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092-02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人才无疑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所在。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引进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无疑是保证企业发展的基础。在企业的人才引进中,对于人才的能力要求也是多方面的,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对于人才的职业素质需求也不尽相同,但是整体来看,在当前的企业人才需求中,对于人才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进取精神、专业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等职业素质的需求是普遍的。也就是说,在当前的企业人才需求形势下,不再仅限于学生的学历、学习成绩等可以量化的标准,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也主要体现在职业素质上。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企业对于毕业生职业素质的需求也是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的人才需求趋势体现。
1 当下企业对毕业生职业素质需求分析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企业对于人才职业素质需求方面的侧重。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特别是在2010年之后,这种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突出。在这种就业形势下,企业对于毕业生的整体需求是呈下降状态的,但是对于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毕业生则有着很大的需求,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不再仅限于毕业生的学历和学习成绩,更加侧重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在当前而言,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职业素质需求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进取精神、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1]。
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人才对于企业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人才的职业素质相较于其学历和学习成绩更能反映出人才在企业中的价值,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普遍性认可。
从上面列举的职业素质可以说是企业在选择毕业生职业素质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与企业的发展也是紧密相关的,因而重点关注这几种典型的职业素质,以此为标准选择毕业生,对于企业的人才引进和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积极引进所需人才的必要性,特别是对于毕业生招聘来说,积极地进行人才引进有助于做好企业的人才储备,以为企业培养出能够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关键性人才。这也就要求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有所转变,改变传统的人才选择标准,不再过分重视毕业生的学历和学习成绩,应当主要侧重于人才的职业素质。以职业素质指标为基础的、拥有较高综合职业素质的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通过获得培养和实践,也必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出自己更大的作用,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 当前企业招聘毕业生中存在的问题
人才引进观念传统,形成人力资源优化障碍 在我国的企业毕业生引进中,传统的人才选择观念深重,企业对于毕业生的选择标准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学历的选择上。这种现象虽然近年来有所改观,但依然是普遍存在的,这对于企业的人才引进和毕业生的个人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一方面,企业过分重视毕业生学历,以此为门槛,就将很多真正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很多学历不好却有着较高职业素质的毕业生由于得不到企业的认可,而无法获得较好的个人发展。这种现象整体而言便是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不够重视,这固然是由于职业素质无法像学历以及学习成绩可以量化造成的,但是主要原因也在于企业的人才引进观念依旧传统,不重视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因而也就给企业的人才引进造成很大的障碍。
人才选择标准存在偏差,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企业在进行毕业生招聘的过程中,人才选择标准存在很大的偏差,很难适应当前的企业发展需求。这种选择标准的偏差不但体现出企业的人才引进观念存在偏差,也反映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够完善。在人才选择标准方面存在偏差,会给企业的毕业生招聘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具体来说,在毕业生的招聘流程中,无法使得人才真正表现出其具有的职业素质,而且一些企业也会设立一些不合理的门槛标准,如学历标准、证书标准、户籍标准等。事实上,拥有较高学历的毕业生未必拥有很好的个人职业素质,而且未必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缺乏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由于我国的企业不够重视人才引进机制的建设,导致很多企业的毕业生招聘工作都不够规范,对于人才的选择也存在很多不足,无法充分了解毕业生的核心职业素质,这对于保障企业的人才储备以及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在我国的企业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缺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许多企业的决策层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 适应企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篇2
关键词: 医学院校 职业素质 培养方法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所谓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劳动实践和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主要包括了思想品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六个方面”[1]。它们在社会实践方面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多个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和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而言,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职业素质的高低,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越多。所以,培养具有高水平职业素质的社会成员,不仅对每个社会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90后”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身上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和使命,大学阶段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质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将“90后”医学生培养成具有高水平职业素质的人才,使其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建设的发展需要,是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良好的职业素质是获得职业发展的奠基石,是到达理想之岸的顺风船。因此,加强当代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
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并非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一蹴而就,当前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医学生要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提高自我修炼的能力。
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研究的科学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2]。它是每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文素养本是大学生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渗透力和影响力”[3]。
医学生应不断提高自我人文素质修炼能力,除要学好专业课程外,还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外,平时应多看经典作品,多听哲学、历史、政治等方面的讲座,多参加文化艺术类活动和人文类竞赛活动,提高人文修养水平。在校期间要充分利用大学校园里的丰富资源,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团、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做好人生职业规划,有意识地提高职业素质。
(二)高校要强化医德教育,适时进行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部分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倾向于专业课,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医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人文素养的熏陶。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应该做到:
首先,强化医德教育,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常言道:医者仁心。仁心从更高层次上体现出的便是道德。医务工作者除应具备一般人所应具有的一般人文素养之外,其首要必备的品质是医德。医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4]。大学阶段对医学生进行必要的医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医德教育就是对医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的医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灌输教育,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把医德理论、原则和规范内化为医德认识、信念、意志、行为和习惯,以形成良好的医德品质[5]。要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强化医德教育,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灌输传统的医德教育观念,更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医德教育不只限于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实践也是医德教育的途径[6]”。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还必须从医疗行业和医学生的特点出发,采用情感化管理,坚持以学生为本[7]。针对“90后”医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较重,接受社会信息和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等诸多特点,结合社会上医疗卫生行业中发生的实际案例和各类新闻报道,还可以通过校园BBS、QQ群、微信群、博客等网络工具这些学生所熟知的方式和易于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和交流沟通,开展形式多样的医德教育活动。总之,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又包含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统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提高职业素质。
其次,要依据当前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适时进行课程改革,重视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第一,从大学生入校之初开始,高校就应将职业素质培养方案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工程中,使其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应明确告知其专业与职业、人生与职业的关系,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引导其树立职业意识,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第二,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加大《大学职业素质拓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的设置力度,安排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以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第三,在适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的同时应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积极探索人文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教学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通过设置选修课、专题讨论、系列讲座等形式多样的课程进一步完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使人文课程和专业课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提升医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促进其职业素质的培养。
最后,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多引进一些具有高素质水平且专业对口的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正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亦发挥重要作用。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平时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对学生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不断提高人文修养水平,在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多方面以身作则,知行合一,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和影响学生,使医学生重视人文素质的自我修炼和提高,积极培养职业素质。
(三)家庭教育的及时跟进和进一步完善。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身处大学校园中的孩子们在面对新的环境时,在心理、情感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适应,但某些家庭只重视物质的满足,而忽视孩子的情感、心理需求,孩子在大学里的事情很少过问甚至不闻不问。某些学生因长期受家庭教育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而导致其人生观、价值观比较消极,乃至有失偏颇,这导致他们在校园里放任自流、得过且过,对以后的人生和职业发展漠不关心。这些都不利于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整个大学时代,医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职业素质的培养,也需要家庭教育的跟进和进一步完善。家庭与学校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在经常的沟通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他们有抒发心理情感的正常通道,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自觉培养高水平的职业素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铺垫。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利益化、淡漠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来自医疗卫生行业的社会负面影响较多,这对当代医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若医疗卫生行业中的歪风现象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长此以往就难保医学生们日后在工作岗位上不出问题。因此,进一步净化医疗卫生行业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医学生所具有的独特性特点和今后所要担负的社会使命和职责,培养其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素质至关重要。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需要外在推动力,但更要依靠内在的动力,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样更需要发挥其内在因素。因此,每一个医学生都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培养职业素质,实现医学生内化与外在行为的统一,真正做到“精”与“诚”的统一。在此基础上,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通力合作,更好地促进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其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霞玲.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问题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6):29.
[2]李敏智.论中医药文化与医学人才培养[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1):96-97.
[3]范思敏.浅谈中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增刊),2014(17):49.
[4]游元军,胡铭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三个维度[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4):54-55.
[5]王卫平,温锦旺,王国祥,等.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和医德教育的途径[J].辽宁医学院院报,2008,,6(2):20-25.
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需求;职业素质教育内涵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推进,社会政治经济与国际快步接轨。在同内经济发展和国际接轨的进程中,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也进一步提升。但是在人才市场上却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高校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毕业生,大学生随处可见,高校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扰;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可企业发展却面临着“人才在哪里”的困惑。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应遵从社会需求。
一、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需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不断变化,高校毕业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进而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了解社会对人才要求。
(一)现代社会需要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
科学技术活动的日的在于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面对的主要是物质世界,探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科技活动的主体是人,在探求未知世界和应客观规律来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服务的活动中都涉及人与人的关系,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包含有人文素。人文素质内涵又主要体现在开展科技活动的动力、方法和对科学结果的态度与对科技成果的利用上。因此,高科技为生产力的跃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人类提高生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蕴藏着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秩序、使人堕落的危机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逻辑关系表明:高科技与人的高素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为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
(二)现代社会需要善于终身学习和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人才
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圈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所指出的:“要重视终身教育在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以及增强批评精神和行动能力方面的意义”。追求人性的完美与人生真正价值的实现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学习的目的。现在的社会需要人才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获得谋取职业的能力,而是应该使每一个个人的自我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并使个人的人格臻于完美。现代社会总是通过教育的传递和塑造功能,把前人积累起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生生不息的传递下去,并在这种传递过程中,不断塑造和完善人类自身,不断实现人类自身的价值。作为现代社会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特征之一,人们积极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人们希望终身接受教育,正是人类不断追求自身完善,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内在需求、完善自我的体现。
(三)现代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的不确定性在逐渐增强。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具有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也就是说个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需要人才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把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二、高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
高校学生走出校门,如何尽快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在社会各层次岗位和谐就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和社会人才要求,对高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校应充分认识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是高校实施教育活动的最基础的日标和使命。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具不具备社会各层次岗位所需要、成为必求之才,就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
高校是社会先进知识的聚集地,应紧随社会进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使教育成果顺利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高校充分认识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可以有助于高校教育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市场需求;有助于降低人才培养周期、人才培养成本、提高人才培养效益;有助于为大学生成为“社会准职业人”做好准备。
(二)高校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高校教育管理应认识到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地位,及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充实职业素质内涵。
1.大学生应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科学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的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刻苦钻研,为科学献身的人格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运用科学精神掌握前人积累的科技成果,运用创新能力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转化成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我们的国家在才会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2.大学生应具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完成学业步人社会,无论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岗位,首先都是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基层劳动者。对事业的奉献精神和对集体、个人的责任感,可以让社会放心大胆的使用和依靠大学生,增强他们的可信度,获取社会各个用人单位良好的信任,在岗位上担当重责。
3.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成为有人格魅力的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发挥聪明才智;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合理的面对人生的挫折、困难,增强自信和面对一切的勇气;有助于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成为对社会需求之人。
4.大学生应具有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学校是培养学生团队的最佳场所,良好的团队意识是任何一个集体、组织都必需具有的意识。而任何一个行业和职业工作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团队的协调运作。同时,在竞争中生存、发展是每一个从业者都要面临的现实。
5.大学生应具有服务意识和服从意识
服务意识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各类人才都要通过服务社会大众而获取合理合法的报酬,并在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追求成功。服从意识是社会组织所必需的,是一个组织正常运作的保障。这两种意识往往是大学生最为欠缺的,也是职业素质的要点。
篇4
Abstract: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composi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nowledge skills, innovation ability, psychological quality, career consciousness,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lack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way to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关键词:依托项目;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素质;路径
Key words: project-based;financial difficulties;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path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141-03
0 引言
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很大程度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就业质量,是学生综合能力和自身职业形象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尤其对与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群体相对而言在综合能力上与其他同学存在差距,影响职业素质的发展。因此,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素质无论对学生自身还是对学校、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
1 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及内涵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这些基本品质与具体职业相关从而对现代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国内有学者提出,人的职业素质包括能力素质、人格素质、理念素质、健康素质四大要素,每个要素又分成若干个子要素。[1]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其所著的《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一书中将素质划分为五方面,分别是: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动机,并以此提出了素质的冰山模型。[2]认为一名员工的职业素质就像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往往只有1/8,而看不到的则占7/8,外边的1/8 是其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下面的7/8则是由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方面形成的基石。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职业素质构成,应从现阶段大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就业、实现自身发展三个维度为导向,具体提出大学生职业素质核心是: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生涯意识(见图1)。知识技能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任何职业都必须的。尤其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意味着人们更多是专门从事某项事务,这就需要有特定的知识、能力,且能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应用与工作中。创新能力是现在社会的核心素质之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一个企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越多,企业越能向前发展,没有创新意味着停滞和自我淘汰,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企业核心骨干。心理素质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前提要求。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人,知道如何缓解心理压力、调节负性情绪,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做到与周围人、环境和谐相处。在注重合作的职业氛围中,这些素质能够帮助他们更高效完成任务。生涯意识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价值属性。职业是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主要场所,职业生涯既是人生历程的主体部分,又是最具价值的部分。职业不限于工作,更指的是一种事业,它不仅能满足个人物质上的需求,更能满足精神上的需求,具有价值意义,职业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通过职业发展过程,个人价值得以不断实现,精神需要得到逐步满足。站在人的整个生涯发展的角度看待职业,生涯意识包括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生涯意识的提出,能够完善学生的职业观,帮助学生从生涯立场看待自己的职业,培养具有生涯意识的职业素质。
2 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目标
经济困难学生,是指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在就学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且缴纳学费、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没有经济保障的学生[1]。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简朴、自立自强、意志坚强,有很强的上进心和求职渴望。也存在综合能力不足、心理健康问题突出、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2.1 综合能力不足导致职业素质欠缺
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区,除了经济条件差以外,因受地域教育条件限制,他们接受的教育模式往往比较单一,他们大多埋头学习,并不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期间,面对多才多艺的学生,这一差距更为明显。职业素质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反映,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不足的短板影响了职业素质的提升。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应着眼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2.2 职业心理素质训练缺失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职业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基础,健康的心理不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提升学生本人的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好的心理素质训练在改善和提高职业心理素质方面是卓有成效的。经济困难学生相较于其他同学,会面临更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更需要提高心理健康素质,为职业心理素质的提升做准备。
2.3 职业素质培养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载体多是课堂教学与实践。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虽然很多学校给予了大量的物质支持,但是形成了重物质轻精神的资助方式,在面对充足培养经费的同时,忽视了职业素质培养的育人功能。培养方式单一,缺少连贯性和培养平台的建设。
因此,本文提出提高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的三方面内容:依托项目的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
3 依托项目的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提升路径
3.1 项目目的
基于上述分析,提高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的重点在于:一是提高综合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二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包括处理压力、情绪调节、挫折应对等;三是为经济困难学生搭建培养平台,为经济困难学生为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载体,保证培养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因此,本研究提出依托项目“经济困难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建立”培养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旨在通过项目运行,达到综合能力提升、心理素质提高、助力平台搭建的目的。
3.2 职业素质培养路径(见图2)
3.2.1 开展职业辅导教育活动
职业辅导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但每个学生的需求不一致,以经济困难学生为例,有的学生还没有规划意识,有的学生有规划的方向,但是不了解职业,有些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欠缺,本项目提出“分层次开展职业教育活动”。一是面向全体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讲座,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行通识教育,介绍职业规划的内涵与方法等。二是面对有规划意识的同学,为进一步剖析自我与职场而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团体活动设计“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团体辅导方案,围绕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价值观、模拟招聘、模拟面试五方面内容,针对性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职业信息。
3.2.2 培养综合能力、搭建培养平台
职业素质培养需要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本项目为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升,开展“经济困难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利用学院优势资源,立足学科优势,结合专业特色,为贫困生创造更多地学习实践机会,争取科技创新的课题,每学年建立或审批10个项目作为科技创新的研究课题,每个项目由3-5人组成课题研究小组。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增进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巩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平台,平台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提高丰富的研究资源、优秀的教师资源,学生通过平台,锻炼自己的沟通、交往、实践、创新、科研能力等。发挥了平台建设在创新、实践方面的积极作用。
3.2.3 建立职业心理素质训练营
职业心理素质训练营是提升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训练营的活动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和讲座,通过两种方式结合,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上进的心理品质。训练营的内容包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能训练、优化个性发展训练、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管理、情绪管理训练、抗逆力的训练、求职准备前的心理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加训练营中的任一活动主题。通过心理素质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能力、处理压力、情绪调节、挫折应对等能力,为职业心理素质的提高做准备。
3.3 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本项目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职业认知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现状,尽早开始职业准备,进一步培养职业素质。项目为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搭建实践平台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提出职业心理素质训练,可以促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核心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生涯意识四个方面,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出现的综合能力不足、职业心理素质训练缺失、职业素质培养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经济困难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职业辅导教育活动、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建立职业心理素质训练营。并依托“经济困难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建立”项目开展实施,帮助学生从物质、精神脱贫。体现在经济扶持基础上,开展多渠道的综合能力提升训练,这是不断丰富资助工作内涵的一种尝试与突破,也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提升的一种可借鉴模式。
4 结论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尤其对与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群体相对而言在综合能力上与其他同学存在差距,影响职业素质的发展。因此,依托项目培养经济困难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路径。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素质无论对学生自身还是对学校、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32-35.
篇5
关键词 就业素质 国贸专业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87
Abstract 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foreign trade industry is changing rapidly and show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versification and multi angle. China's export products also shift from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to technology intensive products, trading patterns from the traditional offline mode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online platforms.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graduate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talent market. The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professional market information shows that we should not only renew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employ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quality,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World Trade Center joint industry talent concept.
Keywords employment quality; international trade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当前是激烈竞争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正在愈演愈烈,越是发展迅速的行业就对人才知识积累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要求就更高,由此可见,近几年迅猛发展的国际贸易行业导致了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愈演愈烈。因此,国贸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调整好就业心态,正确认识到行业发展和岗位要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提高综合素质,掌握好专业技能,打好就业基础,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1现有国贸人才就业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大学生难以适应从学生到职员的身份转变。就业是每一位大学生的人生重要转折点,他们要从学生的角色变成职员的角色,要从同学老师的校园氛围中走到同事主管的办公室氛围中去。
在学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有很多辅助环节帮助你达到这个目标,而到了办公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职责没有人能像老师那样手把手教你,就业大学生就会难以适应自身岗位,无法完成岗位职责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这种心理冲突或者职业挫折往往会影响就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2)就业大学生在就业中忽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就业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和总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作为贯穿大学生实习期间以及毕业后发展方向和目标的一种职业设计。就业大学生在就业期间自我规划意识浅薄,注重职业生活的显性条件,对未来三年甚至更远的职业规划缺少理性思考和规划。
就业大学生只看中当前的职位,没有注意到外贸行业的未来发展、公司未来的发展以及自身未来的发展,这必将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定位。
(3)国贸专业大学生在就业期间跳槽频繁不重视积累行业知识。就业大学生在求职期间,并没有认真地把个人发展和企业需求进行综合考虑,求职的时候没有清晰的职业目的和职业归属感,很容易对已有的职业产生厌倦心理,从而产生频繁跳槽的现状。比如收入低、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条件不好、加班多以及办公室氛围不好等都会成为跳槽的理由。
外贸行业的核心关键就是把握业务把握顾客,而这都必须从产品知识、生产工艺知识、外贸进出口流程 知识等一步一步进行积累,从而成为一位优秀的业务员甚至一位优秀的业务主管。频繁跳槽会导致就业大学生缺乏一定时间的知识积累和人脉积累,使得他们在未来的职业晋升中后继无力。
2国贸人才就业的原因分析
篇6
论文关键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培育期;定向期;就业实践期
在21世纪,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服务。那么,这一切取决于什么呢?我想莫过于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是职业道德素质的表现,是从业者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事业获得成功,那么首先就要提高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变动性的整体,各个因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欠缺,都会造成人的整体素质的降低。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注重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现状
1.供过于求。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2.缺乏胜任力。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而大学生没能在这一转机中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反思也愈发深刻。学校也在积极寻找教育改革途径,虽然每个学校每年都在做着就业率统计和报告,但是有些学校有些院系的教育探索已经在好几年前就开始了,比如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等好几年前就成立了实验室,引进了实训的教学模式,并建立有自己的实习工厂,现在又在积极探讨本身引进企业的教育产品和模式。企业首要考虑的不是职业道德行为教育问题,却间接地促进了职业道德行为教育的改革和对教育本身的思考和探索,应该说已经开始思考教育本身的问题、解决途径和自身的价值了。企业一开始考虑的是如何能获取更多更好的能快速胜任工作的人,于是一些企业在相关的高校建立了定制培养班,按照自己企业的要求和实践培养大学生,然后招募其到本企业工作,比如机械工程系的远大班、中联班、博世班等。这是解决目前问题的途径之一,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实践。问题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各个角度,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侧重点,逐步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高职学校教育中不同阶段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1.打好基础。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做准备
顺利就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做长期规划。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大学生们在大一学期间就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大一是“培育期”,学生应多与学长进行交流,初步了解自己未来想从事职业的情况,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学习。
在各类招聘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高职高专类毕业生企业普遍表示更欣赏他们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务实的工作态度据了解,参加招聘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包括著名的房地产集团、酒店、IT行业等等,显示出民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渴切。而且在今年,企业“人才高消费”的观念有所改变,有不少企业就表示:“能用大专生,就不用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这说明,学得一技傍身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正逐渐以过硬的专业技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企业也开始转变用人观念,不再一味追求高学历,而更加推崇“实用的才是最好的”择才理念。
因此,大一时期最重要也是最实际的事就是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以为进了大学就进了保险箱,每学期为了考试而学习要知道我们现在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是为了今后就业打基础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大一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要在职场上拥有过人的实力,必须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为最终的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打好基础。
2.扎实专业知识基本功,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基石。
大二为“定向期”,学生应考虑未来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开始尝试兼职和社会实践活动。我院推行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希望学生积极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相关证书考试,在毕业时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招聘会上,参加应聘的人成千上万,用人单位凭什么选择你呢?在同等学历下,你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那就要懂得展示自己的优势,展示别人没有而你拥有的东西。作为大二的学生,不妨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培养一项专长。它会为你今后就业增加一项砝码。
3.要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动手能力培养是养成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关键。
篇7
关键词:创业者;心理素质;培养;研究
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非常普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创业.目前很多高校开始尝试进行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和热情也逐渐升高,但有关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仅有3%左右.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因素很多,其中创业心理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研究去了解大学生创业者心理素质的现状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研究过程
1.1研究工具1.1.1问卷的选取本研究所采用的《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共分为四个部分:创业知识技能、创业人格特质、创业成就动机与创业能力,共42个题目.问卷采用5点正向记分法,分值为1、2、3、4、5五个等级.1.1.2问卷的施测过程由研究者及各年级负责人担任主试,统一指导语,以专业和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独立完成问卷,并统一收回调查结果.1.1.3问卷调查的样本本研究以某高校23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包括文科和理工科.为使调查具有代表性,对性别、年级与专业进行了控制.发放问卷共23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14份,共获得问卷216份,问卷有效率为93.9%.
2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1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总体状况分析高,创业能力分值最低.这表明,相对来说,大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创业知识技能,但创业能力较低.2.2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各因素的描述性统计通过表2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创业成就动机整体水平较高,说明在校大学生创业动机水平较高,创业意识强烈.2.3大学生创业能力各因素描述统计量结果显示,大学生较强的能力是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中的合作能力、“诚信”能力.2.4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各因素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成就需要均值较高,说明大学生较高的自我实现的欲望以及不怕困难的人格特点.责任性得分较低,说明大学生对创业成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相对较弱.2.5大学生创业知识技能的各因素描述统计量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缺乏创业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创业程序和创业的相关法律知识.3结论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为:(1)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创业成就动机;(2)大学生较强的能力是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中的合作能力、“诚信”能力,应变能力和行业知识掌握能力较低;(3)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的欲望与不怕困难的人格特点,对创业成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相对较弱;(4)大学生缺乏创业相关知识与创业实际经验.
4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对策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出发来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4.1激发创业成就动机教育培养和训练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成就动机,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一方面,通过教育与测评,积极鼓励适合创业的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倡导学生理性创业,尽量避免学生盲目创业.(2)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意识.高校可以在学科课程教学内容中系统地安排和渗透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并轨进行.(3)营造创业光荣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经常在黑板报、宣传栏上进行创业教育的宣传,对大学生成功创业者进行褒奖与表彰,在学校制度层面上形成创业教育的引导与鼓励等.4.2培养创业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我们应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努力:(1)邀请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回校举行系列报告会,通过经验交流,力求提高在校大学生企业规划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2)促进学生学以致用,通过提供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指导与支持大学生开办或改造小型科技民营企业.(3)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类创业实践,结合自己以后创业的目标,推销小商品、开微店网店或者去自己未来创业领域的单位做兼职,提前熟悉自己即将进入的领域,为未来的创业打好基础.4.3塑造创业人格特质为了更好地塑造大学生创业性人格特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激励法.邀请创业领域中的成功人士、校友中的优秀创业者等相关榜样式人物介绍其创业相关的经历与经验,激发学生创业欲望,并学习这些成功创业者的优良品质.(2)磨砺法.通过开展创业模拟活动,使学生对创业有更深刻地了解与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遭遇困难与失败,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毅力与意志.(3)心理测试与咨询.首先,可以通过心理测试让大学生对他们的创业个性进行充分了解并进行塑造;其次,当有创业不良心理问题出现时,通过心理咨询对其进行指导.4.4拓展创业知识技能应通过以下途径来拓展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技能:(1)开设创业知识课程,让大学生在创业前完成相关知识储备.在指导学生学习创业知识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形成合理有效的知识结构,教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程序.(2)创造各种创业实践机会,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比如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论坛”,成立“创业俱乐部”,开展创业知识竞赛、创业知识交流等,为大学生拓展创业知识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陈震红,董俊武.创业成功的关键如何获取创业资源[J].科技创业,2008,25(2).
〔2〕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3〕黄志刚,张汉龙,孟鹰.大学生创业现况分析及发展对策[J].科技广场,2005(9).
〔4〕董红燕,徐双俊.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探究[J].埠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向东春.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3.
篇8
[关键词]创业素质 ERP沙盘模拟 工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160-03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中国大学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该报告还指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认为创业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前3位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判断与决策,而这些能力在一般的大学教育课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ERP沙盘模拟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ERP沙盘模拟课程的主要内容
“沙盘”来源于军事,它是根据实际地形,按一定的比例用泥沙等材料堆制而成的模型。通过对沙盘的推演,军队指挥员可以用来研究作战方案和进行平时的军事训练,以此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商学院和管理咨询机构受到军事沙盘的启发,将企业管理相关的知识融入沙盘中,通过企业管理沙盘的推演来对管理人员进行培养和锻炼。ERP的英文全称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直译过来就是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它是现代管理思想与信息管理技术的有机融合。ERP沙盘是与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相配的一种培训工具。通过ERP沙盘推演可以锻炼和提高受训者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素质。高校开设的ERP沙盘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一)组建虚拟企业的管理团队
在ERP沙盘模拟课程中,按照5-7人的团队规模,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团队,每个团队代表一个虚拟企业。然后按照制造类企业的组织架构,对团队成员进行分工。团队成员为5人时,各分别担任总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物流总监的角色。人数为6-7人时,可以增加信息总监和财务助理的角色。各虚拟企业将在一定市场环境和竞争规则下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展6-8年的生产经营活动。具体的经营活动包括战略制订、营销规划、市场开发、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和财务管理等。每年末编制财务报表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根据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的具体情况改进方案,然后继续下一年的经营。
(二)熟悉企业运营规则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受到自身条件和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企业之间的竞争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在开始经营企业前,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了解并熟悉各种规则,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ERP沙盘模拟中所涉及的规则主要包括十个方面:销售订单争取;贷款、贴现与还款;应收账款;厂房购买、出售与租赁;生产线购买、转产与维修、出售;产品生产;产品研发与ISO认证;原材料采购;市场开发等。教师通过讲解运营规则并带领学生完成起始年运营,来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沙盘模拟的运营过程及运营规则。
(三)开展企业经营
这是ERP沙盘模拟中最重要的内容。企业实际的经营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在ERP沙盘模拟实验中通过“企业运营流程”表简化了企业实际经营过程,并反映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做的工作以及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在熟悉了ERP沙盘模拟的规则后,各虚拟企业将分别展开自己的经营活动。首先是制订各项计划,包括销售计划、生产计划、设备投资和改造计划、采购计划以及资金计划等。然后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各部门各岗位上的角色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按照“企业运营流程”表中所确定的工作任务逐项依次进行。在一年的经营活动结束后,提交各类报表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接下来,各团队成员对本年度的经营进行反思与总结,再根据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化来制订下一年度的经营计划。
二、ERP沙盘模拟课程的特点
ERP沙盘模拟课程中,企业相互之间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各家虚拟企业的成员必须分别设计各自的运营战略,包括资金预算、融资方案、营销策划、产品研发、物资采购、生产组织、财务核算等企业经营决策。每个运营年度末提交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根据本企业的经营状况、下一年的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可能的动向来分析制订后续的经营方案,以保证模拟企业的长期顺利经营。与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相比较,ERP沙盘模拟教学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引入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模式,教师注重讲授,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模式存在较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即便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相关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学生缺乏对企业运作的感性认识,在消化吸收理论知识时也存在较大的障碍,一旦到了真实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难免觉得迷茫。而在ERP沙盘模拟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模拟企业中某个岗位上的管理人员来体验企业生产运营的全部过程,教师只在一旁起引导的作用。通过ERP沙盘模拟,企业的人财物、销等经营要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能深入相应的经济业务环境来学习和运用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引入“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校教学的效果。
(二)高度仿真的实验环境
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使用的教具盘面按照一般制造类企业的组织架构,将盘面划分为若干职能中心,包括营销中心、财务中心、生产中心、研发中心和物流中心。这些职能中心几乎涵盖了企业运营的所有关键环节,有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资金筹集与分配,也有市场营销、产品研发,还有生产组织、物资采购、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管理等。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高度模拟真实的市场竞争环境,学生组成若干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在一定的内部环境条件和一定的竞争规则限制下展开6-8年的模拟经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会如何去分析市场并制订相应的战略,如何计算企业生产的能力并决定何时进行设备的投资改造,如何使资金成本最小化而财务利润最大化,如何与其他企业在竞争的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等。总之,学生是在一个高度仿真的环境中来体验如何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
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很多,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固定、封闭的,每门课程的学习都只局限于该门课程的范围内,缺乏与其他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ERP沙盘模拟经营是开放的、动态式教学模式,它通过模拟职业岗位和角色扮演,将理论学习中各专业知识点和职业技能联系起来,综合地融入模拟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通过ERP沙盘模拟体验,学生可以形象地认识企业,了解企业实际运行状况,熟悉和领悟企业生产、资金、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融会贯通所需的各学科知识。
三、ERP沙盘模拟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有关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时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包括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判断与决策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在ERP沙盘模拟实验中,各模拟企业的成员必须在竞争的环境下就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做出相应的决策。整个实验过程对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谈判技能、判断和决策等能力都有全面的培养和锻炼,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生创业者实践经验的不足。(见图1)
■
图1 ERP沙盘模拟中所涉及的经营管理知识
与创业所需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加强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
ERP沙盘模拟是一个动态的实验课程,在模拟企业的运营中不同团队成员看到的重点不同,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要做出最终的决策,首先需要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了解其合理的部分和不足的地方。这时团队成员必须经过反复的沟通,站在不同的岗位角色进行思考,才能保证最终的决策是最优的决策:财务总监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营销总监从市场销售的角度说明自己的看法,生产总监从生产规划的角度来提出个人的意见等。虽然每个学生的性格都不相同,有的温和,有的激进,有的保守,有的冒险,但每一个学生在其扮演的角色上都要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与其他岗位上的角色相互协作,以此来保障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既学习了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商业规则又锻炼和加强了沟通能力。
(二)提高了大学生的谈判技能
虽然在ERP沙盘模拟中各模拟企业之间是一种竞争的关系,但是在高度仿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有时候模拟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与其他企业做交易并保证本企业合理的利润,就需要学生有相应的谈判技巧。如有的企业销售订单拿得太多,超过了本身的生产能力无法按时交货时就需要寻求其他企业的合作。不管是让其他企业代工或是直接从其他企业购买产成品都是有成本的,企业必须把自己的一部分利益让渡给合作方才有可能达成交易。怎样才能保障本企业利益最大化同时又能让对方觉得有利可图,需要不同企业的成员进行相应的谈判以实现“双赢”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领悟到市场竞争并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独赢”,也可以是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双赢”,而且可以在企业的合作中无形地提高谈判的技巧。
(三)锻炼了大学生判断和决策能力
ERP沙盘模拟实验从动态角度模拟了制造类企业的经营流程,涉及整体战略、产品研发、设备投资、市场开拓、物料需求、资金筹集、产品销售等。模拟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步小错就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在模拟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学生仔细考虑并做出判断。如果考虑不周,判断失误,轻则使公司停产或被罚款,重则造成公司破产倒闭。通过对总经理、财务总监、生产经理、营销总监和物流总监等角色的扮演,模拟体验企业经营管理每个环节的决策,学生们在实战中锻炼了判断和决策能力。
(四)强化了合作能力
80、90后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与70后和60后的人比较,在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强烈,缺乏应有的团队协作意识。ERP沙盘模拟是以团队为基础的实验课程,虚拟企业的每一个决策都需要各个岗位角色人员的参与。如销售订单的确定,不仅需要扮演营销总监的学生仔细分析市场竞争状况,也需要生产部门的学生计算虚拟企业的生产能力以确定最合适的销售组合,还需要物流部门的学生制订好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更需要财务部门在资金方面的支持。每个学生扮演一个岗位的角色,如果团队成员如一盘散沙,在制定决策时不能充分合作,就可能造成决策重大失误而导致虚拟企业的破产。另外,在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团队成员各自为政,不能通力合作就会造成盘面操作的混乱,而使整个实验无法继续下去。总之,ERP沙盘实验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实验的每一步都在不断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结束语
ERP沙盘模拟教学对于解决大学生创业中所缺乏的重要工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虚拟企业经营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全局的观念,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判断与决策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谈判技巧。沙盘模拟高度仿真的实验环境和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生创业者企业实际管理经验的不足,让每位学生不进入企业就可以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与技能,锻炼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4-5.
[2] 魏轶敏.基于ERP沙盘模拟的体验式教学研究[J].商业会计,2011(10):68-69.
篇9
>> 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探析 基于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问题研究 如何通过音乐通识课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 大学生职业规划类通识课程需求调查研究 基础课程培养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实施体系初探 培养现代大学生有胆\有识\有智\有韧的职业素养 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中“内化”的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论大学通识课程任课教师应具备的素养问题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探究 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 大学英语通识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素质冰山”视角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浅论 高职院校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及内化机制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在校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价值观之改革路径 通识教育下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析 改革跨学科通识课程教学 满足大学生碎片化学习需求 商务谈判实训课程应如何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c.
How do the General Courses in University Cultivate Students’
Recessive Occupational Accomplishment
DUAN Caiping,WANG Ling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angzhou,Zhejiang 310018,China)
篇10
关键词:创新创业 素质 探索 实践 科技社团
总理在2010年4月15日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的发展任务。《纲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既系统设计、谋划长远,又突出重点;既注重在理念和思路上进行阐述,又提出一些扎扎实实的政策举措。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就是要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思想和特点,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人才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校、企业、科研部门等多部门、多渠道,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精神,掌握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开创性的个性人格,成为未来新型企业、产业和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内涵
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增进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对于大学生个人的生存发展,促进就业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掌握创业知识它包含创业成功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创业之后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知识以及与社会各方面交往所需要的知识。实践证明,一种有利于创业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综合性知识,如有关政策、法规等知识,以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前两类知识往往是实用性的,一般容易被创业者注意到,而后一类知识则是一项事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底蕴,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二,要完善创业的人格特征。创业人格是一个人的创业素质中的调节系统。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潜能、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在创业人格中,这些素质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共同地影响着人的实际行动的成效。第三,培养创新创业的综合技能。技能是人们在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按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而形成的心理与生理系统。根据其性质和特征,可分为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大类。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两个部分。实际能力是指已经达到某种熟练程度和已经表现出来的能力;潜在能力是指尚未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而通过学习或训练之后可能发展起来的能力以及可能达到某种熟练程度的能力。技能与知识、经验、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知识、经验、能力是掌握技能的前提,它们制约着掌握技能形成的速度、深浅度、难易度、灵活性和巩固程度,而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有助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
总之,通过开展创业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包括创业知识、人格特征和技能在内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是全国百所高职示范院校建设单位。纺织品设计专业也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针对本专业的特点,专门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列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并且在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进行了探索。
先根据高职示范院校纺织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对区域内的行业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专业将来面向的岗位及工作任务,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立,只是专业建设任务中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如何去实施。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被动的学习方式。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程。以纺织品设计专业2009年申报并通过专家评审的国家精品课程《织物设计及CAD》为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做了以下改革:
1.实施“产品嵌入、做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纺织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品嵌入、做学融合”。“产品嵌入”就是将企业的产品设计融入到教学工作中,以产品作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将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创新设计培养融入其中;“做学融合”就是老师边教边演示,学生边学边练。将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始终。
2.划分小组,实施共同学习
在共同学习中,将学生以3~4人分组,每个小组都有产品设计任务。共同学习的原则和技巧,由老师把握。这是教师用来鼓励小组内互相协作、团结一致,有助于所有成员积极参与的工具。
3.模拟企业真实产品设计的环境进行教学设计
利用纺织产品设计室、织造小样机室等理实一体化教室,开展教学活动。教室内配备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小样机、半自动小样机及手动小样机等三种类型的设备。老师边讲边演练,学生边学边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投入无限的激情和精力,才会有所创新。这对于纺织产品设计来说尤其重要。
4.精心设计教学
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体现在形式上,还有深刻的内涵。改变的首先是教师,还有学生。传统观念往往在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要打破它,需要转变专业老师的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师资培训。高职教育的专家姜大源教授、赵志群教授等,都被邀请到山科,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培训。有很多专业老师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教学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专业老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能力。
5.改变考核方式
小组完成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并且由企业专家、授课老师、学生组成的考核小组进行点评考核。注重过程,改变过去一次考试定结果的考核,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课余、周末,都会有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室,为了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的纺织新产品而讨论、研究、试织。
然后,注重大学生的课外科技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科技创新。
示范专业建设方案中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纺织品设计专业于2008年12月成立了“大学生纺织产品设计创新社团”,制订了社团章程、学期社团计划,有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带领社团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服务,让学生熟悉企业产品设计、开发及生产的过程;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全国家纺手工设计大赛、学院的科技创新活动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社团的成立,使得学生们形成一股凝聚力和吸引力,培养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社团成员的意志和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大学生纺织产品设计创新社团”的成立,为学生开展产品设计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且这个平台会一级一级延续下去。
总之,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未来就业、创业的必备条件,它可以增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信心,促进大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使他们能够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从容面对竞争和挑战,真正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玉胜.高职院校试卷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1-15.
[2]蔡克勇.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加强创业教育[J].求是,2001,(11).
[3]俞克新,李飞鸿.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17).
[4]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