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护理要点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人护理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人护理要点

篇1

(1)对于生活有自理能力的病人,应该做好宣教工作,教患者养成良好的漱口和刷牙习惯,保持口腔卫生。特别要注意饭后的漱口和睡前的刷牙,最好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时,注意避免采用多数人习惯的长距离水平像拉锯式的横刷法。应采用短横刷法,刷毛只在牙面及牙间隙中做前后短距离的颤动,或采用竖刷法。

(2)对轻度痴呆者要提醒、督促病人早晚刷牙。对瘫痪、卧床不起的痴呆老人,可协助其漱口,具体方法如下:病人侧卧,头侧向护理者一侧。将干毛巾围于颈部,以防弄湿被褥;用盘或碗置于病人口角处,以便病人吐口水、漱口;让病人自己漱口、刷牙。

(3)对严重痴呆老人不会刷牙者,要帮助病人清洗口腔,方法如下:用冷开水或1%食盐水棉球或盐水纱布,裹食指擦洗病人口腔粘膜及牙的3个面(外面、咬面、内面)。其手法是顺齿缝由齿根擦向齿面,再由舌面到舌根。注意防止病人咬伤手指。也可用打湿了的棉签擦洗口腔。

(4)对清醒的病人,可让其用吸管吸入漱口水,再将漱口水吐入口角边的盆内。对神志不清的病人,要防止他们将棉球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洗完后用手电筒检查口腔内部是否已清洗干净,再在其唇部涂石蜡油或甘油。有口腔溃疡者,可涂1%龙胆紫、冰硼散;有假牙的病人,在饭后或睡前取下假牙,用牙刷刷洗,冷水冲净,放冷清水中浸泡,次晨再替病人装上;如暂时不用假牙,可浸泡在清水中,每天换水1次。

同时,由于人到老年后,机体的各种机能和全身组织器官的机能都会减退,表现在口腔方面为粘膜萎缩、唾液分泌减少,味觉异常,牙槽骨吸收、牙齿部分或全部脱落,直接影响到口腔咀嚼功能。少牙或无牙老人咀嚼功能的降低,使许多食物的进食受到限制,极易造成老人的营养不良。这就需要根据老人的口腔特点做好口腔保健并注意科学饮食。老年期修复能力降低,加之在失牙过程中营养不良,使得口腔粘膜及有关组织对张力、压力和疾病的反应极敏感,微小的机械刺激都会产生较大的反应。为了减少缺牙所致的不良作用,失牙老人应注意饮食营养:

(1)应食易于咀嚼和利于消化并富有营养的食品,可多食肉汤、乳类制品、鸡蛋、软鱼和水果等。

(2)应多食富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因为维生素对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有很大关系。矿物质,尤其是钙、磷对骨质的影响较大。

(3)应食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老年人每天摄入蛋白质以男性75克,女性65克为宜。按这一要求食用足够量的蛋白质,有利于口腔支持组织的健康耐力。

(4)食物中添加调料和作料味道要浓一些,可刺激老人味觉和增加食欲,但老年人不要食用过多的食盐和糖。在吃饭时要多咀嚼以增加唾液,以唾液增加味觉,以味觉增加食欲。

篇2

关键词: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康复护理

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骨科治疗中常用的方法,而术后康复护理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1-2]。为探讨股骨头术后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选取山西省高平市人民医院实施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治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59例,年龄62~89岁,平均(73.43±4.45)岁;股骨头陈旧性骨折41例(39.81%),股骨颈新鲜骨折62例(60.19%),双侧股骨头坏死33例(32.04%)。

1.2  研究方法: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探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要点与临床使用价值。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护理要点

2.1  麻醉后护理:术后患者回室,将枕头除去,头偏向一侧,保持平卧6~8 h,每15~30 min监测血压、脉搏以及呼吸,协助患足穿钉子鞋,保持患肢中立位。

2.2  疼痛护理: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就会感到切口的疼痛,尤其在24 h内最剧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患者康复。

2.3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严格无菌操作,保持伤口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发现渗血、渗液时要及时更换。注意观察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脱出、引流液量及颜色,保持负压引流通畅,一般48~72 h拔除引流管。

2.4  基础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在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同时增进食欲。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平整,保持睡气垫,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压疮,每2小时抬臀按摩受压部位一次,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家属帮助患者正确咳嗽[3]。如果患者咳嗽无力,可进行雾化吸入,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

2.5  饮食指导:合理安排患者饮食,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含钙高的食物,以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2.6  心理护理:老人在治疗中,多因疼痛、功能障碍、经济负担重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思想包袱沉重,甚至有放弃治疗和轻生的念头[4]。因此,护士应耐心听取患者的述说,多加体贴患者,每项治疗护理操作熟练,动作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经常鼓励患者,使其重获信心,早日康复出院安度晚年。

2.7  健康教育: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根据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因人施教,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讲解既能使患者听懂又能使患者完全掌握,并且要求家属共同参与,以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8  指导功能锻炼:一般与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行肢体锻炼,同时在指导锻炼时,反复示范,直至患者或家属掌握为止。详细讲解示范锻炼的方法、时间、目的及注意事项。锻炼不宜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防止患者再骨折或肌肉损伤。

2.9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由于老年患者血黏普遍增高,加之术后肢体活动极少,易产生下肢深静脉栓塞,术后应鼓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防止深静脉栓塞[4]。

2.10  出院指导:嘱患者术后半年内,为防止假体脱出,应避免患肢行外旋、内收、下蹲、盘腿、坐矮凳或软沙发及侧卧屈髋。一旦发生假体脱位,立即制动并及时就诊。提醒患者注意爱惜假体,禁止单腿跳跃,避免过度负重,防止粗暴或过度活动。

3 讨论

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和钙吸收能力的下降,老年人常出现骨质疏松,因此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折,特别是股骨头骨折。当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遭到破坏后,骨折难以愈合继而引发股骨头坏死,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困难[5]。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通常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解决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问题。而护理康复是术后护理的要点,老年人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反应和行动比较迟缓,而且由于体质较弱而对手术的耐受力差,也对术后康复缺乏信心,这都不利于老人术后的康复[6]。护士必须给予全面的康复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中,通过康复护理,所有患者都顺利出院,并且对在院期间的护理普遍表示满意。总之,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状况,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李武平.外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3.

[2] 陈建华.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53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121.

[3] 任清霞.骨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12(21):361.

[4] 陈艳辉.浅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J].中外医疗,2010,29(1):145.

篇3

朱婀丹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CCRC开发模式在国外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具有自身的特点。国外成功的CCRC开发模式不但能满足我国老人居家养老的需求、满足老人不同生理年龄阶段的养老需求、满足中高端老龄人口的养老需求,而且还能满足我国养老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应从特有的国情出发,提出中国养老地产的CCRC开发模式,以期在中国养老地产领域实现新的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 养老地产;CCRC模式;养老需求

CCRC(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中文译为“持续照料型退休社区”,源于美国,是一种复合式的老年社区,通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自理、辅助照护、专业护理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CCRC将老人按其健康活跃或需要照料的程度分为三类:自理型老人——居住者在社区中有独立的住所并且生活能够自理;介助型老人——当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照料时,他们将从自理转入介助型护理;介护型老人——当居住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照料时,他们将转入介护型护理,得到社区提供的24小时有专业护士照料的监护服务。

1CCRC开发模式特点

在美国,CCRC模式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复合型养老社区,当前运营商主导的CCRC模式82%为非盈利性组织所有。

1.1紧凑的规划布局

CCRC通常选址在距离城市中心五十至一百公里的郊区或邻近郊县,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自然气候、便利的交通条件。社区内空气清新,景色优美,设施齐全,十分适合居住与养生。CCRC项目地价便宜,以多层为主,布局紧凑,密度相对也高。紧凑的规划布局,能进行集中护理服务,方便对老人展开及时的护理和照顾,减少管理成本。

1.2满足多方位的居住需要

CCRC模式设施齐全,集居住、餐饮、娱乐为一体,提供各种生活配套设施,包括餐厅、超市、洗衣房、银行、邮局、美容美发厅、游泳池、健身房、温泉浴场、高尔夫球场、电影院及各种娱乐场所。CCRC模式不仅满足老人在舒适生活、健康管理、护理医疗等多方面的养老需求,而且还满足老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及身体机能状态时的不同生活需要。不论是配备的服务设施,还是提供的产品类型,至少满足了三类老人的居住需求,体现三类老人的基本特征。

1.3租赁为主的经营模式

在经营上CCRC模式以收取入门费和年费为主,提供地产租赁权和服务享受权。通过收取房屋租赁费和服务费盈利,包括一次性入门费、年费和特殊服务费等。入门费按房间大小从20万-100万美元不等,年费或月费按护理程度而定,健康活跃老人3000美元/月,半护理老人4000美元/月,全护理老人5000-6000美元/月。特殊服务费取决于个体需要的额外护理服务。

1.4较高的管理和护理服务人员比例

CCRC项目的社区医院拥有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以及高科技的医疗设备,为入住老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专业、快捷、亲情的医疗服务。对管理和护理人员水平要求较高,员工人数也比较多,提供服务者和入住老人比例为1:1。社区内设有医疗室,每层设置秘书站(护理站)附近紧邻医院资源,有老人专属食堂,给老人提供营养配餐。

2CCRC开发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2.1满足我国老人居家养老的需求

CCRC模式的开发理念是,在复合式社区中满足老人对舒适生活、健康管理、护理医疗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基本养老需求,在老人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也不需要搬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想对应的医疗护理和照料服务。这种复合式养老社区采用居家式的自主养老方式,具备住宿、餐饮、娱乐活动等功能,提供的服务内容涵盖了老人生活的各个部分,除了衣食住行、医疗健康、心理关照,还包括了自我价值再实现,为老人退休后营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另外,根据大多数老人的居住习惯,仍希望与子女同住或就近居住,因此CCRC中的独立住宅的居民包含长住老人和陪伴居住的年轻人。总的来说,CCRC模式能满足我国老人对居家养老的需要,不离开熟悉的环境,还能享受到专业的多元化服务。

2.2满足我国老人不同生理年龄阶段的养老需求

入住CCRC的老人群体由自理型老人、介助型老人和介护型老人组成。CCRC提供的服务功能和产品形态都取决于不同类型的老人的需求,从建筑形态、内外部设施、专业团队、服务内容等方面都根据三类老人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入住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生理的需要,逐渐从独立生活的自理型老人转为需要辅助生活的介助型老人,最后转入需要护理生活的介户型老人,入住的老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对所有服务内容进行自由选择。

2.3满足我国中高端老龄人口的养老需要

虽然CCRC模式能够为老人提供一个几乎完美的颐养身心的环境,但是模式却来之不“宜”。CCRC通常会收取一笔入住费用,并且每月会收取相应服务费,根据入住社区的奢侈程度、房子大小、入住人数以及将来包含的照护种类,CCRC的收费区别比较大。从国外CCRC模式的发展来看,良性运作的养老地产项目能有效地满足一部分中高端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会整体养老负担。我国当前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2亿,养老服务主体的基数是巨大的,同时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养老地产CCRC模式下的中高端收费水平,我国的消费者不但有这种需要,而求承受得起。

2.4满足我国养老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养老地产作为商业地产性质的房地产项目,盈利和可持续发展是养老地产企业关注的核心。从当前CCRC开发模式的物业形态来看,主要有销售型独立住宅、持有型辅助住宅、持有型护理中心、持有型商业配套、持有型医疗机构。CCRC模式前期主要通过产权销售和会员制的方式来盈利,尤其在CCRC项目初期,品牌影响力不够、会员卡销售不理想的情况下,必须销售部分产权以支持现金流。CCRC模式后期主要是服务费、持有物业租金、年费、物业增值收益等,这些奠定了CCRC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这种开发模式能满足我国养老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能为我国养老地产领域带来新的创新和突破。

目前我国养老地产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观念、市场环境和国家相关政策等因素也在制约着它的发展,养老地产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CCRC开发模式在国外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我国应从特有的国情出发,提出中国养老地产的CCRC开发模式,以期在中国养老地产领域实现新的创新和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卿曦.从CCRC开发模式看中国未来养老地产的复合形态及其技术要求[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8):20-23.

[2]洲联集团.五合智库.养老地产的6大规划要点[J].东南置业,2013(1).

篇4

【关键词】老年建筑;发展现状;设计特点;设计要点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独特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公寓、老年住宅、养老院、护理院、托老所等老年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老年建筑设计和建设水平对于提高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内外老年建筑发展现状

对于老年建筑,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德国等发达国家对老年建筑比较重视,有针对性的建设了老年公寓、老年住宅、养老院、护理院、托老所等多层次的老年人居住建筑,从老年建筑的开发设计、建设施工、主体结构、外观内饰等方面,都充满对老年人的关爱。

当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为使老年建筑的设计更加符合老年人体能、生理和心理对建筑物安全、卫生、适用性等基本要求,住建部和民政部联合颁布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对城市新建、扩建和改建老年人建筑的设计规范做出了详细规定,但这一设计规范在落实中还存在一定差距,甚至有的房地产业发展已经与老年人的需求脱节,需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针对我国老年建筑设计规范欠缺、人文关怀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筑设计从业者从思想上提高对老年建筑的重视,从每一个规划和设计细节做起,更多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引下,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老年建筑,尽快建立起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城市建筑体系,为老年人安享晚年提供场所。

二、我国老年建筑的设计特点和要点

1、我国老年建筑的设计特点

老年建筑作为老年人居住和活动的场所,除满足一般生理需求外,还需要满足老年人对居住环境、心理需求等诸多要求,在设计中要把握以下特点。

一是安全方便性。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当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或人文灾害时,老年人的伤亡比例较高,所以在老年建筑设计中,低层建筑因安全性和便捷性更加适合老年人居住。

二是舒适性。老年人由于特殊的心理、生理原因,对居住舒适性要求较高,在老年建筑设计中,要把握好建筑朝向、通风和采光等要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要保证老年建筑开阔的视野和优美的环境。

三是社交性。老年人不愿受到忽视,比较倾向于“群居”,但随着现代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进入老年公寓或老年居住区的老人们有时无法与其他老人有效交流。在老年建筑的开发设计中,应设计和提供老年人交流的空间和条件,并提供必要的场所,让老年人一起锻炼、聊天,共享晚年。

四是私密性。虽然老年人有社交性需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保持一定的个人隐私,并非所有的老人都喜欢长时间的交流,如果将老年人被动的放到一个开放的空间中,会对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在老年建筑的设计中,要为老人设计一定的区域,使老人在可以看到来往人员活动,但自己的活动不会轻易被别人发现,保持老年人的私密性。

2、我国老年建筑的设计要点

老年建筑在满足其特点要求,保持低层建筑、方便老人居住、兼顾社交性和私密性的基础上,还要把握室内外环境设计要点,为老年人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建筑。

一是老年建筑的内部环境设计。室内空间是建筑的实际空间,空间布置形式决定着老年人使用是否安全、方便、舒适,老年建筑的内部环境设计需要按照以下技术要点进行设计:老年建筑门口应设计坡度不超过45度的坡道,而非一般建筑的台阶,方便老年人进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建筑应采用低层建筑,如果是高层老年建筑,则应该设置电梯,且电梯的宽度在一米以上,电梯出口处要与建筑物的地面处于同一水平线,方便老年人进出电梯和上下楼;老年人行走中一旦摔倒会造成很大的身体伤害,所以在楼道、楼梯和坡道上都要采用防滑建筑材料,保证老年人行走的安全性;在老年建筑中,所有的门口,包括厕所、浴室、阳台等,都要区别于一般建筑,避免留有门槛或者是台阶等不平整地面状况,在其他部位也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地面凸起;为方便老年人如厕,在老年建筑的厕所内都要设计有扶手的坐便器,厕所门应设计成外开式或侧面推拉式,方便坐轮椅的老年人进出厕所;老年人经常会遇到突出情况,而老年建筑中的老年人一般都没有子女陪伴,所以在老年人经常逗留的寝室、浴室和厕所等处都要安装安全电铃,遇到紧急情况时方便老年人呼救;为避免夜间老年人起床走动时出现危险情况,在设计时要将电灯开关设置在安全开阔的地方,避免设置在暗处或不方便的地方,而且在厕所和寝室需要设计安装夜间照明灯,方便老年人生活;老年人对温度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所以在老年建筑内,特别是寝室和厕所等处最好设计恒定温度25摄氏度左右,但要注意老年建筑的通风设计,在保证室温的同时,保证建筑通风使室内空气质量达标;老年人对噪音非常敏感,噪音可能导致老年人失眠、心烦等,所以在老年建筑的设计上要尽量在墙体上使用隔音材料,或是加装隔音设备。

二是老年建筑的外部环境设计。外部空间是建筑师设计创造的外部人为环境,通过在设计上进行创新应用,可以赋予其一定目的,使其具备一定的功能。建筑的外部空间主要是建筑的形状、比例、尺度等。老年建筑在外部环境设计上,要综合考虑安全、实用等原则,不宜建在公路边,门口也要与人流密集区离开一定距离,防止发生危险;要在建筑中设计非常楼梯、隔烟隔火门窗等,保证老年人居住安全。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老年建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重点对老年建筑的设计特点和要点进行了论述,从而对老年建筑的设计进行了有益探究,有助于为老年人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传芳.老龄化背景下上海新型老年公寓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2009(01).

[2]张蕾,张品.老年人居住空间中卫生间无障碍系统设计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3(06).

篇5

所以,今天讲的就是我们建筑设计怎么能够支撑运营。

1 运营效率

运营效率是老年设施能否生存的重要因素,非常地重要。这也是开发商现在要投下去这个钱要建设,将来要管理的人特别关心的。首先是现代护理人才比较缺乏,养老设施雇人特别难,人员流动也大,所以特别应该注意我们怎么提高运营效率,怎么使这个建筑做好。

另外,老人设施中有老人、护工、后勤等多种人群,流程复杂,服务功能多。比如一个洗衣服的功能就需要九个流程,需要什么样的空间、怎么样的路线都是很重要的。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与管理并没有协调,开发商的营建和运营方式相脱节,总是把房子建好了才去找运营,人家一来了看没法干。本来是健康的后来改护理了,那健康和护理的运营方式和管理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往往开发商把营运和管理脱节了。

养老设施存在功能空间失误、流线安排不合理等等问题。本来一个点设一个管理人就行了,现在得设俩,所以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比如这样一个老年设施,我们去调研的,在老人设施里加了浴缸,就是一个单间里加了一个浴缸。但实际上我们调查发现浴缸根本没法用,它太危险了,所以又拿一个浴凳塞到浴缸里给老人洗澡,就非常浪费人。建筑设计的人也不是说光听甲方的意见,本身自己也要懂得这些,所以我们对养老机构展开了实地的调研,做一些义工,就在那观察他们怎么工作,这是我们与运营方沟通的一个情况。

考虑运营管理需求的养老设施的设计要点是有那些?

2 确定合理的设施规模

确定合理的设施规模,划分主要的功能分区,优化平面形式,确定电梯的数量和位置,确定餐厅的形式和种类,优化护理站的位置,确定老人居室的面积。

先拿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这是我们在北京做的一个实例,这个例子是一个护理型的老年设施,有220床,建筑面积约一万平米,建筑层数是四层。这个规模还是定得比较合理的,一个运营团队比较容易管理200~250床这样的规模比较合适,如果太大其实也得分成两个管理团队。

3 各层的功能区分应该区分

各层的功能区分应该怎么分?首先我们看这是入口,有一些公共的活动区,有的地方有日托中心,还有日间照料中心,还有一些沿街商业,这点也特别重要,有时候老人设施运营起来比较困难,那么很难赚到钱的话,其实补充一些商业街面也能帮助开发商有一些盈利的模式,这样比较好一些。

4回游的廊道

在平面形式上,由于它是个护理型的,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就把它做成了一个回游的,就是护理特别需要回游的廊道,而不是单行的,这样管理特别方便,老人在里面走走锻炼身体,智障老人随便跑出去也是不方便的,所以回游廊也是很有意义的。另外,保证多数房间朝南,对老人的身体很有好处。这个也是大家所喜欢的。

在回廊的设计中也有一些讲究,比如国外的,它可能需要一些休息座位,老人老走来走去的可能很累,特别对智障老人让他走动过多,消耗特别多就会有很多其他的反应,所以我们给他设计了些沙发、座椅,让他跟别人聊聊天,这样对他一天的生活也比较舒适、比较丰富。希望有些这种小空间。

5电梯的数量和位置

电梯的数量和位置应该如何确定?竖向交通对于老人设施来说非常重要,两层以上就要有电梯。除了这一个基本要求以外,我们也知道电梯到底有几部、怎么放的。首先最好是在进门马上就能看见的位置上要放往上走的电梯,而不是你走到特别里头才能找着那个电梯。我们也希望有两部电梯并设,其中一部是担架电梯,就能紧急救护使用的。不应该说两个电梯分别一样一个,它需要联动,这样有效。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有一个货梯,因为护理需要把餐送到各层,要有一个能够送餐的电梯。还有一个是后勤的梯,比如污物的东西要送下来。至少这几个电梯都是需要的,在这个之上多一点。当然又不能太多,太多又浪费钱。这个电梯两部联动,我们有时候不注意就会放在别处一部,这样行动起来就不方便。还有为什么要两部放在一起呢,因为我们的电梯有些时候要检修,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两部电梯放在一起能够联动。

6餐梯

现在我们不够重视,弄不好就要用人来运上去,是非常不合适的,或者一定要让老人都下来吃饭也是不现实的,有些老人身体不好,身体不好就不来了,那你就是得要送上去。那么,需要本层内就需要设个小餐厅。我们照的照片可以看出来,其实这种餐厅里有时候是有两个推扯进去,因为是有效率,因为吃饭时间内你一点点送上去饭菜都凉了,所以这个电梯我们希望有两部车一块能够进去,这样高效一点。但是也可以是不上车,只上餐盘或者什么东西的小型的电梯,这个车是日本的,它里面是有保温的,也可以有冷餐的,这个车特别大,高也很高,快接近两米,这么大一个电梯才能送上它这个车,这样你吃的饭就特别舒服。这是我们对餐梯的要求可以看出来,根据你档次的不同,你的餐梯可能大小也会不同。

7污梯

是一个高档的老人设施,其实洁污应该分区,因为有味道,老人设施里最容易产生气味,只要是你闻见老人设施里有味就说明他管理得非常不好。

8 餐厅

餐厅应该集中式设置还是分散式设计呢,凡是健康的、自理的老人就可以相对集中的设置,比如你在一层或者在一个公共的建筑部分可以设置这种集中餐厅,凡是需要护理的就把他一个个推下来去集中餐厅就不太合适,就应该在本层一个护理单元里加这种小型的,可能跟他的起居活动空间在一起的小型餐厅,尽量分散设置在各个楼层,像这样几个桌子。应该提供多种就餐类型,不能都是食堂的那种,还有有可能家属会来看他,我们还需要一些小包间,另外中国人还有口味的不同,回民等等,所以我们要有一些特殊性,所以我们希望就餐的这种空间应该多样化,比如包间或者是这种自助。

9 护理站位置应选在何处

现在我们做护理站的时候,按照规范特别简单的理解有多少平米,有时候往往就把它变成一间屋子给他关起来了。这点我认为在老人设施中是不利的。我们护理站特别重要,到底放在哪是工作特别有效的。我们今天讲建筑设计对运营管理的支撑,就是我放在哪对运营管理特别有效,比如他上来以后,他必须能看见电梯,包括一些楼梯的活动,上来的人怎么出入他都能看得见,同时一般设在转角处,同时哪怕是通过玻璃看到对面,看到那些走廊,就是他一个人在这管值班的时候就能看见好多地方的情况,除了靠视频的东西以外,你自己的视野、视线就要很开阔,你才能把这个管理得很精细,才能照顾得好老人。这是我们照的国外的先进的设施里头的,比如这个就是在转角处,也有视频,但是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这种样子。这是国外的护理站跟它管理的模式,比如说他早晨起来他的护理任务特别多,所以我们每一个组团都在护理站上放一个人来服务,到中午休息了就设置为两个,然后夜间就用一个护理站,一个可以兼顾四个。其实老人设施最重要最多的是人力成本,建筑设施你做完以后慢慢还好了,但是人力成本是你每年每月都要付出的,所以我们希望在这个地方设计得好以后节省一定的人力成本。比如护理站的样子,是开敞式的,他一边工作一边可以看见老人,老人看见他们也挺安心的。还有不要以为护理站就是一个记录的,也是护理人员工作和休息的地方。其实它还包括管理,像现在国外的护理站就跟一个小厨房一样,有微波炉、水池子,同时也有电脑,也有记录,它就像家庭的小厨房一样的护理站,并且是两侧开着口,两边都能看见。

10 老人的房间面积尺寸

老人的房间面积尺寸有多大合适?我简单举一个例子,我们认为轮椅能够转圈,如果床是这么放的话,我们希望它的面宽不要低于3.6m,然后一般比如说大于3.9m这样的就比较舒服,你再窄也不要太窄,太窄以后不好用,运动也难。像四人房间、六人房间,如果这道墙不是完全承重的就更好,将来需要改造的时候也可以把这堵墙打开变成四人间、六人间,或者开一个洞口,让管理人员从内部直接进来,转完这个房间马上看到那个房间,这样也是能够提高效率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

11 卫生间

健康的老人可以加强淋浴,但是我们不赞成加上这个浴缸;不太健康的需要护理的,其实淋浴也可以不用的,因为这样比较危险。洗澡的时候,当然你设计一个水龙头是应该的,但不一定非得加上洗澡的功能。

12 阳台

老人去晒晒太阳挺好,如果是健康的老人可能给他加上小型洗衣机,加一个小水池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这里的细节特别多,今天时间的关系也不能一一展开。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这里需要考虑的细节是非常多的,比如我们专门研究门厅、专门研究洗衣房、专门研究走廊等等,比如到底有哪些功能,门厅一项就有二三十项的注意要求,并且都是跟管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管理团队,比如说是他管理的某种类型,他是高档的还是一般的对我们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也有很多影响。我们目前都跟国内国外的都配合了,英国、美国、日本,比如外国的建筑师在设计,我们在做咨询,做咨询的时候就发现可能有很多的习惯上是不同的,比如像日本的,也许他们对洗澡是特别重视的,他要上一个大型的机械浴缸,但是在中国也许在洗澡的这个方面跟日本是有些不同。所以直接上浴缸是不是特别合适呢,是不是有这么大的用量,如果没有这么大用量,那这个设备也有点浪费,所以我们觉得这些细节可能都是很不同。我们希望建筑设计师应该跟管理运营团队有很好的结合,我觉得做出来的东西才能够真正地为开发商和运营者带来方便。

篇6

关键词:无碍设计;老年人;卧室

全球老年人口不断增加,中国的人口结构更是呈现迅速老化的现象,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随着人口结构高龄化程度的加剧,满足高龄者多元、多层次的需求成为当务之急。对于老年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不仅软件的照护服务网络需要建构,亦须将对硬件设施的改善配套进行,方能确实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居住质量,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增长速率。

1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设计要点

(1)自立性。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应以提高老年人自立、自理能力,延长健康期,推迟护理期为目标;老年人使用的设备设施应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其服务方式以便于老年人自己使用为原则;空间布局以有利于提高老年人自信心,增进老年人机体活动愿望和更长久保持独立生活的能力为原则。

(2)安全性。

老年人居住建筑以及老年人使用的社区公共建筑、配套商业、文化娱乐、医疗健康等设施的设计,应确保老年人使用安全,有条件的还应设置老年人专用空间、构造、设备和设施。

(3)健康性。老年人居住建筑在设计前应作居住实态调查,以便充分掌握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空间、结构、设备设施设计应能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机能衰退的特点,保障其健康使用;老年人居住建筑、各功能空间和设备设施的设计应注意细部,以老年人人体尺度为基础,考虑使用轮椅和护理的尺度。

(4)适用性。老年人居住建筑、各功能空间及设备设施的设计应避免造成其他人的使用不便。家庭供养型老年人居住建筑应考虑为子女和护理者提供方便;为年龄段明确的老年人设计时,应有相应的分级措施,以便为该年龄段老人提供更为适用的服务。

2老年卧室设计

(1)卧室。主卧室应有厕所及浴室,并考虑看护空间。门厅、盥洗室、脱衣、浴室、厕所应与主卧室设在同一楼层。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家庭型老人院的卧室使用而积不宜小于10平方米,以15平方米较为适宜。矩形居室的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30m。老人院、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等合居型居室,每室不宜超过三人,每人使用而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矩形居室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60m。

(2)床具设计。床的尺寸非常重要,要有合适的高度和宽度,以及软硬度过低的床铺不便于起身;过软的被褥,使身体的支点增多,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老年人便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适当加宽的床,使老人翻身更加省力。建议采用100cm×205cm以上宽度的床具。老年人的坐具和卧具都不能设计得过低,因为那样会增加他们改变的负担。所以,老年人的坐卧具往往都比普通的更高。且在床具侧边或墙而上应安置便于老年人起身的扶手。老年人的床具高度最好可以进行方便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季节寝具厚度不同和年龄增长或意外疾病的需要。

(3)主要家具设计。储藏空间:有条件的宜设立单独的储藏间或更衣室,注意无障碍设计考虑面宽和高度;单独制作的衣柜,要考虑到老年人的人体工程学特点,过高或过低的储物空间划分均不可取;床头柜:上配设台灯,并宜结合室内灯光控制开关设置;柜子顶面应设有表而圆滑的凹槽,用以辅助固定水杯、笔、眼睛等,防止不慎跌落;电视、小型音响:结合卧室大小,可以考虑配合以电视柜,否则可悬挂或结合矮柜、书桌布置,注意不要安放的过高。选取的设备要简便,易于老年人学习掌握;书桌:其下要留有可供轮椅回转的空位,注意桌面高度应比正常书桌低8cm左右,且应可以调整高度。

(4)门窗设计要求。老年人建筑公用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10m。老年人住宅户门和内门、通行净宽不得小于0.80m。起居室、卧室、疗养室、病房等门扇应采用可观察的门。窗扇宜镶用无色透明玻璃。开启窗口应设防蚊蝇纱窗。老年人居住空间的门必须保证易开易关,并便于使用轮椅或其他助行器械的老年人通过。房门不宜采用全玻璃门,以免老年人使用器械行走时碰坏玻璃。门的把手应选用旋转臂较长的把手,不宜采用球形把手,拉手高度宜在900~1000mm之间。根据老年人的身高,推算出其居室窗台高度最好在750mm左右,老人可以坐在窗前看到室外情况。(5)卫生间。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人院应设紧邻卧室的独用卫生间,配置三件卫生洁具,其面积不宜小于5.00平方米。老人院、托老所应分别设公用卫生间、公用浴室和公用洗衣间。托老所各有全托时,全托者卧室宜设紧邻的卫生间。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宜设独用卫生间。独用卫生间应设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坐便器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及淋浴座椅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一端应设不小于0.30m宽度坐台。卫生间内与坐便器相邻墙面应设水平高0.70m的“L”形安全扶手或“11”形落地式安全扶手。贴墙浴盆的墙面应设水平高度0.60m的“L”形安全扶手,水盆一侧贴墙设安全扶手。卫生间宜选用白色卫生洁具,平底防滑式浅浴盆。冷、热水混合式龙头宜选用杠杆式或掀压式开关。卫生间、厕位间宜设平开门,门扇向外开启,留有一观察窗口,安装双向开启的插销。

3结语

我国已成为老年大国,老年住宅的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比健康者要求更高,保证老年人的自理和安全都是最基本的前提追求,我们应以人为本,为老年人设计出安全舒适的卧室环境。

参考文献

[1]开彦.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概论[J].住宅科技,2000,(10).

篇7

【关键词】 老年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分析;护理干预

目前, 老年患者入住ICU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与我国社会现状密不可分, 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估计至2050年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家属作为其主要的支持系统, 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因患者病情危重, 常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 死亡率极高, 其家属承受极大的身体及精神压力。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不仅服务于患者, 家属的心理波动同样应受到大家的关注。因此, 作者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对吉林市人民医院ICU老年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欲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老年危重病患者(年龄超过60岁)直系亲属, 包括患者的子女或配偶;已探视家属1次以上;愿意参加调查且有中文阅读能力, 并能独立完成调查问卷。

1. 2 调查方法 在入住ICU的24~72 h内, 对家属进行一般情况、家属身心状态及家属需求调查, 调查表由作者自行设计, 家属需求参照中文版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ritical care family number inventory, CCFNI), 采用不记名问卷方式, 要求家属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问卷, 如有疑问给予必要的解释。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率100%。

2 结果

2. 1 家属一般情况 患者家属100例, 男56例, 女44例, 年龄37~70岁, 平均45岁。文化程度:中学(包括初中毕业及高中毕业)40例、大专37例、本科21例、研究生2例。患者共100例, 其中重症肺炎32例, 心力衰竭26例, 慢性肾衰15例, 脑血管病27例年龄60~89岁, 平均76岁。

2. 2 100例患者家属身心状态见表1。

2. 2 100例患者家属需求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中家属为中年人, 此群体作为社会、家庭的中坚力量, 他们应对各方面冲击及压力, 处于各种身心疾病的“危险期”阶段, 家中老人生命垂危更是重锤猛击其身心, 关注老年患者家属亦是医护人员不容忽视的职责[1]。由表1所示, 100例患者家属身心状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分析原因为以下几方面:患者病情在短期内加重且病情危重, 家属不能接受现实;患者被送入重症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家属不能陪伴其左右, 照顾其衣食住行, 不能亲眼看见其治疗过程及病情进展, 担心患者是否能得到细心的照顾;重症病房的紧张气氛, 对医护人员、医学常识及医院流程的不熟悉, 被告知各项操作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并发症, 家属常常焦虑、不知所措。老年患者常常罹患多种慢性病, 体现为多系统、多学科疾病集于一身, 且各脏器功能减退, 疾病的治疗难度大, 预后欠佳, 故其家属的需求有别于一般重症患者家属需求。如表2所示, 保证和减轻焦虑得分最高, 说明家属最关心的是患者的健康状况, 获取信息领域的需求不及接近患者及支持领域。殷睿宏等[2]发现家属有接近患者的需求, 空间及情感上的接近, 便于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家属希望多陪伴老人, 切实的感受到老人受到细心的照顾, 他们才安心。同样, 老年患者常常孤僻、少言寡语, 家属的探视能够平复其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而这与ICU封闭式的管理发生冲突, 为了减少矛盾的产生, 弹性安排探视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措施, 如患者外出检查时通知家属陪伴, 患者病情恶化时, 安排家属探视, 抢救成功后, 可再次安排探视, 缓解家属的担心。此外, 表2所示约75%家属因承受较大的经济及心理压力, 他们往往需要外界支持, 这要求医护人员设身处地的为家属着想, 尊重他们, 理解他们, 关心他们, 尽量满足家属的要求。当家属情绪激动时, 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关爱他们, 避免发生冲突产生医疗纠纷和不必要的伤害[2]。在此次调查中, 家属对于自身舒适度要求并不高, 但因尽可能给予家属提供较舒适、安静的环境, 便于他们缓解焦虑心情。

综上所述, 针对老年患者家属的身心状态及需求, 相应的护理对策为: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专业知识掌握操作技能, 博得家属的认可;改进服务理念, 示患者如亲人, 贴心照顾每位患者, 获得家属的信任[3];加强宣教, 仔细的告知家属重症监护病房的制度及工作流程, 耐心解释家属疑问;当好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传递兵, 将患者的病情准确并及时的告知家属, 详细解释病情, 并将家属的爱与关心传递给患者, 给予患者精神支持;针对家属的性别、文化层次, 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 告知其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要点, 为患者出室后的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Mohr WK. Partnering with families.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Nursing, 2000, 38(1):15-22.

篇8

1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1.1焦虑、急躁

由于疾病来的突然,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

1.2恐惧及忧虑

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有些还会增加痛苦,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

1.3丧失信心

内科慢性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药物疗效差,病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往往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有的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2护理要点

接待病人时态度要和蔼,热情认真,动作要迅速,操作熟练准确,使病人一进病房就感到有好转的希望。

做好思想工作,消除病人对疾病的顾虑,护士在操作前应向病人说明操作的目的,步骤及在操作中可能产生的不适,这样既可能消除顾虑,又能取的病人的合作。

篇9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新特点。方法:总结分析淮北矿工总医院280例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经验。结果: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提高280例老年骨科患者护理质量优良,除2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治疗外,278例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通过细致现察老年骨科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患者的不同特点,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护理质量,可以减少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研究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 我国人口已步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因骨关节病、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生理功能衰退、反应迟钝等,易受到外伤,发生各种类型骨折。骨科老年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护理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所以如何做好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尽快恢复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这是我们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选择安徽淮北矿工总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以来,280例老年骨科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手术质量及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尽早康复之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安徽淮北矿工总医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280例,男160例,女120例;年龄65―85岁,根据病种分类;上肢骨折,72例,下肢骨折120例,腰椎骨折、椎间盘脱出60例,肋骨、锁骨骨折28例;病人中长期卧床占32%,有58%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支炎、肺气肿、糖尿病等。

2 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指导适量运动、饮食护理等是贯穿骨科老年住院患者始终的,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才能为患者减轻病痛,进而才能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尊重。

2.1 患者一般在手术后24h内伤口疼痛最剧烈,凡是增加切口张力的任何动作,如翻身、咳嗽都会使疼痛加剧。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必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病人体质及身体状况,使用适当的镇痛剂,并密切观察用药后情况;观察患肢皮肤血液循环、温度、感觉、肢体肿胀、运动情况,对石膏固定或绷带过紧包扎,要立即检查松解,必要时将患肢抬高15―30度。放置负压引流管的病人,要观察引流量、颜色、伤口流血情况,术后第一天伤口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2.2 加强对病情和药物作用的观察。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发展及变化过程。对治疗中的患者,要掌握此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以便观察治疗效果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骨科老年住院患者,通常病情变化不确定、身体素质差或病程长,易致并发症。因此针对病情发展向患者及时交待、强调危害性或意外情况非常重要。

2.3 正确执行医嘱。强化查对意识,层层把关,保证安全。按医嘱执行是护士的职责,对医嘱质疑和把关是护士的义务和人道本职。由于工作繁忙、重复性强等特点,而导致思维的晕轮效应及定势作用,医生不易发现自己的缺陷或失误,尤其是关键字、用药量.遇有质疑护士须经医生核实后执行,避免盲目执行医嘱。遇特殊、贵重药换批号,若与医嘱剂量不符,及时通知医生,供调整用量之参考,为一些患者保证用量节约开支。口头医嘱除急救、手术时外不予执行。执行时须复述强化或反问一遍以提醒查对、避免口误。

2.4 预防并发症

2.4.1 预防并发症,老年人循环系统已经在逐渐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所以入院就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2 预防伤口感染: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发生伤口等继发性感染,甚至造成严重的呼吸衰竭。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咳痰,术后12h在协助卧床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痰咳出,若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2.4.3 泌尿系感染,老年男性患者因前列腺肥大,卧床等易发生尿潴留,发现有尿潲留症状后应先安定病人情绪,采取手挤压下腹或下腹部热敷按摩、止痛剂解除切口疼痛等措施,对时间过长或以上措施无效者,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导尿,常规放置导尿管1-2d,留置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易致尿路感染,还应嘱病人多饮水,维持充分的尿量,保持会清洁,也可以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4.4 褥疮的预防:老年人血液循环功能衰退,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人皮肤护理的重点。褥疮是骨突起部位的软组织与床之间的持续受压,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而发生溃疡或坏死。因此,要给予气垫、水垫等,骶尾部骨突处加垫气圈,不能自行翻身的每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2.5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人各自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心理变化也不相同。所以要掌据老年骨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首先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积极与患者沟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加强与老年病患者的病情、心理沟通,使患者处于良好、乐观、放松的心理状态。再次,要加强与老年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产生心理共鸣,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轻松配合治疗,以促进老人早日康复。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l5.o软件,所有数据以(X土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4 结果

通过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280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没有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除2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治疗外,278例均治愈、好转出院。

5 体会

通过对本组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的总结,使我们认识到老年骨科患者的康复是一个较长时期过程,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重点加强基础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干预护理、预防并发症,是促进骨折患者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老年人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的进步与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全球性常见疾病,也是我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一些老年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时可危及生命,同时多数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的特点决定了患者的主要康复过程是在家庭和社区,为此对于健康教育的要求比较高[2]。而随着医学观念的转变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健康管理得到了广泛重视,其能够给予患者足够的知识,向患者提供坦诚开放地讨论性问题的机会,并提供建议和指导以预后效果[3]。本文具体综述了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要点,现报告如下。

1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我国老年人健康最为常见的疾病,比如当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350万高血压患者的速度递增,并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4]。而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除躯体因素外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活动长期影响导致大脑皮质功能紊乱,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使体内的儿茶酚胺长期增加和反应增强[5]。研究证明证实在愤怒时外周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而在恐惧时,则因心输出量增加导致收缩压升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心理因素对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影响,不良的心理如焦虑、抑郁会加剧血压的升高使患者感到不适,出现不良的躯体症状[6]。而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增加,由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社会因素促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将成为社会的主要疾病谱[7]。

2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方式与方法

目前国内对老年心血管疾病上用的干预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包括主要有运动疗法、松弛疗法等。而在常规健康教育中,目前多数只停留在疾病知识的普及和信息的传播上,而对行为与信念的改变比较少。在健康教育方式上,首先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发放内容以实用知识为主的教育材料,患者自学主动掌握有关老年心血管疾病自我护理知识于方法[8]。在社区定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包括老年心血管疾病专题讲座或护患座谈等,提高患者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知识的掌握率;并鼓励患者家属也参加此类活动,使家属也得到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教育,进行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及家庭护理。不定期进行家庭访问,了解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情况,纠正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认识的误区,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实地指导;同时建立微信群、QQ群,及时传播相关健康教育信息,分享认知体验[9]。教育方法如下:①心理指导:积极向患者说明老年心血管疾病是可控制的,指导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学会自我情绪疏导方法,适当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同时要指导患者家属要多关心、多尊重患者,起到良好的社会及心理支持作用。②饮食行为指导:减少钠盐的摄入,补充钙和钾盐,新鲜蔬菜、水果,牛奶中钾、钙含量较高;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多食用植物油;每餐饮食"七八分饱",多餐饮食最理想。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定时作息,并要注意劳逸结合;各种运动动作要慢,逐渐过渡到适宜的日常活动,晨练以小运动量锻炼为主。③认知干预:加强与患者交流与沟通,给予关怀,提高患者对心身疾病的认识,消除其抑郁心理以及焦虑情绪;讲授心理行为模式与老年心血管疾病病之间的关系,使患者意识到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行为模式;建议患者听音乐1次/d,时长30 min左右,从而进行放松治疗[10]。

3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要点

我们认为,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达到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的目的。为此我们需要真正掌握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行为生活方式的主要和次要因素,才能制定对策,进而改变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利于疾病控制的行为生活方式[11]。建议积极为研究对象建立健康档案,按照健康教育程序,进行健康教育;积极为研究对象发放自编的健康教育手册、控油壶、提醒药盒、监测日记、定量盐勺等。采用及时反馈、多鼓励、持续督导的方法,增加与研究对象及其家人的交流,劝说家人一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帮助研究对象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习惯[12]。积极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流行病学评估、行为与环境评估、社会评估、教育与组织评估,从而给研究对象更大的信心。而积极的健康教育过程中采用家庭访视形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密不可分,家庭访视过程中实施的健康教育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有效地应用保健知识[13]。而为避免老年患者遗忘服药,可以提醒患者制作一个提醒系统。建议把用药同生活中某些必须做的事相联系起来,确保治疗的依从性。指导家庭成员进行干预,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使其照顾、帮助、督促老人坚持心血管的长期治疗。积极为患者反复讲解正确服用药物的重要性、告知其随意服药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告知其到医疗机构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鼓励患者提出问题,并给予一一答复与一对一针对性干预[14]。

总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要点是要使患者意识到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行为模式,从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崔艳,黄朝旭,华瑾,等.PRECEDE-PROCEED模式健康教育对养老护理员关于老年期痴呆患者护理知信行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0):1-3.

[2]李文静,庄义浩,唐悌.心血管脑卒中高危人群预防危险评估及分层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5):150-153.

[3]金海燕,俞志红,叶莉,等.离退休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5):88-90.

[4]高雷,颜骅.上海徐汇区华泾镇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疾病特点与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C):1375-1378.

[5]庄润森,向月应,韩铁光,等.深圳市社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7):587-591.

[6]Appel.LJ. ASH Position Paper: Dietary approaches to lower blood pressure[J].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09,11(7):358-68.

[7]杨芬芳,蔡菊芳,陈斌.体质指数与身体机能指标相关性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4,8(3):160-162.

[8]Hideaki Nakaqawa,Katsuyuki Miura. Salt Reduction in a Popul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Hypertension[J]. Environ Health Prev Med,2004,9(4):123-129.

[9]Takano Y, Kohrogi H, Matsumoto M, et al.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smoking-related risks for diseases in the general public in Japan[J].Nihon Kokyūki Gakkai zasshi,2001,39(6):389-393.

[10]荆淑红,李平,牟善芳,等.高血压病的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及个体量化健康宣教[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0):1958-1960.

[11]危林松.高血压并发焦虑抑郁症状260例患者心理干预治疗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1):205-206.

[12]莫伟文.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4):230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