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思维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营造教学情景,激发创新欲望
创新活动需要创新动机来激发和维持。创新动机将直接决定个体从事创新活动的期待,进而影响其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孩子的创新欲望,促进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选择配乐朗诵,教师随着悲惨的乐曲声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多么渴望有火炉烤鹅、有圣诞树的情景。这样,学生从中体会作者幸福的心情。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往往跃跃欲试,情绪十分高涨。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课文的内容时,教师用简笔画再现情境。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尝试的欲望。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再配乐曲让学生练习朗诵这篇课文,学生哪能不乐在其中,尽情地表现自己呢?
二、鼓励质疑问难,开发创新潜能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只有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顺其童心、投其所好"从而引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教学中可实行"质疑前置,解疑穿全过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提问中唱主角,并引导学生解疑,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书到用时方恨少,辨认常使思路清。"教学时,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必然萌生,创新潜能必然得到开发。
三、引导丰富想像,诱发创新灵感
想像能力可以弥补和突破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化无为有,化实为虚,使他们在想像的广阔天地中找到闪烁着创意的亮点。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丰富的想像是创造的翅膀。创新灵感的产生离不开想像。《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身的生活体验,展开丰富、大胆的想像。例如《我的战友》一课插图描绘了烈火烧身的情景。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的动作、神态想像他内心想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想?还可以让学生想像一下,出现什么奇迹,就可以得救了?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依靠平时生活储存的表象,从图中的静止到变化,从外表到内心,从画内到画外进行创造想像,创造灵感得到诱发。再利用挂图、插图、投影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这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学中不仅可以利用图再现情景,而注重给静止的画面增添动的感觉,让学生静中看到动,从有限的画面看到无限的画面外,由于特定的情境中,学生有了思维活动和依托,就可以展开想像激发创新。
四、激励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篇2
一、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教学氛围
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创新精神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观,理顺师生关系,使课堂成为一个真正宽松自如、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天地。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平等性原则。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保持师生心理互动、情感交融、思维碰撞。(2)民主性原则。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不民主倾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允许学生有错就改。(3)动力性原则。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策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内部的创新动力和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是适宜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表现呢?科学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心里自有是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凡是实现和保障受教育者心理安全和心里自有的环境就是适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环境。自由、安全、民主、合作、和谐、相互尊重的气氛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例如,微笑代表着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我不讨厌你”或“喜欢你”的具体表现,微笑常能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状况,是师生关系的剂。微笑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步骤,点头表示你接纳对方,是一种鼓励,一种肯定。学生看到教师对自己点头,常会受宠若惊,对教师倍感亲切,对自己充满信心。专心是一种专注行为的表现,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专注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鼓励他们自由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是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表现。倾听也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人与人的相处上,可以发挥很大的力量。听,可以减轻双方的紧张与压力,因为不管是一个多么狂躁、愤怒或冲动的场面,当一方专心倾听的时候,整个气氛便已被缓和了。“微笑、点头、专注、倾听”树立了新的师生观,即转变了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了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使学生的思维多向发散,思辨能力回旋喷涌,学习环境。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动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索,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的东西。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
对一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性思维时无须处于防范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导者”转变为“服务者”,作为班级“特殊”的一员参加学生的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通过自己艺术化的服务,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气氛,创造一种心灵放松、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真实的自我从面具后面走出来,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从而建立起能培养和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因此,教师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一种自然、亲切、真实感。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借助多媒体演示几只猴子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梯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开始让学生仔细观察、接着猜测谁跑最快,然后媒体演示赛跑过程。结束时,让学生讨论为何骑圆形轮子的猴子跑第一?使学生弄清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乐于创新。
教学中还可以联系实际解决简单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得越强烈,就越能对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就越能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尝试、创新的空间,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在“尝试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只有对已有的经验及表象进行加工、提炼或空间想象,才能悟出新的见解。因此,“尝试训练”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尝试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设计如下的练习:当你看到“π”时,你想到了什么?(“π”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一个无限循环小数,取两位小数时约是3.14……)从C=πd中,你想到什么?(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圆的周长是半径的2π倍,直径是周长的1/2π)这样的“尝试训练”,从已学过的知识出发,进行两项思维训练,触发了学生思维的活动,沟通了圆的半径、直径、圆周率、周长之间的关系,是学生从思维训练中发现利用周长半径,利用周长求直径的规律,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尝试训练”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创新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尝试训练”是进行新课的延续,为此,教师应努力发掘问题的多向性,解决问题的多发性,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思路,让学生在求异思维中进一步了解事物。
3.开放性的训练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尝试训练”作为进行新课的延伸和发展阶段,要重视利用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探索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要给学生思考、探索发现的机会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篇4
一、营造良好氛围,创造创新思维
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教育需要的决不是压制。在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间平等、民主的交流,是一切成功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树立真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尽可能满足学生心理上的合理要求。例如在数学课上,学生有时要求不按照固定的小组进行讨论,和谁讨论可由他们自己选择;作业不要总留同一层次的,让他们有选择地完成作业量;多给他们一些思考、实践的机会;多制造一些老师与学生对抗的机会等。对于这些要求我都一一答应,并按照要求做了。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尊重了学生的劳动,使学生对我产生了亲近感、信任感,从而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从没有过多地批评和指责,而是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宽容他们,允许他们在学习中出现尝试性错误,明确这是通向成功的前奏,给他们以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
只有在这种和谐、民主、愉快的氛围中,才能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例如,我在教学“数的意义”时,讲到“自然数都是整数”,有部分学生提出:“那整数就是自然数吗?”对于这部分完整的知识必须到初中才能学到。正当我想的一刹那,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整数除了自然数外,还有其他的自数。”虽然这位学生不完全正确,但已为我作了一个很好的回答。我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意见,并表扬他课外知识很丰富,同时也激起了其他学生的对知识的渴求。
二、创设课堂情境,诱导创新思维
1.创设动画情境。小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影、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d趣,他们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必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例如教学一年级加法应用题时,教师创设了这一个活生生的画面:河里有5只小鸭,游来了1只,现在有几只小鸭?后来又游来2只,河里一共有几只小鸭?这种情境的创设,变静为动,自然美丽,不需要讲解,学生就像看动画片一样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连加的意义,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存在着“大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元、角、分”时,创设这样一个模拟情境:“当你去商店买一元东西的时候,你是怎样付钱的?”学生通过个体的思考、小组的交流,对多种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了元、角、分的换算关系。在课的结束部分,创设一个模拟商店购物的情境,对所学知识得以检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创设故事情境。实践证明:带有生动有趣的、悬念性的故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快速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情感。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创设一个故事情境:“炎夏,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处农庄,庄主送给他们一个大西瓜。唐僧说:‘我把西瓜分成四块,一块是1/2。一块是1/10……’。嘴馋的八戒心想:‘10此2大,我要1/10那块’。”教师提问:“你们帮八戒想一想,他挑的那块西瓜是最大的吗?”问题刚一提出,学生的兴趣就非常浓厚,并且积极投入到思考中。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思维得以激发。
实践表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教材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适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策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升华发展。
三、精心设计障碍,促进创新思维
平坦无奇固然可使学生的学习比较轻松,但往往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因此,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开发其创造潜能,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巧妙地设计出一些学习上的“小障碍”,学生也乐意通过自身的尝试、探索、思考闯过这一道道“关口”。这精心设计的“小障碍”保持了学生思维的兴趣,逐步养成勤思,善思的习惯,萌发了其创新思维。例如:一次数学课应用题复习课上,我故意出了这样一道题:小明家最近养了一些非常可爱的兔子,其中白兔40只,灰兔50只。此题一出,就引来学生们的“非议”:不好解答的呀,少了一个问题吧!我就顺其自然要求给应用题提出问题并解答。一会儿的功夫,一步计算的,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百分数应用题的……一个不漏的都出现在这堂课上。
通过越过数学小障碍,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创造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述能力。这样一个个小小的数学“障碍”竞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又何不常常为学生设障引趣呢?
四、重视实践操作,发展创新思维
篇5
利用演变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1)演变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演变实验目的就是在原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改变实验器材的用途,以原有的器材实现不同的实验目标。演变实验目的,可以使实验的目的变得发散而多元化,即利用现有条件探索多方面的问题或者得出多种结论,实验目标的多元化,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寻求变异,不依常规,运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实验目的的改变,纠正了学习者“一个实验与一套器材一一对应”的定式观点,打破了学生思维中“先目的,后器材”的固有定势,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了一个双向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不但要适应由目的到器材的过程,同时还要努力由器材分别向不同的实验目标靠近,在思维的往返训练中,学生的思维复杂程度加深,从而使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例如:在做了初三物理《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一实验后,我引导学生继续讨论:利用现有器材还可完成哪些实验?学生根据现有器材,充分运用已有知识,努力搜集有关信息,提出不同的实验构想,并围绕实验目标进行验证,从而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结论:①利用控制变量法粗略研究欧姆定律;②测定小灯泡在一定状态下的电阻值;③定性研究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④研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实验目的的多元化,使实验更具有探索性。通过讨论和探索,学生的思维往返经历了由点到面的扩展,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同时得到了培养。
(2)演变实验器材,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在明确的实验目的下,要求学生灵活演变实验器材或者自主选择不同的器材,以达到同一实验的目的,不失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提供又一重要手段。学生运用已有的信息,思维的步骤从不同途径一步一步指向唯一的目标,朝着一个方向获得正确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实验器材的变化,使得实验原理、观察对象和观察方法也随之变化,这就促使学生必须更加谨慎地进行实验操作,倍加细致地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提高了学生观察的敏锐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在《密度》的总复习中,我设计了如下的开放性实验设计题:自选器材,设计一个“测定一实心木块的密度”的实验。在目的明确的前提下,学生系统搜集与密度有关的各种信息,大胆构建实验框架,自行选择实验器材,科学论证实验方法,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最后大多数同学都能从。①测质量、体积;②二次称重法称重、测浮力;③在已知密度的液体中悬浮等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训练,不仅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有了增强,思维变得更活跃、更规范化。实践证明,多途径的知识综合及全方位的实验观察,能使学生的集中思维和直觉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
(3)改进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由于教材、知识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中学物理实验的一些方法或步骤不十分科学严格,因此,教师本身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敢于质疑的态度,绝不能盲从于原有的实验方法。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质疑的环境,鼓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实验方法、实验步骤进行系统的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探索改进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要教会学生用全面、运动、发展的目光去看问题,联系初中物理的知识结构,分析实验原理及方法的局限性,学会辩证逻辑地思考问题,例如:在《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当探索流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部分同学测得的电流、电压值误差较大,这时,我们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综合电流的热效应知识及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得出通电时间不能太长的结论,同时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如在《焦耳定律》一章中研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关系时,让学生用发展的目光分析得出:倘若具有混联电路的知识,就能将两个实验合并,以简化实验和提高实验的精度的结论,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篇6
苏霍姆林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新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做了一下几点尝试。
一、 发挥求异思维,激发创新动机,发展创新想象。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用沉闷呆板的句号代替学生活跃球衣的问号。应十分注意挖掘教材因素,发挥求异思维。求异是儿童的天性,他们都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课堂上的提问应使学生突破常规的禁锢,引导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探索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迸发求异的火花,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如在授《司马光》一文,我引导质疑:“假如司马光力气太小,一下子不能把缸砸破,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在缸里的小孩?”有个学生说:“赶紧用水桶把水舀出来,水舀完了,孩子就得救了。”另一个学生说:“这种办法太慢了,等水舀完了,恐怕孩子早就淹死了,我看学是站在高凳上把孩子抱出来为好。”还有一学生说:“最好的办法是大伙一齐用力把缸推倒,孩子就容易被救出来了。”严格说来,学生们的意见并非什么发明创造,然而他们能够开动脑筋,善于听别人的发言中存在的问题,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包含着可贵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根据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原则,给学生设计了形式灵活的作业:(1)绘图的形式。如在学完《四季的脚步》一文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当一回小画家,画一幅自己喜爱的一个季节的图画,结果,从交上来的作品中,发现学生们的构思各有特色,有的画了生机盎然百花盛开的春天;有的画了硕果累累的秋天;还有的则着意于落叶、小道、描绘出秋的冷寂、苍凉;有的……几十幅画有几十种意境,这些都是学生情感体验与创造想象的结果。(2)演示的形式。在教学中,常常对课文中较生动的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让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理解后演示出来,或让学生演角色,演绎故事情节,如在教学《骆驼和羊》一课时,让学生演课本剧,自导自演,自己制作头饰、道具,自己分配角色,设计动作对白等,学生们都忙得不亦乐乎,由于学生参与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过程,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都得到培养。(3)续写的形式。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和创造性。如学了《坐井观天》一文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思考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什么,说些什么,产生种种想象,使学生在续编故事时,不仅语言得到训练,而且创造思维也得到发展。
二、 鼓励质疑,激发创新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根据学习语文的特点,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提出:“为什么太阳一晒,水就会变成汽?”“为什么碰到冷风,汽就会变成水珠,甚至变成雹子和雪?”“人们能想出哪些办法来治理、利用水?”……这时便可因势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答案告诉学生,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发现和探索。
三、 开放学生的嘴巴,激活创新潜能
开放学生的嘴巴,就是要给学生言论自由,不能在有意无意中禁锢他们的交际能力,扼杀他们闪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火花。教师要容多纳异,力求提出一些促进学生标新立异的开放式问题,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表达,激活创新的潜能。
在教学《江雪》一诗中,当学生了解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行诗句的含义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诗意,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研究:“从这两行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围绕着问题,无拘无束地讨论,畅所欲言,发表见解。大部分学生根据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后所做,所以体会到的是作者孤单、寂寞、愤闷、忧愁的心情;而有一部分学生却认为作者虽然被贬,但他看破红尘,看透了朝廷的黑暗,甘愿到世外桃源,独自垂钓,享受天伦,所以体会到的作者悠闲自得的心态。
学习《狐狸和乌鸦》后,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狐狸狡猾,是个油嘴滑舌的大骗子;而有的学生却认为狐狸聪明,会想办法,使自己不至于饿肚子。对于这样的回答,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引导他们以社会道德规范评价人的行为,让他们明辨是非。
学习古诗《草》后,我要求学生把“春风吹又生”的诗意画出来。大多数学生都把小草画得向一个方向倾斜,没有把风画出来,因为他们认为风是没有颜色的。而有的学生却把风画成绿色的,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风能把小草和树木都吹绿,所以是绿色的。”对于这样别具一格的想法,我给予充分的肯定。
四、 开放学生的大脑,点燃创新火花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依赖于想象力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条件、创新情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开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伏下来想想,换个角色想想,闭上眼睛想想,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篇7
1 创设情境,萌发创新激情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用在教育上要点之一便是宽容和了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思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探求问题的兴趣,萌发创新的激情。
如教学《鸟的天堂》,课堂伊始,放段众鸟齐鸣的录音,一下子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放完后,紧接着让学生谈谈:听了录音后你想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水里游的也是鸟,真是鸟的乐园”。有的说:“啊!鸟儿叫的真动听,真美!”……众说纷纭,这种未入其文先动其情的导课方式,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达到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和动之以情的情感性的水融。
2 以趣激情,鼓励创新想象
想象力是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想象的帮助,任何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不可能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大胆想象。”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优美的文章,文章中绘声绘色的描写,都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根据生动形象的文字描绘,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关联的表象,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如《一只小鸟》这篇课文是冰心的佳作,其中的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情境特别美。由于我选配了一曲动听的鸟鸣曲,加上抑扬顿挫的范读,让学生闭目欣赏。听后让学生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了那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葱绿的大地,茂密的树林,还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鸟,正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还有的说:“我仿佛听到了鸟的欢呼:啊,多么美的景色,多么好的环境啊,我要放声高鸣!”……学生的想象如此丰富,说明通过朗读,学生已对文章语句有了正确的理解,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学生想象的翅膀被无拘无束的展开。
3 质疑诱思,引导求异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而创新教学则能有效的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一题多思,一事多想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己借助语文材料在头脑中建立起了一定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了选择加工,不断扩展形象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再造想象,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教学《一只小鸟》的结尾一段时,许多同学读到”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似的飞来,接住小鸟,铘上巢去……。”都认为小鸟已经死了。因为下文又说:“孩子们想要听它的歌声,已经不能了”。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打破定向思维,想象当时的情景,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寻求不同的结果。学生思维的大门被一下子打开了,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小鸟并没有死,只是它的腿受了伤,然而由于它伤心过度,所以再也不愿为人们唱歌了”。听了这个同学的独到见解,教室里先是寂静一片,既而却议论起米,有的同学甚至还争得面红耳赤。更有新意的答案出来了。一个男生大声地说:“我也觉得这只小鸟并没有死,只是那残忍的子弹把它的眼睛打伤了。那血是从它的眼里流出的,由于它再也看不到大地上那美好的景致,所以不愿唱歌了,整天呆在窝里,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想象,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又超越了教材,显现出思维的多元性,从而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4 因势利导,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当代的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造潜力,这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刻舟求剑》这篇寓言故事中,那个掉剑人到岸后是否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去办,这么办能否捞到宝剑,文中并没有交待,此时,教师就要启发学生认真地思考大胆的想象,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寓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在教学《灰雀》一课时,深红色胸脯的灰雀被小男孩抓走了,但课文没有正面写,这就为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这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和小男孩之间发生过什么事?请同学们展开你的想象编一个故事,讲一讲”。从而培养了同学们思维的创造性。
5 质疑诱思,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成分之一,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发散思维作为创新培养的重要方面,发散思维能使学生的思考不受心理定势作用的影响,迅速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用多种方法去解释,让学生充发表自已的意见,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紧紧地握住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交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于是,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①假如你是这位教师,对这位船员想说什么?②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学生,下课后你对这位船员想说什么?让学生针对这两个问题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事实证明,教师寻找争论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发现式的逆向思维,不管是让学生讨论作答,还是教师给予归纳作答,都是对学生进行超常规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篇8
一、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给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
二、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但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
三、示“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式。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36-36÷3。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36-36÷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36-36”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36-36÷3=36-12=24。出现这两种情况,正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顿时,学生议论纷纷。
四、设“障”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1)1.6÷0.25,15÷0.15;(2)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两个条件:男同学20人,女同学16人,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解答。由此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1)男同学是女同学的几倍?(2)女同学是男同学的几分之几?(3)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分之几?(4)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几分之几?(5)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篇9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A)―0045―01
一、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开始。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前后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发言,甚至权威的观点大胆提出不同见解。如讲乐羊子妻批评乐羊子行路拾遗的错误时,有学生提出:“假如我们在路上遇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一时又找不到失主,该怎么办?”教师应肯定该生问题提得好,然后挑起学生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最后从中理出头绪。
二、营造民主教学氛围,培养思维的主动性。假如民主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土壤,激励性语言则是水分和阳光。要在课堂教学中活跃学生的思维,就得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动态性发展的状态。必须为学生创设民主教学的氛围,把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让给学生,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突出主体作用,真正做到跟学生平等对话。
三、捕捉契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材是创新学习的载体,思维定势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大障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灵活性、宽泛性,给他们创造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这样,便会使课堂教学迭起,达到质的飞跃。如教学《司马光砸缸》一课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司马光在童年时代,曾遇到小同伴落入水缸的事情,因缸高而没法把小孩抱出水缸,他急中生智,立即用石头将水缸砸破,使小孩得救。可见,救人不只有让人离开水这一种办法,还有让水离开人的办法。此法打破了思维定势,从问题的反面出发解决了问题。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通过问题争辩,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敏捷,能迅速地从不同角度、方面,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而讨论法是最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的。讲解《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可设问:骗子骗术是否高明?说说看法,讨论后每组选代表发言。结果除了有骗子不高明的看法外,还产生骗子“高明派”。他们的理由一是骗子抓住皇帝癖好,投其所好,使施骗成为可能――高明;二是骗子揣透大臣及随行官员的心理,使行骗有了支撑――高明;三是骗子的目的是为骗钱,而他们成功了――高明;四是尽管骗子骗术有疏漏,没有骗过童言无忌的小孩,但他们的目的已达――高明。且不论这些结论正确与否,但这一探讨过程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篇10
摘要:现代数学教育应是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提高人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是这种教育活动最重要的任务. 高中数学教育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反思性思维能力、变式思维能力等等.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创新思维;反思;变式思维
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学校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仅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功能是传授生产劳动技术. 随着人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学校的功能也随之演变为“育人”和传授知识相结合,并主要以“知识”为载体“育人”,最终培育出大量独具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 其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笔者现就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简要阐述.
1. 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助于数学创新思维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讲授教学、接受式学习在现代课程改革大潮中,已被许多“追求创新”的“教育专家”视为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其实,讲授教学、接受式学习并非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 对于这种数学教育的“新潮流”,我们不能盲从,不能成为赶潮流的“追新族”,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研究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多做教育实验,提高自己的教育研究水平和教育素质,要能对许多教育现象作客观、理性的分析,深入研究不同的教学内容、受教育的对象、教育支持环境与条件等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最优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我们绝不能为追求“时髦”而放弃数学教育的本质,为改革而改革. 实际上,笔者与许多数学教师都经历了许多实验和感受,有效地教学方法只能是教师讲解(特别是启发式讲解)与学生有效探索相结合. 当然,不是说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要这样做,比如数学概念的定义、某些为数学(或其他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所作的规定(约定)等,就不必让学生去探究.
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应在于培养善于思维、善于创新的人才.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我们应通过对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思想方法、具体问题的教学,研究最优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这就要求教师采取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比如:
(1)“语言激励法”(教师用能激发学生产生思维动机或思考冲动的词语,向学生提问或与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如“假如……”“比较一下”“类比……,你会发现……”“由此,你能联想到……”“反之,又会如何?”“你能推广吗?”等等);(2)“体验学习教学法”(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学习体验的环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模仿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段,并让学生担任一定的角色开展学习活动);(3)“留空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在内容的适当地方制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推测或猜想可能的结果);(4)“挫折演练教学法”(教师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模仿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角度,有意“制造”出思维受阻的现象,让学生经历若干次挫折后,克服思维上的障碍);(5)“潜学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当面向学生展示自己或其他研究者探讨疑难问题或尚未定论问题的过程、方式、方法,让学生看到创新思维的过程).
2. 培养反思习惯、反思能力,促进数学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般,反思是指思维主体思考过去或已做过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它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也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人的素质,而现在的高中生反思意识淡薄、反思方法欠缺、反思能力较差,可见,更应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反思.
反思意识主要是指思维主体对已完成事件的心理活动倾向,反思方法是指思维主体完成反思活动采取的具体策略或途径,反思能力是指思维主体对反思对象执行反思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当然,反思意识较强的思维主体会积极选取较恰当的反思方,对某一对象进行反思性思维活动,并经常进行. 这样做会使反思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数学素质的提高,影响到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
反思可以给思维主体足够的思考空间,从中尽情地展开联想、发表独到的见解,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方法、反思能力,可以有多种途径,没有固定的模式. 经一些学者(比如西北师范大学的张定强)实验研究,主要是将教师示范反思与学生示范反思结合起来,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反思. 通过编拟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对某些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命题等进行反思,以便得出新的命题、新的解法、新的结论等等. 譬如,学完“角的概念的推广”后,可抛出问题:试探讨正角、负角、钝角、锐角、直角、终边相同的角、象限角这些概念的关系;学习了“三角函数”及“三角恒等变换”后又可拟出问题:六组诱导公式同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九个公式之间有何区别、联系;学了“平面向量”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向量,可问:怎样理解平面向量与有向线段这两个概念?
在教授高中数学新课程时,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命题、例题的证法、解法进行反思,可发现更“好”的方法.
人教社A版必修4(2007年2月第二版)第99页例8:设点P是线段P1P2上的一点,P1,P2的坐标分别是(x1,y1),(x2,y2). (1)略;(2)当点P是线段P1P2的一个三等分点时,求点P的坐标.
教科书上的解法未能体现本节的重点知识和方法(本节的重点是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引导学生反思其解法,发现了以下简捷易懂的解法:
解析设点P的坐标为(x,y),则=(x-x1,y-y1),=(x2-x,y2-y).
点P是线段P1P2的一个三等分点,有两种情况,即2=或=2 .
(1)若2=,则2(x-x1,y-y1)=(x2-x,y2-y),从而(2x-2x1,2y-2y1)=(x2-x,y2-y),由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得
2x-2x1=x2-x,
2y-2y1=y2-y.
这样就得点P
. 用此法解答第100页的“探究”,就非常容易地由=λ得点P
进行“新课程”建设时,教材的编写也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解法应简捷而高效,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繁杂的解法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人教社A版必修4(2007年2月第二版)第110页的例2:如图1,ABCD中,点E,F分别是AD,DC边的中点,BE,BF分别与AC交于R,T两点,你能发现AR,RT,TC之间的关系吗?
[D][F][C][T][R][E][A][B][O]
图1
教科书上的解法是严格照按用平面向量解平面几何问题的三个步骤进行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效果不好,初学者很难懂. 其实,这本是一个很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
解法1由CFT∽ABT,AB=2CF,得AT=2TC,同理RC=2AR,于是,AR=RT=TC.
解法2连结BD,设BD交AC于0,则点T是BCD的重心,CT=2TO,同理,AR=2RO,又因AO=CO,易得AR=RT=TC.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科书的本意是想突出平面向量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的优越性,但“事与愿违”. 教科书上的解法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n-m)a+n+
b=0,由于向量不共线,要使上式为0必须有n-m=0,且n+=0”,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不明白,教科书并没有交代,只是本册书第101页习题2.3 B组第3题与此类似,教科书可把这作为平面向量共线基本定理的一个推论:
推论1若向量a,b不共线,且λ1a+λ2b=0,λ1,λ2∈R,则λ1=λ2=0.
由此,还可以得以下推论:
推论1-1若向量a,b,c,d满足a与c共线,b与d共线,a与b不共线,且a+b=c+d,则a=c且b=d.
利用这个推论就有十分简捷的解法:
解法3+===2=2(+)=2+2,显然四个向量,,2与2满足推论1-1的条件,于是有=2,AT=2TC,同理可得=2,从而RC=2AR,于是AR=RT=TC.
3. 培养变式思维也是培养数学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阶段,常常采取变式练习(变式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其实,变式思维远非如此简单. 变式,一般是指在保持对象的本质特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它的非本质特征,再研究所得的对象,以图有新的发展. 我们进行数学变式训练教学,其目的不应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当成一种对付考试的优秀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数学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变式思维习惯和方法,尽量教会学生进行变式思维,从而提高创新思维水平.
变式思维包括概念变式思维和命题变式思维,概念变式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保持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其非本质条件后,深入研究概念的本质特征,命题变式思维的范围就较广了,是指思维主体将命题的数学化结构进行适当变更,再研究新方法或新命题的正确性. 它包括题设变式思维、结论变式思维、逆向命题思维、方法变式思维.
人教社A版必修4(2007年2月第二版)第98页,关于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的结论:设a=(x1,y1),b=(x2,y2),当且仅当x1y2-x2y1=0时,向量a,b(b≠0)共线. 其实,删去条件“b≠0”后,就得:
定理设向量a=(x1,y1),b=(x2,y2),则a∥b⇔x1y2=x2y1.
事实上,设x1y2=x2y1,(1)若x1=0,则x2=0或y1=0,有a=(0,y1)或a=(0,0),b=(0,y2),此时均有a∥b;(2)若y2=0,则x2=0或y1=0,有a=(x1,y1),b=(0,0),或a=(x1,0),b=(x2,0),此时亦有a∥b;(3)若x1≠0,y2≠0,则x2≠0,y2≠0,易证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