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建设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合院建设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制度文化;基层医院
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医院精神和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医院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医院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文化内涵有三个层面,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1]。制度文化在医院文化体系中作为中介具有传递功能,对医院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基层医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医院制度与医院制度文化的内涵医院制度是指医院管理和运行的规则体系,具体是指维系医院内部运行以及医院与外部关系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条例、规定、管理制度等。医院制度文化指渗透于医院各种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机制运行之中,体现医院特色并被员工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医院制度文化相比于医院制度,其内涵更加深广,各项制度合理安排有序,是医院制度文化的最低要求,同时还必须关注用于指导制订制度的理念是否与医院的核心理念相符合,制度内容的科学合理程度,以及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感、执行力等,这是医院制度上升到医院制度文化的关键。
1.2制度文化建设在基层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基层医院更是不可避免地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因此基层医院要从解决医院生存的高度认识医院文化的重塑问题,要从树立起市场观念和危机观念入手,重溯有利于医院未来发展的理念。而要使员工转变观念,接受一种新的价值观,不能简单地通过对旧价值观的批判来实现,必须借助于制度化的力量引导员工逐步接受新价值观。制度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医院管理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使我们的医院文化建立在可操作的层面。
2基层医院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2.1对制度文化认识不足,造成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相割裂大多数基层医院制订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约束和规范员工,仅仅把制度建设等同于颁布各种规章制度,对制度的文化内涵领会不够或根本无暇顾及,使制度建设停留在表层。从医院文化建设上看,许多基层医院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要把精神文化通过制度贯穿到行为尚需要长期努力。当前大多数基层医院的文化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医院的运行基本依靠行政权力的推动,使制度体系只剩下一个刚性的躯壳。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2医院各部门工作职能不同,造成制度文化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相割裂当前医院的文化建设职能大多数落在党委办公室,而医院制度建设职能一般以行政办公室为主。以党委办公室为主导的医院文化建设偏重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由于职能的关系,往往没有深入地开展医院制度文化建设,使整个医院的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达不到三位一体互相促进的局面。
2.3受传统文化建设的影响,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传统的医院文化建设往往着重于狭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由于对制度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忽略了制度文化建设,从而造成制度文化建设滞后现象。另外受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影响,我国的管理重视或偏爱"人治",忽视法规对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的控制和约束,而在基层医院,医院的管理队伍往往是从优秀的专业人才中选拔,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导致重技术轻管理,重行政轻文化,也是造成制度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
3基层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笔者所在的医院是一家区级综合性医院,正在准备参加JCI评鉴,医院以此为契机对制度文化建设进行了实践推进。
3.1确立了医院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通过专题宣传教育培训、各类载体活动向广大职工宣扬医院文化的核心理念,让其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树立"仁爱、精诚、创新"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源",制度是"流",积极倡导一切制度的修订必须围绕医院文化的核心理念展开,形成以价值观之"源"转化为制度之"流"的过程。
3.2调整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建立了医院文化建设推进委员会,由党委书记、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党委副书记担任执行副主任委员。委员会成员包括各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工会副主席和党办(监察室)、宣传科、院办、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门办、后勤服务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负责人。制定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将医院文化建设的职能从党委办公室延伸至全院各科,明确了各部门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功能。将推进医院制度文化建设列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3.3全面审视制度,文件编写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医院设立文管中心,由专人负责管理规范全院文件制度。以职能部门为主线对全院范围内的制度进行全面审视,并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进行全面修订。
3.4建立分层分级的培训机制全面梳理制度,根据其所适用的范围,将制度分为全院级、系统级、科室级,各科室遴选1名制度培训员。全院级制度,由制度的制订部门负责培训全院各科的负责人,由各科负责人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系统级制度则先培训系统相关的各科制度培训员,由各科制度培训员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科室级制度则由各科制度培训员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医院各职能部门采用试卷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抽查。
3.5采用"追踪方法"开展行政查房,督查制度落实执行情况以院级领导的分管职能为范围,建立了七个行政查房小组,每组定期每月2次采用"追踪方法" 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制度执行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及时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奖罚同时,对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予以修订纠正。
通过上述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还是要建立和完善强调执行力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执行力要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工作:①在制定制度伊始,就配套出台能够保证制度得以执行和落实的具体办法,并加强监督和检查,做到制度与工作一致、制度与人员落实一致。②员工对制度理解得愈透彻,执行才愈加自觉。而员工对制度理解得是否深刻,关键在于员工对医院价值观的认同。因此,在医院管理中应始终坚持向员工灌输医院的核心理念,并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加以强化。制度文化的终极状态是由开始的制度,逐渐转变成最终的、被广大医院员工所接受的、内律的文化,这也是基层医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的所真正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秀晴.当前医院制度文化建设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12):47-48.
篇2
北京四合院建筑,以其特有的神韵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其空间营造的文化更是独具特色,空间布局层次清晰,内部垂花门、各式隔断对空间的柔性区分,体现了中国人思想的含蓄。借景、障景、对景等艺术造园手法营造出四合院灵活生动的生活氛围。虚实相继、动静结合,更是四合院空间艺术特征的展现。这些文化的传承对现代室内的空间氛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鲜明的人文内涵所传承的精神与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人的向往与追求。
关键词:
北京四合院;文化传承;空间营造;现代室内设计
合院住宅是中国一种传统而又独特的建筑形式,且已有久远的历史。我们不仅可以从西周的院落遗址到汉代的画像砖中寻觅到它的身影,也可以在唐代的敦煌壁画中探索到它的足迹。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式历史悠久,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发展,已成为一项独特的文化符号与文化遗产,影响并作用于现代的建筑风貌与室内空间的发展。
一、北京四合院传统结构形式同现代室内空间的交相辉映
1.空间结构层次的传承
两进四合院的结构大致分设成前院和后院,前院的形制狭长属于对外的附属性院落,用于接待宾客和对外事务,而后院才是家庭内部生活的重心。在后院中又设置垂花门,作内外院落之间的区分的标志。内院为院落主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为四合院的主体部分。这种对室内的层次化的区分方式,在现代室内空间中也有留存的痕迹:整个住宅空间会根据作用的不同,以人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被分化为客厅、卧室等的不同区域,且每个区域又会根据个人的职业与习惯的差异等分隔出不同的部分,这种住宅的层次错落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人类的生活需求与心理需要,也映射出我们对前人经验的继承与发展。
2.空间开放性与连续性的传承
四合院的空间开放性与连续性秉承中国传统的空间营造形式,注重整体空间的流通性。在区分空间的边界上注重营造柔和的界限与模糊的划分,层层隔断的内檐装修将无论是室内还是庭院空间都呈现出四合院层次多元化的特点,是打造开放性空间与连续性空间的灵魂。同时,现代室内设计也十分注重空间的开放与连续,在设计时,我们从四合院中的装饰与装修中得到灵感的启发,利用多样的隔断与形式将室内空间有序的划分,力求达到行云流水般的连贯与开阔。
二、北京四合院的空间艺术在现代室内空间的传承演绎
1.造景艺术手法的传承与应用
(1)借景
现代室内设计中也经采用借景的手法来实现设计风格的强化与突出。在设计一个空间时往往会设立主题,如:“罗马假日”这个主题就可以借罗马斗兽场等相关的建筑、风景经过去色、模糊等艺术化的处理手法制成图片装饰电视的背景墙,既契合主题又突出了欧式的设计风格,使整体的室内空间达到变化中有统一的设计效果。
(2)障景
在进门处玄关的设置则体现了障景的传承。玄关的作用犹如四合院中的照壁,起到缓冲视线的效果,避免室内空间的面貌完全展现在人的眼前,而是通过玄关的一档,使人对之后的景象产生错觉与悬念,无论是由外向内,还是由内向外的观赏,都会达到如戏剧一般有序幕、、结尾的丰富的层次感。障景手法传承的精髓不是分割,而是联接,是将室内空间通过“障景”更好地糅合成统一的整体。
(3)对景
对景的手法应用于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十分讨巧。在面积较小室内空间中,如果卧室到餐厅的距离稍显紧凑,且从卧室开门,视线就会直冲餐厅储物柜与墙面形成的直角,为破除这个问题,设计时可运用对景的手法在这个直角处设置一个局部的景观,破掉直角的生硬,对视线起到了缓和的作用,同时也美化了整体空间。除借景、障景、对景之外,还有点景、框景等造景手法,这些中国园林造景手法的文化对现代设计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它们即是营造空间氛围的法则,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生活品质追求。
2.四合院空间艺术特征的传承与发展
(1)疏密得当
在四合院的空间建造中讲究布局的疏密得当。布局强调中轴对称,主从有序。而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我们同样讲究疏密的安排,更多的体现在对宏观上整体布局的“疏”与微观上局部陈设装饰的“密”。形成大景观的气势恢宏,与小景观的精巧细致。
(2)虚实相生
作为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美学原则之一,“虚实相生”在四合院及中国传统室内都有深刻的意义,随着材料的不断丰富与广泛的应用,现代室内的隔断形式更是变化多样,除传统的屏风、家具、陈设等较为实的隔断外,还可利用高差、色彩、灯光、材质的变化来做虚拟分隔的处理。如现在很多小面积住宅设计中,为在视觉上不使面积缩小,不设置实体的隔断,而是将两部分墙面涂以不同颜色的墙面漆,或以壁纸的装饰进行分隔,运用色彩的差异达到隔断空间的目的。隔断本身就是用作空间虚实处理的方式,将室内空间的层次丰富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奏响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乐章。
(3)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的空间营造手法是调动空间情趣的有效手段,在室内设计中,常会在静的空间中利用如鱼缸中鱼游的动态,可移动的光线等打造动态的效果。利用水的不同状态提升空间的动态美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如利用水的流动性制作的水帘或将有装饰效果的加湿器放置在室内的角落,水的雾气徐徐散开,室内的气氛神秘而灵动,就是利用了水的雾化形成的动态效果。
三、北京四合院的生活情韵与现代人居住理念的统一
四面围合的院墙与屋墙,不仅有利于维护家庭的稳定,隔绝了内外环境,也形成了北京四合院独有的生活情韵,墙壁即隔绝了街道的喧嚣,也个分隔了院落的层次。夏天,四合院中的人可以到庭院中纳凉,观赏园中景色。冬天,下过雪后的四合院更显素净清雅。屋内生起炉子,生活惬意安宁。旧时北京人的生活确实是充满诗意与情韵,形成了北京人独特的居住文化。四合院中的思想文化、生活情调,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得到传承,现代室内空间不仅追求美观与舒适,同时对室内的文化气息、人文内涵的表达也日益凸显。注重打造和谐统一的布局装饰,注重以人为本。把握整体空间时,设计师也会为之注入妙境的思想内涵。重要的会议场所,主要领导总是在最前居中的位置,代表着权威。时尚的暖气取代了火炉,更为健康环保。在阳台打造的休闲区边喝下午茶,边欣赏城市的风景变化。这些都体现了现代人对居住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室内空间环境氛围的营造的重视。
四、结论
北京四合院民居空间上的“形”和“意”的在现代的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表达,有时是设计师有意识的引用,有时却是文化思维惯性无意识的驱使。这正是文化传承的意义所在。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时代变化中对四合院艺术扬弃的继承。无论是空间结构布局、四合院的艺术特征与艺术手法,还是它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与生活方式,对四合院的空间元素和营造手法不可一味的照搬模仿,设计群体在从事设计活动时要将之与现代室内空间达到完美的契合。
作者:张蔷 单位: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贾珺.北京四合院[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 有机更新;传统四合院;空间
1 “有机更新”理论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先生长期对北京旧城规划建设进行研究的产物,是在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城市规划理论的充分认识基础上,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 “有机更新”概念主要包含三个含义:即“城市整体的有机性”、“城市细胞(居住院落) 和城市组织(街区) 更新的有机性”、“更新过程的有机性”[1]。改造过程中, 遵循循序渐进、小规模改造的方法[2]。
笔者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实习期间非常有幸参与了北京前门东区B片区旧城改造的项目,获益良多,同时也掌握了该项目的第一手资料。
2 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整个前门东区的西南角,占地约2.5公顷,南侧新建道路茶食胡同将用地一分为二,地块北侧边界为大江胡同,西侧沿前门东路,东侧至群智巷,。整个项目用地紧邻前门东侧路,北仰前门城楼,南眺天坛大殿,毗邻前门大街,是北京老城的中心地段和老北京文化最浓郁的核心地区。此项目建设范围内均为院落式居住区,片区内待保护的建筑、需保留的胡同小巷、已做修缮或改造的闲置房屋、待改造的老旧建筑、不愿搬迁的老住户、搬迁后留下的废弃建筑相互混杂交织在原城市肌理之中。显然,有机更新的小规模改造思想非常符合此用地的实际情况。
3 设计理念
1.尊重城市肌理,传承城市文脉
项目总体规划延续了现状胡同的走向,保留了冰窖厂斜街、大江胡同和冰窖厂胡同。巧妙地借清朝时期的文脉圆心(皇家冰窖)作为社区服务中心,院落走势围绕其向外发散并与原有胡同相得益彰,顺应而为。呼应了老话“地连珠市口,人在玉壶心[2]”。
2.合理安排空间布局
在北京旧城这一特殊的空间范围,空间形态塑造的重点是要保证城市文脉的传承,因此不能简单的用新型建筑取而代之,而应从更大范围的城市片区探寻基地发展的空间形象,从主体空间、空间肌理、空间节点等多个角度体现与城市的有机融合。
3. 功能混合,营造活力
为了打造富有活力和人气的区域,规划强调多种功能之间的混合。此项目规划保留原有居住功能的同时,增加商业、文化休闲等功能,增强区域活力。
4.提倡绿色节能环保,创造宜人环境
保留胡同内的老树,各个庭院绿化都是精心设计的绿化节点。同时,方案大量设置了天井与窗井,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与通风,节省能耗与费用。
4 蓝图勾勒
1. 空间与功能结构(图1)
尊重北京南城空间肌理,塑造尺度宜人、网络化、多层次的空间系统。以四合院为基本元素,构造“城市道路——胡同——院落”空间结构体系。 在这一空间结构体系中,公共空间不强调大面积的中央式布置, 而是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根据人流路线和行为规律合理布置。胡同和院落是主要的公共空间,担负着交通、交流、交往等多种功能。
为强化该区域的使用效率和人气聚集,规划方案对原有用地功能进行重构。保留居住功能,并发展休闲产业与新生活风尚、高层次活动场所,设置一些酒吧、茶馆、咖啡馆、会所、零售商业等,这些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了自发性活动场所,增加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的功能。同时,古今文化的碰撞也赋予了该区域文化功能。
图1
2.交通组织与胡同肌理的保护
对外交通:规划区块现状对外交通主要依托相邻的城市主干道前门东路和珠市口东大街,交通条件较好。
道路系统:整个用地内部道路主骨架依据原胡同肌理系统地进行重新构架和疏通,主骨架道路宽度4m,满足消防通道交通需要。规划在保留原有胡同走向的基础上形成了富有人文特色的街道空间和安全便捷的步行体系。通过密集化、网络化、人性化的道路系统,促进商业活力,为地块提供便捷到达途径的同时增加了沿街商业店面,从而提升土地价值。出于空间尺寸的限制和节约土地利用,发展地下停车。
3.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由庭院绿地和公共绿地共同构成,辅助多种形式的立体种植。本方案各院落的中心庭院做实土绿化设计,可种植较大的乔木,同时各个院落、休息平台提供了栽植绿化的空间,视觉美观的同时,有效地降低相互噪音。
5 建筑设计
从建筑形态来说,本方案在建筑体量、高度控制、庭院尺度、坡顶形式、立面材质、色彩把握等多方面强调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下面就以B35地块内的咖啡馆(图2)为例做具体介绍。
图2
B35地块为不规则扇形,占地面积590平方米。为保持整个地块建筑风貌的统一,临街面建筑设计为传统四合院样式的入口门楼,并在檐口等细部设计上模仿传统做法,院内为漂浮在水面上的玻璃盒子,一古一今,一静一动,趣味盎然。庭院中还搭建了半私密性的木板休息平台,增加了私密性的层次,形成了过渡空间。另外,一层地下空间和下沉庭院的设计,节约用地的同时丰富了地块内的空间层次感。下沉庭院为不仅为地下一层的通风采光起到良好作用,更为地下一层到达地面提供了一条消防通道。
结语
由于不愿搬迁住户的占地面积约占整个项目用地的四分之一,并且无规则的分布在项目用地之中,所以在方案阶段我们花了大量心思和时间研究本地块内的四合院空间布局。方案设计并未完全放弃不愿搬迁住户,而是从长远考虑,整体布局,每一个不愿搬迁住户都可以经过设计,与本规划中的新建建筑有机融合在一起,共同组织起本地块内的四合院空间结构,既保证了不愿搬迁住户的生活空间,又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为旧城改造中规划用地内遗留不愿搬迁住户这一棘手问题提供了一项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北京:清华大学,1999
篇4
1 问题的提出
直属体育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直接为体育事业服务的行业性较强的高等学校,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我国体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应该以自身教育、科研、训练相结合的特点和优势成为科技兴体的重要生力军,为我国体育事业跨世纪的发展注入活力。
40多年来,直属院校曾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体育专门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但也应该看到,作为行业性院校,直属院校的作为不够突出,特别是当前实施“两个战略”和发展体育产业中,体育院校的作用过于间接。实事求是估价我们自身的状况,不能不看到,我们直属院校还没有使人们看到教育对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性作用和直接的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就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对“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体育工作方针体现得不明显、不充分。一方面学校对群众体育缺乏有效的辐射、支持和推动;另一方面则疏远高水平运动训练,甚至一些院校曾取消运动训练专业,与训练体系脱钩,脱离体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办学的自我封闭。而在内部教育体系中则是教育、科研、训练各自为政,互相封闭,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使三者结合起来,形成显著的体育特色和教育优势。这种“双重的封闭”使直属体育院校不能很好地与体育事业结合在一起,成为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限制了院校自身的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校主观上检讨,一个基本的教训就是:过分强调和突出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体育行业的特点和要求,按一般高等体育教育的规律(师范)来建设行业性较强的直属体育院校,限制了学校为体育事业服务的多种可能性和发展前景。
直属体育院校办学与体育事业的发展联系不紧密,带来的后果是:“科教兴体”因缺乏教育支撑而无法获得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从而不能根本摆脱“粗放型”发展的模式,走上集约型发展的健康道路。直属院校则因缺少体育事业的依托无法把其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充分发挥教育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从而吸引体育资源向学校配置,逐渐失去其作为行业性院校存在的根据和理由。
2 定位与选择
在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中直属院校处在什么位置上,这是我们考虑院校发展的重要前提。直属体育院校属于“行业性强”的少数高校,其职能是主要为行业服务。因此,我们认为,直属体育院校应该定位于体,即在保持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功能,把全面服务于国家的体育事业作为办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立足点,并在这种服务中体现作为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的优势。
依照行业性院校的定位,选择直属体育院校的发展道路,就是要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基地。
建设三结合基地反映了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对直属院校的期待和要求。
我国传统的运动训练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突出表现在与教育脱节,接受运动训练的青少年缺乏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影响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分散建设在各地的数十个训练基地大多是生活服务型的,缺乏教育含量和科技含量,而且重复建设和结构性闲置严重,功能单一,效益不高。改革开放以后原国家体委从“六五”开始就提出了在直属院校建设三结合基地的设想,后来陆续写入“七五”、“八五”、“九五”体育事业发展计划。尽管我们在实践中感到“三结合基地”的含义还需加以明确界定和描述,其在体育事业中的地位还需明晰,在改革措施上还应该加以必要的倾斜和扶持,但是建设三结合基地的意图还是比较清楚的,那就是克服传统训练体制自我封闭所带来的弊端,寻求竞技体育体系与体育教育体系相结合的实现形式,目的是将我国高水平训练的基地建设在直属院校,或使院校基地化,训练学校化,使青少年运动员在接受高水平训练的同时,获得全面素质教育的条件,与此同时借助学校智力密集、人才集中的优势,使运动训练走上集约化、智能化的道路,使体育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得到有效利用,提高效益。这既反映了体育事业全面改革和发展对直属院校的期待,也是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也是直属院校的优势所在。
直属院校直接面向体育事业发展的主战场,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目前,大多数学校缺乏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经验和人才储备,也缺乏体制上的保障。唯一可以借助的就是多年形成的教育、科研、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和物化于其中的智力因素,形成相比较的综合优势,以此切入体育事业发展的主战场,成为新的办学生长点。
建设三结合基地的实践预示着直属体育院校发展的良好前景。
十几年来,直属体育院校在建设三结合基地方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取得了有效的经验。一是以运动训练专业和竞技体校为依托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员,水上、冰雪等一些项目的国家队开始把院校作为训练基地,直属院校与运动训练脱离的状况有所改进。二是通过安排教师下队或开展岗位培训,使教师接触高水平训练,增强了学校教育、科研的能力,使科技的先导作用开始体现,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三是改善了学校的形象,提高了学校在体育事业中的地位,办学特色开始显现,吸引了体育资源向学校配置。四是通过联办运动队,创办社会体育俱乐部、组织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办青少年体育夏令营和社区服务及开发体育产业等形式积极辐射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为增强人民体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五是通过建设三结合基地,为两个战略服务,促进了自身教育、科研、训练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功能并没有削弱而且得到强化。
有人担心建设三结合基地是否会使直属院校失去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属性?我们认为不会。因为跳出所谓“纯”教育的框框和师范教育的模式,并不取消学校作为教育教学单位的基本性质和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而是以教育之本定位于体,发挥教育对体育发展的基础作用和开拓作用。但这里所说的教育已不是单纯的学历教育,更不仅仅是大学教育,而应该包括成人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包括与体育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相适应的各种学制的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终生的教育。这无疑将拓展学校人才培养的空间,同时也使学校的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有实现的具体形式。因此建设三结合基地也反映了现代教育规律的要求。
3 思路与举措
建设三结合基地是一个渐进的、在不断探索中培育新的办学生长点的过程,也是直属院校适应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不断脱胎换骨,最终融入体育发展的大格局,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过程。由于实践的基础不尽相同,各校的特点和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尽相同,三结合基地建设也必将出现不同的形式。但必须明确建设三结合基地的指导思想和方向,把它作为直属院校跨世纪发展的新机遇,从而再造学校发展的新优势。
3.1 建设三结合基地的指导思想要适应经济规律,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体育规律
适应经济规律,是说今天我们提出要把直属院校建设成为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基地的背景和条件,是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市场而不是政府行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学校作为市场主体要以市场取向为基本原则,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吸引资源配置。为体育事业服务是由学校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是一种发展的内在的需求,而非外在的指令和压力。学校应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把教育、科研、训练等内在的办学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自身的实力,完善为体育事业服务功能。
遵循教育规律,就是坚持学校教书育人本质属性和功能,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观,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在三结合基地建设中,强化教育的基础作用,为受教育者包括运动员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建设高素质的体育队伍服务,使学校以体育为载体,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地和辐射源。
体现体育规律,就是坚持在办学的一切方面贯彻以增强人民体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工作基本任务要求,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体育工作方针,发挥行业性院校的功能和作用,为两个战略服务。
应该认真研究和把握三个规律,找准结合点,使之统一于建设三结合基地的实践中。
3.2 建设三结合基地要牢牢把握教育体系与体育体系有机结合的方向
两大体系均有各自优势,遵循着各自的规律,要把两个体系结合起来,必须实行优势互补,而不能“削足适履”。要通过相互融合,使学校基地化,教育、科研、训练和生活服务“四位一体”;同时也使基地学校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体育人才成长的摇篮。通过两个体系的互相促进,提高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形成自己的特色的优势。对两个体系结合中所带来的矛盾要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着重防止相互取代或貌合神离的倾向。
3.3 改革内部体制,创造全面实现三结合的条件
3.3.1 重构教育教学系统,有重点地实现三结合
体育教育专业适当压缩,以教学为中心,实行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
运动训练专业(含竞技体校),扩大规模。以训练为中心,实行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
研究生教育。以科研为中心,实行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
3.3.2 构建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培训进修相补充,教学与训练(业余俱乐部和职业俱乐部)相协调的人才培养格局,全面为体育事业服务。
3.3.3 重组队伍,改变教师和专业人员分散管理的现状,实行统一管理,定期轮换岗位,促进各学科交流和学科与体育的交流,组织专家学者下队担任科研教练,为岗培班授课,紧密结合体育实际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
3.3.4 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业管理,建立业余和半职业、职业俱乐部,引进高水平运动队,努力使运动员学生化,学生运动员化,真正突出体育特色。
3.3.5 围绕实施两个战略的需要,以应用研究为重点组织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建设科技先导型运动队,同时使教学内容接近现代体育科学的前沿,使学校成为体育事业的科技支撑点。
3.4 目前建设三结合基地的有利条件
3.4.1 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使高校逐步摆脱了求“纯”、求“全”的束缚,社会服务的功能得到承认,并且在实践已经显示了它的巨大优势;教育思想的转变,推进了素质教育,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业管理、毕业生就业等一系列教育制度的变革,为建设三结合基地提供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条件。
3.4.2 体育体制的改革,将原来由机关管理的运动项目全部分离出去,组成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实现了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目标,走向协会实体化,同时体育社会化的格局逐步形成,这就改变了过去高度集中型的管理体制,使高水平运动队布局在体育院校,加速建设三结合基地成为可能。
3.4.3 科技体制改革也在全面启动。其中使一部分科研机构同高等学校结合也是值得注意的政策,建设三结合基地可以使直属院校重新成为用科技为体育事业服务的重要生力军,吸引科技资源向学校配置,同时复盖一部分体育科技市场。
3.4.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区域化,给三结合基地建设以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因此,抓住机遇,大力加强三结合基地建设是直属院校的当务之急。一个时期来,我们沈阳体育学院围绕三结合基地建设采取了以下措施。
在全校进行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增强了全校教职工对体院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共识度,为把办学的重心转到为体育事业服务的轨道上来,奠定了思想基础。
以冬季项目为龙头,全面加强教育、科研、训练的协同,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在一些项目如自由滑雪、速滑、拳击等项目上有重大突破,同时抓住时机,上马蹦床等填补空白的项目,力争夺取优异成绩。同时对重点项目加强二、三线队伍建设和教练员的配置,努力成为一些项目的国内排头兵,保持和扩大优势。通过三结合的途径,显示竞技体育学校化的优越性。
加强同冬季项目管理中心、重竞技管理中心、网球管理中心的合作关系,力争成为这些中心的三结合基地。
篇5
[关键词]河南高等教育 中原经济区建设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鲁丽萍(1963- ),女,河南开封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经济、财税。(河南 郑州 45146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原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升级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240041027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72-02
2011年,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实现“五年彰显优势,十年实现崛起”的目标,高素质、多层面、全面化的人才是基本保证。河南省高等教育在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高等教育规模高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如不同层次高校课程设置趋同、专业特点不突出、实践性教学不足等问题。如何针对不同教育层次实施适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培养出适应国家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政策解读及人才需求分析
1.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意义。目前,随着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国家加快实施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地区“三化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全省上下协调一致谋发展。要想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发展目标,有力的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等教育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十分迫切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需要高素质的科技研发人才和技能型操作人才;加快城镇化进程,也需要迅速提高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受教育程度越高,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时候才越容易找到就业岗位,更能促进城市建设;用现代化理念来发展农业,推进农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化,促进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应用,发展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流程,推进创汇农业和品牌农业的发展,拉长农业各产业链条,增强农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同样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大量农业推广、经营和管理人才。由此可见,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优先发展高等教育,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2.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理论。区域优化是指一定地区在现有资源、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下,为满足一定的生态环境及其他特殊要求,使区域各种经济结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趋于最优。亦可指在满足一定的目标条件下,使区域的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得到最经济合理的利用和配置。
潘懋元先生曾指出,高等教育区域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说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的文化科学中心;二是说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高等教育区域化主要包括两个内容层面: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主动为区域发展服务,使高等教育(高校)成为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源泉和中心;另一方面是强调其属性,高校的管理权限属于地方,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由此,我们可以说高等教育的区域性是“基于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宗旨,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地方特色。这是该概念的本质属性,即内涵。而所谓地方特色,体现在诸如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培养方略(内容、场所和渠道)、生源、就业出路、办学体制、投入机制、教学管理等方面。这些内容构成了高等教育区域性的外延”。 ①
高等教育区域优化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条件制约下,区域高等教育的物质构成变化和观念的变更,它不仅包括教育规模的变化、教育结构的变迁、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且包含着导致上述变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与教育制度的进步。
3.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才需求。中原经济区建设强化“三化”协调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质量、多样化和层次性的要求。
从总体上看,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对人才质的需求在于能够适应全省各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相关产业升级的需要。高校要适当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速形成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要能够提供战略支柱产业、地方特色产业所需的人才。河南省高等教育机构重点用于培养紧缺人才、战略性新型产业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努力形成与社会各方面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
从人才分类来看,还需要重点培养下述三类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攻关的人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工作,能解决相关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能适应综合性岗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技能型人才――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的一线工作,掌握专门知识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进行实际操作。
从学历要求和业务素质来看,对企业的学历需求进行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趋于理智,学历和学校不再是最重要的聘用要求,他们更看重学生的实际业务素质和个人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情况千差万别,这就需要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拥有广阔的知识面以及知识的更新能力;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思路
1.以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相统一为前提。我省高等教育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要与我省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战略相统一,在本质上形成战略与战术的协调统一,不能仅仅为满足眼前的需求而牺牲了长远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增量预算的原理:短期目标要以中长期战略为指导,每个阶段设定的短期培养目标要以前期为基础,并结合战略需求来确定。中原经济区建设属于国家战略,与国家经济发展大方向高度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五年、十年等短期、中期阶段的经济目标。为避免高等教育规划只注重短期成效而忽视与我省经济全局发展相违背,本文提出高等教育短期目标与中长期战略要保持高度统一协调的观点,这样才能保证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实现我省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2.分层次、分类别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省建设中原经济区背景下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分层次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形成开放互动、双赢的产学合作新型办学模式。在制定培养目标、实施理论教学、落实实践环节以及指导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吸引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全面介入,保证高等教育的稳定性和创新性。同时还要在不同的教育层次实行不同的教育模式。将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集中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为这类人才提供资源,支持其理论研究,同时通过实施“产学研一体式校企合作”方式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本科教育阶段形成“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为载体”的培养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具备创业潜力,促进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专科教育应实施“三合一全”式的培养模式,培育技能型人才。这种分层次、分类别的培养模式既可以避免不同层次间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节约了教育资源,又可以全方位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使各个层次教育机构集中精力搞特色,全神贯注抓质量,有利于我省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
3.坚持人才培养质量与我省经济发展相接合。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相伴而行,教育服务于经济,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所以教育发展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河南经济高速发展,但高等教育事业及高等人才培养水平总体上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导致两者的动态协调发展度处于缓慢下滑的状态。我省是经济总量大而不强的农业大省,想要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后发优势与各方面事业的跨越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是关键。高等教育一定要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结合我省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为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大量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成为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动力,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与结构要与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适度超前发展,但不能超越当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
4.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并使其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本文强调以本科教育为中心,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 “质和量”两方面的需求。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大,在校生人数约占总人数的49.56%,本科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高质量的本科教育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优质的生源。所以要注重对本科生的培养与选拔,并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
三、结语
本文结合高等教育的区域性及区域优化理论,以战略管理思想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层次人才的需要,将研究生教育定位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将本科教育定位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将专科教育定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针对这三个层次创造性地提出“产学研一体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构建以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为载体”的培养模式及“三合一全”的培养模式,并针对不同模式提出具体的实施途径,使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严格划分高等教育三个层次,设定不同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发挥各自的特色,培养拔尖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各层级需求是本出的探索。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使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出多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贡献。
[注释]
①黄亚妮.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28):9.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苏晓云,马寅秋.论高校复合人才培养[J].管理研究,2011(10).
[3]王晓梅,张桂花,郭中杰.河南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8(4).
[4](美)西奥多・W.舒尔茨.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蒋斌,张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篇6
关键词:企业价值观;基本原则;构建思路;实现方式
价值观是指能够对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价值取舍和伦理判断的总称。是一个既涵盖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伦理等在内,又能对这些文化要素发生深刻影响的综合体系,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价值观建设遵循什么原则、如何建设,对其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企业价值观建设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从本质上讲是指人们处理和解决问题时的一种基本态度和方式方法。主要包括四个层次: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将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并为劳动者提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良好社会环境;三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通过建立公平、公正机制不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尊重人的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四是在人与组织的关系上,要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力和机会,使其各得其所、各展其才。近年,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各级各类组织都将人的独立、自由发展放在核心位置,这对企业开展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义利兼顾原则
“义利”关系是我国传统道德极为关心的命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第一次大规模的“义利”之辩就已出现在诸子百家的论辩之中,并形成了不同的义利思想。儒家的义利观本质上是“先义后利”、“义利兼顾”。所谓“见利思义”、“义然后利”。道家重点强调“无欲”与“绝仁弃义”。墨家则将“利天下”、“利人”的“公利”称之为“义”。后来,虽然也出现了宋明时期朱熹、王阳明等人的禁欲主义义利观和陈亮、叶适等人的功利主义义利观,以及近代以来义利观错综复杂的历史变迁。但不可否认的是,儒家“义利兼顾”的义利观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依然弥久深远,由此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儒商和源远流长的儒商精神。
3.志存高远原则
古人云:“志不强者智不达”。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缺少远大的志向,其智慧就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志存高远者就要有成就伟业的远大理想,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矢志不移地追求卓越并创造价值。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的话说:只有心存“建造殿堂”的抱负,才能取得受人尊敬和最具创新力的影响。作为现代企业或企业家,面对巨变的市场环境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如果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就不可能迎难而上,推进企业攻坚克难,破解一个个技术和管理难题,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社会责任原则
社会责任不仅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当担负的责任,也是一个组织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的方式。也就是说,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该企业不仅要承担法律和经济上赋予的责任,还要担负起有利于社会长期发展目标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诸多方面,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持续发展责任等要素构成。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看,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对提升自身的伦理水平十分必要,也有利于推进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因此,近年《财富》和《福布斯》杂志在全球企业排名中均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联合国的“全球协议”中也明确提出了企业在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方面的基本原则。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绝大多数优秀企业都能够严格履行社会责任,并将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合作的基本前提。
5.共享发展原则
所谓共享发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建立合作共赢的竞争机制,拒绝恶性竞争;二是要在企业员工之间建立成果共享文化,让企业的发展成果能够为全体员工共享。从国际经验看,合作共享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许多优秀企业几乎都会通过与同行的良好合作获得发展机遇。就企业自身发展看,只有让全体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并获得发展机遇,企业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机会。所以,共享是信任与合作的基础,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共享发展,企业才能够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共享发展机制,才能够激活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形成协同创新的活力;通过确立共享发展机制,提升企业的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逐步积淀和凝聚成为企业显著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价值观的构建思路
1.坚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必然是中国先进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要求,企业价值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道德要求,塑造合理的行为规范,引导和形成符合社会要求和发展潮流的先进理念和精神追求,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和形成企业旺盛的活力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2.坚守正确的市场经济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既有有利于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伦理道德进步的方面,也必然存在诸如功利主义、物质主义、金钱崇拜等消极颓废思想,而且这些东西容易使人们忽视甚至鄙视精神价值,弱化甚至丧失对理想信念的追求,造成伦理颓废、恶性竞争、损害公平正义、无视社会责任等不良倾向。由此,符合当代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企业价值观就应该是既要坚持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又要扬弃其不合理的成分,继而形成公平公正、和谐有序、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
3.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生产力发展方向本质上必然反映的是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本,谁拥有知识优势,谁就拥有财富和资源。因而,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必然成为当代企业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符合公平正义的竞争必然成为企业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只有在充分肯定有序、合理竞争的前提下,才能要求企业处理好与个人、社会、竞争对手,以及劳动者、所有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营环境。其三,企业发展还要重视科学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作为代价,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将科学发展观渗透到企业价值观建设的各个环节,培育和形成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4.推进“以德治企”和“以法治企”的有机统一
“以德治企”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弘扬和继承,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必然是企业价值观建设的道德诉求。企业作为微观经济实体,一方面具有经济人的特质,追求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怂恿企业唯利是图,必须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迫使企业自觉维护市场持续和社会伦理规范。毋庸讳言,当前我国一些企业中确实存在一些有悖于社会伦理的问题,如不守诚信、价格欺诈、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等。这些不正常的现象不仅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高昂的道德成本,也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因此,大力倡导“以德治企”和“依法治企”的有机统一就自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企业价值观的重中之重,并通过倡导这些价值取向,营造新一代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培育和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德魂”和“商魂”,提高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5.在博采众长中突出共享价值取向
一方面,中国有着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无论是儒家“天地之性(生)人为贵”的人才观、“义利兼顾”的经营观,还是法家“依法治国”的法治观、“执要群效”的组织观,乃至一些商业经营者在实践中凝练出来的商业智慧,无不对当代企业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培育现代企业价值观不能不从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置身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经济环境中,培育企业的价值观也必须要重视和借鉴国外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如日本企业的团队精神、美国企业的创新意识、欧洲企业的精品文化等都成为企业界共同欣赏的优秀文化基因,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现实中的企业价值观可能会多种多样,很难用某一种模式和概念涵盖一切,但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一种优秀的企业价值文化,必然会有一些人们普遍认可和遵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必须无可置疑地被反映在企业的价值文化体系之中。
6.尊重企业价值观的社会文化基础
文化背景不同也可能会导致企业价值观发生差异,需要结合本国的文化基因进行创造性转换。如有人选取“诚信”、“创新”、“人本”、“团队”、“社会责任”、“顾客导向”六个中美企业的共享价值要素,探讨了两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管理学表层共性下的深层文化差异,以及这种文化差异在践行企业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中美两国的企业界对“诚信”、“创新”和“人本”三种价值观在基本词义、民族性格和人际关系等的价值取向上有较大差异,而对“诚信”和“团队”两种价值观的理解则相对比例接近甚至相同。中国企业在“创新”和“社会责任”两个价值要素上出现的比例分别比美国企业高出28%和20%,而美国企业在“人本”和“顾客导向”两个价值要素上出现的比例则比中国企业分别高出12%和32%。这些表层共性下的差异性说明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并非只是几个人云亦云的词句,实际上则包含着企业置身于某种文化环境中对其经营理念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些已经被内化为企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而这些规范往往与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如果离开了社会文化的强有力支撑,企业价值观也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对其员工的思想行为发挥有效的约束和影响。
三、企业价值观建设的实现方式
如何将企业价值观落到实处,变成企业经营管理的精神动力,是价值观培育和建设的目的所在。
1.积极建设企业价值观的认知系统
企业价值观的认知系统需要经过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理论到实践、外化到内化、自为到自觉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企业员工逐步认知、认同、内化、践行企业价值观的过程。首先,要深刻认识企业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支配作用,对企业的经营思想、发展目标、企业伦理,乃至全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引导作用,如果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不能被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和认同,那它就不可能影响企业员工的整体思想和行为,因此,必须将价值观建设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原则和标准。其次,要理解企业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企业价值观是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企业究竟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经营过程中的“是与非”、“好与坏”、“美与丑”,这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能不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要通过建立科学的价值标准才能得到解决,否则就会出现好坏不分,是非不明的混乱现象。企业价值观不同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和系统,它主要不是反映企业员工“要知道什么、懂得什么、会做什么”,而是要表明他们究竟“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坚持什么、放弃什么”等。企业经营所持有的价值标准,不仅需要员工对企业经营规律的认知和把握,还需要他们对企业使命和责任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形成统一的企业价值观,才能有效化解许多矛盾和误会,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营造一种相互理解、凝心聚力的工作氛围。其三,要积极培育和树立企业价值观。价值观是人和企业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其建立要经过一个观察、模仿、学习、接受外界影响、教育等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组织价值观念植入个体价值观的过程,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只有认真完成这个过程,企业的组织价值观才能与员工个体的价值观匹配起来,并产生影响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2.着力培育企业价值观的内部养成机制
首先,构建有利于企业价值观建设的组织机构。这类组织机构有可能是职能性的,也可能是学术性的,但其要点是,除了突出新建机构的职能外,还必须重视整合和改造原有机构,重视其他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这些机构进行引导和转化,充分吸纳各个层面的人员参与到组织机构中来,减少阻力,发挥正能量,尽量使企业价值观在内部培育中得到来自不同层面人员的支持和认可。其次,充分挖掘和提炼企业价值观的内涵。虽然企业价值观的存在往往是客观的,但它是否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有机整体却难以确定。因此,对企业客观存在的价值观进行诊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符合企业发展方向和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并加以文字化表述和系统化解读是十分必要的。有人按照价值分析的教育模式设计了六个程序:确认和澄清价值问题、收集可能有意义的事实、确定可能有意义事实的真实性、澄清有关事实、做出尝试性的价值决定、检验包含于决定中的价值标准。上述程序涵盖了企业价值观形成和提炼的几个关键步骤和环节,在价值观的内部培育过程中,企业应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和充分沟通,在此基础上提炼表述成简练的价值观语句,总结形成价值观体系,并进行深入解读、事实验证和全员培训。其三,加强企业员工素质建设以推进价值观培育。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有利于缩短企业价值观的内化进程。实践中人们往往将学习型组织作为培养企业学习氛围,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一种有机的、柔性的、网络式的、人性的、能持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以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动力。其四,在团队建设中培育企业价值观。一要明确团队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使团队建设方向与企业发展目标保持高度一致。二要扎实开展绩效考评,以确保企业员工的奋斗目标与团队建设目标的实效性。三是加强对团队成员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教育,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体潜能。四是努力为团队成员提供尽可能个性、周到的服务,增强其满足感。五是为全体员工搭建多类型的交流和沟通平台,提升人际关系的正效应。六是对一些业绩显著的团队及时给予鼓励,对一些存在问题和缺陷的成员及时进行纠偏,形成明确的激烈约束导向机制。
3.构建企业价值观的外部传播系统
首先,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市场环境,企业要努力做到认真调研、仔细分析、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及时掌握发展方向,适时调整推进策略,兴利去弊,引领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其次,要重视塑造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企业外部形象不仅包括设备、厂房、产品和环境等物质因素,也包括管理、服务和信誉等非物质因素,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一种综合印象和评价,也有人称之为公众对企业品牌、文化和声誉等原点信息的集成和复合。企业外部形象如何,直接和间接地对企业价值观产生影响。一种良好的外部形象,可以使员工产生与企业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统一的价值观基础上团结一致、推陈出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反之,则会导致员工离心离德,影响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目前,塑造企业形象的普遍做法是通过实施CIS战略打造企业整体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形成识别认同。具体可以通过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塑造企业形象,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形象,通过迅捷的传播系统和沟通渠道展示企业形象,最终构建全方位的企业外部形象传播体系。当然,有必要指出的是,企业外部形象塑造一定要避免重宣传、轻管理,重观感、轻认知,重策划、轻实践等不良倾向,要将塑造外部形象与切实强化经营管理和服务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企业名至实归的良好形象。
4.发挥企业家的价值观引领作用
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对企业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美国学者詹姆斯?柯林斯曾经说:一旦将一种训练有素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家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融合在一起,企业就会获得一种神奇的、能创造卓越业绩的“炼金术”。因此,积极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远大理想、崇高品德、优良业务素质、不断创新的企业家队伍,对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意义十分重大。
5.强化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的动态匹配
个人价值观是企业员工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对员工日常的言行举止具有直接的约束性和影响力。[18]组织价值观则是企业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及其市场化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持续和价值取舍,是一种组织行为最重要的依托。个人价值观需要以组织价值观为基础,组织价值观则必须要能够为个人价值观提供正确的导向。企业员工差异化的价值诉求与企业相对稳定的组织价值观之间的良性互动,必然会影响和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并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旦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组织价值观形成高度吻合,就必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持续的导向作用。当然,无论是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还是企业的组织价值观,都不可避免地会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企业还可能因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动态调适。尤其在资讯高度发达的网络化时代,社会的巨变导致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的组织价值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复杂而紧密,由此则更需要建立一种高效、快捷的价值观动态调适机制,以提高员工个体价值观与企业组织价值观的适应性和匹配度。
6.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只有落实到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才能取得实际效果。企业不仅需要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将其价值观转化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还需要努力将价值观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和行动,以此深化企业价值观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如美国多米诺公司不惜花费巨资包租专机以实现“30分钟内将货物送达任何地方”的价值承诺;英国航空公司为了一位不愿改乘其它航空公司飞机的日本老太太而不计成本安排专飞等。这些企业其实就是在实践中诠释或践行着自己的价值观,从而让企业形象在消费中乃至社会大众心目中得到了高度认可和升华,获得了远高于经济价值的文化价值。所以,无论是世界上任何一家优秀企业,其成功的秘诀往往是与其信守不二的价值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是通过持续不断的价值观建设,才塑造了这些企业良好的企业形象,并走向了成功。
参考文献:
[1]黄楠森.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和科学内涵[J].伦理学研究,2011(03):11-14.
[2]论语・里仁[O].
[3]老子・十九章[O].
[4]墨子・耕柱[O].
[5]张创开,汪传发.义利之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之演变.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2-31,71-117,153-220.
[6]墨子・修身[O].
[7]李东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2011年应届毕业生誓师大会上的讲话[DB/OL].http:///article.aspx?.
[8]戴晓梅.以德治企--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依托[J].中外企业文化,2001(7):16.
[9]孝经・圣治章[O].
[10]徐华明.当代中国企业价值观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21-22,22-25.
[11]贾勤,叶尚平.中美企业核心价值观内涵跨文化解读[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3):94-96.
[12]刘志迎.试论企业价值观的认识、理解与树立[DB/OL]http:///2009/190779.shtml.
[13]马树林.“入世”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态势[J].中外企业文化,2002(07):7.
[14](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页.
[15]刘.企业形象力[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67,68-130.
[16](美)詹姆斯・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M].俞利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6.
[17]胡浩.管理价值理论的演进、实证研究进展与组织公民行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24-26.
[18]王晓春.价值观契合与企业文化文本:概念、测量及其关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140.
篇7
内?涵
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四方三层”中,“四方”指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代表成员,“三层”指理事会中“规划、组织、实施”三个层面。学校组建由四方代表成员参加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区域合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形成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架构。
校企合作理事会:规划层
理事会负责制订章程及有关制度,明确理事会职能、理事成员单位的推荐和选举办法、各方权利义务等事项。
第一,政府。负责制订企业承担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科技项目、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支持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和各类平台建设,制订招生考试改革办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等相关制度,优化办学环境。
第二,行业。制订行业规划和行业标准、通报行业发展情况、提供人才需求信息,指导学校相关专业建设。
第三,企业。有合作往来的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就业岗位,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科技合作,共建双师素质培养基地、兼职教师储备基地和实训基地,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
第四,学校。调整部门设置和职能,深化以岗位聘任为核心的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使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与社会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打造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开展社会培训,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服务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建设。
区域合作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组织层
第一,区域合作委员会。在学生实习和就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依托各地高新园区,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成员共同参加的区域合作委员会。负责推选并产生区域内的理事单位,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联系,掌握校企合作情况,建设并管理校企合作工作站,推进“厂中校”和星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第二,专门委员会。根据校企合作载体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成立政策与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8个专门委员会,分别对应成立专项工作组,挂靠相关部门,搜集相关信息并开展专项工作。为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提供各种条件和保障。
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实施层
由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学校聘请)和各系教学骨干等组成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负责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安排专任教师的培养与兼职教师的聘任等工作;负责校外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等工作;负责组建科研团队,搭建社会服务平台,组织教师参与技术服务与社会培训;负责监控专业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以及整个专业建设过程中的质量保障。
运?行
校内运行
校企合作理事会的运行机制主要分校内、校外两部分。校内主要采取专项工作会议形式。
在理事成员年度大会上,围绕学校的联合办学、联合人才培养、联合科技教育培训服务等方面展开, 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规模和层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要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学校广泛听取意见, 认真采纳理事单位的建议和意见, 促使学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学校用实际行动给予理事单位回报。
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校企合作理事会是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站。理事会通过秘书处、各理事单位的联络处和联络员之间交流、获取信息资源,分门别类后交由相关职能办公室公布、处理,为各自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渠道。
教研学互融的合作育人。根据学校制定的《“校中厂”建设与管理办法》等制度,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根据“校中厂”合作协议,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设备技术、员工等,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兼职教师等,建立利益共享动力机制;通过例会、座谈等形式,保证校企双方有效沟通,保证“校中厂”高效运行,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通过实施“校中厂”在教学功能、师资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绩效考核,促进“校中厂”良性发展。
校外运行
学校依托区域合作委员会,在学生实习就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打造由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校外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工作站,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信息共享、责任共担,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以“厂中校”建设为突破口,稳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各区域合作委员会制订《“厂中校”建设与管理办法》,会同有关专业筹建若干个校外实训基地,并根据教学进程,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专业教师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参加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
制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以“工作站”为中心,稳步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合作企业的规模、效益、信誉度和校企合作紧密程度等要素,制订《星级校企合作基地建设标准》,分层建设“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探索并形成校外实训基地分层建设机制。
以“订单培养”为抓手,实施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工作站”修订并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等制度,根据星级校企合作标准,全方位推进“订单”培养教学工作:校企共同开发与实施课程,变车间为课堂,实现“教室、实训室、车间”一体化,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各类技能培训。
以双师素质培养和兼职教师储备基地为主阵地,校企互聘人才。根据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专业教师按计划轮流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工作站”协助师资队伍建设专门委员会在区域内星级校企合作基地中建立双师素质培养基地。在“工作站”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场所的同时,也搭建了学校发现、吸引和培养兼职教师的平台。修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建立兼职教师准入机制,发挥“工作站”优势,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在区域合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工作站”推动区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收集校企合作信息、整合区域资源,建设企业资源网络、企业需求信息网络、实习就业管理网络,并认真开展校友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行业企业人才状况调研三大资源库建设,协助系部和相关职能部门收集专业设置、招生等信息。
成?效
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与江苏省模具工业协会为代表的16个行业协会建立密切联系,确保每个重点专业至少有一个行业协会支撑,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学生、企业、学校共同受益。近年来,建立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基地135个,顶岗实习信息库企业4912个,实现了高质量的顶岗实习,吸引企业投入教育基金280万元,为企业开发项目62个,开展订单培养1152人。
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2010年以来,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2金1银1铜,荣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称号;学校2010、2011两届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85%以上被企业提前录用为正式员工;《高职院校“工作站”式顶岗实习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来,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均在96.5%以上。
社会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篇8
内容提要: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试点阶段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的模式并非是一种最佳的选择。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结合目前美国的现状与我国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引起学者、实际工作者和立法者的进一步思考。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大改革,科学设置我国社区矫正的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和推进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美国,其社区矫正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具有比较成熟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的模式,当我国正在进行社区矫正的试点时,结合国情学习和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的模式,是大有裨益的。
在我国目前的关于社区矫正的研究中,对美国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的研究和介绍存在着一定的模糊认识,这些认识如果不加以澄清,不利于我们在试点中对发达国家社区矫正的学习与借鉴。例如:非监禁刑的执行由司法行政部门来管理,是绝大多数国家普遍的做法。[1] 有作者列举了美国、法国、瑞士、日本的具体设置情况。在对美国的解释中指出:“依靠社会力量来管理和矫正罪犯(包括假释犯、缓刑犯等)的社区矫正中心也是由司法部负责管理的。”还有观点提到“对于缓刑犯的执行管理由二千多个单独的缓刑服务工作机构负责,多数州的这类机构设在司法部,属于司法部下属的一个独立机构。另外,美国的社区矫正中心也由司法部负责管理。”[2] 以上提法又被不适当地援引,如:“在美国,司法部门(包括联邦司法部及州司法部)管理和监督全国所有监狱及其它各种类型的惩戒机构,包括管理对缓刑犯、假释犯等进行矫正的社区矫正中心。”[3] 笔者对其他国家的情况没有做一手的调查研究,但是通过对美国的第一手材料的调研,发现这样的解释所依据的事实是不确切或不真实的。因此,依据这样的事实得出的结论是缺乏说服力的并会影响正确的决策。下面,就我所掌握的情况(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对美国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作一探究,希望以此引起对我国现有的社区矫正试点阶段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模式有一个重新的思考,从而保证我国社区矫正这一刑罚制度的重大改革能够健康发展。
一、美国社区矫正的管理机构
美国社区矫正的管理机构具有多样性:既有政府的管理机构,又有非政府的管理机构;既有垂直的管理机构,由有平行的管理机构;既有矫正部门下设的管理机构,又有法院系统下设的管理机构;既有成人的管理模式,又有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管理模式;在设置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机构的同时,又设置了大量的社区矫正的工作机构。目前,美国在社区矫正的运作中,仍然在进行最佳管理机构模式的探索与选择,以实现公正与效率的最大化。下面将主要的几种管理机构和工作机构作一介绍:
(一)政府管理机构
1.联邦一级
政府的管理机构也可称之为官方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是针对非政府的管理机构而言。美国政府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分为联邦和州两个层次,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每个州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各州有各州的宪法和立法机关,各州政府的管理机关组织结构也并非完全一致。因此,联邦政府与各州的管理机关并不具有类似我国的上下级关系。目前,美国联邦政府下设法务部(Department of Justice,我国已习惯将其翻译为“司法部”,但这种翻译是不确切的),在法务部下设监狱局,监狱局主要承担对联邦监狱的管理,曾经也承担过对联邦假释的管理,并设有联邦社区矫正的执行机构如中途住所等。但在1984年,联邦的假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美国判决委员会建议取消联邦的假释,对于1987年11月1号以后被判刑的罪犯,将假释替代为“受到监督的释放”。在此之后被判刑的罪犯必须在监狱服刑一定的时期,没有假释资格,在完成确定的监禁期后,第二个阶段是释放到社区,但必须受到一定的监督。现在,联邦缓刑办公室负责管理所有的从监狱释放的人员,包括假释、受监督的释放、强制的释放和现役军人的假释。虽然联邦的假释从1992年开始逐步停止,但到2002年才有法律的明确规定。然而,联邦的假释委员会仍然保持对1987年11月1日以前犯罪的人员适用假释。[4] 因此,现在的联邦监狱局已基本上不承担对假释的管理了。目前,联邦的缓刑管理是归属于联邦的法院系统。[5]
2.州一级
美国是由50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政府的所在地)组成的联邦。在州一级没有类似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下设的司法厅(局),分管社区矫正工作的政府部门大部分是矫正局,也有的称之为假释和缓刑局(如内华达州)、有的州称之为矫正与改造局(如北达科他州)或改造与矫正局(如俄亥俄州),[6] 美国的缓刑开始于法院,但最初的缓刑机构属于州以下的市、县法院的部门(Judicial branch),这种类型主要是在美国东部,当缓刑制度向美国西部发展并扩展到全国时,各州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组织机构。从目前来看,成人缓刑的管理模式大致有四种:①有30多个州由州政府的矫正局管理(矫正局除承担类似我国监狱局的管理职能外,还承担社区矫正的管理,并且承担对死刑执行的管理);②6个州由州法院系统管理;③6个州由州以下的市、县法院系统管理;④4个州由市、县的政府部门管理。未成年缓刑多数是由法院系统管理。[7] 总之,从州一级的管理情况来看,目前最为普遍的社区矫正管理模式是由州一级而不是县、市级进行管理,管理的部门是政府部门(主要是矫正局)而不是法院系统。[8]
3.对管理机构设置的分歧
美国对社区矫正的管理机构的设置,一直存在的分歧,更多的是集中在对缓刑的管理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缓刑管理应实行中心化管理还是非中心化管理
中心化管理是指由州一级来管理缓刑工作,非中心化管理是指由州以下的市、县一级来管理。赞成由州一级统一管理的观点认为:这种制度能够免除地方政治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对工作的改进和革新,在改革时不需得到地方政治机构和部门的认可;而且,州管理体制在保证社区矫正目标实现方面具有更大的保证;有利于发展统一的社区矫正的政策和程序,有利于在州的范围内保持工作中的一致性,有利于广泛适用新的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同时,有利于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如果归县、市一级管理,不利于加强对工作的交流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赞成由市、县一级来管理缓刑工作的人认为:由市或县一级来直接管理,由于范围小,具有更多的灵活性,能较好地适应自己社区的特点,能为当事人提供更为适当的管理条件并且能更好地利用当地的资源。根据2001年的统计,美国在社区矫正的管理和监督中是以中心化的管理为主导。美国刑事执法研究所对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查,在向研究所报告假释管理情况的15个州中,全部实行垂直管理和监督,即由州一级统一管理而不是通过市、县一级来进行管理和监督;在13个向研究所报告缓刑管理的州中,其中有7个州是实行垂直领导和监督管理,1个州实行县级管理,5个州实行州和县共同管理的模式。[9]
(2)缓刑的管理应隶属于政府系统还是法院系统
赞成由政府部门管理的观点认为:由法院系统来管理缓刑,不利于有效地开展这种为人服务的工作,缓刑是为人服务的一个部分,为了提高为人服务的质量需要更充分地注意专业的公共管理(主要是政府的职能)。法官所经过的训练是法律而不是管理,法官不适合管理缓刑的服务,缓刑归法院管理,工作人员将注重对法院的服务而不是重点放在对服刑人员的服务。另外,在联邦,主要的缓刑官是由法官来任命和解雇,因此,一些联邦的缓刑工作人员在注意到他们工作量和社区的需要之前,可能首先要试图去满足法官的需要。[10] 另外,所有的执法部门应该属于政府的执行部门。在1973年,国家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ssion)指出把缓刑这一工作放在政府部门将有利于对缓刑人员的服务,有利于在管理上把缓刑、监狱工作与性质上有密切联系的为人服务的工作相互协调和相互作用,有利于适当增加财政的预算和提高服务质量。[11] 赞成由法院来管理缓刑的观点认为:法院对缓刑有更多的责任。联邦缓刑是由联邦法院系统来管理,由于联邦法官实行终身制,因此在适用法律和政策时能保持相对稳定。法院比政府部门更知道缓刑资源的需求,另外,缓刑工作人员归法院管理,有利于提供缓刑服务有效性的自动的反馈。[12] 在缓刑的全过程中,法院能对缓刑工作者进行指导并随时采取及时的行动,如当缓刑人员违反规定后,应及时撤销缓刑等。另外,法官往往更相信自己的工作人员的情况报告(与其他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的情况相比),如判决前的报告。也有的人认为缓刑工作者与法官在一起工作并保持紧密的接触,能保持较高的士气(工作热情)。但目前在美国有更多的人倾向于缓刑应由政府的矫正部门来管理。
(3)缓刑是否应与假释管理合为一体
由于缓刑和假释管理有很多相似之处,如缓刑和假释前的调查和管理等,许多州将两项工作合并,由矫正局而不是公安局管理。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有利于统一招聘、培训工作人员,这种综合性的社区矫正服务有利于提高社区监管工作者的专业化程度。然而,两者之间又有细微的或说是重要的区别,一些专家认为将缓刑和假释合二而一,其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假释人员是在监狱服刑一段时间后,他们面对着许多如何重新进入社区的令人担心的问题,而缓刑人员一般犯罪较轻,尚未陷入犯罪的生活方式,鉴于缓刑和假释的这些区别,应该对其有不同的管理方法,由分别的机构来管理。目前,在美国最基层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中,一部分州设有单独的缓刑办公室和假释办公室,而另一部分州是将缓刑与假释合署办公。
(二)非政府管理机构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刑罚成本,目前在美国的社区矫正中,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了对社区矫正的管理。所谓非政府组织参与管理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签订合同或购买服务的形式,让非官方的组织和机构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非政府组织也需严格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国家的有关部门需要对非政府组织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非政府组织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全程管理。包括对从服刑人员的接牧、分类、监督、实施各种矫正项目、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直至服刑期满回归社会;另一种是非政府组织或社团组织与官方的组织和机构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承担部分的社区矫正的工作,如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提供部分矫正处遇项目,如戒毒,控制酗酒的项目,对服刑人提供一定的训练和服务。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好处是有利于降低刑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社区矫正工作机构
社区矫正的工作机构是指直接面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工作站、点和治疗处遇机构。主要可分为居住的和非居住的两种。
1.居住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
这种机构是指建立在社区的,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晚上在其中居住的机构。一般称之为中途住所或居住中心。这样的机构在美国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公立的和民营的机构,在不同的州,它们的设置以及定义也是有所不同。对当事人控制的强度也有所不同。这种机构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帮助刚从监狱出来的人员适应社区的生活并考虑到社区的安全问题,有的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向当事人提供简单的住宿条件,但大多数则是强制性的要求服刑人员在此居住,有的中心居住的对象是与酒精、犯罪相关的人员,对他们采取一些类似住院性质的治疗、强化的咨询服务及帮助寻找工作。居住中心的对象包括缓刑人员、提前释放和假释人员以及其他有关的因犯罪而被安排在社区进行矫正的人员。
居住中心的主要功能有:(1)提供食品和住所。一些假释人员在监狱服刑中通过劳动得到一些收入,而一部分人没有。这样,中途训练所使经济困难者能暂时有一个地方居住,并解决一日三餐,有利于他们寻找工作和参加一些自助项目,成为一个过渡的场所;(2)工作安置、职业指导和就业帮助。几乎每一个居住中心都通过与有关单位及个人联系、通报有关招聘的信息等途径帮助罪犯寻找工作;(3)对当事人提供一些特别的治疗和矫正项目。根据一些罪犯如性罪犯、涉及、酒精和精神障碍、智力低下、迟缓的罪犯等一些特别的需要和问题,让其参加一些特别的治疗项目;(4)减轻监狱的拥挤;(5)行使对缓刑、假释人员的监督功能。这些监督功能一般是由缓刑、假释办公室来行使,当这些人进入居住中心,工作人员将对当事人的行为负有责任。(6)节省开支。居住中心的花费一般说来低于监狱。大多数当事人的每天费用为$15—$25。该费用约75%是由州政府支付,其余部分由当地的市和县来提供;也有的州采取由当事人提供部分的费用,如房费和伙食费等;也有的通过募捐形式,当然,各州的情况有所不同。
转贴于
2.非居住的社区矫正机构
主要是指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直接提供监督、矫治和服务的缓刑、假释办公室,有的是二者合一的办公室。该办公室在正常的工作日中,每天都有大量的缓刑、假释人员按照约定的时间到办公室与工作人员见面,汇报有关的活动情况,接受工作人员的提问和检查(包括和酒精的测试)。同时,缓刑假释办公室经常举办有关的矫正处遇项目,如针对性罪犯的、吸毒酗酒人员的专门讲座和学习讨论,以及认知技能的培训等。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办公室通过电子监控随时掌握服刑人员的行踪。但并不为服刑人员提供住宿。
另外一种比较有效的形式是日报告中心(Day Reporting Center)。用以对罪犯实行监督、惩罚、矫治和服务的社区矫正专门机构。犯人一般住在家中,但需每天或经常向这个机构报告自己的情况,在有的州,要求当事人每周到报告中心约8-12小时,包括汇报情况和参加活动。事实上,这一机构的管理是将强化的缓刑监督、不准离家的软禁和早期释放等形式有机结合后而形成的一种管理机制。该机构在不提供住房的前提下,对犯罪当事人进行监督、测试和提供教育、咨询、工作前的准备等矫正项目的服务。许多报告人虽已完成了他们在看守所的最后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监禁,他们虽然居住在自己的家中,或同时在社区从事一份常规性的工作,但仍需在执法部门的监控之下。
日报告中心一般均有一定的规章和指导原则。在一个矫正概要的册子中表明了日报告项目的要求:(1)当事人需与报告中心签订一个合同,详细说明自己的家庭住址、工作、教育情况、经济情况、测试、咨询、社区服务和赔偿的情况;(2)通知当事人所在地的警察部门;(3)确立宵禁时间,一般是晚上9点;(4)要求当事人将每天的活动及地点记载下来;(5)对当事人的家、工作和其他活动地方进行现场检查;(6)进行适当的尿检,一般1周两次;(7)安排电话的检查主要在周四、五、六晚上;(8)确定教育项目——祛除吸毒成瘾,怎样做好家长,从监狱过渡到社区的技能等都是主要的教育内容。
二、美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配备
目前,美国的社区矫正工作者主要指缓刑和假释工作者,2004年,在美国社区矫正的对象中,缓刑人员有415万,假释人员有76.5万。看守所押犯为71.4万,监狱押犯为142万,13社区矫正对象占美国所有正在服刑人口的70%。因为虽然在一部分州缓刑和假释的管理是分别进行的,但是在较多的州,社区矫正工作者是兼管缓刑和假释人员的,缓刑和假释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是属于政府或法院的工作人员,一般列入公务员系列。
社区矫正是一项专业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这已为美国的实践所证实。从美国社区矫正的管理中可见其内容的丰富:在监管方面,首先需要对服刑人员进行风险程度和需求结构的评估,然后对其分别采取一般管理、强化管理或特别管理。同时要承担或协助对赔偿、罚款以及社区服务等惩罚项目的执行,监管的形式有中途训练所、日报告中心、家中监禁、电子控制等,同时需根据服刑人员的表现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另外为配合法院的判决和假释委员会作出假释的决定,工作者还要承担撰写判决前报告、假释前报告的任务。在矫治方面,社区矫正工作站往往针对不同的对象设有许多不同的矫治处遇项目,如家庭咨询、个人咨询、健康关注、针对滥用、酒精问题的专门矫治项目,对服刑人员的干预,对暴力罪犯和性罪犯提供特别的服务、对服刑人员提供必要的文化课程以及开设专题讲座,如预防家庭暴力、情绪控制、如何当好家长、提高认知技能等课程,对有精神障碍、精神缺陷的服刑人员提供特别的精神和心理矫治项目。在提供服务方面,主要包括提供技术培训和工作信息,向有关部门推荐,帮助服刑人员寻找工作,帮助处理家庭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矫正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如恢复性司法执法理念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等。
为了避免在工作中的杂而不专,提高工作的效率和专业化的管理,美国的社区矫正工作者一般都有更为细化的分工,目的是能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更为有效地开展工作。除了以上提及的缓刑官和假释官之分外,在有的州,对缓刑官和假释官的工作按照工作性质和犯罪类别又作了进一步的分工,如有的工作人员侧重分管判决前的报告或假释前的报告,有的侧重对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和矫正服务;有的按照罪犯的类别,要求工作人员对财产型犯罪、滥用和酒精的犯罪以及性犯罪者进行分别的管理。在康涅狄格州的缓刑办公室中,缓刑工作人员可分为判决前报告缓刑工作者、分类缓刑工作者、强化监督缓刑工作者、一般监督缓刑工作者、性罪犯缓刑工作者、犯缓刑工作者、技术违规罪犯缓刑工作者等。工作人员实行对缓刑和假释人员管理中的专人负责制,并保持一定的工作量,美国的缓刑和假释工作者管理案件的数量根据管理的类别和管理的程度而有所不同。根据2001年的统计,每个缓刑工作者对一般缓刑管理的平均人数是133人,强化管理的是28人,电子监控的是15人;对一般假释管理的平均人数是73人,强化管理的是25人,电子监控的是21人。在对缓刑假释混和管理中,一般管理的平均数是94人,强化管理的平均数是25人,电子监控的平均数是33人。[14] 鉴于社区矫正工作的专业性、法律性要求较高,因此,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选拔和配备也具有较高的要求。
美国矫正协会对于缓刑假释工作者的准入资格提出了如下的标准:“至少需要有学士学位或者具有完成了一个职业的发展项目,这个项目包括与缓刑假释工作相关的经历、训练和学院的学分足以说明其学习的程度相当于学士的学位。”[15] 事实上,美国所有的缓刑和假释机构均要求申请人至少应具有以下专业的学士学位:刑事执法、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工作。一些用人单位还要求具有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学历或从事咨询工作的经历。由于美国的高校中没有专门的社区矫正的专业,因此当他们在获得竞聘的岗位之后,正式进入角色之前,往往要接受短期的专业培训,另外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还需接受每年的在职培训。在美国,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准入标准一般都高于公安和监狱警察的标准,公安和监狱警察的准入学历标准在绝大部分州仅要求具有高中学历。
对缓刑假释工作者个人的素质要求主要可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①基本知识。缓刑假释工作者应该对刑事法律、警察工作、法院和矫正的体系、社会学、心理学知识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领悟。在一些司法区,特别是联邦的缓刑,由于白领犯罪的数量有所增加,当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判决前的调查和监管时,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会计和银行业务的知识。②个人素质。缓刑假释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能力来应对各种罪犯,以及罪犯们的欺骗伎俩和敌意表露,能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行使权力,与其他工作人员较好地配合,能够有条理地组织工作和准备文字报告。③承担责任。缓刑假释工作者必须勇于承担责任,这种责任是基于在处置罪犯时与其他部门打交道时产生的,并应该严格执行法律和遵守规则。④处理好外部关系。缓刑假释工作者必须能够有效地处理与不同机构和个人的关系,这种关系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刑事司法执法的范围(警察、检察官、法官和矫正工作者),另一类是社会服务的范围(处遇、福利、就业和教育)。不同的机构往往对罪犯会有不同的态度,工作者必须对此予以适当的处置。
对缓刑和假释工作者的选择程序一般需要通过类似于公务员选择的程序。主要有三种制度:①打分制度;②面试制度;③打分面试结合制度。打分制度是申请者需要符合该任职的最低质量要求,即要求通过一个综合的书面测试。如果能够通过最低分数线将被列入候选人名单。有些用人单位的打分,除基于书面测试外,还结合申请者教育和工作经历的背景综合得分来决定取舍。批评者认为书面测试并不能决定候选人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工作者。面试制度是指申请人需要符合用人单位的最低要求。申请者不需要进行书面考试,但他们需要经过用人单位的面试。在这种制度下,用人单位有非常大的灵活性。打分面试结合制度是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申请人首先需要通过书面的资格考试,书面考试通过后,将被列入候选人名单,然后通过用人单位的面试决定取舍。
由于社区矫正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为了保护社区安全及工作人员自身的安全,目前美国的一部分州授权社区矫正工作者在工作时可以携带武器。根据不完全统计,在被调查的15个缓刑机构中有6个机构的缓刑工作者准予携带武器,其中的2个机构授权在转运缓刑人员和实施逮捕时准予携带武器;在被调查的16个假释机构中有12个机构授权假释官携带武器,在被调查的29个缓刑和假释合一的机构中有25个机构被授权携带武器。[16] 对于非政府组织中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由于在工作分工时一般承担对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管理,因此他们一般不佩带武器,工资待遇略低于属于政府或法院系统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由于社区矫正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较强的专业性,因此他们的工资收入往往高于监狱警察(穿制服的矫正工作人员),根据2001年的统计,缓刑工作者工资幅度(年收入)是在2.89-5.15万美元,假释工作者的工资幅度(年收入)是在3.15-4.77万美元,缓刑假释工作者是在2.67-4.95万美元,三者的平均年收入是2.84-4.96万美元。[17] 而监狱警察的平均年工资幅度是2.36-3.82美元。[18]
三、对美国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和人员配备的思考
当我们对美国的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和人员配备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时,有必要对与我国社区矫正的试点和推进中的管理体制和人员配备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并通过更加广泛的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和了解,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和人员配备机制。通过对美国模式的探究,至少有以下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社区矫正的管理体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社区矫正的管理在联邦一级,主要并不是由司法部来管理,在州一级,并不存在司法部和司法行政管理部门,那么,我国将社区矫正试点的管理部门放在司法部的基层司,各省市自治区在试点中将社区矫正的管理部门大多放在司法厅、局的基层处以及下属司法行政部门的基层科和司法所,其理论与实践的根据何在?美国社区矫正的管理部门大多是由矫正局来行使,矫正局的职责是管理监狱和社区矫正。而我国社区矫正的试点基本上与监狱的管理部门不搭界,原因何在?美国社区矫正的管理和运作充分体现出了对专业化的重视,而我国社区矫正试点中的管理由公安派出所转到司法行政部门的司法所,仍然把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兼职而不是专职的工作,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目前我国缺少居住性质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是否需要尽快进行试点?
(二)社区矫正的人员配置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积累,美国的社区矫正工作者已经发展成一支专业化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刑事执法队伍,不仅确立了严格的准入标准,而且已成为一个热门的工作岗位。而从我国社区矫正试点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素质,尚不能较好适应社区矫正这一刑事执法工作的需求。在上海,社区矫正工作的管理任务主要落在社会工作者的肩上,但是社会工作者虽然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可以扮演积极的和重要的角色,但他们并不具有刑事执法的属性,随着社区矫正对象数量的增加,刑事执法的功能将更加突显,因此,社会工作者难以承担和替代在社区中刑事执法的重任。面对我国刑罚制度的改革,现有的社区矫正人员的配备机制值得我们认真检讨。
【参考文献】
[1] 吴宗宪、陈志海、叶旦生、马晓东:非监禁刑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665页。
[2] 郭建安、郑霞泽主编:社区矫正通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104页。
[3] 袁登明著:行刑社会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308页。
[6] 吴宗宪、陈志海、叶旦生、马晓东:非监禁刑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422-423页。
[7] Camp, Camille Graham and George M. Camp. 2002. The Corrections Yearbook. Criminal Justice Institute, Inc. Middletown, Connecticut. P. 226. 补充说明:缓刑管理者(administrator)的平均年收入是9.59万美元,假释管理者(administrator)的平均年收入是8.19万美元,缓刑假释结合的管理者平均年收入是8.5万美元。
[18] Camp, Camille Graham and George M. Camp. 2002. The Cotrections Yearbook. Criminal Justice Institute, Inc. Middletown,Connecticut.P.168.监狱长的平均年收入是7.03万美元,见149页。WW赵文胜XX赵文胜CK
[4] Cromwell, Paul F. 2003. Community - Based Corrections.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p. 169.
[5] Cromwell, Paul F. 2003. Community - Based Corrections.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p. 100.
[7] American Correctional Association, ACA Directory 1992 (College Park, Md. : American Correctional Association, 1992).
[8] Petersilia, Joan M. 1998. Prob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art 1. Perspectives 22. (Spring) : 30-41.
[9] Camp, Camille Graham and George M. Camp. 2002. The Corrections Yearbook. Criminal Justice Institute, Inc. Middletown, Connecticut. P. 202.
[10] Cromwell, Paul F. 2003. Community- Based Corrections.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p. 100.
[11] Washington, D. Co :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3). U. S. National Advisory Commission in Criminal Justice Standards and Goals, Corrections P. 314.
[12] Cromwell, Paul F. 2003. Community - Based Corrections.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p. 100.
[13]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Bulletin. 2005. Probation and parol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4. p. 1.
[14] Camp, Camille Graham and George M. Camp. 2002. The Corrections Yearbook. Criminal Justice Institute, Inc. Middletown, Connecticut. P. 195.
篇9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班;合作管理机制
基金资助:本文系新世纪教改工程2010年一般B类资助项目“高职高专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优质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2010JGB19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
一、导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描绘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绚丽蓝图,《教育规划纲要》别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校企合作订单班正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许多高职院校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所谓“订单班”,就是指由合作企业提前(一般毕业前1~2年)在学院的对口专业或相关专业中,通过双向选择重新组成的班级,该班按照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修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毕业生将提前(一般毕业前1年)进入企业工作。订单班由于是按照学院和企业的双方要求,在互惠三赢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既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同时为企业培养了忠诚可靠的人才。
然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有没有独具特色、机制完善的校企合作,将决定高职院校的前途命运。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开启技能人才培养之路,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而打造高质量、高水平、深合作才是校企合作的精髓。本研究即从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实际出发,总结该校校企合作的经验和思路,提出深度校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二、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订单班特点
笔者所在的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已经在多个系部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和实习基地,笔者所调研的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深圳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共同成立的校企合作订单班——“人人乐商场管理定向班”(2010级),编入该班的学生必须通过笔试、面试等考核环节。双方协议定向培养商场管理技能人才,双方共同商订该班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集团公司不定期派企业高管和相关技能专业人士参与教学活动,编入该班的学生在入学的第二年,即与深圳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实习和就业协议,在校学习两年后直接进入公司属下企业进行带薪顶岗实习。
具体来说,是采用“1+1+1”的模式,第一个“1”,即第一年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其他同学一样,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第二个“1”,即第二年融入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课程,并安排企业相应人员授课,在这一阶段,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开设相应的课程,让订单班的学生在毕业前就开始接触企业,接触将来的工作内容,为之后顺利进入企业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个“1”,即在第三年,订单班的学生全部进入企业事先预留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并获得与同级员工一致的待遇。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到,“人人乐商场管理定向班”将有2年的时间与企业共同管理该班学生,即第二年的在校学习和第三年的企业顶岗实习,所以如何共同管理好订单班的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将决定着订单班学生的毕业质量和就业能力。
三、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管理的建设思路
人才合作管理重在合作,怎样合作才能更有利于双方的共抓共管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清晰人才合作管理的目标,即培养出既符合高职院校要求,又符合企业人才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工作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基于这一目标,人才合作管理的建设思路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树立先进的订单班管理理念,并做到双方人才培养理念的统一。
订单班的学生既是高职院校的在册学生,又是企业为自身培养的储备人才,所以要培养好订单班的学生,就必须要做到双方的理念统一。
首先,对于学院来说,不能认为订单班是企业培养自己的人才,所以就希望企业能抽出更多的时间,甚至能像教师一样去带这个班级的学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其次,对于企业来说,也不能认为既然还是学生,就应该更多地由学校来管理,自己只负责某些课程的授课任务即可,这显然也是不可取的;最后,对于订单班的学生来说,学院和企业都应该灌输给学生一个鲜明的理念,企业订单班不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包分配,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对岗就业,而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速发展的企业为将来的战略目标实现所做的人才储备,表现优秀的可提前转正、定级、晋升,表现不合格的同样可以淘汰。
2、企业和高职院校联合成立人才共管的机构,完善制度,并配备适合的人员。
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很多都停留在基础合作的浅层次,只是校企互访,相互培训或授课等,而校企深度合作有赖于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这就需要校企双方在深度访谈和沟通后,建立一个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的专管机构,这个机构可以设置在学院里,企业安排专人负责相关事务的联络,甚至可以到学院的专管机构来办公。当然,除了专管机构这个“体”以外,“制”也很重要,必须要由校企双方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以保证校企沟通、合作培养、学生发展等方面事务的顺利开展。
3、双方共同加强人才培养的理念宣贯、发展评估和质量监控,确保订单班质量。
人才培养既然是校企双方的义务,那么对于订单班的质量,校企双方也同样要重视,订单班的质量保证,除了以上的2点以外,双方共同对人才培养的理念宣贯、发展评估和质量监控也非常重要,按照我院人人乐商场管理定向班的经验,理念宣贯、发展评估和质量监控要从大一就开始,具体用下表1阐述。
表1各阶段人才合作培养的理念、评估与质量监控
学期阶段 合作阶段
(1+1+1模式) 理念宣贯 发展评估 质量监控
大一上学期 第一阶段
(学院基础课程) 了解企业文化 对企业文化及其影响机理做深入了解 开展案例讨论和考察考核,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大一下学期 熟悉企业岗位和相关制度 对企业岗位设置和工作任务以及制度建设内容有所了解 校内实训模拟,小组团队意识培养,期末考核
大二上学期 第二阶段
(企业课程融入) 岗位基础课程 按照岗位基本要求,开设一些理论性和常识性课程 通过课堂训练、基本知识解答、期末考试来综合监控
大二下学期 岗位专业课程 基于岗位知识需求,开设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 通过模拟训练、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监控
大三上学期 第三阶段
(在岗实习) 基层岗位轮岗 主要是通过知识学习和具体岗位结合,融理论和实践性一体,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能力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能力,并将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加深对工作的认识
大三下学期 针对性岗位的培养 根据学生兴趣和本领与企业实际,进行具体岗位的培养 对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并撰写实习报告,指出问题,提出对策
四、高职高专校企合作班学生的人才合作管理保障措施
1、学生职业人意识培养
第一,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帮助学生树立职业人必须的自信意识。肯定他们在专业学习与实习过程中的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树立他们的自信意识。第二,大胆采用实习小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进行分组,通过学习或实训任务的协作完成让学生增加协作意识。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习实训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结合一些拓展性的任务,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
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办学要全面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以经贸类高职院校为例,应瞄准经贸行业就业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经贸类就业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结合经贸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第一,应使专业布局与就业需求相吻合,既符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又能够适应合作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同时,各专业应建立有企业相关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组织审定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以应用为主旨,来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第二,在知识结构上,以“必需”、“够用”为度,不盲目追求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专业知识的“高、精、尖”,强化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突出高职高专特色。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满足企业用人单位需求的、与社会行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第三,从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调整、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由高职高专院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这样可以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用得上、留得住、有后劲”的高职高专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6]16号文件
2.吕健伟,韩宝军.试论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年第3期:12-14页.
篇10
一、各市、县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需要和市场容量,审批设立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和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避免出现一哄而上,过多过滥的现象。并要按国家和省规定的资质条件,严格把关,不具备条件的不核发资质等级证书和不准其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服务等业务。
二、建立规范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和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设立审批和资质审查制度。一般按如下程序进行:
(一)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股东向建委或房地产管理局提出申请;
(二)经建委或房地产管理局批准后,持批文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公司(机构)名称核准手续;
(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名称后,持核准名称文件到建委或房地产管理局申请资质审查;
(四)经审查合格发给资质证书,持资质证书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等手续。
三、考虑到我省已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开发能力已远远超过房地产开发经营市场的实际需要,今后一段时期,除确实资金雄厚和承担政府指定的开发项目外,不宜再批准设立新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已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向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公司过渡。并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兼并、收购中小型开发公司,培育和发展一批大型房地产集团企业,在我省房地产开发经营和住宅小区开发建设中起主导和骨干作用。
一个部门或企业原已设立有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在深化企业改革中,要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大型集团企业,形成资金、人才和管理优势。
对设立后多年没有开发业绩的开发公司,要取消其房地产开发经营资格,以后需要开展此项业务再重新申请。
四、设立物业管理公司,一般要有比较明确的可管物业,并不少于5万平方米。达不到要求的,市、县建委或房地产管理局要做说服工作,尽可能动员开发建设单位将其移交给已有的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一个开发公司,其开发经营的物业超过5万平方米的,原则上也只准许设立一家物业管理公司,促使其形成规模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降低管理成本。
五、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房地产交易活动比较活跃的市、县,可发展快一些。但也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要和实际容量,避免出现失控和造成恶性竞争。一些部门申请设立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容易造成垄断性经营(服务)的,应予限制。同时,为促进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一个部门或企业一般不宜申请设立两个以上(含两个)业务相同的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
房地产开发公司设立的机构只销售自己开发经营的商品房的,不需要申请房地产资格。
六、各级建委和房地产管理局对物业管理岗位人员、房地产估价员和经纪员的培训和考试发证工作,也要从各地实际需要出发,基本满足市场需要后可暂停一段时间,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已有专业人员的提高上来。通过对各类房地产专业人员培训的控制,达到调控物业管理公司和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保持适度发展的目的。
七、各市可根据建设部和省建委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和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设立和资质。并于每季度首月10日前把前一季度批准设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和房地产经纪()机构,统一列表报送省建委房地产业处备案。不报省备案的,年审时不予受理。
- 上一篇: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措施
- 下一篇:电子档案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