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设计标准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备设计标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设备设计标准

篇1

    

    图幅

    收费标准(元/张)

    图纸类别                   1*    2*     3*     4*     5*

    ---------------------------------------------------------------

    非标准专用机械设备设计图   400    288     224     123     80

篇2

    --------------------------------------------------------------

    大型给水排水工程(不包括管道)                                2.0

    给水排水单项构筑物            2.4     2.3    2.2     2.1    2.0

    地下水特殊处理(除铁锰)        1.8     1.7    1.6     1.5    1.4

篇3

通信工程建设通常涉及到运营商省公司、运营商市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备集成商等六层级的协同合作。本文主要探讨通信运营商对设备集成商的标准化管理。设备集成商在通信工程中主要负责通信设备完成安装、加电后的软件加载、本局调测、系统联调、割接入网等工作。当前TD-LTE网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建设,GSM、TD-SCDMA、CDMA、WCDMA网络仍然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GPRS、IMS、VoLTE等技术方兴未艾,通信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这给通信工程建设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设备集成商在通信工程(尤其是核心网、支撑网工程)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提高通信工程设备集成商服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将能进一步缩短工程建设工期、减少工程建设风险、提高通信工程建设质量、提升通信工程的管理水平。

2设备集成商管理的存在问题

通信运营商对设备集成商的管理,存在如下问题:(1)运营商关于施工、调测的相关规章制度,集成商的项目经理并没有向负责实施的各个技术负责人、调测工程师宣贯到位,导致运营商的工程项目经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就某些调测环节的工作要求进行重复性的说明、解释工作,工作效率、沟通效果不高。(2)运营商不同工程的项目经理对相同或相似通信工程的集成商管理要求不一,导致集成商提交归档的工程资料千差万别、良莠不均,非常不利于运营商工程资料的整理、存档。(3)运营商对设备集成商调测服务工作的评价,缺乏明确、完整的考核标准,导致运营商工程项目经理对集成商调测工作的约束力不够强。因此,对通信工程设备集成商建立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显得很有必要。

3PMBOK知识体系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是全球项目管理行业的倡导者,它创造性地对项目管理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工具进行概括性描述,形成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制订了行业标准,并正在构筑不断扩展的专业知识体系,如表1所示。PMBOK是专业项目经理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适用于各种项目的项目管理基本知识的集合。PMBOK把单个项目的项目管理过程分为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5大过程组。启动过程组是获得授权,定义一个新项目或现有项目的一个新阶段,正式开始该项目或阶段的一组过程。规划过程组是明确项目范围、优化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制定行动方案的一组过程。执行过程组是完成项目管理计划中确定的工作以实现项目目标的一组过程组。监控过程组是跟踪、审查和调整项目进展与绩效、识别必要的计划变更并启动相应变更的一组过程。收尾过程组是为完结所有过程组的所有活动以正式结束项目或阶段而实施的一组过程组。PMBOK的理论体系中,项目管理过程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5大过程组相互关联,其中监控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始终,各个过程组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4设备集成商标准化管理研究

4.1设备集成商管理活动标准化以PMBOK为理论基础,结合运营商现有的相关规章制度,本文将设备集成商的管理划分为阶段、环节、任务、活动等4个层次,如图2所示。设备集成商的管理分为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共5个阶段。启动阶段主要进行集成商招标采购,规划阶段要组建项目实施团队、熟悉通信运营商施工、调测等相关规章制度、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执行阶段实施设备本局调测、现网联调测试、设备技术验收、设备入网割接等,该阶段设备集成商的工作耗时最长、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监控阶段主要进行调测进度、质量等方面的控制;收尾阶段主要进行工程初验、试运行、终验等工作。对5个“阶段”层次进行分解,形成一级WBS(WorkBreakdown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即为“环节”层次。例如,执行阶段分为设备调测、技术验收与割接等环节。设备集成商管理的主要工作环节有:招标采购、项目准备、数据采集、物资管理、工程开工、设备加电、设备调测、功能测试、技术验收与割接、工程收尾等。对各个“环节”层次进行拆分,即形成“任务”层次(二级WBS)。例如,数据采集环节,分解为资源申请、资源分析等两个任务。设备集成商管理的主要工作任务有:组建团队、制定实施计划、资源申请、本局调测、接入网管、现网联调、进度上报、技术验收、工程割接、转资配合等。对每一个“任务”继续进行分解,形成最终可具体执行的三级WBS,即标准化管理“活动”,如表2所示。例如,本局调测任务包括软件加载、本局数据配置等活动。设备集成商管理的主要工作活动有:任命项目经理、配置调测工程师、参加上岗考试、获取项目人员通讯录、提交IP申请、新建网元信令点申请、办理调测工程师进出机房施工通行单、软件加载、本局数据配置、提交日/周报、电路调度申请、设备网管接入申请、设备安全扫描申请、综合资源录入、业务测试、计费验证、起草割接方案、实施工程割接、工程初验、工程终验等。

4.2设备集成商工程资料标准化设备集成商工程资料标准化是指对标准化管理第四层各项“活动”的输出文档制定统一的模板,调测工程师将标准化管理规定的执行结果填写到模板中,形成风格一致的工程文档资料,以利于通信运营商的统一管理、存档,工程资料的标准化将有效减少工程沟通耗时、降低工程风险。标准化工程资料模板包括:工程人员通讯录、IP申请表、信令点申请表、对接CE申请表、网元安全扫描申请表、网管接入申请表、传输调度申请表、局数据制作申请表、计费验证申请表等。例如传输调度申请表,必须包括电路两端的设备名称、机房位置、设备端口、业务配线架端子,电路级别等信息;网元安全扫描申请表,必须包含项目基本信息表、安全域检查表、物理安全检查表、帐号安全检查表、服务端口检查表、防火墙策略检查表、防病毒软件检查表、系统日志安全检查表、漏洞扫描检查表、安全配置检查表、弱口令检查表、备案证明(如涉及)等附件。

4.3设备集成商考核要求标准化设备集成商考评管理标准化是指通信运营商制定通信项目设备集成商考评细则。考评细则包括调测工程师专业技术知识水平、集成调测验收质量、割接前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割接服务质量、调测工作安全文明、调测沟通能力以及加分项、否决项等方面内容。运营商省级、市级工程管理部门按不同的权重对设备集成商的服务工作进行全方位考评。考评采取百分制评分,评分转换为相应等级后进行统计归档。0~59分对应E等级,60(含)~69为D,70(含)~79为C,80(含)~89为B,90(含)~100为A。对因设备集成商的原因造成工信部或集团级通信故障的,给予一票否决(即E等级);因设备集成商的原因造成省级通信故障的,给予D等级考评;因设备集成商的原因造成割接倒回的,考评等级为C;调测工作有小部分瑕疵,但按割接方案如期完成割接的,考评等级为B;调测过程及割接工作完成情况均表现优秀的,给予A等级考评。

4.4标准化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在运营商省公司交换、传输、IT、无线等专业工程项目经理组成的标准化管理规定起草小组多次讨论,征集运营商市公司的意见建议,并与经常合作的通信集成商充分沟通之后,笔者所在的中国移动广西公司通信设备集成商标准化管理规定以省公司发文的形式下发。规定下发后,由省公司工程建设部门牵头,采取如下多种措施推动设备集成商标准化管理规定的落地执行。(1)组织人员宣贯,统一项目管理理念。工程管理部门召集核心网、支撑网等工程各个设备集成商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调测工程师等相关人员说明每一项标准化管理规定的规章制度依据,宣贯每一项标准化管理规定的目的、内容、工具、方法以及输出文档。着重强调工程风险较大的现网联调工作,每一步涉及现网设备的操作都要先与设备维护人员进行确认、高危操作实施前要向网络监控部门进行报备等工作要求;割接方案中涉及计费变更的内容,要提前跟维护部门沟通、方案要对计费验证工作进行详细阐述,割接工程师与设备维护人员要对割接的主要环节的实施情况签字确认。将每个设备集成商相关人员的项目管理理念统一到PMBOK上来。与此同时,省级运营商工程建设部门到地市工程巡检时,对地市运营商工程项目经理、调测工程师进行多次宣贯,解答各方对落实标准化管理规定的相关问题。(2)利用网络资源,管理工程文档。通信工程建设涉及的设备集成商、调测工程师比较多,且不同项目调测工作涉及的文档种类、数量也众多,各项目经办人各自存档工程文档资料的传统文档管理方式不利于资料交叉检查、文档共享等。互联网网盘具有存储容量大、支持多人上传、便于资源共享的特点,为此,广西移动采用互联网网盘,以单个工程项目为维度,存储设备集成商各个调测工程师上传的工程文档。项目标准化文档收集的及时性、完整性得到很大的促进,极大提升了运营商工程文档的管理水平。(3)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督促设备集成商落实标准化管理规定。运营商省公司组建由通信工程各专业工程管理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定期对网盘上的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检查。省公司还不定期检点项目资料上传是否及时、准确。与此同时,运营商还联合区、市工程管理人员,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合作方人员,不定期到各地市核心机房调测现场,检查实际的调测进度、工程记录是否符合要求,现场情况与网盘上的文档记录是否一致。(4)定期进行考核,赏罚分明。通信运营商根据标准化考评细则定期(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对设备集成商的服务工作进行考核,考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向设备集成商进行通报,依据考评结果向各设备集成商提出对调测工程师的奖惩建议,对落实各项标准化管理规定较好的设备集成商给予通报表扬;对执行标准化管理规定较差的设备集成商,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对于一年中得到2次D等级评分,或一次E等级评分的调测工程师,将不再允许从事运营商的通信工程调测、集成工作。定期考核结果与设备集成商的年度后评估评分挂钩。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设备集成商的标准化管理规定得以快速落地执行。通过半年多的实践,切实提升了各设备集成商的项目管理水平,运营商通信工程建设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得到较好保证,核心网工程等通信工程调测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由执行标准化规定前的60%提升至90%。

5结束语及展望

篇4

一、根据内容,巧妙导入(开篇激趣的选择)

每节课教师要根据所讲内容和学生实际,巧妙导入新课,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导入不是幌子,更不是摆花架子,它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如悬念激发、情感交流、生活现象、趣味故事、游戏活动等都是常用的导入方法。有效的引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学生精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应先于学生做个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与该学科知识有关的生活素材、社会现象,以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

二、提供资源,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选择)

教师在设计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这是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三、设计多种预案,引导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选择)

教师应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激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要放开让学生自己学,教师要相信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学。

四、师生互动与沟通,方法灵活多变(师生观念的选择)

新课程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和沟通,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许多学生是先喜欢某位教师,然后才喜欢这位教师教的这门课。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首先要改变旧有的观念,实现师生间的民主和平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时刻关注学生。

如我在保师附小听课时,某位教师在讲“种子的发芽率”时,拓展到了合格率、出勤率,有个学生就列举了学生的升学率、出勤率,但最后这个学生说:“学生的出勤率高,教师就有饭吃,学生都不出勤,教师就下岗了。”一般的教师肯定都不爱听这样的话,但这位教师只是看似随便地问了一句:“咱们班今天的出勤率是多少?”(100%。)“昨天有人缺勤吗?”(昨天缺三个。)“好,希望我们都准时到校!”这些看似随便的话语反映了教师的良好素质,同时说明这个教师是一个成熟的教师。

五、学情评价,巩固应用(备课后巩固知识的选择)

及时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以下问题:①教师在讲评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②设计练习,让学生动手训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③教师在设计练习和作业时是否体现了基础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六、课堂小结,反馈疑问(备学生知识消化的选择)

当整个教学过程将要结束时,教师在设计总结时要注意:设计的问题或情境要让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强调重点、难点;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主次做到心中有数,做好这一点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设计板书

在教案中教师要单列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直观、精练、形象,体现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学习习惯。所以,板书设计原则是易归纳,易引导,纲领性强。

副板书的作用:体现教师强调的重点、难点,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副板书一般写在黑板的左边)。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很多教师用幻灯片代替了板书,此时教师要注意板书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记笔记,并给学生留出记笔记的时间。幻灯片是无法完全取代教师的板书的。因为学生的记录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不能自觉分辨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而是用幻灯片完全代替板书,学生的课堂笔记就会不系统、不完善,这是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八、写课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堂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写好课后反思。而怎样写课后反思,写什么内容等,是每一个教师都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反思中,可以围绕以下具体问题进行。

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如教材中有的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否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反思中加以记录。

2.教学的不足之处,如小组学习是否流于形式,是否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等内容。针对问题找到了哪些解决的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

3.学生的独到见解。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地方。

4.学生的学习是否与教案设计统一。

课堂情况是不固定的,你设计好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与学生学习情况一致,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反思,对我们今后的备课十分重要。经常反思,必有进步!

篇5

关键词:赛教融合;电气设备;课程标准

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设计和创新,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国范围内火热开展,职业院校踊跃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涌现出了大量技能状元、行业标兵,起到了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群体的示范作用。然而技能大赛的目的远不止于此,技能大赛初衷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要想真正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必须把技能竞赛的项目有机地融入日常教学当中,以世赛、国赛项目为抓手,对竞赛内容、评判标准深入研究,提炼出适合日常教学的实训项目,进而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本文意图以小见大、以点见面,以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电子与电气故障排除项目为例,通过剖析其竞赛内容、技术标准、评分要点,将其竞赛涉及到的知识点、技能点整合梳理,进而对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构造与修理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理论探索。

一、竞赛内容剖析

通过对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电子与电气故障排除项目的分析发现,该项目主要考核选手的安全与5s管理意识、工具的规范使用能力、排除故障的逻辑思维能力、资料查阅能力以及书面报告的填写能力。安全与5s管理模块的考核相对严格,采用一票否决制,将日常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总结归纳为若干评分项,选手若违反了任意一项,则该模块得0分。工具的规范使用模块包含了工具的规范操作流程及方法,每种工具均有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并将操作流程分解为若干评分细则,采用过程评分,使用方法正确得相应分数,否则不得分。故障排除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考核选手在故障排除过程中的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正确,要求选手在作业过程中描述自己的操作意图及判断依据,裁判根据其逻辑顺序是否合理给出相应分数。资料查阅能力要求选手在排查故障过程中根据故障现象、排查结果,结合设备的原理图或维修手册等相关资料进行故障点的确认,要将故障点锁定值最小范围,并在原理图或维修手册上找到故障点的具置。书面报告的填写内容主要有设备铭牌信息、故障现象、排查步骤、测量结果、故障点确认等相关信息,考核选手的书面表达能力,所有选手填写的工单由工单裁判统一评判。

二、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就目前职业教育的专业分类、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构造与修理是《筑路机械操作与维修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工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常用工程机械电气设备的元件结构及工作原理、电气线路组成及其原理分析、电气元件的拆装、检修及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选用适当的工具对充电系统进行检测并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对起动系统常见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能对照明、信号、仪表及辅助设备进行安装调节;能对工程机械整车电气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三、课程标准编写

通过对竞赛内容剖析,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结果,将技能竞赛内容、技术标准整理为教学模块,有机的融入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构造与修理课程标准里,将课程内容分为职业能力素养模块、电气设备基础模块、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整车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四个模块。职业能力素养模块主要学习任务是安全与5s管理、工具规范使用,电气设备基础模块主要学习任务是元器件结构组成及检测、作业单规范填写,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主要学习任务是起动系统故障排除、充电系统故障排除、照明信号系统故障排除,整车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主要学习任务是整车电路图分析、故障检测与排除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整车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

(一)职业能力素养模块。职业能力素养模块主要针对实训教学安全,工位5s管理,电气系统拆装工具种类、作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电气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及工具的规范操作流程及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学质量的考核。当学生完成职业能力素养模块的学习后,参照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电子与电气故障排除项目评分要求中安全与5s管理模块、工具的规范使用模块相应的评分细则对学生逐一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接下来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以及规范的作业流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养。

(二)电气设备基础模块。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素养的基础后,将进入电气设备基础模块的学习。在该模块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元器件的结构组成,元器件本身的拆装流程及方法,能够判断元器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掌握元器件更换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主要讲解起动机、发电机、灯光仪表、继电器、线束、插接件、行车电脑及二极管、三极管等主要元器件。

(三)系统故障排除模块。经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会对电气设备构造、元器件检测及更换方法有基本的了解,接下来进入的是系统故障排除模块的学习。选取起动系统、充放电系统、照明信号系统作为学习对象,分析这些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这些系统所包含的元器件种类,熟知这些元器件在该系统中起到的作用,从而进行各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系统故障排除模块是本课程的重点,同样也是教学难点。对于从未接触过故障排除的学生来讲,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讲解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任课教师要充分开发教学教具,带领学生根据系统电路图,利用基本的电器元件搭建起各种车辆控制电路,复刻原车电路,实现系统应有功能,为整车电路的分析、故障检测与排除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整车电路故障诊断打下基础。考核分为系统搭建和故障排除两部分,系统搭建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起动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的搭建任务;故障排除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单个系统的简单故障排除工作。实施过程中可将学生分为两组,A组学生负责系统搭建、设置故障,B组同学负责故障排除,两组均完成任务后角色互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考核标准参照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电子与电气故障排除项目评分细则,考核成绩按百分比计入本课程最终成绩。

(四)整车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走访调查发现,整车电气系统故障是设备日常使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故障之一,并且对维修人员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排除整车电气系统故障要求维修人员能结合电气原理图或维修手册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快速制定出故障排查路线,找到相应的元器件进行就车检测,最终确定故障并进行元器件的更换。

篇6

 

2008年11月26日-27日,我受领导委托代表***钻井公司参加了在珠海由中国石化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和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举办的中国石化钻井设备标准宣贯暨设备管理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中石化总部业务部门分管领导和有关负责人、各油田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和设备管理人员、各油田企业所属钻井公司和井下作业公司及其二级单位负责人和有关设备管理人员、主体钻机生产厂家有关技术人员等。其中中原油田参会人员有局装备处苏安平副处长、童明金科长,钻井一公司牛跃进老总,二公司路明老总,三公司王秉胜副经理、装备部周部长和钻采设备厂秦厂长等,四公司张志涛助理和刘主贵科长,国际公司吴总及井下、特修厂等一共15人。现将会议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会议分为六项内容:

一、    标准宣贯实施动员。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刘汝山副主任及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沈琛副主任作了重要讲话。其中刘主任重点提到的以下部分内容对我们明后两年的设备更新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近三年,集团公司投资200亿用于油田企业装备的更新改造逐步淘汰32、45、60系列钻机,规划钻井队480支,目前,国内外共有钻井队约600支(中石化),其中7000以上170支、5000米120支、4000米200支、3000米80支、2000米30支。7000米钻机原则上不再增加,但是F320钻机改造可适当批准,明后两年每年更新改造60-70台。

二、标准宣贯讲解。

1、中原钻井三公司钻采设备厂宣贯7000米及9000米钻井队设备配套标准;

2、江汉油田宣贯4000米钻井队和4000米及以下车装钻机配套标准;

3、江南油田宣贯2000米及3000米钻井队设备配套标准;

4、江汉油田宣贯作业队设备配套标准;

三、各油田企业汇报目前钻机修井机状况和明后两年更新改造方向建议。

1、胜利油田亓和平老总汇报;

2、中原油田装备处苏安平副处长汇报。苏处重点提到了***钻井公司原有11台钻机严重老化亟待更新的问题。对于明后两年的更新改造思路,苏处汇报了2009年9000米更新改造和2台F400更新改造的思路。更新改造着重于国际市场和西部主场;

3、河南油田汇报;

4、江汉油田;

5、江苏油田;

6、华北局;

7、西南工程;

8、华东局。

四、讨论设备管理工作。

1、苏处代表中原油田作了发言,主要讲了两个方面:(1)、装备管理工作要做在钻井工作前面,要为整个生产创造效益。在装备管理工作中,要从整体、从长远来考虑,只有为整个生产创造了比较好的效益才能得到认可,装备管理工作才更容易开展;(2)、针对近几年来装备管理人员和主要设备操作人员严重流失的情况,苏处呼吁在集团公司的层面上为基层装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提升待遇(包括经济方面的和政治方面的)。

2、胜利油田亓总也提出了两个方面。(1)加强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要分层次分专业进行交流和培训。(2)选用设备应以高效、长寿为原则。

 

五、钻机主体生产厂家汇报实施上述设备配套标准工作意见和建议。

1、***石油;2、江汉四机;3、南阳二机;4、胜利高原;5、中原钻采。

篇7

关键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层次分析法;鄂西北;南漳县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5-1151-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5.016

High-standard Primary Farmland Construction Area Zoning in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QIU Li-juana,LIN Ai-wena,b,LI Hai-jianga,PENG Peia,ZOU Linga

(Wuhan University, a.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b. 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Ministry of Education,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Abstract: Taking Nanzhang county in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as case, selecting factors from four aspects of natural quality, producing condition, location and ecology, an evaluation model for zoning high-standard primary farmland construction area was established by AHP method, then an analysis of limited factors was conducted to define th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in Nanzhang county indicated a certain spatial pattern. To be specific, conditions in the eastern area, southern area and the northwest area were the best, worse and the worst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42 800.48 hm2 of primary farmland were zoned into the high-standard primary farmland construction area. Further, for the zoned construction area was deeply restricted by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 and ecology, the constructions of infrastructure condi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projec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evaluation model can quantify influencing factors effectively, especially its try of bringing in landscape indexes in describing ec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farmland protection area radio and pollution intensity to quantify it, which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high-standard primary farmland construction area zoning.

Key words: high-standard primary farmland; construction area; zoning; AHP; northwest of Hubei; Nanzhang county

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热点,耕地资源在庞大的人口下显得十分稀缺,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加快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又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向非农利用,耕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国家粮食安全[1]。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确保人类粮食总体需求的根本途径只有两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与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粮食的产量[2]。就当前发展形势而言,提升耕地产能无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国家已从战略层面明确大力推进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整治。2010-2014年中央“1号文件”多次强调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兼顾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管理的内涵,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基本农田承担越来越大的生态涵养功能和景观美化功能[3]。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潜力评价[4-6]、空间划定[7-10]、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11-14]等方面。在空间划定研究的指标体系构建中,耕地质量与基础设施完备度的量化指标相对完善,但生态方面相对欠缺,一些学者对此进行积极地尝试,通过判断区域是否为重点生态保护区对生态影响进行量化[7],通过对研究区土地进行生态安全分级后对其内的基本农田赋值生态安全修正系数[8],引入田块集聚度对生态景观进行量化[9],用农田防护林相关指标来刻画农田的生态良好程度[10]。但这些研究所选量化指标相对单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本研究尝试引入景观指数结合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及环境污染强度来定量刻画耕地的生态良好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划定方法。鄂西北地区地形条件复杂,以南漳县为例,对其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研究,为鄂西北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南漳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位于111°26′-112°09′E、31°13′-32°01′N,地处江汉平原北缘,南阳盆地南缘,荆山山脉东麓。地形复杂,西高东低,大致可分为中山地带、低山丘陵地带、平原岗畈地带三级阶梯。研究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日照充足,年均温10~16 ℃,境内水资源丰富,自北向南分布有潍水、蛮河、漳河、沮河四大河流,自西向东穿越县境,泉眼众多,有水库130余座,为灌田提供了重要保障。全县耕地总面积85 211.68 hm2,基本农田面积58 547.11 hm2。

1.2 数据来源

空间数据主要从南漳县1∶1万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矢量数据(2011年)、南漳县1∶1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 ― 2020年)、南漳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更新成果中提取,统计数据从南漳县统计年鉴(2012年)和实地调研得到。

2 研究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自然质量、生产、区位、生态4个方面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模型,基于已有数据利用ArcGIS 10、Fragstats 4.2软件获取指标值,并对其进行标准化,根据评价模型计算各基本农田片块的综合得分,根据评价结果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

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在规划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15]。在以往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中常以基本农田图斑或耕地图斑作为评价单元[8-10],这可能会导致相互连接(有公共边)的地块中只有部分被选中,这样在最后的划定结果中连片性无形中就被削弱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强调规模生产,十分注重地块的连片性,为避免上述情况出现,同时考虑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属土地整治范畴,土地整治是以行政村为具体实施单位,而基本农田片块是以村或自然地块为单位的耕地保护区域,即以村为单位对基本农田图斑进行融合后形成的区域,因此将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确定为评价单元。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内涵、相关标准[15,16],结合专家意见,从自然质量、生产、区位、生态4个方面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评价指标体系。自然质量条件主要体现在耕地肥力、规模、坡度等因素对工程建设难度的影响;生产条件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完备度对建设工程量影响;区位条件体现在距道路、城镇、村庄的远近对农资投入效率、农产品商品化便捷度及耕作便利度的影响;生态条件的限制主要指农田防护、环境污染及农田景观对农田生态建设的影响。另因评价对象是基本农田,规划时已避开城镇规划区、有条件建设区、重点项目建设区等,故指标体系中不考虑此类政策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特尔菲法确定指标因子的权重。同时为消除指标量纲影响,参照相关研究[8,17,18],采用分级给分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由此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模型(表1)。

2.3 评价指标值的获取

自然质量等、连片性等空间指标是在ArcGIS 10的支持下,基于基本农田数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农用地分等数据,通过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功能获取的。农机化水平及环境污染强度由统计数据结合实地调查得到,并通过属性挂接的方式赋值给基本农田片块。指标的具体参数设置:①将相隔20 m以内的基本农田视为连片。②环境污染强度主要是指耕地中残留的化肥、农药、地膜造成的污染,三者残留率分别取64%、65%、42%[19,20]。③景观脆弱度采用的是脆弱度模型V=α×AWMSI+β×F+γ×D,其中α、β、γ分别取值0.59、0.28、0.13,AWMSI、F、D分别为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因子、分维数、分离度[21],通过Fragstats 4.2软件求得。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

对南漳县6 152块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进行评价,并用自然断点法对各片块的综合得分进行分级:Ⅰ级(高度适宜)、Ⅱ级(中度适宜)、Ⅲ级(低度适宜)、Ⅳ级(不适宜),结果见图1。

Ⅰ级区面积28 724.51 hm2,所占比例为49.06%,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平原岗畈地区。该区地势平坦,土壤熟化度高,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一般在2.0%~3.0%之间,最高可达3.9%,连片规模均在150 hm2以上,形状规整,聚集度高,非常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该地区同时也是南漳县经济发展的腹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良好,石门、三道河、云台山三大水库加上密布的沟渠为该区的农田灌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发达的交通路网及集镇为物资投放及农产品交易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Ⅱ级区面积14 075.97 hm2,所占比例为24.04%,主要分布在南部丘陵地区及东部平原区的边缘地带。交通及集镇的发达程度虽不及平原区,但从该区穿流而过的沮河、漳河两岸分布有较大规模的冲击平原,土壤肥沃,质量等别高。农机化水平达到该县的中等水平,防护林分布较多,斑块形状较规整,农田生态条件较好。

Ⅲ级区基本农田面积10 679.19 hm2,所占比例为18.24%,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这些地区土壤质地较差,肥力低,有的基本农田片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高者亦可达上百公顷,但复杂度高,外形多呈枝丫状,景观脆弱度大,易敏感,生态条件较差。

Ⅳ级区面积为5 067.44 hm2,所占比例仅为8.66%,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及乡镇交界带上。受地形因素影响,该地区的土类多为砂石、砾石,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破碎度高,坡度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生态安全度低。加上地处偏远,农路基础设施条件差,基本无灌溉水利设施。

根据以上分析,Ⅰ级区已基本具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条件,Ⅱ级区需稍加改造可建设成为高标准基本农田,Ⅲ、Ⅳ级条件较差,不太适宜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因此将Ⅰ、Ⅱ级区划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共2458个基本农田片块,面积合计42 800.48 hm2,占基本农田总面积的73.1%。

3.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向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针对相应的限制性因素制定正确的方向,对限制因素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加以削弱和消除,打破低效均衡利用状态,充分挖掘基本农田生产潜力。针对划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分别从自然质量、生产、区位、生态条件4个方面考察其限制区分布,根据各评价因素得分,划分为三个级别:优(≥80分)、一般(60~80分)、差(

自然质量条件限制区面积16 459.94 hm2,占划定建设区域总面积的39.48%,主要分布在西部及南部。该地区主要为山地丘陵,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一般在2%以下,坡度多为Ⅱ级,连片性一般。该区可通过实施培肥地力工程提高耕地肥力水平,对于坡度较大的可实行坡改梯,增加农田的保水保肥能力,西部山区应注意辅以生态护坡工程,控制水土流失。

生产条件限制区面积共33 607.12 hm2,所占比例达78.66%,除东部经济发达区外,其余地区的生产条件均不理想。应加强水利及田间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灌溉用水,提高田间道路通达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农田的生产潜力得以发挥。

区位条件限制区面积共10 064.02 hm2,所占比例为24.31%,主要分布在乡镇边缘且距公路较远的地区,尤其是九集北部和巡检西部。可通过完善公路网,消除交通死角,提高农业物资投放效率及农产品商品化率。

生态条件限制区面积共39 076.12 hm2,所占比例高达90.19%,县内均有分布。由于南漳多山地、低岗,耕地的空间形态多呈枝丫状,形态复杂,分离度高,脆弱度大,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小,多数地区基本无农田防护工程。加上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农膜容易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作物生长受到抑制,农田生物多样性降低。应大力推广精准施肥施药等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降低农田环境污染负荷,实施土地平整和景观提升工程,优化农田的景观格局。

4 小结与讨论

以基本农田为评价对象,从自然质量、生产、区位、生态条件4个方面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模型,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空间布局,并进一步地对划定区域进行限制因素分析,明确其建设方向。主要结论如下:

1)基于评价模型将南漳县基本农田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面积分别为28 724.5 1、14 075.97、10 679.19、5067.44 hm2,且呈现出东部平原岗畈区较优、南部丘陵地区次之、西部山区最差的空间规律性。将基本已具备高标准基本农田条件的高度适宜区和稍加改造可建设成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中度适宜区划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共42 800.48 hm2,占全县基本农田总面积的73.1%。

2)分别从自然质量、生产、区位、生态4个评价因素出发,对划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各要素的限制区范围及分布。其中,区位条件限制区面积最小,主要分布在乡镇交界处,可通过完善交通路网消除交通死角;其次为自然条件限制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及南部,应以地力提升工程为主;生产条件限制区面积较大且限制程度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及东南部,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生态条件限制区最广,应注重耕地生态建设,扩大耕地防护面积,推广精准化农业,减轻农田污染负荷,实施土地平整和景观提升工程,降低耕地脆弱度。

3)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地量化各影响因素,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划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现实意义。在生态条件刻画上,尝试借助农田防护面积比例、环境污染强度、景观脆弱度来量化耕地的生态良好程度,弥补了以往研究对耕地生态方面刻画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邹 健,龙花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安全格局变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8):1366-1377.

[2] 李玉平,蔡运龙.区域耕地-人口-粮食系统动态分析与耕地压力预测――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2):230-234.

[3] 刘新卫,李景瑜,赵崔莉.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1-5.

[4] 郭凤玉,马立军.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分区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0):2287-2289.

[5] 方勤先,严 飞,魏朝富,等.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及潜力分析――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3):122-130.

[6] 龙雨涵,杨朝现,程相友,等.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测算及模式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39(7):144-150.

[7] 沈 明,陈飞香,苏少青,等.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划定方法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 2012,26(7):28-33.

[8] 王新盼,姜广辉,张瑞娟,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0):241-250.

[9] 薛 剑,韩 娟,张凤荣,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建设时序的确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5):193-203.

[10] 王 晨,汪景宽,李红丹,等.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域分布与建设潜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S2):226-229.

[11] 冯 锐,吴克宁,王 倩.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243-251.

[12] 韩春兰,刘庆川,么欣欣,等.辽宁省清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类型分区研究[J].土壤通报,2013,44(5):1041-1046.

[13] 张 忠,雷国平,张 慧,等.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6):155-161.

[14] 马立军,郭凤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1):2661-2666.

[15] TD/T1033-201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S].

[16] GB/T30600-2014,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S].

[17] 郭 龙,张海涛,于 波,等.基本农田易侵占区域的划定[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30(6):740-745.

[18] 董秀茹,尤明英,王秋兵.基于土地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336-339.

[19] 祁兴芬.区域农田生态系统正、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5):622-626.

篇8

标准化设计即将户型设计标准体系化、系列化、完整化,为住宅设计的快速性与合理化提供必要的依据。标准化是住宅设计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使设计到施工这一产业链能够高效、准确、连续不断地快速运行,以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通过阐述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的作用和意义,以华北住宅建筑为例,通过市场解析与项目研究,同时根据对市场热销户型的深入对比研究,结合热销户型的功能及尺寸的优点进行标准化户型优化。研究标准化户型的空间与尺度标准,深入探讨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总结并归纳户型设计的一些普遍规律,对户型进行精细化对比研究,最终运用到户型标准化设计中,从而推动住宅设计标准化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住宅、标准化设计、户型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绪论

推进住宅设计标准化不仅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当前住宅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任务。推进住宅设计标准化,将使住宅开发做到实用、精致和高效,大力提倡模数协调,高效可复制性,逐步实现标准化设计方法,从而实现设计过程的标准化。

住宅户型的标准化设计是相对于个性化设计而言的,标准化设计不但可以有效的节约设计工作量,而且对于住宅建筑本身的空间功能来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户型设计标准化首先要做到对户型进行全方位优化和细化,符合区域市场需求后进行大规模可复制性操作,最终达到节约社会资源、降低开发成本、合理利用空间等效果。

一、标准化户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住宅标准化设计成为当今住宅设计领域的关注热点。标准化设计可以极大的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效率。住宅建筑设计现在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即个性化发展趋势和标准化发展趋势,这两种趋势各自适用于不同档次的住宅建筑当中。一般来说个性化的设计主要应用在高档住宅建筑设计当中,而标准化设计主要应用在普通的住宅建筑设计当中。标准化使住宅建筑在户型设计、立面设计等方面统一风格的基础上,大大节约了社会资源,缩短了开发工期,有效的保证了住宅建筑的建筑质量。因此,标准化设计已经成为现在住宅建筑设计的主要模式,需要从理论上深化对其的研究,推动其应用和发展。

综上所述,本课题关于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及户型未来趋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二、华北区域住宅特点及其分析

根据市场现有特点进行户型标准化设计研究。以华北区域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含北京、天津、唐山、廊坊、济南等城市。

(一)华北地区地域特点及住宅户型特点

1、华北地区区域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该区域属于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夏季热岛效应明显,冬季日照时间短,气候干燥、风沙大,雾霾天气较多。因此华北地区的阳台采用封闭式设计。

(2)华北地区整体经济状况较好,区域内居住人群的性格较为内敛,对这一地区户型的设计要注重低调、大气、奢华等特点。

(3)华北地区居住人群相对身材较高,应在面积分配合理的情况下应减少不必要的空间分隔、增大起居室和主卧室的面积,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功能空间。

(4)注重生活习惯对户型设计的影响。华北地区的居民需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房间是否是南北向是华北地区居民评价户型优劣的重要标准。北京地区因用地紧张可接受少部分东西向的户型。

综上,该地域住宅特点主要体现在形体规则,客厅方正,避免凹凸房间出现,体形系数及节能保温均按照华北区域规范要求设计。研究对象以高层建筑为例,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竖向交通的公摊面积普遍较大,消防疏散要求严格同时较多设计为一梯多户,干扰大、私密性差。

2、根据不同功能空间区分,户型特点如下:

户内空间:

①玄关:与户内空间结合较为直接。

②起居室:一般为南向。

③餐厅:餐厅位置常与起居室结合,注意餐厅空间的规整性。

④厨房:针对北方“重油”的特点厨房设计相对封闭,一般与北阳台相连,北阳台兼做储藏。

⑤卫生间:如做不到两卫要注意干湿分区,以适应多人使用的便利性,某些户型可以接受暗卫生间。

⑥卧室:南向卧室为主卧室,设计中考虑储藏的位置。

⑦阳台:分南向和北向阳台,南向阳台主要功能为晾晒,北向阳台无采暖,常用作储藏。

⑧节能:北方空间进深较大,更注重保暖。 北京和天津为75节能,其他城市为65。

公共空间:

①单元入口:封闭式单元入口。

②公共走道空间:空间尽量节省,要符合当地防火规范。

(二)影响户型需求的关键因素

影响户型的因素主要由价值观及家庭生命周期影响。价值观主要包括住家型、享受型、

社交型等,最终受到置业经验和使用习惯的影响。家庭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一代、两代、三代等,由于房产售价较高,更新换代的频率不快,考虑到了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段会在同一房产中这一特定制约因素,因此在设计时会对特定区域功能进行深入考究。

三、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研究

本研究针对华北地区主要城市高层住宅进行户型标准化设计。主要研究对象以A-2户型为主,均为一梯二户,由3种户型组成,面积为90平方米与110平方米、110平方米与135平方米、135平方米与155平方米。为了达到标准化普遍适用性,以上户型均采用完全轴对称的设计。

在进行标准化设计前,首先进行户型的筛选,从我院曾设计过的较为优秀的项目中,总结归纳其户型特点,进行类比研究,设计出户型初稿方案。

为了达到户型设计的标准化,从户型可拼凑型和可复制性出发,户型基本以对称为主。以A-2户型为例(A-2-2为135平方米,三室两厅两卫,A-2-1为110平方米,三室两厅一卫),如图1-1,(最终版)虽然功能空间上只相差一个卫生间,但是由于面积相差将近20平方米,各功能空间都等比例扩大,所以做到完全对称经历了多轮推敲。

由于是标准化设计,轴对称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次设计的重点所在,故左右户型的书房面宽设计成相同的大小,面宽均为2850mm,以解决轴对称问题。入门南向开启,管井放到北侧,达成轴对称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首先考虑到采光与朝向:基本原则为大面宽小进深原则,由于没有具体地形的限制,所以户型尽可能以大面宽为主。起居室面宽做到4200mm和3800mm、主卧3900mm和3500mm,起居室、主卧及书房等均要保证最好的朝向,利用率高的空间应提高其舒适度并达到节能效果。其次必须保证客厅、卧室、卫生间的采光,其中客厅原则上要朝向景观最好的一面。通风设计首先必须保证厨房、卫生间、主卧、书房、客厅的通风,其他功能区域也应力求通风良好。为了达到可拼合(本户型拼合以110平方米户型为对称轴),卫生间均设计为明卫,客厅均设计用南北通透的方式,制造穿堂风的机会,提高舒适度。

图1-4-3图1-4-4

图1-1

图1-1为目前最终A-2户型图,以轴对称布局。南侧卧室及书房均设置飘窗且南立面墙体平齐,北侧墙体基本平齐。拼合户型A-2-1为对称,使卫生间均为明卫。户型均南北通透,起居室与餐厅独立布置,厨房与餐厅紧密相连,且厨房U型布置使空间利用充分,餐厅区域完整并配有服务阳台。入室有独立玄关。

四、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未来发展趋势是多样性的,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标准化设计应结合居住空间多样化,满足市场多样性的需求。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使居住空间更加灵活,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

2、住宅标准化设计应注重居住功能多元化,当前住宅从过去主要强调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能使住户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和设施。因此户型标准化设计必须能适应住户的日益发展的功能需求。

3、住宅标准化设计应走向信息化,更多掌握技术信息,例如:远程控制操作系统,门禁系统,厨卫科技系统等,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4、住宅标准化设计应更加精细化及精品化,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并广泛应用于住宅市场的开发建设。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华北地区区域特点的分析,研究其高层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通过多年项目积累,对不同面积区段的户型深入分析和研究得出户型合理化的功能区域面积及朝向、面宽及进深的合理数据,用以规范和知道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市场,提高建设效率。

对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的研究可有效提高住宅户型的可复制性,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和工程质量。同时有利于采用和推广新技术建筑产品的标准化,缩短住宅建设周期和节约住宅建造成本,是今后住宅设计市场的标杆,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住宅标准化与设计个性化 中华建筑报 于巧志 /2012 年/9 月/4 日/第015 版

[2]中国住宅标准化历程与展望 开彦中华建设2007/06

[3]住宅单体建筑专业设计指引 万科 2011修改版

篇9

电动除草机

温室作物在播种前需要平整土地,清除土地中的杂草,播种及定植后需要在垄间反复松土和除草。为了降低温室种植人员利用锄头工作的劳动强度,用于设施农业的小型蔬菜除草设备具有很好的前景。该设备利用普通照明电源为驱动动力,人工控制其前进速度和方向,可方便实现播种前的土地的平整和垄间松土除草作业的需要。图1为电动除草机实物图。

系统功能特点

整机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整体造价相对低廉,所有零配件都采用通用标准配件,安装快捷,维修方便。

系统动力源为220v交流驱动电动机,不采用汽油或柴油机,减少了温室环境污染,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由于220V交流电源可以通过普通民用电作为能源供给,在温室内容易获得所需的配套电源。

在具体应用中,用户可通过更换低速大扭矩电机和刀片满足耕深和土地平整度的要求。

性能指标

除草幅宽:300 mm。

松土最大深度:30 mm。

生产率15~20垄/h。

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

技术特性

这种物理处理技术可以消灭土壤中的各种病菌和害虫,进而消除由土传病菌和害虫导致的各种病害。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克服了用化学药物防治投资成本高、农药残留多,效果不理想的难题,解决了换土难、药物防治成本高和连作投入太的问题。土壤连作障碍的消解率大于87%,土传病防治效果大于90%。图2为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实物图。 土壤消毒电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土壤电化学消毒处理设备将直流电流土壤消毒原理、土壤微水分电处理原理、脉冲电解原理集成在一起的。

土壤点处理消毒技术的特点

增加土壤溶液酸度,促进难溶矿物质养分的溶解、分解与转化,灭杀电极附近的微生物。

有效杀灭引起土传病害的病原微生物。

在土壤含水率较低时,杀死土壤虫体。

可以产生许多具有消毒作用的铜、银、铁等金属离子。

整体降低土壤pH值,提高Fe、P、Mn和zn的有效性,增强他们在土壤中的渗透性。

深耕、开沟及起垄配套技术

技术特性

设施深耕技术是通过增加耕作机械动力,加强变速箱强度,优化设计旋耕刀运动曲线参数等手段,实现作业深度达到25cm以上,比传统的微耕机作业深度增加10cm~15cm的目的。图3为土壤深耕及起垄技术设备现场工作示范图。

该设备由于耕作深度增加,打破了设施温室内长期传统耕作留下的坚硬犁底层,起到了破坏细菌滋生环境、增加土壤有效肥力吸收、改善土壤板结、增强贮水能力和便于深根系蔬菜生长的目的,特别适宜果类蔬菜温室、大棚内耕整地作业。该机生产效率可达到667m2,比传统微耕机提高效率0.5倍,生产成本降低10元/667m2左右。

经在小汤山特莱大观园的耕作效果试验,设施黄瓜、番茄、茄子的平均产量提高10.5%,每667m2地可增加收人100元左右。

果、肥运输轨道

设施蔬菜标准园播前施用底肥时的肥料运输问题也是耗费劳动力较多的环节。由于温室环境中道路狭窄,车辆进出不方便,因此传统作业主要靠人工分批少量的方式搬八。温室作物轨道式果肥采收输送装置是根据京郊设施温室结构和温室具体情况设计,以设施农业中的日光温室为主,根据室内空间相对狭小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的一种适用于温室生产资料和果蔬采摘运输的设备,它可以解决温室作物收获环节采摘产品人工转运的问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得妇女和老年人员也可以轻松地从事设施生产。图4为果、肥运输轨道实物图。

系统功能特点

该装置固定的所有连接点都铰接在温室自身的钢结构上,系统轨道选用铝合金型材,质量较轻。不需要另外在温室内安装其他结构,避免了因为安装支点固定在墙体上而给温室墙体带来的破坏,减少安装维护成本,减少对环境及其配套设施的要求。运输小车与轨道滑动轮之间采用链子软性连接的方式,在运输的过程中可以在左右方向适当的偏移,能有效地躲开温室内的障碍物,有利于在狭小的温室内通行。在不使用时,可以方便地将小车从轨道上取下,节省空间。该装置在安装过程中,所有连接点全部采用螺栓活连接形式,没有焊接工作,减少温室结构的破坏,方便安装。该系统也可增加遥控电机驱动模块,可在100m温室范围内实现温室内遥控自动行走和随时停车。方便操作人员的作业。

性能指标

采收输送装置可覆盖整个温室面积,采用滑动轨道与滑轮车方式。

单车运输最大质量50Kg,符合温室基本需要。

可以利用人力推动前进,链条悬挂,利于掌控,可灵活躲闪障碍物。

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工作过程;制药通用设备;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98-02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定,包括课程性质(定位)、目标、设计思路、内容框架和实施建议等,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合理、准确的课程标准定位是课程开发的关键。

基于工作过程的《制药通用设备》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开发,应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即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融合职业资格标准,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课程结构,实行情境化教学;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学习领域定位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专业教师深入制药企业、制药设备制造企业进行调研,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需要掌握的相关技能,确定了高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制药设备方向)面向的制药设备维修类、制药设备操作类、制药设备管理类三个核心岗位群以及制药设备营销类、制药设备制造类两个拓展岗位群。通过与企业专家共同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提炼出岗位群的各项典型工作任务。我们选择了制药通用设备操作、维修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出工作任务中所隐含的工作过程知识、技能,提炼出制药通用设备学习领域。

《制药通用设备》学习领域建立 《制药通用设备》是我院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制药设备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根据制药设备方向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岗位能力而设置的。《制药通用设备》学习领域对应的主要是十类典型制药单元设备,是该专业的主要学习领域。学生以典型制药单元设备为载体,学习典型制药通用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应用、设备选型以及设备操作、维护、常见故障处理等。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制药设备结构和解决制药设备维护及维修中一般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为顺利进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关系 通过先修学习领域课程《机械制图与公差》、《机械基础》、《金属工艺》、《金工实训》,学生具备了机械零件、机械传动基本知识和能力,制图、识图的能力,金属材料及其加工能力,以及钳工操作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制药通用设备》学习领域的学习,为后续《制药设备安装维修》、《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领域目标

《制药通用设备》学习领域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目标的实现为核心,旨在使学生获得职业发展所必需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各类典型制药通用设备的工作原理,总体结构及细部结构,性能、特点、应用及选型的相关知识;熟悉典型制药通用设备的操作、维护、常见故障处理相关知识和技能。

专业能力目标 具有运用制药通用设备的基础知识对设备进行结构分析的能力;具有正确选择制药通用设备类型的能力;具有正确操作制药设备并对设备实施维护和保养的能力;具有运用制药通用设备的知识和技能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故障诊断及处理的能力;具有制药通用设备相关的识图能力;具有对典型制药通用设备的拆装能力。

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社会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素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质量、成本意识以及低碳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学习领域设计

学习领域设计理念 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目前通行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之一。学习情境设计的关键是寻找载体。制药通用设备学习领域课程主要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对制药设备维修岗位从事安装、操作、维护、维修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分解出工作过程所隐含的知识,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选择了十类典型制药单元设备为载体设计了10个学习情境,以学习情境来设计、组织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目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教、学、做一体,考核评价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体现课程内容职业化、课程目标能力化、教学实施情境化、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多样化的特点,以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教学要求。

学习情境划分 制药通用设备学习领域选择了十类典型制药单元设备为载体构建课程学习情境,根据工作过程所隐含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设置与典型工作过程相对应的学习内容,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学习情境划分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学习情境教学方案设计及实施 对学习情境进行良好的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才能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以“液体输送设备”学习情境为例,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明确了该情境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与工具、实施步骤等内容,教学全过程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来组织实施,如表2所示。

考核评价

教学评价不仅要考评学生知识理解、实践技能掌握的程度,而且要考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职业素质的养成;既要考核学生学习结果,更要考核学生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应考核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吃苦耐劳品格、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制药通用设备学习领域的考核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实行基于过程的全程化跟踪考核,即根据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定,在考核方法上,根据职业能力需求,对学生学习采取较全面科学的、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评价的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口试、观测、现场操作、成果展示、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建立以能力为本位、方式多元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和创新思维能力。考核评价小组按课程评价标准进行考核评价,要求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全过程负责。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曹将栋.高职类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6-48.

[4]王志平,任爱珍.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6):93-94.

[5]池寅生,游文明,尹晨,冯晓九.体现数字化设计的“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48-52.

[6]张智.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教育与职业,2009,(36):91-92.

作者简介:

于天明(1966―),男,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专业建设、制药设备教学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