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交往技巧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际沟通交往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报告调查的原因
2、调查的结果
心理的闭锁性少年期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再加上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使其发现逢人不可再全抛一片心,加上自尊心、文饰、内隐的需要及各种顾虑,使其嘴上相继都加上了一把锁。有许多问题被作为个人的内心秘密隐藏起来,给自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特别在非同龄的人群中,尤其是对父母、老师等成人保持心理闭锁。但另一方面,这时期他们客观上又存在有强烈的归属的心理需求及与人交往的愿望,希望广交知心朋友。但相互的闭锁,尤其是异性间相互的闭锁,更加使其产生特殊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心中的苦闷很想找人倾诉、讨教,于是常处于左右两难的矛盾之中。闭锁性既是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是适应力提高的表现,但也加大了对他们了解及把握的难度。使其不敢与人倾心相交而感孤独,于是大都述说于锁于抽屉的日记之中,致使有些老师变得困惑不解,倍感学生变了,不信任自己了。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对高中生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的指导几乎很少涉及。高中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的要与他人发生人际交往,但是,在当前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与知识技能及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对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则往往被忽视,而弃之一旁。这样,不能进行正常交往的学生则往往就会处于被孤立与嫌弃的地位,轻者,导致产生自卑心理,情绪低落,重者,产生严重畸变心理和人际交往障碍。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指导涉及很少。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面对子女溺爱,过于放纵,另一方面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导致学生各种不正常心理行为增多。他们任性、倔强、刁蛮、目中无人,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同学间、师生间、亲了间关系紧张。
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一贯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在新时期的新需要下需要怎样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集顺应人性的发展。
二、调查方案设计
1、内容设计:
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的培养包括那些内容;现今高中生人际交往与沟通的现状如何;高中生人际沟通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是怎样的;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形式有哪些,使用的情况怎样,各有什么特点、作用和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又该采取怎样的方式。
2、过程设计:
阶段
时间安排
任 务
第一阶段
1、 查阅有关文献,如《教育心理学》等著作,为本课题的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通过问卷调查,找学生访谈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交往能力与交往状况进行自测等形式,了解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
3、 随机选取实验班,讨论研究方法、形式、研究进度
第二阶段
实行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交叉进行研究
1、 面对学生实施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形式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班队活动、讲座、家长会、宣传、心理信箱等;
2、 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特别是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矫正训练,即个案研究;
3、 组织研究组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向兄弟学校学习、借鉴、交流研究经验;
4、 每学期上交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
1、对实验学生进行人际沟通状况测试,与第一阶段进行对比;
2、对上阶段积累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结合每时期的结果逐步完善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结论,逐步完成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培养的调查报告
4、调查方法设计:
(1)访谈法:通过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学生等访谈,更清楚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为全面考虑研究范围和方法提供有力建议;
(2)文献法:通过查阅和分析已有的有关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技巧的研究,了解目前的研究状况,作为研究的借鉴;
(3)问卷调查法:用已有的量表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学生进行施测,同时也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学生的结果进行对比,作为实验结果的一个证明;
(4)课堂情景实验法:通过系列的教学活动,如班会课,心理健康活动课,有针对性地组织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任教师的观察和调查的结果,选取个别学生运用心理学的辅导知识进行辅导,并做好相应的跟踪记录。
三、调查的实践意义
1、调查意义:
有利于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方面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为学生、家长、教师共同提供良好的沟通机会与桥梁,让教师掌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的技巧与方法,让学生与人的沟通达到情感上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掌握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技巧。
2、理论价值:
使教师对心理学知识中有关人际沟通技巧有更深刻的教学实践和感悟,从现实教学探讨培养人际沟通技巧的最优化手段,为高中生人际沟通技巧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数据。
四、调查总结
正确处理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应当正确引导和促进高中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帮助高中生健康地成长,指导学生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氛围,使各个学生在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充满自信,情绪高涨,精神振奋。使他们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或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人际沟通基础。
五、调查参考文献
1. 沈阳市第八十五中学 高凯 《浅谈高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篇2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方法:人际沟通技巧一、讲出来
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绝对不是批评、责备、抱怨、攻击。
二、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
批评、责备、抱怨、攻击这些都是沟通的刽子手,只会使事情恶化。
三、互相尊重
只有给予对方尊重才有沟通,若对方不尊重你时,你也要适当的请求对方的尊重,否则很难沟通。
四、绝不口出恶言
恶言伤人,就是所谓的“祸从口出”。
五、不说不该说的话
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往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来弥补,正是所谓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甚至于还可能造成无可弥补的终生遗憾哩!所以沟通不能够信口雌黄、口无遮拦,但是完全不说话,有时后也会变得更恶劣。
六、情绪中不要沟通 尤其是不能够做决定
情绪中的沟通常常无好话,既理不清,也讲不明,尤其在情绪中,很容易冲动而失去理性,如:吵的不可开交的夫妻、反目成仇的父母子女、对峙已久的上司下属……尤其是不能够在情绪中做出情绪性、冲动性的“决定”,这很容易让事情不可挽回,令人后悔!
七、理性的沟通 不理性不要沟通
不理性只有争执的份,不会有结果,更不可能有好结果,所以,这种沟通无济于事。
八、觉知
不只是沟通才需要觉知,一切都需要。如果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如不想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时,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我错了”,这就是一种觉知。
九、承认我错了
承认我错了是沟通的消毒剂,可解冻、改善与转化沟通的问题,就一句:我错了!勾销了多少人的新仇旧恨,化解掉多少年打不开的死结,让人豁然开朗,放下武器,重新面对自己,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甚至于我是谁
十、说对不起!
说对不起,不代表我真的做了什么天大的错误或伤天害理的事,而是一种软化剂,使事情终有“转圜”的余地,甚至于还可以创造“天堂”。其实有时候你也真的是大错特错,死不认错就是一件大错特错的事。
十一、等待转机
如果没有转机,就要等待,当然,不要空等待成果就会从天下掉下来,还是要你自己去努力,但是努力并不一定会有结果,或舍本逐末,但若不努力时,你将什么都没有。
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方法:人际沟通原则1、正直原则。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
2、平等原则。主要是指交往的双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根本特征就是平等,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贯彻平等原则,就是一澳求在交往中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别人的感情。古人云:“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取决双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3、诚信原则。指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信守诺言。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肝胆相照,襟怀坦荡。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诺事情要尽量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马克思曾经把真诚、理智的友谊赞誉为“人生的无价之宝”。古人也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诚则灵”。其诚是换取友谊的钥匙。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写道:“只有抛掉虚伪,以诚相见的人际关系,才识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
4、宽容原则。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交往中,对别人要有宽容之心,如“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计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让人,最终将会成为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宽容之心,还须以诚换诚,以情换情,以心换心,善于展再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回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篇3
关键词: 护理学生 人际沟通能力 现状 原因分析 培养方法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代护理的发展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学习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知识和技能,使护理对象能够得到全面、系统、整体护理。因此,护生的沟通交往能力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能力。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这对以后在工作岗位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1.1学生适应能力差,缺乏自信。
学生从高中走进大学,身边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准备,还需要时间去适应这些变化,而各院校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与高中相比具有弹性,注重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形成了依赖心理,不能适应现在的生活,尤其是在处理同学关系、宿舍关系等问题时,感到迷茫,同时部分学生高考后,看到同学考上比较优秀的大学,心理上会产生失落感,而社会和企业盲目追求学历则给高职学生造成更大的压力,致使部分学生自觉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甚至产生不愿意和别人交往的心理,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给人一种孤傲处世的感觉,在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把自己封闭起来,从而无法与别人沟通。
1.2学生认知能力不完善。
大学是学生的社会认知体系建立和完善的重要阶段,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入学前接触的社会关系简单,且多是学校到学校,缺少社会经验,在人际交往中,一部分学生与别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为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利益,不懂得尊重他人,漠视他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甚至压抑自己的性格,有意讨好别人,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特色。
1.3教育教学存在一定不足。
教师多为专职理论教师,缺乏临床经验,其教学重点只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训操作时重视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从而忽视了与病人的沟通。缺少让学生去体验病人,用自己的感受和语言与病人沟通。
实训教学是护生进入临床护理工作之前的一个重要模拟演练基地,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场所,但是在实训课中,很多操作练习面对的都是模型、模具,交流时不能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缺乏真实感,以至学生交流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同学感到好笑,从而影响了沟通能力的培养。
2.培养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高职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较弱,在思想意识上、主观心理上和沟通技巧上均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2.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社会实践。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宿舍文化评比、社会实践等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可以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自我调节,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及环境,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宽容别人,正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个性,鼓励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院各项活动,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同时也注重了情感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和谐、友好、信任的育人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2.2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教师对护患沟通意义的理解、带教责任心、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病人关爱的态度等,会直接影响到护生人际沟通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能恰当地引入护理沟通知识,采取适当的方法教学,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
如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讨论、演示、角色扮演、模拟和上台表演操作等方式以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应多给予鼓励并提供锻炼机会,帮助她们建立信心,提高她们的语言技巧。鼓励学生自觉进行语言训练,如上新课前,先由学生上讲台简述上节课内容,教师酌情加以评价。这样做给了学生锻炼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同时利用教室、实验室的场地,营造“病房”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进行语言训练。教师结合病例进行模拟情境,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与“病人”交流。
总之,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职业环境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在临床实践中,学习使用有效的沟通手段,帮助病人适应角色的转变,为促进病人康复起到重要作用。我们通过教学与实践,加强学生人际沟通技能训练,让学生在临床学习中能够自觉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朝晖,温梅,李惠超.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篇4
【关键词】PAC理论人际交往策略启示
一、PAC理论概述
(一)PAC理论的含义及内容
PAC理论是一种帮助人们正确进行人际沟通的新工具。1964年,加拿大的柏恩博士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心理上都有三种自我状态即“父母(Parent)心态”、“成人(Adult)心态”、“儿童(Child)心态”。
P型(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表现为统治、支配、教训以及其他权势作风和命令口气;A型(成人)心理状态以客观和理智为标志,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他人,讲起话总是用商量的口气;C型(孩子)心理状态以冲动和变化无常为标志,表现为遇事无主见,要么感情冲动,要么绝对盲从。在人际交往中,“父母”常常会作出武断的判断和评价,在“父母”的语言中常出现“应该”、“必须”等词汇。成人自我状态是人对外界环境的客观反应与评价,以客观和理智为标志,以理智的心态与人交往,不盲动、不急躁,充分考虑交流对象的情绪,以对方感到心情愉快的方式交流,常用“我个人认为”、“是否”等词汇。儿童自我状态是人格中儿童欲望和冲动的表现,以情感和感觉为标志,与人交流时容易感情冲动、喜怒无常,无法接受别人说他不好,会产生受伤害与愤怒的心情,经常出现“我不知道”、“我就不”等词汇。
(二)PAC理论的类型
二、PAC理论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
PAC理论简单易懂,实用性强,通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历,易于理解掌握。该理论能够帮助人们通过改进沟通方式促进自身成长,并与他人进行有效交往而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经过学习掌握PAC理论,可以利用该理论分析自我状态,分析自我成长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发展自我的积极因素,主动改变消极因素。在与别人交往时,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实现自我控制,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了解PAC分析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交往中有意识地觉察自己和对方的心理状态,作出互补性或平行性反应,使信息得到畅通。倘能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状态,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给对方以成人剌激,同时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状态,作出成人反应,那就有利于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保持交往关系的持续进行。国外对管理人员进行PAC分析理论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人们在相互接触中的心理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PAC理论对处理人际交往的策略启示
(一)树立人际交往的信心
人类本来是具备思维能力的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人与人之间也渴望沟通,这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项基本诉求。人际关系良好的人到处受欢迎,凡事助力多而阻力少;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则完全相反。虽然在社会群体中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家庭环境、教育背景、成长过程、社会地位以及个人目标等,都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只要我们自身有信心敢于善于和他人交往,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调整内外因素,实现人际沟通顺畅
在PAC理论的架构中,强调通过内部因素调整和外部因素调整实现人际沟通之和谐与顺畅。其中,内部因素调整是指着重把握自己的上述三种自我状态与他人进行沟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成人自我状态,学会问自己“这样的行为、想法和感觉对处理当前的事情是否恰当,能否解决问题?”外部因素调整是指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注意引导他人的自我状态,努力形成A―A型的沟通方式。
(三)寻求准确适当的角色定位
在社会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难免有许多人会因无法准确找到自我定位,而盲目的和不同的人运用相同的方式去和他人交流,另外有些人会因社会身份处于优势时,通常受到的情景约束较少,则会出现自我角色错位等问题。往往不分场合把自己的角色转换为“教育者”、“管理者”角色,这种角色转换易于产生盲目的自高自大,服务意识差也就可想而知。在与他人交流时便以权威和教诲为标志的父母自我状态出现在他人面前,容易造成别人不满,相互交流也就可能中断。还有些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职业同其他职业作比较,由此产生自愧不如的自卑感,工作中缺乏应有的激情和责任感,以喜怒无常的C心态与别人交流,同样易于导致交流中止。所以应当准确定位,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适宜的方式与其交流。
(四)训练和提高应变与协调能力
在交流沟通中彼此了解自己及对方此时处于何种自我状态,以便控制、调整、引导形成A――A交流方式,使交流正常进行下去。训练人际交往能力时,训练者可以根据需要安排一些典型的案例,通过情景设置,让训练者扮演特定情境中的角色,在活动中承担不同的任务,体验不同的经历,训练身兼多种角色的应变与协调能力。当你面对情绪激动的人、甚至被别人误解时,必须把握以下几点化解矛盾,满足他人需求:(1)在交流沟通时正确分析自己和对方的自我状态;(2)关注对方的P状态,了解P状态表现的非理性情感;(3)肯定或赞赏对方的成绩,待他情绪逐渐平静后,再发表个人观点;(4)用A状态与对方交往;5)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满足其需求。
四、小结
PAC理论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个理论简单易懂,与实际联系性强,比较实用,适合每个人去学习。另外PAC理论所揭示的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状态及问题很普遍,值得我们个人去思考自己所属的状态及问题。结合PAC理论所提供的可操作措施,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学会自我控制与引导他人,尽可能达到A-A状态,以实现高效交流,拓展人际关系,实现和谐相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巧玲.PAC理论在旅游服务外部沟通中的应用.泰山学院学报,2012(3).
[2]刘金蕊.PAC理论在人际冲突处理中的运用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1(6).[3]邓李肇.高校心理辅导员修辞策略的PAC分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08).
[4]袁梅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在图书馆馆读人际交往中的应用.图书馆论坛,2012(7).
篇5
关键词:综合素质;人际交往;健康人格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智力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符合现代人才素质要求?按照科学人才观,“高素质”并不简单等同于“受过高等教育”。高素质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取决于你的素质是否全面。素质越全面,能力就越强。人的素质好比一只木桶,其容量不是取决于那根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那根最短的木板。这也是人才素质问题中的“木桶原理”。人的素质的方方面面很像组成木桶的一块块木板,你的素质板块比较整齐,你的综合素质指数就会比较高,能力指数也会相应比较高。如果素质板块参差不齐,则素质能量发挥就因为有短缺而大大降低。所以,决定人们能力大小的,有时候并不在于人们拥有哪一项专长,如果其他素质方面有短项,你的长项就会像木桶上那根最长的木板一样,成为一种没有任何作用的多余。因此必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要注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一、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最有力的事业发展工具之一就是人际网络,人际关系已成为今天我们事业中一种重要的发展资源。从大学毕业生双选会上反馈的信息来看,用人单位通常首选的是那种既有专业才智,又善于合作,有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人才。而在专业才干和人际合作沟通能力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大多数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后一种素质。
任何一个在社会中从事职业工作的人,都需要具备处理各种社会交往关系的能力,需要具有与各种对象合作的能力,因为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关系”社会,几乎任何一件事情都与各种人际关系相联系。要理顺各种关系,连接各种有利关系资源,并和各种关系合作、协调好,就必须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素质和能力。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方面人们在工作事业竞争中往往会遇到人际沟通障碍,许多机会很可能因为在人际沟通中发生的某一点疏忽或一点缺陷而与我们失之交臂。另一方面,生活中有些人会让我们感到特别有能力、有素质。他们在工作事业中成功率比较高。你做不了的事,他做了很可能成功;你处理不了的复杂关系,他轻而易举就理顺了。这是为什么?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具有足够的教养,懂得足够的人际沟通技巧和艺术,他们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他的观点,愉快地选择与他合作,甚至自愿帮助他完成任务。我在所带班级中,一是鼓励学生加入系团委、学生会,让他们在参与学生管理、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锻炼社交能力;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现代人才,大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人际交往素质,懂得处理各种复杂微妙关系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全社会都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充分了解人际交往的社会规则,做一个自尊而又尊人的受欢迎的人,一个善于沟通和与人合作的人,一个能够有效运用各种资源的人。
二、健康人格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畏惧失败、与他人竞争时自卑、缺乏面试经验已经成为影响求职成功率的主要问题。有些求职者竞争实力本来不差,但是应聘经验不足。回答问题不是紧张回答不上来,就是回答一些不着边际、答非所问的话,临场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给主试人印象不佳,从而痛失良机。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已占多数,相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讲,独生子女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及物质上的满足,但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存在着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和坚强意志的磨炼,存在着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差等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只顾埋头读书、很少与社会接触,对参与社会交往和竞争有惧怕心里。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最害怕与自己熟悉的人同台竞争,特别是比自己强的人,“未比先输”的自卑心理严重。有些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又表现出眼高手低等人格缺陷。有人说“人格即命运”,也就是说,除了才华和机遇,人格是决定人的一生成功与否、快乐与否的关键因素。健康的人格,使人在困苦中品出快乐,在失利时取得成功,在平凡里创造辉煌。
人格的整合与塑造,既是个体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关系到劳动者素质的优化,更是素质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大学阶段是人格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可以通过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达到人格的不断完善。现代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善于学习、勇于开拓、奋发向上和自强不息的人格特征。
篇6
关键词:礼仪教育;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作用研究
一、礼仪教育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必然联系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律己、敬人的过程。礼仪素养教育的内容包括个人礼仪、校园礼仪、社交礼仪、中外礼仪、求职礼仪和网络礼仪等。
人际交往能力指人们在人际沟通时,妥善处理组织内外以及周围环境各种关系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是个人在社会立足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直接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人只要同其他人交往,就不能不讲礼仪。因为礼仪是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器和剂。运用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之外,还能帮助人们在交际活动中更好的表达尊重和友好,增进了解与信任。在交际中,周到的礼仪能够使交际各方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营造良好的交往气氛。所以,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反之,如果在人际交往中粗鲁无礼,容易使人产生否定情感,从而阻塞人际沟通的心理通道。
因此,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点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教育,让学生在提高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的基础上,更懂得运用形象管理技巧,以及得体的言谈举止和适宜的处事方式,在人际交往中赢得赞许。“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告诉我们礼仪教育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相辅相成,是大学生生涯规划发展和人生幸福的基本必备的条件。
二、礼仪教育对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
(一)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们渴望获得情感交流和个性肯定,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交往能力不足等原因,常常出现自卑、多疑、敏感、嫉妒等情绪体验,进而容易导致人际交往受挫,产生交往障碍,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礼仪教育中所涉及的个人礼仪、社交礼仪、校园礼仪等内容的学习,能够普及礼仪基本常识和交往技巧,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自信心和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趋密切,充满朝气、志向远大的大学生在做好专业学习的同时,更需要接触和了解社会,更渴望参与社交活动。在这过程中,大学生们如何做到知礼、守礼,如何运用合适的交际礼仪提高自身吸引力等问题,通常成为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困惑。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如:服饰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座次礼仪、名片礼仪等,可以使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不断提升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
礼仪作为一种非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习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内容,是调节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准则。当下,高校中比较重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引领,常常忽视基本礼仪素养教育,容易产生大学生礼仪知识匮乏和自我约束能力差等问题。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不断引导大学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实现大学生内在道德品质和外在礼仪形式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
三、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调试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强化积极交际心理
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常常存在着文化习俗、心理和社会地位等障碍,其中,心理障碍是人际交往能力较缺乏的大学生的“坎儿”,刚刚进入高校或者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存在自卑、自傲、嫉妒、猜忌、羞怯等心理体验。在这些心理体验中,自卑最为突出。而笔者对于所在地市几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和随机访问中发现,大学生内心自卑的主要来源是对自身形象的不满意。
因此,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自我形象自卑心理的疏导,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从仪容、仪表、仪态等方面,首先让学生悦纳自我;其次,让学生了解自我形象的优劣势和学习形象管理的技巧;第三,让学生常常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能行;最后,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学习、鼓励和赞扬。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大学生进行自我审视、完善自我形象,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变得自信、谦虚、从容,不断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多学科知识融合,促进大学生个人“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礼仪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从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剖析“第一印象”给交往对象带来的效应,让学生在项目化的实践活动中领略到礼仪“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等知识在人际交往中的巨大力量,引导学生用好塑造良好印象的重要工具——社交礼仪,促进学生在不同场景进行个人形象塑造,不断获得交际的成功。
(三)动态细微处夯实培训,引导打造自身魅力
微笑是特殊的情绪语言,它是人际交往中最富吸引力、最令人愉悦的面部表情。它不但表现着人际交往中友善、诚信、谦恭等美好的感情因素,而且反映出自信、涵养与和睦的人际关系及健康心理。社交人员的形象展示离不开微笑的运用。例如,微笑让北京奥运会的礼仪小姐成为中国的“名片”。因此笔者在礼仪教学中将微笑训练作为教学重点,从口眼结合;笑与情、气质的结合;笑与语言结合;笑与仪表、仪态结合4个方面训练,以笑助姿,形成完整、统一、和谐的美,不断展现青年大学生友善、谦恭的人生价值观和青春魅力。
(四)重点锤炼敬语运用,交谈礼仪促学生人际交往
交谈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一个人说话交谈的水平,对塑造自身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现今大学生对交谈礼仪基本知识掌握欠缺、运用匮乏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说、如何听的规范不甚了解。笔者在教学中对如何正确的说(普通话练习等)、如何清晰地说(包括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握潜在的语义和逻辑等)、如何礼貌的说(如何善于倾听、多用敬语、谦语和雅语等)、如何幽默地说(幽默艺术学习等),都分别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和练习,收效很好。
四、总结
篇7
【关键词】卫校护生 人际沟通 强化对策
随着现代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要求越发严格,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理人员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体现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笔者对我校的1200名护生进行了人际沟通的现状调查,现就相关的调查分析作如下阐述。
1.卫校护生人际沟通现状调查分析
1.1自我感觉人际沟通关系方面(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知道,护生在人际沟通的主观感觉上,存在明显的信心不足。
1.2主观对待人际沟通关系方面
(1)护生在选择护理专业时,有22%的护生认真想过人际关系的处理;而有多达62%的护生未深刻考虑;剩余的16%属于其他情况。(2)护生在校学习期间,有86%的护生是注重人际沟通的,但又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态度;而14%的护生不太重视人际关系,表现出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等态度。(3)问及课程教学对护生人际沟通方面的教育影响,护生均表示有,其中有65%的护生认为影响较大;31%的护生感觉影响效果一般;而4%的护生感觉影响缺乏实质性的作用效果。
1.3人际沟通中的主观心理方面(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知道,护生存在明显的不自信、自卑心理,从而表现出不愿与人多交往,甚至出现自闭的倾向。
1.4人际沟通的表达方面(详见表3)
从表3可以知道,多达四成的护生,在人际沟通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切人际沟通缺乏技巧,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或看法。
2.强化护生人际沟通的对策
2.1引导护生良好的人际沟通,正确的角色定位
人际沟通是护生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正确引导护生良好的人际沟通,有助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并稳定情绪及心理方面的缺陷。与此同时,正确定位好角色,认识到护理职业所需具备的人际沟通技能。
2.2在教学中渗透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卫校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强化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在护生的实习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与病患开展沟通实践,并且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有效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2.3强化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护生疏导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进而为良好的人际沟通创造条件。与此同时,学校要创造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兴趣。
2.4搭建护生人际沟通的平台
卫校为深入开展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应搭建多元化的平台,开展社会实践、社团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实践中,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与此同时,班主任要积极引导语鼓励护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护生的实践效果,为培养工作全面开展。
总之,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生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越来越受到护卫校护理专业的教学重视。卫校护生在人际沟通方面,表现出诸多的问题,所以,卫校在对护生的教育培养中,要落实护生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护生的人际交流等,从各方面深入开展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那军.浅谈如何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
[2]程志军.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0(01)
[3]刘岩.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增强护生就业竞争力[J].护理学报,2009(06)
篇8
【关键词】 实习生;人际关系;沟通
[Abstract] To know the medical intern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hospital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with 177interns on the job. It has been found that poor communica-tion is the root cause for interpersonal disharmonious.Accumulating language skills, taking the school teachers’consults, teaching communication in the humanities course and guiding students to put theory into actual communication are suggested .
[Keywords] medical inter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
医学实习生从学校进入临床,面临着要处理医疗环境下的各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交往建立起的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的是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以及相互吸引力与排拒的心理状态。本文所研究的医学实习生人际关系是指实习生在医院与病人、医生以及同学交往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联系纽带。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学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因此,关注医学实习生的人际关系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06 级临床、口腔、麻醉、护理、影像、检验专业共190 名实习生,其中,男生53 人,女生124 人;临床专业30 人,口腔专业39 人,麻醉专业23 人,护理专业48 人、影像18 人、检验19 人。
1.2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实习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为辅。共发放问卷190 份,收回有效问卷177 份,回收率93.15%。
2 结果统计
2.1 医学实习生与病人的人际关系现状
表1 中通过对实习生与每个病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调查显示,他们倾向于每天与每个病人交流6~10分钟,人数占总人数的49.2%;与病人沟通超过10 分钟的实习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8.8%,居次;与病人交流在1~5 分钟内的实习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2%,居后。通过对实习生每天与多少病人交流的调查显示,每天与3 个及以上的病人交流的实习生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6.5%;每天与1~2个病人交流的实习生人数居次,占人数的41.2%;也有少数实习生在一天里没与一个病人进行过交流,占总人数的2.3%。表1 还显示,实习生在与病人进行交流时,感到不自然、紧张、气氛不融洽的人数均在总人数的20~25.5%。
2.2 医学实习生与同学的人际关系现状
表2 显示,有29.9%的实习生会过分地羡慕或嫉妒同学;有25.4%的实习生与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到孤寂或失落;有6.8%的实习生在与同寝室的同学相处会感到不融洽。
2.3 医学实习生与医护人员的人际关系现状
表3 显示,实习生在医院遇到困难时,74%的同学会请求医护人员的指导;剩下的实习生要么完全依赖医院的老师,要么总是试图独立去解决困难。在另外的两个调查项目中,有27.7%的实习生讨厌某医护人员或感到被医护人员讨厌,有5.6%的实习生在与医护人员相处时感到不融洽。
3 原因分析
通过上表所示,在与病人、医护人员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方面,虽然大多数实习生处理得较好,但也有27.7%以下的同学感到与病人、医护人员、同学之间相处不融洽。笔者认为出现此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的沟通不够。在与病人的交往方面,实习生和病人的关系维持时间较短,加之现实中医患关系的紧状况,很难让病人和其家属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实习生产生一种信任的态度。另外,有的实习生在与病人沟通时不积极,语言表达不清楚,学生角色没有转换到医生角色,这些因素导致双方人际关系不够融洽。在实习生和医护人员的交往方面,有的医护人员没有明白自己在实习生面前是老师或前辈,他们的言行会影响着实习生的成长,他们的言行不得体,会引起实习生的反感。
同样,有的实习生也没明白自我在实习阶段应该充当既是学生又是医生辅助的角色。在学校学生只需要等着老师讲解就行,在医院由于医护人员要忙于医院的事务,这就需要实习生主动地与老师沟通,没有积极地沟通,双方就容易造成隔阂。在实习生和同学的交往方面,由于性格、生活经历不同,处在同一个环境下就要求实习生必须有容纳、沟通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就会导致心理失衡、人际关系失调。
4 对策研究
4.1 在学校人文课程里面纳入沟通教育并引起学生的重视[1]
医学生的专业课程比较繁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因此,即使有的人文课程里面纳入了沟通教育,学生也不一定重视。所以要引起学生对沟通教育的重视,鼓励其把学到的理论用到实际交往中去,如结合临床实习需要,将人际沟通的平等尊重、真诚守信、互助互利、宽容等原则运用到与医生、病人和同学交往中去。[2] 无论在见习、实习还是课堂中,给学提供一个一定时间内模拟沟通的平台,使其在这样的平台中得到沟通训练。
4.2 实习生应加强语言表达的自我学习
希波克拉底说:医生有三样法宝,语言、药和手术刀。语言对于医生而言很重要是因为医生在与病人沟通时离不开语言的准确表达。其实,只要与人沟通,都离不开语言。实习生应加强语言表达的自我学习,以虚心学习的态度,不断地积累丰富内涵。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医护人员对病人是如何进行语言表达的来学习,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多读书、看报、多与别人交流等方式去总结语言表达的技巧。
4.3 主动、虚心地向带习老师请教
实习生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离不开带教老师的指导。无论是专业知识、人际交流技能,还是目前的医疗形势、人的心理调整等方面,都需要那些有着熟练经验的带教老师的认真指导。[3]带教老师对实习生有指导的责任,他们也希望增强实习生的能力,只是对于他们指导学生的态度和精力,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因此,实习生不要以带习老师忙或其它原因没有关注到自己而放弃对自我的锻炼,而是更要积极地、虚心地向带习老师请教,提高自己的医学技术,正确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宋丹妮,张建国,杨扬等.医学生沟通能力与和谐人际关系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 116-117.
篇9
作者单位:450007 郑州市中医院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它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及方法,人际沟通是人际交往的起点,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1]。
1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重视的问题[2]。同样,护患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在19世纪,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就提出“护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在其著作“Notes on Nursing”中以整章节专论论述了护患关系沟通的重要性[3]。通过有效护患沟通,能减少很多纠纷与误解,从而能增进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妇科患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平均住院时间短,患者要求高,多数患者脆弱而多疑,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在当今医疗环境比较严峻的形势下,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2 护患有效沟通的技巧
2.1 语言沟通的技巧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好的语言能让患者心情愉悦,让病祛一半。相反,生硬的语言让患者产生误解,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2.1.1 学会倾听技巧 倾听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等媒介接受、吸收和理解对方信息的过程。沟通时提倡让患者先说,护士要全身心地投入,注意抓住你所需要的信息并记在脑海里,了解患者的需求、患者的心理状况,这会为你后来的护理和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帮助。同时注意用“啊”、“说得对”等语言不时的给予回应,让患者知道你一直在专心倾听。
2.1.2 学会聊天技巧 护患沟通的技巧要求护理人员摒弃过去的“哑巴”护理模式[4]。要善于使用美好语言,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5]。作为责任护士要不适时机地与患者沟通闲聊。通过闲聊,对所分管的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患者的家庭成员、婚姻状况、社会背景、所从事的职业、心理动态、爱好等。只有做好全面的了解,才能给患者更恰当的心理护理,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能为医生提供第一手的临床资料,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并能及时发现科里的负值患者。常言道:做任何事情,抓住重点,事半功倍。管理患者也是这样。人上一百,形形,患者有通情达理的,也有胡搅蛮缠的。每个人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程度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与每位患者沟通起来也就有所差别。我时常告诫护士姐妹们,对于那些比较难沟通、有不满情绪的患者,私下要做好交接班,引起每位医护人员的重视,尤其要及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大家共同积极地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地去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直至患者满意。患者的事无小事,患者满意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当然,能与患者沟通好,让患者信任你,需要掌握以下技巧:①护士应该能够及时洞察他人情绪,包括自己的负面情绪。②有能力去了解患者乃至护士本人负面情绪里的弦外之音。③倾听患者的诉说,更要体会背后的真实含义。④解读肢体语言。⑤学会接受来自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负面意见。
2.1.3 学会沉默技巧 护患沟通中,并不是夸夸奇谈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往往应用沉默技巧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适当的沉默能让患者有个充分表达的空间。有时患者需要有个倾诉的对象,作为护士你只需要拿出你真诚的态度去听其倾诉,不要妄加打断就行了。只有让患者充分地宣泄出来,才会减轻她的心理负担,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2 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仪表、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非语言沟通往往是最有力、最真实的沟通方式[6]。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7]。由此可见,要想与患者做充分有效沟通,首先要注重仪表。据报道84%的人对另外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基于她的外表[8]。作为一个护士,你的衣容仪表必须符合你的身份,衣帽整齐,整洁大方,淡妆上岗,给人以清新干练的感觉。切不可衣冠不整或浓妆艳抹,给患者以不安全感,得不到患者的信任,你的工作将会遇到重重阻力。同时要注重首次印象,做好患者入院时的接诊工作。当患者来到病区时,我们的接诊人员要立即上前接待,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做好接诊工作,让患者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感觉到温暖。然后我们给她安排床位,进行入院宣教,告知患者的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并在健康教育处方上写上科主任、护师长的名字,并及时通知责任护士尽快去与患者见面做自我介绍、更进一步做好全面的宣教工作,让患者一入院就感觉到自己有人管了,有事不仅可以找管床医生,而且有自己的责任护士一直守候着自己,从而增加了安全感,减少焦燥情绪。同时也为以后的有效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2.2.1 要注意面部表情和目光沟通 你的面部表情直接反映你的喜怒哀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工作以外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尤其是你在护理患者的时候,一定要和颜悦色、充满自信的目光去与患者交流,让患者从你的从容淡定中得到信任,增加安全感。
2.2.2 要注意身体姿态和身体接触沟通 如见面时诚恳、友善地点头、出院时与患者挥手道别等,让患者感到倍受关注,倍受尊重。当行动不便的患者下床时,护士 及时上前搀扶;给手术后患者翻身、拍背、按摩双下肢;给妊娠剧吐的孕妇擦嘴、送上嗽口水等等。所有这些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比你用华丽的词语更实在、更能打动人。
2.2.3 要注意调节人际距离沟通 人际距离是人际交往双方之间的距离。一般有三种:亲密距离(18英寸)、个人距离(1.5~4英尺)和社会距离(4~12英尺)。而个人距离是护患沟通的最佳距离,能让患者感到亲切但又不会感到过分亲密,让彼此感到轻松自在。
3 小结
护理是最富有人情味,最具有人文精神的职业[9]。护士应学习和掌握医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充分了解患者真正需求,运用有效地沟通技巧,化解护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用我们最真诚的服务去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
参 考 文 献
[1]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7.
[2] 史瑞芬,唐戈,曾丽芬.护生临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护理学杂志,2003,18(4):301302.
[3] 王欣然,李淑迦,韩斌如.重症监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与思考.护理研究,2006,20(7):1788.
[4] 鲁礼琼.对护患沟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8,18(5):288.
[5] 王玉琼,常清娟,孙金英.护患间语言沟通技巧的调查分析与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0,6(1):7879.
[6] 李小寒.浅谈非语言护理沟通技巧.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58.
[7] 史瑞芬.医疗沟通技能.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47159.
篇10
【关键词】创业教育 团体心理辅导 创业心理品质
一、团体心理咨询和创业教育概述
(一)团体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证明,一个人要想清楚地了解自己最好到团体中去,要想改变和完善自己最好到团体中去,要想实现自我的价值最好到团体中去。团体在助人方面有着其他助人形式无可代替的特殊功能。
(二)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我国高校的重视,在创业教育操作层面上,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开设创业课程,教学生如何创业;为学生提供创业资金资助,支持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建立创业园,开放实验室等,高校传统的创业教育的重心是创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创业实践的指导,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却忽视了对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随着创业教育的深化,人们逐渐改变创业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创业教育不仅是就业指导和创业实务指导,更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以更好的适应工作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变革。其中,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尤为重要,而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团体心理咨询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团体心理咨询的应用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个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即行为、环境和个人的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和模仿他人学会的,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是环境,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应用这一理论,团体心理咨询可以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创业情境,团体成员相互沟通,交流信息,探索自己,互相模仿与学习适应社会的态度与技巧,团体环境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的行为。
(二)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不仅具有传递信息和维护心理平衡的功能,还具有增强自我认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一种人际沟通的过程,人际沟通理论为团体心理咨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增强沟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或减少交往障碍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有利于选择团体沟通方式,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增进对自我和对他人的了解,在协调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三、团体心理咨询在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一)教学组织方面
团体心理咨询以团体活动为载体,以团体发展和成员成长为目标,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不能脱离课堂教学的实质; 团体指导者的教师不要把课完全上成了团体活动,要对教学对象、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一系列要素都有所设计和把握,动静结合。
(1)教学设计。团体心理咨询的主题应该围绕心理咨询师所具备的要求和教学大纲来制定,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对自身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创业教育课堂上,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掌握活动的方向,层层递进。
(2)小组规模。心理咨询课的课程教学是以班级授课,一般人数会在30人以上,甚至更多,这样规模的团体做团体辅导并不合适,不适宜成员间的交流,因此创业教育课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分组。首先小组成员尽量彼此较陌生,防止形成小团体,影响对其他成员的接纳;其次小组的组数、组员数、组员构成情况要恰当,组数要适中,人数要尽量保持均等,男女生合理搭配,一般根据班级人数和师资力量来进行分组,每组小组以8-12人为宜。
(3)教学环境。课堂选用宽敞明亮同时又较为安静隐蔽的教室,课桌椅可以自由移动,这样既方便相关活动的开展,又保护团体成员的隐私。
(二)教学内容方面
(1)创业意识方面。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个体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主要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心理成分。创业意识是创业的先导,也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创业行为,并导向特定创业目标的心理动力倾向+创业意识使个体处于一种积极的创业心理状态,能激发创业潜能。
在创业课程中,小组成员可以轮流发言,谈谈自己为什么参加创业团体心理咨询,说出自己的希望,探讨自己的困惑,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团体中增进友谊,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
(2)创新能力方面。在创业教育中,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要求小组成员鼓励他人尽可能多的提出自己的创业设想,不对它的价值做评判。例如,可以在3分钟之内例举某种商品的用途,然后再说出这种商品的非常规用途,进而说出其他相关的问题。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进行创新实践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