免疫力、身体素质下降等原因,会造成一些身体上及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等,增大了老年病人的数量。老年病人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各类风险,老年病人体制下降,会出现步态稳定性下降、平衡功能受损,极易跌倒,这就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加强跌倒的防范措施。老年病人在护理中的风险因素除了老年人自身的身体、生理因素外,还包括心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以及饮食因素等。本文主要通过回顾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进行护理的老年病人的相关资料,老分析老年病人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接受临床护理的老年病人作为分析研究资料。这些老年病人的年龄在60-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5.5)岁,他们均存在不同的病症后入院治疗。

1.2 护理: 老年病人年龄大,病情严重而复杂,死亡率极高,病程长且伴随着多种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多方面的护理知识,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老年患者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由于他们受病情、环境、文化程度、家庭构成、地位等的限制,护患沟通就具有了特殊性。只有掌握了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方式、方法,才能提高护士与年老患者沟通的效果,进而提高护理的质量。在对老年病人护理中,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关心老年病人,了解其需求;

第二,与老年病人沟通时,要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

第三,尊重老年病人;

第四,注重与老年病人说话的方式、内容;

第五,与不同文化层次的老年病人沟通,要掌握不同的契机;

第六,嘱咐老年病人家属合理用药、按时用药;

2 护理风险

2.1 护理人员方面: 护理人员对老年病人的恢复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在护理中,护理人员如果存在纰漏,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影响。近年来,护理人员在护理老年病人的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第一,医院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不完善,使得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了消极懈怠的心理;第二,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更新少; 第三,护理人员在对老年病人护理的过程中,对护患纠纷的认识较为肤浅,一旦出现护理缺陷,就会处于被动地位;第四,护士长不负责,导致护士们打错针或者用错药等问题出现。

2.2 老年病人方面: 一些老年患者由于自我认知欠缺,常见于知识型的老年患者,对自身能力过高的估计,对危险性认识不足或由于不愿意麻烦护士和家属,并且其对自身的病情也不了解,极易形成焦虑不安等心理。部分老年病人还会出现擅自离开医院等行为,也会极易造成其他的安全隐患。

3 防范措施

在对老年病人护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老年病人的生命健康,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这就需要护士做到:

第一,嘱咐病人或者家属按医嘱正确服药;

第二,遵循“起床三步曲”,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30s后再站立,站立后30s再u行走;

第三,当需要协助而无家属在旁,请立即打呼叫铃,勿自行活动;

第四,老年人行动不便,所以行动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

第五,夜间家属应该将小便器放于床旁;

第六,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老年人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等;

综上所述,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医院建立健全护士管理制度,加强护士护理的缜密程度,组织护士定期学习相关的专业护理知识以及在护理中的相关维权知识等,对老年病人给与详细的病情介绍,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防止护理风险状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陆丽芬,葛正中.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风险防范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8,3(7):588-590.

[2] 白秀荣.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642-5643.

篇4

【关键词】 普外科;老年病人;术前;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89-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老年病人也日益增多。手术是普外科治疗疾病的常见手段之一,常伴有一定的手术风险。老年病人年龄在60岁以上,其伴随疾病相应增多,各脏器功能的不协调手术的风险相对增加,手术后病死率加大、并发症发生显然高于年轻手术患者,为此对老年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1 一般资料

本组普外科老年病人312例,男,184例;女,128例,年龄65-93岁,平均81岁。其中性格孤僻,恐惧感162人(51.9%),对医院表示受威胁,陌生感156人(50%),合并心、肺、脑、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132人(42.3%),经济条件差31人(9.9%)。

2 护理

通过对老年人手术前心理疏导和宣教的护理,可以使老年人心态放松,减少紧张情绪,降低老年的住院时间,减少入住费用。

2.1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

2.1.1 恐惧心理 恐惧是每个病患必有的心态,如何减轻恐惧心理,放松心态,是我们医护人员必须做的工作,要让病人及家属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特别是意识清醒的重病人,因家人的不合理解释或不惧怕患者了解病情的状态,会使病人产生恐惧感。要不厌其烦的做好解释工作。特别是出血,损伤,疼痛等明显的症状出现,会使病恐惧心理更强。所以做好患者的合理沟通是医护人员必做的工作。

2.1.2 偏执状态 有些老年病人性格内向,平时不和他人沟通,性格固执、孤僻,对他人不信任,对年轻医生有偏见,各人认为经验不丰富,在沟通语言欠妥的情况下,会对医生的治疗方法提出质疑,以至拒绝治疗;对他人的心理疏导不能接受;还有些病人希望能得到子女的关心,引起医生、护士的注意和同情,均表现出偏执心理。对待这些病人,要找有经验的老医生,老护士,给予心理疏导。

2.1.3 焦虑情绪 这种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病人经济条件差或平日合并有其他脏器慢性疾病,担心预后,或担心子女工作繁忙、术后无家人照料而产生焦虑心理。另问题是因为老年人长期生活在家里,住院后起居饮食条件、休息睡眠环境等改变,都要给予适应性的治疗及护理,这样就能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了。

2.2 实施护理措施

2.2.1 加强入院护理教育 老年人住院后,治疗和护理人员,要首先学会倾听老人的心声,在每个护理环节比如先从饮食起居,至到生活疾病的了解上,去关心他们,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尽量的支持,生活上给他们以更多的照顾。在取得他们信任的同时,再给他们讲解些有关配合治疗的方法。设身处地的为老年病人考虑,解决问题。责任护士还会针对不同的病人做到因人而异的入院宣教,对首次入院病人介绍病房呼叫器的使用方法,如何保持环境、避免噪声、保护自己的财产及公共设施、怎样遵循相关规章,有条件的护理员应将作息时间、检查内容制成温馨提示卡交给病人,介绍病房主任、护士长、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让病人消除陌生、恐惧感。对多次入院病人要介绍负责医护情况,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并将有关资料提供给病人,使其了解治疗过程,减轻其焦虑情绪。尽量避免提及老年病人应激能力差、反应迟钝、行动不便、耳聋目不明的弱点,鼓励他们做好每件事,配合医护工作。

2.2.2 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计划,和护理干预的准备;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视力、听力、皮肤、运动四肢活动能力,血管的硬化等状况。在查体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伴随病人的合并症。积极与家属沟通交流,对手术前,术中,术后应该家属协助的工作交代清楚。为了取得信任,更好的协助医生完成手术。

2.2.3 护理干预的计划包括 老年患者个体差异很大,常常病情复杂,患有多种病症。所以,术前护理干预计划同病不同人。如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者,因人而异的检查用药,以不影响手术,能良好的愈合,顺利的手术为重点,开展护理工作。比如控制饮食、药物控制血压皮肤护理等;对高龄、营养不良老人,除饮食营养外,还要行药物支持,还要做好术前患者的运动锻炼和注意反应迟钝、平衡功能减退的老人的安全护理工作。

2.2.4 恰当的心理干预 责任护士在术前详细了解病情,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出恰当的评估。注意观察病人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对有焦虑和恐惧的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护士应鼓励病人诉说自己对手术的心理感受,指导老人学会调节消除焦虑、恐惧心理方法,散步、听音乐、看电视等。无论手术的轻重,对术前交代是必要的,将经过多次讨论的方案交代个患者及其家属,让他们知情,同意,这是必要的,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医生和护士对病情的十分了解,手术把握性大,施术水平高,从而产生莫大的信任。通过心理干预,保证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2.2.5 做好社会和家庭人员的工作 老年病人惧怕痛苦、担忧手术后遭人嫌弃、生活自理能力差、经济负担重等问题,医护人员尽量为他们考虑,排除他们的忧虑,建议医生治疗中例行节约。安慰鼓励病人,面对现实,提醒子女在老人术后照顾和安排的问题上做出承诺,尽量减少病人的心理负担。

总之,老年病人的疾病和精神情绪与心理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负性心理可延缓疾病的治疗,影响患者的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心理调控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良好的心理护理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安世芳,卓么吉.普外科老年病人的术前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7):188.

篇5

关键词:情感护理,老年病科,效应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10-01

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既要遵循护理学原则,又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这样才能起到对疾病治疗的促进作用,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加之疾病增加,行动不便,又由于工作生活、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改变等因素,造成老年人的孤独感、失落感、寂寞感的增加,造成了老年人独有的心理特点。因此充分认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并施以合理的情感护理,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患者的疗效及满意率有着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86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6例;年龄在62~82岁,平均年龄为75岁。

1.2方法:观察分析每一位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关心鼓励他们,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行之有效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

2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84人(96%)积极配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86人(99%)在住院期间对比较满意。(其中一人因医保报销问题保留意见)

3讨论

3.1.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3.1.1.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存在程度不同,一般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疾病的相关问题及相关知识不了解,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是否能治愈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可出现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3.1.2孤独寂寞: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由于住院时间较长或亲人陪护时间较少,而又不愿同其病人交往,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寂寞,情绪低沉等

3.1.3悲观恐惧:主要见于病情较重或癌症病人等,感觉正向死亡靠近,加之病痛的折磨因此产生恐惧、紧张;还有些病人对自己病情预后不了解,缺乏信心,产生悲观失望心理。

3.1.4多疑: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多见,此类病人过于谨慎小心,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如稍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

3.2护理对策:

3.2.1首先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语言是情感交流最主要的方式,护士可以通过交心谈心的方式接近患者,如聊天,拉家常,关心患者日常的生活方式,这样可以详细了解病人得病的根本原因,对疾病本身的了解程度,尤其是疾病发生以后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及各方面需求。这样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对疾病的态度,是紧张害怕、悲观还是乐观,是否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存在的实际困难。这样,就能有效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消极因素,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治疗疾病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2.2不同情绪的情感护理

3.2.2.1焦虑不安:首先了解影响患者焦虑不安的因素,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并可通过周围环境来改变患者的焦虑情绪,如可以再在床头上放一些绿色植物,或建议患者听一些舒缓音乐,并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指出焦虑不安对疾病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能减轻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

3.2.2.2孤独寂寞:这类病人虽表面冷漠,但内心情感丰富,内心渴望有人关注,对于这类病人在护理上要主动与病人接触,打开患者心扉,然后帮助病人与其它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还可引导在疾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下棋、打太极拳等。

3.2.2.3悲观恐惧:这类病人一般病情较重,无法预后,对这类病人要给以更多的同情,护理要更加细心,言行要谨慎,在平时的护理及言行中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并可给患者讲一些同种疾病治疗成功的例子,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减轻悲观恐惧心理。

3.2.2.4多疑:对此患者应耐心疏导,给患者讲解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一些生理上正常的表现,消除患者多疑的心理。

绝大多数老年病科患者在职期间都是领导干部,希望得到周围所有人的重视、尊重,一旦离退休后,往往产生失落感、自卑心理,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对待这些自尊心极强的老年患者,我们可以称呼其在职期间的头衔,切忌轻率直呼姓名或床号,不但可以满足其自尊心,而且还可以融洽护患关系。老年患者大多固执不服老,什么事情都喜欢亲历亲为,这会增加老年患者的安全隐患,在护理中我们时刻提醒患者注意安全,如穿防滑鞋、加床护拦等。

老年高龄患者较多,语言是情感护理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与其交谈中,说话声音要大不要急,回答询问要慢,对病人讲的事情要表现出耐心倾听、神情专注,反映出护理人员对老年病人的一片诚心,很自然的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温暖。

重视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通过护士的动作、眼神、举止、语调、表情及行为等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说话的语调不同,反应的情绪就不同。还可适时组织老年病人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以活跃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把老年人现在的状况同过去的经历及未来的健康状况相联系,就会更好地探知患者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做好情感护理,促进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用整体观来指导护理工作,实施以患者为中心,运用心理沟通技巧,协助他们调整好自我感觉,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使其身心疾病尽快地得到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建霞 内科老年患者的情感护理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11 ,8(16)

[2] 昌杰.浅谈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

篇6

【关键词】内科;老年病人;异常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3-3577-0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内科疾病往往病情复杂,部分疾病可能长期病因不明,或病程较长,久治不愈;或病情反复,时好时坏。从而导致病人思想负担加重,心理矛盾突出,并可有多种心理反应。

因此,在对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护理时必须根据其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3月~2007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病人共153例,均为内科常见病病人。其中慢性支气管炎43例,脑梗死48例,冠心病37例,其它内科病病人25例;年龄60~81岁,平均(70±10)岁;两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病人的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配备专门的责任护士负责,在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加强对其异常心理特征的观察及分析,针对老年人记忆减退,焦虑恐惧,悲观, 孤独, 自卑等异常心理在整个住院期间及时给予全面的心理护理;B组不配备专门的责任护士,而是由每日的护理班次护士负责,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

1.2.2 资料收集采用问卷法。所选择的病人均神志清楚,言语功能存在。问卷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职业、患病前的性格特点、患病后的心理反应等。

1.3 干扰因素的控制:两组病人的病程及用药基本相似,病区环境及诊疗条件基本相似。

1.4 统计分析:所得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双样本t检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异常心理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两组病人入院时的异常心理特征差异无显著性,表明老年病人入院时普遍存在着异常心理变化;而出院时两组病人的异常心理特征差异存在显著性,显示A组老年病人的异常心理情况较B组有明显的改善。

2.2 两组病人的异常心理改善率及住院天数见表3。表3显示,对内科老年病人的异常心理特征进行密切观察及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和护理,能明显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缩短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率。

3 异常心理特征分析

老年病人由于解剖生理、代谢、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变化,面对着离退休、丧偶、疾病、死亡威胁以及社会地位变化,心理状态也会产生诸多变化。表现有感知觉减退、记忆力减退、与形象思维有关的液态智力下降,情感方面易产生负性情绪和个性特征改变,如易怒、多疑、固执、忧郁、焦虑和恐惧等。

3.1 焦虑、恐惧:当病人知道自己患慢性病后,由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以及担心疾病预后,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1],主要表现焦虑烦躁,忧心忡忡,哀声叹气,睡眠差,注意力不集中,出汗等。

3.2 悲观心理:当疾病严重或迁延不愈,特别是身体功能严重障碍(如偏瘫、小便失禁等)时,害怕留有残疾,心理上受到沉重打击,会产生悲观失望心理,主要表现为意志消沉,精神忧郁,易伤感、哭泣,情绪低落[2],不愿与人交谈,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护理。

3.3 孤独心理:生活规律被打乱和住院寂寞、住院环境与人际关系改变,与子女、家人相处时间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使老年病人常有孤独感,感到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如果这种不良心理状态得不到及时纠正,常会越陷越深,对疾病预后十分不利。

3.4 自卑心理:老年病人常伴感觉功能下降等,极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情绪极大的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

3.5 多疑心理:患病后老年病人会更敏感多疑,极力捕捉医护人员的表情及语言中的细微变化,怀疑自己的病情,疑虑重重,甚至会担心误诊、治疗不对方、吃错药、打错针等,给治疗、护理带来负面影响。

3.6 偏执心理:老年病人多认为自己阅历深厚,经验丰富,易产生偏执心理。不易接受他人意见,对治疗护理有不利影响。

4 护理干预

4.1 对于出现焦虑恐惧心理的病人,首先评估焦虑恐惧的程度,针对引起焦虑恐惧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如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状况,说明保持情绪稳定对疾病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说明疾病康复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引导他们正视病情[3],以消除焦虑恐惧心理,稳定情绪。

4.2 针对悲观心理,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与他们沟通,给以精神支持,解除他们的精神压力,鼓励他们从心理上振作起来,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4.3 针对有孤独心理的老人,鼓励其与其它病人多交流,,对他们多关心、多问候,可让家属陪同,千方百计排除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感到被尊重、被重视。

4.4 针对自卑心理的老人,对护士的表情、态度和行为观察得十分细致和敏感。因此,护士在与这些老人沟通时,注意语调要轻一些,语气要温和一些,语速要慢一些,注意语言性沟通与非语言性沟通的结合[4],理解、尊重他们,使他们感到亲切,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早日康复。

4.5 针对多疑心理的病人,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猜疑与误会,应多与他们交谈,认真听取病人意见,及时解除病人疑虑。通过有效的交谈可以沟通护患感情,但要注意言词不能过于复杂。对重症病人,要避免谈病情,以免增加病人心理压力。

4.6 对于偏执心理的老人,要理解、与尊重他们,这类老人的自尊心很强,住院后由于角色的改变,使自尊心受到压抑,沟通时要顺从他们的心理,多表扬与鼓励,耐心倾听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能做到的要尽力予以满足,限于条件做不到的要给予耐心、诚恳的解释,使他们产生信任感、安全感、温暖感,决不要冷淡他们,更不能奚落和讥讽他们[5]。

5 讨论

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心理护理应运而生。心理因素不仅可以致病,也可以医病,护理人员除了提供整体护理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心理,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6]。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降低各种异常心理发生率,有助于治疗和护理。 我们亦观察到通过心理护理可以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提高病人满意率。这对病人和医院双方都有利,同时这一办法简单、易行,适合推广。

参考文献:

[1] Lund AE, Author Lund Amy E,Lund Amy E. Brain study reveals neurobiology of dread[J].J AM DENT ASSOC,2006,137 (7):958.

[2] Umstattd M,Renee,McAuley Edward Mot Robert W, et al.Pes-simism and physical functioning in older women: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J].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07,30(2):107.

[3] Hardicre Jayne Coad Jane DevittPatric. Ten steps to successful conference presentations[J].Br J Nurs,2007,16(7):402.

[4] Roebuck,Heather L.Acne:intervene early[J].Nurse Pract,2006,31(10):24.

[5] Lusk RP,Author Reprint Author Lusk Rodney P.Lusk, Rodney P,Bothwell MR.Long-term follow-up for patient treated with sur-gical intervention forchronicrhinosinusitis[J]. Laryngoscope,2006,116 (12):2099.

[6] Schein C,Gagnon AJ,Chan L,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pecific nurse cas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and elder health[J].J Am Geri-atr Soc,2005,53(4):597.

篇7

1.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干部病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10;2.哈尔滨市第五医院老年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风险管理措施。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病房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从护士操作熟练程度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6个方面以及病人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有效地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关键词 ] 风险管理;老年病房;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044-02

[作者简介] 王莹(1978-),女,山东莱州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

风险管理是对现有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然后评价,最后处置,以达到减少风险事件,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对患者、护士和医院的危害以及经济损失的目的[1]。该院老年病房主要收治老年心脑血管患者,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多数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因此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跌倒、碰伤等风险事件[2]。为建立适合老年病房护理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护理质量。该院老年病房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主要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排除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患者,脑器质性疾病、酒精或药物滥用者。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0~90岁,平均(68.82±6.01)岁;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62~91岁,平均(69.12±5.9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治疗,按医嘱进行监护和用药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措施。

1.2.1 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小组 护士长担任风险管理组长,风险管理组独立执行权力并直接对护理部负责,设立护理文书、药疗等小组长。建立工作职责和标准,组长每月对各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并召开护理风险管理小组会议,分析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找出风险加以解决。

1.2.2 加强护理质量控制 管床护士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护理小组长每天都要检查本组护理质量;组长对重点人群、环节以及时段进行检查,对潜在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

1.2.3 识别危险因素 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其对护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能力。采用失效模式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提前预警,制订相应的防范预案。

1.2.4 建立可行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护士激励机制 充分分析发生的不良事件形成的根本原因,发现存在的风险,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每年投票选出优秀小组长、优秀责任护士和优秀管床护士等,对于优秀的予以奖励。

1.2.5 增强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按照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为提高护士技能,每月组织护理操作示范和技能考核。新入职护士和轮科护士存在对环境陌生,护理经验欠缺,仪器使用不熟练,操作技能和病情观察能力均较低的情况,这是发生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对她们进行重点培训,避免由于此类原因产生的护理风险事件。

1.2.6 加强记录的管理 当遇到法律纠纷时,记录就是重要证据。我院要求对每一项治疗和护理行为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例如用药时间、病人病情变化情况、用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等。做到每一项治疗都有可追溯性,都有据可查。

1.3 评定方法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分别从护士操作熟练程度、沟通能力、责任心、应急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服务态度6个方面评价老年病房护理质量情况,每个方面总分100分;同时调查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 检验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老年病房护理质量和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情况的差异,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使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老年病房护理质量情况比较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老年病房护理质量情况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老年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护士的操作熟练程度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6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比较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老年患者的满意度为96.99%,实施前为76.89%,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26,P<0.05。

3 讨论

该院老年病房实施风险管理后的研究组比对照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我院实施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可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地降低医疗风险和事故的发生的目的。该院老年病房探索出的这套风险管理方法是综合分析有关护理风险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方面的相关文献[3-8],针对我国在老年患者风险护理管理方面的不足而制定的。存在的不足如下:首先,医疗机构由于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不完整,从而对风险管理的实施只能被动应对,缺乏至关重要的风险制度建设,造成风险识别与评估以及风险处理等重要工作无法进行;其次,老年护理风险控制评估体系不明确;忽视了风险的预防,注重以治疗疾病为中心,再次,老年患者的护理有特殊性,护理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对其护理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老年患者护理除具有一般临床科室存在的风险外,还因老年患者年龄偏大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风险事故,而潜在更多已知和未知的高风险因素。

[

参考文献]

[1] 庞小萍.老年患者护理的风险管理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2):184-185.

[2] 黄艳.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41-1243.

[3] 武淑敏. 护理风险管理在ICU 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70-72.

[4] 王亚勤,王莲英,袁根英,等.护理风险管理防范老年病房给药差错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2011,28(4A):64-65,73.

[5] 关维春,王爽.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J].当代医学,2011,17(7):129.

[6] 李晓艳.老年病房常见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策略[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B):142-143.

[7] 郑音.风险管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SHM(24):3036-3037.

篇8

关键词:护理职业道德;人文关怀;老年病人

随着医疗水平和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人类的寿命逐渐延长,我国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住院病人人数逐渐增多,给我国的公共卫生带来了新的挑战。护理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护理领域活动中的特殊体现,是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和指导思想[1],其内涵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护理职业道德要求护理人员珍视生命、尊重人的需求和权力,帮助病人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这一要求具有社会性、人道性和自觉性[2]。人文关怀是对生命主体的尊重和其生存质量的关注,是对人格、尊严和需求的肯定与追求。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文关怀是护理职业道德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阶段医学模式对人的社会性和病人的心理及社会因素重视的体现与保障。在老年病人护理实践中,护士不仅应该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应注重护理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

1人文关怀在老年病人护理中的重要性

人文关怀是决定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社会角色地位下降,传统家庭观念的逐渐瓦解,使之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社会隔离感。老年病人除了有年龄带来的老年人一般心理特征外,还具有同时罹患多种疾病,病情进展快慢无规律,易并发并发症和心理复杂的特点,从而老年病人容易产生焦虑、恐惧、自卑、抑郁、偏执、暴躁等情绪,对药物和特定医生护士产生依赖性或者完全相反的抗拒心理。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如视力、记忆力、听力、行动和理解力的衰退,老年病人容易漏服、误服或拒服药等行为。这是社会人文关怀和医疗人文关怀缺位所致的结果。在国内医患和护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我们在护理实践中发现,老年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及时补位,能够起到大于药物的效果。老年病人依赖的特定医生和护士都是用爱心、真心、耐心、细心和换位思考赢得老人的接纳和信任,而被抗拒的医生、护士都是深受生物医学模式影响的,仅注重医疗技术检查检验结果通报的。在老年病人心中,大多数医生护士都是孩子辈,能够在医院或病床上找到被紧张快节奏的生活瓦解的小孩关怀,弥补社会人文关怀的缺失。在护理过程中以老年人的健康为中心,抓住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人文关怀的介入,满足老年病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在提高护理质量中。

2加强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

美国护士协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发展老年护理专科护士[3]。我国老年护理学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任务是要全面了解病人情况以及病人及家属等相关人的意愿,在临床思维上由“一元论”转向“多元论”。如不同老年群体对护理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4]。老年专科护士是保证老年护理学的全面高水平发展的需求。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以及临床导向的学习能力,能独立承担专科常见疾病、某些疑难病症治疗以及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具备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能对下级护士进行业务指导的老年高级实践护士[5]。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护理高级实践护士对老年人的健康相关结局有深远的影响,如可以改善病人的不良用药情况[6],减少病人重复入院率[7],以及降低国家的医疗花费等[8]。因此,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是老年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根基。我校作为以人文学科见长的师范类院校,拥有深厚的人文土壤,已经开始加设老年护理方向,甚至开设了老年护理专科方向。由于我国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基地较少,具备资质的老师也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学科需要。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老年护理师资的培养,如与国外优秀的老年机构合作、国外进修、课堂授课等来培养我国老年专科护理人才。

3构建老年护理人文关怀的氛围

3.1将人文关怀融入老年护理教学中

提高护士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老年护理人文关怀的意识,构建人文关怀的氛围应尽早从老年护理教育开始。首先,应改变传统的重专业技术,轻人文的观念,增设人文课程。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组织老年病人作为志愿者,讲述他们切身的症状、心理感受,对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及自身希望得到的理想治疗以及对疾病控制的打算,疾病恢复后的规划等制作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真实感受老年病人的思想动态。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能理解老年病人的痛苦和心理需求,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老年病人的关心和同情心,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更加关注老年病人的人文特点,满足病人精神需求。其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用积极向上的言谈举止自然而然地向学生传输敬业精神和救死扶伤等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认知。提高人文关怀能力,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2在老年病房开展人文关怀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护士应该在治疗的基础上注重病人心理和生理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更是护理的重点[9]。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病房环境,调动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缓解症状。有研究表明常规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可显著改善病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10]。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分析,人类在生理、安全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会向更高的层次寻找爱与归属以及尊重的需求[11]。例如,在病人生日时,为其送一束花和蛋糕,组织病友为其开一个生日聚会。此外,在适当情况下可以开展“医患联欢晚会”,给病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相互鼓励,帮助病人重新融入社会。

4把人文关怀融入老年护理工作每一个环节

人文关怀是护理实践的灵魂,是存在于护理行为中的对人的健康与生命、权利与需要、人格与尊严的关注,并为其提供全面的健康支持和心灵慰藉。研究结果表明把人文关怀融入病人入院宣教、晨晚间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各个环节中对缓解和消除病人的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有极大的帮助[12]。正常的心理、良好的心态会增加人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良好的社会因素、家庭关系及和谐的医患关系被认为对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这就需要老年科护士不但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还需要发动周围的人对病人和家属给予同样的人文关怀,如澳大利亚有医院鼓励一些志愿组织定期到医院对病人进行一对一心理上的开导,给予他们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怀[13]。有研究表明,在老年病房实施人文关怀能明显改善老年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14]。总之,老年病人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年科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5小结

篇9

【关键词】 内科病人 心理问题 护理对策

1 心理问题及护理

1.1 焦虑 烦燥

这是内科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护理原则:解释一支持一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例1:男,“41岁,以心源性晕厥”首次入院。病人不知道自己患了何种严重的心脏病或是脑血管病,因此焦虑不安,经用上述原则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确诊后二周出院。

1.2 孤独寂寞

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护理原则: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这类病人虽表面沉寂,但内心情感丰富。在护理上要主动与病人接触,交流思想,首先成为病人交往的对象,然后帮助病人与其它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还可引导病人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如读书、下棋、打太极拳等。

例2: 女,56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病人很少讲话,独自活动,常在床上长时间静卧。我们就主动同她交谈,有针对性地将同病室的病人集中起来参加一些活动,并向病人讲解交往的好处和方法,鼓励她多和别人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病人已和病友们建立了感情,不再感到孤独寂寞了。

1.3 悲观消极

尤其是内科的老年患者,心理脆弱,更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护理原则:关心一支持一鼓励。病人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在精神上要首先战胜自己。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应该指出的是,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转贴于

例3:女,55岁,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伴消化性溃疡”而入院。平素生活能力很强,患脑血管病后左侧肢体功能未完全恢复,又患新病,思想负担较重,认为年龄偏大,恢复无望,遂产生悲观心理,甚至不想活了。经与家属配合,关心病人,讲清道理,积极配合治疗并加强营养和功能恢复训练,经三个月的住院治疗,生活能够完全自理。

1.4 恐惧紧张

主要见于病情加重或癌症病人,认为病入膏育,正向死亡靠近,与求生的本能形成强烈冲突,因此产生恐惧紧张。

对这类病人要给以更多的同情,护理要更加细心,服务周到,言行要谨慎,不要让病人感觉到病情危重,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同时向病人讲明病情波动是常见的,可以减轻恐惧心理。

例4:男,56岁,肺癌,病情加重,咳嗽加剧伴咳血,胸痛明显加重,病人异常恐惧。我们在加强医疗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告诉病人这是肺结核所致,随着上述症状的缓解,病人也减轻了心理负性压力,后虽死亡,但在这期间病人恐惧紧张心理明显减轻,减少了临终前期的心理压力。

1.5 疑病

在老年病人中较为多见,此类病人多具有固执、吝啬、谨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的性格特点。表现为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点不适,就怀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种疾病。

护理原则:有充分依据的适度保证一疏导一解释。

例5:男,45岁,以“高血压原因待查”入院,一周后血压恢复正常,查无器质性原因。然而病人自觉身体多处不适,对找不到病因感到很不满意。对此我们采用疏导的方法,耐心地向病人解释血压升高而住院期间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原因,说明与病人入院前一天与人吵架有关,并作了适度的保证性说明,二夭后病人高兴出院。

1.6 情绪不稳

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发泄出来,对象常常是护士或陪护人员。

篇10

通过护士对病人在留观期间的一系列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康复保健知识,从而增强了预防保健意识,改变了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减少了因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而使所患疾病经常复发,加重了心身负担的情况,缩短了留观天数,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特点

2.1通俗性特点:即健康教育语言、形式、通俗易懂,易接受。由于病人起病急,情绪不稳定,老年病人较多,及病人的文化程度,背景不同,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医学术语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

4.2随机性特点:健康教育时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由于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病种不同,我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非常注意针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4.3短暂性特点:急诊病人的观察期较短,急性病症得到缓解即可出院,门诊随访,而病情较重的病人经过短期的观察后,视病情收治入院或手术治疗,这就需要护士能合理安排工作,既不影响病人治疗,又不延误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

4.4综合性特点:急诊留观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责任护士便会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来消除病人因病重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

4.5强化性特点:针对急诊留观病人中年龄相对老龄化及家属比较多的特点,我们采取了反复强化的宣教方式,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表情,来判断病人是否明白。

4.6礼貌性特点:针对急诊留观病人的起病急,情绪不稳定,患者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的特点,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对病人充分尊重和友好,真诚相待,耐心负责的态度,决不能自以为是或用说教的语言,切忌生硬等语气。

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

3.1病人的权利与义务:主动介绍急诊留观病室的环境,医疗保险方法,便民措施,卫生注意事项,作息制度,安全制度,陪客制度,并告知病人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3.2常见的健康教育知识:全面系统的介绍内科、外科、神经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有关防病、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药物的使用方法、出院指导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目前已制定出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内容。示范教育:为了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病人健康知识的水平及技巧的掌握深浅程度,护士现场对病人进行宣传示范,如帮助长期卧床病人叩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咯痰,指导糖尿病病人测试尿糖方法,插胃管的配合等,每次示范后大家共同讨论、切磋,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每一位护士的示范宣教能力。新晨

通过上述七种系统的健康教育形式,使急诊护理工作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系统化保健服务转变,通过与病人不断交流,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使病人满意率提高。

4急诊留观病人的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

4.1与病人交谈的方式:责任护士、护士长采用与病人交谈的方式了解和检查健康教育执行的程度和质量。

4.2集体交班时提问:在交班时不定期请责任护士介绍所属病人的基本情况,检查责任护士的了解程度,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