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31 16:1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秋天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秋高气爽
一叶知秋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金风送爽
春兰秋菊
秋风萧瑟
金风玉露
叶落知秋
秋风落叶
秋月春风
丹枫迎秋
秋收冬藏
落叶知秋
秋高气肃
春去秋来
秋月春花
秋高气和
橙黄橘绿
层林尽染
秋高马肥
落叶飘零
稻谷飘香
北雁南飞
寒蝉凄切
梧桐叶落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平台
小学课文朗读
)
2
描写秋天的佳句
1、金黄色的叶子,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飞来飞去。
2、深秋时节,枝头黄叶被一夜秋风吹尽,遍地都是,好像铺了一条黄色的地毯。
3、落叶开始举行起了《舞林大会》,他们穿着明黄、暗红、淡紫的纱衣,旋转起来,宛如数十只的蝴蝶,翩翩起舞。
4、秋天,叶子一片片落下,带着一丝丝的遗憾,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们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
5、身披绿色长发的垂柳,今日已变得枯黄干燥,伴着凉爽的秋风,一片片落叶纷纷飘下,仿佛一个个小女孩为游客翩翩起舞。
6、落叶离开了母亲,独自去旅行了,体验那五彩缤纷的人生。她要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去演绎生命中最美丽的乐章,最精彩的歌。
7、秋天的落叶落英缤纷,层林尽染,就连诗人龚自珍也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爱秋天,我更爱秋天的落叶!
8、叶子从大树上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大雁展翅飞翔。地上洒满了落叶,像一条金光大道,载着我的梦想伸向远方。
9、秋天,杨树叶子黄了,挂在树上,好像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飘落在空中,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落在树旁的小河里,仿佛是金色的小船。
10、天空中,换装的叶子在翩翩起舞。山涧里,叮咚的清泉在随舞轻歌。他们是在默默地为秋花祝福吗?还是与秋花一起在享受这静美的温情时刻?
11、当清晨第一缕凉爽的风从窗外飘进来,吹在脸上,很凉爽。当第一片树叶从枝头随风飘落,落在满是落叶的地上。仿佛闻到了秋天的味道,听到了秋天的声音。
12、金秋十月,树上那稀稀拉拉的叶子,干得像旱烟叶一样。大地妈妈敞开宽阔的胸怀像是在迎接、拥抱归来的孩子,落叶回到大地妈妈的怀里,甜蜜地跟泥土睡在一起。
13、秋风瑟瑟地刮着,伴着心中的一丁点儿惆怅,树叶依旧翩翩起舞,看不出一点儿忧伤。在人们眼里,秋天往往是悲凉的,然而,在我的眼中,秋天却有异样的美。
3
描写秋天的精彩语段
1、秋天的树叶就是这样五彩缤纷,黄的如金,绿的如玉,红的如火等等,把秋姑娘打扮得格外妖娆。一阵凉风拂过,金黄的树叶,摇拽着一把把小扇子,从空中飘飘而下,似乎在诉说着一个美丽的童话。
2、在秋天,在秋日思语的美妙的旋律里,生命的琴弦在拨动着每一个生命的落叶,有时如狂风暴雨的倾斜大地,落下金黄的一片美丽的绸缎,铺满来去的生命的旅途,有时如飘渺若纱的梦幻女郎,轻轻地低落,不愿去惊醒沉睡的大地,悄悄地走来,舞步轻盈地飘散在风的方向。沉淀,消融着那份寂寞,那份徘徊的影踪。
3、又一阵风刮来了,来的是那么猛烈,又是那么深沉。漫卷着枫叶,也一片片飘落。我看着一片片飘落的枫叶,不禁思绪万千。叶落无痕,的确,落叶是那么宁静地落下来了,无声无息,令人丝毫无察觉。
4、有人说,秋天的落叶是枯槁的,没有任何价值。我却不以为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坠落在秋天的它,溶入泥土成为大树妈妈的养料,孕育着春的希望。我相信,在明年春天的嫩芽里,一定有秋叶淡淡的微笑。
5、一阵微风吹过,树上的树叶“沙沙”做响,我低头捡起一片树叶,这片树叶像一只小手,头尖的红色仿佛要滴下来,咦,为什么枫叶到秋天就会变红,哦,原来是因为秋天的气温比较低,破坏了枫叶里面的叶绿素,把叶绿素变成了花青素,所以秋天的枫叶是红色的。
6、秋风,像一位少女。穿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来到人间。你瞧,秋姑娘来到田野里把一朵朵棉球染的洁白如雪,玉米见了秋姑娘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白牙;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然笑破了肚皮;稻子却特别地懂礼貌,俯着腰迎接久别的秋姑娘;高粱向来是怕见生人的,这不,见了秋姑娘;还不好意思呢,脸都涨的红红的。
7、秋风吹来,银杏叶就随风一起摇摆,像在为我们扇风。这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钻进了我的脑袋:秋天之所以那么冷,会不会是被它们扇成这样的呢?我看了看银杏树,它似乎在向我点头。银杏树的叶子是淡黄色,用力摇晃,树叶犹如一只只黄蝴蝶翩翩起舞。
8、秋姑娘来到了庭院。你瞧。争奇斗艳,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走进果园。看到了含多种营养的鸭梨;一串串珍珠似的葡萄由绿色变成暗红,长的又圆又大晶莹透明,像玛瑙似的。葡萄摘下来,我挑了一个大的放进嘴里又甜又酸,果汁极多,真好吃。枣树上结满了一颗颗亮晶晶、红嘟嘟的小枣,咬一口是那么的甘甜,那么的脆。
9、深秋,天地间已经奏响了冬的前奏。秋雨的小夜曲拉得如痴如醉,引来无数旁听者;冰雹的鼓号队已经准备就绪。听,我们已经隐隐听见了它们出征的脚步声;看,雪与雨的芭蕾舞业已开场。瑟瑟秋风是冬天的前奏,它们吹响了提醒野生动物们的越冬的最后一声警笛。
10、突然,一阵微风吹过,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迎面扑来。我“顺藤摸瓜”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果园。果园里一个个红红的苹果像害羞的小姑娘朝人们微笑,黄澄澄的梨像葫芦似的挂满了枝头,橙黄色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十分诱人,还有红玛瑙似的枣子油光闪亮,各种各样的水果真让人垂涎三尺。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平台
小学课文朗读
)
4
描写秋天的诗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坤《古风二首》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黄巢《不第后赋菊》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李峤《风》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
白朴《天净沙·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王维《山居秋暝》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杜牧《秋夕》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5
描写秋天的范文
范文(一)
一场大雨过后,秋姑娘带着画笔.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她把大地画得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美丽极了!
秋姑娘来到公园里用她的画笔轻轻一挥,霎那间公园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美丽的仙子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红得像火.黄得像金.白得像雪......一棵棵高大的银杏树,黄澄澄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金扇,扇哪扇哪,给人们带来一丝丝凉爽。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耀眼.灿烂,一片片火红的枫叶飘呀飘呀,就像一张张明信片写满了给大地妈妈的祝福!
秋姑娘又来到果园里,用她的画笔轻轻一点,哇!好一片丰收的景象,一个个红红的苹果像小朋友的笑脸挂满枝头。甜甜的菠萝像一只只黄色的小刺猬。紫莹莹的葡萄像珊瑚珠.像玛瑙串十分惹人喜爱。火红火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通通的小灯笼似的。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飘哇飘哇,飘到农民伯伯的心坎里去了......
秋姑娘,你真是一个伟大的画师!
范文(二)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百花凋零、草木枯萎的季节。有许多人赞美春天,因为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有人称赞夏天,因为夏天是个百花齐放、树木茂盛的季节。然而我却更爱这迷人的秋天。
你看,田野上有金黄的稻子,秋风一吹,就像连绵起伏的波浪。一把把火红的高梁,像通红的火把,仿佛一位位小士兵挺立在果园里守卫着这些珍贵的粮食。还有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圆溜溜的苹果,就像一盏盏红通通的灯笼挂满了粗壮的大树,挤来挤去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多么惹人喜爱!看一眼,能让你口水直流;闻一闻,香喷喷的;吃起来香甜极了,让你好长一段时间,嘴里还留着可口的香味!远处那一片片枫叶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蝴蝶在翩翩飞舞着,似乎在空中欢快地嘻戏!风啊,轻轻地、温和地吹着,是美丽的秋姑娘缓缓而来。
我最爱迷人的秋天!
范文(三)
秋天来啦!瞧!树林里,枫树穿上了火红的衣裳;田野里,稻穗扎起了金黄的头发;果园里,各种各样的水果聚在一起。到处一派丰收的景象。
在金色的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收割金灿灿的稻子,红红的高粱。果园里,果子熟了,硕果累累,瓜果飘香。苹果红红的,梨香香的。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星期天,小朋友们早早地来到山顶上放风筝。阵阵凉风吹来,吹在人们的身上凉丝丝的。望着蓝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看着越飞越高的风筝,舒服极了。
我爱这美丽的秋天!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平台
小学课文朗读
)
范文(四)
转眼间,美丽的秋天来了。
秋天的田野里:成块的麦子像金黄色的地毯;挺拔的高粱黑红黑红的,像一团团火;成片的棉花雪白雪白的,像朵朵洁白的云。
秋天的果园里各种各样的水果成熟了,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紫莹莹的葡萄。
秋天的公园里树叶纷纷飘落,就像一把把降落伞,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向日葵、、海棠花都开了,真是五彩缤纷、俱全啊!
啊,秋天真美呀!
范文(五)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可我最喜欢的还是秋天,因为它很凉爽,又是丰收的季节。
秋天,凉凉的,每一个人都加厚了衣服,就连太阳,也少了加热的活力。可是,大地妈妈最高兴了,她又穿了一件黄色的衣裳,似火的枫叶,其它叶子都黄黄的,在空中跳起了舞。
秋天,也是丰收的季节。水果们一个个在树上欢蹦乱跳,盼望这人们去摘它,梨也晃晃身子,似乎要到我们肚子里旅行一趟·······
秋天,真是瓜果飘香。庄稼地里,五谷丰登:高梁燃起了火红的火把,稻谷向我们弯腰敬礼农民伯伯也高兴极了。
我爱秋天,因为它凉爽、美丽,还有丰收的喜悦,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范文(六)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野里稻谷熟了,阳光下金光闪闪,微风里,掀起阵阵稻浪,仿佛在向人们炫耀自己的丰收成果呢!蝉声儿消,野儿开,香遍了秋野;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把田野梳理得井井有条;秋光如同发亮的银珠,蓬蓬勃勃地在田野上闪耀。
在秋日艳阳的照耀下,小溪清澈见底,偶尔一群群小鱼游到河面上嬉戏,时而隐,时而现,仿佛同秋姑娘躲着迷藏。河堤上的梧桐树结满了浸透红汁的果子,只要秋风儿一吹,熟透的果子就会掉在水里面。小鱼儿看见了,争先恐后地去啄食。
篇2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题记
有的人,喜欢春天,喜欢那“四时可爱为春日,姹紫嫣红总是春”的蓬莱仙境有的人,喜欢夏天,喜欢那“天阶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斗转星移的夜空有的人,喜欢冬天,喜欢那“无尽飘雪萧萧下,银装素裹雪梅开”的冰雪世界。而我,唯独喜欢秋天,喜欢它“古道秋风红叶落,不尽长江滚滚流”的长风落叶的境界,喜欢它“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的感觉。
秋天的美,是常人体会不到的。只有当你亲自站在古道上,感受着一阵阵秋风,让秋风吹散你的头发,吹动你的风衣,看着落叶萧萧而下,才会享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我承认春天是四季之首,但是有哪个季节能像秋天那样爽快,那样洒脱,令你能感受到沧桑的体验呢?谈古论今,描写秋天的诗词可谓数不胜数,至今我还很清楚的记得刘禹锡的《秋词》里,那气势磅礴犹如滔滔大海般的诗句。
秋天的月亮是最圆最美的,令远在天涯的游子们怀念亲人,这正应验了一句老话“中秋佳节倍思亲”。这又让我想起马致远的《秋思》以及白居易的《望月有感》,这两首催人泪下饱含思念亲人的诗词至今在我耳畔徘徊。
秋天最美的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飞回巢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连飞,这更是让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令人心旷神怡。
秋天最令人兴
慰的是植物的果实。它们是大自然赐予劳动者的恩惠。秋天,大地到处都是果实,它们露出善良朴实的面孔,等待着来自劳动者的采取。第一阵风吹过,所有结满子料和果实的植物都把丰足的头吹向大地。这是任何成熟者必有的谦逊姿态,也是对孕育了自己的母亲一种无语的敬重和感激。果实累累的秋天告诉人们一个真理。它叫任何劳动都不落空,它让所有的劳动者都能看到成果,他用最纯正的言词暗示我们:只要付出劳动,就一定会得到果实。
篇3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秋词》是一首言志诗,这首诗是诗人刘禹锡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当时诗人虽被贬谪,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这也是《秋词》的难能可贵之处。
首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说的是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诗人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首句反映了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一个“悲”字写尽历代文人逢秋之心境,为下文诗人写出与众不同之笔尽其所能。这里,诗人直率坦言,喻“秋日胜春朝”。一个“春”字点出富有朝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秋,恰与前句的“寂寥”形成鲜明比照,一下子表现出诗人乐观向上的心态:不因秋景之衰而气竭,也不因仕途的不顺而气馁。这是诗人的议论,他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其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说的是: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诗人的诗兴飞到蓝天上了。这句诗是这首诗的名句,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通过对晴空“鹤排”云天的描写,本诗展现了一幅独特而富有活力的秋景图。诗人也许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视“鹤”为不屈的化身,借以表现自己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高洁情操,再次体现出诗人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另外,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古代诗词中,大多是先写景后抒情议论,而刘禹锡的《秋词》却一反传统,先议论抒情,后描写。这样,就使得整首诗在构思上另辟蹊径,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达标练习
1.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 的心境。
2.“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诗情”指的是什么?
篇4
一、影视资源在听说模块中的应用
影视资源可以作为听说教材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将声音与画面结合在一起,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动听的声音再加上画面的展示,结合语文课本中知识的难点与重点,简化概要地将知识传送到学生的脑海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如在散文诗《金色花》的教学中,教师将关于金色花的影视资源引入到教学中。“假如我变成了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在教师朗诵此段落时,将这一段相关的影视资料播放在多媒体上,学生根据影视资料中的画面感受散文中美好的情景,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观看“金色花”的教学视频,并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将课文中的文字对话演变成声音,类似于“你到哪里呀”“我不告诉你,妈妈。”这种对话,通过画面与声音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学生可以模仿语句的音调,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诵水平,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
因此,在初中语文听说模块中引入影视资源,通过声音与配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影视资源在阅读模块中的应用
影视资源不仅可以在语文听说模块中应用,还可以应用到阅读模块中。影视资源是超文本的优秀课程资源。因此当学生观看影视资源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影视资源探索语文世界的精彩与奥秘,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c总结能力。同时由于影视资源的综合性与广泛性,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此外,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视频,可以更快地融入到语文知识的海洋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如在《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中,教师将课文知识转化成“文字”与“视频”,将课文中双腿残疾的“我”以及默默承受的“母亲”用视频进行描述与刻画,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并思考在文中有几次描写到“秋天”以及为什么其题目叫“秋天的怀念”等相关问题。
通过学生对相关视频资料的观看与阅读,利用很短的时间就找出文中有3次描写秋天的场景,分别是“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而针对于此文为何命题为《秋天的怀念》,学生也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有“是由于对作者母亲的想念”,也有“是对作者当时糟糕生活心态的反思”。影视资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既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影视资源在写作模块中的应用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除了体现在以上两个教学模块之外,同时对于写作教学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影视资源具有一定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学生通过资料视频进入到想象空间中,触动了学生的思想与灵感,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指导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写作。同时由于影视资源的广泛性与综合性,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间接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灵感源泉。
篇5
一、 课堂上津津乐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老师引导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的主要途径。古诗词是课堂学习的内容之一,是我校多年来颇有成就的实验项目。“今语不断吸收古语的精华,古语不断丰富今语的表现力”(刘国正语)。老师循循善诱,学生津津乐学。
1. 激发诗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学”源于兴趣。要让学生津津乐学,首先得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古人“诗兴大发”而作诗,诗乃诗人灵感所致,故而课堂上也应激发学生的诗兴,让学生“乘兴而学诗,想学,爱学,欲罢不能,效果方能显著。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呢?这就要求老师在导语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语言、板书设计等诸方面详加体现,尽量注意趣味性、生动性,富有感染力,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学不疲。
如教学《游园不值》和《绝句》,设计优美的导语(1):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且看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和南宋僧人志南的《绝句》(幻灯打出两首诗);
设计导语(二):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我们今天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 感受诗情。唐诗重诗情,以情为胜;宋词有理趣,以意为先。唐诗如“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人白居易借萋萋芳草,抒发离别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歌颂了母爱,可谓情真意切。宋诗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虽是对游园不值的诗人的一种宽解,但又能超越诗的意境,给人以哲理的启示:一切有生命力的事物,是任何力量也难以禁铟的。学生品读诗词,体味诗中之情,感悟诗中之理,与诗人进行穿越时空的交流,思想碰撞绽放火花,感受人生的质朴,体味美丽的意境。
3. 吟诵诗词。学生理解了诗意,感悟了诗情,再水到渠成地去吟诵,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进一步体味个中诗情,设身处地感受,当一回“小诗人”,用自己的嘴传达出诗意和诗情,从而达到审美的功效,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显著地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 活动时琅琅吟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诗使人聪颖”,多读多背,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当今社会,是大信息化时代,多读多背,对学生尤为重要。正如鲁迅所说:广泛吸取知识,就像蜜蜂酿蜜一样,必须采过许多的花,才能酿出好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那所得就非常有限了。千百年来,我国更有“长者吟,壮者书,子女学,童稚背”的文化习俗。郭沫若先生在回顾幼年学诗时这样说过“儿时囫囵地背得许多唐诗,当时并不解其意,然而入脑了。年长事更,逐渐明之,解之,融于心,调度于笔。”所以我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多背,每周一节辅读课,安排学生读背古诗,博闻强记;活动课上,开展赛背古诗活动,如“赛诗会”,“我最喜爱的一首诗”,“向你推荐一首诗”等等,创设学诗的气氛,古诗分类吟诵,妙趣横生。如“春天的诗”,“四季诗歌来相会”,“花诗”,“竹诗”,“鸟诗”,“李白诗歌朗诵会”等,学生你读我吟他诵,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学生博览、强记,然后反刍、细品、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既感受到了古诗的美,还从中学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有地理知识,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的瀑布多么壮观!有历史知识,如“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朝的杨贵妃可真会享福啊!学生不断从古诗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头脑,拓展、延伸了自己的知识界面。
三、 生活中处处有诗
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过:“有这样诗人灵魂传统的民族应有气吞斗牛的气势才对”。学生大量背古诗,“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厚积”的基础上,我适时指导学生“薄发”,让所学的古诗走进他们的生活,融入平时的写作活动,进一步陶冶情操,产生审美怡情之功效,让孩子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如写作时,在理解的基础上,乘热打铁,启发他们引诗入文,点铁成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积极发言。如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来描写春柳;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描写夏荷;用“一树寒梅白玉条”来赞美冬日雪景。作文时,引导学生活用诗句,进行适当创新,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如描写秋天的落叶时,能写出“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绘园内美景,能写出“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口语交际时,能说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过程中,能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勉励自己不断学习;站在山顶上的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下”等。学生内化吸收,古曲新弹,使现代生活中充满古典美,充满高雅的情调。学习古诗,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了记忆,锤炼了意志品质,发展了个性,收益颇多。
篇6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绘画;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47-01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诗歌意涵的引领,要么让学生将诗词的意思一抄了事,要么直接让学生背诵,导致诗词教学只求能背而不求解,妨碍了学生对诗词的解读。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借助动手绘画这一途径,让学生在涂鸦的同时,将诗情和画意融为一体,由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
一、借道绘画,领悟诗歌意涵
小学教材中,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意涵。教师可借助有效的绘画途径,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带领学生领悟其中的深意。
比如,人教版教材中《草》这首诗歌,诗人紧紧抓住草原中的野草,对其顽强的生命力给予真诚的赞美。虽然内容直白浅显,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其中丰富的情感意涵,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此,我让学生借助绘画来体会这首古诗中的野草精神。我先让学生观察野外的小草,然后根据观察和理解,拿出画笔进行描画。学生画出了一片嫩绿的、生机盎然的草地,并指出这是春天的小草。我追问:“夏天的草是什么样的?秋天呢?冬天呢?”学生画出了夏天草的茂盛与深绿,秋天草的黄绿相间,冬天草的一片枯黄。我让学生用古诗中的句子来表示自己的画,这样学生便深刻理解了“一岁一枯荣”的含义,并体会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二、借道绘画,扩展丰富想象
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绘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诗歌意象融合在直观形象的图画中,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乡村四月》一诗时,我先让学生诵读古诗,之后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开始想象,然后说说自己想要画什么。有学生说,想要画一片绿色的大草原,那里有蒙蒙细雨,淡淡烟雾,还有茂密的树林;有学生说,想要画一片生机勃勃的稻田;有学生说,想要画出飞翔的杜鹃鸟,飞得累了就站在枝头啼叫。此时,我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是什么样的颜色?”学生展开想象,这里的山是绿色的,草是绿色的,山坡上的树木是绿色的,田地里的禾苗是绿色的,江南的水也是绿色的……在这样的想象空间里,每一个学生都借助绘画,将诗歌中的美景诠释了出来,不仅理解了诗歌的丰富内涵,而且在绘画中提高了审美能力,扩展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借道绘画,突破诗歌难点
在古诗词教学中,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学生理解诗词中的句子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就需要借助绘画设置相应的阶梯,带领学生自主探究、自由体会,逐步领悟诗歌中丰富的情感。
比如,在人教版课文《渔歌子》中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词人闲适的心情。@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所在。为此,我先让学生根据词的前两句内容,画出景物。学生画出了一座山,山前有几只展翅飞翔的白鹭,山脚下,河水边,桃花正在盛放着,娇艳的花瓣落在水中,流向了远方;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正在水里游来游去。这是远处的景物。那么,在近处有什么呢?学生继续画了江边垂钓的老翁。他身上披着绿色的蓑衣,头上还戴着斗笠,小雨轻轻地落下来,他却浑然不觉,仍然在专注地钓鱼。根据学生画出来的这幅图画,我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要画出白鹭呢?白鹭代表了什么?”学生这才领悟到,白鹭是自由闲适的象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正如垂钓的老翁一样,乐而忘归,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深情。由此,学生借助绘画,对词中蕴含的情感内涵有了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借道绘画,品析诗歌修辞
小学教材选用的诗词不但词句优美,而且运用了巧妙的修辞手法。学生借助绘画,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匠心独运,从而汲取丰富的文学养料,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望洞庭》一诗时,我让学生根据平时对生活的观察,画出远山和湖水,还有悬挂在高空的月亮。学生勾勒出诗中的景物之后,再根据诗歌的描写,涂上颜色。他们涂上了蓝色的画面,淡黄的月色,并涂出了绿色的洞庭山。但在诗中有一句“镜未磨”,该如何画出来呢?学生仔细思考后,发现当湖上没有风的时候,湖面就会宛如没有磨过的铜镜一般,与天上的月色交相应和。由此,学生借助绘画,品味到了诗人借助巧妙的比喻,将平静的湖面比作了一面铜镜,形容波澜不惊的湖水与秋月交相应和的美景。
篇7
1.案例背景
传统的诗歌教学,常常重分析,常常是“就词论词、就句论句”。理性的讲解,致使最具感染力、想象力,最具文学味的诗词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技术课,完全失去美感。学生往往因不能进入诗的意境、领会诗的韵味而觉得枯燥无味。利用多媒体传递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影视等信息创设教学情境,做到形声并茂、音画同步,从而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诗歌教学由传统的重分析,转到启发学生想象,体会诗歌中的内蕴美上来,为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共鸣营造心境,让课堂扬溢着诗意。
2.过程描述
2.1 看秋天。第一节诗歌的画面感最强,露珠、幽谷、镰刀、背篓、竹篱等带着农家秋天气息的事物,容易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一幅具体的农家丰收图。因而我让学生描绘在他们脑海里形成的画面,事际上也是让他们将诗歌中的具体意象,通过语言的表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意境,体会这种意境就是读诗的目的之一。然而诗歌中有很多内容是图片无法表达的,于是我用多媒体出示一幅学生作品,让学生们谈谈还有哪些文字内容是画不出来的,目的是通过文字与图片的比较让学生深入文字,进一步感受到诗歌语言独有的凝聚力。
2.2 品秋天。在对第二节诗歌的处理中,我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体会文字,介入了一段对比文字,删去了原诗中“冷雾”、“圆圆地”、“乌桕叶的影子”、“满”、“轻轻地”、“游戏”等充满秋天味道以及诗歌情感的词,让学生比较两段文字,让学生通过文字之间的比较,体会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而体验到作者语言的优美与表现力。这比学生单纯的寻找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都急于发现我漏掉的部分,积极性很高。
2.3 听秋天。前两节诗歌侧重于描写外在的景物和人事,第三节诗歌则重在写人的内心微妙的变化、感觉,提升了全文的情感。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用音乐,因为音乐最能走进人的内心。我用了两首不同的音乐,一首是明朗欢快、情感激烈的乐曲,而另一首则是略带忧伤,情思飞扬的《少女的祈祷》,让学生在两首具有强烈对比的乐曲中感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将诗歌中含蓄表达出的少女的思恋之情解读出来。
3.教学反思
3.1 教学媒体运用的反思。这节课,我制作了优美的,充满秋天意境的网页课件。课件用落叶、枫叶、蓝天、白云、稻谷、蜻蜓、果实等等秋天的典型事物渲染秋天的氛围;用音乐渲染秋天的意境;让学生在图片、音乐、flas的渲染之下,感受到浓浓的秋意,从而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表达的意境与情感。这是本节课的最大特色与亮点,就是这优美的、处处弥漫秋天的气息的课件,这为传统的诗歌教学拓开了一条新路,帮助学生理解与体会诗歌的意境。优美的课件为学生的朗读、品味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3.2 图片、音乐、文字并不是单纯地介入。诗歌的语言不能过多地去分析,所以我借助其它手段引导学生去体会。在三段的诗歌中,我分别借助图片、文字、音乐的介入,引导学生去体会、去品味。如在“品秋天”这一环节中,通过文字的删减比较,通过对个别字词的品析,学生马上领悟到诗歌的意蕴;在“听秋天”这一环节中,通过两种不同音乐的比较,学生领悟到本段的诗意,提高了学生对诗歌的意境的体验。
篇8
关键词:古诗词 鉴赏 挖掘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72-01
学习欣赏古诗词对于生积累优秀语言素材、提高作文能力,积累传统文化营养、陶冶文学情操都有很大益处。古诗词区别于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形式的最大特点在于诗词语言的概括性、凝炼性,其最大的艺术魅力也在于能以最概括凝炼的语言蕴涵非常丰富的景色描写、事件叙述、情感抒发,在诵读欣赏古诗词时,如何才能发掘出古诗词中的丰富内涵?如何才能品读出诗词中的真正韵味?我们不妨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翱游诗海,去畅观词坛,去享受古诗词的艺术之美。
1 在诵读欣赏古诗词时,先要通过想象去理解诗词中单个字词蕴涵的丰富信息
一个字或词,除了它的词典意义外,放在诗词中,更有它具体的诗词语境意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理解的重点内容。
对于描写人物的字词,我们要能想象到它里面所包含的立体可感的动作、行为、情态、神貌等内容。
如,李白的《静夜思》,每个学生都耳熟能详,但要真正达到理解诵读的境界,必须意识到“举头”、“低头”、“思”、“望”四个词不能做简单的动词理解,要想象诗人客居异乡之夜,因思念故乡亲人难以人眠,忽而抬头遥望明月,忽而低头哀声长叹的神情和心理活动。
对于描写景物的字或词,我们要想象到它所蕴涵的色彩、声音、动静、力度等信息。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据“深”字应该想象到溪亭中莲枝茂盛、藕耗烂漫的情状,否则就不能理解,为何词人驾舟会误人花中;据“惊起”一词应该想象到鸥鹭被惊动飞起时的啼叫声和翼翅拍打溪水的声音及词人反被鸟叫惊吓的呼叫声和奋力挥桨划动溪水的声音,能想象到这些声音、情状,才能体会到词里传达出来的活泼热闹的青春气息。
2 诵读欣赏古诗词时,应该把诗词中所写之景组合想象成一幅立体可感的画面,才能对诗词有一个整体印象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首诗是纯粹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诵读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诗句所写之景在头脑中绘成立体的画面:秋天傍晚,西天夕阳映红半江水,逐渐地,凉露下降,一弯如弓新月挂天边,“可怜”一词将作者的喜爱、欣喜之情直率自然地表露出来。运用想象方法背诵古诗词时,要使学生想象出的画面真正吻合于诗词内容,必须学会借助诗词以外的东西。一是借助生活中的经验,如对色彩、声音、动感、力度等景物特点的想象;二是借助影视剧中的古代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场景、动作仪态等,如古代女性的衣着打扮、神情行动等。只有在生活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并积累这些知识,才能使想象的画面丰富生动起来。
3 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品德素质教育
过去,我们曾片面的认为品德素质教育应是政治课的任务,语文教学只要立足于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即可,殊不知语文教学中品德素质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指的品德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字传统和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文中学做人。
古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古文化积淀,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素质教育无疑是一个最佳途径。例如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教学中,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给学生讲述了文天祥誓死不投降的感人事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体现了文天祥人生观、价值观的诗句深深的感动了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堂语文课中也一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又如在《硕鼠》教学中,学生们通过作品不仅了解了奴隶社会中奴隶主们残暴无比的统治、奴隶们暗无天日的生活,还在对比中油然而生出对他们今天拥有的幸福生活的珍惜。在古诗词中这样的品德素质教育题材是数不胜数的,同时这样的教育又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自然的渗透,往往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故而,教师如果抓住古诗词教学这个契机,一定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语文中学会做人。
4 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篇9
关键词:《蝉》 同题阅读 背景 主题 手法
诗词欣赏对很多师生来说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欣赏优美的诗词,本是一大快事,为什么很多学生会望之生畏呢?最核心的原因应是忽略了学生应该掌握而且希望掌握的是这首诗为什么好,所以,要改变学生怕读诗的现象,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诗词鉴赏的方法。我们认为,同题阅读法不失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良方。
所谓同题阅读法,指的是把相同或不同的诗人对同一事物、感情有了相同或不同的感受而写下的诗歌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法发现他们的异同、优劣,从而达到提高阅读兴趣和鉴赏水平的一种方法。下面仅举一例,以期能窥斑见豹。
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均写过以《蝉》为题的诗,分别处于初唐、盛唐、晚唐三个不同的时代,他们选同事物来作为自己吟咏的对象,这决定了三首诗的共同之处,即这三首诗都是托物言志、寓情于物,所咏之蝉,都可以看作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但是,三人所处的不同的时代环境和个人遭遇,决定了这三首诗有更多的不同之处。
虞世南是李世民做秦王时的“秦府十学士”之一,一直颇受李世民的器重,李世民即位后,虞仕途畅通无阻,难免有些自傲之情,本首咏蝉诗恰好唱出了他的心声。
“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第一句的“垂委”就暗示着显赫的官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簪缨”代指高贵的官宦),一句“垂委饮清露”,便把这种清高给予了说明,第二句也是人格化的描写。蝉居于高处,声音入耳动听,也就不难让人联想到其象征的高尚风韵。
三四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既是对蝉清高的进一步说明,也是在前面两句的基础上生发的议论。读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这蝉是诗人的化身了。
《在狱咏蝉》一诗,是骆宾王仪风三年在狱中所作,大多数认为他是被诬陷而下狱的,具有侠义性格的骆宾王蒙受如此不白之冤,就借用蝉来替自己的清白申辩,渲泄心中激愤之情。
诗的首联点题,“西陆”交待了时令已是秋天,在失去自由的时候,在秋风肃杀的秋天,听到寒蝉时续时断的鸣叫,唤起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无限惆怅与悲戚,一个“侵”字,恰如其分的表现了诗人忧心忡忡的心境。颔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发诗人悲苦烦扰的心情。颈联表面写蝉,实际上是以蝉的困厄处境比喻自己仕途曲折,蹉跎难进,受谗言诽谤良多,身陷囹圄,辩辞无以传递。诗句委婉,意在言外。尾联一句话为深沉的慨叹:现在世上谁人看重高洁,又能指望谁来为我昭雪呢!
李商隐《蝉》亦是咏物诗,首句闻蝉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品格高尚。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时时“难饱”,这又暗合作者身世。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故哀中含“恨”,但这样的鸣声是徒劳的,因为它仍不能摆脱难饱的困境,这里作者表达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污,所以生活清贫。
颔联把诗人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但碧绿的树叶,并不为它的嘶叫而动心,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作者仍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颈联出现转折,作者辗转各地,仍是小官,所以自称薄宦,四处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他思念故乡了,想到家乡杂芜遍地的荒凉景象,作者急归心情更为迫切。尾联用拟人来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与抒情结合起来,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蝉的难饱正与诗人自己举家之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命运相似的薄宦者应该回家了。
以上三首咏物诗,所咏者为同一物,感情却绝不相类,为何有这样的结果,探究起来,一是三位作者所处的环境使然,一为春风得意,一为身陷囹圄,一为落魄失志,处境大异,感受自然大不相同。所以,分析诗歌,背景是不可或缺的,此为鉴赏诗歌时要注意的一重要之处。二是诗人在写法上各有妙处,虽其宗旨都是借物喻人,但虞诗纯为写物,不涉及自身丝毫,然人仍能从中窥出以蝉自喻的深意,这实在是作者抓住了蝉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所以显得特别传神。骆诗和李诗皆是寓情于物、融情于景,都是借蝉声之悲以衬心中之苦,骆诗还用典故来加强思乡之意,更深一层,涵义更丰富。李诗在写蝉饮清露方面与虞诗相似,皆以蝉之高洁喻己之高洁。只是虞世南正处仕途通畅之际,故于自矜之中含有得意,而李商隐却陷入了牛李两党的夹缝当中,进退两难,颇为尴尬,所以全诗洋溢着有才不能施展,居高无人提拔的困境,使作者不由得引发了归田园之思。
总之,鉴赏诗歌如能从比较阅读入手,晰清背景,弄清主题,分清手法,三方面着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师生的鉴赏水平定能大有提高。
篇10
淡蓝色的清晨,轻轻地推开窗,霎时被屋前那一袭花香和满眼淡黄惊了心,不禁香香甜甜地叹了声:呀,桂花又开了!那是一棵几十年的金桂树,满树蓬勃的叶子,拨开翠叶,看到那盘虬卧龙似的枝干,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陪着我长大的桂子,早春里吐露细芽,仲夏里书写诗篇,金秋里满树繁星,暮冬里轻笑银装。地上的桂子想着广寒宫里的桂子,努力生长着,仿佛也要撑破月亮。
父亲极有兴致,撷了些散花,倒在紫砂壶里,用热腾腾的水冲泡,泡成暖暖的桂花茶。母亲撑着头,淡淡地笑:“喝的是花香呢!”记得那年腊月,奶奶蒸糕时,撒了些桂花上去,压成斜斜的小糕,蒸得如同白玉一样,晶莹剔透,隐约可见已变深黄的桂花,咬一口,糯香软口,唇齿生香。桂花香了我幼时的全部时光,这就是乡间孩子的乐趣。
我拿起一只粉色的篮子,收集那一簇簇的花蕾。不多久,粉篮里便挤挤攘攘堆满了桂花。将篮子搁在阳光下的泥地上,它们便像是和阳光比着谁更灿烂呢!再看自己的手,指尖已被那桂子染得金黄了,再放到鼻边一闻:呀,香透了!我的嘴角弯起一个轻巧的弧度,一瞥眼,篮子里的桂花正在阳光下吃吃地笑呢,一绺一绺,一串一串,花香了人,人醉了花。
金秋时节,淡雅玲珑的桂花开始绽放自己的生命。满树金黄细小馥郁飘香的花儿,点缀着红叶艳丽的季节,芳香中透着丝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秋风掠过,桂花又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纷纷落下。桂花之美,在那沁人的芬芳里升华。古往今来,在诸多唐诗宋词里,“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太多太多赞美金秋桂花的诗词跃然心上,读着诗词渐渐地就被桂花熏醉了。
桂花在来的季节翩跹而来,送我沁人心脾的花香,教我乐观开朗地微笑,赠我一年又一年的希望。那桂子飘香的美丽,在我的心里,就是最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