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投资报告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业投资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业投资报告

篇1

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发表的年度报告,自1992年起,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对于世界各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世界旅游组织称“旅游是一个有耐力的和稳定的行业”。三.提高吉林业竞争力的对策

如上所述,吉林旅游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制约吉林旅游业的瓶颈普遍出现在资本支持上存在着投资规模不足,造成旅游相关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恶劣、闭塞),效率低下等,严重制约旅游业的发展。

我们看到,大连市创造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大连市的旅游资源并不十分丰富,但它却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资金,大力投资城市建设和环境美化建设,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造势,提升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1999-2001三年三大步的跨越式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大连市国民和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有鉴于此,增加投融资力度,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刺激旅游经济增长对吉林省就显得尤为必要。

增加旅游业的金融资本支持,主要可以通过下几条途径:

1.加强政府在旅游业融资中应起的主导作用

地方政府

各级政府在提供相关政策,清除旅游业发展的障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之外,在财政支出方面,应加大旅游投入比重,每年必保一定额度的拨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各种鼓励和优惠政策,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放宽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中央政府

旅游业是一个需要投入较大的产业,只靠财政投资还远远不够。要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扶持资金,并争取中央政府提供相应的区域性财政政策刺激吉林省尤其是一些旅游资源丰富而经济基础却非常薄弱的边远地区旅游业的投资。包括:

l

降低旅游商品的税率

降低对旅游商品征收的税率,有利于资本所有者增加对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投资,从而有利于旅游和组织积累更多的资金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l

财政补贴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最好的办法是由政府直接给予补贴。在经济欠发达的吉林省边远地区尤其如此。

l

长期低息贷款

由于旅馆建设等公共设施方面的投资数额巨大,且耗时长,见效慢。私人资本怕负担过重,有怕风险过大,因此积极性不高。政府通过发放长期低息贷款,向私人旅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便私人旅游企业有能力从而愿意提供公共设施的建设。这样不但有利于改善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增加了社会福利,达到了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l

政府直接投资旅游业

由于旅游业具有极高的乘数效应,在国际上为7,我国为5。也就是每出现一元消费,旧可以带动五元社会消费,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社会获得的福利总是要比私人获得的福利要多。因此,政府直接投资是合理和可行的。

2.

旅游业投融资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鼓励全社会投资,坚持“只求所在,不求所有”。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在吉林省兴办旅游业,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和经营一些旅游产业的开发。可以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由个人、公司去办。这样做的好处是,由私人资本参与竞争,更有利于提高效率引导旅游业进入良性竞争循环。

四、结论

资本支持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外围环境的改善,还是广告宣传的造势,都需要充足的资本支持,而且要视旅游资源禀赋的条件而具体安排其规模。若投资过火,不但会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还会社会其他部门的正常融资,若投资过小,会阻碍旅游业的正常发展。在吉林省资本规模与旅游资源的合理搭配显得尤为重要。大连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榜样,因此,我们应该视具体环境,增大投资力度,提高吉林旅游业的总体竞争实力。

齐子鸣等,2003年:《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第四期

篇2

【关键词】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发展

一、研究背景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飞速发展,使得基于工业革命和电气化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产业之间的专业分工界限逐渐模糊,技术的创新和政府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得各产业在边界处不断融合,新业态也由此产生。由于新业态逐渐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方,许多演化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融合的理论,用以解释这一产业创新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对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既有美国学者格力斯坦等定义的“作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也有欧盟委员会在其绿皮书中定义的“产业联盟,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者的融合”。日本学者植草益将产业融合定义为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因技术创新的替代效应使其转为竞争关系的一种现象。虽然学者们关于产业融合表述不一,但均认同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业边界逐步模糊化,最终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现象。

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旅游产业融合对于推动旅游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贵州作为我国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较高的省份,通过研究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和融合现状,对于推动贵州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并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有借鉴意义。

二、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类型多样化聚集度较强的地区之一,包括自然旅游地、历史名胜古迹、城市观光旅游地和民族风情旅游地等多种类型。以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为代表的喀斯特熔岩地貌最能体现贵州的地域特色;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民族聚居区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丰富的民俗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尽管之前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在新世纪之后贵州也充分利用自身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学习临近省份,诸如:四川、云南和广西在旅游开发中的成熟模式,逐渐后来居上。

(一)旅游规模逐渐扩大

新世纪以来,国家把旅游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第三产业,从“十一五”以来贵州省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我们可以看出(见表2-1),贵州省旅游经济整体呈现持续稳定的较快增长。贵州省的入境游人数由2006年的32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77万人次,外汇收入由2006年的11515万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0143万美元。在这期间,国内游客人数从4715万人次增加到26683万人次,翻了近6倍。由此带动国内旅游收入从377.79亿元增加到2358.18亿元,增加了6倍。从“十一五”期间的增长幅度来看,贵州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两个旅游指标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率;而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贵州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四项旅游指标,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

表2-1 贵州省“十一五”以来主要旅游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贵州省旅游局调研资料,2014-05-10。

不过,2008年贵州省旅游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出现负增长,其他旅游指标增幅放缓,这与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低迷有关,国内外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减少。旅游作为一种消费品需求弹性较大,收入的大幅减少使居民减少旅游消费。此外,对比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两项指标,入境旅游相关指标反映出贵州入境旅游消费锐减至负增长,而国内旅游减幅较小。这与我国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有关。总体来看,贵州近年来旅游经济一直呈现出高增长态势。

(二)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十一五”时期,贵州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贵州省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提出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首先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明确了构建以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公路建设方面,贵州省以县县通高速公路为主要目标,修编完成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制定①。预计到2015年,贵州全省实现高速公路总里程6851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云南),形成了“6横7纵”及4个城市环线的总体布局;铁路建设方面,贵州充分利用自己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以贵阳2至7小时通达周边各省会城市和全国主要经济区为目标,继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提出并得到国家支持开工建设后,完成了《贵州省铁路网规划研究》,在此基础上争取国家将贵阳至长沙、昆明、成都、重庆、南宁等重大铁路干线调整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航空建设方面,贵州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以贵阳国际机场为中心,十三个支线机场围绕期间的“一干十三支”航空网络布局。截止2013年为止,已经建成了其中的“一干八支”,预计在2017年将实现“一干十三支”的全线通航。

(三)旅游投资稳步增长

旅游业作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贵州省一直采取合理规划,不断加大旅游投资的方式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2013年,贵州省积极打造“100个旅游景区”的贵州旅游名片,围绕文化旅游的战略定位,旅游业呈现出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提质增效、转型加快的良好局面。2013年贵州旅游在建项目共计753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833.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2%。从投资资本构成来看,旅游投资主要是以社会投资为主。去年社会投资总额为1367.1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74.55%。从旅游投资流向来看,景区外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107.74亿元,占总额的60.40%;旅游饭店业的投资占总额的19.11%,达到350.44亿元;景区基础及配套设施投资占总额的13.10%,达到240.31亿元;旅游购物及旅游演出场所等其他投资额相对较小②。综合来看,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旅游接待水平和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为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贵州旅游业融合形式

(一)产业间融合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产业间融合指旅游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目前,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主要以工业和农业观光旅游的方式为主。工业旅游方面,贵州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与旅游业融合的程度还较弱,仅有以贵州茅台酒厂等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参观型旅游方式。农业旅游方面,贵州目前主要采取农旅互动的融合方式,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如黔东南州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等农事体验旅游,如:西江千户苗寨,融合了农业体验和休闲旅游等多种方式的旅游模式,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目光。

(二)产业内融合

所谓产业内融合,指的是旅游业与第三产业内其它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三种路径来实现③。从资源型融合来看,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黄果树瀑布,荔波的大、小七孔景观等。同时,贵州也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市场选择,政府引导打造出了“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城”,“贵州侗族大歌”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旅融合节目;第二种融合方式是与旅游有关的行业进行技术型融合,贵州省旅游局建设的旅游信息平台、金融支付平台、景观灯饰展览等通过数字电视和智能化等信息技术渗透到旅游业的运作管理之中;第三种融合方式是与旅游服务的相关产业进行整合,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完备的旅游产业集群。

四、贵州旅游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贵州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即旅游产业融合。不过,贵州旅游产业在整个西南地区起步较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

(一)产业基础薄弱,融合发展面临激烈竞争

贵州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发展不够重视,旅游相关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缓慢,导致贵州旅游业起步较晚。此外,贵州省缺乏大型企业,无法通过企业之间的帮扶形成产业合力,带动大产业的形成。目前,贵州省还没有已上市的旅游企业,在旅行社数量、五星级酒店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周边省份还有不小差距。贵州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但旅游资源开发类型比较单一,大面积开发必定会引起恶性竞争和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云桂两省民俗文化资源和岩溶资源开发已颇具规模,所以贵州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着激励的竞争。

(二)旅游资源尚未有效整合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分布广泛。然而,因其自身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以及国家发展规划的需要,区域之间协作受限于地理和行政因素的限制,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形成合力。从2012年贵州省旅游局统计的国内游客消费结构来看,主要以交通(12%)、住宿(10%)、餐饮(13%)和购物(21%)为主,在景区游览,娱乐活动等方面花费较少。贵州旅游业消费结构不合理,需要通过进行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融合),形成以“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在产业集群化效应的作用下,促进贵州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旅游融合程度还不够

贵州旅游业融合程度低,主要表现在融合简单化,产品之间关联度较差。以贵州黄果树瀑布为例,打造的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游览模式,而与民俗文化的结合很少,实景演出类的表演节目也没有。即黄果树5A景区更多为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与时下游客更重注的体验式旅游模式脱节。与贵州毗邻的云南,目前已经完成了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以滇中旅游区为主,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和滇东北围绕其间的六大旅游片区。特别是滇西北旅游区,已经形成了大理――丽江这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和沿线的配套旅游相关产业。反观贵州,虽然重点打造“100个旅游片区”初具规模,但是景区建设比较分散,没有通过优势互补形成精品旅游线路,而且各种配套设施建设也还不足。

(四)体制机制与旅游产业融合不相适应

贵州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旅游相关产业现有体制机制与产业间高度融合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当前,相关产业体制的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需要稳步解决的问题较多,包括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还存在政府与事业单位责任不明晰,政府与企业权利与义务不明确等问题;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政府干预,忽视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政府职能部门条块分割,严重制约着贵州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之路。

五、促进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贵州的旅游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大有赶超云南、四川之势。贵州的旅游产业融合程度还不够,尚有很多潜力可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使得贵州旅游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利用区位优势,定位自身发展

贵州具有旅游资源量多质优的优势,但我国西南省区之间存在着旅游资源相似及现有旅游产品同质性的问题。相较于西南其他省份,贵州省的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与其有一定差距,这就决定了贵州在旅游开发上不能局限于省内,而是应该在整个西南地区对旅游资源加以认识和定位,利用贵州连接西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枢纽性区位优势,寻找贵州独有的特色景观,如:黄果树瀑布,茂兰的岩溶森林生态系统,安顺的屯堡文化等俱为贵州所独有。通过打造属于贵州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使其成为外界认识贵州的名片,构建多产业联动的产业体系。

(二)加强政府引导,促进产业整合

任何旅游产品的远近闻名和长盛不衰,固然与自身的资源优势相关,但越来越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带动发展。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品牌的建设和包装以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密切联系。品牌的打造和市场的规范需要政府来进行监管,要求各有关部门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机制,深入实际研究、部署和落实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工作。同时,政府需要在管理中坚持引导为主,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整合各方力量,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格局,形成合力,做大做强旅游及相关产业。

(三)加大融合力度,增强吸引力

为了促进贵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在农旅融合方面,要发展观光、休闲、生态和都市农业,推动农副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在工旅融合方面,形成一批“贵州制造”的工业旅游精品,提供工业生产车间参观等多种产品形式;在文旅融合方面,要积极探索贵州文化与旅游建设中的新交汇点,走出文旅融合促进的新路子;在水旅融合方面,大力开发滨水避暑、休闲度假、温泉养生等旅游产品④。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对现代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活力,加强互联网技术、在线支付系统、电子商务等技术提高旅游便利性,促进技术融合的力度,提高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吸引力。

(四)促进体制创新,带动转型升级

为带动贵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突破原有体制和机制上对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限制。一是推进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评定和管理,健全相关行业的政府和社会监督考评体系。深化贵阳市、赤水市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试点工作,以旅游标准化促质量提升、效益增强。二是提升依法治旅水平。坚决贯彻执行贵州省旅游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推进《旅游法》在贵州省的实施,特别是在景区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权责需要进一步明确。三是开展旅游质量提升主题活动。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加大旅游质量提升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相关行业人员参与,开展相应主题活动并树立优秀的企业和员工,改善贵州旅游业大环境⑤。

总之,当下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促进带动作用。在西南地区旅游资源同质化和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的背景下,贵州旅游如何能打造成驰名中外的旅游之地,同时又避免进入先开发后保护的怪圈,这是我们在进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进行融合,必须要结合贵州省旅游发展的实际,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不断前行。

注释

①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Z]。http:///xxgk/jbxxgk/ghjh/zxgh/ 143970. shtml.2013-02-02。

②贵州省旅游局. 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2013年贵州省旅游投资报告[R].贵州省旅游局. 2013。

③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 2010年4月第30卷第四期。

④罗燕.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探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⑤傅迎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在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2014-03-26].http:///zwgk/ldjh/2014/03/26/1812684.shtml。

参考文献

[1]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4月第30卷第四期.

[2]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 2008年8月第22卷第4期.

[3]罗燕.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探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4]刘俊清.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与路径探析[J].经济论坛.2012年11月第11期.

[5]云南省社科院课题组. 云南省旅游局2011年专项研究课题 ――立足创新,进一步推动云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6]何池康,罗明义等.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年度报告(2011~2012)[R].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08-01.

[7]何池康等,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年度报告(2012~2013)[R],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11.

[8]陈敏尔.2013年贵州省省长陈敏尔关于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推进会讲话[EB/OL].http:///article/difang/ldhd/ 201305/20130500140825.shtml. 2013-05-27.

[9]陈敏尔.陈敏尔省长在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art/2013/8/21/art_18578_535572. html. 2013-08-18.

[10]傅迎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在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 http:///zwgk/ldjh/2014/03/26/1812684.shtml.2014-03 -26.

[11]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Z].http:///xxgk/jbxxgk/ghjh/zxgh/ 143970.shtml.2013-02-02.

[12]贵州省旅游局.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2013年贵州省旅游投资报告[R].贵州省旅游局.2013.

[13]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Z].黔府发[2014]3号文件.

篇3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以及国民富裕程度提高,中国居民的境内与出境旅游市场更突显为盈和增长潜力巨大的产业。为此,当局最近宣布鼓励国际资本广泛进入中国的旅游业,以加速国内旅游业的产业升级,向建立“旅游强国”目标靠近。来自业界的信息则显示,高利润的高端旅游正成为各方觊觎与竭力发展的新领域。

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透露,中国将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标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对外资旅行社开放中国团队出境旅游业务。

当局正力争今年出台《外资旅行社经营中国团队出境游管理办法》,以此来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法规指导下推动这项业务的发展与合作。邯琪伟指明,中国鼓励国际资本广泛进入旅游装备制造业、旅游传媒业和旅游教育培训业。

海洋游轮、旅游直升飞机、高水平旅游房车,以及探险旅游、高原旅游、海洋旅游等富人与中产阶级爱好的特色旅游装备的制造,都是中国有意提升的产业领域。他形容说,中国对上述现代旅游装备的制造能力还很不够,水平很落后。

世界黄金协会:黄金需求下季度可能转强劲

世界黄金协会(wGC)周三表示,第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较上年同期下降25%至760.2吨,不过今年接下来的季度需求可能强劲。wGC说,中国和印度的黄金珠宝需求可能持续增长,而动荡的市场和债务风险担忧应该对投资者的需求构成支撑。

第一季度印度黄金需求增长6倍,至193,5 吨,中国第一季度黄金需求继续保持强劲,较上年同期增长11%至105,2吨。第一季度全球黄金珠宝总需求为470,70吨,较上年同期增长43%。

wGc是一家由金矿开采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营销机构,旨在促进黄金的使用。在wGC首季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之际,该协会投资研究经理Eily Ong表示,她预计今年黄金需求将受到良好的支撑,尽管第一季需求减少25%。她表示:“自今年第二乖以来,买盘动能已告升温,可望在年内有助于提振投资方面的需求”。

投资者恐慌令新兴市场重蹈下跌覆辙

随着对全球经济复苏中断的担忧令投资者争相逃离股市,新兴市场再次陷入似曾相识的境地,在去年大幅上扬后出现重挫。本次下滑使得许多表现极佳的市场经济体较强健的财政状况可在投资者决定抛售时构成缓冲的希望变得渺茫,某些市场甚至已跌入熊市区域。

篇4

国家旅游局日前2009年旅游经济运行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报告统计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

报告显示,2009年,三大市场“两升一降”。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国内旅游接待约为19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有望突破1万亿元,增幅超过15%。入境旅游市场整体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从全年态势来看,月度降幅不断收窄,整体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全年入境旅游接待约为1.26亿人次,同比下降3%;其中过夜旅游接待约为5050万人次,下降5%;外汇收入约为390亿美元,下降4.5%。出境旅游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增长的总体趋势没有发生改变,全年出境旅游接待约为4750万人次,同比增长3.6%。

报告说,在旅游产业供给方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今年甘肃省将严查违规旅行社

近日,“2010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启动仪式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随着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宣布活动正式启动,甘肃省将与全国其他省市同步启动十项活动,尤其是将针对强迫购物等游客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查处一批严重违法违规、损害旅游者权益和旅游业声誉的旅行社,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有了“专家团”

兰州市旅游发展有了自己的“专家团”!日前,兰州市旅游发展专家咨询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甘肃省社科院、兰州大学、西北师大等旅游、文化学科方面的20多位专家,就今后兰州旅游发展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为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具有科学依据的意见和建议。据悉,今后,这批“专家团”将按照市政府和市旅游发展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进行专门调查研究,为市政府关于旅游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青海湖景区与甘肃上百家旅行社签订旅游合作协议。

“盛唐第一门”大明宫丹凤门再现古都西安

作为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最大的单体建筑,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保护示范主体工程近日在西安竣工。它的落成将使古城西安重现唐代诗人张祜笔下“丹凤门开白日明”的胜景。

建成后的丹凤门周身为淡棕黄色,城墙方正威严,城楼巍峨庄重,体现出唐代皇宫正门的宏伟端庄。据了解,丹凤门的内部空间还将建成遗址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位于西安市自强东路北的丹凤门遗址保护工程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工程中的重点修复工程。它的建成也标志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开始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历史上的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硕二年(662),是大明宫的正门,由五个门洞组成,门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北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遥相呼应,构成了大明宫的中轴线,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其规格在大明宫诸门中最高,同时也是唐代皇帝200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等大典的重要场所,是大唐王朝的国家象征,有“盛唐第一门”之称。

陕西选拔“旅游推广大使”

陕西省旅游局近日向社会宣布,2010年1~5月,面向全国举办“陕西旅游推广大使选拨赛”。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也是重要的旅游大省和旅游业起步最早的省份之一。虽然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影响,但2009年该省旅游业依然保持了增长势头。据统计,2009年陕西省预计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比上年增长27%,旅游业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8.5%,接待人数高于全国17.6%,旅游收入高于全国13.1%。

此次以“舞动陕西 魅力真我”为主题的“陕西旅游推广大使选拔赛”,旨在加大陕西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选拔、储备、培养陕西旅游宣传推广人才。更好地向海内外宣传人文陕西、生态陕西、现代陕西、时尚陕西、魅力陕西。

大赛时间安排自2010年1月启动,至5月结束,设普通话、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共七个组别,通过初赛、复赛、决赛选出合适人选。参赛选手可登陆陕西旅游局官方网站报名。初赛测试内容包括自我介绍、才艺展示。复赛以笔试的方式进行,笔试内容为陕西风情、陕西主要旅游景点知识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常识和国内外时事,外语选手加试外语。通过复赛选手进入决赛。

据悉,进入决赛的选手,在参加年度陕西省导游资格考试时,各科成绩可加10分。获奖选手将与主办方陕西省旅游局签订合同,接受专业培训后,根据需要承担主办方在境内外举办的陕西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并享有相应工作补贴。

2010年上海世博会陕西世博游启动

近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陕西世博旅游启动仪式在西安大雁塔文化广场隆重举行。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上海世博局副局长陈先进出席仪式,共同敲响了陕西省世博旅游第一鼓。

景俊海在致辞中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大型的、特殊的国际交流盛会,它不仅为参展的各国各地区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与展示舞台,而且也是全世界旅游发展的良好时机。陕西是文化名省和旅游大省,有着丰厚的历史遗存和绚丽的山水风光。目前,省委、省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创新旅游机制,加大旅游投入,全方位提升陕西旅游品质,全面打造“人文陕西・山水秦岭”这一响亮的陕西旅游品牌。国家旅游局将今年确定为“中国世博旅游年”,上海世博会把西安作为向全世界推荐的五个中国旅游城市之一,上海世博局也把上海至西安作为世博会期间30条旅游线路之一。目前,陕西已全面启动参展世博会工作,整合旅游资源,集中行业优势,着力提升海内外游客对陕西旅游的认知度,为参展参会的境内外游客创造便利条件,让其在感受上海世博会的同时,感受人文陕西、山水秦岭的独特魅力。

陈先进在致辞中首先向陕西省委、省政府以及陕西各界对上海世博会各项筹备工作的支持与关心表示感谢。他说,本届世博会目前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是历史上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的一届世博会,必将给包括陕西在内的全国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启动仪式上,陕西省惟一一家经上海世博局授权的世博游指定旅行社――陕西中国旅行社与分销商签订了分销协定。来自西安市10个社区的代表幸运地获得陕西中旅赠送的世博游参观门票。陕西中国旅行社的70名世博游活动志愿者还进行了“牵手陕中旅,精彩世博游”健康长跑活动。

青海湖景区与甘肃上百家旅行社签订旅游合作协议

日前,青海湖景区赴兰州举行旅游推介会,与160多家甘肃旅行社签订了2010年旅游合作协议,甘肃日报、兰州晨报、甘肃电视台等当地新闻媒体分别以不同视角,对推介活动及青海湖旅游资源进行了报道。

近年来,自甘肃进青游客无论是长线游还是短线游,都十分活跃,甘肃在青海旅游客源地排名中一直遥遥领先,且组团进青游客量逐年攀升。作为青海旅游旗帜的青海湖在实施统一管理,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后,更成为旅行社和游客首选。2008年和2009年,甘肃旅行社组团进入青海湖的游客量,分别超过青海湖团队游客总量的1/4和1/3。其中兰州海洋旅行社、甘肃兰神旅行社、春光旅行社仅在去年4月中旬到10月中旬间,各自向青海湖景区输送游客1万人次以上。此外,由于环青海湖公路质量提升,美丽的环湖风光还吸引了大批甘肃自驾车游客。青海湖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甘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范围较广,做好甘肃市场能够放大青海旅游营销效应,因此,青海湖景区今年进一步加大了对甘肃市场的开拓,给当地旅行社组团的门票优惠幅度最高达到30%,并降低了组团人数优惠门槛。今年与青海湖景区签约的甘肃旅行社超过去年,反映出当地业界对青海湖旅游信心进一步增强。

四川发6000张免费门票 邀重庆市民新春泡温泉

近日,四川新春旅游重庆推广周正式拉开序幕,从即日起,四川旅游局给重庆免费发放6000张旅游门票,邀请重庆市民新春佳节期间前去泡温泉、玩冰雪、晒太阳。

据悉,四川全省20个市、州参与了重庆推广周活动。“不但为重庆市民带来了丰富的出游资讯,更准备了超过6000张各大景区的免费门票和各式旅游纪念品。” 四川省旅游局副局长薛亚平介绍,无论是九寨沟、峨眉山的冰雪,海螺沟、花水湾的温泉,还是攀枝花、凉山的阳光,上里古镇的年猪节,都能让游客在四川度过一个难忘的新春之旅。

薛亚平表示,四川和重庆同属西部,交往频繁,重庆游客消费能力强,尤其在自驾游方面较为突出。随着两地在交通条件的逐渐改善,2009年,重庆在去年就已经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在四川的国内客源市场中位居第一。

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驻马店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旅游局已于近日正式发文,命名驻马店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表明该市的“创优”工作顺利实现目标任务,旅游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驻马店又多了一块展示良好形象的金字招牌。

据悉,国家旅游局于2009年12月11日正式发文,将河南省的驻马店及漯河、周口、巩义、沁阳、汝州六市列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在此前的2008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河南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委员会的委托,组织有关专家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定标准》,对驻马店及漯河、周口、巩义、沁阳、汝州六市的“创优”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和评定,认为已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并正式上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工作指导委员会予以批准。

篇5

一、严格旅游项目审批程序。凡进入我县的旅游开发项目,按照以下程序审批准入:

1、开发商到旅游局咨询旅游开发项目;

2、开发商进行旅游开发项目洽谈、投资环境考察和项目选址;

3、开发商持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到县旅游局审核;

4、县旅游局依据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对上报的旅游开发项目进行初步审核,在报请县旅游开发领导小组核准后予以批复;

5、开发商与县政府签订正式投资开发合同,明确旅游开发的权利义务;

6、开发商持县旅游局项目批复和项目正式合同到县发展计划委员会立项;

7、开发商到技监、土管、林业、环保等部门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用地手续等相关手续;

8、开发商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并报县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审核;

9、县旅游开发领导小组组织旅游、规划、城建、环保、林业、计划等部门对项目规划进行会审,下发准予旅游开发项目开工建设的通知。旅游开发项目未经县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同意,不得动工兴建。

10、旅游开发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后,申请县旅游局验收并颁发《旅游经营许可证》,未取得《旅游经营许可证》的旅游开发项目,不得正式对游客开放。

二、严格旅游项目准入门槛。不符合我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旅游开发项目不予审批;严格控制低档次旅游开发项目的进入,对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旅游开发项目,除很有特色的以外,原则上不谈不批;对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具有较高品味档次的休闲度假型、会展商务型和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型旅游开发项目优先准入。

篇6

关键词:旅游业 制度环境 发展

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其发展速度和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目的地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以天津市为例,从国际商业规则与国内运作模式、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旅游法律法规等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探讨了制度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国际商业规则与国内运作模式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2001年11月,我国政府正式加入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在内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了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入世承诺。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商业规则和惯例将对我国旅游业的制度环境产生影响。加入wto后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对天津市旅游业产生的冲击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两个层次:一是对旅行社业等开放度不足部分的冲击。外商投资旅行社的进入使得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率降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客源和支付渠道,进而影响行业发展。二是对饭店业等开放较充分部分的冲击。外资饭店的总量进一步扩张,增加了饭店业的对外依存度。另外,外资饭店还通过高薪等利益诱导机制广揽人才,形成人才优势。

除了加入wto后对天津市旅游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之外,成文法律、司法途径和包括仲裁制内在的法律与司法方面的制度创新也将影响天津市旅游业制度环境的走向。首先,我国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签署国,必将根据gats的基本原则,履行相关的条约义务。这一基本国策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中国现行法律和政府行业性文件所确认。按照中国入世的承诺,必将对中国旅游业现有的法律规范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使之达到gats要求的水平。其次,随着天津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近年来旅游者寻求民事司法途径解决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服务质量、人身财产安全、精神赔偿等方面的案例不断增多。2005年天津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接受旅游投诉数量较2004年增长幅度为10.90%。特别是出境游投诉案件大幅增加,2005年出境游投诉数量较2004年增长幅度为100%。当旅游者的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法律规定有五种维权方式可供选择: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协商和解;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申诉;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大多数旅游维权案例都是采用前三种方式解决,尤其是第二种方式,无论在机制上还是在实际中都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维权形式。另外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天津市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旅游制、旅游特约监督制、旅游先行赔付制等新的维权方式,对旅游业的制度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对天津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一)宏观环境

天津市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为依托,在大的宏观环境背景下,开创自身发展的新局面。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鼓励旅游业发展,如制定中国旅游发展2020年远景纲要,实行共三周的全国假日制度,开展海外旅游促销活动开拓国际市场等。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2005年《旅游及旅行业对就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中国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报告中指出,2002年,中国被世界旅游组织(wto/omt)评为世界第五大旅游目的地;同时,中国大陆还被wto/omt选入世界十大国际出境旅游消费国和地区(不包括交通支出)之列。据wttc估计,中国旅游业这种强劲增长势头还将继续保持下去。当然旅游业的短期发展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世界各地频发的恐怖袭击都会给中国旅游业带来消极影响;另外,中国旅游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限制其发展的因素之一,如旅游市场信息不透明、定价机制混乱等。wttc的报告指出,未来十年内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将快速发展,各种发展初期的问题将在短期而非中期之内得到解决。

(二)微观环境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平稳、健康发展为天津市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微观环境。2005年,天津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66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连续10个季度增长14%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9元,增长10.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制定出台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决定”和“实施纲要”,启动了一批旅游重点项目,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4%;投资结构优化,港口、公路、地铁等交通投资增长60%;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整修风貌建筑60座;对外交流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了亚欧财长会议、意大利天津周、新加坡天津周等活动,扩大了天津的影响。这些都使得天津市旅游业得以在健康、稳定的微观环境中迅速发展。

就近期的情况来看,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将会给天津市旅游业的制度环境带来一些可以预期的影响。

首先,天津市旅游行政复议工作办法的出台以及旅游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立。2005年5月25日天津市了《天津市旅游行政复议工作办法》以及《关于设立旅游行政复议机构的决定》,规定了申请复议的期限、条件、方式、内容等,并规定天津市旅游行政复议机构是天津市旅游行政复议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行政复议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有效解决行政争议、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制度保障,它与诉讼、仲裁共同构成我国的救济法律制度体系。天津市旅游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成员由天津市旅游局的领导直接担任,避免了在我国其他一些省区旅游行政复议机构规格低、人员少、素质差等问题,使得天津市旅游业能够在日臻完善的制度环境中健康、稳定发展。

其次,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2005年3月1日天津市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为加快旅游业发展应实施各种优惠政策。例如在旅游规划主题板块内新开办的旅游开发项目企业,可比照享受海河综合开发改造的有关财税优惠政策;对星级酒店实行与一般工商企业同等的用电、用气、用水价格等。天津市为旅游业提供的各种优惠措施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将为天津市旅游业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

再次,天津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旅游业的领导加强。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之一,也是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天津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成立由市长亲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有关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风貌建筑保护领导小组,研究决策全市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重大事项;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统筹指导、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市旅游局强化对旅游业规划、管理和促进全市旅游业发展的职能;各区县建立健全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市区(县)“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旅游管理体制。通过分工及细化管理,天津市各级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旅游法律法规对天津旅游业发展影响

天津市旅游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数量和类型相对较少,并且以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缺乏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的正式的天津市地方旅游法律法规。天津市出台的旅游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天津市旅游业制度环境总体健康良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当然,旅游法律法规方面是目前天津市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开放,制度环境对天津市旅游业的运作模式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参考文献:

1.t·w·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7

【关键词】旅游业股价;财务指标;主成分回归

一、问题提出

(一)选题背景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开始小康化,其消费结构逐渐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从而与休闲旅游相关的支出也在大幅度扩大。当然由于各国家都渴望着和平与发展,国际往来越来越密切,各国的出境旅游人数都有了明显的增加,我国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使得来我国的旅游者更是不少。

另外,旅游行业有着巨大的关联性,我们都能体会到这一点,一个旅行的全程往往牵扯着交通是否便行,住宿是否舒适,餐饮是否可口等相关问题,从而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与资助,如此势头使得产业资本和风险投资纷纷向其聚拢,很多旅游公司上市并得到迅猛发展。所以,作为我们投资者更要清楚这新兴行业上市股价的变动,要具体了解我国旅游板块上市公司的股价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受到影响的,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否继续投资这些旅游公司,或者更关注哪些指标因素以获得投资收益最大化具有一定的帮助和意义。

在近几年互联网大变革的时代下,线上旅游发展更是如火如荼,各旅游公司纷纷变革企业发展模式,加大投资,开展多元化的客户需求,捆绑酒店、餐饮等互补性行业,整合网络全面创新发展。可以看出,我国上市旅游公司的股价除了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家资金扶持的影响,更受到企业自身非系统性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面对互联网和移动手机大面积覆盖,我国旅游公司产品和服务更要注重差异性,多元性,创新性,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强调对企业自身财务状况进行定量分析。

(二)研究意义

探讨我国上市旅游公司的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理论上,通过对旅游公司股票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了解股价变动受到哪些关键因素影响,以及是如何影响,从而加强人们对股票价格变动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股价能真实反映公司价值,公开公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股票的作用发挥很好。

现实上,通过对旅游公司股票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着重于行业的财务指标分析,有助于投资者对股市进行判断,为投资者规避风险提供客观依据,减少盲目投资的可能性。当然也对旅游公司自身带来一定的好处,帮助他们进一步分析股票价格的变动,调整相应的经营目标,不断的发挥自己的优势,紧跟时代潮流,适应各种外部环境变化。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影响旅游业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Beltratti和Morana通过利用1970-2001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了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波动性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发现联邦基金利率与股票市场收益的波动性有关,同时股票市场的波动也影响宏观经济的波动。Evert B.Vrugt选取10个美国宏观经济信息变量和6个日本宏观经济信息,研究发现这些信息对日本、韩国、香港以及澳大利亚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息当天的隔夜异方差大于信息后的异方差,并且这些信息对波动性的冲击是很微弱等相关宏观方面的研究。在微观层面上,Bernard在1993年通过对一批美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回归分析,发现公司的账面价值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是55%。Finger(1994)研究发现,公司盈利对股票价格有显著的预测能力。Collinset al于1997年运用美国上市公司1953-1993年的财务报告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账面价值和公司收益对股票价格的相关性是逐年增长的,且相关性越来越强。

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很多,更多的一些实证分析基本建立在国外的已有的实证模型的基础上。张宇和赵振全在2003年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发现同期股票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存在很微弱的相互关系,并且宏观经济波动对股票市场波动的预测能力更明显。周文娟和王福胜两人结合因子分析的原理分析各会计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公因子来构建反映会计信息与股价相关性的模型,来验证会计信息与股价的关系。张力力基于1985-2011年湖北省旅游业发展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ECM模型分析方法,对影响湖北省旅游业发展的外生经济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张希和魏灿秋两人在2012年以中国沪深股市中的旅游业股票为研究对象,运用虚拟变量回归和GARCH 模型,从财务指标证实了我国旅游业存在着“春节效应”。还有很多学者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股价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更多的论证出股价与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纵观国内外研究,关于我国上市旅游公司股价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少,几乎都针对于银行,房地产,黄金等其他行业进行相关分析,或者更多的是针对旅游业宏观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另辟蹊径,从微观财务指标方面对我国上市旅游公司的股价指数进行分析,想探究我国在旅游业其上市股票价格是否与企业经营状况有明显的相关性。当然无论哪个行业,或者宏观还是微观层面我国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因素研究都大同小异,对本文对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的股价的微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研究设计

篇8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旅游业;区域整合

中图分类号:F5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158-01

1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1.1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且多种多样,目标消费群体广泛,这对于开发系统性、综合性的旅游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且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也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旅游业的规模上逐渐的加大,旅游的方式也是逐渐的丰富起来,从事旅游的人员也迅速的增长。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无论在旅游人数还是消费水平,乃至整个旅游行业,除2003年SARS疫情受到了打击外,一直在持续迅速增长,且2004年旅游业的增长幅度远超往年。可见,当外来因素导致一定时期的出游低潮后,形势的恢复往往会带来更大的繁荣和更快的增长。

旅游业的强力发展为人民的就业产生了强大助力,同时旅游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定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发展和调整。(见图1)

1.2 旅游业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1)旅行社发展不平衡。

从图一可以看出,中国旅行社数量一直持续增长,但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旅行社资产规模很小,营业收入、赢利能力偏低,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

(2)区域不平衡。

中国幅员辽阔,正因如此造成的东西部的旅游发展差距较大。东部经济发达旅游业发展迅猛、游客过于密集;而西部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却无人问津。

(3)投资、市场不平衡。

投资有限、市场较单一也是我国旅游业未能实现较好发展的原因之一,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中国旅游业“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4)旅游人次与旅游收入不平衡。

本文在此将中美日三国2000、2004、2005三年旅游业的国际收支和旅游人数分别进行对比和简单分析。

2000-2005年期间,我国的国外游客到达人数的平均增长率为22.91%,而出国旅游人数的平均增长率则为91.56%,国际旅游支出的增长率33.06%反而小于国际旅游收入的37.55%,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人数迅速增长,但人均消费水平偏低,甚至有下降的趋势,我国居民出国旅游的整体水平不高。

2 旅游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性

2.1 自身价值

发展旅游业,最根本的当然应是旅游资源自身的价值,除观赏性外,资源价值还包括资源间的地域组合,环境容量和质量等。资源本身应有鲜明的特色和主题,这也是吸引游客的基本条件。从宏观上看,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城市形象乃至国家形象也是资源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资源

本身的吸引力有着重要影响。

2.2 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交通运输,基础建设,配套服务设施,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对外经济联系,社会政治因素等。

影响最大的应为经济发展水平,其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了其他因素的发展程度。交通运输分为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强调快捷性和便利性,可以极大的促进旅游的发展。社会政治主要分为两方面,一个是政策对旅游业的影响,包括政策的直接影响和稳定性,另一个则是社会治安和安定问题。

3 旅游业产业结构如何升级

3.1 区域整合

当前中国旅游业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形成有效品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有效整合。这就要求打破地方垄断,实现良性竞争和经济有序发展。区域整合要求利益的一致共享,差异和趋同并存。区域间综合协调,各功能区合理组合,建立串联旅游路线,即充分利用了各方资源,也满足了游客进行区域性深度旅游的需求。

3.2 目标消费群体多样化

消费者市场过于单一,不仅风险较大,易受外界影响,还容易受到制约。这就要求在对主体市场深度开发的同时,注重优化、开拓市场,构建多元化市场结构,实现目标消费群体多样化。旅游业的一个发展问题是季节性,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扩大客源,实现客源多样化。

3.3 旅游产品提升

要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需立足原有资源基础,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源实行综合性发展,深化利用旅游资源,加强产品开发和创新。

在发展新型旅游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特色,不能简单模仿。应着重深入开发利用现有资源,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服务体系,着重改善交通等基础建设,有效的对投资进行引导,为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4 服务水平

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经验欠缺,服务质量偏低,对旅游景点的形象影响恶劣。当前我国旅游学科尚不成熟,专业人才缺乏,服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经营管理不善,提高服务水平势在必行。

要提升服务水平,首先要建立完善合理的服务标准并严格执行,其次要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强化服务意识。

3.5 基础、配套设施提升

旅游区域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尤其是游客直接接触到的交通、住宿等硬件设施,对于游客对旅行的评价有着直接影响。

保证交通顺畅和快捷,除了线路本身的质量外,还包括内部和外部交通的良好衔接,景区景点和交通线路的良好衔接。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配置功能,能更好的满足游客需求。

3.6 经营和管理能力

提升经营和管理能力,就是要实现管理系统化,建立严格标准并切身实施,提升宏观调控水平,强化政府的组织与协调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良性有序的市场,通过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带动产业融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9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消费的需求日益旺盛,文化旅游类公司发展形势大好。在新常态下认真审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和方向,既可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国家。从文化旅游类公司自身的发展特点来看,文化旅游具有其他产业难以比较的复杂性、综合性和渗透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新的要素的投入用来拉动整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带动金融、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文化旅游类公司的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形象的提升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正相关作用。可以说,文化旅游类公司的发展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其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全方面、多层次的,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效果。这种相互促进的作用还表现在经济腾飞的同时,金融市场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优势又有反作用与文化旅游类的公司,因此这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旅游企业要想健康快速发展,绝对离不开大环境的支撑,包括金融环境和政策环境。一套有序、积极的国家政策,会使得一个行业的发展更具活力。相关行业的公司可以紧紧抓牢政策性的优势,投入国家政策的洪流,充分利用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为了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旅游类公司发展,陕西省人民政府 2013 年 9 月提出《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第十四条提到:完善文化旅游类投融资机制,整合现有部分文化资金,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充分发挥省文化旅游投资基金优势,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方法参与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根据发展需要,省文化旅游投资基金可下设各种子基金,推动构建完善的文化旅游类公司投融资机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国学者的研究重点倾向于酒店与宾馆,并在宏观层面对于融资的阶段性困境,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决策。外国学者更多的倾向于研究政府行政干预与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之间的联系,以本国的客观国情,对于融资产生的影响要素展开分析。J.A.Bodlender 对旅游项目融资问题从宏观、微观方面,从政府和私人机构的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1]Larry Dwyer and Peter Forsyth (1994)通过分析行业动机,确定了外部资本对于全球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他指出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合理利用外资的情况下,其旅游业发展都会从中受益;但他忽略探讨了对外资投资的负面影响。[2]Kumi Endo (2006)研究表明旅游企业投资中,与其他产业的外资引进成度相比,旅游业的外资所占规模较小。但作者表示,在未来旅游企业引进外资是今后发展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势头会更明显,但吸引外资也不能掉以轻心,应当警惕外资带来的消极作用。Sanford and Dong (2000)分析了美国的旅游业融资状况,得出其旅游业经济的增长与其外部的融资量呈现同方向增长的结论。[文秘站:]然而不同行业的准入标准又反作用于这样的正相关关系之中。服务与旅游在融资发展中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微妙,因果分析没有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体现。[6]Song[7](1997),Witt[8](1995) Shan and Wilson[9](2001)釆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建立联立方程研究投资和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投资激励影响投资力度,其减少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加强投资担保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投资激励的主体。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文化旅游融资概念与特点

为推动旅游产业向一个新兴方向发展,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景区质量和服务水平,“十二五”期间,一个响亮的名词出现在公众视野,那就是“文化旅游”。从此,全国旅游相关部门把“文化旅游”的地位提高到以往旅游的顶峰。一些着名的旅游资源大省也纷纷将文化旅游列为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文化旅游的和谐发展制定了方针政策。“文化”是文化旅游产业的精髓,传统的旅游产业是其必不可少的载体。早在 2005 年,Khalid 在已经提出了“文化旅游”这个概念,但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官方的定义,国外多数学者也是以“文化旅游”作为研究对象,证明了“文化旅游”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对文化旅游以及旅游景区的相关文献的进行深入研究后,可以看出文化旅游与历史文化遗址、遗物、建筑等具有密切关系。顾名思义,文化旅游来源于带有历史文化颜色和旅游景区的双重结合,根据世界旅游组织以及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ATLAS)文化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2]。根据《2010-2015 年中国文化旅游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所述,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摩擦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具有独特性、差异性、教育性。文化旅游实际上可以说成是游客亲临某种文化资源,亲身感受文化所带来的心理满足,这种满足是以某个景区作为支撑的。某项文化旅游景区拥有一定的核心景点,并且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本文案例中的 QJ 文化旅游景区,除了以景区为中心的服务以外,还衍生出

篇10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实施中央确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加快湖北的改革和发展,**月30日至**月7日省政府咨询委员会派出调研组赴**省考察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省政府办公厅组织了旅游局、扶贫办、民族宗教委员会、党史办等部门召开的座谈会,介绍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发展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省按照《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通知》中提出的“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和发展,培育成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标,积极推进**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近五年来,全省旅游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2004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23.1万人次,外汇收入8020.27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480.21万人次,同比增长31.88%,国内旅游收入16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旅游总收入167.75亿元,同比增长43.54%。

**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2002年出台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标志着**省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旅游业富民强省、保护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推动改革开放等功能和产业联动效应,使旅游业的发展与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强化旅游产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素质,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使**旅游业形成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之路。二是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年至**年,国家和**省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业投入共计4.03亿元,其中旅游国债资金达3.25亿元,投资总额超过了**年至**年**省财政对旅游业的投入总和,极大地改善了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省委、省政府在财政比较紧张困难的情况下,决定从**年起,每年拨出专款1200万元建立**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把对旅游业的投入纳入到财政预算中(从**年起增加到2000万元),这对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高等级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公路主干线通往重点旅游区的道路条件显著改善,几个旅游支线机场相继通航和开工。四是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旅游组织和国家旅游局的指导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由国际著名旅游规划专家编制的《**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获得了**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批准,地、县级旅游发展规划和支线机场旅游线路规划及文化、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规划编制(修编)工作已相继完成或启动。五是旅游精品战略全面实施,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多民族特色文化体验旅游为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省首批三个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建设进展顺利。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成效明显,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媒体参与的联合促销机制基本形成,“文化千岛,生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已经凸现。六是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以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旅游企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全面推进。

二、**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1、从**实际出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扩大旅游业投入、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作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2、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围绕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按照“规划先行,保护第一”的原则,切实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资源保护等基础性工作,认真解决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坚持“以质取胜”和“以特取胜”,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体系。大力拓展中高端客源市场,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努力塑造**旅游新形象。

4、始终把加强旅游教育培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规范行业管理,作为提高我省旅游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大力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在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体制、经管机制的创新上进行新的探索。

三、**省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总体要求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富民兴黔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木任务,把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对外开放和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作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质取胜”、“以特取胜”,进一步转变旅游业经济增长方式,在切实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实施精品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和红色旅游,打造精品线路,创建旅游品牌;加大以入境游为重点的高中端客源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区域合作,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相关行业、部门的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努力开创旅游业齐抓共建的新局面。

发展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突破3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的13%左右,初步把旅游业建成支柱产业,使**成为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

四、**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继续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形成航空、公路、铁路和航运构成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以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争取在首批三个优先发展旅游区率先取得突破。以国际、国内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不断巩固和完善现有观光、度假旅游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突出特色,打造一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服务配套、在旅游市场上影响大、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建设一批重点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城镇及民族文化村寨,构建起初具规模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按照“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资源为载体,以交通为纽带,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区域旅游发展方向,确定功能定位和区域分工,促进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界的合作及与重点客源城市的协作,联合周边省区市共同策划推出省际特色线路,形成开放、联动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以联手开发客源市场、联合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建立无障碍旅游区为重点,形成区域旅游精品环线。近期正积极参与和推动“9+2”泛珠三角的旅游合作,西南六省市区旅游合作,以及不断推进川黔渝、滇桂黔、湘渝黔等多边合作,努力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抓住两个市场,着力拓展中高端旅游客源市场。按照营销渠道多样化、营销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切实把目的地形象推广与旅游产品营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专业营销网络开发旅游市场的特长,形成组合优势,有效拉动客源增长。大力开发日本、港台、东南亚和韩国、欧美等入境游市场,不断拓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北及周边国内重点市场。

(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围绕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目标,实施人才兴旅战略。进一步加快旅游院校教育、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协调发展,扩大旅游教育培训与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把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培育旅游人才市场,优化旅游人才资源配置,在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形成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服务**旅游业的良好机制和有效渠道。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各类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对做出重要贡献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实行期权、股权等激励措施,以及采取知识、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加强旅游岗位培训的力度,加大对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旅游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文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五)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营造依法行政、诚实守信的旅游业发展环境。继续抓好国家和省级旅游管理、服务标准的实施和建设,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完善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客运等旅游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以旅行社管理、导游管理、规范出境游和查处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等四个环节为重点,加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强化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进一步加强旅游行风建设,促进全行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防止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几点启示

1、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旅游行政管理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省要进一步深化旅游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分明、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旅游行政执法体系,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旅游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加大旅游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逐步实行以监督执法为主的管理方式。

2、推进重点旅游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我省要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继续推进重点旅游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积极鼓励旅游区(点)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旅游资源能够有效保护和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规划和相关法规的要求,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股份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通过公开招标等多种方式选择业主,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区(点)的建设、管理,引进人才和现代管理理念。

3、扩大旅游业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国有独资旅行社股份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相互参股,促进国有旅行社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旅行社业。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省内外优势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到我省合资、合作经营旅行社。积极引进国外旅行社采取合资、独资方式在我省开展旅行社业务。对在我省兴办旅行社的省外、境外旅行社,在资质审查与项目审批方面适当放宽标准。省外、境外优势企业通过投资、兼并、参股、收购、迁移总部等方式来湖北开展旅游经营,凡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我方企业可以不控股。

4、进一步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建立协调对外、运转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规范旅游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搭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招商引资机制,建立滚动的、分层次、分行业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大力推行定点定向招商、招商等方式,提高旅游招商引资的服务质量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