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基础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护理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护理基础

篇1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进展,老年病人的比例不断增加,这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些年,老年医学已经渐渐兴起。人的衰老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开始萎缩退化。老年人易患各种疾病其临床表现又常不典型,往往是一种症状掩盖另一种症状,并发症多,病程长,康复较缓慢,往往会威胁老年人的生命,所以,对老年患者在治疗上要尽早确诊,用药要及时准确。在护理上除技术操作熟练过硬,密切观察病情外,加强基础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

心理护理:老年病人心理状态与成年人不一样,很多老年人性情比较怪癖,固执烦躁,对周围事物反应比较迟钝,容易激动,不配合,因此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我们要从言谈举止和服务质量入手,与老年人做好心理沟通,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过程,给予安慰,对疾病的治疗上表示出信心,增加其安全感,使老人对疾病的治疗有足够的信心。

饮食与营养:老年病人消化功能减弱,胃肠功能紊乱,一般给予易消化高营养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以增加心脏负担,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心、脑、肝、肾等)。鼓励老人多吃一些新鲜水果、绿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可以适量吃一些粗纤维食物,每天要多饮水。要依据老年人所患的疾病不同而选择其不同的饮食,如心血管病人主食要量少,不宜过多,过于细腻。高血压、肾病患者要控制钠盐的摄入。禁烟、酒,不宜饮浓茶、咖啡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防便秘。

做好口腔护理: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要每天刷牙,刷牙的最好时间是进食后的半小时内,这样,不仅可以使口气清新,还可以防止食物残渣为牙齿表面的细菌提供营养。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护士每天要做两次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加强日常生活护理:因老年人营养吸收力差,消化功能减弱,尤其对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发生褥疮,除按常规的医疗,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清洁及时清理分泌物,保持床铺平整无残渣,骨隆突部位用50%的酒精按摩,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各种合并症,协助患者进食,洗脸和排便更是每日必需的。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衰退,且患多种疾病,因此其用药过程也较为复杂,用量多,种类多,发生副作用多,给药必须慎重,口服药要看着病人服下,老年人体质虚弱易出现输液反应,需严密观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弱,脑组织细胞供血不足,易打瞌睡,精神不足,睡眠质量差,这样要注意减少影响睡眠的不良因素,环境要肃静,空气清新。同时要劝其少饮酒,少喝浓茶、咖啡,少吸烟。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使其精力充沛,促进康复。

指导老年人进行适度运动和体能训练:老年人因体质衰弱应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因为久坐不动对于身体的危害更大。这类老人应选择幅度较小、与自己身体相适应的运动方式,如慢走代替跑步或健身操等,每次运动时间30~60分钟,每周3~5次,不宜过于剧烈。对体质较好的老年人,重量训练对减缓骨质流失,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器官功能都会起到积极作用,老年人应选择轻量、安全的重量训练,如举小沙袋,握小杠铃,拉轻型弹簧等,每次锻炼时间不要过长。

篇2

关键词:竞赛;教学;老年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518-01

《老年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老年医学中的一个学科,同时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本课程属于护理学专业中临床阶段中的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基本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快速发现与判断问题并能够以娴熟的技能迅速解决问题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目前普遍的老年护理教学方式单调乏味甚至僵化,为提升教学质量,我们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我们努力摆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位置。教师主导地位的核心在于“导”,是拨开迷雾见青天的点拨,而不是“灌输”。要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必须从独立思考开始。提倡理解记忆,把知识学活,能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反对死记硬背。因此适当增加课堂趣味性,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而要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巧妙的运用竞赛中的快乐、成功等积极因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老年护理小组竞赛教学法是指学生每6-10人为一小组,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分组讨论,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书本、网络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选代表进行回答,最后优胜组给与加平时成绩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和兴趣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协作能力,进而帮助其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可以根据教学过程做如下教学设计。

1竞赛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预习工作

此种方法重点在开学初第一次课,此时学生才从家到学校,身心还未完全进入学习状态,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会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学起来没劲,产生对本门课程的抗拒厌学心理。通过抢答竞赛,可让学生在刺激、愉悦的状态下对本门课程性质有所了解,对内容进行预习,并对今后的课堂配合做好铺垫,使学生心理上喜欢本门课程。

例如:开学第一次课,教师先作自我介绍,将课堂性质等讲解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后,教师提问:“人老后有什么样的变化?请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进行简单回答”,然后学生讨论,接下来学生代表开始抢答。抢答时可以回答若干内容,要求不能重复前面同学内容,若重复一次原谅,重复两次不予计分,重复三次倒扣一分。每抢答答对一次小组记一分。抢答结束后以小组分数最高者其小组成员各加平时成绩一分。

2竞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掌握课堂重点、难点

此种方法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多次应用。通过小组竞赛方式,学生能在愉悦的心情下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分析、应用,轻松的将课堂重、难点进行掌握。

例如:针对健康老龄化各项评估指标这一内容,教师先按传统教学方式讲解其知识点,然后给出一个地区的具体数据,学生分组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展示其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分析其结果。以讨论结果正确,并且分析详细得当组给予加平时成绩一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组或多组加分)。

3竞赛练习,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掌握

此种方法可在每章结束时或者学期末时使用。主要应用于课堂内容复习,通过小组竞赛方式,学生能自主进行提前复习,各章知识点进行掌握,避免出现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例如:针对老年人认知与感知的护理这一章节,当本章节结束时,教师给出一个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应用本章所学对其进行评估、护理和健康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将讨论结果由小组代表上台进行讲述。其他小组代表和教师对其表述内容进行评分,取平均分为该小组得分。最后优胜组给予加平时成绩二分。

4小组竞赛教学法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4.1本种教学方法适合小班学习,班级人数不超过60人。分组时根据教室实际座位安排,以方便学生讨论为宜。由学生自行挑选小组代表。一旦小组成员确定,可一学期中固定小组成员,避免出现每次分组浪费时间、以及小组成员缺乏默契和归宿感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4.2竞赛导入最好只在开学初应用一次,次数增加会使学生缺乏抢答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倦感。

4.3用于竞赛的案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且不宜太过复杂,否则课堂时间难以把握。

4.4所加平时成绩可根据具体学校情况进行调整。

4.5竞赛教学后要及时给予小结评价。教师应给予准确评价:评出胜负,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及时改正意见措施,这些工作也可由学生整体评议,但不管如何,应做到准确、公正、客观、全面,工作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竞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建萍.老年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化前珍.老年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 呼吸系统;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护理干预

一所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观察标准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 它的高低受到患者自身因素、疾病治疗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多层影响, 而且还与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医院内呼吸内科是出现院内感染症状最多的科室, 特别是呼吸内科中老年患者较多[1], 受到自身机体抵抗力低下以及疾病因素影响使其更加容易出现感染症状, 所以对其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就本院98例2011年1月~2013年2月就诊于本院呼吸科并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 观察其治疗效果, 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98例2011年1月~2013年2月就诊于本院呼吸内科并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9例, 其中观察组男28例, 女21例, 年龄21~78岁, 平均年龄(52.1±3.8)岁;院内感染出现的时间1~7 d, 平均时间(2.3±0.8)d。对照组男29例, 女20例, 年龄22~75岁, 平均年龄(51.4±3.1)岁;院内感染出现的时间1~8 d, 平均时间(2.4±0.5)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院内感染出现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取常规的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1. 2. 2 观察组 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 主要有:①加强具有高危发病因素人群的基础护理措施, 特别是有多种内科疾病并发的老年患者, 应对其实施保护性的隔离, 对于病房内的环境要做到经常打扫, 保持室内空气的通畅, 空气湿度要维持于50%~60%之间, 室内温度维持于22℃左右, 每天定时对病房进行30 min以上的消毒[2], 要保持室内处于低病原微生物的状态, 并且要做好病房患者的健康教育, 取得其充分配合, 保持环境卫生, 禁止随地吐痰, 做好个人的卫生, 对于被污染的衣服或者被褥要做到及时的更换, 对于患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 还有嘱咐其家属做好患者的营养补充措施, 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抵御外界病毒的入侵, 更快恢复健康。②在使用抗菌药物时, 临床医师应在血常规以及血培养或者痰培养的指导下进行, 护理人员要遵循医嘱进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在进行健康宣教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知识, 明确给药的剂量以及时间、次数, 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甚至是误用的情况出现。其次应当依据痰培养的结果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若使用的是广谱抗生素, 则要避免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使用, 避免出现耐药性。可以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 适当对药物进行调整[3]。③对于呼吸系统感染的特性, 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 这些措施包括控制院内人员的流动、限制陪护家属的人数、探访的时间等, 同时要做好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 预防交叉感染的出现, 在传播途径上予以阻断。

1. 3 观察指标及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标准如下:治愈:患者的感染症状得到了彻底的控制, 原发病的治疗没有受到影响, 没有超过预计的治疗时间, 康复出院;有效:院内感染症状基本得到控制, 原发病的治疗没有受到影响, 但是住院时间比预计时间略为延迟;无效:院内感染的症状基本没有得到缓解, 甚至加重, 对原发病的治疗造成了十分大的影响, 住院时间延长。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采用SPSS14.0的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 1 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性的护理后, 治愈16例, 有效26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85.71%, 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后, 治愈12例, 有效19例, 无效18例, 总有效率为63.27%,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3.56±1.54)d, 住院时间(7.46±1.53)d, 护理满意度为97.8%, 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5.25±1.84)d, 住院时间(11.29±1.25)d, 护理满意度为78.4%, 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导致的:老年人本身的生理开始退化, 肺功能下降, 残气量上升, 用力肺活量以及最大的呼吸流量也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下降, 且其呼吸道内的黏液纤毛运动也不断变弱, 有效的咳嗽反射及其呼吸道的免疫防御功能也相应减弱, 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其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且老年患者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各器官的疾病, 这也是呼吸系统出现感染的重要诱因[4]。

所以在对老年院内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 要注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 使其气道扩展, 加强老年患者腹肌的锻炼, 增加其肺活量, 增强有效咳嗽。同时要做好病房的环境卫生, 避免外界环境的不利因素以及做好患者本身的卫生, 特别是口腔的清洁, 减少口腔内的细菌, 避免其下行至呼吸道出现感染, 如果患者痰液较多, 可以采取雾化吸入的方法使其稀释, 便于呼吸道的分泌物更好排除[5], 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出现, 同时对于抗菌素的使用也要特别注意, 要根据痰液培养的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误用或者滥用, 对于老年患者, 在治疗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若出现病情变化应第一时间给予对症处理。

经过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后, 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上升, 且其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都明显缩短,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这些数据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侯桂霞.呼吸科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监测及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34):9-11.

[2] 张春梅.呼吸科病人院内感染护理对策分析.中外医疗, 2013, 32(19):177, 179.

[3] 张长梅.老年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36):209-210.

[4] 韩宝爱.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呼吸内科病人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护理研究, 2013, 27(18):1879-1880.

篇4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跟进式;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升高[1]。调查显示2007~200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且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68%[2]。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大,记忆力及听力下降、反应问题和行动迟缓、并发症多等特点,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特殊性。我们通过对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从我科出院的6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电话随访,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观察其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深刻体会到出院后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出院的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91例,女29例,平均年龄(74.5±8.9)岁,糖尿病病史2个月至40年。所有人员在身高、体重、腰围、吸烟及饮酒史、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1.2入选标准①诊断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思维正常、可以进行语言沟通、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重度感染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2方法

2.1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糖尿病知识宣教和出院指导。

2.2入、出院时分别由责任护士在询问患者后填写《糖尿病健康教育调查表》,了解患者对于糖尿病临床表现、自然进程、并发症预防、需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基础知识、血糖控制目标、营养治疗措施、体育锻炼原则、口腔和足部皮肤护理技巧、自我血糖监测方法及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胰岛素注射技术及合理使用、发生低血糖或急性应激情况的应对办法等问题的掌握情况。

2.3出院后要求患者每周至少监测1d5点血糖(空腹、三餐后及睡前),每月1次电话随访,由住院期间的护士长或总责任护士负责了解本月内患者的血糖、饮食、运动、用药及家庭支持等状况,完善上述调查表的同时,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问题,采取个体化教育及护理干预。每3个月1次强化指导,巩固相关糖尿病知识,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及护理指导。鼓励患者随时电话咨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于每个阶段性目标实现后,结合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对其进行鼓励,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增加依从性。

2.4提醒患者每3个月复查1次静脉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1年后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一起作为衡量出院后跟进式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

3结果

采用上述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1年后,所有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均大幅度提高,血糖水平控制良好。

4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根治方法,但是可以预防和控制[3]。糖尿病的控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治疗,而是系统的管理,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糖尿病控制是否成功的关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理解力、记忆力及动手能力均较差,性格又往往更固执,积极面对疾病和有效自我控制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并且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4]。因此,追踪随访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这类人群更为必要。

电话随访方便快捷,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更为适用。由患者住院期间的护士长或总责任护士负责每月1次的随访和每3个月1次的强化指导,能保证记录的连贯性与完整性,也更能根据每个老人的特点,及时发现问题,提供个体化的系统教育、辅导、纠错、督促及建议,帮助或指导患者就不同问题与相关医生、营养师及家属进行沟通解决。

我们在进行出院后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过程中,注意总结每个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性格、心理及疾病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指导。尽可能使用老年人熟悉的语言,重点突出,语速适中,热情讲解,耐心示教,反复强化,以使患者充分领会并熟练掌握受教内容。同时,努力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注重对患者每个阶段性进一步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和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后续治疗依从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获得医生、患者及家属的多重肯定。

参考文献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94-95.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纪立农,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3.

篇5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难度大,尤其是老年人因各种脏器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机体免疫功能和耐受性降低,易出现并发症,我科自2004年2月~2008年1月手术期积极处理,疾病恢复快,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58~84岁,平均71岁,病史最长20年,最短2个月,平均住院23天,随访最长1年,最短3个月。所患疾病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塌陷松动翻修术19例,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股骨颈陈旧性骨折7例,股骨头坏死3例(Ⅲ~Ⅳ期)强制性脊柱炎2例。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术前应详细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方法、优点,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主动与病人沟通给病人以关心理解和安慰。充分利用典型病例的作用,让病人之间互相沟通,成功病例现身说法给他们的心理护理带来积极的影响。形成良性循环,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减轻恐惧感,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

1.2 患者准备:协助做好各种必要的检查如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查好血型备血,做药敏试验。

1.3 练习:术前的康复锻炼是术后康复的基础,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要采取正确的。训练床上排便习惯,指导下肢肌锻炼方法,包括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关节活动训练、为防止肌肉萎缩须行股四头肌舒锁运动。绷紧腿部肌肉10秒后放松,再绷紧放松如此循环,每天(10-30)次,指导正确使用拐杖等一系列的训练程序,使37例病例都能很好配合训练。

2 术后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系统的了解患者全身状况,检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常规心电监护24小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增加血氧含量,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伤口渗血、引流量的颜色、性质和量,对肾功不全注意观察尿量,对糖尿病病人要定时测血糖、尿糖,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 根据医嘱精滴抗生素止血消肿药物以减少床上反应及组织水肿。

2.3 :术后平卧6小时,保持正确的髋关节轻度外展15°,两腿之间夹枕头。做到三防,一防:过度屈曲和伸直,术后在膝关节下垫一软垫;二防:防内旋,术后穿防旋鞋或下肢皮牵引,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三防:防内收,两下肢间放一软枕,肢体外展位,防健侧肢体近患肢而过度内收。正确的翻身方法:向术侧翻身时,应伸直术侧髋关节,保持旋转中立位;向健侧翻身时,也应伸直术侧髋关节,两腿之间加软枕,防止髋关节内收引起假体脱位,同时伸直同侧肢,以便用手掌脱位髋关节后方,防止髋关节内收引起假体脱位。

2.4 创口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避免创口内积血而致感染及术后血肿形成,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引流量少于50毫升/日拔除引流管,注意保持伤口敷料完整干净。

2.5 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术后伤口疼痛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老年病人长期卧床易出现三大并发症,应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持病房空气新鲜,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做深呼吸及扩胸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同时做好会阴处理,加强对骨突出部位的护理,预防褥疮发生,保持床铺平整、干燥,为防止便秘腹胀给病人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应少量多餐,增加粗纤维和水的含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同时加强营养,注意食物色、香、味,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遵医嘱使用支持疗法。

3康复训练

3.1 鼓励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一般术后第2天做收缩股四头肌、臀肌训练,使肌肉保持一定张力。

3.2 术后第3天做轻柔的髋关节屈伸动作,注意曲髋

3.3 抬臀动作一般在术后第5天完成,在完成此动作时应注意在膝下垫枕使髋屈曲(10-20°),护士的双手托住双侧髋关节防止动作完成的过程中出现髋关节的旋转。

3.4 患膝下垂摆动以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力,防止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

3.5 术后第七天开始①助力下直腿抬高30 持续10秒重复(20-30)次;②小腿床边摆和;③患髋外展,内收,后伸肌群的等长收缩;④加强床边转移,包括半坐~躺转移练习和坐~站的转换练习;⑤健腿支撑站立平衡;⑥步行:鼓励患者扶双拐行走或健腿支撑三点式步行;⑦术后3周继续加强患肢股四头肌渐进抗阻练习,站立位髋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加强步行训练从平行杆开始~步行器~扶双拐~扶单拐~多脚杖~扶手杖~弃杖[1]。

4 出院指导:嘱病人及家属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术后康复应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的三大原则,循序渐进由弱至强[2],做到不盘腿,不坐矮凳子,不过早过度负重,不跑步,跳跃和举重物。术后6个月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3个月平躺时,可在两腿之间夹枕头,3个月内防止髋关节屈曲90°,进一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加肌肉训练,正确使用步行架及拐杖,预防居家意外跌倒,上下楼梯时,坚持上楼时健侧先上,下楼时术侧先下的原则,恢复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定期复查。

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议政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先进的材料,精湛的技术只能结合及时的手术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3]。本组病历采用术前宣教,术后各种护理措施及指导性康复训练,有效地防治了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和长期卧床造成的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减少了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早日康复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施楚军,张莲春.康复训练程序在全髋关节置换病人中的应用,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28~29.

篇6

【关键词】 胃镜检查;食管异物;护理

Combination and Nursing through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dislodge operation by electronic gastroscope on aged man

WANG Shi-lian, LIANG Xiao-song, YI Jing-jun, ZHENG Wen-ling. Department of endoscope centr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Shantou University,Shantou,Guangdong 51504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bination and nursing through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dislodge operation by electronic gastroscope on aged man. Methods Give close combination and nursing on the 68 aged preoperation、in-op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who take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dislodge operation. Results 66 patients take out of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successfully without hemorrhea and perforation of oesophagus. One is perforation of oesophagus with a big fish bone, the other beats along with aorta pulsation in the middle of oesophagus with a sharp chicken bone both transfer to surgery. Conclusion It is convenient and effect to dislodge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by electronic gastroscope on aged. It is critical on preoperation overall preparation、in-opration skilled combination and post-operation close nursing

【Key words】

Gastroscopy;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Nursing

食管异物是耳鼻喉科门(急)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若不及时治疗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在常规硬管食管镜治疗过程中,不仅损伤大,且患者较痛苦[1]。本实验收集自2004年至今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经电子胃镜治疗的68例老年性食管异物患者,治疗效果满意,预后无明显不适,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60~83岁,平均69.2岁,就诊时间为波动在2 h~4 d之间,其中鱼骨鱼刺36例,鸡骨鸭骨19例,猪骨10例,义齿3例。异物分别位于食管第一生理狭窄58例(85.3%),第二狭窄4例(5.9%),第三狭窄6例(8.8%),6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咽下困难及吞咽疼痛等不适症状。

1.2 方法 采用Olympus GIFTYPE,XQ260型电子胃镜,准备鳄鱼钳、三爪钳、圈套器、网篮、透明帽等取异物工具。常规2%丁卡因咽部表面麻醉,不配合者进行异丙芬静脉麻醉。患者取左侧卧位,经胃镜活检管送入取异物器械取出异物,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护理。

1.3 结果 68例中顺利取出异物66例,成功率97.0%,无严重并发症。失败2例,其中1例为大片鱼刺嵌顿于食道下端并刺穿食道左右壁,另1例为尖锐鸡骨刺穿食道中段随主动脉搏动,此2例均转外科治疗。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了解病史及健康状况 了解有无高血压、心、肺、脑等慢性病,同时监测呼吸、血压及动态心电图,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血压降至正常后方可行异物取出术,心电图监测异常者,谨慎操作或不做,避免出现心脏骤停等意外。

2.1.2 重视检查前指导及心理护理 老年食管异物患者起病急,病情重,痛苦明显,对内镜检查、治疗缺乏了解,并身处陌生环境,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诉行内镜检查、治疗的必要性及胃镜下取出异物的全过程,并需要患者进行正确配合的方式方法,告知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会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在操作过程中用鼻子吸气,嘴呼气,嘱患者深呼吸,咬紧口垫,口腔内口水自然流出,避免吞咽及误吸造成呛咳,影响胃镜下治疗。

2.1.3 的应用及备齐器械 为了内镜下取出异物的顺利进行,减少咽喉反射,咽喉麻醉时间不少于10 min,询问患者有无麻药过敏史,以2%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予操作前10~15 min口服,起到表面麻醉、作用,服用药物后患者会有喉头麻木,说话不方便等不适,告诉患者为药物的正常作用,可减轻操作过程中的不适,使治疗更顺利。在麻醉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术前准备的充分与否,对异物取出是否成功至关重要,备齐术中可能需要的各类器材及附件,检查器械及附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2 术中护理

嘱患者松解腰带、衣领,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全身肌肉放松,置弯盘于口角旁,如有活动性假牙协助取出,上下牙齿张开并轻轻咬住口垫,告知患者缓慢深呼吸,操作时勿做吞咽动作,口中唾液自然流出。进镜后辨别异物与食管之间的关系,尽量显露异物,评估异物对食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根据异物形状,协助医生选择合适器械夹住异物并退镜。夹取异物时应用力适度,退出时应与医生退镜动作协调一致,根据食道蠕动情况缓慢退出。患者恶心呕吐明显,食管蠕动、收缩剧烈时禁止退镜,同时抓取的异物应尽量靠近内镜前端,防止异物与内镜“脱位”[2]。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如患者剧烈呕吐、喉头痉挛、出现屏气、口唇发绀等情况时,应暂停手术,立即氧气吸入,待症状缓解后再行治疗。

2.3 术后护理

2.3.1 监护生命体征 术后应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观察患者神志情况,有无呼吸困难、出血、晕厥等并发症,一旦出现上述应立即吸氧、止血、静脉补液等对症处理。

2.3.2 术后并发症指导 术后多数患者会有咽部疼痛或不适感,以及少量出血,休息或口服适量喉片,可以恢复,如出现呕血、便血、腹痛、腹胀等明显不适症状,或皮下气肿、腹部压痛等消化道穿孔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

2.3.3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12 h,无消化道穿孔征象即可渐进流质饮食或半流质。

2.3.4 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进餐时宜专心,不宜大声嬉笑,避免口含食物时说话,食物应充分咀嚼后再吞咽,出现异物嵌顿于食管时应及时就诊,切忌强行吞服饭团、蔬菜等以加重食管损伤,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3 讨论

老年人因视力欠佳、牙槽萎缩、咀嚼功能减退,口腔及咽喉黏膜感觉迟钝、反应差、易于误咽等因素,食道异物发病率较高,异物种类以尖锐异物多见[3],由于异物易嵌顿,在取出过程中易造成组织损伤,对嵌顿在食道内较长时间或边缘锐利的异物,需调整异物方向,使其长轴与食管顺行,设法夹住异物顶端,锐利边缘避开食管前壁避免退出时损伤主动脉。食管入口处最为狭窄,异物通过时应嘱患者头向后仰,使食管与口腔成一直线,以利异物能顺利通过,避免异物遇阻力脱落。

老年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循环系统疾患以及内分泌疾病,加之食道紧贴气管后,仅有一层较软的组织与气管相隔。当胃镜插入咽喉腔食管后,前端有可能压迫气管后纵隔,引起气道梗阻,出现缺氧症状,术前术中应严密观察心、肺功能,注意异物在钳取过程中有无黏膜损伤,出血等症状。如消化道已穿孔或异物过于锐利,体积较大,不要勉强内镜下取出,宜转外科治疗[4]。

内镜下老年人食道异物取出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此项治疗操作中,取出技术的方法及熟练程度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同时,围手术期的护理在手术过程起到重要作用[5]。护士在检查治疗过程中做好充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使患者以良好的状态配合医护人员,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使检查治疗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电子胃镜下老年人食道异物取出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褚金涛, 鞠婷婷.电视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的临床体会. 宁夏医学杂志, 2011, 4(33):323.

[2] 蔡文智, 智发朝. 消化内镜护理及技术. 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314.

[3] 曹金玲. 老年人食道异物66例临床分析. 河北医药, 2009, 8(31):1904-1905.

篇7

【关键词】 老年;缺血预适应;一氧化氮;二氮嗪

【摘要】 目的 探讨二氮嗪(dz)对经缺血预适应(ipc)后的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老年和青年wistar大鼠,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7组(每组8只):青年对照组、青年i/r组、青年ipc组、老年对照组、老年i/r组、老年ipc组、老年dz组。对照组全心灌流90 min。i/r组心脏灌流30 min后,缺血30 min,再复灌30 min。ipc组灌流10 min,经2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后,缺血30 min,再复灌30 min。dz组灌流10 min,给予含dz(100 μmol/l)的kh液灌注20 min,余同ipc组。比较各组复灌30 min后心排血量(co)、左室发展压 (lv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 (±dp/dtmax) 的恢复率;检测缺血前及复灌30min后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 (ck) 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和心肌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的含量。结果 青年大鼠中,ipc组与i/r组比较,ck生成明显减少,no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增加,co、lvdp、+dp/dtmax、dp/dtmax恢复率明显增加(p<0.01)。wWw.133229.cOM而在老年大鼠中,ipc组与i/r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z组与i/r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或p<0.01)。结论 ipc对老年大鼠i/r心肌保护作用减弱,其机制可能与no信号通路表达受抑制有关,dz可恢复ipc对老年大鼠i/r心肌保护作用。

【关键词】 老年;缺血预适应;一氧化氮;二氮嗪

murry等〔1〕首次提出心肌缺血预适应(ipc)的观点,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是迄今为止最强的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但目前ipc对于老年大鼠心肌的作用如何观点不一致〔2〕,临床上也缺乏合理、有效的保护,所以该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本文前期研究〔3〕表明,二氮嗪(dz)预处理可以产生与ipc近似的心肌保护作用;ipc对老年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减弱〔4〕。而dz对老年大鼠心肌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给予dz干预措施,探讨dz干预对老年大鼠经ipc后心肌的影响,以探讨老年大鼠ipc作用减弱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品与试剂

dz(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赛德维康医药研究院惠赠)。肌酸激酶 (ck)试剂盒 (beckman),一氧化氮(no)试剂盒、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试剂盒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心功能检测采用biopac 16导生理记录仪(cbi8000,us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beckman)。

1.1.2 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

麻醉采用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 (5 mg/kg),开胸前5min腹腔注射肝素500 u/kg,开胸后迅速取出心脏,置于4℃改良krebshenseleit (kh) 液中洗净血液,迅速转移、固定于langendorff灌流装置。结扎双侧肺静脉,以改良kh液行常规恒压 (80 mmhg) 灌流。改良kh 液成分 (mmol/l ):氯化钠118.0、氯化钾14.7、磷酸钾1.2、硫酸镁1.2、碳酸氢钠25.0、氯化钙1.25、葡萄糖10.0,ph 7.3~7.4,以95% o2~5% co2饱和,维持灌流液温度37℃。缺血再灌注(i/r)组心脏平衡灌流30 min后,缺血30 min,再复灌30 min。ipc组心脏平衡灌流10 min,经2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后,缺血30 min,再复灌30 min。dz组心脏平衡灌流10 min,给予含dz(100 μmol/l)的kh液灌注20 min,余同ipc组。对照组全心灌流90 min,不做任何处理。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wistar大鼠56只(购自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其中21~23月龄(老年鼠)24只和4~5月龄(青年鼠)32只。分为7组(每组8只):青年对照组、青年i/r组、青年ipc组、老年对照组、老年i/r组、老年ipc组、老年dz组。

1.2.2 左心功能恢复率

切开左心耳,将充水乳胶囊由此插入至左心室,囊内压力经特氟纶管传递至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换能器输入biopac 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缺血前的左室发展压 (lv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主动脉流量 (af) 和冠脉流量 (cf) 分别通过收集主动脉和冠脉流出液来获得,并计算心排血量 (co=af+cf) 作为正常对照,复灌30min后再次记录以上指标,并与心脏缺血前值进行比较。心功能恢复率以复灌后相对应缺血前对照值的百分率表示,即变化的百分率(%) = 复灌后值/缺血前值×100%。

1.2.3 冠脉流出液ck活性

取缺氧前和复灌30 min后的冠脉流出液,12 h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的活性,按使用说明书操作。

1.2.4 冠脉流出液no含量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应用721型分光光度计于波长530 nm处测量上清吸光度,据吸光度大小计算no含量,结果用每克匀浆蛋白中μmol数(μmol/gprot)表示。

1.2.5 心肌组织中mda、sod含量

取0.5 g心室肌制成10%组织匀浆,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具体操作步骤按mda 和sod 测试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 左心功能恢复率

各组缺血前基础值经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青年大鼠中,ipc组的co、lvdp、+dp/dtmax、dp/dtmax恢复率均优于i/r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老年大鼠中,ipc组与i/r组比较,左心功能恢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dz组与i/r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2.2 冠脉流出液ck活性的变化

各组缺血前基础值经方差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大鼠中,ipc组ck活性与i/r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在老年大鼠中,ipc组与i/r组ck活性比较无明显降低(p>0.05),而dz组与i/r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2.3 冠脉流出液no含量变化

青年大鼠中,ipc组与i/r组比较,no含量明显增加(p<0.01)。在老年大鼠中,ipc组与i/r组比较no含量无明显增加(p>0.05),而dz组与i/r组比较,no含量明显增加(p<0.01)。见表2。

2.4 心肌组织中mda、sod含量的变化

青年大鼠中,ipc组与i/r组比较,mda活性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增加(p<0.01)。在老年大鼠中,ipc组与i/r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dz组与i/r组比较,mda活性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明显增加(p<0.01)。见表2。表1 左心功能恢复率表2 冠脉流出液中ck活性和心肌组织中mda、sod含量

3 讨 论

心肌i/r的重要机制是氧自由基损伤和钙超载学说,i/r发生后,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抗氧化系统失去动态平衡,氧自由基清除系统受到损伤,sod等活性下降,细胞内钙超负荷以致细胞膜受损,氧自由基生成增多,而氧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可使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产生增加,加重细胞损伤、心肌细胞肿胀、线粒体产能障碍〔5〕。心肌组织中mda升高,sod活性下降常用来衡量细胞损伤的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ipc使青年大鼠经i/r后的心肌损伤明显减轻,表现为冠脉流出液ck生成明显减少,心肌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增加,左心功能恢复率明显增加。而在老年大鼠中,ipc未使i/r后的心肌损伤减轻,而dz干预使i/r后的老年大鼠心肌损伤减轻。提示ipc对青年大鼠有抗再灌注损伤作用,可以降低心肌酶活性,改善再灌注期间的心功能,促进心功能的恢复,还能提高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从而抑制氧自由基介导的心肌细胞损害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同等条件的ipc对老年大鼠i/r心肌无明显的保护作用,dz可以恢复ipc对老年大鼠i/r心肌的保护作用。

本研究还观察到青年大鼠中,ipc组与i/r组比较,no含量明显增加。在老年大鼠中,ipc组与i/r组比较no含量无明显增加,而dz组与i/r组比较,no含量明显增加。no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了心肌肥大、心肌细胞凋亡、i/r以及ipc等过程,在调节心脏功能中起重要作用〔6〕。因此推测ipc对老年大鼠i/r心肌保护作用减弱,其机制可能与no信号通路表达受抑制有关,缺血前给予dz干预可能激活no信号通路,继而恢复ipc对老年大鼠i/r心肌的保护作用。

ipc信号传导途径机制即触发物质中介物质效应物质已被人们所接受〔7〕。既往研究〔3〕表明,ipc对心肌线粒体有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线粒体辅激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激活及高表达有关。pgc1α的表达主要表达于耗氧较多且能量需求较高的器官和组织,如心、骨骼肌、棕色脂肪组织、肾、肝、脑等,在适应性产热、线粒体生成、脂肪酸β氧化及肝糖异生均有重要作用〔8〕。stpierre等〔9〕发现,在心肌细胞中体内pgc1α强表达可激活线粒体生物合成、氧化磷酸化及呼吸作用。leone等〔10〕证实,敲除pgc1α的裸鼠,其体内组织中氧化代谢功能有明显的缺陷,心肌收缩功能下降,还观察到心率异常及左心室功能受损。这些研究均表明pgc1α在心肌细胞中能量内环境平衡是必需的。pgc1α与心脏的能量代谢以及与心脏能量代谢紊乱所致病变的关联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11〕。近来研究〔12〕证实,no可通过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信号途径提供棕色脂肪细胞中pgc1α的表达,进而促进线粒体的生物合成,但no在心肌细胞中是否具有同样作用还不清楚。no还可通过调节兴奋收缩耦联和线粒体呼吸直接调节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13〕。最近的研究认为,线粒体自身也存在no合酶,可产生no,也提示了no在调节线粒体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14〕。不同的代谢通路中,pgc1α上游受不同蛋白或其他信号分子作用,下游又能作用于其他的转录因子及rna 加工因子。推测no可能是心肌细胞pgc1α的上游信号物质,参与dz心肌保护机制的触发过程,pgc1α激活后与线粒体一系列受体结合,并与其他信号转导通路产生交叉作用,激活线粒体呼吸链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而老年心肌细胞no信号通路表达受抑制,进而影响pgc1α的表达,使ipc对老年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减弱,而dz干预可能使老年大鼠心肌线粒体敏感性钾通道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或通过其他机制提高老年心肌对ipc的敏感性,从而恢复ipc对老年大鼠i/r心肌保护作用。至于其中的具体机制及相互联系尚需进一步实验证实。

【参考文献】

1 murry ce,jennings rb,reimer ka.preconditioning with ischemia:a delay of lethal cell injury in ischemic myocardium〔j〕.circulation,1986;74(5):112436.

2 juhaszova m,rabuel c,zovov db,el al.protection in the aged heart:preventing the heartbreak of old age〔j〕? cardiovasc res,2005;66(2):23344.

3 韩劲松,阎德民,汪曾炜,等.缺血及二氮嗪预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8):5558.

4 韩劲松,汪曾炜,朱洪玉.缺血预适应对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9;16(5):3804.

5 bandyopadhyay d,chatopadyay a,ghosh g,et al.oxidative stressinduced ischemic heart disease:protection by antioxidants〔j〕.curr med chem,2004;11(3):36987.

6 brown gc,borutaite v.nitric oxide and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in the heart〔j〕.cardiovasc res,2007;75(2):28390.

7 murphy e.primary and secondary signaling pathways in early preconditioning that converge on the mitochondria to produce cardioprotection〔j〕. circ res,2004;94(1):716.

8 puigserver p,spiegelman bm.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 1α (pgc1α):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and metabolic regulator〔j〕.endocr rev,2003;24(1):7890.

9 stpierre j,lin j,krauss s,et al.biogenergetic analysis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s 1 alpha and 1 beta (pgc1 alpha and pgc1 beta) in muscle cells〔j〕.j biol chem,2003;278(29):26597603.

10 leone tc,lehman jj,finck bn,et al.pgc1 alpha deficiency causes multisystem energy metabolic derangements:muscle dysfunction,abnormal weight control and hepatic steatosis〔j〕.plos biol,2005;3(4):101.

11 van den bosch bj,van den burg cm,schoonderwoerd k,et al.reginal absence of mitochondria causing energy depletion in the myocardium of muscle lim protein knockout mice〔j〕.cardiovasc res,2005;65(2):4118.

12 nisoli e,clementi e,paolucci c,et al.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in mammals:the role of endogenous nitric oxide〔j〕.science,2003;299(5608):8969.

篇8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12亿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全国人口净增长约1000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2亿的国家。按照专家预测,大约再过20年左右,中国老年人口就将突破3.5亿,此后一直到2100年都不会再低于这个数字。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社会负担加重;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跟不上老年人的需要;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以及生活服务的需求大大超过其他人。高职护理院校作为我国医护类教育事业的一份子,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的任务,因此为了积极营造健康老龄化的条件和环境,我们高职院校要扩大护理教育规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加强老年护理教育,加快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紧张的状况,适应老年护理市场的需求。

一、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培养

老年护理强调如何维持老年人的健康状态,促进老年人自我护理的能力,同时提供优质的护理措施,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最直接的援助和支持。因此我们还需要培养以老年专科护理技能为首的12项专业能力:老年专科护理技能,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的能力,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见潜在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老年人健康评估能力,自我防护能力,针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及电话咨询的能力,应用计算机建立健康档案的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调研与科研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仁爱之心,热爱护理事业,遵守法律法规,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要,能按照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老年保健等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

二、老年护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在护理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和专业培养目标,在引进国际护理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职生源特点,经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我院校构建与国际护理理念接轨、体现护理特色的“三线并进、三能合一”的课程体系。

1、“三线”的平台为职业道德、人文知识和护理礼仪与人际沟能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公共基础课程;2、纵向并进的“三线”:(1)职业知识线:按学生认知规律与后续发展,设置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或专业特色、专业拓展等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健康评估、基础护理技术、成人护理一、成人护理二、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等。(2)职业能力线:遵循学生职业成长的规律,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技能训练由单项到综合、从校内仿真实训到医院实习,形成“通用护理能力、专科护理能力和综合护理能力”逐渐递进,最终达成护理职业综合能力,实现“三能合一”。(3)职业素质线:通过课内加强护理人文课程比重、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医院文化熏陶、职业认知、5.12护士节系列活动、社区服务、社团活动、自愿者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将护理人文精神、职业素质的养成渗透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评价与实施

基于院校深度融合的育人机制,以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护理人才为目标,确立了“重人文素质、厚专业知识、强职业能力、精技能应用”的人才培养观,构建了“德能并进”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创新了“院校融通、做学教一体、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护理系2013年开始招收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学生,本专业的学生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三线三能”课程体系基础上,以对接临床老年护理工作程序为导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实施“做、学、教”一体的教学模式,明确了老年护理专业能力要求,达到了“通用护理能力、老年护理能力和综合护理能力”的逐渐递进,最终使学生达成护理职业综合能力和老年护理能力,实现“三能合一”。

四、前景展望

篇9

关键词:老年;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

    随着社会的老年化,近年来老年性疾病患者在所有疾病患者中占了较大比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老年感染性疾病之一。由于老年患者生理机能下降,呼吸道感染可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对老年患者而言,除了有效的治疗外,全面综合的护理对促进其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为了探讨全面综合护理对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康复的效果,文章对湖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1年7月间入院的45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护理,现将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7月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45例。其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62~84岁,平均70.3岁。老年患者中17例(37.78%)肺炎,19例(42.22%)慢性支气管炎,9例(20.00%)支气管扩张;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脓痰等。

1.2  研究方法:分析45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研究要求设计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护理观察报告,指定专门人员对报告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与记录,主要内容有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治疗手段、护理方法、护理效果等。统计所有数据并分析结果。

1.3  护理措施:对所有老年患者采取的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个性化心理护理(帮助老年患者疏导心理障碍)、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专业的呼吸道护理(雾化吸入护理,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健康宣教、用药护理、生活护理(对患者饮食、活动等方面进行指导,做好患者口腔护理工作,维持病区及病房的卫生、定期消毒)。护理效果按显效、有效、无效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5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经过全面综合护理后,依据《护理学基础》判定护理效果[1]。其中显效31例(68.89%),有效11例(24.44%),无效3例(6.67%)。总有效率(即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93.33%,与无效率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老年感染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呼吸系统的形态将发生改变,肺功能、免疫功能降低使老年人易受致病菌的侵害,成为呼吸道感染的易感人群[2]。研究发现,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形态发生改变(如鼻黏膜萎缩,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少,支气管腔狭窄,气管壁、肺壁弹性下降,保护性咳嗽减少,呼吸肌退行性变等)将有利于细菌寄生。

    由于老年人呼吸系统发生改变,因此在治疗时必须给予人性化的全面的综合的护理措施。文章对我院2011年1月~2011年7月入院的45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全面综合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良好,总有效率达93.33%。本次研究数据表明我院对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的护理方法有效高,对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对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全面综合护理措施主要有:①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老年患者基础疾病的病情发展,警惕其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对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防止生命体征不稳定而危及患者生命;②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人焦虑、紧张、恐惧、孤僻等心理障碍实施个性化的心理疏通。心理护理时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与老年患者多交流,向老年患者讲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护知识,同时在精神上鼓励老年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在精神上给予关怀,运用温和的语言,对患者的疑问热心、耐心地解答;对性格偏执的老年患者,采取冷静的态度耐心诱导与劝解,防止引起患者情绪波动,影响治疗;③进行专业的呼吸道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实施雾化吸入护理;指导老年患者有效咳嗽即以腹式呼吸为基础,让患者在深吸气呼气结束前进行咳嗽;对雾化吸入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对无力咳痰患者给予吸痰[3];④给予生活护理,指导老年患者的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软质食物为主,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与Vit C;根据老年患者肺部啰音等情况给予合理的指导,啰音位于肺上叶则采取半卧位,位于肺中叶采取仰卧位,位于肺下叶采取俯卧位。

    综上所述,老年呼吸道感染除进行积极治疗,还应给予全面综合护理。本文研究表明,对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有效地综合护理措施能显著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崔  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6.

篇10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老年护理

论文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显示,2002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已经占到了总人口数的7%,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量老年人的出现,不仅仅需要保障其生活来源,也对老年人的护理提出了要求,文章针对老年护理保障体系建设进行简要阐述。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以下几点不利因素。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积累少,底子薄,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承受能力比较差。其次,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2998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0.46%,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810万,约占总人口的6.96% 02005年,我国总人口数达到了130756万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的7.7%。预计,到20巧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再次,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的养老保障水平不一样。在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老年人口的晚年生活质量较高,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多,政府能够拿出更多资源对老年人加以照顾。反之,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政府把更多的资源用在建设上面,而对老年人的照顾不够。另外,城乡二元经济的特点,使得城乡的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上面也存在较大的不平衡。

2、我国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建立老年护理保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原来的养老保险长期只覆盖国有企事业单位,而其他人员覆盖率较小的传统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降低了保障门槛,将更多的人员纳入养老保险范围。

但是,这仅仅是指的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得到了保障,而没有包括老年人的生活护理。老年人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以及自身体质的下降,患病并需得到护理的机会不断增多,老年人对长期护理的依赖性日益显现。

3、国外老年护理保险经验介绍

90年代,随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同时日本的保障费又不断增多,加上高龄者的服务体系一直是在金额不足的公费支出下运行,所以,发扬社会互助精神,建立起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以满足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对护理的需求成为了日本建设老年护理保险的主要政策。日本将医疗领域的老年护理和福利领域的老年福利合并,颁布了《护理保险法》并于2000年4月开始实施。这部法律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年轻人对老年人以及老年人之间的相互支持等多种途径来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并减少医疗费用浪费等问题。这部法律旨在针对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和老年护理需要不断增长的问题,重新调整政府、老年人、年轻人和相关的老年服务部在老年护理中的权责。

4、建设我国社会老年护理保险体系的具体建议

①以社区为基础护理平台,搭建老年护理服务网络。目前,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构建就是以社区为基础单位来开展的。而未来社会保险的发展方向,也是以社区为基础服务单位构建。投保人的工作单位只负有缴费义务。所以,开展老年护理保险也应该以社区为基础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社会保障体系,节约国家资源。

②以现有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为依托,实行养老保险与护理保险双险联保。我国养老保险范围已经基本覆盖了我城镇企业职工,部分覆盖了城市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少部分农村人口。并且保险范围尚在继续扩大中。直接利用现有养老保险体系来开展老年护理保险工作,免去了重新宣传、建立老年护理保险体系的工作,节约了现有资源,并且直接使保险覆盖率达到了现有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