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试报告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测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测试报告

篇1

中国集成电路测试产业投资咨询报告

报告属性

【报告名称】中国集成电路测试产业投资咨询报告

【报告性质】专项调研:需方可根据需求对报告目录修改,经双方确认后签订正式协议。

【关键词】集成电路测试产业投资咨询

【制作机关】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

【交付方式】电子邮件特快专递

【报告价格】协商定价(纸介版、电子版)

【定购电话】010-68452508010-88430838

报告目录

一、集成电路测试概述

(一)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定义、基本概念

(二)集成电路测试基本特点

(三)集成电路测试产品分类

二、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分析

(一)国际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发展总体概况

1、本产业国际现状分析

2、本产业主要国家和地区情况

3、本产业国际发展趋势分析

4、2007国际集成电路测试发展概况

(二)我国集成电路测试产业的发展状况

1、我国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2、集成电路测试产业的总体现状

3、集成电路测试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2007我国集成电路测试行业发展回顾

三、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分析

(一)我国集成电路测试整体市场规模

1、总量规模

2、增长速度

3、各季度市场情况

(二)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三)原材料市场分析

(四)集成电路测试区域市场分析

(五)集成电路测试市场结构分析

1、产品市场结构

2、品牌市场结构

3、区域市场结构

4、渠道市场结构

四、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供需监测分析

(一)需求分析

1、产品需求

2、价格需求

3、渠道需求

4、购买需求

(二)供给分析

1、产品供给

2、价格供给

3、渠道供给

4、促销供给

(三)市场特征分析

1、产品特征

2、价格特征

3、渠道特征

4、购买特征

五、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竞争格局与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

(一)竞争格局分析

(二)主力厂商市场竞争力评价

1、产品竞争力

2、价格竞争力

3、渠道竞争力

4、销售竞争力

5、服务竞争力

6、品牌竞争力

六、影响2007-2010年中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发展因素

(一)有利因素

(二)不利因素

(三)政策因素

七、2007-2010年中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趋势预测

(一)产品发展趋势

(二)价格变化趋势

(三)渠道发展趋势

(四)用户需求趋势

(五)服务发展趋势

八、2008年集成电路测试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一)国际集成电路测试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1、国际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发展前景

2、2010年国际集成电路测试市场的发展预测

3、世界范围集成电路测试市场的发展展望

(二)中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的发展前景

1、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2、市场结构预测分析

(三)我国集成电路测试资源配置的前景

(四)集成电路测试中长期预测

1、2007-2010年经济增长与集成电路测试需求预测

2、2007-2010年集成电路测试行业总产量预测

3、我国中长期集成电路测试市场发展策略预测

九、中国主要集成电路测试生产企业(列举)

十、国内集成电路测试主要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一)2003-2007年集成电路测试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1、2003-2007年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2、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3、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二)2003-2007年集成电路测试行业销售毛利率分析

(三)2003-2007年集成电路测试行业销售利润率分析

(四)2003-2007年集成电路测试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五)2003-2007年集成电路测试行业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六)2003-2007年集成电路测试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十一.2008中国集成电路测试产业投资分析

(一)投资环境

1、资源环境分析

2、市场竞争分析

3、税收政策分析

(二)投资机会

(三)集成电路测试产业政策优势

(四)投资风险及对策分析

(五)投资发展前景

1、集成电路测试市场供需发展趋势

2、集成电路测试未来发展展望

十二、集成电路测试产业投资策略

(一)产品定位策略

1、市场细分策略

2、目标市场的选择

(二)产品开发策略

1、追求产品质量

2、促进产品多元化发展

(三)渠道销售策略

1、销售模式分类

2、市场投资建议

(四)品牌经营策略

1、不同品牌经营模式

2、如何切入开拓品牌

(五)服务策略

十三、投资建议

(一)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市场投资总体评价

(二)集成电路测试产业投资指导建议

十四、报告附件

(一)规模以上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经营企业通讯信息库(excel格式)

主要内容为:法人单位代码、法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行政区划代码、通信地址、区号、电话号码、传真号码、邮政编码、电子邮箱、网址、工商登记注册号、编制登记注册号、登记注册类型、机构类型……

(二)规模以上集成电路测试经营数据库(excel格式)

主要内容为: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行业代码、年末从业人员合计、全年营业收入合计、资产总计、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工业增加值、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亏损总额、利税总额、应交所得税、广告费、研究开发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十五、报告说明

(一)报告目的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区域

(四)数据来源

(五)研究方法

(六)一般定义

(七)市场定义

(八)市场竞争力指标体系

(九)市场预测模型

篇2

关键词:LED灯;流明维持寿命;分类;预估方法

引言

LED通常指的是一种由III-IV族化合物等相关半导体组成的,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电子元件,其最为核心的是PN结。在一定条件下,LED具有发光特性,由红色光、蓝色光、绿色光和橙色光等组成。所以,LED灯的应用是高新科技下的产物,其流明维持寿命的准确评估是LED灯未来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课题。

1 LED灯的流明和寿命概述

通常来说,针对固态照明灯具来说,根据美国国家能源部门的CALIPER计划第十三轮产品检测可以发现,LED灯的照明技术始终处于变化过程中,尤其是对于13个SSL的固态照明灯具而言。美国能源部门的调查结果还表明了其色温、功率以及显色指数等因素在一定状况下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且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达到平均61lm/W的平均光效。相较之前三个季度而言,平均光效大多增加了20%左右。而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大部分LED灯的光效往往能达到或者突破85lm/W。随着高效LED灯的出现和发展,大部分高效LED灯几乎能达到2700K的低色温和90以上的高显色指数。与此同时,在最近一次针对LED灯的替代产品调查过程,LED灯每千流明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尽管LED灯每流明的价格有所下调,但是其寿命和光电性能一直都是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基于流明价格不断降低以及凸显光色电性能保存LED灯优势的需要,其流明维持寿命的估算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2 LED灯的寿命预估分析

2.1 LED灯的寿命预估分析

就现阶段LED灯的技术发展和未来走向来看,LED灯的温度升高大多是因为其剩余的电能进行转换而形成的热能。所以,针对LED灯的工作状态来看,其电能中大约有10%~40%实现光能转换。而这其中LED灯的性能对于温度的变化又相当敏感。所以,基于这一敏感特性,LED灯在不同壳温的环境下依据IES LM-80-08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提出了LED灯的流明维持测试。另一方面,在这种方法之下可以根据指数函数拟合测试方法进行数据测试,并在相应的温度设定之下推算LED灯的流明维持情况。

?准(t)=Bexp-(?琢t) (1)

在式(1)中,曲线拟合的参数为?琢和B,?准(t)指代的是时间t范围内的平均归一化光通量,t所表示的则是单位时间(小时)。这样,根据上述“标准”提出的流明维持测试就可以运用插值法进行推算,进而可以推算出LED灯在不同状况下的流明维持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选择测试数据中最小和最大壳温之间的任意温度进行流明维持情况测算。但是,不同驱动电流下的流明维持不能针对LED灯进行推算。故而,文章针对LED灯的测试报告应当满足LED灯流明维持寿命推算的条件,即保障LED灯流明维持寿命的预估测算需要。这种推算条件也是LED光源驱动电流超过LED光源测试报告中涉及的驱动电流测试条件。

根据LED灯的流明维持寿命相关研究和文献来看,LED灯流明维持寿命受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LED光源和驱动器两个方面,且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其中,LED灯具中这种影响表现的更为明显。所以,LED灯在一般灯具和小器具中集成了光晕和驱动器,LED灯具或者器具整体的流明维持性能就会受到热辐射和性能变化的相互影响。但是,就LED灯的实际要求来说,LED光源制定测试点的驱动电流和温度都不能高于依据“标准”做出测试报告中的驱动电流和最大壳温条件进行。其次,LED灯连续3000小时的流明维持也应当不低于96%,且依据“标准”构建的测试报告,6000小时的流明维持不应当小于92%。

总体而言,要完成LED灯的流明维持寿命预估则至少需要进行超过6000小时以上的流明维持测试。但是,针对LED灯具的驱动器来说,其最大温度不能超过制造商或者设计方的额定最大值,否则预估缺乏有效性。但是,通过实验分析进行LED灯流明维持寿命的预估也是可以进行的。

2.2 实验分析

针对LED灯的流明维持寿命预估实验,可以选取不同瓦数的灯泡分为两个组。基于实验分析要求,分为12W和7W的车铝球灯泡各12个分为两组,保证LED光源的型号一样。其中,测试壳温在LED灯源的“标准”测试报告中,温度为22摄氏度、55摄氏度、和85摄氏度,而驱动电流则保持300mA。针对两组分别进行老化测试和光度性能测试,驱动条件为60Hz(AC 220V)。样品中所有光源都运用串联方式进行连接,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IF为LED灯样品工作过程中LED的电源电流,而TS表示的则是LED光源壳温测试点中的温度。根据测试结果来看,LED灯的总光通量是出于衰减过程的。而且,从LED光源的“标准”测试报告来看,也有一定的衰减趋势。这就说明了LED光源的流明维持寿命主要是受到LED光源和驱动器性能变化而影响的。

3 结束语

究其本质而言,LED灯流明维持寿命的预估问题分析是为了使其得到更为良好稳定的发展。文章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探明了LED灯的流明维持寿命是受到驱动器性能变化和LED光源而决定的。但是,文章中还尚未针对诸如标准化、性能和温度等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关于LED灯的流明维持寿命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为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崔晓东.美国LED灯测试程序法规草案的影响及应对[J].认证技术,2012,7:58-59.

[2]范朝勋.LED流明效率的研讨[J].现代显示,2006,7:11-16.

[3]陈超中,施晓红,王晔.厘清LED灯具与LED光源的本质[J].中国照明电器,2013,2:36-41.

篇3

【关键词】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自动化软件测试

自动化技术所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来对软件进行自动化测试。整个测试过程可以计算机来自动完成,不会出现多测、无测等问题的发生,有效地提升了软件测试效率。通过情况下,完成一款软件开发必须要通过重复的测试,从而才能保证其软件得到完善与改进,最终实现软件预期需求。软件测试还确保软件投入使用后的出错率较低,提升了软件品质为软件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自动化测试缺陷分析

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能够提升软件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在采用嵌入式软件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软件所具有的特征为其测试构建一个合理化、科学化的测试环境。从而才能够保证其软件能够在一个较为真实的运行环境中进行测试。因此,整个测试过程需要通过繁杂的测试步骤来完成,且其操作步骤相对较为复杂,开展测试中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此外,由于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还没有一套快速定位体系,因此在开展测试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整个测试过程较为复杂,容易造成不可遇见的问题产生。

2嵌入式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分析

2.1嵌入式软件测试驱动自动化分析

所谓嵌入式软件测试驱动自动化所指在合理的测试环境中,能够实现覆盖诸多区域,让测试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软件需求结合海量数据开展交互式测试。以往情况下,在完成测试完成后一旦软件程序发生了变化,从某种层面上会对其软件的程序以及数据的测试结果产生偏差。如果采用自动化技术来进行软件测试,能够实现对在测试过程中对软件数据的更改,从而规避了程度错误而产生的测试误差。通过驱动自动化技术,可以将软件脚本中的数据进行分享,再将测试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存储于外部空间中,让整个软件测试逻辑更加便捷。

2.2嵌入式软件测试数据生成自动化分析

在采用嵌入式软件测试过程中,能够针对性地对多种行业运行数据进行自动配置。与传统的软件测试方法相比,无须通过人工形式来对其软件运行所生成的数据进行测试。而且传统软件测试方法,需要在其软件投入使用并运行过程中来进行测试,对于数据信息的处理无法实现及时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软件使用企业的生产效率。如果采用自动化测试方法,能够对软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自动化、全方位的测试。有效节约了软件开发人员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其软件的开发成本。对于自动化数据测试技术,还能够确保其数据测试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改变传统软件数据测试的滞后性提高了软件品质。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测试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其系统的运行更加合理化,需要做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开展数据组合时,需要将所有测试数据进行覆盖。②结合数据信息来进行分析,制定出数据的重要级别并进行合理化、规范化的排列。③在测试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数据之间的互斥关系,因此需要在进行测试过程中加以分析并解决此问题。④开展测试时,技术人员需要对其数据逻辑关系进行观察,从而才能够确保其测试结果的稳定与精准度。

2.3嵌入式软件测试报告生成

当嵌入式软件完成自动化测试后,通常情况下需要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精准记录,并且制作出相应的测试报告。在其测试报告中需要填写其软件测试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并将测试时所遇到的难点进行详细记录。传统测试方法的测试报告需要通过人工来进行填写,在进行填写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信息不准的问题。如果采用自动化测试,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接口来让其自动化生成测试报告。测试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接口导出的形式来将所生成的测试结果文本进行导出,这个超文本可以当作测试结果来使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助于自动化测试技术的发展,并且能够为测试工作人员积累更多的软件测试经验。

3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嵌入式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在一定层面上还存在着不足,会对其软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所以在采用其技术进行软件测试过程中,通过为其测试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测试环境,通过选择科学化、规范化的测试方法并融入自动化技术来对软件进行测试。从而才能够有效实现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的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红,王贺艳.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的探索与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6).

[2]张明英,王曙燕.嵌入式软件测试方法与策略研究[J].电子世界,2012(11).

篇4

关键词:神华 宁夏煤业 集团公司 协同 办公系统 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014-02

1 制定测试计划及系统功能测试

确定测试时间、协调测试人员、安排集中测试地点及环境,测试人员积极反馈功能测试中遇到的问题。

1.1 测试

2009年3月1日至3月3日,OA系统进入到功能测试阶段。

由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办公室、科技发展部、组宣部、人力资源部、电视新闻网络中心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功能测试;由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电视新闻网络中心会同东华合创公司、赛威信息公司组成综合测试组进行系统测试。测试责任单位为赛威信息公司。

功能测试计划主要测试OA系统中公文管理、办公事务、电子邮件、企业论坛、个人办公、集成接口等功能模功是否满足需要。

以集中测试方式,参与测试人员到指定地点进行测试。针对参与测试的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简单的系统使用及测试流程培训。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以不同角色用户身份进入系统,进行流程审批、验证系统功能。由综合测试组现场指导,监理进行过程跟踪记录。

1.2 功能测试报告

测试形成《功能测试计划》、《功能测试报告》、《功能测试反馈记录》。

通过3天的频繁测试,总结出调试记录中的主要问题分为功能调整(40条)、流程调整(16条)、新增功能及要求(13条)、操作(1条)、需要用户协调及确认(7条)、测试组建议(6条)、无法实现功能(4条)七类共计97条意见和建议。

1.3 解决方案

按照功能测试反馈信息调整系统。东华合创公司项目组对测试组明确提出需要修改的功能性问题,经过分析讨论,可以在试点单位、试用之前(2009年3月9日)按照要求修改和测试,并保证不影响其他功能模块的试用。对于门户页面的调整,东华合创公司美工进行方案的设计,会尽快提供几套方案供客户评审、确定采用。

针对于客户已经明确的流程调整,在试点单位培训、试用之前(2009年3月9日),按照要求调整测试完毕。

针对新增功能,进行开发,在整体试运行之前(2009年3月25日)测试完毕。

2 试点单位培训及试用

2.1 试点单位培训

功能测试工作完成,按照客户要求进一步完善系统,系统满足试点单位试用的条件。

2009年3月12日至3月13日对神华宁煤协同办公系统操作培训。同时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确定由羊场湾煤矿、金能煤业分公司、汝芨沟煤矿、麦垛山煤矿筹建处、大武口洗煤厂、物资公司、能源工程公司、红梁煤业公司、信息技术中心,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办公室、科技发展部等11个试点单位试运行,并进行培训。

针对试点单位办公室综合、文书业务人员及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共计30人的培训,使各位学员能熟练掌握系统操作方法,并成为各单位业务骨干,讨论系统业务功能及流程、收集相关信息。

通过培训,进一步验证了系统功能,参训人员基本掌握了系统的相关操作使用。明确了试点单位各项流程,上报各单位人员及部门信息等。

通过培训、调研与各试点单位的业务人员的讨论交流,完善了具体的相关业务流程。同时要求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提供基层单位的人员信息,并且提供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机关各门部门及基层单位人员排列顺序。门户界面二方案选一。订购RTX2000用户满足现阶段使用需求,逐步分批次使用邮箱和RTX系统。

2.2 试点单位试用

试用问题反馈、修改。

2009年3月25日进入试点单位试运行阶段。安排培训地点,组织培训人员,由每个试点单位的系统管理员和对办公业务比较熟悉的人员参加。

参与培训人员掌握系统模块功能使用,并能指导他人正确使用系统,根据试用意见及反馈调整系统。

3 通过对需求的评审、确认

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用户协调及确认的问题,存在提出的需求与前期调研、需求评审会不符或不能确定的流程及业务,另外基层单位的流程及表单不统一等等。

(1)召开需求报告审查会议。由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有关领导参加需求评审会,修改需求分析报告,建议相关协调确认,按照最终需求调整系统。

(2)提出了《需求审查纪要》。测试组针对相应的需求,提出了修改建议,对无法实现功能等也提出了具体的意见。要求东华合创公司尽快开发程序解决问题。

(3)确定了门户界面的统一信息管理联运方式,个人用户的CA认证登录权限,联接几个运行系统如生产调度、安全监测、经营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等,实现同平台的信息链接。加入了西部CA公司的电子印章技术,在公文处理中能够加盖电子印章,以确认文件的权威性、合法性。

(4)从2009年5月6日开始,为期54天,制做了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各单位和各部门的各类电子印章共计230多枚。并于2009年6月29日下发各单位使用保管。

4 系统培训、推广及试运行

(1)东华合创公司同时进行系统试运行前准备工作,包括导入用户、权限分配、制作模板等。《系统使用说明书》、录制培训视频课件。各基层单位按照项目组要求提供权限分配说明、文件红头、正文模板等。

(2)机关用户培训。

2009年5月3日至4日,安排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所属机关,各部门综合人员50人进行为期二天的重点培训。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熟练掌握了OA系统模块功能的使用方法,并要求学习结束后教授给所在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使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机关工作人员掌握系统使用方法。为试运行做准备。

(3)基层用户培训。

2009年5月20日至21日,集中组织了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各单位的办公室综合、文书业务人员及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共计80人的培训班,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针对各模块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培训演练。并要求学习结束后教授给所在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掌握系统使用方法。

(4)系统试运行、系统阶段性验收。

2009年3月25日到2009年6月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OA系统试点单位试运行工作,形成了《系统试用反馈》及《系统试用结论》等。

在试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针对特殊的问题进行整改,形成了《系统试运行报告》。系统基本满足运行条件。

2009年6月底完成了阶段性验收。

5 项目验收与移交

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3日OA系统试运行。

在试运行期间,召开了多次OA系统平衡会,对模块功能进行多次的沟通与修改,使得系统日趋完善,功能符合办公要求,性能稳定。

篇5

关键词:智能移动终端应用层软件自动化测试云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引言

随着4G网络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数十万的App应用、不计其数的移动Web和HTML5的蓬勃兴起,人们正在享受越来越便捷的移动互联生活。随着应用的普及,用户对App、移动Web、HTML应用的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服务提供商在比拼客户服务质量时候,愈发关注用户使用的真实体验。Android平台以其良好的开放性,各类基于Android的智能移动终端在快速。故对于Android App的开发也日趋热门。然而各类Android App因为智能终端不能正常安装、意外错误、强制退出等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缺陷越来越多[1],开发者对于全球移动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掌握甚少,App与移动设备的兼容性问题常常导致用户投诉。App测试与服务质量保障矛盾十分突出,最显著的情况是,APP无法与移动终端有效适配,这给开发者带去大量的损失。

1 系统概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故建设基于云平台的自动化拨测系统,实现对不同应用的功能与性能的测试,实现根据脚本进行的定制的功能性测试,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重复性[2]。所谓软件自动化测试就是执行由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的自动测试程序控制被测软件的行为, 模拟手工测试步骤,完成全自动或半自动测试[3]。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云管理平台和移动应用软件测试客户端。云管理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完成包括与中央平台通信,下载测试脚本及测试任务,上报测试结果,以及管理和驱动整个测试过程的任务[4];客户端部分即是真正实现测试行为的部分,完成包括测试脚本解析,测试任务执行,测试用例实现,测试结果上报,测试日志记录的任务,并具有一定的差错控制能力,保障整个测试过程的完整与精确。

系统功能架构如下图1所示。

图1 自动化测试系统功能架构

2 系统设计方案

本系统的设计重点就着眼于以比较小的维护代价有效地帮助用户降低测试成本,同时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监控,并降低测试工程师的工作强度和复杂度。

本自动化测试系统将分为三个部分,测试管理服务器(Test Management & Repository),测试PC客户端(IDE & Test Runner)和智能移动设备测试程序(Test Agent)。系统覆盖了设计开发测试脚本,测试资源(测试PC,测试设备,测试脚本和测试日志)管理,测试任务运行,测试任务管理,测试状态监控,测试日志管理和测试报告上报的全部测试流程。系统架构如下图2所示。

图2 系统架构图

2.1测试管理服务器

负责管理系统中所有的测试资源,包括测试PC,测试设备,测试脚本和测试日志;管理测试任务;监控测试状态;发送测试报告;保存测试日志。

用户登陆到服务器,选择测试脚本,配置测试PC和测试设备后,创建测试集合,启动自动化测试。测试进行过程中,用户可以登陆到服务器监控当前的测试状态。同时测试管理服务器将会增加测试脚本版本控制功能,帮助用户高效的管理开发设计的测试脚本。测试集合由1个或多个测试工程组合而成,测试工程之间可以由一定逻辑关系组合而成,方便用户自定义所需的测试集合内容。

2.2 测试PC客户端

由两部分组成,IDE和Test Runner。支持Python和JavaScript两种流行脚本引擎,监控当前连接的测试设备运行状态。其中IDE为用户提供开发设计测试脚本的环境,并同步显示测试设备的屏幕内容,提高用户开发效率。Test Runner接受并运行测试管理服务器下达的测试任务,同步更新测试状态和测试日志到服务器端。

2.3 智能移动设备测试程序

安装在测试设备上,负责接收测试指令,解析并执行测试指令,返回测试结果。系统支持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智能移动设备,包括Android、Symbian、BlackBerry和WinCE系统的设备,可使用USB或WIFI的通讯方式和测试PC客户端进行数据通讯。

3 系统实现

系统根据测试需求的逻辑编写测试脚本[5],可支持Python和JavaScript两种流行脚本引擎。系统通过测试脚本驱动测试接口,测试设备根据测试接口执行测试动作并回馈测试结果,并根据回馈的测试接口的执行结果判定测试结果。同时系统采取分布式结构来部署整体测试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相对独立,以通信协议方式进行联动工作,形成高效自动化测试系统。本系统是开放式系统,即任何符合通信协议的被测试终端都可以被此自动化测试系统所支持。

3.1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工作流程

测试脚本编写流程,具体分为6个步骤,每个步骤的工作描述如下。

1)用户使用IDE进行测试脚本编写调试工作。用户根据测试需求和当前的测试设备编写调试测试脚本和录制测试验证点,按测试需求填写测试数据到测试用例描述表中。

2)执行测试脚本。IDE根据编写好的测试脚本执行测试脚本。

3)IDE发送测试指令到测试设备。IDE按通信协议格式发送测试指令到测试设备。

4)测试设备解析并执行测试指令。测试设备按通信协议规则解析出测试指令并执行测试指令。

5)测试设备回馈测试指令执行结果。测试设备按通信协议规则打包发送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数据。

6)IDE传输完成编写调试的测试脚本工程到测试管理服务器。IDE按通信协议打包压将完成编写调试的测试脚本工程上传到测试管理服务器。

3.2 自动化测试工作流程

自动化测试工作流程,具体分为8个步骤,每个步骤的工作描述如下。

1) 用户通过测试管理服务器创建测试规则、测试任务、启动测试。用户根据已有或新建的测试规则创建应用于某一测试设备的测试任务并填写发送测试报告的邮箱地址等信息后开始这一测试任务。

2) 测试管理服务器发送测试任务数据包到测试执行单元。测试管理服务器根据用户创建的测试任务将需要测试的测试数据压缩包发送给测试执行单元。

3) 测试执行单元解析测试任务数据,开始测试。测试执行单元解析出测试任务中包含的测试脚本并执行测试脚本。

4) 测试执行单元发送测试指令到测试设备。测试执行单元按通信协议格式发送测试指令到测试设备。

5) 测试设备解析并执行测试指令。测试设备按通信协议规则解析出测试指令并执行测试指令。

6) 测试设备回馈测试指令执行结果。测试设备按通信协议规则打包发送测试指令的执行结果数据。

7) 测试执行单元同步传输测试日志到测试管理服务器。测试执行单元按通信协议规则打包发送测试日志到测试管理服务器。

8) 测试管理服务器展示测试日志和发送测试报告给用户。测试管理服务器展示测试日志信息,根据测试日志信息汇总为测试报告发送给用户指定邮箱。

4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选取一些待测应用软件进行测试脚本的编写,并在实体设备上进行测试。分析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可见,本自动化测试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并将系统维护成本最小化。原本手动测试需要600分钟的工作,本系统只需要300分钟,且完全自动化测试,不需要人工操作,大大节省的劳工成本。

相比于目前流行测试系统的TestQuest[6],本系统可降低自动化测试脚本的维护成本,提高自动化测试脚本的重用度。下举例说明。当测试点的图片发生改变时,TestQuest系统需重新录制所有测试用例所需的测试点图片;但是本系统只需要修改相应的发生改变的测试点图片匹配率即可满足测试用例的新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测试脚本的重用度。

5 总结与展望

本文针对应用层软件无法与移动终端有效适配的问题,设计与实现了移动终端应用层软件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在保证移动终端软件质量和友好的用户体验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软件工程师工作的强度和复杂度,并且起到了帮助企业降低测试成本的作用。未来可对此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根据用户需求的改变来适配,并推广到更广阔的市场中去。同时也可以考虑对测试步骤进行进一步的精简,以使测试系统更加灵活简洁。

本文所实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支持所有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智能移动设备,并且覆盖智能移动设备的软件功能测试、软件性能测试、设备基本功能测试等多种测试种类,应用广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应用层软件在功能和结构上的复杂程度都大大提高了,应用本文所提出的测试系统对其进行自动化测试,可大大提高软件测试效率,故本文所提出的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有较大的实际意义与设计价值。

参考文献:

[1] 常远. 手机软件自动化测试的研究与实现[D]. 北京邮电大学, 2010.

[2] FEWSTER Mark,GRAHAM Dorothy.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3]蔡建平,李金凤.软件测试大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杜,2009:240~269.

[4] 张新玲, 赵霞, 张东. 云管理平台自动化测试框架研究[J]. 软件导刊, 2013, 12(10): 15-17.

篇6

关键词:ARM; 服装舒适性; 检测系统; LabVIEW

中图分类号:TN919; TP27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5-0177-03

Design of Test System for Clothing Comfortableness Based on ARM Technology

ZHANG Chun-li, GAO Xiao-ding, LIANG Jian-feng, TANG Ming-fei

(School of Mechanical & Engineering,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710048, China)

Abstract: A portable garment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embedded ARM controller was designed. ARM9 processor S3C2410A is used as the core chip, FlexiForce pressure sensor, DHT90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are used as distributed test components and SD card is used as the storage medium to save off-line collected data. The measured results are saved and showed with the instrument panel developed by LabVIEW.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clothing comfortableness detection system is accurate and reliable,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lothing comfortableness.

Keywords: ARM; clothing comfortableness; detection system; LabVIEW

0 引 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服装舒适性的研究范围涉及三个基本领域:物理、生理和主观心理。现阶段,国内外的服装舒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舒适性领域。服装生理舒适性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和压感舒适性三大领域。服装压力、温湿度的状态是评价服装生理舒适性的重要指标[1]。不适当的服装压力会影响着装者的疲劳感和工作效率,且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一般来说,当人体皮肤温湿度处于热湿舒适性状态时,人们的智力、体力(手工)或感觉方面的表现均处于高水平状态,另外热湿舒适性是人们处于最佳健康状态的必要条件[2-4]。通过对人体不同状态下不同部位的服装压力、温度湿度的测量,可以得到人体着装后的不同部位的压力、温湿度的分布状况。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为服装压力、热湿舒适性的客观评价提供量化指标,为服装的款式与结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有关服装功能测试的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多进展,但是相关的服装功能测试仪器的研发远远滞后于时代的需要[5]。本文设计了基于ARM技术的便携式的服装压力、温湿度测量系统。

1 服装舒适性检测系统的构成

服装舒适性检测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及存储的控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构成,结构如图1所示。数据采集模块的前端是由多个FlexiForce压力传感器、压力-电压信号转换电路和DHT90温湿度数字传感器组成,这些传感器用来获取被测部位的压力和温湿度信号,并通过信号调理电路(信号变换电路、滤波电路等)将所测的压力转换为电压信号。数据采集及存储的控制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和存储控制,该模块利用ARM9处理器芯片S3C2440内置10 b/数转换器(ADC),该ADC能以500 KSPS的采样速率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10 b分辩率的数字信号并利用其GPIO接口实现温湿度数字信号的采集。另外该模块利用SD卡作为存储介质实现对压力、温湿度数据的离线存储。数据分析模块主要负责读取SD卡存储的测量结果数据,该模块借助LabVIEW语言开发出的方便、形象逼真的仪器面板将测量结果保存并以直观的形式显示出来。

2 服装舒适性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服装舒适性检测系统硬件设计主要是关于系统硬件仪器及其器件的连接设计, 主要指的是数据采集模块的传感器的选用和数据采集及存储控制模块的硬件设计。服装舒适性检测系统硬件部分实现服装舒适性检测系统的仪器控制和数据采集,是服装舒适性检测系统的主题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性能的优劣。

图1 服装压力、温湿度测试系统结构框图

2.1 数据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数据采集模块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的选用、压力传感器的选用、压力-电压信号转换放大电路。

2.1.1 传感器的选用

传感器处于测试系统的最前端,是感知温湿度和压力信号的窗口,所获得和转换的信息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测试系统的性能好坏。本系统采用了DHT9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和美国Tekscan公司的FlexiForce压力传感器。

DHT9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湿度、温度和露点,不需元件直接输出经过标定了的相对湿度、温度及露点的数字信号,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温、湿度传感器的不足。内部集成了湿度敏感元件和温度敏感元件、放大器、一个14 b的A/D转换器、标定数据存储器以及数字总线接口以及稳压电路。由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硅片上是紧靠在一起,可以精确地测定露点,不会因为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而引入误差;直接通过存放在芯片上OTP存储器中的标定系数,输出是经过标定的数字信号。DHT90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其性能优良、稳定性好、成本低、使用方便[6],因此本系统采用其作为温湿度的测量。

采用FlexiForce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测试。与传统服装压力测试系统中所采用的传感器相比, FlexiForce在线性、滞后性、漂移、温度和灵敏度方面有着优良的性能,根据待测的服装压力值,选用了压力范围为0~1 lb(4.4 N)的FlexiForce A201型传感器是完全具备服装压力测试条件的[7]。由于ARM不能采集非电量的物理信号,而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为非电量的压力信号,需通过压力-电压转换放大电路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再由标定后的压力与电压的对应关系,得到所需的服装压力值。

2.1.2 压力-电压信号转换放大电路及压力-电压标定

传感器通过压力-电压信号转换放大电路后,输出电压值Vout。传感器输入信号与电压的相互对应关系为Vout=-VD*(RF/R),RF=R1+RF1,其中:Vout为输出的电压;RF为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电阻;R为传感器对应的阻值,其阻值的变化对应了作用在传感器上压力的变化,RF/R为放大电路中的放大系数。FlexiForce压力传感器静态特性压力-电压标定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压力-电压标定曲线

2.2 数据采集及存储控制的硬件设计

数据采集及存储控制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该模块性能直接影响整个服装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和运行速度。数据控制及存储模块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数据采集及存储控制模块的核心部分是三星公司生产的高性能S3C2410微处理器。该处理器是基于ARM920T内核的16/32位RISC嵌入式微处理器,片上主要集成有117个通用I/O接口,24个外部中断源,4个具有PWM功能的计时器及1个内时钟,8通道10位ADC,3通道的UART,4通道的SDRAM控制器,1个LCD控制器,具有日历功能的RTC(实时时钟),SD卡接口等。同时,S3C2410还提供一组完整的系统设备,主要有 MAX232、按键、LED、SD存储卡、SDRAM、SRAM[8-9]等。

图3 数据控制及存储模块结构框图

S3C2410微处理器利用内置的10 b模/数转换器(ADC)以500 KSPS的采样速率将压力信号值转换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10 b分辨率的数字信号;S3C2410微处理器利用其GPIO接口实现温湿度数字信号的采集。另外该处理器通过按键对采样通道的选择和采样速率进行控制;以SD卡作为存储介质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离线保存。此芯片主要面向手持设备,以及高性价比、低功耗的应用,可满足数据采集及存储控制模块控制的需要。

3 服装舒适性检测系统软件的实现

服装舒适性检测系统的软件实现指的是数据采集及存储控制硬件模块的软件实现以及对数据分析模块的软件实现。

3.1 数据采集和控制及数据处理硬件模块的软件实现

系统采集、存储模块软件部分是在ADS 1.2 环境下利用C 语言进行编程,并针对相应的硬件功能实现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数据采集和控制及数据处理硬件模块的软件实现首先是对系统进行初始化,系统初始化主要指中断、存储器系统、堆栈的初始化及键盘、LED、SD存储卡等硬件的初始化;接着通过键盘实现采样通道和采样速率的设定;然后启动A/D转换将采集的模拟压力-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在采样结束时将采集的压力、温湿度信号导入SD存储卡实现采集信号的存储操作。

图4 数据采集、存储控制模块软件流程图

3.2 数据分析模块的软件实现

数据分析模块只涉及软件实现,该模块采用LabVIEW 7.1软件实现了采集数据的输出、图形的实时显示与Excel测试报告的生成与保存功能[10],程序示意图如图5所示。数据分析模块的软件实现首先是打开离线保存在SD存储卡里的温湿度压力信号的文件;其次进入While loop 循环通过对控制按钮设定连续读取文件中的信号,并将其数据分流实现各通道压力、温湿度信号的图形化显示;最后保存Excel测试报告并关闭文件。

设计的数据分析模块的面板如图6所示,该模块灵活简洁,可对压力、温湿度信号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监测,形象地模拟了传统仪器的外观。在操作面板时首先将布尔开关指向“开始”,打开离线保存在SD存储卡里的温湿度压力信号的文本文件(如j:\\1.txt)读取数据,即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连续的数据读取,然后用户通过面板的“读取数据点数”和“读取位置”控件进行设置所需读取点数及通道的选择,将布尔开关指向“停止”即可结束信号的显示;最后点击Excel按钮将测试报告以电子表格的形式进行保存。该面板实现的是8路信号的数据显示功能,便于在同一时间监测多部位的压力、温湿度信号的变化情况,同时Excel测试报告实现了测试信息长时间保存的功能。

图5 数据分析模块程序示意图

图6 数据分析模块的面板

4 测试实验

图6显示的曲线分别是服装舒适性检测系统对人体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后背、腋窝温湿度和肩部、腹部压力测试的结果。由于人体在正常工作状态时其同一部位的压力及温湿度值随时间变化不大,图6所示的测试的结果符合人体正常着装状态下不同部位的压力及湿度实际变化情况。

5 结 语

设计一种基于嵌入式ARM处理器的便携式服装压力、温湿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在单个芯片上实现了人体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服装压力、温湿度连续采集与存储,基于LabVIEW实现实时数据分析,且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速度快、测试准确、工作可靠等特点,该便携式系统可以为服装舒适性的客观评定提供依据和基础,为服装功能测量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惶酹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毅.服装舒适性与产品开发[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陈红娟,李炜.服装压力测试系统研究[J].针纺工业,2006(2):53-55.

[3]崔立明,陈东生.服装压力测试技术的现状[J].国际纺织导报,2007(4):75-77.

[4]庄梅玲,张晓枫.服装热舒适性能的心理学评价[D].青岛:青岛大学,2009.

[5]宋晓霞,冯勋伟.服装压力与人体舒适性之关系[J]. 纺织学报,2006,27(3):103-105.

[6]何道清.传感器与传感器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7]高国富.智能传感器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胥静.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实例详解[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篇7

每一位从286时代就开始接触PC的朋友一定能深刻体会到计算机技术飞跃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性,这些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CPU的主频越来越高,存储器容量越来越大,以及芯片与芯片、模块与模块、系统与系统之间互连总线的数据传输率也越来越快。图1描述了一块典型的计算机主板,其上运转的总线类型可能包括以太网、USB、PCIExpress、SAS、HDMI、SATA、FBDIMM和UWB等。这些总线结构的共同点是:①都是串行数据链路,发送和接收采用两对差分信号线传输,没有单独的时钟线,数据格式已包含了时钟,②数据传输速率非常高,能达到Gb/s甚至10Gb/s速率级别以上,因而串行数据也是设计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③同一总线上的多个接口器件(或模块)很有可能由不同厂家制造,不同的电路原理、不同的PCB、不同的制造工艺,但却要运行在相同的总线架构中,因此如何保证不同厂家器件的操作一致性是电子工程师必须面对的挑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个工业标准组织为促进行业发展,制定了相应的测试规范,要求进行认证的产品都必须完成指定项目参数的测试测量。例如,I E E E 8 0 2.3分委员会专门制定了10BaseT/100BaseT/1000BaseT三种速率级别以太网电接口的测试标准,定义了几十个测量参数的合格范围,包括眼图模板、抖动、上升时间、差分输出电平等。如果设计的总线产品经专门设备测量后,所有参数均符合规范要求,则认为产品设计是合格的,并能与其他厂家互相兼容的,这个过程称为“一致性测试”。又比如USBIF组织针对USB2.0接口的一致性测试也制定了完整的规范,设计师设计的USB2.0产品经测试后,必须全部符合规范要求,才被允许打上USB2.0标志,才能被其他客户认可。

高速串行数据链路的一致性测试是个复杂的课题,既要求测试设备厂家能提供高性能的仪器,又要求测试工程师能充分利用仪器去解决问题。大家都希望仪器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本身的一部分。美国力科公司在数字示波器和串行数据分析仪平台上提出了“自动化测试”的概念,为多个串行数据标准一致性测试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最新的数字示波器和串行数据分析仪,能支持最高18GHz模拟带宽、60GS/s实时采样率。作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力科还推出了自动化一致性测试软件包QualiPHY,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师操作仪器和生成报告的复杂度,让工程师不会再觉得一致性测试是枯燥无味的任务。下文向大家介绍QualiPHY是如何帮助工程师应对高速串行数据链路测试面临的挑战的。

一致性测试的难点

目前,进行串行数据链路一致性测试的主要仪器平台是高速数字示波器或串行数据分析仪(如力科公司的SDA),工程师在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测试时,普遍面临下面介绍的困难。

1 如何掌握测试标准内容

随着串行总线技术的日益进步,信号完整性成为设计师最头疼的问题,包括串扰、EMI、抖动、反射、封装噪声、偏移和静电等,这些问题对设计、测试同样重要。各种串行总线的一致性测试标准均定义了以适应高速信号庞大的信号完整性分析需求。例如,100BaseT的一致性测试规范要求测量眼图、抖动、上升/下降时间、过冲/下冲、差分输出电平、高低电平对称性、占空比偏移等,US B 2.0一致性测试规范对HighSpeed的Device分析也定义了几十个参数。每一种参数的测量对于示波器的使用都定义了设置参数,如图2所示就是以太网一致性测试对过冲参数测量的示波器设置要求。

测试规范对每种参数都有适用范围,实际测量值必须落在这个范围才被判定为合格。

所以,测试工程师既需要掌握完整的测试参数列表,又需要了解每种参数对应的示波器工作状态,还需要清楚每个参数的合格测量范围。这是非常复杂的工作。

2 如何设置测试环境

串行数据的信号质量分析和一致性测试一般都离不开测试夹具的辅助。夹具的主要作用是在不同的信号形式之间相互转换,比如以太网测试夹具就是将双绞线信号转换成探头信号。每个测量项目都需要测试夹具、被测器件和示波器三者之间建立合适的互连拓扑关系,准确掌握所有连接关系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3 对仪器操作不是很熟悉

串行数据总线技术的飞速进步对示波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同时也使得现代高端示波器的操作复杂度也日益加大,记住一致性测试规程中的每个步骤,示波器该如何操作,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4 如何生成测试报告

每个硬件工程师都有这种切身体会,编写测试报告是非常费神费时的工作。需要收集测量结果、对比标准规范来分析某个测量参数是否合格,保存关键波形画面并贴到报告中去,如果测试参数多达几十个,比如USB2.0测试,那工作量将是非常巨大的。

5 串行数据协议类型比较多

计算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内容需求的迅猛增长都需要更快的数字通路,目前PCI Express、SATA、HDMI、SAS等串行数据总线架构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环境中,而且更快速的PCIExpress2.0、HDMl1.3、SATAIII等第二代和第三代总线架构也已经开始出现或正在研发过程中,再加上更为普遍的Ethernet和USB2.0,串行总线协议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对测试工程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协议测试的切换都意味着重新开始学习。

OualiPHY软件特性

针对高速数字系统工程师在进行串行总线一致性测试时面临的难题,美国力科公司推出了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QualiPHY软件包,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该软件如何帮助工程师解决这些一致性测试难题。

1 用户可定制测量项目

完整的一致性测试包含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项目,但不是每次测试都要遍历全部项目。

QualiPHY软件支持用户可定制化测试项目,可以选择单个或多个项目分别测试,从而大大提高了灵活性。图3描述的是USB2.0 High Speed的Deviceor Hub测试项目定制窗口。

2 自动化测试

根据选择好的测试项目,QualiPHY随即展开一系列自动化测试过程:自动设置示波器工作参数包括采样率、存储深度、采集时间、纵轴刻度、触发电平等,自动定义测量参数,自动调用第三方软件如Matlab对波形运算,自动分析波形和测量结果,自动输出分析结果,整个测试过程完全是自动化的,无须任何人工干预。在测试过程中

会同步显示测试状态和过程提示。 OualiPHY软件针对工程师操作示波器进行一致性测试的使用特点而优化自动化测试流程,有效提高了一致性测试效率,并大大降低了操作仪器难度和重复劳动量,使得测试过程充满乐趣而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任务,因而一推出即深受工程师的喜爱。图4是SATA一致性自动测试界面。

3 图表化提示

QualiPHY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非常人性化和直观实用,它会以图表化的方式显示出一致性测试的每个环节中测试夹具、示波器主机和DUT三者之间的拓扑关系,使用者无须记忆,就能正确设置测试环境。

4 自动分析测量数据

示波器采集波形后,并按规范测量参数后,QualiPHY软件会自动将其与标准做对比,并输出此参数通过或失败的结论。图5展示了QualiPHY软件包对10BaseT峰值差分输出电压分析的结果,实际测量值为2.52V,802.3标准合格范围是2.20~2.80V,显然此参数测试通过。

5 集成多种串行数据协议

QualiPHY软件集成了多种串行协议,包括流行的SATA、UWB、PCIE、SAS、FBDIMM、HDMI、USB、ENET等。不同的串行协议采用相同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方法,工程师无须重复学习,举一反三即可快速掌握全部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流程。

6自动输出报告

QualiPHY软件在完成所有指定项目的测量和分析任务后,会自动生成美观、实用、符合标准规范的测试报告,报告格式可以选择是XML、HTML~PDF格式。节省了编写测试报告的时间,工程师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设计上,而不是测试上。

QualiPHY系统设置

QualiPHY软件包支持多种串行数据标准协议,既可以直接运行在数字示波器上,也可以运行在其他计算机上。推荐的执行方式是单独运行在一台控制计算机上,通过TCP/IP协议与测试示波器建立通信连接。这样做的主要好处是示波器上显示波形,QualiPHY软件显示分析结果,两种界面可以同时被用户观测。QualiPHY软件下发设置参数和测量命令到示波器上,示波器上传捕获波形到QualiPHY分析,QualiPHY将分析结果在控制PC上输出美观、实用和符合规范的结果报告。图6 描述了QualiPHY_for_ENET测试环境。用户可以去省略自由下载QualiPHY软件包,亲身体会它给高速串行数据一致性测试带来的高效和便利性。

篇8

【关键词】测量设备;计划报送;计算机;应用

1 测量设备计划报送计算机管理的意义

1.1 计算机管理的意义

测量设备计划报送系统是根据目前测量设备计划报送,从人工统计、查询工作时容易产生疏漏的现状,开发了该系统,实现了计划录入、保存、自动记忆,查询统计、汇总,数据自动导入EXCEL,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测试报告/台帐打印等功能,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计划报送工作的管理水平。

1.2 计算机管理的作用

(1)运用计算机管理测量设备计划报送工作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在本系统的应用 ,便于计划管理人员统计数字 ,打印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测试报告/报表 ,及时汇报工作,传统的人工处理数据非常繁琐 ,效率不高且需要较多的人力。而应用计算机对计划进行管理和控制则比较省时、省力 ,防止资源浪费。

(2)计算机在计划报送管理中不但有高度的可靠性 , 而且有很强的安全保密性(身份验证),满足系统的要求。

2 测量设备计划报送系统介绍

2.1 测量设备计划报送系统描述

(1)本系统采用C/S 的体系结构 ,C/S 的体系结构具有高效性、高安全性、交互性强、数据处理量大。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由点到面的管理信息系统。

(2)采用 SQL Server 作为DBMS,客户端、浏览器采用普通 PC 机 ,运行Windows XP Professional 操作系统。系统所有数据都保存在服务器端 (Server) ,客户端 ( Client) 主要负责数据的录入、维护。浏览端 (Client) 用于实现基础数据的多条件检索、系统具有安全措施 ,在系统启动时有身份验证,只有合法者才可以进入系统对各模块进行操作。

2.2各系统功能描述

(1) 数据录入功能模块

主要是对测量设备计划进行登记,首先对测量设备进行分类编号,然后录入此设备的相应信息,包括申购单位、送检单位、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生产厂家、出厂编号、出厂日期、数量、单价、合计、检定日期、有效日期、检定结论、检定部门、检定员、复核员、证书编号、供货商、检定结果等,在录入过程中如果两条记录有几个部分相同,可以启用自动跟踪记忆功能,从而避免反复输入相同的内容,节约了劳动时间。

(2) 检定证书打印模块

对于计划中涉及到的测量设备在进厂时必须由计控中心进行入库检收,并出具入库验收证书,在本模块,只要选择在三个条件,即检定部门、检定分类、证书编号,则自动调出该测量设备的证书,检定结论为合格的出具测量设备检定证书,检定结论为不合格的出具测量设备检定结果通知书,只做测试的出具测试报告,通过正面按钮,按打印按钮后进行正反面打印出来,操作简单快速。

(3) 数据查询统计子系统

主要是对计划中的数据进行查询 , 提供多种查询功能,即按流水号码、申购单位、送检单位、设备名称、生产厂家等,还有时间区间,升/降序等等,并可同时给出多个条件组合查询,功能强大。同时可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统计,并可以对统计结果进行打印,或导入电子表格,只要点击按钮就可轻松完成数据写入。

(4) 系统维护子系统

该系统包括数据备份系统和数据恢复系统 ,数据备份系统是管理员把当天日期作为文件名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选择备份 , 数据恢复系统使管理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下可以把最近的备份文件恢复到数据库中去。

2.3、应用效果

计划报送管理系统的使用 ,将给企业带来的应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1) 提高了测量设备计划报送的及时性。在人工统计时代,全公司所有测量设备计划均由人工统计,费时费力,严重时将会影响生产,采用本系统后则使原来复杂的统计汇总工作和报表、证书等工作变得轻松快捷,此台帐、证书、通知书、测试报告等界面外观精美、字迹清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提高了计量人的形象,结束了手工填写的历史。

(2) 可以制定年度和月度计划 ,可以按使用部门、检定部门或计量类别制定周检计划 ,对周检结果进行处理和统计,提高了周检数量和质量,保证了器具的准确可靠性,还可根据计量器具 ABC 分类管理进行分析 ,这对于提高器具的管理水平、加强和完善计量器具的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

(3) 操作方便 ,通俗易懂。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计量信息管理的程序化降低了成本 ,操作方便,对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管理人员的投入、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很大作用。

(4) 数据准确、规范化、科学化 , 各种数据统计、查询迅速、方便。大大节约了工时 , 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提高了计量工作质量和应用效果

3、结束语

篇9

一、 我来东莞这边的一家电子厂上班已经有一个月了,这是一家外资企业总公司在台湾,这家电子厂主要是生产中小型液晶显示器lcd,像手机之类的显示屏。刚开始是跟一个师傅(虽是师傅,还是比我小几个月的一个女孩呢!)学一个叫dms测试软件,即显示测试软件,对样品进行测试。 对样品的光电特性,开关特性,视角特性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报告打印出来。刚开始几天是看一些操作说明书和看师傅的操作,后来师傅让我边学边动手,首先我们要把样品进行安装点亮并调节,然后在系统里对一些参数进行设置,并对每项测试调出最佳波形并打印出来。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手忙脚乱,不是这边搞错就是那边忘了,都是师傅帮我纠正。由于后来心态的调整和熟练了,慢慢地学得差不多了,过了两个星期左右,由于原来只有我师傅一个人上白班忙不过来,就把我安排在夜班,从晚上八点到第二天八点,中间有停下来吃夜宵,哦不叫夜宵叫午饭了,这里可是24小时全天工作的哦!刚开始真有点受不了,把我的生物钟都给搞乱了,我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黑白颠倒了,真累啊!没办法,只能撑着。整天穿着无尘衣在生产线上的无尘室里上班,独自呆在一个房间里,有样品送过来就测没有就闲着,忙的时候一直忙,大部分时间都闲着。没事就对着天花板发呆或者看着手表倒计时,好无聊啊!真留恋学校生活啊!自由啊!

来这边虽然才短短一个月,收获挺多的,由对lcd一窍不通到现在对它的原理和生产流程都有所了解,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dms 测试的重要性,虽然这是一些简简单的基本操作,但是只要我们的安装不正确和操作的疏忽都会影响到测试结果与预期的不符,由于有些正因为这一点误差而导致样品的不符合标准而返工或符合的变符合了,出货给客户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我们每一步都有要集中注意力,争取把每一步都做好。不好意思说的是有一次由于我的一次失误而导致机器出现异常,后来技术人员了才搞定,这可是上来源于 shixi.exam8/百万的机器哦!搞得我在主管面前没face.这 次就写到这吧!

二、 刚刚出校门找实习单位的时候总有这种或那种的想法,要找什么样什么样的单位,结果到头来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没有找到实习单位,直到3月20号,我妈妈介绍我去她已前同事开的一家电脑公司实习,老总跟我谈的一些话让我感触深刻,他说当今社会你想干的轮不到你干,你不想干的偏要你干,像我这种文聘不高的人,心态一定要放正,知道自已在什么位置上。在公司的时候先全面发展,等过段再看看自已精于哪个方面,然后向那个方向努力发展。就这样我进入了三明联创电脑公司技术部,实习软件维护。刚开始觉的软件维护很简单,跟同事出去维护过几次以后才发现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它这里主要是做财会软件维护的,出去首先要跟其它公司的财会人员进行交流,像我这种学计算机过来了,哪会什么财会知识,只好乖乖在公司先学学财会的基础知识和软件的基本操作。

篇10

关键词:ICT测试;自动测试;测试治具

中图分类号:TP2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在线测试,ICT,In-Circuit Test,是通过对在线元器件的电性能及电气连接进行测试来检查生产制造缺陷及元器件不良的一种标准测试手段。它主要检查在线的单个元器件以及各电路网络的开、短路情况,具有操作简单、快捷迅速、故障定位准确等特点。

通过直接对在线器件电气性能的测试可以发现制造工艺的缺陷和元器件的不良。组件类可检查出组件值的超差、失效或损坏,Memory类的程序错误等。对工艺类可发现如焊锡短路,组件插错、插反、漏装,管脚翘起、虚焊,PCB短路、断线等故障。

测试的故障直接定位在具体的组件、器件管脚、网络点上,故障定位准确。对故障的维修不需较多专业知识。采用过程控制的自动化测试,操作简单,测试快捷迅速。

一、ICT测试原理

ICT测试治具通过探针检测PCB上的被测点,实际上等同大量高级测试仪表的组合,探针相当于万用表表笔,利用夹具上大量的探针分别去测试PCB上的元器件,原理示意图如下:

图1

(一)电阻测试。二点测试法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表去测电阻所采用的方法就是用二根探笔去测试,通过欧姆定律,即可测试大小。实际上用万用表在电路板上直接去测试电阻数值时,往往会与真实值不符,其原因是被测电阻(或电容)在电路板上会与相连的其它组件构成电路网络,使得万用表不能直接测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三点测试法。即在被测点外,添加补偿驱动器,是用运算放大器组成1:1跟随器。一般电路网络中,采用三点补偿已可以很好隔离被测组件。另外,一般小电阻如0.1Ω~10Ω测量时会受到测试线缆和探针接触不良的影响,若需较精确的测试,就须用四线测量,而四线测量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二极管测试。一般的二极管测试PN结采用的测量方式为:提供一个3mA或20mA的固定电流及0V-10V程控电压源直接加在二极管两端,并输入该二极管正向导通所需电压来测试即可。

(三)Open/Short测试。开路和短路测试即以阻抗判定,一般情况下,R55Ω判为Open。

二、ICT测试在自动测试中的应用

目前信号处理板PCB上的贴片封装IC很多,而在测试中又需要对其进行测试,针对贴片型IC的测试难以完整检测的问题,就可以应用ICT测试技术。

应用ICT测试可以消除对下一测试工位存在的潜在危险(例如短路),提高出货成品的良率,并提供测试报告,帮助测试人员快速维修,除此之外,采用合理的设计,还可以对EEPROM,FLASH,CPLD/FPGA进行在线编程,不需另购烧录器。

针对被测PCB及其被测点设计测试治具,将被测点通过测试探针引出,通过测试仪器,根据指标进行测试,例如检测IC管脚开路,首先把管脚通过测试探针引出到仪器上,通过输入一个300mV、10KHz的信号,同时系统检测此信号经滤波及放大后的信号,若此测试脚焊接不良,信号将无法传到,系统接收到的信号将趋近于零。

这样,通过对测试系统植入源代码分析程序,只要连接好测试治具,测试系统通过仪器就能检测出被测点的测试信息,实现自动测试。

三、ICT测试缺陷及展望

当然ICT在自动测试中对PCB板能做出高效的多点的测试,但毕竟不是万能,有些测试点功能也没有办法测试,比如单端被测点的线路短路,并联大10倍以上大电容的小电容,并联小20倍以上小电阻的大电阻,IC的功能测试等。同时,ICT测试夹具也有很高的精度要求,PCB板定位柱要保持稳固,以免造成探针触位偏离焊盘,治具探针有良好的接触新能,针床的结构设计要能符合PCB的测试点检测要求,同时要保持良好的探针压入度,避免损坏PCB。

四、结束语

ICT测试通常是生产中第一道测试工序,能及时反应生产制造状况,利于工艺改进和提升。ICT测试过的故障板,因故障定位准,维修方便,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维修成本。因其测试项目具体,是现代化大生产品质保证的重要测试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胡诞康.在线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计量与测试技术,1996(06):42-43.

[2]杜舒明.通用电路板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结构及实现方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08):1192-1194.

[3]黄洁,何怡刚.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微电子学,2004(01):20-25.

[4]鲜飞.SMT测试技术综述[J].电子测试,2007(03):45-48.

[5]R.G.Wright,V.K.Larry,CIRCUIT BOARD TESTING THROUGH MULTI-SPECTRAL SIGNAL ANALUYSIS[J].IEEEAUTOTESTCON,2005(29):752-758.

[6]C.D.Richard,H.Tamara.The benefits of using ATE systems in the tes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J].IEEE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Magazine,1989(0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