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培养目标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阶段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按照教育部、浙江省关于鼓励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的改革精神,文章将开展计算机基础中高职“3+2”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探究,依据“基础、技能和能力”三个阶段,提出“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递进培养”的中高职“3+2”计算机基础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搭建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体系中的协调发展。
1.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浙江省正在积极探索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模式。就当前来说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缺乏清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也没有建立行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递进标准,中高职课程缺乏有效衔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教学目标不衔接。
各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标准的前提条件。目前,浙江省中高职教学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缺少关联性。高职教学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中职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各自独立,即没有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中职教学偏重于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轻文化、重技能,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导致学生很难适应高职教育广而深的理论学习,达不到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1.2课程设置不衔接。
1.2.1基础课程内容重复
目前浙江省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中高职“3+2”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自己的基础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缺少沟通,造成一些知识模块重复学习,不仅造成中高职教学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而有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2技能训练重复
在技能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是不少高职院校技能训练定位低,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有些实践训练项目与中职相差不多,存在重复训练现象。
2.计算机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衔接对策
2.1统筹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和高职教育分别是职业教育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整个系统要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有效衔接与和谐发展,就要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段层次化、衔接有序性提出新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中职教育重基础、高职教育重能力”为原则。首先,要明确中高职培养规格的共同性和层次性,高职是建立在中职基础之上的,是同一类型中不同层次的教育;其次,要清晰明确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衔接性,要有序对接。
2.2一体化整体教学方案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衔接是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的核心和落脚点。中职与高职院校要依据专业岗位、任务和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将五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等统一安排;并且中高职应在不同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分工,分中职和高职两个实施阶段,既要保证两阶段各自培养目标的实现,又要遵循循序渐进、相互衔接和相互分工的原则。
2.3建立中高职师资交流机制。
以“交流机制化、合作多样化”为原则,建立中高职教师常态交流机制,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承担教科研课题,高职专业教师定期去中职院校指导专业课程等,实现中高职教师之间的充分交流,以使中高职对彼此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能力有充分了解,达到对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状态的充分了解,更好地为中高职“3+2”一体化教学服务。
3.中高职“3+2”计算机基础课程一体化的具体实践
中高职“3+2”计算机基础课程一体化的实践必须经过充分地调研与资料收集,重塑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修订相应教学计划,编制相应课程标准,构建计算机专业中高职“3+2”一体化培养体系。
3.1培养目标定位。
计算机基础中高职衔接的总体培养目标是明确的,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面向长三角,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职与中职要联合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计划与标准,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在实施过程中,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2“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递进培养”的中高职“3+2”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
整体设计,即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内容,这条主线贯穿中高职“3+2”一体化课程方案设计的始终。首先在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并以此为基点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最后依据任务标准将职业能力划分出高低层次。
分步实施,递进培养:明确教学任务分工,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分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衔接设置、分段负责,明确哪些是中职必授或选修的模块,哪些是高职必授或选修的单元。前三年以文化素质培养为主,初步培养职业道德,完成基本应用技能训练,为后两年高职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后两年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培养,并通过岗前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强化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
篇2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1 过渡阶段
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1.2 正常阶段
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学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学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学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1.3 提高阶段
学业水平测试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1.4 完善阶段
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
难点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2.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3.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4.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材运用;教学效能;能力培养
教学活动是教师借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策略,与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品质树立的双边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进程中分别占据主导和主体地位。有效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教学效能和学习效能的最大化。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有效性教学是给予教学目标基础之上,凸显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双边活动,实现更大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能。这就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摒弃传统数学教学中教与学两者之间的“分离”,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教学相长”。教材作为教与学双边活动有效开展的“纲”,如何在初三关键阶段实现教材“为我其用”,本人现结合教学体会,对灵活运用教材,开展有效性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教材内容设置体现教学目标要求,实现“学”“教”统一
教材作为教学工作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实施和开展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宗旨。初三年级阶段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受到中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制约。如何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有效融合,成为有效性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紧扣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教材内涵要义,将教学目标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加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教学内容中实现“教”和“学”的统一。
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内容时,教师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内容以及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内容,结合“在整合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类比思想、化归思想;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结图形相似的有关特征并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加工”和“创新”,在新知导入环节向学生设置了“(1)两个三角形相似是怎样定义的?(2)相似三角形有哪些判定方法?(3)这些判定方法之间有何联系?(4)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5)如何联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类比得到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6)通过上面一段复习,你对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知识的方法,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有什么新的感悟?”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突出类比思想及“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在构建的知识网络上添上数学思想方法,达到教学目标所提的目标能力要求。
二、教学案例设置凸显能力培养目标,实现“学”“做”合一
学习能力培养,是新课标下有效性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要求。初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为提升教学效率,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应该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将能力培养目标融入渗透到教材案例的设置,将教学过程变为能力培养锻炼的过程,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经验方法基础上,通过“做”问题的过程,实现“学”“做”之间的有效融合。
如在“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课教学中,教师在问题案例的设置、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以生为本”“能力培养”的目标原则,设置了“如图,在RtABC中,∠C=90°,AC=3,BC=4。若以C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这一问题案例,让学生组织学习小组开展问题探究解答活动。在解题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学生根据问题条件,认识到该问题案例“以C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实际上就是对所作的圆的半径范围进行分类讨论,从而认识到有两情况存在,一是以点C的垂线段为半径,一是以3
三、阶段练习设置紧扣课标教学要求,实现“行”“品”同一
初三数学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进行阶段复习的教学过程。学生解题策略、解题思想、学习品质培养和锻炼,已成为阶段性复习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和内容。综合性问题练习不仅成为中考试题命题的热点,也成为教师阶段复习教学的重点。这就决定了初三数学教师在章节阶段性复习时,要将复习内容与中考目标要求进行有效结合,设置具有典型的综合性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分析、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运用解题策略或解题思想进行综合性问题解答,及时总结解题方法、策略和解题思想,实现学生的解答问题“做”与内在思想“品”同步提升。
如“二次函数”阶段复习时,二次函数问题,是中考数学试卷出题的热点,也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压轴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以及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设置综合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和指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转化以及方程函数等解题策略进行解答,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练习实践中,实现在“行”中提升学习的“品”。
篇4
一、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规划的前景下为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提升延边大旅游产业服务能力指名方向。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感到,由于各县市教学资源参差不齐,在中高职课程体系开发中,各有思路,各成体系;课程、教学内容设置重复;课程评价缺乏层次性和区分度。1.招生衔接问题。中国高职院校以招收普通高中学生为主,对口升学招生指标限定在5%以内,并且文化课占总成绩60%的比例,考试几乎等同于普通大学的入学考试,没有突出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二字。这样的政策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很少。改革招生政策,使中职学生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升入高职高专学习,更多的中职毕业生可以升入高职继续学习,才能建立中职与高职的衔接的有效路径。2.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问题。中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级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是为了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各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应该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中级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出高级应型人才,这就使培养目标得到衔接。然而,在现实中却是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旅游行业培养服务型初中级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注重对学生导游、餐厅服务、客房服务等技能的传授,整个教学围绕学生就业而进行,不同程度存在着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倾向,有时候只是培养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就业技能或单项服务能力;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等专门人才,专业设置更多的是针对岗位群,人才培养的面相对较宽,因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导致了课程等支撑体系的不衔接。这两者的不匹配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影响很大。3.教学过程和课程的衔接问题。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载体,但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均未对如何构建中高职贯通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在实践中也未解决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专业课内容重复。国家和地方都没有具体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缺乏中高职贯通的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如中高职同时开设《导游概论》《导游基础》、《政策与法规》、《吉林导游》、《导游实务》、《旅游心理》等课程重复率达到60%。第二,公共基础课脱节。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数学、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这显然与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倾向有关,这实际上反映出中高职在课程结构设计指导思想上的差异。这些问题导致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不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办学效益,阻碍了我州旅游产业人才建设的发展。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解决思路
1.突出“旅游职业”招生特色,构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改革对口招生选拔制度,调整考试科目权重,适当降低文化课分值,提高专业课分值,突出对技能水平的考试权重,要给予中职毕业生自主选择高职院的权利,且高职招生计划要逐年增加到当年中职毕业生总数的30%~50%左右。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政策与法规》和《吉林导游》等课程中有选择地进行考核,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试导游模拟现场口试的内容,全方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最后,将文化课识考试、专业理论考试、专业技能测试的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并进行录取。2.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传递性。培养目标和规格是反映某类教育本质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许多共性,例如,两者都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等特点。培养目标都主要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应该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中级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出高级应型人才,这就使培养目标得到衔接。如中职学校培养临时导游员(地导)或全国导游员,高职学校培养中级导游员。3.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在旅游行业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聘请中职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1)课程体系的衔接: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2)课程内容的衔接:与中职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3)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4)教学模式的衔接。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模式上都应突出操作性、实践性的职业教育特色。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双证书”毕业要求、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都是共性特点,哪个阶段缺少哪个环节都会使衔接出现故障。(5)改变传统的评价办法,健全质量评价机制。转变以课堂、专业知识考试分数为唯一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以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实操技能与大型考试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更灵活的评价机制,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升入高职院校深造创造条件。总之,只要有效实施中高职衔接,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蓄水池的作用,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才能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旅游业日益增长的中高级人才的需求。
作者:胡艳 方润奎 单位:延边职业技术学院
篇5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学习能力 培养
一、确定各种能力的培养措施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二、划分能力培养阶段及目标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 过渡学习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 正常学习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教学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基本任务,使学生达到学业水平测试的能力要求。
3 提高学习阶段。学业水平测试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 完善学习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
重点知识结构化一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难点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一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强直观性教学,促进能力培养。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篇6
【关键词】课程体系;模式;教学方法;职业教育
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学校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学生进入校门后,影响学生受教育的因素很多,如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的管理等。笔者认为所有这些因素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所在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实施性教学计划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把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进行组织、搭配,形成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具有恰当比例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是学生本阶段教育的纲领性文档,是具体教学实施的依据。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同的学校、不同层次是不同的,本人从事职业教育,曾多年参与课程体系的建设,本文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对课程体系的建立方法及原则进行简述。
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层次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的总的要求,是本阶段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确定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建构课程体系的前提。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或定位不准确,就会直接影响课程体系的建构,课程体系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给教育工作带来混乱、无的放矢等严重后果,因此课程体系建立之前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及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当怎样确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呢?实际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国家早有相应的文献进行规定,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都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性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又强调“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国家给出的培养目标包含了技能结构和素质结构,是一种政策性指导目标,而涉及到各自学校却有一定的差异,因为培养目标的制订,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办法层次、学制、专业、地区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等等。如我们学校是一所技工院校,主体属于中等职教育中的非学历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上主要有中级工、高级工及少部分高职,在学制上有初中三年五年、高中三年、高职五年,因此由于层次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不同,其相应的培养目标就会有些差异。从国家总体要求来看,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但目前的实际现状来看,绝大多数企业,把技工院校毕业的学生不再是直接录用到技术岗位,而是录用到技能工作岗位,也就是作为具有一定技能的一线工人录用的,这也决定了象我们这样的中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首先是在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中初级技能人才;另外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学生自身的发展及向更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学校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象我们技工院校这样的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为“在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技能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架构
课程体系的架构也就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成、课程模式,就是课程体系分成哪些模块,是建构课程体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职业教育中比较常见的课程模式就是“三段式”,就是把职业教育课程划分为三类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程序模式强化素质教育,尤其是强化人文教育,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目前这种程序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因为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和企业有一定的脱节,难以培养满足企业和劳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很难达到企业所要求的核心技能。造成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得不到企业的认可,职业教育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虽然现在有些职业学生已把这种传统的“三段式”模式进行了改进,成为“新三段式”模式,但也只满足一部分类型职业学校的要求,而对于我们这样的技工院校,我们大部分专业都是校企合作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因此我们的课程模式,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特色。在这里根据笔者长期一线教学经验及参与制作课程体系的经验,提出五段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整个职业教育课程分成五个阶段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综合训练课、生产实践课。下面我以三年制专业为例进行简述。第一阶段:文化基础阶段,主要开设文化课,时间主要安排在第一学期,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为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打下一定的文化基础。在开设课程时在适度、够用、不宜太难为原则,因为我们这类学校,生源差、学生基础薄弱,开设课程过多,偏难,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部分学生退学。第二阶段:专业基础课,主要安排在第二学期,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可以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基础,是专业课的前导课程,主要开设一些与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相关的基础课程,是学生成为专业技能人才的桥梁。第三阶段:专业课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取专业知识,全面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的阶段,主要开设与培养目标和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相关的核心课程,主要安排在第3,4两学期。本阶段在课程设置中,要以企事业需求为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在这两学期中还要安排相应的职业技能考核,也就是说要进行相应的资格鉴定,使学生获取相应的中级或高级资格证书。第四阶段:综合训练课阶段,主要安排在第5学期。在专业课阶段开设了若干专业课,学生从中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学生在不同课程中都完成了大量的实训,而这些实训是分散的、局部的,本阶段所开设的综合训练课,就是把这些分散的、局部的实训进行整合训练,完成综合项目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另外在开设课程时,可以从校企合作的企业方拿过来一定项目,对学生进行针对式的综合训练,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对接,使学生在就业后,很快就能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第五阶段:就是生产实践阶段,主要安排在第六学期。这一阶段就是平时所说的顶岗实习,是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指学生基本完成理论和实训教学过程以后,到与本专业合作的企业方,作为一名劳动者,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完成企业中的相应工作,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为正式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原则
1、成立由校企双方组成的课程建设委员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为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是学生受教育的依据,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为了避免课程体系建立的随意性,成立课程建设委员会是必须的。另一方面作为像我们技工院校这样的职业教育,我们的教育主要为行业企业服务,而且我们相当一部分班级都是校企合作班,学生毕业后要进行到相应企业工作,那么我们制订课程体系就离不开企业对我们学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和职业技能的要求,课程建设委员会就必须有企业专家参与,并且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起到决定与主导作用。2、到企业深入调研。在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学校还要组成专门人员到企业一线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明确企业中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过程所需要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哪些,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炼出工作及工作任务中所需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及相关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列出本专业所开大体课程。3、围绕核心课程构建课程体系。根据调研及课程体系建设委员会的讨论,要确定哪些是核心专业课、哪些是专业基础课、哪些项目可以供学生综合训练。在此过程注重一个中心两个核心的建立方式。根据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就是建立课程体系的中心,也说是说课程体系的建立要紧紧围绕着培养能胜任一线工作的专业技能人才为中心。另外一个企业可能需要的技能工种较多,学生不可能哪样都要学习,因此核心专业课不适宜过多,根据企业要求,以二个为合适。因为学生的基础不是太好,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较短,精力有限,安排核心课较多,学生就很难完成学习任务,达不到学习目标。核心课程要多安排课时,要让学生对企业所要求的核心技能学的精、学得会、学到能胜任工作。对那些与核心课相关性不大的课程,尽量少开或者是不开,以便让学生更有精力学职业技能,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成就感,这就是所说的二个核心。比如我们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就以网络设备互联与网络施工为一个核心,以局域网服务器管理与维护作为第二个核心。还有就是在建立课程体系时还要注意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逻辑顺序,避免造成一些课程由于前导课程没开,而使教师无法实施教学,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内容的情况。4、相对固定但可动态调整的原则。课程体系,一但经课程建设委员会讨论通过,学校审批后务必严格执行,不得随意修改,否则就很易引起教学整体上的混乱,很难完成教学目标。但是培养一个人才一般得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在期间企业可能生产方式、产品有所调整,这就有必要在课程体系执行过程中,时常的与企业专家进行交流信息,学校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对执行的课程体系进行滚动修订或调整,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课程体系虽然是相对稳定的,课程或课程内容是可以动态变化的。
四、总结
课程体系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的纲领性文档,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要求,因此学校在制定课程体系时,都是非常重视的,都是组织专门人只员从事该项工作,笔者根据制定课程系的一点经验,简述一些体会,也许对与我们学院相似的职业教育有一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光明编著.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M].科学出版社,2014.
篇7
高初中作文教学自下而上搞好过渡与衔接,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就好像接力赛跑一样,一棒接一棒,切不可慌乱,慌乱就会把棒 掉到地上,影响前进的速度和成绩。我觉得初高中学段作文教学在交接“棒”的时候,一要稳妥进行,二要顺利连贯,三要用力做好统筹兼顾。为此,我们在初中与高中作文教学的衔接问题上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教学研究。
1初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不衔接的现状
我们发现,初中生升入高中,许多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也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尤其是作文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初中写作水品还是挺不错的,到了高中写作水平总是提不起来,自己感到不知所措,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高中老师在教学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障碍与困惑:如部分写作知识高中需要用,但是初中老师又没有讲和练。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觉,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分析和研究。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初高中作文教学不衔接的现状还表现在:
11 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能力目标落实不够分明
语文教师是教材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之间的桥梁,教师对教材培养目标的理解程度决定其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的具体确定,教学的衔接与否将决定学生学习的断层与否,然而初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断层问题较严重。
对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意识淡薄。只有极少数的高中教师了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只有少数初中教师了解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并非所有初高中语文教师都对初、高中各册教材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目标进行过梳理。
12 初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能力目标落实不够明确
首先是初、高中作文教学缺乏训练系统性,导致学生基本的写作思维训练出现随意性状态。初中阶段主要写体裁分明的几种常用文体,且以写景和叙事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高中阶段则要求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抒感,发表议论;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辩证思维)。初高中作文相对来说在能力层次上是很有梯度的。但现在的教学实际是初、高中都在针对中、高考进行大量的话题作文训练,尤其是初中似乎以为这样拔高理所应当。
其次是在培养学生修改文章习惯和能力上不到位。初中写作水平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养成学会修改文章的习惯”。我们知道“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然而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修改文章从何入手。
2我们认为以上问题的存在,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21 研究和执行语文《课程标准》不到位,使用教材上出现偏差
比较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会发现初、高中教学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如:现代文阅读方面:①阅读方法上,初中要求“熟练运用略读、浏览”,高中则要求“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②理解方面,初中要求“理解主要内容”,高中则要求“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③分析评价方面,初中要求“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高中则要求“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④鉴赏方面,高中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很明显,在现代文阅读教学方面高中比初中要求都增强许多。⑤作文方面,初中要求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就是说初中要求学生写作的水平是以记录为主。高中则要求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做到有感而发。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这就是说初高中的写作要求有很大的差异。只要初高中教师把握学段要求,落实到位,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而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凭经验教学,对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究意识淡薄,或者是掌握了落实不好。
22 学生对高中作文不适应的关键原因是学生尚未养成科学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写作方法
初中写作大多都是教师明确命题,指定写作范围和详细确定要求,而到了高中则是以开放型写作为主,这样学生也就无从下手了。实际上初中的课程要求和教师教学就养成了学生平时不注重平时积累、不注重理解思考的学习习惯。而到了高中的各项考察则大部分是能力型的,尤其是写作,是对语言的一种综合考查,即使基础知识部分也不是原题照搬,也要依靠平日的留心积累,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深入的思考做基础,这就给高中作文教学造成了许多困难。
篇8
职业技术教育是定向教育,教学时数是向量。当两个层次学制相衔接时,只有在方向一致时有效学时才最大,因此,同样是专科学制,欧洲国家较多采取高职与方向一致的中职学制相衔接的方法,可以在专科阶段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高级技术员);而美国招收普通高中的高职学制在专科阶段只能培养技术员,必须用高等本科学制才能培养成高级技术型人才(技术师)。我国早已存在培养技术员的中专学制,如果仍然发展培养目标为技术员的高职学制,不仅没有实际意义,还可能因某些技术员培养过多而出现人才过剩现象。
由于是定向教育,高职的入学要求包括普通文化与专业技术两个方面,构成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在招生时不仅要考核普通文化课,还要考核理论的和实践的专业技术课;即使是文化课,不同行业还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在如何突出高职特点办出特色这一问题上,招收不同对象的高职学制虽然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一定差别,但教学方法基本一致。而且这一方面问题已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不同招生对象的高职学制的有关问题。一、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高职学制这虽然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DE)所规定的标准高职学制,但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生源最多,必须作出考虑。不少人对高职招收高考“落榜生”的提法很反感。其实,平心静气想一下,在社会普遍不了解“什么是高职”的情况下,即使让高职与普通高校同时招生,仍然不能吸引文化成绩优秀者报考高职,招到的学生文化程度可能仍与“落榜生”相差不多。
问题是要按高职的录取标准,而不是按普通高校的录取标准来招收新生。在文化要求方面,虽低于普通高校,但根据行业、专业要求,对某门文化课可能有所加强。在命题方面,不应强调死记硬背,而应突出应用能力。普通高中毕业生大都未学过职业技术课程,但可按照行业、专业特点,测定考生适应某一专业的潜在能力,尽可能招收适合于专业基本要求的学生。
在国外,招收普通高中生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学制一般设在高等本科阶段,或者在专科入学前先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第4层次学习,使之达到高职入学要求。我国当前很难实施以上任何一种方案。必须研究能否通过改革,使现行的高等专科学制有可能养成高级技术型人才。为此,需要研究养成这一层次人才的有效学时要求。
笔者在80年代曾分析比较了5个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类人才的高职教学计划,发现一个重要因素是所学专业技术课程累计的时数要求,因为职业能力和技能是靠这类课程培养的。现作一比较(只列入以年为单位的专业技术课程时数,文化课时数未列入)。
美国普渡大学培养目标为技术员的专科,学制2年,学习专业技术课1.34年;升入培养目标为技术师的本科后再学2年,其中专业技术课1.72年,累计3.06年。
法国教育部制订短期技术学院的2年制教学计划,招收培养目标为技术员的技术高中毕业生,培养目标为高级技术员。2年中,学习专业技术课程1.51年,连同技术高中阶段所学专业技术课程1.5年,累计3.01年。
英国培养目标为技术员的国家证书,学习专业技术课1.36年,在此基础上再读培养目标为技术工程师的高级国家证书,学习专业技术课1.75年,累计3.11年。
以上三国的学制都设计成两个层次直接衔接。
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目标为工程师,现选择两所学校作比较,康斯坦茨(KONSTANZ)高专四年制,学习专业技术课3.59年,汉堡(HAMBURG)高专三年半制,学习专业技术课2.97年,两者平均为3.28年,尚不包括入学前已学专业技术课程时数。
日本招收初中毕业生五年制,学习专业技术课278年,培养目标为技术员。
由此可见,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高级技术员、技术师)所学专业技术课程时间,至少累计学习3年,日本的五年制,因不满3年,培养目标仍只定为中级人才(技术员),我国台湾地区的五年制及招高中生三年制专科,培养目标均为技术员。
在我国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专科学制中,二年制专科在2年中除学习文化课约0.5年外,专业技术课约占1.5年,为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所需时数的一半,显然无法改造为养成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学制。
三年制专科在3年中除去文化课约占0.7年外,专业技术课约占2.3年,也不满3年。但由于这种学制周期较长,有可能通过改革使有效学时再增加0.7年(即增加25—30周),达到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要求。那么,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
方法之一是高职校与几所高级中学对口,利用高中阶段参加劳动及部分复习时间,改成对口的专业实习或讲授制图、工程力学、电工学、电子技术类技术基础课程,就有可能在基本不变更现有高中课程安排的情况下,增加10周以上有效学时。在三年高中时间内安排30周专业技术课程是完全可能的,这对提高高职质量将起重大作用。
方法之二是在专科阶段适当增加学习强度,将部分实践性课程安排到假期。这种做法在国外是较多的,我国50年代也曾实行过。现在每周上课5天,如将星期六安排为专业实习、实验、实训或课程设计,一年就可增加有效学时8周,三年中增加10周以上是可能的。
方法之一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方法之二是在方法之一未完全实现前的临时措施。可以预计,进行上述改革,可使招收普通高中生三年制专科的专业技术课的时数增加三分之一,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技能必将有较大的提高。而且,由于这种学制的文化基础较强,可能成为今后最有竞争力的高职学制。
二、招收初中毕业生五年制的高职学制
我国已批准22所中专学校试办五年制高职。在教学计划中,文化课大体占1.6—1.9年,专业技术课占3.1—3.4年。国际上培训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最短年限为初中后学习五年,我国五年制已达到这一要求,所授专业技术课的时数也在3年以上,满足了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试办以来,五年制毕业生供不应求,说明社会上确实需要合格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高职学制中,五年制是最容易办好的学制,因为不需要解决学制衔接问题。缺点是年限过长。
三、招收中专(部分职业高中)毕业生的高职学制
中专及一部分高中学制的培养目标为技术员,与高职属同类教育。招收中专毕业生高职学制与ISCDE所提出的“3B直接进入5B”的要求大体一致。因此,这种学制有可能发展成为符合ISCDE标准的高职学制。
但是,目前这种学制的有效学时仍有问题,即使专业对口,但所设课程的方向不一定完全一致。再加上进入高职学习后,如果对中专所学课程不充分利用,存在不应有的重复学习,必将降低有效学时。社会上有“3+2模式”的提法,认为招收三年制中专毕业生的高职学制只需要学习2年,甚至还有人认为招收任何中职校毕业生的高职学制也只需学习2年。其实在这种3+2学制中,学习专业技术课的有效学时很难达到3年。即使是三年制的中专毕业生,三年中学习专业技术课时数约为1.5年,在二年制高职学制中,学习专业技术课时数也约1.5年。因此,只有方向完全一致,即中专的教学计划设计成直接进入高职,并在进入高职后避免任何重复学习的情况下,学习专业技术课的累计有效学时才达3年,而这种情况目前并不存在。因此,当前招收三年制中专毕业生的高职,学习年限一般应高于2年,以保证学习质量。
招收中专(部分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入学考试,必须既考普通文化课,又考理论的和实践的专业技术课,在权重上后者应略高于前者。应当按行业及早制订统一的入学考试大纲。
四、招收其它类中职校毕业生的高职学制
包括培养目标为技术工人的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也可统称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制,这两类学校虽然培养人才类型相同,但教学计划有区别。一般职业高中的文化课时数较多,接近中专校课时数;而技工学校所学文化课数不到一半,但在生产实习周数方面远高于职业高中。因此在掌握技能方面,技工学校强于职业高中。由于教育类型不同,方向也不一致,教学计划又没有统一要求,高职与这些学校的衔接问题比较复杂。
技工学校一般安排操作实习60周以上,工科类高职所需操作实习周数一般累计30周左右。但技工学校学生进入高职后,仍要安排约10周以上实习,进行专业范围内各工种的轮换实习和技术员工作性质的生产实习。因此,技工学校毕业生虽已参加实习60周以上,进入高职后所能利用的有效值只有10周左右。在理论方面要求也不同,以制图课为例,培养技能型人才着重识图(阅读能力),而技术型人才不仅要能识图,还要能作图(表达能力),包括计算机绘图。其它课程在深度、广度侧重点方面都存在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从而降低了学时的有效值。
这类学校的毕业生应当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通过1—2年的第4层次学习,使之达到高职的入学要求。
应当尽早公布高职的入学考试大纲,这个大纲一般应与以上入学要求相一致。但在当前多数学生实际水平与要求距离很远的情况下,也可先制订一个临时的,放低要求的入学考试大纲(包括文化课及专业技术课),入学后将学习年限适当延长,可定为3年,第1年补课,第2年学习高职课程。
五、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以上关于高职学制的建议都要在制订教学计划中得到落实。
1.每个教学计划只能面向一种招生对象,不仅要把普通中学毕业生与中职毕业生区别开来,在中职生中,还要把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区别开来。
2.每个教学计划不仅要写明招生对象、培养目标及学习年限,而且还要写明与教学计划衔接的入学要求。
3.调查研究是制订好教学计划的必要保证。不仅要调查社会对高职培养目标的实际定位,还必须对招生对象已学过所有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内容、深度作全面调查,从而避免教学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学习。总之,必须珍惜教学计划中每一个学时,力求取得最大教学效益。
篇9
当前,全社会都在讨论应试教育的弊端,而初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只参与会考不参与高考的课程来说,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中似乎更能放开手脚,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路定位
1.培养兴趣为主,应试为辅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像语文、数学那样面对着高考的压力,有时教师想要进行教学改革,却总是担心影响进度,减少课堂教学的知识量。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定位,最简单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有这样一个明确的了解与认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学当中,更应该以引导兴趣为主要目标。只有在初中阶段对信息技术有了足够的兴趣,且有明确的认知,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甚至工作当中,能够有足够的兴趣去进一步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办公。
2.课堂教学以任务为趋动,以小组为单位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材当中,是分了模块与单元的,教师应当明确的进行教学设计,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明确的工作任务,在这一明确任务的驱动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带领学生系统的学习完成这一任务所需的技术与知识。
同时要考虑到当前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有的孩子可能很早就接触电脑与信息技术,而有的孩子可能一直没有机会应用计算机,这样,会造成学生在初中阶段,在接受信息技术课程时表现出参差不齐的学情。这时,合理的运用小组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学习,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这样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相互帮助,有基础的学生可以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对没有基础的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之间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3.培养目标全面化、综合化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技术作为这样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以其不断更新变化的新技术吸引着众多应用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信息技术的变化速度是很快的,可能我们当前在学校里为学生讲解的这办公软件,在学生应用的时候已经更新了版本了,或者被时代淘汰,换成了新版本了。那么如果将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某一软件的使用或某一具体操作的掌握,似乎就变得本末倒置了!
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其培养目标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书本上所讲的基本操作。试想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知识,那么他们的学习岂不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应该怎样定位初中信息技术的培养目标呢?我想应该定位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应用能力,同时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迁徙的能力、信息收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组织管理以及评价判断的能力。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在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知道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应该是以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时要融入学生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培养学生,使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在此分析几种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供同行品鉴。
1.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倡导的是一种“积极互赖、分工合作、人人尽责、同时互动”的学习模式,能够很好地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技能和小组协作技能。
具体到信息技术课堂中,适时适度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信息技术课堂的许多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得小组中的每位学生能够共享图片和文字等许多学习素材、共同培养正确的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动机、树立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组间异质、互补的特点不断弥补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达到共同进步:还能发挥小组间组员的互相监督管理、激励促进的特点优化课堂秩序,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纪律的有序性进行合理监控。
2.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认为没有这种参与,就不能产生任何体验,更谈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而非理论型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究和合作,更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具体操作,反复练习。因此,加强学生的动手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一条超时空的隧道,把网上的和光盘里面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广阔天地,提供了学习环境,增强了对学生思维兴奋点的刺激。
篇10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初中数学 教学方法 分析 探讨
一、创新教育及其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
创新教育是党和政府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形势下就我国教育事业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它是基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而出发的,是指导我国各级教育机构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初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阶段和领域。
初中数学课程是初中生学习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培养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中学阶段也是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发展的重要阶段,创新教育要求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形式,以知识诱导和思维启迪为主来代替传统的以知识的灌输为主的形式。
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我国的初等教育数学教学方法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加大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调查显示,78%的初级中学中都初步建立和健全了创新教育体系和机制。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多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缺少对于数学知识内在逻辑和结构的剖析,尤其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培养上缺乏基本的手段和技巧,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地位和状态,很难培养和发挥其创新精神;其次,在教学手段上,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到位或者比例偏低,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多媒体技术对于数学背后的复杂逻辑有着非同一般的表现能力和表现效果;再次,缺乏实践导向的案例教学方法,数学的应用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实践导向是基于应用目的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机制。
三、基于创新教育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的阐述,在分析了我国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的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和改善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首先,教学内容上,改变单纯知识灌输的局面,着重转移到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意意识的启迪和培养上来。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通过创设思维情境、设置思维障碍、添设思维阶梯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创新教学中采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核心,展示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次,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手段和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成果,特别是加大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比重和比例。多媒体有助于将隐藏在抽象的数字和公式背后的复杂的逻辑形式和数量关系以更加直接的形式呈现出来,比较贴切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理解学习接受等能力的状况。
再次,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对于实践导向的案例教学的运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初中数学既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的学科,也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应该以实践为导向,加大数学应用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比重和强度,来培养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总结
新时期下对于我国初等教育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内涵及其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指出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客观性,接着分析了当前初中教学中学生创新教育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其中的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创新教育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创新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2).
[2]唐海英.初中数学创新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3]张婉冰.初中数学创新教育初探[J].新课程(教师版),2006,(06).
[4]孙继中.对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7,(04).
[5]沈樟初.初中数学创新教育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 (12).
[6]向安辉.初中数学创新教育探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