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长效机制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务管理长效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税务管理长效机制

篇1

关键词:银行服务;管理机制;银行效益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8―0058―03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金融产品和高科技服务手段日益趋同化的情况下,令客户满意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正在成为商业银行赢得客户的主要手段,成为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有力武器。因此,认真分析银行服务工作的特点,研究当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服务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对银行今后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银行服务工作的再认识

从银行服务工作本身来看,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服务工作具有长期性和整体性。它不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任务,这也就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依靠搞一、两次活动,就想要提高服务水平,而必须长期坚持,全员参与,整体联动;二是服务工作质量容易出现反复;三是服务工作对银行效益提高的作用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在经营业绩上无法立竿见影;四是服务工作做好是“小概率事件”。一次服务不到位就有可能引起轩然大波,被客户投诉,被媒体曝光。以上几点决定了银行服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需要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工作精神,需要全行上下共同行动起来,齐抓共管。

吸收存款、营销贷款和发展中间业务是银行的本职工作,所以做好这些工作是天经地义的,但对于做好服务工作,在认识程度和实践力度上还有一定差距。实际上,在企业性质划分中,商业银行属于金融服务业,服务工作质量的高低对银行客户营销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做好服务工作本来也是商业银行的本职工作。建行河南省分行提出的“三个服务”勾画了一个系统的、立体的服务轮廓,即:从系统内部看,着重要实施“上级为下级、二线为一线”服务,在系统内部树立起“下级是上级的客户,一线是二线的客户”的经营理念,用对待客户的态度和营销客户的力度,来对待我们的下级和一线员工,真正建立起“内部客户”的服务系统,实现员工满意;从系统外部看,着重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真正达到“银行为客户”服务的目的,实现客户满意。由此可见,内部客户服务系统的建立是“基础”,只有有了完善的内部客户服务系统,才能真正形成全行为客户服务的局面;而全行为客户服务是“落脚点”,是检验银行内部客户服务系统是否有效的“试金石”,可以集中反映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实践中的落实程度。

二、当前银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考核管理机制看,银行服务尚没有纳入正常的绩效考评机制

银行作为服务窗口行业,其服务的好坏最终体现在客户的满意度上,而要让客户满意,就必然首先要让员工满意,只有满意的员工才可能提供满意的服务。要让员工满意,根本上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让员工有一个满意的收入,使其能有一个较满意的生活质量;二是为员工的职业生涯搭建一个良好的舞台,使其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示才华、实现人生的价值。由此可见,要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就必须使服务工作与员工的收入水平、职业生涯发展联系起来。而就目前银行的情况来看,一是服务水平的高低与财务资源的配置联系不紧密,二是服务水平的高低与员工的岗位晋升的联系也不紧密。银行目前财务资源配置主要是由经济增加值、等级行评定和KPI指标考评结果来决定的,前者决定了全行的整体工资与非工资性费用水平,后者又对基层行管理者工资水平和经营业绩有较大影响,但在这两个指标体系中,均没有关于“银行服务”的指标,这就是说,作为基层行管理者和员工的收入、经营业绩,与其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高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从某种角度上讲就是一个“先天的制度缺陷”,这种制度缺陷就使得基层行在提高服务水平的时候,不得不从其有限的费用中再挤出“一小块”来用于这项工作的开展,但由于数量太小,实际上达不到激励的目的。因此,把服务工作纳入绩效考评机制,使其与员工的收入水平和职业生涯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是今后提高服务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从服务管理标准看,服务质量衡量标准尚不够量化和具体化

提高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这样的标准能够说明到底什么样的服务才是好的,什么样的服务是不好的,从而经过考核评比使服务工作水平得到持续的改进和提高。就目前来看,不能说没有服务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标准要得到真正的落实还有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很多描述不够细化、量化和具体化,无法进行准确考评,无疑会在实际执行当中让人难以把握,在考评管理时无法检查评比。以上这些分析,也许很多人觉得很繁琐,都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把服务标准细化和具体化到这样的程度,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很难检查评比,最终结果是不了了之,长此下去,柜面服务也就很难得到持续的提高。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把我们的服务标准进行细化、量化、具体化,使它们变成在实际工作中可考评、可衡量的标准。

(三)从内部客户服务看,内部服务的管理机制和价值实现途径还不清晰

建行提出的“三个服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上级为下级、二线为一线”是内部服务问题,是基础,“全行为客户服务”是外部服务问题,是落脚点。如果说后者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从对考核标准细化、量化、具体化着手,最后有可能从考核管理上解决的话,那么对前者即内部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我们目前还没有从管理体制上明确,还没有找到对内部服务的质量、数量进行价值衡量和支付的方法。这一方面导致了我们无法对内部服务的诸多主体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内部服务的好坏无法进行价值评价和支付,这就使那些提供“劣质内部服务产品”的部门和个人有了可乘之机,使那些真正提供优质服务产品的部门和个人的价值得不到保证。长此以往,就会像货币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那样,出现“劣质的内部服务产品驱逐优质的内部服务产品”的现象,从而使内部服务态度、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差。更为重要的是,内部服务的好坏对“全行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内部服务的日益恶化就会导致外部服务的态度、质量和效率的恶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由此来看,内部服务的管理机制和价值实现途径的建设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四)从客户关系管理看,对优质客户和大众客户的服务关系处理还不到位

当前,银行对优质客户的服务应当说是日益改善,但对大众客户的服务还有一定的差距,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这既有观念上的因素,同时也有执行的原因。实际上,如果仅仅从客户价值贡献度的角度来看,优质客户和大众客户享受不同的服务待

遇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优质客户理应成为银行服务的重点,理应享受到差异化的优质服务,如贵宾室、理财室、专职客户经理、专业化服务网络和优惠的服务政策等等,都是为银行的优质客户们“量身定做”的差别化的服务手段。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优质客户服务好了就可以忽视大众客户服务,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客户服务工作就有可能走入歧途,客户满意度和社会形象就有可能下降,最终使银行的竞争能力和价值创造力出现下降。这是因为:一方面,优质客户不是与生俱来的,它脱胎于大众客户,成长于大众客户,是大众客户中的佼佼者,所以大众客户是优质客户的发源地,我们只有拥有雄厚的大众客户资源,才有可能产生出越来越多的优质客户。

另一方面,建设银行已经是上市公司,虽然股东价值最大化是其经营的主要目标,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社会公众形象,因为银行是高负债和高风险的企业(负债率一般在90%左右),它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社会公众的信任及由此带来的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和信誉,而这种信誉和形象好坏的主要“投票”者是占比80%左右的大众客户,尤其是在政府和各种社会机构所作的服务质量、社会信誉等的社会调查中,大众客户更是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不妥善处理对大众客户的服务问题,对银行的社会形象提高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提高服务水平的路径

针对服务这项基础性管理工作的特点,针对做好“三个服务”的工作要求,针对银行当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管理问题,笔者认为,要用长远的眼光,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按照“可具体化、可操作化、可度量化、可考评化”的基本思路,来打造银行的服务管理运行机制,以期服务质量越来越好,服务效率越来越高。

(一)把银行服务质量和效率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绩效考评机制中来,以机制的力量来推动银行服务水平的提高

当前,从观念上看,在绝大多数银行员工中,“以客户为中心”的意识已基本形成,有了这个思想基础,服务管理机制建设就有了条件。一是应把银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指标纳入各级管理者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中来,使管理者的收入与银行服务建立直接联系,使各级行服务质量好坏“立竿见影”地体现到管理者收入中,使其不但在思想上重视,而且在实践中真正增加工作力度,切实做出实效。二是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指标作为各级行财务资源配置的指标之一,使其对全行的财务资源分配产生一定直观影响。使提高服务质量工作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从强制管理走向经济利益引导,并在柜面员工的绩效工资构成中,加入业务量工资,真正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以此促进服务效率的提高,从而用利益机制引导广大员工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优质服务工作中来。三是树立榜样,不断加大精神激励力度,大力弘扬优质服务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带动优质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制定细化量化的服务标准和服务应急方案,出台相应的管理细则

细化、量化的服务标准是服务管理的基础,相应的管理细则是服务质量的必要制度支持,而各种服务应急预案,则是有效地应对各种客户投诉、灵活处理各种非常规客户需求的有效措施。一是以省分行牵头,组成课题组,专门研究服务管理标准的细化、量化、具体化问题,形成制度规范在全行推行。实际上,这项工作各二级分行都在进行,比如建行洛阳分行近期推出的《洛阳分行柜面服务标准及违规行为积分管理实施细则》,就是对服务标准细化、量化、具体化的初步探索。另外,其他二级分行也有类似的办法。但总体来看,这些管理标准还不够量化,管理细则还不够具体,很多服务中的具体环节还没有包含进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制定应急服务方案。即针对容易引起客户投诉的事项,专门研究针对性措施,并形成案例集,让各行柜面人员学习掌握,以应对各种突况。针对不能按照正常的制度规定或业务流程办理的业务,应当进行“归纳研究”,按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在不违规的情况下,制定措施办法,解决客户的问题,满足客户的需求,达到客户的满意,否则,遇到了这些情况后如果生硬照搬制度,必然引起客户的不满和投诉,给我行服务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明确管理职责,构建“责、权、利”相对统一内部服务管理体制

既然服务是一项基础管理工作,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三个服务”的整体轮廓,那么,就应在体制上为其实现搭建一个管理平台,真正形成“权力到人、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利益到人”的管理局面,达到“有目标任务、有时间进度、有考评标准、有结果运用”的管理效果。从目前来看,仅仅柜面服务落实到了部门(个人金融部),但柜面服务仅仅是“三个服务”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想实现“三个服务”的目的,还需要搭建责权利相对统一的管理体制:一是把“三个服务”的职责全部明确到相关部门,尤其是“二线为一线,上级为下级”的服务理念要转化为具体的部门管理职责,明确到部门来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二是在管理职责明确后,需要对内部服务进行价值评定,就像海尔的“内部价值链”一样,对内部服务好的员工和部门要进行奖励,对内部服务中出现的效率低下、质量不高、态度不好的部门和员工要进行处罚,从而形成“以制度管服务”的局面。三是对服务监督检查管理要常规化,不能仅用搞活动的方式来抓服务工作,而应把“常规的服务管理”融入“阶段性的服务活动”之中,以形成常抓不懈、持续提高的局面。

(四)对营业网点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妥善处理优质客户和大众客户服务的关系

一是对营业大厅进行功能分区,使优质客户进入服务的“绿色通道”,使大众客户能够享受标准化的服务。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适度扩大目前营业网点的营业面积,使其具备功能分区的基本条件。有些网点的营业厅,连放上一张填单台都显拥挤,连最基本的功能分区都不具备,更不要说建造贵宾室、理财室或开放式柜台了。在这些网点,要想妥善处理优质客户和大众客户的关系,的确有点难度,所以网点面积必须扩大,这也是提升市场形象的需要。二是增加柜台之外的营销服务人员数量,为客户提供各种差别化、亲情化的服务。要尽量增加柜台之外的经营人员数量,如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网点管理人员等都要从柜台里面走出来,和客户面对面交流,及时发现客户的非柜面需求,排解客户的各种难题,这样既能提高客户的经营价值和附加值,又能和客户交朋友,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更有利于促进网点由“核算主导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三是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优质客户的标准,不断从大众客户中识别出优质客户,并不断完善客户档案。实际上由于各地市经济发达水平、人们的收入水平、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同,不同的地区优质客户是不能用一个标准进行衡量的,从而对优质客户的优惠政策也要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制定,因为也许在郑州、洛阳是大众客户,但在商丘、开封就是优质客户,所以合理制定标准,也是在不同的区域从大众客户中识别优质客户的必要手段。

(五)大胆进行服务创新,不断提升服务管理的技术含量

我国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始于1994年,但笔者认为,真正按照商业银行的规则来运行,只能从1996年金融行业治理整顿后算起,距今不到10年时间。因此,在银行服务上很多东西都是空白,要想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达到“客户满意”,必须大力提倡服务管理创新。一是要向西方发达的现代商业银行取经,如美英等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已超过百年的时间,从它们那里汲取现成的经验,进行“模仿”创新,显然是一条捷径。

(六)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双赢服务文化,营造和谐的服务氛围

服务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多种形式,这里仅从“双赢”的角度进行一些探索。“双赢”服务文化形成,笔者认为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双赢”制度文化设计阶段,即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以客户满意、员工满意为原则,设计服务制度。在这样的服务制度中,一是既要突出体现对员工的尊重、爱护、关心、理解,又要符合银行风险防范安全运营的基本要求;二是要突出为客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当然,这样的服务制度还要花大力气进行研究。

篇2

一、整治范围

全县辖区范围内所有煤炭经销企业。

二、工作目标

(一)取缔非法经营行为。对辖区内的煤炭经销企业、摊点进行全面清理,凡未取得《煤炭经营资格证》的煤炭经销企业、摊点一律关停;对国道、省道公路两侧500米及可视范围内有碍观瞻的煤场、民爆公司炸药库周围590米以内的煤场进行取缔。

(二)严格行业准入。县工信局要加强煤炭准入管理,搞好全县煤炭产业发展规划。新建和改、扩建煤炭经营企业必须符合我县煤炭产业发展规划,必须取得工信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并严格按照经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建设。没有取得经营许可和设计文件没有得到批准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今后,我县不再新批年经销量低于10万吨标准煤的煤炭经营企业、摊点。

(三)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1、严格年检制度。工信局、工商局对煤炭经销企业年检,必须以税务部门提供的纳税证明为依据,对年经销量达不到5万吨的批发类企业,且实际纳税额在50万元以下的企业,不予通过年检,取消其经营资格,坚决杜绝“一证多跨”行为。

2、加强异地办证企业管理。异地办证企业煤场注册地在的,要服从国土、环保、工信等部门监管,到县税务部门办理纳税登记手续;注册地不在的要到县工商、工信、国土、环保、税务等部门完善相关手续,方可正常经营。

3、规范煤炭园区无证企业管理。煤炭园区内有煤场无证企业,符合煤炭园区规划的,完善土地、环评、计量化验设备相关手续后,可以向县工信局申请与有证企业实行整合,上报批准后纳入有证企业范围进行正常管理。

(四)规范税收征管。县整治办协调有关乡镇及税务、工信、国土、环保、公安、供电、工商等有关部门,对煤炭经销企业实行信息共享,综合治税,对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监控,从源头杜绝偷漏税现象发生。

篇3

“四位一体”互动是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各环节的有机结合,以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纳税评估用于税源管理和税款征收,并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又促进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根据省局和州局的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了“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工作,并强化了税源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一、互动机制工作取得的成效:

(二)提高了日常工作质量和效率。“四位一体”互动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对各部门的提报和反馈事项进行统一研究部署,实现了业务工作的统筹安排。通过“四位一体”工作,实现了业务衔接互动和信息资源共享,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工作任务,各查各的税、各做各的表、重复检查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负担进一步减轻,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改善了税收经济环境。通过查管互动、查评互动,进一步强化了行业税收监管,基本达到了同类型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税负公平,在化解基层一线税收管理人员的执法风险的同时,维护了地方经济发展秩序,促进了征纳关系和谐。

(四)提高了认识,加强了组织领导。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我局积极成立了由局长求军扎西挂帅的互动机制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通过广泛宣传培训,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干部,都进一步明确了互动机制的科学原理和认真贯彻落实互动机制的必要性、紧迫性,充分认识到加强税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做到了思想统一、认识到位,工作主动性大大增强。

(五)抓制度,建立了长效机制。我局积极建立和完善各项互动协作制度,制定《某县国税局税收“分析、评估、稽查、管理”互动机制实施办法》。为保证互动机制落到实处,使之成为长效机制,我局在工作中注重责任到人,严格责任追究。

(六)抓分析,有效指导工作。税收分析是税源管理的“眼睛”。为有效指导开展各项工作,我们紧紧抓住税收分析这一重要环节,认真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通过互动机制健全税收分析体系,完善共享数据制度。二是采取计统部门与综合管理科共同分析等方式,实现各部门之间优势互补。

(七)抓核查,确保工作实效。为让互动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核查中,积极获取工商、地税等部门的数据,为纳税评估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资料。实施纳税评估,遵循资料收集、案头评估、约谈举证、实地查验、评估处理的基本程序,坚持案头评估与实地查验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查找原因。

(八)抓讲评,注重狠抓落实。为了将互动工作引向深入,我局对建立、运行互动机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时进行总结,

二、存在的问题:

(一)协调和统一有欠缺。一方面四位一体互动机制需要与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银行、统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对经济的分析就离不开这些部门经济数据的统计资料,由于这些信息不能共享,且部分信息统计时限及口径存在不一致,使税收分析部分指标失真。另一方面目前四位一体互动机制的实施只是初步实现了各部门的"职责"划分,只关注四位一体互动机制下"我该干什么",没有形成"其他部门需要什么"的理念。

(二)信息技术运用有待增强。一是综合征管软件系统内的数据需要提炼、加工后,才能被税收分析所使用,数据分析监控报告滞后,使分析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二是纳税评估没分析系统运用力度不够,人机结合没有实现,大量评估数据人工计算费时耗力。

(三)联动机制的各个环节仍需完善。一是税收分析还停留在对税务部门内部现有数据的分析上,很少渗透到纳税人财务状况、 (四)缺少激励考核机制。一是税源管理本身没有较完善的考核办法,量化的考核标准较少。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主观对比判断,无法准确衡量税源管理工作的优劣,致使税源管理工作奖罚依据不明,影响了以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的办法促进税源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二是四位一体互动机制的运行缺少激励考核办法。

三、建议及对策:

四位一体互动机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各部门、各环节的方方面面,目前应注重税收分析、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各环节的成果转化与应用,将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凝聚和释放出来,发挥部门优势和整体效能,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强化协调配合,保障互动工作顺畅运转。联动机制关键在"动",特色在"联",各部门之间只有真正"动"起来,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应针对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互动机制的相关制度,确保各部门的工作成果可以被其他部门共享和应用。

篇4

“四位一体”互动是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各环节的有机结合,以税收分析指导纳税评估,纳税评估用于税源管理和税款征收,并为税务稽查提供案源,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又促进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实现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根据省局和州局的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了“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工作,并强化了税源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一、互动机制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促进了征管质量的持续提升。征管质量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税收收入。*年我局完成增值税61.2万元,整体收入及增值税单项收入均创新高。

(二)提高了日常工作质量和效率。“四位一体”互动机制通过联席会议对各部门的提报和反馈事项进行统一研究部署,实现了业务工作的统筹安排。通过“四位一体”工作,实现了业务衔接互动和信息资源共享,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工作任务,各查各的税、各做各的表、重复检查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负担进一步减轻,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改善了税收经济环境。通过查管互动、查评互动,进一步强化了行业税收监管,基本达到了同类型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税负公平,在化解基层一线税收管理人员的执法风险的同时,维护了地方经济发展秩序,促进了征纳关系和谐。

(四)提高了认识,加强了组织领导。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我局积极成立了由局长求军扎西挂帅的互动机制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通过广泛宣传培训,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干部,都进一步明确了互动机制的科学原理和认真贯彻落实互动机制的必要性、紧迫性,充分认识到加强税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做到了思想统

一、认识到位,工作主动性大大增强。

(五)抓制度,建立了长效机制。我局积极建立和完善各项互动协作制度,制定《某县国税局税收“分析、评估、稽查、管理”互动机制实施办法》。为保证互动机制落到实处,使之成为长效机制,我局在工作中注重责任到人,严格责任追究。

(六)抓分析,有效指导工作。税收分析是税源管理的“眼睛”。为有效指导开展各项工作,我们紧紧抓住税收分析这一重要环节,认真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通过互动机制健全税收分析体系,完善共享数据制度。二是采取计统部门与综合管理科共同分析等方式,实现各部门之间优势互补。

(七)抓核查,确保工作实效。为让互动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核查中,积极获取工商、地税等部门的数据,为纳税评估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资料。实施纳税评估,遵循资料收集、案头评估、约谈举证、实地查验、评估处理的基本程序,坚持案头评估与实地查验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查找原因。

(八)抓讲评,注重狠抓落实。为了将互动工作引向深入,我局对建立、运行互动机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时进行总结,

二、存在的问题:

(一)协调和统一有欠缺。一方面四位一体互动机制需要与税源管理最紧密的工商、银行、统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对经济的分析就离不开这些部门经济数据的统计资料,由于这些信息不能共享,且部分信息统计时限及口径存在不一致,使税收分析部分指标失真。另一方面目前四位一体互动机制的实施只是初步实现了各部门的"职责"划分,只关注四位一体互动机制下"我该干什么",没有形成"其他部门需要什么"的理念。

(二)信息技术运用有待增强。一是综合征管软件系统内的数据需要提炼、加工后,才能被税收分析所使用,数据分析监控报告滞后,使分析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二是纳税评估没分析系统运用力度不够,人机结合没有实现,大量评估数据人工计算费时耗力。

(三)联动机制的各个环节仍需完善。一是税收分析还停留在对税务部门内部现有数据的分析上,很少渗透到纳税人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状况的分析,对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则很少有深层次的分析和建议。且大多是事后分析,缺少事中及事前分析。二是纳税评估工作方法单一,缺乏广度及深度。评估人员业务素质不过硬和部分评估人员责任意识淡薄,造成评估对象的局限性和评估税种的单一性。三是税务稽查联动执行乏力。从现实的互动机制运行情况看,纳税评估显然成为了核心,相对于税务稽查几乎游离于机制之外。多数的评估案件在评估环节中就已化解,实际工作中为税务稽查提供的案源寥寥无几。四是税源监控不到位。一是处在管理一线的税收管理员更应首先发现纳税人纳税异常现象,而实际是分析环节、评估环节、数据监控环节发现了问题,然后才督促税收管理员去调查核实和整改。二是税收管理员的业务素质不过硬,综合能力不强,造成税源管理的质量不高。

(四)缺少激励考核机制。一是税源管理本身没有较完善的考核办法,量化的考核标准较少。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主观对比判断,无法准确衡量税源管理工作的优劣,致使税源管理工作奖罚依据不明,影响了以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的办法促进税源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二是四位一体互动机制的运行缺少激励考核办法。

三、建议及对策:

四位一体互动机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各部门、各环节的方方面面,目前应注重税收分析、税源管理、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各环节的成果转化与应用,将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凝聚和释放出来,发挥部门优势和整体效能,切实提高执法质量和管理水平。

(一)强化协调配合,保障互动工作顺畅运转。联动机制关键在"动",特色在"联",各部门之间只有真正"动"起来,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应针对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互动机制的相关制度,确保各部门的工作成果可以被其他部门共享和应用。

(二)建立联动信息平台、确保信息共享。一是重点强化税收分析、预警监控、查询分析、数据、报表处理等功能,增加联动综合管理功能,为各部门提供数据处理应用、数据提交整合的支撑点。二是加强四位一体互动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平台开展任务、结果反馈、提交管理建议、工作督查、情况通报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扩大信息量,逐步将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税款申报和入库情况、发票使用情况等纳入税收分析数据的范畴,并尽可能全面地覆盖行业经济信息。

(三)强化各环节职能,做实四位一体互动。一是发挥税收分析导向作用。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税收分析,及时发现反映税源发展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为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提供准确的线索和导向,提高管理效能。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扩大信息量,逐步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税款申报和入库情况、发票使用情况等纳入税收分析数据的范畴,通过国、地税间信息对比分析,直接带动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提高纳税评估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分行业、分税种纳税评估方案,规范评估流程,按照评估重点或疑点纳税人的生产规模、经营性质等情况,分别实施综合管理科评估和税收管理员监控评估的二级评估。对发现的一般问题,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并反馈综合管理科;对发现纳税人存在偷骗税违法嫌疑,需要立案查处的,移交稽查部门查处。坚持务实管理,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整顿规范,以阶段性"战役"推进税源互动管理。三是增强税务稽查的促进作用。坚持以稽查促分析、推评估、强管理的工作思路,使稽查成为强化税源管理的"助推器"。落实稽查与管理双向反馈制度和"一案双查、双报告"制度,由稽查部门通报当月案件查处情况,有针对性的以稽查建议书形式及时向征管单位反馈各项检查的基本情况、典型案例、存在的税收问题、税收征管的改进建议和措施等多方面的稽查信息。以稽查建议为纽带,全面促进征管和稽查的信息互通、执法联动的运行机制。四是强化税源监控力度。根据纳税人规模、行业特点等因素,合理划分税源监控的职责和重点,实施分级分类监控。分解户管事项,进一步分析、充实、调整与四位一体互动机制运行要求相适应的岗位和职责,将税源监控的工作要求落实到岗、分解到人。逐步实现主要依靠税收分析成果开展有针对性的税源监控。对于税源监控中发现的疑点和问题,及时反馈到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稽查环节,促进税收分析质量的提高,为纳税评估和稽查选案提供准确的目标和方向。

篇5

【关键词】 安全费用; 会计核算; 税务处理; 内部稽核

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在境内直接从事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的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安全费用在煤炭企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煤炭企业规范提取和高效使用安全费用,加强安全费用财务管理,对促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安全费用的提取管理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第五条规定,煤炭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煤产量按月提取,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吨煤30元,其他井工矿吨煤15元,露天矿吨煤5元。“16号文”第十五条规定,企业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可适当提高安全费用提取标准。

“16号文”只明确三档提取标准,而不同煤炭企业的开采条件、煤炭赋存情况、煤质情况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吨煤安全生产投入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安全生产投入较重的煤炭企业,可以根据安全投入实际需要,合理提高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并将提高后的提取标准报安全生产监察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财税部门备案;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一旦调整并向相关部门备案后,不得随意再次调整。

二、安全费用的存储管理

(一)关于安全费用存储的规定

根据《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04]119号)第五条规定,安全费用在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内由企业自行安排使用,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允许结转下年度使用。

根据“16号文”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挤占、挪用。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二)关于安全费用存储的建议

目前“16号文”已不再明确安全费用专户存储,笔者认为,为更有效地确保安全费用专款专用,不被挤占挪用,煤炭企业还应设立安全费用专户,将提取安全费用资金与其他资金分开,进行专户存储。笔者建议煤炭企业可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提取的安全费用存储至安全费用专户,并将上月实际发生的安全费用支出,经本单位相关责任部门会审后,方可由财务部门将上月安全费用使用金额从安全费用专户转至支出账户。未经本单位相关责任部门会审通过,不得动用安全费用专户的资金,以便更有效地保障安全生产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三、安全费用的会计核算

(一)安全费用会计核算的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规定,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形成固定资产时,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可用于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二)关于安全费用会计核算的建议

笔者认为目前企业会计准则关于使用提取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不便于企业及时、全面地反映安全生产投入情况。比如2012年3月,甲企业购进一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的设备,设备价款20万元,进项税3.4万元,安装人工费用2万元,3月底未达到可使用状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规定,3月底,甲企业该部分安全生产投入22万元仍在在建工程中反映,容易造成财务部门核算的数据与其他部门统计的数据不一致,不便于企业统计、掌握安全生产投入情况。笔者建议煤炭企业可在“成本”类科目中设置“安全支出”一级科目,在“安全支出”科目下设“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二级科目,在“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二级科目下设置“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更新改造支出”、“完善和改造矿井瓦斯监测系统与抽放系统支出”等十个三级科目,作为过渡科目用于归集安全生产支出。凡是安全生产支出,通过“安全支出”过渡科目核算,然后再根据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项目结转至相应的会计科目,以便于煤炭企业全面反映安全生产投入情况。具体使用提取的安全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1.发生安全生产费用性支出

借:安全支出——费用化支出——三级科目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等

借:专项储备

贷:安全支出——费用化支出——三级科目

2.发生安全生产资本性支出

借:安全支出——资本化支出——三级科目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等

借:在建工程

贷:安全支出——资本化支出——三级科目

若月底已达到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借:累计折旧

贷:专项储备

3.煤炭企业实际发生的安全生产支出超过计提的安全费用时,笔者建议仍通过“安全支出”科目进行过渡核算,然后再结转至正常成本费用或相关资产科目,以便于煤炭企业全面反映安全生产投入情况。

借:安全支出——费用化支出——三级科目

安全支出——资本化支出——三级科目

贷:银行存款等

借:生产成本

固定资产

贷:安全支出——费用化支出——三级科目

安全支出——资本化支出——三级科目

四、安全费用的税务处理

(一)安全费用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

根据《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04]119号)第七条规定,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列支。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执行中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2号)规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核准计提的准备金可以税前扣除外,其他行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均不得税前扣除。即煤炭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若未实际发生支出,则不能在税前扣除。

在《关于煤矿企业维简费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6号,以下简称“26号公告”)未实施之前,关于煤炭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的税前扣除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财税人员。“26号公告”统一了安全费用税前扣除口径,明确指出,煤矿企业实际发生的维简费支出和高危行业企业实际发生的安全生产费用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可直接作为当期费用在税前扣除;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预提的维简费和安全生产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

(二)关于使用安全费用的税务处理建议

“26号公告”规定,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即煤炭企业一旦使用安全资金,用于资本性支出,形成资产的,需要连续10年做纳税调整,极大的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税务处理难度。笔者认为煤炭企业使用安全资金,用于资本性支出,必须做好备查表,以便纳税调整处理;并建议煤炭企业尽量使用安全资金,用于收益性支出,避免形成资本性支出造成纳税调整,以简化税务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条规定,企业购置并使用《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安全生产设备,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即煤炭企业无论是使用提取的安全费用购置的安全生产设备,还是使用其他自有资金购置的安全生产设备,都可以享受该项税收优惠。笔者建议煤炭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财务部门应建议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使用部门、设备采购部门按照规定的标准采购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以充分享受该项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负。

五、安全费用的内部稽核

为更好的建立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费用管理,笔者认为煤炭企业应建立安全费用内部稽核机制,尤其对于大型煤业集团,更应该建立安全费用内部稽核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煤炭企业的安全费用情况进行内部稽核,以保障安全生产资金,确保安全生产投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以下为笔者认为安全费用内部稽核中的几个关注点:

1.由于“16号文”规定,企业可根据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可适当提高安全费用提取标准。笔者认为,在煤炭经营形势较好的年度,应关注煤炭企业是否存在刻意提高安全费用提取标准,用来调节利润的行为;以及将安全生产支出直接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不通过冲减“专项储备”科目核算,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同时还应关注煤炭企业是否存在将年底结余的安全费用冲回,已达到调高利润的行为。

2.由于“16号文”已不再明确安全费用专户存储,笔者认为,为确保安全费用按规定范围使用,不被挪用、挤占,应关注煤炭企业可用货币资金余额是否小于“专项储备——安全费用”余额,如果小于“专项储备——安全费用”余额,则表明安全费用资金已被挪用、挤占。

3.“26号公告”已明确安全费用的税前扣除问题,笔者认为,为降低煤炭企业的涉税风险,应关注煤炭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是否按照“26号公告”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尤其是资本性支出,形成资产成本的,是否按照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另还需关注对煤炭企业购置使用的安全生产设备,是否按投资额的10%申报税收优惠,以降低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篇6

(山西财经大学 财政金融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方式主要是宏观调控,具体的代表就是财税政策。近年来,财税政策也已成为国家扶持小微企业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多方面提出完善财税政策的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大对山西省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关键词 :山西;小微企业;财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089-01

小微企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等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山西财政、税务部门在严格落实国家财税政策的同时,也可根据本省小微企业生存环境和发展状况,借鉴国际、国内其他省份的经验,不断丰富财税政策,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一、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财税政策

(一)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社会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对合格的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担保的机构,我国目前实行免除三年相关税收的政策,此外,还可以采取调整其他税种等措施。政府需通过相关法律依法整治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流程,完善信用担保体制,以防信用危机的出现。

(二)对商业银行进行财政金融方面的调整,带动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服务。根据不同商业银行对省内小微企业的不同优惠政策,以及他们对小微企业的盈利方式和盈利大小的影响,政府可重新制定对他们营业所得税收缴的尺度。

(三)适当地运用集合发债,为小微企业集合发债提供支持。可借鉴大连“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利用财政资金补贴债券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对参与发债的小微企业进行定期补助,尽量降低他们的运行风险,方便债务借贷。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促进民间成立集合债券再担保机构,进行一定的干预,以便及时调控。

二、提高小微企业管理水平的财税政策

(一)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政府要组织小微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增强企业实力;及时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根据山西省小微企业的总体状况,为其经营提供合理的建议;为小微企业提供信息服务,防止企业因缺乏信息而盲干;对小微企业的产业链条也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扶持,进行适当地政府补贴。

(二)激励山西省小微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改善山西省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吸引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前来从业,在企业管理和企业创新方面提升整个山西省小微企业的发展空间。

三、促进小微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

(一)在财政方面进行支持,带动更多力量帮助小微企业进行创新性发展。首先,投入财政资金,促成小微企业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鼓励大学对学生进行创新型培养,让学生进行更多参与创新。其次,财税政策还应惠及专业的信息服务机构,让他们为科研机构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好地为企业创新服务。最后,要鼓励小微企业尽可能的与国外或者国内的大企业进行交流合作,细化并落实在设备引入、员工培训、技术开发等方面的财税支持和便利。

(二)对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政府可格外优惠。首先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要对科技研究准备金的税收进行更多的优惠;在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员工培训、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给予税收上的减免和财政上的帮助。其次,在流转税方面的优惠政策也可激励省内该类型小微企业进行产品的研发,企业的创新。再次,要对小微企业的个人所得税进行一定的优惠,激发他们进行创造的热情,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期机制,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首先不仅要把财政投入的准备工作要做好,在政府的财政投入预算上“下功夫做文章”,还要确保政府的财政投入具有针对性,尤其是要在企业创新环节。其次,要提高社会基金组织对小微型企业的服务力度,扩大服务范围。最后,要帮助小微企业进行创新产品的专利申请,必要时可为小微企业开辟便利通道。

四、加大税收优惠,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税费负担

(一)建立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要长效机制。对于新兴的小微企业,要格外予以帮助,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对于有缴税困难甚至已亏损的小微企业要有足够的耐心。参照国际、国内其他省份的经验和山西省的实践,对现有税收政策的不足之处要进行及时地修改补充。

(二)改进征收方式,将山西省小微企业核定征收变为查账征收。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弱,部分小微企业的利润率较低,选择查账征收的征收方式将更适用他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税务部门要认真对待小微企业的纳税业务,对于他们所提的申请要认真分析,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核定的小微企业,要准确核定企业的应纳税额,避免出现税务金额错误的情况。

(三)提升税收服务水平,减少小微企业的税务成本。健全税收管理体制,规范税收环境,推出更为理性的财税政策,完善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和财政帮助的长效机制;针对山西省小微企业缺乏专业会计人员的情况可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培养更多合格的会计人员,促进企业税收业务的发展,保障山西省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

最后,在不断完善和落实财税政策的同时,山西财政、税务部门要把握好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要做到引导和扶持本省小微企业,干预失灵的市场,不能扰乱、主导市场。

参考文献:

篇7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发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80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结合我省国税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补充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认清形势任务,形成思想共识。

近年来,我省国税系统在推进纳税评估,加强税源监控的过程中,一方面开展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专项整治行动,另一方面切实落实增值税专用发票(含一机多票)的管理制度,同时采取积极谨慎的态度,科学合理地简并、规范通用发票(普通发票)票种,实施集中统一印制,逐步加强了对普通发票的管理,促进了征管基础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普通发票的管理工作离形势任务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区域发展差异的问题。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结合实际工作,认真领会税务总局的《通知》精神,警惕思想误区,克服“两重两轻”(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轻视普通发票管理;重视查处结果,轻视管理过程)的片面和糊涂认识,确立“发票管理无小事”的理念,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继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争取在2010年前实现“机具开票,逐笔开具;有奖发票,鼓励索票;查询辩伪,防堵假票;票表比对,以票控税”的管理新模式,建立发票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发票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二、巩固集中印制成果,提高防伪科技水平。

(一)进一步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普通发票防伪专用品管理的通知》(国税函〔*〕1057号)和省局《关于印发<*省国税系统普通发票防伪专用品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粤国税发〔*〕215号)精神,继续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发票定点印刷企业。一方面,通过召开普通发票防伪专用品管理现场会,提升发票定点印刷企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各市局票证管理部门要在年底以前对发票定点印刷企业组织一次全面清查,对没有达到普通发票防伪专用品管理要求的企业,坚决取消其发票印制资格,同时将检查结果报省局(征管处)。省局将根据各地的检查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情况通报各地。

(二)努力提高普通发票印刷的防伪科技水平。除巩固和完善我省集中印制的普通发票防伪措施之外,对各地发票定点印刷企业,要在全国统一防伪措施基础上,推荐使用茂名市国税局的地区性公众防伪措施(无色光变隐形防伪技术标识),从而方便社会公众对各地冠名发票的查询辨伪,提高税务部门发票鉴定效率和减轻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的压力。

(三)加强对冠名发票印制的行政审批。各地要严格按照现行的普通发票行政审批要求,结合省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普通发票行政审批取消和调整后有关税收管理问题的通知》(粤国税发〔*〕44号)、《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务院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后涉及简并纳税人涉税资料业务操作处理办法的通知》(粤国税发〔*〕143号)、《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后涉及简并纳税人涉税资料业务操作处理办法的补充通知》(粤国税发〔*〕169号)精神,做好冠名发票的印制工作,并要积极宣传、引导纳税人使用机具(即计算机开票软件,下同)开具冠名发票,以配合国税部门落实发票管理新模式。

三、积极稳妥地推广税控机具开票。

(一)省局决定从*年11月1日起除报刊杂志订购业务等特殊行业外,一律停止受理纳税人有关申请印制手工版冠名发票的行政审批。申请印制冠名发票的企业(除报刊杂志等特殊行业外)在使用机具开票的前提下,其印制数量可控制在1年的使用期限内。纳税人原已申请印制的手工版冠名发票可以继续使用到2009年12月31日止。

(二)继续做好有关普通发票票种简并和换版工作。为落实《关于<*省商品销售统一发票>票种简并和换版的通知》(粤国税发〔*〕193号)第一条关于“取消《*省商品销售统一发票》(裁剪式)的千元版、万元版两种版面的发票”的规定,具体明确从即日起停印万元版版面发票,千元版版面发票将延长到2009年6月份之后停印。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宣传工作和印制计划。

(三)从2009年1月1日起将全面启用电脑版《*省商品销售统一发票》(包括千元限额版、万元限额版,十万元限额版等三种版式),同时,为降低印刷成本,减轻纳税人负担,省局决定取消上述三种版式原有的的第四联发票(自定用途联),保持原有的三联发票(第一联存根联、第二联发票联、第三联收款方记帐联)。具体票样见《关于*省商品销售统一发票票种简并和换版的通知》(粤国税发〔*〕193号)的附件发票票样。

(四)积极、稳妥开展税控器具的推广应用工作。以中石化*分公司使用税控收款机开具单联发票为契机,在中山市国税局率先启动税控收款机后台管理系统之后,省局将尽快完善我省推广税控收款机工作的实施方案,分期、分批、分行业推广应用税控收款机。各地征管部门要会同信息、票证管理等部门认真负责组织好试点推广工作。

(五)在停止受理纳税人有关申请印制手工版冠名发票的行政审批后,针对一些纳税人使用不符合省局规定的计算机开票软件,又不能自行开发相关软件的问题,各地应向纳税人推荐使用(税眼)防伪发票打印及验证系统(简称“税眼”系统)。

(六)各地要按照规定在发票验旧核销环节对纳税人使用机具开票的电子数据进行采集,为逐步实现对纳税人开票数据的票表比对、以票控税奠定基础。

四、积极创新发票管理机制,完善普通发票管理各项制度。

(一)为确保普通发票各环节管理措施规范化、制度化,省局将制定《*省国税系统普通发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主要是针对票种核定、发票核销、发票发售等重点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实施“对使用机具开票且守法经营的纳税人放宽发票使用量的限制,对手工版发票、免税或可抵扣税款的普通发票从严管理”的要求。

(二)完善《*省国家税务局关于税务机关代开普通发票管理办法(试行)》,简化代开发票的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代开普通发票的范围,加大对代开发票金额较大、开票次数较多的纳税人的监管力度。

(三)修订完善《*省国家税务局普通发票鉴定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提高发票鉴定工作质量。

五、完善我省普通发票辨伪查询系统。

省局将进一步完善国税网站发票管理系统的“发票查验”功能,为纳税人和消费者提供辨别真伪发票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大量采集开票数据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在CTAIS2.0收集的普通发票丢失、被盗、作废、非正常户流失的发票以及发票的销售日期、验旧日期等信息,使查询系统满足社会公众辩伪查询有关“发票代码”、“发票号码”、“销货方纳税人识别号”、“销货方名称”、“开票金额”、“开票日期”等内容的要求。各地要认真做好“机具开票”企业的数据采集工作,积极推广应用普通发票稽核管理系统。

六、抓好机构设置,充分发挥票证中心的职能作用。

各地要按照省局《关于重新明确票证中心工作职责的通知》(粤国税发〔*〕46号)精神,抓好票证中心的机构设置,加强领导,进一步理顺票证中心与征管、稽查等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与沟通,把熟悉发票业务、工作责任心强的领导和骨干充实到票证管理部门,得以充分发挥票证中心的职能的作用。

七、打防结合,巩固发票专项整治的成果。

篇8

【关键词】税收遵从;税收流失;税收征管

一、引言

税收不遵从是目前困扰各国政府的一个世界性难题,税收遵从度的高低与税收流失额紧密相关,税收遵从度越低,税收流失越严重。研究个人所得税遵从决策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提高个人税收遵从度有重大意义。

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税收遵从问题进行了分析。最为著名的理论模型是Allingham和Sandmo于1972年建立了A-S模型,分析了逃税人最优决策及影响其行为的主要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查获概率和处罚率的提高会降低纳税人的不遵从行为,个人收入和税率的变化对其的影响是不确定的。Clotfeter(1983)分析了边际税率与未申报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税率、收入与逃税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纳税遵从和年龄正相关。Spicer,Becker(1980)实验研究表明,纳税人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他们经常采取税收不遵从行为来恢复公平。

在我国,近年来税收遵从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我国财税理论界的关注。李林木(2005)研究了税收遵从成本、税收威慑机制、税收激励机制和运用前景理论的主要原理讨论了促进自觉遵从的若干策略。杨得前(2007)研究了税收道德与纳税遵从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公民的税收道德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制于公民与政府、公民与税务机关及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迄今为止,国内对税收遵从决策的影响因素方面还相对缺乏。因此,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获取相关数据,对影响个人所得税遵从决策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个人所得税遵从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问卷设计

本问卷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江苏地区,工作单位主要是政府机关和私营企业。问卷的发放主要是通过2011年寒假期间由南京财经大学学生带回家给其家长填写。为了保证问卷质量,对接受问卷的学生数次强调了研究的严肃性。本次问卷调查总共发放650份问卷,其中收回有效问卷594份,有效问卷比率91%。本问卷主体设计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对个人税收政策与征管问题的看法。

(二)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在本文中,采用probit模型,所用变量解释如下:

y:二元选择因变量。纳税人会就出租收入主动申报纳税的为1,不会或视情况而定的为0。

x1:年龄变量。本文样本的年龄分为四个阶段:18-30岁,31-45岁,46-60岁,61岁以上。

x2:性别变量。男士取值为1,女士取值为0。

x3:学历状况变量。分为5个档次: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以上。

x4:对自身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变量。分为4级:很不满意,不太满意,比较满意,含满意。

x5:对税法的了解程度变量。分为4级:都不了解,了解其中一些内容,比较熟悉,熟悉。

x6: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满意程度变量。分为4级:很不满意,不太满意,比较满意,含满意。

x7:对税务机关的服务与执法水平的满意程度变量。分为4级:很不满意,不太满意,比较满意,很满意。

x8:周围人的影响变量。分为3级:完全没影响,有一些影响,有很大影响。

Probit模型的形式为:

依据本文的具体情况,建立Probit模型如下:

回归结果如表1:

注:*表示在10%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

根据模型拟合结果,可见,年龄、教育状况和周围人对其纳税决策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年龄、教育状况和周围人的影响并不会显著影响纳税人的遵从决策。在现实中,税收不遵从的人群中年龄和教育状况是千差万别的,并没有一致的规律。而当纳税人周围环境中,税收不遵从者较多时,有的纳税人也会选择税收不遵从,认为自身缴纳的税收并没有得到相应回报。而有的纳税人依然会选择税收遵从,可能是由于自身对税法比较了解,懂得主动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从整体样本来看,对税法的了解程度、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满意程度、对税务机关服务与执法水平的满意程度都是显著的,且对纳税人税收遵从决策的影响都是正向的。说明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服务与执法水平越满意,纳税人越倾向于选择税收遵从。经济状况变量在10%的水平下也是显著的,系数为正。表明:对自身经济状况越满意的纳税人越倾向于选择税收遵从。在此模型中性别变量也是显著的,系数为负。即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逃税。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独立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选择税收不遵从的概率增大。但此结论需要以后进一步验证。

三、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问卷结果及对应的影响个人所得税遵从决策的因素分析,为了提高其税收遵从度,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1.建立税收宣传长效机制

建立税收宣传长效机制,是适应税收宣传本身要求,增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全面优化纳税环境,推进依法治税的保证。通过税收宣传工作,普及税收法律和政策,优化税收环境,提高纳税人整体税收遵从度。另一方面,借助税收宣传工作,改进提高税务机关自身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工作水平,有效推进依法治税。努力做到税收宣传与税收征管相结合,将税收宣传融入到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做到二者相互促进。税收宣传与依法治税相结合。加强正面宣传的同时,曝光一些典型偷逃税案例,对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增强税法威慑力,提高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

2.提高税务机关管理与服务水平

目前,税务机关纳税服务不到位,税收司法保障体系不完善,税务机关执法刚性不足。可通过开展“纳税人”调查来实现,在形式上以调查问卷为主,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执法水平和工作效率等,对改进税务机关的服务于执法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将调查结果公开,税务机关可通过此结果,获得纳税人的整体评价,对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以改进,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同时,加大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税务稽查机制,提高税务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有效提升税务征管系统的效率。增强税务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强化税务人员法制意识,减少其“寻租”行为,使其成为高素质、廉洁的人才队伍。

3.优化纳税环境

在税款的征收与使用环节,应当坚持贯彻税务公开原则,着力实现税款征收与使用的透明化和规范化。纳税人承担纳税义务是为了让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而作出的一种利益让渡,那么纳税人就应该有权决定愿意承担多少纳税义务,而不是单纯地由政府说了算,同时更有理由监督政府使用税款、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与质量。保障纳税人的征税同意权和用税监督权以限制政府权力,还需要增加政府行为的透明度,特别是政府披露相关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取之于民、用之以民”必须以“取之以‘明’、用之以‘明’”为前提。

参考文献:

[1]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2]李林木.税收遵从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3]孙玉霞.税收遵从:理论与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杨得前.税收遵从的理论研究及其在税收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5]Allingham,Michael G. &Agnar Sandmo.(1972),Income Tax Evasion:A Theoretical Analysi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6]Clotfelter,C.T.(1983),“Tax Evasion and Tax Rate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OECD(2010),Understanding and Influencing Taxpayers’ Compliance Behaviour.省略.

[8]Spicer,M.W.&Becker,L.A.(1980),Fiscal Inequity and Tax Evasion:An Experimental Approach.National Tax Journal.

[9]Yitzhaki,S.(1974),“Income Tax Evation:a Theoretical Analysi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注:本文系李林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7097305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篇9

一、构建联合办税平台,是深化协作机制的基础

“手心手背都是肉”,国、地税如何深化协作?需要一个共同的平台。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深入研究探讨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方面协作”新路子。具体讲:一个中心是指国地税齐心协力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两个平台是打造一个联合办税的实体平台,建设一个数据共享的信息平台;三方面协作是指日管协作、纳税服务协作、税务稽查协作。经前期试运行,收到了良好效果,先后联合开展了税法宣传、联合办证、委托代征、信誉等级评定、纳税评估、入户检查、非正常户管理、清缴税款、税务稽查、注销管理等10项协作内容,形成了严密的联合工作链条。仅上半年,就联办税务登记229户,联合清理非正常户14户,共同清缴欠税200余万元,联合稽查税款60余万元,联合征管实现税收1580万元,确保地方税收的增长,壮大了地方财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搭建联合办税环境,是深化协作机制的重点

为真正实现协作,我们积极整合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搭建了联合办税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使协作机制得到有效推进。

(一)实现联合办税“一体化”。2014年初,国、地税办税厅一并入驻县行政服务中心,为联合办税提供了优越条件。在我们积极协调下,行政中心调整出一块200多平的场地由国、地税公用,我们又投资14万元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叫号机和一套智能办税系统由两家共用。在硬件建设上,既满足了联合办税的需要,又满足了纳税人“进一家门,办两家事”的需求。

在抓好硬件联合的基础上,软件环境也得到良性合作。一是服务一个调子。国、地税共同制定统一的纳税服务规范,实现“一个调子做事,一把尺子量人”,双方人员共同遵守、共同执行。二是考核一个标准。对办税服务厅人员实施统一的监督考核标准,包括考勤纪律、着装礼仪、文明用语、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等等,考核统一,奖惩统一。三是业务一个公开。对纳税人的权力和义务、纳税服务工作规范等共同公开的事项,在办税服务厅内联合公开。四是税务登记一个原则。对新办证纳税人,按照“谁受理、谁办证、共同审核、各自录入”的原则,联合受理纳税人税务登记办理申请事项。纳税人只需到国、地税其中一个办税窗口申请,由受理窗口核发一个联合税务登记证。五是税收宣传一个步调。联合印发宣传资料,联合举行税法宣传、咨询活动;对主题和内容一致或接近的项目,开展税收政策宣传解读日活动,联合召开政策会,既提升宣传效果及覆盖面,又降低了税收宣传的运营成本。六是纳税人权益一同保护。国、地税部门联合成立“纳税人学校”,共同开展纳税辅导,联合进行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等活动,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整理、分类,共同改进提高,更好地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二)搭建信息共享“新平台”。为畅通国、地税部门信息渠道,我们建立了信息定期交换制度。上半年,共对1500户纳税人基本登记信息进行了交换和比对,通过比对发现基本信息不一致户221户、登记状态不一致户71户,相关信息全部整改到位,有效加强了税户税源管理。此外,我们还加强了相关税种和行业的涉税信息比对,发现风险疑点21户,补缴地方税收11万元。同时,从以下五方面实现了协作:一是联合纳税评估。成立国、地税联合评估小组,严格按照纳税评估工作程序和步骤,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执法。二是联合信誉等级评定。联合成立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委员会,共同制订《共管户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试行管理办法》,真实、准确通报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相关涉税信息,共同进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三是联合开展非正常户管理。按月与国税交换非正常户认定信息,实现国、地税同步认定非正常户。此外,开展多头注册非正常户清理,半年来,已提请国税机关协作解除非正常户10户。四是联合稽查。国、地税共同建立检查计划备案制,对涉及双方业务的重点纳税人,成立联合检查组,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实施联合检查,提升了打击力度。

三、建立联合办税体系,是深化协作机制的保障

篇10

那样割掉了还会长出来。必须从根上动手,治理‘小金库’不能像割韭菜。才能铲除干净,防止它滋生蔓延。黑龙江省财政厅纪检组长刘玉德说。

滋生腐败的温床,小金库”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黑龙江省在治理“小金库”工作中,抓住关键环节,标本兼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共发现“小金库”1596个,涉及金额4.09亿元。

小金库”问题比较多的领域和行业,从治理情况看。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的部门,以及下属单位较多、占用国有资产较多、有对外投资的部门和企业等。由于制度上的缺失,个别单位能够轻易地截留上交款项,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借机私设“小金库”全省查出的4.09亿元“小金库”中,通过隐匿收入设立的小金库”金额就达1.76亿元,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的小金库”金额达4537万元。

完善机制堵漏洞从“收入”支出”两头入手。

小金库”获取资金的主要手段之一。管住“收入”支出”这两条线,隐匿收入、虚列支出。从源头上防止“小金库”滋生蔓延的关键。

只见100多个服务窗口秩序井然,走进大庆市行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不停地接待着前来办理事项的市民。

今年市政府核准的112项行政事业收费,税务、工商、交通等46个政府部门都在这里设立了服务窗口。也是通过这些窗口集中收上来的大庆市市长助理李云迪介绍说,各服务窗口对收费标准都进行了明示,收上来的钱直接进入市财政的收费账户。集中收费公开透明,有效地控制了一些部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以及“搭车收费”等行为,收费部门不“过手”资金,杜绝了滞留、坐收坐支和挪用资金,堵住了小金库”资金来路。

市也动了不少脑筋。该市常务副市长张贵海说,建立“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方面。市里重点加强了对非税收入征管的监督,取消执收、执罚单位的过渡账户,全市74项行政性收费、38项预算外收入、8项罚没收入和15项基金收入全部实行直接缴费,及时足额进入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