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学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选修课程;模块化;学科导向;就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24-02
目前国内高校的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构成,一些高校还将选修课细分为指导性选修课与任意性选修课。在选修课部分,各校根据主流法学学科内容、自身特色、学院师资力量等因素开设,并无一致的模式,全国范围内各校法学专业的选修课开设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但就学生选课而言,多是出于兴趣爱好等非理性因素,缺乏对选课的系统规划,导致课程的选修与学生的考研、就业、出国等毕业去向之间失去关联,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浪费了高校的教学资源。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探讨在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就选修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的必要性,比较不同的模块化思路,分析模块化的强制性,以期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程的科学化提供建议。
一、选修课程模块化的需求分析
(一)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弊端
一切建议必须有相应的需求。如果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程的设置足够科学、合理,则无须提出修改的建议。但事实并非如此,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法学专业指导性选修课容量为26学分,要求学生选修18学分,任意性选修课提供了80个学分的容量,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8个学分。这些指导性和任意性选修课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法律部门,那么学生们是根据什么选课的呢?笔者做了一项统计调查,向法学专业大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4份,学生为省内一表及省外二表录取生源(以下所引调查数据均出自该份调查问卷)。就选课依据回答如下:
由于是多选题,选项总数大于104,比例总数大于100%,但就以上统计数据来看,根据兴趣、老师个人魅力、课程本身的难度占据了学生选课考量因素的前三名,根据未来职业规划和考研专业来选择的只占34.62%和18.27%。由此可见,学生的选课行为缺乏科学的引导,无法做到与职业规划相结合,结果到学生毕业之时,成绩单上无法看出学生的优势所在。
(二)学生对选修课程模块化的需求
学生对选修课程模块化的态度如何呢?这一部分涉及调查问卷中的两个问题:一是你是否需要得到选课方面的指导;二是你是否希望学校能给大家提供一种套餐式的选课方案。调查结果显示:
从以上两份统计数据来看,希望得到选课指导的学生合计占到了94.23%,希望提供模块化选修课方案的占88.46%。加之与大四年级同学的访谈,学生们普遍认为现有的选课方式十分盲目,待到高年级涉及考研、找工作、出国等时才发现,一些该选的课程还没有选,一些已经选修的课程与自己的毕业去向无关,在资源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未能做到物尽其用、学有所长。
综上可以发现,现有的粗放式选修课设置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迫切需要精细化的指导。此外,粗放式的选修课设置也无法满足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尤其是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所谓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是指掌握法律基本理论、具备法律操作技能,具有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际法律纠纷能力的人才。现有的粗放式选修课设置,使得学生回避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实务讨论、诊所类课程,而选择那些以纯粹讲授为授课方式的课程,结果是提起理论头头是道,拿起案子束手无策。因此,应对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使课程体系不仅拥有纵的知识深度,也体现横的知识宽度,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1]。
二、选修课程模块化方案的比较
国内一些高校已经采取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块化,但总体而言,在模块化设计方面又有三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以学科为基础的模块划分,可称为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即将选修课划分为理论法学、宪法行政法学、民商经济法学、刑事司法、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方向,由学生选择其中一至多个模块,直至修满学分。第二种是以职业导向为基础的模块划分,可称为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即将选修课划分为理论课程模块、实务课程模块、比较法课程模块。第三种是将选修课按理论、案例、研讨、实务等模块划分,但要求学生在各模块选修一定数量的学分,这种模块化不是本文研究的模块化方案,因此以下只比较前两种模块化方案。
(一)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的优劣
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的优点在于它适应了法学人才专业化的需求。就我国审判机关而言,民商事、刑事、行政审判职能的划分在法学人才培养上具有相当的导向性,国内稍具规模的律师事务所也就采取了专业的部门划分,过去那种民事、刑事、行政案件“通吃”的法官和律师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代法律工作需要的是专门性法律人才。学科导向的模块化方案将选修课按照民商事、行政、刑事等法律部门划分,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掌握某一法学领域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性人才。
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它满足了学生考研的需求。目前法学人才培养逐渐向研究生倾斜,法学本科毕业生考研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在法学硕士招考当中,大多数高校将硕士划分为不同的学科,即通常所谓的二级学科,本科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要选择特定的学科方向,这就直接决定了考研专业课的内容。学科导向的模块化方案能够帮助同学准备考研的内容,使学生在选修课程时根据将来要考取的研究生专业进行选择,节省了学生的精力。
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的缺点在于,它无法摆脱过去我国法学专业细分所受到的那些批评。学者认为,我国法学教育的专业设置一度过于琐碎,而导致法科学生的法律知识面普遍比较狭窄[2]。法学教育仍然受到过早过细的专化倾向影响导致法学院所提供的基础知识教育在广度、深度上都有欠缺。学生选择了模块甲,对于模块乙等其他模块的知识就无法掌握,这与过去的法学专业细分在效果上似乎趋同。但这实际不应成为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受到批评的理由。最优的方案当然是学生掌握全面的法学知识,甚至相关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知识,夯实基础。但在选修课容量大、本科生选修学分有限的情况下,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也不失为一种次优选择。
(二)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的优劣
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的优点在于它适应了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去向多样化的现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包括考研、公务员(非法官)、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务、出国以及其他。不同的就业去向需要不同的法律专业素养。法律职业群体,即法官、检察官、律师除了需要掌握实体部门法律以外,还需要就程序法有很深入的了解,而对于外国法律方面无太大需求,企业法务需要掌握更多民商经济领域的法律,而对于传统公法的需求不大,出国的学生则需要注意法律的比较和外语的学习,而对于双语教学可能有强烈的需要。就业导向的模块化方案能够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做好相应的准备。
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的缺点在于,由于各就业去向所需技能之间有重合之处,各模块的课程必然有所重叠,这样一来模块化本身的功能就不如学科导向模块方案那样突出。另外一个缺点则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日新月异,无论如何悉心设计,总会有一些去向被忽略,这样会导致学生心理的不平衡。
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与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孰优孰劣?不可一概而论,要结合高校自身发展定位、生源情况等综合因素确定。对于研究型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多数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科导向模块化方案更加合理。而对于教学型大学,法学毕业生多数选择就业的,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更加科学。
三、选修课模块化方案的强制性
所谓选修课模块化方案的强制性,是指学生一旦选择了一个或多个模块,必须在该模块当中选课,不得选修其他模块课程。从调查问卷的数据来看,93.27%的学生希望模块化方案是推荐性的,只有6.73%的学生希望模块化方案是强制性的。这反映了学生对强制方案的抵触情绪,但不能以此作为设计选修课模块化强制性的唯一依据。
对于学科导向模块化套餐而言,每一模块所含课程数目有限,很少能够通过选修一个模块即能实现学分的要求的,通常会建议学生选修2个或多个模块,此时,若不做强制性的要求,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将失去意义。原本每一模块当中课程就有限,通常是3到7门课程,此时若再突破模块进行选课,则回到了最初的漫无目的选课状态。
对于就业导向模块化方案,则应结合模块容量予以考量。如果模块有足够的学分容量,可做强制性的要求。如果模块没有足够的容量,则不应做强制性的要求,而只能采取推荐性的方式,鼓励、引导学生在模块内部选课。所谓的足够容量是指,模块的选修课学分总数应大于要求学分一定的比例,笔者认为,这一比例应为:要求学分/模块容量≤75%,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选课有足够的腾挪空间,避免因课程设置不合理而无法修够学分。例如,模块甲提供了40个学分的课程,要求学生从中选择30个学分或者以下,可以是强制性的。若无法满足该比例的要求,则不应采用强制性的方案。
结论
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的粗放式设置已经不能适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同时亦广受学生的诟病。选修课的模块化方案虽然不是解决法律人才培养问题的“万能钥匙”,但它至少能够解决学生在选课过程中的盲目和感性,使得选课这一严肃的教学行为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付子堂.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法学教育发展之路[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06.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职医学检验;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216-02
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是一个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医学检验专业是技能型很强的专业,学校教育要按着国家教育及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学生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能满足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的相关部门对医学检验人才的需要。并具有独立开展医学检验工作的能力,适应医学、医学科研单位实验及医学检验仪器公司对技术人才的需要。
一、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人才,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国高职教育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而先进发达的国家职业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随着时代的变化,面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调整职业政策。医学检验教育也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教育特征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高职培养方案,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检测技术的提高,人才培养方案也应进行调整,完善和创新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医学检验人才现状
从当前各种医疗机构检验专业人才的情况看,有以下几种: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属于学科型的人才,二是大专(高职)的学历,从事检验科的临床检验及管理工作;三是中专学历的从业人员。高等职业教育大专(高职)层次的医学检验人才,基本能够胜任检验科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临床各科提供诊疗疾病的辅助资料,是社会需求的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要把握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处理好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实践技能教学的重要性,将实训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专业培养方向与毕业生必需的专业能力及素质结构相结合,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以人才市场需要为基础
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的学生服务于各种医疗机构(如医院、血站、防疫站等)。作为与市场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职业教育,就要直接面向人才市场。以培养目标为基点,突出专业特色,把握经济社会需求。专业课以《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为岗位操作技术指导,在调研高等职业教育临床检验专业教材使用情况及各层次医院对检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列出实习方案,体现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将专业课程内容与卫生技术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内容融合,建立考核体系。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发展观注重对人的教育,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人际交往等),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此,从培养人才出发,根据社会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着眼未来,以中职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指导,参考其他院校高职检验专业的培养方案,从市场调查、职业能力、学生现状入手,兼顾不同层次医院检验科对医学检验人才的要求,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检验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三甲医院及各级基层医院的调研,立足高职检验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除人文课程外,主干课程包括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概论、临床检验学基础、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等。加强高职学生的德育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学校要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就业。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开设选修课,如在高职检验专业中开设伦理、国情摘要、人与自然、社会学概要、营养与膳食指导、检验信息学、检验与临床、试剂营销、实验室生物安全、临床流行病学等选修课。在学时分配上实训、实践的总时数应占总教学时数的40%~50%。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比例,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篇3
>> 解读《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高校法学教学模式改革 当前所在位置:l.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学位办[2006]39号文《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EB/OL].百度文库.百度. (上载日期不详)[2011-07-25].
[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学位办[2009]23号文《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适用于法学专业毕业生)[EB/OL].百度文库.百度. (上载日期不详)[2011-07-25].
[6] 请参见国务院学位办[2009]10号文《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09)》“一、培养目标”.
[7]关于法律教育应当与法律职业相结合的论述,请参见:侯强.近代中国官办法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5.
[8]数据来源于各法学院2011年6月份之前的统计,由于有的法学院负责法硕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变动频繁,资料交接不到位,且招生计划、实际录取人数、实际入学人数和实际毕业人数常不一致,使得文中数据的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9]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全职教师[EB/OL]. 师资力量.湖南大学法学院.(上载日期不详)[2011-7-25]..
[10]湘潭大学法学院. 师资队伍[EB/OL].学院概况.湘潭大学法学院.(上载日期不详)[2011-7-25]./law/plus/view.php?aid=75.
[11]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师资队伍 [EB/OL].师资队伍.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上载日期不详)[2011-7-25]. /news.asp?B_Name=师资队伍.
[12] 中南大学法学院. 师资队伍[EB/OL].师资队伍.中南大学法学院.(上载日期不详)[2011-7-25]. /teacher_bssds.asp.
[13]进行比较的相关资料来自于各法学院相关负责人2011年6月提供的最新培养方案或者是笔者从各法学院网站上获取的资料。如未特别说明,文中的其他资料来源与此相同。
[14]张琛.热烈庆祝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立[EB/OL].新闻动态.湘潭大学法学院网.(2008-12-31)[2011-07-25]./law/plus/view.php?aid=856.
[15]法学院.省校联合共建知识产权研究院 促我校知识产权学科跨越式发展[EB/OL].学院新闻.中南大学法学院网.(2011-07-1)[2011-7-25]./index_news.asp?ID=1280.
[16]鞠成伟.中南大学医疗卫生法研究中心成立,助推我校医疗卫生法学发展[EB/OL].学院新闻.中南大学法学院网.(2012-01-11)[2012-2-14]. /index_news.asp?ID=1477.
[17]佚名.湖南大学2010年软件工程硕士自主招生考试招生简章[EB/OL].硕士公告.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1-07-13)[2011-07-25]./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863&Itemid=1.
[18]法学院.中南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试行)[EB/OL].教学工作.中南大学法学院网.(2010-07-16)./education_view.asp?ID=465.
[19] 法学院.中南大学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2009修订)[EB/OL].教学工作.中南大学法学院网.(2010-07-31)[2011-07-25]./education_view.asp?ID=466. 法学院.中南大学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修订)[EB/OL]. 教学工作.中南大学法学院网.(2010-07-31)[2011-07-25]./education_view.asp?ID=464.
[20]黄曦,朱益岩.落实“双导师”、确保“实务型”――法学院隆重举行法律硕士兼职导师聘任仪式暨培养工作座谈会[EB/OL].教学工作.中南大学法学院网.(2010-11-22)[2011-07-25]. /education_view.asp?ID=1040.
[21]文丽.知识产权维权案再进实验法庭 持续推进法学实践教学[EB/OL].学院新闻.中南大学法学院网.(2010-04-20)[2011-07-25]./index_news.asp?ID=742.
[22]王向东.大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现代大学教育,2011(3):98-99.
[23]姜朋.现实与理想: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J].中外法学,2005(6):742.
[24]霍宪丹.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实践与反思[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27.
[25]Anon.Part-Time Lecturers[EB/OL].School of Law of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d.)[2012-02-13].law.washington.edu/Directory/PTfac.aspx?pg=2.
[26]这样做,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节省了教学时间。比如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的《行政法》课,4个学分,教材为16开本、1000页以上,但只花了35个学时讲完全课。不过,学生要花很多时间课前预习,熬夜是很平常的事情。
[27]Clinics Faculty and Staff with Dean. Clinical Law Program Annual Report(2010-2011)[EB/OL]. Clinical Law Program. School of Law of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d.)[2012-02-13].law.washington.edu/Clinics/.
基金项目:湖南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卓越律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湖南省2009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湖南省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项目编号:JG2009B006。
收稿日期:2011-11-16
作者简介:黄先雄(1971-),男,湖南石门人,法学博士,中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南大学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从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学教育研究;长沙,410083。
The Practice and Introspection of the Education of J.M. in Hunan Province under the Excellent Legal Talent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
HUANG Xian-xiong
(Law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Hunan, Changsha , 410083)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法学也经历超速、超规模发展,呈现出一片貌似“繁荣”的景象。然而,“盲目繁荣”缺乏层级性差异性的法学教育,在不能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出现了法学人才“过剩”,一些特殊需求的法律岗位苦于招不到合适法律人才,而法科学生就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艰难。2009年6月10日,麦克思公司了《中国大学生毕业就业报告(2009)》,这本被称之为就业蓝皮书的报告让诸多媒体得出了一个结论:法学是目前高校中就业率最低、失学率最高的专业。法学专业严峻就业形势,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法学办学规模,不同层次的法学专业无差异的培养模式也是造成法学人才过剩的重要原因。目前,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开设了法学专业,其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一般套用母体院校:人才目标定位相同或高度相似,培养方案几无差异,课程体系和专业教材并无二致,忽视了独立学院自身特色、学生的个体特性及其自身教学师资保障等因素,使独立学院法科毕业生在与普招法科学生形成“同质”竞争中处于不利或劣势境地。不少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萎缩,有的独立院校不得不停办法学专业,并非是独立院校法学专业没有生存与发展空间,而是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或定位不合理情况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个性与特色,课程体系设计和教材选用不合理,教学方法传统缺乏探究互动的教学理念所致。
二、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现状分析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基于目标定位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形成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因设立的历史较短,缺乏相应的办学经验的积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没有反映独立学院自身特点,没有与其他法学专业人才形成一定的层级性、差异性。当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基本上套用母体院校,因缺乏应有层次差异性,所培养出的法学专业人才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首先,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当前,三本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普遍存在“高而空”现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制订的基础,什么样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什么样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独立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定位过高。绝大多数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依附于母体院校办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多套用或照搬母体院校,导致两者之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同,没有反映独立学院自身法学教学资源与生源基础的实际情况。如将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法律人才,要求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理论前沿,能够从事法律实务、法律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此培养目标定位相对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而言,显得太笼统、太抽象,因目标“高而虚”,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了“夹生饭”,既不是理论人才也非应用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最终无法落实。二是定位过低。有的独立学院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民办职业院校混同,只强调某一司法技能(如速记技能、调解技能、执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将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与大专、中专混同,降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所培养的法科毕业生过于大众化普法人员,既不具有必要法律职业所需的法治理念、基本理论基础,又不具有必要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执业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其次,趋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反映在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差异性和特色性。由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体现其层级差异特征,反映在课程设置上简单套用母体院校课程体系。教育部颁布了《全国高等学院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术》,明确了14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实践证明这些课程对培养理论性、复合型法学本科人才有效,但对独立学院三本法学人才培养而言,理论课程偏多、法律职业技能课程较少,有的课程社会联系不够紧密,如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等课程,而相关课程内容在实践中根本用不上。此外,课程结构不合理,理论与实践技能课比例安排失调,目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在2∶8或3∶7左右,普遍存在理论课程较重、实践课程偏轻的倾向。此外,课程体系中选修课设计不合理。选修课相对必修课来讲,所占比例太小。在选修课程中,限选专业课较多,实用性选修课较少。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束缚了学生个人特长的发展。选修课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特长,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但为数不少的独立学院由于硬件设施和师资的限制,选修课开出困难,学习内容过于固定统一,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差异性。
再次,趋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反映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教材选用上存在不合理。在教学内容上,理论说教内容为主,法律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内容较少。教学方法上多课堂教学,一般采取“一言堂”讲授式,没有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缺乏互动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参入性。专业课程教材基本上沿用母体院校教材,多为针对普通法学本科专业的统编教材。目前,三本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法学专业本科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案例分析,缺乏法律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的教材。
三、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
独立院校法学专业要培养出核心竞争力法学专业人才,需根据自身资源与优势,对三本法学人才培养目标作出合理层级定位,由此进行系列有针对性地改革和创新,以契合社会不同层级差异法学专业人才需求和地区行业需要。
首先,合理确立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满足社会层级需求的法学应用型职业人才。该目标的实现需构建差异化具有特色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不鲜明,与其他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混同,导致法学专业人才同质竞争激烈,加剧独立学院法科学生就业竞争劣势,压缩了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生存和发展空间。法学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独立学院法学教育能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满足社会多元需要的法学人才。围绕法学应用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差异化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出契合社会需求的“差别产品”,拓展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发展空间,使独立学院法科学生在人才竞争中胜出。
其次,构建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一是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务性实践教学课时。一般法学院校法学专业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一般设定在8∶2或7∶3左右。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可扩大至6∶4或5∶5左右,依据独立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重训练三本法学学生法律职业素养与技能。二是取消原来专业方向限选课,增设实用性强的选修课,尤其是增加法律职业技能选修课,学生必须从中选修最低要求的学分。三是充分发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尝试面向地区、面向法律实务部门、具体岗位需求与当地相关部门或行业联合办学,试行“学徒式”实践教学。四是结合社会行业需求,法律专业方向更加细化,按不同专业方向需求开设相关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实用课程。
篇5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继续和补充,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的独特价值在于,使学生们能够直接参与真实的法律实务操作过程。学生们通过参与法律实务操作,直接切入生活,掌握了法律运行的规律,生动地学习了法律知识,学会从法律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和问题。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形成锐意进取、坚韧不拔的品质。而且,实践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提高他们探索法律问题的敏锐性。
二、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法学教育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实践,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适应法学教育目标和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法学实践教学模式不再是单一、固定的模式,而是多元、立体和动态的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下面几项内容。
(一)多元多元是指法学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法学实践教学的每一种形式都有不足,比如到法院旁听受时间、地点、法院的合作等因素的限制,而且时间较短。模拟法庭适用的阶段有限,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知识基础,而程序法大多数是在三年级才学到。因此,法学实践教学的方式应当是多元的,其模式应当根据法学专业理论知识、学生的不同情况等,设计不同的实践环节和形式,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有机衔接起来,使法学院校全面地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等单位建立普遍合作关系,创造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场所。法学实践教学的途径也应当多样化,而不仅局限于模拟法庭、旁听审判、案例讨论、毕业实习等常规形式,应当不断开拓实践教学的外延,探索新的实践教学形式。就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来看,既要在教学计划内安排学生必须参加的实践教学环节,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进行必要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二)立体立体是指法学实践教学形式要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这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是由纵向实践教学体系和横向实践教学体系结合而成,其核心是依据法学教育的特点和目标,考虑到法学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出具有一定层次性和阶段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形式。对于法学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相应安排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形式。这主要是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随着学生们知识积累的增多,其知识结构更加丰富,实践教学的强度和难度应相应加强,形式也要不断丰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性。具体来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在低年级学生中,以法学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手段,结合法院旁听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的感性认识。第二层次,在中高年级,依托模拟法庭、法律诊所进行专业实验教学,训练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层次,在高年级学生中,通过假期法律实务实习、参加法律诊所活动、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通过上面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把校内与校外、法律实务工作与模拟演练等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起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的平台。同时,这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还实现了法院旁听、模拟法庭、假期法律实务实习、法律诊所、课堂案例讨论等实践教学形式的有效衔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动态动态是指实践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这种动态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应当适应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程,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特点,在教学设计、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结合法学教学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在法学教学中,应当树立实践教学贯彻法学教育全过程的理念。实践教学不应当拘泥于人才培养方案,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要实施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的刚性规定,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或者结合个案有所创新,不断拓宽实践教学的外延,探索一些新的实践教学形式。
三、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手段
实践证明,多元、立体、动态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实现法学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法学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使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必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学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科学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是实施多元、立体、动态实践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实践中来看,大多数法学院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实践教学课程不合理,故需要修改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实践教学课程。
1.提高实践课程在整个法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虽然大多数法学院校都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一些实践课程,但是设置的实践课程比较单一,只有毕业实习、法律实务认知实习等。有些实践课程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的,学生们往往对实践课程不够重视,经常应付了事。导致实践课程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建议在培养方案中增加一些实践课程,把大部分实践课程设为必修课。
2.实践课程的设置要与理论课程结合起来。法学实践课程的设置只有和理论课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二者合力的作用。传统的法学实践课程的设置,多是和理论课程相分离,并没有和理论课程很好地结合起来。由于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设置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实践课程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和实践教学质量。建议在培养方案中设置法学课程实践课程时,要把它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起来。
3.对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实践课程。在设置法学实践课程时,应当体现出年级的差异性,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实践课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不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法学学科基本上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故实践课程主要结合观摩审判、法律讲座等形式来进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可以结合法学理论课程来设置实践课程,采取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形式进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其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采取法律诊所、法律咨询等一些能够接触真实案例的方式,培养他们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考虑到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学专业知识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培养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根据他们的兴趣,设计专业实习课程,指导他们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部门进行专业实习,为他们成为法律人作好准备。
(二)建立学与自主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机制
法学院校除了统一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和活动外,应当大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养成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勤于运用法学专业知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可以引导学生依托法学社、法律服务中心等学生社团组织,在“3.15”“6.15”“12.4”等特定日期,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辩论赛、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以案说法、法律讲堂等活动。鼓励学生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团、假期社会调查、假期自主实践活动等。为了鼓励学生从事自主实践活动,可以将自主实践活动记入学生的第二课堂学分,与总学分挂钩,并在综合测评、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这样做,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法律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不断拓宽实践教学的外延
法学实践教学的外延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包括模拟法庭、旁听案件审判、法律咨询、案例讨论和专业实习等传统的实践教学活动,而且包括其他一些实践活动,如法律社会实践、法律诊所等。由于法律并不是枯燥的文本,其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从事一些法律实践活动,让他们运用所学法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下面几种实践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第一,法律诊所实践。法律诊所教育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的法学教学方式,是效仿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指导法学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应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它是训练学生解决法律实际问题能力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在法律诊所教学中,学生是主要角色,要以“律师”的身份全程参与真实案件的处理,而教师处于次要地位,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办理案件。学生通过办理真实案件,不仅提高了职业责任感和事业心,而且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法律运用能力。第二,开展法律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来训练其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其形式主要有法律咨询与服务、法律社会调查等。通过法律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投身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第三,科研活动训练。法学实践教学并不局限于运用法律解决纠纷,还包括从事一些科研和创新活动。让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本身是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设立大学生科创项目,对有科研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指导他们独立开展一些科研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协助老师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收集资料、撰写调研报告等科研活动。
(四)完善相关的配套性机制
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予以配合。为了使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很好地发挥作用,取得较好的效果,需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学实践教学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一定的法律实践阅历和法律实践经验。但许多法学专业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普遍缺乏专业实践阅历。因此,需要提高法学教师的实践能力。第一,要增强法学院校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互动。可以聘请法律实务部门优秀的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法律实务讲座、担任兼职教师。也可以派遣法学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锻炼。第二,建立高校教师法律实务培训机制。规定高校法学教师,每人每年参加不少于1个月的法律实务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法律实务技能。第三,鼓励法学教师担任社会职务。法学教师到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企业等单位担任兼职律师、仲裁员、法律顾问等社会职务,是法学教师成长和提高自身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应鼓励法学教师从事上述社会兼职活动。在教学安排上,尽量为法学教师提供合理的兼职时间。
篇6
[关键词]高效;职业化教育;法学本科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176 ― 02
一、地方高校传统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推动下,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然而,L期以来,很多地方高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由于目标定位模糊,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基本上照搬了国内一些著名法学院系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培养出的法学本科专业学生普遍缺乏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法律实务能力,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应用型实务人才的需要, 以至于造成法学本科专业培养规模越来越大但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却越来越不够的“结构性失衡”的突出矛盾,导致近年来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高校的法学本科专业已居就业难的“红牌”专业之列。具体而言,当前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不准确
目前,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于如何确定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法学界历来对此也存在着较为对立的争论。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法学本科教育是到底是应该实行以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为主还是着重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几乎所有高校法学院系实践中都采用的是第一种观点,认为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很少有法学院系愿意承认自己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法律应用型人才。因此,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内容更为注重通识教育和法律基本知识,职业教育内容缺失〔1〕。然而,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律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对应用型法学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法律人才的实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以职业为导向,在抓牢学生基本素质能力的同时,突出学生法律应用能力,使他们成为复合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近些年法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尽快推行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机制,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走出一条不同于部属法学院校的发展之路,尽快确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已迫在眉睫。
(二)专业培养方案不合理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法学院系因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不准确导致培养方案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最为突出。一方面,片面追求知识面的广度而开设了过多的计算机、英语等非专业的公共课程,忽视了法学的专业特点,淡化了法学的专业教育特性。另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上大而全,且注重理论方面〔2〕。基本上以部门法学科的划分或国家颁布的主要法律为标准,照搬教育部确定的的16 门核心课程,以传授系统的知识为目的,教学上主要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式,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学习法律知识的社会场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具体运作。因此,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的力度不够。总之,很多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对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被大大忽略了。显然,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三)法学教育同质化非常严重,没有办学特色
目前,我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多达600多所,这么多法学院系在办学层次、类别上分为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法学院系在生源质量、办学目标和经费投入均存在很大差距,这就客观上要求各个法学院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特色办学。然而如前所述,很多地方高校采取了传统的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分离的培养模式,且各高校教学体系与内容并无实质性区别,培养方案千校一面。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同质性,不能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学人才的需要,,法学院校成了脱离社会实际的“象牙塔”, 造成法学专业学生年年就业难的局面。目前,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这更需要我们对传统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改革,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法学职业化教育
考察世界各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构成元素,可以发现两种基本: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法律职业教育模式,强调应当让学生获得从事法律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从业者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法律素质教育模式。主张法学教育应该以学术性教育为主,强调培养具有一定学术背景的法律人,同时为法律高级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应用型人才是法律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已经越来越成为更多地方高校的共识。职业化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法学专业教育职业化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3〕。职业化法学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述为:培养教育目标是以从事司法职业为基础的法律职业者;培养方式是法学院的培养与法律职业实践紧密结合;教育内容是建立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基础之上的法律职业教育;教育方法是以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为主,注重师生的教学互动;教育定位是法律职业教育。近年来,教育部倡导的以“法学实验教学”为核心的本科教育改革;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联合推出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着力解决法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问题,尤其是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问题。司法部允许在校法学应届本科生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亦为政府部门对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转向的因应举措,在事实上也成为法学本科教育回归职业教育的重大推助力。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法学作为实践性强的一门社会学科,知识的终端输出的价值必然在于解决社会的各种纠纷〔4〕。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法W专业创立于2000年,开办之初,只是专科的法律事务专业,2005年正式招收本科专业而停招法律事务专科生,目前本科毕业生累计已经超过千人,在10多年办学过程中,该校法学专业在充分考虑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行了一些实践与探索。近年来,该院着手法学本科教学实践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积极探索“双向互动”的教学改革,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合作机制,强调特色办学,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实务法治部门,根据法律职业共同体人才发展趋势,法治人才需求制定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因此,近年来,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做了大幅度的修改,明确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侧重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熟悉各种法律规范包括各主要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能够运用基本技能处理一般法律实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作为法律职业者的思维方法。因此,在保留教育部规定的部分法学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法律文书写作、庭审观摩、法律辩论、社区调查、模拟法庭与法律实务能力训练等系列实务课程。在教学模式方面,大量增加实践环节,通过校地合作教育,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尤其是课程教学改革中推行“嵌入式教学”和全真案例教学法,把课堂塑造成真实的案例场景,通过案例的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法律实践的社会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际的训练体验法律实践运作,增长职业技能。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法学本科教育要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不可少。减少灌输式、填鸭式、书斋式的教学方法,吸收和借鉴美国法学专业职业化教育的方法和经验, 这一经验确实值得地方法学本科教育参考和借鉴。一方面,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培养的学生具备初步的职业能力,能够解决未来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长期与法治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法学人才中积累的资源,以社会需求导向,以产学研用协同、校地合作为主要培养途径,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进行法学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与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该校自推行法学本科职业化教育模式以来,通过加强应用能力和职业化教育的改革,该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较大突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结语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作为法学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最有效的方式〔5〕。综上所述,在当前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法学本科实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化教育模式已是必由之路,因为这种培养机制有利于实行与老牌政法院系及部属高校的法律院系分类培养机制,有利于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总的来说,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探索,我们确立了以职业化教育的法律本科教育模式,当然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但是只要坚持职业化教育的道路,我们一定可以体现出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不同于部属院校的办学特色。
〔参 考 文 献〕
〔1〕唐力,刘有东.反思与改革: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法律职业教育为视角的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01):37.
〔2〕吴珏,地方高校法学本科职业化教育探索的新思路―――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
(32):196.
〔3〕戴谋副,法学专业职业化教育模式探讨〔J〕.学理论,2009,(14):83.
篇7
一、地方高师法学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调查者对于师范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没有信心,且在期望就业地区、职业意向、期望值等就业偏向方面趋于一致。第一,地方高师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信心指数低。与政法类院校或重点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相比,地方高师法学毕业生不仅在培养类别上与师范类混同,而且在层次、能力等方面得不到用人单位的完全认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被调查者对师范院校的法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看好。67.4%的毕业生认为当前法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56.2%的学生认为师范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如政法类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29.2%的被调查者甚至认为师范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相比其他本科院校学生存在更大的就业困难。第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偏好以公检法单位为主的公务员岗位。在选择就业单位类型时,分别有71.3%和46.6%的法学毕业生期望进入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还有37.1%的毕业生考虑进入律师事务所,接受调查者对国有单位和专业对口的职业就业意向选择比例远远高于非公有制企业和基层单位,而非公有制企业和基层单位的比例仅占13.5%和9%。第三,选择就业区域过于集中,东部高于中西部地区。55.6%的被调查者期望到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仅为2.2%。影响地方高师法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社会对地方高师法学专业认同度不高。当前,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市场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对毕业生的毕业院校、学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师法学毕业生因文凭、学历不占优势,且学校的知名度较低,屡遭就业歧视。其次,地方高师法学专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受经费及学科性质的限制,地方高师院校无法及时配套相应的法学人才培养设施。一方面,教师队伍良莠不齐,人才难求。多数地方高师地处二、三线城市,难以引进或留住优秀教师,部分教师甚至连司法考试都未能通过,理论水平较低;另一方面,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配套不足,法学教学实践基地迟迟无法建立,实践教学存在缺乏技术支撑的困难。最后,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由于专任教师缺乏,地方高师院校法学课程的设置往往并不科学,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作为应用性学科,法学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地方高师法学教育仍以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在校期间只有两个月的毕业实习课程,且无专业老师跟进。
二、地方高师法学毕业生就业出路
加强政策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服务基层、支援西部建设的意识。广大基层单位承担着大量的社区矫正、邻里调解和基层普法工作,任务繁重,专业人员少,工作效率低。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深入,中西部地区急需大量法律人才。然而,在地方高师却存在着法学毕业生不愿到中西部或基层单位就业的困境。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可通过完善毕业生到中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的各项配套措施,鼓励毕业生下基层就业。一方面,面向一般院校优秀法学毕业生设置基层法律职位,减轻地方高师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毕业生自觉支援西部建设,如国家可有针对性地推行学费补偿政策,面向来自西部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法学毕业生,规定服务满一定年限后,对毕业后返乡就业的西部生源大学生返还全部学费,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免除其清缴贷款的义务,以此鼓励法学毕业生支援西部建设。通过司法考试制度改革,引导学生到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服务。目前,我国司法职业资格证书分为A、B、C三类,其中,C类证书不仅降低了报考的学历门槛,且仅针对来自部分受照顾地区生源的学生,但是C类证书也只能在受照顾地区使用。为鼓励更多毕业生到法学人才稀缺的偏远及西部地区,可以放宽C类证书的报考户籍门槛,以此激励一些毕业生到西部地区执业。以地方为依托,建立法学实践基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首先,大力推行诊所式法学教育模式,使学生从法学理论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诊所式法学教育是指在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的指导下,置法学学生于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为需要法律帮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无偿的法律援助服务。[1]地方高师在设置培养方案时,应在保证教育部14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法学选修课,如婚姻法、合同写作等;同时将诊所式法学教育纳入法学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在大学一年级着重培育学生的理论素养,二年级逐步开展诊所式法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次,充分发挥地方高师的地方优势,提升为区域服务的层次。地方高师法学专业教师多为当地知名律师,也有部分资深法律工作者作为外聘教师到校教学,可以此为人脉资源,与本地法律部门开展广泛合作,邀请律师、法官和检察官进校开展职业讲座,组织公检法机关与学生开展辩论赛,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反应能力。最后,在公检法三机关设立实践基地,定向输送法学专业学生前往实习,由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并在实习结束后由有关单位签署学生实践结论;与律所、司法局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由持有律师执业资格证的教师带领学生承办社会案件或法律援助案件,每个案件由一位教师带领6~8名高年级学生办理,由教师指导学生办案流程及文书写作,对案件办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予以修正。融合师范特色,冲破思维定式,拓宽就业途径。融合师范特色,关键在于注重法学专业学生的人格养成。地方高师院校形成了浓厚的以德育为主的校园文化,应将这种主流文化列入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心怀感恩、吃苦耐劳的职业品格。要引导学生破除专业对口的就业依赖思维。2011年,教育部要求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要把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配备法制教育领域工作者。师范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师范院校教师招聘信息较多,能够及时接收到最新、最全的法制教师招聘信息。地方高师院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学习、借鉴师范生教学培养方式,采取开放式及随堂案例教学,鼓励学生上台锻炼口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与周边中小学合作,指导法学专业学生到中小学开展普法讲堂、普法演出等活动,提高法律教学水平。
作者:陈莉娜工作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政治法律系
篇8
关键词:司法考试;民商法;教学
【中国分类法】DF815
随着法学教育的进行,司法考试已对法学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民商法的教学中,要重视起司法考试中对相关课程的考试要求,法学专业本科课程的教学老师也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为当前司法考试视域下的民商法教学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
一、司法考试视角下民商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欠缺职业技能的培养
一直以来,我国民商法教学都过分注重向学生教授逻辑严密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内在智力的开发和法律思维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学生缺乏思考和解决民商法律问题的能力。司法考试是为了选拔能够从事法律事务的实用性人才,没有一定的法律实务技巧培训和社会生活阅历以及实践经验,就难以胜任法律事务工作。法律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从现实世界到抽象的法律世界再回到现实世界的过程,源于现实世界并服务与现实世界,民商法在内的司法考试的命题过程也是一个从现实世界再到民商法的世界最后又回到现实世界的想象过程,与现实联系紧密,司法考试中的关于民商法的命题大多源于现实生活,而在校的本科法学专业的学生没有社会生活阅历,不能正确地“裁判”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件[1]。
(二)批判型的民商法课堂教学不适应司法考试的要求
我国法学专业的传统授课方式是经院式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授课教师的讲授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注重概念的抽象解释,不太关注实务问题。这种经院式教学模式的确对于法学知识点传授有用,但以司法考试的角度来看,仍存在很大的弊端。另外,经院式的教学模式具有批判型的特征,对现行的法律规定持批判的态度,并用其他国家的对应法律条文进行理解分析,这种教学模式虽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习惯,但从司法考试的角度来看,易造成学生知识的负迁移,导致学生不敢按照法律规定处理事务问题,因为司法考题中含有大量的理论上需选此选项,应用上则需选另一选项,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二、司法考试视角下的民商法教学改革措施
(一)设立“专门”的授课教师
民商法课程分为民法、商法、婚姻家庭法等课程,在民商法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应相应配备“专门”的教师授课,各自管理自己范围内的课程教学。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相比存在很大差别,法学本科教育更重理论轻实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喜欢对现行法律进行批判而不注重细节教育,这种弊端应通过设置专业的民商法司法考试教师授课来更正,学校应开设民商法司法考试课程的法学院,在法学院授课的教师应每年报名参加司法考试,而民商法司法考试课程的授课教师可以只考试题中的卷三,授课教师在司法考试中获得高分也可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吸引学生更努力学习民商法学知识[2]。
(二)建立“二元式”的课程体系
经过我国法学教育的不断发展,现行的民商法课程体系已基本成熟,主要课程有民法。商法、婚姻家庭法等[3],司法考试视角下的民商法课程体系设置有两种方案:一个方案是不改现有的民商法课程体系,而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增加司法考试的内容;另一种方案是将现有的民商法课程进行压缩,并再增设一门民商法司法考试辅导课,使法学的学习可以形成一种“理论课+应试技巧课”的“二元式”课程体系。司法考试是种综合性考试,应试者必须运用民商法的课程知识来回答,如果在现有课程增加司法考试的内容,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民商法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所以第一种方案不适应司法考试的要求。通过第二种方案,压缩民商法学的课时,用剩余课时作为司法考试课的课时,传授司法考试应试技巧,而适当的压缩民商法课程对掌握民商法的基本理念知识等不会有实质性影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授课内容有“重点”
民商法司法考试辅导课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有所选择和舍弃,对于授课教师而言,首先要选择合理的授课内容,授课教师经过对司法考试大纲的分析和对历年司法考题的总结,进而确定课堂的授课重点。纵观民商法知识的逻辑体系,需把握住授课的重点在于民法而不是商法,因为民法的原理是商法的理论基础,学生在学习中要培养民法思维,然后去理解商法制度。还要把握住民商法的部门法中合同法为重点,因为其他部门法中的制度以合同法的法律制度为基础,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民商事法律纠纷也以合同纠纷居多,所以授课教师应将合同法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授[4]。
(四)实施案例教学
近年来,司法考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考试题目案例化,更多的考察考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法律条文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司法考试的核心是法条,但是学生机械地对发条进行死记硬背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苏浙司法考试的发展,“案例化”考题越来越多,往往以实践中常见的或可能发生的情景为背景,网罗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授课教师要多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民商法的基础理论联系实际中的问题去完成司法考试的考题,进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法庭辩解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司法考试视角下的民商法教学改革要以司法考试为基础,通过设立专门的授课教师、建立“二元式”的课程体系,将司法考试的辅导课加到平时的民商法学习中,民商法授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有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入案例教学,使学生能联系实际生活,并运用民商法的基础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法律纠纷,提高学生民商法课程的学习和在司法考试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我国法治社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石纪虎.基于司法考试视角的民商法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3:105-108
[2]林曦.商法教学与司法考试关系的调适[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06:121-124
篇9
(一)专业培养方向设定模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高等院校开设法学专业教学,但是对于法学专业设置及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没有更多的思考和设置,并没有针对自身特点确定培养的发展方向、确定今后毕业生的就业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体现出培养的侧重点,造成了很多普通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寻求工作的过程中既没有科研能力、不能开展法学理论研究,同时也不具备法律实践能力。这一点在如我校一样的普通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没有对自身培养方式、就业方向的思考和定位,使得专业培养的方向设定不够明确,没有形成结合学校及学生特点的层次分化。
(二)教学理念方法缺乏创新教学中仍然延续以往的讲授型教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对学生主动分析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学生自身缺乏对专业理论研究的能力;教学内容也多为知识理论讲解,注重学科自身理论体系的完整和知识的系统性,授课中也缺少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运用教学手段比较传统,方式方法单一,改革进度迟缓,缺乏创新精神,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内容的兴趣。
(三)实践教学过少,法律从业技能不足课堂教学内容与法律实践联系不紧密,课堂教学立足于书本教学,学习的知识也不过是应用于书本案例,“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不够重视,没有真正的接触到法律实践的环节;同时在课程设计上实践课课时较少,而且实践课教学也往往流于形式,学生没有切实的动手动脑,缺失了对从业技能的锻炼。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能训练不足,很难从根本上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设计法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立足点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变传统教学中灌输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自主性分析,加强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理念习惯,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能力,重固有轻创新的旧有理念,在各方面积极做出转变。
(二)完善课程培养方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课程设计比例更加科学合理,加大实践课、讨论课等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基础课程比例,并力求实现实践教学的切实有效性,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监管体系,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为学生适用所学知识提供适合的实践平台和机会。
(三)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切实需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及时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加强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从业中要求的说、写、及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出色、具备专业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专业应用性人才。
三、法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方法
(一)完善教学内容设计,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创新思维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使不够明确的教学相关过程具体化,杜绝教师的随意性,同时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比例,切实完善实践课程内容,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加强学生实际的书写、语言、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并以考核的方式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各种活动加以管理,细化相关考核细则和规定。在授课来源上邀请知名学者、教授、初高中知名教师、执业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来校,以授课、演讲、报告及座谈等不同的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同时加强教师及学生同外界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加大任课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参与,或者任用兼职法律实践事物的教师任课,保证教学质量。
(二)制定完善合理的教学质量评判体系,加强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针对学科特点,制定法学专业各门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改革计划及进度监察体系,对计划中各个环节加以实时监控和管理,制定个环节完成设定指标参数,细化各个进程中每个步骤的要求和作用,及时发现计划中的疏漏和错误并作出实时改动。严格实施合理的考评制度,实现有计划的完善过程,逐步形成量化体系。同时加强监控教学、服务教学等工作,在教学管理环节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细化相关规定和实际操作规程,杜绝人为意志的判断和决定,从教学工作的各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监控,同时运用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实现对教学工作的支持和对正常教学工作的保障,实现管理的切实有效性。加强管理的同时加强服务理念及实际行为的运作。
(三)做好毕业生情况总结工作,加强实际跟踪和信息反馈对学生在校的考试成绩及参与各种活动情况及时记录,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时汇总,对学生毕业后3年内的就业、工作情况实施跟踪调查,形成从新生到毕业生的一条龙持续存在的档案管理,对毕业生考研、通过司法考试、考公务员、社会就业等各数字进行总结,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问题及如何快速解决并及早适应工作需要,掌握社会需求,并对培养方案进行有必要的实时修改,使之更为合理和科学,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四)在相关可能从业行业中开展对毕业生能力需求的调查工作开展在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业行业内部的有关从业要求、从业标准的调查工作,增强教学培养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增强本专业学生从业的竞争力,及早做好专业的对口培养工作准备,只有培养适合从业环境需要的适合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难题,减少与其他同类优秀院校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差距,增强我校毕业生的竞争力,缩短从业培训时间,使之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篇10
[关键词]网络教学;民法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1“民法学”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提出
笔者从事“民法学”一线教学工作二十余载,亲眼目睹了互联网科技对于专业课程教学、学习的深刻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校园局域网更是为学生的课业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从计算机终端发展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高端科技不但带来丰富信息与诸多便利,也更加能迎合高校学生年龄层面人群的需求。然而高校的网络环境教学还未得到普及,以传统方式教授“民法学”课程,一方面使学生难以掌握民法学科复杂多样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单纯单方面地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因为缺少师生间的互动,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环境下,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和教师、学生对科技的熟练掌握与浓厚兴趣,新型网络“民法学”教学势在必行。
2网络环境下“民法学”教学改革内容
2.1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权威,也不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来源。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作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要以“主导—主体”式教与学的理论为指导,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传统模式下教与学的关系。
2.2转化教师角色———“从教师到教练”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授课,而是制定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方案,创建课程资源平台。
2.3转变学生学习模式———“从独立到协作”
根据网络的特点,探索多种学习模式。例如“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和“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开设“网上模拟法庭”等。
2.4优化课程体系———由章节到网络模块
将“民法学”课程按照总论、物权、债权、继承权、人身权、侵权责任等分模块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并将各模块教学资源放置在不同的“网络空间”。模拟欧美法系国家利用案例引出知识点的方法,在案例中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采用“情境———探究”式的问诊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师“善教”中“乐学”。
2.5利用网络资源———教材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意义的“教材”将全面电子化,知识以信息流的形式在网络中流动,教学内容将变更为具有“丰富性”和“时效性”的网络资源,建立“民法学”教学资料库。完善民法学教学大纲,开发和建立电子教案、习题库、参考文献库等网络资源,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的地点学习知识。将网络中相关学习资料及最新前沿问题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提供相关网址和关键词,供学生查阅和阅读。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养成网络检索的习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2.6构建新型教学手段———“从讲授到协同”
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手段,注重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和学生根据网络平台提供的“民法学”不同网络模块,在不同的“网络空间”(“聊天室”)交互式学习、教师学生共同作用;交互性指导、协同学习。
3“民法学”网络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2014年10~12月沈阳工业大学对“民法学”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实行网络模块教学,以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经过两个月来的具体实践,我们发现了“民法学”网络课程的如下优势。首先,与单纯教师作为课堂权威,作为传授知识的来源相比,实时性的网络环境教学可以实现“主导———主体”式的教育学。学生通过与老师和同学间的实时互动,相互激励,交换信息与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缺口,从而达到“1+1>2”的效果。不但使学生感受到了线上学习的乐趣,克服了无聊、乏味,也得到了个性化的知识脉络。其次,网络民法课堂转化了教师的角色,使其成为学生个性化方案的主要制定者,其主要任务转变为创建知识网络平台,得以针对自身条件与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学习包”,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显示出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和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同时,学生本人也可以实时参与到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方案制定中来,推荐感兴趣的教学案例或提出质疑的专业问题,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最后,将“民法学”的课程体系优化,由传统的章节目转化为网络模块,放置在不同的网络空间中,采取“情境—探究”的问诊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学生的个性化问题答疑解惑,同时组织并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查阅资料。定制出适合自己的包含以数个模块为主、其他模块为辅的学习方案,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了解自己的特长,为将来从事的具体法律方向奠定一定的基础。然而凡事总有两面,随着该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应用,也难以避免地暴露出来问题,出现许多预料之外的情况。比如,随着加入网络民法课堂各模块的学生人数的增多,出现了一到两名教师难以应对学生的诸多提问,学生等待时间过长,错过了记忆的最佳时期,兴趣和教学质量也有所下降;同时也是互联网环境下,虚拟非现实世界的共同问题,就是空间的交隔导致监管的困难,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完成情况等,教师难以监管,从而导致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难以认知,导致互动困难等问题;以及在教师的工作评价方面,异于传统的课时计算,网络授课的工作大多集中在教师课前备课,划分学科模块,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工作量难以计算,一定程度上也削减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对于“民法学”网络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我们也相应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针对教师数量有限,未能及时回答所有学生问题的情况,可以选择教学任务相对较轻的其他教师作为助理教师,根据各位老师教学和闲暇时间的分布,安排学生答疑。针对相似性或重复性问题,也可由作答相对较好的同学辅导其他有疑问的同学,充当“临时助教”。同时大家将各自的答案分享出来,百花齐放,各取所长,再由老师简单点评总结。关于学生的课业监管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渠道的方式,利用手机、电脑等多种终端即时监管和提醒学生完成相应任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专业人才,设计开发校园网或专业课程学习的手机客户端应用。同时应当在在线学习系统中植入等级或奖励等鼓励机制,以提高学生循序渐进式的学习热度。至于教师的工作量计算,也应当结合其备课情况、辅导学生情况、定制个性方案情况等诸多因素尽快制定出完善的计算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应程序代码写进网络教学系统,也可以快速、直接、便捷地计算出教师们的工作量。
4结论
网络环境下的“民法学”课程教学模式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环境下的必然产物,“网络必将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这一命题已经得到了教育学者的广泛认同。网络小学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变化,同时在实践中也难以避免地产生新的问题。在发扬其完整性、灵活性等诸多优势的同时,必须针对多样化的及时答疑、课业监督、教师工作量考核等问题制定出配套的解决方案,不断完善网络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杨秀朝.专业课程实时交互式网络教学方案探讨———基于民法学课程网络教学改革实践[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2]葛云松.法学教育的理想[J].中外法学,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