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改变命运范文
时间:2023-03-22 11:5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读书改变命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读书有没有用的争论,大概从人们有书可读的光景就开始了。不要迷恋埃里森,这哥们儿只是个传说,他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但读大学给学生个人乃至其背后的家庭,究竟能带来多少确定收益,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想当年,“读书改变命运”是多少寒窗下“苦逼”人儿的励志警句啊,“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真的是浸透了拼搏的汗水。如今,学费贵、就业难,大学教育“高投入、低产出”,使农村子弟靠读书改变命运之路越走越崎岖,读书也越来越不像过去那样,能明显地改善个体和家庭的境况。甚至在中西部有些地方,好些家庭陷入“因教致贫”。难怪就有农民朋友质疑:“读书有什么用?”农民工老韩节衣缩食,进城打工供儿子上大学,当儿子小韩大学毕业,作为父亲觉得似乎可以停止奋斗的时候,老韩却吃惊地发现,大学毕业的儿子每月工资根本没办法还掉之前欠下的债――儿子的收入甚至还比不上当农民工的自己。报道说,老韩父子或许正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农村家庭的缩影。
“墨水”喝得越多,工资不一定拿得越多。老韩的纠结恐怕也是许多望子成龙的农村家庭的共同困惑。他们曾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在他们心目中“读书”往往被简化成“上大学”,然后“上大学”又和出人头地找个好工作捆个结结实实。按照这样的生活逻辑,投资“读书”就应该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也是许多农村家庭“砸锅卖铁”供子女上大学的心理支撑,一旦这种回报变得不可预期,愿望越来越难以兑现,就难免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
读书对社会的好处或者说用处不言而喻,但对个体而言,读书只是改变命运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泰戈尔说:“我们误读了世界,反而说它欺骗了我们。”所谓读书改变命运,其实改变的是人们向上流动的机会,并非“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立竿见影的预期“兑现”。
篇2
初三(11)班 徐恺悦 指导老师:洪国成
书可医人,亦可害人。
我从小到大,读过很多书,书的种类也很繁多。有漫画,童话,散文,小说,诗歌等,甚至网络小说也接触过。
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要数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小说——《红处方》。
小说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美丽优雅的简方宁从边疆复员后,应聘到 景天星 教授主持下的戒毒医院任院长。在她的努力下,医院的影响日渐扩大,中药戒毒方案的研究实施也见效果。她的好友沈若鱼出于好奇,以患者的身份潜入医院,接近形形,光怪陆离的吸毒病人。她最终不能受置身于人鬼夹杂的世界中巨大地精神重负,中途仓皇撤出。女病人庄羽在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理驱动下,暗设机关,使简方宁也染上毒瘾。简方宁不愿作为一个不能感知欢乐和痛苦的人偷生于世,宁可选择高贵的自杀去殉自己圣洁的事业,以此昭示了人类的的意志远超于之上的强力。虽然我并不赞成她的做法,但我敬佩她的勇敢。而沈若鱼在参加完好友的葬礼之后,决定继续她的事业。小说在严格写实的基础上融入了传奇因素,在一个个悬念的设置,展开与消解中结构故事,环环相扣,极俱可读性。它的语言流畅明快,讲究效率。人物对话爽脆明快,富有谐趣。在我看来,与其说它是一本小说,不如说它是一本教科书。
戒毒医院,这个人鬼夹杂的地方。戒毒病人身世各有不同:他们中有的人一生遭遇凄惨;有的人一世风调雨顺;有的人享尽荣华富贵;有的人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来戒毒医院所抱的心态也不同:有人渴望新生活;有人觉得无所谓;有人想拉人下水;有人来打磨时间;甚至有人来赚钱!不仅有的病人心怀鬼胎,连医生护士也一样,他们中有想自立门户的,有来赚取暴利的,甚至来选对象的!真是千奇百怪,无其不有。
戒毒是一件类似沙上建塔的工程,简方宁便是怀着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从事着一艰险而悲壮的工作。
开始时,人们认为“一物降一物”,世上总有一种物质可以克制,于是想用药物战胜。终于,人们用吗啡战胜了鸦片,用海诺因战胜了吗啡,用美沙酮战胜了海诺因。那么,用什么能战胜美沙酮呢?人们不知道,无数生命在不断的探索中消逝了,而的种类却越来越繁多,效应也越来越厉害。,,冰毒等。吸毒方法也从老式的口吸升级为注射。看着那些“瘾君子”身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针孔,无不令人心惊胆战!而且吸毒人的平均年龄也在不断下降,也就是说,白色恶魔不再在原地等着我们,而是选择自己走向我们!
难道说,人们真的就会倒在这罂粟花下吗?
不,人还有意志!据研究,在吸毒的第一次时会有很多症状,如:头昏,呕吐,腹泻等。只要有意志并记住这些特征,在这时浪子回头,就还有重返光明世界的希望。书中的简方宁,用生命向身边的人诠释了人的意志远超于之上的强力。难道那些强壮的人做不到吗?难道他们没有这种意志吗?难道他们连一个弱女子也不如吗?
读这本书,我有时感到惊心动魄,有时悲愤难平,有时真希望不知道世上还有这种事,有时却不懂。
篇3
学弟:
我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太大的命题,因为大,就显得笼统甚至空洞。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莫如说“知识改变我们对命运的态度”。比如你说“怀疑读书上学的意义”,这种怀疑的态度,恰恰是读书上学后获取的。读书与思考让我们看到世界是多元的,人生有多种可能性。我们不必复制一遍父亲、祖父的人生,不愿别人安排我们的人生,即使相信所谓的命运,我们也会说“尽人事,听天命”(我就经常这样想),要不然不真是白活一世了吗?
至于对生活的“控制感”问题,生活涉及的方面太多,我们大概是控制不了,起码不可能完全掌控,但我们可以对自己有“控制感”啊,我这条船驶向何方,舵手是自己。我认为,读书、学习,就是来学习如何为自己的船操舵的。人生也好,命运也好,是苍茫的大海,我们不是要掌控它(谁能掌控大海呢),而是要学会游曳于海洋,风和日丽时能欣赏能享受,风急浪险时能把稳舵闯过去。自己掌不了舵,就只好任由命运拨弄了。
读书学习这条路能“兑现”什么,我不知道。没有任何人任何力量能给我们兑现什么。《国际歌》不是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嘛……要生存,还想生存得比父辈好一些(所有人都会这么想的,要不社会怎么发展呢),总得学着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吧。
至于“屌丝”,我觉得这个称呼在无奈、自嘲之余还有几分自傲呢,一点也不“可怜”。你一定不知道,学姐我上大学时只有两件布上衣,晚上洗了晾在窗外被小偷偷了一件,只剩一件衣服,只好在周末清早洗,然后躲在宿舍、请同学打饭,等唯一的外衣干了才能出门。后来小偷被抓,我的那件蓝布上衣居然从一堆他卖不掉的袜子、内衣中找回来了,因为太土太不值钱。
三十多年过去,想起当年的贫寒困窘,全化做释然一笑。我衷心希望,十年、二十年后,你偶然想起今天给我的这封信,也会一笑,云淡风轻。
编者手记:
读完王红教授写的这封回信,编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知识能改变命运吗?在高中、大学,这个问题都曾无数次萦绕在编者及身边同学的脑海,一直未曾找到标准答案!能,或许又不能。那么,我们可否暂时抛开“能”与“不能”的极度纠结?去寻找其他的答案,而在王红教授这封短短的回信中,答案似乎已然明了。
篇4
1、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2、态度决定一切。
3、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文明守纪,团结奋进。
5、当凌绝顶于风啸,誓留无悔于明天。
6、态度改变学习学习改变命运。
7、做一个有细节的人。
8、未来扎根现在,现在孕育未来。
9、信心,决心,专心,恒心。
10、锁定目标迎接期中。
11、知识塑造人格,行动开拓人生。
12、态度决定一切,努力才能成功。
13、锁定目标,奋斗不息。
14、勿以善小而不位,勿以恶小而为之。
15、乐学善思。
16、态度决定一切,努力就能成功。
17、态度决定一切,把握今天。
18、做一个有素养的人。
19、态度决定一切,坚持就是胜利。
20、我要学,我能学。
21、勤能补拙,静能生慧。
22、诚实勤奋拼搏进取,日行一善。
23、热爱你的老师。
24、读书改变命运,静由心。
25、学做真人,学求真知。
26、成功=方法+勤奋+坚持。
27、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勤思。
28、胸藏万卷,造就天骄。
29、静能生智。
30、与文明同行,从诚信做起。
31、细节决定成败,宁静能致远。
32、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后甜。
33、投入时间,加强记忆,探究方法。
34、敬竞进精,学问之路无捷径。
35、立志当怀虎胆,求知莫畏羊肠。
36、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37、攀高贵在少年,为学应尽毕生力。
38、弱者等待时机,强者抢抓时机。
39、端正态度注意细节。
40、细节决定成功,读书改变命运。
41、争真修臻。
42、一个善于改变自己的人才能。
43、学真知,做新人。
44、你追我赶,共同进步。
45、天道酬勤,厚积薄发。
46、信心、决心、恒心、专心。
47、做一个有文化的人,我努力,我成功。
48、勤奋学习,活跃思维。
篇5
恢复高考后相当长的时期,考上大学等于直接从农村跨进象牙塔,“知识改变命运”,既是勉励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力争上游的响亮口号,也是许多人通过高考“鲤鱼跃龙门”,实现人生抱负的真实写照。
一位陕北老农曾自豪地对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领导说:“俺的娃好好读书,就能考上大学。县长的娃不好好读书,就考不上大学。”这句朴实无华的话,道出了高考公平的真谛。关键在于,在高考录取率较低且毕业包分配的时代,考上大学意味着跳出农门,不仅获得城市户口,而且还获得准干部的身份,不愁毕业后没有工作。
可是,从本世纪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在大家都有大学学历且自谋职业的情况下,一些社会资本不足的大学生就业,明显不如有较多社会关系的同学,有不少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拼爹”现象或社会阶层复制现象蔓延,导致社会阶层流动率明显下降。人们不禁追问:高考是否还能改变命运?
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考上什么大学。现在多数省份的“本一”高校录取率,比上世纪80年代连同专科的所有高考录取率还高,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太快,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是将高等教育自我贬值。
既然“大学就是大家都来学”,高等教育就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到处都是,社会用人单位自然会将大学生进行区别分类。因为高考成绩高低与“本一”“本二”或专科层次的高校有着高度的匹配,每个职位又都有许多大学生来应聘,一些用人单位首先考虑录用“985工程”“211工程”大学毕业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社会永远是分层的,职业永远是分类的。即使不断扩招到所有人都能够上大学的时候,也还是有人要做白领工作,有人要从事以体力为主的劳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制约,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的规模如果明显超过了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出现供求失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6月18日
篇6
校园学习教育标语
1、做人要厚道,求学要严谨。
2、勤奋踏实,诚实守信。
3、顽强拼搏,勇夺第一。
4、自主自律,自强自信。
5、勤学守纪,踏实严谨
6、不要让今日的懈怠成为一生的痛。
7、“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
8、先做该做的事,再做喜欢的事。
9、拼搏奋进,永远进步。
10、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11、礼貌勤奋,竞争超越
12、强班强校,校荣我荣
13、壮底气树正气
14、勤学乐思,奋发向上
15、勤奋铸就辉煌。
16、生命的绝唱来机只争朝夕,如诗的年华更需惜时如金。
17、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搏何时搏。
18、千淘万漉虽辛苦,千锤百炼始成金。
19、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2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玺。
21、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22、立志漫长清华园,刻苦方能未明湖。
23、温馨家园,阳光沙场
24、博观细取,厚积薄发。
25、弱者认命,强者抗命。
26、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
27、读书在于造就完美的人格。
28、良心无愧信心无畏,恒心无敌青春无悔
29、为了梦想,我们不懈努力。
30、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成功之路也。
3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2、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志在中华。
33、细节决定成功,点滴铸就辉煌。
34、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
35、把握一个今日,胜似两个明天。
36、求真尚美,砺志笃行。
3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8、十年铸剑,只为炉火纯青;一朝出鞘,定当倚天长鸣。
39、同心合力,创造辉煌
40、横绝学海,笑傲苍穹。
4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42、学之染人,甚于丹春。
43、但求日积月累,收获于细微;不要左顾右盼,专注于自我。
44、蓄势待发,有备无患。
45、驰骋于自己的天下,奔腾在碧绿的山间,——成功在于不断地超越。
46、团结拼搏,争创佳绩。
47、读书在于造就完美的人格。
48、自律,民主,团结,和谐。
篇7
1、一个人要想改变命运,要首先从心态上改变,心态决定一切。要多读书,读书能够改变自身,能够从书本中学到知识,获得智慧。
2、交益友,能从好友那里学习人生中积极正面的东西。人人都希望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其实唯有付出才有获得。
3、要多做,这个社会会说会想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却很少。只有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体验才能成长,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2、通向世界的路,书与我相伴,驱散迷茫,对抗平庸。
3、读书,让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
4、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5、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篇9
大家好!我是xx号选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理想伴我前行》。
在一望无垠的xx平原上,有一个小小的村庄,这里就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小时候,家乡打麦子,父辈们把麦杆塞进机器里,轰隆隆的机器脱下麦粒,扬起铺天漫地的灰尘,我的父辈们就站在这漫天的“狼烟”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机械而又繁重的工作。灰尘,包裹了他们的头发、脸庞,呛进了他们的嘴巴、鼻子、气管,汗水流下,在他们的脸上划出一道道深黑色的印痕……那种高负荷的劳作场景深深地烙进我的脑海里,刺激着我幼小的心灵,这,就是我的父辈们的劳作方式,它是这样的原始和残酷,也许,以后的我也会和他们一样。不,我不想!为什么我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等到上学读书,我知道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深深地明白,只有努力读书将来才有出路,才有改变命运的可能,才能不像父辈们那样浑身裹满泥土和灰尘地辛苦劳作,才能改变这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努力着,为了这个隐秘的愿望。
去年,家乡遭受了50年不遇的大旱,地里的庄稼收成无几,我那勤劳本分的父母亲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土地,外出打工,于是我便成了万千留守儿童的一员。在学校里,我依旧认真地学习,可是却没有了以前的劲头。有时听着讲,我的思绪都能飞到千里之外的爸妈身上。我真的很想他们。要是能改变这种贫穷的现状,他们能守在我身旁,该多好!
一次考试,我考了第一名,我是多么高兴啊,我恨不得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妈,可是当我在电话中听到爸爸那疲惫嘶哑的声音时,我哭了。我不能想象他们在外工作是何等的艰辛,是不是也会想家,是不是受尽欺凌。可是我能做什么呢?除了为心中那个隐秘的愿望学习,我什么也做不了。于是,我更加投入地吮吸知识的营养,只希望能让他们高兴。
一次生物课上,老师讲到我们可以用科学技术改变传统的农业方式,不仅可以增产增收,还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机械化生产。那一瞬间,幼时打麦的场景一下子闪进我的脑海里。原来,原来这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现在,父辈们辛苦的劳作,只是因为生产力水平的落后;父母的离乡背井,只是因为这片贫瘠的土地。
是的,我们可以改变,只要拥有足够多的知识,就一定可以改变家乡的现状!曾经的我,一度只是想靠着读书考个好大学,脱离农村,进入大城市;现在,我想改变的不仅仅是我自己的命运,还有像我父辈们那样的农民的生活方式!我知道很艰难,也很遥远,但,我不怕!
当这个想法在我心上逐渐生根发芽,所有的困难似乎都变成了动力,激励着我不断汲取知识。有时候,繁重的学习让我筋疲力尽,但我从未想过放弃。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我,但我知道,那就是理想,是一直埋在心中的那些隐隐作痛的种子,发芽后编织的理想。
有了理想,我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定了。虽然远离父母的伤痛仍然很难愈合,有时我也会懈怠,会彷徨,但是理想的根系越扎越深,藤蔓越爬越高,它已经坚定不移。我相信,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它永远是我坚实的根基。
篇10
春节回家,走亲访友,闲谈中听到更多的是“你今年挣了多少钱?” “你在哪儿干活啊?”上至70岁老人,下到15岁娃娃,每每谈及此脸上总是露着幸福的笑容。很少有人提到上学读书的事,偶尔有,也都是一些悲观的语调“上学干啥啊,还不如趁早下来出去找点活干”。难道在农村读书真的无用了吗?难道“学而优则仕”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据了解,农村青年十之八九初中就辍学回家干活挣钱,很少有人继续读书考大学;农村长辈十之五六也一致认为考大学已经并不是什么扬眉吐气的事,相反还会使家庭的负担更重。“读书无用”的悲调在农村似乎成为普遍的共识。何以如此?确实该好好的反思一番。
二、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理性意识形成
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建设也不断推向。机械厂、板材厂、加工厂、电子厂等各种新型产业遍地开花;建筑工地也铺天盖地覆盖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些突如其来的工业场所急需着一大批劳动力来填充。快速的社会分工、大量的就业机会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里解放了出来。大批大批的农民如急流般涌进就近的工厂以及建筑工地,并以积极地态度适应着非农的职业。每天50―300元不等甚至更高的劳动报酬让这些农民们尝到了甜头。于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强有力的理性农村生活方式逐渐建立起来并取代了以往农村乡土慢节奏式的生活模式。这种经济理性的生活观念渐渐渗透进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衣食住行到人情世故,不管是喜事丧礼还是走亲访友处处以金钱来衡量。为了能够更好维系以金钱为基础的农村人际关系与互动交往,农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挣更多的钱。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中的成功命题说到:“个人的某种行动越是经常地获得相应的报酬,那么,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过快,在削弱了传统的农村亲密联系的同时并没有及时建立起新的共享道德规范体系以及价值观,而使得人们在追求价值的过程中出现了认知偏差,人人为了生存和利益呈现出原子化的离散状态。大部分农民注重眼下的短暂利益,而忽视了更多的价值追求,例如:读书学习以及提升自我道德修养。这是“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隔辈教育现象的盛行
在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理性意识在农村全面渗透的状态下,农民更加精于计算,精于利益博弈,小到柴米油盐,大到人情世故。那么,教育也不在话下。农民们要考虑在教育上的投入能不能获取预期的报酬。有位农民算过一笔账,培养一个农村的孩子成为一名大学生,需要花费16年的时间,投入将近20万元,然而大学毕业后却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最终不得不被迫回家打工,既丢面子又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相反,提早辍学的孩子可以利用读书的这些时间去挣钱以减轻家庭负担。所以,更多的农民选择了让孩子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就投入到社会中打工挣钱。
退一步讲,在前文也说到农民们起早贪黑的投入到打工中,这样一来,他们根本无暇来照顾自己的孩子,只能托付给上了年纪的父母。这种隔辈教育现象在经济利益渗透的农村里越来越普遍。爷爷奶奶们照看孩子的方式传统单一且不科学。如此一来,孩子便也丧失了接受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非但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相反还使得他们在以后的学习期间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以及习惯,学习成A绩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中途辍学的孩子也不在少数。而仅有几个坚持到最后高考的孩子在浮躁的环境里也只能考个普通本科学校,甚至名落孙山。考上大学,毕了业却也难找到工作。失败的案例太多,成功的典型太少,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上学的动力和信仰,也为“读书无用论”的流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不理智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