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培养方向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培养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鼓励大学生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草坪科学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密切相关。本文以兰州大学草坪科学方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为例,通过对草坪科学方向学生创业现状的分析,结合草坪科学方向实践性十分鲜明的特点,对创业教育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改革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善草坪科学方向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关键词: 大学生 草坪方向 创新创业教育
一、草坪科学方向学生创业的现状
目前,草坪科学方向的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对其他方向来说,草坪科学方向的就业面本来就狭窄,适合自己的岗位不多,有些学生还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某些学生家长希望孩子毕业后能成为公务员,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但从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录用职位可以了解到,草坪科学方向的学生招录人数有限,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创创新创业课程,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等,试图打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但有个别毕业生在没有创业思路和职业规划的前提下,盲目地向银行申请创业贷款和业基金,匆忙“上马”,创办自己的草坪公司。然而由于实践能力有限,对市场没有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再加上对管理方面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创业失败,挫伤创业者的锐气,挫伤创业者的积极性。针对现状,我院在草坪学教学中,改善教学方式及内容,通过增加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提升草坪科学方向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合格创业者。
二、草坪学方向创业教育采取分段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
1.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开展企业模拟培训。
学生自主组团报名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队成员包括一名指导老师和其他专业的三到五名学生。学生可以是不同专业的,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管理专业的学生、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等[4]。例如:学生和老师共同承包园林公司的一个小项目,老师宏观把握,起辅导作用,主要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承包的项目。每个人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等。学校将企业项目下发到每个团队,团队依据项目书的内容进行规划[5]。首先分析所承包项目的内容和要求,了解种植的是哪些草种,在老师帮助下完成草坪种植设计,做好规划,老师教学生如何种植,学生完成所有种植内容;其次,本科生观察草坪的成长情况,做好成长记录,成长期满后起草皮,并将草皮交由园林公司,最后,写出商业企划书,严格按照企划书开始工作,模拟企业运作,其中包括市场环境分析、产品介绍、产品定位、产品生产、销售、储存、企业运营管理等环节。这样的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了企业运营管理,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6]。
举例来说,我院老师指导的“干旱区城市屋顶绿化建造技术的应用及推广”项目,该项目荣获甘肃省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项目是由指导老师和本科生一起完成的。项目研究构建适合于地处干旱区的兰州地区屋顶绿化综合型现代新技术,以建筑物的空间潜能与绿色植物的多种功效在屋顶绿化中得到完美结合为出发点,从植物筛选、建造技术、生态效益三方面对兰州市屋顶绿化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种适应干旱区无土草坪的基质生产方法”(ZL201110218642.5)、“一种耐践踏无土草坪基质的生产方法”(201110218641.0),通过对各供试植物的抗旱性、抗寒性、耐高温和适应性评价研究,筛选出适合兰州地区屋顶绿化的植物,在安全技术、构造技术、维护技术和改建技术等方面研究屋顶绿化建造技术,从固碳释氧、降温增湿和杀菌方面研究植物的生态效益,进而筛选出生态效益较好的植物来发展屋顶绿化。
项目整个运行过程模拟企业的运作方式,设定管理机构,明确分工,掌握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企业机构设置如图:
每个板块代表一个部门,各部门有一个负责人,下设的技术部、运营部、采购部、市场部、财务部都服从总经理的指挥,对总经理下达的任务各部门要认真配合完成。其中项目任务包括屋顶绿化设计,植物配置,屋顶绿化施工,屋顶绿化的养护等。每项任务都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进行,由师生共同努力,最终完成项目,实现预期目标。这种模拟企业的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对项目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思。本科生可以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做一些总结和分析,完成专利或科研论文,为草坪科学的发展献出微薄之力。
2.大四学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
充分利用校外企业资源,让大四学生直接到企业中实习,独立完成企业交代的项目。包括撰写项目策划书,申报项目,做可行性分析,土地租赁,雇佣工人,人员管理,销售,成果检验,后期服务等内容。在企业中一个项目的运作,都是由一个团队协助完成的。在团队中,首先要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然后开展工作,一起努力实现目标,在锻炼个人的能力的同时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企业中历练,积累实践经验,为毕业后找工作奠定基础[7]。
我院的大四本科生在2013年7月参与了兰州兰太草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项目,本科生组成四人小组,分别进入公司的技术研发部、生产服务部、市场营销部和财务部,与公司员工一起工作,项目组致力于研究将无土草坪技术运用于草坪生产中,达到无土草坪技术与草皮卷的生产完美结合。目的是进一步减少草皮卷生产对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草皮卷的质量,并不断尝试多种草坪种子组合,为草皮卷开拓市场[3](兰太草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1985年任继周院士组织当时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成立的,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化的草坪企业。公司与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合作紧密,共享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科研平台,致力于共同发展,已形成了一个具备强硬科学素质的公司团队。)。本科生和兰太草坪公司员工研究的无土草坪生产项目,于2013年末完成了该项目的技术研究工作,并依托兰太草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2014年初投入无土草坪的生产、开发、销售,并实现了公司预期的目标。这一实践对大四学生和兰太草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来说,是互惠互利的,不仅给公司带来了利润,还锻炼了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7]。
三、对草坪学方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1.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调整学科结构,优化资源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到企业中去实践探索;加强教育教学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服务地方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凸显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优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打造优势明显的学术团队,以科研促进教学[5];在草坪学实践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思想,结合所学的草坪学实践知识转化成创业想法,把草坪学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实例创业的模范教学[10]。
2.强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高校应摒弃传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形式,应该将其纳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有专门的师资力量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8]。此外,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不断加强对老师的培训。高校应提供专项资金让负责创业教育课程的老师走出去,深入企业体验与实践,对在企业中所遇到的管理和风险问题深刻体会,为学生传授最有用的技能。经过培训,老师授课将会更加接地气,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应将负责学生就业创业和创新技能培训的老师从科研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使得其付出更多的精力用于课外的实践与调研,深入到企业,获得第一手资料,为学生深刻了解就业、创业现实提供重要而鲜活的资料[9]。
参考文献:
[1]刘金荣,刘照辉,柴琦,张小虎.草坪学特色专业建设发展的思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坪学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4,(1):66-71.
[2]董廷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析――以兰州大学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6):65-66.
[3]张永亮,高凯,朱铁霞,任秀珍,郝建辉.《草坪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8(2):145-146.
[4]赖绍聪.建立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解读“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56-61.
[5]刘贵芹.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4-8.
[6]孙吉雄,张志豪.《草坪学》教学模式的探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6,31(2):203-205.
[7]孙飞达,干友民,张新全,刘伟.草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47-1846.
[8]林}钢,高传胜.“三三制”教改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41-44.
[9]王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0(4):1-4.
篇2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摘要】高等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旨在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指导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经历,就如何通过创新训练项目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研能力;培养方法
Discuss the Training Method for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Program
GE MingCUI Guang-Hua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009)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program in high school aims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alent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innovation spirit.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ence about the guidance of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ject, how to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s through innovation training project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program;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Training method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具备发现及研究问题的能力,从而推动创新能力的提高。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指出:“科研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和基本手段,大学要通过科研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为此,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等院校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研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创新性国家需要的人才[2]。然而,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很多大学生缺乏洞察力以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亟待提高。本文根据笔者指导国家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经验,同时结合大学生在创新项目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高等学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
1科研思维融入课堂,营造浓厚科研氛围
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要求本科生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探索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大学生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减少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改革授课方式,如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锻炼本科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将原先只有教师在主动的教学方式改为学生积极参与,要求学生主动思考,跟教师共同研讨发现的问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一定程度上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同时,鼓励大一学生早进实验室进行参观和学习,协助研究生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实验,使大学生尽早接触科研项目执行过程,能够引起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兴趣。
学校层面上要重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途径(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及校园网络等)宣传科研创新的重要意义,对科研成果突出的本科生进行嘉奖,在奖学金评比、免试推荐研究生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此外,笔者发现大学生科研立项数目少,经费少,远不能满足大部分本科生从事科研能力训练,因此,学校要一方面加大对创新训练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可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使教师们拿出部分自己科研经费用于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成果显著者在职称评定方面进行加分处理,激励教师们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2加大促进科研能力培养的课程比例
大学本科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及专业课,跟科研训练有关的课程往往学时较短,科研训练程度及效果有限。笔者在指导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时发现,学生连文献调研、数据处理等基本问题都一知半解;此外,虽然大学生在大一时都通过计算机初级考试,但做不到对基本办公软件的熟练使用,缺乏最基本的科研素养。因此,笔者建议,可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改革课程设置,适当加大促进科研能力培养的课程比例,为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提供指导。以应用化学专业为例,开设《文献检索》、《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数据统计与分析》等促进科研能力培养的选修课程,同时保障科研训练课程学时足够,使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为以后科研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3科研训练过程教师全程参与指导,以学生为主
相对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经费支持少,份量低,往往引不起重视,在创新训练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研究生指导本科生的情况。然而,研究生本身科研任务重,额外的时间有限,对本科生的指导不能保质保量,不利于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指导教师需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全程耐心指导课题组学生。本科生刚接触科研创新活动时,往往会存在选题不够新颖的问题,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熟悉的科研方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选题,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文献、调查研究获取新颖的研究课题,切不可由指导教师代劳,不然无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项目执行过程中指导教师需全程监控创新项目的进程,定期组织小型讨论会及时解决大学生创新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使学生感受到指导老师和他们是一个团队,利于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此外,指导教师需要给予课题组学生一定压力,出现问题时先让学生们自己寻求解决办法,通过动脑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定让学生们自己解决,不能大小问题指导教师都给予解决方案,做到以学生为主,指导教师为辅,从而真正达到科研训练目的,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
4层次管理法择优重点培养
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往往由一个研究小组来完成,有些学生参与创新训练项目仅仅是为了获得创新学分,这样他们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往往投入的精力不够,科研热情不高。因此,教师需要有层次性的管理和指导课题组成员。对于研究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择优重点培养,让他们多承担一些项目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同时要求他们自主撰写、发表科研论文或申请专利,鼓励他们以后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不可放任自流,让他们游离于创新计划项目之外,应该采取灵活的培养方式,让他们认(下转第24页)(上接第20页)识到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以后自己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引领他们真正投入到创新训练项目中来,完成他们负责的任务。
5学校强化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规范管理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后,学校应该强化对创新项目过程的规范管理,从项目开始实施到中期检查,再到经费使用和项目验收,学校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全程监控,保证项目按时按量顺利完成。对于按时按量结题的项目,对指导教师申请以后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予以优先考虑;针对研究进展缓慢、成效差及未按时完成的项目,取消指导教师及项目负责人在以后1年内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的资格。通过学校的规范管理,一方面增强指导教师及课题组成员对项目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可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对于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6结语
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是教育部在人才培养上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创新项目的实施,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笔者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过程中,感觉到本科生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及自学能力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项目,有效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需要学校、教师和大学生的进一步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吕莹,陈壁州.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析[J].2014(3):69-71.
篇3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对高校的培养方案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主要结合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做法,提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改意见,进行新的设计。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实地调查以及个别访谈3种方式。调研时间是2015年1月到2月。调查内容涉及研究生培养方案相关内容,主要内容是研究生课程内容和结构安排。一共调查了8所高校,高校类型以重点名牌大学为主,调查区域以北京为主,湖南本地兼顾。调查的8所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以及湘潭大学。这8所大学除了湘潭大学是老牌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其他都是“211工程”重点大学。
一、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与建设是研究生培养中重要并且基础的工作,课程设置工作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付出大量精力与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在摸索中不断优化课程设置。调查的各个高校课程设置各有特色,选取其中4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通过表格展示。
清华大学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研究领域的拓展需要选取两门学科外的课程学习,即表格里面的学科外选修课;另外,表格里面的补休课程要求本科是其他专业或者同等学力研究生必须学习不少于4门清华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的本科课程,由教研组或导师指定,列入个人培养计划。除个别研究生单独开设的课程外,其余随本科生课堂听课。
北京师范大学学位基础课的门数和学分比例都比较高。另外,与清华大学相比,没有设置学科外选修课和补休课程。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业方面开设的课程比较丰富,除了专业必修课以外,在专业选修课中还划分了专业必选课。每个方向都必须选择9门选修课,这些选修课的选择也根据学生专业做了相关要求,比如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方向,外语教育心理学和汉语教学技能训练研究是必选课。
表格4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首都师范大学对公共必修课进行了细分,英语分成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政治分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和科学方法论,一共有4门课程。在专业课设置上,每一个方向的专业的方向选修课程比较受限,基本只有3~4门可以选择的课程,选修课相当于必修课。
综合各个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基本都是由3大板块构成:全校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学科公共基础课(一级学科公共基础课和二级学科公共基础课)、方向专业课(二级学科下的方向专业课)。清华大学另外设置了补休课以及学科外选修课,最全面。首都师范大学只有“公共基础课”和“方向专业课”。具体情况比较见表格5:
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课程可以分成4个类型,分别是一级学科公共基础课、二级学科公共基础课、方向专业课、其他课程(包括补休课和学科外选修课)。
一级学科公共基础课程就是按照一级学科培养的要求开设的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它适用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所有专业,是整个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调查的8所高校,只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3所高校开设了一级学科公共课程。他们的具体开设情况见表格6:
这些课程基本都是通论或者研究方法类的课程。对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理解,学习和研究有重要作用。
二级学科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对于专业学习是必要而基础的。相比一级学科公共专业课程来说,更加具有专业性,大部分高校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放在了一起,部分高校会根据语言学和文学两个大方向开设公共的专业基础课,具体开设课程见表格7:
从表格7可以看出语言学方向部分高校开设了语言学史的相关课程。文学方向,许多高校开设了文学专题研究和文学批评史相关课程。根据两个大方向开设公共的基础课,有利于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生的交流,了解整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并且许多研究方法都是互通的,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也有利于减轻老师的负担。
方向专业课程是根据各个二级学科的不同的专业研究方向设置的,有必修和选修两种方式。它可以满足研究生对更加精深的专业知识的需求,使研究生对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有清晰的了解,对专业知识有比较精确的掌握,为今后的研究和论文打下扎实的基础。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面主要有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7个方向。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部分方向专业课程为例,他们的课程开设见表格8:
中南大学在相同的课程设置上则更加灵活,与北外的同一门课程开设方式既有选修也有必修,并且还要求相近的不同方向的研究生跨方向共同选修一些课程,具体情况见表格9:
其他课程主要包括补休课、学科外选修课,在调查的8所高校中,清华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4所高校开设了补休课,清华大学开设了学科外选修课。各个高校对于补休课要求是本科跨一级学科专业或者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的本科课程,由教研组或导师指定,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基本形式是跟随本科生随堂听课。清华大学要求补休不少于4门课程,除个别研究生单独开设的课程外,其余随本科生课堂听课。
补休课对于本科跨专业或者外校考来的研究生十分有必要,因为每个学校的教学系统和教材以及老师教学方式都有不同,通过补休课和学科外选修课的学习,能够帮助研究生复习本科知识的同时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了解老师的研究方向,并且启发新的研究思路。
二、博士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与硕士生课程设置比较起来,各个高校博士生的课程设置相对简单,课程数量和类型都比较少。下面列举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课程开设情况。
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分成直博生和普博生两类,直博生的学分和课程要求普遍比普博生高,但是,在课程类型上基本一致。与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相比,博士研究生增加了自学课程,这一门课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与老师商量制定。与清华大学比较起来,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则相对简单,并且没有设置基础理论课、自学课以及补休课程。
在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首都师范大学与其他高校相比课程选择十分丰富,具体见表格13。首都师范大学这些课程的开设基本是根据学校的研究特色设定的,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学位课就开设了16门,比如《诗经》与中国文化、两汉诗歌研究、《文心雕龙》研究、中国中古诗文研究专题——以唐宋文学为中心、文人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研究——以唐宋文人为中心。
三、培养目标和方式
部分高校会根据自己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设置培养目标,比如清华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专业特色就是计算语言学,博士培养目标设置了能够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了解语言与计算语言的文献资料;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科特色是对外汉语教学,硕士培养目标中就有能够从事国外的汉语国际推广与对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型、应用型人才。但是,大部分高校对于培养目标的设置有些空泛,缺少特色。
培养环节主要由课程学习、学术活动、实习、论文写作4个方面构成。湖南的高校研究生实习主要是教育教学实习,比如当助教,协助老师完成本科的教学。北京的高校对实习环节没有进行明确的要求。
培养方式主要有导师负责制和导师与培养小组集体负责两种方式,大部分高校培养方式是导师与培养小组集体负责培养的方式。
四、湖南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下面我们具体解剖湖南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博士研究生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方向,硕士研究生方向还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等方向。各个二级学科的培养方案主要由学科简介、培养目标、学制与学习年限、本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培养环节、培养方式、学位论文、经典书目9个环节构成。博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见表格14和15。
五、研究生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学科交叉的课程
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涵盖面比较窄,课程体系相对局限于特定学科范围之内,在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上,主要依据二级学科的要求设置,不能体现宽口径培养的趋势[2],选修课也是从二级学科出发进行设置,基本上所有的二级学科都没有设置学科外的选修课。
语言学和文学这两个大方向基本没有公共课程,根据采访,发现许多研究生,特别是语言学的研究生希望能够开设与文学相关的课程,在今后的研究上,也能从这里寻找两者的结合与突破。过多强调二级学科,从知识结构上限制了研究生各个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创新。
(二)博士和硕士公共课程内容重叠
公共课主要由英语和政治两个部分构成,根据调查访问,一些博士研究生反映公共课的内容和教学跟硕士研究生阶段存在过多的交叉与重合,不能很好的体现这两个阶段的递进性。
(三)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
课程设置中缺乏应用性强的课程做有益补充,不利于对研究生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难以适应研究生多元化就业的要求[3]。具体表现是理论基础类学科在专业选修课设置上,为学生提供的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较少。在这个方面,有的专业还是做得比较好,例如在实践环节具体清楚地进行了说明,专门设置了科研实践包括参加导师课题研究和自主研究。教学实践包括课程讲授,参与指导本科论文设计,组织学术辩论赛,编辑专业学术电子刊物,等等。但是这些好的做法没有得到培养方案的制度保证。
篇4
一、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研究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一个必经阶段。在大学校园进行专业的知识文化培养,有助于未来工作生活的实践应用,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体系构建的需求。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大学英语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学,能够为大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提供有效技能。针对大学生的英语教学课程可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提升其实际的英语交流能力。
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研究,可以帮助大学英语教学专注于教育意义工作开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首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的研究,能够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其次,展开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研究,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之认识大学英语的实用性,然后专注到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再者,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为国家培养综合性人才,努力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确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方向,能够很好地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完善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大学英语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因素
传统教学观念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阻碍因素。传统教学模式中,英语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暴露出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被打破,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就不会顺利。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很难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很大一部分教师仍旧只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看重学生期末考试的分数,忽视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难以积极面对英语学习,进而影响学习效果不好。
三、大学英语教学未来发展方向创新研究
首先,大学英语教学希望得到发展和创新,就必须要正确面对时代的进步,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积极创新英语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自主地进行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
其次,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研究,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积极与发达国家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先进理论;二是让学生运用专业的英语知识,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掌握全面的知识体系并运用这些技能实现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最终目标。
篇5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得出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成为普通高校开设体、艺专业结合的最主要的专业发展形式;各院校特点和实际的情况不同,使得各院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也不尽相同;课程设置上存在部分院校主干课程设置不够完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等结论。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表演专业 体育艺术
一、前言
表演专业(体育艺术方向)是近几年我国多所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结合当前社会和市场对体育发展多元化、社会化的需求,而增设的一门表演性、观赏性较强的新兴专业方向。通过本研究,旨在充分认识和了解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艺术方向)开设的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各相关部门准确把握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艺术方向)开设现状,及时解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其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设置基本情况
(一)专业设置情况
从历年来教育部的《教育部批准或备案专业名单》中统计得出,全国14所体育院校全部开设了艺术类专业。继体育院校之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依据市场对体育人才需求的趋势,也相继开设了艺术类体育方向专业。除山东省的山东师范大学、滨州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临沂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开设的是舞蹈学专业体育项目相关方向外,其余院校全部开设的是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形成了普通高校开设体、艺专业结合的最主要的专业发展形式。具体设置情况如表1:
(二)招生规模
从2012年各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的招生人数来看(江西师范大学60人、宜春学院60人、赣南师范学院60人、安徽工程大学40人、安庆师范学院50人、阜阳师范学院70人、新疆师范大学28人、内江师范学院30人、沈阳大学35人、湖南农业大学60人、河南农业大学60人),招生人数都控制在数十人内,体现了各校在专业建设初期把重点放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质量先行成为各院校专业办学的关键点。
三、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培养目标现状与分析
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专业办学中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由于各院校特点和实际的情况不同,以及在实施专业建设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办学层次定位的差异,使得各院校表演专业培养目标的层次和规格也不尽相同。笔者将培养目标相近的院校列为一类,主要可分为下述四种类型。
四、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课程设置现状与分析
(一)课程结构分析
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采用了必修+选修的模式。必修课程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选修课则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学生个性发展要求以及不同专业方向而设置的课程,反映了人才培养的专业特性和个性要求,并解决宽口径培养与不断变化的社会分工及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需要,体现了人性化教育。
(二)主干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1.主干课程设置差异较大
从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可知,表演专业的主干学科是艺术学,主要课程为表演基础理论、表演基本技能、表演剧目、艺术概论、文学修养。普通高校既然开设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那么在课程的设置上,都应紧紧围绕教育部对表演专业提出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各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条件来进行调整和变化。目前,只有江西师范大学和沈阳大学全部开设了表演专业目录的要求的5门主干课程,其它院校只是选择性的开设了其中的2至4门课程,在主干课程设置方面还不够全面。
2.课程设置不能很好体现表演专业特点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是表演专业最本质的特征,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与以往体育类专业的健美操、体育舞蹈等专项学生相比,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面应该具备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而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学生表演能力和创编能力的培养则正是体现其专业特色的充分体现。虽然体育类专业健美操、体育舞蹈等专项的学习也强调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但他们的重点是放在教学、训练上。如何将表演艺术的相关理论和技能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寻求创新,突出提高学生体育表演的组织、创编、教学和指导能力,以及个人表演能力,形成有特色的体育院校表演专业课程体系仍是亟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五、结论
(一)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成为普通高校开设体、艺专业结合的最主要的专业发展形式。
(二)由于各院校特点和实际的情况不同,以及在实施专业建设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办学层次定位的差异,使得各院校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也不尽相同。
(三)普通高校表演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课程的设置基本上都采用了必修+选修的模式;在主干课程设置上存在部分院校主干课程设置不够完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
篇6
【关键词】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企业大学;E-learning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3-0066-03
随着高校毕业季的来临,毕业生们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就目前来看,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虽然较广,但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这与专业人才培养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改善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必须研究分析当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状况,探索人才培养新方向。目前我国企业大学快速发展,其人才培养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这就给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方向。
一、中美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分析
美国教育技术学起步较早,其人才培养以硕士学位研究生为主,只有少量的本科生以及博士生。学习内容主要是教学系统设计及相关内容,教学媒体制作也列入教学内容,学生主要学习、研制网络方面的软件。美国的教学技术,培养的是能够采用系统化方法或其他教学设计模型,针对教育对象特点和教学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开发资源,并有效利用媒体的专业人才,这些教学设计师一般就职于企业或专门的教学设计公司,承担为企业进行短期培训的设计、制作和管理工作。美国教育技术重点培养的另一类人才是在职教师,也以教学设计理论为核心课程,要求他们能够将学到的教学设计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积极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
我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主要是本科学历教育,本科学生来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在不断扩大,研究生的生源主要是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我国教育技术培养的是能够在教育领域从事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教育技术专门人才,包括各类院校、各级电教馆的教育技术人才,中等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学校教学网络的应用与管理人员以及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人员等,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中学和高校教师,然后是电视台、教育公司、计算机公司、培训机构。
从上述中美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比较来看,美国主要面向企业培养教学设计专门人才,而我国培养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主要还是中小学教师,面向学校。近几年来基础教育所需教师有限,加上企业大学迅速发展,我们完全可以面向企业大学开辟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二、企业大学及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大学简介
企业大学(Corporate University)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由企业资助,聘请专业培训师、商学院优秀教授以及商界高级管理师为师资,通过互动教学、实战模拟、案例研讨等培训手段,以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企业利益链伙伴为目的,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要以及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一种新型教育培训体系。与传统企业内部培训部门相比,企业大学积极主动地探索企业需求,针对企业战略及商业单位需求提出相应的学习,与企业文化、流程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注重企业整体工作绩效和核心胜任力的提升,提供全方位的“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课程,培养所有工作所需的学习技能,如领导能力、人际交往、创新思考等。与传统大学相比,企业大学由企业出资,以来自企业内部的员工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为培养对象,以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外部培训师和大学教授为雄厚的师资,学习内容突出职业性,强调“软性技能”,以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长期的、相对分散的教学过程,达到适应公司战略、增值人力资本的目的。
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
企业大学的师资大部分来自企业内部,通常由高层管理者担任主要教师,这样可以使培训更有针对性,更容易传播公司的企业文化及价值观。企业大学还有一部分来自企业外部的教师,主要是传统大学的教授,他们具备前沿的理念和思想,有丰富的授课经验,能有效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但对企业的了解相对欠缺,使得课程内容针对性较差。
(2)课程
企业大学的课程主要分为基础层课程、中间层课程、核心层课程及专业类课程。基础层课程强调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中间层课程让员工了解企业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的业务如何参与竞争等,核心层课程培训员工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的共同的工作技能,专业类课程面向相关的员工,不同职业内容的员工有很大的差别,选择的空间、学习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
(3)教学方式
企业大学常用的教学方式有:课堂教学、行动学习、体验式学习、教练式训练、电子学习、混合学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开始采用E-learning的方式进行授课,并将其与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有效结合,成为混合教学的方式。
(4)评估体系
企业大学绩效评估的主体应包括:第三方、学员和部门主管。企业大学评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课程的开发、讲师的认证、学员的考核。绩效评估应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从课程开发阶段的培训需求调查,实施培训阶段的讲师认证,到教学评估阶段对学员的考核。绩效评估的总原则是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和监督。企业大学常用的评估方法有360。平衡计分卡、Kirkpatrick培训评估模型。
2.我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自1993年摩托罗拉公司中国区企业大学成立以来,我国多家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加上企业自身的一些不足,我国企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师资队伍不合理
我国企业大学师资队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缺乏内部讲师,过度依赖外聘教师。企业大学的教师应该主要由企业内部的高层领导组成,外聘的专业人员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主要的教学工作还是应该由企业的领导们来完成。
(2)课程开发和设计人才稀缺
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大学过度依赖外购课程,没有自己的课程研发体系及自有课程,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缺乏课程开发和设计人才。
(3)E-learning应用效果不显著
我国企业大学大部分对E-learning应用于企业大学人才培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大多只重视形式,忽视了E-learning应用的具体过程与效果,而且在实施E-Learning时,很多企业只是把传统的培训教材电子化,没有提供丰富的资料库,也没有完整的管理与追踪机制,电子课件没有吸引力,缺乏多媒体互动的E-Learning课件和平台。这就使得E-Learning的特性无法得到发挥,严重影响了E-Learning的实际应用效果。
(4)评估系统不完善
与国外企业大学相比,我国企业大学在评估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大部分都只是对学员最终学习效果考核的评估,没有对课程开发、课程编制和培训过程中讲师认证的评估,缺乏高质量的教学综合评估系统。
三、面向企业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方向
我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的这些问题,为教育技术专业人才面向企业大学进行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其中,课程开发和设计、E-learning、评估都与我们教育技术专业紧密相关,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与教学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因此,在企业大学里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有着得天独厚的就业优势,这就给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面向企业大学的新方向。沿着这个方向,我们可以面向企业大学培养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技术专业创新人才。
1.辅助企业大学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
为了使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进入企业大学,辅助企业大学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必须要拓展教育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融合知识管理、企业管理、组织学习、成人教育等理论,重视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设计相关课程,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增加实验和实践的机会,强化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加上对相应企业自身文化的深入了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具备辅助企业大学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在辅助企业大学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时,要先对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学员能力素质差距加以诊断,并结合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发展战略、业务实际和员工发展的需要等,进行深入性的学习需求分析,明确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内外部专家和实际工作者一起进行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这样开发设计出来的课程既能够与工作岗位、学员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又能使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现实指导作用。
2.帮助企业大学促进E-learning的应用
通过培养以下两个方面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E-learning在企业大学的应用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这就使得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在企业大学中拥有独特的就业优势。
(1)培养电子课件创新制作人员
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对PPT、Authorware、Flash、Photoshop等与电子课件制作设计有关的软件都比较熟悉,但是大部分只是懂得基本操作。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软件的实际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制作电子课件的能力,使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帮助企业大学E.1e锄ing制作颇具吸引力的电子课件,创建丰富的电子学习资源,促进E-leanling在企业大学中的有效应用。
(2)培养E-1eaming系统开发与维护人员
E-leaming系统开发要求具有教学系统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操作、使用和维护的能力,而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是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因此,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可以担当E-leamiIlg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的重任。当然,要求学校增加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在系统开发方面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在开发E-learning系统之前,也要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开发出紧密联系企业业务实际、满足员工发展需求的E-leanling系统。
3.将教学评价应用到企业大学评估系统
目前国内企业大学的评估系统并不完善,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重点课程之一就是教学设计,其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评价,而目前教育技术专业所学的教学评价主要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所以,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可以将所学的教学评价创新性地应用到企业大学评估系统中,完善企业大学的评估系统。这就要求学校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教学评价能力,提供更多的教育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在将教学评价应用到企业大学评估系统中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在做好充分的需求分析的前提下,确定培训目标和评价对象,评价的对象应该包括开发的课程本身、课程实施过程、讲师认证以及学院最后的学习效果,还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和评估方案。
篇7
一、我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状况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总理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想。2010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培育和发展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随后教育部发文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申办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并于2010年首次批准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11所大学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1年和2012年又先后批准了23所大学开办该专业。截至2012年,教育部共批准国内34所大学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中“985工程”大学有7所,“211工程”大学13所,还有3所农业院校。这些大学分布在全国的17个省市,其中,江苏最多有10所,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其次是北京和辽宁,各3所;河南、山东、福建、江西和湖北各2所;吉林、黑龙江、广东、河北、陕西、浙江、上海和重庆各1所。从地域分布状况看,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高校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省份,西部省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只有2所。
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比
作者对各所大学网上公开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收集整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收集到的资料看,各所大学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充分体现本科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原则,课程内容涵盖各种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能等;另一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更多地体现了“专业化”要求,设有专业方向,侧重于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中的某一类。基于上述第一种思想进行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新能源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但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兼顾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不同的新能源对专业基础知识要求的不同。风能的专业基础侧重于机械和电气,生物质能的专业基础主要有热能、化学和生物学,而太阳能的专业基础是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因此,由于缺乏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做支撑,这样的课程设置对每种新能源专业知识的讲解会存在内容深度方面的局限。基于第二种思路所开展的课程设置强调了专业的方向性,其不足在于削弱了对学生新能源综合知识的培养。表2是国内部分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设置情况。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培养方案,各个高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别。比如同属于“宽口径”型培养方案的西安交通大学与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课程设置均存在较大差异。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内容看,西安交通大学的培养方案涵盖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氢能,以及储能和节能等专业内容。而浙江大学的课程内容除了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氢能外,还有三门与环境相关的课程,分别是能源与环境技术进展、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和低碳能源技术。
(2)上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共性在于大部分培养方案体现了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这些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这与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0)》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设为能源动力类特设专业的要求是一致的。
(3)分析测试能力的培养受到重视。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现代能源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应用的能力十分重要,因此一些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开设了《新能源过程、状态与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技术》,华北电力大学开设了《生物燃料分析与测试》、《太阳电池材料测试与分析》等课程,上海理工大学开设了《动力工程测控技术》等。
(4)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创新性。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都充分体现了方案设计者的创新意识,比如浙江大学设置的《低碳能源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课程考虑了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这些课程可以起到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作用。再比如一些学校设置的《储能技术原理》则符合新能源这种分布式能源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需求。享有国际声誉的社会批评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新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组成第三次工业革命五大技术支柱中“储能技术”是其中一项。
三、国外高校新能源专业开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情况
美国的一些高校已开办相关专业来培养新能源方面的人才。2005年,俄勒冈州技术学院开设了美国第一个可再生能源工程本科专业,之后,伊利诺斯州州立大学和约翰布朗大学开设了可再生能源专业,埃弗格来兹大学开设了替代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管理专业,威斯康辛大学普莱维尔分校开设了可持续与可再生能源系统专业,纽约州立大学坎顿技术学院开设了可再生能源专业。在欧洲,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国立农业大学、欧洲农业大学综合科研实力排名第一的霍恩海姆大学开设了生物基产品与生物能源专业;挪威阿格德尔大学和挪威生命科学大学开设了可再生能源专业。此外,美国的一些高校开设有新能源相关的辅修专业,比如,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开设了能源辅修专业,学生可以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之间选择一个方向进行学习,托莱多大学设置了可再生能源辅修专业。表3是国外部分开设新能源专业大学的课程设置情况。(表中主要课程为笔者翻译,原英文课程名可登陆相应学校网站查询)
从表3所列几所大学的情况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的新能源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国内大学在两个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一是国外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也存在“宽”与“专”两种类型,前者如约翰布朗大学、埃弗格来兹大学等,这些学校的专业培养方向涵盖了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而霍恩海姆大学则属于后者,其专业名称即是生物基材料和生物能源。二是不同大学之间的课程设置同样存在着较大差别,充分体现了每所大学自身的特色。
国外一些大学虽然也有分专业方向的做法,但是这些做法与我们国内的设计有不同之处,国外是按照在共同的基础课程之上,通过专业课的不同来划分方向,这与国内完全根据专业方向对应设置基础课的做法明显不同。比如,纽约州立大学坎顿技术学院设置了10门涵盖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的专业课程模块,但只要求学生从中选修4门,这其实是为了便于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所进行的一种设计。威斯康辛大学普莱维尔分校的培养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划分了专业方向,分为设计与分析方向、开发与管理方向,一个方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设计研究能力,另一个方向侧重于培养学生从事新能源开发和管理的能力,每个方向单独设有相对应的课程模块。
国外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遍比较重视经济及管理类课程的开设,并将这些课列为必修课。比如Principles of Management(管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Supervision(监督原理),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for Renewable Energy(可再生能源项目管理),Economics of Biobased Energy Production(生物能源生产经济学),Managing an Alternative Energy Project(替代能源项目管理)等。国内大学对这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如国外大学。
美国的大学对高年级学生开设有Capstone Course(国内翻译为顶峰体验课程),比如Alternative and Renewable Energy Management Capstone Course(替代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管理顶峰体验课程),Renewable Energy Capstone(可再生能源顶峰体验课程),Capstone Project(顶峰体验项目)等。这是一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特定主题、问题或设计的课程,过程包含资料(文献)收集、量化分析、产品设计、小组讨论与合作等,类似于我们的毕业设计。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较大区别,毕业设计是一个必修的、学分较多的项目研究课程,而顶峰体验课程表现出了紧凑多样的课程形式、多层次的课程目标、人性化的选修制度,具有团队合作、学术整合和产学融合的特点,被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引进。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新能源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可见:
(1)我国已初步构建了新能源人才培养的专业体系,在各所大学所制定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既有面向培养具备新能源综合知识与能力人才的方案,又有侧重于培养系统和深入掌握某类新能源专门知识人才的方案。不同的培养模式可以为新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
(2)新能源种类多样且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之不同种类的新能源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存在差别,这些因素加大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难度,在“专”与“宽”之间如何平衡和取舍还需要各个大学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开展广泛深入研究,以便对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使其更符合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
(3)我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新能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无论是在设计理念,还是在具体内容方面都有很强的相似性,在体系先进性方面与国外处在同一水平上。但同时,我们也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比如美国大学顶峰体验课程的设置。
基于以上结论,笔者就我国的新能源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很多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供选用。如果按目前的培养方案,大多数课程都需要各学校单独来编写,而要完成如此多新教材的编写,无疑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而且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因此,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长远和健康发展角度考虑,应该分类构建面向全国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各大学可再根据各自的特点设置体现自身特色的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为全国性专业教材的编写奠定必要的基础。
篇8
2012年,国家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学科分为12个学科门类。在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其中,交通运输类(代码0818),下设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5个专业①。由于受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学校定位、师资力量、教科研水平、就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交通运输专业方向和特色差异较大。第一类是“985”或“211”院校,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长安大学,其交通运输专业隶属于汽车学院,以实力较强的汽车相关专业为依托而后建立,与学院内部车辆类专业联系紧密,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汽车运用和道路运输工程,主要就业方向为汽车制造行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运输组织与规划管理、车辆技术管理、运输装备开发和检测等。第二类是有一定历史沿革的特色交通运输专业,如兰州大学,培养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立足于航空与地面协同交通,培养以航空运输为主的复合型人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下设的交通运输专业主要面向培养水运、港口经营与管理、外贸运输业务与技术的高级工程与管理人才。该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明确,大多专业直接与特定单位对接。另一类是地方本科院校,相比于前两类没有特别鲜明的专业特色和特定的就业方向,这类专业一般设置在工程学院,但却是工程学科里面相对偏“软”的专业,这类院校多数属于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科研实力、社会资源、就业市场的认可度等相对于前两类院校都有一定差距,培养的毕业生学术和应用兼有,但能力都相对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和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这类院校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呈现饱和过剩的状态,而较强的技术技能型交通运输人才无论在需求数量、需求结构还是在需求层次上都出现了严重短缺现象。为解决这目前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的短缺,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②。决定指明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基本方向为直接面向就业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属于黑龙江省的地方型本科院校,该校的交通运输专业下设于机械工程学院,本文以该专业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院校交通运输专业的以就业导向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改革。
二、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就业趋向
交通运输和其它工程类专业一样,需要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工程原理、能够将理论和原理灵活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并有所创新的人才。除此之外,交通运输领域所涉及和涵盖的内容广泛,就业面较宽,2007—2010年本专业就业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去向分布广泛,近49%毕业生进入汽车整车、零配件制造销售及其相关产业领域,运输企业、交通工程建设企业和保险公司汽车保险理赔现场查勘定损占8%,各地运输管理部门5%,职业技术院校和科研单位占5%,物流企业占5%,考取研究生占13%,另有15%跨行业择业。而2011—2014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去向趋于分散化,而且超跨专业就业比例越来越大。毕业生进入汽车整车和零配件制造行业、交通工程建设企业,职业技术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比例在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这些用人单位在选择余地更大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车辆工程、机械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学术和应用“双强”型毕业生。近四年来,运输企业和保险理赔现场查勘定损、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销售以及物流企业的就业比例在有所增加,这些以往主要招收管理类专业的用人单位看重的就是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厚实的工程应用技能和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意识。针对就业需求的新形势,交通运输专业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反馈进行分析,使人才培养与未来的长期就业需求对接。这就要求大工程背景下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体系时,要着重处理好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自然科学课程、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缺少了与培养目标紧紧相扣的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厚基础,宽口径”输出人才就只是高校为响应教育部和迎合就业市场的空口号。
三、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在工程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包括课内实验实践)、实践环节两大模块。理论课程的学习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课程、专业课程三个阶段。新生入学只分班级,不分专业,前三学期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程,第三学期期末根据以往学习成绩和个人志愿分专业,正式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共计4分,占总学时比例为25%;学科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制图和专业认知导论五门课程,共计27学分,占总学时比例为18%;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占总学时比例分别为25%、22%和10%;实践教学环节模块包括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共计44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专业在宏观体系结构和学时分布上,注重学科基础的形成,符合“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原则。各层次内部的课程设置和综合培养效果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之一:专业方向的划分时间。交通运输有三个主要的专业方向:汽车运用方向、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这三个方向所对应的专业课的设置差异较大。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的第四———第六学期不分方向,三个学期主要以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学习为主。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了强化工程基础,开设课程包括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工科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面向宽口径,包括:运筹学、汽车构造、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课程,开设课程跨越三个专业方向的主干课。专业方向的划分和选择是在第七学期,以选修课为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虽然夯实了学科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发掘和培养,避免专业分方向时的盲目,但单方面强调专业的宽口径,却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导致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了解发现,学生修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后普遍感觉是“好像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虽然交通的每个方向都有所了解,但留于表面,很多感兴趣的或者是未来欲从事的就业方向的课程学习的不够深入。问题之二:课程选修体系缺乏弹性,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分方向后,学生选课时通常是:“7选5”,即从7门选修课中选取5门,给予学生的选择余地很小,选修课往往变成了必修课。为了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七学期专业学习方向确定后,只能在各自方向内选修课程,不能跨方向选修,这也是不合理的。就业市场和用人需求环境是动态变化着的,任何专业方向的划设都只能是和就业需求大范围的模糊匹配,实现不了人才培养和岗位要求一一对应,而允许跨专业方向、跨系部、甚至是跨学院任选课程这种弹性选课体系,可以利用现有的工程教学资源,能在不增加教学资源投入和成本的情况下,有助于为那些有明确就业岗位要求和兴趣的学生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自我认同感,进一步缓解就业压力。
四、建立就业导向型专业课程体系
就业导向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适当提前专业方向分流的时间,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专业分流时间提前至第五学期期末,从第六学期期初即进行分专业方向学习。当然,这种提前并不单纯是时间上的提前,整个专业课程的设置体系都要随之进行相应的改动。第五学期开设三个方向的主干课程,让学生整体对交通运输每个方向形成基本认知,然后第六———七学期分方向设置专业方向必修和选修课程。
2.建立学生兴趣与就业导向相结合的弹性课程选修体系。提前进行专业方向分流能够提高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但也有时会禁锢学生的自我发展,这种局限性可以通过灵活的选修课制度和体系来弥补。这里笔者提出,允许跨专业方向、跨系部、甚至是跨学院任选课程,但这种并不是随意选择,而是有“边界”的。综合本专业教师、业内教育专家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目前及未来本专业的岗位需求,建立基于就业导向的选课指南,以此作为既有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一种补充,这样就不会增加教学管理的成本和难度,又为那些有明确就业方向和特别兴趣的同学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这种选课制度弥补了目前课程设置体系的局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逐步建立健全网络化的课程体系。网络课程建设是拓宽教学空间,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网络课程是增加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网络课程建设不仅限于本校本专业教师,而是将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请到网络课堂上来,与教师共同完成,实现教材中的理论与岗位中的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
五、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分方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3-0009-02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品牌,中国俨然成为全球的制造业和加工工业的中心,这对机械的需求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势必大大增加。既掌握传统机械设计制造理论,又懂得先进制造技术的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将成为各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因而,几乎所有的工科院校都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十二五”发展纲要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突出专业特色,重点进行专业分方向教学,强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的教学和课程建设[1]。
一、原有教学模式分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原名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成立于1987年,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开设得比较早的专业,并于2003年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与建设,为我国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培养了大批的本、专科毕业生及硕士研究生。然而,近些年,随着招生数量增加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专业的发展与建设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尽管经过本科教学评估引进了相当数量的“教学型”人才,基本保证了正常教学秩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许多难题依然困扰着专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色建设――方向不明确
没有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来指导专业的建设,致使大家盲目前行,只能为教学而教学,没有真正的培养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建设。
(二)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匮乏
虽然引进一些硕士和博士,在入职后了解和掌握了本专业知识,但主要是完成一些正常的教学任务,在科研方面并没有能够撑起一个方向的突出人才,致使本专业教学及科研水平想要突进不易,这是导致本专业发展基本不前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团队建设――重视不够
专业内具有高水平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教师较少,学术研究领域比较窄,梯队建设不完善,所以导致科研立项非常薄弱,影响专业教师业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鉴于上述情况,改革迫在眉睫。因此,我首先确定了分方向教学模式的思路:重点从专业分方向教学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课程体系安排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紧紧依靠实践环节的支撑,强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突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立足黑龙江垦区,依托大庆,服务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特色,以大农业机械化研究为平台,结合当前机械制造业发展需要及专业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思维,努力在先进制造技术方向为机械制造行业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2]。
二、分方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通过前期对制造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提出专业核心不变,侧重专业分方向教学、重点强化专业理论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当前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及对人才的需求,将延续传统机械设计制造的理论基础,提倡引入前沿知识技术来完善本专业的核心建设,对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及加强专业课程建设[3]。
(一)明确专业定位
专业建设依托改造龙江老工业基地以及黑龙江垦区大农业、大农机发展构想,定位于当前机械设计及制造业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方向,面向大农业、大农机应用领域,注重全面素质教育,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重视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个人能力的协调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应用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现代设计制造工程技术及装备领域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同时兼顾学科建设及发展,进一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目标。
(二)厘清培养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方向”旨在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机械零部件设计、制造工艺研究、工装设备设计,尤其是数控设备的操控、编程、故障诊断维修及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并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相关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研发及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拓宽就业方向
经过四年的学习与培养,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以及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机械原理及零件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数控原理与系统、测试与控制技术、机床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工业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还应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制图、数控编程、操作、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基本技能。此外,毕业生应该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创新意识及组织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机床、汽车制造等诸多领域中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液一体化设计、设备维护与管理、科技开发与应用研究、运用管理与经营销售等工作。
(四)修订培养方案
教学计划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及特色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以此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 转变了教育思想和观念, 注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 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重点突出“两段式”培养模式,即将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平台段”和“专业方向段”。“基础平台段”主要解决“厚基础、宽口径”的问题;“专业方向段”则针对的是“重素质”问题。力争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创新能力强、整体素质高, 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现代设计制造工程技术及装备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4]。
(五)重构课程体系
根据教学计划中重点突出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即“基础平台段”主要解决“厚基础、宽口径”的问题,教学所占的学期为前4或5学期;“专业方向段”针对的则是“重素质”问题,教学所占的学期为其他学期,经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建立了合理的课程体系。“基础平台段”中包括通识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和基础课平台,占总学分的42.5%。“专业方向段”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课模块(必修课和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模块等几部分,占总学分的57.5%。
“基础平台段”中的通识课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修养、思想品德修养、人文素质和法制观念, 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事业心和责任感等,占总学分的28.4%;基础课平台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占总学分的14.1%。
“专业方向段”中专业基础课平台包括“画法几何”、“机械工程材料”、“电工电子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c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等课程,占总学分的21.9%。专业课模块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其中必修课包括“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床数控技术”等课程,占总学分的9.7%;选修课包括“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数控原理与系统”、“数控加工技术实践及仿真”、“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伺服系统”、“机床电器控制”、“先进制造技术”、“机械 CAD/CAM”和“工业企业管理”等课程,占总学分的5.3%。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及军事理论、金工实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工艺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周数43周,学分为33分,占总学分的20.6%。
三、实施成效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从2009年开始尝试分方向教学,经过6年多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改革初步取得成效,学生的综合成绩都较以往有较大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但是,在改革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改革思路不够大胆,局限于现有教学的“小打小闹”;师资力量有待提高;部分课程需要进一步优化,还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实践环节需要继续加强;教学组织管理有些混乱;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需要提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限制了分方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亟须解决[5]。
综上所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行分方向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说明了教学改革的进行绝不是一项短期可以完成的任务,而是教学战线上的一项长期任务,任重而道远,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持不懈地开展分方向教学模式,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科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素质,拓宽学生就业方向,培养出机械制造行业优秀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董晓威,金中波,刘天祥.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 研究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4).
[2]蒋强,米林,冯文杰等.地方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专业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8).
[3]金中波,董晓威,李庆达等.农业院校机械设计专业专业 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8).
篇10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有:市、县(区)、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管理岗位;城市街道、社区劳动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中心)劳动就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等业务管理服务岗位;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业务管理服务岗位;民政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社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岗位;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劳动监察机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相关事业组织劳动关系管理服务岗位。
二、现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专业就业率偏低我国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数相比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十分少,同时我国拥有更多的为劳动与社会保障设立的工作岗位,但是违反常理的是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却并没有优势,同时出现了专业就业率低的现象。当我们仔细研究各大高校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定位时发现,各大高校尽管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设定了多元化的就业选择,但是不论是名牌重点大学,还是普通院校在实际教学与培养中,更加倾向于让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参与到国家公务机关的工作当中,学生在选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时也就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为国家公务机关的的工作人员。这样现象的产生严重阻碍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名牌重点大学与普通院校的学生在专业水平的差距是必须要承认的,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两类学生的就业选择应当差异化,以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学生的直接竞争,但是现实是,不论是重点名牌大学的学生还是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与自身位时都希望让自己成为一名公务员。这个现象并不直接制约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但是考虑到我国每年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提供的国家机关工作岗位十分有限的事实,这也就不难解释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就业率不高的现象了。由于对自我定位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出现了许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不找工作,一心考公务员,一考就是几年的现象。让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更加严峻的事实是几年前我国大学生扩招,各大院校都加大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生源的招生,缺少相关实际调研,盲目招生。
2.专业认可度较差我国从1998年开始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但是从目前的社会反映上看,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认同度并不高。当然,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整个专业的职业规划上并没有明确的指向,导致学生在选择这些专业时并没有认真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选择;其次,在社会上,政府与企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了解十分不足,很多毕业学生在找工作时反应企业与政府在招聘时很少招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学生在就业时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一直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实际提供给这些学生的工作岗位又十分有限。这两方面的因素造成了社会上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认可度较差。
3.就业方向不明确根据对各大院校的公共信息进行分析,各个大学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学生专业方向定位并不相同,大致呈现出以下几种培养选择。第一种是以经济学为主要培养方向,这类大学在培养时偏重劳动经济学方向;第二种是以社会学为主要培养方向,在校期间主要研究包括社会保障学以及劳动法规等课程;第三种以公共管理为主要培养方向的,这类高校重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学生组织,协调,领导能力上的培养;第四种主要以工科为主的培养方向,这类培养方向的高校比较少。
4.自身素质不完善当然,专业的培养是一方面,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学生在自身素质上的培养,这里所指的素质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学生在沟通,合作,领导,组织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如果在校学生能够高质量地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知识,同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工作的实践中去,对于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帮助的。
5.课程体系结构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由于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从国外引入,在我国发展时间短,不少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成体系,难以使学生在4年学习后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链。课程内容简单和结构不合理、体现创新能力的课程偏少等问题,这样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这既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点入手,找准教学的方向,抓好教学的质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讲求应用,讲究实用的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方向应该找准定位,同时又不应该固步自封,学校老师应当积极地予以相关的辅导,让学生打破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只能通过考公务员实现自身价值的旧观念,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就业观。
2.明确专业就业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要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该专业的定位应该在培养应用型的社会服务型管理人才上。除了培养少数专业方向的学术型人才外,更要大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社会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于企业和基层的服务岗位。专业的培养定向应当体现学生的就业能力强,进入工作岗位后上手操作快,站稳岗位牢和发展后劲足。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有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占得先机,更好地争取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针对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价值判断问题,需要学生认识到目前整体的就业形势,自觉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实事求是地对自己进行评价,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