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流分析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际交流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际交流分析

篇1

1、 一般资料

2011年5―12月收治150名急诊留观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1―8月收治150名急诊留观患者为试验组。两组留观病人年龄18―96(55.00±2.1)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90人(30%);高中(中专)55人(36.67%);初中及以下50人(33.33%)。

2、留观病人心理分析

为了有效的实施健康教育,必须充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才能对症下药,达到身心康复的目的。

2.1 焦虑对医院环境陌生,对疾病的原因转归不明确,以及对使用的药物和所致疾病知识的缺乏和怀疑自己是否会病情加重或死亡等。

2.2 担忧 ①担心医疗费用,治疗效果,是否能够顺利住院治疗。②服毒自杀患者担心自己做错了事后会被人瞧不起等。

2.3 紧张,恐惧病史患者周转快,人群不适应,相邻病床有死亡患者,有的患者身边无亲属或陪伴而倍感不安。

2.4 急躁病人常常过于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有不适都希望立即得到解决,但因某些原因,病人的需求通常无法及时进行满足,致使部分病人的心理过于偏激。

3、健康教育措施

3.1 依照疾病的不同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于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见症状印制了多种健康宣教资料,针对性的发给病人进行浏览,采用宣教的方式,使得病人能够学习到与自身病症相关的知识,从而有效提升病人对于病情的认知能力,使得病人紧张、恐惧的情绪能够有所缓解,提升病人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3.2 掌握沟通的技巧,善于沟通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护理人员在工作当中应当主动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方法,工作中要注重礼貌性、通俗性以及强化性的特征,并且还应当掌控一定程度的非语言交流方法,比如亲切、和蔼的态度、时刻保持微笑以及整洁的着装等。从而有效消除病人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感,让病人主动接受宣教内容。

3.3 采取随机教育与固定教育相结合,急诊留观患者的观察时间较短,病情较重患者经短时间的观察治疗后得到缓解的随即可出院[2]。所以护理人员应当主动掌控每一个与病人进行交流的机会,针对病人的情绪、心理以及健康等各个方面进行宣教,使得健康教育能够真正落实到整个护理过程当中。责任护士从急诊病人留观至结束,均采取合适时间用通俗易通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宣教(如介绍有关院规及医院周围环境,制度和有关人员)并针对其负性心理。做好心理护理及心理疏导,及时消除焦虑,紧张,急躁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营造健康教育氛围,充分了解健康的含义急诊科病区设置健康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宣教形式。刊登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饮食指南及医疗信息,循环播放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及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从而得到良好教育。

3.5 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在整个健康教育过程中,家属的支持不可忽视。通常来说,急诊留观患者都必须要有家属进行陪床,而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能够充分获取病人家属的支持,通过与病人家属的共同努力,共同帮助使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避免不良刺激。

4.评价方法

1. 病人满意度调查两组病人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士接诊患者的态度、护士健康教育的内容、技术操作水平、沟通技巧等10项,满分100分,分为很满意(>95分);基本满意(85分―95分);不满意(

2.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软件。

篇2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焦虑;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16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096-01

无痛人工流产术是妇科常见手术之一,是对停经14周内的宫内妊娠者,在静脉注射全身麻醉后使其暂时处于无意识状态,采取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近年来,因为无痛人工流产的无痛理由,选择此术的妇女越来越多。虽然手术安全简单,受术者在术前仍然会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一系列心理反应,给手术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本研究主要调查承德市行无痛人流术妇女术前焦虑状况,分析其原因、影响并进行健康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5月~2011年11月,在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随机选取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妇女86例,年龄16~41岁,平均25.8岁,孕5~14 周。

1.2 研究方法

采用由张(w.k.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史等及避孕、人流知识了解情况、术前焦虑程度等)。对于因紧张焦虑等原因不能自填的调查对象采取问答的方式填写,询问时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对象变换语言表达方式,并严格为调查对象保密。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1.3 术前应对措施

1.3.1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在调查中显示,焦虑多见于未婚先孕或已婚未产妇女,医务人员应该了解她们的性格特点,尽量了解她们的家庭,工作和现在处境,看有没有家人、朋友和配偶的陪同,针对她们的焦虑根源进行耐心疏导,对她们的处境表示同情。由于心理反应可以引起各种生理变化(如:出汗、恶心、呕吐、手足抽搐、发麻等),针对不同的情形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替擦汗、清理呕吐物等),使她们得到安慰,增加安全感,减轻焦虑,使精神放松,机体状态改善,保持心理平衡,以良好的心境接受手术。

1.3.2 介绍无痛人流术的有关常识

在受术者中,虽选择了无痛人流,但绝大多数针对“无痛”这两个字真正的含义不能理解。她们从心理上仍不能完全的放松,都害怕术中出现问题(如:昏迷、出血等)。因而医务人员应介绍无痛人流术的常识,耐心细致的介绍手术方法,说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用时短,手术本身对人体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受术者积极主动配合,从而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研究结果

受术者人群中,已婚者约占50.0%(43/86)。而在总焦虑人群中,户籍在承德市的人数只占38.10%(33/86),其它人户口所在地均为县城或农村。

2.1 各年龄段焦虑比例

在86例调查者中,焦虑人数为42人,占总人数的48.8%(42/86)。从年龄段比例上看,16~20岁占19.05%(8/42),21~25岁占45.24%(19/42),26~30岁占16.67%(7/42),31~35岁占11.90%(5/42),36~40岁占7.14%(3/42)。

2.2 不同学历的焦虑比例

小学及以下学历占总焦虑人数的2.38%(1/42),初中学历占26.19%(11/42),高中学历占57.14%(24/42),大学及以上占14.29%(6/42)。

3 讨论

3.1 产生焦虑的原因分析

3.1.1 年龄及文化程度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1~25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高中学历的人群占一半以上,初中学历人群比例高于四分之一。由于此年龄段的男女正值青春发育期,拥有对异性的好奇,但不具有足够的自制力,同时对人流知识了解甚少,大多数知识来源于非正规渠道(比如小广告、媒体或朋友等)。特别是农村妇女,她们思想特别保守,传统封建思想及其严重,无形中使其心理压力增加。

3.1.2 费用问题

众所周知,无痛人流术比普通人工流产的费用高一倍以上,若此手术不成功还需要进一步治疗,使患者经济压力更重。本调查表明,无痛人流妇女大多是已婚、外来人口,而且年龄偏低。这部分人群大都是刚刚组建家庭,经济来源不稳定,尚且不能担负得起养育下一代的重任。对她们来讲,这是一笔无计划,甚至是不应该的开支,进而表现出情绪低落、甚至抑郁。

3.1.3 手术安全性

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任何手术都是一种创伤,不同修养的人对手术的认知度不同,但在受术者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负担,大部分人选择无痛人流是怕痛,但她们又担心发生意外,而表现出恐惧和焦虑不安。

3.1.4 对生育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是年轻妇女,以后都要生育子女,因而担心人工流产会影响生育,引起焦虑不安。

3.2 提高对承德市妇女的人工流产的关注

近年来,随着无痛人工流产的开展,我国人工流产率居高不下,尤其是未婚流产呈上升趋势,本次调查是针对承德市一家医院行无痛人工流产妇女术前的焦虑调查,在六个月中,本小组一星期内随机选择两天调查,平均每天可调查到行无痛人流妇女4~6名。由此可见,承德市区的人工流产人群数量之大,本研究结果显示,无痛人流受术者中拥有焦虑的21~25岁妇女占45.24%(19/42)。所以应该重视承德市育龄妇女(尤其是年轻妇女)的人工流产现象。

3.3 普及避孕知识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不同文化层次的妇女,人工流产率有显著差异,户籍在承德市的人群只占38.1%(33/86),学历水平绝大多数在高中水平以下。对避孕知识的了解很少,进而不能够采取相对有效的避孕措施。这就要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加强对育龄妇女(尤其是外来人口)的宣教,普及性生理知识、避孕知识和人工流产知识,预防意外妊娠发生及降低人工流产的发生率。

总之,承德市作为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甲级开放旅游城市,人工流产的人数增多,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变和人们基本教育的跟进不同步有很大关系。在流产的妇女中,文化程度高且收入稳定的年轻妇女无痛流产率相对较低,焦虑程度也相对较低。所以,应加强避孕知识的宣传,选择安全避孕措施,避免人工流产,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秋兰.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5(8):188-189.

篇3

行政编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主要集中在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卫生单位等其他事业单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行政编制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对人才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制约其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由于行政编制的吸引力,优秀的医学人才多选择了公立医院工作;而公立医院中,由于平台优势,优秀人才更倾向于选择教学医院。

本文就我校附属医院2012年-2015年四年期间,医院编制内人才流失90例中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64例做一个统计分析,从中总结出教学医院高学历人才流失的特点,积极探索教学医院稳定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对策

高学历人才流失人员结构分析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高学历人才流失64例中,从学历看:硕士学历占比60%;从性别看:以男性的博士和女性的硕士流失占比最多;从职称看:正副高职称以博士居多,中级及以下以硕士居多,其中工作年限特别短的未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占比达25%;从工作年限看:10年以下以硕士居多,11年以上以博士居多,5年以下占比达42%:从年龄看:40岁以下以硕士居多,41岁以上以博士居多。

一、高学历人才流失主要原因分析

在流失的64例高学历人才中,流失的原因尽管很多,但主要归结于个人、家庭和职业发展三个方面。

(一)个人原因

1、身体健康原因身体欠佳,不能适应教学医院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个人适应环境能力较差,难以适应重庆当地的气候和生活。

2、留学深造高学历人才对自身要求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医院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选择出国留学或国内深造。

3、专业热情度不高个别高学历人才本身并不喜欢医学专业,读书时迫于父母的压力选择医学专业,但工作后确实不喜欢。

(二)家庭原因

1、夫妻分居异地教学医院苛刻的人才选拔标准,难以同时解决夫妻两人同进医院或自己解决配偶工作问题,导致两地分居。

2、照顾父母父母年龄大,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又不适应子女工作城市的生活。作为独生子女,照顾父母义不容辞,虽不情愿放弃现在的工作,也只能忍痛割爱。

3、职业发展在流失的64例高学历人才中,因职业发展原因流失的占了绝大多数,究其深层次原因如下:

(1)工作不如意部分高学历人才在医院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学科。如:一心想从事内分泌科却分配到了了内科,有执业医师资格想当医师却干着技师的工作等等。

(2)教学医院压力大教学医院除了繁重的临床工作,还肩负着医学人才培养的重任,教学医院对人才的考核指标,临床、教学和科研,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对教学医院的高学历人才,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承受的压力更大。

(3)上升通道更难教学医院对人才的选拔标准较高,竞争较一般医院更激烈。职称、职务晋升,除了考察临床技术水平,还要考察教学和科研能力,缺一不可;就我校附属医院而言,高级职称评审条件较同级公立医院高出很多,而医院高学历人才济济,要想脱颖而出,晋升通道更难,也是导致教学医院高学历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留住高学历人才的对策建议

1、改革人事制度,建立人才分类评价机制人才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所有人才由同一类型的评价主体“一把尺子量到底”,看似公平其实不然,这样评价的结果造成“评上的用不上,用上的评不上”现象大量存在。对教学医院,不能一味要求人才“高、大、全”。应细化人才分类评价标准,构建分类分级的人才评价体系,以提高人才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多角度、多维度的人才评价,才能使临床、教学、科研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2、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也要重视医院现有人才的培养医疗资源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于教学医院来说,人才培养和储备是医院发展的关键。为了增强竞争能力,教学医院也出台了相应措施引进高层次人才,但在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也应重视医院现有人才的培养,建立一套涵盖初级、中级、高级人才的培养制度,培养和使用好本单位人才,避免造成外来和尚会念经,人才要流动才会产生价值的认识误区。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使医院增强生机与活力,建立人才辈出、人尽其用的新型人才整合系统。特别是对青年人才要关心爱护,用人之长,制定分类、有效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而不是求全责备。

3、从细节入手,关心职工生活中国知识分子向来具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恩情怀,作为教学医院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做到感情留人,要关心高学历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人才的生活,尽最大努力协助他们解决其配偶的工作问题和子女的入学问题,妥善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结语

篇4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一批布,第一次卖出总数的

,第二次卖出余下的

,两次相比(

)多。

A

.

第一次

B

.

第二次

C

.

同样

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2.

(2分)1t煤烧去

后,还剩

t。

3.

(2分)判断对错.

4.

(2分)判断对错.

.

三、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

5.

(1分)计算.

25个

的4倍的和是_______ ?

6.

(2分)

运用了_______。

7.

(1分)商店有苹果30千克,第一天卖出它的

,第二天卖出它的

,这两天共卖出苹果_______千克。

8.

(1分)鸭的孵化期是28天,鸡的孵化期比鸭短

。鸡的孵化期是_______天。

9.

(6分)计算

=_______

四、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

10.

(20分)计算

11.

(5分)直接写出得数。

48×25%=

334-199=

12÷0.25=

2018×2018×0=

3-3÷4=

3-

=

9-1.67-5.33=

1.8×

=

-

)×20=

14×

÷14×

=

12.

(10分)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上午8:00从甲地开往乙地,到中午12:00正好行了全程的

。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下午几时可到达乙地?

五、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3.

(5分)全班36人去“仙景公园”游玩。公园门口的“购票须知”写道:凭票入园,学生票每张8元,40张开始可以享受团体

的优惠。请你算一算,怎样购买门票合算?合算时可以少付多少钱?

14.

(5分)苹果的重量是150千克,梨子的重量是苹果重量的

。梨子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15.

(5分)文字题.

(1)从

的倒数里减去

,差是多少?(列综合式子)

(2)

的差等于一个数的

,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2-1、

3-1、

4-1、

三、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

5-1、

6-1、

7-1、

8-1、

9-1、

四、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

10-1、

11-1、

12-1、

五、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3-1、

14-1、

篇5

【关键词】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盐酸肾上腺素盐水;引流血量;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187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解除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最有效手术治疗方法之一, 常选用骨水泥型进行髓腔灌注以固定假体。退变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术中及手术后引流失血量较多, 并且骨水泥中甲基丙烯酸成分极易被吸收入血液, 使机体产生炎性反应, 炎性介质导致外周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严重者可发生猝死[1]。临床上将骨水泥假体植入数分钟内迅速出现血压短时间内突然下降、心动过缓、血氧饱和度持续降低、心律不齐、心功能减弱, 甚至死亡的称骨水泥植入综合征[2]。为了减少失血量及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 本院手术室从2012年9月~2015年3月对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用盐酸肾上腺素盐水冲洗髓腔及浸湿纱布填塞髓腔时减少术中、手术后失血引流血量及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60例股骨颈骨折行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年龄63~76岁, 平均年龄66.15岁;患者心肺功能大致正常, 无肝、肾及凝血系统疾病等。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30例。实验组男13例, 女17例;对照组男11例, 女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手术前24 h停止应用所有抗凝药物。

1. 2 方法

1. 2. 1 手术方法 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或者联合阻滞麻醉下行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麻醉后患者取手术, 常规消毒、铺无菌单,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层, 充分暴露关节囊并切开, 取出股骨头, 测量其直径, 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假体型号, 选择假体后进行髓腔的准备。实验组在扩股骨髓腔后, 护理人员将预先配置好的0.3%盐酸肾上腺素1 ml+0.9%生理盐水1500 ml, 用冲洗器或脉冲枪灌洗髓腔后, 再用浸湿的盐酸肾上腺素盐水纱布填塞髓腔, 待上假体。观察数分钟后, 患者无明显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 再灌入骨水泥, 插入假体柄, 待干, 同时继续严密观察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安装股骨头假体, 复位髋关节。安置引流管, 清点所有物品, 无误后逐层缝合切口。对照组方法同上, 冲洗液用单纯的0.9%生理盐水冲洗。

1. 2. 2 护理配合 正确配置盐酸肾上腺素盐水, 术前1 h巡回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配置盐酸肾上腺素盐水, 比例为1:500 000即0.3%盐酸肾上腺素1 ml加1500 ml的生理盐水, 充分混匀。将混合液悬挂距患者肢体1 m高的距离, 插入无菌Y型冲洗管或者脉冲枪的冲洗管, 随时注意冲洗液的用量, 如快用完需及时补充。采用加温生理盐水(35~37℃)加盐酸肾上腺素配置混合液。术后引流通畅, 护理人员术后测量4、12、24 h引流出血量并记录。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32±51)ml, 实验组为(320±78)ml,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使用盐酸肾上腺素盐水冲洗和浸湿纱布填塞髓腔均未发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

3 讨论

盐酸肾上腺素中β受体激动剂具有使心肌兴奋、心率增快、胃肠道平滑肌松弛、收缩毛细血管等作用, 在手术麻醉中应用较广泛。据文献报道, 鼻黏膜、齿龈出血可使用1:20 000~1:1000盐酸肾上腺素盐水纱布填塞止血。也用盐酸肾上腺素1:200 000~1:500 000加于局部中, 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同时还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基于这一原理, 本院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预切口周围浸润注射1:200 000盐酸肾上腺素盐水后可减少切口出血量, 手术后引流血量明显减少, 平均手术后引流血量310 ml[3]。或者在假体安装完后闭合皮下组织并固定引流管之后, 向关节腔内注入含0.3%盐酸肾上腺素盐水50 ml, 可减少引流血量, 平均术后引流量(271±117.05)ml[4]。为避免循环波动采用加温盐水配制盐酸肾上腺素盐水[5], 以减少冲洗时对患处及肌肉组织不必要的寒冷刺激, 并发挥收缩髓腔内小血管, 减少栓子进入血循环, 对抗骨水泥假体的毒性作用, 从而减少髓腔内出血及预防了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6]。

综上所术, 盐酸肾上腺素盐水冲洗髓腔和纱布填塞髓腔可明显减少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术后出血量, 有效的预防了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 临床可积极采用。

文献参考

[1] 王怀云, 郭文荣, 洪志群, 等. 全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分析及控制出血对策.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11(4):228-229.

[2] 袁伟, 刘玉杰, 周密. 灌注含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9(5):615-616.

[3] 彭伟雄, 梁洁红.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严重骨水泥反应的临床分析.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4):28-31.

[4] 邱晓霞. 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中盐酸肾上腺素髓腔冲洗的护理配合. 护理学杂志, 2014, 29(14):39-41.

[5] 齐向北, 张英泽, 潘进社, 等. 盐酸肾上腺素在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中预防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发生的作用. 中华创伤杂志, 2010(26):972-976.

篇6

>> 教育游戏人际交互类型分析 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研究 管理社会学视阈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际交互关系的影响研究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人际交互机制研究 iPhone的交互方式与游戏体验浅析 中学生人际关系对性困扰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浅谈交互方式下的数字出版物 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新数字鸿沟影响交互 `电子游戏对中学生人际交往智能影响的调查研究 数字艺术时代对交互设计的影响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人际交流能力 高职医专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外语学生基于网络异步交互工具的人际互动特征研究 研究生博客学习中的人际交互促进策略初探 MOOC中的交互影响距离研究 网络交流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网络表情包对大学生人际交流效果的影响 交互游戏中学习英语的研究 数字媒体艺术中的交互性动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美)Alan Dix等著.蔡利栋等译.人机交互(第三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 新浪游戏[EB/OL].http://.cn/m/n/2012-10-16/ 1438660978.shtml.

[5] (美)约翰·安德森著.秦裕林等译.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七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6] (美)Jon Kolko著.方舟译.交互设计沉思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篇7

【关键词】虚拟社区 人际传播 人人网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服务为宗旨的社会性网络交流平台(SNS)应运而生,如Facebook、人人网等。同时,随着人们日益主动的参与到网络传播中,SNS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传播方式和理念,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从过程建构到情境重塑

约翰·斯图尔特认为,“当人们最大限度地以表现个性的方式,在一起谈话和倾听时,这种传播的样式就发生了。”同时他又指出,“‘人际的’这一词语用来修辞‘传播’时,不只具有‘两个人的’、‘面对面的’、‘非正式的’等表面的意味。”等等,也就是说:“人”是作为交流的先决条件登场,其思想和个性的独立性、特殊性不言而喻。从量的角度考虑,最根本的社会生活形态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以建立一种关系为目标的有意义互动的过程”,而“过程”则是关系的存在状态。总之,人际传播并不像大多数人界定的那样只局限于两者之间,它可以是点对面的交谈、争论,也能够是点对面的演讲、教学,等等。在互动交流的“质”的层面(交流情景),更是延伸到虚拟的网络和电话。

二、虚拟社区:从信息关系到文化规范

基于斯图尔特对人际传播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以服务为宗旨的网络传播衍生出的网络虚拟人际传播延续了现实人际传播的特点,都是以最基本的为建立某种关系而进行的互动过程。

再来比较现实生活中人类互动、互助的基本单位——社区,社区是人们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而在互联网语境下,虚拟社区则把人际互动平台藉由计算机网络完成。除此之外,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一样,也包含了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群、相应的组织、社区成员参与以及共同的文化特质等。简单来说,虚拟社区是指共同文化情境下相互关系的人群的集合。

三、虚拟社区的人际传播特性:从话语方式到信息质感

1、人际传播之于虚拟社区的研究可行性

(1)研究对象。人人网。人人网原名校内网,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用户人数最多的虚拟社区网站,其主要用户群集中于“校内网时代”的高校学生,范围涉及初中、高中、大学,并慢慢向外扩展延伸到已结束“学生时代”的年轻白领族群。

(2)研究方法。以人人网为研究蓝本、以抽样问卷为调查形式,以18岁—25岁的人群为调查目标,依据调查数据,并结合传播学理论进行分析总结。

(3)可行性分析。通过数据显示,在使用人人网的频率方面,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每周打开人人网的次数逾十次,更有半数以上的用户每次上网都会或偶尔打开人人网,并且有80%的用户注册超过两年,所以研究具有可行性。

2、人际传播之于虚拟社区的研究结果分析

(1)话语方式:传播情境的网络化。作为一种极具影响力和扩张性的网络传播介质,虚拟社区具有汇集情感能量、积累人际关系的能力,它为人们提供交谈和会话的场所,通过互动完成情景内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如果把整个人际社会看做是流动的从一种际遇到另一种际遇的过程,虚拟社区显然是一个长的人际传播链。

在这个传播链条中,首当其冲的无疑是传播情景的定位。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如时间、地点等。在广义上还包括传播行为参与者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显然,人人网以学校为单位的组织模式确定了其情景为虚拟的社区样式。

网络人际传播的异地属性与“面对面”的现实人际传播相比,由于作为交流主体的“人”的缺席,使动作、表情等身体信息被阻断在传播情景之外,无法即时被感知产生信息断层。虚拟社区为弥补信息的感知层面,努力构筑起完整的对话模式,依靠其技术支持,建立起虚拟的会话情景——即时聊天。在这一虚拟情景中,网友自觉感知对方为在场,这得益于虚拟社区为网友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服务,聊天者可以通过头像图片、个人状态或者所在地址等信息更加确信对方存在,产生一种直接、积极、面对面的虚拟交流行为。

不难看出,虚拟社区已对人际传播的界定超越了传统意义上“面对面”的直接传播特点和人际传播仅仅局限于口头和视觉所及的身体语言,构建起依靠媒介为中心的间接人际传播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际传播不再受制于距离的限制,而是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上、虚拟的世界中自由发展。

2、主体体验:传播形态的真实性。根据人人网的注册要求,在用户身体无法到场的情况下,网友通过注册真实姓名、头像等基本信息完成登场。这种登场不仅仅是人人网对于用户群的硬性规定,更取决于网友对于这种网络“实名制”的自觉主张,如图1和图2所示,有80%的网友选择以真实姓名示人,更有84%的网友选择个人照片作为头像。网友自觉排除了网络匿名的虚无感,并确立起传播主体的真实性,以便建立起群体认同。

利用身份识别实现群体的快速聚集,是人人网的一大特性。如图3所示,有48%的网友在面对陌生人好友请求的时候选择视情况而定,而规避盲目的放弃和肯定。这说明网友在真实性原则下更加容易倾向于和自己具有相似群体特征的“陌生人”。如图4所示,大约有50%的网友在与好友的会话时涉及校园、工作、情感等群体情绪。

值得指出的是,人人网的虚拟人际传播强调交往的双向性,即自主选择人际圈。透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有68%的用户选择了设置权限管理,即在虚拟交往平台,人人网用户自主规划交际流,忽略掉陌生的、不符合群体文化认同属性的人群,规避“风险”,这正如马丁·布伯认为的那样,人在两种情形中与世界发生联系。一个是“我与你”的世界,另一个是“我与它”的世界。“我与它”的传播则存在于“我”在社会中生活的世界,“它”只是满足“我”的利益需要或欲求的工具。人生不是及物动词的囚徒,只有“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总的来说,通过对比数据的倾向性,发现网友在选择人人网的传播形态上更加偏向于实名传播,这得益于人人网所构筑的身份“再现”、“模拟”平台。这个平台再现了在传统的人际传播过程中,人们借助于“关系”来审核他人的身份和表现,从而确认他人的身份属性和信任指数,最终选择是否展开交际活动的可能。人人网的“实名制”模式则规避了身份确认的不确定性,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信任体系,突破了以往网络人际传播的障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3、信息质感:传播符号的互动性

在完成了群体性识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互动会话模式体系后,如何达到基于网络传播特性下的人际传播效果,即完成互动?作为互动手段的人际传播符号又是什么?

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共同作为互动的基本元素轮番登场。但在虚拟人际传播中,感官交流的离席、非语言信息的缺失与消失的口语语言信息,形成了交流隔阂。那么,如何尽可能的使信息交流更加完整?传达更加准确?

答案是视觉维护和文字修复。根据调查显示;人人网的互动功能,即日志、相册、分享、留言之间的使用概率不分伯仲,也就是说视觉和文字在网友互动环节中并不需要规避对方,它们共同作为交流元素,完成沟通。

视觉能够为网友提供最直观的在场感受。人人网为网友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程序,首先,在技术层面,语音和视频聊天为网友提供了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将最真实的“人”的形象再现到网友面前,恢复了在网络传播中流失的非语言信息和口语语言信息。其次,虚拟社区所具有的“线索表现”形式,如:留言、状态、头像、资料、相册等让网友自主完成了对于关注主体的自身想象,是谁?在哪里?在干什么?最后,脸谱化的“人人”表情、鲜亮的字体,这些为网络交流中缺失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提供了形象而生动的载体,为非语言信息的丢失提供了恢复的可能。

那么人人网用户如何利用最简单的文字修复来弥补信息量的丢失呢?举例来说,相册所刻画的形象和景象能把网友带入“第一现场”,作为见证人亲眼目睹整个情景,形成共鸣。而图像相册常常难以完全识别被再现事物的全部信息,这就需要文字完成缺失信息的补充和调整。人人网中所使用的符号把被隔离、被弱化的人际关系传播能力重新修复完善,并且任意拆装组合成我们需要的表达模式。这无疑得益于视觉和文字的维护和修复功能。

综上所述,以人人网为代表的虚拟社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观念上对于人际传播的界定。相互的、“面对面”的实质的人际接触和交流,在极具影响力和扩张性的网络媒介特质的分解下其传播情景、传播形态和传播符号都在发生着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际传播在网络中的特性也被重新定义——即虚拟社区人际传播特性的网络化“延伸”、真实感“变更”和互动性“扩张”。

参考文献

①王怡红,《人人之际: 我与你的传播——读〈是桥不是墙——一本关于人际传播的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6):55-56

②⑦胡春阳,《人际传播:学科与概念》[J].《国际新闻界》,2009(7):36-40

③兴越,《连通虚拟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的桥梁——以人人网为例的SNS社交网站分析》[J].《新闻传播》,2011(3):67-69

④刘蒙之,《美国的人际传播研究及代表性理论》[J].《国际新闻界》,2009(3):123-128

⑤黄厚铭,《网络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J].《社会学刊》,2000(28):119-150

⑥彭兰,《网络中的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3):47-53

篇8

关键词:社交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

一、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现状调查

为了解关于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笔者在江西省南昌市十余家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21份,调查对象为大一至大四学生。

1.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分析

通过对所收回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仅有20.21%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间在2小时以下,44.49%的用户每天平均使用社交网站进行社交在2―4小时,而35.3%的用户平均每天使用社交网站在4小时以上。分析以上数据,说明当代大学生在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分配上较为合理,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

2.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分析

调查发现,社交网络的设计及其人性化,操作简便易学,且界面丰富多样、富于变化,使得其在广大青年学生群体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而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发展,运用社交网络进行社交以近乎成为了一种零距离、零成本、高效率的社交方式,社交网络信息实时更新,这些优势使得它成为大学生们交流学习、追逐时尚、娱乐消费等的平台。目前深受大学生喜爱的社交网络有新浪微博、QQ 及微信等。而诸如微信、QQ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的软件,克服了了传统通信方式高成本、时间长等缺陷,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节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社交平台。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在使用社交网络时存在一人多户现象,即每个人都会选择多种社交网络,在南昌大学生中,使用频率排名前三位的便是QQ、微信、微博。在使用社交网络的用户中超过半数的用户选择用来与朋友聊天以及通过朋友圈了解好友的最新消息,并与朋友进行互动。而26.3%的用户选择用来了解时事新闻政策,打开视野。18.9%的用户选择了通过社交网络来了解八卦新闻,查找身边新奇的新闻。

二、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1.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1)方便沟通,打破障碍。社交网络极大的方便了现代大学生的人际沟通,丰富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空间。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社交网络也正是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打破传统只能当面交流或事后电话沟通的障碍,通过网络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与朋友交流,并且使广泛结交良师益友并深度探讨学术问题成为可能。

(2)网络传输,消息实时更新。通过诸如微信朋友圈、QQ空间之类的平台,使朋友间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生活与动态,并且经常实时互动,一方面可以增进朋友间的感情,使彼此间不会因距离遥远而变的生疏;另外也可以拓宽交流渠道,使相隔千里的人也能了解到彼此的感情与心情,并且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心情。

(3)匿名交流,保持平等关系。由于诸如微博、知乎论坛类的网站是匿名注册、登录、发表言论,使得人们在发表看法的时候更加轻松,不受拘束与限制,并且能够使网络上的每个个体间保持相互的平等,没有所谓的等级的区分,保持彼此的神秘感,使得在网络上交流各自的思想与看法变得更加真实、有说服力。

(4)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由于互联网的全球化与普遍性,使得使用社交网络的交往几乎可以遍及全球各地,在交流中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习俗与文化,开拓视野的同时提高了个人的交往能力与交际技能,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模式,拓展了交往空间,借助社交工具有助于扩大交际语言,并最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满足群体归属感。群体归属感,即为认同感,个体认为是某一群体或者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而大学生的这种群体归属感,主要表现在个体有困难时向群体求助。大学生在与他人的互帮互助中,而社交网络正是一种可以加强将个体与群体联系的平台,用户可以在社交网络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同时可以引发许多人的认同感,社交网络正是通过这种方法把想法相同或相近的人联系在一起,引发彼此间更多的探讨与讨论,而这种方式正是一种很好的满足大学生集体认同感的方式,也同时可以使自身思想受到群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社交网络上通过与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获得彼此的帮助与认同,即寻得一份集体归属感并同时获得一份自我认同感。

2.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1)过分依赖,影响正常生活。调查中发现,很多同学在日常使用社交网络时过分依赖,每隔几小时就要登陆一次社交网络查看是否有消息,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有的同学甚至是每隔几分钟就会登录一次,而这种过度依赖的现象就导致了很多同学将社交的重心完全放在了手机社交网络上,而忽视了现实中正常与别人的沟通与交流。有些同学甚至表示,过度依赖使得无法专心专注的思考学习,而总是会担心自己的手机上有没有消息,有没有人又找自己有事情。

(2)不当使用,增加孤独感。正确使用互联网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引感孤独,甚至是性格孤僻等症状。而长期沉溺于网络社交甚至会导致情感淡化,缺少热情,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而很多依赖于网络的大学生满足于在虚拟世界的情感交流,缺乏必要的、真实的社会实践参与体验,一旦依赖于虚拟世界的交流,便会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漠不关心甚至疏远,久而久之变得孤独,不适应真实社交。

(3)使现实人际关系弱化。社交网络可以进行人际交往,寻找交流对象,然而过度依赖则会导致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很多学生会无时无刻不低头玩手机,并导致逐渐弱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由于在虚拟网络环境下人们一般无法得到最真实的面部表情、肢体的反馈,使得人们逐渐弱化了对这种真实交流的敏感程度,而这种长期的机器化交流会使人逐渐淡化现实中的人际交流,在完全不同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的现实生活中变得不适应,甚至会刻意逃避现实的人际交往,从而导致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

(4)社交网络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信任危机。由于很多社交网络不必填写完整基本信息,而很多时候所填信息也与实际不符,使得很多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即使看到对方的消息也持一定怀疑态度,而在一些完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人们可以完全卸下人前的模样,任意发表看法,一个人可以在生活中扮演多个不同角色,扮演不同身份,使得很多同学在网络上与网络下完全判若俩个人。而由于匿名登录发表言论,使得很多学生的言论毫无约束,甚至肆意散步网络谣言,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发表看法,使得网络传播存在极大的信任危机。

(5)语言退化。在社交网络中,由于信息的隐秘性,很多人忽视甚至是放弃了使用文明用语,放松对自我语言的约束与管制,用语低俗,而当这种行为随着网络使用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为一种习惯时,当回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时便很难再改。而这种标新立异的低俗用语却因为其自带的独特感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并在网络上疯狂流行。

三、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对策研究

1.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

(1)心理压力大。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所面临的毕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学业压力等使得大学生在一个高压环境下高速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会将长期压力积压在心底而无处宣泄,但由于社交网络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针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表个人看法,甚至借此发泄个人情绪,而这种宣泄往往会得到网络上一些人的回应与认同,并因此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成为了可能。

(2)环境决定,缺乏沟通。由于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使很多同学缺少与同龄人的必要沟通,使得他们缺乏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而在社交网络中,由于彼此间的沟通缺乏面对面的眼神与表情交流,则淡化了实际的人际交往则可以进一步满足大学生渴望得到他人关注的心理。

(3)大学生心理。由于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是第一次离开家庭进入集体式宿舍生活,在行为及思维方式上则需要一段时间转变,而在转变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内心孤独甚至有些被孤立的感觉,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马斯诺的需求理论,个人心理的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但社交网络正是一个可以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平台,她为人们之间交流情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在这里与志同道合的人交谈,从而找到一种自我归属感,内心的孤独感便可得到弥补,而这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愈强烈,愈会使得大学生依赖于社交网络。

(4)现实人际交往少。“依赖于手机的低头族”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常态,当周围的同学即使相互见面也都在低头玩手机时,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就会变少,每天将自己封闭在人机环境中,失去了与现实生活的接触,造成了现实的人情关系的冷漠,并逐渐转化为一种对社会问题的淡然或是自卑。

(5)政府缺乏监管。由于中国很多社交网站监管不到位,致使大量不良信息充斥着社交网络的界面,而这些不良信息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意志力的形成,甚至会最终导致不良人格的形成。而针对这种行为,政府缺乏监管,没有合适的法律来约束诸如此类的行为,监控与执法脱节,使得这类违法行为在网上肆意妄为。

2.大学生合理使用社交网络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使用社交网络的宣传教育。大学生所处的是价值观形成的黄金阶段,却也正是最容易被影响的阶段,如果受到了正确的引导,则会逐渐走向正确的道路。所以,针对大学生开展网络宣传教育及其必要。加强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自我约束意识,加强宣传与教育,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与社交环境。

(2)重视舆论媒体的导向作用。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导向,在网络告诉发展的今天更是对人们的思想以及观念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正确、全面、客观、真实的报道,对于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做到:一、紧跟时代脚步,反映贴合客观实际,传播主流意识;二、报道贴合群众,拒绝庸俗八卦的小道消息;三、保持自身职业操守,倡导文明网络。

(3)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引导。环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养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环境的组成便包括家庭、社会与学校。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家长已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了解电脑网络,甚至对网络上所充斥的不良信息毫不知情,任由孩子使用社交网络,如此毫无约束的情况极有可能使大学生无法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因此家庭、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正确引导。

(4)进行自我引导与自我教育。作为网络时代的主体,大学生自身也应该认识到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的重要性,由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尚未成熟,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还会有考虑不周全的情况,则需要通过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公众媒体的引导讲解分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与自省,吸取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并主动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强自我主动教育,凭借自身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和训练,大道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加强自我约束力,在能够明辨是非的前提下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意识的克服自己的问题,并持之以恒,改正不良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刘梅英.网络时代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冲击和影响[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4,(1).

[2]乔虹,贾琳.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4).

[3]杨宏兰.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对策[J]. 学习月刊. 2011(14) .

[4]张玲娜.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思考[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6).

[5]张敏.网络时代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之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

[6]王雅倩.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心理教育研究,2008,(1).

[7]李万兵.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1).

[8]夏俊.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及教育导向策略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 2003.

[9]杨平.网络交往与人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 2008.

篇9

【关键词】会计 人际沟通 企业需求 教育

一、调查背景

会计类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属于技能型专业。长期以来,在理解高职会计类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时,人们或多或少的带有功利化和片面化倾向,只重视单向度的培养,把目标定位在培养能够胜任会计实务的专业技术人才上。各院校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会计工作操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轻视或忽略以人际沟通能力为代表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毕业学生数量逐年增加,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态势。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市场对会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趋多元化,社会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员”的功能。会计类专业人员不仅要处理单纯的技术工作,同时还要紧密联系各部门的工作,发展业务,提供资讯,参与管理等等。因此,重视沟通,善于与人交往的人际沟通等职业综合能力已经成为会计类专业学生求职、任职、职业发展的必备能力。

现实中,由于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所经历的应试学习背景和所处专业学习环境,进入高校后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导致大多数学生不知所措,适应迟缓,在人际沟通方面的能力表现普遍不佳。如:不善表达,与同学不融洽,与辅导员不交流,遇事闷在心理 ,沉浸网络,不能沟通就发脾气或逃避……类似现象,反映出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由此,我们开始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对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进行调查。并以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需求市场作为研究目标,为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教育以及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希望逐步建立培养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较为完善的体系,以此提高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实力、从业能力、创业能力。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此次问卷旨在了解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现状,以便于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更有针对性的环境和平台,帮助学生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奠定良好的职业发展基础。

(二)调查对象

面向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类专业2012级新生643人,以及2013级新生666人,共计1309人。发放问卷1309份,回收问卷1305份,问卷有效率99.92%。

(三)调查内容

设计调查内容包括以下4个角度:对人际沟通能力的认知、人际沟通能力现状的自我定位、人际沟通能力的职场需求认知、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途径认知等方面。

(四)调查时间

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更清晰的了解当前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对人际沟通能力的认知情况,我们分二期,对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类专业2012级新生和2013级新生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

(一)调查内容一:人际沟通能力现状的自我定位。

1.在单项选择中,对于“你认为自己是否善于与人沟通”的选项,有352人(约占27%)选择为“善于”,有626人(约占48%)选择为“一般”,有235人(约占18%)选择为“还行,过得去”,有91人(约占7%)选择为“不善于,自己较郁闷”。

从数据可见,会计类专业有93%左右的新生对于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是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只有近7%的新生对于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是不满意的。这说明,大多数新生对于目前个人的人际沟通能力现状的自我定位是乐观的。

2.在单项选择中,对于“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次自我介绍时,你是”的选项,有365人(约占28%)选择为“自然,镇定”,有561人(约占43%)选择为“有些拘谨”,有274人(约占21%)选择为“不自然,紧张”,有104人(约占8%)选择为“语无伦次、手足无措”。

以上数据表明,在人际沟通的实际场景中,会计类专业有28%左右的新生感觉自己表现出了“自然,镇定”的状态,说明他们能够实现一般状态下的与人交流与沟通的情态。当然,对于他们实际的交流与沟通的效果如何,是否得到了在场教师和大多数同学的认可,本次调查并未涉及,这里也不可能去妄加推测。此外,有近72%左右的新生感觉到了实际的交流与沟通中自己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无疑说明大多数新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还有待提高。

3.在多项选择中,对于“目前你感到最烦恼的问题是”的选项,有822人(约占63%)选择了“学习问题”,有613人(约占47%)选择了“能力发展”,有496人(约占38%)选择了“人际问题”,有313人(约占24%)选择了“恋爱问题”,有209人(约占16%)选择了“学业晋升等”。

以上数据中,面对“目前你感到最烦恼的问题是”,会计类专业新生排在第一位的是“学习问题”。高职高专新生由于高考成绩普遍不佳,担心自己升入高职后的学业状况实属自然。此外,排在第二位的是“能力发展”,排在第三位的是“人际问题”。可见,包括人际沟通等能力的发展,已经让会计类专业新生认识到其在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为学院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调查内容二:对人际沟通能力的认知

1.在单项选择中,关于“对于人际沟通能力,你怎么看”的选项,有796人(约占61%)选择“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非常重要”,有469人(约占36%)选择“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比较重要”,有27人(约占2%)选择“不需要特别注意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12人(约占1%)选择“无所谓”。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受调查的学生目前个人的实际人际沟通能力如何,绝大多数学生(约占97%)都认为,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非常重要或者比较重要。可见,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从认知角度对人际沟通能力是看重的、重视的。

2.在多项选择中,对于“你认为人际沟通能力主要包括”的选项,有939人(约占72%)选择“口头表达能力”,有913人(约占70%)选择“交际能力”,有417人(约占32%)选择“书面写作能力”,有274人(约占21%)选择“多方面收集信息的能力”,有261人(约占20%)选择“展示良好个人形象的能力”。

由此可见,大多数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认为,人际沟通能力最主要的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他们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内涵有了初步的认知,当然还有待深入的了解、学习,相关能力也有待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和提高。

(三)调查内容三:人际沟通能力的职场需求认知。

1.在单项选择中,对于“你觉得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的选项,有1162人(约占89%)选择为“从现在开始,在学习中培养、提高”,有117人(约占9%)选择为“从以后的工作中锻炼、培养”,有13人(约占1%)选择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热而然的得到培养”,有12人(约占1%)选择为“不需要特别的培养”。

以上数据可见,有近90%的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已经认识到:应该从现在开始,在学习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方能在未来的职场工作中展现自己的人际沟通才能,以获得更多工作以及上升的空间。而待到在未来的职场工作时才锻炼、培养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难免在工作中出现疏漏,技不如人,未免太迟了。

2.在多项选择中,对于“你认为,用人单位最看中新员工的是什么”的选项,有1304人(约占100%)选择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有796人(约占61%)选择了“与人沟通、交往、相处的社交能力”,有443人(约占34%)选择了“计算机应用能力”,有300人(约占23%)选择了“英语水平”,有274人(约占21%)选择了“组织与协调能力”,有209人(约占16%)选择了“思辨能力”。

调查数据可见,会计类专业新生对专业学习高度重视,认为企业需要的是会计专业技术型人才,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无法顺利地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有约占61%的新生已经清楚地看到“与人沟通、交往、相处的社交能力”也是社会用人单位最看中的要素之一。这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关注企业对会计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需求。

(四)调查内容四: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途径认知。

1.在单项选择中,对于“沟通是否也适合‘勤能补拙’”的选项,有443人(约占34%)选择了“不适合”,有222人(约占17%)选择了“适合”,有587人(约占45%)选择了“因人而异”,有52人(约占4%)选择了“没用”。

从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选择的倾向可见,有近38%的新生认识到:不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只是一味固执地“勤”,反复地重复错误或做无用功,是不能弥补自己所造成的“拙”“劣”的。这样做于事无补,还有可能增加对方对自己的不良印象。另有45%的新生选择了“因人而异”,这反映了部分新生受“勤能补拙”概念影响,也反映了他们对此问题的不确定性,或因某些特殊的现象而推论所得。

2.在多项选择中,对于“你认为你的人际关系如果不好,原因可能是”的选项,有691人(约占53%)选择了“缺乏自信”,有639人(约占49%)选择了“不知道该怎样表现自己才好”,有430人(约占33%)选择了“性格内向”,有391人(约占30%)选择了“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有352人(约占27%)选择了“不能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有287人(约占22%)选择了“时常不经意的用语言或者行动伤害别人”。

以上选择结果可以看出,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对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的思考,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和分析。他们已经开始留意,或现在开始关注:因为“缺乏自信”“不知道该怎样表现自己才好”“性格内向”“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能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时常不经意的用语言或者行动伤害别人”等个人特质与言行举止,影响到自己的人际沟通现状,影响到自己人际交往的效果。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为高职教育加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教育教学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调查结果与思考

从以上对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类专业学生的两期调查不难看出,随着高职教育的开始,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已经留意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无所适从、力不从心的不良状况。尤其是部分在人际沟通方面出现了问题、交往有障碍的新生,开始关注自己的人际交流与沟通等方面的问题。在他们正式跨入职场之前,学院应在此方面实施培养计划,促进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

分析会计类专业新生在人际沟通的心理认知和实际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形成“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

现在的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环境的优越,祖辈父辈的溺爱,让他们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即便是家庭条件有限的家庭,其子女得到的同样是如此。父母大多数都会倾其所有,以子女为“大”。但是,良好的人际沟通的基础,是双方平等、彼此重视。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这类“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和处事习惯,往往会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心理认知的偏差和交往技能的缺失。

(二)“应试教育”的学校环境,忽略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接受了12年的中国式应试教育,这是事实。虽然我国的教育制度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但现实中依然是以“高分”为重。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一如既往的重视学生的成绩。学校教育的中心仍然是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没有更多时间安排提升素质与人际交往的训练。学校教育中,学生无须主动积极地与教师沟通、协调,而教师对待学生也皆为主动联络、循循善诱、和风细雨、关爱有加。无形之中,致使学生们忽略了主动与老师、同学及家人的交流沟通,加深了“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这样的学生在进入职业学院后,因环境的变化、人际的重构,往往产生新环境的适应障碍。有的无所适从,心理失衡而不愉快;有的选择疏离大家,习惯于自我封闭。

(三)“网络世界”的自我陶醉,逐渐让虚拟替代了现实。

虚幻世界的“网络达人”,往往是现实世界的“内向寡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部分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造成其社会化的严重不足。一些学生可以远离亲人、同学,却过分依赖网络,片刻不离网络。他们可能是网络社交的活跃分子,了解各种网络沟通交流方法,但却在现实生活中人际沟通不畅,过于内向,行事被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高职教育中实施人际沟通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就显得非常迫切了。

五、调查结论与建议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沟通”成为了经济社会的重要一环。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会计类专业人才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两期的调查结果,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目前高职会计类专业新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力不从心、不知所措、适应迟缓和普遍不足,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调整高职会计类专业教育计划,创设更有针对性的环境和平台,尽快帮助学生们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已经不容拖延。

建议在高职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指标中,增加对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的描述,并调整相关课程设置,满足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对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的需要。

建议课内外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沟通与交流训练活动,促进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锻炼。通过开展项目训练活动、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及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完成人际沟通的互动历程。

总之,沟通能力是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为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信心,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高职教育阶段,训练与提升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聂霞.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与分析[J].成人教育,2011.31(11).

[2]王峰.培养高职生的人际沟通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社交网络 人际传播

“社交网络”即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节点,编织社会结构,扩大社交范围的互联网应用与服务,集即时通信、博客、论坛、邮箱、游戏、音乐、视频等于一体。其用户在线上线下皆以相对真实化的背景为纽带,以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为节点,形成一张巨大的用户关系网,足以网住任何人。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和滚雪球式的不断放大,社交网络逐渐狂欢化,近似于一场人人都可以带着自己的“亲友团”来参与的大型假面舞会。

社交网络的使用对人类交流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主要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方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使人们变得越来越孤寂,因为他们总是独自处在一个狭小的容器中,极具破坏性地取代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另一方则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会带来人际交流的完美化,它使得思想摆脱地域及身体的局限自由交流。

根据2011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社交网站2010年的用户规模约为1.5亿”, “从职业来看,学生用户所占比例最多,占比达37.5%”。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交网络的早期采用者、中坚力量,逐渐身陷其中。究竟社交网络是拓展了他们的交流渠道,使其与原有的亲朋好友更加亲密?还是占据太多与亲朋好友的交流时间,疏离了原有的关系呢?社交网络是否架通了由网络编织的线上和线下两种已经分化的交流之间的联系,使其重新融为一体呢?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来说明。

一、研究目的和构想

1、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是探究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使用现状,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从总体和类型上把握大学生社交网络中交流的特点。考察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其线下人际交流的影响,以及他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好友”是否会进一步发展为现实生活中的好友。

2、假设

(1)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使用,拓展了他们与其亲朋好友的交流渠道,使得他们更加亲密。

(2)大学生社交网络用户通过社交网络建构了一种虚拟的人际关系网络,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这种虚拟关系逐渐趋真化。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以华中师范大学所有在校生为调查对象。线下发放纸质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81份;线上参与网络问卷调查的人数为97人,有效答卷为88份;有效回收率为90.6%。在有效回收的269份问卷中,男生138人,占总人数的51.3%,女生131人,占总人数的48.7%,这与当今男女生比例基本相符。

2、研究方法

鉴于大学生社交网络用户的特殊性,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得样本具有代表性。此外兼用了参与观察、文献分析、深度访谈等方法。

3、调查内容

本次调研的内容涵盖了用户的基本人口统计学资料,使用社交网络的目的、使用的时间与频率,交流的内容与对象及其效果。

三、调研结果分析

1、社交网络中的大学生

总体看来,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参与度较高,在269名被调查的同学中,246人使用了社交网络,占比为91.5%,可见,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广泛流行。从所在年级上看,从大一到大三有明显的增长趋势,之后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一个相当高的比例。从性别上看,女生对社交网络的使用明显高于男生。

2、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长与频率

在246名被调查对象中,61.2%的用户的使用年限超过3年;超过一半的同学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社交网络。一周内使用社交网络的平均时间:4.7%的人一周使用一小时以内,11.4%的人使用一至四小时,9.7%的人使用四至七小时,22.5%的人使用七至十小时,51.7%的人使用十小时及以上。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成为社交网络的深度用户。

图1、大学生一周内使用社交网络的平均时间长度

3、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流对象

57.1%的大学生用户称,在社交网络上的大多数好友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或同学,42.9%的社交网络用户好友是来自线上交往。根据综合得分排名(排序得分与选择的频率的积/参与人数),大学生的主要联系的对象依次为:亲密朋友6.02分,排在第一位;同学5.93分,排在第二位;一般朋友5.07分,排在第三位;家人4.76,排在第四位;老师、恋人、陌生人位于其后。近一半的同学倾向于选择亲密关系交流;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同学倾向于选择陌生人进行交流。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人无论是从占用户的好友数的百分比,还是主要联系的对象来看,都占有绝对优势。

尽管如此,社交网络并不是人们与亲密关系的主要交流工具。调查显示,82.4%的用户表示,其主要的网络交流工具是即时通讯工具,只有12.2%的用户会主要采用社交网络作为其与亲密关系的主要交流工具。

也就是说,社交网络中大学生主要的交流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但大学生主要还是采用即时通讯工具来与这些熟人交流沟通,社交网络充其量也只是发挥了补充作用。

4、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交流内容

在交流内容的选项中,91.2%的人选择了普通问候,86.7%的人选择了无关紧要的闲聊,83.1%的人选择了情感状态,79.2%的人选择了学习生活,77.3%的人选择了热点关注,37.2%的人选择了人生目标、价值。可见,周围信息和普通问候是大学生在社会网络上谈论的重点,将交谈内容区分为浅层表露(包括普通问候、无关紧要的闲聊、热点关注)和深层表露(包括情感状态、学习生活、人生目标与价值),按选择倾向的不同将大学生分为浅层表露偏向型、深层表露偏向型,其中80.3%属于浅层表露偏向型,19.7%属于深层表露偏向型。可见,大学生在社会网络上的交流既有浅层表露也有深层表露,但以浅层表露为主。

图2、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交流的主要内容

在社交网络上,即使与亲密对象交往,也主要是浅层表露,这提示社交网络中的交流可起到维持交往双方关系的作用,但对关系的深入发展作用有限。或者说社交网络并不适合深层表露,因为社交网络上的交流不具备一定的私密性,需要承担一定的人际压力。

5、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流效果

(1)对“好友”的认知发生改变。本次调查中,41.5%的用户表示其“好友”人数在300人以上,这些“好友”遍布于各个行业、各个城市。然而,73.2%的用户表示他们平均一周内联系一次的“好友”数在5人以下,甚至还有许多“好友”从未联系过。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好友”一词的认知。

然而,“好友”数量的多少,并不意味着用户交流传播圈子的大小。因为数量只是代表一种可能,交际圈子需要较为频繁的交流来维持。70%以上的用户表示,他们经常联系的好友数目往往少于5人,也就是说,尽管他们有很多好友,可能他们与好友之间几乎未沟通交流过,而成为陌生的好友,浮在;事实上,他们的核心交流群也就是那么三五个人。

(2)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流态度。有超过80%的同学在社交网络上公布了自己的学校、姓名及性别。尽管如此,人们对于在社交网络上暴露个人信息的态度还是比较担忧的,当然也有3%的同学没有在这类社交网络上公布任何真实的信息。69.7%的同学感到应该更加注重他们的隐私保护。这可能与他们或者他们的同学曾经因为个人信息暴露在这类网站上所带来的不愉快的经历有关,24.24%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有过由于个人信息在这类网站上的公开而带来麻烦。

当前的社交网络缺乏较为规范的管理,其巨大的用户群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导致社交网络过于商业化;甚至会有少数人员在人们几乎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取得他人的信任,谋取非法利益。这给社交网络用户带来了极不愉快的体验,由于社交网络中消息的病毒式传播,可能会迅速传开,因此影响整个社交网络的信誉。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8.79%的用户会主动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也就是说,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友行为比较谨慎。由于近年来,网络诈骗,病毒的传播,以及社交网络本身的无序性等,使得人们更为谨慎的对待陌生网友。

(3)社交网络的使用对现实生活中人际交流的影响。仅有24.24%的被调查者愿意与社交网上认识的人进行线下交流。社交网络的使用对于现实生活中人际交流的影响:31.3%的社交网络用户选择面对面交流更为融洽,而54.6%的人选择没有影响,14.1%的人选择更加疏远了。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对于面对面交流是没有影响的,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有利于面对面交流的,其余14.1%的社交网络用户表示社交网络的使用会导致面对面交流更加疏离。

结语

1、总体上看,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上的交流是一种浅层次交流,对其关系的进一步深入作用不大。交流的对象大部分是熟人,且亲密对象多于非亲密对象,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在熟人的信息橱窗中随意闲逛。尽管社交网络有与熟人保持联络和信息交流的技术可能性,但受制于社会因素的限制,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假设(1)不成立。

2、所有被调查用户都不同程度地表示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好友是通过社交网络结识,但大多数人的大多数好友还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好友。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友行为较为谨慎,将近80%的被调查用户表示,不会主动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而且也没有与陌生的好友进行实质上的交流,更不会与其进行线下交流。也就是说大学生通过社交网络“被建构”了一种人际关系网,但他们与这个网中的绝大多数人的交流非常少。这种关系停留在表面,更没有现实的互动,网上的关系也就停留于网上。假设(2)也不成立。

3、社交网络解构了传统的好友交流群,通过“好友”的批量化生产,重新建构了一种巨大的聚合圈。社交网络导致人际关系的异化,用户既是这一社交网络产业链上的工人,也是通过这一产业链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打包消费,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面化、符号化。 “好友”仅剩下一个符号,一个躯壳,它可以被任意的编码解码,甚至解读。所以,它没有为人际交流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入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参考文献

①张楠、钱艳丽,《SNS网络社区的出现及走红——以校内网为代表》,《今日南国》,2009(3)

②孟盈,《疏离还是拓展——网络社会初级群体社会关系分析》,《暨南大学学报》,2010(2)

③王方,《大学生QQ交往行为的特点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