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篇1

关键词:课堂导入;基本方法;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课程教学中,熟练地运用导入式教学的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每一堂课都能保持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不容易实现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有极强的探究欲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课程。要想实现优化导入,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课堂导入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 导入目标要明确

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明确课程要求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对课程导入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系统而完整的设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顺利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2. 导入形式要多样化

如果课程导入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很快就会觉得课程枯燥,从而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导致课程目标和课程要求难以实现。为此,在进行导入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课程导入,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为保持学生对课程的求知欲做好准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为整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导入过程要简洁化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整堂课学习的一个铺垫,而不是重点教学。因此,教师在导入时不能占用大量时间,应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激发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为教学课程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4. 导入内容要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进行课程导入时,适当地融入生活实际,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能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基本方法

1. 直接导入

这种直奔主题的方法能使学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迅速定位,很快进入对新知的探索。

2. 复习导入

这种导入法注重了新知和旧知之间的联系,同时对于学生酝酿其学习情绪也比较侧重,因而在进行教学导入的过程中,有利于构建信息技术整体知识结构和体系,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3. 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故事和身边的生活事例等手段,在教学中创造围绕课程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培养情绪,让学生在该种氛围中去感受、领悟课程,追随老师的导入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中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4. 问题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导入。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及课程内容,有意识地设计悬念和问题,以促进学生认知冲突的产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程导入创造有利条件

5. 趣味导入

教师用猜谜、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进行新课程的导入,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跟着老师的教学步伐展开思考,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课课堂导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课堂导入应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切忌过深、过难

课程导入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过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来进行课程导入的设计,通过这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设计来实现课程导入的目标。此外,进行课程导入设计时还要避免将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课程内容涉及到课程当中,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导入的顺利进行。

2. 课堂导入应生动有趣,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的设计和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将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进行充分考虑,避免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出现“冷场”的情况。因此,设计课程导入的方法应多样化,对学生要富有吸引力。

3. 课堂导入应简要概括,注重实用,切忌过长、过多

教师在导入时要掌握好时间,力求简洁明了,对学生有所启发。同时,导入要避免过长、过多,以免影响整节课的效率。

4. 课堂导入运用的材料应准确无误,否则会误导学生

无论是何种学科,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正确把握都是最重要的,利用导入式教学方式时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正确、科学、合理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进行课程的导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课程进行全面掌握,对课程内容形成正确的认知。

综上所述,教师利用导入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与学习兴趣为目标,以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展开,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

(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篇3

一、目标和任务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到2020年,推进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设立科学家工作室。为积极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支持其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

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使其成为引领相关行业和领域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组织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

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着眼于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面向科技型企业,每年重点扶持1000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创新创业的优秀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通过给予持续稳定支持,确保更好地完成国家重大科研和工程任务,保持和提升我国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营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

二、支持措施

落实和制定配套政策。加大现有人才政策落实力度,结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研究制定《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根据推进计划各项任务的具体情况,在科研管理、人事制度、经费使用、考核评价、人员激励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并先行先试、逐步完善。

加强人才与项目、基地的有机结合。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和重点创新基地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对人才和团队的培养。改革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简化立项程序,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中已承担科研项目的,完成项目任务后优先给予滚动持续支持;未承担科研项目的,可自主提出研究项目,符合国家科技计划要求的,按程序给予优先立项。具备条件的依托单位优先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

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统筹国家科技计划等相关经费的安排,调整投入结构,创新支持方式,加大对推进计划入选对象的支持力度。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设立中央财政专项经费,对科学家工作室等重点任务给予支持。加强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探索建立适应不同任务特点的具体支持措施。对科学家工作室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不参与竞争申请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实行聘期制,赋予其充分的科研管理自,建立国际同行评议制度。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加大培养和支持力度,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落实期权、股权和企业年金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创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进计划入选对象所在单位、园区、地方和部门要集成各方资源,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在推进计划实施过程中创造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加强对优秀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宣传报道,为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组织实施

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推进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由科技部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参加的推进计划实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研究协商重大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部。

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择优遴选一批国内外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水平专家作为推进计划咨询专家,完善咨询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推进计划组织实施中的决策咨询作用。

篇4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拔尖创新人才;长板理论;水桶理论;兴趣驱动;资源匹配

[中图分类号] G40-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4?0006?03

国家实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竞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传统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主要以鼓励学生参加丰富的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通过各种锻炼弥补个体短板的全才培养理念,而没有注重使学生的长处得到发展,核心优势得以加强。学生往往淹没在各种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导致学生培养的同一化、平均化,没有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如何有效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上海交通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经过在培养机制和教育理念上地转变和实践,在拔尖创新人才育人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在2011年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以团体总分450分的历史最高成绩夺得全国第一名,第二次获得“挑战杯”。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长板”理论,希望能够对高校的拔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板”理论

相对于长板理论的是短板理论,短板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1]。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水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但是笔者认为,最高的木板同样能决定水桶容量,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长板的重要性。

1. 长板同样决定水桶装水容量

水桶容量意指一个人或者团队的总体素质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一生当中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应该是静止不动,而应该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时刻在增加或者减少,因此木桶的水始终是流动过程。在这个前提下,长板能够决定水桶的容量,因为把水从长板上流动下去,在长板表面能够驻留水,如果长板足够,那么其表面驻留水的量可能是惊人的容量。

以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例,他最大的成就是相对论,最强的能力是科学研究,这是他的长板,而个人生活和交际方面是他的短板,根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在爱因斯坦的传记《他的生活与宇宙》中披露,爱因斯坦与妻子的人际关系处理很恶劣,甚至与妻子约法四章,要求妻子为他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并拒绝进行,变相地把妻子降格为佣人。又例如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贾伯斯,根据《赫芬顿邮报》披露的《乔布斯传》书摘,比尔?盖茨表达了个人对于乔布斯的看法。“本质上说,乔布斯是个有缺点,甚至连缺点都非常怪”的人,他“要么会说你是垃圾,要么就会试图瞒着你设套”。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也持同样的看法。他称乔布斯是个非常不大气的老板,只要自己不称心,就可以当众羞辱属下。当然,这一切短板并不影响其成为伟人。

2. 集体创新能力取决个体长板

全社会的总创新能力不是由每个人的短板所决定的,因为在团队作战的时代,短板可以被迅速弥补,而集体创新能力的极限取决于个体长板的高度,这才是核心竞争力,无法短时间被提升。爱因斯坦在生活上的短板可以通过其他人来进行弥补,但是他提升了全人类科学技术的容量和创新能力的“长板”却是无人能补。

特别是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国际竞争中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能否在核心科技研发上取得优势,决定一国国际地位的高低。大学生作为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其个体在能力素质方面“短板”可以由其他个体来补充,而个体创新能力的“长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应该力争在创新能力的“长板”上进行重点打造和突破。

3. 长板与短板理论相互不矛盾

短板理论与长板理论并不相互矛盾,尽管人一生当中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动态变化,长板可以影响水桶的水量,影响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总量,但是短板决定了水桶的漏水高度,同样影响总体容量和社会评价,因此对短板的提升仍然非常重要,短板与长板是相互辩证统一的整体。

每个人之间的天赋、兴趣、智商等方面差异很大,而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特质需求各不相同,任何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要根据具体个体的特点来选择对长板的进一步打造还是对短板的弥补。在拔尖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应该重视对长板的打造,因为拔尖科技创新人才在特定领域具有突出的天赋,花过多的时间在弥补短板上面,往往对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没有突破性的贡献。

二、“长板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篇5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成长机理 培育 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人力资源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命脉地位。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走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农民农业科技知识贫乏,市场意识淡薄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职业观仍未彻底改变,阻碍着新一代年青人从事农业科技事业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还影响着人们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城市出生的青年不远到农村去;从农村到高等学府学习的热血青年目的就是为了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它职业。不少现有农民都愿意到城市从事建筑业或其它体力劳动。据统计,2006年,37.8%(13181万人)的农村从业人员外出劳动,其中80.1%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97.2%的人在城市从事二、三产业,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科技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广。

2.农业科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科技人才成长资助有限

我国教育和科技资源配置遵循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投入和自主创收的模式。按照中央、省、地、县、乡递减的原则,越接近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的单位所得到的资源配置越少。当前,农业研究的经费还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有限的拨款首先得保证科研人员的工资,其次还要考虑公务费,最后才能考虑业务费,最低的农业推广机构业务费只占10%,使得农业科技投入经费太低,也就难以开展大项目或基础性研究。

3.多头管理体制,使有限的农业科技人才难以形成研究团队

从教育机构来看,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已基本理顺,以前分属不同部门管辖的高校现已统一由教育部归口管理。而农村科技人才分属农业、渔业、林业、环保、科技、经贸等部门管理,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往往需要不同部门相互协调才能进行。不少情况下,还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工作,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农村多头管理,使农民难以适应,影响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科技的积极性。

4.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条件艰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农村现有的科研条件十分有限,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不少农村科研人员连最基本的科研设施都难以保证,信息来源的主渠道还是靠广播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先进的网络资源难以发挥作用,也就难以保证科技人才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据统计,2006年末,全国人均工资收入21001元,而最低的农、林、牧、渔则为9430元,受经费的困扰,正常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创新,致使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5.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方案缺乏,农业科技后劲不足

人才资源同其它资源一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育、开发,才能进一步发挥其最大的潜能。除了农业科技经费紧张外,有关部门领导也缺乏深入基层调研、思考,农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战略性计划尚未启动,简单、机械地照搬照抄外地(或外国)的做法,难以培养出符合当地需要的实用科技人才,更谈不上科技创新人才,也难以保证农村科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途径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供稳定的体制保障

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农业科技人才责任重大、待遇偏低,付出与所得严重失衡的尴尬局面,这也是解决农业科技人才扎根农业的关键性问题。要制定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关心人才成长和提供较好科研环境等方面的更加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服务于“三农”工作,使农业科技人才从想去到要去,最后决心扎根农村的转变。另外,政府自身要改变工作模式,多做公仆,尽最大可能给农业科技人才提供一切服务;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2.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狠抓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传统的人才培养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结果是眼高手低,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未能发挥教育的效能。让学生亲自操作各种实验设备,以提高动手能力和改进意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塑造模式根本转变。建议农校学生应该采取半农半读的方式,花更多的时间在农村一线体验农业科技的巨大威力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将它们带到课堂上进行研讨,激发掌握先进科技的自觉性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老师的精心培育。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大多缺乏工程师应具备的技能,急需弥补实践知识的不足。高校在进行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创新型老师的建设和培养。双方友好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还能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学到农业科技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4.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现有条块式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要尽快理顺多头管理的体制,集中有限的资源,全力攻克当前农业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发挥联合攻关的效能。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就必须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5.扩大对外交流,为农业科技人才了解世界学术动态、提升研究层次提供信息平台

建议为农业科技人才创造更多的国内或出国学习交流、考察和培训的机会。可以委托国内外著名高校对现有人才进行继续培养和深造,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到国外特别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发达国家农业一体化的先进气息,了解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手段,掌握学科前沿,开阔眼界,启迪新的思路,借鉴经验,促进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庆先,漆雁斌,王燕.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5,(4):15-17.

[2]曾志华.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云南农业科技,2006年增刊.21-22.

篇6

【关键词】创新教育 青少年 创新人才 培养

我们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国的中学生参加世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总能拿到许多金牌,但是,从诺贝尔奖的设立至今已经进行了90多次评选,在1000余人的获奖名单中,中国籍公民却没有一人。而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和高锟8位美籍华人却在他国的土地上获此殊荣。这是为什么?

从2005年起,病榻上的钱学森不断反思我国的教育现状,多次问前来探望他的总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带着这份忧思,98岁高龄的钱老走了,却给无数的国人、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留下了无尽的酸楚。痛定思痛,杰出人才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其创新性,而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因此,问题的症结是我们忽略了创新教育,贻误了对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一、实施创新教育,攀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制高点”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诠释:创新是“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也就是说,创新不仅包括首次开创(即创造),还包括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更重要的还指知识向社会实践的转化。创新力指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结,主要指产生新设想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能产生新成果的创新性技能。创新力是教育、培养和实践的结果。创新力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创新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促进学生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点、深化和突破口。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特别强调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基。

二、更新教育理念,把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立足点”

尽管创新原本是人的基本特性,但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迫使学生走进“读死书”、“死读书”的死胡同,学生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逐渐失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办学思想方面

围绕“保护天性,张扬个性,完善人生”的目标,坚持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宗旨,注重人的智慧能源的深层挖掘,让学校成为探索求知的学园;注重人的创造能源的全面开发,让学校成为生动活泼的乐园;注重人的情感能源的充分释放,让学校成为充满亲情的家园;注重人的个性特点的健康发展,让学校成为文明和谐的花园。

(二)教学活动方面

实现由注入式向发展式转变,由知识中心向生命中心的转变,把知识当成唤醒、激活和解放生命潜能的火种,点燃学生的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要实现由单一化向个性化转变,尊重、保护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做别人不做的事情;由权威型教育向民主型教育转变,师生可以自由地交流、平等地对话,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伴奏者而不是传授者;由文本化向生活化转变,鼓励学生走入生活、走进大自然,突出实践性,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三)教育评价方面

评价体系的重心由认知学习向创新能力倾斜,一要以学习主体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对于那些能别出心裁解答作业、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平时耍“小聪明”,能使出“雕虫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学生给予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使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发展和弘扬。二要以提高学习主体适应与改变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单纯以在校表现为观察视野的状况,着力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积极争取家庭与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支持与配合,使学生逐步培养起来的创新意识能够在校外生活中得到发挥、内化和积极的肯定。

(四)学业考评方面

不仅要考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还应包括一定比例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表现自己创见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考试形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如笔试、口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等,将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教学参与情况纳入考评体系,考评方式可以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和创新意识精神的形成。

三、澄清认识误区,化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迷茫点”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科技创新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为青少年创新人才的持续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但目前在认识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只是少数天才学生的事

误认为科技创新是人的高级智慧,非一般学生所能拥有。其实,生活中很多发明创造都出自于普通人之手,创新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生存的需要,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与倾向,只要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就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造力,都可以成为创造者。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教育是否尊重、保护并培育了这种潜能,是否激发、促进并满足了这种需要。所以,科技创新教育应具有全体性,应面向每一个学生。

(二)科技创新只是自然科学的事

误认为科技创新就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只是自然科学的事。实际上,不仅自然科学需要创新,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同样需要创新,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负效应日益显现的今天,科技创新与人文创新更应平衡发展。不仅如此,自然科学的创新也离不开社会科学和人文思维方式的支持。在现行的政史地教材中,就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譬如,观点辩论、人物评价等,这些教学内容本身就没有统一的观点和现成的答案,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创造。这既是一种人文创新训练,同时又支撑了科学创新精神。所以,科技创新教育应具有全域性,应面向每一门学科。

(三)科技创新只是课外活动的事

误认为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科技创新是课外活动的事,这种思想人为地割裂了理论与实践、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联系。实际上,科技创新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教学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课外活动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实践,日常生活为科技创新提供灵感和需求。局部性的教育创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所以,科技创新教育具有全面性,应面向每一个环节。

四、完善课程教学,抓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点”

课程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完善课程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入手,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创新,在创新中创造。

(一)改革课程设置,给学生一个提高融合能力的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都来自不同学科的边缘结合点,是学科知识融合的结晶,学科综合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而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课程分科太细,人为地割裂了学科之间的联系。现行课程的学科教学经常出现内容相互交叉和重叠的现象,但在教学过程中又相互规避,人为地形成学科间的真空地带,不利于学科知识的融合。这种教育下的学生很难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对科学发展的正确认识,站不高,看不远,难以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

因此,改革课程设置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如果将目前的中学课程整合为综合理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等)、综合文科(包括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艺术课(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健康与体育以及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和创新课等门类,可以充分体现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或过分地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个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为科技创新教育提供更好的前提和平台,有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学生提高知识融合能力。

(二)变换思维模式,给学生一个提高求异能力的机会

求异就是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善于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观察、认识、思考问题,在比较中找到新的东西。美籍华人朱棣文曾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方式。别人忽略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有一定的创造性。”可以说,求异实现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

美国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认为,求异思维往往在团队智慧中更容易激发。对一个成功的“头脑风暴”来说,小组技术比个人技术更重要,因为许多独创性的想法都是在小组交往中通过观点比较、联想反应、相互感染而产生,创造性人才通过相互交往而成为独立的人。因此,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形成概念、总结法则的关键处,在相似易混的知识点,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更容易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讨论中要创造一种友好民主的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即使是错误的看法也允许发表。在教学中要呵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冲动,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动性。

(三)创建科技社团,给学生一个提高实践能力的环境

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组建科技社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营造一个共同创造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历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在经历创造性劳动的体验中养成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

1. 建立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让学生走进工厂、农村、部队、家庭,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通过感性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立科技创新兴趣小组

根据学生实际和特点,分层次、分年龄段建立创新发明、创意绘画、创新方案设计、动漫制作、创意小报设计、模型制作等兴趣小组。安排创新意识强、创新能力高的教师担任兴趣小组辅导老师,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分层次的开展创新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和创造潜能,调动其参与创新、参与创造的主观能动性。

(四) 塑造高尚品格,给学生一个淡泊名利的精神能力

创新能力不仅仅意味着输出新思想、新发明、新创造等技术能力,更意味着是否具有献身科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的精神能力。科学技术研究是一项漫长且枯燥、回报低且慢的活动,任何一次思想的突破、任何一项发明创造不仅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还要有无私奉献科学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但现实中,劳动毕竟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科学研究也不例外,只求快速回报、注重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的做法极为普遍。受短视心理的驱动,即使有很强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也因为金钱和名利的因素而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发挥。

篇7

根据我市科技局“十二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分析,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将由2010年的160家增加到200家,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将由2010年的81家和85家分别增加到90家和100家,再加上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在现有35家基础上的新发展需要,仅以科技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为主要培养提高对象的高端人才和高端领军人才及后备人才的培养需求数量将超过500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人选需求数量也将在千人以上。适应产业、科技、人才一体化,引领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市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

经济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构筑人才优势,转型发展是“牛鼻子”,重中之重是识才、育才、用才。我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高端科技人才严重缺乏;领军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关键人才能力短缺;人才政策严重缺失;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经费比重较低,事业环境优势不足及重使用轻培养弱激励,政府服务不足等种种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在思想文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一是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滞后,尚未把科技创新高端人才作为我市科学发展的战略核心与根本举措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普遍缺少中长期培养计划,事业环境优势不足,人才价值认可上存在着“马太效应”。解放思想、尊重人才的任务很重,错失良才危机意识有待增强。影响认识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方面是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战略、方针及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别一方面是没有对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和发展的战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不明确,缺少科技人才发展的规划和顶层设计。二是投入不到位,人才培养投入力度有限,企业作为投入主体的投入水平不高,多数企业在价值链的低端,经济效益水平低,创新实践层次低,制约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活动强度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能力。关键是政府部门对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缺乏强有力的财力投入保障,没有鼓励企业和引导社会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持续性投入及制定完善的监督与控制制度。三是机制不健全,市场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还没充分发挥,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人才科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尚未建立,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技术职称评定行政化管理模式制约了创新人才的选拔、使用和成长。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选人用人机制尚不够完善,聚才、育才、留才、用才和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衔接互动,激励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及培养领军人才的长效机制、创新活动强度和创新人才培养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四是服务不到位,扶持人才发展的配套政策缺失,政府相关部门尚未形成合力,专门为科技创新高端领军人才服务的机构和特事特办制度、为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的服务平台与绿色通道有待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创新文化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目前我市还没有出台有效的专项高端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培养政策和激励政策,已有的政策措施尚未普遍得到落实,科技人才服务业发展滞后,成为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的制约瓶颈。

二、对策建议

一是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职能,完善科技人力资源相关制度,为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保障。制度设计制定包括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人才财力投入、科技人才培养考核、科技激励政策落实监管和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的计划项目平台建设、科技人才金融支持等规划和政策措施。

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为释放科技人才潜能提供动力。重点加强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职称评、聘制度改革,转变行政化管理模式,实行技术职称评定和岗位技术职务聘用分开,鼓励科技企事业单位自主评价科技人才绩效。

三是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技人力资源环境,为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提供条件。建立科技人才信息库、专家库,支持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着力扶持科技人才载体平台战略升级,充分发展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对优秀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使用功能,大力支持科技人才服务业发展,鼓励科技人才合理流动、合作交流和开展创新创业。

篇8

背景

目前,上海中小学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开设专门的创新素质培养实验班。主要是在高中阶段选择一部分对科技活动感兴趣的学生专门编班,开展创新素质培养。具体的做法是邀请高校教授开设专题课程,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这种培养模式试图把高校的资源引入到高中,通过特色课程、专项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一培养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普及面较窄,主要局限在少数优质高中,普通高中没有开设。二是学制短、升学压力大,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

另一种是选拔优秀的高中生到高校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这种模式的基本做法是由区(县)少科站或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全区选拔优秀的高中生到高校实验室参与课题研究,体验科研的全过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课题,在实验室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课题,进行实验设计,收集和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这一模式在一些高校资源较为富饶的区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对于大多数缺少高校资源的区域,这一模式很难实行。

上述两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且乏力的困境。但这两种模式都注重与高校资源的纵向联结,强调高校资源对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辐射作用,忽视区域内在的科技教育资源,在实施和普及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限制。为此,必须突破这两种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寻找一种符合区域实际的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我们提出建立中小学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的设想。如果说前两种培养模式侧重于纵向的联结,整合高校资源的话,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则是一种联纵合横的培养模式,注重发掘和整合区域内部的科技教育资源,是一种学段贯通、资源共享、多方联动的立体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及其组织形式、运作机制

基本内涵

基于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的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科技项目的实施、推广、应用和发展为核心,不同学段学校参与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科技教育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是这一模式运作的重要载体。科技教育项目是联合体运行的基础,具有共同育人愿景、办学特色相近的中小学校基于科技教育项目组成学习共同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第二,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能力为主要目的。它主要是面向青少年中学有余力、爱好科技、有创新潜质的对象,通过科技兴趣和课题研究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品质和能力。

第三,这一模式是一种联合校内校外科技资源的纵横整合和贯通学段的科技活动育人模式。既注重中小幼学校之间科教资源的纵横向融合,同时吸纳高校丰富的科技资源,以项目联合体为抓手,激发中小学校长智慧,突出名校的示范与引领效应。

组织框架

基于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的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总体上可以分解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的构成要素;二是运行机制。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生科技社团、校长团队、专家团队和教师团队等。

宝山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是由本区有科技兴趣爱好、有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小学生自愿组织的学生科技社团组织。学生课题研究社团、科技兴趣社团为其所属三级社团,是本组织架构的主体。

校长委员会由联合体会员单位校长组成,具有决策、规划、实施、协调和管理等职能。负责规划科技兴趣特长生的发展,协调校际和校内外资源,建立社团发展通道和学员兴趣成长链等,主要是发挥引领作用。

专家委员会由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协社团等专业机构领导和专家组成,负责决策咨询、协调资源、专业指导、课题辅导和师资培训等。联合体教研组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运作机制

校长团队的主导机制。在校长团队的引领下,科学活动的开展不再局限在学段内,而是贯通学段,合作开发课程,共享资源、成果和经验。校长更关注科技教育,在校园创新文化的营造、师资力量的配备、设施设备的添置等方面加大投入。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得到提升, “校长智慧”共享成为现实。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引领机制。创新教育联合体强化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引领作用,每个创新联合体都由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领衔,带领联合体其他学校的发展。通过校际联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课外活动的社团化,开发拓展型、研究型校本课程,举办各项主题系列科技兴趣活动。

校外教育机构的服务机制。校外科技教育机构结合区域实际,激发学校自主性,按照各学段学校的愿望,整合资源,构建开放型、多样化、可持续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学校通过加合体,可以共享办学特色经验和成果,合力打造基于兴趣成长的跨学段教育链。

专家和基地资源的共享机制。通过联合体这个平台共享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协社团等机构专业人士的学识与智慧,共享丰富的社会科普教育基地资源,让科学家携手中小学生从“教室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让科学家走进校园指导学校开发拓展型、研究型等课程的资料包,走进课堂介绍最新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等。

未来创新人才的兴趣发展机制。联合体实施发展性评价,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同时探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形成低学段向较高学段学校推荐兴趣特长生的通道,建立科技特长生成长档案,开展个案跟踪研究。

成效与反思

基于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对于区域科技教育资源的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宝山区已形成一批在本市内外有影响的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如“无土栽培创新教育联合体”、“气象科技创新教育联合体”、“车辆模型创新联合体”等,这些联合体的组建,不仅培养了一批有志于科学探索的科技爱好生,而且树立了一批科技项目特色品牌和带动了一大批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更大幅度提升了科技教师的专业素质,整体上推动了宝山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蓬勃发展。我们认为中小学科技教育项目联合体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可以克服当前科技教育“短视、唯奖”等功利化倾向。联合体是以兴趣培养为主线,创新文化感染为内涵和可持续成长为目标的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实践,为中小学生学习、体验和感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文化氛围和组织保证。

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内外的科教资源。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大的困境是科技资源的匮乏和良莠不齐,联合体的组建,打破了现有科教资源的条块分割,为科教资源的最大程度共享提供了一个通道和平台。

篇9

论文关键词:研究型大学;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一、研究型大学与创新人才的内涵

对研究型大学的定义众说纷纭。在综合各种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研究型大学是学术水平最高、科研实力最强、科研成果最多、以研究生培养为主的大学。研究型大学的内在含义是“以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和文化繁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在特征是拥有高品位的师资和高质量的学生生源,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和高层次的科研成果,通过科学研究培养高水平的人才。

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国内与国外的观点也不一致。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关注不够;国外则强调在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

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以个性自由、独立发展为前提,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高度发展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人才是历史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二、研究型大学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型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滞后,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另外,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联系不多,立足于独立完成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多以德育涵盖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全部,较少引导学生培养工作以外的兴趣和爱好;强调通过教育直接使学生更加适合社会某一职业的需要,而不是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因而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存在着过分专门化、过早专业化、通识教育不足、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理念不强等弊端。

2.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少且结构不合理

国家和社会对研究型大学投入的科研经费相对较少。据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支出仅占政府科技总投入的20.65%,而投入科研机构的比重则达65.91%。可想而知,国家和社会对研究型大学投入的科研经费更是远远不够。另外,国家和社会投入的教育经费大量地被用于高校基础建设,实际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不容乐观。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和投入的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总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会影响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3.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一流的师资是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现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素质虽然在不断增强,但高学历者大多是缺乏教育经验的中青年教师,而教育经验丰富者大多未经历博士教育训练,二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集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另外,那些具有高学历、富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授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同时,教师有博士学位者少,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高校教师当中有博士学位者,全国平均只有7%,研究型大学仅为20%左右。而同一时期,美国本科以上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2%,英国大学为70%,德国接近100%。这都表明我国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4.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模式落后

(1)人才培养模式趋向标准。各大学近乎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等,人才培养模式趋向固定化,这严重压抑和挫伤了学生的创造力。

(2)课程设置方向性与特色性不足。目前在许多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专业所设的方向过于宽泛和笼统,难以突出特色,且与本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方向结合不紧,导致在开设适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地方实际的特色课程、方向课程方面显得不足。

(3)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多重视书本理论内容的讲解,忽视实验和实践的教学环节,很多设置有实验学时的课程,也是形式大于内容,并没有真正利用实验、实践环节去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模式落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必须迅速转换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创新。否则,就难以培养出迅速适应网络时代的全新人才来。然而,许多研究型大学教学依然局限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授,学生在下面辛辛苦苦地记笔记,课堂互动环节不多,学生思考的时间少,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接收多少,教学效果如何,往往被教师忽视。

转贴于  三、研究型大学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

1.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

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创新教育思想,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在提高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通识教育,在注重学生的某一专门知识获取的同时,更要注重其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将学生从接受者转变为探究者,积极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把关注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上来。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及最高的善,使人在成为自由的人、“完人”的基础上营造求异氛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2.加大对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完善投入结构

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主要承担者,更是孕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国家和社会应加大对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加大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不断完善投入结构,大力支持研究型大学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还应在大学内部建立专门的筹资机构或部门,广泛吸收来自国家、企业、社会团体乃至个人的资金投入,以及各种形式的捐助,为此,国家还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事业。

3.培养创新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培养创新型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如何造就一支创新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成为研究型大学迫切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要从如下几方面来努力: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引进来,派出去”的方针。既要大量引进海内外优秀师资,又要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经验。二是毫不动摇地加强教师培养工作。有计划地引导教师深入到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实践活动,支持其参与国家及各部委的基金科研项目,以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三是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实施教学与科研并重,对那些承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师要区别对待,以激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4.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

(1)构建多样化的跨学科课程体系。通过构建多样化跨学科课程、提高选修课的比重,完善通识核心课程设置,调整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处理好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基础课程与方向课程之间的关系。结合本校往届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和自身资源优势,明确培养目标,进而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结构和培养方案。

(3)提高实验性、实践性等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实验性、实践性等课程和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课程的形式方面,增加实验性、实践性等课程和环节,并提高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为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4)改革教学模式,设计个性化教学。改革“以知识为重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加强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协作性,并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

(1)摆正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位置。研究型大学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就须摆正本科教育的位置。首先,要实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并重,不能单抓一方面。而在人才培养上,要立足于培养“人”而不是“人才”。其次,要给予教学和科研同样的重视,要认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一起抓,更好地改革和发展本科教育。再者,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等。最后,本科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2)加强教育的通识化和国际化建设。加强通识教育建设。一方面,学生在低年级不分专业、系科,全面实行通才教育,注重基础教育,加大选修课数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高年级分专业,并加强专业化教育。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注重文理渗透和跨学科教育,要求主修理工科的学生需要学习一定比例的人文课程,主修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也需要学习一定比例的自然科学课程。同时,推进无障碍跨学科教育。

篇10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已经引发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科研项目、R&D经费等教育资源的突发性短缺,在短期内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力度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通过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学科交叉与交融日趋明显的情况下,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具有知识结构全面,基本功扎实;能力结构合理;独立批判力;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特点。下面以社会或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界定的杰出人才特指创新人才。

(一)高校正加快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设并初见成效

1.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高校的创新活动,大多数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各高校都在强化实验室所具有的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在过去5年中,依托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占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65%左右,数量从2000年的87个增加到2006年的120个(资料来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网:/labsite/Site/index.aspx)。截至2005年底,科技部共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8个,其中分布在高校的有34个,占23.0%(资料来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网:/bulletin_01.aspx)。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家依托地方高校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达117个,占总数的33.2%,依托地方高校建立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5个,占总数的26.3%(资料来源:/xin_wen_gong_gao_1114/20070328/t20070328_225246.shtml)。

通过承担高水平基础研究、竞争性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2005年共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8人,分别占到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总人数的28.1%和12.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12人,占全国总数(1500人)的34.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81人,占全国总数(1248人)的30.5%,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7人,占全国总数(829人)的23.8%。2005年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出站的博士后、毕业的博士和硕士人数分别是2002年的1.40倍、2.14倍和2.02倍(资料来源:/labsite/Site/index.aspx,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2005年度报告。)。

2.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方兴未艾。团队协作已成为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关键条件,也是创新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总体看国内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不容乐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团队并不多见。推进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当务之急。

随着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等政府创新支持项目的实施,近年来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基于团队的科技创新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2004-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共对94所高校的244个科技团队实施了为期2年的资助计划。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对139个创新研究群体实施了资助计划,其中分布于高校的有73个,占52.5%。以北京大学为例,至2005年北京大学有10个科技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至2007年有14个科技团队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当前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大了对中青年科技人员的资助力度。例如,2004-2007年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2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117人,占49.2%,45-54岁的有112人,占47.1%;2000-2006年进入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的138名学术带头人中,45岁以下的有72人,占52.2%,45-54岁的有54人,占39.1%(资料来源:根据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相关公示信息统计。)。总体看在高校创新团队建设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已经成为主导力量。

(二)高校正在成为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

全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约30万人,占全国研发人数的1/3。“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单位并担任首席科学家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863”各类项目占总项目数近40%。以2002年为例,高校承担各类课题12.1万项,发表的论文约占全国论文总数的70%,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在2006年度的国家三大技术奖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过了50%。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中,高校获奖15项,占51.7%,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1项,高校获奖25项,占6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4项,高校获奖106项,占57.6%,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1项(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2006》统计整理。)。

高校教师是顶尖创新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1952-2005年产生的“两院院士”中,有1033名院士曾就读于国内113所高校(中国科学院院士49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36人)。其中26所高校为国家培育10名以上两院院士,共计796人,占总数的77.1%。全国共有141所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当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总人数合计为872人。其中“985工程”高校有36所共646人,“211工程”高校有44所共142人,合计占总数的90.37%(资料来源:中国校友会·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2005/12)。)。2003年,1332位“两院院士”中,在高校任教的共514人,约占院士总数的40%,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80人(占总数712人的39.33%);中国工程院院士234人(占总数620人的37.74%)。先后有2002位高校教师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的资助,有711位教师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513位高校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占到总数855人的60%(资料来源:引自张亚群,“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现代高教信息》,2006年第9期。。由此可见,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依托众多科研项目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二、资源性投入不合理及教育理念滞后制约高校培养创新人才

(一)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合理

高校教育科研经费增长幅度大致与招生人数的增长幅度相当(见图1),但生均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已经连续几年悄然削减。此外,近年来大量的教育经费用于高校基础建设,实际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比例不容乐观。

科研经费的投入也相对薄弱。据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R&D经费支出2450亿元,其中高等学校支出242.3亿元,仅占总量的9.89%;政府投入高校133.1亿元,仅占政府科技总投入的20.65%,而投入科研机构的比重则达65.91%。相比之下,2003年美国高校R&D支出占政府R&D总投入的16.8%,英国则达21.4%。如果考虑R&D经费总量,则这一差距更加明显。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294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41%。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2003年美国这一比例为2.6%,韩国为2.64%,日本则达到3.15%。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总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会影响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一流的师资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师资总量方面,2000-2006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从46.28万人增加到107.6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5.3%。其中绝大部分为中青年教师,2001年我国高校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8.89%,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达到46.44%,并逐年增加。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2月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当中有博士学位者,全国平均是7%,重点高校教师有博士学位者为20%左右。同一时期,美国本科以上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62%,英国大学为70%,德国接近100%。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增强,但高学历者大多年轻缺乏教育经验,而教育经验丰富者普遍未经历博士教育训练,二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集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乃至在一些研究型大学,具有高学历、富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反映出我国成熟的创新型教育文化尚未完全形成。

(三)高校教育理念滞后,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亟待创新。如教学模式有待打破统一框架;教学方式有待改变灌输模式;人才评价有待创新导向的引入。

三、有针对性调整并强化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策略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时期,高校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面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目前还存在诸如资源、机制和文化等因素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尚不能完全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培养创新人才却是潜移默化、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平台建设和教育理念创新等四方面推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进程。

(一)应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三方面的统一

培养创新人才不仅仅需要传授前沿知识,更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无论在高等教育阶段,还是在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必须确立创新教育思想,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要把关注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上来,并以此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的变革以适应这一目标的实现。创新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如高校需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增加学时数,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方案。

(二)建设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拥有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热心于献身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式包括:(1)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研究经历人员的比例。“引进来,派出去”,拓宽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经验。(2)增加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企业或科研院所研究经历的比例。有计划地引导高校教师深入到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实践活动,支持其参与国家及各部委的基金科研项目,以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或者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中的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学活动。(3)改进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兼顾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对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给以同等待遇。对那些承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师要区别对待,适当增加教学方面的考[JP+2]核比重,不刻意追求他们在课题经费、科研项目和数量等方面与其他教师同等的标准,以激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并获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继续开拓创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三)加大对高校的基础研究投入,完善科研管理

基础研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高校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可持续发展潜力。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的重担应更多地落到高校的肩上。我国科技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美国基础研究费用支出在全部R&D经费支出中的比重为19.1%,2005年我国仅为5.4%。同时美国全国每年一半左右的基础研究经费由高校获得,基础研究经费在高校研发经费中的比重一直在2/3以上,而在2005年,我国高校获得的研发经费仅占全国R&D经费的9.89%,2004年,我国高校R&D经费中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仅为18.6%。因此,国家和高校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以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在高校内部建立专门的筹资机构或部门,广泛吸收来自国家、企业、社会团体乃至个人的资金投入,以及各种形式的捐助,为此,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高等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