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16 21:1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典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典诗词

篇1

关键词: 古典诗词 陶冶情操 开发潜能 娱情怡神 培养道德

当前,诵读经典,用中国古典诗词陶冶学生情操,是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独特功能的重要方面,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诵读中国古典诗词,利于学生道德培养。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中华美德的精华,有意识地选择诗词篇目加以诵读精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正面教育的有效形式。利用诗词内容,让作品中各种美好的人格形象在学生心中复活,让学生的灵魂和思想超越时空与古圣贤进行心灵交流,让学生在美妙的语言意境中体会感受,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屈原、李白、辛弃疾、陆游、岳飞、文天祥等众多爱国诗人,《离骚》、《望庐山瀑布》、《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示儿》、《满江红》、《过零丁洋》等众多爱国诗章,无不充盈着强烈的爱国之情、爱民之心,讲解这些诗人的诗作,吟诵这些诗篇诗章,会激起学生对这些仁人志士的敬仰和对养育这些伟人的祖国的热爱。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说:“教育之事必须给予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其意向和嗜好使得他们不但必要而且由于倾向和愿望而成就其为爱国者。”中国古典诗词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国献身,建功立业,今天我们一定要将这种传统继承发扬下去。

此外,中国古典诗词中还蕴含许多道德教育内容,如匡世济民、建功立业的理想道德观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观念;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忠信道德观念;淡泊名利、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念等,都值得我们有意识、有目的地精选精讲,让学生在耳濡目濡、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影响。

二、诵读中国古典诗词,利于学生情操陶冶。诗歌是诗人在社会生活中有所感受而抒发胸臆的产物,是诗人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而引起沸腾感情时的产物。阅读鉴赏诗歌实际上就是鉴赏情感的一种精神活动。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中国古典诗词表达了各种复杂的人生体验,传递了种种真实动人的情感。有抒发对黑暗统治强烈不满的愤慨之情,如《诗经》中的《硕鼠》、《伐檀》等篇;有对劳动人民的苦难遭遇寄予的深切同情,如白居易的《观刈麦》、《卖炭翁》等篇;有表现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男儿热血之情的,如曹操的《短歌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篇;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望庐山瀑布》等篇;有表现对游子思妇感伤离别的儿女之情,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等篇。特别对美好人性人情的歌颂更是占了很多篇幅,它们形象生动,以情感人,将深刻的内涵、健康的情感悄悄渗入欣赏者的心田。毛诗认为诗有感动和感化的力量,“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推进古典诗词的诵读工程,对学生气质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三、诵读中国古典诗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中国古典诗词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贯穿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国人向来重视诗教。“不读诗,无以言”。读诗对句已成为历代文人学士的必修课。“知、情、意、趣”诗的涵盖很广,“兴、观、群、怨”诗的作用很大。开展古典诗词的诵读鉴赏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使情感、意志、兴趣得到培养,使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挥,使大脑的潜能得到全面开发。英国科学家达尔文从学生时代就对诗歌、音乐、绘画等很入迷,这使得他在科学研究时思想活跃,硕果累累。而晚年时由于工作繁忙,失去了对诗歌、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于是“思想似乎已经变成了机器,只是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原料中剔取出一些规律”(梅林《马克思传》),于是成果也平平。这说明创造力的产生是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如果牛顿不把宇宙想象成一个整体,那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我国许多著名科学家对古典诗词都有很深的造诣。此外,中国古典诗词内涵丰富,志存高远,有爱国情思、咏史怀古、修身励志、交友酬唱;还有思亲还乡、人世百态、山水胜迹、咏物寄寓等。它们以优美的声情意象,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了诗人的顺道际遇、宦海波澜和国家的治乱盛衰、人民的悲欢离合。阅读鉴赏这些诗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了解历史的兴衰演变、异域的风土人情、各色人物的思想性格、各个时代的面貌氛围等。知识积累丰富了,艺术鉴赏能力就提高了,也特别丰富了写作题材,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讲读背诵的同时,学生的思想能力、智力素质都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训练。

四、诵读中国古典诗词,利于学生娱情怡神。我们每个人都有审美需要,它作为一种内在心理结构而存在着。诵读中国古典诗词需要我们把学生引入诗词的境界中,领略体会它美的真谛,让学生喜欢它,如对诗词意境和语言的审美。唐代柳宗元有一首小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初一看,诗人描写得似乎十分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但只要稍加分析,我们就能体会到这样的意境:天地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严酷,却都坚持着自己的工作。这种执著的精神令人感动,自然而然激起读者的欣赏因而产生美感。茅盾曾说:“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看到某些自然物或人造艺术品,我们往往要发生一种情绪上的激动,也许是愉快兴奋,也许是悲哀激昂,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总之我们是被感动了。这种感情上的激动叫做欣赏,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事物起了美感。”说的就是审美。有些学生因为读不懂古典诗词的这种美感,久而久之便对读诗背诗失去了兴趣。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理解发现这种美,并且起到陶冶身心的作用。有人说:“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铀。”这话一点也不错,青少年学生正是青春的年龄、诗的年龄,中国古典诗词首先能赢得广大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就是鲜明感人、生动凝练的语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因为有这些名言名句的濡染浸,我们的少男少女更感受到语言的华丽、生活的美好;因为有这些诗作做传媒,我们的少男少女才更能体会到人间情感的至真、至善、至美。总而言之,燃烧生命的激情,塑造健康的人格,感受生活的美好,不可无诗。

如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对学生的熏陶所起的作用,已可略见一斑。

参考文献:

[1]说唐诗.浙江大学出版社.

篇2

一、喜雨―――对风调雨顺的颂歌

中国以农业立国,因此与农事相关的季节变化特别受到中国人的关注,反映在诗歌中,出现了大量以春秋为母题的诗,最引人注目的意象莫过于春花秋月,其中凝聚着中国人对人生完美与缺憾的独特体验。在有关春的诗中,“春雨”也成为诗人常吟咏的对象。寒冬过后便是暖春,万物复苏,春风化雨,滋润大地。所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观田家》)在经历了漫长的严冬之后,春雨的到来,预示着万象将为之一新,农人也开始播种一年的希望。古人常把滋润万物的春雨称作“甘霖”“甘雨”“甘露”,“春雨贵如油”的农谚,体现了农人对春雨的珍惜和欢迎。最为著名的喜雨诗莫过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赋予春雨以人格,它好像知道大地万物的需要,知时而至;又不愿惊扰人们,悄悄地滋润着大地万物,给人们送来了春的讯息,带来了新的希望。诗人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喜雨之情,体现了喜苍生所喜的博襟。

二、愁雨―――愁情别绪的象征

适时适量的雨能给人类带来生命的滋润和精神的鼓舞,而雨霏霏、大雨倾盆,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原始宗教中既有祈雨活动(当天旱少雨、万物干枯时),也有止雨的仪式(当雨水泛滥时)。董仲舒《春秋繁露止雨》中记载了止雨的祝辞:“今雨太多,五谷不和,敬进肥牲清酒,以清社灵,幸为止雨,除民所苦。”因此雨既是一种喜悦的象征,也融注了另一种情感―――愁。当历时弥久的雨水和诗人的某种心境相遇时,就会产生一种共鸣,雨就会成为表现诗人愁情别绪的载体,成为理想幻灭、仕途坎坷,人生多艰、壮志难酬,人生易老、青春易逝,悲欢离合、思念愁苦的象征!“雨”的意象更常见的不是表现欢乐、喜悦,而是痛苦的愁情别绪的寄托。《诗经》的“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风》),“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东山》)“雨”已成为中国文人用来表达愁情别绪的程式化意象,这是与中国文学悲伤的格调相一致的。历经数千年而不乏其诗:

1、以雨抒发愁绪的。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表现的是失去亲人后肝肠寸断的思念。“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表达的是作者看到无休止的雨水后的莫名惆怅。

2、以雨比喻离情别恨。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看着友人的离去,觉得那潇潇暮雨是寒冷的,这是诗人心灵的语言。“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早晨的春雨恰恰为朋友的离别渲染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忧伤。

3、用雨写思乡怀人的。如“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张咏《雨夜》),无端的雨水滴破了一颗思念家乡的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国破家亡,亲人永别,孤零零的词人听着雨打梧桐叶子的声音,又怎能不心生孤寂愁苦之叹?而这个“愁”字又怎能将词人的心绪充分表达呢?

4、抒人生无常、世事多变。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写风雨的欺凌,使大地一片红愁绿惨。风雨送春,这本是自然现象,但注入了词人主观的情感,成为政治上遭到惨败的李后主绝望心情的写照。这不仅传达出他的亡国之痛,也传达出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慨叹。

5、抒发壮志难酬、雄心不改的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年迈体弱的诗人已不能横枪跃马、驰骋疆场,但壮心犹在,以至于在夜阑人静时又到了他梦萦魂绕的沙场!

篇3

【关键词】古典诗词阅读 领略 魅力

王蒙曾说: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大文学瑰宝,是汉语汉字的魅力的极致表演,是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的,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国古代士人的人生利器,是我们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

翻开泛黄的书页,面对古人留下的这笔巨大的财富,嗅着书页间弥漫的浓浓书香,阅读着那跨越千年而弥香的珠诗玉词,作为语文教师,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使命感,我感到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这一精髓,让学生走进并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无限魅力。

中学生还没有足够欣赏分析古典诗词的基础和能力,这就得靠语文老师,而教师教学生欣赏分析古诗词,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局限在字词句和技能技巧的分析上,而是要让学生真正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首先,在平时教学中,帮助学生领略中国古典诗词之美,用古典诗词滋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精神

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源泉。中国古典诗词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阅读中国古典诗词就是阅读中国历史,让我们可以知兴替、明得失;中国古典诗词更是一汪精神道德素养的海洋,对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养成良好品德,塑造健全的人格,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爱国诗人岳飞所写的《满江红》的品读为例。前四字“怒发冲冠”,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不禁热血沸腾。——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而胸中郁闷,于是仰天长啸,抒此万斛英雄壮志。接着,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至此,将军发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字字掷地有声!“饥餐”、“渴饮”畅其情、尽其势。“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反复诵读,学生如何能不从中撷取振兴中华之精神力量。再如杜甫的《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每每读此诗,那种开阔的胸襟,勇攀科学高峰勇气便会油然而生。

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力量和教育意义,非老师和家长一遍遍的唠叨和空洞的说教所能比拟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这笔宝贵的遗产,让其充分发挥其功效,带领学生在诗词的王国里尽情呼吸,吸收其养分,让精神和思想道德的幼苗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第二,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切忌满足于字词的解释和分析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灵感的体现,情感的倾泻。“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当外物和诗人内心猛力碰撞时,就会形成优美动人的诗篇,甚至产生千古绝唱。诗歌是灵动的,是整体的,是诗人智慧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千万不能肢解诗歌,如果将一首诗肢解得七零八落,那么她就失去了美感,就不能陶冶学生的心灵,也就不能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反还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心理。

苏轼评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其实,纵观中国古典诗歌,每一首诗都是一副画。透过这幅画,我们可以看见优美的景物,鲜明的人物形象,张开想象的翅膀,我们还可以感受诗中所营造的优美的意境。故诗歌是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极好教材。教师在教学时当整体把握,反复吟诵,把握诗歌意境,在有限的课堂上培养学生无限的想象力,让诗中景、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立体的图景,使学生如临其境,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交融,甚而可以跨越千年与诗人进行对话。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过程中不可像讲解文言文一样,将重点放在字词句的分析上,那样会破坏诗歌的意境,也就破坏了整幅画的美感,也就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我们要让学生反复吟诵,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呈现一幅画面:深秋季节,茫茫江面上一艘破旧的小船,船头站着一位身体羸弱、病态十足的老者,看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远处肃杀秋风中纷纷而下的落叶,想到自己年老多病,国家风雨飘摇,不禁悲从中来。从这幅画面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想象,想象杜甫这么多年来在战乱中过着怎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诗人又是如何在这颠沛流离的日子里还心系天下。这样,让学生进一步走近诗人,也就能更好地把握诗中所营造的肃杀的意境,把握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如果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肢解诗歌内容,纠缠于字词的理解,这无疑破坏了诗歌的意境,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亵渎,更可怕的是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只能让学生在痛苦和厌恶中被动接受。

第三,中国古典诗词已跨越几千年的历史,要让学生更好理解诗人情感,还得将诗歌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理解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时代每时每刻在变迁,古人在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也许已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古人在诗词中所抒发的情感也许今人已难以理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努力将学生带回那种特定的背景中,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

如鉴赏柳永的《雨霖铃》,学生无法理解古人离别何以那么难舍难分,甚至会觉得古人那是无病,抒的是矫情。在他们看来,离别、相聚乃人生之常态,离别之情在现代生活中已渐渐淡化。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就当努力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回到那个特定的时代去把握诗人的情感。在鉴赏柳永的《雨霖铃》时,要让学生明白那是一个交通极不发达,通信也极为落后的时代,那时人们在离别后是很难再相见的,很多的离别就是生离死别,甚至会音讯全无,故古人非常重视离别,重视与亲人的离别,与朋友的离别,与情人的离别等等。这样一结合,学生就能更快更好地把握诗人在诗词中所抒发的情感了。

篇4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表达;探究分析

现代文学研究理论认为,意境是指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自身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通过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遐想空间,从而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在文学角度上来说,诗词意境是诗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融合在作品里的思想情感境界。本文通过自身多年的文学诗词研究,针对我国古典诗词所表现的意境特征、表达方式进行了初步归纳,同时阐述了古典诗词意境的创设与表现。

一诗词的意境

文学创作中,意境是指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元素以及由其所激发的人为审美境像空间。古典诗词中的所谓意境,就是体现诗人自身创作灵感以及主观思想感情的画面,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核心,是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美学标准,创设优美的意境是诗人追求的目标。意境是文学审美高层次的文学形象。

二诗词意境的基本特征

诗词意境是诗人创设的艺术境界。但意境也有境界的不同,不同诗人的天赋,才气,悟性,导致诗词的境界不同。意境的本质在于蕴含隐纳之意,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诗词意境的形象表现特征,是形成诗词意境的基础。从内容上说,诗词作品中所描绘塑造的景、物、人、事。无非都是由作者抒发的情感、理念与描绘塑造景物的融合。

2 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诗词意境的结构表现特征。它强调如何在诗词布局中留下想象空间,诗人借助虚实手法达到意境的开拓与深化,诗词意境空间是实境创作的升华,是实境追求的意向和目的。

三古典诗词诗境意蕴的表现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把诗词表现归纳为“三境”:

1 物境;此类词单纯描摹自然景物,诗人无所寄托。如:唐代张打油的《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正如王氏所言:“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2 情境:此类诗词单纯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不顾及客观景物的描绘。如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正如王氏所言:“深得其情”。

3 意境:这一类诗词借物抒情,状物言志,追求情景交融,并且多含有言外之味,从而构成一个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正如王氏所言:“得其真矣”。

四影响诗词意境的生成要素

情景交融是产生诗词意境的基础和前提,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段,塑造富有韵味的审美意象,引发无穷尽的审美空间,这是创造诗词意境的关键。构成诗词意境的要素包括以下几点:

1 人文本体

人文本体,即以人为本,诗人不同的禀赋爱好体现的不同个性,用贴切传神的语言,表现或追求诗意的生存境界,生成了诗歌的意境美。体现了诗词创作的人文精神。

2 社会环境的发展

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于古典诗词的意境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魏晋南北朝诗词的建安风骨,李白诗词的豪放气象,杜甫诗词的沉郁顿挫等等,都是受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对于诗歌创作的影响。

3 学术主导思想和社会风气

时代的学术思想和社会风气会对诗歌的意境创作有直接的制约。例如屈原的楚辞体受纵横家的影响,辞赋兴盛受推孔尊儒的影响,玄言诗、游仙诗兴盛受晋代玄学风靡等。

五诗词意境的创设与表达

(一)古典诗词意境的创设,靠的是诗人的人格、情感、艺术等多方面素质的修养、沉淀:

1 兼论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在中国文化中,诗歌的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和条件。意象是指熔铸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形象,它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是诗人所营造的反映作者情思理念的形象。意境依赖于意象,意象是意境的前提,意境是意象的回归升化,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气的审美境界。

2注重情与景的相互融合

古典诗词的创作过程中,诗人对于诗词意境的营造和创设,通常是靠情与景的交融来完成的。所谓营造意境,就是把作者自身的主干情感思想寓于景象塑造之中,使客观景物成为主观情思的象征,做到客体物景与内在的主体情思融合在一起。

3追求自然与朴实的表现

意境与自然景象相联系,是古典诗词艺术所追求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古人认为意境优美的诗词必须假山水之灵性,以自然风景为依托,由直觉引发意象,从而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力求其真朴自然、神韵风流。在人生价值上,诗人又把自然作为追求理想人格、张扬个性的归宿和境界,所以诗词意境多体现出朴素自然之美。

(二)诗词意境的表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需要诗人的精心营构,而且需要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感悟。通过研究,古典诗词意境的表达形式,大致可分为直抒式和含蓄式两种类型:

1直抒式表达:又叫直抒胸意,是指作品让人一看就知道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挑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皆为用直抒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典范之作。

2 含蓄式表达:含蓄式表达则是诗人借物抒情,把要抒发的思想感情或要说明的事理隐含其中,让人去揣摩品味。古代文人大多喜用这种形式来写作诗词。

结束语

总之,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是古代诗人诗词创作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最高境界,是我国文学诗词艺术的精髓元素,它从立意内容形式上追求情景交融、自然和谐的审美境界。辩证的认识古典诗词的意境,有利于弘扬古典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篇5

一、扩大阅读面

诗歌是一种精粹的文学样式,语言含蓄凝练,富于跳跃性,理解与欣赏有一个从入门到深化的过程。

如果想一会儿就茅塞顿开、心领神会,或者单凭学习教材上少量的古诗词名篇就使自己的感悟能力突飞猛进,那是不切合实际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和积累。有条件的话,还可自制幻灯片,并为诗词配上乐曲朗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训练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教师还可定期组织评比,看谁的古诗词朗读的好,背诵得多,看谁的赏析文字写得好,谁的图片设计的巧,乐曲选配的得当,促使学生广泛涉猎,提高其感悟、鉴赏能力。

二、创设情境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教学古诗词应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真正体会诗词深刻隽永的意蕴。具体来讲,教师可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或者画图展示、乐曲播放、形象描述、背诵相关古诗词等方面创设情景,感染学生。如教学李煜的《相见欢》时,可配上凄婉的古典送别曲或相思曲范读,使学生一开始就沉浸于忧伤哀婉的氛围中,感受诗人的幽居苦情、离愁别恨。教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要求学生先背诵一些熟悉的军旅诗、边塞诗。在相关古诗词的诵读、背诵的良好的氛围中,把学生带入特定情景,更便于学生理解岑参在诗中所描绘的塞外艰苦环境和将士为国戍边无怨无悔的情操。

三、反复诵读

优秀的古诗词意境优美,语言富于音乐美和节奏美,最适合朗读和吟诵,大声诵读才能体会个中的情味。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足见吟诵的妙处。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应始终贯彻诵读法:初读识字通词,再读体味句子,三读感受意境,领悟作者抒发的感情。以读带讲,读思结合,读议结合,于反复诵读中品味古诗词丰富的内涵。诵读方式也应灵活多样:范读、齐读、自由读、听读、默读、配音诵读、背诵等,多种方式,综合运用,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诵读中营造气氛,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把握诗词的意蕴情趣。多读、多背、多想、多记、应是学习古诗词的最基本方法。

四、比较阅读

古代诗人很重视遣词造句的工妙。有的诗句往往着一奇字而境界全出,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思绪万千,因此能千古传颂经久不衰。在教学古典诗词时,教师就应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品读赏析。替换比较,就是一个极好的教学方法。

在古诗词教学中,还应适当引入相关诗歌,作比较分析,开阔视野,深化理解。比较阅读的对象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是同一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或是同一题材风格相近的作品。如教学刘禹锡的《秋词》(首句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时可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天净沙・秋思》描绘的是漂泊在外的旅人眼见寂寥萧索的秋景,感受到的也就是秋风萧瑟,凄凉伤感,曲中景象无一不感染着悲秋的情调。刘禹锡的《秋词》却一反常人悲秋的笔调,用“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抒写自己满怀希望的豪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便会准确领悟诗意,加深对诗词意蕴的理解。

五、延伸拓展

篇6

一、咬文嚼字,辨诗义

咬文嚼字是阅读的好习惯,尤其在古典诗词的解读中,能充分体会字义、词义,琢磨切磋,辨清直义,了解引伸义,以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层层解读诗词。

1.直义。诗词中每个字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用意,是诗人匠心独运的安排。对诗义的参悟,要从字、词的解析入手,既不能囫囵吞枣,亦不可过度解读,凭白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歪曲字义、词义,导致曲解诗义。如《暮江吟》中“半江琵琶半江红”,“琵琶”一词乃为古代一种弹拨乐器,学生初读之下,不解江中怎会飘起乐器。实则不然,琵琶亦指碧绿色的珍宝,此处借用“琵琶”色,指夕阳西下时,江水呈现出的一半绿色一半红色,诗人观之视如珍宝一般。可见,唯有通句读下来,才能理解诗词的真正含义。

2.引申义。还有一些诗词不但要从表面理解其义,更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指点迷津,以使学生能体会其引申义,深入理解诗义。如《游园不值》中,学生单从字面理解,意为“不值得”,这样题目直解之义就成了“游览园景不值得”,这与诗中呈现出来的寓意不相符,可见作者不是在感慨园景有何不满之处;相反,诗人恰恰因沉溺于园景之中,才觉如此匆匆离去,多有不舍,感叹时光短暂,还未来得及欣赏园内景色,天色已然不早,只得下山去了。“不值”实际上体现了作者的不舍之情。

二、巧问妙答,通意象

读诗、解诗重在观其意象。诗是高度凝缩的文字,却深藏丰富的寓意、画境,仅凭学生自学,无法完全理解诗人构筑的诗境。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体会到虚实结合的景致,体会到意象与联想。

1.解意象。意象是诗人倾注于诗中景物的情感,所谓象由心生,正是牵引读者走进诗中幻境的入口。如《暮江吟》,教师问:“诗中上半厥展现了哪些景物?”让学生自己指出“夕阳”和“江水”。继而又问学生:“夕阳是怎样映在江水上的?”学生很自然地指出“铺”字。这时教师请学生闭上眼睛,体会“一道残阳铺水中”的景象,启发学生想象阳光洒在江面上的样子,如同绿草铺在山岗上,融为一体。教师再问:“江面被阳光映衬得变成什么颜色了?”学生会立刻想到“绿”与“红”两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红色的阳光铺就江面,时而泛起的绿色涟漪点缀其上。届时,学生脑海中立即呈现出一副夕阳西下的江面美景。

2.观诗境。诗境呈现出诗人写诗的境界与个人修为,是建构在“意象”基础上的联想、感悟,是诗人人为构筑的意境。如《暮江吟》这首诗,写的是日落前后江面的景色,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意境。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留意“九月初三”和“夜”两个时间点,继而分析其用意:从月的形状分析,与尾联中“月似弓”的实景相呼应,从时间来看,“九月初三”正值秋色,夜与傍晚衔接较紧密,此时仍属于“暮”色悄垂,与诗中呈现的意象相吻合,这便是虚实结合的写法。

三、多想善感,筑诗情

诗人有一颗敏感的心,才能逐字逐句融情真切,在意象、意境之中,饱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才使得诗能感人至深,寓意深刻。小学生在解读诗词中,尽管受生活经历、人文修养的诸多影响,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多想、多品、善揣摩,亦能品出诗情来。

1.山水寄情深。古人多以山水寄情,如《游园不值》,诗人在拜访友人扑空的情况下,并未打扰游园的雅兴,站在门外欣赏满园春色。好一份闲情雅致。教师引导学生着重体味诗的下半厥中,“关不住”一词衬托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红杏”一词,意喻诗人对人生的憧憬,尽管在现实世界中屡遭挫折,但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却不是几道篱笆就能锁得住的。

2.托物言远志。如《石灰吟》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诗人用“石灰”自比,石灰出身深山寒窑,受“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之苦,才来到世间,其刚正不阿、不畏艰险、不惧生死、誓留清白的性格,正是诗人自身品德的写照。诗人于谦的一生,便是在大起大落、大灾大难中渡过的,面对外敌内患,他从未退缩。诗人的远大志向,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指出,引导学生重点解读,并勾连诗人的际遇、性情,综合分析全诗寓意,才能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诗情。

篇7

一、一样的“渡头”,不一样的故事

我们来看这样几首诗歌:

1.南北朝民歌《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

2.唐代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 唯有幽人独来去。

3.宋朝陆放翁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明朝袁宏道的《横塘渡》

横塘渡,临水步。郎西来,妾东去。妾非倡家女,红楼大姓妇。吹花误唾郎,感郎千金顾。妾家住虹桥,朱门十字路。

认取辛夷花,莫过杨梅树

在以上这几首诗歌中,“渡”都是“摆渡口、渡头”的意思。只是《西洲曲》的渡口既遥远又美丽又凄凉;孟浩然的渡口虽很热闹却不是停留之地;陆放翁的渡口是战场,是诗人的理想之地,有着威武雄壮的军容,读来气势磅礴,激动人心;袁宏道的渡口有美丽的爱情。渡头还是那渡头,只是承载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二、一样的“渡河”,不一样的心情

在古典诗词中,“渡”字用的更为普遍的义项还是“渡河”。如:

1.唐代刘皂的《渡桑乾》(又名《旅次朔方》)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2.明代高启的《寻胡隐者》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3.明代于谦的《岳忠武王祠》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当然,同样的渡河,心情却是不同的。刘皂渡河就很无奈,很凄凉,因为越渡河离家乡越远,而他又是多么的想要回家;高启渡河就很愉悦,虽然路途上也很辛苦,但一路上还有春风相伴,繁花相送,不知不觉就到了自己所想要到的隐者之地;于谦写的渡河却充满了苍凉、悲愤,因为河那边是朝廷失守后新迁的都城,新的都城旧的朝廷,仍然不思收复河山,只图享乐。这说明,渡河之后的目的地决定着诗人们的心情。

三、一样的“渡”――“由此达彼”,不一样的诗境

用的最妙的还是根据引申义“由此达彼”所化出的诗句,这些诗句营造了不同的意境。

1.春之境

唐代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此诗有“渡”的颔联写物候新。清晨太阳从海面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已经抽出新芽,染上了迷人的春色。

这里虽也是渡河,但是对象却是不能渡河之物。为什么梅柳也能渡河呢?因为这里的“渡”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梅柳当作有生命的能移动的物体,作者的故乡在初春正月尚是残冻未消,而故乡的梅柳等花木渡过了长江之后似乎也染上了江南春的光华与水色,梅花缤纷,柳叶飘飘,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这里化静为动,把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的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仿佛感受到春天的脉搏和动感,把平常的境界转化为令人惊讶的新境界。

和这种用法相似的还有李颀的《古塞下曲》: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渡河阳。

“阳”,山南水北为阳。“河阳”即河之北。“春色渡河阳”,简单地说就是春天从河之南来到了河之北,似乎一夜之间,黄河之北就成了草长莺飞、绿树红花的春天的美好画面。多么神奇啊!

2.秋之境

同是诗人李颀还有这样一首诗《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首联“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中,作者用表示具体动作的“渡”字来形容秋之神是怎样悄悄地从河的北岸来到河之南岸的。春天是从河之南悄悄到河之北的,秋天是从河之北悄悄到河之南的。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王昌龄的《塞上曲》: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遥见胡地猎,鞲马宿严霜。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隋代卢思道的《从军行》中也有“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这样的诗句。在这些诗中,一个“渡”字,似乎让我们看到满地白霜、草木枯黄黄叶纷飞的一派萧瑟的秋天之景。

综上所述,不论春之境还是秋之境,诗人们都喜欢用“渡”字来表现节候的变化,这样用有什么妙处呢?

(1)把抽象的节候拟人化、形象化;

(2)避俗就新,比较新颖,独特,更有表现力,体现诗歌语言的原创性;

(3)有想象、联想功能。

正因为有这样的妙处,所以诗人们才对“渡”字青睐有加啊。

四、别具一格的意义:划船

篇8

关键词:古典诗词 知人论世 反复吟诵 解读鉴赏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素有“诗国”之美誉。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元曲,创作繁荣,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学习古典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古典诗词,每篇都是古典文学的佳作。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呢?

一、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要想理解古典诗词的内容,首先要对作者本人和诗歌背景有所了解,即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讲李白的作品时,应该首先全面地介绍李白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经历、思想、个性,努力还原出盛唐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环境和这个环境中生存、思考、写作的活生生的李白。

李白是一个富有浪漫气质和个性自由的人物。一方面,他以不世之才自居,一生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另一方面,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承,也不屑于与世俗沉浮。他在诗歌中塑造自我,表现自我,突出了他独特的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体会《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深刻寓意了。

二、反复吟诵,整体感知

诗歌的语言含蓄隽永,音韵和谐,节奏分明,最适宜朗读。通过反复吟诵,学生就能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感受作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例如学习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要让学生去感知词中所寄寓的情感,对初一的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所以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来捕捉情感的信息。首先,让学生自由读,在朗读中揣摩、品味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感悟词的意境。

其次,老师自己或找一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范读。范读者读的时候要注意节奏、语速、语气、语调,让听者感受到一种良好的语言熏陶。最后,要求学生齐读,体味这首词音韵的和谐,节奏的明快,引起感情的共鸣,增强词的感染力。通过这样三个层次的反复吟诵,学生对于词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那种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必然有所感悟。通过反复吟诵,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从而体验诗人的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这种方法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应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如果教师以讲代诵,效果恐怕就没有那么好。

当然,朗读古典诗词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尽情地享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此外,反复吟诵之后,如能背诵,效果就更好了。多背诵一些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优美词句的积累、文言语感的培养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解读鉴赏,深入探究

古典诗词的解读鉴赏,是古典诗词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去解读鉴赏一首古典诗词,笔者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细读诗题,感知诗词的内容

许多古典诗词的题目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的简洁地概括了作品的主要内容,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如夏完淳的《别云间》,这首诗的题目,不仅交代了地点(云间),又表明了情感(别),一看诗题未读诗句我们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主旨——诀别故乡之作。可见,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诗题。

(二)抓住诗眼,体会诗词的情感

鉴赏诗歌,不仅要抓诗的题目,更要把握诗词中提挈全诗、凝练传神的关键字眼,这就是所谓的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例如,学煜的《相见欢》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之后老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词应用怎样的一种感情来读?可否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呢?”这样的提问就是在启发学生寻找文中的诗眼。学生明确是“离愁”。的确,这个词就是诗眼。接着,教师可用这个诗眼继续教学,提问:“作者写了哪些离愁别绪,为什么是‘剪不断,理还乱’呢?”这样就通过诗眼把学生带入到诗词的意境之中,能够使学生深入去探究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情感。

(三)研读意象,感悟诗词的意象美

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进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是基本固定的,如“杨柳”,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所以,阅读古典诗词,只有抓住作品中的意象,了解意象所象征的意义,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能体悟诗词的意象美,真正读懂古典诗词。

以上是笔者教学古典诗词时一点粗浅的看法。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古典诗词的教学需要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古典诗词的教学更为生动,更具活力,从而让这朵耀眼的奇葩散发出更大的艺术魅力。

(河北省景县龙华中学)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港.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篇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而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既言简意赅又富有形象生动的美丽画面与丰富的人文意蕴,既包含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又折射出哲理的光芒。所以,教学时,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诗歌的上述特点,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采用听读、诵读、口头表述、书面表述、补白、改写、绘画、表演、欣赏插图、识读多媒体课件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诗歌学习,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就有可能达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构建起精彩的语文课堂。

一、美美地听,激情地读

实践证明,教学古典诗词时,引导学生美美地听、激情地读是我们运用古典诗歌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前提。因为,只有通过引导学生美美地听,学生才会在教师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的音画视频的引导和感染下,情不自禁地加入那饱含深情、抑扬顿挫、节奏鲜明的诗歌朗诵行列中,大声地诵读诗歌文本。让学生参与到诗歌诵读的艺术氛围中,并在专注倾听和激情朗诵诗歌的过程中快速地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能够培养学生体味诗歌的语感、理解诗歌的大意和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诵读古典诗词的基本技巧,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

比如,在教学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五言绝句时,由于在长期的诗歌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对学生进行严格地读、愉悦地听的训练,所以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诵读这首诗歌的语感。学生们大声地、快乐地、有表情地、节奏鲜明地诵读了起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听到学生们抑扬顿挫的具有音乐美的琅琅诵读声,我喜上眉梢,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诵读《渔歌子》的行列中。可见,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美美地听、富有激情地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进行诗歌的探究性学习,还可以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

二、丰富地想,大胆地说

教学中,我们还应引导学生在初步理解古典诗词大致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对古典诗词中蕴涵着的凝练优美的意境或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等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和充分的艺术加工。如此,一则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二则可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高度审美鉴赏能力,以及语音清晰、普通话标准、表意完整的口头表达能力,并达到在古典诗词教学中促进学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目的,从而为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时,有位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对这首词的意境进行了大胆的、富有创造性的激情表述:“在一个夏天的傍晚,诗人流连忘返于家乡附近有山有水、稻花飘香、丰收在望的田野小径中。当时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了乳白色的月光,惊飞了青翠浓郁的树枝上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拂面,蝉的鸣叫声也随之飘进了诗人的耳际……正当诗人在优美的田野小径中流连忘返时,突然,山前下起了小雨,顿时就有那么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诗人的身上。这一来,刚才还充满闲情逸趣的诗人不禁加快了脚步,赶紧寻找避雨的地方……”他的精彩表述还没结束,教室里早已响起了一阵热烈而又经久不息的掌声。

三、快乐地写,激情地画

要达到培养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目的,还必须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引导、鼓励学生对原作进行改写、补白,或者用绘画的形式将原作进行文图转化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的限制,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在远古的时空中与作者、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并在这种美妙的沟通与交流中,为作品的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人物形象等增添更加美丽的色彩。

比如,在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这首七言绝句时,在引导学生对这首诗美美地听、激情地读、丰富地想、大胆地说之后,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快乐地写、激情地画。如何写?即在诗歌原作中加进诗人在黄四娘家欣赏迷人的自然风光时无限惬意和流连忘返之动态、情态和心理活动等描写。如此,一方面可以让诗歌的内涵显得更加丰富,让诗歌的画面显得更加富有立体美、动态美、人情美等;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充满诗意的补白训练,达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潜能的目的,让学生逐渐具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当然,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手中的画笔将古典诗词中所展示的美的人物情态、美的意境、美的自然景观等艺术性地再现出来,以提高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

篇10

《台》是一首描写思念之情的歌曲。歌词婉转动人,含蓄哀伤,配合Jy独门中国古典曲风,可谓经典之作。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月弯弯”出自宋朝无名氏《月儿弯弯照九州》中“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绝望。

“阁楼”出自南唐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

“朱红色的窗”出自宋朝毛滂的《浣溪沙》:“碧户朱窗小洞房,玉醅新压嫩鹅黄,半青橙子可怜香。风露满帘清似水, 笙箫一片醉为乡,芙蓉绣冷夜初长。”

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

“向晚”出自唐朝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

“秋心拆两半”出自宋朝《唐多令》中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以拆字的手法,将“愁”字分开来看,“秋”和“心”恰恰是情景的写照。在古代诗文中,“秋”往往被借以抒发孤单离愁之感,而“心”恰好是思念的写照,于是情景交融,又不露痕迹。

天微微亮,你轻声地叹 ,一夜惆怅如此委婉。

“一夜惆怅”出自南唐张泌的《惆怅吟》:“昼梦却因惆怅得,晚愁多为别离生。”

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

“断肠”出自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古代不但表示离别之意,更有思念哀伤之感。此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虽将“的黄”与“笑容的黄”混淆在一起,却又自然深刻,使人感到那温暖的笑容正逐渐远去,哀伤而又动人的情感自然流露。

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夜未央”出自《诗经》:“夜如何其?夜未央。”

小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