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技术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北汽福田是一家自主品牌的汽车制造企业,从创立之初便大力培育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用造车的理念培养人”,北汽福田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以自主开发为主,外部资源为辅”的企业“自培训”体系。
动力系统:以任职资格体系为牵引机制
北汽福田开发了一套覆盖技术人才的任职资格体系(见图表2),设计了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从低到高划分为若干个发展等级。在任职资格标准中,企业详细规定各专业各层级员工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工作经验和基本素质,通过这四个层次的指引,引导员工不断提升自我,成为牵引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发展的“动力系统”。
按照每年开展的任职资格认证流程,员工制订个人发展计划并据此开展学习,这样不仅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发展路径,也有了持续学习提升的动力之源。
底盘系统:
构建企业基础培训体系
北汽福田多年来持续构建“3C”(course/coach/class)基础培训体系,打造专业技术人才的“底盘系统”,并设立“公司培训日”,推进他们日常基础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岗位技能要求、改进和提升岗位绩效、交流与分享技术经验。
课程资源(Course)体系
公司根据任职资格标准的要求,按照职位族群、序列分类,遵循各专业能力从易到难的原则,规划和开发了每个任职资格层级所需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学习指导材料。这个课程体系广义上还包括知识手册、培训课程课件、岗位指导手册及岗位相关的技术资料等。
内部师资(Coach)体系
企业需要同时开发和培养公司的师资体系。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师资体系不单单是授课的讲师,也包括导师、教练、技术课题组长等广义内涵。北汽福田重点打造了“钻石讲台”内训师培养项目,通过系统培养、讲师大赛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课程的内训师,在技术人才日常培训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培训项目(Class)体系
在课程和师资体系的基础上,企业需要为专业技术人员搭建各种培训项目平台,并重点打造核心项目,让他们学习、分享和交流。北汽福田的技术人员不仅可以参加“通用能力大课堂”“跨厂区授课”、实训基地、创新思维训练营等通用课程,更可以深入到针对各类技术人才的专项培训,从中广泛获益,得到提升。
“3C”培训基础体系也可称为“学习超市”,“超市”内有课程、师资、琳琅满目的学习项目,员工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学习超市”中自主“选购”。
驾乘体验:以学员为中心
企业培训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学员为用户,只有真正以学员为中心,培训才能让学员“走心”并积极参与。北汽福田致力于打造技术人才培训过程中的优质“驾乘体验”,激发他们持续、高效的学习激情。
用“酷炫技术”提升兴趣
技术人才往往是“技术控”,对于新技术有着本能的追求,因此在培训中可以尝试引进新颖的培训技术,如行动学习、翻转课堂、游戏化学习、创新workshop、跨界学习、开放空间、企业剧场等。技术人员在“酷炫”的培训方法中体验学习,一方面提高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跨界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技术人员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势。
用产品理念做培训项目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重新思考自己的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什么。做培训也是如此,需要面临“用户”的诉求,也必须有让用户“尖叫”的产品。一个落实用户思维的培训产品,不仅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保障学习效果,还能让学员推荐给同事,在组织内部形成良好口碑。
北汽福田结合研发技术人才的需求,策划了“TRIZ创新训练营”项目,以TRIZ创新方法为线索,利用学员所在岗位的技术攻关课题开展行动学习,让课程与本职工作融为一体,彻底修补了学习和工作的“裂痕”,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意愿和激情。最后,学员不仅掌握了TRIZ创新方法,而且淋漓尽致地实战了一把,完成了多项创新成果,还成功申报了多项技术专利。
注重项目运营 培育学习品牌
篇2
有所为有所不为
始建于1959年、前身隶属原国家农业机械部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机电类专业为主体、多科发展的综合院校。强化原有基础,坚持特色发展,不简单跟风,将市场需求与学校特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学院历届领导牢牢记在心里的一点。
建校50多年来,学院始终服务于江苏和无锡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围绕其“核心产业、关联产业、附加产业”的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专业设置,如数控技术、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是面向核心产业的,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是面向关联产业的,市场营销(机电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工商企业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等是面向附加产业的。按照“办学集约、专业集群、资源集成”的理念,以数控技术应用、自动化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专业为核心,规划、建设了7个专业群,形成了“同心多角”的专业体系。
强化特色,也要与时俱进。近年来,服务于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新要求,依据物联网核心产业、支撑产业和带动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在机电类主体专业的基础上,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主线,进行专业的优化改造,满足装备制造业和物联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国家级物联网示范校”建设为载体,强化物联网技术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的应用;以研发生产性“智能工厂”为重点,将“感知工业”、“感知物流”进行整合,解决装备制造企业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实时感知和质量追溯”等难题,并形成核心技术,助推无锡物装备制造业和联网产业的发展。
学院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学的第一要务,师资、课程等是内涵建设的重点。为保证高质量地培养人才,学院在师资培训、实践基地等方面不惜巨资,每年投入实践基地的费用达1000万元,每个学科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甚至是普通教师都有赴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而在其他方面则厉行俭约,如新校区的行政楼是由教室改造的,实训基地的很多设备是企业无偿提供的,学校只需加以保养。
要就业更要发展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以“肯干、能干、实干”享誉省内外,近10年来,学校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对学院来说,就业率已经不成问题,现在着重考虑的是就业质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根据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学院系统改革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职业发展力。“十一五”期间,学校在多年来教改的基础上,综合学习和借鉴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德国的职教课程开发技术,通过国内职教专家指导并与兄弟学校相互交流学习,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专业课程。针对专业教学要求改革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一方面保证这些课程在后续的专业教学中发挥应有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精简部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距较远的理论教学内容,凸显了高职基础课程的类型特色。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将科技文化艺术类、创新创业教育类选修课程以及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课程体系,规定学生必须获得9个素质教育学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高职教育是育人、不是制器的观点,学院在加强和改进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重视从学生中培养发展新党员,并开展经常化、规范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外建立了10多个青年志愿者活动基地;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阳光屋”捐助中心和“爱心基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2007年以来,率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探索构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开设了文学、哲学、科学、美学、心理学等90多门人文选修课和高级职称教师文化素质“星期二讲堂”,并经常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和校友开讲座、作报告,大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积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办62个工种及职业资格考级考证培训、鉴定;设立科研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申报,立项后投入经费实施,目前已有275项完成或结题。随着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取得了好成绩,近五年有800多人次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2007年以来,学生累计获得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51项,获奖数量和等次在江苏高职院校中连年名列第一。
促联合 合作育人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在。离开与行业、企业的联接,职业教育就和培养学科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无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深知这一点,始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无锡威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美国肯纳金属集团等190多家国内外知名的工商企业、上市公司与学院建立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为学校提供了价值5600万元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实习基地和就业机会。学院也积极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通过专业咨询、技术服务、培训企业员工、优先提供毕业生等方式与企业紧密合作、相互支持。学院建有“无锡太湖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进行“四技”服务,合同额每年达到500余万元;并为无锡地区1所本科和14所中高职院校、100多家企业提供各类培训,每年达30000多人次,被无锡市评为“政产学研先进集体”。同时,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进企业文化,十几条以合作企业的名字命名的校园主干道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使学生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浸润在校园浓郁的职教氛围里。
篇3
一、上好信息技术第一课
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了计算机的文化、初步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授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培养。成功的精彩的第一堂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此我设计了演示课件,向同学们展示计算机的用途等,同时展示老师们制作的网页、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的作品,以此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离他们并不远,信息技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学好信息技术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节课,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便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我在上信息技术课时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到第四章第五节《动手做网页》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解FrontPage的启动、工作界面、使用方法等,而是一开始让学生登录到张家港教育网站,打开《合兴初中》网页,同学们熟悉的照片、老师、同学等都赫然呈现在眼前,让学生感到既熟悉又亲切,更多的是惊讶:“生活中离自己这么近的眼前情景、老师、同学们的图片究竟是怎么被做到网页里的呢?我能够学会吗?”然后介绍网页制作方法,同学们很乐意接受,效果很好。
三、采取分层教学
比如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一部分来自中心小学,另一部分来自村小。由于条件有限,有的村小没有机房,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电脑,造成学生个体差异悬殊。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研究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实践能力;B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C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然后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四、以“任务驱动”为教学原则
例如:在学习Word表格制作时,我要求学生制作一张精美的课程表;在学习Word公式编辑时,我要求学生为数学老师出几道题目;在学习网上搜索信息时,我要求学生到黄山旅游,并下载几张“迎客松”的图片;在学习网页制作时,我要求学生制作班级网页……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提高了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五、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探索的余地
如讲Word表格修饰这一知识点时,讲完了修饰边框后,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边框粗细”、“边框颜色”、“设置单元格底纹”等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依照以前所学的方法,自己想办法解决。同学们通过比较,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和操作试验,很快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经过自己头脑的分析和思考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比被动接受老师照本宣科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实践证明,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与体验,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只有经过自身探索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做到深刻理解、扎实掌握。
六、多元化评价
评价具有导向、诊断、激励、调节、鉴定等功能。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自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我在上课时,当一个学生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他的操作后,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培养他的自信心和敢于动手大胆操作的勇气;对于不会的学生,我从不训斥,而是热情鼓励他,耐心辅导,即使他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也会真心地表扬他。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篇4
关键词: 国际化;培养模式;资质认证;人才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242-02
0 引言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环境与资源、人口健康问题、工程技术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快,高等工科教育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各国也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有关专家指出,应通过研究和改革探索,形成一批工科高校国际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更新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动工程教育与产业更紧密联系,提升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随着国际经济技术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达到标准化、统一化和国际化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将高等工程教育与当今工业企业的需求密切结合,改善高等工程教育的产业适应性,促进高等工程教育为工业提供合格的国际化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已引起各高校高度关注[1-4]。
1 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改革思路
自1996年,国家教委对国家招生目录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很多专业进行了调整和合并,有很多原来方向单一的专业被整合到了一起。原来的本科焊接专业就是其中一个,在调整中将其合并到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部分焊接专业课程内容被删减,在毕业生中已很难找到专门焊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另外,目前一直提倡的重基础、宽口径教育模式对国内高校焊接这一类专业的专一化技术人才培养也产生很大冲击。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的毕业生到了工厂的生产实际当中,虽然知识面变宽,但却很难适应工厂对专业技术深入性及应用性的要求,更难以达到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在高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中,有必要引入价值工程的理念,价值工程指的是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有些人也称其为功能成本分析。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价值工程可以以公式V=F/C表示,其中V表示价值,F表示功能,C表示成本。专业的调整与合并,方便了管理,节省了教学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节省了教育成本(C),但其负面的影响是造成了某些专业应有的功能(F)的降低,比如本科焊接专业,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看来,这一专业教育的价值(V)降低了。为此,针对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探索,结合目前国际焊接协会(简称IIW)的国际焊接工程师(简称IWE)培训体系,将IWE培训及资质认证引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中,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方面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6]。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分析,可以发现,新的培养模式不仅降低了教育的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教育应用的功能,实现了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2 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2.1 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顺应国际化的要求。同时将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及企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在校生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实行“专业+技能培训模块”模式,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国际资质证书的培训及认证引入到本科教学,提出“学历+资质”的培养目标。
2.2 调整课程体系,修订教学计划 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进行改革与实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和IIW的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体系要求(见表1)设置和调整专业培养的相关课程。将已有的符合IWE培训体系要求的专业课程的学时数调整为与IWE培养要求一致,将专业调整后削减的一些重要专业课程列为专业选修课中的必选课。这既强化和扩充了学生专业知识,同时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虽调整了本科培养的课程体系,但课程种类和内容与IIW培训体系的要求仍相差约190学时。将这部分内容作为专门技能培训安排在本科第八学期进行。授课形式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两种。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有针对性的引入国际行业和专业标准作为制定大纲的主要依据,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国际化工程能力的培养。当行业标准有了新的提升时,课程内容及大纲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培养人才的能力与水平真实地反映行业的要求。
篇5
关键词:工学结合;SMT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SMT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先进制造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有其特殊性。由于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将电子组装技术与设备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SMT生产工艺与产品检测岗位人才,并通过校企合作,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SMT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建立了“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
一、行业调研,确定合作企业、协定相关岗位
通过行业调研,我们感到SMT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电子制造业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我院确定的SMT人才培养方案既符合行业的需求与企业的发展,又与学生的职业成长目标相适应,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根本保证。合作企业担负着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职责,学生在合作单位的训练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所以,认真审慎地选择合适、对口的合作企业,便成为实施“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院选择合作单位的标准是:(1)拥有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代表行业的发展水平;具有一流的管理水平、成功的企业文化及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人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2)合作企业要将参与“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作为企业人才培养的战略决策,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将参与“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的实施作为优化企业员工录用与培养的重要渠道和措施。从学校层面看,这样的合作单位可以胜任“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工作;从学生层面看,在这样的合作单位接受技能训练,能获得较为先进的SMT技术技能,感受较为成功的企业文化;从企业层面看,开展这样的合作有助于解决企业人才流动的问题。因此,建立学校、合作企业与学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最为重要。从2007年11月开始,我院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实施SMT技术人才“工学结合、订单培养”计划,现已为富士康科技集团输送正式员工672人。
二、签订协议,明确学院、企业、学生三方的任务与职责
实施“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需要学院、企业、学生三方的共同参与。在实施过程中,三方必须签订相应的合同,明确各自的职责,根据职责要求完成有关的教育教学任务。我院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书》,企业与学生签订了《富士康员工聘用合同》。以上协议的签订,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各方的权利,另一方面有利于督促各方履行义务。
三、研究制定并落实好“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通过研究其他企业SMT技术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要求,确定了培养SMT技术人才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为课程置换与开发提供了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计划调整,利用学院与企业双方的资源优势,采用“411”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即4学期完整的课程学习,1学期完整的订单岗位课程学习,1学期企业顶岗实习工作。第一阶段:公共文化课、基础课与专业基本技能学习(第一、第二学年)。此阶段主要根据学历教育的要求,由学院专业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习以理论为主的专业基础课,完成校内有关实训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第二阶段:专业技能岗位课程学习(第三学年上学期)。此阶段主要根据校企双方的订单要求,由学院专业课教师与来自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理论与实践并重,学习SMT工艺基础、SMT生产技术、SMT设备与维护、SMT质量管理等岗位课程。第三阶段;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与就业(第三学年下学期)。此阶段教学内容按富士康科技集团的要求设置,教学环节根据富士康科技集团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实施,将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岗位进行顶岗工作,由企业确定指导教师,采用师傅带学徒的方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由公司向学生支付顶岗实习工资。学生考核合格后,由富士康科技集团正式聘用。
四、加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过程的管理
篇6
本次大赛暴露的问题
知识面较窄,综合应用能力尚待提高。所有参赛选手普遍感觉理论试题较简单,知识掌握、运用较熟练,应该拿到比较高的分数。但事实正好相反,考试结果理论成绩普遍偏低,由此反映出选手对数控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欠佳,基本概念表述不准确,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没有深刻地理解,碰到相关内容,综合运用时容易出错坐标旋转指令,很多选手不会灵活运用。
部分选手数控加工的基础不扎实,实践经验不足。理论考试的编程题因加工工艺错误而被扣分的不少。实操编程加工中加工工艺路线选择不当而严重影响加工的也不少。许多选手对于切削参数的选择不够合理,没有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优势,造成生产效率低下。部分选手对高速、高效率的关系不清,采用低的切削速度,小的走刀量,较大的切削深度,导致加工时间不够。
部分选手心理素质较差,精神过度紧张,随机应变能力不强。有的选手对竞赛的具体要求尚未搞明白,就急着动手答题或编程:有的选手编制的程序未模拟加工,直接对工件切削,结果出现撞刀,甚至损坏机床;另外,很多选手未作通盘考虑,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没有对自己要完成的工作做出合理的取舍,缺乏应变能力,影响个人水平的发挥。
对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数控技术人才要以素质高、能力强为培养目标。数控技术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精密测量和机械设计等方面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它要求技术人员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要以行业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数控技术人才要定位准确,方法得当。即高职院校培养的数控编程员应达到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数控机床的操作;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常用CAD/CAM软件的应用;掌握数控手工和自动编程技术。数控机床维护人员应达到熟悉各种数控系统的特点,软硬件结构: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能进行PLC的参数设置:清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和机电联调;懂得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维修。
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大实训环节的力度和时间。数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单一的理论教学不可能培养真正实用的数控技术人才,即使是开一些实验课也不过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对专业技能的训练作用不大。所以,我们应加大实训力度,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突出应用性,适用性,以提高学生对新工艺、新方法的适应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满足教学要求的实训设备是完成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以前在实践技能实训方面,重点放在数控机床简单操作上,对数控加工工艺,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不够。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做到如下几点。
继续加强传统金工实习。传统的金属加工理论与实践技能,是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不懂得刀具角度、切削用量和制造工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数控人员。所以,在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中要加强机械制造模块中的金工实训的训练时间和加强对训练效果的考查。
加强数控模拟仿真、CAD/CAM和自动编程的训练。在数控实训中心建设的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数控模拟仿真、CAD/CAM和自动编程的重要性,用有限的资金合理配置数控技术实验实训设备,优先满足教学与培训要求,增加软件实训时间和加强实训效果,这样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接受数控加工技能基本训练的机会。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我们不能片面追求设备的“高、精、尖、洋”,而使学生参与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间缺乏,影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将数控机床操作与数控模拟仿真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实训力度、增加实训时间和实训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控技术基地设备、设施的作用。
实行双证书制是加强实践的有效方法,全面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和考证,拿到就业的“敲门砖”。同时,学生在经历了学校的“模拟战”后,积累了实战经验,能够做到快速的“上岗顶用”。
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高职高专课程体系设置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满足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要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和“三段式”课程设置,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在课程开发上,采用“精简、压缩、增加、综合、划分”的方法,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不必要的理论论述、推导内容,增加与专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的实践教学课程,把培养某项综合能力所需的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加以筛选综合,形成新课程。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尤其是对课程考核的内容、方法和模式要进行改革。考核的内容可以职业岗位群的应知,应会为基本依据。考核的方法采取既考理论知识,又考操作技能,也可以数控技术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为题进行综合考核。课程体系设置的主体框架思路如下:
第一,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教学模块单元,确定每一教学模块单元所承担的任务、应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相应的配套实践教学环节,再确定每一教学模块单元主干课程的内容和考核方法。第二,对各个教学模块的内容,应进行优化组合,加以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取消重复的教学内容。第三,专业课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可采用精讲多练,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和直观性的现场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第四,对传统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按必须够用的原则进行综合整合。舍弃一些繁琐的理论推导,定理证明等方面的内容,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
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工程设计;教学改革;双导师制
作者简介:方如举(1975-),男,安徽阜南人,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 许昌 4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4B470011)、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3B47023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50-01
目前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部分仍然沿用传统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教学中依然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很少有机会参与实践产品的开发与调试工作。因此,高校目前的整体状况都是在沿用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教学模式。但近年来高校扩招规模不断拓展,造成研究型人才需求日趋饱和。由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具有工程技术应用背景的人才需求日趋增长,造成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解决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错位的唯一途径。
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要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加强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工程技术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中就能够产生对工程技术浓厚的兴趣和提高实践创新的动力。大学教育就是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也得到充分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有机结合,并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工程技术能力是体现现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许昌学院目前正面临学校发展的转型期,学校的转型发展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是否成功。
一、面临的问题
许昌学院是一个新升本的学校,在办学经验方面与传统的老牌本科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就业市场出现了供需矛盾,一方面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这些脱节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些新升本学校自身地位太高,认为大学就是来培养研究型人才,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由高职高专来完成的,因此把人才培养定位为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硬件的需求更高,比如专业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等。
第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而对研究型人才的需求相对稳定,但部分高校并没有认识到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仍然把研究型人才培养作为第一任务。
第四,师资队伍是目前新升本学校遇到的最大瓶颈,具有工程技术背景的教师不足,新招聘的教师还需要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新的阶梯队伍很难短时间内形成。
二、培养标准
通过培养使学生在保证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达到一定修养和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能够适应电气工程领域在工程设计和工程产品研发的实际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标准。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
1.基础知识标准
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电气工程领域内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够掌握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了解和跟踪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以及趋势的能力。
2.能力标准
目前许昌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面向河南、面向工业化、面向社会需求的发展模式,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许昌学院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该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根据许昌学院办学自身特点,培养具有一定工程技术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具有简单的工程造价预算、工程方案设计、工程图纸绘制以及现场施工等工程技术能力。
三、培养措施的改进
本项目旨在“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面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出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多维实践平台”是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以及专业实训)、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第一,改革教材。以前在教材选择上,往往注重教材的理论深度而忽视了知识的工程应用背景。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应该选择具有较多工程应用背景和工程应用案例的教材,而对于偏重于理论探索的教材应减少使用比例,并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编制合适的课程体系和制订出完善考核办法。
第二,加大与企业合作的力度,增加聘请具有工程施工和产品开发经验的优秀工程师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上课和指导毕业设计,逐渐形成由在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组成的“双导师”指导模式,促使学生尽早接近工程产品的设计实例,为后续工程素质培养奠定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度,目前许昌学院通过河南省省委的组织与许昌市制订“双百工程”计划,在最近五年的时间内,从许昌市各企事业吸引100名优秀工程师来许昌学院作兼职教授,同时选派许昌学院100名优秀教师去许昌市各企事业进行专业培训和锻炼,旨在提高许昌学院教师自身的工程背景以及工程设计开发的能力。
第三,修订培养方案,增加实践课的教学课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多开设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课程,增加学生在专业方向课的学习与训练,加大课程设计的力度。所有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专业课学习,许昌学院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管理以及辅助学生的学习工作。在培养过程中,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3+1”培养模式,即三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锻炼。三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锻炼可以具体分为:一年的基础课学习,一年的专业方向课学习,一年实践技能培训以及一年的公司工程实践项目训练。在培养过程中主要注重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以及工程实践设计、施工以及基本操作工具的使用培训。
第四,改变毕业设计考核方式,由原来单一的毕业论文改为学生可以通过成套图纸绘制完成;或者产品开发的电路图或者与本专业相关的专利。
四、结论
分析了工程技术人才需求与高校培养方案相脱离的现象。对一般本科类院校在培养工程类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基础素养和能力两个方面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标准进行了论述。从许昌学院实际出发,从外部因素和内部需求制订了对工程技术人员人才进行培养的改进措施,通过2009年到2013年一个周期实践结果来看,所培养出来的电气类工程技术人才达到了最初制订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刘俊李,荣斌,汪烨,等.基于工程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2,(7):52-54.
篇8
关键词:高职;软件人才标准;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软件产业正在成为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其状况将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目前,虽然我国高校每年毕业的计算机和软件相关专业学生在三十万人以上,但是国内软件企业软件人才依然不足,尤其是具有开发经验的基础技术人才(即软件蓝领)较为缺乏。据统计,中国当前软件从业人员80%以上来自于全国各大高校的计算机与软件相关专业。传统高校计算机教育周期长、课程更新慢、实践偏少,对于软件人才、尤其是软件蓝领的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对脱节,教育的滞后严重影响了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企业普遍反映高校毕业生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高校又苦于无法得知企业的真正需求所在,缺乏具体针对性的培养模版和考察标准,造成了软件人才培养与需求的脱节。
因此,如何使企业与高校形成教育“共识”,规范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实施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标准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1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在相当长时期内,学历在人才选择中被作为衡量的关键指标,甚至被视为唯一标准。随着我国软件产业不断发展成熟,软件企业在用人方面也趋于理性化,逐渐形成了对专业技能、项目经验和职业素质3方面的综合考察模式,目前迫切需要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规范市场。通用软件人才标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
1.1软件人才标准
我国历来对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工信部组织有“计算机软件人员资格和水平考试”。该考试设置有程序员、高级程序员和系统分析员3个级别,对于不同级别均有职业功能、工作内容、知识和技能的具体要求。但是,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该标准已逐渐显露出滞后于行业需求的一面。
目前,在全球软件行业有两大标准:一是针对软件企业的CMM、CMMI标准,另一个就是针对软件从业人员的SFIA标准。2008年4月,在成都召开第六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期间,由斯菲亚(中国)软件技术外包研究院、成都西部软件实训联盟(基地)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召开“斯菲亚中国信息服务业职业技能架构规范(CNSFIA)会”,正式将西欧国家软件从业人才标准移植到国内,这标志着目前国际流行的SFIA软件人才标准全面登陆中国。
1.2高校传统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后通过实验掌握实践技能。但由于实验室与现实企业差别较大,学生无法掌握大型项目的具体流程和操作细节,更无法具备项目整体架构与策划设计能力。概括而言,当前软件人才培养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不能紧跟行业最新技术的发展,总是有3~5年的滞后期,学以致用无法体现;其二,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总体上理论知识强于实践能力,大多需要很长一段适应时间才能胜任实际工作;其三,软件人才的结构和层次不尽合理,培养模式比较单一,面向企业开发岗位、能直接从事一线工作的软件蓝领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1.3软件人才标准与新型培养模式的推行
2000年起,软件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各院校均对基础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新的探索,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从总体来看,人才标准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尝试使用企业化的人才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教学,力求毕业生达到企业需要的人才素质水平。
2软件开发职位标准的确立
针对当前软件行业需求量最大的软件开发岗位,我们重点对CNSFIA标准中“系统开发――项目/软件开发”规范进行了分析,建议设置程序设计员、软件工程师和高级软件工程师3个不同级别职位,并提出了各级别的标准。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软件开发方向)的毕业生而言,应达到程序设计员职位标准,能胜任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软件测试、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岗位,经过3~5年的锻炼,可发展成为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客户服务经理等。
2.1职位描述
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员,即能编写设计文档,设计程序模块流程和编写代码,能进行软件调试和基本测试的专业人员。
2.2市场定位分析
(1) 市场要求: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经验及独立工作能力;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解软件需求分析方法,能够进行软件需求分析;能配合分析人员和开发人员完成项目需求,如项目模块的需求调研、需求分析、模块设计、模块编码和模块测试相关文档编写。
(2) 主要职责:理解项目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文档;在指导下编写并提交模块的详细设计文档;编写程序代码和规范的注释文档;对程序模块实施调试和测试。
2.3知识技能架构规范
(1) 专业知识: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结构、C/C++语言、软件工程基础、设计模式、计算机网络安全、Java语言基础、C#语言基础、.NET Framework技术、基于.NET的Windows和Web开发、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和开发等。
(2) 核心知识点: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与编程方法;数据库分析与设计方法;多线程技术、组件技术;集成测试方法和质量保证知识。
(3) 技能要求:能够运用建模语言和相关工具理解项目的概要设计文档;能够确定模块的具体实现算法,运用详细设计描述工具进行模块设计;能够熟练运用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能够进行数据库编程;掌握加载与编写组件和动态链接库的方法;能够进行性能优化,运用调试工具对模块进行跟踪调试和编译;能够使用常用测试工具实施测试并编写规范的测试报告。
3软件技术专业(软件开发方向)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3.1课程体系与结构
软件专业标准知识技能架构规范中的知识点包括编程语言基础、.NET高级编程、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和开发等,综合考虑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设置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 理论教学安排。除了国家规定的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外,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包括:
编程语言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XML基础、Java语言程序设计;
.NET高级编程:基于C#的Framework程序设计、基于.NET的Web程序设计、基于C#的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程序设计、XML Web Service开发;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关系数据库基础、SQL Server数据库程序设计。
(2) 实践教学安排。对于核心专业课程,除课程教学期间的实验外,均单独安排一周时间的实训专用周。指导教师提出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综合性案例,并带领同学从项目分析入手,按真实企业开发的流程逐步完成整个项目。实训专用周包括:程序设计基础专用周、C#程序设计专用周、SQL Server数据库程序设计专用周、基于C#的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专用周、基于C#的Web程序设计专用周、Java语言程序设计专用周以及编程强化实训等等。
学生通过专业的系统学习后,能够胜任软件企业中的应用开发人员职位,适合团队开发环境,熟练使用相关主流开发平台,按照详细设计要求完成相关的功能模块设计、编码、调试和单元测试工作。
3.2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3.3教学模式改革
3.3.1课程改革
软件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使毕业生快速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根据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和特点,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内容:
(1) 实施面向就业领域的课程体系,根据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构成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
(2) 加强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验和实训内容,并组织学生到软件企业进行参观实习,使学生对软件行业、对专业学习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
(3) 学生顺利完成各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鼓励学生考取MCP(微软认证专家)证书,进而获得MCAD(微软认证应用程序开发专家)或MCSD(微软认证解决方案开发专家)组合证书等。
3.3.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针对学生特点授课,开展互动式教学,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1) 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的改革――变学科应试体系为技能应用体系。软件专业旨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要求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不应一味模仿重点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变学科应试体系为技能应用体系”的改革。在对软件行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行业的岗位能力体系建立软件专业的培养目标,使以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与行业岗位相吻合,突出了就业的导向性。学校根据软件行业开发人员的岗位要求,明确专业定位,在平时的教学环节当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比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相当,找准高职教育与软件行业的衔接点。
(2) 教学模块的改革――变单纯认知过程为综合实践过程。重建软件技术专业的能力综合模块。根据软件行业开发人员岗位的能力要求,重新组合德育和文化课内容。
模块内,岗位技术标准是核心,鼓励人才专项拔尖;岗位职业道德是统帅,职业要求引领做人规范;综合项目实训是保障,以知识的应用激励专业学习。模块外,安排相应的选修课程,既有技术选修,又有文化选修。这种能力综合模块,以技术学习和实践提高专业素质,以必须、够用的文化课加上选修课程,保证不同层次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要。同时,在传统课程式学分的基础上引入项目式学分机制,使学分制有了切实的操作性,使弹性学制能够落到实处。
(3) 创设情景式教学――变“枯燥”教学为“趣味”教学。软件专业培养的是面向软件企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仍需要一定的软件理论知识,才能有效地掌握操作技能。
然而纯粹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部分学生对此不太感兴趣,他们更关注的是能实际运用的技能,所以教学环境的生态建设非常重要。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有机结合,多采用企业实际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创设情景式教学环境,通过对开发过程的观察、分析引入理论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 考试方法的改革――变学过什么课程为能做什么工作。根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反馈和实施能力综合模块的需要,改革考试方式,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进行反映岗位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考试。通过多少模块能达到什么等级、能适应什么岗位,思想、技术、文化要达到什么要求,都要学以致用,考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5) 教学手段的改革――让知识有声有色。“粉笔型”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应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将相关教学内容上网,让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学习。实践证明,使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校园网络辅助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6) 加强英语学习――让专业素质更加完美。由于我国的软件工业主要是由大量国际化公司为支撑主体和软件产业的国际化特征,英语已经成为业内的第一语言。应要求学生掌握好英语,具备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和专业资料阅读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向学生强调英语的重要性,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专业技能训练和英语学习的关系。
(7) 抓好毕业设计――提升专业综合能力。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整个大学期间所学内容的一次综合运用,也是培养学生项目开发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资料检索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师生之间的沟通十分有限,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基本只能从各种考核成绩上来了解,并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毕业设计过程中分组实习、导师指导、个别答辩等一系列措施的施行,能最大程度确保高职软件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4结语
高职院校对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明确软件人才职位标准,并结合自身情况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出适时的调整,开创高职软件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道蓄. 社会需求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科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06(2):8-9.
[2] 郭薇. 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J].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217-218.
[3] 张辉. 高职软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1):116-117.
篇9
关键词:创新能力 工程技术人才 地方院校 大工程理念
中图分类号:GB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149-03
2010年,教育部在天津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一方面是要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计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则是看到了我国虽有世界规模第一的工程教育,然而却难以培养出直接符合企业需求、创新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困境。
那么,经过三年的发展,我国的工程技术教育如何呢?据2013年8月26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452.3万人,占高校本科在校生规模的32%。然而,同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2014)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可用度(12.06 Availability of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指标反映为:中国得分4.5,排名第44位;同比,美国得分5.3、排名第6位,日本得分5.5、排名第4位。如果我们与美国、日本的得分差距还不足以引起注意,那么该报告的细节研究表明:“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而中国的比例只有10%”。这足以说明,我国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还有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转型以改变传统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且极其紧迫,在进行必要的理论探讨的同时,需要积极论证以付诸实施,通过多方面发现、正视当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并逐一寻求合理化的解决措施。
1 地方院校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困境
教育部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进行了积极的应对,强调“联合培养”制度: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双导师”制,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以提高工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然而,何以收效甚微?调研发现以下的一些问题值得考虑。
(1)工程技术人才vs.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应用型本科所培养的人才,如何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本科或专科?这是应用型本科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首先面临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解释为处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而工程技术亦称生产技术,是在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技术。因此,在转型中的应用型本科培养思路中,容易将“第一线的专门人才”直接替换为“工业生产第一线”,来培养服务于工业生产技术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而事实上,这种依据仍然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标准。以至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走上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线,也就更难挖掘创新能力。
(2)资源匮乏的地方院校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以信息领域为例,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提出了“软件学院”要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与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为目标。并且许多高校经过实践探索,对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式,如:浙江大学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办学”、华中科技大学提出“基于CDIO模式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成熟度模型”等。但是,包括:卓越计划在内,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多为985、211等重点高校。这些高校占全国高校比例极低,虽然成果显著却难以掩盖全局形式。而队伍最为庞大的地方高校,无论在地域、机遇、资源及生源等方面,都无法拥有重点高校的条件与优势,因此不可能复制他们的成功,甚至无法具备进行大幅度改革的底子。
(3)地方高校工科教育的非工化、研究化等问题突出。
“大工程理念”是美国工程教育界在“回归工程运动”中形成的指导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的教育教学理念。据其理论,不难发现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高校的工程教育常存在的问题包括:①沿用教学研究型高校的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效仿研究化教学方法而较少从工程实践需求的角度进行考虑和权衡,存在重科学轻技术、重研究轻实践、重知识而轻能力等倾向。②工程教育片面追求学科的系统性而开设了大量的理论课和并不符实的实践课,缺乏理论与实践综合性的统一。③服务于地方是地方高校的价值体现,非工化教育磨灭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毕业及转行的比率居高不下,作为最佳的口碑传递者,少量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因人少、渠道缺乏而难以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起广泛的互相认知、认可及联合的桥梁。
(4)“以学科为基础”的工科教育导致课程多、学时紧,给“从高校到高校”为主的师资队伍造成了时间、视野以及心理上的束缚。
据调研发现,当工程教育以学科为基础时,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专业只能依托明确的主干学科,导致实践教育严重缩水。同时,培养体系中的课程设置难分主次、目标重复/交错,“因才施教”也就变成了“因材(教材)施教”。导致这一问题的还有传统的培养体系给“高校到高校”为主的师资队伍造成的束缚:由于本身就接受的是传统工科甚至理科教育,再缺乏实践经验、时间和机会,若干年后视野即被束缚,缺乏改变、自我突破的勇气。以至于虽有雨后春笋般的研究或议案(根据CNKI统计,近两年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究文献≥1970篇),却常流于形式,甚至属于应付,而让研究成了理论/科研而未能“回归工程”。
2 地方院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1 给工程技术人才以准确的定位
工程技术是介于基础自然科学与实用型学科之间的技术性科学,它的核心技术研发是推动知识经济产业和信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因此,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应当通过“技术研发”相关的技术性、创新性特点的准确、紧密关联来准确定位,以区分学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2 人性化培养,正确看待生源差异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资源短缺、“生源质量差别较大”等问题和矛盾。为此,一方面,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需要及时转变观念,形成适应大众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自身特色”;另一方面,更要辩证地看待“生源差异”问题。事实上,从笔者在求学和工作的十余年所经历学术性、工程型和技能型团队的教育经验来看:“生源差异”这一个所谓的共识并不存在,因为评价生源质量的标准多源于中学教育,而评价毕业生创新意识、工程能力、发展潜质和就业前景的是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如同学术界研究“自适应策略”道理相同,更为关键的是挖掘“自身特色”和“地方区域性特点”,因此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应考虑到学生特色、教师特色和特色的培养体系等方面。
2.3 以大工程理念为指导,结合产学研环境,探寻合理、灵活的人才定位与培养模式
俗语云:“心有所想,事有所成”。地方高校,尤其是应用本科转型院校,在进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然后才能灵活的培养模式。传统的人才培养定位是要在“通才、专才、复合型人才等”方面做出选择,但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当以“能力培养+潜力挖掘”为主,创新不单是一种能力,更是源自于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因此,培养模式的建立,一定要重新审视大工程理念,从“创新型、工程技术”和“工程技能”三个层次来形成金字塔的培养目标(图1所示的层次化培养体系),并以内而外地将创新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再到工程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配套形成环状辐射体系,以此营造开放的相互支撑、相互合作、协同发展生态。整个培养目标要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培养过程不可磨灭学生潜质。
3 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化培养和应用型培养相融合的模式
985、211等重点院校的成功也源自积累,虽然不可复制但值得借鉴思考。他们的资源优势使得学生在整个四年学业里能依据自己的兴趣参与大量的理论或工程项目,因此其在理论、工程与实践相结合的灵活培养模式下拓宽了兴趣和就业面,并没有像传统理解的大多进入科研岗位。同时,很多经济发达或沿海城市的专科或职业院校则倾向于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走订单式培养模式。而对于更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既不处于文化中心,也不处于经济中心,更没有大规模的产业聚集区,因此不能直接照搬工科人才培养或工程技能型、职业化培养模式,而应当在抓住地方特色,持续化地建立小而精的核心竞争力团队,并以此来辐射、支持小众、多样化就业市场对不同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工程型和应用型相融合的培养模式,而非走马观花地开设种类繁多的短平快专业。短平快的专业更替模式,不仅难以形成特色满足需求,而且造成师资团队分散,疲于转换角色,没有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另一种隐性的大众化教育模式。
4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课程体系,系统化学生能力培养、潜力挖掘和教师特色、教育特色的关系
首先,任何目标的人才培养最终需要落实到课程体系上,而前面曾提到对于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两个最为关键的词是:“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意识”。并且,首先得是满足社会基本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然后才能谈创新意识培养。
其次,在课程体系方面,除了要结合本地产学研情况设定基础课程和特色专业课程之外,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高校教师、企业工程师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也很有必要。高校教师以传授理论基础为主,而企业工程师以分享企业解决方案为主,二者的相辅相成极为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能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技能兴趣大于理论,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和提升高校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学特色,容易导致整个培养过程成为变相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们建议地方高校应保留并持续建设地方特色的学术团队,并在授课模式方面引入研究员(学术团队)、教师(教学团队)及工程师的授课模式,以把创新、研发的理念融汇,而非一味地追求双师型比例。
同次,为了强化工程师培养,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理清:实践体系≠实验体系。项目案例入课堂,这是目前普遍的方式,但应当尽量保证项目的完整性,而不是拆分项目以适应传统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同时,所谓的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传统实验体系也应当革新以支持项目实践为主的自上而下实践模式,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
再次,地方院校的教育也应当担负维护学生自由、多元化发展的责任。例如,申请者培养的学生中每年均有考入重点大学攻读研究生、博士的科技创新人才,也有进入企业专注技术和管理的人才。但要形成更为广泛的影响,必将从学生能力培养、潜力挖掘的教育模式入手,让课程体系、内容革新能与产学研结合以(科研/工程)项目为依托的实践体系改革相互融合、相互支持。
最后,专业教师是毋庸置疑的产学研、校企联合的中坚力量。产学研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大工程理念指导下的正确执行,最为关键的一环便是教师转型、联合课堂。学生培养,教师为先。同时,改革中不能因为应用转型而让教师成为多面手、全才而失去自己的特色,要允许特色、优势互补、资源互补,教师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前沿化与实用化才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关键。允许并鼓励形成教师特色,才能有院校的教育特色,而此重中之重便是不要过于依附于各种计划、指标,应更多地借鉴企业的目标管理方法,让教师能不再受限于所谓的量化指标,并在同岗位小同行中竞争合作,与学生一同朝着一个准确的目标成长。
5 建立课程、科研、工程、竞赛的系统化评价与激励机制,注重创新思维引导
割裂课程学习与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工程项目及竞赛等来研究工科生的创新思维是不可取的。课程、科研、工程和竞赛与当前的产学研发展并无矛盾,反而是应当紧密结合的。在产学院环境下去开展课程教学、科研项目、工程研发,并参与各类竞赛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另外,本科生在参与教师的纵向科研项目过程中,也可使其工程能力得到锻炼。
但是,恰巧在当前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大量的课程内/外活动占据了学生太多精力,申请者经常发现很多本科生热衷于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项目,却多数半途而废。究其原因,通常是没有恰当的、系统化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是一种思维。Anandi Mani等在2013年4月的《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过多地陷入繁重的事务时,创新必将远离。
3 结语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圣地,是培养工程精英和科技精英的地方,但更是多方资源、思维、文化的集结地,因此培养人才的工程技能是基础和骨架,而挖掘人才的潜力、引导由内而外的创新意识、创新型思维习惯才是灵魂。作为服务地方发展的人才培养主力军的地方院校而言,更应责无旁贷地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建立、完善与优化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加强协作型师资队伍建设以不失核心竞争力,给国家、社会与学生最大的受益的同时,找到自己的生存与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江苏高教,2008(1).
[2] Chris Tachibana. Opening Industry-Academic Partnerships[J].Science,2013,4.
[3] Anandi Mani, Sendhil Mullainathan, Eldar Shafir, Jiaying Zhao. Poverty Impedes Cognitive Function [J].Science, 2013,341(6149):976-980.
[4] Klaus Schwab.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2014,World Economic Forum,2013,11.
篇10
我院从2004年即开设了软件测试方向,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我院的软件测试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同行交流。
1两年制软件测试方向课程体系的特点
两年制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特点主要有:
(1) 学制短,只有两年;
(2) 目标是培养实用型软件测试技术人才;
(3) 要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上述特点决定了软件测试人才的课程体系的特点:
(1) 方向即专业由于学制短(两年),除了第四学期的毕业实训,实际上真正上课时间只有三个学期。所以软件职业技术人才不能像本科生培养一样,到大三才分方向,而必须从入校就开始分,所以软件测试方向实际上是按软件测试专业来培养。
(2) 开发与测试兼备一个合格的软件测试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和软件开发人才的基本素养。所以软件测试方向的课程除了测试课程外,还要掌握软件技术的基本课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以及至少一门主流程序设计语言等。
(3) 课程紧凑、课时多由于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讲,软件测试方向的学生要学习更多的课程,所以课时就多,课程安排紧凑。
(4) 实用性和实时性作为实用型软件测试人才,学生必须掌握当前主流的测试工具、实用测试技术和方法等。所以课程体系必须要具备实用性和实时性。
2课程的设置
在设置课程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经过2004级和2005级两届学生的培养实践,针对培养效果,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课程改革。目前2006级的课程设置是在掌握基本的软件技术基础知识和一门主流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上,开设了“软件测试技术”、“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测试管理”等软件测试专业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设置见表1。
从功能上讲,课程的设置可以分成5个部分,对应学生不同层次能力的培养。
第一部分程序设计能力、工程化开发思想的培养。该部分的课程主要包括VB、Java、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等,主要是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使之具备软件技术人才的基本素养,同时软件工程等培养学生工程化和规范化的软件开发思想。采用Java作为主要编程语言,将另一主流语言C#作为选修课,体现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在编程的课时和基础训练上和软件技术专业编码方向的学生一样,设置的原则:首先是一个软件测试人员必须具有基本的编程能力和经验,才能更好地搞好软件测试工作。第二是根据当前软件企业的人才需求考虑学生的就业,因为河南省绝大多数软件企业规模都较小,设置专职的软件测试岗位的较少,程序员通常又是测试员,所以使学生既能编程又能测试,拓宽就业渠道。
第二部分软件测试基础知识。主要是“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侧重于测试理论和技术的掌握、搭建测试环境、测试工程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编程的同时,掌握对应的测试技术概念和基本知识。为进一步的实际项目测试打下基础。该部分对应有2周的一级集中实践课题,进行基本的测试训练。
第三部分主流测试技术和工具的掌握和使用、实际测试能力的强化和提高。对应的课程是“性能测试与功能测试”,该课程主要是结合实际的软件项目,介绍主流的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的使用,但并不只是性能测试与功能测试。该部分对应有3周的二级集中实践课题,分组进行实际的测试训练。
第四部分测试项目管理能力培养。主要课程为“软件测试管理”,培养学生工程化的测试思想,学习主流测试管理方法和工具的应用。该部分对应有3周的三级集中实践课题,训练项目的测试过程管理和测试管理工具的使用。
第五部分综合测试能力培养,即毕业实训。该实训为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到软件企业或实训基地参加实际的软件项目开发和测试,进行实境实习,综合地运用所学的测试和编程技术。
3实践环节
培养过程的实施可以归结为“夯实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即培养基本的编程能力和掌握基本的测试技术。强化训练即强调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实际的软件项目进行测试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主流的测试技术和测试工具的使用。
为了加强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正常教学的实践外,我们还在第1~3学期分别设置了一级、二级、三级集中实践课题,并要求软件测试方向的学生要与软件编码方向的学生组合协作进行,专门负责相应的软件测试工作。使学生感受到测试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其协作能力。一级和二级实践课题主要为验证型,三级实践课题则为设计型。
第4学期为毕业实训,采用实地场景教学,对实际的应用项目进行测试,角色模拟,项目驱动。该阶段从测试需求分析开始,一直到测试总结报告的撰写,贯穿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和测试整个过程。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和综合利用的强化。
各实践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
集中实践环节安排见表2。
4测试工具的选择
由于软件测试工具较多,而两年制课时太紧张,所以只能学习常用测试工具的使用。我们选用的主要自动化测试工具见表3。
通过测试工具的使用,可以加深对测试原理和理论的理解,掌握主流的测试技术和方法。
5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软件测试人才作为刚兴起的职业技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相信这些问题也是其他院校在培养软件测试人才时遇到的共性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
(1) 对口就业较难
主要原因是我国“重开发,轻测试”的现象过于严重,很多软件公司没有专门的测试部门,测试工程师太少,开发人员兼作测试工作的现象十分普遍。但并不是说我们的培养方向不对,这正说明软件测试工程师职业还没形成规模,正在兴起时期。据2006年12月国家信产部“2006中国软件质量年会”公布,软件测试人才为2006年最紧缺的人才之一,在上海、北京等地,软件测试工程师已成为“地位高,待遇高”的“双高”人才。企业规范化需要规模和过程,软件质量问题将成为软件企业能否继续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产品测试的重要性,所以软件测试工程师属于朝阳职业。
当然我们也采取了有效措施,如在前期强化基本的编程训练,使学生既能搞开发,也能搞测试,提高就业的灵活性。
(2) 教材少
软件测试作为一个新的专业(方向),目前还没有成体系的软件测试系列教材,所以在选教材时只能选与教学大纲内容相近的教材或技术书,或自己编写讲义。但给讲师授课带来许多困难。当然要很好地解决该问题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众多同行的共同努力。
(3) 测试项目实例缺乏
由于测试项目都属于公司内部资料,一般很难获得,不像通用应用程序模块一样在网上可随意找到。对此我们组织设计了一些测试案例,同时从合作的软件公司获取了一些实际项目案例,使学生能在实境中实践。毕业实训时大部分学生则直接到软件公司进行实地实习。
(4)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开始时师资力量较薄弱,我们采取的措施有:挑选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的老师来授课、从IT公司引进专业测试工程师、将有一定测试工作经验的老师送出去加强培训等。另外还不定期聘请IT公司的测试专家来做专业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 上一篇:个人所得税收入分析报告
- 下一篇: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