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不可否认的是,大国工匠、大赛选手和高技能人才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强调如下几点:首先,三者都强调创新性和专注性,比赛选手和大国工匠都不满足于重复性的生产或比赛流程,而是注重细致的观察,善于经验的积累,勇于尝试新方法和追求更高的目标,追求艺无止境,讲究推陈出新,勇攀高峰。在追求精益求精和精雕细刻中追求极致效率,从而引发工艺创新,形成更高层次的生产形式和技艺水平;其次,三者都强调强调德在技先,技高无边,讲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调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强调吃苦耐劳,注重锲而不舍,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这一点在学生就业后,普遍被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所推崇;再次,三者都强调严谨求实、一丝不苟,不会轻易放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哪怕是很细小的问题。追求完美的过程,自己和自己也会较劲,常常于精微处见精神,抱着把产品和比工件做成艺术品的心态处理生产和比赛中的每一步操作;三者都善于钻研,追求极致,能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能在艰苦的工作中学会取舍和乐在其中,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操作练习和生产过程;最后,三者都善于向最高的标准看齐,善于向大师看齐,注重纵向比较和横向学习,注重彼此沟通和信息交流。
结合大国工匠的优秀品质和精神特点,技工学院汽车专业的技能竞赛近几年开始注意放慢比赛的节奏,注重锻造师生精雕细琢的竞赛细节。具体来说,就是加强不同院校大赛辅导教师和备赛选手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认真研究大赛规程和比赛文件,相互取经,用强化专家指导、课题研究、企业练兵等措施提高比赛实战能力。努力打造技能大赛梦之队,保持自己在全省乃至全国技能大赛前列位次,力争大赛成绩实现新的突破。
各技工院校都有针对性地制订市赛、省赛和国赛的训练计划,成立了大赛指导团队和参赛学生训练班,积极参加各个省市举行的技能大赛选拔赛。对获得出线资格的选手还会组织进行分阶段的集训和进一步选拔,使参赛选手的心理和技能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2015年8月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杭州技师学院的杨金龙在汽车喷漆项目上为中国夺得历史上的首枚汽车专业金牌。正式迈入汽车专业领域的世界顶级高手行列,充分展示了技工院校师生的技能风采。
近几年,技工院校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经验,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以汽车技术、汽车车身修理、汽车钣金与喷涂为龙头、汽车检测、汽车商务类专业为骨干、汽车新能源专业为未来发展方向,各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架构。在各级领导和师生们看来,参加比赛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奖,最终还在于接轨世界标准,体现大国工匠精神。只有不断优化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不断攀登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巅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技工院校在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还应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注重汽车专业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在技工院校内部大力推行教师名师带高徒制度。汽车专业比赛优异成绩的取得和毕业生大受青睐的背后,除了得益于充实、完备的实验、实习、训练教学设备,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团队,还在于系部始终重视汽车维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有关。根据汽车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和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产教融合,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每学期都安排学科带头人、一体化教师和新进年轻教师和学生深入汽车制造和汽车维修一线企业去实践学习,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
其次,技工院校还要不断完善大赛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的建设,丰富和补充中职、高职和世界技能大赛训练场地和训练设备,如各类大赛所必需的专用车辆和汽车专用检测仪器、仪表等设备,还有与之配套的身体基本素质训练和心理辅导训练设备,让备赛师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和比赛,借助先进仪器设备提升操作技能和比赛技艺。同时,还要加强教练团队的建设和比赛选手的选拔工作,形成一套完备的选手选拔机制,建立健全大赛训练耗材与资料的留存和建档工作,加强大赛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再次,在汽车各个专业教学和院校每年举行的技能活动月期间,还会结合第二课题的开展,大力宣传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优秀业绩和系列报道,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和中职、高职国赛软件标准,按照世界技能大赛和国赛的工艺要求和评分标准来指导普通的在校学生。有的技工院校还将世赛和国赛标准、成果快速转化成实训指导书、校本教材和一体化教学工作页,采用第三方评价机制和行业最高标准规范技工院校学生的技能鉴定考核。只有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比赛,用国际职业与技工教育的视角与思维看待目前的技工教育,技工学院才能不断摸索和探寻出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技工院校还更加注重大师工作室或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因为工匠精神不光要宣传,还要找到传承的平台和传承者。技工院校将大师或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主要职能定义在通过大师、名师和金牌工匠完成对备赛师生的辅导与训练、系部教科研活动的组织、年轻教师的培养和专业技术对外交流与学习。这就要求工作室团队成员更加注重培养技能大赛选手工匠精神和汽车检测技术应用能力、设备应用能力、操作规范和操作质量的紧密结合。对工作室负责人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师生用“工匠之心”去完成教育、学习和训练任务。还要紧追汽车技术和汽车专业教学技术的前沿知识,积极承办各级各类理论讲课和技能比赛。对技工院校师生来说,只有不断将压力变成不竭的创新动力,师生才能不断得到锻炼和成长。
最后,技工院校汽车专业在一次次的变革中成长起来,办学层次逐步丰富,专业设置愈加合理,让师生的成才道路有了更多选择。各技工院校还加大对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工匠精神结合的力度。不断完善学生现代学徒制,强化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方法。在学生实习阶段将一体化教学改革与技能提升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大赛专业班级、汽车专业兴趣小组和世界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的企业普及推广工作。让毕业生在完成职业规划的同时,也熟悉个人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在现代汽车维修企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每年到了毕业季,大赛班和一体化实验班的学生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学生毕业后凭借其较强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基本功赢得接收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青睐,不断涌现出身居企业管理和技术管理要职的高技能人才。
篇2
关键词:动能教育 人才培养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一、实施背景
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中国仅有5家。
通过研究发现,不难看出这些长寿的企业都在传承一种“工匠精神”。要实现“加工制造”到“中国智造”,需要所有的企业员工、职业教育工作者都要具备工匠精神。那么如何付诸实践?如何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成为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从2010年至今,笔者学校先后访谈了369名优秀毕业生,并对其工作、生活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仅有2.4%的毕业生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约有86.9%的毕业生至少有过两次以上的跳槽经历;仅有12.2%的毕业生仍然在从事本专业工作。基于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最终确定了以“动能教育”为主体,搭建幸福校园,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动能教育”模式研究
动能教育从狭义范围来讲,主要指教师运用“倒过来”的教学手段,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动力、发挥能力,认识、体验、提升和创造幸福的人文教育。
具体来讲,主要指教师以激发动力、挖掘能力、激发活力为出发点,丰富学生的生命情感,树立一种对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三、实施过程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培养技能人才要用“倒过来”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自2014年实施“动能教育”模式以来,笔者所在学校通过“五个结合”,开展“动能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分析,在校生的稳定率、顶岗实习满意度、就业稳定率、专业对口率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先后与中国重汽集团、山东通裕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德州恒特重工有限公司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关系延伸至长三角、京津塘、渤海湾、珠三角等地。九成以上的合作单位对学生精神面貌、爱岗敬业给予充分肯定。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重树自信与人生规划相结合
学校注重“倒过来”教育,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学会用动能棒给别人点赞。学校还先后聘请百龙创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禚洪建、天盛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卢青泉及从事钳工岗位22年的德州市首席技师李存智等优秀毕业生,结合自身发展,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2.德育培养与立德树人相结合
学校德育工作以“德育大讲堂”为主要平台,对学生重点开展了习惯养成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交通、网络、食品、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笔者所在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上至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家长,下到普通教师、学生。只要对学生有话说,都可以利用“德育大讲堂”这个德育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
3.技能教育与创新创意相结合
学校积极参与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生技能大赛,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将大赛文化融入教学中,先后组织师生结对进行教科研活动,形成了技术革新、思想创新、学习温馨的校园文化。截至目前,共有148人/次在技能比赛中取得名次,师生共同开展项目达96项,学生参与人数达700余人。
4.工匠精神与幸福生活相结合
费尔巴哈说过:“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学校将《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读本》作为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树立幸福生活的重要参考。每学年定期组织学生观看高技能人才事迹专题片,开展高技能人才楷模演讲比赛、优秀实习生成长体会、主题班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养成热爱发明、崇尚技术、献身工程的工匠精神。
5.就业创业与价值实现相结合
学校定期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活动,通过规划奋斗目标、规划创业就业、三年发展评估等内容,实现学生自身价值。此外,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负责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开展联谊校友会等活动,鼓励毕业生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热爱工作的精神传承下去。
四、体会与思考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作者简介:梅洪(196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随着去年电视连续剧《大国工匠》的热播,和年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度成为媒体和社会热议的话题,中国制造业需要大量生产高品质产品的企业,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当前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要承担起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重任,深刻查找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
工匠精神历久弥新,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任何片面的、庸俗化、表浅化的理解,都会对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产生极大的误导。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是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卓越,并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因此,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1]。中国传统社会工匠精神是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做事先做人”、“德艺双馨”;[2]以品质追求为灵魂,强调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以师徒传承为教育过程,强调“人身依附”和“体知躬行”;以家族家庭为传承范围,强调“传内不传外”和“传男不传女”。
工匠精神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极力使产品完善和极致;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产品的质量,严格产品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绝不停止对更高品质的追求,不断完善产品的各项指标各个细节,把不懈的追求,贯穿自己的职业生涯;四是专业、敬业。具有崇高的职业使命感,甘于奉献,舍弃诱惑,倾力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上存在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
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存在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在顶层教育教学制度设计中,更多关注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未能给予足够重视,也忽视了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更高要求,轻视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熏陶和培育。
(二)高职教师缺乏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
相当部分高职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系统的专业实操历练和示范能力的训练,加之有些教师缺乏对职业敬畏、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满足于现状,教学敷衍,缺乏对教学法深入研究的热情,讲授专业理论课尚可,上实训课力不从心,身体力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育人示范效应大打折扣。
(三)校园亚文化影响
长期以来,受60分万岁的校园亚文化影响,许多高职学生对课程考试无所谓、不重视,缺乏敢为人先、永创佳绩的精神,只满足于考试成绩及格、合格;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相当部分学生缺乏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劲头,上课被动听讲,课后作业敷衍了事、抄袭现象普遍;在实验、实训等实操课程的学习中,相当数量学生存在追求“速成”的浮躁心理,投机取巧,功利心切,急于求成,马虎了事,浅学辄止,缺乏追求卓越品质的思想意识,只满足于实验数据过得去,实操技能略知皮毛。
三、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须创新高职院校发展理念
如今我们正处在日益自动化和机器人的时代,尤其是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要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工匠,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够提升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增强院校创新发展的内力;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创新实践,能提高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水平。
篇4
匠人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尺度,其核心本质是对职业道德的遵守和卓越的创新创造精神。近年来,“工匠精神”在国家重要文件、政策、各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屡次出现,并且《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重申,致力于崇尚专业社会氛围的大力营造,并要对新时期工匠精神予以充分弘扬[1]。当前高校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都迫切需要将当代高校教育体系与匠人精神有机结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从而建立适合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措施。
匠人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要义
从古以来,中国一直是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因此匠人精神不是舶来品,而是中国历史文化沉淀的精髓之一[2]。《考工记》里描述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六材既具,巧者和之”,这里的“巧者”就是指匠人、手工业者[3]。匠人精神赋予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专业、专一、细致、完美,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美学法则。匠人精神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信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匠人精神不仅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是民族兴旺发展的根本力量。匠人精神的核心匠人精神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和追求极致的恒心。匠人精神是一种小而美的虚心和谦逊的态度,是通过不懈的努力、精益求精的精神创立品牌的口碑效应。匠人精神是一种虚心和谦逊的态度[4]。回顾中国发展脉络,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8世纪,产品输出最大国家的荣誉属于我们伟大的民族。从细微处彰显非凡,极致精美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征服着各国王室贵族,从遥远的过去到现在,匠人精神没有远去,也并不缺乏对细节的处理能力。所以,传统优良基因的传承对于当代人来说弥足珍贵,我们需要认识到匠心的重要性,并不断培养恒心、谦逊、细心的重要性,才能摆脱浮躁的现今模式。不断创新的创新性思维模式促进了我国古代技术与技艺不断进步[5]。当下匠人精神亟待发扬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千百年来我们引以为傲的“匠人精神”逐渐消弭,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机器化大生产。这种生产模式给我们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恒定品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当日益丰盛的物质文化走向过剩的时候,从设计者到现实中的不同消费者所需的精益求精的消费理念变得日趋珍贵。中国历经千百年来铸就的“工匠精神”与“匠人之道”所创造的情怀、执着、坚守、责任正是我们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一种非常珍贵的精神。中国传统手工艺匠人踏实勤奋、摒弃浮躁、从容独立、精工细作的工作态度和奉行的“匠人之道”被世人重新认识和接受。
当代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非常重要。在现代高校教育呈现多元化趋势的当下,随着社会需求增大和多样性的变化,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此种发展情境下如何更好地适应,于高校而言,有较大考验存在[6]。高校大学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中国高校教育以高等人才培养为基本职能和首要任务,同时要进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近年来,为全力配合国家创新创业战略,高校成为改革先锋。高校教育改革探索也将进入一个新时期[7]。高校教育发展在当前阶段承受着内、外部压力。为切实保障并促进大学生素质得到提高,现展开针对高校大学生教育现状的研究,并就其问题予以分析,以此进行教育管理改革与完善创新模式,使之与社会需求完成对接,这于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其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当代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当代高校教育在不断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教育管理工作不能与时俱进,理念滞后,缺乏精细化、专业化的先进管理理念,最终专业教学效果不佳以及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一些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人才教育过程缺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带来消极影响。正视不足,高等教育应正确把握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加强高校教育的质量管理,提升教育内涵。
高校教育中传承“匠人精神”传统文化的意义与途径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怎样提升?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正确方法之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内涵不断发展和凝聚,可以在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进行指导、鼓励,以使大学生对人生、价值产生更高的追求,提升道德标准,丰富心灵。其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着力培养、健全人格的有力塑造、传统美德的广泛弘扬、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树立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高校应承担起相应职责,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指引其未来发展,使其明确目标和方向。
“匠人精神”与当代高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机制构建
“匠人精神”与当代高校教育有机融合有着深层次的内涵,学生要从“匠人精神”中感知出传统匠人宝贵的品质[8]。在工业社会,手艺精神并没有消亡。对于高校教育而言,研习手艺能锻炼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从本质上系统地认识教育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获得情理合一的生活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成为有情怀、有内涵、有温度的人才。“匠人精神”与高校教育培养模式融合框架高等院校教育如何结合匠人精神以更好地应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构建中出现的问题,有机结合“匠人精神”的内涵和精髓,对现代教育模式进行合理改革,如对课程体系合理调整,加大文化传承教育,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能从根本上促进匠人精神和高校教育的融合,解决当代高校教育体系下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理论基础。传承“匠人精神”,完善课程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在全面发展过程中,由于系统性发展时间较短,很长时间内都在借鉴西方教育理论模式,而其与中国国情无法契合。而且很多院校的学科和专业没有形成适应中国国情的完整理论体系,学科的细分不够准确,专业方向不明确,专业课程不完善,造成了产学研严重脱节,学生专业素养无法满足当今社会需求。“匠人精神”是纯正的中国基因,源自我国早期的造物活动,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基于实际需求和国情,以满足需求、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匠人群体在造物过程中不同于西方,在制度、思想和实践技艺的传承等方面对现今高校教育都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工匠们长期以来累积的追求完美极致、不断创造创新、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实践和发展,能对当代教育思维与模式进行有效指导。强化“匠人精神”倡导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能力需要依托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科学技术水平,受社会文化、人才环境、学术与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所产生的客观影响,匠人精神的培育需格外重视创新思维的养成。高校在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中,需与专业特点进行有机结合,针对思维创新理论、实践技能培训等进行相应内容设置,并经过适量、适度实践操作,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实现其发散与集中效应,为迎合当代社会需求奠定基础,着力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积累的诸多经验升华为匠人精神,融合当代教育,充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国家、民族的创新能力。掌控“匠人精神”,弘扬教学细节优化。要求学生对专业理念、细节、方式方法展开相应思考,以细节的把握为切入点,以促使其精细化能力的养成。以专业基础课的讲解为着力点,对教学细节问题进行解决,通过后续专业课、实践课等课程安排逐步渗透强化重视细节的理念。通过持续、循序渐进的精细化能力培养,逐渐使学生养成重视细节的行为习惯,并掌握处理细节的相应能力。学生可以对匠人追求精致的精髓展开不断的学习,并体现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由点及面,逐步成长。重视实践——寻回“匠人精神”实现文化继承与创新“工匠精神”的回归,可以重塑当代人才的职业责任感和引导良性的职业思维。首先要确定当代教育的指导方向,对“匠人精神”的精髓进行提炼,分别从匠心、匠魂、匠觉三方面归纳总结;其次,开展关于“匠人精神”的核心价值探讨,从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入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完善价值体系和教育理论体系树立人才职业责任感和正确思维。匠人精神首先要继承,而后才能创新,高校在教育体系中需对匠人精神予以吸纳,并对各优势要素展开有机融合,从而明确高校教育的来源与过程,分析、确定其未来趋势。有目的地研究“匠人精神”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代高校教育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使我们看清问题和不足,为高等教育发展寻求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指导教学实训与实践匠人精神对高校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训、实践标准、质量均得以充分明确。对于匠人精神而言,其强调的不仅仅是“做”,更是“巧做”“优做”“细做”。高校的专业实践需以此为考核标准。如在教育实践中,细节处理为最重要环节,对匠人精神予以借鉴,有助于促使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匠人精神可以贯穿于高等教育体系的全过程,高校应以匠人精神内涵为核心,对教学科研策略乃至培养方法进行全方面调整,对教育针对性、适应性及其实用性进行进一步强调,以促进合格、适用专门人才的有效培养。匠人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艰辛历程中沉淀出来的,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高校教育应肯定当代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深入挖掘匠人精神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从匠人精神的角度审视当下教育的现状,全面探索传统思想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关系,加速民族化进程,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构建,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匠人精神有机结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从而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块。总之,针对匠人精神,展开相应的解读、阐述、传承与开拓,可促使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瓶颈、阻碍得到有效克服。高校将“匠人精神”与高校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是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大力拓展,可以丰富积极应对困难的方法,最终促进人才培养道路健康发展,从而为培养通才和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优秀高等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3-17)[2022-02-17].
[2]郝宗苏.匠人·师傅·教师[J].管理平台,2008(08):37.
[3]史小冬.观复求索——匠人精神之于当代设计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5(18):113.
[4]钱伯城.韩愈文集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93:90-92.
[5]赵雯.高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明日风尚,2017(14):265.
[6]冯艺.高校教育改革的完善及解决思路探讨[J].出版与印刷,2012(02):42-44.
[7]左瑞娟.高校教育改革探索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8.
篇5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校园建筑及环境等物化形态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建筑根据其特征总会蕴含着不同的隐性文化功能。高职建设类院校因与建筑行业的天然联系,它的校园文化和校园建筑围绕“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鲁班传人、争创鲁班奖”这个核心融合贯通,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质和功能。透过经典案例,分析高职建设类学校校园建筑文化功能的表现形式,为校园建设、校园文化传承、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园文化;校园建筑;建筑文化;鲁班精神
1999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的社会职能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教育教学模式与普通高校有着明显的不同;高职学校的专业设置通常明确对应行业和就业岗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与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关联度高。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和精神必然具有其独特性,与之交融的校园建筑在形式、风格、文化表现上也必定特色鲜明。建设类的高职学院因与建筑行业的天然联系,它的校园文化、校园建筑文化表现更值得深入研究。
1.高职建设类学校的校园文化
1.1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它的建设内容对应为三个方面:一是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二是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等精神总和;三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在内的制度总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表现为塑造大学精神,不同的学校因个性特征和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1.2建设类高职学院校园文化之魂鲁班精神高职建设类院校以培养高质量的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校园文化明显具有建筑行业特性和高职特点,全国各地的同类院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鲁班大师作为学校的代表人物,自觉以“弘扬鲁班精神、培养鲁班传人、争创鲁班奖”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春秋战国时代的鲁班,本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工匠,但其刻苦钻研技术,实干创新,把工匠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创造发明,聪明才智,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树起了一座丰碑,木、泥、石、画、油、绳、竹、扎等行业尊其为祖师。1987年,国家设立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经行业人士反复研究最终定名为“鲁班奖”,反映当代建筑人对大师的敬意和推崇。鲁班奖不仅代表我国建筑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行业精神,而且涵盖了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体现了当代特色,为激励上进、崇尚竞争、奉献精品提供了展示舞台。鲁班集工匠、大匠师、技术家、发明家于一身,是建筑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典型代表,与高职建设类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大师刻苦钻研技术、勤于观察和思考、善于实践、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当代建筑人认真效仿,他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质量至上、勤奋好学的品质更需要后世建筑人发扬光大。
2.校园建筑的文化功能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古今中外,建筑与文化息息相关,建筑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类型,优秀的建筑总能反映建造时代和所处地域的气质文化;不同的建筑根据其特征总会蕴含着不同的隐性文化功能。
2.1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校园建筑组成学校的物质空间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载体,对使用它的人们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限制;同时校园建筑又是在学校文化氛围影响下的建筑,暗含了特定的思想和理论,优秀的校园建筑是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高度协调统一。学校类型、层次、建设时期、地域等因素的差异必然造就不同的校园建筑风格,校园建筑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生活在其中还能清晰地体会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取向。
2.2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质高职建设类院校是培养建设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校园建筑必然具有教育、引导、激励学生向鲁班传人前行的功能。因此,校园建筑首先要自觉弘扬鲁班精神和鲁班奖的精髓,表达质量至上的精品意识。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落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以身边的案例和切身体会教育和引导年轻一代,为建筑业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提供人才储备。其次校园建筑群、景观、环境布局和内在联系要充分考量大众教育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学校选址、功能分区、主体建筑应重点思考交通便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需要,突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第三校园建筑要充分体现教学功能,校园大门、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单体建筑应立求建筑风格、材料、结构、技术等元素的多元化,突出地域气质和时代特色;打造设计、施工、管理等多维度的建筑教科书的概念。学生置身校园之中,通过观察、触摸、聆听具体形象的建筑物语,不仅能清晰了解木、砖、石、钢结构的不同,体会结构的力量和精巧之美,还可以深入探究标志性建筑的故事性、历史性,领悟它的独特之美,感悟历史、科技、绿色和人文理念。
3.高职建设类校园建筑文化功能的表现
3.1鲁班文化和建筑载体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萧山高教园区,占地525亩,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000余人。办学50余年,学校以鲁班精神为依托,通过举办鲁班技能节、鲁班讲坛、鲁班创业节、鲁班创新节等系列活动来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和敬业创新的品德,形成了以求实和求新为特征的鲁班文化;2007年鲁班文化入选了首批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园中由玉琼柱、半拱柱、陶立克柱、爱奥尼亚柱、科林斯柱等18根宏伟的经典柱组成的柱廊,静静地讲述着中外建筑的历史,“安得广厦千万间碑石”则提醒莘莘学子肩上的责任。出自美术大师朱仁民之手的“鲁班像”、蕴含“鲁班精神”的雕塑小品,以鲁班、茅以升、詹天佑、梁思成等大师命名的校园主干道,激发着年轻学子的进取之心。鲁班文化馆内的一景一物、一墙一角处处可见“鲁班的身影”,潜移默化地启迪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鲁班的传人。
3.2标志建筑和办学特色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高职院,坐落于徐州市泉山风景区,占地108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人。校园标志建筑之一的建筑技术馆是江苏省共享型实训基地和科普基地,除满足校内学生实训、承担企业职工培训、开发推广建筑技术外,还接受中小学生、技术人员、普通群众参观了解建筑技术,普及建筑科学知识。该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是集材料展示、功能表现、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文化熏陶为一体的建筑技术开放性训练空间。建筑技术馆由古建筑彩画实训室、建筑设备及材料展示室、模型制作工作室、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筑施工现场直播室、建筑技术实训场等65个实训场所组成,能同时满足20多个专业、46个班级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彰显了高职学校技术教育的特色。
3.3绿色校园和历史传承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新校区位于常州市武进殷村职业教育园,占地813亩,总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学校与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以“绿色校园”为目标,建成了江苏省第一个以校园为单位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示范区。校园单体建筑均达到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其中图书馆、教育中心、宿舍楼等6栋建筑达到国家两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行政楼、科技研发楼等2栋建筑达到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校园内应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中水处理、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能耗监测系统等50多项绿色新技术。通过校园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示范,推动学校的绿色技术和人文教育,培养绿色的建筑人才。江苏省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国家级重点中专校“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2003年更名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校牌。2013年6月15日,与常州市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了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让老校友找到归属感,在新校区专门建设了学校各时期校名纪念墙,表达了历史传承和人文关怀。
3.4顺应自然和地域气质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占地600亩,建筑面积31.97万平米,全日制在校学生6000余人。该地块位于南山之麓、长江之滨,山城特色显著,校区竖向高差达90米。校园建设依山就势,运用纵横交错的两条主要景观轴线打造立体景观,彰显了巴渝山水文化和建筑学园文化。东西向体现山水与建筑相结合的景观通廊;南北向表现自然与人文融合的景观步道,凸显“融山水之境,显人文之意”的设计理念。“两轴三心多节点”的景观结构,对应不同的景观功能分区,突出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空间设计通过局部架空和屋顶花园等手段把自然引入建筑,建筑群整体轮廓线错落适度,建筑体块相互穿插组合,建筑架构与建筑实体虚实对比,空间形态丰富多彩。
4.结论
校园建筑是校园文化和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对人才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传承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等,高校校区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行业、地域、时代文化特色,建设类院校宜建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质量上乘、景观优美、技术领先的校园,让学生生活其中,感悟建筑之魂和环境之美,体会建筑的规制和秩序;自觉追寻鲁班精神,丰富鲁班文化,争做鲁班传人。
参考文献:
[1].古今.魏泽英.吴建敏.校园建筑与中医人文精神的传承.高等建筑教育2015.1.9-12
篇6
科教兴国战略已实施了20多年,人们对科学和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对技术技能的作用却忽视严重,重学轻术、重轻技术开发一直为学界诟病,把学习单纯地理解为读书而忽视实践成长方式更是普遍存在,结果使得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倾向很难得到纠正、职业技术教育长期只是家长们的备选、工程教育理科化倾向严重。
其实,当今是一个技术技能立国取胜和回归的时代。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科学,因为它要保持领头地位;后发国家,更加重视技术,因为它要先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而所有的国家,都重视技术技能,因为它们是现实的生产力。日本在“二战”后就是先经由技术立国战略,走向复兴,而后才开始实施科学技术立国战略的;美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提出要重返制造业巅峰和打造世界一流的劳动力;德国因为其强大的实体工业支撑和严谨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得以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这些,都是对技术技能重视及其成效的例证。
科学是找出自然界的固有规律,用数学或其它方式总结出的原理、定律、公式,是发现;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是人们用已知的原理创造出新的物件来为人服务,是创新;而技能是作为个体的人,完成某项任务的操作或心智活动方式,是直观反应,是能力表现的手段。因此科学是精练的,是少的,有唯一性;技术是广泛的,是多的,有多样性;技能更是普遍存在的,是每个人工作和生存的必须,当然每个人拥有的工作技能可以完全不同。
很多时候技术的重要性高于科学,因为科学原理是公开的而技术手段的保密的,即所谓科学无国界、技术有壁垒。技术技能是生产力的实现方式,技术技能强才能产品好、才能国家强。当然,科学的作用是基础性的,科学是技术的支撑,技术技能反过来又能促进科学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已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其中制造业是重要的基础,因此需要重视技术技能积累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技术技能的创新主要来自企业,而其积累则需要学校的参与,大规模、高品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通过校企的协同,产教融合是根本出路。
总理强调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至关重要,《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提出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而这需要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来完成。我们需要向各界呼吁:学习,绝不仅止于读书,还须面向实践。面向中国先进制造业未来,我们必须建立和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制度和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积极推动产业界⒂胙校人才培养,相关院校更是要主动开展与企业的协同育人工作。为此,需要打破将协同育人简单等同于“协同创新”、实施“联合培养”项目等思维局限,着力构建以新型制造业发展为导向的协同育人模式。把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纳入制造业从研发到生产、从销售到服务的全过程,以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统领协同育人工作;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权利、义务;应用型院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制订必须征求相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回归工程类院校“工程师摇篮”的办学使命;围绕产业链调整专业设置,对接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校企深度合作的专业集群,强化行业特色学科建设;注重从企业吸纳有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或兼任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专业教学标准有效对接职业标准。
其次,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重点瞄向增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高技能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中坚,在生产制造流程中起到技术实现和再造的作用,而企业的实践性优势和院校的理论性优势使得它们共同成为职业教育的双主体。今后,制度性地推动企业发挥作用是工作的重点,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工作,制定措施鼓励联合建立学生实训基地和员工培训基地;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鼓励制造业相关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职业学校通过整合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篇7
关键词:一流本科专业;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改革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1-5],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集成电路、电力传输以及新能源发电等领域中,不仅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更具有突出的实践性[6-8]。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9-10],针对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环节在针对性和系统性上的不足,力图针对性的发掘学生的创新特质与潜能。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高校向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加快国家迈向科技强国这一步伐的进程。
1针对的问题
(1)学生从理论到实践、课程到应用、学校到企业的知识应用桥梁缺失的问题。(2)学生在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薄弱的问题。(3)学生不了解社会需求,吃苦耐劳精神缺乏,工匠精神培养缺乏有效手段的问题。
2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
2.1研究与改革的目标
通过课堂授课、项目研发、学科竞赛和入企实践等环节,打通理论与实践、课程与应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在电力电子技术实践中学会动手,在竞赛中掌握应用,在参与项目中了解社会,提升学生在电力电子领域利用现代化工具手段进行系统分析、课题研发、项目管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工匠精神。通过教学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知识方面,掌握电力电子技术实践动手、知识应用所需的基本知识;(2)能力方面,具备较强的系统分析、项目研发、实践创新等能力;(3)素质方面,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并通过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锻炼学生的工匠精神。
2.2实践改革总体实施方案
(1)形成以三个维度为核心的阶梯式教学方式。基于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制定从知识传授到能力训练再到素质培养的阶梯式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上采用“课内教、自主学、应用测”,夯实学生知识和应用基础;能力训练上采用“作业练、竞赛考、项目用”,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能力、课题开发与创新能力;素质培养上采用“学习中培育、实践中提高、总结中升华”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2)形成以学科竞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围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利用“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互联网+竞赛”三大赛事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应用的能力和设计创新的能力大幅提升。(3)形成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的兴趣性实践模式。将学生直接编入教师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或参与人大大激发了他们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两类项目的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项目开发和管理能力、创造性思维及工匠精神。
2.3教学模式改革
(1)在知识传授上采用“课内教、自主学、应用测”教学模式。课内教: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讲授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等基础性知识,构建学生基本知识框架体系。自主学:教师列出读书清单和技术能力清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利用同学间交流进行互助式学习,丰富知识体系,提升技术水平。应用测: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与项目团队,通过完成课题任务,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测试学生对三大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2)在能力训练上采用“作业练、竞赛考、项目用”的教学模式。作业练:教师通过布置以电路设计与制作、程序编写等设计型作业任务,培养学生系统概念,训练学生软硬件设计基本功。竞赛考:学生组队参加学科竞赛,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命题任务,考验学生系统分析能力、课题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项目用:将学生编入实际科研开发项目组,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和角色,着力培养学生项目研发、项目管理能力与工匠精神。(3)在素质培养上采用“学习中培育、实践中提高、总结中升华”的教学模式。学习中培育:通过教师授课、专家讲座、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等形式,完善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意识,为后续知识应用和实践打好基础。实践中提高:通过课程作业、课题任务、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等环节的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意识,逐步锻炼工匠精神。
2.4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课后作业、作品设计和企业实践考核情况。其中课后作业占比20%,作品设计占比60%,企业实践考核占比20%。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学员”的重要依据。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后需提供完整的项目作品和科技报告、获奖证书等。以上成绩由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团队教师审定。
3结语
通过布置电路设计与制作、程序编写等设计型作业任务,训练学生的软硬件设计基本功,并组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互联网+竞赛和编入实际科研开发项目组,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和角色,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能力、课题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通过专家讲座、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等形式及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并让学生交流分享项目和竞赛实施过程中的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蒋羽鹏.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02):97-98.
[2]邹梦丽.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用与探索[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1,5(02):240-241.
[3]李冬梅.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J].电子技术,2021,50(01):144-145.
[4]李大双.虚拟仿真技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20,22(10):105-108.
[5]张志,姚娜,唐校,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为例[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0,27(05):126-130.
[6]张阳,舒中宾,王曦,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力电子技术的教改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4):60-62.
[7]曾进辉,兰征,黄浪尘.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方向教改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1):43-44.
[8]赵芳谊,张明.试析基于CBE理念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改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234-235.
[9]宣勇,张凤娟,凌健,等.大学能力建设: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未来走向[J].江苏高教,2021(05):15-33.
篇8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路径浅析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26-2
1 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是为了服务当时国家发展的大局,按照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需要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随着中国国家建设所涵盖的领域越来越全面,各领域在国家建设中的结构比例渐趋合理,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相应地呈现出多元化和复合型的特点。
改革开放之前及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满足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确立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②这一培养目标经历了由“又红又专”向“一专多能”的转化过程。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时期,教育受政治影响较为严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过分强调人的政治立场。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建设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人才的“红”的要求有所放宽,重点关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从单一的政治导向,向政治、经济双重导向发展。改革开放中期至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呈现多元化,多个培养目标同时发展,最终走向协调统一。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和发展进一步削弱了政治因素对学术研究的影响,学术开始复兴。学术、政治、经济三重导向的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局面形成。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在学术、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具有卓越表现的复合型人才被广泛需求。
结合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以及高等教育实践的新发展,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努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一技之长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外向型高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服务人、服务社会,人文素养乃立身之本。拥有人文情怀、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得良好发展机遇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技之长乃生存之道。学好专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任务。专业技能应是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等其他层次人才的竞争优势所在。凭借在专业领域方面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在就业和工作中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当然一技之长也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岗位核心技能,其还包括本专业以外的其他职业技能;社会责任感乃立足之策。高职院校人才自始至终皆以服务社会为主要特点,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
2 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又需要不同的实现路径。当前中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五种:一是全面素质教育模式,即对人才的德、智、体等各项素质进行全面优化,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二是启发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培养方式上改变原本教师灌输知识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三是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人才培养平台或环境上要冲破课堂和校园的单一束缚,拓展校企、校际和国内外的人才联合培养渠道。四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教育手段上,将集中授课与网络课程等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便利的学习途径和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五是精英教育模式,即在教育对象上因材施教,通过特定的教育机制培养各个领域的精英人才。③
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路径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如路径和培养目标匹配度低,效果不佳,路径现实难以操控等。其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应该是人才培养路径在实践操作中的具体化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关于培养效果的量化测评问题。许多高校在培养的路径上选择不恰当,培养路径并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培养目标的整个内涵,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果与目标发生偏离。同时,由于路径和目标的不匹配,导致在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时,也很难准确地反映客观情况。因此,在培养路径的选择上就必须考虑到全面和可量化两个方面的问题。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人文素养、一技之长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培养路径的选择上,必须能够全面体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将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可以概括为当前高职院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四项职业核心能力。一是学习能力,即获取知识的方法。二是表达能力,即正确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技巧,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三是独立思考能力,即独立自主的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四是与人相处能力,即如何在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同时激发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这一培养路径在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可以通过对校园生活中各类校园活动、各类考试、社会实践等事项进行分析、归类、记录、统计和分析来完成。并以此量化数据来进行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分析。实现这一路径的具体实践方法如下:
学习能力具体体现在记忆力、理解能力和专注力等几个方面。高职院校校园生活中能够锻炼记忆力、理解能力和专注力等学习能力的事项包括:期末考试、英语等级考试(A级、B级、四级、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1-4级)和其他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考试,以及各院校自主组织的能够锻炼学习能力的特色活动,例如较为普及的英语角学习活动;表达能力具体体现在逻辑性、观察力、敏感度、反应速度和幽默风趣度等几个方面。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演讲比赛、辩论赛和征文活动,学习表达方法和技巧,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体现在想象力、创造力、独立自主能力、自信果敢和思虑周全等几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读书活动、讲座活动,以及有些高校开展的个人自我分析、职业规划或生涯规划等活动,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表现在多个方面,热情开朗、大方包容、谦虚恭敬、平易近人等都是具有良好与人相处能力的表现。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实习,以及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技巧,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对于人才培养效果的量化评价与上述实践方法息息相关。学校需要为每一位同学建立成长档案,用来记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成长历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能力评价和学校人才培养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学生在参与上述培养活动时,要做好信息的记录工作。这一工作需要学校和学生共同完成,由学生来进行活动信息的基本记录,包括所参加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主办方,以及参加活动取得的成果等。由学校来对学生所记录的上述信息进行核查,必要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参与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对核查属实的活动进行认证,并记录在册。学期末,通过成长档案中学生参加活动的多少和活动效果,来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成长档案可以是装订成册的纸质档案,也可以是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档案。认证的方式也灵活多样,纸质版档案可以加盖部门特制的认证印章,电子版档案可以通过微信等进行互联网认证。通过认证来保证对学生能力评价和学校人才培养效果评价结果的真实可靠。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不仅要满足时展的要求,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特点,还要结合不同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环境而定。特别是在具体的实践方法上,各个学校的差异性更加明显,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路径的研究仍需要不断深化,与时俱进。
注 释
①陶焕涌、陈月玲:《面向21世纪人才需求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改造的若干思考》,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5处第6期。
篇9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 学生工作 辅导员 精英人才
2014年2月,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转型”;2014年4月,178所高等学校聚集驻马店,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发表了《驻马店共识》,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2015年3月5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部署2015年的工作中把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应用技术型高校不仅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更是职业教育的本科阶段,它区别于研究型和职业型高校,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学生较强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适合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发展的学生工作新模式,实现学生工作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华丽转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基本特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新的技术、工艺、成果不断涌现,使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国家大力提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迎来了发展契机。应用型高校具有以下特征。
在办学层次定位上,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专业设置面向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教学内容与产业、职业衔接,形成以理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强化学生知识的转化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服务面向定位上,根据所在区域的需要培养人才,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适时调整专业,参加当地政府、行业、研究院共同成立的产教研合作委员会,利用各种平台为行(企)业服务,深化产教融合,全力推进校企合作,大力支持与地方开展横向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在培养目标定位上,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以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性本科人才培养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学生就业面向生产、经营一线岗位,同时面向企业技术研发、综合管理、销售等部门;应用型人才特征也有别于其他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定位见表1:
二、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任务
(一)学生道德素质需健全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挑战;高校到处都是“90后”的身影,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生活方式具有自身特点;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位列本科最后批次,生源情况弱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普通高校;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知识和能力,更需要良好的道德素质。毕业生与企业要求相差甚远(对比见表2),因此健全大学生道德素质刻不容缓。
(二)学生创新实践需引导
应用型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是生产、经营一线岗位和企业技术研发、综合管理、销售等部门,培养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和技术用于生产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要求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工作模式要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平台,最终实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学生成才和就业发展;有利于学院快速发展;有利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要树立精英人才理念,引导学生创新实践,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培养更多类似中国第一瓦工顾振林、工艺美术大师沈寿为代表的“大国工匠”。
(三)学生综合能力需提高
大多数学生在进校前为了考大学忽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工作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要求学生工作紧密围绕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协调发展,不仅要让大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实现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学生评价体系需完善
应用型高校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改变“唯分数”理论考试向强化实践能力考核转型,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了解企业需求和往届毕业生的工作现状,得出企业更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工作适应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培养类型和应用型特征,及时掌握现有学生评价体系中的不足,健全符合应用型民办高校实际、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奖惩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和职业资格考试,使新的评价体系更好地服务学生工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标准。
(五)学生工作队伍需加强
新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工作队伍必须转变观念、转变工作方法和作风,使“保姆式”、“救火式”转型为“引导式”、“服务式”;学生工作为教学工作服务,在专业技能、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拓展学生工作领域,把学生引入应用技术型道路上;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外,还要为学生隐性能力(道德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等)培养提供平台,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意义不言而喻。
三、加快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模式转型的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注重调查研究,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工作队伍特别是辅导员要广泛接触大学生群体,深入课堂、宿舍等,通过问卷调查、谈心谈话、自己看、平时听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找出规律性:理想信念缺失、缺乏毅力和韧性,不能直面困难、自我为中心意识浓厚等,发现差异性: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学生的差异、孤儿、单亲家庭学生和正常家庭学生的差异、性格不同学生的差异等,同时要追根溯源,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工作。
2.了解企业需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掌握企业需求,才能更好地培养合格毕业生,实地走访用人单位,了解企业对毕业生在专业以外的需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度的责任感、敬业精神,与人和睦相处,有团队意识也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学生工作要从企业需求层面出发,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齐抓共管,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德育体系。发挥思想道德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拓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加强社会实践和网络宣传,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等教育;发挥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营造人人求上进、处处现先进的氛围;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建立服务型学生工作体系。
(二)确立精英人才培养理念
培养精英人才,既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更是应用型高校服务社会的重大贡献,以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创新精神突出、管理能力卓越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引导学生以己之长,积极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努力提前成为学生中的精英。学生工作要为精英人才计划铺路搭桥,精心挑选并组织服务好这一群体,通过专题讲座、课外专业讲授和实训、交流研讨、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让该群体在思想上、专业上、综合素质上优先发展、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从而带动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院风、校风,同时引导“精英学生”创新实践,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培养出更多类似顾振林、沈寿为代表的“大国工匠”。
(三)强化共青团项目化攻略
多数学生认为只要掌握一门技术就可以走天下,其实不然。学校不仅要使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适应社会及在新的环境中不断学习、发展和创新,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专业技术、较高的综合素质,这也是企业的内在需要。为了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完善共青团建设项目化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切实开展一些团建项目,比如本科一二年级开展主持人大赛、辩论赛、我的青春故事、十佳歌手大赛等适应型、团队凝聚型集体项目,本科三、四年级开展创业大赛、模拟面试、考研经验交流会等涉及职业规划与发展方向的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四)构建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实行综合素质测评为内容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方式带有主观性,同时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培养的类型和应用型特征要求人才评价体系更多元、更实用,从单纯的分数转变成多重标准,从一本毕业证延伸至多证书并存,从简单的授课到项目教学实施,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工作要为人才培养保驾护航,根据学生个性设立相应指标体系,比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要配合教学引导大学生参加专业方面的职业资格考试,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倡导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对应的企业去实习、实践,提高职业适应性的能力,学生工作只有在以上诸多环节上下工夫,才能适应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五)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打造一支适合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发展的辅导员队伍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1.把好职业入口关。辅导员的选拔要提高标准,规范程序,让具有与学生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人从事辅导员工作,最好实行试用期,合适的继续工作,不合适的不能安排在辅导员岗位,要对辅导员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等不断优化以适应发展要求。
2.提高职业发展能力,完善培养机制。给辅导员搭建进修平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网络舆情应对、心理健康与咨询、就创业指导、学生冲突管理等相关培训和支持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和就业职业指导师等职业资格考试;搭建工作交流平台,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相互取经,分享学生工作成果;建立研究平台,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辅导员开展课题研究,逐步建立多层次的辅导员教育培养机制。
3.找出职业发展差距,完善考核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保障,要根据德、能、勤、绩、效几个方面量化;规范考核环节,在考核过程中规范学生测评、院系打分、学工处评议,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要评选优秀辅导员,树立典型,把优秀的辅导员作为干部后备力量培养。
4.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畅通出口。实施专业职务聘任制,按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进行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试点职级岗位聘任制,可以按照工作年限、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等条件,试点设置副科级、科级、副处级待遇的辅导员岗位;根据行政缺口,按照本人意愿把一部分优秀的辅导员调整到行政岗位,使他们成为干部选拔的后备力量,同时比较优秀的辅导员在专业对口、职称学历等满足时,有意愿从事教学工作的也应该考虑,有效解决辅导员的工作导向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洪波.构建引领机制创新服务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C].中国文史出版社.
[2]钱丹.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学生工作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科教文汇,2014.12(下).
[3]李月云,王德玉.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的探索[J].江淮论坛,2013(01).
[4]周飞,储召生,俞路石,俞水.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N].中国教育报,2014-4-16(第001版).
[5]熊继承.民办高校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8).
[6]赵明.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篇10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数控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74
1世界技能大赛的发展历程
世界技能大赛成立于1950年,至今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程。它是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一项国际技能竞赛,素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称。该赛事每两年举行一次,目前已成为各国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水平的平台。我国于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于2011年首次派代表团参加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41届世界技能大,参与了数控车、数控铣等6个赛项的比赛;2013年,我国代表队再次参加了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第42届技能大赛,参与了22个项目,最终取得了1银、3铜及13个优胜奖的好成绩;2015年,参加了在巴西圣保罗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参与了29个项目,最终取得了5金6银4铜、12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创造了中国代表团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2017年在阿联酋的阿布扎比举办,届时我国将参与45个项目。按照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规则,无论单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只能派一名选手参加。为此,国家人社部提前主办了各赛项的全国选拔赛。
2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
2016年9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数控铣赛项的全国选拔赛在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隆重举行。本次大赛本着“扬工匠精神圆冠军梦想铸精彩人生”的中心思想迎来了全国29个省、自治区及3个行业共70个选手展开了激烈角逐。本次选拔赛参照了世界技能大赛的赛事流程和评判标准,历时3天,每位选手都要进行3个模块的比赛。最终,每个赛项均选拔出前10名选手组建国家集训队。
世界技能大赛因其严格的比赛规则、精益求精的理念,提高了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促进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对接,保障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人才储备,推动中国走向真正的制造强国。
3参加世赛选拔赛的几点思考
赛场内,选手拼的是技艺;赛场外,拼的是一个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实力。经过认真总结,现就成绩落后的原因及改进的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3.1培训教师的技能水平亟待提高
大赛不仅是考学生,更是考指导老师的水平,加之数控技术的日新月异,指导老师急需走出校门见世面,多去参加数控技能培训,多去开拓眼界,多和兄弟院校交流,取长补短,促进自身发展。只有提高职业院校师资水平,才能保证教学和培训质量。
3.2刀具量具的档次亟待提高
数控技能大赛的趋势是不仅要求加工工件形状做得好,而且越来越注重工件的加工精度,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意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要想保证精度,首先就要配备质量过硬的刀具。在机械加工中,金属切削机床和刀具是切削加工的基础工艺装备。但无论是什么样的金属切削机床,都必须依靠刀具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刀具的质量会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的质量。
其次,高品质的量具对工件精度的保证也至关重要。一方面是加工后成品的品质控制,通过量具的精确量测,可以区分合格品或不合格品,确保成品品质合于要求,并可从不合格品分析中,找出原因,从而修正加工工具及材料,提高产品的精度;另一方面是维持加工工具的精度,因为长时间的机械加工,会损耗工具,甚至失去原有精度,而影响加工后成品精度,所以通过精密量具定期对加工工具之校正、调整,是确保产品精度的重要步骤。如果将机械加工比喻成军人打靶,那么子弹就是材料,枪支与人就是工具,而量具就是校正枪支准度的仪器,要打得准需要从结果来不断调整枪支及射击技巧,才能命中靶心,由此可见,量具在机械加工中有多重要。
3.3培训的机制体制有待完善
通过沟通交流我们发现,许多院校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成绩,除了在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在培训方式上也与我们有极大的不同。
首先,选手训练时间充足。这些院校往往在学生
入学后不久就进行选拔,开始集中培训。被选中的学生无需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完成课程的学习,而是专门针对大赛进行学习培训。因此其参赛选手培训时间多达2-3年,而我区选手培训时间仅为半年。
其次,选手竞赛经验丰富。这些院校会在国赛前将参赛的种子选手多次送往不同院校进行模拟比赛,一方面,使学生熟悉机床数控系统,见识不同难度的试题,熟悉不同赛场的环境;一方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长竞赛的临场经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更加了解什么是竞赛,从而更加适应竞赛的氛围。而我区选手没有到外地院校拉练的机会,竞赛经验及其缺乏。
世界技能竞赛的举办,对现代制造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个交流的平台,我们立志以此次比赛为新的起点,努力攀登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唐亮.我国世界技能大赛选拔对我校人才培养的启示――以江苏省经贸技师学院参赛选手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6,(18):152153.
[2]刘东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经验对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6,(11):59.
[3]伊洛.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圆满闭幕[J].出版与印刷,2016,(03):4647.
[4]洪淼,史旦旦.世界技能大赛概述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2,(15):3134.
- 上一篇:护士的沟通技巧
-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