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创意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园设计创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1创意产业园概述
创意产业园作为一个被限定了的结构体系,有规定的比例限制。它具有比较完备的公共设备、现实网络以及程序系统,其中以具有创新的脑力劳动为重。同时,它能及时地掌握国际市场、技术、资讯的各方面信息,是一个十分有发展潜力的开放性的社会群体。为了使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创意创业园聚集文化、产业以及消费人员,将它们聚合在一个可以创新并且利于生产的驻地。缓慢而有序的发展,逐渐使其成为一个可以让研究和创新、教育和试验、制造和销售、示范和消耗同时进行的工业网络。
2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的概念
创意产业园不能十分准确的划分出公共空间的领域,因此只能从使用人员以及帮助使用的视角对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界下定义:在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定范围内,给在产业园区的固定人员及流动人员所提供的一个休憩、交流、游戏、展览等功效的物质空间。
这个定义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公共空间是全部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不论是对产业园里的固定人员还是对来这里游览的人员,都是相对开放的。所以,公共空间的范畴就不能将产业园中固定人员自己建造的房顶上的花园、休息场所等这些只能给自己个人使用的地方算进去;第二,公共空间具有休憩、交流、游戏、展览等功效,是供人们使用的物质空间。因此,共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多效能、独立性、物质化并且同时可以将多种功能结合在一起的场所。
3产业建筑的改造与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设计
创意产业园的主要改造方向是公共空间的设计,而产业建筑的改造主要手段又有以下两种:
(1)外部空间的改良与重新组合
工业废墟大部分都被长期埋没在城市角落中。人类将这些废墟进行无数次的随意扩张后,大多数变得凌乱不堪,不成样子:道路堵塞、走道拥挤、周围环境恶化、安全系数降低等,使这些废墟的再次利用也变得十分困难。要改善这种状况,实现废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多建设一些停车的地方,使堵塞的交通重新运作起来,为旧建筑的重新修筑创造条件;第二,对原来的旧建筑,在不改变其格局的基础上增添一些有趣的且设备完善的公共空间,如草坪、广场等;第三,在创意产业园里多增添一些文化气息,使这里成为一个能激发人创新思想的场所。
让创意产业园朝上述方向发展的主要手段便是 “先减后加”。“减”就像减掉多出来的枝叶一样,将外部空间中出现的乱七八糟的、没有价值的地方剔除;而“加”就是要建设更加舒适的外部公共空间,比如多种树、增加一些公共陈设等。
(2)内部空间的充沛
内部空间的充沛比较普遍的方法有中庭、夹层、屋中物等。这几种方法经常一起运用。
构成中庭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内部空间如庭院、走廊等改造成中庭;二是将建筑物中某些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拆除后改造为中庭。调整内部空间的一个有效方法便是让工厂或者仓库等这些具有较大空间的建筑。用中庭的设计方法,将其改造成对外的、增进沟通的公共空间,能够让废弃的建筑进行合理的再改造,使其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同时还能消除交通、光线等方面存在的隐患。
而在建筑内部空间里扩大面积,最直白的手段就是夹层和屋中物。
夹层经常会和交通空间放在一起设计,使内部空间看起来错落有致。有时也会在靠近中庭旁边的夹层空间里设计一个小吧台、物品展示空间等,可以方便内部人员在这里休息、交流等。
在原来的建筑里用围合的手段创造一些具有特别用途的公共空间便是屋中物。这种方法并没有对空间实行“增”或“减”,却能使原有的空间利用变得更合理。而且,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往往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比如1933年老场坊在设计时就运用了夹层的手段扩大了建筑面积。它在建筑的外面以及内部的西边外廊装上玻璃,将空间巧妙地联结在一起,使原本的外部空间变成了内部空间,加强了外部和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它还在建筑内部的四层内圆处装上了玻璃地板,设计了一个围合剧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设计者在设计时对公共空间和交流空间的创造所进行的一个非常全面的思考。它真正的扩大了建筑的使用空间,充分体现了创意产业园区能进一步增进沟通的特点。
现代的办公空间,特别是创意产业的办公空间、公共交流空间是现代办公空间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创意产业园区的前身――“产业建筑”在设计部分十分薄弱。所以,建设公共空间显得十分重要。公共空间通常是对空间进行重新组合,再加上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充足的热情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公共空间常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成为构建公共空间别具一格的地方。
4结语
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及创意产业园的流行是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出现的缘由。它与传统的产业园相比,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的休息空间,同时使工作、生活和休息共同实现进步。产业的特殊性和创意性使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设计独具特色。与此同时,它也有城市公共空间的优点,比如兼容性、公共化和多元化。因此,创意产业园独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它的公共空间。
创意产业园区的公共空间是由多方面的空间因素共同构成的,对这些因素如何进行设计创造成为决定它质量的重要步骤之一;工作人员在创意产业园里参观的真实感受,也是进行设计创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现代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特点逐渐趋向性能综合化和多元化。传统产业的可变化创造给现代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了许多经验。不论是对旧建筑的创造进行保留,还是直接翻新,都是可持续发展空间能源的有效方法。由此可见,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还需要拥有能随时接受将来建筑变化的力量。
俗话说:“流水不腐,建筑亦然。”只有不断地在已经完成的建筑内容上充实新的内容,才能盘活整个建筑及建筑群。这对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设计有着很大的启发。创意产业园的不断进步,对它抱有的希望就会越来越旺盛,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的进行新创造,才能跟上创意产业不断更新的速度。
参考文献
[1]美.凯夫斯著.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孙诽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
[2]黄锐主编.798工厂.北京:timezones+思想手设计,2004:37
[3]杨坤.创意产业园的建筑空间研究.大连理工硕士论文.2005.6
[4]朱中新.购物中心公共空间研究.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4.6
[5]顾承兵.上海近代产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一以苏州河沿岸地区为例.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3
[6]耿斌.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设计与开发对策研究.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6
[7]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结构探讨,廖方,规划师,2007/04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篇2
医疗改革和医院创新绩效提升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医疗资源受众公平性和医院创新服务水平有待提高[1]。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公立医院社会网络,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医生资源、医疗信息和医疗设备的互动共享。知识管理理论表明,知识获取决定了组织的创新绩效[2],对组织创新而言,显性知识起着重要作用,隐性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变量[3]。公立医院的社会网络越发达,医生的互动交流就越频繁,医疗信息和医疗知识交流的频率就越大,促使公立医院获取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而提高公立医院的创新绩效。国内外已有一些文献对公立医院社会网络、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做了相应研究[4,5],但将公立医院社会网络、知识获取和公立医院创新绩效进行整合并探析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将知识获取作为中间变量,构建公立医院社会网络、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关系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深入探析社会网络影响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的微观机理,为公立医院提高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导向和对策建议。
2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2.1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
对组织而言,知识是竞争力的关键来源[6]。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组织能够从新知识的投入中受益[7]。但实际上,知识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与复杂性,难以被其他组织获取或模仿,也不会自动产生溢出效应,因而需要组织之间建立社会网络关系,促进知识的流动和获取[8]。医院间的交流越多,医疗信息和医疗知识交流的频率和广度就越大,这将不断强化医疗知识的共享机制,进而推动公立医院获取内部化显性知识,同时吸收对创新非常重要的隐性知识,最终推动公立医院的医疗创新。公立医院社会网络是医疗知识转移的有效渠道,必将影响公立医院的创新绩效。本文以隐性知识获取、显性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构建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影响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图1)。
2.2研究假设
2.2.1相关概念1)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公立医院社会网络是一定区域内公立医院间所有关系的集合,为公立医院解决医疗社会问题提供医疗资源、信息、技术或各种帮助,这种新型的协作模式提高了公立医院的创新绩效[9]。2)知识获取知识是有价值的竞争资源,具有隐性与复杂性等特点[10],可以依据能否被语言直接表达,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11]。前者能够通过系统、规范的语言明确表述[12];后者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其获取与个人的技能、经验和洞察力关系密切[13]。按照Barney[14]的描述,以书面文字、数学公式和图表等加以表述的是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一般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它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因而隐性知识难以被其他组织获取或模仿。3)创新绩效创新绩效是指采用新技术后,组织价值的增加。何含兵[15]提出,医院科技创新绩效可以由科研投入、科研过程和科技产出三项指标来衡量。而对于组织的创新绩效研究,国外学者Hagedoorn等[16]则认为组织创新绩效的衡量方法通常包括R&D投入、创新支出总额、专利引用、专利和新产品数量等。以往学者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的研究较少,本文结合组织创新绩效和公立医院科技创新绩效的研究,探析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的具体测度。2.2.2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组织在社会网络中的嵌入性决定了它的创新绩效[17],已有学者从实证的角度探究了社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例如,Stuart[18]从合作伙伴的创新程度、Wuyts等[19]从重复接触作用的角度探析社会网络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方式。公立医院通过社会网络对知识进行整合,最终提高公立医院创新绩效。季六祥[20]从医疗协同网络视角,指出医院间可借助网络结构共同创造知识价值,并且医院间的关系结构决定了医院知识创新能力的高低。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2.3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知识获取公立医院社会网络能有效地影响公立医院从外部获取知识的效果。位于社会网络中心位置的公立医院能够获取更多的医疗知识和资源,促进医疗知识的流动和转移,能够改善公立医院的创新绩效[21]。Inkpen和Tsang[22]认为网络联系可以反映组织社会网络的嵌入程度。公立医院的网络联系越多,战略决策和行动受社会网络影响越大,获得高质量医疗信息、技术和知识越多,公立医院创新越容易受到外部医疗组织的影响。建立在信息共享基础上的医疗互动,提高了公立医院社会网络成员理解其他成员的能力,拓展了医疗知识转移的网络渠道,最终促进那些难以用语言精确表达的隐性医疗知识在公立医院间传递和转移。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3: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显性知识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2.4知识获取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知识成为组织提高创新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23]。公立医院的创新活动不仅需要内部知识的积累,更需要从外部获取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24]。组织学习和知识获取决定了公立医院的创新绩效。知识的获取和以此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对公立医院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也就是说,公立医院的医疗创新活动越来越依赖于新的医疗知识。现阶段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公立医院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公立医院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公立医院医疗知识的生产和利用的竞争。公立医院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利用现有的医疗知识有效地获取与吸收外部新的医疗知识[25]。随着医疗知识存量的增加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知识的转移和使用对公立医院创新活动的作用日益显著。对公立医院创新活动而言,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4],医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过程包含着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生产、转移,因此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无形医疗资产的积累。然而这些无形医疗资产具有很强的隐性特点,比有形医疗资产的获取和转移更加困难,因而需要公立医院社会网络的支持和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中各方的信任合作。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4:隐性知识获取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5:显性知识获取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2.5公立医院社会网络、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Barney[14]认为有价值、稀缺、不可模仿的资源是组织获得创新优势的决定因素,资源本身并不直接产生创新绩效,而是经过组织的创新能力转化成为创新绩效。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公立医院来说是一种外部资源,虽然它们不能直接作用于公立医院的创新绩效,但其中的医疗知识、网络渠道和信息共享蕴含着公立医院创新所需的机会和资源。公立医院通过社会网络,获取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而有更多的创新战略选择[26]。公立医院通过获取社会网络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资源,进行同化、转移,最终更有效地作用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6:隐性知识获取在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假设7:显性知识获取在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3数据与变量测度
3.1样本与数据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向公立医院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在正式发放问卷前,先进行试调研,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根据调研结果修正问卷。课题组发放问卷600份,回收319份,回收率为53.16%,其中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为32.83%。被调研公立医院的基本概况如表1所示,每年诊疗人次达50万以上的医院比重占51.27%;从员工数来看,100人以上员工的医院占67.01%,比重较大;从不同等级的医院分布来看,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比重较为均衡。此外,受访者中3年及以上工龄的人员比重较大,占81.22%;在职位分布方面,管理人员和医生的比重占78.68%;在受教育程度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78.17%。一方面,工龄较长的员工、管理人员、医生对医院的运营情况更了解,另一方面,良好的教育程度有助于相关人员对问卷调查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回答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总的来说,本文设计的调查问卷较好地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公立医院的总体特征。
3.2变量与测度
研究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度量方法,根据公立医院实际情况从1~7选择打分。分数从高到低分别代表:非常同意、同意、有些同意、中立、有些不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本研究各变量设计如下:1)公立医院社会网络根据前文分析和社会网络的特点,本研究从中心性、结网意愿、关系强度和信息共享4个维度考察公立医院社会网络的特征,共设计13个题项[27-30]。2)知识获取公立医院知识获取分为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两个方面。参考以往文献,公立医院显性知识获取分为医疗需求信息、医疗技术发展信息和政府医疗政策信息获取3个维度[3],每个维度设计3个题项,其中医疗需求信息指一定时期内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需求信息,医疗技术发展信息指医疗机构采取的治疗措施不断发展的信息,政府医疗政策信息指政府颁布的医疗机构的奋斗目标、行为原则、工作方式等具体措施信息。公立医院隐性知识获取分为医疗技术研发知识、医疗创新管理知识和医疗市场开拓知识的获取3个维度[3],每个维度设计3个题项,其中医疗技术研发知识指新医疗产品和新医疗技术从创新构思到最终技术确定的相关知识,医疗创新管理知识指医院为提高医疗技术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的相关知识,医疗市场开拓知识指医院应用人口统计市场、地理市场开拓新医疗市场所需的相关知识。3)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结合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本文采取创新管理水平、创新服务水平、医疗技能水平、优质医疗资源受众比率和医疗专利申请数量5项指标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进行测度。
4假设检验与结果
4.1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前,先考察样本信度和效度是否能够保证研究的有效性。信度是指问卷测量结果的内部一致性程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来反映;效度检验主要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检验。调查量表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形成,在最终发放问卷前进行了小范围问卷发放和修正,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指设计量表与预期评估内容的同构程度。表2、3表明,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基本达到标准,除SR4、IS3和MMK3因子载荷小于0.7外,其余题项均满足要求,因此删除此三项。修改后的量表满足信度和效度要求,可用于后续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2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即两个变量关联程度分析,常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表示。表4给出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72;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隐性知识获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20,与显性知识获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39;隐性知识获取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9;显性知识获取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6;显性知识获取与隐性知识获取相关系数为0.905。由此,假设1至假设5得到初步验证。
4.3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可以评价模型的拟合性,以此探究研究者提出的变量间关联模型与实际数据是否拟合及拟合的程度。根据Kale和Singh[31]的研究,本文采用卡方和自由度之比(小于2),RMSEA(小于0.08),TLI(大于0.9),CFI(大于0.9)等指标判断结构方程的拟合结果。表5显示了3个不同模型拟合的结果,理论模型指整体模型;模型1是整体模型分开后,隐性知识获取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模型2是整体模型分开后,显性知识获取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表5表明,理论模型的拟合结果未达到标准(CMIN/DF值大于2),由于隐性知识获取与显性知识获取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将两个中介变量分开,分别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模型1是对隐性知识获取进行检验,图2为模型1的路径系数图。表5表明模型1的拟合结果符合标准。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获取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假设2和假设4得到验证。表6显示模型1中公立医院社会网络、隐性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三者间的影响效应: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的总效应为0.83,其中直接效应为0.40,间接效应为0.43,直接效应略小于间接效应,说明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隐性知识获取在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6。采用同样方法对模型2即显性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图3为模型2的路径系数图。根据表5所示,模型2拟合指标符合标准。表7显示公立医院社会网络对公立医院创新绩效影响的总效应为0.84,直接效应为0.13,间接效应为0.71,直接效应远小于间接效应,表明显性知识获取在公立医院社会网络与公立医院创新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7。
5结论
篇3
摘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内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深入分析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从教学观念、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三方面分析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出在正确处理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思维训练和专业实践,丰富教学方法手段,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理工类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05-03
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一支高水平的设计人才队伍是不可或缺的。遗憾的是,由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规模迅速膨胀的艺术设计教育没有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尽管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但许多毕业生无论在前期分析、概念构思还是细节设计上都缺乏应有的能力和创造性,难以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对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甚至被称为“设计蚂蚁”。[1]
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当前主要的两种模式中,较为“正统”的是在美术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进行。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设计人才的就业市场不断扩大,为数众多的各类理工科院校(如建筑、机械、轻工、纺织等)也纷纷加入了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队伍。由于办学时间较短、人文教育底蕴缺乏,毕业生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在后者显得更为突出。明确自身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问题,发挥已有学科群的特点,创造务实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具备适当能力、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设计人才,已经成为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亟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
籍着高校扩招的东风,许多理工院校相继依托原有学科设立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本身是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的领域,同时也可以看成一个设计创作的综合方法系统,交叉互补的学科背景对于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塑造具有积极的意义。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导致设计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类高校针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倡导学科交叉,发展务实的、特色的设计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从国际经验来看,努力发展学科交叉,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向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转变,正是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理工院校严谨的作风、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组成背景、学术研究积淀和资源优势,结合艺术类生源特有的人文气质、学习方式及学术诉求,有利于使学科的道路越走越宽。
艺术类学生逐渐走进理工院校,既为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同时也对教学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在艺术专业考试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艺术类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尽管他们在艺术直觉、领悟能力、图解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在逻辑思维能力、理论分析能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当前艺术类高考对于文化成绩要求过低的现实,也导致相当一部分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将艺术考试当作进入大学的捷径。倘若入学以后未能引导学生形成对专业正确的认识,学生极易丧失学习主动性或导致盲目学习;而如果缺乏对设计史论和相关支撑学科的认真研究与学习,则会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低下,设计作品缺乏形式美感和思想深度,更无创新可言。
二、影响理工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原因
1. 教学观念
传统的“艺术”与“科学”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理工类院校往往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内涵并不了然的情况下,片面地以“艺术”代“设计”进行教学。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于艺术设计的理解停留在视觉和形式的“审美”范畴,对艺术设计创新的理解停留在设计形式、语言与手段变异的表层。无论在课程设置、学时比例,还是在教学重点上,都偏重于对造型、色彩、肌理、表现手法等设计所呈现形式因素的反复研习,甚至用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课程替代设计基础课程,颠倒了美术与设计的关系,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有意识的培养。而机械地用视觉和形式审美原则评判设计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必然会造成设计教学中学科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偏差。
事实上,现代艺术设计最初是为了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发展起来的,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上的。[2]正如大卫·瑞兹曼所说,设计“一直都在对产品、消费、社会和环境作出积极的回应,所有这些又反过来刺激设计的发展,为设计创造了永远延续下去的条件”。设计的“艺术性”不是视觉化的装饰展示,不是外在于人的生存活动的视觉层面的形式或形态之美,它的美学意义在于它与人的生命活动及生存行为建立的紧密联系。[3]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也并非按照纯粹的审美法则构成的封闭体系,而必然受孕于一定的文化语境并反构着它。[4]因此,设计艺术的创新植根于生活,引领着生活,富有鲜明的人文性与科学性。如果缺乏对人生存方式、文化语境、精神诉求的深刻理解与研判,设计作品就不可能具有创新力。
篇4
美国临床工程协会( american college of clinical engineering,acce)为临床医学工程师下的定义:临床医学工程师是指将工程学与管理技能应用于临床医疗保健行业,来保障、帮助和促进患者的医疗和护理的人。医学工程师不但要负责设备的维修维护, 还肩负着设备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使命[1]。医学工程人员与医生、护士协作共同维持着医院的临床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并促进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能定位如果不能适应高科技时代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着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甚至生存。
医疗设备的规范化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点和着力点[2]。作为医疗设备管理的管理者和执行者的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临床医学工程师工作主要定位于设备引进的全程管理;设备使用的质控和人员的质控管理;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等方面。
1 设备引进的科学论证管理
1.1 依法进行医疗设备的采购。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制定采购计划应遵循:(1)社会方面,采购计划以“施惠于民”为社会目的;(2)医院方面,采购计划以“物有所值”为衡量基准;(3)使用科室方面,采购计划以“本文由收集整理物尽其能”为临床目的;(4)器械管理角度上,符合“性价兼顾”为采购原则。采购计划书的制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医疗设备招投标法规和医疗设备合同法的法律、法规。
1.2 严控医疗设备的安装制度。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和履行相应的合同,确保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医疗设备的验证必须由医院审计、纪检、医学工程、设备使用部门及供方代表共同现场开箱验收,须验收《医疗设备产品注册证》及相关的所有中文标识[3]。必须建立资质质控、验收质控、储存质控、使用质控、质量跟踪、原始记录等质量管理体系。入库须有检验报告单、生产日期。安装调试后,检查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须达到设计要求。
1.3 建立医疗设备档案。须正确填写设备商务档案:申请购置单;购置论证单;参数资料;购买谈判纪要;招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营业执照、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认证证书、计量许可证、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等;购置合同及配置清单;设备到货后的装箱单和安装验收报告。技术档案:设备的中、英文使用说明书及演示光盘;维修手册及光盘;设备的应用软件;设备重要维修或保养的工作单。
1.4 医疗设备报废档案管理。应依据法规,由档案室人员和设备档案管理员对报废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购置金额、购置时间、报废时间和档案销毁时间,然后由双方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档案销毁。如已经的报废设备的资料尚有留存价值,须在留存档案首页及文档中注明“设备已报废”和“档案继续留存”
2 设备使用的质控和人员的质控管理:
医学工程师应掌握设备的应用原理,保障设备本身的良好运行状态,设备参数的合理和优化设置是保证优质结果的重要因素。临床医学工程师发挥自己的长处,对医生和技术员进行指导充分发挥设备的软硬件功能得到具有良好信噪比、对比度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图像。加强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医学工程师的重要职责。
根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应具备“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医用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和“医用设备应用质量合格证”。临床医学工程师应对患者检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有必要的了解。医疗设备是用于患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特殊设备,如出现错误操作或维修不当,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医疗设备维修准入制度。维修人员必须熟知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保证维修后设备的安全性和精确性。例如,普通放射线检查中出现伪影和ct设备准直器的偏差,可导致误诊;放疗设备放射线束的尺寸,可导致放射治疗野超过应照射或低于应照射病变野的范围,会出现医疗事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4]。医疗设备故障必须由经过医疗技术工程专业学习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否则会导致错误诊断和医疗纠纷、乃至医疗事故。
提升临床医学工程师专业技术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医疗设备的电工学、设备构造、放射物理学、辐射剂量学等理科学科。虽然厂商提供设备使用说明、故障分析、故障代码、设备保养和维修,但因设备故障所耽误的最佳救治时间是无法挽回的。临床医学工程师应基本掌握内科学、解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诊断学等临床医学知识,及时与临床医师探讨医疗新项目、新技术,真正做到工程技术人员“人尽其才”和设备“物尽其用”。
3 加强医疗设备的保养制度和维修制度管理
医疗设备作为医务人员服务于患者的载体,医疗设备的安全性、精确性是设备的灵魂。设备不仅需要使用技师科学使用,更需要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及时保养和维修。
加强医疗设备的保养制度。应“勤养少修”,确保设备有效运行。做到常规设备季检,急救设备月检,为每一台设备建立管理档案和设立管理员,及时做好记录并负责各设备的使用登记及日常保养。设备使用人员要进行日常和定期的保养,完成设备的外部除尘、加油、紧固及内部清洁等保养维护。进行定期预防性修理保养.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安全正常运行。严格交接班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强化医疗设备的维修制度,应急维修作为一线维修,要求随叫随到,马上解决。临床医学工程师须密切关注医疗设备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的清洁度等环境因素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的操作规程》、《医疗设备的维修制度》等[5]。明确指出维修机构的组织管理、领导者责任、维修人员责任细则、事故责任细则、维修经费保障等详细内容。
篇5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气电集团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企业增值能力,创造一个又一个优秀管理成果的过程中,财务工作也在基础管理、风险控制、效率提高、效益增强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为气电集团天然气及发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二次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集团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及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提升,气电集团财务管理团队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财务管理理念、三大核心管理体系”。
(一)气电集团财务管理理念是以风险控制、创造价值为核心的集团化财务管理
气电集团财务管理团队紧紧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以风险管控为基础,以持续创新为手段,以激励机制为驱动,以创造价值为目标,以人才体系为保障,以专业服务为抓手,充分发挥集团化财务集中管理的规模优势与协同效应,为气电集团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公司提供助力。
在对财务管理理念的贯彻上,气电集团财务管理团队主要采用了“一个报告、两个统一、三个集中”的手段与措施,其中“一个报告”是指财务管理报告;“两个统一”是指统一预算管理、统一会计政策;“三个集中”是指集中资金管理、集中税务管理、集中保险管理。
(二)气电集团核心管理体系由财务内控制度体系、预算管理体系、资金管理体系三大体系组成
1.完善集团化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提升整体风险防范能力。按照将“制度化、流程化、科学化”的管理目标体现在配套的制度、流程中,做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原则,气电集团已建立了由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三个层级组成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其中“细则服从办法、办法服从制度”、“下属公司制度上级公司审批”、“以风险管理为导向,把内控活动列表与管理措施内化到制度中”的管理要求更增强了气电集团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强制性与统一性。
2.夯实预算管理基础,向“预算引导型”财务管控模式转型。气电集团“预算先导型”财务管控模式的实施,强化了资源配置手段的组合运用,引导了资金理财、政府补贴及税收优惠等政策争取,并将预算管控措施渗透到各业务领域,通过优化资源船期安排,合理确定新增基础设施投产时间,使之与资源、市场相配套,实现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良性互动,最终形成集团合力。
3.强化风险与效益,打造资金集中管理体系。首先,气电集团建立了规范的投融资管理制度与流程。项目投融资须以项目可研为基础,防止无目的、不讲效益的投融资活动,并通过强化项目进程跟踪管理,制止、清理低效资产。其次,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所有收入资金均纳入到收入专用账户管理,所有支出资金均由支出账户对外进行支付,对外支付严格贯彻无预算不得动用资金原则。最后,气电集团分板块建立了高效运转的“资金池”管理模式。针对分公司,建立了日间资金上划、日末资金清零的高度集中的“资金池”管理模式;针对合营公司,在不改变各公司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前提下,以超额利益机制为驱动,采用委贷“资金池”的管理模式。资金池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气电集团整体风险管控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 。
二、创新型的财务管理实践已在气电集团结出果实
(一)制订气电集团特色的会计核算办法,奠定财务信息基石
气电集团在遵循国家企业会计准则及总公司会计办法的前提下,依托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由总部直接操作,制订出了一套具有气电集团业务特色、符合集团财务管控要求、水平高、执行力强的会计核算办法,为提高集团化的财务管理奠定了信息基石。
(二)创新财务管理思路,打造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气电集团积极探索并建立了具有集团管控型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目前已成功完成了试点单位的建设与运营,未来通过进一步推广,将为近百家单位提供会计核算、报表出具、预算、资金、税务、保险等服务功能,对全集团财务风险控制、规范性管理和标准化对标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IT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为传统操作型的“财务共享中心”向创新管控型的“财务共享中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与保障。气电集团通过将预算系统、资金系统、核算系统的有机整合,打通了“预算、资金、核算”三位一体的财务全流程管控体系,避免了财务信息形成孤岛,向管控型“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三)创新“产贸融”结合的资金管理与运作模式,提升业务支持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
1.国际贸易融资理财业务综合收益稳步增长。气电集团依托国际贸易业务背景,结合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利率、两种汇率的差别走势,通过对多种金融产品进行无缝组合运用,自2009年底开始创造性地开展无风险、固定收益的贸易融资理财业务以来,截至2013年底,已创造性的开发并应用了近20种操作模式,涉及交易金额75亿美元,实现无本金资金运作收益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通过依托国际贸易流、资金流,进行无本金、无风险资金运作,创造超额资金收益,切实提高了气电集团进口LNG综合竞争优势,增加了LNG对外销售的价格调整空间。
2.发挥气电集团金融资源优势,支持销售资金回笼。在下游客户的资金回笼管理上,发挥集团总部金融资源优势,通过与银行进行“总对总”协调,深化应用“供应链融资产品”,既加快了销售资金回笼,降低了应收账款风险,节约了资金占用成本,又通过为下游客户提供低利率融资,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为双方未来进一步加强合作奠定基础,推进了气电集团“产贸融”的资金管理模式。
3.多方式多渠道筹措低成本资金,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气电集团全年筹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2013年银行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达到了400亿元。其中,在海油总公司领导下,成功在美国及欧洲同时进行13亿美元、5亿欧元发债,实现了总公司及气电集团首次海外发债,并开启了中国企业欧元债券发行的先河,将气电集团筹融资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三、培育精英、团结进取,打造一流财务管理团队
财务部是气电集团的“管家、参谋、诊所”,气电集团事业的高效、持续发展需要一支一流的财务管理团队。
1.财务部是一支政治觉悟高、思想作风正,不怕苦、不怕累的队伍。始终与国家政策、总公司决策保持一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每一名气电财务人的光荣使命。工作不挑肥拣瘦,工作时间高效运转,下班时间加班加点,每个气电财务人都在无怨无悔的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2.财务部是一支锐意改革、创新进取的队伍。不墨守常规,不崇尚懒政,深入研究企业财务内控机制,打破利益,简政放权,主动争取国家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创新资金运作模式。
3.财务部是一支业务水平精、素质能力强,注重学习的队伍。气电集团财务部现有员工35人,平均年龄31岁,硕士研究生18人,中级以上职称17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4人,注册税务师2人。作为国际化清洁能源公司,气电集团财务部不但注重加强财会人员专业化素质的提高,更加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每年定期派出财务人员到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地交流、学习。
4.财务部是一支团结协作、高效运转的队伍。气电集团财务部高度重视团队建设,各岗位之间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始终秉承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理念,一人工作上有困难,整个岗位甚至整个部门都伸出援手,与其他部门配合、对下属公司管理更是以协作、服务为根本理念。
篇6
现代景观创意设计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实用设计,所以相应的案例分析在具体研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将从国内著名公园景观创意设计来进行案例分析,主要案例为上海后滩公园创意设计。上海后滩公园是2010年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也是探索上海城市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重大课题,该设计荣获2010年ASLA唯一年度大奖———杰出项目奖。后滩公园的分区可以概括为“三带一区”,即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滨江芦荻带位于场地北侧,是由种植芦苇和荻草而形成的生态滨河岸线,整体自然而亲切。内河净化湿地带位于场地中部,主要是与黄浦江水相通的人工湿地,通过各种水生植物建立起湿地生态净化系统,为世博园区提供景观用水,是后滩公园的核心内容。梯地禾田带则利用防洪堤与湿地之间的高度差,形成错落的梯田,其中可以种植五谷与经济作物,是公园的过渡地带。原生湿地保护区完整保留了场地内滨江原生态滩涂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由此可见,后滩公园的创意化设计要素主要是围绕在生态因素之上,如何建立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其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与创意。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要实现创意化的突破,必须兼顾景观的生态原则、文化原则、功能原则,实现既有功能,又有文化内涵,还具有生态友好性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二、现代景观创意设计元素
1、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的园路
在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园路设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园路是引导人们在景观区中进行玩赏的驻足空间,其设计与景区建筑、山水、植物等要素相结合而共同组成园林景观。所以,园林道路也是园林的脉络,它的规划布局以及走向必须满足其使用功能,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例如,在国内著名西溪湿地公园中,其园路设计就非常具有创意特色,一条50m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因而其创意化设计兼顾了景观的审美特征以及功能性质两个方面,并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再如,德国里姆景观公园的园路设计,用笔直的路径和轴线切过大块的草坪,打破原来单一的静止状态,产生流动的感觉,同时也产生层次空间的变化,给人们一种规整又不失协调的感觉。园路设计首先要遵循主次分明的原则,需要因地制宜而有明确的方向性,因为作为园林的导向脉络,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人的景观体验。在园路设计中,主路要能贯穿整个园区,联系到各个风景点,从而形成景区的骨架,而支路和小径则可以蜿蜒绵长,以增加游赏情致。此外,园路设计还必须要遵循协调原则,即其设计要与周边的环境相吻合,彼此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整体的景观设计。但是园路并非只能进行中规中矩的设计,除了主次分明和协调原则以外,园路还可以进行各种创意变化,例如在整体走向上具有一定弯曲度,创造出视觉上的层次感,或者在园路两旁进行一定的装饰和点缀,使其更具对比与协调,营造视觉的感染力。
2、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的铺装
地面铺装在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也很重要,它是指用各种材料对地面进行铺砌装饰,其铺装范围较广,包括园路、广场、地坪等等。地面铺装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划分和组织空间的作用,可将整个景观区域的各个空间连成整体,而且铺装还能避免地面泥泞难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例如,在西溪湿地公园中,其铺装设计就极具创意特色,西溪公园采用的是普通的砖石进行铺装,但是其设计却与众不同,将一块块砖石进行有序的排列,形成“西溪湿地”这几个汉字,既有导向作用,也很有创意特点。德国里姆景观公园草坪中的铺装很有创意,几块石碑坐落在草坪上,更加显示出硬质与软质的对比,因其与众不同而产生了分离感。这一构成要素暗示着一种领域性的空间,非常巧妙。景观创意设计中的铺装设计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关注质感、色彩、尺度等方面的设计因素,好的铺装设计既有指引功能,又具审美意境,可为整体景观增添设计效果。创意化的铺装设计还可在其纹路上进行丰富想象,使得一般材质性的铺装设计更具视觉审美感。
3、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的水景
水体景观设计是现代景观艺术中的设计难点,但也常是点睛之笔。水的形态多种多样,设计师如果能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合理的运用水景的特点,那将会给整体景观增添更多的情趣。例如,在国内著名长兴仙山湖公园中,其仙山湖水域面积约为10km2。湖中有一长堤贯穿东西,将整座湖分为南、北两片。仙山湖景区由仙山和仙湖两个自然的山水组成,仙山湖景区生态环境非常的优越,植被、湿地、动物以及人文构成了一个丰富的生态链,其地貌景观非常的独特,各种生物丰富而繁茂,还云集了很多非常珍稀的天鹅在此安家,这是极为难得的自然生态现象,在视觉上有着极强的创意化特征,给人带来了清新、自然、舒畅的感受。现代景观创意中的水景设计不仅需要明确水景是为观赏还是嬉戏等功能以外,还需要注重与整体空间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只有考虑因素周全的水体设计才能给整个景观增添色彩。
4、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的植物
植物是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植物的景观是单调而又乏味的。在具体的景观植物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进行适当的设计与规划,并遵循相应的形式美规则,如对比与协调原则、均衡与稳定原则、比例与尺度原则、节奏与韵律原则等等。例如,在长兴仙山湖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中,其创意设计也主要根据生态化元素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长兴仙山湖湿地历史悠久,在多年的人为干预和自然演化中,逐渐从原始的原生态湿地演变为次生态湿地,因此植物种类的丰富性会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重大的影响。仙山湖的规划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植物复种、有害植物清除等措施,对仙山湖湿地的植物资源进行了科学的保护和恢复,从而打造浙江特有的湿地生态品牌,全面提升浙江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国际旅游名城品位。因此,整个湿地公园不仅仅在规划原则上具有创意性,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非常独特。再如:俞孔坚教授设计的天津桥园公园,利用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过程,形成不同水位和盐碱度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将地域景观特色和乡土植被引入城市,独具特色。因此,植物设计必须遵循相应的审美法则,找到与整体景观之间的平衡点,这样才能使得景观设计变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但是,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也可进行各种创意化设计,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和生态习性,设计师如果根据这个特点和栽植地的生态条件相结合,考虑局部与整体的效果,合理配置,也可做出很多创意变化,最普通的如将植物本身进行一定的排列形成各种图案,或者将不同植物的颜色进行一定的编排,也能创造出具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创意化特色的景观设计。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成都东区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称谓是对我国文化、政治、历史、经济的一种高度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组成之一,它是以创意为核心,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也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
“成都东村”即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被定位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特征,将文化产业与城市形态完美结合,融合智能化和低碳环保理念,具有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韵味,充分展示创意设计的“城市中的城市”。面积约41平方公里。其采用了国际领先的设计策略,在城市形态上总体规划了“一环、两轴、三岛、一中心”的整体空间格局。目前已规划设计了传媒大厦、智慧岛、博物馆岛、创意娱乐岛、十陵生态区、当代艺术谷地、城市商业副中心等重要区域和节点。
1. 发展思路分析
1.1 凸显传媒优势。东区音乐公园的“传媒优势”主要体现在“一种资源多种利用”的运营思路中。此处的“多种运用”表现为“在场、在播、在衍”;所谓 “在场”,表现为在东区音乐公园现场制作节目,举办活动等。所谓 “在播”,表现为传媒集团旗下平面、广电和网络媒体将东区音乐公园举办的创意活动作为内容资源,通过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所谓“在衍”,表现为东区音乐公园的品牌获得衍生价值空间,这种空间会表现在地产价值的提升也会表现在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上。
1.2 聚集人气效应。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人气的集聚。首先,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发展的机会关键在于能否拥有持续的受众关注。其次,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要摆脱事业体制下忽略市场的痼疾,就必须从明确的市场定位做起。因此,结合文化传播的根本要义和文化企业市场化的必然要求解读为“人气效应”。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人”,即目标受众是谁;其二是“气”,即关注的人有多少。
1.3 挖掘产业链价值。成都东区音乐公园通过围绕音乐主题构造多层次业态来挖掘产业链价值,从园区商户的整体情况来看,目前入住的商户涵盖音乐文化生产、音乐文化传播、音乐文化产品体验和销售以及主题酒吧、餐饮、酒店这五大类业态,其中前三类业态还可以分别根据参与者、传播方式或与音乐文化的关联的来进行细分。
兼营音乐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商户包括演播中心、紫水古LIVE、MINI LIVE音乐现场、MINI LIVE音乐沙龙、音乐直播间书吧、胡晓会客厅、琴画绵绵古琴会馆和碎蝶音乐沙龙8家。这些商户依靠专业或大众的表演者资源,他们通过观赏性或学习性的艺术活动实现音乐文化的传播。
2. 发展模式分析
2.1 创新运作模式。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总投资超过35亿元,是成都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由成都传媒集团全额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是成都市唯一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旧址保护项目,是西部唯一的音乐互动体验和数字音乐产业聚集园区,是全球唯一的以音乐、艺术消费为主题的娱乐目的地。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国内首个集生产、体验、消费、结算等音乐全产业链于一体的音乐主题商业街区,由东郊老工业区中的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址改造而成。音乐资源集聚、衍生产业接入、多元文化互动和新媒体产业发展。成都东区音乐公园首创国内全新文化商业模式。对于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未来,有评论称,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国内唯一、比肩世界的音乐产业集聚和体验区。
2.2 互动体验模式。作为成都城市新名片,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强化了市民和游客的互动参与消费体验功能。 一是将音乐有关的所有产品、包括音乐创作、制作、音乐展演、明星、音乐经纪、音乐版权、传媒等产业链上各优势品牌集聚东区,进而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让消费者在东区感受到各种音乐种类,并通过现场体验、参与、互动娱乐等方式全方位感受音乐的魅力。比如在MINILIVE音乐沙龙,市民朋友可以打造自己的个人演唱会;在1899个人电影工厂,可以亲自参与电影的拍摄,甚至可以自导自演,制作自己的电影;在朋克(PK)音乐书吧,可以参加音乐沙龙,与畅销书作者面对面交流;在记录车间,可以与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一起分享媒体观点,掌握时政信息;在聚集了各种音乐创意零售产品的中央大道,市民可以找到最全的正版唱片,最经典的黑胶唱片,还可以免费体验到最顶级的发烧音响。
2.3 产业共融模式。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不仅能全方位体验音乐的魅力,还能近距离感受城市的变迁。“修旧如旧,旧房新用”是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建筑的主要特色,它结合了计划经济时代工业美学与现代商业建筑功能,兼容并蓄了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办公楼、本世纪初的办公楼、多层厂房和工业感十足的烟囱管道,营造了东区兼具怀旧和时尚气息的艺术氛围,通过实用性、体验性改造,使市民可以亲身感受工业建筑的魅力。
总结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产业背景下,由地方政府委托具有文化产业实践经验和资本实力的成都传媒集团,在改造工业遗址的基础上建成的数字音乐产业集聚区,音乐新媒体发展基地和创意文化体验园。在成都发展音乐主题公园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在此,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又将“园区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和多元化的—般经验与成都传媒集团的文化产业实践经验相结合,探索出文化产业园区经营的三条主要思路——凸显传媒运营优势;聚集人气效应;挖掘产业链价值。展望未来,成都传媒集团将联手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为核的各家园区商户,共同将园区打造为国家级数字音乐聚集区、国家级音乐文化旅游消费街区。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R].2009.
篇8
关键词:儿童公园;建设理念;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246文献标识码: A
儿童公园是一个融知识性、休闲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现代型主题公园,是一个风格独特、内容新奇有趣、互动性高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自然的、生态的、富有趣味的场所。儿童是未来的主人,同时也是整个社会中最脆弱、最需要关怀、可塑性最大的一个群体,儿童最初的思考和内心的感知都与环境影响有着紧密联系,儿童活动空间是影响其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公园是儿童除了校园之外重要的生活空间,是儿童活动的重要载体,是缓解儿童的精神压力,激发儿童创造力,提高儿童交往能力的综合性文娱场所。儿童公园活动场地设计合理与否,关系着儿童日常活动数量与逗留时间的长短,创造一个自然、亲切、和谐的高质量的儿童活动空间,是政府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的。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儿童的活动内容、激发儿童的兴趣,创造安全有趣的游戏环境。本研究试以儿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和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行为特征,探讨如何创造一系列符合他们心理行为特征的儿童公园主题空间。
一、儿童公园发展新背景
1.适应“少年儿童友好型”的城市建设。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数量将越来越多,他们的成长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他们是社会的未来,国家的栋梁。关系到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怎样培养健康聪明、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儿童是全人类的目标。但是,城市在为儿童提供现代、便利的生活同时,也使他们暴露于城市水泥森林环境中的交通、污染等危险中。因此,国外许多国家都在为“少年儿童友好型”城市而努力,把儿童的需要和权利列入政策中,特别是城市规划政策的中心地位。“少年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案从1996年开始实施,旨在响应联合国关于人类居住环境的第二次会议(UN 2nd Conference on Human Settle-ments, Habitat II)决议:把城市建设为适合所有人群居住的地方。会议提出少年儿童的健康程度是衡量人类生活环境的健康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最终标准。而儿童公园作为儿童户外游乐的重要场所,要能满足儿童对娱乐的复杂需求,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不是只符合成人口味“好看”的东西和使用模式。
2.积极探讨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也是儿童早期学习和发育的主要手段,通过游戏启发了他们想象的翅膀,他们在游戏中体验着自己的世界,学会忍让、宽容、合作等人际交往的优良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游戏中通过模仿也学会了一些成人生活中的初步技能,并且体验着成年人各种角色的情感,这都是在学习。可以说游戏对于儿童发展起着一个非凡的作用,也许对儿童一生的艺术培养、事业方向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儿童公园中游戏内容和承载游戏的空间也是如此,如何为儿童营造一个游戏的乐园,如何使儿童在乐园中得到快乐、幻想、以及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是设计者的重点所在。
二、儿童公园建设原则分析
儿童公园主题空间的设计原则,可以从心理行为的差异性、主题空间的创意性和成人休憩空间生理融入性等几个方面采取优化措施实施建设。
1.充分考虑儿童年龄分组的心理行为差异性
深入儿童心理学,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有哪些差异,相对而言,六岁以下的婴幼儿期倾向于有监护人陪伴的户外娱乐休闲活动;幼儿期开始喜爱创造性的手工及活动型游戏等;童年期则更喜欢具有竞技性和创造力发挥的游戏,户外需求量大;青春少年期更加倾向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独立性也增强。婴儿期儿童所占的比例也不少。这个时期的儿童活动能力不强,大多数是成人抱着或借助手推车带他们游览公园,与监护人有着亲密的依恋关系,但婴儿也开始以抓、握、爬、行的方式探索世界,设计中应适当设置能够锻炼儿童初级感知的主题空间,如以水、泥、沙、草等要素组成的公共互动性的主题感知空间,且应该离主入口、管理房、厕所等设施比较近,同时应结合座椅等设施设置换尿布操作平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设置简易的哺乳室。儿童公园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行为特征,配置相应的主题空间内容,使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公园中都可以体验与其他游戏场地不同的游戏内容,启迪心智,激发想象,勇于创造。
2.加强主题空间创意性
目前,国内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儿童公园往往由于是以成人的观点以及他们的爱好确定儿童公园的主题,在主体创意缺乏新意。且往往受规划、用地等条件制约,儿童公园空间较少,难以同时满足各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如广州市儿童公园,其公园面积太小,难以消化吸收庞大的目标人群,儿童在其中难觅活动场所。 整个园区规划由“阿里山小火车”贯穿整个园区,其他游乐区项目的规划密布其中,排列相当紧密。没有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要进行游行设计及场地划分,活动设施材料单一,活动设施与儿童比例失调,儿童不能够充分开展游戏活动。同时也缺乏儿童活动场地的配套设施,儿童活动场地有简单化、概念化的倾向,而且大部分设计是依照设计者等成人的观点以及他们假定好的儿童锻炼程式设计而成;真正符合各年龄段儿童行为安全性、心理需求、价值需求、特点需求等的活动场所较少;设计元素较低龄化,缺乏创意;没有根据时代及儿童的不同需要进行场景更新设计;绿化较单一,乔灌草的搭配不合理,园区中可供休息的空间较少;没有可以让儿童自由活动的场地及空间;整个园区缺少及时的维护管理,多处游乐设施破旧不堪。而且该主题在公园空间中如何创意性地诠释,却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各子主题空间的创意性、艺术性也比较薄弱。求新、求奇、充满幻想是儿童心理的显著特点。
因此,不管是从整体空间布局上还是各个子主题空间的具体设计上,儿童公园应适当添加激发儿童创造力和开发智力的主题空间,并且力求趣味、艺术地把创意主题内容诠释出来。
3.合理融入成人休憩空间
儿童公园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儿童,但儿童基本上是在节假日或周末由父母陪伴而来,一般一个儿童都有两个成人陪伴,也有少部分是一个人陪伴。而在国内很多儿童公园的游戏设施旁,缺乏必需的成人休息座椅,因此成人基本上是处于站立状态,有的场地设置过于狭小,甚至连站立的空间都不够,大部分成人只能站在草坪上。可见,在儿童公园中合理融入成人休憩空间也是建设中应该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在学龄前儿童的游戏空间中,由于儿童对监护人的依恋更强,成人人数比例更高,成人休憩、看护空间的设置更应该得到重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公园的建设应着重围绕儿童心理、儿童需求、成人休憩为重点,进行设计和建设。一是要以服务儿童为中心开展公园设计和建设。儿童公园的服务主体为儿童,儿童喜欢色彩鲜明、主题突出、新奇古怪的东西,儿童有爱跑爱玩和无穷的求知欲等天性。因此,在儿童公园建设时应有鲜明的主题,游乐设施设置和园区布局应尽量用孩子的眼光去考虑,甚至可以邀请孩子为公园建设提意见,建设孩子心目中最想要的儿童公园。二是要充分考虑公园内的各个细节,确保园区安全。儿童属于弱势群体,自身保护能力较弱,因此在公园植物配置和设施建设时,应选用无毒、无刺的植物,设施要环保无毒、安全系数高,避免伤害儿童。三是要完善园区配套设施。除了提供儿童游乐、成人游憩,公园内应考虑建设保健房和完善的播音系统,便于处理儿童游玩时可能出现的擦伤、走失等情况。
由于儿童的行为、心理、不同年龄的要求,儿童公园的建设与其他公园存在很多的不同,如何把握要点,打造出与儿童心理行为相符合的公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的要素很多。以上只是从公园设计发展的方面进行了肤浅的探讨,仅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和建设者们共同探讨,为未来新兴的儿童公园发展建设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身心成长、能够锻炼他们未来所需具备的各种能力的快乐天地。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1
[4]徐磊青.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篇9
【关键词】工业遗产;文化产业;东区音乐公园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69-02
一、工业遗产上文化产业发展的实例研究——成都东区音乐公园
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了一个以城市更新、旧城保护及适应性再开发并存共生的新阶段。在城市用地更新和产业升级的发展需求下,成都市放弃了将东郊老工业区改造为商业住宅所能获取的收益,而是对部分工业特色鲜明厂区进行保留,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打造产业基地。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就是一个鲜活的实战案例。
(一)项目建设背景:工业文明,历史凝练的城市文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可以给城市带来温暖和尊严,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对历史的认知力。纵观成都主城区,青羊的金沙文明、锦江的商业文明、高新的现代科技,每个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签。而建筑遗产是最直观体现文脉精神的载体,还建筑以尊严,也就是还为那个时代奋斗拼搏过的人们以尊严。因此,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紧扣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产业发展这一主题,通过对建筑遗产文脉精神的保留,充分展现着工业文明经纬分明的线条、奋进勃发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力量。
(二)项目建设思路:修旧如旧,旧房新用的建筑形态
工业遗产特别是大型建筑和设施,虽然生产已经丧失,其建筑构建却完整的保留了时代特色,作为城市魅力显性部分,它们最能直观、具象呈现特色形态。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是在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的旧址上改造建成,总占地38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其中旧厂房利用面积14.2万平方米。其中,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办公楼,沉淀了情感记忆的红砖墙,讲究效率的多层厂房,极具工业符号感的烟囱管道,以及那些枝繁叶茂只有在厂区才可见到的高大桉树和梧桐,依然散发着计划经济时代独特的工业美学气质;利用老工厂废旧玻壳和运用现代灯光技术营造出夜晚流光溢彩的灯影效果;跨度24米,柱高16米的昔日厂房,已被改造为影院和剧场;直径达16米的巨大氢气罐,打造为国内一流视听空间;夹层错综复杂的屏池炉、加工车间,化身为艺术展示殿堂;利用烟囱、架空传送带、锅炉等巨大构筑物形成的原料加工区已成为国内最具特色、各种音乐流派云集的音乐酒吧区;老的办公楼则被改造为设计酒店;废旧机器零件设计的雕塑小品;另一方面,商家极具创意的店面内装修,又给园区带来时尚与灵动。可见,东区是计划经济时代工业美学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工业建筑博物馆。
(三)功能定位与产业规划:双重功能,链条成长的产业业态
在“平台为王”的时代,产业内容创新同样重要。要在文化产业中,制造更多的可消费内容与娱乐空间,应配置适当比例的消费门槛较低的依附产业。因此,园区在开园伊始就提出要紧扣“音乐产业”与“音乐消费”两大功能,打造“数字音乐产业园”和“音乐互动体验园”,成为多业态的文化产业成长空间和文化事业承载平台。
1.产业逻辑
在确立了的“二园”定位,产业逻辑沿两条线展开:一是以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为引擎,集聚其产业链上的内容提供商(cP)和服务提供商(sP),形成音乐原创、制作、版权交易和艺人培训、经纪、衍生品开发等全产业链的延伸;二是依托音乐内容资源拓展音乐主题体验商业,同时也借助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及其他音乐公司带来的新歌首发、明星见面、宣传营销等资源,园区引入了不同规模和风格的音乐现场演艺、酒吧、咖啡、影院、剧场等体验性业态,以及特色餐饮、酒店、礼品店等配套商业,还植入了“成都艺术超市”等关联艺术业态。
2.运营理念
园区目前由成都传媒集团直管的“成都传媒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随着产业逻辑线向纵深铺展,形成了全品牌、全体验、物理平台与虚拟平动经营的发展模式。全品牌:即将音乐有关的所有产品、包括音乐创作、制作、音乐展演、明星、音乐经纪、音乐版权、传媒等产业链上各优势品牌集聚东区,进而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全体验:让消费者在东区感受到各种音乐种类,并通过现场体验、参与、互动娱乐等方式全方位感受音乐的魅力。物理平台与虚拟平动经营:园区作为各个企业活动、演出活动的物理平台,承载各类明星粉丝互动活动、演出活动、品牌活动、音乐庆典、娱乐活动等;园区各企业联动经营,通过提供内容、开展音乐交易、提供推广、引进产业资源等,为物理平台提供内容和服务。
3.细分业态
“数字音乐产业园区”、“音乐互动体验园区”、“开放式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多功能定位,园区规划有七大业态:商务办公、演艺与展览、音乐培训、音乐主题零售、酒吧娱乐、设计酒店和文化餐饮。根据产业发展和商业消费互动的运营理念,园区以商务办公、演艺和展览、音乐培训为产业发展支撑,辅以文化餐饮、设计酒店、高端会所等商业配套,以满足办公、演艺、旅游等各类人群的消费需求。目前,园区已引入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及其链条企业11户,音乐主题及配套服务商家89户。
同时,通过充实现代文化内涵,吸引青少年消费者,成为音乐文化主题的旅游目的地。凭借极具工业气质的各类建筑和园区内的雕塑艺术品,使园区成为成都市的文化地标。另外,整合园区内的企业和音乐客户群数据资料,建立目标消费的客群数据库,实现音乐广告和音乐产业服务平台的建立。通过“在场”、“在播”、“在线”、“在衍”的运营模式,在全国传媒集团中,率先摸索出“既可发挥媒体集团产业优势、形成媒体集团产业新增长点、又可促进城市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市民文化生活水平”、一种资源多种利用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四)园区建设的区域影响:以点带面,点面互动的建设方式
园区持续运营、人气商气不断聚集,有利于高端产业的培育和特色文脉的延续,同时,将有助于发挥产业聚集后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区域整体成长。
1.园区建设有利于探索出“四态合一”的城市更新模式
对工业遗产等历史建筑的规划建设,无论是排斥商业的“微循环”模式,还是重商业轻文化的“推倒重来”模式,都有欠缺,应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对工业遗产进行再利用。但必须要掌握四态间的协调转化,即:在充分利用城市生态系统和绿地空间基础上,让文态、形态承载文化遗产的精神灵魂和整体景观显现,用修旧如旧、完整保留方式,给工业遗产以尊严,也就是给成华工业文化和城市文脉以尊严,增强公众对区域的认知力、归属感和认可度;让业态充分整合科技的力量,将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遗产情韵植入现代消费内容,赋予产业以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2.园区建设有利于产业升级和商圈形成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地处成华区新成华大道(中央创意大道)先导区范围内,其有效探索和实践将实现“传统工业与时尚音乐的活态融合,工业旅游与社区旅游的自然嫁接,文化创意业与都市旅游业的整体优化”。同时,我区已将此板块纳入功能区规划,成为“一核三轴六区”版图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核”,就是以八里庄二仙桥以及新成华大道(杉板桥段)“L”型区域为核心区,以成都东区音乐公园二期、银泰国际大厦等重大项目为龙头,带动高端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商贸、都市旅游集聚,形成现代产业集群。
二、工业遗产上文化产业发展的东区特性
因工业遗产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产业的内容创造上有着多种契合,才会有了国际知名的鲁尔工业区、美国苏荷区,国人乐道的北京798、上海8号桥,业界关注的北京竞园、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等多个文化产业集中发展区。但每处园区的发展,在显示出共性的同时,也体现着不一样的功能定位、成长业态和建设思路。
(一)工业遗产上文化产业发展的东区特性
成都传媒集团在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建设之初,就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明确园区定位、发展阶段和成长目标,减少了完全由市场力量主导的无序发展;同时,由于以龙头企业——中移动数字音乐基地——为核心,进行产业链的布局和延伸,进一步突出了园区主题,积极将自身成长发展与成华产业功能区持续建设同频共振,切实确保了发展后劲。
1.市场主导和政府规划是共同成长动力。创意产业集聚的动力因素有两类,一个是市场经济规律,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如果完全由市场主导,它的早期发展是比较艰难的,所以创意企业更愿意选择租金较低且配套服务好的楼宇或旧厂房入驻,形成在城市空间上集聚区。城市工业建筑遗产转型发展后,早期租金便宜,产生的附加值高,除了丰富城市文化,而且通过发展创意经济,可为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无形推动利用,最为典型的是北京798早期的艺术家,他们自发集聚于租金低廉的旧厂房和仓库,而形成的艺术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但由于所有权拥有者七星集团担心这个艺术区一旦真正形成,会让自己失去控制权,开始与承租的艺术家产生矛盾。直至2004年8、9月份,在北京市有关人大代表向该市人大递交了保留艺术区的提案建议下,市政府有关领导才表态保留艺术区,并形成了文件。成都东区音乐公园虽然也是由市场主导,但在2009年初,就被确定为成都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列入《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纳入本市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整体格局中,避免出现从根本上推倒重来的尴尬局面。
2.园区功能的融合互补性。课题组通过文字材料整理和实地调查发现,由于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和业态设计,不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多少带有随意性,由市场牵着鼻子走,比如:随着访客的不断增加,餐馆、酒吧、小商店等基础配套设施也陆续出现。但这样的创意产业的依附产业过多,或者说,这些餐馆、酒吧等如产业区以外的并无两样,产业问的协作混乱,没有融合,也没有建立在文化创意这样一种核心功能的基础上,这样就会削减文化创意集聚程度,使得商业氛围过浓,不利于充分发挥集聚的优势。北京798园区正面临这一问题,在把握艺术氛围与人气活力之间,正不断调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不少,但是园区管理有一些刚刚搞起来的,还只停留在做房地产和物业管理上,重形态而轻视业态,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规划,内部的协调和交流也还不够充分。某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开发商只是将老厂房进行翻修改造,然后就放开大门引进企业,完全偏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准入原则。而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开园伊始,就提出了“数字音乐产业园”和“音乐互动体验园”的二园定位,在发展数字音乐产业的同时,对依附产业的选择也十分慎重,建立了完善的进出和推出机制,比如:对店铺的内外装饰、经营理念如不符合园区的整体形象,不突出创意理念,将被及时清退,有效统一和突出了园区对外的整体形象。
3.大众化产品与分众化产品兼顾。不少文化创意园区关心和突出的是内容生产。固然,内容生产非常重要,是产业集聚区活力永续的保障。但文化产业的属性中有生产业的属性,需要通过传播平台的帮助,或者再次转化,才能到达终端,成为可消费、可感知的文化产品。同时,文化产业拥有引导审美和时尚的特点,可以改变甚至生成新的消费需要,因此,其中不乏有小众化产品,价格昂贵,或接受度较小,不利于园区人气商气聚集。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十分注重分众化产品和大众化产品的共同培育,以其满足各层面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的需要,比如:与八点空间、成都艺术品超市并存的各类主题餐饮酒吧;多处产品的平台和展示空间的载体,有室内和室外、体量有大有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舞台。作为开放展示空间,它不仅是文化产品的平台,也是成华区文化事业活动(邻里文化节、“手工归来”民间技艺展示活动)的举办空间,成为社区居民的开放式的公共空间,有助于园区社会形象的塑造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4.物理空间相对较大。目前很多在工业遗产上建设而成的文化产业聚集园区多是单体建筑、或体量较小,被高楼环抱,从视觉美感上而言,缺乏文化艺术区的浓厚氛围,比如:M50为了能承载更多的产业内容,积极突破物理界限,在品牌输出等方面进行创新尝试,品牌输出M50西部桃浦创意园、创办吾灵网()、印制《ARTIN SHANGHAI》艺术地图、发起民生M50系列讲座等,但能否持续产生预期效果,还是未知数。而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拥有较开阔的空间面积,一期占地面积218亩,连同项目二期、三期及纳入整体打造的公共绿地,整个项目共规划土地面积约500亩,总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空间开阔、园内道路通达、功能区划明确,能承载更丰富的产业内容,有利于品牌建设。
(二)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坎坷
从目前来看,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的发展势头还是颇为顺利,但依然存在一些亟需思考的问题,比如:由于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还未完全使用,与之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入驻较少,且有些在园区外租用工作场地,而目前入驻园区的绝大部分企业经营内容为创意礼品、餐饮服务、音响器材等创意依附型产业,其本质是传统服务业,只是采用老瓶装新酒的方式,力争获得市场买单。这类状态如果继续下去,园区真正实现的功能更多是特色旅游休闲街区,而非文化创意产业内容生产和平台推广空间,这将不利于内容的可持续成长,而陷入特色街区林立的同质化竞争格局。
当然,园区持续进步离不开区域总体环境的支持。目前,成华区我区缺乏像《印象》系列、《金沙》、《天府蜀韵》影响力大的文化产品。在文化产出的整合上,亟需加强管理体制创新。熊猫基地虽已与境外知名企业多次合作,形成了不少具有专业价值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但未能对我区文化旅游发展带来积极效应。在人才引进和培育上,缺乏像杨红樱、阿来、何多苓、周春芽、许燎原这样的名人名家。另外,由于收入水平所限,成华当地居民对文化产品的购买力相对较弱,直接影响群众的文化参与性。据课题组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区内群众做了400份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文化市场价格更便宜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丰富是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因此,即便东区发展态势强劲,若没有首尾呼应,就会孤掌难鸣,成长之路将会非常坎坷。
三、工业遗产上的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开园至今刚满一年,现在言及成功与失败还为时尚早,但就课题组对国内大城市工业遗产上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园区的实践来看,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多多思考如下问题:
思考一:拓展工业遗产衍生产品类型。
思考二,注重产业链形态的价值实现或者产业链环节的独特定位,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
思考三,实现品牌化,注重专业化。
篇10
高水平规划旅游产业集群
《当代贵州》:《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已于年初编制完成,这是我省旅游发展的一个大动作。请问富玉书记,为什么要搞“黄果树国家公园”的建设规划呢?
王富玉:2008年我国批准建设第一个国家公园试点单位――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后,至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国家公园。现在我们做建设国家公园的规划,时机很好。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到“十二五”期末,把贵州建设成为旅游大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和人民满意的服务业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切实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和创意旅游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规划建设“黄果树国家公园”,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是其一。其二,黄果树景区举世闻名,完全具备规划建设国家公园的条件。而规划区正集中体现了贵州的地貌、文化、风俗、风光。
《当代贵州》:规划建设“黄果树国家公园”是我省旅游升级的一个大项目,这个项目的建设对贵州旅游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王富玉:打造“黄果树国家公园”,是我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之一,这个项目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贵州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建设旅游大省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整合黄果树景区及周边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黄果树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示范带动效应,形成以黄果树为重点的旅游产业集群,推动安顺乃至全省旅游业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当代贵州》:据了解,这次推出的规划是请国外的著名旅游规划机构来编制的,规划的“黄果树国家公园”范围很广。
王富玉:这次我们是请美国纽约国际城市设计有限公司的总裁托马斯做的规划。托马斯是国际知名规划大师,曾担纲美国迪斯尼乐园、尼亚加拉大瀑布美国境内规划等世界著名景区规划,在中国主创了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贵州“多彩贵州城”等的规划设计。经过一年的调研和分析,由托马斯领衔的团队编制出了《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提出了建设“黄果树国家公园”的概念。这里所说的“黄果树国家公园”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它包括黄果树、龙宫、天星桥、天龙屯堡、关岭化石公园、坝陵河大桥、格凸河、花江大峡谷、红崖天书等12个景区(点)120平方公里的范畴,甚至还可以向周边景区延展。
大手笔构思创意旅游
《当代贵州》:《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有些什么特点?
王富玉:我想强调的是,“黄果树国家公园”不是一个景区的概念,而是一个区域的概念,也不是行政区域概念,而是一个经济区域概念。
这个规划的特点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重新审视我省的旅游资源,为之赋予新的开发模式;第一次在旅游层面上引入了具有国际水准的策划团队,提出了既能与国际接轨,又有贵州特色、有操作性、有市场潜力的规划方案;规划的面积大、覆盖广。除此之外,我们将把旅游、扶贫、生态建设捆绑进行“三位一体”的整体开发,发挥旅游发展的综合效应。
《当代贵州》:现在许多旅游景区都有自己的定位,有的倾向于自然风光,有的倾向于民族风情,有的倾向于人文色彩,“黄果树国家公园”的定位应当属于哪一类?
王富玉:我们要建就建独具一格的国家公园,只有这样,这个规划才有意义。“黄果树国家公园”定位为家庭度假、国际会议、露营与户外娱乐、探险旅游、生态旅游、高尔失度假和文化遗产体验等,按照21世纪国家公园的标准来设计,共有12个分区域,以黄果树为核心品牌标识系统,将建设成为被国际认可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黄果树国家公园”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旅游符号,而不是泛泛的概念。
《当代贵州》:您如何评价《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
王富玉:《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积极借鉴国际上国家公园及大瀑布等成功开发的经验,分为“回归家园、触摸历史、点亮未来”三个板块。在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整合民族民俗文化和山水资源,注重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布局合理。这个公园依托以黄果树为核心辐射周围的数十个大小不一、景观各异的景区,以一个面进行推广,这样的旅游发展是长足的、可持续的。贵州有必要推出这样的旅游产品,游客也需要这样的旅游产品。
《当代贵州》:现代旅游业已上升到创意旅游的层面,没有独特的创意,旅游业发展就会显得很平庸。您觉得《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是一个大手笔吗?
王富玉:《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的编制,以站在世界最前沿的第四代旅游即创意旅游的大手笔进行构思,它把安顺的历史文化与创意提升紧密结合,把神秘的地质学现象与现念紧密结合,把喀斯特自然景观与新时期新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这三个“结合”,将成为黔中经济区和中国西部旅游区新的亮点,成为贵州旅游业新的增长极,成为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提升旅游转型升级的典范。在全世界,只要说到喀斯特地貌,人们就马上会想到中国贵州的“黄果树国家公园”,如同人们提到地热现象就想到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一样。
《当代贵州》:搞建设,规划先行,但要使规划落地,面临的现实问题更多。您认为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王富玉:下一步,我们编制单位将按照讨论意见对《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待《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的编制审定后,实施单位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开发模式,加大开发力度,以黄果树旅游集团为主体,吸引战略合作伙伴,进行资产重组,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我们可以与国家开发银行协商,制定融资跟进方案,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还有一点,就是力争国家发改委将这个项目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按照国家公园标准进行建设,发行企业债券。省直有关部门和安顺市将在土地供应、生态建设等多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使项目尽快落地。
强强合作打造旅游大项目
《当代贵州》:搞大项目,需要很大的投入,我们在“黄果树国家公园”这个项目上,会有些什么新的突破?
王富玉:“黄果树国家公园”项目初步估算投资在1000亿元以上,以大瀑布为核心,将平坝至关岭这一段建设成为黄金旅游走廊,这是黔中经济区旅游产业化项目的重中之重。
在融资上,我们将有新的突破。改变旅游业没有大项目、小本经营的
传统模式,创新思路,引入大集团、大项目,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公司重组。目前,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已与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四川新希望集团正式签约,新希望集团斥巨资打造郎宫高端休闲体育综合旅游区。这标志着“黄果树国家公园”项目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将把“黄果树国家公园”内的项目归类整理,打包招商、组团招商,以最快速度启动项目投资。今年上半年,我们将开工建设郎宫休闲基地、黄果树宾馆改造以及黄果树新城大明屯堡园项目。
此外,在文化创意上也有新突破。今年3月,我们推出旅游版《多彩贵州风》,在夜间推出现代科技声光电演绎黄果树2亿多年变迁的画卷。此外,还将与影视公司合拍夜郎故事的电影。
《当代贵州》:与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相比,“黄果树国家公园”有些什么看点?
王富玉: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公园,它成立于1872年,有7988平方公里,并于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黄石公园的推出,按照美国法案的说法,是为了使它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被破坏。
“黄果树国家公园”的规划理念与它是一致的。其最大的看点是喀斯特地质地貌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壮丽景观,瀑布和溶洞应当是这个公园的“主打菜”。
《当代贵州》:这次请美国纽约国际城市设计有限公司来规划设计国家公园,表明我们的心态是开放的,学习的态度是诚恳的。下一步我们如何借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