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 要] 人力资源是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能够进行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保障。只有抓住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磨合开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同时在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之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占有重要的一环。如果执行创新机制,减少人才流失,就不可以忽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才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有人说,现代企业的管理主要比拼的就是人才的管理,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发展下去,就必须要牢牢抓住他的命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保障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将就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在这个管理体系下人的培养使用与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1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进行优化和重组,积极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为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确保企业之前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措施或者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目标战略;人员选募;绩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以及关系整理;以及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是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虽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理目标都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所讨论制订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目标的实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属员工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贯彻管理者指定的目标,那些被制订出来的计划都将属于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谓的“企业管理战略措施”也将变为一纸空谈。所以,当企业的人力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完善时,这个合格成熟的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灵活的企业组织观念,给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宽裕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保有自己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纷繁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构想和目标。
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认为,“人”是一种技术要素,其地位和机械设备、土地等要素一样,是并列平行的。这种观念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对于发展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在关于人力资源的观念打破了这种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样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个具有成长性以及建设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同时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进行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因为了这个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现在的人事管理改变了过去的陈旧陋习,不再认为员工只有在受到“监视”“控制”时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业会不断为员工创造各种有助于提升其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使其自身的劳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现代的人事管理理论一改过去老旧理论“竭泽而渔”“跑了再招”这些既浪费了人才,又使得滥用的职权破坏了士气这样的情况,而开始像爱护水资源、石油资源一样爱护起了人力资源。在现在的人力资源理念中,企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投入,使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对企业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双重提高。
2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的思路
那么,怎样在当今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开展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对内部员工人性化管理,促进竞争意识
如上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求发展。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倾听员工的呼声,才能真正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要完善企业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的人事机构应该首先调查那些可以促进员工产生工作积极性的动力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内容和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措施,用来激励员工的斗志和竞争意识;对于那些消极怠工、不肯付出的员工,则要出台惩罚措施,使竞争意识深入人心,使企业得到飞速发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针对人才做出吸引机制
要对企业的岗位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选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心服口服,不会对企业产生怨念,使企业环境成为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来,为公司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训机制
要对公司的人才进行培养。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十分频繁,如果企业不对员工进行培训,那么员工的知识能力可能就会迅速过时。所以,只有对员工进行培训,才能使企业不会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落伍。同时,培训机制也属于一种激励措施,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3 结 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人才培养使用与创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当今的复杂竞争中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 卢晓中.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中药学;创新性人才;教材
《中药学》作为中药、中医各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主要研究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等[1]。《中药学》教材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调整思路,创新《中药学》教材。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中药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自己关于建设《中药学》新型教材的思路,以利于培养中药及中医行业的创新性人才。
1 中药学教学所面临的新形势
1.1知识点多,记忆难度大
中药是由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成分群[2],在中药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和了解的中药品种多,而每一种中药的性能、功效都有所不同。再加上大部分中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甚至在同一个机体里面,因为炮制方法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用药效果。例如在炮制中药荆芥时,生荆芥性温,具有发散风寒的功效,而经炮制得到的焦荆芥,性平,具有止血的功效。知识点多,记忆难度大是学生学习中药学课程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如何掌握如此多的信息,除了靠学生本身学习和记忆能力以外,在中药学教材编写和排版上也应该独具创新。
1.2教材缺乏实践内容,教学形式单一
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课外实践是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主要集中在本课程所开设的实验课上,除了教学所要求掌握的典型性中药以外,对于其他非代表性的中药,学生无法完成实践内容[3]。另外,目前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高职院校生源主要集中在城镇,而来源于农村地区的学生逐渐减少,来源于城镇的学生对中药植物的识别能力低,这就要求在中药材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图片和视频内容,并且利用网络资源以弥补学生对中药材认识的不足,从而避免学生学习知识的形式过于单一。
1.3 教材学习目的与实际工作需求不一致
《中药学》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中药的来源、采集、性能、功效等,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学生毕业后会进入不同的行业,踏上不同的就业岗位,这就使得学生对《中药学》学习需求的差异变得十分明显。对于从事药剂行业的学生而言,学生更希望学到更多关于中药材炮制、功效相关的知识。而对于从事销售行业的学生而言,学生却更希望学习到更多关于中药产地、来源、价格、品种差异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在《中药学》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实际需求。
1.4 用人单位需要具有创新性的学生
目前,随着高校扩招,大量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季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对于中药行业而言,很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具有创新性的大学生。这都需要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例如,让学生进入实训室、药房、医院、中药GAP基地、药企、户外等学习,将中药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同时注重教材建设,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导向,让教材的编写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2《中药学》教材建设的意见
2.1 创新教材形式
由于传统教材编写水平低,出版周期长,内容更新慢,同一课程教材的内容大同小异,没有创新,因此创新教材形势显得尤为重要。教材不仅应有纸质形式,还应配套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4]。《中药学》要求学生能够辨别基本的常见中药,这就要求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插入更多的彩色图片和理化鉴别视频。而传统的纸质教材难以满足此需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弥补学生对中药材认识的不足。将纸质教材、网络教学平台和数字化资源相结合,则可以使原来纸质课本内容得到扩充,并且将课本知识同实际生活、生产和科研相结合,从而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2 加强教材编写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药学》教材的编委,首先除了考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加入以外,还应该纳入优秀的年轻教师以及相关的科研人员。年轻教师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同老教师有一定的差异,在彼此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为教材的编写提供更多的创新点,而科研人员掌握有本行业最新的科研动态和研究成果,有他们的加入能让《中药学》教材的编写立足于科技前沿。另外,具有实际生产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加入教材的编写也是尤为重要的。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立足于生产岗位第一线,他们了解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制备等中药材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专业知识,以及需要面临和克服哪些技术难题,有他们的加入,必然能使教材编写内容更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
3.3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突出就业需求
《中药学》所含知识面广,信息量大,除了学科本身包含的知识点外,学科还包含了中药鉴定学、中医药基础理论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单纯的课本学习会使本门课程变得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动力[5]。这就要求在《中药学》教材编写时,应以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前提,教学内容的选取应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动手能力,同时深化课程内涵,以适应市场对毕业生的新需求。另外,《中药学》教材编写应该考虑与本地产业需求相接轨,革新教学内容,以形成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计划和新实践考核标准,从而增加学生工作岗位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小结
随着时代进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需求对《中药学》教材编写提出更多新的要求。教材的编写应该站在时代科技发展的前沿,将课程知识点、实践和就业导向有机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基础《中药学》课程的学习,能从不同方向间接了解中药行业。为了中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为了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新世纪对高技能创新性人才的需要,编委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创《中药学》教材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姬水英,牛菲,周玉丽等.职业院校《中药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2(44):17-18.
[2]杨瑶B,闫永红,张媛.提高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药学教育,2014,30(1):33-34.
[3]喻斌,卢金福,许惠琴.中医药院校 《 中药药理学》教学体会和策略[J].2013,10(11):71-72.
篇3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ative talents, design creative talents of the three levels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angle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From expert consulting and research analysis, we hav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data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at all levels, and converted to correspond the weight of judgment matrix. Then use the method of weighted arithmetic mean to calculate weight vector and weight coefficients in each matrix. Thu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amilies and social to cultivate creative talents.
关键词: 创新人才;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
Key words: creative talents;AHP;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44-04
0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决定性因素。[1]而创新的源泉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创新人才是创新活动的主体。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仅是对每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家长提出的疑问,更是对包括教育界、思想界,乃至社会各界都应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1 创新人才的内涵
从字面来看,创新人才首先是人才,具有人才的一般特征,即有知识、有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政治、物质、精神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的人。“创新”是相对于“守旧”而言的,但“创”与“守”、“新”与“旧”又是继承发展的辩证关系。[2]“创新”同意于“创造”、“革新”,“创新”还含有“开创”、“开拓”、“更新”之意。所以,创新人才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有心理、精神层面的创新。包括智力领域的创新(如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智力运用等),情感领域的创新(如敢于、痴迷于、乐于创新的心志和精神等),意志领域的创新(如坚强的、迎难而上的、百折不挠的创新意志和毅力等);
第二,有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创新。这包括物质生产领域、精神生产领域、社会活动领域的创新,含科技、艺术、日常生活等人类活动无所不及的所有大、小环节上的创新。
2 构建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在我国,通常把创新人才定义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因此,要全面评价创新人才的本质与内涵,不仅要对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还应对一些没有现成标准参考的指标进行评价,例如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能等。
总理说过:“人才评价是个世界难题,人才不是靠评出来的,而是要靠社会实践,要靠做出的贡献。”[4]不可否认,目前大多高校主要围绕的数量、出书的数量以及发明专利的数量来评价人才,这种“以偏概全”的评价方法显然是不对的。
根据哈耶克(Hayek)提出的知识分工原则,创新人才可以划分为知识创新人才、技术与产品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和制度创新人才等。当然,此分类方法是在创新人才经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后,并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分类。而本文从心理学及生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分析个体在相关生理认知功能成熟后,对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普遍的、一般性的特征进行研究,而非某一类别的,或具有专门技能的创新人才。
因此,本文从创新人才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入手,围绕“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应具备哪些能力?”、“创新人才的人格特点是什么?”等人才成长的内部因素来制定评价指标。结合心理学、生理学、人才学等基本理论,在强调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能等的考量,由此分析当前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进而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 对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评价的研究现状
通过在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 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其他网站上查询有关创新人才的大量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外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大多从社会、教育界、高校等外部因素入手,而偏离了“人”是教育的主体这一核心。同时,专门对创新人才进行评价的研究就更加屈指可数。例如,文献[5]建立了基于语言描述的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反映科技创新素质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评价均未体现。文献[6]利用DEA方法对我国72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进行了评价,但指标缺乏可操作性。经过笔者分析,目前为数不多的研究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文献,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指标的局限性。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针对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而制定,忽视了人才培养的阶梯性,即从幼儿时期开始就要注意对其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其思维灵活、兴趣广泛。
第二,指标缺乏可测性。在相关指标中,有的过于抽象,缺乏理论基础,不适宜作为评测创新人才的依据。如有人提出的“德育评估”,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与“不可测性”,影响指标体系的科学性。[7]还有诸如“对毕业研究生的评价”、“学位论文水平”等指标在实际操作中均无法定量分析。
第三,数据说服力不强。确定各项测评指标的权重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随意由个人主观决定,应在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后通过科学的论证得出。而且,在目前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主要包括:事业经费、图书量、固定资产、实验室个数、教职工人数等,主要侧重外部因素以及数量的投入与产出,极少提到学生个人素质的考评标准,尤其是指标没有准确的定位到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上。
因此,本文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的指标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素质进行评价。所选的评价指标涵盖了从幼儿时期到成人时期、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自身素养的形成到与外界环境和谐相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等诸方面,选择的指标兼顾人才的业务素质与非业务素质,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标准。
4 综合评价体系构建流程
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社会、家庭、个人全身参与的过程,因而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必须体现所有参与者的建议与想法。此外,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伴随各个时期对创新人才的不同要求而相一致,但最基本的思想与内涵必定是永恒的,即以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能等五大特征为基本评价标准。
由于人自身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制定创新人才的评价体系一般包含多个指标,并且各个指标间具有不可比性,综合评价的求解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评价方法是由专家对各个评价指标给出评分,然后通过简单地加权平均得出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标准,因而专家的主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客观准确性。本文运用模糊综合测评的思想,采用基于判断矩阵的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进行处理,确定权重,简化了评价步骤。(流程图见图1所示)
5 建立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5.1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对其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评估。为了真实地反映出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客观性,在设计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5.1.1 导向性原则 评估方案的制定、指标的选取、样本的选择,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体现“人尽其才”,克服“张飞用谋、诸葛陷阵”的人才错位现象,对推进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解答“钱学森之问”,都有极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对相关指标的重视,不断提高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在2020年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5.1.2 科学性原则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考虑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从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出发,咨询多位本领域的专家对指标进行逐步筛选和取舍,坚持目标的客观准确性、全面性与多样性,科学反映和描述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和能力素质。
5.1.3 完备性原则 对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必须全面把握,不能孤立地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评估。要着眼于创新人才的自身特点和生理素质,在不同层面和程度上对创新人才进行全面评价。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 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能对结果进行评价,而且应该对人才培养、管理过程及为培养而进行的人才选拔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即应该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活动与环节都给予以关注。[8]
为了获得更加准确而全面的指标,通过专家咨询法对已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选择的专家是具有从事人才培养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的辅导员及教师,主要围绕评价指标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创新人才的标准,是否具有足够的说服力等来征求各位专家的意见。根据修改意见逐步完善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将结果反馈给专家后继续进行修改,经过三次反复论证,最终制定完整的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6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实验中对评估创新人才的5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评。为了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最终评价、分析结果的影响,采用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即层次分析法(AHP)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客观的量化分析。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和决策或评价的总目标,把总体现象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划分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首先,它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依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其次,根据对客观现象的主观判断,就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量化描述。最后,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也就是说,层次分析法是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中,最终被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数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列问题。
a. 建立层次模型。将评估创新人才的各项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创新人才;第二层为并列的分目标,即评估创新人才的5个要素: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能;第三层为确定各个分目标的方案层。
b. 构造判断矩阵。在建立层次结构模型以后,上下层次之间因素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在此基础上,需要对每一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在层次分析法中,为了使判断量化,将这些判断通过引入合适的标度用数值表示出来,写成判断矩阵A。判断矩阵A表示针对上一层次的某因素,本层次与之有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常引用下面的1~9标度方法(见表1)。
判断矩阵通常写成如下所示:
指标设计出本实验对各个权重调查表,邀请20位专家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判断矩阵。
c. 计算权重向量。为了从判断矩阵群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达到对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认识,为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就需要计算每个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和全体判断矩阵的合成权重向量。本文采用特征向量法计算单个判断矩阵的权重向量,即将每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姿i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wi作为每个矩阵的权重向量。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综合权重向量,首先对各权重向量的相应分量取加权算术平均:
可见,在评价创新人才成长的5项指标中,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创新人才的影响最大,也是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最需要加以重视的。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创新潜能与创新精神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分布都较为均匀。因此,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从全局考虑,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统筹兼顾其他各项指标。
7 结论
本文通过对创新人才进行评价研究,第一,有利于社会各界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为改善教育培养模式,革新培养侧重点、突破教育教学瓶颈提供了参考依据;第二,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科学规划与宏观管理;第三,有利于家庭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素养,这对于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下一步作者拟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就创新人才如何培养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曹力群.知识经济时代的远程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1(4):25-27.
[2]张巍琴.重庆市医学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M].重庆医科大学,2009:15-20.
[3]黄建钢.培养模式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9):41-42.
[4]高层次人才与观念更新、社会进步——高端引领:中国人才发展的战略选择.[EB/OL]. http:///rcyj/detail.jsp?lmCode=A0701&viewID=7636
[5]刘秋圃,王攀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6):145-147.
[6]孟浩,王艳慧.基于 DEA 的大学人才培养系统的综合评价[J].运筹与管理,2007(1):125-130.
篇4
关键词:创新人才;模式;高等教育;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202-02
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数量扩张的高速发展阶段后,目前进入主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这正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各类创新人才,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
一、发达国家的发展得益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欧美日主要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处于世界前列,与他们长期实施人才兴国战略有很大关系,而其中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成为了重要的人才培育手段。
美国拥有一套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如,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创新工作计划(普林斯顿大学)、科研学分制(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这些常态化的科研培育制度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各个高校以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科研竞赛。美国高校通过国际间学术交流、科研协作攻关等方式加强学生国际视野训练,发掘国际领先型人才。[1]
另外,学校实施奖励机制调动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设立杰出教学成就奖激励教学创新,设立项目研究经费用于教师指导本科生项目。
英国教育提倡革新、鼓励创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际顶尖人才,造就了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英国大学最具特色的是团队协作学习方式,通过交流、沟通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同时,英国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研发带动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区别于全日制大学的“工业大学”的新学校形式,激励企业与个人终身学习的需求。[3]伯明翰大学通过设计产品制造系统设计工程(PAMS)项目来实施特殊的工程教育。项目以虚拟的公司为平台,工程师由学生担任,以设计一个新产品作为项目任务,任务完成后提交工作报告。通过实施“理论―实践―理论”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人才培养。[2]
日本的大学通过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高年级学生以独立的科学研究为主,强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能力。[4]
综合国际发达国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创新的氛围创新人才的重要外部环境。麻省理工学院(MIT)鼓励学生去“搞怪”或搞“恶作剧”,例如,“hack”行动产生了黑客。这些“创作成果”编辑成册,有的还放进了博物馆,以鼓励学生创新。剑桥、牛津采用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创新,对学生进行追问式交谈,一直到学生创意火花出现。“下午茶”是剑桥、牛津师生的习惯之一,孕育出许多最大成果。像美国、英国大学强调学生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与研究,为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环境与氛围。
二、我国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现状
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临终前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来?”这句话折射出我国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缺失问题。问题已经提出了近10年,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中国有足够的资源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但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要强调批判性思维”。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认为,“中国大学课程设置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从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瓶颈”。[5]
南京大学启用的“三个培养阶段”和“三条发展路径”的“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本科生要经过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的“三个培养阶段”,学生在完成专业学分之后,可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就业创业类“三条路径”中自由选择其一,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通过个性化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南京大学[6]国家物理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依托重点学科,教学科研互动,训练学生科研技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天津大学校长龚克认为[5],政府部门给予高校更多的自,给予产学研教学改革更多的空间,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将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天津大学[7]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武汉大学[8]依托“三创”(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理念,探索构建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实施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两者互动,倡导师生交流、研讨,鼓励学生自学理论学习、积极参与实践学习一级课外活动,实施创新、创造与创业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目前,许多高校通过选拔低年级本科优等生进入创新实验班,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在导师指导下实验班的学生提前完成专业课程学习,或自主选择学科方向课程学习,进行个性化培养。还有就是成立创新能力强化班,低年级学生通过参加科技竞赛或导师的课题进行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等。招生规模大都在100人以内,招生门槛高,学生受益面非常窄。清华大学[9]设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大一、大二两年学基础,大三开专题研究课程,大四进行科研训练;北京大学[10]通过选拔高考尖子生设立元培实验班,实验班实行分段式培养,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实验班实施弹性学制以及导师制,强调创新培养。中山大学通过高考成绩选拔100人左右的学生进入逸仙实验班,学生免试本博连读,日常教学管理采用全程导学制,促进精英人才的培养。北京师范大学[11]通过测评学生成绩,选拔5%的新生进入励耘实验班,采用贯通式培养,强化技能与综合素质,加强跨专业交流合作,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12]
三、专业内涵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条件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重大高校教学改革项目,是新时期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其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成为其重要的建设内容;十二五期间,质量工程在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五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其中实施了卓越培养计划,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的专门计划。
面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提升迫切需要,促进高校形成独特的学科特色与品牌专业,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高等学校分批立项建设3000个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正是国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特色专业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高校培养特色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此,我国许多高校把特色专业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形成专业优势,通过特色设计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也成为高校特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由此可见,对地方高校,尤其是工科特色专业进行创新人次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四、展望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改观,但培养的创新人才还是极其少数,很难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需要原创性创新型人才外,还需要工程应用等各类人才,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显得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其中,针对分类型创新人才培养,尤其是对于高素质工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培养,地方高校则成了主阵地。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包含着创新人才,不管哪类创新人才,其核心要素都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在得到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质量工程项目支持下,具备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需要在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量的复合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成,李勇,张敬,彭卫红.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启示[J].科技与管理,2009,11(1).
[2]王延年.英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启示[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4,(2).
[3]干武东.改革创新是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Z].今日浙江,2007,(5).
[4]韦秉兴,冯键玲,廖丽珍.日本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主要做法[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5]唐景莉.为优材提供沃土――中国人民大学探索人文社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报,2010,(8).
[6]王均义,张序余,陈如松,鞠国兴,金国钧.依托重点学科,教学科研互动,培养创新人才[J].大学物理,2006,25(11).
[7]郁道银,常辽华,滕建辅,武星.加强素质教育,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
[8]赵菊珊.大学有效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理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5).
[9]刘红宁,朱卫丰,康胜利.厚基础 重传承 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医教ECM,2014,33(3).
[10]谈小`,沙丽曼,张庭芳,等.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
篇5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综述
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备受瞩目,高度教育也是我国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推动我国高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举措不断,大量的投入和各类“工程”都在实施中。这更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创新人才需具备的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方式现状及问题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Y果与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以主题“创新人才培养”和篇名“创新人才”进行检索,检索的时间范围为2007-2016年,研究层次为高等教育,共计检索到1153篇文献。本文对文献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①研究机构。在1153篇文献中,清华大学的发文量最多,有20篇,其次是华中科技大学;②基金项目。对这一主题资助最大的是国家级基金,其资助的文献共有86篇;③期刊分布。发文量最大的是中国大学教学,有92篇,其次是中国高等教育,发表了88篇;④研究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科领域;⑤年份。文献数量主要集中在2010―2014年这个时间段内;⑥教育层次。在1153篇文献中,篇名中含有“本科”的文献最多,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这一层次上。
2 研究综述
当前,就研究成果数量而言,“在高等教育中进行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达到较大数量,并涌现出许多真知灼见的创新见解。其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了以下两点:①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②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2.1 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学者对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教育体制的问题[1-3]。我国的教学体制过于集权化与行政化,严重侵蚀学术权力,阻碍了学术研究特别是创新性研究活动的开展。②教学主体的问题[1-7]。我国教师的问题主要为优秀教师数目太少、功利心态严重和言传身教不到位等,学生的问题有传统的基础教育导致的先天不足、学习目的缺乏和功利心态严重等;③教学方法的问题[1,3,4,6]。重知识轻思维培养、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和重专业教育轻全面发展、灌输式教学、缺乏人才的目的培养、忽视创新培养和专业划分不合理等;④教学内容的问题[2,4,6]。以教材为主、教材内容陈旧、专业性与通识性处理不当等。⑤评价体系的问题[1,2,4]。主要表现在以传统的笔试为主、偏重课本知识、强调答案的唯一标准性,强调考试结果的重要性等。
2.2 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
(1)改革教育体制
从学校的内部治理制度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制度两个层面来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行政化管理和功利化管理转向人本化管理和学术化管理,政府的管理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为以政策引导、资源配置、信息服务和监督指导为主的宏观管理[3]。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从主要重视学历考察向注重学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考察和发展的转变[2];②建立广大教师都能参与的科研平台,设立惠及面宽的科研启动资金,提高各种层次和类型的进修机会;③在职称评定和奖励政策上看重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3]。
(3)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现有的教育方式从单项式灌输教育向双向互动式教育转型[8];②加强信息化教育建设。主要从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教育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入手[9];③教研融合。建立让学生参与科研的教学制度,从加强研究性教学和开展本硕博连读机制入手[4];④产学研一体化。根据合作层次和紧密度的不同,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可划分为非正式研究合作、契约型合作与知识转让、共同参与政府资助项目、人才培养、研发联盟与共建实体、技术孵化等六种模式;⑤实践育人。当前我国高校实践育人模式,包括项目化运作模式、高校与社区共建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基地化模式等。
(4)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4];②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更新;③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培养 。
(5)营造创新文化环境
营造创新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大力推行研究型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新模式;其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和师德教风的制度建设;第三,不断加强学风建设;第四,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6)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对学生而言,评价不能局限于考试分数,注重从笔试、口试、开卷、闭卷、论文、实验、实习、实训、作品评价、发明、研究报告、设计等多种形式和多个方面考核评价学生。其次,对教师的考评也要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考评指标包含在内。
3 简要评价与展望
3.1 研究评述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但是仍有部分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在研究内容上,一是没有对拔尖创新人才与普通创新人才的核心内涵加以区分;二是针对个案的研究比较丰富,缺乏一个整体性和统一性的归纳总结。
(2)目前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都是切片式的研究,比如针对某一学校或学科的研究。但是对创新群体成长路径的研究很少,缺乏对创新人才群体的持续跟踪研究。
3.2 研究展望
(1)拓宽研究领域。一是对文理科分别进行综合研究,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二是对拔尖创新人才与普通创新人才的核心内涵加以区分,探究其培养方法的差异性;三是加强对目前已有的研究进行一个整体性、统一性的归纳总结,指导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
篇6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学管理;体制创新
高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基地。当前,企业单位要求人才具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因此,高校教学管理要尽最大可能发现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然而,目前有些高校管理体制僵硬落后,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对高校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
在不断推进的国家建设进程中,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培养具有创造性思想和能力的创新人才是高校管理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为适应这一变化,高校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变革势在必行。高校的教学管理涵盖了学术和行政两方面内容,对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具有重大的影响。要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只有创新改革。
二、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现存的问题
1.高校教学管理理念的落后
国内高校的教学管理理念相对落后,不能够与时俱进。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对于学生的培养没有一个清晰的管理理念,没有确切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学生本身的发展需求不了解,学生仍处于被教师引导的被动状态,导致潜能和创新意识被压制,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2.教学评价制度不科学
学校以课堂测验和考试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成果,这样的评价方式导致了高校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多的是希望其具有强大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因此,目前这种落后的教学评价机制是不科学不健全的。
3.学分制未能彻底落实
国内高校大多引用学分制评价学生的学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落实到实处,其功能效用也没有得到发挥。高校设置的选修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完成学分的方式,没有体现学生个人的喜好,学分制实施不到位。因此,一些选修课程的教学计划流于形式,完全忽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授课过程也没有新意,照本宣科。
4.管理人才素质不高
教学管理的意义重大,但是国内高校管理人才资源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很多管理人根本不了解管理岗位的重要性,工作中马虎大意,应付了事,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完全满足不了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三、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1.改变教学管理理念
高校的主要职能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教育理念当随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要时刻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时俱进。高校管理面对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这一教育的主体。但当前高校的教育理念远远落后于时代,有的甚至是模糊不清的。所以,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要改变固有的想法,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完善评价制度
要完善科学的评价制度,首先要多方面进行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创造思维、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其次要完善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科学调整,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最后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落实学分制
加大对于学分制的实施力度,使之落实到实处。科学地为各个专业规划专业课和基础课,使学生专业知识强,知识面广。给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使学生能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在兴趣中培养创造能力和发散思维。
四、鼓励师生参与教学管理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师生服务,所以鼓励师生积极出谋划策,甚至参与其中。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切实为广大师生做好服务工作。
综上所述,当前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指引高校建立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高校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使学分制在高校中落实,完善教学评价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人水平。只有这样,高校才能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创新的人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11(12):157-158.
篇7
依靠科技进步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宝和成功经验,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而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和强烈。目前,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气象大国地位不相称,尚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需求,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科技资源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渠道不畅,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有待完善;实质性部门合作、协作机制尚需加强;部门内国家、区域、省级科技力量的布局、分工、合作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气象人才培养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约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科技服务型人才培养
篇8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士琦.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05).
[5]宋克勤.国外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01).
篇9
[关键词] 挑战杯 大学生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主体,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形成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作为时代的产物的创新人才也急需建立规范的培养模式。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地质大学根据社会的需要,从学生的个性与发展的角度,使能力的培养逐步取代知识的传授而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积极广泛借鉴现有成果,构建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批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综述
十多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始终把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理清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总结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途径。
1.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传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高校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为重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基础课程安排,确保学生自由选择选修课。在教学计划内,将全校的课程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主干课程平台、专业选修课程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等模块。在培养形式上,实现“多模式、多层次、多途径”推进。理科专业,以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型人才为目标;工科专业,以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文法经管类专业培养知识面宽、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可以部分学院为试点,建立本硕连培班,或者有计划地实施“3+1”、“7+1”方案、实施“订单式”培养人才方案。
2.“BEST OF BEST”等形式是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尝试
随着学科专业化的不断凸现,基地班等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平台的优势也日益彰显。高校从带动整个教学改革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建设基地,多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得以建设。基地班培养的人才基础厚、后劲足,60%以上的学生考取研究生,成为专注学术的研究性、创新型人才,受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普遍好评。同时,试验班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才的重要形式。试验班强调学科交叉和融合,强调外语的专门训练,强调个性化培养,成为大学生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基地。
3.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新探索
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大学生通过参加有组织的课余活动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育教学形式,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而大学生科技活动以其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颖以及与专业知识学习联系紧密等特征,成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国家和省级的“挑战杯”竞赛活动以其层次高、规模大、范围广、质量优等特点和空前的影响力、号召力,极大地吸引了广大学子投身第二课堂学术科技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新教育功能、实践教育功能和专业教育等功能,普遍增强了大学生投身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热情和信心,浓厚了校园科技学术氛围,培养了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涌现出很多高质量的优秀学术科研成果,很好地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解读
从课外科技活动衍生和发展而来的“挑战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挑战杯”模式),继承了“挑战杯”竞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宗旨,又在培养时代急需的创新人才课题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参考。
1.“挑战杯”模式的形成
学校为推进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制定了各种政策,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龙头,以资助类竞赛为主体,以科普类讲座,以及学术交流为基础的“金字塔”型科技格局。同时,通过多年举办和参加“挑战杯”竞赛,逐渐形成了建立在“大学生科研立项”基础上的项目遴选制度。
依托逐渐稳定的科技活动格局和日益成熟的“挑战杯”项目遴选制度,学校“挑战杯”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伴随“挑战杯”课题确定、项目研究、竞赛的开展与成果转化,承担“挑战杯”课题研究的大学生也完成了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创新实践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凝练这些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过程。
2.“挑战杯”模式的运行过程解读
“挑战杯”模式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以“挑战杯”竞赛的开展为主线,突出了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之间的良性循环。该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挑战杯”竞赛开展的过程与创新人才培养内容紧密衔接,不同阶段与培养重点的呼应既体现了专业性,又将其实用性和可行性展露出来。
(1)“挑战杯”项目遴选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
“挑战杯”项目在遴选制度的支持下,充分依托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等载体而出炉,即通过“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遴选具备潜质的优秀学生组成贮备人才;通过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申报组成储备项目;学术导师有意识的让有潜力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来。将两条线索结合起来组成“挑战杯”竞赛项目遴选机制。
“挑战杯”模式作用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表现在:一是强大的宣传攻势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释放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二是透彻的政策解析、深入的项目扶持,选拔和保护学生头脑中的创新“思想”。在模式的第一阶段,两种手段的紧密配合,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挑战杯”项目遴选得到很好的培养。
(2)“挑战杯”项目开展促进创新实践的落实
学生把自己的创新思想变成现实的创新实践是整个“挑战杯”模式最重要的部分。创新实践与“挑战杯”项目研究是同步的。“挑战杯”项目研究促进创新实践的落实主要是从不同研究阶段培养的创新能力体现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宏观控制能力是关键,这从“挑战杯”项目进度与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体现出来;实地调研与分析能力主要从数据与材料的搜集与分析中得到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对团队成员分工安排和控制活动结果这两方面得到提升;创新成果的表达对文字表达和编辑整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3)“挑战杯”比赛与成果转化成就创新成果的产生和创新人才的诞生
“挑战杯”竞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竞赛将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形成的作品转化成对实际生产生活有用的成果。在“挑战杯”模式下,创新成果也就是项目研究的最终结果。当然,研究的结论并不等于创新成果,也并不表示创新人才的培养画上句号,因为创新成果的产生依赖成果的转化,这就要我们构筑通畅灵活的转化渠道。
创新成果的产生是创新人才浓厚的创新创造意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的创新实践的有力证明。学校自参加“挑战杯”竞赛以来,始终保持着湖北省领先地位和发起单位的资格。截至2007年,我校创新人才累计获得学生专利70多项;在国内各类核心、重点期刊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若干。在2005年,学校创新学子参加了代表世界机器人足球最高水平的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决赛,夺得仿真5:5项目冠军,展示了地大创新人才的风采。
三、完善“挑战杯”模式,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虽然“挑战杯”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也在日益走向成熟,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机制的完善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还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从项目遴选和创新思维培养上下功夫
“挑战杯”项目遴选和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所需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就是氛围、平台和经费。围绕这三点,我们要做的是:首先,要加大宣传,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目前,很多学生、教师对“挑战杯”还很陌生,因此有必要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使全校教师、学生、社团、教研室,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均对其有足够认识。其次,要继承创新,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要在“挑战杯”主要依托的青年科技节、科研立项、“挑战杯”系列赛事等常规活动的形式、参与群体、效果评价等方面做更多探索,使这些平台能更大的发挥作用。再次,强化资助,保证科技活动顺利开展。一要设立固定的课外科技活动基金,作为课外科技活动日常活动的开支和对重点项目的支持;二要广泛地争取社会的支持,获取外界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资助。
2.从项目研究和创新实践上抓落实
要使“挑战杯”项目研究顺利进行,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实在实践层面上,在机制完善方面要做到:一是建立健全教师指导机制。主要形式为:认真进行选题立项指导。专业老师可根据自己的阅历和专业知识,准确地把握某一领域的前沿问题,总结出有突出价值的选题;科研过程指导。指导老师向学生介绍研究领域的前沿资料,引导同学对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二是巩固物质保障基础。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已有的资源,包括实验室、图书馆等,除保证正常的教学外,尽量为学生科技活动服务;积极发挥各创新基地的作用;以大学为基地,与企业、科研单位联合建立科学园或研究园,使其成为大学科研的有效基地;充分利用校外的教学、实习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三是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学生奖励机制方面,可考虑将学生课外科技成果与推荐免试研究生相结合、与综合测评挂钩或设立创新学分等。在教师奖励机制上,学校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有本科生参加自己部分课题的教师可以优先立项等。
3.从创新成果转化与扩散中出成效
“挑战杯”模式的成功运作,需要创新成果来证明,这就要建立必要的成果认定转化机制。为了使该模式能取得更大成效,利用成果的展示来发挥扩散效应也是必需的。在成果认定转化上,学校应该尽量为优秀的科研作品提供转化的渠道信息,如论文的发表、专利的申请,科技查新等,在学生无力承担相关的费用时,学校要积极出面协调,保护成果不至于流失。另一方面,对于极具市场价值的成果要尽快采取措施,提供必要的基础平台,将其推向市场,使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做出具体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挑战杯”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地大校办字[2006]61号
篇10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112-02
1 引言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表现出灵活、开放的个性,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具有冒险精神。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创新人才是被整个社会所需要的,能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在现阶段大学教育中,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也导致创新人才培养依然任重而道远。本文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2 当今大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存在的问题
阻碍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制度。我国一直采取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这种方式在当今信息化和科技化社会环境中已然显得落后。这种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从小学一直到高中,甚至大学,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即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大一部分学生从小学起就被灌输了“考试成绩”这个词,因此在学习中也一直按照这个原则,在考试中多拿高分,考进理想的大学[1]。但是这些思想观念太过于陈旧,已然要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而不需要只会考试的书呆子。但是在现在的大学中还有很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非常欠缺。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正是由于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才导致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不够强大。
大学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墨守成规 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这就要求各行业人才具备关联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以自身专业为核心拓宽研究领域,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由此可见,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教育教学课程的设置就应打破书本上死板的规划,教师也不能墨守成规,应以本专业知识内容传授为核心,渗透多学科融合知识,为学生思维的开拓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开新的思路,让学生意识到创新人才对于整个社会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大学教育教学方法单一 创新型人才所需具备的一大特点就是灵活和开放,而单一的教学方法恰恰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在实际的大学教育教学环境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2],由教师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甚至为学生能够通过阶段性考核而故意勾画重点。这种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并一直被要求的是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记好笔记,回家认真复习,对各种知识点进行机械化记忆,最终使学生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意识,也不愿开动脑筋主动去学习与深度挖掘课本外的内容,这样必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 突破现状,培养创新人才
现阶段的大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要突破当前的教育模式,创新培养人才的方式,以培养创新人才,并将这些方法进行推广。本文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出参考意见。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想成为创新型人才,必然需要具备创新意识,所以大学教育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这一方面的培养[3]。考虑到传统教学模式与当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矛盾性,本文认为在大学教育教学中应不拘泥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通过素质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进行开放式思考的机会。比如可以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市场营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不同的意见,而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学生提出方式的利弊。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会再受限于标准答案,而是能让自己的思维进行跳跃,结合与同学的讨论,得出各种结果。这便是在整个教学模式上进行的创新,更加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同时,这还需要教师能够自觉地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让学生不断进步,成为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大学教育对理论与实践的同等关注 创新人才,除了创新能力以外,“人才”两个字也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实际要求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多种不同教学方式,既要求大学生做好自身专业知识的?W习,强化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4],又要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因此,大学教育应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可以让学生在闲暇之时进行兼职,在前期并不需要很困难的工作,类似于发传单、销售产品的工作即可。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大学生沟通交际能力,不仅为大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还能得到一笔收入。这对于大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并积极发挥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创新课程体系,改善校园整体环境 学校除了要对大学生进行培养以外,同样不能忽视校园环境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大学教育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断创新的能力。正因如此,大学教育应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现在的大学课程一般以所学专业为基础进行扩展,本文认为大学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应在遵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思想基础上,在课程安排上采用针对性的方案[5]。如在历史专业课程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换言之就是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让学生能将所学的书本知识通过教学的过程转化为实际的能力进行掌握。另外除了本专业的课程学习,还可以适当安排跨专业课程,这可以促进大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这些工作的开展能够改善整体的校园环境,使教育不再受专业知识的制约,从而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