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护理要点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科手术护理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骨科手术具有时间长、暴露面积大的特点[1],术后感染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2]本文为观察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无菌手术的应用分析及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护理体会。特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106例,发生切口感染21例,分别对其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106例,发生切口感染21例,其中男性11例(占52.38%),女性10例(占47.62%);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60岁,平均年龄(37.21±6.10)岁。
1.2方法对骨科无菌手术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其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
1.2.1手术前评估手术前对患者做好彻底的体检,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有效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状况[3]。
1.2.2手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进行彻底的手术室灭菌,保持手术室的温度、湿度,手术前对手术所需器械进行再次确认,并检查手术用品的有效期情况。手术前和医生探讨手术具体步骤,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先防范,尽量缩短手术时间[4]。
1.2.3手术室空气质量控制加强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控制,在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前要进行消毒,避免手术参观,降低手术室的人员流动,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
1.3统计学方法将观察数据录入到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接台手术、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21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及手术室护理干预后,皆治愈出院,无1例感染加重,详见表一、表二、表三、表四、表五。
讨论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接台手术,急诊手术,在非层流室进行手术,腰髋部及以下部位手术,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的骨科手术患者更容易出现感染。接台手术的间隙时间对各种手术器械进行准备,并且对患者进行接送,这会导致微粒、纤维、粉尘等显著增加,进而会对手术室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有报道[5]随接台次数的增加,骨科手术导致伤口感染的几率也显著提高,所以对于骨科长时间手术患者手术的安排要更加合理,进行手术室清洁、消毒要更加彻底,做好手术前的灭菌工作;而急诊手术患者由于准备手术的时间比较短暂,很容易出现手术准备不充分的情况,并且临床医生不能准确的掌握患者的情况,容易导致切口感染的发生,所以对于急诊患者的骨科手术,护理人员要抓住关键问题,积极进行手术准备,及时掌握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的原发性疾病,并采取措施;空气质量和发生切口感染也有直接联系,层流手术室的室内细菌浓度明显较低,可显著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所以在骨科手术中要严格监控手术室的空气质量,降低室内的人员走动,降低各种可能导致切口感染的因素发生;临床实践发现,下肢手术由于血液循环的影响,切口预合速度显著降低,所以会导致感染几率的增加,所以在进行骨科下肢手术时,更要做好切口感染发生的预防;而手术时间越长,切口接触细菌的几率就越大,发生感染的几率也就越高,所以一定要在手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综上所述,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积极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助于防止切口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加快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汉卿,谢婉萍.88例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手术护理要点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3):1966-1968.
[2]张霞.刍议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2012,26:143-144.
[3]路跃玲,吕志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预防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4(8):37-37.
篇2
1 查房形式和方法:
安排每天查房一次,交接新入院患者及手术患者,时间为15-30min,安排每月查房一次,时间为30-60min。
1.1 术前查房:时间为手术前一天的下午,本科护士及医生参加学习,护士长提前2-3天选择病例,责任护士收集资料,制定护理计划,同时要求其他护士了解病例,翻阅与该疾病及手术有关的书籍,做好充分的准备。查房由护士长主持,首先由责任护士介绍病史和护理计划,然后由其他护士一起讨论,对责任护士的护理计划加以修改,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护士长对术前准备进行认真强调,包括患者的心理、精神准备。
1.2 术后查房:是主要的查房形式,对已完成的手术除按上面的形式外,还要把患者可能在术后出现的护理并发症和预防措施进行认真讨论,责任护士收集资料,制定术后护理计划,做主要发言,对其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逐个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或预防措施,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及早康复。
1.3 合作性查房:与手术室和相关科室合作,进行全面的护理查房,查房从疾病的病因到发病机制,从生理、生化至临床症状、体征,从治疗方案、术式、并发症及护理到健康教育都进行认真讨论,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预防措施。
2 查房内容
2.1 根据骨科病种采取灵活多样的查房形式,骨科手术病人同时具有内科疾病,护理查房除了学习与骨科手术相关知识外,还请内科医生给我们讲课,针对该病人出现的内科疾病的护理,提出护理要求和护理措施,使参加查房的护士在掌握本专科护理知识的同时,也熟悉了其他专科知识。
2.2 配合新业务、新技术开展选择病例,为使全科护士整体业务水平提高,通过护理查房,特别要请技术全面的护士讲解各种导管及骨牵引、石膏托、外固定架的使用的护理经验,静脉高营养给药,中心静脉压的测定以及套管针的应用,同时对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保养进行示范讲解和表演,使全科护士通过查房,掌握各种共性的护理新技术。
2.3 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或失误组织查房,例如1例截瘫患者,因大小便失禁,需要留置导尿,护士在操作时,因操作不当及自身病理变化,反复下尿管,或气囊导管未到位置就注入生理盐水,造成尿道出血后重新处理才解决。针对这个问题组织查房,强调气囊导尿的注意事项,牢记教训,杜绝此类欠缺。
2.4 选择急诊典型病例组织护理查房。如1例因施工不慎从高空坠落,造成脾破裂、失血性休克并伴有股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在术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经过全力抢救,获得成功。术后回到病房,在总结抢救成功经验的同时,对该患者抢救从急诊护士建立静脉通路,到术中心肺复苏技术,以及病房三方面配合的成功经验,在护理查房时,当事护士都做了示范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3
【摘 要】目的:讨论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统计2005年年2月至2007年11月共行75例手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术前术后护理可排除病人顾虑心态,提高术后适应力,避免感染等并发症,并且愈后良好。结论:重视护理工作可使手术结果疗效满意。
【关键词】:腰椎间盘摘除术;护理;骨科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119-02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占相当比例。腰椎间盘摘除术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2005年2月至2007年11月共行手术75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5例,其中男40例,女35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83岁,行全椎板切除12例,半椎板切除36例,开窗手术19例,术后痊愈50例,明显好转16例,症状加重1例。
2 护理要点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部位较特殊,靠近马尾神经,因此有的患者对手术有恐惧心理,顾虑大,思想负担重,怕疼痛,担心手术效果差,甚至瘫痪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①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手术是为了解除病痛,改善生活质量,恢复工作、劳动能力,防止病变加重,脊椎变形等。②讲述我科技术及医院在该方面的相关设备雄厚,诊断方向,有CT定位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使手术具有针对性;在治疗方面,有相关资料,医术精湛的医师把关,积累多年经验,经我科治疗的患者,绝大多数取得良好的疗效,生活质量大大提高。③请做过手术且疗效较好的患者讲述亲身感受,使患者排除顾虑,配合手术,增强信心。
2.1.2 术前锻炼
因腰椎手术后需卧床2-3周,因此术前对此进行适应性锻炼。多数病人不习惯床上大小便,练习床上使用便盘,避免术后过多翻动,增加病人痛苦,还可避免大小便污染切口,引起伤口感染,锻炼俯卧使患者手术时能充分配合。
2.2 术后护理
2.2.1 腰椎手术后需卧床2-3周,特别是全椎板切除手术,向患者阐述卧床的重要性及过早下床活动的危险性。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去枕平卧。
2.2.2 伤口及伤口引流的护理。术后观察敷料渗血情况,注意保持引流管道通畅,防止牵拉,防止逆行感染,观察引流管及渗血的量和色。24h超过200ml,提示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报告医师处理。一般术后24-48h,引流量少于50ml可拔除[1]。另外,如引流液色淡稀,提示脑脊液外漏,本组有1例有以上情况,拔管后用纱布稍加压包扎,背部、臀部用软枕适当垫高,采取头
低脚高卧位,拔管后无不良反应。
2.2.3 术后伤口疼痛的护理。嘱患者少翻动,疼痛时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后慢吸慢呼,反复数次。适宜的呼吸能放松紧张的情绪,缓解压力,用语言暗示或把注意力转移,从而减轻疼痛的程度[3]。
2.2.4 术后锻炼。腰椎间盘摘除术后,需及时行双下脚活动功能锻炼,防止神经根粘连,因此术后第二天即开始指导患者行双下脚直腿抬高锻炼,锻炼量逐日增大,每日可达1-2h,伤口拆线后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增强腰肌力量,加强脊柱程序的稳定性[2]。
2.2.5 下床活动。开窗手术后1周,半板切除术后2周,全板切除术后3-4周开始下床活动。下床必须带腰围保护,先坐起,待无头晕[花时,渐移至床边,再站立行走,以免因长时间卧床而突然站起形成性低血压而摔倒。
2.2.6 出院健康教育。继续卧硬板床,行走时带腰围3个月,继续腰背肌锻炼,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半年内不可提重物,不可急弯腰。
参考文献
[1]胥少汀.骨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76.
[2]范振华(主编).骨科康复医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0)150.
篇4
【关键词】 骨科; 整体护理; 健康教育; 治疗依从性; 患者满意度
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临床护理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对健康宣教效果进行考核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使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1]。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掌握、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而治疗依从性与治疗疗效、预后等又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2]。因此,探讨临床整体护理中健康宣教方法的有效性成为了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要课题。笔者对100例骨科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宣教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43例,女57例,年龄21~77岁,平均56.3岁。86例四肢骨折行手术治疗,脊柱骨折34例,骨盆骨折31例,49例髋关节置换术。文化程度:35例为小学及以下,92例初中,34例高中,39例大专以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法中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治疗过程中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法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依从性、出院前的满意度及自身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组患者个性化健康宣教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 健康宣教责任划分 每个患者的健康宣教实施责任人为责任护士;护士长监督宣教效果。收集资料,制定健教计划。由护理组长根据入院患者情况制定健康宣教要点。每个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及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制定患者的健康宣教要点。通过查看病历、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理解能力、性格、心理想法、家庭情况、疾病情况等内容。并根据上述内容制定该患者应重点关注的健康宣教内容,应采取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具体内容应包括: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如发病原因、高危因素、目前的治疗方法、预后、所涉及的诊断检查方法、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表现、并发症防止、良好生活习惯、日常注意事项、饮食注意事项、合理用药等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自我控制疾病及并发症发生的能力。
1.2.2 个性化健康宣教的实施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健康宣教重点,采取适合患者接受能力的方式进行宣教。骨科患者术后康复期需要进行很多康复训练,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理解力较差、健康知识缺乏的患者,可多采用示范性教育,并采用与患者生活较为贴近的语言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整个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确认患者是否理解所宣讲的内容,可鼓励患者复述宣教内容或者将示范性操作进行展示,并对其进行纠正,以强化宣教效果。
1.3 观察指标 由专人抽查宣教效果,分为优、中、差三级;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级;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级。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宣教效果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完全依从率、非常满意率、健康宣教效果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完全不依从率、不满意率、健康宣教差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路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人员以使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疾病相关健康知识为目的,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方法,纠正人们对自身疾病的错误认知,重新建立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健康习惯,日常生活习惯,消除疾病的高危因素,达到增强及巩固治疗效果的目的。在任何治疗活动中,患者自身对疾病的态度,对疾病的疗效及预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3]。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影响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的因素非常多,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是其中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4]。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开辟了专门的健康宣教室,但由于大部分医护人员日常工作量都较大,医护人员能真正将健康宣教工作进行下去并注重实际效果的医院并不多见[5]。骨科患者往往年龄跨度大、治疗方法差异大、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更为缺乏、住院及术后恢复时间长、术后的康复训练难以坚持等实际困难,使得健康宣教在骨科患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6]。
针对骨科患者的上述特点,在本组研究资料中,笔者采用个体化的健康宣教方式,以健康宣教效果为导向,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制定每个患者的重点宣教内容,并采取适合患者的宣教方式。使患者充分了解、认识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明显较常规的健康宣教方式提高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常殿霞.健康教育在骨科整体护理中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309.
[2] 李加宁,宋雁宾,耿莉华,等.外科病人健康教育的思路与实践[J].南方护理学报,2000,7(4):44.
[3] 黄飞燕,肖育卿,谢思斯,等.骨科患者在整体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133.
[4] 赖红梅.骨科开展健康教育组织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06.
[5] 高宗兰,张庆云,米金娥.健康教育与骨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2,8(8):622-623.
篇5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新特点。方法:总结分析淮北矿工总医院280例骨科老年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经验。结果: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提高280例老年骨科患者护理质量优良,除2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治疗外,278例均治愈、好转出院。结论:通过细致现察老年骨科患者的病情变化,掌握患者的不同特点,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护理质量,可以减少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骨科,老年患者护理研究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 我国人口已步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因骨关节病、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生理功能衰退、反应迟钝等,易受到外伤,发生各种类型骨折。骨科老年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护理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所以如何做好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尽快恢复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这是我们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选择安徽淮北矿工总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以来,280例老年骨科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手术质量及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尽早康复之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安徽淮北矿工总医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280例,男160例,女120例;年龄65―85岁,根据病种分类;上肢骨折,72例,下肢骨折120例,腰椎骨折、椎间盘脱出60例,肋骨、锁骨骨折28例;病人中长期卧床占32%,有58%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支炎、肺气肿、糖尿病等。
2 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指导适量运动、饮食护理等是贯穿骨科老年住院患者始终的,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才能为患者减轻病痛,进而才能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尊重。
2.1 患者一般在手术后24h内伤口疼痛最剧烈,凡是增加切口张力的任何动作,如翻身、咳嗽都会使疼痛加剧。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必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病人体质及身体状况,使用适当的镇痛剂,并密切观察用药后情况;观察患肢皮肤血液循环、温度、感觉、肢体肿胀、运动情况,对石膏固定或绷带过紧包扎,要立即检查松解,必要时将患肢抬高15―30度。放置负压引流管的病人,要观察引流量、颜色、伤口流血情况,术后第一天伤口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2.2 加强对病情和药物作用的观察。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发展及变化过程。对治疗中的患者,要掌握此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以便观察治疗效果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骨科老年住院患者,通常病情变化不确定、身体素质差或病程长,易致并发症。因此针对病情发展向患者及时交待、强调危害性或意外情况非常重要。
2.3 正确执行医嘱。强化查对意识,层层把关,保证安全。按医嘱执行是护士的职责,对医嘱质疑和把关是护士的义务和人道本职。由于工作繁忙、重复性强等特点,而导致思维的晕轮效应及定势作用,医生不易发现自己的缺陷或失误,尤其是关键字、用药量.遇有质疑护士须经医生核实后执行,避免盲目执行医嘱。遇特殊、贵重药换批号,若与医嘱剂量不符,及时通知医生,供调整用量之参考,为一些患者保证用量节约开支。口头医嘱除急救、手术时外不予执行。执行时须复述强化或反问一遍以提醒查对、避免口误。
2.4 预防并发症
2.4.1 预防并发症,老年人循环系统已经在逐渐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所以入院就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2 预防伤口感染: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发生伤口等继发性感染,甚至造成严重的呼吸衰竭。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咳痰,术后12h在协助卧床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痰咳出,若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2.4.3 泌尿系感染,老年男性患者因前列腺肥大,卧床等易发生尿潴留,发现有尿潲留症状后应先安定病人情绪,采取手挤压下腹或下腹部热敷按摩、止痛剂解除切口疼痛等措施,对时间过长或以上措施无效者,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导尿,常规放置导尿管1-2d,留置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易致尿路感染,还应嘱病人多饮水,维持充分的尿量,保持会清洁,也可以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4.4 褥疮的预防:老年人血液循环功能衰退,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人皮肤护理的重点。褥疮是骨突起部位的软组织与床之间的持续受压,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而发生溃疡或坏死。因此,要给予气垫、水垫等,骶尾部骨突处加垫气圈,不能自行翻身的每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2.5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人各自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心理变化也不相同。所以要掌据老年骨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首先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积极与患者沟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加强与老年病患者的病情、心理沟通,使患者处于良好、乐观、放松的心理状态。再次,要加强与老年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产生心理共鸣,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轻松配合治疗,以促进老人早日康复。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l5.o软件,所有数据以(X土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4 结果
通过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280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没有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除2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治疗外,278例均治愈、好转出院。
5 体会
通过对本组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的总结,使我们认识到老年骨科患者的康复是一个较长时期过程,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重点加强基础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干预护理、预防并发症,是促进骨折患者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骨科;循证护理;护理质量
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模式,其利用已经证实的研究证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和个人技能,制订并实施的护理方案[1]。其以科学证据为指导,有利于解决目前临床遇到的问题,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骨科患者恢复较慢,且易遗留肢体功能障碍,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2]。本文即对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总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住我院骨科的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与试验组(n=46),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18~72岁,平均(36.4±5.2)岁;骨折部位:上肢18例,下肢15例,骨盆8例,脊柱5例。试验组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21~71岁,平均(36.2±4.7)岁;骨折部位:上肢17例,下肢16例,骨盆7例,脊柱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1)体格及影像学检查确诊骨折;(2)患者自愿参与本项研究;(3)具有基本的阅读及理解能力。
1.3排除标准
(1)精神障碍;(2)妊娠及哺乳期女性;(3)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
1.4方法
1.4.1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进行术前指导、备皮,创伤大小便训练;术后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形成;早期指导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1.4.2试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具体步骤如下:(1)提出问题及寻求证据骨科护理对象大多为各类骨折损伤患者,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多遗留肢体活动障碍。骨折患者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因此而导致的坠积性肺炎、压疮、便秘以及泌尿系感染亦较为常见[3-4]。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本院电子图书馆及中国知网等网络数据库检索,查找骨科患者护理要点及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其一,术后未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可导致患肢功能障碍;其二,长期卧床可导致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5];其三,特殊部位骨折患者病情复杂,护理较为困难。(2)护理实施首先,对术后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联合患者家属积极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不能下床的患者,可在创伤进行不负重功能锻炼,尽可能促进患肢功能恢复[6]。其次,围手术期对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尤其对年龄较大、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者,防止坠积性肺炎等卧床并发症发生[7-8]。最后,对骨盆骨折及脊柱骨折等病情较重的患者,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处理异常情况,促进患者康复。(3)质量监控由护理部、护士长或者其他高年资护士组成质量控制小组,不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9],掌握循证应用的进展及结果,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要求,并监督实施。
1.5观察指标
自制调查量表,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操作水平、服务态度以及沟通能力等项目的评分。本量表满分为10分,非常满意为10分,反之为0分。1.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护理质量指标等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操作水平、服务态度以及沟通能力评分分别为(9.2±1.0)分、(9.4±0.8)分、(8.9±0.9)分。而对照组评分分别为(7.6±1.4)分、(7.8±1.1)分、(7.3±1.3)分。比较显示,试验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与其他类型患者比较,骨科患者具有以下特点:(1)术后恢复较慢,且较易遗留肢体功能障碍;(2)部分合并开放性伤口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易发生感染;(3)长期卧床易发生骨折相关并发症;(4)不同患者骨折部位不同,护理方案亦有差异。上述特点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而护理质量可对患者预后造成一定影响。循证护理以科学证据为依托,结合临床实际,有助于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在本研究中,笔者对循证护理在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取循证护理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价优于常规护理。笔者认为,循证护理通过发现、分析以及查找问题,对护理的专业性具有改善作用,促使护理人员用更优良的护理水平服务于患者,在提高了自身素质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张洛灵 王亚琼 孙慧娟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参考文献:
[1]迟明明,张文君.基层医院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关于循证护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26-227.
[2]陆黛琼,蒋伟亚.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3):113-114.
[3]高波.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5):153-155.
[4]崔延龄.临床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3):299-300.
[5]刘丽娟,孙佳珺,庄茂玲,等.骨科专科护士对骨科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5,28(12):194-195.
[6]于媛慧.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4):222-223.
[7]黄素坤.骨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品管圈QCC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1):46-48.
篇7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心理;满意度;并发症
手术是外科疾病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创伤;患者术前由于缺乏疾病、手术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可能有焦虑表现,导致术前出现应激反应等情况,不利于手术进展,且术中麻醉及手术刺激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身心舒适度,因此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十分重要[1-2]。优质护理意指做好基础护理前提下积极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提供人性化护理措施,缓解患者术前存在的身心不适症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患者不良情绪[3]。本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手术患者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6—12月收治的57例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纳入对照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24~70岁,平均(45.2±10.2)岁;剖宫产13例、骨科手术14例、子宫肌瘤手术10例、泌尿系统手术20例。将2016年1—7月收治的57例手术患者纳入观察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23~69岁,平均(44.0±9.2)岁;剖宫产14例、骨科手术14例、子宫肌瘤手术11例、泌尿系统手术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纳入标准[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符合手术适应证要求;排除术前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包括为入院患者提供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后医师确定手术治疗方案,与患者进行术前会谈,护士及时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告知手术过程及优势,提供术前用药护理,观察心理状态,协助其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做好病情观察及体征监护,术后做好并发症预防,提供术后饮食护理及康复指导。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1)大部分患者术前均会有不同程度心理焦虑表现;对手术认知能力较差,可能导致术前身心状态不稳定,因此护士应早期为入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及舒适病房环境,术前应评估患者相关生理指标,采用焦虑抑郁情绪评定表了解患者心理焦虑状态,积极与患者交流,分析患者焦虑原因,安抚患者情绪[5]。(2)为患者提供术前指导。术前手术室护士应访视患者,主动关心患者,评价病情及各项检查结果,讲述手术前注意事项及准备工作,告知手术基本流程及手术用时,解释麻醉方式,积极解答患者相关疑问。手术日前往病房交接,反复核对患者信息后护送其进入手术室,保持交流,告知术中配合要点,说明主治医师情况。(3)为手术患者提供术中优质护理。护士应采用温和态度与患者保持沟通,分散其紧张感,指导患者摆放手术,协助医师完成麻醉,全程陪伴患者,保持适宜室内温度、湿度,做好皮肤遮盖工作,尊重患者隐私。准确把握手术时间,对于长时间维持一种患者应适当提供按摩,坚持无菌操作原则。护士应积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手术记录。术后应安全护送患者返回病房,常规提供心电监护,及时告知家属术后护理要点,及时告知清醒患者手术结果,观察手术部位敷料情况,提供生活护理,进行饮食指导;对于主诉疼痛患者遵医嘱提供镇痛护理。优质护理意指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身心护理,积极满足患者需求,提供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心理。
1.3观察评价
1.3.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包括十分满意:患者主诉对护理满意,心理焦虑得到改善,术前状态良好;一般:主诉护理操作技能有待提高;不满意:主诉对护理不满意,基本需求未得到满足。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3.2两组心理焦虑比较
采用HADS为入院患者进行评估,指标包括情绪、治疗配合度及沟通等,每项指标为100分,得分较高说明患者情绪状态较好;情绪状态分类:无焦虑(90~100分)、轻度(80~89分)、中度(60~79分)、重度(<60分)[6]。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满意度
观察组十分满意45例,一般8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3.0%;对照组十分满意30例,一般12例,不满意15例,满意度为73.7%。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比较
入院时,观察组HADS评分为(60.26±1.00)分,对照组HADS评分为(60.21±1.01)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ADS评分为(92.03±1.00)分,对照组HADS评分为(81.20±1.01)分;观察组HA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手术室建立标准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护士职责范围。护士长应定期监督、巡查工作执行情况,向手术室护士定期进行优质、安全护理理念宣传,优化科室护理环境,提高医护人员护理责任心,不断发现科室存在的工作问题,积极进行流程改进,保证科室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3.2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手术室护士自身工作能力,改善患者心理焦虑
为更好地为手术室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护士长应定期组织科室成员参加培训,包括学习专科操作技能、各种手术中护理配合要点等,要求科室成员定期学习专科知识,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护士长应在科室普及人性化护理概念,使护士注重术前访视、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等,主动关爱患者,提供人文关怀,缓解患者因手术出现的心理焦虑,促进医患交流;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状态[7]。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包括术前指导、健康宣教、心理安抚,了解患者焦虑情绪原因,帮助患者分析手术利弊,嘱患者保持平和心态,做好体征监测,术中及术后及时观察体征变化,提供并发症预防,提供人文关怀护理;优质护理后,大部分手术患者均主诉对护理满意,且心理焦虑改善较好。
[参考文献]
[1]沈亚红,陈爱国,吴敏珠,等.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普外科患者术前准备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5):68-69.
[2]石燕,程云芳.优质护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435-437.
[3]郭舒婕,宋葆云,刘玉玺,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31-33.
[4]王玲玲.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115-117.
[5]余丽,邱全友.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手术患者手术耐受性及疼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514-516.
[6]丘秋香.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226-227.
篇8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认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控制基础疾病,完善术前准备,加强健康指导,鼓励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结果 58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正确的健康指导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膝关节;关节镜;骨关节炎,膝;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已成为骨科的常见病,其痛苦大,病程迁延时间长,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膝关节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特点,成为膝关节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我院2009年2月-2010年7月对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8例患者实施膝关节镜手术,配合因人而异的个体匹配性围手术期护理,达到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2月-2010年7月共收治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临床表现为反复膝关节疼痛、僵硬、肥大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均采用关节镜手术,取得满意效果。
1.2.1 术前护理
1.2.1.1 评估患者 认真查体,了解患者既往健康状况,及时对症治疗,控制原有基础疾病,降低手术风险。
1.2.1.2 心理护理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因反复患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患者对通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的期望值较高。因此,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主动向患者介绍此种手术的优点、目的、方法、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1.2.1.3 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练习床上进食、大小便,讲解股四头肌、小腿肌功能锻炼的方法,按常规要求备皮、皮试,通知患者术前禁食12 h,禁饮6 h。
1.2.2 术后护理
1.2.2.1 护理 吼罩全麻术后去枕平卧2h,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保暖,冬季尤为重要。抬高患肢20cm持续72 h以上,膝关节伸直位,减轻患肢不适。
1.2.2.2 患肢护理 术后患肢敷料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以减少创面渗血渗液,缓解关节腔内压力过大所致疼痛。注意密切观察绷带的松紧程度,重点了解患肢趾端颜色、感觉、肿胀等末梢血循环情况,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和积液;必要时局部用冰袋冷敷,以减少切口出血;带有引流管者,要保持引流管通畅,术后适当活动患肢,以利积液流出,并加强相关知识的指导。
1.2.2.3 关节积液的预防 在包扎弹力绷带时由于每个人手法不同,不能准确控制其松紧度,包扎时间过长也会出现压力衰减,达不到加压的目的,继而出现渗血、关节积液。说服患者术后尽早进行床上功能锻炼及下床活动,特别是体型偏胖的女性患者。遇有床上大小便困难者搀扶下床,床边进行大小便,避免膝关节负重屈曲。本组中有17例下床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积液症状,6例经严格卧床休息后症状消失,11例经休息后无法自行吸收缓解,给予患膝关节穿刺抽出积液、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治疗,关节积液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恢复。
1.2.2.4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保持各种营养搭配均衡,以促进恢复,增强抵抗力。手术24 h后可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钙含量丰富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1.2.2.5 功能锻炼 麻醉作用消失后即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足趾跖屈,以减少足背水肿。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改善下肢血循环及防止关节腔内粘连。嘱咐患者遵循活动次数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增加患膝关节疼痛的功能锻炼原则。3 d后进行伤口换药,拆除加压包扎的敷料及绷带,此时即可指导患者进行不负重情况下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及直腿抬高运动等锻炼。向患者说明坚持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督导其持之以恒地进行,并注意了解锻炼的效果。必要时运用下肢CPM机持续被动练习器进行屈伸训练,使用CPM机时要床边守护,角度和速度由小到大,一般从膝关节屈曲30°开始,逐日增加角度和速度,不可过度增加患者的痛苦。
1.2.2.6 康复指导 关节镜术后第12―14天伤口拆线,嘱咐患者拆线后扶拐下床,患膝关节逐渐负重适应,坚持各项功能锻炼,患者能够负重无疼痛等异常时可开始下蹲,膝关节内旋、外旋练习,提高关节活动度,日常锻炼以平地步行为宜,不宜上坡登山。注意生活规律,保持良好心态,定期门诊复查。
2 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58例均已生活自理,疼痛明显缓解。
3 护理体会
膝关节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特点,成为膝关节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运用于临床。护士要认真学习膝关节镜诊治相关知识,有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前指导,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术后给予正确卧位,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患膝肿胀、渗出、积液等情况,及时处理,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亚东,侯树勋,张特超.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2):175-176.
[2] 高署光,徐文硕,涂敏.膝关节骨关节炎滑液和软骨骨桥蛋白水平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7):674.
篇9
【关键词】 骨与关节感染;病灶持续冲洗疗法;护理
对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或骨与关节结核,选用病灶持续冲洗疗法,具有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保持药物在局部的有效浓度及维持有效的治疗时间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疗法[1]。总结我院近年来应用这一疗法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0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16例,关节与关节结核38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12例,慢性骨髓炎54例。
2 护理方法
术后应及时向手术医师了解术中排管方式。 其中端对端套接法是将冲洗管远端剪孔后,与较粗的引流管剪孔后,套接在一起置入病灶内。端对端并列法是将冲洗管远端及冲洗管近端分别剪孔后,并列排放于病灶内。单管结扎法是将无菌管中段用丝结扎后,将结扎处两端剪孔,放置于病灶内。
三者均是将上端连接冲洗瓶,下端连接引流瓶,使冲洗液从上端剪孔处流出,在病灶内流过后,从下端剪孔处吸出。
2.1 总体护理要点 术后应注意观察引流管的固定是否牢固,有无折弯,尤其在搬运患者或患肢活动后更应注意。保持引流冲洗通畅,经常观察冲洗液体量,防止快速冲洗时液体不足造成的断流。同时观察引流管内的淤积情况及引流速度,必要时应连接负压引流器。对骨关节感染性病灶,应根据细菌敏感试验结果,选用较为敏感的抗生素交替冲洗,以防产生耐药性;对骨关节结核可选用雷米丰冲洗,必要时与抗生素交替冲洗,以防发生混合感染。在冬季,除应注意患肢保暖外,还应将冲洗液适当加温,以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刺激,避免因血管痉挛造成的软组织坏死。同时,还应注意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或病理性脱位。
2.2 分期护理要点 早期由于病灶内碎骨沫、脓苔或凝血块的脱落,极易造成引流管的堵塞,此期应保持较快的冲洗速度,每分钟不得少于200滴。由于早期冲洗速度过快,冲洗量较大,冲洗液极易由切口处渗透外溢,浸透敷料及床单等,及易造成伤口感染及皮肤湿疹。此时应适当减缓冲洗速度,并在引流管处连接负压吸引器。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及末稍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保持负压吸引有效。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及床单、被褥。保持引流管处皮肤清洁干燥。中期碎骨沫、脓苔及凝血块明显减少,引流管一般不易被较大的异物所堵塞,但微小的异物容易附着淤积在引流管的内壁,逐渐导致引流管的堵塞。此期应将冲洗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00~150滴左右,视管壁内淤积情况,采用注射器抽吸法抽吸。此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后期由于病灶内的异物被彻底冲洗清除,引流液逐渐清澈透明,一般不易发生引流管堵塞现象。但为了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刺激,加快组织的修复及切口愈合,保持局部抗生素浓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可将冲洗液的滴速控制在每分钟60滴左右,并可试验性间断闭管。一般1次/h, 10 min/次,直至拔管为止。
3 结果
本组总结120例,在冲洗治疗1周内均有发生不同程度的切口内渗液现象,经过采取调整冲洗流量及更换敷料等措施,切口内渗液的状况得以控制。96例于术后1周内发生不同程度的引流管淤积或堵塞,经过采取注射器抽吸或连接负压吸引器等措施后,引流管恢复通畅。5例因术后搬运或患者躁动导致冲洗管或引流管脱落,经医生再次置管后,冲洗治疗得以继续。8例术后发生患肢末梢皮肤苍白、皮温降低等供血不足的表现,经及时发现,并采取保暖、烤灯照射及扩血管药物治疗,患肢血运恢复正常。3例因术后患者躁动发生病理性骨折,经医生给予行石膏托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后,骨折随病灶的治愈而愈合。86例于术后1周内完成冲洗治疗;34例于术后10 d完成冲洗治疗。全部病例均于术后2周切口一期愈合并拆线。
4 讨论
4.1 本疗法的成败与否,首先与放置冲洗管及引流管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端对端套接法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的优点。但其冲洗速度较快,切口易渗液,冲洗液浪费较多。端对端并列法具有冲洗充分,冲洗量与引流量基本平衡的优点。但有引流管易脱落、堵塞的缺点。单管结扎法具有冲洗量与引流量平衡、管道不易脱落等优点,但极易发生引流管堵塞。因此术后应及时向手术医师了解术中排管方式,对作本疗法的护理至关重要[2]。
4.2 采取本疗法治疗时,护士应在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讲解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密切观察冲洗管及引流管的位置、流速、流量,切口的渗出量、患肢的皮肤弹性及末梢血运等状态,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移动引起疼痛,协助患者采取舒适,是保障本疗法获得成功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张士波.骨科歌诀白话解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4: 84-85.
篇10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68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9)20-107-0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常用于缓解由于骨关节病导致的髋关节疼痛。老年人因生理性衰老的原因,机体储备力降低,且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老年性疾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性降低,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又具创伤大、失血多、老年人多可出现骨水泥不良反应等特点,大大增加其手术的危险性。因此,加强手术护理可确保手术安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30例关节疾患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均安全顺利,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关节疾患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男性18例36髋,女性12例24髓),年龄35-50岁(平均41.8岁);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15例,双侧髓关节骨关节炎10例,强直性脊柱炎致双髋关节强直5例;病程1-40年(平均5.8年);术前髋关节功能按Harris标准评分为12-45分,平均27分。
1.2手术方法
15例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5例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其中5例取仰卧位,术侧臀部沙袋垫高,双侧同时消毒铺单,行Smith-Peterson切口,一侧手术完成后不再重新消毒,继续做另一侧。17例患者取侧卧位行后路Moore切口,双侧分次消毒,完成一侧手术后对侧重新消毒铺单、手术。12例55岁以上及3例55岁以下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应用骨水泥性髋关节假体,7例55岁以下的患者应用非骨水泥性髋关节假体。手术过程按标准技术进行操作,术后常规引流、抗炎,老年患者不用止血药,应用抗凝药物3~5d。
2 结果
通过对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配合,术后无1例发生感染。对手术室护理满意。
3 护理干预
3.1术前配合
3.1.1认真评估和做好心理护理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d到病房探视病人,了解病史和病情,注意患肢的血液循环、疼痛及皮肤情况,做自我介绍,说明探视的目的,针对患者存在的焦虑、紧张、担忧和生理上的疼痛不适,用耐心和蔼的态度,给予患者安慰和解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麻醉方式以及麻醉和手术的配合,让患者消除对手术麻醉的恐惧感,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解除其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与家属主动、愉快地配合手术。
3.1.2皮肤准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很高,应注意全身及局部清洁。高龄患者皮肤弹性减弱,备皮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皮肤损伤。注意全身皮肤是否有潜在感染征象,以便决定是否推迟手术及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
3.1.3器械、物品、药品的准备除备好骨科基础器械外,另外需要准备由器械公司提供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特殊器械,术前一定要熟悉专科特殊器械的使用,并检查电锯、电钻的电量是否充足;手术所有器械敷料均采用高压蒸气灭菌和环氧已烷灭菌,常规准备高频电刀、吸引器,必要时准备自体血液回收机。高龄患者手术中易发生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应准备必要的急救器械及药物,以防万一。
3.2术中配合
3.2.1使患者平卧位,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师给药,一般选用全身麻醉。器械护士提前30min刷手上台整理器械台。认真检查器械敷料的无菌效果,并与巡回护士一起清点器械、纱垫、纱布、缝针等。
3.2.2洗手护士配合常规消毒,铺单,双髋手术野贴手术薄膜,自髋关节作一个切口,暴露髋关节,切除关节囊,脱位髋关节,此时器械护士要准确及时传递刀、镊、止血钳、电凝止血和干纱布拭血,切除股骨头,修整股骨颈,扩大髓腔,清理髋臼,安放入工髋臼,然后将金属关节头和金属杆置入股骨,将塑料关节窝置入扩大了的骨盆关节凹,将人工关节固定好,彻底冲洗关节,彻底止血,人工关节附近放入负压吸引管,经切口外皮肤上另戳一小切口中引出皮外,排出关节区多余的液体,固定,认真清点器械、纱垫、纱布、缝针等,然后分层缝合伤口,加压包扎。同法做另一侧。
3.2.3预防感染规范化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关节置换手术应安排在100级净化手术间进行。如无此条件也应做好手术间清洁工作,术前1h空气消毒机加紫外线灯消毒手术间空气。在手术过程中,一次性物品由巡回护士开启、洗手护士戴手套后拿取、随时遮盖器械并保持器械清洁;减少手术间人员流动,手术人员均穿后背遮盖式手术衣、戴双层手套、使用腿套及皮肤保护膜不使皮肤、术中使用抗生素盐水不断冲洗伤口、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均能有效地预防术中感染。
3.2.4巡回护士配合(1)规范化摆放及建立静脉通道,固定病人髋部时,避免过紧而影响下肢血液循环,确保病人会的薄膜贴敷紧密。(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肤色及尿量。在使用骨水泥时病人血压往往下降,应有效补充液体。(3)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及时准备台上所需的抗生素、生理盐水、盐酸肾上腺素及假体。(4)监督无菌技术操作,限制参观人员。
3.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及时为病人穿好衣服;转运、搬动病人时注意维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由于患肢旋转而引起脱位。本组有一例患者因搬动不当引起脱位,后及时处理得到纠正。术后定期访视患者,查看患者有无手术或麻醉后遗症,并诚恳听取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意见,本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达100%,康复良好。
4 讨论
全面而又有针对性进行护理,能掌握高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术前了解病史和病情,掌握手术护理要点及熟练掌握手术步骤、特殊专科器械的应用,认真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和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手术进展,配合默契,严格无菌操作。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手术失败,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预防感染是关键,预防感染的措施较其他骨科手术应更加严格。又因双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长,患者接人手术问,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路后,立即静脉输入抗生素。术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假体使用前用无菌敷料覆盖,手术人员尽可能保持固定,减少进出,以尽量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目。
[参考文献]
[1]任晓颖,肖顺贞,全膝关节置换病人健康教育及心理反应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41―142。
[2]刘兵10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体温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88―89。
[3]邓莹,杨楠芳,王延方,第三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3):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