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鲁迅范文
时间:2023-03-17 18:5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雪鲁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雪和雨给人的感受是有差别的。作为一个在南方长大的人,童年的鲁迅自然对暖国的雪和雨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而对于一个多年在北方生活的人,成年的鲁迅对北方的雨和雪又有自己的不同感受和品味。
一、江南雪:虽美,但短暂
文章一上来并没有写雪,而是从江南的雨写起:“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这是自然之实,但是作者带着一定的感彩来写,流露出对江南雨一丝一缕的遗憾,还有一点点抱怨和不满。对于冰冷的、坚硬的雪花,作者好像充满了期待。
虽然变不成梦中的雪,但江南的雪也有自己的魅力,作者自然流露出了赞美和喜爱之情――“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鲁迅对江南雪的赞美多么直接,多么慷慨!可见欣赏之意,热爱之情。鲁迅先生的比喻更是奇妙,贴切,精彩!江南的雪美,和着早春的美景,雪后的江南简直就是一副奇妙的画,一首绝妙的诗。
美和艳,是江南雪的突出特点。江南的雪自然给喜爱大自然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欢乐。江南的雪不够刚,不够厚,不够硬,虽美,像处子的皮肤,但毕竟太薄太嫩,经不起日晒,经不起风吹。对这种柔弱之美,作者虽然欣赏,但是并不眷恋。江南的雪就像江南的水一样,柔柔的,纤纤的,太媚、太艳、太女人气。她不能给人斗志,不能给人力量,不能给人勇气和胆量,她给予人的是一种担心和后怕,是一种瞬间就可能消逝的美丽。
像一个柔弱的处子,虽然滋润美艳,但是毕竟太柔弱,太纤弱,没有力量,没有硬度,经不起折磨,经不起考验,经不起摔打。江南的雪骨子里就没有那种刚性和雄性。因为没有力度,没有厚度,没有冷度,所以很容易失去自我,很容易消逝,无论如何你也挽不住,留不住,她瞬间就会消失,不知不觉就没有了。这种昙花一现的美,人们除了惋惜之外,还有什么呢?尽管人们喜欢,尽管人们热爱,可是那遗憾往往更让人牵肠挂肚。
二、朔方的雪:蓬勃昂扬,敢于献身
江南的冬天冷不起来,硬不起来,缺少冬天的真正滋味儿,所以对江南的雨,不抱希望,没有过多的奢望,除了遗憾之外,连幻想都没有。
朔方的雪,狂野、奔放,有一种北方男子汉的品格和精神,给人一种雄性的力量:“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是朔方的雪,这是给与了我们无限幻想的雪。这雪不惧怕,不含糊,不胆怯,不妥协,不忍让,勇敢顽强,她有韧性,有信心,有勇气,有斗志,有一股特别的雄性之美。
在狂风面前,如果像南方的雪那样,就不知被吹到哪里,吹成什么样子,就不知变成了什么。朔方的雪之美,美在坚强,美在顽强,美在抗争,美在力量,美在蓬勃地奋飞,美在不停地旋转,美在向上的升腾。
“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就是一个斗士,他不自卑,不畏惧,不退缩,敢于斗争,勇于斗争。他的性格成就了他的追求和梦想,他眼中的北方的雪,就是一种不屈服的斗士,鲁迅读懂了北方的雪,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找到了知音,产生了共鸣。这雪不就是在战斗的鲁迅吗?
北国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是雨的化身。雨死了,是为了变成坚硬的雪。雨必须死掉,也只有死掉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和狂风斗争,才能用自己坚硬的躯体和黑暗斗争、抗争。这是雨的追求,这是雨的理想,这也是革命家的鲁迅的追求。不惧黑暗,敢于牺牲自我,“粉身碎骨浑不怕”,这就是鲁迅,这就是没有奴颜媚骨的鲁迅。这雪,就是鲁迅,就是像鲁迅一样冲在斗争前沿的广大战士。
牺牲自己,这个代价太大了。可是雨不怕,不犹豫,不畏惧,不留恋。所以,雨死了,慷慨地死了,变成了美丽的雪,变成了顽强的雪。雪是雨的魂,是雨的魄,是雨的灵魂,是雨的精魂。不怕死,也是雨的精魂。雨化成了雪,雪在替雨战斗。雨没有死,雨依然在战斗,只不过变了形式,变身成了坚硬的雪而已。雨的生命在延续,雨的灵魂在雪身上。这是北方的雨,和永远也变不成雪的南方的雨不同。空中飘飞的不是雪,是雨的精魂,是雨的替身。
作者,这哪里是赞美雪,而是在赞美北国的雨。北国的雨比暖国的雨,幸运,有福气,能够变成坚硬的雪,而不是变成瞬间就消逝的雪,该是多么幸福,多么荣幸。
篇2
【关键词】鲁迅 重读 中学生 人性
我们了解鲁迅是始于课本,无论小学初中高中,似乎哪本语文书里若没有鲁迅的文字,便不称其为教材。于是,那艰涩而犀利的文风,便成了他的符号载入了我们的记忆。可是目前中学的教育现状并不理想,中学校园里流传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主要由于几十年来,语文专家在编写教材时,受政治意识的影响,片面地强调了鲁迅的革命性、战斗性,如《孔乙己》、《记念刘和珍君》、《狂人日记》、《为了忘却的纪念》等,语文老师们也较多地着眼分析鲁迅作品政治性、思想性,忽视鲁迅作为常人的人性、人情的一面。
新课改轰轰烈烈进行着,新形势下的我们到底要怎样带领学生重新学习鲁迅呢?鲁迅作品的教学应该怎样改革或调整?
本文以人性为起点重读鲁迅,认知“真实的鲁迅”,由外及内、由表及里,认知鲁迅、读懂鲁迅,而不只是用“伟大的鲁迅”去教育学生。
天下谁人不识君――重新认知鲁迅
让学生了解鲁迅是一个“丰富”的鲁迅,一个“真”的人,绝不是过去教给他们的那个狭隘的鲁迅。
周令飞说:“鲁迅不单是个勇敢的战士,更是个风趣幽默、可亲可爱的长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也是人,是一个与我们一样的人,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神是要供奉的,我们无法接近,而可亲可敬的人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心中。林肯的鼻子可以摸,如果我们也可以摸鲁迅的鼻子,那时的鲁迅就不会被疏远了。
我们必须将鲁迅从神坛上请下来,然后与大师进行平等、和谐的心灵对话,让学生亲自去感悟其作品内涵和艺术魅力。
在这一部分从“父与子”入手,鲁迅是一个普通的父亲,鲁迅注意引导孩子、解放孩子。
鲁迅的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即顺其孩子自然天性的教育法,坚决反对违背儿童成长规律。许广平在《鲁迅先生与海婴》一文中曾说:
“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他自己生长于大家庭中,一切戕害儿童天真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尤其是普通所谓礼仪,把小孩子教成木头人一样,他是绝不肯令海婴如此。要他‘敢说、敢笑、敢骂、敢打’这是很符合今天的教育理念的。”
鲁迅认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没有海婴之前,他除了到书店去,其他的杂货店是头也不回地走过的;有了海婴之后,他就常到玩具摊上,留心给小海婴拣选玩具。一次,他给海婴买了一套木匠工具,让海婴模仿工人劳动。海婴得到这套玩具高兴得不得了,天天拿着它到处敲敲打打,俨然像个小工程师在盖房子。
在教学中给学生介绍这些,学生们一下子就觉得非常亲近,学生觉得这个鲁迅竟然和自己的爸爸一样。这就拉近了学生和鲁迅的距离,课堂气氛就会改观,也慢慢开创鲁迅教学的新局面。
今天的我们是如何做老师的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西方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些原创性的,能够成为这个民族的思想源泉的大学者、大文学家。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能够到这些凝结了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那里汲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他们所要面对的现实。每个国家都有这几个人,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比如说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托尔斯泰,法国的雨果,德国的歌德,美国的惠特曼等等。”而鲁迅先生就是我们民族不竭的思想源泉与精神坐标。
基于此,作为语文教师应从文化的高度,重视鲁迅的价值;以文化的自觉,引领学生走近鲁迅。我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们心上”(钱理群语),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天职。
中学语文课本里收有《故乡》、《社戏》、《孔乙己》、《祝福》、《药》、《阿Q正传》等鲁迅小说,那么面对这么多出自同一作家笔下的小说,应该怎么办?我建议采用比较阅读的办法。
在鲁迅的小说中,主题的相互关联和暗合的现象大量存在,如《孔乙乙》之于《白光》,《离婚》之于《祝福》,《在酒楼上》之于《孤独者》,《狂人日记》之于《长明灯》等等。因此在解读鲁迅小说时,应该将它作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系统,一个共同的文本世界。在比较阅读中,一个流动文本就建立起来了。有阅读,有思考,鼓励学生形成个性化观点,这才是学习的目的,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新方法 新尝试 互动学习
对于鲁迅及其作品,当教师试图引入课堂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窘迫:教师和学生并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而是“敬而远之”,对鲁迅作品的生疏感、距离感,造成师生无法与这位大手笔进行对话和交流。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必须有所改变,否则我们的教育既无法适应社会也无法适应新时代的中学生,这也是新课改的意义所在。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演讲式和讨论式。在讲“作为思想精神界战士的鲁迅”时,主要采用“演讲式”。现在和学生谈到的对他来讲完全是个陌生的世界,是一些重大问题,光靠学生自己是理解不到的。这个时候只能灌输。而灌输不等于说不是启发式。只要在讲的过程当中,循序渐进地,由浅入深地,由现象到本质地,把逐渐推演的过程讲清楚,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一种震撼,引起他们的思考,引起他们内心的冲突。代表性的文章是《灯下漫笔》《纪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过程,教师来满怀激情的演讲,当然也指导学生适当地读些原文,但主要是给我演讲作支持的。这是一种对话教育,让学生的思维情感处在积极的活动状态中。
第二种方式,讨论探究式。《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未有天才之前》这些文章主要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论,出些思考题,出些阅读的提示性的题目。
讨论鲁迅的《未有天才之前》时,鲁迅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强调青少年要做“泥土”而却号召大家当精英。我出的题目是“你们对适和鲁迅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你们将来要做怎样的人?”这一问题引起了非常激烈的讨论。讨论中有个学生的发言确实让我吃了一惊,那学生说:“我当然要当精英。那些脑子笨的人,他们就该被淘汰。甚至应该把他们灭了。”但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说:“你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双方就激烈得争论了起来。从对鲁迅产生兴趣到由鲁迅引起争论,这都说明学生正在一步一步地走近鲁迅。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阅读作品。我认为,在浅阅读泛滥的时代,读鲁迅的作品,是学生阅读的最聪明、最保险的选择,我赞同作家邓立中“百读不厌是鲁迅”的切身体悟。学生正处于培养阅读趣味的时期,要培养有品位的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我们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温儒敏 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2] 郭亚明. 鲁迅作品教学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8月.
篇3
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生疏感和距离感,造成师生无法与这位大手笔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学生的面前,无论教师怎样强调鲁迅作品的文化性价值性,强调鲁迅作品语言如何的含蓄晦涩,主题如何的深邃意蕴,都无法让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感到亲切,更无法透过作品更深的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步履和语言的声音。
海德格尔深刻指出:“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独立,主动的阅读是前提,教学实施中师生一起更为广阔的背景性资料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反过来保证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活动的展开,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由于鲁迅的作品在不同的视角具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自己思考的空间,对作品有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拉近了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其实也就体现除了阅读中的体验性和主动性。加上教师的引导,达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双重的自我,以自己的视角发现作者同时也发现自己。
另外,除了“让学”消除学生对作品的生疏感外,可以利用鲁迅在作品中的儿童视角来拉近学生与鲁迅,与鲁迅作品的距离。例如在《风筝》一文中,鲁迅说弟弟从小躲在屋里制作风筝,被自己发现就踏扁了,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后来读过外国儿童教育专著,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就自责当年对弟弟粗暴。体现出了鲁迅对孩子的童真天性的理解,这就去掉了鲁迅在学生心目中冷峻的脸谱,让学生更全面立体的认识鲁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
其次,对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要求学生“统一见解”。
对于求知欲望特别强,创造意识活跃的中学生来说,要扭曲他们自己对某一事物独到的看法无疑是在扼杀他们的思想,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模式不断变化,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因为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的不同而有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引导,不能硬性的反驳某位学生的观点,也不能要求统一见解。课文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不但要注重“有用”“有益”“有力”,还要注重“有趣”“有味”“有度”,要避免陈旧、狭窄,力求新颖、丰富。例如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说,可能“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特点和天真可爱、活泼生动的内心世界”这一题旨,会比“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沟通力和亲和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占有、挑选、拿来”,并且“放出眼光”,这就需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要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入手,从他们的性格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出发。否则,“封建制度”“国民劣根性”将成为他们面前的黑是名词
术语的堆砌而没有任何的感彩,更不要说领悟和文学鉴赏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一种先入为主的经验思维,潜意识的把鲁迅的作品与战斗檄文捆绑在一起,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忽略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思考方向,强硬的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学生,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消减了教师的积极性。
再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分析探讨鲁迅以及鲁迅作品中的人物,从而获取更多的收获。
鲁迅的作品,往往意蕴丰富深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把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挖掘鲁迅作品中最现实的主题,启发学生对自然、社
篇4
关键词:中学生;鲁迅;文学修养;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0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1、救救年轻人。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消费文化的流行,消费文化的大众消遣性和娱乐性自不可避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娱乐化时代,从超女到快男,从"幸运52"到"非常6+1",再到中国好声音,还有各种荧屏选秀、网络恶搞、短信微博等等,都以极重的噱头和极尽能事的娱乐性吸引着大众消费者,精明的商人更是打造了"娱乐至死"这样一个时髦的口号,大把吸金。普通人在这股被各种目的所推动的娱乐化大潮,除了随便逐流还有多少别的选择呢?
再看当下的中学生,社会直接影响着这些未建立起真正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年轻人,他们对生活满足,对社会满足,对自己的生命状态满足,于是就失去了本来应有的对美好幸福的追求,甚至相当多的青年沉迷于电子游戏,成为不折不扣的物的奴隶,蓬勃的朝气就这样被娱乐给消蚀掉,真令人痛心疾首。
2、被遗忘的鲁迅。
鲁迅,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但对于他的时代和民族,是超前的,因此无论身前生后,都不能避免寂寞的命运。
现如今,在这个以市场改革为导向的追求利益同时又尊重人的合理欲望的消费型社会发展阶段,被孤独了的鲁迅,令人尴尬。
一般民众已解决温饱问题,正在为改善生活而忙碌。当人们为致富而忙碌时,鲁迅是帮不上忙的。而现在又有了更富诱惑力的消费选择--影院、歌厅、网吧、网络聊天交友、电脑游戏......让你沉浸其中,书籍早已丢在一边了。文学越来越边缘化。一般民众今天读通俗读物,显然不是为了从作品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和思想的启迪,也不是为了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是为了比较单纯的娱乐目的。
社会趋向多元化的今天,舆论环境变得比较宽松,个人尽可以就各种社会问题发表独立的意见,不再需要借道文学的领域。
鲁迅只能寂寞的守望着,他等着我们去唤醒。
二、我们需要再认识鲁迅
1、那样旧又这样新。
余华说他和鲁迅在内心深处非常接近。
韩少功引鲁迅为"生活之剑""生活之灯"。
张炜自称"相伴着鲁迅的精神"而创作。
张抗抗尊鲁迅为"思想和人格的导师"。
王安忆称赞鲁迅"在这庸常的人生的头顶上开拓一片高远广阔的精神天空"。
其实先生很谦虚,说和年轻朋友"随便谈谈,是可以的"。是啊,和我们一起寻路,这是鲁迅对我们的意义之一。
所以可以读朱自清、梁实秋、林语堂,可以读、周作人,也不妨读读鲁迅。
2、鲁迅的不同寻常之处。
鲁迅不是一般的文学家,而是具有原创性的、民族思想源泉行的思想家、文学家。这样的原创性、源泉行的作家,每一个民族都不多,比如英国有莎士比亚,俄国有托尔斯泰,德国有歌德,这些人物在当地家喻户晓,人们从小就读他们的作品,而且读一辈子,获得灵感,获得精神的支持。
他们的作品,可以成为培养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
北大钱理群教授曾说:"《庄子》《论语》--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唐诗--民族文化的青春期,《红楼梦》--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鲁迅作品--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开创。"
鲁迅作品可以选读,因为他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开创者。
鲁迅的最大价值,在于他对中国人思维的批判,扭转了数千年的传统思维定势,变奴性思维为独立思考,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做出了划时代的历史贡献。
他反复批判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以自我为中心,自高自大;
崇古守旧,"耳新声而疾走",不思进取;
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根本原因是目光短浅,看不到根本。"仅眩于当前之物,而未得其真谛"。
造成这种方式的原因和过程:长期居于中心地位,周围都是小部落,"咸出于己而无取于人",养成自尊自大的思维习惯。一旦遇到列强的攻击,又不知所措,穷于应付而抓不住根本。
同时,鲁迅关心现实人生,关注民众疾苦,他为"下等人"说话,为弱势群体呐喊。
三、中学生需要一个怎样的鲁迅
郁达夫说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道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国家。"
鲁迅在消费时代也有知音,因为他是超越时代的。鲁迅对底层民众的大爱,他的有担当的伟大爱国主义,他在绝望中进行不屈抗争的坚韧精神,在知识界意见升华为一种文化符号,为那些有志于超越平凡、不满足于物质享受而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的人提供精神动力,鼓舞他们去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奋斗,在人类的正义事业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当然,文学本来就只能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影响读者,不可能人人都喜欢或崇拜鲁迅,更不可能人人都来谈鲁迅。
读鲁迅的作品,不是为了去崇拜鲁迅,读鲁迅是要读一辈子的。同一文,在不同的年龄、生命成长的阶段,在不同的时代、社会背景下,都会读出不同的意味。更何况,鲁迅的文本,复杂而深刻,有许多随手拈来的对现实某些人与事、某种文化现象的批评,典故引文,大量有寓意性的文章,实在太丰富了。
作为需要立人、立言、立行的中学生而言,鲁迅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精神模板--反抗绝望;在批判和怀疑中实现人生价值。
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生存,温饱,发展。
明确我们的价值立场:亲民
明确我们的人生态度:永不满足,永远追求,永不畏惧
中学教育是给孩子的终身发展垫底的,接收这样的基础教育,每一个中学生精神上就有了一个底子。
四、结语
作为中学教师,我们本身并不创造文化和知识,只是一个传播者,但我们能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民族与人类文明的种子。
读鲁迅的文章,能让我们少些肤浅,少些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少些丑陋,先生的文章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照出你我真实的内心。
读先生的文章,我们才逐渐成熟,正视人生,直面社会,以最坦荡的心,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参考书目:《正说鲁迅》,孔庆东,重庆出版社,2009年12月
《鲁迅批判》,李长之,北京出版社,2011年2月
篇5
一、驱动作者表现欲望
人的言语表现欲是潜伏在人生命中的最本真、最活跃、最积极的动机。“教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言说的冲动和欲求,都有对语言文字的喜好和自我表现的愿望。这就是言语动机和语文教学发生的最本质的原因。”课间休息时,学生三个一堆、五个一伙海阔天空地聊;学生自编的顺口溜、打油诗怡然传唱,甚至到处炫耀自己的“大作”。这都是言语表现欲的真实外露。习作教学中笔者根据不同的习作性质,采用不同的路径,驱动作者的言语表现欲,使“作者意识”得以复苏。
(一)“教材习作”预先布置,延缓写,让学生有“备”而作
“教材习作”的主题与内容是教材编写者确定的,并不是习作“作者”自由选择的。那么,如何在“布置教材习作”与“驱动作者言语表现欲”之间找到平衡呢?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提前知晓并准备教材习作的主题与内容。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教材安排了三项内容,前两项都要求作者写出感受与体验。笔者的做法是:在本单元的教学伊始,就将第一单元的习作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吸收和积淀有关此次习作的信息: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的一员,感受大自然的奥秘,有意识地记下点滴体会;聆听生活中的音响,有意识地记下聆听时的想象与感受。有了前期的感受与体验作铺垫,习作时就能唤醒作者脑海中的信息,产生言语表现的欲望。
教材中类似的习作,倘若让学生直接在习作课上遵命而作,学生的言语表现意识是休眠的,因为学生缺乏这方面信息的储存。有“备”而作,文字中流淌的是作者真实的感受、体验与情感。这样的习作正是复苏了作者意识,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真作者,写的是真习作。
(二)“偶发习作”及时布置,即时写,让学生有“情”而作
“偶发”是指意料之外发生的,相对于“常发、意料之中发生”。偶发事件与常态思维之间常常会产生矛盾冲突,更容易触发人去观察、思考、感悟,驱动作者的言语表现欲。
一天早晨,笔者刚进校园就看见园林工人正在为校园中的银杏树剪枝,一大帮学生围观,众说纷纭。笔者觉得这偶发事件是很好的习作契机。早自修时笔者就问学生:为什么要剪掉银杏树的枝丫?如果你是银杏树,会怎么想?因为刚刚目睹了剪枝的过程,学生兴致甚浓,各抒己见。就在学生争先恐后发言的时候,笔者引导道:是啊!同学们与银杏树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六个春秋,如今亲眼目睹这样的情景,你们的心情很复杂吧,一定有很多话想对银杏树诉说。请把你的思绪蕴藏于文字中,记录这份情感吧!
学生还沉浸在偶发事件的情绪场中,教师三言两语的点拨又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言语表现欲,学生巴不得一吐为快,“作者意识”得以复苏!随即,小作者们情动辞发,半小时后大部分已经成文。有的用诗歌体,有的用书信体,有的用记叙文体;有为银杏树打抱不平的:她净化了校园空气却遭恩将仇报;有安慰银杏树的,劝她想开点,人类不也要经常理发嘛;有为银杏树高兴的,剪枝是为了减肥瘦身。
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诗一般的世界。习作教学中,只要教师存有作者意识,真正把学生当作者,定能驱动学生的言语表现欲,学生也一定会敞开心扉,记录自己诗意的童年生活。
(三)“自由习作”柔性布置,随兴写,让学生有“会”而作
“有会而作”是指作者有所感悟和领会就写下来。以“自由习作”复苏学生的“作者意识”,就是让作者意识到习作就是“对话”,是作者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以及与自然的对话,是用语言文字向他人、向社会传达自己的感悟、情感和观点。
自由习作是作者意识更高层面的表现,有“想写就写”的意识,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言语创作,并不受外在因素的左右,所以笔者的做法是:柔性布置。不强性要求写什么,不要求每个学生必写,不规定完成的时间;只是建议有强烈表达欲求的学生写,并重在通过赏识、展示来驱动作者言语表现欲。
二、激励作者自我检阅
作者意识应当体现在作者对自己习作的眷恋上,哪怕在旁人看来习作写得并不出彩,但激活的作者意识显现的就是那种敝帚自珍。
(一)“教师言语”激励作者自我检阅
为了使学生静下心来再读一读自己的习作,除了讲一些名家修改自己文章的轶事外,笔者时常激励学生:“你的文字是多么宝贵,请珍惜自己的创作。一气呵成的习作肯定存在不少纰漏,如果你不加以回读检阅,一定会影响其他读者的阅读。况且,习作中的许多闪亮之笔,你不点拨,读者也许发现不了。”
通过这样的激励,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习作的作者,“我”的文字是“我”的情感和思想的化身,“我”得珍爱它们、善待它们。
(二)“学生注解”激发作者自我检阅
笔者倡导学生在反复回读习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检阅习作是否“字顺”,如鲁迅所言:“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然后给自认写得好的语段、词语甚至标点写上旁注,也可对自拟的好题目、行文中得意的表达方法分别用眉注、尾注的形式写下来。教师还可给到位的注解加分。通过给自己的习作写注解的形式,极大地提升了作者“文本细读”的能力。在写注解的过程中,作者会揣摩用词的准确、修辞的恰当、题目的合适等,以习作“作者”的身份负责任地检阅习作,感悟语言能力、遣词造句能力、拟题能力都得到了锤炼,并培养了作者的责任心。
(三)“习作朗读”激活作者自我检阅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目标,笔者经常组织习作朗读比赛,激发作者有感情地回读习作。由于习作中字里行间饱含的是作者真实流露的情感,学生朗读起来个个声情并茂。当作者向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习作时,获得了一批最真实的读者,而来自同学的最真实的反馈,将促使作者修改习作。
三、构建习作评改联盟
习作评改要有多元化路径。一是作者自评自改。叶圣陶先生指出“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养成了自改的能力是终身受用的。二是教师评改。教师的评改一定要有作者意识,尊重作者原意,重在欣赏习作,并以延续作者习作兴趣为目的。笔者在实践中探索了“基于作者联盟的合作评改”。
首先是根据作者合作意愿、作者水平差异在全班组建“作者联盟”,作者联盟的规模不超过五人,由若干个“作者联盟”组建成全班的“作者协会”。在每位作者对习作自我检阅后,全体作者讨论确定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一般的习作标准如“文面整洁、无错别字病句、语言生动形象”不用每次商定,特殊的评价标准如“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否突出”“本次习作的训练侧重点是否体现”等须一一确定。
再按照“流水阅读―建议修改―作品推荐”的程序,在“作者联盟”内交流评改,要求联盟内的每位作者在口头评改的基础上,对其他作者的习作至少写上一条建议,或欣赏、或商榷、或改进。并且选择具有典型优点的习作推介给“作者协会”,从习作亮点的角度简要地说明理由。
如有一次,学校临时停电,食堂无法正常供应中餐,菜是咸鸭蛋、腌萝卜条、咸肉冬瓜汤,学生根据这一情景即兴作文,而后“作者联盟”进行评改。仅从优秀习作推荐发言中,“作者联盟”的欣赏能力可见一斑。
《咸着也是“嫌”着》:我们推荐胡俊杰的作文,他先写了中饭三种菜的同一个滋味“咸”,然后写了自己对中午菜的不满,嫌今天中午的菜太差。我们觉得他的题目取得很好。
《怀念咸鸭蛋》:徐晓颖同学写的这篇作文是我们联盟中最好的,作者从中午的咸鸭蛋,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第一次吃咸鸭蛋,舔着那种流油的蛋黄的感觉很值得他怀念,当其他同学都在埋怨的时候,他却找到了美好的感觉。
基于“作者联盟”的合作评改,通过交流评改、优秀推荐的形式,展示了作者的言语表现力与创作力,满足了作者言语表现的成就感,为作者下次习作的言语表现欲的驱动增添了动力。
四、拓展习作发表路径
常态的习作流通对象局限于教师、“作者联盟”的学习伙伴,范围再大点是家长、邻居;发表路径框限于同伴阅读、全班朗读或屏显阅读,路径再宽点是报纸杂志的发表,但这受益的极少。为此,笔者借助自己的博客“晨曦”,开设了“一班弟子”板块,最宽路径地拓展了习作的发表,最大范围地博取了习作的读者。
网络发表路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大平台。习作发表之后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读者的关注,让作者享受作品成功发表的喜悦,体会到言语表现的无限张力、言语创造的旺盛生命力,习作的价值显而易见。基于教师博客的习作发表路径,不必经过烦琐而漫长的主编审定、筛选过程,及时简捷地为作者提供了言语表现的舞台。
况且,博客平台上读者即时即刻都可以留言、评论,作者亦即时即刻可以阅读读者的留言、评论。自己的习作发表在互联网上,获得的成就感会激励学生的言语创作欲,使其对习作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作者意识油然而生。
篇6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徇为现代中国“精神界之战士”的鲁迅,一向主张“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即勇敢真诚地看取历史与现实。为此,他欣赏曹操“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的态度,强调文学要表现人生的血和肉,反对任何形式的“瞒和骗”。而他的许多文学作品亦确实是“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在酣畅淋漓的搏战中,将屠刀的寒光和躯体的血腥一起呈现于人前。既然如此,作为同一作者的鲁迅,为什么要在另外一些作品中流露出某种“开口”时的犹疑、遮掩、隐藏、闪烁其词,从而造成自己创作取向的抵牾和观念世界的矛盾?这时,我们便接触到了更为深层、也更具个性的鲁迅先生。
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位有着高度自觉的读者意识的作家。几乎是自弃医从文那天起,鲁迅就把“立人”当作自己全部思想和文学活动的逻辑起点与最终目的。这样的起点与目的,决定了先生格外看重文学作品的传播效应,特别关注文学作品给读者带来和留下了什么。而这样的看重和关注又通常体现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他由衷希望文学作品犹如“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给人以鼓舞,使其成为“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另一方面,他又总是担心文学作品因为自身内容的不健康或有问题而给读者造成误导乃至伤害,甚至变为民众的精神鸦片。如果说在先生那里,前一方面更多是一种正面的、“共语式”的倡导与呼唤;那么后一方面,则常常化为对自己写作的“私语式”的提醒、约束和检视。
鲁迅拥有清醒而自觉的读者意识,但同时更具备了独立而超前的精神天地,他对世界与民族、历史与现实、人生与人性、自然与社会的若干理解和认识,不仅在当年独陟峰端,罕见其匹,即使在今天,依旧不失高蹈与前卫。然而,如此敏锐与渊赡的鲁迅却偏偏不那么自持与自信,相反,他每每充满了怀疑精神。这种怀疑固然直指他身处的外在环境和社会秩序,但同时也没有放过自己的灵魂。即所谓:“我的确时时解剖着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按照先生说法,他既非是为“别人引路”的“前辈”“导师”,更不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他只是一个“从旧垒中来”又“反戈一击”的历史与文学的“中间物”。既然是中间物,他就难免带有革故的疑虑和鼎新的困惑;就难免产生告别者的痛苦和先行者的孤独;就难免因为“彷徨于明暗之间”或陷入了“无物之阵”,而感到“悲哀,苦恼,零落,死灭”,正如他在《野草·影的告别》中的扪心自问:“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无而已。”也正如他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所言:“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
篇7
一、教师结合生活多角度创设情境
教师要到生活中去寻找孩子们熟知并感兴趣的事物,以此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合理地采用实物演示、语言直观、游戏等手段进行教学,并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依托情境进行分析。正如皮亚杰所说:“智力活动必须是为一种情感性力量所激发的,一个人从来不想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例如,在学习认识平均数的作用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一次数学计算比赛中,第一小组8人总成绩是704分,第二小组10人总成绩是870分。我现在宣布:这次比赛第二小组获胜。话音刚落,第二小组的学生马上就欢呼了起来。第一小组的学生有的就说:“老师,因为第二小组人数比我们多,所以总分就要比我们多了。您这样算不公平!”我赶紧问:“是吗?那怎样算就公平呢?”……在和学生的对话中,逐步引出了平均数,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当中。
用学生熟知的故事或者动画片创设情境。小学生都很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把其中的人物或者事情引入课堂,来创设情境。比如教学《十几减几》时,我们就可以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帮喜羊羊解决问题,这样学习氛围就会更加轻松愉快。
合理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生活中的事物,创设合理的情境。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充实了教学内容,给师生创造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将原有的呆板的教材转化为开放的、有个性和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教材。教师这样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让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
老师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能洞察其心理,同时设计巧妙的方法,以此点出其想法,从而实现与学生思想上的沟通。这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和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辨是非、加深认识,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舞台,而且应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要想让学生主动加入到课堂中,教师应该在课前就认真思考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教学中,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时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想学、爱学,并乐意接受知识,只有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更好。
站在学生的立场解其难。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可能有些内容对教师来说比较容易,只用几句话就可以说清,但是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说不定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师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方式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如不及时处理,最终会造成师生交流的障碍。要排除这种障碍,教师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展开。可以这样说:“‘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是沟通师生内心世界的桥梁。”让我们利用好这座桥梁,和学生共同探索数学的奥秘,在数学的世界里尽情遨游。
三、深入学生现实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所以,每次学完新课后,我就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致力于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学以致用。
篇8
笔者认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根本点在“教”上。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鲁迅作品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其深厚内涵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引起无数中外仁人志士的深刻共鸣,这样的作品应该分享给每一代人,更应该能够受到学生的喜爱,而学生的“学”是由教师的“教”为主导的,学生的学习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精辟的讲解、精深的分析,有赖于教师精心的点拨、启发和引导,教师的“教”无可争议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由此可见,教师“教”的方法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可以试着从“教”中找到解决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固守“根本”打好基础
教师是否从内心重视鲁迅作品教学,是否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否具有丰富的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知识,便是能否做好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根本和基础。
1.树立“新课标”教学理念
笔者认为,要想做好鲁迅作品教学,首先必须牢固树立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形成“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课堂。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为客体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重视培养学生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夯实“教”的地基
目前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传授与接受的过程,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创作技巧要通过教师来完全明确地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则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从对作品全然无知到完全明确的掌握作品所表达的全部内容。在这个教学与接受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教学工作得以进行和完成。而这样的现实就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语文教师应加强对鲁迅作品知识的积累
①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是必须大量阅读鲁迅原著的,这是深入理解鲁迅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了解鲁迅作品在题材选择、情节设计、形象塑造、表现手法及语言安排等方面的独到之处,体味鲁迅先生那深刻含蓄的思想和在创作中精神层面的变化与挣扎,才能将鲁迅作品透彻的讲解出来,才能在面对学生的疑惑时给予及时而准确的解答。另一方面,语文教师阅读原著,不仅是走近鲁迅的需要,也是提高语文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②教师要广泛涉猎鲁迅研究界的研究成果。随着教材的编写与学术界的联系愈加紧密的趋势,许多新的研究成果被收录到教材和教参中来。教师只有在大量掌握知识和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入鲁迅作品学习的新境界。这样,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理解作品提供了材料,另一方面,将这些研究成果呈现在更多的学习鲁迅、研究鲁迅的人的面前,又使这些研究成果接受更多的人的检验和研究。
(2)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态度
①在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的同时帮助学生扫除心理上的障碍。当学生面对生僻字词产生反感情绪时,教师应该做到及时稳定学生情绪,引导学生克服语言方面的问题,并带领学生去发现鲁迅作品的经典所在。其实,一旦克服了鲁迅作品中生僻字词的困难,我们便会惊奇地发现鲁迅作品的伟大价值。
②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见解。个性化的阅读是学生和鲁迅进行心灵沟通的关键,学生通过自己的解读来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实现与作者精神世界的对接。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看问题的视角、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客观的个性差异,所以对同一鲁迅作品的理解也会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语文教学就因此而成为让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学生可以对鲁迅作品作出自己的阐述,形成自己的评价,不以他人的好恶为好恶,不以他人的是非为是非,做出个性化的解读。
(二)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探索
传统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常常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熟悉课文——分析课文——分析主旨,这种符合认知规律的程序无可厚非。但笔者想在此提出一个设想,面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几十年没有实质性突破与进展的局面,我们是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教育价值反观下进行鲁迅作品教学,即:详细介绍鲁迅及其作品在社会、文化、思想上的价值、地位(包括民族精神方面与文学方面)——说明文章主旨、介绍写作背景——以文章主旨为引领分析课文。正如笔者在本文中一直所倡导的,让学生在对鲁迅及其作品的伟大意义的认知下进行学习。
(1)教师应将鲁迅作品所具有的内在魅力、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对鲁迅及其作品保有崇敬感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教师在教授鲁迅作品中,不是按照教材和教参上的内容对鲁迅及其作品、写作背景等信息进行单薄、生硬的介绍和讲解,而是应该不厌其深的详细的介绍和讲解,甚至细致的剖析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在课堂上,教师可深入介绍鲁迅,告诉学生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对中国现代作家及知识分子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作家都是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现象。” 他又是一名文化巨人,他既关注本民族的发展又关注人类共同的问题。也可介绍与所学课文相关的知识,如对《彷徨》和《呐喊》——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进行详尽介绍,其小说的成功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野草》和《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的创作格局——注重文体和写作的笔法、风格上的特点,先引起学生兴趣,继而引出所要学习的课文。
(2)挑选出骨干教师专门教授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开设类似鲁迅作品研究、赏析的选修课,教师在选修课上,对选入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进行综合统一的讲授,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开去,同时涉及其他适于中学生学习的鲁迅作品。这样,学生更易透彻的把握鲁迅作品的精神内涵,通过纵向、横向的引申,使学生在鲁迅作品的学习中,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境界。
(3)采用将课文分类讲解的新方式。将整个学习阶段(高中三个年级或初中三个年级)教材中选入的鲁迅作品归类,按文体类别进行讲授。教师可以选择讲授收录于教材中的小说,也可以选择讲授杂文,这样一以贯之的讲授某一种文体,就会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的学习鲁迅作品的某个文体,更利于学生学习鲁迅及其作品。
篇9
【关键词】“谈鲁色变”;文化氛围;逆反心理
近年来在中学教学中,鲁迅文章的教学是一直热议的话题。在最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将鲁迅文章做了相应的调整,使“鲁迅文章是否应该删减”这个话题又引发了新一轮激烈的争论。
人教社将收录篇目做出了调整,显然也是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定影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真得觉得学习鲁迅的文章是一种负担么?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教学者首先要认清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就更是教学者要注意和认清的问题了。
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太过晦涩,让中学生学习起来颇有难度。笔者认为,鲁迅入选中学课本的大部分文章显然是没那么晦涩的,遣词造句虽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都通俗易懂,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文都是颇有意趣、简单明快的小品文。只要教学得当,都不具有太大难度,在中学课文中,难度较大的文言文教学都不是问题,鲁迅的文章应当也不是问题。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是时代差异,鲁迅是的旗手之一,是承接新文化与古典文化的人物,他文章中的语言运用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进化的重要一环,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对于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中学生来讲,这些东西是相当难理解的。
其次是当今的文化氛围所造成的,自文化革命之后,批判鲁迅成为一个潮流,钱理群说:“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问题,表面上看来,是语文教材选材的问题,但背后隐含的,是对鲁迅的认识问题。这些年来,思想文化界一直都有贬低或者否定鲁迅的思潮……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文化现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学界,轮番走过各式各样的鼓吹者,而且几乎是毫无例外地要以‘批判鲁迅’为自己开路……不断有人提出这样的质问:为什么要向青少年讲鲁迅,它的作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这起初应该是对文化政策的反省,但随之一些作家、学者对鲁迅及其著作赶时髦式的批判与贬损则使社会上对鲁迅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不是说鲁迅不可批判,但人们批判起来往往忘记了如何是“批判着接受”,全盘否定之风大盛,这种影响必然波及到教学中来。
再次,双重的逆反心理。如上所述,部分老师受当今文化氛围影响,对于鲁迅的文章也很有抵触心理,教授鲁迅文章成了他们的负担,课堂教学因为其心理上的不情愿成为填鸭式的机械解说。对于学生来讲更是如此,鲁迅的文章在课本比重很大,部分段落要求背诵,在考试中也占据重点等等,就使得学习鲁迅的文章成为被动地完成课业应付考试的手段,很多人“谈鲁色变”,逢鲁迅文章便从心底产生一种厌恶感。使得鲁迅文章的教和学都成为一种因逆反而生的巨大的心理负担。
那么最重要也最现实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使学生提起对鲁迅文章的学习兴趣呢?对于教学者而言,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略微总结了一点经验。
首先,作为教与学中“教”的这一环,教学者得明确对于鲁迅文章的态度。不能将鲁迅文章的教授作为简单的按照考纲完成任务而进行一刀切的填鸭式教学。欲让学生感兴趣,老师必先得有兴趣,部分教学者本身对于鲁迅了解不够,对于鲁迅文章读不了几篇,自然就无法比较深入而全面的教学了。
其次,教授鲁迅文章必须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鲁迅的文章都是在特定时代背景里的产物。可以说若不能与时代结合,我们的教学就已失败了一半。因此,在教授鲁迅文章之前,首先需要让学生们自己去了解鲁迅写作这一文章时身处的环境与背景,因何而写,由何而发,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落笔?当然这些教学目标需要在课堂上耐心地引导、讨论来完成。若能成功进行这种分类引导,以多样的教学手段营造出不同的教授与学习氛围,何愁学生不喜鲁迅文章呢?
篇10
1、修改讲义写出了藤野先生的认真负责。
2、纠正解剖图写出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治学。
3、关心解剖学习写出了藤野先生的诚恳热情。
4、了解裹脚写出了藤野先生的求实精神。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