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化工人才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75-02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是许多工业类职业院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也是三学期制教改试点专业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本专业及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进行综合性、一体化的重点建设。把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能有所突破,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对应职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
通过调研,企业可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的职业岗位主要包括:化工生产操作、化工DCS操作、化工制图与设计、化工产品检验、化工设备操作及维护、化工安全管理、化工产品营销、车间管理等岗位。其中化工工艺操作、化工产品分析是目前化工企业的急需岗位。
专业工作技能可分解为基本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通用能力,具体如图1所示。
二、化工生产企业技术人才的现状及人员素质要求
(一)企业技术人才的现状
目前,石化行业最为突出的矛盾仍然是从业人员总体素质难以满足整个行业发展的需要。由于企业岗位设备的更新换代及生产水平的全面提高,对现有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上在岗技术工人知识水平、能力尚未更新,而新的技术工人培训滞后等原因,使得从业人员总体素质离企业的需求还存在着不少缺憾和不足。
(二)培养目标及人员素质要求
根据化工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化工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牢固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及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具有从事化工生产的控制与管理、化工产品和过程的研究开发、化工产品的销售与管理,具有化工岗位群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化工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技术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毕业生不但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应具有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干、创新、创业精神。
三、制定具有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必需、够用以及实现“高素质+高技能”的原则。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化工总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形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的课程体系。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具体围绕以下五点设置课程体系:生产技术操作能力;工艺设计和技术改造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产品质量监控能力;生产技术管理能力。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课时达50%以上。
1.本专业实行多学期制教学安排,第一学年与第二学年各三个学期,秋季学期19周,春季学期15周,夏季学期5周,秋季与春季学期主要安排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与校内模拟技能实训等教学活动,夏季(短)学期主要安排校外实践及校内综合实践、专业技能考证教学活动,第三学年设置两个学期,主要安排毕业设计、综合实践及顶岗实习教学活动。具体技能项目、能力、岗位见表1。
2.综合历届教学计划实施效果分析,考虑本专业的实训特点及现代化操作的要求,强化化工单元及工艺仿真课程教学;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重点,强化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使培养的学生服务广西经济。专业课程体系见图2。
(二)重点建设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及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两门专业特色一体化课程
一体化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要求任课教师把理论课和实训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学重点放在技能训练和技能培养上,突出动手能力操作实训,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及仿真室开展典型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及模拟生产现场进行化工单元及生产工艺的DCS控制操作,把教学内容落实到化工岗位技能的培养上。
一体化课程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典型任务为载体,设计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案,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能力培养、技能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真实的生产现场完成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与实习,结合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情况设置综合实训项目,力争做到实训基地就是课堂,使课程与企业生产零距离。
四、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两门核心课程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采用项目化、一体化的自编教材;化学实验技术、化工技术开发实验、管路拆装实训、化工绘图实训、岗前技能培训等实训课程采用适应本地经济发展与企业需要的自编教材;其他均优先选用突出专业特色项目化、一体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五、实验条件的改善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重视实训项目的开发,编写符合职业岗位群的实训教材;与企业开发合作项目,通过开发横向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建设,从设施技术条件、设备数量、培训机制等方面为学生取得职业资格创造条件。继续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在企业内建设“工学一体化”教室,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上课,这样学生既学到了够用的理论知识,更掌握了过硬的实践技能。
篇2
关键词:CDIO 项目设计 网络工程专业 培养计划
1、CDIO教育模式的内涵
CDIO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4所大学提出的一种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目前,已经有丹麦、芬兰、法国、南非、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多所大学加入了CDIO合作计划。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以产品生命周期上的四个环节: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代表四个教育和实践训练环节。换言之,CDIO是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CDIO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以C-D-I-O的产品生命周期为教育背景,以工程实践为载体,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工程技术知识及动手操作能力,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引导创新,并理解研究和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影响,承担起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社会责任。CDIO是一套符合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和特点的教育模式,它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弥补工程专业人才的某些不足,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2、CDIO培养计划中的项目设计
在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系统的精髓所在,功能、技术、经济的要求,以及环境、社会乃至历史的约束,都将在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发挥其影响力。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确定了以项目设计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CDIO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系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就是:所有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都围绕项目设计这个核心展开,并与这个核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们在编制培养计划时,依据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范围以及项目本身的规模,为学生设置了I级、II级、III级三个级别的项目。I级项目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体现本专业主要能力要求;II级项目则引导一组相关核心课程的学习,重点突出了对某项能力要求;III级项目则针对单门课程,是为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的理解而设置的,III级项目设立的必要性、所涉及的能力要求等,均是根据课程的需要而定。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项目设计,整个培养计划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三个层次的项目中,由于I级项目完整地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整体训练,因此I级项目是CDIO培养计划中最重要的环节。
3、网络工程专业的CDIO培养计划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通过设置Ⅰ——Ⅳ级项目来进行课程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可以对企业进行网络规划和综合布线,并且在企业内部对网站进行部署,以及配置网络的安全性。
在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课程设置,精选教学内容,将“思科”和“微软”课程引入本教学计划,形成两个“1+1”的培养模式:核心专业课程在保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实践内容;合格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网络行业的技术认证证书。
针对公司和企业对网络人才的技能需求,在课程设置上以网络核心知识为基础,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对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网络架构、网络规划、网络安全和网站开发的应用与理解。在课程设置与具体实施上,加强实践环节,通过企业案例素材的实践训练巩固基础理论,强化工程意识。
为了完成CDIO各项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我们设计了基于CDIO理念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计划鱼骨图,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工程专业的CDIO培养计划鱼骨图
网络工程专业设置的I级项目(毕业设计)为“基于**的网络规划和网站应用的设计与实现”,通过8个II级项目来支撑,分别是客户端计算机配置实训、局域网组建实训、网络架构实训、网络工程实战、电子商务网站(前台)实训、电子商务网站(后台)实训和网络安全设置实训。
I级项目——毕业设计是要培养学生可以对企业进行网络规划和综合布线,并且在企业内部对网站进行部署,以及配置网络的安全性。II级项目——客户端计算机配置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客户机的组装和配置能力。II级项目——局域网组建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设计和配置局域网的能力。II级项目——综合布线与设备调试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综合布线能力和网络互连设备的配置和调试能力。II级项目——网络架构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构建和网络服务的配置能力。II级项目——网络工程实战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企业网络的规划能力。II级项目——电子商务网站(前台)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Web程序开发的能力,前台(用户界面)采用的网页模式,基于的网站。II级项目——电子商务网站(后台)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Windows程序开发的能力,后台(管理员界面)采用Windows模式,基于C#的程序;共同访问同一个数据库。II级项目——网络安全设置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安全维护能力,设计网络的安全规划方案,设置选项防护服务器,防范网络入侵并进行检测,以及病毒的防御。1个I级项目和8个II级项目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I级和II级项目之间的关系
4、结束语
作为一种工程教育教学模式,CDIO具有先进的理念和很好的借鉴作用。将这种工程教育思想贯穿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I——IV级项目改革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地方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杨玥.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We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9):234
[2]硕旺,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 2009, 28(4): 116-119
篇3
关键词:地区优势;实用型;化工人才
随着煤炭、石油等由单纯能源利用到能源化工利用的方式转变,和受到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波动以及国内油气资源不足、石油进口日益增加的影响,化工工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各行业深加工企业的涌现,化工深加工人才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实用型化工人才的短缺已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瓶颈。
一、地区优势分析
新疆煤炭储量达2.2万亿吨,占全国储量的40%以上,新疆有四大煤田,其中准东煤田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整装煤田,已探明煤炭储量2,136亿吨,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7.92%。为此,准东地区被新疆确定为煤电化工产业带,计划通过兴建煤制天然气项目,推动新疆化工产业的发展。目前煤炭已探明储量1008亿吨,占全国10%,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40%。准东又是新疆煤炭资源蕴藏最为丰富的地区,大概在东西200公里的条带上,蕴藏了3900亿吨的煤炭,并且煤的质量非常好。自治区投入60亿元进行这一地区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等配套项目紧锣密鼓地铺开。截至目前,华电、国电、大唐、华能等大电力公司,神华、兖矿、徐矿、宜化等大煤炭公司、中石化等大石油公司纷纷进驻准东。根据规划,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吐―哈、准东、伊犁、库―拜、克拉玛依―和丰五个化工基地。这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不约而同地在延伸煤炭产业链上做起了大文章,纷纷选择了煤电和各种化工项目,到目前,入驻产业园区的企业规划的各种煤电和化工项目已逾60个,预计投资总额近5000亿元。
目前化工从业人员4000人,煤制甲醇、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人才极其缺乏。按照化工企业人员配备设计标准测算,预计到2015年需各类化工从业人员50000人。但是目前全国各类高校培养的专业的化工人才不到10000人,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十二五期间化工行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加大对化工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二、高职院校化工人才培养策略
(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一批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学校领导要跟踪听课,从备课、上课、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通过执教观摩课、外出学习培训等方式,使其在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不断得到锻炼与提高;加强对教学新秀的培养,对青年教师多给一些关心和指导,鼓励他们多参与一些骨干教师的交流活动,多寻找一些学习的机会,多承担一份教学改革的重任,帮助其迅速成长;实施教师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带动作用。
(二)课程改革
1.校本研修应该从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培训抓起,创造机会让骨干教师走出去接受各级培训,使他们深入领会课标和新教材的精髓,同时让骨干教师经风雨、见世面、上层次。外出学习教师回来后要向全体教师汇报,达到一人外出学习集体受益、资源共享的目的。
2.切实抓好教研工作,把课程教学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学校、放在课堂。建立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以解决学科具体问题为目的的校本教研制度。大力倡导集体备课,提倡同学科教师互助教研、捆绑式研讨的方式,及时总结成功经验,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不同层次教师共同成长。
3.抓住机遇把企业化工专家、高级工程师和特级教师请进来,为教师做、讲座,迅速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4.调动骨干教师在校本研修、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常开研讨会,让有思想的教师各抒己见,共同配合完成化工专业课程建设和优化工作。确保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师理论修养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管理
1.树立“教学中心”意识,真正把精力投放到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认真分析相关企业的发展趋势,研究制定适合化工专业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向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要质量。
2.重视教学过程的监控,加大教学过程管理的力度。严把三个关口,一是严把集体备课关,制订集体备课活动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督查。同时突出个性化教学风格,杜绝网上粘贴教案。二是严把课堂教学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坚持面向全体,建立课堂教学监控机制。三是严把作业批改关,作业批改要认真,抓实学生的错题订正。
3.搭建交流平台,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每个专业教师教学的实际状况,针对问题,制定措施,集中力量抓好薄弱环节的转化工作。
(四)教育科研
1.落实课题实验方案,实现教研与科研的整合,突出研究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科研要降低研究重心,规范科研管理,提高研究质量,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要把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心理品质等研究作为教育科研的核心任务,以改变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积极开发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加强《化工原理》的精品课程建设,多进行校内外、课内外的科技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师生的研究能力及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一言堂、满堂灌和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方式,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动学习的意识。课堂上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典型的课例进行分析研究。
2.课堂上要认真落实新理念,努力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制定适合化工专业实际的实施方案,开展各类研讨会、展示会,通过不同形式展现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成果。
参考文献:
[1] 卢国俭.以行业背景为依托调整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连云港化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J].科学教育,2010,(2).
篇4
【关键词】线性回归分析;需求预测;人才培养规划;应用
新疆煤矿企业在管理上的粗放带来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落后,自治区煤矿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应用也比较少。笔者在制定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规划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运用专家评估法、目标预测法、类推法、因果关系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多种方法预测了“十二五”期间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需求情况。这里,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因果关系模型中线性回归分析法,用科学的方法建立了煤炭典型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同时,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才培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功能
(1)有利于自治区统筹协调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养工作,构建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养体系。按照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制定院校人才培养规划,统筹院校人才培养规模,形成政府统筹、院校协作、分工负责、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2)确保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的需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人力资源的结构密切。在静态的组织条件下,人力资源的规划并非必要。因为静态的组织意味着其生产经营领域不变、所采用的技术不变、组织的规模不变,也就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均不发生变化。(3)是组织管理的重要依据。新疆煤炭资源开发采用的是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在大型和复杂结构的组织中,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是特别明显的。因为无论是确定人员的需求量、供给量、还是职务、人员以及任务的调整,不通过一定的计划显然都是难以实现的。(4)控制人工成本。人力资源规划对预测中、长期的人工成本有重要的作用。人工成本中最大的支出是工资,而工资总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中的人员分布状况。人员分布状况指的是企业中的人员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上的数量状况。(5)人事决策方面的功能。人力资源规划的信息往往是人事决策的基础,例如采取什么样的晋升政策、制定什么样的报酬分配政策等。人事政策对管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持续的时间长,调整起来也困难,为了避免人事决策的失误,准确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6)有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条件下,员工才可以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从而去积极地努力争取,人力资源规划有助于引导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和发展。
二、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1.新疆煤炭产业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为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神华、潞安、徐矿、新汶、兖矿、国电、国投、华电等多家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相继进疆,积极参与新疆煤炭工业的开发建设和重组改造,投资开工建设了一批千万吨级的大型特大型煤矿,使得新疆煤炭产量快速增长,2010年全区累计生产原煤1亿吨。目前,大企业大集团已经成为新疆煤炭工业开发建设的主体,提升了煤炭工业整体水平,带动了全区新型工业化的建设。通过推进小煤矿采煤方法改革,推广壁式采煤方法,开展坚硬顶板硬质煤层综采放顶煤试验研究,全区采煤方法改造基本完成,煤矿开采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0%,原煤生产工效13.95吨/工。然而,新疆煤炭现有人才远远不能适应产业大发展的需要,目前,新疆煤矿从业人员约12.5万人,其中,煤矿专业技术人才5470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4%,远低于全国规模以上煤矿7.3%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煤矿60%的水平相比,更是相差甚远。特别是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地质勘查、矿山测量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采掘一线工人整体文化水平低,农民工比例过大,文化程度偏低、安全意识差、流动性大,职工队伍不稳定。
2.新疆电力工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已拥有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近年来,新疆电力行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等大型电力企业相继进入新疆开展煤电的开发,吸引了内地的一些高技术专业人才来疆工作。
3.新疆煤化工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煤制甲醇、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人才极其缺乏。根据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吐哈、准东、伊犁、库拜4大煤炭基地和13个重点矿区,积极推进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到2020年,全区煤炭生产能力将达到12.3亿吨,煤电装机6840万千瓦,新增装机约6030万千瓦,向东送电2280万千瓦。煤液化和焦炭生产能力达到5700万吨,煤气化生产能力达到135亿Nm3 。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大发展急需大量人才,然而,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养能力、培养数量、培养规格和专业结构远远不能适应煤炭产业发展的需要。新疆培养煤炭煤电煤化工类专业人才的高校主要有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巴音职业技术学院和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与内地联办),年培养能力约2000人。培养技能人才的学校有乌鲁木齐煤矿技工学校、哈密煤矿技工学校、哈煤集团职业中等技术学校、乌鲁木齐电力学校、新疆化工学校等5所,年培养能力约2000人。现有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机构67个,其中,二级1个,三级17个,四级49个,每年培训中高级煤矿管理技术人员约2500人次,培训特殊工种人员约12000人次。
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一)专门人才需求预测模型
专业技术人才是煤炭煤电煤化工企业进行“高产高效”建设的基础,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养发展规划中采用按人才密度预测函数模型预测专业人才需求。预测的基本思想是首先规划一个合理的人才密度函数,所谓人才密度,是企业专门人才数占职工总数的比重。本文中所指的人才与政府部门所采用的统计口径相一致,将专门人才和技能人才统称为人才资源,专门人才一般指具有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者或者具有初级及初级以上职称者;技能人才一般指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者。本文主要介绍煤炭典型企业专门人才的预测,通过多种预测方法的结合可预测新疆煤炭煤电煤化行业所需人才数。(从研究的角度考虑,隐去了典型企业名称,并对部分原始数据作了部分的改动)
(二)典型企业人员需求预测模型
一个煤矿企业维持正常生产需要的人员受多种因素制约。规划阶段,由于组织结构不明晰,对人员的需求也只能采用同类企业比较或某种新方法加以预测,本次预测对象是典型大企业大集团,类比的方法不适应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总体要求,因此,采用回归分析法预测函数模型预测企业人员需求。
1.预测模型参数(自变量)的确定。通过对2006~2010年“吐哈、准东、伊犁、库拜”四大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典型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典型企业主要生产过程、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发现未来时期人才资源的需求量主要受煤田地质情况、技术先进程度、管理模式、生产规模等诸多因素影响,对影响人才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选取最能反映煤田地质情况、技术先进程度、管理模式、生产规模的年产量和全员效率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典型企业“ 十二五”时期人才资源需求进行合理预测。
2.回归模型的建立。建立二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y=β0+β1x1+β2x2+ε。其中:
y――职工人数(人)
x1――年产量(万吨)
x2――全员效率(吨/工)
β0――截距
β1,β2――系数
ε――常数,E(ε)=0
通过对典型煤炭企业人才现状和科学技术水平调研,得到表1 所示数据。
表1典型煤炭企业历年年产量、全员效率、职工人数统计表
3.数据处理及预测。选取表1中2006年到2010 年相关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标准误差:SE=1.572982,由此说明所作的预测是可信的;可决系数:R2=0.98113,由此说明所选取的四个参数均与人才发展的规模起到很好的解释作用;相关系数:r=0.988132,因为r值接近于1,说明所选取的自变量与人才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相关性。用最小二乘法求β0,β1,β2的估计量:作离差平方和
选择β0,・・・,βk使Q达到最小。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方程:β0=917.6478,β1=2.1365,β2=-10.754,y=917.6478+2.1365x1-10.754x2,利用公式,根据企业“十二五”规划年产量和全员效率,可预测该企业年度需要职工人数,同样根据预测模型也能计算得到专业人才需求人数。(见表2)
表2典型煤炭企业职工人数预测表
四、效果分析
通过运用多种预测方法,得出了“十二五”期间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的具体需求,据此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落实目标的具体方案。建立了以6所高职院校、13所中职院校和各地州技工学校、成职教中心共同构成的新疆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养基地。设立了自治区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养协调办公室,统筹协调自治区煤炭煤电煤化工类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推动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为产业大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按照规划目标进行落实后,人才培养工作进展顺利,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国保,韩可琦,陆后军.煤矿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模型[J].矿业快报.2007(1)
篇5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长江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重视以科研为导向,带动学科建设,凸显专业特色。通过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与石油、化工行业的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以石油、石化行业为基础的特色优势。如在油气田腐蚀与缓蚀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油气田缓蚀技术理论研究及应用体系,实现了海洋油田油气井缓蚀剂、注水阻垢剂的国产化;在油田精细化学品的研究方面,合成了新一代驱油活性剂、油井选择性堵水剂、固砂剂,开发出无毒环保的新型钻井、完井液系列产品;在化工水处理工程与技术研究方面,开发了绿色环保的水处理药剂,突破了传统的药剂防腐防垢;在新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方面,合成出驱油用阳离子、阴离子和两性离子的孪连表面活性剂,建立了以原油馏分油为原料的气相氧化反应装置,制备出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得到广泛应用。在上述各方面研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和三等奖3项,油气田防腐防垢、油田精细化学品合成及油田化工水处理工程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丰硕的成果,有效地带动了学科建设和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支承了专业特色建设持续稳定的发展。
2在学科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中突出特色
长江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依托油田、石化行业,结合石油石化行业特点,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依托“油气资源与勘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石化及环境工程研发推广中心”等高水平的平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学科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提升了本专业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通过调查化工人才需求,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1+3”、“1+1+2”等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展阶段式的合作教育,广泛利用外部资源为本专业教学服务。该专业不仅与荆门石化、江汉油田、湖北宜化、沙隆达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还与江汉精细化工公司、荆州汉科化工有限公司、天合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等高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了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在校内、校外建有联合实验室,除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外,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到这些基地去开展毕业设计,题目来自于生产实践,企业选派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毕业设计,学生在校期间就参与到了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较快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3在教学环节中体现特色
本专业一贯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积极参加全国性的教学工作会议和行业专题会议,及时掌握专业、行业发展动态,并融入专业教学环节中。在教学环节中注重以科研促进教学,把教师科研成果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教学、毕业设计、生产实习、课外科研指导、创新成果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全国10多所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该专业同许多兄弟院校同一专业的情况相近,在基础课、化学化工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等方面的课时比例相差不大,而在专业选修、限选课教学环节等方面有明显石油、石化特色。这些课程包括《石油工程基础》、《化工仿真》、《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天然气处理与加工》、《石油化学》、《油田化学》等。尽管这些课程在总的教学计划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对学生的石油、石化基础知识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石油、石化行业的欢迎。在课程建设方面,建立了由普通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并加大了省级精品课申报建设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选用高质量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自编出版多部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推广使用现代信息工具的教学方法,推进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研究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依托“湖北省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研究平台,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本专业教师拥有众多的科研项目和充足科研经费的有利条件,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实践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加入到老师的科研团队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业余科研等实践活动,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篇6
关键词 化工 创新 应用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能源规划为化工发展制定出了方向,低碳化是化工发展的重要特征,高技能化工人才是低碳化的前提,因此,做好化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发展所需。
一、社会对化工人才的需求现状
人类为了生存,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不断地与大自然作斗争,最终逐步加深了对周围世界的认识,逐渐的掌握了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本领。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人类能更好的利用自然条件,通过对自然条件的利用,为自己创造出较为丰富的物质世界。
我国是煤炭消耗大国,但是自然资源的存储量是有限的,随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煤化工发展的重视程度加深,政府大力支持化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化工企业开始大力的引进大量的先进生产装置设备、工艺技术和控制系统。这样的局面形成了对煤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使得全国的化工企业都对人才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要求,在化工领域形成对高技能人才过高的需求度。企业需要煤化工专业的人才有较高的熟悉化工工艺管理及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化工行业的各种规范、标准及生产流程,并且能够独立进行化工的生产操作,并且生产出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煤化工产品。
二、化工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现阶段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上教师教课的过程都是基于理论的讲述,学生学习的也都是理论知识,学生看见的问题也都是相对理论层面所存在的,教师对学生在煤化工专业的答疑解难也都是停留在理论中,缺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发掘。学校在进行化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学生不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煤化工知识都处在理论阶段,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教师对化工知识的掌握也都过渡的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更好的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一定要建造学生的实践基地,更好的提高化工专业教师的师资素质和能力。
(二)教师对阶段发展的认识不足。
化工专业教师们对现阶段社会对煤化工专业需求的人才了解不足,不能很好的认识到学生在煤化工知识上存在的不足。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过程都是停留在认知上,教师过渡的都是通过书本获得相应的化工问题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书本上的需求难免与阶段型的需求有一定的距离,这样一来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就会处在一个相对较为落后的状态中,使得煤化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就被社会淘汰,无法获得应有的工作,这些都是因为煤化工专业教师不能有效的对阶段性煤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教师们没有做好对未来的预知与对现阶段的审时度势。
三、解决化工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建立起校园实践基地。
为有效的提高生产性实训的比例,根据化工行业技术进步和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按照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的建设思路,通过以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构建模式,整合学院内的各种实验实训资源,形成新的以煤化工、应用化工、化工机械设备与检修、以及后续专业为主体的面向先进化工产业的共享型、开放性实训基地,成为设备规模大、技术档次高,具有国内先进水准的化工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并成为区域开放式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整合现有的基础化学及分析、水质化验实验实训资源,建设学院分析测试技术实训基地,包括化学实验技术中心、化学分析测试中心、水质化验中心、煤质分析中心、仪器分析测试中心和生物技术中心、制药技术中心。依托现有的化工教育资源,建设化工实训基地,包括化工仿真实训中心、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化工工艺实训中心,化工设备及安装实训中心、化工容器检验检测技术实训中心,化工过程控制系统及控制仪表综合实训中心等。规划筹建应用化学技术实训基地,计划建设环境工程技术实训中心、环境监测技术实训中心、高分子材料实训中心、精细化工实训中心、化工设计技能训练中心、安全技术实训中心、化工生产实训中心、产品合成技能实训中心。在满足校内需要的同时,不断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接纳区内院校学生实验实训,为周边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服务,承担相关企业的人员岗前、岗中、转岗培训和工人定级考核等,为西部和区内化工类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做出示范。
(二)提高教师的自身专业文化。
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多的指路明灯,教师的技能水平会直接影响到煤化工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化工人才的培养是与园丁的浇灌成正比例的。建立健全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制度,安排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加强化工专业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教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建设思路,促成校企密切合作,增加专业带头人,加强对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推行人才的柔性流动,吸引更多有较高学术造诣和精湛技术能力的行业专家充实化工专业教师团队。
加强教师的素质培养,强化技能型和能力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及实践指导能力,提升教师的社会参与能力。每年吸纳企业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理论和实践教学,实现校企人才资源共享,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每年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选派教师考取技师证,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选派专业带头人到国外进修学习,培养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引入校企横向课题,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提高教师产学结合、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每年考核确定免检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和教书育人水平,形成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技能突出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完善师资队伍培养、使用、激励、考核制度,满足学院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进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要进行多方面的结合,通过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人才模式的培养。建设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教学特色,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通过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煤化工行业发展。建设培训特色煤化工技术人才的基地,才能更好的培养服务于社会的专业化工人才。
(一)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请行业和企业的专家与学校共同研究制定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化工行业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生在校的各个学期将化工行业通用的化学应用技术、设备维护保养技术、仪表及控制操作技术、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产品分析检验技术、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等通过整合开发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目的。通过跟踪项目及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需求信息,根据企业的化工产品特点,将煤炭气化技术、煤炭焦化技术、煤炭液化技术、炭基材料生产技术和煤产品检验技术等通过具体的“煤化工产品工艺学”来体现。学校结合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和学生兴趣选修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同时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选取教学内容,选派由学校、企业工程师、岗位技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并将企业的岗前培训和学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可在校内或企业进行教学实践,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减少企业的二次培训成本的特点,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学生进入到专业实习期时,将学生派送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将就业与实习有机结合,校企共同制定实习标准,在实习结束前按照企业的实际岗位由校企共同组织考核,并由校企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考核,针对特种岗位考取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当学生毕业时,要帮助学生获得毕业证外,还要获取相关的化工专业的资格证书,如:化工行业通用职业资格证、特种岗位技能职业资格证等相关证书,进而使学生顺利就业,并具有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通过改善课程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
进行化工人才的培养一定要通过进行有效的课程改革作为前提条件,并且要根据化工行业发展建设的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毕业生合格标准和专业设置计划,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挥企业主导、企业参与的作用,实现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办学思路。推行基于国家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职场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打破课程之间的学科界限,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课程结构,整合开发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的课程体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重点课程方面,建设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和最新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化工企业中应用的先进技术贯彻在课程教学中,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重点培养化工行业高技能型人才。建设能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建设和优化化工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创建共享型化工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为全区及周边同类院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三)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学生第一,教学为中心,以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立足点”的原则,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就业逐步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只是培养专业过硬,而不能很好融入到企业中的煤化工知识性人才,更多的是要培养具有全面性水平的煤化工专业的人才,学校要通过建立学生就业信息查询系统等相关设施,及时职场动态信息和各类统计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使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让学生成为用于面对现状和改变现状的全面性化工技能人才,使学院各教学部门及时掌握人才市场需求动态,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专项技能训练,提高市场应变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要求。
五、结语
总之,现阶段要做的就是通过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建设本专业的精品课程、优质核心课程。通过提高素质的要求来培养教师,按照社会阶段性的需求来建设专业教学团队。按照煤化工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将把本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成为最具煤化工行业竞争力,成为煤化工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输送基地。
(作者单位:葛少英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杨锐,神华宁夏煤业集团)
参考文献:
[1]胡秀英,郑纯智.开放式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01期
篇7
[关键词]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李春艳(1978-),男,湖北荆门人,重庆科技学院数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算子理论与小波分析。(重庆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37-02
我国在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之后,国民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人才,作为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在过去的五年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在“十二五”规划中,怎样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所需的大量应用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普通工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在应用人才培养方面理所当然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我国现阶段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现状分析和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内涵
我国现有各类普通高校两千三百多所,其中高等工程教育分别由专门的工科院校、综合性大学中的工科院系和部分专业性大学(如师范、农业类院校等)中的工科专业承担。目前,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培养工程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的理工研究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二是以培养大量工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普通工科院校;三是以培养工程技术工人为目标的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二层次的院校数量处于第一、三层次之间,但在工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中却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普通工科院校所培养的工程应用人才始终处于生产的第一线,扮演着生产技术员的角色,担负着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保障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着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把他们培养成怎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他们,是普通工科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水平,在改造原有工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这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将带来对工程人员的新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每个新兴产业都不同于原有传统的单一产业,它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业系统,需要多学科、多个行业的支撑。这就要求我们的工程人员不仅仅只是某个方面的“专家”或“能手”,还必须了解与他所从事的行业相关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因此,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应该成为普通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所谓“复合型应用人才”,是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背景相互渗透的知识结构,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良好的职业技能和协调发展的能力素质,从而具备宽广的就业口径和适应面的人才。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宽厚的工科基础。复合型应用人才应该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相近工科专业的知识背景,能够同时掌握几个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
2.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可以深入到工业生产的第一线,发现并解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技术性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机器甚至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这是复合型应用人才区别于工程理论研究人员的重要特征。
3.全面协调的能力素质。全面协调的能力素质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文化素质。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全面协调的能力素质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作为一所西部地方工科院校,我校(重庆科技学院)从2005年开始,以“理工科综合教学改革试点班”为载体对“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1.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思想。为了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当前地方工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学科打通的原则进行人才培养,以打破专业界限,形成学科交叉的育人环境,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宽厚的工科知识结构、熟练的职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全面协调的能力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
2.培养模式的设计方案。(1)综合班的组建方案。综合班的学生在当年的工科主干专业新生中进行选拔。选拔范围包括石油、冶金、机械、化工等专业。选拔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并参考学生的高考成绩。笔试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英语基础。面试主要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文体专长和创新能力等。(2)综合班的教学设计方案。综合班采取“A+B+A”或者“A+B”模式。“A”表示集中学习学期数,“B”表示分专业学习学期数。综合班的第一阶段采取单独组班,集中学习的方式,学校委托某个学院进行日常管理,A=3或4。第二阶段,学生分散回原专业学习专业方向课,鼓励学生选择其他专业作为辅修专业,B=4或者5。第三阶段,学生可以选择在原专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可以选择回综合班与其他专业同学共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A=0或1。(3)综合班的课程设计方案。在第一阶段,集中开设数学、英语、物理、制图等工科基础课以及其他按照教育部要求必须开设的平台课。综合班将强化数理基础、工科基础和语言基础三大基础,确保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具备学习专业课所需的基本的数理和语言工具。同时,合理地选择、开设石油、冶金、机械、化工等专业的一些专业基础课。在第一阶段结束后,学生回到原专业学习专业课程。在第三阶段,由老师提出一些跨学科的毕业论题或毕业设计,由学生自主组建合作团队来完成。(4)综合班的能力培养方案。积极鼓励综合班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团体活动和全国性的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例如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
3.培养模式的有效性评估方案。对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些关键性指标进行跟踪,并与全校的平均值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的结果来对此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进行合理的评估。
三、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实践
从2005年开始,我校连续4年通过“综合班”这个载体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
1.组建优秀的管理和教学团队。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方案,学校委托某个学院对综合班实施日常管理。该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充分利用全校的优质资源,为综合班打造管理团队和教学团队。首先,从各学院聘请具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担任学生导师,指导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的选课、职业规划、心理疏导等等方面提供帮助,并且还定期给综合班作相关专业的学术报告,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最新的发展状况。其次,要求各院系选派富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的人担任综合班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并鼓励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进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改革。
2.制定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这个目标,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综合班人才培养方案。第1~3学期为学生集中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集中实践课三个模块的课程学习。第4~7学期为学生分散学习阶段,学生回原专业学习专业课程或到其他相关专业学习辅修课程,并继续保留综合班建制,学生定期集中汇报学习情况。第8学期为毕业实训或实习阶段,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独立或联合团队进行毕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为:学生通过培养,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文化修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受到严格的数理思维和方法训练;掌握了工科大类基础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听说写能力和文化交流能力;具有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
3.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解决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综合班”的课程教学改革在保证大学学习的第一阶段课程通识性这一基本特点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各个专业学生后期专业性和前沿性特点明显的后续课程的需要,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综合班对第一阶段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构建合理的基础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是体现大学教育通识性特点的核心载体,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坚实的理工科基础、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工程应用人才。由于综合班学生来自不同大主干专业,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的要求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在充分考虑各个专业具体要求的情况下,对这些课程的教学要求进行了修订,以综合班为平台进行教改实践。将只针对某几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变为综合班所有专业的基础课,例如大学化学、制图、电路、力学等课程。同时增设大学语文、英语口语等语言文化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开发了开放式实验平台,在综合班进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建立有效的评估方案。有效的评价方案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保障。有效的评估方案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第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学生的出勤率,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满意率,教师申请课堂教学改革的项目数,学生参加全校性公共基础课课程的统考成绩等。第二,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评估。这方面的评估包含了以下指标: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参加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的获奖数量,毕业设计的优秀率等。第三,学生远期发展能力的评估。建立毕业生信息跟踪系统,及时收集学生发展状况和市场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并通过这些信息来评估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远期发展能力。通过对连续三届综合班部分指标的监测表明,综合班学生在各项指标上都高于全校的平均水平,尤其在各种学科竞赛中,综合班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四、实践的意义
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应该是普通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班培养模式是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为其他一般工科院校探索“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连续三年的综合班试点,为我们积累了“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大量有益经验。这些经验为我们今后将“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放在学分制这个大平台上来实施,以突破综合班只能让小部分学生受益的局限性,为建立一种既能贯彻综合班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理念,又能克服综合班培养模式不足的更好的培养途径提供了指导。
[参考文献]
[1]黄君强,肖斌涛.探索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J].文教资料,2009(5).
篇8
1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对化工企业人才结构与素质要求的影响
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是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是为了跟上化工行业国际发展脚步,提升我国化工产业服务建设的能力和核心技术创新力。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产量产能的提升、产品结构的升级调整、发展模式和发展驱动力的转变等方面,化工产业要根据国家对化工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对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以及农业、其他工业部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等领域对化工产业提出的新要求,淘汰旧产品产能,建立新的产品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这一角度看,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一来,由于产业转型升级,旧的产品线被淘汰,新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广、营销、贸易合作都需要新的人才来执行,在此过程中会涉及到产品研发人员、技术创新人员、设计制造人员、营销推广人员、财务会计人员、人事管理人员、语言翻译人员等,可以看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对化工人才需求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行业各个岗位。二来,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也不光是新旧替代,而是对人才自身技能素养需求的变化。原有参加生产研发的职工若能掌握新的化工产业对人才提出的素养要求,仍可作为企业的留用人才。以语言人才为例,国际化经济贸易背景下,英语成为全球经贸交流的第一通用语,掌握新时期化工经贸理论和足够商务英语素养的人才将成为各大化工企业争抢的紧缺性人才。而以往只具备一般商务英语素养,而对化工行业毫无了解的语言人才就将被淘汰。综合来看,这种由化工企业内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方向转变引发的人才需求变化,对岗位人才需求的方向和结构都产生了影响,以上都是化工产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结构需求发生转变的表现和结果。同时,从国内外经贸环境的变化发展来看,由产业转型升级引起的化工企业改革不可能依靠自身力量单独完成。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产业分工进一步细致化,上下游产业合作日趋紧密。因此,无论是从我国化工行业需求创新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经济产业发展流程看,跨国家、跨文化的经贸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这已经成为行业壮大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化工企业产能由国内自产自销变成了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发展模式,在对贸易顺差利益的追求中,化工企业对能够进行外语沟通的人才需求数量大幅上升,掌握化工专业英语,并且具有一定化工行业贸易知识的人才成为化工企业的热门人才需求。
2当下化工企业语言人才及其培养方式探析
当前满足化工企业语言人才需求的主要是高等院校,尤其是语言类高校。由于高校语言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高校在设置语言专业学科时,更多地是从学术研究和语言文化传播的角度进行考虑,语言专业学科不能很好地兼顾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因此,按当前高校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语言人才,在语言文化和语言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更适合进行学术文献研究,却不具备较高的实用性。而化工企业需要的是对化工科技和化工产业贸易具有丰富理论和工作经验的语言人才,若是进入管理层的企业人才,更需要其在商务语言和化工产业科技领域具备独到认知,才能胜任企业工作。就当前来看,高校培养出来的语言人才,一来在语言教育方向上没有紧贴化工行业发展需求,所具备的语言素养不契合化工专业英语的培养目标;二来,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在语言技能上储备足够,但对化工领域的理论知识知之甚少,这也成为一个掣肘人才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从当前来看,高校培养的语言人才并未很好地贴合化工企业经济贸易磋商交流需求。从教学模式看,高校实施外语教育仍以脱离文化情境和语言交流情境的“哑巴式”英语教学模式为主。没有积极为学生创设真实化的文化情境、交流情境,如此培养出来的语言人才,重理论而轻实践,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具有系统完整的语法知识,足够应付语言测验,但实际交流经验匮乏,更别说是在化工企业工作环境中的语言交流经验,从实用性角度看,这种语言人才的培养是不合格的。从培养模式看,高校是语言人才培养的唯一主体,即使是讲究实用性的化工专业英语,化工专业只在教材内容的层面参与了学生的化工英语学习,化工只作为一个学习背景存在,并不实际参与语言人才的培养。这同样造成了语言人才素养不全面的现状,单一教学主体的教学资源优势有限,难以发现化工语言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学习机会,无实地参与化工企业经贸洽谈、商务函件往来撰写翻译的经验,即使进入化工企业,最终也难以跟上企业业务经营发展的脚步。这都是摆在高等院校语言人才培养以及化工企业语言人才储备面前的现实问题。
3转型时期化工行业语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梳理总结当前化工行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结合当前经济转型趋势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分析归纳化工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国际经贸合作发展趋势对化工企业语言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针对性地改革优化当前化工企业语言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化工语言人才培养路径进行创新探索,是高等院校和化工企业共同面临的迫切难题。笔者经过调研分析和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寻求创新突破。
3.1深度调研化工经济市场,优化化工语言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教材是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课程设置则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学习的进度与效率,可以说,教材和课程,是决定学习者语言学习成效的关键要素。反观当前的化工语言教材(如化工专业英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一是化工英语教材编写质量参差不齐,高校难以从种类繁多的化工英语教材中选到合适的教学用书;二是教师对化工语言教材的利用方式存在一些问题,许多语言教师把教材当做学生化工语言素养培养的全部依托,企图单凭一本教材就完成对学生化工语言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塑造,这是不符合语言教学规律的。而要改变这一现状,要求教材编写人员在充分调研化工领域的科技、经济、文化等内容的基础上,以高度整合、深度精选的编排手法,编写出契合化工经济发展趋势的语言教材。其次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首先要契合语言教学规律,同时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灵活布局课堂教学,做到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课程安排。
3.2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既然化工专业语言的学习是以适用性、实用性、实践性为第一培养目标,那就要积极为学习者创设符合语言交流情境的学习环境,而以高校为主导的单一主体式语言人才培养模式显然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这就要求对语言人才素养需求了解清晰、具有实际教学资源优势的化工企业参与到化工语言人才培养过程中,而校企合作办学的育人模式无疑是实现这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以往,校企合作一般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实施,但面对当前化工语言人才培养续力不足的情况,对化工语言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更应该不拘一格。在充分融合化工企业和语言院校优势教学资源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真实、更实用的语言教学。
篇9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工学交替 “1+1+1”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 周立新,中学高级教师,红安县职教中心教务处主任;戴建新,中学高级教师,红安县职教中心教务处副主任;王高红,中学一级教师,红安县职教中心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组副组长。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6-0052-02
数控设备数量和数控化率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数控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数控人才匮乏却成为目前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需要职业教育加大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将培养数控人才与培养普通机床人才明确分开,真正实现梯级式人才培养。基于此,我校做出了实践探索。
一、“1+1+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背景
1. 数控产业需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近年来,湖北省红安县被确定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区,地方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先后有红安金凯进光电有限公司、湖北永金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湖北捷强重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大量机械类企业落户红安,需要大量懂技术、会操作的数控技术人才。加上红安周边地区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数控产业人才缺口仍然很大,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建立
深圳宝安职校早年与深圳金凯进公司联合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投入资金建立了“厂中校”。2011年以来,我校与深圳宝安职校建立了校校合作关系,与深圳金凯进光电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这种“校企校”的合作模式使师资、教学设施、生产设备实现了充分共享,为“1+1+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备
我校数控技术专业目前拥有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达90%。除了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外,学校还专门聘请了技术大师2人,企业兼职教师4人。根据“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专门联系建立了10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并新建了5个数控实训室,2个数控专业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完成了数控实训车间数字化工厂的改造。
二、“1+1+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1. 制定核心课程方案,编写实训教材
学校践行以“多能并重、工学一体、校企融通”为原则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要求和行业标准结合起来,以此来确定课程方案。学校制定了数控机床应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方案,并编写出版了对应配套的《数控车削加工与编程》《机械视图与AutoCAD》《数控加工工艺及实例分析》等教材,教材设计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易学乐学。
同时,配套的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教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多阶段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趣味性仿真实训、校企双评价考核方式等。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学、做一体的形式组织教学。把学校实习与企业顶岗实习结合起来,既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又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培育,还加强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1+1+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1+1+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第一年在学校学习,课程以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穿插实验和见习,以此夯实专业基础,教学场所安排在学校教室和专业实训室。
“1+1+1”的第二年开始实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教学场所设在校内数控生产性实训车间(即“校中厂”)及金凯进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数控车间(即“厂中校”)内,“校中厂”和“厂中校”采取不同的工学交替方式,“校中厂”模式中,学生在工厂生产实习两周、在教室学习一周专业课程。“厂中校”模式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车间进行生产实习,一组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两组学生每周进行轮换。保证生产不间断,学校和企业根据生产任务、生产产品来编写教材,依据这些教材,学校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尽可能保证做与学的统一。教学团队由学校专业教师、工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共同组成。
2012年秋,我校数控专业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来到深圳金凯进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厂中校”工学交替。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金凯进各车间进行顶岗生产,一组在“厂中校”学习,每轮交替时间为二周。“厂中校”学习,主要是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教师队伍由我校两名专业教师,宝安职校一名专业教师及金凯进公司两名技术人员组成,按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在进行顶岗生产时主要是由金凯进公司负责,让学生跟随工人师傅,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让师傅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最终达到能独力顶岗操作。在一年的时间内。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学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顺利完成了由学生到工人的过渡。
在这一年内,学校完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验,专门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对周边企业数控岗位群、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开展调研。从资料收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订,该模式在实施中不断调整细节设计并逐渐趋于完善。
“1+1+1”的第三年实行顶岗实习,由学校统一安排在红安县新型产业园以及周边相关产业,为当地服务。一般来说,学生在这一年的顶岗实习结束之后,可直接就业。
三、“1+1+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
1. 强化了职业技能,提升了职业素质
“1+1+1”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以工学结合为主线,采取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见习或实习,以典型产品加工为项目载体,实施项目教学,同时将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引进学校参与项目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对接,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员工意识和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规范、职业纪律,让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充分融合,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逐步熟悉岗位工作过程、体验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见习工艺流程。从而强化了职业技能,提升了职业素质。
2. 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我校现有机械类专业教师15人,“双师型”教师12人,社会兼职教师4人,从2006年起,我校先后派出十余位数控专业教师参加国家及省市骨干教师培训,基本构建起了适应数控专业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团队。通过全面参与数控专业“1+1+1”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核心课程建设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广大教师明确了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目的、方法和途径,更新了陈旧的教学理念,主动学习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了许多更有效的教学技能和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个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篇10
关键词:行业特色;省属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36-03
具有深厚石化行业背景以及具有鲜明石化特色办学的地方省属本科院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地处中国南方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广东省茂名市,全市共有石化企业700多家,其中有1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且茂名市还具有省级石化产业园――茂名石化工业区[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院校,自2000年升本以来,学校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协同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引擎。我校主要从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学科建设体现行业特色、行业企业及同类高校共建特色高校、多方培养行业特色人才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
我校具有悠久行业背景及行业特色办学历史,与众多石化企业合作关系良好,且我校地处中国南部沿海巨大的石化产业带的核心位置,如茂名石化2000万吨/年炼油及乙烯100万吨/年、广州石化1300万吨/年炼油、惠州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揭阳2000万吨/年炼油、湛江东兴800万吨/年炼油、湛江中科1500万吨/年炼油、北海炼化800万吨/年炼油、钦州炼化1000万吨/年炼油、海南炼化800万吨/年炼油等[2,3]。我校产学研项目多与这些石化企业签订,并与其中茂名石化公司、广州石化公司、湛江东兴石化公司等国家特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2009年,我校与茂名石化合作建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公司产学研基地”,建设包括科研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及成果转化为合作内容的“四个中心”和“三个基地”共7个项目建设。2011年,由我校与茂名石化、湛江东兴石化和广州石化三大公司共同组建的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获得省教育厅的立项,这标志着我校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我校与近40家企业(多为石化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开展科研、人才培养合作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学校有3个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即广东高校石油化工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石油化工装备故障诊断与信息化控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果蔬加工与贮藏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以及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
二、学科建设突出行业特色
我校自2000年升本后的第三年,即2003年就启动了首轮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此为之后学科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月,学校明确提出“吹响学科建设的冲锋号”,掀开学校新一轮学科建设工作。2012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化学工艺、环境工程三大学科同时跻身第九轮广东省重点学科行列,这三个重点学科的建设均体现了鲜明的石化行业特色,在学科建设良性带动作用下,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近年来,学校承担了50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茂名市重大科技专项等高层次的科研项目近200项。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3项,茂名市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78项,专利授权80多项。我校学科建设的五个方向:一是调整优化,彰显特色优势;二是引培结合,打造高水平团队;三是提升科研质量,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四是深化协同创新,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五是以学科建设“龙头”,进一步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我校还积极参与和承办高层次国际会议。2014年8月14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成功承办了第九届中国通信与网络国际会议。另外,每年学校均有众多教师出席国内外会议,进行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学习。通过举办和参与高水平会议,加强了与会者彼此间的交流学习,提高了我校知名度,促进了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
三、多方共建行业特色高校
(一)政府、企业及学校共同建设行业特色高校
2014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三大石油公司”)签订四方共建我校协议。据协议,广东省将支持我校根据国家石油石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强化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高层次师资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对学校予以扶持,大力支持学校新校区建设,使学校成为培养石油石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基地。三大石油公司支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积极参与公司科技攻关以及国家和广东省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支持我校建立公司科技研发基地和在职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支持我校建设发展,在石油石化主干学科、专业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科研平台和在职培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优秀毕业生献身石油石化事业。学校将紧抓四方共建的重大发展机遇,主动服务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科水平与科研能力,加快学校建设国内知名石化品牌高校的步伐,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尤其是广东省打造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带做出积极贡献。
(二)采用董事会制建设特色高校
坚持面向国内外社会办学,学校建立董事会制,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产业以不同形式参与大学建设与管理,共同推进行业特色型大学改革与发展。2010年9月,学校建立董事会,成立了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63家董事单位组成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董事会,开启了政府、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新篇章。我校董事会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与社会各界友人、合作伙伴开展交流与协作,更好地吸纳各界精英智慧丰富学校办学理念,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董事会是学校办学的参谋,是开展合作的桥梁,对进一步加强广大会员与学校的联系,促进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的发展建设,进一步扩展学校与外界开展产学研合作,逐步构建我校开放式发展格局,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培养行业特色人才
(一)校企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培养石化行业特色人才
我校现有三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分别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化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三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石化企业将参与我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改革提供意见和建议;选派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有关专家担任学校客座教授,开展学术讲座,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包括企业课程、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企业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为学校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深入企业锻炼的青年教师和学习的学生进行辅导和管理。学校根据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岗位需求、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选派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并协助公司完成员工的继续教育;实现协同培养,合作共赢。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将对我校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校外实践教育模式起到示范作用。
另外,我校还建立了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石油化工工程教育中心、现代通信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示范教学中心、现代机械工程训练中心、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石油化工实验与实践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茂名绿园食品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等。这些中心及实习基地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我校特色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高级技能型创新人才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响应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的通知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我校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友好协商,决定就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进行合作,共同向广东省教育厅申请试点,并于2013年2月,我校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协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合作协议,后经广东省教育厅同意我校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联合培养方案。
举办本科与高职院校试点班的优势:一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通过半年的企业实习,可以使学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毕业后实现无缝对接;三是两校的师资和教学各取其长,实现互惠共赢;四是学生在广州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和实习,可以为在珠三角地区实现就业提供极大便利。学生通过试点班的学习,可以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拓展眼界,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自己的才华。
(三)与同行高校等联合培养高层次特色人才
我校与太原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13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0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和师生交流等,选拔学生以“3+1”或“3+2”模式到境外合作院校留学。并分批选派部分教师、学生前往交流、学习。
(四)举行高端论坛,研讨联合培养国际化石化高端人才
2008年9月18日,我校隆重举行办学特色战略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同行高校、中石化相关部门、出版社以及茂名市政府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学者,共同探讨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等事关学校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规划我校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本次办学特色战略研讨会举办目的:能够用战略的思维、以广阔的视野、集专家的智慧、采众校之经验,寻校企之合作,探讨和研究我校今后办学特色的发展思路和良策。
2012年8月7日,我校召开了“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石油化工高端专业工程人才研讨会”,研讨会由我校、英国阿斯顿大学、茂名石化公司、广州石化公司、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湛江东兴石化公司、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两高校专家学者和六企业人力资源部正(副)部长共2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深入探讨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细节,并初步达成一致。本次研讨会加深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认识,加强了校企合作伙伴关系,有望以此为契机在石油化工人才培养领域建立新型合作培养机制,共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石油化工专业工程人才。
(五)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养特色人才
2013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关于公布2012年度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8号),我校获批2012年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31项、创业训练项目13项、创业实践项目6项。这是我校首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我校自2008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生通过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深入掌握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以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纳入本科教育体系,通过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并创新相关管理机制与体制,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特色人才
2011年7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我校将以此为契机,按照“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邀请石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加强工程教育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提高实施工程教育的素质和能力,聘请石化企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不断强化办学条件保障,在办学条件和资源方面向“卓越计划”班级倾斜;让学生参加实践项目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另外,我校还建立了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此专业建设点和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等专业的建设,为我校协同创新的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五、总结
作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省属地方高校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特色,我校自始至终都走的行业特色办学之路。协同创新是加速我校发展的一个契机,自我校2000年升本以来,我校主要从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学科建设体现行业特色、采用董事会制共同建设特色高校、行业企业及同类高校共同培养特色人才、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培养行业特色人才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根.基于石化行业特色的营销专业人才培育探讨[J].克拉玛依学刊,2013,(4).
[2]刘雁,郭福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化工安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