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专业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浙江省外贸企业;外语人才;商科类大学;外语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58-03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及凭借其独特的区域优势,浙江省外贸企业蓬勃发展,因此,浙江省外贸企业对同时具有较强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技能的人才的需求呈日益增长之势。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媒介,需要不断适应和探索市场需求变化。目前,省内33所本科院校中,除中国美术学院、公安海警学院、浙江警察学院外,30所高校均招有外语类本专科专业的学生。其中,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于去年新增了商务英语专业。这表明浙江省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已经设立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也非常重视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浙江外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呈现轻学历、重实践、重实用、偏好复合型人才等特点。除此之外,企业偏好能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因此,高校应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具备与商务相关的知识背景。
针对浙江外贸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特点,高校在优化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也要提高师资水平,积极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为了解决外语人才需求与高校外语专业布局的对接矛盾,高校应开设符合校情、富于地域特色的外语专业,同时增加非通用语种外语专业,细化外语专业方向。
本课题旨在基于分析他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浙江省外贸企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特点与外语专业毕业生实际胜任情况,分析、思考商科类大学外语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的现状,提出我们的意见与建议,目的在于促进高校培养出更加切合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服务并推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
二、浙江省外贸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调查分析
我们以问卷的形式,对浙江省内外贸企业进行了调查,其中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30家企业。我们将调查问卷上传到问卷星网站,主要以网上调查形式,实际收回问卷30份。
(一)浙江省外贸企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
贵公司招聘人才时最关注应聘者哪方面的能力
以上数据显示,相比外语水平、沟通能力、专业技能,大多数企业在录取英语专业人才时更加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
而外贸公司引进人才时对学历的要求方面,本科占42%,大专以上占39%。在对证书的要求上,大学英语四级61%,大学英语六级48%,商务英语证书45%,英语专业四级35%。这两项结果看出可以看出外贸企业对学历和证书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
对英语技能方面,企业要求人才具备口语与表达、听力、口译、笔译、商务英语阅读、跨文化交际和商务英语淡判等能力。
由此可得,浙江外贸企业更青睐于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但是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
(二)应届毕业生现状
据以上数据可知,毕业生大多缺少实践经验,往往不能立即直接进入业务状态。
以上数据显示,毕业生在知识面、与客户沟通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方面均有很大不足。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果与企业的需求之间仍然有一段差距。
除此之外,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入职后的商务英语知识以及工作操作技能主要通过工作过程获得占65%,而通过学校老师教授的仅占3%。因此,学校开设的课程对企业帮助不大,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大多局限于理论,而不重实际。
(三)小结
调查分析后,我们可以得知浙江外贸对人才的需求呈现重实践、重复合型人才、轻学历等特点。对于商务英语人才自身来说,则应在掌握一定英语语言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结合商务的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为浙江省外贸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我们认为,高校应在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为基础,完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强调商务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背景知识的密切结合。
三、商科类大学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一)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强调英语基本功的培养
从学院2012级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上,我们可以看到,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包括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大一大二时期,学生主要接受基础英语、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等注重英语基本技能培养的课程。
2.重视第二外国语的培养
培养方案同样要求该专业学生掌握一门第二外语,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学院共开设法语、德语、日语三门第二外语供学生们选择,而第二门外语的学习在大三开始。
3.丰富商务类课程的教学
在商务类课程设置上,该专业开设综合商务英语、高级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高级商务英语、商务英汉互译、经贸报刊选读、商务导论、国际物流英语、国际营销英语、国际金融英语、商务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实务、英语国家概况等主要课程。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究
1.课程注重理论,缺乏实践
学院设置的商务类课程类型丰富,围绕“商务”,展开经贸、物流、营销、金融、跨文化交际以及贸易实务的教学。然而这些课程都只开设一学期,且每周上课频率过少,课程难度深浅不一,这就会导致学生实际上收获的知识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深入。同时,这些课程都还只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并没有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从而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脱节。
2.学生知识面不宽泛,工作经验缺乏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在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关学科知识、人文学科知识等方面的知识不够广泛,尤其是现代商务操作技术与国际经贸法律法规是限制学生在企业中的发展瓶颈。在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方面,该专业学生工作经验缺乏,有待充实。
四、对外语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从实际出发,确立培养模式
高校应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学资源,依托浙江省外贸企业发展优势及国家的政策支持,立足社会,面向市场,开设出符合国情校情、富于地方特色的课程,构建出符合企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的理论课程体系,同时配套完备的实践课程体系与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形成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与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二)以实用为准,调整课程设置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得知,商务英语技能在企业的商务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技能包括如何向客户作产品介绍或讨论产品生产、如何促销产品、如何协商合作以及函电交流以及如何与客户进行交易磋商等实用技能。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合理配置商务英语相关专业的学分学时,对高校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重视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扩大学生的计算机、管理、外交等知识,使学生成为“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国际商贸商务活动有着复杂多样的文化背景,企业也较为重视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开拓视野,熟知国内外不同的风俗文化,了解不同法律和社会体系下商务谈判和交际的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此之外,目前的国内国际发展趋势表明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接触日益深入,加上浙江省作为外贸大省的典型代表,商务活动中各方不再需要英语作为第三媒介语的介入,反而希望能够进行直接而有效的沟通,由此可见,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已不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学院应该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及办学条件,有选择有重点地增加非通用语种课程的开设,如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等。
(三)以服务为杆,提高师资水平
师资力量与水平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和保障。而商务英语教师最佳人选应同时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商务交际实践应验两个条件。但是,大学教师往往缺少商务谈判的实践经历。因此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师资水平首先应从提高教师的商务实践能力上下工夫。比如,可以派商务英语教师进修国内外最新商务课程;利用假期安排商务英语教师到大型外企和国际贸易的企业实习,培养商务实践活动和能力,使得教师不仅具备坚实的知识储备,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可以聘请校外商务英语专业的专家学者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讲座,聘请国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或者己毕业的、在企业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定期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为学生讲解一些职场实战经验等。
(四)以实训为基,寻求校企合作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企业更青睐于具有实践操作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因此,实践教学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最大不足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该专业教学要大大加大实践实训教学的力度。学院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企业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实训基地、创立虚拟公司、寻求企业合作,从而为学生提供国内国外企业交流项目。总而言之,学院要加强校内实训、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按照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构思外贸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五、结束语
经过调查分析后,我们可以了解到浙江省内外贸行业对英语专业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需求以及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可以看到,企业偏好同时具备英语基础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当前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商务类课程的教学不够丰富,学校重理论而轻实践。从毕业生角度看,毕业生普遍对商务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或基本局限于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将高校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商科类大学商务英语课程提出以下建议:确立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与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调整课程设置,使学生成为“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师资水平,避免教师从学校里出来再进入到学校的情况,优先选择同时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商务实践经验的教师人才;寻求校企合作,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按照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构思外贸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方盼.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浙江外语本科人才培养调查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教育论丛,2013(17):138-139
[2]徐建伟,王小兵.从浙江外贸人才的现状谈高校外贸专业的人才培养[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14-15
[3]郑静.从海宁外贸人才现状浅谈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J]时代人物,2008(9):46-47.
篇2
[关键词] 就业口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承担着向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的责任,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理所应当成为社会的精英群体,但情况并不乐观,高校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社会上有人才需求,但却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无法就业,这种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高校并没有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高等学校的各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要以社会需求为根本进行制定,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科专业)而言,随着信息社会的建立,对计算机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但计科专业的毕业生却出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这是一个相互之间矛盾的问题,化解这样的矛盾的根本途径,就要根本改变目前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拓宽大学生生就业口径为目标全面的修订计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哈尔滨华德学院作为以应用本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校,在2012年就组织了以人才需求为中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哈尔滨华德学院的计科专业就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以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为切入点,以拓宽就业口径为目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效果分析,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
本文就以哈尔滨华德学院计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为例,从以下两方面简要阐述如何才能从专业培养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拓宽大学生就业口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破解就业难题。
一、以雇主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以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用人标准和方法发生根本的改变,企业人才需求已经趋于理性,已经从人力密集型向素质密集型转变,也就是企业更重视员工的综合专业素质,更需要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的人才,而不需要只能够完成简单工作的人才。高等学校作为人才的“工厂”,理所应当应该培养出能够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这一点,在计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不再只是课程的增加与减少,而是认真对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配置,让学生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获取更专业的知识。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企业是雇主,雇主需求是第一位的,以雇主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专业课程的调整,增加以训练综合运用知识为目标的综合实训项目的专业课程,减少与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关系不大,与实际工作不够紧密的专业课程,合理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立适合专业需要的课程体系,通过这样课程体系的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而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
二、改进专业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次教学手段,培养多层次人才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变,高等学校学生的性格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学生的个性越来越独立,思维越来越发散,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已经不适合现代学生的特点,需要改革。虽然调整制定了新的计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体系,设置了适合当前社会需要,符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的课程。但这些并不能说明完全可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并不表明我们计科专业的毕业生就是合格的。原因在于还没有根本的解决教和学的问题,实际上要让学生学好,必须首先教好,只有教好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那么如何才能教好现代的学生呢,答案就是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情况和职业取向,开展教学工作,创新教学模式。对于专业兴趣高,技术能力强的学生,引导其从事专业研究,加强专业训练,对于专业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学习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能力和潜质,以便培养出高素质的多层次的专业人才。
篇3
关键词:全面育人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三峡大学
作者简介:赵新泽(1964-),男,湖北潜江人,三峡大学教务处处长兼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宜昌 4430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29-02
构建全面育人教育体系是三峡大学近年来在本科人才培养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构想和实践。早在2011年,三峡大学就拟分步推进,逐步实施,以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为全面育人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条件。伴随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颁布,学校以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线索,围绕理念引导、体系建构、协同创新、制度激励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全面育人体系建设。
一、推动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为全面育人体系提供思想引导
1.全面育人,就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素质是一个人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换而言之,高素质是一个人专业成长的前提。全面育人就是要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就是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正是基于此,学校将“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且将“高素质”置于第一位。目前,该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学校上下已经形成共识。
2.全面育人,就是要推动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全面育人不是关门办学。全面育人必须紧贴社会需求。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也显得日益迫切,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调整也势所必然。学校领导在多种场合强调,人才培养要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要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要积极推动人才培养的“双服务”,为区域和行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三峡大学也积极贯彻该理念,引导各专业以该理念为指引,推动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3.全面育人,就是要调动全体员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全面育人也是全员育人。学校的核心使命是教书育人,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围绕教书育人来开展。各学院、教务、学工、团委、后勤等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各部门、各教学单位的工作有的是直接培养学生,有的是间接影响学生。但无论直接和间接,都应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为学生发展为宗旨。建立全面育人教育体系就必须要调动全体员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要让全体员工意识到工作的职责和其内涵的使命。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全面育人体系提供纲领框架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校、学院和专业开展人才培养的宪法。三峡大学在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上起草了《三峡大学关于修订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并通过校内通知、教务QQ群、教务网络、组织座谈会等方式进行了为期半年左右的反复征求意见。目前,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正在实施过程中。该培养方案的构建为全面育人体系提供了纲领框架。
全面育人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组成。其中通识教育由通识核心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组成。专业教育由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组成。各级各类的实践育人课程和环节不再作为某一个独立环节,而是全部纳入课程体系中,从而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全程贯通式的育人框架。
1.通识教育
学校在思政、外语、体育、军事训练、军事理论、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传统公共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创业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基础训练等课程,形成了通识核心课程。其中,工程训练基础课程2012年已经面向全体本科生,分文理科开设,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同。
本次通识教育突出创新在于形成了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素质拓展课程体系旨在拓展传统的“教师、教材、教室”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将课堂学习、宿舍生活、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结合为一体,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素质拓展课程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成。第一课堂由科技普及与知识拓展类、文艺欣赏与人格熏陶类、公民教育与身心发展类组成;第二课堂由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类、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类、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类组成。两大课堂在完成规定的学分基础上可以学分置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修课程,自主置换学分。
2.专业教育
一般专业学分占全部学分的60%左右。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学校在控制总学分的基础上,严格将专业学分控制在60%左右。整体上,各专业平均专业学分在110左右,相较于以往的培养方案而言,专业学分压缩了10个学分。这也是目前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目的之一就在于将更多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成才。
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是培养宽口径人才的基本方式。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学校要求各专业必须建立学科基础课程,为即将进行的和拟将进行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作准备。
专业的本质是课程的组合。专业的特征首先体现在专业核心课程上。专业特色不明显,很大原因在于专业核心课程不明朗。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在专业教育领域中突出表现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炼专业核心课程,并原则性规定了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占专业学分的比例。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颁布也为核心课程的提炼提供了参考。
三、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为全面育人体系提供课程支撑
全面育人体系的实施最终依赖量多质优的课程供给,且这些课程不仅仅局限于第一课堂,还应包括第二课堂。为此,三峡大学大力推进课程资源的整合,多管齐下,尝试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供给平台。
1.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通识教育必须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目前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等为实施科学教育提供了条件,但人文教育平台还相对缺乏,目前主要依赖于少数文科性学院开设一些以讲授为主的理论课程来推动。人文素养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其涉及知识点多面广,教学形式、实验及训练方式多样,单纯靠文科性学院开设理论性课程难以完成或达到预期效果。为此,三峡大学正在努力推动学校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并拟与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体化,从而为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提供基于课程、项目、讲座、问题、实践等的多元化课程供给平台。
2.推进公开课进校园、进选课菜单
三峡大学拟初步选择国内外有影响的10门左右、以人文和科学教育为主题的国内外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纳入素质拓展课程体系中,供全校学生选修,并配备助教,从而既减少学校素质拓展课程供给压力又发挥了网络公开课的质量优势。
3.对各类教学科研平台进行挖潜,鼓励其面向全校开设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课程
学校在2013年各学院目标管理中明晰和细化了素质拓展课程的开课门数,并积极鼓励各学院将一些专业知识普及类的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供学有余力或兴趣浓厚的同学选修;三峡大学尝试建构由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工程训练中心、临床技能训练中心、正筹建的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各校级创新实验室、各学院实验中心(室)以及相关教师的工作室等组成的素质拓展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校内实践平台,从而提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元的课程资源。
四、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为全面育人体系提供基本保障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步跟进。为了调动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减少改革可能带来的压力和阻力,三峡大学积极推动教育教学管理创新。
1.加强统筹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质量,三峡大学在学校的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基础上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的日程表和路线图。譬如,学校要求各专业要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小组,其中用人单位专家不少于2人;各人才培养方案在编制前必须开展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必须附上不少于2所同类院校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当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完成后要及时推进课程说明和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学校为此提供了各类课程说明和课程教学大纲的模板。另外,学校也进一步规范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管理,了《三峡大学关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管理规定》,以减少变更作为压力,提升各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2.突出激励
为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发挥各部门、各学院人才培养的优势,早在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学校就将通识教育中素质拓展课程的学分控制权分散到教务、学工、团委、各教学单位。其中,各教学单位可以控制8个学分。这就意味着各部门、各教学单位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材实教地提供专门性课程和项目供学生选修或置换。从目前实施效果来看,该措施得到了团委、各教学单位的积极响应和认同。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29-03
根据国家获奖项目《教育部计算机科学类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编号:13-22)》(以下简称《改革研究》)的观点,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存在两类基本的教学计划。A类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计算科学学术人才与技术人才,着眼于学生未来成为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教授、学者和高级专业管理部门主管官员;B类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技术熟练的软硬件生产、开发、经营、维护工程师,以及专业技术管理工程师。在教学方面,A类教学计划重在基础理论、基本技术、科学研究、专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的培养;B类教学计划重在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应用技术、实际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认识,该项目又设计了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经历和经验,加上对兄弟院校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工作的调研,对《改革研究》提出两点意见。
1.把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划分为A、B两类不够完备,不能涵盖当前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的全部情况。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除了A、B两类之外,还应该包含C类。C类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是,保证基础理论够用,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强调应用技术的训练,能够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开展工作。通俗地说,A类教育是科学研究型的本科,B类教育是工程应用型的本科,C类教育是工作导向型的本科。
目前,有不少大学都把本校的本科专业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例如,大部分的三本院校都是这么定位的。按照这个定位,应用型本科的计算科学专业应该属于C类。
2.该项目设计的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不适合本科计算科学专业教育和教学的实际。例如在A类教学计划中,设置的数学课有《数学分析(含空间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概率统计》、《计算方法》、《集合论与图论》、《数理逻辑》、《计算几何》等;在B类教学计划中,设置的数学基础课有《数学分析(含空间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工程数学(I):方程与计算》、《工程数学(II):复变函数》、《离散数学(I):逻辑与集合论》、《离散数学(II):代数与图论》等。不论是A类或B类教学计划,其开设的数学课都足够数学专业的学生整整学习两年,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又要学习多长时间呢?他们还学不学专业课了?能够胜任这些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又在哪里呢?由此可见,这两类教学计划在数学方面过分地强调基础理论,而忽略了计算机专业对数学的实际要求,忽略了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重点,甚至忽略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工科院校数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
国家获奖项目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尚且如此粗糙,一般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更不能过分乐观了,特别是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与不足
随着高校扩招,出现了很多三本院校,这些三本院校或者是从老牌本科院校分离出来的独立学院,或者是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的。为了使本科教育、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必须设计本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在成为本科院校之前,这些三本院校几乎没有本科教育、教学的经验,因此,必须寻找捷径,其中一条捷径就是参考借鉴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然而,老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不适合这些三本院校,因为他们之间有很多的不同,如培养目标不同、底蕴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等。
由于三本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水平的局限,他们在参考借鉴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本校定位、培养目标、教师情况、学生情况等实际问题,因此,有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就照搬其他学校的东西。
就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而言,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学校开列的专业基础课过多,专业课过于侧重理论性,实训内容偏少,对计算机方向的最新进展(特别是软件方面)跟进不够。鉴于此,我们希望对应用型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作一些改进。
二、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向
1.基础知识够用。公共基础课中的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应该达到考研大纲所要求的范围与难度,专业基础课也应该覆盖国内大多数大学的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所规定的课程,为学生毕业后的进修深造着想。例如,就数学而言,设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理逻辑》等课程是恰当的。
2.专业课程适度。有不少大学把《计算方法》、《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课程作为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甚至作为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而有些三本院校的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却包含了这些课程。这是不合适的,应该去掉。
3.重视操作实践。有些大学的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有《计算科学导论》或《计算机导论》,而没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这是不妥当的。应该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让学生熟悉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娱乐奠定基础。不但如此,还应该增加该课程的实训内容,提高实训的质量,实行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学习、巩固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
4.加强硬件学习。有些大学的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等硬件类课程,这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很好。不过,与这些课程配套的实验大多数都停留在实验箱的阶段,这是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单片机课程的实验,应该鼓励、指导每位学生做一个小系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但可以深刻理解单片机的功能,而且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复习汇编语言和C语言,还可以真正建立系统的概念。
5.关注学科进展。追踪计算机方向的最新进展,特别是软件方面的最新成果,适当开设一些应用软件类型的课程,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为学生的就业着想。比如,可以考虑增加图像处理、动漫设计、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等课程。
三、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需要注意的问题
1.坚定决心。改进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调研、论证、实践、修订,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因此,需要有关人员坚定信心,下大决心,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2.付诸行动。有不少大学把本校的本科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够支持应用型本科这个定位。具体地说,就是怎样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为了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不能停留在研讨的层面上,必须付诸行动,调动校内外专家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切实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中不足的部分,删除不合适的课程,增加必要的课程。
3.勇于实践。为了完成这样一项系统工程,有关人员必须有足够的勇气,抵御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干扰。阻力来自哪里?或许来自上级的质疑,或许来自同行诧异的目光,或许我们自己会懈怠,或许授课教师态度消极……
在一次高等学校教学研讨会上,某学院的教务处长说:有时,阻碍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些骨干教师,因为他们有经验,有威信,有话语权,甚至有一点私心。这门课程他教了一辈子了,熟透了,而另一门课程他没有教过,甚至也不想学了,所以不愿意换。对于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参与者,特别是领导者,必须头脑清醒,大胆决策,该撤的课程就撤,该加的课程就加,因为专业培养方案是为学生制订的,而不是为教师制订的。
4.敢于创新。大家都在说“特色教育”。何为“特色”?无外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别是人无我有。别的学校本科计算科学专业不开设或少开设应用软件课程,而我们不但开设而且多开设、开设最新的;别人不太重视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硬件类课程,而我们重视,当我们的毕业生利用所学的技能顺利找到理想工作时,这就是特色的显现,这就是创新的证明。
5.周密筹划。在改进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考虑建立两个小组,一个小组是立论派,负责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另一个小组是驳论派,负责找茬。在两个小组的交锋中,逐步修正本科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6.不断完善。一次修订只是一个循环,不是一劳永逸,不能一成不变,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在下一次修订时进一步完善。
需要说明的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有问题需要讨论,这是正常的,这是发展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而且将来还会遇到,因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必须根据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航向,不能固步自封。
参考文献:
[1]赵致琢.计算科学导论(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袁方,王兵,李继民.计算机导论(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信息素养 全程化 全方位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172-02
大学生信息素养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内容。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把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近年来,各学校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本文就大学生信息素养全程化、全方位教育模式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全程化、全方位教育的重要性
实行全程化、全方位教育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根本要求。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系统的培养和长期的修养。目前,许多高校主要依靠图书馆来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其他单位和部门很少参与,而图书馆的培养教育方案也仅仅体现在信息检索课程的开设和图书馆使用的介绍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信息素养的形成,图书馆的作用当然非常重要,但是仅仅依靠图书馆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充分调动其他单位和部门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合理的教育体系。此外,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必须根据素质修养的客观规律,有计划地进行设计和强化,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构建全程化、全方位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努力提高培养实效。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全程化、全方位教育实践探索
(一)认真做好信息素养教育规划,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仅包括信息意识教育、信息能力教育,而且包括信息道德教育。这些内容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时间连续的教育过程。这就需要学校在制定教育方案时,必须结合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学习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使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1.大学一年级重点开展信息意识和通识信息素养的教育与培养。所谓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所谓通识信息素养,即提高信息能力所必须掌握的信息科学技术基本理论和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在第一学年,重点加强信息意识教育和通识信息素养教育。首先,要根据时展的需要,及时在大学生中加强大学生信息意识教育,使大学生高度重视信息素养知识的学习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其次,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第二层次信息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2.大学二年级重点开展信息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信息能力即对信息获取、评价、提炼、使用和交流的能力,它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保障。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也就是专业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的培养,一般是在大学二年级开始的。进入第二学年后,大学生的主要课程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因此可以在学习学科专业的同时,适时开展信息技术的教育。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掌握学习专业知识、获得专业技能的工具,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绩效。
3.大学三、四年级重点开展实践与创新信息素养的培养。进入第三学年后,特别是在第四学年,大学生的学习逐步转入实践研究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要紧密结合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和要求,重点开展实践与创新信息素养的培养。学校可以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和研究任务,让大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研究与实践,并初步培养他们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
4.把大学生信息道德养成的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观念和遵循的道德规范。信息道德的养成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是哪个年级抓一抓就可以的。因此要从大学生入学开展入学教育开始,就融入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在此后的学习生涯中,也必须结合各种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强化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把大学生信息道德养成的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二)构建全方位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1.以新生入学教育为载体,向学生介绍图书馆的功能以及信息收集的重要性,使大学生明确信息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新生入学教育要组织大学生开展入馆教育,组织学生了解图书馆的作用,图书资料使用规则、借阅方法,电子文献的构成及其使用方法等。通过开展图书馆入馆教育,使大学生初步了解图书馆的信息功能,了解信息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学生提高信息能力的意识。
2.以信息检索课教学为载体,认真传授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检索课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干课程,是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课堂主渠道,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必须重视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信息检索课的教学要适应信息时展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仅要传授图书情报基础知识,而且要加强计算机检索的内容,切实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提高信息检索技能。要把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内容渗透于学科专业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将信息检索课的方法运用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之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以大学生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自觉利用图书馆和信息网网络寻找信息、加工信息,促进信息素养的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仅仅通过课堂的传授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加以强化。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以及各教学单位要自觉围绕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大学生自觉运用各种信息载体,收集相应的信息,并科学加以分析、处理和使用,从而提高大学生信息能力。
4.以大学生党团活动、专项思想教育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大学生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党团活动、专项思想教育活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有效载体,必然也是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和信息法规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在开展党团活动以及专项思想教育活动时,要有意识地灌输信息意识,并以这些活动为载体组织信息法规的学习,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5.以图书馆主页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图书馆主页不仅是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门户,同时也是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网页建设,完善图书馆的各种电子资源,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系统,使大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站能有效、高效地利用馆藏信息资源。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网页的宣传、学习功能,进一步加强信息素养的宣传建设,不断增强图书馆网页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三、构建全程化、全方位教育模式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培养方案与教学方案的关系
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是培养工作顺利实现的保证。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必须制定长期的培养方案。特别是贯彻全程化教育模式,时间跨度达到四年,没有合理的培养方案是不现实的。信息检索课程是信息素养培养的核心课程,必须切实加强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但是,教学方案仅仅是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部分,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不能以培养方案代替教学方案,也不能以教学方案代替培养方案。
(二)职能部门与配合部门的关系
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相对应的职能部门。但是,信息素养教育并不仅仅是图书馆的事情,它还需要其他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共同参与。必须正确把握图书馆与其他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定位,明确分工,形成合力。学校可以成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图书馆和各相关单位的领导构成,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合作,稳步推进。
(三)信息素养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简单地分割开来。必须把信息素养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信息素养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两促进”。一方面,强化信息素养培养为专业能力培养服务的理念,使大学生明白没有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就无法提高专业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在专业学习时要努力提高信息素养,不仅要提高信息能力,同时还要提高信息道德。只有实现信息素养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两促进”、“两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丹.信息时代图书馆对读者信息素养的引导和培养[J].黑龙江史志,2011(21)
[2]夏波.浅谈高职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教育[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5)
[3]李智晔.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转换与创新[J].情报科学,2007(7)
[4]邓烨.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原则与策略[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1)
篇6
关键词:环保设备工程;培养方案;教材;新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76-03
《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民众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素质的关键”,环境高等教育则是各层次环境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将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环境学科是一门交叉性特别强的学科,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而不断扩展和加强。环保产业近三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成为部分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发达国家占据着全球环保产业市场的90%以上[1],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正向深度化、尖端化方面发展,产品不断向普及化、标准化、成套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环保设备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我国环保设备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国内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近几十年我国环保设备行业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发展壮大,为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环保设备设计制造体系,能够生产制造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噪声振动控制装置及环境监测仪等6大类2500多种产品;拥有20000多家制造企业,年产值6000亿元[2],我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则在15%以上,远高于全球环保产业以每年7.5%的增长速度[1]。但我国环保设备产业也存在着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制造水平低下等等问题,基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以及对环保设备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环保设备工程本科专业就在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环保技术等一系列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为了建设好环保设备工程新专业,中国环境出版社组织的“2013年首届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方向)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于2013年9月1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召开,目前获批了该新专业的9所院校均有代表参加。湘潭大学作为教育部首批核准新增环保设备工程本科专业的二所高校之一,2011年即在全国率先招收了本科生。作为一个新设专业,构建科学合理、可执行性强的培养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教材体系建设是环保设备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现以湘潭大学为例,探讨下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构建的思路与想法,供兄弟院校参考。
一、专业定位
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应以我国环保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为立足点,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上则应以化工设备与机械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优化与开发为教学和研究对象,它建立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学科的基础之上,如图1所示,既是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延伸,也体现出因为科技、社会的发展而展现出来的新型应用关系,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的侧重于环境保护工艺与污染治理原理,而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应侧重于“设备”,该专业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既了解环保工艺、原理,又懂设备设计、制造、优化等,填补人才需求结构的空白。
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具有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3]。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与相关的专业有着深层的互补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我们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掌握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及机械原理、设计、制造交叉学科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有环境保护和机械装备原理、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在环境保护领域既能够胜任环保设备及工程的设计、组织施工、调试和技术改进等方面工作,又能够从事环保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环保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二、培养方案构建的指导思想
1.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培养的原则。把握“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主线,坚持“育人”的核心地位,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坚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环保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并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发展后劲。总之,就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借鉴国内外通用标准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凸显特色。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坚持传承、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既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类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研究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专业认证基本要求,学习借鉴其先进合理的课程标准,主动适应国际互认要求,并将行业专业标准作为方案制定的依据,又传承我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相结合,提升培养质量。环保设备覆盖面广,涉及专业门类多,一个学校的资源配置不可能面面俱到。为奠定环保设备工程人才的专业基础,湘潭大学确定以环境工程、机械工程与化学工程优势学科(均为湖南省的重点学科)为依托,培养知识与能力结构有效汲取该三个专业精髓的环保设备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还考虑了为各类精英人才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为各类拔尖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预留接口。
3.夯实理论基础,突出实践。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也必须符合社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重视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方案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达到了总学分的30%。同时,积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注重实验项目的优化和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还设置了企业课程,增强就业学生对用人单位的适应性;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和质量。
4.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模式构建中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搭建学生自主研学平台,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结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后劲。结合专业特色,引入了创新创业训练共4个学分,制订了详细的创新创业训练学分实施细则。
5.兼顾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术深造的需求。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应用性很强,在学术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空间也很广阔,学生仍然可以攻读研究生实现学术深造,鉴于该专业交叉性强、学科跨度大,兼顾学生兴趣可能偏向环境或者机械,课程结构与课时设置都做了相应的安排。
三、培养方案架构
我们希望卓越的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系统的思维方法,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开阔的专业视野,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工程美感。基于此,我们在对口用人单位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初步制订了培养方案。
1.课程设置模块。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集中实践环节等5个部分,其具体构成及建议学分具体如表1所示。
2.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由公共基础A类课程、公共基础B类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课程设置旨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公共基础A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就业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等面向全校学生统一开设、统一要求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势与政策”课程采取集中授课与各学期时事报告讲座形式进行,讲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时事政策。公共基础B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Ⅰ)、大学物理(Ⅱ)、大学物理实验,虽然高等数学(Ⅱ)已能满足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就业和环境工程学科考研需求,鉴于会有学生报考机械学科攻读研究生,故本专业学习高等数学(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旨在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大学文化,推进大学文化整体育人。课程分为公民教育、人文社科、科学技术、艺术审美和湖湘文化等5个模块,由学校设置指导性课程。学生至少需要修读6个学分方可毕业,所选课程需涵盖3个以上(含3个)模块,其中艺术审美类课程至少要修读2个学分。
3.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了学科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该模块的主要课程为:线性代数、现代工程图学(上)、现代工程图学(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计算机制图(双语)、大学化学、工程力学Ⅲ、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控制理论基础、化工原理Ⅲ1-2、化工原理实验。
4.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是专业知识的载体和主渠道,是本专业必须修读的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培养。充分发挥本专业的优势和特色,结合自身的科研优势,精心设置了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环境工程学Ⅰ(固废、噪声)、环境工程学Ⅱ(水部分)、环境工程学Ⅲ(气部分)、过程装备力学基础、环保设备原理与设计(含反应工程与生物反应器基础)。
5.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是进一步深化、拓宽专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增加学生就业适应性。该类课程按照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服务面向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着眼于社会需要,体现模块化、小型化、多样化,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其中创新创业训练是学生参加课外科研能力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文化体育等活动,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反映。
6.集中实践环节。集中实践环节指各专业集中安排的实践环节,不含课程实验,主要包括军训、实习、社会调查、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如表3所示。
7.学时学分。本专业学生修满177学分即可毕业,总体上学生学业负担不重,其中必修课123学分,选修课26学分(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8学分。
四、教材体系构想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媒介,是实现培养计划的重要手段,鉴于该专业与现有的环境工程、机械工程人才功能培养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教学效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建立该战略新专业特有的教材体系十分必要,围绕图1与图2的关系,我们提出了表4所示的教材体系架构。基于既定的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涉及的“环境工程学”与“环保设备设计”等课程,目前虽能借助相关的教材开课,但适用性和针对性均不够好,需要围绕环保设备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量身定制教材。
五、结语
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善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对社会需求与教育教学大环境的了解与掌握又对培养方案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在发展,需求也在变化,培养方案的建设与完善也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兄弟院校的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培养方案,共同把环保设备工程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建设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燕合.大力开发先进环保仪器设备推动我国环保产业发展[J].中国设备工程,2007,(12).
[2]刘晶.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24(5).
[3]解清杰,赵如金,刘宏,储金宇.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江苏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
篇7
关键词:税收学专业;培养方案;专业特色;税收实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2-0153-03
一、概述
中國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众多社会经济主体对于税收学专业学生的庞大需求。税收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是近年来社会需求增长较快的一个新设专业,既以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税务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培养学生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以及分析企业税务发展战略的能力,符合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税收学专业又被叫做税务专业,在国家教育部2012年9月最新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税务专业改为税收学专业,专业代码为020202。目前全国共有52所高校开设税收学本科专业,其中上海共有6所学校开设,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海关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本文将从这六所高校税收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入手,基于培养方案的视角来探究上海本科高校税收学专业的建设和学生培养情况。培养方案的修订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文件和基本依据,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工作、教学管理、质量评估和学位授予的主要依据。本科生的专业培养方案是对本科生进行规范化培养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和主要培养依据,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合理程度直接影响了本科生培养的质量。一般来说,培养方案应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修业年限(学制)、学分要求、学位、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内容。下面我们将主要从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两个核心部分进行比较分析。
二、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培养目标,通过四年的本科培养将学生塑造为什么样的人,这个目标应该是有一定标准的,各个学校结合自身的定位、特色,以及对社会需求的把握,确定自己的培养规格和类型,因此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中起着纲领性的作用,而培养要求、修业年限、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等内容都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来安排。
上海财经大学与其他五所高校的区别。上海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研究型大学,211工程院校,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都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鉴于学校层次较高,上财要求学生具有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中进一步深造的能力。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是其他五所高校的培养目标中都没有体现出来的,这也说明了各个学校对自身的定位不同,并不是每所学校都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其他五所学校都是偏重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满足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技能的要求。其余五所上海市市属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各具特色。比较突出的是上海海关学院和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关学院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的专业海关学校,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上海海关学院的税收学专业在经济、财政、财务的基础上强调了对关税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全国开设税收学专业的高校中,以关税方向为培养重点的并不多见。上海理工大学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应用型研究大学,也是开设税收学专业较晚的学校,依托于学校“制造业黄埔军校”的学科优势,突出了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经济领域中的工商和现代服务业。其次,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由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原上海金融学院合并而成,税收学专业的师资力量主要来自原上海金融学院的财税和公共管理学院,整合了原有会计专业的优势之后,强调了对财务会计技能的掌握。上海商学院是以商科专业为特色的院校,强调了对于高素质商科人才的培养,突出了税收实务操作的培养目标。上海政法学院是上海地区最晚开设税收学本科专业的学校,为了突出自身政法学院的特色,在培养目标的第一句中就强调了财税法的理论基础地位,税务工作在实践中往往与经济法、税法等法律法规联系紧密,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会使学生更加具有竞争力。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本科生培养的核心部分,本文选取了税收学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分析,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体现了一个学校在专业培养方面的实力,开设专业课的多少,教师素质,开课质量都关系到培养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重点关注税收学专业课的开设情况,包括专业必修课的开课门数、专业选修课可选择的开课门数,以及每个学校所开设的特色课程。我们发现开设专业必修课最多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海关学院,均为14门,但是两所学校的情况不同。其中,上海财经大学不仅开设了较多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可选门数也最多,达到了21门,这是因为,除去一般的专业课之外,还开展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个性化培养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个性化培养课程分为两类:拔尖型和创业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开设有不同的课程。对于拔尖型人才,培养的方向是能够继续进行深造,因此课程设置强调了对其学术能力的培养。对于创业型人才,要注重其实践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开设了市场调查与预测、创业学等对口课程。而上海海关学院则是由于设置了4门关务基础的必修课,进出口商品归类、海关估价、原产地原则和进出口通关实务,上海海关学院的特色课程主要是围绕进出口、国际贸易和关税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与其学校特色相一致,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关税相关知识,在税收学的关税方向表现突出。
除了上海财经大学,在其余5所市属高校中,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开设的可供选择的专业课选修课门数最多,为17门。而且这些课程都与税务的实际操作联系较为紧密,比如税务综合案例分析、还有税务欺诈与法务调查、企业涉税风险分析等课程既具有实用性,同时充满了趣味性,较多的选修课程可以提供给学生多样的选择性,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注重差异化教学。上海商学院和上海政法学院紧随其后,开设了16门选修课程,其次是上海理工大学开设有12门,这些选修课程都是以实务类课程为主,注重对税务实践,尤其是企业税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能力提升。
篇8
关键词: 社会学 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实践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南民族大学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总目标,我校社会学教研室组织专家完成了2013版社会学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现将成果与经验总结如下。
一、大类培养,夯实基础
大类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充分考虑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考虑到我校拥有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为了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提高毕业后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采取了大类统一招生、低年级统一培养、高年级专业分流的做法,新生进校后按社会学大类培养,专业选择在第二学年由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兴趣、知识结构和能力特长自主确定。在专业分流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期望和能力特长填报专业方向,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人志愿。
根据《中南民族大学关于制定2013版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文件精神,社会学专业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程平台(必修、选修)、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必修、选修)、专业课程平台(必修、选修)和实践教学平台(必修、选修)。大类培养的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开设了9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和8门学科基础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基本导向是要求社会学类人才的基础理论厚实、知识口径宽广,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能够体现对学生全面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科基础课程的重要性,《社会学概论》由多名教师以讲座形式共同授课,介绍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和学术前沿。
二、广泛借鉴,融入主流
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权威性,修订工作广泛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成果,充分听取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代表的反馈意见。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广泛借鉴和参考了哈佛大学社会学系、波士顿大学城市学院、牛津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中南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等10多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增补和新开设了“社会调查”类、“数据分析”类、“政策评估”类、“社会治理”类、“综合能力”类、“学科前沿”类、“民族特色”类7大类20多门课程。
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求学生掌握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动态;要求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做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为此,根据2012年9月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的新要求,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将《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10门课程全部纳入培养方案。
三、顺应潮流,关注前沿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从社会事实出发,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研究人类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学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广泛,小到几个人面对面的日常互动,大到全球化的社会趋势及潮流”[2]。就世界范围而言,社会学是当代社会科学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就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形势而言,经济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较为突出,教育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不仅要从经济上解决,还必须通过社会政策的调整来解决,用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理论来解决。为此,必须积极顺应社会潮流,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我国国情。为此,依据培养方案开设了《社会项目评估与管理》、《社会政策》、《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等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选修课程。与此同时,还开设了《社会学前沿讲座》、《社会博弈论》等学科前沿性课程。
四、立足院情,体现特色
社会学系所在的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是学校特色鲜明的科研教学型二级学院,现有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有民族学(一级学科)、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社会学、宗教学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民族学专业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也设在本学院。
为了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针,积极配合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人民更加满意的高水平民族大学”的总体目标,必须构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考虑到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先后开设了《民俗学》、《民族社会学》、《民族社会工作》、《民族事务管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等“民族特色”类专业选修课,供高年级学生选修。
五、强化技能,突出应用
社会学专业有三大优势:一是“理论”的优势,社会学最为独到的地方就在于其理论建树和思想启迪,可以说是“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二是“技术”的优势,社会学会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系统训练大家的实务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三是“人文关怀”的优势,社会学始终关心和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问题,尤其关心和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学好了社会学,就可以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技术、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新型知识分子。
在2005版和2009版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和“人文”类课程的学时学分占了较大比重,存在“理论课时偏重,实践课时偏少,技能训练不足”的弊端。为了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新版培养方案开设了“社会调查”类、“数据分析”类和“综合能力”类的课程,包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数据分析》、《开源软件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质性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技术与操作练习》、《学术论文写作技巧》、《信息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群。
六、循序渐进,遵循规律
根据教学环节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要求,课程设置采取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方式,将所有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共四个课程平台。每个平台包括若干模块,模块下又包括若干课程。课程按性质分必修和选修两类。考虑到学科知识体系的纵向结构关系,按照“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模式,基本采用当前大学普遍采用的“二二分段”组织模式,即大学低年级教学通识教育课程,在高年级设置专业教育课程。
七、结语
综上所述,2013版社会学本科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在教务处和学院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广泛发动全体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全面优化整合课程资源,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形成了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相信,新版培养方案符合民族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姜艳.高校社会学、社会工作人才本科教育实施大类培养模式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7):129.
篇9
Abstract: Aiming at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takes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Our program is positioned clearly to meet the logistics engineering talent demand after comparing with logistics engineering of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one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dvantages of disciplines of our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planning and positioning, curriculum systems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are built to embody school characteristics, to combine with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关键词: 物流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校特色
Key words: logistics engineering;undergraduate program;curriculum system;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G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61-03
――――――――――――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物流教指委项目(JZW2012083)和2012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项目(A-2600-12-0000-19)资助。
作者简介:李军涛(1974-),男,湖北荆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 “第三利润源泉”的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备受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设置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仅仅有72所[1]。由于各高校依托的基础千差万别,对物流工程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造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并且当前教学计划的制订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的设置有很大的重复性和零散性,因此有必要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持续进行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1 我国物流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
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中课程孤立,未形成课程群,缺乏系统;课程与教材不匹配;实践环节独立零散,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1.1 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12月,简称高校物流教指委)多次组织和指导有关专家学者对国内各高校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改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物流类专业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调研,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外在环境制定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方向不明确,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性差。
1.2 课程体系中课程孤立,未形成课程群 物流工程高校教学计划大都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组成。物流工程类设置课程门类较多,系统性欠缺[2]。没有紧紧根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确定其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往往按照知识点知识单元课程课程群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路线图逐步构建的。这样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过分注意了专业的知识点,而缺乏系统的整合,导致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
随着设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高校数目的迅速增加,物流类教材建设步伐尤为加大,各出版社、各层次的学校、各层次的编著者、各相关专业均竞相制定不同名目的系列丛书,虽一时缓解了教学燃眉之急,繁荣了图书市场,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良莠不齐,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3]。
1.3 实践环节独立零散,不利于能力的综合提升 虽然多数高校院校对物流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手段落后、实验室投入不足,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比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过去,在相关的物流专业培养方案中,大多把实验环节设置在具体的专业课内。例如,物流信息系统、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等课程,每门课均设有6-8课时不等的实验课,实验教学显得很分散、不系统,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提升[4][5]。
2 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2011年上海市教委对我校物流工程专业进行了检查,为了促进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建设,加强本科生的培养,利于学生就业,我们根据物流行业人才需求要求,集中调研、明晰定位,对“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在修订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总结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结合其他院校成功的经验,本着体现本校特色的原则,通过多次开会讨论,听取专家意见,制定了新的 2012级物流工程专业新的培养方案。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比较相关院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2010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关于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现代物流是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要推动制造业物流需求社会化,鼓励制造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分离物流业务,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可见,加强制造业领域中物流的研究与发展对降低物流成本,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根据2008年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的指导性文件中,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及基本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调研了物流工程专业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同济大学(定位:轨道交通物流)、上海海事大学(定位:港口物流)、西南交通大学(定位:铁路物流)、大连海事大学(定位:港口物流)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定位:制造业物流)。本着错位发展的原则,并结合学校定位和食品学科优势,明确了我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定位:培养面向制造业、食品行业所需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使之具备从事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以及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三大能力。
2.2 课程体系中课程融会贯通,形成课程群 依据2008年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中有关课程的设置要求,以及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定位,在对有关高校调研的基础上,我校把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梳理分类整合为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三大能力培养的课程群。
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群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这一路线图逐步构建,具体操作逆向进行。由此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完全可以消除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也必将是一种比较优化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整体的优化。
根据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及我校培养计划中三大能力培养的要求,按照三大能力培养模块分别进行了梳理和调整。
①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
调整后,新培养方案中支撑物流系统装备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物流机械制造技术”、“人因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物流装备”以及“自动化仓储设计与运营”、“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绘图”、“食品包装技术”。学分:28,学时:448。
②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能力培养:
调整后的方案中,支撑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数据库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现代自动识别技术”、“控制理论基础”、“物流自动化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自动化仓储设计与运营”、“冷链物流”。学分:2时:464。
③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能力培养:
新的培养方案中,支撑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能力培养的主干课程为:“管理学概论”、“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物流服务与运作管理”、“现代流通学”、“国际物流学”、“物流法律法规”、“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工程项目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运筹学与系统工程”、“运输经济学”、“食品仓储与配送”。学分:29,学时:464。
结合三个能力的培养,调整后的培养计划中,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情况与教指委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的对应情况,学科专业课程的调整也较好地满足了物流教指委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匹配度好。
在物流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基础上,本着“体现特色”并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错位培养”的原则,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原则,依托学校在“食品科学”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体现“食品冷链物流”学科发展特色,力求满足食品行业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直接体现专业特色的主干课为:“食品仓储与配送”、“食品包装技术”以及“食品物流管理”,“冷链物流”。学分:6学时:96。
2.3 综合实验的开展能力的提升 物流是实务性和工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专业,因此学校的物流教育不仅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更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物流人才。物流实验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科学地设定物流实验课程体系,并建设满足培养目标的物流实验室是其中的关键。新的培养方案中除了158学时的独立课程实验外,还有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物流工程认知实习”(1周)、“金工实习”(2周)、“物流机械与技术课程设计”(2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设计实践”(2周)、“物流系统仿真”(2周)、“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2周)以及“物流工程毕业实习”(3周),“毕业论文”(20周)等实践教学内容,满足了三大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满足了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对物流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要求。
同时加强建立实习基地,直接和专业相关的4个企业签约学生实习基地,加强了教学与实践部门的联系,在学生实习环节的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将进一步提高,切实达到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
3 结语
目前,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受物流教指委2012年基金课题(JZW2012083)的资助,上海海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对物流工程培养计划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和鼓励,但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绝不是一劳永逸,应当根据时代市场的需要,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实践,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慧.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8):80-81.
[2]王忠伟,庞燕.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46-148.
[3]马建,李晓霞,胡大伟,王来军.物流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2):111-113.
篇10
Abstract: Revision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 Shangluo College based on competency promote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develops high quality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starting from concept changes, increas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adding innovation credit, modularization of orientation courses.
关键词:能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
Key words: capacity;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practical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56-020引言
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根据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地对其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进行修订,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
作为一所新建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商洛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是学院升本以来一直坚持的一项工作。在学院2006年升本以来,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与教学实践,于2009年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遵循“以能力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严格按照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结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时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最后形成了《商洛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版)》。
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是在总结学院升本四年以来的教育教学经验,全面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的先进做法基础之上完成的。在学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意见之前,首先对升本四年来教育教学中的好的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为了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学院领导带领相关部门的人员多次到国内兄弟院校进行学习取经,学习兄弟院校在制定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先进的经验,为学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打好基础。
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和阻力,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环节在设置时附属于某门理论课程,在地位上处于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认为只要学生在校期间将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扎实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来在工作中也可完成,从而忽视了学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基本实践能力的重要性,[1]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各类技工学校和高职高专学研的职责,认为学院现在是本科院校,培养的当然是理论研究人才,对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的加大实践教学教学,缩减理论教学时数持反对态度。一些系部领导和一部分教师,害怕缩减了理论教学课时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进而影响到教师的收入,因此对修订人才培养放也持怀疑态度。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学院组织相关系部的领导和部分教师到兄弟院校调查研究,参观学习,用兄弟院校的事实说服他们。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通知的精神,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学校的办学定位、认识到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我们不能盲目地向一些老牌的本科院校模仿,而应该从学院的实际出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主要内容
2.1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在修订前,学院好多专业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其专业人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定位过高,盲目向研究性大学看齐,而不考虑自己学校的许多实际情况。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规格、多层次的,但是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对其人才培养规格,必须符合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校办学总体定位,其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突出应用型。我院在2009年度对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在修订的过程中学院要求各专业都要组织专家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进行科学的论证研究。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一定要符合学院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各行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在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中强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2 加大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背景下,高等本科院校的教育功能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教学型的院校来说,其培养的人才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院校必须关注的问题。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在保证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技能的前提下,缩减了课内理论教学时数,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和课时数,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2.1 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的课内总课时数从原来的3200左右变为:文科类专业总课时不得超过2580学时,理工科类专业不得超过2780学时在减少课内总教学时数的情形下,各个专业实践教学时数不但没有减少,还得到了相应的增加。修改后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总周数在35周以上,理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总周数在50周以上。毕业实习(综合实习)实践从原来的7周延长到12周,基本上实行“3+1”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时数的比例为3比1。
2.2.2 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任务而设置的相应的课程内容的综合。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出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强的专门型人才,需要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注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该体系由课程实践(军训与国防教育、语言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实验)、专业实践(专业见习、教学实习、课程见习、课程实习、模拟训练)、综合实践(综合实验、科技创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四大部分构成。各个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符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2.2.3 构建集中实践教学平台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实践教学往往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了三个课程平台,①通识课平台;②专业课平台;③集中实践教学平台,将除了课程实验之外的其他实践教学环节都划入集中实践教学平台中。并对各个实践教学的内容规定了学分与学时要求,不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将不能取得相应的学业证书。改变了传统的“实践课程体系往往以理论课程为主线进行设计,实践课程常常是理论课的附属与验证。”的现状[2]。这样就将实践教学上升到和理论教学并列的地位。引起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2.3 改革实验教学,增设创新学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3.1 改革实验教学,减少验证性实验数量,增加创新型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开设验证性、重复性、演示性的实验,表现对已有的理论、成果或现象的重复实验教学还一直存在着学生“被动参与”这种观念上的弊端,教师事先提供实验指导书,规定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细节,学生只能逐条照此办理。这种重复、被动的实验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鼓励各专业改革实验教学,减少验证性、重复性、演示性的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探索性实验,在实验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3.2 开设创新学分,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素质,激发创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与科技创新相关知识和能力,营造大学生创业、创新氛围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通过在方案中设置“创新学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的提高。学院也制定了配套措施:《商洛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细则》,对大学生的创新进行立项,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配给指导教师予以指导鼓励广大同学按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的“创新”课题,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提倡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用创新的理论去指导,用实践的手段来实现。大学生的创新分为人文创新和科技创新,人文创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环保、管理等领域的作品,科技创新包括机器人、数学建模、电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等的作品。对于不同的科技创新经过认定取得一定的学分,取得的创新学分可以免修相同学分的选修课程。这一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4 方向课程的模块化,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2009年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根据《商洛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2009年版)》规定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学科专业的不同性质和学生成才的不同层次要求,分别考虑课程设置、具体确定培养方案中的内容。”的要求,将专业选修课程分为三个不同的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以及自己的就业志向等选择选修不同方向的模块。在方向模块中,针对不同的方向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结合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构建课程设置。各个方向模块中的课程都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课程,达到“模块管理、分流培养”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同时,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专门设置了“学生职业技能规划”课程,指导学生对市场需求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准确定位,学会求职的策略和技巧,从而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3结语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要求的指导性文件和组织教学过程的具体依据,但是我们知道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仅仅具有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的。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高等院校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具有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之外,必须要构建起具有自己特色的应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系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