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综述范文
时间:2023-05-04 13:2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科护理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处理问题人性化,做到柔性管理当护士不慎出现护理过失后,表现沮丧、颓废,护士长应理解护士,不过分指责,查明所属原因并勇于承担护理管理中的领导责任,积极与家属沟通、协商、解决;让护士有依靠,感受团队的温暖及凝聚力,事后召集大家讨论、规避日后再次出现相同护理问题。因为柔性管理的体制是一种人性化管理,强调在尊重人、重视人、理解人的基础上管好人、用好人。将“柔”方法与“软”控制协调有机结合,做一个具人性化和令人信服的情感领导,从而达到有效的管理。
2、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护理管理者要善于激发下属的工作激情,组织有益的团体活动,缓解、释放护士压力;促进护士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由单纯追求管理效率转向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最大价值。
二、打破传统护理质量分析会议,改变多年来护士长一人在上面讲,护士在下面听的管理思路,让护士人人参与管理
此种模式存在一定弊端:如彼此间缺乏纵向沟通和横向反馈,护士长不能及时全面了解护士掌握护理质量分析会议内容的多少,对全面把握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及时改进与提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之上班者不能及时了解会议内容,口头交流效果不佳……针对上述情况,本人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及思路:通过收集儿科目前存在的问题、不足、护理安全隐患等,利用拍照、备注、制作幻灯片等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标注、讲解,在整个会议过程中,打破传统死气沉沉的护理会议,并购买零食、小礼物等奖励发言的护士,活跃会场气氛,让护士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自己找问题、纠错误、想办法、勤思考、避纠纷,让护士人人参与护理管理,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有质控、有反馈、有整改的完整体系。护士长作为科室护理管理者,要激励护士的创造力、管理能力、工作热情,激发共同理想及目标,形成群体合力,最终实现管理目标。
三、微信群、短信、QQ空间等沟通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工作表现及护理队伍的稳定性直接相关,而且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导致不服从医院管理,病假事假增多,甚至离开护理岗位,导致护士短缺等恶性循环。而人际关系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本科室在空闲时间运用微信、短信、QQ空间等多种方式,使护士间相互帮助,关系融洽,及时了解并掌握护士的心理动态,拉近与护士之间的距离,提高护士重要信息的知晓率,激发护士学习的浓厚兴趣,改善护士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了科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建立护士排班要求本,充分体现护士长关爱下属,体谅民心,发挥员工积极性和潜能
护理技术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护理质量,而决定护理质量的关键是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因此,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进行人性化排班,既确保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又能满足护士的合理要求。本科室自制了护士排班需求本,有特殊需求的护士在护士长排班前3天将需求登记在排班需求本上,护士长在保证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上,注重护理人员新老搭配,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和谐的工作氛围,良好的员工关系和高度的责任感,能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和潜能,提高人力资源整体效能。
五、结论
篇2
【关键词】儿科、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040-02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它不仅要求护士熟练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为病人提供健康服务,还要求护士必须掌握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1]。儿科的健康教育向来是健康教育中的难点和弱点,因为其对象的特殊性,内容多、牵涉面广,而且在内容和方法上与其他科室有很大差别,所以健康教育难以取得满意效果[2]。为此,临床护理人员根据儿科健康教育的特性研究出不少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以下是近几年有关儿科健康教育方法临床研究的综述。
1 PDCA循环在儿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PDCA循环又称作戴明环,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反馈原理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方面[3]。江爱萍[4]将PDCA循环应用于儿童哮喘的健康教育,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护理程序,实现健康教育的个性化、全程化、阶段化;其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针对儿科护士大多数学历层次偏低,以及功能制护理养成的勤于动手、疏于动脑,满足于正确执行医嘱,从而造成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学习动力不足的特点[5],在儿科健康教育中应用PDCA循环能巩固、丰富护士的专业知识及综合知识,有助于护患沟通技能的提高,促进护士对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探究,使护士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都有明显提高[6]。
2 制定单病种健康教育路径
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对特定病种病人在住院期间按照预定的医疗护理计划进行治疗护理[7]。健康教育路径是将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借鉴于健康教育的实施[8]。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首先成立健康教育路径小组[8,9],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某病种健康教育路径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应用循证护理查阅资料,结合医生的诊疗计划,即临床路径,由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共同制定该病种健康教育路径表。护理人员根据健康教育路径表时间顺序逐项落实,并对患儿及家长的需求反复评估、教育、评价,达到最终目标。王凤娇[9]等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小儿肺炎后,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要明显低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p
3 采用程序化和量化健康教育方式,避免随机健康教育
随机健康教育指的是护士事前没有周密的教育计划,凭经验针对不同个体出现的健康问题给予指导[13]。随机健康教育是患者出现问题才进行指导,缺乏预见性和系统性[13],儿科健康教育内容繁杂,涉及面广,随机健康教育无整体概念,内容长短不一,患者及家属容易遗忘,造成健康教育效果不能达标。程序化健康教育就是收集资料进行评估、确立就健康问题、制定教育计划、组织实施、连续动态的评价。谢凌云[14]等对程序化健康教育和随机健康教育进行比较后发现,程序化健康教育有利于缩短住院日,提高治愈率。黄津芳[15]等研究发现程序化健康教育也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程序化健康教育以护理程序的流程为基础,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和系统性,使患儿真正受益。相较于随机健康教育,量化健康教育更加合理,更能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量化健康教育指的是护士根据健康教育计划,在每天对每个患者完成一定的健康教育内容。有报道[13]量化健康教育在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随机健康教育。有研究[16]显示量化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患儿对医疗环境的恐惧,医疗恐惧是儿童恐惧的重要方面。量化健康教育就是以记忆与遗忘的原理为理论基础,每天宣教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较全面,不易遗漏[17]。
4 设置专职健康教育护士
由于儿科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工作繁忙,护士用于健康教育的时间有限[18],且儿科病房陪住人更换频繁,陪住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年龄较高的陪护人相对文化层次较低[19],所以设1名专职健康教育护士,不参与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负责全病区患儿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口头宣教、开设病区健康教育小课堂、协助编写新的健康教育处方和宣传资料、出院患儿电话回访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20]。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设立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促进了护士提高自身素质[21],密切了护患关系[22]。胡荣[23]指出实施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后病人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病人的参与意识、病人满意度三个方面较以往健康教育方式均有显著提高,设置健康教育护士能较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值得推广。
健康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收益的健康促进手段,Deborah Winders Davis[24]认为对低收入家庭学龄前患儿哮喘最有效地干预手段就是健康教育。做好儿科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黄津芳.护理健康教育学[M]. 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6. 1.
[2]王琳.儿科健康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290):1662-1663.
[3]薛小玲.护理管理学[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28.
[4]江爱萍.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0,17(7B):74-76.
[5]李朝华,高秀珍.儿科病房开展健康教育的难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32-33.
[6]周燕. PDCA循环在儿科输液室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72):653-654.
[7]曹洁,陆小英,蔡建英等.单病种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制订与实施[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6):443-444.
[8]叶宝霞,李亚玲,时云等.健康教育路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9):1554-1555.
[9]王凤娇,陶艳,王永梅.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肺炎的应用[C].中华护理学会第2届护理学术年会―国际儿科护理学术研讨会暨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北京:(出版者不明),2010:546-547.
[10]田丽.临床路径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12),734.
[11]雪丽霜.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2):547.
[12]白文娟,钱明芳,薛梅.临床路径在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136.
[13]张积慧,黄志红.量化健康教育与随机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8-329.
[14]谢凌云,彭希敏,高永生等.儿科程序化与随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6-7.
[15]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77.
[16]马春晖,李平,杨从平等.量化健康教育对先心病手术患儿医疗恐惧的影响 [J].护理学杂志,2005,20(10):24-25.
[17]沈晓琴.量化健康教育与随机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20(10):918-919.
[18]邱岸花.儿科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9-30.
[19]杨晓丽.儿科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护士,2010,12:146-147.
[20]陈燕云.儿科病区设置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体会[J].护理学报,2011,18(2B):77-78.
[21]田芳.专职护士对心血管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尝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55
[22]王虹.设立病房专职健康教育人员 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J].护理杂志,2005,20(12):97-98.
篇3
1 HFMD的临床特点
手足口病是丙类传染类疾病,起病急,传染性强,经各种途径侵入人体后,主要在咽部或小肠粘膜等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组织繁殖,大部分为隐性感染,产生特异性抗体,而少数人因机体免疫力低下,病毒进入血液产生病毒血症,进而侵犯不同靶器官导致感染的播散[4]。根据崔焱主编的儿科护理学中由EV71感染的临床表现,分为五期,手足口出疹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心肺功能衰竭期、恢复期,开始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如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差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当累及神经系统时,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烦躁、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 ,严重者即为心肺功能受损,心率过快或过慢、呼吸浅促,出冷汗,面部发白,四肢湿冷,指(趾)发绀,血压降低,甚至咳粉红色泡沫痰。
2 护理
2.1 维持正常体温
保持室内室内温湿度, 患儿衣被不易过厚,汗湿的衣被及时更换。高热期间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并记录,药物降温的同时辅以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可在患儿额头、颈外侧、腋下、腹股沟、后背等部位,禁忌擦拭前胸、腹部、足底,尽量避开皮疹部位,并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呼吸、血压、心率变化 ,半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2.2 口腔、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其次,鼓励患儿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避免摄入辛辣、苦咸等刺激性食物,对于不能经口进食者,需给予静脉营养。做好口腔护理,保持患儿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有口腔溃疡的患儿可将维生素B2粉剂或碘甘油涂于溃疡部位,以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
2.3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衣被清洁,将患儿指甲剪短以免抓破皮疹 ;在手足部皮疹未破溃处涂上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而对于疱疹意破溃者或有继发感染者,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结痂处应使其自行脱落,不要强行撕脱 。对于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加强臀部护理,若有感染可涂抹抗感染药膏,如莫匹罗星,注意防止皮疹破溃以免患儿的分泌物污染。
2.4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重症患儿,若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嗜睡、肢体抖动、呼吸及心率增快等表现时,提示有神经系统受累或心肺功能衰竭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师,积极配合治疗,给予相应护理。
2.5 消毒隔离
由于HFMD传染性强,易引起大范围流行,所以做好隔离是非常关键的。患儿病房应每天开窗通风两次,定时消毒病房内空气及患儿生活用物等,对于医护人员,做好自身消毒,接触患儿前后均要消毒双手,尽量减少家属陪伴及探视人员,降低人员流动,护理人员要做好陪护宣教工作,要求勤洗手、戴口罩。
2.6 健康教育
向家长介绍手足口病的流行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等,对于在家隔离的患儿,教会家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病情观察,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到医院就诊。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教会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也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7 预防性护理
养成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等,以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HFMD流行期间实行预检分诊,诊室内要严格消毒,医务人员在接诊患儿前后要洗手;对于非一次性仪器和物品要擦拭消毒,对于日常用品、玩具等应及时消毒处理,如有物品被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污染,可高温、紫外线或者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是预防HFMD的关键[15]。
篇4
1 注重整体的形象
珍惜工作价值,从内心理解家长的焦虑或挑剔,衣着要整洁、大方、表情要谦和,温柔,在输液室内布置儿童喜受的饰品,窗帘也以患儿喜爱的小动物为主要内容,室内备有可移动的输液先进,患儿输液器闹时,要在家长陪同下四处走动,让患儿轻松愉快的完成输液任务。
2 充分利用语言交流
当患儿及家长提出各种问题时,要因人而异恰如其分地给予诠释,以减少或避免护患冲突。家长渴望药到病除,我们要怀着同情心,向他们解释,任何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可以用“我会竭尽全力的”“别急,会好起来的”减轻家长的焦虑和不安,学龄患儿往往怕影响学习而不安心输液,应耐心安慰和劝导。让他们知道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学习主。多赞美和鼓励性语言,“宝宝是个男子汉,打针不怕痛也不哭。”“你真棒”“你真勇敢”,让患儿感到被尊重感到满足,同时实际疼痛感也会降低至最低。第二次输液时,他们就会主动配合了。每当患儿病情有所好转时,也要适当地说些鼓励性的话语,使患儿及家长对病愈充满信心和希望。
3 告知及询问性语言
结合健康教育告知患儿及家长有关疾病的情况我,用药注意事项等,如发热患儿在病情演变过程中,体温有可能升高或出现其它症状,请家长留意并及时告知,并建议家中要常备体温表,体温过高时作出适当处理,指导物理降温方法。如某些药物可能出顼输液部位疼痛。调节好滴速后交代家长不要随意改变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等先予告知。每天利用接触患儿的机会,酌情询问患儿病情,表达关心和爱护。
4 用非语言沟通
面带微笑,目光接触,身体姿势和运动,手势及必要的触摸。走进病室,凑进患儿看一看,患儿额头摸一摸,抱一抱,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在与患儿交谈时,做到眼睛与患儿平视给予适当的反应,“嗯”“是”或认真听,才能成为患儿的“好朋友”
篇5
【关键词】水合氯醛;儿科临床应用;新进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76-02
前言
水合氯醛在儿科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有镇静、止痉、抗惊厥等。本文将针对水合氯醛在临床镇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1 用途
由于患儿在临床检查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眼科检查中不能合作,目前镇静药物在临床上小儿各种辅助检查应用比较普遍。如国内学者周树梅[1]在水合氯醛在儿童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中提到水合氯醛在检查中应用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此外,在临床应用方面如患儿发热、烦躁或者烧伤等情况下给予患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可以起到镇静、催眠的作用。与国内学者苑海燕等在水合氯醛在小儿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结果相一致。所以水合氯醛镇静作用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
2 给药途径
目前临床上对水合氯醛主要采用三大给药途径,口服、保留灌肠、鼻饲法。刘增香 袁君等[2]在三种水合氯醛给药方法用于儿科镇静的效果观察中,分析口服、鼻饲和保留灌肠效果的分析,三组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保留灌肠副作用发生率最低。如患儿有呛咳、呕吐等相关症状,则容易在口服和鼻饲给药时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影响水合氯醛的镇静效果,应选择保留灌肠。减少副作用的发生率。
3 药剂量及不良反应
各家医院在使用水合氯醛的镇静作用时,其采用的剂量和浓度不一 ,国内学者张俊青等[3]在“婴幼儿检查前应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护理干预效果观察”中建议:镇静时应采用10%水合氯醛量(mL )1 /2患儿体重(kg)+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而周月娥等[4]在“新生儿应用水合氯醛的安全性护理”中建议:新生儿在特殊检查前均应使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其中足月儿应使用0. 5 ml/kg的剂量,早产儿则应使用0. 3 ml/ kg的剂量。邹静 唐汇群等[5]国内学者在“婴幼儿水合氯醛口服与白肠给药疗效的观察”中建议:用10%的水合氯醛糖浆保留灌肠。其中儿童所用剂量应为30 mg/kg,婴幼儿用量则是0. 6 ml/kg。张俊青[6]在“婴幼儿检查前应用10写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护理十预效果”文章中指出:直肠灌人适用于不易口服的小婴儿,其中4周以上健康足月的婴儿用量为100 mg/kg,如果患儿不足4周或14kg体质差则用量应在50 mg/kg以下。
水合氯醛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口服给药容易引起呕吐。所以有胃炎、胃溃疡者应禁止使用。本药主要通过肝肾代谢,禁止应用于有肝、肾疾病的病人,另外水合氯醛在与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合用时,会加强这三类药物的中枢与血管运动中枢抑制作用,所以应注意其叠加效应,防止因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导致患者死亡。如果发生中毒症状,应立即采取催吐、洗胃等方法,促进其排出。
4 保留灌肠的进展
虽然保留灌肠负作用较少,但是怎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应,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保留灌肠的时间选择是其主演研究方向之一。国内学者李小红,施旭红等[7]在“水合氯醛不同时间灌肠对婴幼儿磁共振检查制动效果的观察”中提到水合氯醛对婴幼儿在磁共振检查中不同灌肠时间其制动效果不同,在快人睡时用水合氯醛灌肠制动效果较清醒时灌肠制动效果好。另一研究方向为器材的选用,如李翠萍等[8]其在“一次性头皮针软管在小儿灌肠中的应用”中提到用一次性头皮针剪掉一头,接上一次性注射器给小儿灌肠 ;国内学者陈玉敏等[9]在“2种旱产儿灌肠法疗效的比较”中采用一次性导尿管代替肛管给婴幼儿灌肠和王爱英在“吸痰管和输液管在保留灌肠中的运用”中才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给婴幼儿灌肠等相关报道,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主要都采用管径细、材质软、前端圆滑、透明易观察、刺激性小等方面进行了改良,这些都克服了传统橡胶管的缺点,从而减轻了患儿的不适感觉。
5 临床应用中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5.1存在的不足
5.1.1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镇静分级的概念划分不清楚。其次科室之间对于患者病情的交接比较缺乏,在患者用药后对于症状的改变缺乏完整的观察记录。最后一方面则是相关医护人员没有相关的资质,只要有护士执照就可以进行水合氯醛的给药。
5.1.2技术上存在的的不足 对于水合氯醛在婴幼儿镇静、催眠剂量上与磁共振检查配合效果不理想,由于婴幼儿自控力差,检查时很难保持不动,其运动可造成伪影或假象,影响诊断的准确性,所以必须给子适当的镇静。但用药量少时镇静效果不好,但是用药量多时患儿检查完后不能及时苏醒。所以剂量多少是技术上存在的不足。
5.2改进为一案与关键环节 首先应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水合氯醛的管理规程,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宣传单、水合氯醛用药流程、使用知情同意书、患儿镇静后观察记录单、应急抢救预案及各环节医护人员职责。各部门之间应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密切合作,做好患儿病情之间的交接。其中,各环节医务人员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熟练掌握相关的抢救流程、掌握抢救设备的正确使用及抢救技术。做好用药前的教育,是保证镇静成功的重要环节。从给药开始一直到患儿清醒后,动态观察和评估,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周树梅. 水合氯醛在儿童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J]. 淮海医药,2004,1(22):72.
[2] 刘增香 袁君君. 两种水合氯醛给药方法用于儿科镇静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5 (27):58-59.
[3] 张俊青. 婴幼儿检查前应用10写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护理十预效果[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吉林医学,2011,29(10):811.
[4] 周月娥,张宏. 新生儿应用水合氯醛的安全性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71-1772.
[5] 习邹静,唐汇群.婴幼儿水合氯醛口服与白肠给药疗效的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9 (7):26-27.
[6] 张俊青. 婴幼儿检查前应用10写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护理十预效果观察[J]. 吉林医学, 2013,05(a):168-170.
[7] 李小红,施旭红等. 水合氯醛不同时间灌肠对婴幼儿磁共振检查制动效果的观察[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9(1):43-44.
篇6
〔关键词〕疝气;小儿;临床护理
临床上,由于患儿的腹沟处的腹膜鞘状突发育的并不完全,导致小儿出生后无法进行闭合。当小儿的小肠、输卵管等组织进入鞘状突后,进而引起小儿疝气[1]。小儿疝气又俗称为脱肠,对小儿的生命健康威胁较大。通常男婴的发病率要高于女婴,该疾病不仅会影响患儿的消化系统,导致患儿出现腹痛、腹胀以及便秘等症状[2]。不仅会影响患儿的生殖系统的发育,同时会诱发肠管坏死,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可能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使用手术治疗该病,且对于小儿疝气的护理方式也在不断改善。现对小儿疝气的临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手术护理
1.1术前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小儿疝气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但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应做好完善的术前护理。因此,术前应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并了解其发病原因,将术中注意事项以及告知术后并发症,使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好结实的基础。护理人员应使用充分的智慧,把握好沟通的技巧,切实掌握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3]。对于情绪波动过大的患儿或者家属应给予必要的处理。对于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答,从生活方面关心患儿,使患儿及其家属能够放心接受治疗,以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4]。
1.2术中护理
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手术室的温湿度适宜,其中温度在22~25℃之内。做到手术室内空气流通,环境干净整洁,减少室内的人流量。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幅度一定要小,尽量保持安静,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的手术环境。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患儿的手术恐惧感,例如讲故事、唱儿歌等,使患儿保持放松[5]。术中,护理人员应站在患儿的侧边,可握住其手掌,通过表情、眼神等传达安慰和鼓励的信息,使患儿的情绪保持稳定。
1.3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应及时将患儿运送回病房,做好保暖措施,以防着凉。详细咨询患儿术后的疼痛状况,对于手术伤口进行仔细的清理和包扎。在运送过程中,尽量减少碰撞和颠簸,以免加强患儿的疼痛感。做好防止伤口感染等处理,并指导其饮食。术后12h,若患儿未出现严重的呕吐症状,即可进食。饮食应以清淡、富含维生素为主,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并发症,若患儿出现伤口感染、阴囊肿胀、膀胱损伤或者血尿等并发症时[6],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2心理护理
手术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患儿的年龄过于稚嫩,生活经验较少,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比成年人更为严重。应对患儿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状态,帮助其消除恐惧感和紧张感,提高手术的依从性。主动与患儿交流,并通过与其做游戏、为其讲故事等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7]。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告知患儿,手术后,其疾病即可痊愈,使其提高治疗的信心。
3输液护理
患儿在进行输液时,同样应给予良好的临床护理措施。首先为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可保证其输液正常进行,提高治疗的效率。由于患儿的血管比较细,皮肤娇嫩,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操作时,应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反复穿刺。在输液过程中,应掌控好输液的速度,避免滴速过快或者过慢,减少对患儿的心脏造成严重的压迫感[8]。同时,在输液时,应注意药物的配伍,以及其相关禁忌,以防药物之间发生反应,使患儿出现心力衰竭等症状,进而影响其治疗效果[9]。
4健康教育
主要包括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对患儿的健康教育指导,其中,对家属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其对医院对医师的严重依赖心理,告知患儿家属患儿的治疗同样需要家属的配合。嘱咐其加强对患儿的照顾和关心,给予其更多的陪伴。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将小儿疝气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患儿家属进行宣教,提高家属的防治心理,这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10]。对于患儿,应将专业名词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其对自身所患疾病有所了解提高其手术的依从性。
5小结
篇7
【关键词】眼底照相;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护理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82-0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ermaurity, ROP)是一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源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增值,临床上可导致包括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和终身失明在内的多种严重并发症[1]。ROP是一种对早产儿视力危害极大的眼病,是世界范围内儿科致盲的重要原因,约占儿童致盲原因的6%~18%。ROP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多由早产、低体重、用氧而引起[2]。随着我国新生儿抢救水平的提高,ROP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只要及早及时地对早产儿进行筛查,并对ROP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就有可能有效地防止ROP的发生和发展[3]。我院于2012年初开始应用美国Massie实验室研发的第三代眼科广域成像系统RetcamⅢ小儿视网膜检查系统对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工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和新生儿科及眼科门诊部符合ROP筛查的早产儿586例,其中男312例,女274例;出生胎龄小于32周的128例,大于32周的458例;出生体重小于1.5kg的133例,出生体重小于1kg的4例;有吸氧史的360例。应用RetcamⅢ共筛查出ROP患儿56例,占9.56%,其中含AP ROP 1例。患儿体重小于1.5kg的50例,占89.29%;孕周小于32周的39例,占69.64%;有吸氧史的51例,占91.07%。
1.2检查方法:
1.2.1检查设备:美国Massie实验室研发的第三代眼科广域成像系统RetcamⅢ小儿视网膜成像系统可观察并记录幼儿视网膜图像,近年来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筛查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4]。该系统操作简便,配备可视范围达130°的ROP RetcamⅢ镜头,分辨率高,可准确判断各期病变和视网膜血管化情况,检查仅需几分钟。
1.2.2方法:检查前用0.1%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双眼,隔5分钟1次,每次每眼1滴,共点4次,最后一次点眼后等待30分钟左右,检查瞳孔,瞳孔开大到7mm及以上,开始检查。由1名护士将早产儿置于专用检查床上,铺一次性垫巾,取仰卧位,用清洁包布包裹好早产儿,避免手臂双脚晃动。协助固定患儿头部,检查时护士双手扶好早产儿的头部,两大拇指扶住下颌部,其余四指扶住脸部。力度适合,早产儿力气不大,切勿按压患儿囟门部和咽喉部。
2 护理
2.1检查前的护理
2.1.1家长心理护理:由于大多数家长对ROP了解较少,担心检查是否安全,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思想负担重。因此,在检查前应向家长详细解释ROP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检查的方法和流程、用药的成分和安全性,消除家长的思想顾虑。并告知家长做完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合理安排喂乳时间,为了预防窒息检查前半小时不能喂奶喂水,检查后眼睛会轻微红肿,半小时左右会恢复。对家长提出的疑问逐一解答,做到业务娴熟,取得其信任,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医生和护士进行眼底检查。
2.1.2 预防感染:因为早产儿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低,容易引起感染,因此检查过程中的消毒问题变得非常重要。检查前护理人员应戴口罩、修剪指甲、洗手,避免抓伤患儿皮肤,造成交叉感染。夜间用紫外线对检查室进行空气消毒。检查用的开睑器必须用高温高压蒸汽消毒。眼底照相的镜头使用前后用75%酒精消毒,接触早产儿前后要做好手消毒并注意保暖。
2.1.3 散瞳:散瞳药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前先核对早产儿及其家长姓名,然后检查早产儿是否有不适情况,及时处理。将早产儿置于仰卧位,先用左手拇指、食指轻轻撑开患儿上下眼睑,右手持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距眼部1~2cm,以免接触患儿睫毛污染滴瓶,然后将眼药水滴入结膜囊内。流出来的药液用清洁纸巾擦掉。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到位。每隔5分钟1次,每次每眼1滴,共点4次,最后一次点眼后等待30分钟左右。每次滴完药液后,需用食指轻轻压迫泪囊区5min,防止药液经泪道流入泪囊和鼻咽部被黏膜吸收,降低中毒反应。散瞳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早产儿是否出现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用药,采取托背呼吸、刺激足底及过敏反应的急救处理[5]。
2.2 眼底照相的护理
2.2.1 眼底照相前的护理:早产儿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容易受凉。所以要注意保暖,用消毒过的包被包裹好,如有打点滴的封好管,然后从保温箱抱出放到清洁小床上做好眼底照相的准备。
2.2.2 眼底照相时的护理:将患儿放在专用检查床上,置于仰卧位。双眼结膜囊内滴诺喜表面麻醉眼液各一滴,置婴幼儿专用开睑器,结膜囊内涂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将RetcamⅢ的探头轻置于凝胶上,开始眼底照相检查。在医生进行检查过程中,护士应固定好幼儿的头部,并密切注意幼儿的呼吸、面色以及哭声变化等情况。如出现呕吐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立即终止检查,进行处理[6]。
2.2.3 眼底照相后的宣教:为预防感染,早产儿检查后滴消炎药水一滴。对于门诊患儿的家属,并告知家长留意观察幼儿是否有眼部分泌物增多、充血及流泪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到医院就诊。对于需要复查的幼儿,告知家长下次检查时间。
3 讨论
散瞳与检查的护理配合是眼底照相的重要环节,早产儿眼底照相的结果与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密切相关。早产儿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看似简单,但如果不注意每个环节,做的不够细致,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医患后果。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检查过程中思想高度集中,每个步骤准确到位,密切配合医师完成幼儿眼底照相检查。
我院在2012年年初开展ROP筛查工作前先制定好一套好管理方法,其中上述的护理配合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结果:筛查顺利进行,56例诊断ROP(9.56%),无感染无局部并发症, 以及呼吸暂停、心跳骤停等全身严重并发症。筛查是发现ROP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步骤,护理配合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方续兰,茅双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2. 18(15):2427-2429.
[2] 蒙丹华,潘新年,李燕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68-2769.
[3] 杨晖,庄静宜,陈焓.375例早产儿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状况[J].眼科,2010,19(1):60.
[4] 布娟,林淑芳,庞宏蕾等.RetCamⅡ小儿视网膜检查系统在婴幼儿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J].临床眼科杂志,2010,18(1):29-31.
篇8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73-01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胎龄已超过28周而未满37周,出生体重1000~1499g的早产儿。胎龄愈小,体重愈低,死亡率愈高。国内报道在63%-74%,其中体重
1 护理要点 在护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心率、呼吸、体重、大小便情况、吸吮能力、皮肤弹性等全般状况,把好四关,即:保温、呼吸管理喂养、预防感染。
2 体温管理 极低体重儿特别表现为皮肤的未成熟性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很容易陷入低体温状态,为便于医务人员操作和抢救,所有患儿人院时先置于远红外抢救辐射台上保暖,用3M易撕敷料胶带粘贴好肤温传感器,保持其肤温36.5-37.0℃.室温24~26℃,相对湿度55%~65%。病情稳定后遵医嘱转入暖箱中保暖,根据患儿体重和日龄凋节箱温,暖箱中相对湿度50%~60%。每4小时测体温1次,保持患儿体温在36~37℃。
3 呼吸管理 极低体重儿由于呼吸中枢功能不成熟,肺泡换气面积相对较小。肺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及分泌不足,呼吸肌和胸廓软弱等原因,常出现呼吸暂停或发绀等。故人院后取平卧头肩稍抬高位。头偏向一侧,立即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皮肤颜色、心率、血氧饱和度,根据病情、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结果选择是否需要给氧及给氧的方式。给氧浓度为30%~40%,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5%。由于长时间吸高浓度氧易发生肺损伤、早产儿视网膜病、神经系统损伤,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注重早产儿的氧疗管理工作,严格掌握氧疗指征,吸氧期间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情况并定期监测血气,严密观察其缺氧症状是否改善。呼吸暂停是指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呼吸停止20秒或更长,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HR
4 喂养 对不伴有消化道疾病的早产儿,主张早期喂养。对可能发生低血糖者,出生后1小时开始喂5%葡萄糖,若无呕吐,腹胀,可试喂母乳或稀奶(1:8),对胎龄稍大、吸吮反射良好的早产儿,可直接用奶瓶喂养,为了防止误吸而引起吸人性肺炎的发生,开始仅给5ml 10%的葡萄糖,然后是母乳,每2小时喂奶一次。根据体重及吃奶情况调整奶量。可以每次1mL起试喂,24小时后吃奶顺利可每次逐渐增加0.5-2mL,注入时置患儿于仰卧头高位,也可通过微量注射泵缓慢注入。胎龄80次/min的早产儿,改用鼻饲管喂养,以母乳作为首选,其次可选用奶:水为2:1的牛奶,由少到多,少量多次,速度不宜过快,奶量可按每次2-4ml/kg体重,每2-3h 1次,l~2d后每天较前1天增加1-2ml,哺乳中要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呼吸暂停、腹胀、呕吐,肠鸣音减弱或便血等现象发生,如有上述情况,立即停止喂奶,待患儿胃肠功能恢复后再行喂养。对于不能进食的患儿出生后5-7天开始予完全肠道外静脉营养支持。与足月新生儿相比,早产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期相对较短,体重多在生后第5-6天开始回升,故每日测体重1次,及时调节喂养量,以体重保持在每日增加10-30g为宜。
5 预防感染 极低体重儿抵抗力极端低下,加之皮肤的未成熟性,即使无外来损伤。只是由于皮肤与床垫的长期接触,或自身尿粪污染都可使感染急速播散和加重。另外暧箱内的高温高湿状态,医护人员的手、气管插管、监护装置、胶布等,都是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所以护理时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原则及加强基础护理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入室前后,操作前后洗手消毒;体温计、血压计袖带、听诊器做到个别专用;非损伤性管理.给予有效的静脉置管,减少频繁穿刺造成皮肤损伤与感染。监护时敷贴装置应尽可能小范围,并在皮肤上涂抹防意外故障的处理技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尤应注意,稍有疏忽就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因此在工作中应不断地学习探索,刻苦钻研专科技术,提高专科水平。提升自身素质,增加服务内涵,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推动fIIL液净化事业的发展。
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VLBWI属高危儿,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好转后也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因此NICU的护士应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保证各种监护器正常运转,抢救物品及仪器处于备用状态,每班要详细记录患儿的体温,呼吸,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吃奶及大小便情况。
综上所述,在VLBWI的护理过程中,全方位的精心护理是保证VLBWI存活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同时对年轻父母的健康教育也很重要。因此在VLBWI出院始建立健康联系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开通VLBWI健康咨询热线,安排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新生儿科医生和护士解答家长在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和护理的方法,对VLBWI神经系统发育,听力,视力,运动能力等进行定期跟踪观察1-2年,以利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干预,改善远期成长目标。从我科出院的VLBWI定期到儿童保健科就诊随访,进行正规系统的积极干预,并指导家长育儿知识和措施,以提高VLBWI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51-52.
[2] 朱延力.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3.
篇9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 急救护理; 出院健康教育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起病急,发病率高。多发生在0.5~4岁的婴幼儿,5岁以后少见[1]。是发热疾病过程中体温突然升高导致的惊厥,多发生在发热后的12 h内。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大多数伴有全身性或部分肌肉抽搐,牙关紧闭,双眼上翻,眼球固定、凝视或斜视,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若得不到及时救治使惊厥时间延长或多次复发,会使脑细胞受损,智力障碍,个别患儿发展为癫痫[1],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患儿的急救护理与出院健康教育,对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预防惊厥再次发作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患儿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小于1岁8例,1~2岁18例,3~4岁10例,5~12岁7例。其中有惊厥复发者5例。高热惊厥患儿均由感染性疾病引起,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小儿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肠道感染多见,经精心治疗均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控制惊厥 一旦发现患儿惊厥就地抢救,立即止惊。(1)首选针刺人中,合谷[2]等穴位,情况紧急可用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即一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另一拇指掐患儿的合谷穴。(2)2~3 min不缓解者立即给予止惊药物。地西泮按0.1~0.3 mg/kg缓慢静脉注入,速度为1 mg/min或每次0.5 mg/kg保留灌肠[3]。地西泮对各类惊厥都有效,5 min起作用,较安全。30 min后可重复一次。过量有抑制呼吸、血压降低作用,需密切观察呼吸及血压的变化。一次最大量不超过10 mg。(3)苯巴比妥钠10 mg/kg肌肉注射。(4)10%水合氯醛保0.5 ml/kg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l。尽量保留1 h以上,以利于药物充分吸收。水合氯醛是安全有效的抗惊厥药。副作用小,毒性低,止惊迅速,作用持久。惊厥持续状态 可用冬眠灵,对控制高热及惊厥效果好。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使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松解裤扣。托起患儿下颌,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在患儿的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口腔分泌液增多时常伴有呕吐,容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必要时进行负压吸痰。备好急救物品如气管插管用具。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吸痰管左右旋转,防止损伤气道黏膜。
2.3 氧气吸入 选择鼻道管或面罩法吸氧。鼻道管法吸氧氧流量0.5~1 L/min,面罩法吸氧氧流量2~3 L/min,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调节流量。惊厥发作时无论有无紫绀均应给予氧气吸入,因抽搐发作时,肌肉抽动以及高热,可使氧耗量增加,吸氧可以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呼吸平稳后可调为低流量或停止吸氧,防止晶体后纤维增生症[4]。
2.4 发热的护理 可选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使体温控制在38 ℃以下。物理降温,是简单易行的降温方法,比药物降温安全,副作用小,可首选用。(1)可头部枕冰袋,两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放置冰袋。冰袋外需包裹一层布,定时更换,以防皮肤冻伤。额部敷冷水毛巾,以降低脑组织的耗氧,保护脑细胞。冷水毛巾要5~8 min更换一次,以保持降温效果。(2)擦浴,通过擦浴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起到降温的目的。可用30%~50%的酒精擦浴,温度为33~35 ℃。两侧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肘部等大血管行走处反复擦洗。时间可稍长。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及脚心。擦拭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神志、面色等全身反应,擦拭的全过程5~10 min为宜。擦浴后30 min测体温,体温下降为有效。体温下降后过一会体温还会升高,可再次擦浴。婴幼儿降温酒精擦浴效果较好,新生儿禁用。新生儿易用33~34 ℃温水擦浴。因为新生儿的皮肤娇嫩,酒精可刺激新生儿的皮肤。(3)药物降温,可肌肉注射安痛定,每次0.1 ml/kg。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小儿退热栓,每次0.5~1粒,塞入,一日不超过3次。口服小儿APC,布洛芬及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等。用药后严密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防止降温过快及出汗过多而发生虚脱。
2.5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备好抢救药品,及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选择较粗的血管穿刺。宜用静脉留置针,并妥善固定,严防惊厥发作时针头脱出或液体外渗。婴幼儿高热惊厥时存在低血钾、钠、钙和高血糖[5]。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低于1 ml的药物必须用1 ml注射器抽取,以保证药物剂量的准确。保持液体输入通畅,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病室安静,治疗及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敏捷、准确、避免刺激患儿。因为任何的刺激都可使惊厥加剧或时间延长。
2.6 降低颅内压 因为高热可导致颅内压升高,体温每升高1 ℃,脑代谢增加6.7%,颅内压增加6.7%。故应静脉注射20%甘露醇[6],每次0.5~1 g/㎏,在30 min内快速滴入。也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每次0.5 mg/kg及呋塞米治疗。必要时可6~12 h重复使用。静脉滴注甘露醇时应密切观察局部有无液体外渗,一旦发现立刻拔出,重新穿刺,局部用25%硫酸镁热湿敷。甘露醇在室温较低时易产生结晶,若发现结晶应加温溶解后静脉滴注,防止甘露醇结晶进入血管内,引起输液反应,影响降压效果,甚至危机患儿生命。
2.7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详细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音、心率、面色、尿量、瞳孔反射及末梢循环的情况,并记录。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眼球是否凝视或向上翻。观察意识反映,有否表情淡漠或嗜睡。观察抽搐部位及抽搐的次数,注意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有无诱因刺激等。观察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及呼吸深浅的变化,有无异常呼吸。观察有无脑水肿的早期表现,如喷射性呕吐、头痛、前囟是否隆起、眼睛有无复视或视觉模糊等。观察惊厥缓解后神志是否清醒,如不清醒嗜睡或昏迷,可能发生脑部器质性病变,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8 做好口腔护理 高热的患儿呼吸急促,出汗多,丢失大量水分,口腔黏膜干燥容易引起口腔炎及口唇干裂。应给予0.9%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口唇干裂给予涂抹油剂。口腔溃疡者可涂冰硼酸[7]。
2.9 皮肤的护理 高热患儿由于应用各种退烧药物 往往容易导致大汗淋漓,出汗较多,身体不适,患儿容易烦躁。工作人员要鼓励患儿多饮水,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映,及时擦净患儿身上的汗液,更换患儿潮湿的床单、被套、内衣、内裤,避免着凉。保持病室的安静整洁、温暖舒适。为患儿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使其身心愉快地接受治疗。
2.10 心理护理 惊厥患儿就诊时家长往往十分焦急,恐慌,紧张、害怕。医护人员应迅速到位,沉着冷静,动作熟练,业务过硬,分秒必争,全力抢救并守护在患儿身旁,给患儿及家长安全感。待患儿病情稳定后,向患儿家长介绍患儿的病情及治疗情况,消除患儿及家长的恐惧心理。告知家长患儿发作时切不可抱起患儿或摇摆患儿。向家长说明单纯性高热惊厥多发生于急性感染的初期,呈急骤发热,热退后一般情况良好,很少留下后遗症。有利于患儿及家长更积极的配合抢救及治疗。
2.11 饮食护理 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生成或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分解代谢加强,(体温每升高1 ℃,基础代谢增加10%),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物质大量消耗,同时水分大量丢失,因此,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嘱患儿多饮温开水、鲜果汁、西瓜汁、藕粉、小米粥、鸡蛋等。小婴儿喂母乳。禁食油腻、辛辣、荤腥、过甜食物。高热的患儿出汗较多,在鼓励多饮水的基础上,应补足电解质,以防虚脱。
2.12 安全护理 预防外伤,惊厥发作时,将纱布放在患儿手中和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已长牙的患儿,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 放在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牙关紧闭时应用压舌板从口角一侧进入,不要用力撬牙,以避免损伤牙齿。床边放置床档,防止坠床,在床栏杆处放置棉垫,防止患儿抽搐时碰到栏杆。患儿肢体抽搐时,勿强力按压或牵拉[8],以免骨折或脱臼。应有专人陪护,以防受伤。
3 出院健康教育
3.1 饮食起居指导 指导家长平日要给患儿足够营养、水分,合理搭配膳食,生活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适当参加户外活动,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多见日光,避免缺钙,因血钙降低神经兴奋性增强,易发生高热惊厥。居室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防止受凉。传染病流行季节,避免到公共场所去,以预防感染。告知家长一定要备好体温计,并指导家长熟练掌握体温计的使用,每次使用后都要把体温计甩至35 ℃以下,以保证所测量体温的正确性。
3.2 指导家长观察孩子发热时的表现 多数患儿发热时精神不振,但有些小儿发热时精神较好,不易觉察。因此,如发现患儿面色潮红,呼吸加快,应立即测量体温,特别对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更应注意观察。
3.3 用药知识教育 指导家长应备有一些常用退热药,并掌握其应用药物的剂量和用法。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体温在38 ℃,也应使用退热药,必要时服药后附近就医;指导家长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应用退热药后给患儿多饮温开水,1 h后体温开始下降。切忌:患儿发热时不做任何处理直接用衣被包裹送往医院,这样容易发生捂热综合征,导致患儿惊厥。
3.4 指导家长正确掌握物理降温方法 高热患儿除药物降温外还应配合使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的方法、部位、温度、时间等。
3.5 指导家长掌握惊厥发作时的正确止惊方法 如指掐人中穴、合谷穴等。
4 小结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任何高热的刺激均可引起惊厥。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因此,采用有效的方法,迅速控制惊厥是抢救的关键。同时,做好高热惊厥患儿的出院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能够全面系统掌握高热惊厥的有关知识,掌握一些高热惊厥时的简单止惊方法,高热患儿的药物及物理降温方法,如何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等,对预防惊厥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8,1856.
[2]聪敏.小儿惊厥[J].医学综述,2006,12(8):747-749.
[3]赵炳华,袁展文.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19.
[4]杨雪丽.小儿惊厥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09,7(7C):1943.
[5]张心中.实用急诊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l996:747.
[6]王永舞.实用儿科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60.
[7]杨雪丽.小儿惊厥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09,7(7C):1943.
篇10
关键词:大黄儿科疾病临床应用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t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单味大黄治疗某些儿科疾病的报道较多,本文就此进行简要综述。
1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对病毒、葡萄球菌、厌氧菌、链球菌、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颜学忠治疗35例疱疹性口炎患儿,取大黄3g,加入50~100ml水中煮沸1~2min,每天少量口服煎液不少于4次,连续2d后,与41例常规方法治疗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弥漫性牙龈红肿恢复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
2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止血的有效成分是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均有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有利于血栓形成,并使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促进血液凝固,缩短凝血时间;还能使损伤的局部血管收缩,血管抵抗力增强,从而有助于止血。林秀珍等对30例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用注射用水10ml稀释大黄粉0.5~1g后鼻饲胃内保留,2~3次/d,连用2d,有效率为93.33%。
3胃肠功能衰竭、肠胀气
大黄能有效阻止炎症介质的扩增及其生物学作用的发挥,阻止炎症介质介导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多种病原体有抑制作用;对某些重要器官有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薛前进等[3]对42例胃肠功能衰竭新生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大黄粉0.2g/(kg·次)鼻饲,1次/8h,连用3d。结果表明:止血有效率为83.33%,肠鸣音恢复有效率为100%。唐贵富等给32例危重症时肠胀气患儿以大黄粉溶于10~30mL温开水中后口服或灌肠,体重<5.0kg者用1.0g,5~10kg者用2.0g,10~15kg者用3.0g,>15.0kg者用6~12g,有效率为90.6%。
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谢艳红等将大黄粉5g用温开水适量调匀后,对2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用生大黄粉敷脐治疗,每日更换1次,连用3~5d,并随机选择同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对照,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用大黄敷脐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腹胀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5蛔虫病
大黄具有攻里通下的作用。现代药理学证明,大黄中有效成分大黄素对乙酰胆碱所致痉挛有很强的解痉作用。因此,用大黄治疗蛔虫病有较好疗效。章正国等用生花生油50ml加大黄粉6g给25例蛔虫性肠梗阻患儿胃管内注入后夹管2h,所有患儿在1h内即排出蛔虫,梗阻症状立即消除,3d后均出院。
6便秘
大黄含蒽醌类化合物,通过皮肤的渗透和吸收,药物进入体内后可刺激大肠蠕动而排便。陈睿[7]对40例新生儿便秘者用约3g大黄粉加沸水调成糊状后敷于脐部,纱布固定,24h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有效率为97.5%。张静慧[8]治疗80例便秘患儿,将大黄5~10g研粉后用醋调成糊状,贴双足涌泉穴或脐部,10~15h后取下,有效率为94%。
7流行性乙型脑炎
大黄具有攻下泻火、醒脑开窍、抑制免疫及抗病毒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大黄乙醇提取物可减轻病毒性脑炎模型鼠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消除脑组织内病毒抗原,降低病程各期病毒滴度,具有有效的抗病毒作用。万容等[9]对3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大黄25g加水250ml煎煮10min,取液100~200ml冷却后保留灌肠,2次/d,3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在退热、止惊、意识恢复及呼吸衰竭的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在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证、降低无效率方面有积极作用。
8腮腺肿大疼痛
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英若兰对80例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腮腺肿大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大黄粉15~20g滴入少许食醋,搅拌成糊状后贴敷于耳垂,每24h更换1次,3~5d为1个疗程。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能明显缩短肿大及疼痛消失时间(P<0.01),治愈率为100%。
9脐炎
大黄具有抗菌、消炎、收敛、止血等作用。周玉琴对出生28d内的50例脐炎患儿用50%酒精清洗脐部后,上敷大黄粉0.3~1g,1次/d,5d内全部痊愈。
10其他
除上述外,单味大黄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硬肿症、小儿跌打损伤、小儿软组织感染等也有较好疗效。总之,大黄在儿科应用广泛,并有较好疗效。但由于大黄味苦、性寒,作用迅速猛烈,走而不守,加上小儿皮肤娇嫩、脾胃虚弱等特点,故临床使用时应病证清楚,把握用量,中病即止,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颜学忠.生大黄治疗疱疹性口炎35例[J].中华医学丛刊,2004,4(10):68.
[2]林秀珍,贾慧敏.生大黄粉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2,(5):30-31.
[3]薛前进,张玉奇,毛华,等.生大黄在预防窒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7):434.
[4]唐贵富,陈静华,李爱华,等.大黄对小儿危重症时肠胀气的作用[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4):35-36.
[5]谢艳红,李秋德.生大黄粉敷脐治疗早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8):112-113.
[6]章正国,陈丽燕,陈燕凌,等.大黄粉在普通外科临床应用的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2):149.
[7]陈睿.生大黄粉敷脐治疗新生儿便秘40例[J].江西中医药,2002,33(2):35.
[8]张静慧.大黄贴穴治疗小儿便秘8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22):2193.
[9]万容,刘雨睿,冯慕仁.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3):260-261.
[10]英若兰.醋调大黄粉外敷治疗腮腺肿大疼痛[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