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区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街区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街区设计

篇1

关键词:立体交通;公共开放空间;立体绿化;人性化设计

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o use stereoscopic transportation,open public space, stereoscopic green and so on in the commercial area as a research object.It is order to re-integration the fragmented of urban commercial space, and to creat a humanized of urban commercial area which is attractived and vibrant.

Keywords: stereoscopic transportation;open public space;stereoscopic green;humanize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093-02

1概述

1.1城市环境发展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浪潮的涌进,城市的数量与规模日益增长,城市人口的膨胀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交通情况日益糟糕,交通压力也日益增大,环境条件逐渐恶化。人类的生存活动日益增多,每种活动方式的存在都向城市索取空间资源如建筑需要空间、绿地需要空间、公共活动场所学要空间、道路需要空间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日益突出,因此城市发展必须突破传统的二维向度而向三维的立体化格局转化。

近几十年来,城市商业街区空间结构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高层建筑、空中花园、人行空中步道、地铁、屋面广场、台阶商城、建筑中庭和室内步行街等要素,在人们的生活体验中越来越普遍,从而导致城市的空间朝着立体化和复合化的方向发展。

1.2城市商业街区立体化的研究意义

城市商业街区的立体化设计是运用多向度的穿插和层叠的手法来整合城市环境,促进土地使用的集约化,实现分合得体、整体有序。商业街区的立体化设计可以把原先被割裂的城市活动空间,如广场、绿地、公园等空间与大型商业建筑空间联系起来,如地下以地铁车站为枢纽,地面以步行街区为纽带,空中以空中步道为基础,在功能兼容的情况下,形成办公、居住、商业、娱乐及文化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商业街区空间体系。

2商业街区的立体化交通系统

2.1商业街区与城市交通链接关系

城市交通是城市生活环境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尽可能满足流动与效率,秩序与安全的要求。由于商业街区往往处于城市中心,人流密集和建筑集聚化加剧了交通组织的复杂性。因此,商业街区交通与城市交通呈现出多维度、多样化的发展,而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则是必然倾向。

现代的城市交通本身已经形成一个立体网络,为了要把城市交通和人流从城市中引入街区,必须从地面、空中和地下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如(图1)日本九州转运站的交通体系与商业街区的关系。它们将来自城市交通中的空中人流通过空中步行天桥引入街区;地下人流主要通过地下通道和地下步行街引入街区。而这些交通系统都能有效地避免汽车交通的干扰,既方便又舒适安全,给商业街区带来可观的客流。而在同一层面上的交通,我们根据交通工具的不同特性进行组织分流。由于城市地面交通的车行系统主要是由公共汽车、小汽车、自行车等构成,设计中可以利用绿化或小品等设施合理地组织车行流线和步行流线,并通过竖向交通体系如自动扶梯、电梯等将空中、地面和地下交通联系,形成完整的立体交通网络。

2.2商业街区中的交通体系

商业街区中的交通体系主要是以步行为主,车行为辅。我们将各种交通流线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分离,彻底达到人车分离。车行与人行置于不同标高,通过街区中竖向交通的连接,形成三维的立体步行空间系统。

商业街区的步行系统包括地面人行道、商业街、过街天桥(联系道路两侧)、空中步道(建筑间的联系)、地下步道(地下通道、地下商业街、地铁站点等)、中心广场 (包括下沉式广场或高架层面广场)及建筑内部空间。立体化设计是加强这些步行系统的连接,形成整体的商业街区。(1)商业街区中建筑之间的连接:通过空中步道和地下通道把建筑组群串联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如(图2)香港中环,空中步道不仅恢复了割裂的城市环境,而且还增加了城市活动的连续性和交往的大众性。并且在激发城市活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商业经济效益。(2)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环境的连接:内部空间是外部空间的延续,立体化的连接使建筑内部也成为步行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如(图3)香港太古大厦的室内中庭与外部空间通过上下穿插、左右渗透,有机串联在一起,使中庭成为公共开放空间,模糊室内外空间的概念,便于商业氛围的营造。

3公共开放空间及绿化系统的立体化设计

3.1公共开放空间

城市商业街区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已经超越了地面环境的层次,拓展到地下和空中。因此,公共开放空间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平方向的伸展,而是更多的发生在水平和竖向的立体层面上。

在商业街区大型开放性空间的设计中,我们采用不同标高处理,产生不同的空间体验。如接近地面的开放空间是地面水平空间的延续,让人体验到居高临下,形成上下交流,超越了面对面交流的界面,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下沉式广场则可以形成温暖、 围合的氛围,具有强烈的亲和性、静态性,便于人们购物之余的休闲活动,而且还可以形成表演的舞台,使身处不同标高层面的人都能欣赏。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建筑结构的坡形剖面或台阶形大坡地,设计台阶式开放性广场,广场面向阳光或优美风景,也能成为人们乐于聚集交流的场所。

如Coco购物中心(图4),公共开放空间的形态变化通过多层次交通系统,将不同层面的活动场所串联成为一个整体,打破了以往公共开放空间二维平面空间的概念。上升、下沉的相互穿插组合,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开放空间,更具层次性和戏剧性特点。这种立体的公共开放空间还可以提供动静相宜、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丰富了城市的风景。

3.2 立体绿化系统

针对商业街区的建设密度高、地面绿化空间少的问题,基于“立体化设计”的理念,力求营造一个垂直庭园城市商业街区。我们在设计中通过利用现有的地面公园、街边绿带与街区中空中的绿化平台、庭院、屋顶绿化、地下庭院绿化、建筑室内绿化等有机融合,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绿化景观。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绿化面积,而且为人们提供充满新鲜体验的休闲、购物、娱乐的城市商业街区绿色景观环境。

4人性化设计

物质与精神构筑了人类的整个生活领域,人们在追求物质和精神利益的同时,不断地在改造着整个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从简单、单一朝着复杂、多样化的发展。由此产生了符合人们心理需求,满足现代城市要求的立体化商业街区。(1)立体化的商业街区便于营造商业氛围,活跃人们的城市生活:立体化设计使得商业空间从地面延伸到空中及地下,增加了商业街区中的商业面积,给予人们对商业文化更多的需求。(2)人车分离体系:街区立体化交通网络彻底地将人与车分离,把人们从机械交通的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并在商业环境中设置休息长椅、立体绿化、景观小品等设施,营造悠闲、舒适、轻松的步行商业空间环境。(3)空中庭院:在中国传统的园林中,高处多置“台”,即《园冶》所谓:“高方欲就亭台”。 我们对“台”进行叠合地绿化设计,形成了立体式的庭院,并将庭院上升到空中,成为空中庭院。在商业街区的组团节点中设置空中庭院,能使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都能感受自然,亲近自然。

5结术语

现代主义的功能分区让城市生活的各要素相互分离,彼此割裂。城市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与利用,城市集约化效应相对来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传统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聚会场所逐渐为机动交通做出巨大牺牲。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商业街区的立体化设计的研究,利用立体交通网络,整合公共开放空间,立体景观绿化系统等设计手法,营造生动宜人的商业街区,从而提升城市活力。

(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刘念雄.环境魅力与社会活力的回归 [J].世界建筑,1998,102 :20 - 24.

[2]陈晓扬.香港空中步道城市设计的启示.华中建筑,2004,(2).

篇2

关键词:褐石风格 住区规划 商业街模式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sign of Yingkou City brownstone style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planning project cases, introduces a new mode of commercial street and residential villa residential integration, the paper illustrates and from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community function.

Keywords: brown stone style commercial street planning area.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风格的定义

运用褐色的石材和砖石以及红砖建造的建筑,兴起于欧洲,兴盛于美国纽约。褐石建筑是纽约和新英格兰大多数历史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多属于联排式住宅,建于整个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这类建筑得名于赤褐色砂石——一种沿用至二十世纪初的建筑材料。这类房屋与相邻住宅共用一面墙,由此形成长排的房屋建筑,成为了纽约许多街区的风景线。厚重的墙壁、精致的挑高天花板、装饰壁炉或实木壁炉,还有雕饰的门厅,以及褐石街区独特的铁艺灯影、山花坡顶、八角飘窗、咖啡街角、被艺术化的景观小品,组合而成一幅文艺和奢雅的生活画卷,由此演变成为褐石风格。褐石风格代表着一种中产的、富足的、美好的、雅致的生活状态。

项目鸟瞰图

2.褐石住区规划设计 营口锦联-经典名郡项目位于营口市站前区东部,属于老城区核心地段。整个项目意在打造营口市第一个“褐石”风格洋房社区,以洋房、小高层及高层住宅进行组团规划,区内引入商业内街,并对城市广场优化设计,配以大型超市和独立公建提升区域价值和社区生活质量,使街区与住区完美结合,形成整体性强的优质社区。

我们沿项目临市政路一侧设置了褐石风情商业街,以东侧住区入口为开始,依次设置了市民活动广场、中心会所广场和南侧以超市商铺为主的商业广场。商业街的设置除了满足住户日常商业需求,更重要的是为了创造一种闲适的氛围。通过道路两侧2-3层的商业街围合出宽松的街道尺度,两侧道路种满法国梧桐,树下人们可以悠闲的在室外喝着咖啡交谈,偶尔缓缓驶来的小火车将我们仿佛带到了纽约街头。在社区内部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景观节点将人们带入一个平和宁静的生活区。红色砖楼掩映在绿树繁花之中,这里仿佛如世外桃源一般安详。连接入口广场与市政广场的是我们社区的景观大道,这里布置了艺术化的雕塑,水景喷泉。穿过景观道便可以进入封闭的组团内部。每个组团由3-4栋楼宇组成,利用开敞空间又分别形成了组团内部的景观中心。人们可以在这里亲切的交谈,慢步。

商业街内部透视图

户型设计是每个住宅项目的灵魂所在,而整个项目的户型是完全针对褐石所研发出来的全新设计。在设计户型的过程中我们把自己当做住户设想在这样一个充满风格情调社区中怎样的户内外空间才能和褐石融为一体。这让我们想起了诗人卞之琳在《断章》中的一句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于是我们针对不同楼层的户型设置不同的室外空间,通过退台、阳台的设置,让住户能够在不同的楼层看到不同的风景。

3.商业街模式初探

对于住区配套的商业街模式,本次设计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并总结了以下几点:

3.1建筑设计

以低、多层建筑为主,包含中小型独立建筑、沿街商铺等形式;业态构成应做到功能灵活,以休闲、娱乐、餐饮功能为主,辅以部分中小型主力店;考虑到对外营销,尽量减少纯二层商铺,一二层一起对外出售;大型主题商业可以大部分设于二层,但在一层设置出入口;

3.2规模与尺度

长度最好控制在300米以内,不宜超过500米;规模控制在5-30万;步行街宽度与街边建筑高度比值控制在1-2,步行街宽度控制在6-20米

3.3流线组织

商业步行街由一条主流线与多条次流线构成,组织商业单元;主流线宜采用自然曲折的路径,忌宽大,笔直,大一统;共享空间设置尺度宜人的广场,临街面商家露天茶座,供居民休憩并聚集人气;交通组织要做到人车分流,易于管理,给步行者安全放松的交往空间;设置足够停车场,易于到达,易于排空;

3.4地域性

考虑到北方气候,尽量减少纯室外街道,通过架设屋顶,设置半封闭空间;焦点处宜设置主题标志物,为往来者留下深刻印象;此外要注意历史文化与建筑风格的传承;天际线;外立面;建筑细部及材质的运用;地面铺装;门窗;雨蓬;挑檐; 栏杆;广告柱、广告牌、招牌;灯具,灯箱、霓虹灯、LED灯等灯光工程;旗帜等软装饰;花坛、雕塑等小品;电话亭;凉亭、座椅;路牌……

商业街平面图示意

结语

篇3

一、牵头领导

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县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二、协商内容

对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发改地区【2020】1499号)以及省、市相关落实意见,通过深入学习和考察调研,总结当前我县承接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就推进我县承接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案。

三、成员单位

县政协经济委员会、县政协研究室、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科技局、县“四送一服”办公室、县经济开发区、张江萧县管理服务中心。

四、工作步骤

(一)成立调研组。成立调研组,对协商工作全过程进行统筹安排。

(二)召开座谈会。8月中旬召开成员单位座谈会,征求成员单位意见建议,安排布置相关工作。

(三)开展调研。8月下旬-10月中旬开展调研考察,了解实际情况。

(四)撰写调研报告。10月底前根据调研情况撰写调研报告,制作专题片,并广泛征求意见;

(五)召开专题协商会议。11月上旬召开专题协商会议,邀请县委书记及相关县领导参加协商会。具体会议议程如下:

1.播放县政协关于“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调研情况专题片;

2.相关单位分子课题进行发言;

3.相关园区及企业发言;

4.与会人员座谈交流;

5.书记总结讲话。

(六)形成建议案报送县委、县政府。专题协商会议结束后,根据会议协商情况形成《县政协关于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建议案》报送县委、县政府(协商会上发征求意见稿)。

五、子课题安排

子课题发言内容:当前我县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存在困难问题、下步对策建议。

1.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县政协经济委员会)

2.金融服务方面(县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3.土地要素保障方面(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篇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传统的商业街区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变革中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逐渐走向衰落。如何提高旧商业街区的竞争力,激发新的商业活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淮河路商业步行街区消费者随机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商业街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商业街区;消费者;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6004101

1 导论

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区是合肥市著名的商业街区,它承载着合肥发展的历史,是合肥市传统的商业中心。近年来,由于城市快速扩张,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的商业街区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提高商业街区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已经成为很多商业街区开发者急需问题。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是商业街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街区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的体现。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街区消费者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来分析消费者对商业街区的满意度,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商业街区在后期的开发经营过程中有所启发。

2 淮河路步行街区消费者问卷调查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个商业街区能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取决于街区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首先是受消费者个人因素影响。例如职业、收入、消费动机等。其次,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例如街区的可达性,购物的便利性,商品种类的多少和购物环境等。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运用德尔菲法对相关要素进行筛选,着重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1)消费者的性别、年龄、职业;(2)消费者的消费目的;(3)消费者的收入、消费水平;(4)消费者抵达街区的方式;(5)影响消费者对街区满意度的因素。

2.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普遍性,我们分组在步行街区内部和城市其他商业聚集区,以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和拦问的形式,共发放个人问卷1200份,得到有效问卷1073份,有效回收率为89.4%。

2.3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将收集的问卷按照年龄、职业、收入分类,采用百分制,先进行定性描述,然后进行定量分析交叉对比,得到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据统计表明消费水平较低,70%的消费者消费在300元以下。消费的目的主要以购物和休闲为主,平均在街区内停留时间较短,表明商业街区内商业种类不齐全,没有特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对抵达方式进行统计,绝大部分人乘坐公共交通,除了经济原因外,由于淮河路步行街区位于老城区,交通较为拥堵,私家车很难停车造成,很多消费者对街区的交通状况不满意。

3 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因素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我们发现消费者对淮河路步行街区所提出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

3.1 街区功能不齐全,商业档次低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24%的人对于街区目前的商业状态不满意。街区目前以服装零售业为主,主要满足中低端消费者的购物需求,缺少高端品牌。高消费的人群会选择到高档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高消费人群少,影响整个商业街

区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与简单的购物,更多的消费者开始享受购物以外的休闲、娱乐。而淮河路步行街区目前缺少娱乐和休闲的设施,街区功能不全。

3.2 交通拥挤,停车难

调查数据显示17%的人对该区域的停车不满,街区位于老城区,交通压力大。街区内部以步行街为主街,周边小街巷较多,纵横交错,但是利用率很低,很多摊点又占道经营,加大了道路的拥挤度和停车难的问题。

3.3 购物环境差,空间拥挤

据统计表明16%的人对于步行街区的卫生状况和购物环境不满意。街区共有“三街十八巷”,主街与相交的小街巷呈“丰”字型排列,但仅主街人气较高,集中了80%的人流,空间利用率低,人员拥挤。再加上街区建筑陈旧,商品种类参差不齐、小摊点违规摆放,使得治安和环境都受到了影响。

4 给出的建议和对策

4.1 引入高端品牌,完善街区功能

街区目前可以联合周边新兴的商圈,引入高端品牌。在满足现有中低档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开拓高端商品区,提高商业档次。同时提高街巷的利用率,增加休闲和娱乐场所,弥补街区功能不足的问题。

4.2 疏导交通,规范商业摊点

通过对街区内周边附属街巷的疏通,规范交通规则,对街区内进行系统管理,让街区内人流和车流分开,加大商业街区的可达性并改善街区内的交通状况。与此同时,对街区内的零售商业摊点进行统一规划,减少占道问题。提高街区可达性,增加消费者来街区的机会,增加街区的吸引力,提高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

4.3 开辟空间,增加绿化和便民设施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除了所购的商品会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购物的舒适度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心情,对于街区来说,购物过程舒适与否,是消费者选择这个街区的要素之一。通过街巷的疏通和商业摊点的归整,可以开辟新的空间增加广场和便民设施,提高消费者的购物舒适度。采用行道树或低矮灌木或者垂悬植物,增加绿色植被,改善街区的购物坏境。

4.4 系统管理,提高质量

完善现有的街区管理体系,让商户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管理体系,共同维护街区的公共卫生和安全,提高商业服务质量,增加顾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肖扬.北京重点商业街区顾客满意度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

篇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规划、挖掘文化、强化特色、提升层次”原则,以创建商业特色街区为抓手,确立历史与现代交融、经济与文化并举的发展思路,把商业特色街区打造成美化城市面貌的新景观,体现城市商贸繁荣的新载体,展示传统内涵和现代时尚的新名片,成为商贸和旅游互动的新亮点,为广大消费者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休闲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规划先行,科学定位。以《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和各镇(区)商业网点规划为指导,按照“提升老街区、建设新街区、创建名街区”要求,遵循“一街一特色”原则,因地制宜,明确各条街区的布局定位、个性特色、业态规模和发展目标,做到理念创新、规划先行。

(二)依托基础,强化特色。充分挖掘原有商业特色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具有古镇传统风貌的商业建筑,依托街区的现实基础,发挥各条街区的商业特色、产业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等方面优势,强化街区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塑造。

(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充分发挥规划布局、政策支持、建设管理、优化环境、提供服务、督促检查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鼓励国内外著名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和商业企业,采用先进的形象设计理念、现代的经营方式和信息化手段,参与商业特色街区建设。

(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确立生态街区、人文街区的理念,强调城市文化内涵挖掘和生态环境塑造,充分反映民心、体贴民情、满足民需、推动民生,积极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安全、方便、舒畅、亲切、诚信消费环境和人居环境。

三、工作目标

以“培育特色、完善功能、加强管理、创建品牌”为目标,秉承“高品位打造、精细化建设、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发展理念,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以点带面,重点推进,对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的现有商业街区实施改造提升工程,用三年时间,重点打造成46条市级商业特色(著名)街区,争取在国家级商业特色街区的争创上有所突破,促进商旅互动,打造城市品牌。着力打造:

(一)以中档百货、精品服饰为主的永康路综合商业街。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依托时代超市、广场等主力商家,大厦、商厦、广场和广场等物业管理单位,通过正确引导,规范管理,丰富业态,提升档次,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示范街。

(二)以餐饮服务为主带动休闲娱乐、百货零售业发展的步行街。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依托步行街商业发展有限公司,针对城区居民、东方丝绸市场商务人员的商务需求,加快对现有6.2万平方米商业设施的整体业态布局规划和招商工作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品牌商家,成为引领城区现代休闲美食的亮点,推动整个街区餐饮、休闲和购物的业态对接。

(三)以美食休闲为主的花园路餐饮街区。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依托水乡、等物业管理单位,通过正确引导,规范管理,提升档次,着力引进一批品牌连锁主题餐饮和休闲餐饮店,成为城区现代休闲美食街区。

(四)以真丝绸面料和服饰批发、零售为主的北路真丝绸特色街区。镇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依托荡口社区、丝绸房产物业等管理单位,通过发掘丝绸文化历史积淀,正确引导,规范管理,创“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逐步改造成集千年丝绸文化、商贸于一体的街区,成为绸都形象品牌。

(五)以明清古建筑风貌为特征经销土特产和旅游产品为主的明清历史文化特色街区。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通过分类引导,逐步形成具有风味小吃、休闲茶室和风味菜馆等的美食街区、土特产为主的购物街区、古玩、字画街区,不断规范管理,提升档次,吸引人气,逐步打造成以传统商业和人居文化为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步行街,以商业繁荣促进古镇旅游业兴旺发展。

(六)以古建筑风貌为特征、经销土特产和旅游产品为主的特色街区。镇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依托镇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分类引导,逐步形成具有风味小吃、休闲茶室、土特产和蚕丝制品销售为主,集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步行街。不断提升档次,吸引人气,以商业繁荣促进古镇旅游业的兴旺发展。

(七)以时尚女装为主的油车路女装街区。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积极引进加盟店、连锁店、专柜等业态,提升档次,着力打造时尚女装街区,形成辐射全市的时尚女装集中销售区。

(八)以精品服饰为主的南路精品服饰街区。镇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通过正确引导,引进品牌服饰加盟店、连锁店、专柜等业态,提升档次,精品服装销售辐射南片区,形成精品高档服饰消费集散地。

(九)以船餐为特色的休闲餐饮区。镇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为管理主体,通过政府推进,发挥交通便利和太湖资源优势,建设形成集水乡渔家船餐特色、生态农产品特色和太湖风光特色于一体的太湖休闲餐饮、游玩娱乐集中区,加强包装宣传,提高在上海等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地区的知名度,吸引外来客源。

同时,着力推进面上商业特色街区的争创工作。对规划新建的商业街区,如经济开发区新商业街区、经济开发区新商业街区、高档美食休闲商业中心等,要精心选址,合理布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吸引更多的品牌入驻。对在建的商业街区,如新城商业街区、中心街,要完善整体规划设计、形象设计,把握业态功能定位,加强包装宣传工作,实行选择性招商。对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的已建商业街,如镇南横服装街和七都镇(庙港)水产品交易一条街等要加强整合、改造,优化整体外观效果,增加公共设施,调整业态结构,增强街区特色。通过卓有成效的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工作,争取到年,镇、镇、镇、经济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各有不少于2条、其他各镇不少于1条市级以上(含)商业特色(著名)街区,全市有12条国家级商业特色(著名)街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成立市商业特色街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经贸委、发改委、建设局、财政局、国土局、文广局、城管局、工商局、公安局、环保局、卫生局等部门以及相关镇(区)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和落实全市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推进工作机制;负责重大问题的协调指导工作;负责各街区年度工作任务的目标考核管理;抓好创建特色商业街区的督促检查和验收工作;做好街区工作动态、信息反馈工作;做好整体策划、宣传以及街区风采展示工作。

(二)积极探索,强化街区管理。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商业特色街区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办法和营销策略,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和开创商业特色街区管理的新模式。按照镇(区)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镇(区)政府负责,建立由建设、城管、工商等部门组成的镇(区)商业特色街区建设管理办公室,配备相应工作人员,明确管理职能,制订好创建商业特色街的规划方案并组织实施。择时组建街区商会,发挥街区民间社团的作用,坚持自我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推动街区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建设“诚信街区”等活动,推进诚信建设,综合运用评比、信息、舆论监督等手段,规范商家的经营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商业环境。加强工商、城管联合执法检查,维护商业特色街区正常的经营秩序,保持街景街容的整洁,加大街区经营业态结构的调整力度,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政策扶持,加快工作进度。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商业特色街区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政策,通过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对创建成功的市级、省级、国家级商业特色街区的管理主体分别给予15万元、20万元、25万元的奖励。各镇(区)要负责落实街区管理的办公场所和办公经费,将街区的户外广告收入专项用于商业特色街区的建设和管理,对创建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对重点培育的街区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各种资本参与。要整合社会商业资源,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争取各方面的财力支持。

篇6

据不完全统计,七成以上观点认为宽厚里遗失了济南老街气息,升级改造并不尽如人意。同时也有少数声音对其后期运营怀有期待。因此,宽厚里开街无疑成为济南商圈的热门话题。

一座城市,或因风景而迷人,或因商业而繁华,或因文化而传承。如何让迷人、繁华与传承彼此交融,在百转千回间迸发出夺目的光芒?这应该是许多城市都在找寻的答案。

当宽厚所成为宽厚里

济南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元素融入之后,原滋原味的老街老巷越来越少,济南好像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当不少人意识到这一点时,具有400年历史的宽厚所街重建之后开放,正式更名为“宽厚里”。

“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老济南,也能体会到新济南。”济南世茂国际广场市场部商级经理叶歆告诉《齐鲁周刊》记者,目前宽厚里街“大部分店铺已开业,更多店铺正在筹备中”。

一提起宽厚所街,很多老济南人的记忆就复苏了,这条解放阁及舜井街片区中的老街,素有“济南市井生活的活化石”之美誉。过去这里既有传统的清代四合院,又有规范的民国时期四合院,不少民居过渡性特征明显,在建筑风格上明显带有济南开埠后中西合璧特征。

宽厚里项目设计师蔡捷告诉记者,宽厚里的街道复原了济南有特色的鱼骨街和若干大院,让古典与历史的场景穿插到现代生活中,使其成为最能表现济南本地文化的地方。

的确,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集成街巷,宽厚里街的复古建筑群落,老济南传统商家林立,开街以来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宽厚里商家销售额更是一路飘红,从街巷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明显看出,真济南、老济南味道在这里俘获着泉城人的心。

记者看到,武家铺子、黄家烤肉等老济南的老招牌就在主街入口处,而游客喜欢的阿水大杯茶、烤鱿鱼摊铺虽小,却同样不可或缺。叶歆称,宽厚里除了“生意摊”,餐厅大都定位于“夜生活商业圈”,傍晚五点之后开门纳客,其最大特色是传承老济南味道,打造夜生活街区。因此,她特别推荐了以重庆火锅为主营业态的餐厅“忆江州”。

如果说宽厚里是一顶古朴而珍贵的凤冠,美食则是冠顶熠熠生辉的明珠。但宽厚里不仅仅是美食,这片仿明清建筑群看上去有很多亮点,不经意间能让人有些老济南的回味。因此,有人说到宽厚里,应该放慢搜店的脚步,放下美食攻略,将目光投向店面以外的地方,来一场非主流游荡。但记者还是推开了“忆江州”的门,工作人员却称现在“不接客,五点之后正式营业”。

成都的宽窄巷子,福州的三坊七巷,不少热爱旅行的济南人并不陌生。这些保留了老街巷本土特色的商业街,凭借“老味道”赢得人们喜爱。如今济南有了宽厚里,好像弥补了“宽窄巷子”的遗憾,但也有业内人士对新的商业姿势焕发活力心生疑问,“新瓶”真的能够装“老酒”?

去世茂化的商业模式

宽厚所街前身为“王府南街”,其北侧有东、西小王府,如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9月底开街以来,不仅吸引众多泉城市民关注,媒体也纷纷报道。

“七成以上观点认为宽厚里遗失了济南老街气息,升级改造并不尽如人意,但也有少数声音对其后期运营怀有期待。”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开街的为宽厚里项目一、二期,三期、四期仍在建设中,地处原来的老舜井街东侧,主题为舜文化,即将复兴舜祠。

“虽然主打文化牌,但宽厚里不是宽厚所,如今它是一条新兴商业街,世茂的目标是如何让老街区散发新活力。”叶歆说虽然为世茂商业项目,但街区名片尽量去掉“世茂”二字。

叶歆办公室有张宽厚里招商及营业业态报表,上面写着:11月份房租完成进度100%,开业率98%。她告诉记者:“世茂作为承建方,与其他商业体承建方不同,所有宽厚里商业房产不管承租还是一手买主以及商业项目,均实行统一管理,对商业业态和外观装修也统一核查,不符合宽厚里商业定位的业态均不能营业。”

而被问及正在建设的三期以后项目,叶歆说年初就已全部卖完,而入驻的商家有的是业主自营,有的是租户。

据了解,宽厚里正对解放阁一所500平大宅院,已2500万元卖出,因地处招牌入口处,世茂与买主商议后决定暂留经营招商权,由世茂商贸组派专人与星巴克洽谈入驻。“星巴克很乐意入驻,但目前只需200平,至于那300平如何做,世茂很谨慎,目前还在筹划中。”

谈到被诟病的老街宽厚所街的古貌全无,叶歆打开电脑上的一个文件夹,“这是济南档案馆发来的宽厚所街老照片,改造前的老街区基本是居住区,走访很多老住户都希望拆迁升级。拆迁中保留了金家大院(宽厚所街55号)与浙闽会馆,至于是否是济南的新名片,还得留给后人评判。”

谁能代表老济南?

在很多外地人看来,济南人宽厚,而“宽厚里”名字正好与此有关。

曾有一种说法是,早先的宽厚所街西首路南有家慈善机构叫“宽厚所”,该街因此而得名。济南著名城市学者牛国栋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可信。但无论如何,这条街都彰显了济南人的宽厚、大度历史遗风,并流传至今。因此,有人说无论是“宽厚所”还是“宽厚里”,都能代表老济南,是名正言顺的济南名片。

对此,同样被人诟病。认为一条街道,而且是一条新兴街道,很难成为一座城市的代表。

近年济南商圈业态变化很大,百盛业态关门曾引发大面积讨论,泉城路商业街由热转冷,也面临升级之迫切。百盛关门之后,北面新矗立的“红尚坊”也一直波澜不兴,而几年前建立的泉乐坊,虽然属“小家碧玉”,却不温不火。围绕泉城路金街位置,只有老牌“芙蓉街”人流穿梭,虽然业态面临“脏乱差”的诟病,但毕竟人气如流,也成为外地旅游者向往的“济南去处”。

一座城市,或因风景而迷人,或因商业而繁华,或因文化而传承。如何让迷人、繁华与传承彼此交融,在百转千回间迸发出夺目的光芒?这应该是许多城市都在找寻的答案。

今年3月,济南市政府颁布实施《加快济南市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其明确提出,培育特色商业街区要挖掘泉城优势资源,以商业为主线,将泉水景观、传统街巷、历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建设独具泉水特色的商业街区。

对此,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会员主任韩健徽来济考察时曾称,济南“不仅具有悠久的商脉文化传承,而且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泉水资源,建设和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得天独厚”。

“特色商业街区的发展建设,改善了城市面貌,凝聚了商业氛围,增加了本地和外来消费,是济南的名片,也是济南的金橱窗。”济南市商务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也称,济南目前已经形成29条一定规模的商业街区,泉城路、芙蓉街、泉乐坊、英雄山文化休闲商业街区、张庄路茶文化特色休闲街区、花园路、山大路科技一条街等,都已成为省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商业街区。但这些商业街区的活力如何再激发,却是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据悉,除英雄山文化休闲商业街区目前已被正式授予“中国特色商业街”称号,济南今年计划组织对泉城路、啤酒厂、芙蓉街、百花洲等街区提升改造,打造成类似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类型的特色商业街区。年内还将命名4条市级特色商业街区,打造济南商业“名片”。同时,推动特色商业街区建设与其他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服务消费。济南市今年将重点打造的百花洲、红尚坊、齐鲁国际美食城和滨河天成・潮合汇等特色商业街区。

篇7

自然环境是产生具有地域特色空间环境的首要因素,对地方性的其他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商业街区的设计要继承与体现自身的地方特色应首先从尊重和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包括与地形的结合、对气候的适应及对当地植被和动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等。

1.1与地形的结合

地形特征是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顺应地势展开设计不但是对原有地貌的尊重,也是体现建筑地域性特色的最直接的方法,还可以减少投资的成本。商业街区的设计也要充分利用地形,尤其是山地滨水等特殊地形环境。与此结合的设计将具有独特的场所特征,利用地形展开设计,不仅形态变化丰富,而且使社区景观与文脉中心相互呼应。

1.2对气候的适应

气候条件决定了文脉和它的表达方式。我国南北方地域气候的迥然不同,建筑风格也大相径庭。气候特征在对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上的影响主要在于商业街的布局形式对社区整体布局的日照通风等方面的影响,及对景观植物的选择等。如在北方应注意阳光对社区活动空间的作用,特别是清晨和傍晚,尽量使阳光可以直接照到社区中心;在南方商业街布局,要与社区整体布局协调注意社区整体环境的通风。比如利用住宅底层架空的空间形成商铺,具有传统户外空间形态的过渡和转化,很适合南方多雨湿热的气候特征。而且它们在空间上的联系作用能够促进居民间的交往,另外,南北方社区对植物种类和绿化方式应分别针对各自的气候特征进行选择。

2商业街区地域性特征的人文环境研究

人文环境层面包括一定地域环境中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观念习俗、建造技术等商业街区地域性特征的人文环境设计。应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并要注重传统文脉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2.1历史文脉的继承

在漫长的城市演变中,传统的户外空间形态已成为居民习惯和熟悉的生活与交往的场所,因而既能适应人们的实际需求又能够唤起他们的情感,如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上海的里弄等现代商业街区的设计,可以从这些传统的街道空间与居住空间中可提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户外空间形态。另外商业街区在色彩和空间高度等方面要与当地传统文脉特征协调,要考虑整个区域的色彩特征及新与旧的结合对于地域性建筑风格形式的借鉴,不能仅仅停留在符号化的装饰语言上,尝试以传统的基本原则去构筑新的功能空间,以满足当前社会的生活需求。具体可以通过研究提取和引用传统建筑与场地结合的基本范式和原则,使现代建筑以新的技术手段和形式去诠释这些传统原则,从而创造出一种形式完全不同但特征相似的新地域风格。如万科第五园,对传统江南水乡民居风情的现代表达中,抽象出传统江南民居及庭院空间的语汇,如白墙、黑瓦、山墙面等,另外片墙与水景的组合给人以轻盈优缓的心灵感受,在空间上以各式庭园的穿插组织将室内外空间结合起来,体现出富有现代感特殊传统文脉情怀。

2.2反映地域传统的建筑材料及技术的运用

在现代建筑中使用融入了地方情感的传统材料和具有独特智慧的传统技术,显示出一种对于传统材料和技术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既体现出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文脉的尊重,也是出于对人的关怀。现代地域性建筑对传统材料的应用,要注重创新性现代建筑的地域性特色,强调与时代思想的合拍,因此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地传统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重视此时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在创新方面将传统与现代材料结合起来表现是常用的手法。

2.3时代精神的表达

对地域性建筑文脉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传统建筑的研究总结上,关键是要寻找传统建筑和当地环境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契合点,并将之运用到当前的建筑创作中去。时代性的表达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新奇和标新立异,而是要以演进的观点看待传统文脉,将其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与现实生活及未来发展相结合,既包涵时代精神又继承地域传统。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现代社区建设呈现多元化与个性化、市场化与人性化及高科技信息化的发展特征,因此在商业街区设计中要注重以上特征的表达。

2.4加强居民参与

当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所处环境持续地施加影响时,社区文脉就会形成。国内外经验表明,良好的社区文脉生活氛围的形成是所有社区居民经过较长时间的共同生活、共同参与社区营造活动的结果。在社区空间中,建筑作为固定特征的因素,起到的更多的是物质载体的作用,而经由居民参与塑造的半固定特征因素,更能表达居住者集体的审美意识文脉特征和阶层属性。这是赋予居民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的基本条件,这一点在传统聚落中有十分明显的表现。

篇8

大家好!我是安阳安阳古城保护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韫,很高兴大家参加今天县前街片区运营交接会。

城市因文化而兴,文化因城市而盛,千年安阳老城是我们共同的生活家园。古城保护公司作为安阳市古城保护整治复兴工作的实施主体,肩负着挖掘古城文化内涵、延续古城血脉传承、展现古城历史底蕴、重塑古城发展活力的重要使命。

县前街是安阳古城公司征收改造并逐步投入运营的一条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将复现彰德府前繁华商业街区的景象,同时融合现代城市商业街区的品牌和场景。将县前街打造成一条古今碰撞又古今辉映的文化情景商业街区。街区将融合传统饮食老字号、非遗文创、品牌饮食、酒吧休闲等多种业态。

在运营方面,县前街将会把安阳文化与现代商业场景进行深度融合,适宜各层次消费群体的基础上又能对年轻活力消费群体产生极大的吸引和互动。我们将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展览演艺。丰富县前街的游览和消费体验,塑造网红街区。最终目标让县前街成为在吃中玩乐,在购中游览,在住中休闲,在游中忘返的多元素融合旅游体验地。并让县前街成为城隍庙-高阁寺片区的运营先导街区和人气磁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古城公司与河北涉川商业管理公司强强联合,共同运营县前街。古城公司负责县前街的战略方向和重大活动举办。涉川商业作为运营主体负责县前街的具体运营工作。

涉川商业是与清华同衡设计院战略合作的古城文旅商业运营商,在正定古城、衢州古城、张家口古城等地有丰富的古城文化旅游街区运营经验。涉川商业今年3月底入驻县前街以后,主要工作是沿街空余商铺的招商和五一开街的筹备工作。短短两个月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成绩:县前街沿街商铺已经满租。五一期间县前街也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亮相,良好的街区商业氛围让市民游客对县前街有了重新认识。县前街的运营工作也得到了安阳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引入专业运营公司成为县前街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篇9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 地域性 ,历时性特征, 风貌特征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to 72 cases of pedestrian street are analyzed.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e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as the city public life of the main places, become the important stage for regional design.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face diachronic and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mmercial walk street regionalism is building is worth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oint of growth

Keywords: commercial pedestrian street, regional, diachronic characteristics, style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F71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商业步行街。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拥有较好地方风貌的街区遭受了破坏和毁灭,似乎现代建筑风貌的商业步行街盛行一时,但从时间的长轴来看,建筑的地域性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表达地域性风貌的商业步行街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总的数量中占到了主要地位。商业步行街成了地域性表现的重要舞台。

地域性-国内商业街的主要风貌

为了弄清我国现代商业步行街的风貌特点,笔者粗略统计了近30年来建设的72条步行街的风貌特征。选取的范围包括27个省级行政区,4个直辖市。具体见图1,表1.需要说明的是:很多商业步行街的建筑往往有不同的风格,这些商业街的风格难以精准描述。因此,本文在对建筑的风格进行统计时,主要是描述其主要的,有代表性的部分。

本研究抽样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商业步行街的72例建筑风格分布中,现代建筑风貌有32例,地方传统建筑风貌34例,欧陆建筑风貌4例,其它建筑风貌2例。其中,地方建筑风貌为主的商业步行街以47%的比例居于首位。现代建筑风貌为主的商业步行街以44%的比例居于次位。欧陆建筑风貌和其它建筑风貌等为主的商业步行街比例较少,二者相加才占9%的比例。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到现阶段为止,“地域性”已成为国内商业街的主要风貌。

2 国内商业步行街地域性的历时性特征

近30年来,国内商业步行街地域性的历时性特征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表现。如图2,3所示。

3地方与非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在各时间段分布图

在1980-1989这个时间段,传统商业步行街占主导地位,地方建筑风貌得到较多反映是必然。在1990-1999这个时间段,由于现代商业步行街得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建筑风格的多样化,能反映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已与非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所占的比例接近,同比1980-1989年则大大下降。在2000-2010这个时间段,现代商业街的发展势头已又接近变成大幅超越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有趣的是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在三个时间段数目变化不大,分别是10例,11例,13例。

图4地方与非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在各时间段变化趋势图

1、较好保留地方建筑风貌的初始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初的10年间。那时经济相当拮据,商业步行街以对传统商业街道整修改造为主。如北京的琉璃厂步行街、南京的夫子庙、合肥城隍庙商业步行街、承德市清风一条街等。

2、地方建筑风貌发展缓慢与现代商业街快速发展的相持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虽然,此阶段内本研究中抽取1990-1999年23个商业步行街案例中有12例属于新改建的现代商业街,在数量上超过了传统商业街。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原有小街小巷的尺度已不能满足各种各样的购物需求,商业街区在这一阶段向着更大更复合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新建的以现代建筑风貌为主。改建的部分商业街仍然尽量维持着地方建筑风貌。如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下九街等。这种商业步行街,一般以内部装修改造和外部道路景观改造为主。如百年历史老街—南京东路,改造的亮点是路中的4.2米宽的“金带。这是一个集中的休憩空间,它集中布置花坛、树池,座椅,雕塑小品等公共设施。

这一时期也有部分商业街因为改造,建筑风格变得混杂,地方特色不再显著,如沈阳中街小东路步行街。还有部分商业街因为改造,地方特色已完全丧失,建筑风格变成了现代建筑风貌为主。如太原柳巷商业街,银川鼓楼商业街历。

新改建为主的如重庆解放碑商业步行街。此街就是以解放碑为中心将它两边的十字型道路改造成的商业步行街。上世纪90年代步行街的建设也开始在三线城市中快速发展起来,如芜湖中山路步行街,湖南常德步行街等。但这些步行街在过于快速的建设过程中不太重视地域文化的建设,地域特征不强。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商业街的地域性表现在减弱,这一点在三线城市的步行商业节建设中更加明显。

3、现代商业街继续发展与向传统回归并肩的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和技术的进步,现代商业街继续高歌猛进般发展。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苏州圆融街。这是一条是向更加现代化,高科技方向发展的商业街。该街学习了拉斯维加斯的天幕,在近500米长的步行街区中设计了全由LED构成的天幕,人们可以尽情品味时尚的声光艺术所创造的梦幻般效果。

不可忽视的,或许正是现代建筑的大发展,反而使人们注意到传统精神的失落。这一时期商业步行街发展另一个倾向则是向传统的回归。1999年改造,2007年建成的上海新天地中西融合、新旧结合,在保留了地方建筑特色的基础上成功的融入了现代商业元素,其成功的模式已经成为业内标杆。2003年改造,2008年建成“宽窄巷子”则是另一个成功的典范。该项目以“成都生活精神”为线索,在保护建筑的原真性的基础上再现了“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成功的打造了城市的新客厅。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现代建筑风貌的商业街占了主流地位。但后期对传统回归的趋势仍然表明了:在国际式的浪潮下,地域性的设计不但没有被淹没,反而表现了更加顽强的生命力!

3 国内商业步行街地域性的风貌特征

前述研究表明在72例我国的商业步行街中,地方建筑风貌占主流地位。在这34例地方建筑风貌商业步行街中,主要的风貌构成详见表2。

4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 特色商业街 竞争力 影响因素

一、特色商业街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特点

特色商业街在功能多样性、地域延展性、产品独特性方面与一般商业街不同,同时在商品结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特色商业街竞争力是特色商业街综合实力的表现,影响个因素包含很多子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同时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其次,特色商业街的建设涉及到三对矛盾:一是街区改造建设方、街区商业经营者,以及街区内居民的利益矛盾;二是社会、环境、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三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冲突。再次,特色商业街是一个独特的“混合体”,不仅产品独具特色,而且建筑空间和历史人文等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特色商业街竞争力影响因素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二、特色商业街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特色商业街竞争力是指特色商业街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反映其生存状况和发展潜力的能力,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部空间因素。在特色商业街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良好的外部环境,较多的发展机遇,以及政府对特色商业街的支持,会对特色商业街的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其外部空间因素主要有:外部交通系统、人口规模和特征、劳动力保障等。(1)外部交通系统。外部交通系统指的是消费者能够选择到达特色商业街交通的多样性和便捷性,成熟和发达的特色商业街是不允许运货车辆通行的。(2)人口规模和特征。人口规模及特征包括人口总量和密度、年龄分布、平均教育水平、总的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口变化趋势,以及到城市购买商品的邻近农村地区顾客数量和收入水平。(3)劳动力保障。劳动力保障不仅是衡量特色商业街及其商圈内的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特色商业街内商家经营能力的指标,其组成部分主要是管理层的学历和工资水平,以及普通员工的学历和工资水平。(4)经济情况。经济情况是对主导产业、多角化程度和项目增长性等的分析。特色商业街的主导产业是其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若特色商业街内大部分产品是与主导产业相关的产品,那么该产业的发展前景就会直接影响特色商业街进一步的发展。(5)竞争状态。任何一个特色商业街都可能会处于商店过少、过多和饱和的情况。商店过少的特色商业街内只有很少的商店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特定产品与服务;商店过多的特色商业街则相反,会有太多的商店销售特定的产品与服务,以致每家商店都得不到相应的投资回报;饱和的特色商业街商店数目应当恰好满足一定数量的人口对特定产品与服务的需要。(6)政策法规。政策法规主要包括税收、营业限制、规划限制,以及租金。对于特色商业街,不同商店和不同产品的税收对于各个商家的吸引力不一样,宽松灵活的政策能吸引更多的有实力的商家。

2.内在资源因素。内在资源因素是影响特色商业街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其来源于内生变量。从单个的特色商业街来看,特色商业街内在的资源和能力决定着特色商业街竞争力的强弱。根据不同资源和能力对特色商业街竞争力作用的不同,其内在资源因素包括业态结构系统、内部交通系统、建筑空间系统等。(1)业态结构系统。业态结构系统指的是业态构成比例。特色商业街同普通的步行商业街不同,特色商业街的业态构成必须是以专卖店为主,同时兼顾商业街的娱乐功能,配以一定比例的其他零售业态的商店。(2)内部交通系统。。内部交通系统指的是消费者在特色商业街购物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主要的影响因素有道路曲折度、节点数目与多样性、行人流线和景观的结合度,以及无障碍设计等。(3)建筑空间系统。建筑空间系统不仅在功能上要满足商家摆设商品的需要,还必须为消费者购物提供方便,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要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4)商业信誉。商业信誉是由特色商业街内企业的竞争力高低决定的,商业信誉好的企业有助于提高特色商业街竞争力,反之则阻碍特色商业街竞争力的提高。(5)商店环境。商店环境是影响消费者对特色商业街综合满意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商店环境好能营造出更好的购物环境和氛围,从而提高特色商业街的竞争力。(6)环境系统。从特色商业街的整体功能来看,环境的改善可以提供有益的生态环境,能够降低街道上的噪音并且减少空气污染。(7)附属设施系统。附属设施系统是特色商业街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作为室外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给人们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8)规模布局系统。规模布局系统指特色商业街的规模,包括特色商业街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三部分。

3.内在历史人文因素。内在历史人文因素是区别于外部空间因素和内在资源因素而影响特色商业街竞争力的因素,不能简单纳入其余两部分的范畴。内在历史人文因素和内在资源因素一样来源于内生变量,但内在历史人文因素从精神层次上影响特色商业街长远发展,是特色商业街的独特文化。反之,特色商业街的发展又加深了历史的沉淀。内在历史人文因素可以由历史文化和街区居民价值观来评价。

三、特色商业街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

特色商业街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可以多层次的揭示不同特色商业街竞争力水平差异的内在原因。根据特色商业街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构建了图的特色商业街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体系。

参考文献:

[1]陈莉张光忠:商业街建设的战略、战术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第6期

[2]杜岩:商业街的价值塑造.商业时代,2002,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