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专题报告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设计专题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观设计专题报告

篇1

    你院(1986)豫法经字第19号请示收悉。关于专业银行、信用社担保的经济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保证人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责任问题,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九条“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按照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专业银行、信用社若作为经济合同当事人一方的保证人,在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应当按照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

    二、经济合同依法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在担保的经济合同被确认无效后,若被保证人应当返还财产而不能返还或者应当赔偿损失而不能赔偿时,除有特殊约定外,保证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篇2

关键词 模块化;开放式;园林专业;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325-02

1 项目背景

2004年,随着学校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的扩大,设立了城镇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根据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变化,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了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修改了教学计划,在课程安排和实践上进行了改革,结合将来学生从事工作实际来组织教学。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生产岗位群所必需的技能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1-3]。

目前,以课程为依托的教学内容缺乏开放性,教学内容的构建较为系统、完整,可以很好地结合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缺乏深层合作,各自独立,难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封闭,都是以课程为基本单位,学生没有足够的训练机会,一些新的规划理念和规划模式并没有涉及。因此,要对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改变,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建立起一套与当前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体系,以保障教学的质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4]。

2 园林专业教学内容体系的模块化构建

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打破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追求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以工作任务为线索,修订课程体系;进一步构建园林专业教学内容模块化体系。

园林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分别为园林规划设计员、园林工程资料员、园林预算员、园林工程施工员、园林养护技术员。就业岗位归纳为3个就业岗位群,即园林景观设计、工程造价、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见表1。专业培养定位于3个就业岗位群,3个就业岗位群对应3个知识和能力模块,即园林规划设计能力,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与预决算能力,园林植物运用能力。其中园林植物运用能力是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及管理工作的核心能力,包括园林植物栽培技术、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花卉树木的种苗生产技术、园林植物分类鉴别技术、插花与花艺设计技术等。园林规划设计能力是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核心能力,包括园林规划设计能力、园林建筑设计能力、植物造景能力、园林施工图绘制技术等。园林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与预决算能力是从园林工程施工或造价工作的核心能力,具体内容见表2。

根据对就业岗位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分析,选择了相应的课程,所有课程均是根据目标岗位倒推出的职业能力为基础,根据学习认知规律与学科相关性进行设计的,课程设置以行业标准为依据,企业需求为导向,职业素质要求为核心,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同时根据认知规律和学科规律进行了相应时空的排序。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时空安排。大部分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则根据课程特点,选用与之适应的能够提升专业素质的教学方法,在时空安排上,在第5学期下半期和第6学期开展顶岗实习。选用能够增强职业素质,提升职业能力的教学管理手段。在考核上采用实际操作考试、课程设计考试、理论考试等相结合的方式;在顶岗实习阶段实行双导师制,由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共同指导管理顶岗实习;在毕业考核上,采用毕业设计的形式进行;另外还要求双证书制,指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外,还要获得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1份。

3 建立开放的教学平台运行模式

3.1 开放园林网络虚拟平台,丰富实训内容

结合传统教学,园林教研室创办景园学人网站(http://),对应相应的教学模块分为:景观效果图、案例、施工养护、招投标预算等空间,利用网络优势把扩大知识面、加大信息量作为重点改革理论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教学内容丰富,层次多样,便于因材施教,保证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学生冲破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限,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在景园学人网站上还开设有论坛空间,各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已经毕业的学生可以畅谈工作的心得体会,对在校学生鼓励鞭策[5-6]。

在网络上对《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2门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全方位课程建设,在实施网络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素材以及案例分析,方式包括设计素材库、案例等栏目,以确保学生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熟练地应用园林规划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中的大纲、习题册等进一步完善,并向学生提供参考书籍,开通国内外相关的知名网站,开通在线答疑,采用网络,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的基础上查阅大量的资料,以使个人的设计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让学生尽量提前开始工作实践,提高其实践能力,以便以后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

3.2 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开放的教学内容体系

在对课程进行讲授的过程中,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综合一些案例和相关的调查进行分析。以《园林规划设计》这门课程为例,在对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内容进行讲授时,通过对一些高校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对这些高校设计中的优点及缺点进行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一些整改建议;在对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内容进行讲授时,通过对一些建好的小区内的绿地进行调查,并对其使用的情况及规划进行分析。通过详细地分析这些案例,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园林规划设计,还教会学生更快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通过分析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能够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教师对每个学生方案,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交流,通过启发,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达到掌握设计技巧的目的。总之,采取教师点评、学生之间讨论的方式,较为灵活,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又如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上,根据课程特点,灵活安排教学时空,把课堂搬到企业里,搬到苗木基地上,使学生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7]。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在学生中间传阅设计水平相对较好的作业,或者在学期结束时将这些作业以展板的方式进行展览,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不定期地由教研室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获奖的作品可以推荐参与全国水平的竞赛,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3.3 加强和建设开放的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开发实训载体

充分利用郑州地区的资源优势,将教学实量安排在郑州市紫荆山公园、人民公园、文博广场、绿城广场、东风渠滨水景观、郑州新区、湿地公园、郑州市植物园等公共绿地,使学生直接学习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地的成功案例,接触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实践。

与相关的园林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使这些单位成为教学实习基地,为课程的实训环节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聘请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为客座教授,为学生授课或做专题报告,实现了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合作效果。

4 结语

基于模块化构成和开放式运行的园林专业教学平台构建研究预期的效果是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使学生尽早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使全体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受益。随着专业方向的细化,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分为设计方向和施工工程方向。经过改革与实践,学生深受企业欢迎,毕业生能在企业完成项目设计和指导施工,能直接上岗,受到企业欢迎。

5 参考文献

[1] 汪本勤,王家祥.基于模块化构成和开放式运行的高职园林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25(4):61-64.

[2] 李艳,左金淼,王鹏.高职高专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4):28-29.

[3] 王立新,李高峰.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现代农业,2007(11):118-121.

[4] 俞仲文,刘守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3-97.

[5] 郭列侠.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4):54-56.

篇3

1 医药类高职院校与医药类企业校企文化合作现状

本调查通过抽取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医药类高职院校5家(发放问卷200份)和医药类企业40家(发放问卷400份),调查医药类高职院校和企业在校企文化合作方面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企业回收327份,回收率81.75%,学校回收184份,回收率92%,总回收率85.17%。被调查者为医药类企业员工(医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企业决策者;医药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工作者、校领导,在校学生。下面是此次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1.1 医药企业员工和医药高职院校师生对校企文化合作的认知度

调查发现,在对校企文化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上来看,被调查者认为校企文化合作重要的占80%以上,这说明无论是学生还是企业员工,对重要性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中,学生比较了解的只占9%,90%以上是一般了解或者不了解,这说明学校在课程安排、教学过程或校园文化中对企业文化的介绍是不足的。

1.2 校企文化合作现状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在内容层面上均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次,从四个层次上对校企文化合作现状进行调研。针对校园内是否具有企业精神的雕塑和标牌、教学中企业文化的课程、图书馆企业资料、校企文化合作活动、合作政策制度等内容调查后发现,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层面已经有60%的医药类高职院校开始校企文化合作,在精神文化层面有20%左右,在制度文化层面几乎为零。

1.3 对校企文化合作作用的认识

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医药类高职院校与医药企业校企文化合作能够在促进校企合作(95.28%)、调整人才培养模式(89.87%)、促进毕业生就业(90.44)及加强校园文化自身建设(78.35%)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4 制约校企文化合作的因素

在访谈结果中,学校领导和企业决策者都认为校企文化合作是比较重要的,能起一定作用,但对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时发现,他们认为学校领导和企业对校企文化合作不是特别感兴趣(34.6%),可能在实际操作层面所体现出来的这几类人群的看法上的差异。72.1%被调查者认为校企文化合作只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层面,没有深入全面的进行合作探究。

2 影响医药类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合作的因素

2.1 影响医药类高职校企文化合作的物质文化的因素

医药类高职院校多数是从中专升格而来的,他们前期的规模较小。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实训楼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从而给优化资源配置带来了严峻的矛盾。虽然目前已经有学校开始重视这些物质文化的合作,这些也仅停留在学校主动的层面,企业主动的机会较少,缺乏了双向互动。另一方面,医药企业的环境、员工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两者的差距不断拉大。

2.2 影响医药类高职校企文化合作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因素

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在校园精神文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办学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等。很多医药类高职院校领导认为,学校的主要矛盾是教学,对文化的提炼没有多大意义,这对学校的提升带来了局限性。校企精神文化不能进行较好合作,大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精神文化氛围,缺乏企业的认同感。这些不足不仅削弱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力度,也冲淡了其特色,拉大了大学生与社会、企业的差距,不利于学生由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转变。

2.3 影响医药类高职校企文化合作的校园行为文化的因素

目前,已经有开展以活动的方式将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内师生的行为中,营造一种具有企业精神与理念的文化氛围,如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训、实习等方式的文化合作已经在进行,也有将企业的管理层、企业的能工巧匠邀请到学校来开设讲座、报告会等活动。但是缺乏了双方互动的场面,如高职院校学生与企业员工一起进行职业技能竞赛、一起进行岗位技能考试等。在行为文化活动中学生社团活动中,缺少了专业性社团的数量,职业性内容的活动较少,如在演讲、辩论等常规性比赛中融进更多的职业理念和精神,突出更鲜明具体的有关“职”的内容,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等这些方面的意识上不够。

2.4 影响医药类高职校企文化合作的校园制度文化的因素

学校与企业一样,规章制度建设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制度多数在升格之前已经形成,由于制度有条框性,很多学校只是对制度进行了小范围的修订,对于制度文化没有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导致医药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不成熟等问题。而且各个学校没有突出自己的办学目标与办学特色,没有将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进行渗透,更加没有像企业一样,将学校的制度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有意无意的用制度束缚了教师的积极性,对学生也是如此。

3 校企文化合作实证研究――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3.1 学校概括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84年的浙江省医药学校,1999年1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浙江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最早独立设置、浙江省惟一一所医药类专科层次高等院校。

学校占地233.27亩,总建筑面积为156455.9平方米,共有教职工412人,其中校内专兼职教师220人。开设16个专业,在校学生近7000人。学校下设11个教学部门及12个党政管理部门及省医疗器械研究所。

3.2 校园精神

3.2.1 校标

校标由三个同心圆组成,中心圆以海水蓝为主色调,以白色的中药植物、文字图案为辅色调。内圆中间图案以英文校名首字母 Z、J、P、C作为标志核心识别,四个字母连接起来构成典型的分子结构苯环和象征中国传统医药的草药(远志、厚朴)图形相结合。字母图案的周围配以远志和厚朴,表明了学校以培养医药人才为核心,同时要求学生要具有远大的志向、朴实的作风、高尚的道德,在主攻医药技术专长的同时,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

3.2.2 校训

“厚德厚朴,励志远志”。

“厚德”,就是从人才的培养标准提出要求,将“德” 置于首位,强调它的重要性和根本性。“厚朴” 强调追求真理,尊重真理,探索真理。“厚朴”是一味常用中药,与学校的医药特色相统一。“远志”也是一味中药,为多年生草本,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同时学校生源分布于全国19个省市,喻示着学校的目标为立足浙江,辐射全国,努力创办全国性具有一定影响的医药类高等院校。整个校训主题词明确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理想尺度,特别是隐含的两味中药名称,字表字里与学校的医药办学特色高度吻合,可谓珠联璧合。

3.3 校企文化合作情况

学校与企业合作发展势力不断强劲,合作向着全方位、多模式、深层次、规范化方向发展。目前学校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人才培训、联合培养、项目合作、交流与咨询等。在人才培训方面,学校已为医药行业提供了全日制毕业生人数10291名,成为生产、销售、服务一线的药学类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医药职业技能鉴定、药师考前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以及与各地药监系统和企业的各类涉药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等,累计为社会培训29878人次。在联合培养方面,学校与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93家单位开展多方位深度合作,建立了16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并以“海正班”、“华海班”等形式与7家医药企业进行订单培养,根据企业需求设定课程、共同实施培养方案。在项目合作方面,学校有3个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入选市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与行业协会、高校合作建立4个技术服务平台和科研基地。在交流咨询方面,学校制定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计划,深入企业一线进行相互学习、相互咨询、边学边用。在校企文化合作方面,学校也进行了一些列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学校特色。

3.3.1 以精神文化打造具有医药行业性质的校园文化

2006年,以20周年校庆为契机,学校委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观设计系对学校校标、校训、校徽(如图1)等体现校园精神的识别载体进行了精心提炼和系统设计,经过长期的集思广益和酝酿砥砺逐渐形成了具有行业背景和医药特色的精神文化体系。确定了独特的校标、校训,校园主体雕塑犹如水波涟漪,荡漾扩散后瞬间化为“传承与发展”的永恒记忆,凝结着滴水穿石的坚韧精神。中心广场树立着来自全国8家医药企业捐助的八根廊柱,通体分别镌刻着“勤、励、师、教、思、学、忠、诚、信、义、仁、爱、礼、敬”,透发着古典气质及浓郁的人文底蕴,同时也是学校校风的集中体现。崭新的行政综合楼前,是触手可及的“制药历史文化浮雕墙”,这是一条饱含制药技术和艺术的历史走廊,每到一处都能听到不同凡响的历史之音,从远古一直传到现在。

3.3.2 以物质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医药行业性质的校园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基本载体。学校在教学、实习实训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实践技能,加强校企文化合作。在教学过程中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方式与全省9家医药企业开展了订单班、准员工合作班的教学模式,达到校企互融、共育人才的目的。合作班在学校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减相应课程以符合该企业生产的需要。企业定期选派专家、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专题报告和讲座,传输其企业文化和理念。学校拥有校外实训基地190多家,校内实训楼2幢。校内实践场所面积60710.5平方米,生均9.06平方米。学校立项建设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高职高专示范校内实训基地1个,省高职高专合格校内实训基地7个。在宣传栏、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的墙壁上,挂着各类条幅,并开设企业文化长廊,将全国各大医药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展示,增强师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

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料丰富,总数达60万册以上。面向医药产业需求建设特色数字资源,以“宁波市医药信息中心”为平台,以“宁波市医药产销特色数字文献资源库“为窗口,购买了专业性的商业资源,目前已建成数据量61000余条。学校校报、宣传栏不定期以各类校企文化合作主体进行讨论、对企业文化进行展示;校园网开通行业动态,定期对国内外医药行业信息进行收集,方便广大师生了解更多医药行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