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师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高等教育自规模扩张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工科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但是从企业招聘普遍的反馈态度来看,工程技术人员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精神。机械行业应面向工程实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满足社会需要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对此,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理工科院校中的机械类大专业,理应把培养“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作为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创新模式与发展导向,为国家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一、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总体思路
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基础上,确定更加详细具体的机械类工程师培养计划并将之作为理工类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任务,首先要有清晰的总体思路。结合社会需求、专业目标与专业特色,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专业标准规范的指导下,同时结合学校和企业培养标准与评价标准,确定培养目标即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具体来说表现为三方面:(1)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2)个人素质和职业技能;(3)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当然这个培养目标是否最终完成要靠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并通过校企评价团队的最终考量。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实施上、培养目标的实现方法上以及评价体系上,要达到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的相互补充、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的相互渗透,最终形成综合评价的机制,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
二、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重点与内容
(一)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重点
机械类卓越工程师计划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实施中应抓住以下工作重点:探寻机械类工程师多元化培养模式、建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制与平台、建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与评价体系、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创新管理体制。尤其是探寻多元化培养,是整个机械卓越计划实施的重点,多元化培养模式的探究程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制与平台的建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教育体系、并面向市场需求,才能为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供新鲜的活力。
(二)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内容
1.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施直接影响着机械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效果与成败。在机械专业培养方案中关于新课程体系的修订上,既要夯实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紧随前沿专业科技的发展态势,也要注重学科的实践性,围绕市场和企业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课程体系以便使其具有时代性、能够面向行业、企业和现实社会生活。在机械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毫无疑问是与工程实际和工程应用联系最为紧密的课程,更是培养学生科研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所以新的机械专业课程体系,应面向工程、强调宽基础、重实践、重应用,适当地增加或开设机械振动、机械结构的测试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等现代设计类的重要课程,以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到系统全面的现代机械设计的理论,掌握最新的分析手段与测试技术。另外,开设企业与工程管理、企业法规、企业文化、国内外营销等课程,更快地减少学生适应企业的时间、更快地融入到企业中去。我校曾在2003和2009年两次加大课程体系改革与整合力度,并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测量与控制技术、过程装备工程等课程体系融入到机械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群中。
2.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机械类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动的,而学生是被动的。学生面对课本,很难将这些生硬的文字在大脑中转化为抽象的机械模型。所以,如果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化学生的被动为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实践的研究过程,机械类课程设计就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学生亲身参与机械的设计、改造与研究,有的甚至需要他们自己上网搜寻相关配件,为了找到合适的配件,他们会主动去寻找、分析各种相似配件之间的差异,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得到的实践结果与吸收消化理论的程度绝对比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好得多。在这种研究型教学模式中,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互动式,教师的职能由“教”转变为“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新知识,将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通过亲身实践,扩大知识视野,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和研究技能。
当然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最终是不可省略的,不可能完全实现机械课程的百分百课外实践,但是又想使学生参与其中,因此理论教学过程的改进也势在必行。比如说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并且在课件中增加学生身边的工程实例,引导学展开课堂讨论,并根据学生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背景结合起来,使抽象的工程问题变得有趣丰满,又可以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与背景。我校的金工实习在不断更新传统实习内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实习环节如数控加工、特种加工、机器人系统和小型自动生产线等,并且在2004年建立了机器人创新制作实验室,在2006年建立了机械创新制作中心,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制。校企联合培养是卓越工程师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平台。目前高校普遍提出的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模式,让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实习或参加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推动教师科研项目和科研实验室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学生开放,鼓励学生早期进入科研,使其在“研中学”“做中学”,将一部分课程委托企业讲授,在企业实践,做到“干中学”“学中干”。与骨干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试行“两参三联合”的工程实践教学机制,即企业参与学生培养过程、学生参加企业生产过程,校企联合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联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联合考核实践教学质量。对“卓越计划”的本科专业学生实行“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即大一、大二、大三实在校内配备专业导师,大四时在企业配备企业导师。企业学习阶段可以安排一些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前三年学生在校内学习与机械学科相关基础课程以及完成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大四时学生在相关机械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重点是实践,在实践性环节中强化学生在机械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推动工程教育国际化。现在,国际性竞争越来越剧烈,经济全球一体化是一个总趋势,这势必使人才竞争、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化教育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即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比如国外原版教材和虚拟实验室,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与与国际知名学会开展密切的国际交流合作,到海外企业实习,与国外知名高校企业共建工程教育联合体,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并积极采取措施招收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工程教育。
三、结语
我们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初步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机械卓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大多数老师缺乏工程经验,亟待工程化培养;学校和企业的实践基地缺乏,经费问题也会制约工程实践环节的开展;专业课教师在校内承担的教学任务重,难以顾及每个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校企联合体制中,如何实现部分校内课程在企业讲授的问题?……这些都是在卓越计划中很可能碰到的问题,最有力的解决办法莫过于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良好的保障体系是机械卓越计划得以实施的前提。“卓越计划”质量体系离不开机构、制度、师资、经费、基地等方面的保障,因此在机构设置上,成立包括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工作小组、执行与评价团队在内的领导小组是必要的;在制度保障上,学校规章制度与企业规章制度并行,包括培养标准、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在师资保障上,保证校内教师、企业工程师、外聘教师的待遇能落到实处;还有培训基金、实践环节等经费支出的保障和学校资源、企业培训、网络虚拟资源等基地保障,任一环节的工作不完善,都会导致整个卓越计划难以为续。另外在校企培养方案实施中,还要进行建立必要的监督、质量评估与信息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雷,凌雪.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01).
[2] 胡皓,任鸟飞.工程应用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
[3] 尹立孟.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师资问题与课程体系设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9).
[4] 吴绍芬.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1(6).
[5] 周雪梅,滕靖.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
[6]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篇2
关键词:卓越计划;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43-03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而实施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湖北工业大学已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资格,为地方输送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湖北省品牌专业,且已经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卓越计划”已经申报待批。为保证以上本科质量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结合本专业高分子材料加工的鲜明特色,本专业对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幅度的革新,旨在进一步夯实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并引入环境友好材料和环保生产的理念,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以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为特色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具体将从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课程体系改革、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创建、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质量培养监控体系的建立等几方面进行落实。
一、科学论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本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78年,有30多年的办学经验,其高分子材料加工的鲜明特色得到省内外同行的认可,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是湖北省第一批重点学科,该专业也是湖北省第一批品牌专业,现有教师中近一半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在师资、教学条件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省内有着如顾地科技、武汉金牛、武汉华丽环保、武汉三力塑胶、湖北三环汽车工程塑料、武汉天诚型材、宜昌长欣塑业、湖北洋田塑料制品等一大批高分子材料加工企业,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98%以上。因此,本专业提出“卓越计划”培养目标旨在强化学生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并依托绿色轻工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引入环境友好材料和环保生产的理念,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以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为特色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改革
1.理论课程体系改革。本专业围绕着高分子材料加工特色,将主干课程分为高分子材料基础理论、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及设计、高分子材料检测与分析四个课程群:①高分子材料基础理论课程群: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学;②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群:聚合物成型工艺学、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共混改性、塑料机械等;③塑料模具及设计课程群:机械设计基础(含课程设计)、工程图学、塑料模具,模具CAD/CAM(含模具课程设计)等;④高分子材料检测与分析课程群: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仪器分析、塑料材料检测与标准等。根据“卓越计划”培养标准,将目标和标准进行分解和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然后督促教师对现有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具体对大纲中各知识点进行细化,明确各门课程及各知识点在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过程的角色和作用;这样就从原来相对单一的专业课程逐渐转变为以工程专业课程、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自然科学课程为基础、人文社科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培养目标、培养标准与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适应课程模块化的要求,教师不仅加强知识储备,还要改变以往主要依赖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着力开展基于项目的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专业课程实验或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构建了本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也是培养本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但目前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专业课程实验或设计方面,以往各门实验课实验教学中都有各自独立的教学大纲,相互之间没有交叉、衔接,且出现重复教学现象,没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不出作为专业实验教学的系统性;而且实验项目中验证性实验比例仍较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少。其次,在三大实习方面,由于学校实习经费有限,且实习企业集成化、自动化、连续化程度较高,实习过程中学生大多只能被动地看和听,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调动,实习效果得不到保证。为了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各环节脱节的缺陷,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本专业设计了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这个“三层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其中基本技能层主要依托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成型工艺学、高分子研究方法、塑料检测与标准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高分子科学的基本理论,锻炼学生关于高分子合成、加工、检测等方面的基本操作能力;同时设计系统化主题以贯穿整个基础实验的教学,使之形成有机整体,如围绕苯乙烯开设苯乙烯的乳液聚合、苯乙烯的成型加工、红外光谱法鉴定聚苯乙烯聚合物、聚苯乙烯分子量测定(粘度法)、聚苯乙烯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定(凝胶渗透色谱法)、聚苯乙烯熔融指数的测定、聚苯乙烯力学性能分析、聚苯乙烯热性能分析等实验。在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中,除依托机械设计、模具设计等科目的课程设计外,主要是通过综合实验全面检验学生从高分子合成、加工到检测各方面的能力。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主要依托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三大实习和毕业设计。其中三大实习是工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2]。本专业三大实习主要依托顾地科技、武汉金牛、武汉三力塑胶、武汉天诚型材、宜昌长欣塑业等高分子加工企业完成,通过实习要求学生对聚合物挤出、注射、吹塑等加工工艺及设备、常见塑料管型材配方设计、废料回收再利用等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另外在生产实习环节通常根据学生兴趣会分流部分学生到岳阳石化橡胶合成事业部进行高分子合成方面的实习。实习环节采取分散实习方式,实行双导师共同指导,改变原来集体实习走马观花的弊端,更好地培养其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落实
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是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3]。但是目前各高校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过程流于形式的居多。其原因主要是校企双方还没有做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期望通过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和优势,给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及就业机会以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培养高技术人才;而企业则期望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宣传企业的形象,并依靠高校的人才、技术优势,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高校没有品牌与优势,企业就得不到高效的人力和技术上的支持,也就会失去接受高校实习的积极性。所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正常运行关键是我们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能确实帮企业解决一些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事实上在本专业以前的实习实践中,也有老师带领学生科研小组赴企业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后的实习环节,我们将要求教师事先与实习企业充分沟通,由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出几个技术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成立几个攻关小组,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入企业实习。这样不仅能更好地锻炼自己,还可以为企业做出贡献。只要这些工作得到企业的认可,双方沟通交流起来就容易得多,也才可能使建立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得到真正的落实,实现校企双赢。
四、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主要是要强化教师实践背景,构建一支既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双结构型”教师队伍。因此,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要有准备、有计划地选送年轻教师进企业,进车间,锻炼至少半年时间,与企业深入接触,了解本专业目前最新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现状;并依托现有的橡塑成型加工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另一方面,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负责人担任本专业兼职教师,承担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指导任务,并计划把一些有实践技能特长,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企业兼职教师引进课堂。在毕业设计环节,实施“双导师制”,采取校内与企业双导师培养,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教师身上博采众长。
五、质量培养监控体系的建立
建立校内质量监控、联合培养企业质量监控、社会评价等三个层次、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1)加强教学过程监控,进一步完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首先组织教师对本科培养计划制定的原则进行学习,对本专业培养计划进行解读,对课程模块设置、实验实习教学环节的比重、课程考评方式等进行讨论,完善本专业培养方案;同时组织教师开展经常性的研讨,对教案、课件、教学方法等进行交流和讲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其次,组织教师对学校制定的理论课堂教学和实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内涵进行深入学习,让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去改进。其三,针对指标体系,狠抓落实,实施全面的考核与评价,如加强教师和学生督导组的工作,不仅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对教师的实验指导也要进行检查和评价,同时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2)建立健全校企联合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每年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更新实习实践教学大纲,并实行“双导师制”,学生实习实践是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在实习过程中,导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更要多与学生交流,多提问。实习实践的成绩包括了回答问题、实习态度、答辩以及实习报告等部分。(3)建立社会评价监控体系。首先要关心学生就业情况和就业质量,并建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其次与毕业生保持常态联系,通过他们了解本专业就业形势的变化、专业知识结构的变化,并建立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调查评价和反馈体系,据反馈信息调整和优化培养方案,使本专业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沈春晖,董丽杰,熊传溪.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J].教育改革,2011,(9):13-14.
[2]刘宇艳,于海洋,龙军,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高分子通报,2011,(11):102-106.
[3]陈欢,庞洪江.浅谈卓越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2,(12):83-84.
篇3
关键字:卓越工程师;工程材料及成形;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工程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04-02
高校工科教育长期以来的培养模式固定,受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较深,培养的工程型人才应用能力普遍偏低,实践能力较薄弱,加之工程教育往往局限于高校课堂,缺少工程师、企业家的参与培养,导致我国工程一线领军人才稀缺。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立足高校,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从专业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系统要求和具体措施[1],近年来,陆续有高校被纳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体系之中,在国家教育政策和工程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我校于去年也提出了建设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试点班的计划,旨在培养出一批创新能力出色、实践应用能力强的新型工程人才。在试点班的课程教学、实践、实习等环节加强了本科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我校机械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是一门全面介绍材料基础知识和理论、机械零件成形技术及工艺选择的技术基础课程[2],也是体现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思想的主干课程。由于该课程具有基础概念繁杂、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较强的特点,教授和学习起来均存在一定难度,而学时少、实践性强的特点与人才培养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以该课程为试点,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构建层次化教学模式,重点发挥实践环节教学作用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通常安排在基础课程学习之后,生产实习和专业课学习之前,因此该课程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应用巩固与提高,也是学生后续专业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作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表现吃力,对于课本概念也是死记硬背,考试时对于具体的材料应用、工艺设计等题型往往无从下手、答非所问,考试成绩普遍不够理想,挂科率较高。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交流得知他们对于所学材料知识的实际应用缺乏足够的实践认识,在金工实习中也是“比葫芦画瓢”,老师讲一步他们做一步,收获甚少。因此,综合考虑《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的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及老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思现行的教学模式,除了基本的课程实验外,有必要适时地结合课程设计和金工实习等实践环节,构建一种理论知识―课程实验―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的串联式、层次化教学模式。
首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老师就应优化教学内容,有重点、分主次地进行针对性的理论讲解,中间可适当穿插材料应用及成形的案例。其次,安排课程实验时,教师应该把握实验主线,在不偏离主体实验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比如尝试将单个的金相实验、热处理实验、拉伸试验等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次,之前的金工实习一般安排在该课程学习之前,学生进行工艺实习时,事先没有充分的理论认识,常常盲目模仿;而如果将其安排在课程学习之后,学生大多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实习,走个形式,也失去了金工实习的实践意义。因此,将实习内容分段进行,穿插在《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堂教学之中,实行“课堂讲一段、学生做一段”的教学方式可提高教学效果。当然,由于课时和实习条件的限制,老师也应精简设计课堂内容,把握重点,对于学生的管理和实习要求也应加强。最后,在理论知识、课程实验和金工实习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学生既有了材料相关知识的储备,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应用理解,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这时再进行课程设计,串联起所学内容,可达到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实践应用的双重目的,教学效果也必事半功倍。
在这种新型层次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尤其重视发挥实践环节的教学作用,不能为了实习而实习,也不能仅为了锻炼动手能力而实习,而应该要明确实习和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将操作性和创新性相结合,加大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实现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达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根本目的。
二、改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讨论教学相结合
案例教学是运用典型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也由来已久,尤其在工科类的课程教学上应用广泛、效果突出[3]。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即是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得来,也不是仅仅依靠课本学习即可,它要求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之中,通过了解分析工程案例,将理论知识融于实际应用,提升工程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自身研究工作,合理地嵌入科研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思考问题。将基本理论与应用实例相结合,通过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方法,时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其独立思考,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工程应用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讨论式教学,精心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而讨论教学的前提则是要老师课前做好充分的案例准备和课堂设计,课前选择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要求学生预习思考,课上分组讨论,并相互评价。这样既能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习信心,又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案例教学与讨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侧重于实践大于理论,同时又以理论学习为基础,既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检测能力和相互评判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于课本知识和课程学习的理解。
三、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平台,加强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我校校情制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如何在《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嵌入创新元素,实现本科阶段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从具体的工程实践入手,让本科生投入到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中去。而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平台开展一系列的教学相关活动,指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鼓励学生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开展科学创造、实验发明等创新活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技能,使其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拟定以“XX钢热处理相变规律及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为题,启发学生思考,指导他们依据钢种特性制定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再结合金相观察、硬度检测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实验完成总结报告,使其对课本上关于金属材料的固态相变和热处理理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创新训练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这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教师应结合课程教学情况从项目的申报选题、文献的搜集查阅、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有意识地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大创项目为平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将创新教育和实用教育融入到《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融合,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利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化教学
通过工程学院机械系、工程训练中心和机械实验中心师生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校《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已实现了从校级精品课程到省级精品课程的突破,并得到了广东省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的立项支持。目前省级精品课程的网站也在建设之中,除了常规的课件资源、授课视频、习题测试、电子教案和效果反馈等板块外,还预备开展线上师生互动、在线答疑、交流讨论、工程实例分析等功能板块,旨在克服该课程学时少、课堂学习消化吸收有限等问题,帮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巩固理论知识,并进行工程实例的学习,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在建设和利用《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精品课程网站的同时,我们应以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前提,加强网站资源对教学的服务支持[5]。同时,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在课程实践、创新项目、课程设计及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上的学习时间,从而将各种学习形式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学模式的混合,使信息化教学成为课程教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深层次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与课堂内容及实践环节,实现《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的高效教学,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达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与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11-17.
[2]刘子利,郑勇,刘希琴.深化“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工程创新能力[J].高教论坛,2011,(11):44-47.
[3]高道祥.“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S1):60-62.
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安全工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闫江伟(1979-),男,河南商丘人,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学院,讲师;郭艳(1981-),女,河南新乡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助教。(河南 焦作 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32-02
独立学院是在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是由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本科学历教育的学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事故不断发生,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我国部分独立学院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培养了一批安全专业人才。如何使得培养的安全专业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在与普通本科学生的竞争中凸显自己的特色,提升自身竞争力,是独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确保其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本文将从独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特点入手,针对目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探讨独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建设。
一、独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在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方面表现欠佳,缺乏创新性、全局性的观念,这主要与人才培养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沿用母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忽略学生的自身特点
我国许多独立学院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深入研究自身的服务对象、层次定位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人才培养目标与母校“趋同”,结果造成独立学院与本不属于相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同质”化,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与母校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最终导致就业竞争激烈。[1]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安全专业是培养具有企事业安全技术与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测、监控、安全评价及管理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与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安全评价及安全监察、安全科学研究及安全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虽然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上,但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当中确一直沿用“母体”高校的培养方案,忽略独立学院学生所独有的特点,即在现行的招生制度下,独立学院学生的生源质量低于普通本科院校又高于专科学校这一特点致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二本学生相比竞争力不足。袁剑波在《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中谈到,目前独立学院入学门槛比本科二批要低,有的相差60~80分,甚至更多;另外,独立学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大,不像本科二批学生那样整齐划一。[2]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安全专业以培养矿业类人才为主,尤其以煤炭产业为主。就近两年来安全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对比:2008级安全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91.32%,就业学生80%以上以煤矿为主;2009级截止目前一次性就业率83.53%,相对2012年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安全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是由于近两年煤炭行情的持续走低,煤矿人才需求数量的不断减少等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三本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缺乏特色,在培养规格与层次上与母校趋同,实践能力不强,造成就业难。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课程少
安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包括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其中专业素质教育学分153.5(占总学分的比例为73.6%),包括课内教学占56.4%、集中实践教学占15.8%、创新素质拓展占1.4%;非专业素质学分55(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6.4%),课内教学占16.3%、集中性实践占1.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对实践环节重视不足,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及实际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存在对理论知识不能“学以致用”的问题,违背了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初衷,加剧了用人单位对“三本”专业学生的歧视。
3.实习基地数量不足,实习时间不能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刘鹏刚等人认为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实习基地多数是以专业老师的私人关系维系,缺乏稳定性、连续性;实习基地的类型单一,学生实践活动不够系统全面;实习经费缺乏;实习基地为学生安排的时间不足等。[3]万方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有很强的矿业类行业特点,应用性强,要求有较多、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实习单位建立长久、稳定的联系,而现在无论是认识实习还是生产实习,大部分都依托“母体”兼职老师的关系来安排实习的地方,且经费和资金投入不足,导致2周的实习不到1周就结束了,4周的实习10天左右就结束了,实习时间远远不够。由于经费的限制,一些偏远单位的实习就安排不了。有些安排到矿上实习的学生,企业考虑到安全问题也不安排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矿下生产过程中去,基本上是学生听、看或者找一些矿上的技术人员把学生原来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再讲一遍,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4.师资力量不足
独立学院的教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来自于“母体”学校的兼职教师,二是学院专职教师,三是校外聘任的兼职教师。万方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专职教师数量非常少,共有3名专职教师,其中1名为系部副书记且代课少。而来自于“母体”学校的兼职教师有本校的教学、科研任务,加上两校区距离远、上课不方便等原因造成了安全专业安排课程难,且管理要通过母体高校才能实施,因此很多兼职教师随意调停课,教学方法也直接照搬“母体”学校的,没有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致使很多学生听不懂,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本院专职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教学经验不足,且缺少外出进修和培训的机会,教学能力提高慢,加上每位老师每学期要承担3门以上课程的教学任务,缺少学习、思考的时间。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独立学院安全专业的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1.依据学生的特点制订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依托母体,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基础上实行差异化发展。安全工程专业属于“母体”学校河南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有明显的矿业特色,而作为独立学院的万方科技学院在参照母体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应依据学生的特点实行差别化发展,构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特色建设上突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特色,在课内、课外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推进“文理融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就业、转岗和创业等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展“五项素质工程”,包括思想品德提升工程、书香校园工程、写作与口才训练工程、身心素质工程、社会实践工程。通过这些训练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原来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和“母体”学校实现差异化培养,拓宽就业面,提升独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竞争力。
2.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培养学生的质量。安全工程专业应在继续坚持矿业行业特点的基础上逐步拓宽专业领域。例如,可以适当增加化工、建筑、机械、电气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作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选修课。应适当减少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按照课程需要设置不同形式的实践课程,可以是实验、参观,可以到企事业单位实习,也可以将第七个学期设置成专业实习学期,让学生到企业真正加入到生产过程当中去,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同时为后期就业做好铺垫。
3.加大实习经费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也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实习经费是影响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原因。由于实习经费投入不足,很多“母体”院校的兼职老师不愿意带学生实习,也不能为实习基地的建设奉献力量。增加实习经费投入,充分利用“母体”学校的人力、关系等资源,建立与学生规模适当、多种类型的实习基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和企事业单位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保障实习基地的稳定性与连贯性,可以聘请实习基地的技术骨干或工程师来做学生的兼职指导教师,一方面增加学院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可以和实习基地保持长期的联系。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聘请优秀兼职教师为专职教师,给予较高的津贴待遇,充实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企业单位聘请有经验的人员为兼职教师长期任教,不仅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同时也可以使企业更加了解独立学院的学生,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进修,减少专职教师的教课任务量,培养专职教师的科研能力,使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加强与“母体”学校的沟通,建立一套完善的兼职教师管理体系,加强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在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建立科研团队,提高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带动专职教师的发展,满足学生教学方面的要求。
三、结束语
独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要按照自身的特点,在充分利用“母体”学校资源的同时实现差别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阳.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9).
篇5
2002年国务院学位办又批准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中新增“软件工程领域”,并于同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示范性软件学院”和“软件工程领域’的设置不仅有助于在几年后缓解我国IT业人才紧缺的状况,而且也开创了我国IT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重庆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而在信息类学科方向,我校还设有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通信学院、光电学院等多个学院。因此,获得“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和培养权后,学校即确定了在软件工程硕士的培养、管理工作中既要充分发挥软件学院的培养、管理优势,又要积极调动全校的软件学术、技术力量共同参与培养,并进一步整合学校软件工程学科力量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研究生院与软件学院等学院一起,经过反复研究逐步形成了重庆大学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管理体系。目前已招收软件工程硕士245名,共有11个学院参与培养工作。
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为了确保软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促进软件工程学科领域的发展,成立了全校统一的“软件工程领域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分委员会由10个学院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负责人)组成,负责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质量监控、学位授予审核、导师遴选等有关工作。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在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软件工程设置了10个研究方向: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软件工程应用(软件开发、测试、软件质量保证)、数字化技术、嵌入式软件及应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系统与领域应用工程(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工业系统应用软件等)、软件系统技术支持与管理、软件市场营销和软件政策法规体系。
根据《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及考核的有关规定》和《重庆大学软件工程领域导师遴选条件》,已遴选出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指导教师106名。
二、培养方案,培养目标
首先,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满足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满足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人才的需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的软件领域专门人才,包括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者、软件系统技术支持与维护人员、软件企业管理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人员。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当符合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及市场和企业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需求,成为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基本能力应当达到(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和设计师、以及项目管理人员的水平。
其次,按《关于制订在职攻读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培养方案。
其三,很多学院参与招生与培养,培养方案既体现了软件工程的培养共性,又反映了各个学院的培养个性。
三、管理模式
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由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统一负责。具备培养条件的学院,经研究生院批准可开展本领域在职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原则需要5名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导师的学院方可招生)。
为了规范培养过程,对于在职攻读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研究生,采取了培养过程分两价段管理的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课程学习阶段
在职攻读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4年一般为2年。新生进校时,首先确定导师,导师所在学院即为学生所在学院,学生根据企业的需要和自己的爱好选择导师,并在导师指导下于开学两个月内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重庆大学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采取集中或分散学习的方式,本领域共修课程30学分,其中公共课7学分专业课23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14学分,专业选修课8学分分人文及管理选修课1学分)。公共课由研究生院负责安排、管理专业课由软件学院负责安排、管理。在此期间,学生的管理、学籍管理、跨专业本科段课程进修、专业介绍、教学条件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均由软件学院负责。软件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或相应的技术报告的撰写。
采用多种教学训练方法,除了常规的课堂讲授和学生动手操练以外,还广泛采用讨论班、专题讲座和主题演讲、经验交流会、模拟项目演练、实际项目参与、自学与课外探索、学生团队竞赛、学生创新产品或项目计划等。并且学校还聘请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指导经验的企业资深技术或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对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践进行联合指导。
第二阶段:论文工作阶段
此阶段10学分(含专业实践)。第一阶段完成后,软件学院将学生的学籍管理资料转到学生所在学院,但课程考试试卷由软件学院保存。学生由其所在学院进行管理,负责学籍管理、方向选修课开设及论文工作阶段的有关事宜。
四、结束语
篇6
因此,为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特别是对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有必要对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进行深入探讨。
一、工程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工程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培养方案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对国内相关高等院校调查表明(全国高校采矿工程专业第21届年会)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普遍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采矿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由于各高校近几年来普遍秉承“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教学学时越来越少。课堂教学中,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各占总课堂教学学时1/2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实践教学占集中性实践环节2/5以上;专业集中实践性教学在专业总教学学分中占15%左右。因此,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工程实践性教学所占学时不足。
(二)专业教学经费严重不足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总体而言,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各种实验设施设备陈旧,实习经费很少。因此,造成本科学生实验实习时间少、内容少、过程简单实验实习质量普遍较差。
(三)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采矿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又以青年教师居多。随着时间推移,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而在青年教师中,又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另外,教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科研压力也越来越大。据对国内13所高等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师资情况调查,总的生师比约为40I年级生师比约为10在本科教学以外,教师还必须将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成人教育、培训以及各种科研活动。因此,许多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负担过重,又缺少必要的进修和培训机会。
(四)矿山实习普遍流于形式
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矿山实习普遍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其一是如前所述受实习经费限制,学校不能合理地选择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其二是矿山企业限于安全管理考虑,不希望学生去矿山生产现场实习,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到矿山生产现场的实习次数和持续时间严重不足。因此,限制了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矿山企业对采矿工程技术人才的新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矿山企业对采矿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技术管理能力
采矿工程专业传统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矿山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矿山生产管理人才。学生除掌握基本的矿产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外,还必须具备矿山机械设备选型能力,因为有的学生到矿山工作以后,主要从事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近几年来,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施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战略,矿山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因此,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也要求不断更新。
(二)开采设计能力
对于采矿工程专业而言,矿山设计、建设和开采是该专业技术人员的本职工作,但由不同的单位和人员来完成。以前的行业技术政策规定,规模化矿山的开采方案设计、水平延深设计等是由专门的矿山设计单位来完成,矿山企业只完成矿山小范围的区域性设计采区、盘区、带区、矿块等设计以及单项采掘工程设计。目前,这种现状有被打破的趋势,即过去由专门设计单位完成的工作,部分可由矿山企业的采矿工程技术人员来完成。
2.专业设计要求越来越高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对采矿工程专业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而言,过去完成专业设计所要求的能力是:基本的、独立的专业知识学习—各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结合矿山地质资源条件的灵活应用。但是,当前进行矿山设计还要求结合市场、交通、投资、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当前对矿山设计要求更高。
(三)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采矿工程专业人才还必须具备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主要基于以下3方面的原因:一是矿山开采条件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开采深度越来越深,地温越来越高,矿山压力越来越大,以及地质构造越来越复杂。因此采矿工程技术人员面对的工程技术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二是采矿行业和其他行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技成果越来越多,如何根据矿山开采条件,利用他人成果解决本矿山实际的工程技术问题,也是现有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加以考虑的问题;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要求对矿产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即増大矿山生产的安全可靠性,减少对矿山环境的不利影响,综合考虑资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顺应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
三、采矿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探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人才培养过程应是:基本知识学习—基本知识综合应用—结合矿山地质资源条件和开采条件基本知识的灵活应用—结合交通运输、市场、投资和国家政策的灵活应用。
(一)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分析
具备矿山生产技术管理能力、矿山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矿山工程设计能力以及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等。前三种能力是直接面对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的该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后一种能力是对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管理工程技术人才更高的要求,或专门进行采矿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这四种能力都包含了采矿工程实践能力,即作为矿山设计、建设、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采矿工程技术人才,必须要有很强的对采矿工程基础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熟悉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全过程,在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工程实践教学应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教学。
(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策
1.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教学培养方案的制定,受教学条件、教学学时数、国家和社会要求等许多条件的限制。在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方案中,通过适当増加工程技术知识的课堂教学内容、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増加矿山工程实践的时间和充实实践内容,是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2.加强实践性实习基地建设
改进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方式,加强专业工程实践性教学建设,可采取如下措施:针对矿山工程问题,利用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加强本科学生工程实践性教学;通过加强专业实验基地建设,在专业实验教学中増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通过加强矿山设计训练基地建设,増加结合矿山生产需要的综合性工程设计内容;通过加强矿山实习基地建设,将学期内集中实习改为假期分矿山分组实习,増加实习内容,尽可能延长实习时间。
3.利用政策保障工程实践性教学
各级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该类专业本科教学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加大工程实践教学的专项资金投入。采矿工程专业属于艰苦专业,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而该专业综合性、工程实践性要求高,各级政府应该増加对该专业的教学拨款,并在学费减免、生活补贴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捐助;由于矿山实习现场条件艰苦,政府应出台政策强制矿山企业为采矿工程专业各类实习提供帮助,包括实习场所、实习经费补贴等。
4.师资队伍建设
在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工程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很重要的。对于专业教师而言,既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熟悉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全过程,把握采矿行业科技进步成果和发展趋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矿工程专业教师也应该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通过进修、培训、学术交流以及到矿山进行短期的工程实践等多种形式,可以不断地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其教学能力。
实施专、兼职教师结合制度,对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工程实践教学质量是很重要的保障措施之一。很多矿山工程技术管理、设计和专职研究人员,具有非常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在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应聘请他们来兼职授课,他们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工程实例,可活跃教学环境,很大程度地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电气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专业,在高等教育众多专业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久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着强大动力[1]。“十二五”以来,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国家的重大需求[2]。其中新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及可持续性发展,对高质量、创新复合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就对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地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优化,在探索建设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电气工程专业的道路上积累了宝贵的改革实践经验。
1.培养目标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地方及相关行业的重大需求,本着服务社会的宗旨而制定的。在“十二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下,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为:
“本专业围绕电气自动化和电气节能与风力发电两个方向,主要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电气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设计、运算、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培养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系统运行及控制、自动控制、电力系统、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究开发、电子与计算机应用以及风力发电领域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由上述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结合我专业特点,在原基础上增加了电气节能与风力发电培养方向,以满足“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中电气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修订后的培养目标中重点强调了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是工程应用型人才,以缩短或省去用人单位二次培训,从而满足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培养要求
培养要求除保留了学生应掌握相关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专业基础理论等基础科学知识等外,根据修订后的培养目标,对培养要求进行了调整,主要包括:重点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如增加理论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环节、提高实验课程的比例、加强实践课程的工程性、增加企业实践的机会;针对新设立的“电气节能与风力发电”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具有该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需了解该领域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该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实验等方法和技术,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体系优化
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要求的实施,我专业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相应的优化,主要包括:通识类课程整合、学科基础类课程细化、专业课程更新以及课程实践拓展。
3.1通识类课程整合
结合我专业的特点,将《积分变换》课程纳入到《信号与系统》课程,归入学科基础类课程范畴;将《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纳入学科基础课程范畴。最新的2013级本科生培养计划中通识类课程所占学分已降低至76分。
3.2学科基础类课程细化
学科基础类课程保留了原有的《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等课程;将原学科类基础课程中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归入专业基础类课程,如《电气工程专业概论》、《电机学》、《电器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外语》等。学科基础类课程学分降低到28分,专业基础类课程调整为18分。
3.3专业课程更新
我专业最新的培养计划中,增设专业方向类课程,目前,拥有“电气自动化”和“电气节能与风力发电”两个专业方向,其中在“电气节能与风力发电”专业方向中设置了《新能源前沿技术讲座》、《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电动汽车驱动及其控制技术》、《电气节能技术》、《微网技术》等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前沿类课程。专业方向类课程总学分为17分。
此外,丰富了专业选修类课程。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设《电气工程仿真与计算》、《特种电机及其驱动技术》、《DSP原理及在电气传动中的应用》、《电机设计》及《电磁兼容技术》等特色课程,使可选的专业选修类课程总学分达到了21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由选择,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
3.4课程实践拓展
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是支撑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场合的重要环节[4]。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传统实践环节已经不能适应现有培养要求,因此课程实践环节的优化势在必行,主要涉及实践领域的拓展和实践方式的转变。
在实践领域拓展方面,我专业响应“十二五”发展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号召,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十二五’综合投资”等经费的支持下,构建了工程电磁场与磁技术实践平台、牵引系统实践平台、潜油电机系统实践平台、纺织机电系统实践平台、电气工程虚拟仿真等多个创新实践平台和风力发电机技术实验室、单片机技术实验室、工业控制实验室等多个专业教学实验室,为丰富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接触更新的课程理论应用场合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在实践方式转变方面,除了通过购置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增强实践环节的可参与性、自主开发性、创新性等之外,一方面,成立各类兴趣小组、电子俱乐部等,建立校内的实践基地,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设计类竞赛,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开拓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学生到企业实习,深化对学生的工程意识的培养,及时掌握人才需求状况,促进人才培养的动态调整,尽可能保持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一致性,目前我专业拥有与新能源、电气节能等领域相关的校外实践基地近20个。
4.结束语
通过对“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深入理解,结合我专业的特色优势,积极推动新形势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与优化,完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实验环节的创新性、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践环节的工程性,从而使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以及行业对我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讨论稿)[C]. 第三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05: 1-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2, 11-33.
篇8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对促进工程
>>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的软件复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构建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系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类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面向注册执业工程师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修订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若干问题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油气田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查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究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卓越化工工程师人才培养研究探讨 烟草工程专业(方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研究与探讨 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02-18.
[2]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3]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3).
[4]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1).
篇9
21世纪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我国大学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相差甚远[1]。根据瑞士出版的国际竞争力年度分析报告《洛桑年鉴》数据显示[2]: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的评价中[13],中国始终处于被评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中的最后三位[3]。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不明确,工程训练不足,所开设的课程及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其更深层次原因。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工程类课程跟实际工程需求脱节,教学内容老化,远远滞后于现代科技与工程发展,在教育方法、目标和理念上滞后[4]。综上所述,工程教育在大学阶段应该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手段和理念等各方面去适应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密切联系、工程实用性强是该课程最大的特点[6]。针对学校卓越工程师计划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门工科课程的任务要求,本课程做出相适应的课程创新与教学改革,以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继电保护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工程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期的学习和应用更深、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用工程技能打好基础[7]。
一、“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的课程教学理念
“卓越工程师”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和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接受能力等从工程角度提出要求[8];同时,对老师的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在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的继电保护课程教学理念,应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在传播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动手能力[8];力求达到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其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并形成工程思维模式。从而从原来的简单知识习得转变为让学生得到工程能力锻炼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以此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该有意识无意思地将工程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6]。
二、“卓越工程师”目标下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修订
“卓越工程师”目标下培养方案强调学生的工程能力[9],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过去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在一定程度上已不适用。我校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初对相关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再次修订[6]。
新修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目标为:强调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在实践环节中,要求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自主设计实验能力。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总结起来就是突出能力和工程思想。毕业生能够在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等行业从事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测试与控制、机电控制和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等相关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工程技术相关工作。根据新的培养方案,继电保护课程的教学大纲也作出了调整[6]。调整后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具体培养标准见表1。
从上表1可以看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培养标准是建立在对“卓越工程师”目标下培养方案的综合分析基础之上;其主要培养标准包括工程技术知识与推理、工程素质、工程能力等。由此可知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大纲与卓越工程师目标是吻合的。
三、“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继保”课程教学改革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四川省2013年批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继电保护作为该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本课程进行了课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素养”[4],本次教改抓住这条主线;增加了课程的实验学时数,以此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改革了考核方式,由原来的单纯的试卷笔试成绩作为主要成绩,改为增加了实验成绩的比重。
1.“卓越工程师”目标下课程理论教学改革
继电保护课程理论教学主要是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传递与工程思想的培养[10]。从原理上来讲,各种继电保护设备和设施,它们都有比较测量、逻辑判断、执行输出等环节,只是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有所区别;因此本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主要内容侧重于将各种保护基本原理讲解清楚,让学生从机理上理解继电保护。在工程思想的培养方面,可以是在讲某种保护具体原理时穿插实际工程应用;也可以通过课程设计、课程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其他相关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有关工程素养和工程应用能力[11]。
在继电保护课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开展简短的学术研讨和调查报告活动,来促进学生主动地了解继电保护的前沿动态知识,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具体形式上可以在课前或课后给学生五分钟以内的时间,让某一学生在做好资料文献查阅的准备工作前提下就继电保护某前沿动态给全班同学做讲解分享,对于那些在此工作做得好的同学可以在平时考核成绩上有所奖励。经过几届学生的实践表明,此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卓越工程师”目标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目标下课程实践、实验项目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
“卓越工程师”目标下的继电保护课程实验项目由原来的部分验证性实验全部改为综合研究设计性实验项目。通过本课程的综合研究设计性实验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
在继电保护课程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验前实验设计、实验准备,试验中搭建平台过程,到实验后期的数据处理均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得到提高。
3.“卓越工程师”目标下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在“卓越工程师”目标下课程既要求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又要求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本课程从多个方面对课程教学考核进行改革,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树立以工程能力为导向、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中心的考试观念,突出能力本位。
考核方法改革将以往以测试记忆为主的知识性考试转变为以工程实践为主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考核。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除期末的闭卷笔试外,还采用大作业、实验平台上现场实际操作等几种方式综合运用的考核方法。降低了期末的闭卷笔试成绩比重。
篇10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电气类专业 卓越计划 实践
[作者简介]王立忠(1970- ),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王广德(1963- ),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齐海东(1978- ),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吉林 四平 13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吉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电气信息类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2011年吉林师范大学重点教研项目“师范院校电气类专业‘卓越计划’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lsdjy201136)和2011年吉林师范大学教研项目“电气信息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lsdjy2011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24-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项目,旨在提高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工程教育的明确目标是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各类工程师,工程师类型的划分直接关系工科院校工程人才的培养。我国工程师的类型分为服务工程师(Service Engineer)、生产工程师(Produce Engineer)、设计工程师(Design Engineer)和研发工程师(Research & Develop Engineer)四种类型。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应由基本标准和优秀标准两部分组成。我国制定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每类工程师培养标准应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要求。对于地方高师院校,尤其是没有参加卓越计划的高校,要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应用的生产工程师和在现场从事运行、营销、管理工作的服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对电气类专业来说,要与时俱进,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电子行业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同时培养少量的设计工程师。本文将围绕地方高师院校电气类专业电子行业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的培养提出几点看法。
一、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基本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的数量和每年培养的人才的数量足够满足社会需求,但工程教育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我国具有世界最大的工程教育规模,高校工科在校生每年700余万人,而美国只有几十万、英国只有十几万的生源,但我国企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并不满意,抱怨大学培养不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我国工程师培养落后于发达国家。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校内和校外两个教学环节。
校内环节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面向工程实践教学不足;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科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不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脱离市场等。校外环节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工程师社会认可度低,相对来说,金融、管理人才社会地位、待遇较高;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企业与学校脱节,工程教育缺乏行业引导;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多数行业没有建立工程师资格认定制度等。
二、地方院校电气类专业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工程师培养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看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国外已经进行相应的计划,目前我国建设目标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各类高校理应承担起这个任务。
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学生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就业情况与重点大学学生相比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开办的工科专业,学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这类高校首先要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前,我国“卓越计划”为地方高师院校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要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制定配套的战略保障措施,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实践基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工程师。制订适合本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软件与硬件建设,为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三、高等学校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制订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要想培养出社会认可的工程师,首先要制定适合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教学研究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设计工程师和生产工程师为主要目标,本科教学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应用的生产工程师和在现场从事运行、营销、管理工作的服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地方师范类高校的工科专业应以培养生产工程师为主体,制订的培养方案包括校内方案和校外方案两部分。
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方案培养目标明确;设置主干课与特色课;确定毕业标准、学制及学位;合理分配学分;明确的实践性课程及进度;建立培养能力标准化矩阵;设置管理与法律类课程。企业培养方案制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任务;合理安排企业学习与实践的内容、实践和学习方式;明确企业学习阶段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要求;实践项目的设置与指导。教师工程训练方案制订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专业教师企业训练的时间、内容及方式;企业学习阶段考核标准等。要提高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比例,这对于地方高校十分重要,是学生培养工程能力的关键。
四、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明确培养目标前提下,要研究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工程实践对工程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为此,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上。创建“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工程意识培养,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1.分层次设置训练内容。学生的浓厚兴趣是工程能力训练的基石,需要教学单位根据社会行业需求,制定适合的训练内容。训练体系要做到两个“4”和两个“5”。即训练要突出4个新:理念新、方法新、元件新、内容新;体系要做到 5个化:训练内容常新化、管理规范化、作品创新化、训练主动化、实际应用化;形成4种模块:基础训练模块、应用技能训练模块、工程设计与分析能力训练模块、综合性应用技能训练模块;建立5种机制:学生训练团队机制、指导教师团队机制、鼓励机制、检查督导机制、梯级机制。总之,要建立相应的指导教师团队,学生形成梯队,构建教师和高年级有能力的学生共同指导的新模式来运行工程技能训练。
2.结合实习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进行训练。教学单位要与实习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衔接,实习基地训练主要放在工程设计、应用技能、生产管理、现场技术问题处理等方面,相当于提前进入社会。在学校的训练有可能接触实际较少,利用实习基地机会,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工程设计、产品生产线组成和控制原理、生产过程、产品性能测试、产品预算、销售等一系列的过程训练。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训练可根据专业性质选择训练项目,对于电气类学生来讲,要注意生产机械的电控原理、工作过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生产机械的控制系统设计打下基础。学生在实训基地(企业)训练时间累积一年左右,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生产运行管理、项目开发的能力。
3.校内工程意识与能力的训练。根据工程技能训练模块要求,建立如下4个训练模块:基础训练模块、应用技能训练模块、工程设计与分析能力训练模块、综合性应用技能训练模块。首先要夯实基础即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常用仪器设备、电子元器件、基本功能电路和应用软件的训练;应用技能训练指的是把所学的检测元件、控制器、微处理器结合起来智能化设计训练;工程训练是指结合企业所要解决的难题、教师的科研项目等进行工程化训练;综合训练指的是高年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训练,设计制作有创新性的作品。
4.结合各种竞赛进行训练。学生的工程技能是在训练中成长的,要把学生平时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需要教学单位组织各种电子作品竞赛,参加全国和省、市、校的竞赛活动,如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赛、机器人比赛、职业技能比赛等,用实践驱使学生思考、应用、创新,体现其价值。但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对刚参加训练的学生要由浅入深,激发兴趣。定期举办硬件作品和软件作品竞赛,学生从设计、制作PCB图、模拟仿真到作品焊接调试,最后撰写报告,组织教师评议。学生定期举办训练交流会,谈各自的心得体会。组织职业技能大赛,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颁发获奖证书,互相交流设计心得。
5.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工程训练。高校要牢固树立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对于高校来讲就是服务于学生,对学生来讲就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要想服务好学生和社会,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学生工程技能训练要按照市场需求设置技能训练内容,即按照社会需求的导向,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导向,训练体系的设置由传统教育资源导向型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型。高校应遵循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训练内容设置。首先,训练体系与市场需求挂钩。在设置技能训练的体系过程中,不仅要深入行业、企业调研,而且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以及人才市场的动态,及时调整训练内容与计划,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需求。其次,训练内容的设置要面向区域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训练体系构建时要坚持市场导向,注重地区、行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按照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并准确把握对未来的预测,体现设置的应用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Z].2011-01-08.
[4]张安富,刘兴凤. 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