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目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目的培养

篇1

关键词:教育目的 改造主义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也就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之前,对活动过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就已经在头脑中预先存在了。人的活动的这种目的性同生物有机体通过其生命活动直接表现出来的因果性和目的性不同,它是一个由客观到主观,又由主观到客观的能动的过程。教育就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地依照自觉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历史上,人们提出了形形的教育目的。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的改造主义就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然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改造社会吗?是否教育还有其他目的,而改造社会仅仅是其众多目的中的一个?在弄清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改造主义的教育思想。

一、改造主义教育思想

改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从进步主义教育营垒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的派别。改造主义教育的一些主要人物,代表了进步主义教育的运动的左翼。他们与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的主流“儿童中心”不同,强调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意义以及社会对于人的制约作用。

改造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是,社会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造和变化;社会的改造和变化涉及教育的改造和变化,而且社会的改造需要利用教育。

在社会改造主义者眼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他们反对进步主义强调手段而忽视目的、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做法。他们认为只有明确的目的才能找到适当的手段。对于教育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我们想到哪里去。改造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认为,衡量人和教育理论适当与否的标准,最终要看该理论是否适合它自己时代的需要。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要对文化承担传递和修改这两种作用,然而,在危机的时代,教育对于修改文化的作用将更为突出、更为重要,也就是说,教育要发挥对文化进行彻底改造的作用。教育必须支持现存社会秩序的改造。社会的改造不是简单地通过政治行动,更重要更根本的是,必须通过教育社会成员认识到目前的巨大的危险来实现社会的改造。因此教育必须提出新的比较切实可行的社会秩序的主张。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又被称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它主张:

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学生中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以及活动,忽视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在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注重过程而忽视了结果,只注意手段而忽视了目的。因而改造主义认为,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乃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学生中心课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不是“改造”社会。改造主义也强调课程的经验性质,主张经验是第一位的,但却坚定地认为,经验是团体的而非个人的,所以改造主义格外强调的是团体经验。团体经验实质在于改造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课程研制不应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人格出发,而应从社会改造的要求出发,使课程在统一的社会整体内完整地联系起来。通过课程实施后帮助学生摆脱对社会制度奴役般的服从,明确社会改革的需要,形成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塑造新的社会秩序与社会文化的能力,从而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人。

3.超越科学技术对课程的主宰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传统的课程是一个不相连贯的教材的大杂烩,其内容过分强调了技术而忽视了人类团体的其他经验。所以要实现社会发展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改造的教育目的,就必须加强美学、道德、社会和人文方面的课程。

4.构建社会问题中心的“核心课程”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夸大了儿童个人的自由,主张把课程的中心放到社会现实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上。它主张课程应由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应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改造主义者对当时各级学校所使用的大多数教学方法持批评的态度,因为这些旧的方法支持并加强传统的价值和现状,教师不知不觉成了传统价值和观念的维护者。改造主义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乃是一种“隐蔽课程”,它起的作用是使学生适应于先存的生活模式,而教师对此却毫不知情,并通过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过程来维护现状。

改造主义者把学校看成是改造社会的工具。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合作的智慧,没有组成社会的个人之间的合作,就不可能对现有的文化进行改造,因而也就无法谈及完善的文化。所以,为了实现文化改造的目的,学校必须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人的社会特性的培养。学校必须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加以对待,决不能把他们看作是预先划定的各种类别的成员。学校要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因为社会的文明取决于该社会成员在多大程度上用理智的合作方法来取代裸的竞争。

改造主义认为,教师要敢于参与政治活动,在社会改造方面起到模范的作用。改造主义者认识到,要引起真正的社会改革,只有说服现政权的掌权者才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教师除了自己要行动起来之外,还要说服学生投身于社会的改造。

改造主义不将教师视为绝对的权威,也不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伙伴。他们认为,教师是指导者,教师的指导性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是班集体的一员,另一方面教师是教育职责的履行者。

由此可见,改造主义的课程论、教师观等都是围绕其改造社会的教育目的所提出来的。其教育目的观倾向于社会本位论。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在教育史上,对教育目的从来都有不同意见。一般归为两个方面:

1.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主张从社会的发展需求来确定教育目的。在西方,最早提出这种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孔德、德克海姆等人。他们提出,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社会制约;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公民,为社会做贡献。在我国,这种观点早已存在。例如儒家的教育目的,就是从巩固封建社会制度的需要出发而确立“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学记》提出“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朱熹把“五伦”列为教育目的,这些都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

2.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认为应从儿童内在的自然潜力出发来考虑教育目的。这以法国哲学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为主要代表,他们主张对儿童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原则,顺应儿童的天性,其目的在于培养人,使人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自然的、进步的与均衡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也受了这种观点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家的论述中也有很多这种观点。例如,荀子从“性伪合”的思想出发,认为人生而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使人产生这些差别的唯一力量是教育,因此教育应从改变人性出发(《荀子・儒效》)。

由于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其成败取决于社会及其发展水平,而教育又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通过培养人而实现的。所以,一方面,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社会需求,因为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个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人又有其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教育又要考虑到这些规律,以此为出发点来确定教育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出发,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两个侧面,二者缺一不可,应该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统一起来,做全方位的、系统的考查。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4]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 创新教育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07

“教,上所思,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其善也。”古语中对“教育”二字的定义让作为从事教育工作10余年的我有着无比的自豪感同时也背负着强烈的责任感。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教育水平相对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逐步的完善和发展,但是高校教育的革新发展和不足仍然是大家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我们提倡“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而如何“创新”都是我们需要深思的关键问题。

1 创新教育本质及中西方教育对比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是在“素质教育”基础之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精神”这一点在我国传统教育中一直都是薄弱环节。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对于创新精神的束缚过于严重,例如“八股文”、“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等旧俗。当然传统教育也有人提出比较先进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继承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教育的个性化。

改革开放以后,教育行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国内很多教育界的专家都在呼吁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国外教育模式中吸取更多有益的东西。这种理念不是现在才有人提出,鲁迅先生曾就外国文化的引进有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倡议,同理这个理念也应该适用于我国对于国外的教育模式的学习。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让学生先尝试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累计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国教育则是一种灌输模式的教育,先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告诉学生,让学生按已有的成功经验去操作,按部就班,这并非真正的学习,这只是在模仿,虽然也能得到结论,但往往很难跳出固有的模式。中西方教育的最大差异就是西方教学以人为本,从自然人的本能出发去探索知识,而中国的教育是一种错误的“生产”教育,考试成绩则成为测试学生这种“产品”是否是合格的标准。

2 综合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而艺术教育的模式却无法跟上脚步,在我国一些重点的艺术专业院校例如央美、广美等学校,他们的教学模式可以算是比较先进的代表,但是更广泛的综合类学校的艺术专业,或者是民办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却有着很大的缺陷,主要是教学思路问题。

现在很多综合类大学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和传统的艺术类专业院校不同,综合类大学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目的明确,就是为社会培养有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大多数传统的艺术类院校更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使其成为传统意义中的“艺术家”,艺术类专业学院和综合类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的不同这里我就不多加评论。

首先综合类大学中由于专业众多,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对于一些热门专业的重视较高,例如经济类、计算机等热门专业或者通俗一点说就是学生人数较多的大众专业,对艺术设计这种小众专业的投入及重视不够。有些学校即使开设了艺术教育相关专业,也是为了应付上面教育部门的相关检查,如蜻蜓点水,不够深入,达不到理想效果。

其次学生自身重视不够,很多学生是由于高考文化成绩达不到退而求其次才选择报考艺术类专业,更有学生对自己已经失去信心,不仅在学习上,甚至在生活上,价值观上都变得消极。在缺乏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还欠缺创新精神,认为只要熟练的掌握一些基本的软件操作能力就能得到生存的空间,缺乏创新的动力。他们没有认识到熟练的计算机软件能力只是短期发展效应,随着科技不断更新,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就会在社会中被淘汰。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自我完善,累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综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长期发展效应。

3 创新精神的培养价值及方式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现代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而创新精神是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不能缺乏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应该只是在高校中才被重视,对未知事物的探求欲应该从小培养,积累勇于探求未知事物的意识,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这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中西方教育各有优缺点,如果能取长补短,也许会是一种好的教育模式,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优点,如果在优秀的基础教育之上,高校教育能结合西方的尝试教育模式,可以让现有高校教育质量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

艺术设计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上,纯理论的知识只是基础,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够得到动手及动脑的机会。因此,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建设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提供自由的场地设备给学生以及专业教师,以设计团队的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将更多的实际设计项目带入工作室,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设计方法,由跟着学设计发展成为独立做设计的一个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设计流程。

参考文献:

[1]齐永钦.实验室研究与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02.

[2]高玲艳.在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科技,2011,(2).

篇3

然而,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却是在以人才为培养目标。例如:(1)从中小学办学思想方面来看,在“惟升学能成才、升学者是人才”的陈旧观念指引下,教育的育人使命退位于尖子生的选拔和甄别,基础教育变成了为少数人服务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着眼大面积,兼顾一小批(尖子生)”已被“为了一小批,牺牲大面积”所取代,中小学选拔、培养英才的特征显现无疑。(2)从在课程设置方面来看,我国中小学课程不断增多(计算机、外语已逐渐进入小学);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分量在不断加深和加大,课程设计被普遍赋予了专业性的特征和要求。基础教育事实上已沦为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培养人才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事实上的培养目标。

这无疑背离了基础教育的基本使命和发展趋势。从学理的层面来分析,不难发现,基础教育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不过是一种天真的、拔苗助长式的幻想,必将把我国基础教育带向歧路。

"从教育目的来看,基础教育培养“人才”有悖于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我国的基础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①

从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对人的培养要求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片面强调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全面发展的其他方面,尤其是忽视人基本品质的养成。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缺陷。

事实上,国际教育组织在对普通教育内容提供框架式规定时,其课程目标十分关注人的基本品质。例如:(1)在有关自然科学教育的目标中,规定的是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论。(2)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目标中,规定的是人道主义的教育和批判精神的培养。(3)在技术与劳动教育目标中,特别重视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和技术修养。(4)在语言教育目标中,规定的是培养对一定文化的归属感、民族尊严。(5)在道德教育目标中,规定的是着重培养对生活的伦理质量、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兴趣。(6)在美育目标中,规定的是培养美学兴趣和掌握鉴定标准。(7)在体育目标中,规定的是培养关于体育运动和闲暇的知识、本领以及运动精神。

遗憾的是,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实际上依然是智育至上,而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被置于从属和点缀的地位。

例如:(1)在德育中,我们强调的是对社会既定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灌输和政治认同的孕育和培养,而忽视了作为现代国民责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及能力、社会公平与正义意识及理性批判能力的培育。(2)在惟一真正受到重视的智育中,依然存在偏颇和缺失:偏重应试学科,忽略非应试学科;重视知识的获得本身而不是方法的获得,忽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总之,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对学生素质的片面要求,使学生无法获得探索的乐趣和与之相随的情感体验,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来看,“人才”目标论不适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实际"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是确立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中小学生最大的特征在于发展性。他们正处于身心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阶段,处于多方面潜能发展的关键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成熟,再加之自我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因此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特别的关照。

但是,这一需要特别关照的群体,却被我国的基础教育赋予了成才的任务,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两种恶果:(1)开展专业化的训练,强化对知识和智力技能上的要求,而忽略或淡化了知识之外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错过了开发学生其他潜能的关键期,造成了教育在开发其他潜能上的滞后和低效。(2)重视以造就升学“人才”为目的的应试训练,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更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是以牺牲绝大多数学生生动活泼和多个方面的发展作为代价的。即便是在此种体制下涌现出的“优胜者”,充其量也不过是片面发展的应试“人才”,是不合理教育目标的“牺牲品”。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还造就了一大批最终无法升学的学业失败者,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从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看,“人才论”明显有悖于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宗旨"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宗旨。

什么是基础教育?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给它下的定义是:“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②

1990年,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本身不仅仅是目的。它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③

“每一个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而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智地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④

1996年,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再次强调了宗迪恩会议所确立的这一观念。⑤

这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定义作出的最深刻的概括。它表明,基础教育本质是为了满足每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继续学习之需要而进行的最低限度的教育,是人一生成长和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

由此可见,基础教育应该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应该实施的是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不定向的、非专门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不同于高等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总之,我国的基础教育应当处于教育金字塔的塔基,具有教育程度的基础性、教育对象的全民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其目的在于使所有青少年儿童在身心素质、知识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为继续学习、就业培训和就业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基础教育已成为全民的、全面的、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它不仅以其基础性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而且以其全面性和全民性影响着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不难看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中,处处充满了选拔“优秀”、淘汰“落后”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现象。这无疑是以造就少部分升学者为目标,忽视了每一个人发展的基本需要,更在发展的素质要求上偏重于知识,在事实上损伤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大厦。我们不否认基础教育也担负着为高一级教育和学校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但这并不是也不能取代基础教育为提升整个民族(国民)素质“奠基”的最根本的任务。

篇4

中图分类号: D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土木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关键,即是提高劳动者的全民素质,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精要所在。当前,发达的国家土木工程专业早已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而我国土木工程的现状却是综合技术水平仅仅同美国60年代的水平相当,所有这一切,对我们的土木工程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土木工程教育的改革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受到现代化挑战的审视,并引发出人们深深的思考。

对于面向21世纪的高等土木工程教育来说,除了要具有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共性特征要求之外,还必须扩大现代知识教育的内涵,即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宽广扎实的基础科学、工程科学知识,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土木工程的技术创新源之于新兴学科的渗透。土木工程的发展,也同其它工程技术问题一样,往往都是由于实际工程的需要,然后是理论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现代化的土木工程师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中、外文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环境意识和经济理念,懂得国家各种法律和法规并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获取和处理信息,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革新和创造能力,能继续学习,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着的工程建设的实际。

目前我国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其培养定位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被列为985、211的研究型学校,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类为教学型学校,旨在培养实用性人才。教学型学校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基础理论水平良好,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系市场为导向,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按照 “错位竞争、分类培养”的模式,重点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创新的能力,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教育培养的工程型人才具有更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组织协调与技术管理能力,比技能型人才拥有更宽广、深厚的理论知识,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1]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1.对于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重点讲授教材,结合教案列举重大工程实例及实践,通过习题、讨论及试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消化知识点,能做到融会贯通。教学方法上,利用多媒体手段建立模拟仿真实验室,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及3D模型及人机交互软件操作等,演示工作原理,模拟施工过程,展示构造细节等,使学生能快速直观的掌握相关知识,并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类环节的改革内容

第一,将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改革的中心课题。组织学生进入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类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什么?从现有的实践类环节的内容和组织方式看,大体可以包括如下三点:(1)给学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例如认识实习;(2)给学生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例如测量实习、结构试验;(3)给学生一定的综合训练,例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第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也是组织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聘请部分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工程师任学校兼职讲师,与一些企业建立固定的产学合作机制,学校利用自己的优势给社会以一定的服务,而利用社会力量来解决实践教学环节的部分事务性工作,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及实践环节的考核上。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在教学计划中实施以外,还倡导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比如土建协会,房地产协会,为学生参加实践搭设另一平台。开展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学院开展的学生学术科技节就是实践的良好载体。更进一步还可以结合学院开展的创业活动,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三、注重人才培养的地区特色

高等教育是有层次、区域结构分工的,学院是一所地处经济、文化相对欠发达的浙中地区 ,虽然因为该地区高等院校的分布相对较少而拥有一定的优越性,但高校为提高教学规模,不断地增加招牛人数,同时,该地区其它一此新建院校也都纷纷开设土建等相近专业。所有这一切,毕业生的人才就业选择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这使我们不得不冷静、客观地分析本地区的人才状况,有针对性地结合地区特点去培养有特色的人学牛,建立自己的人才市场优势。

学校是造就这些人才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教育资源的情况、师资情况、生源情况、有的师资情况等),扬长避短,科学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立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院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我们在强调毕业生要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其务实精神的培养教育,努力培养出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能扎根浙中,为浙中地区的经济腾飞创建坚实的技术、人才基础。

四、结束语

本人一直致力于高等应用型人才教学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

还要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篇5

关键词: 远程开放教育 培养目标 目标体系 智力与非智力 社会适用人才

一、新形势下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

远程开放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比教育目的更加具体,是定位后的系统功能的体现。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方针都指出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各类教育也明确提出要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但是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在实际实施中也主要发展智力方面,忽视非智力因素。这条轨迹是: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智育――知识,出现了“逐步过滤窄化”现象。高等教育也存在这种问题,远程开放教育也未能避免。国家对远程开放教育寄予厚望,期盼能通过远程开放教育更块地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并着手进行远程开放教育。国内目前倾向于将远程开放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放在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整合上。

我们在此提出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口径较宽、基础扎实、人格健全、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全面发展的创新性应用型专业人才。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专业人才,这种人才的知识技能基础应该牢固,涉及领域尽可能广阔,除了精通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要掌握1门以上其它专业的知识技能。这种人才应有健全的人格,保证能对个人和社会都负责,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心理等素质要健康,要有很强的能力,能够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而最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性,这是一种潜在的发展能力。这些方面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培养的对象是人,所有的要求都需要在同一对象身上得到结合,这种结合要以全面发展为核心,所有的要求必须在此前提下提出,或者说它们是围绕着全面发展而相互作用的。

二、远程开放教育人才的智力与非智力培养目标

1.远程开放教育人才的智力培养目标。

智力因素,是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各种问题基本综合能力的本质成分,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是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和个体的努力,在知识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为:

(1)具有会学习的能力

学习,一般是指个体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所谓会学习,就是了解科学家或是创造知识的人是怎样对以往的结论产生怀疑、提出问题,又是怎样探索和解决问题。注重培养个人的怀疑、探索精神,以改变自己的每一个个体行为,使之适合社会文明的需要。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做到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这对个体发展和为社会服务至关重要。

(2)具有会实践的能力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只有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认识从实践始,实践高于认识,实践出真知。同志曾经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都在于个体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得出正确的认识,指导自己的有效行为。因此,勤于实践,认真实践,也是每个人成才的必备素质之一。

(3)掌握会思维的能力

思维是以人的大脑为物质基础的一种高级物质运动和精神活动形式。从实质上说,思维运动即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反映客观物质世界运动、发展、变化等各种外界刺激而引发的认知活动。通过思维,个体便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分析、判断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事物,预见、推知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进程,使人的认识大大超出直接感知的范围,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尤其对在信息繁杂的社会处理一些应急问题,更为必要。

(4)把握应变的能力

应变,即指应付事态变化,适应时化。人们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物质生产活动或通过生产活动逐渐地认识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相互关系。除在物质生活外,还在政治、文化生活中也存有着交割制肘、错综复杂的人情事故。当今社会变速率快,竞争激烈,瞬息万变。人们面对的各种机遇也是对自己的各种挑战,每个人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摆在面前,使你毫无准备、措手不及,陷于惊慌恐惧或束手无策的窘地。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你需要的是冷静,认识问题的实质,分析其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对策,以促使事态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重要的是,切实把握住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以不变应万变、采取万全之策予以对付,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2.远程开放教育人才的非智力培养目标。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并对解决问题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情趣、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可以称作对心理过程有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的作用,又不属于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面对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每个人都承受着激烈竞争和高节奏的工作效率的压力,非智力因素在人的事业成功中所占的比重愈发加大,因此每一个个体都应引起重视并在平时注意对个人进行非智力方面的培养。

(1)应有健康的情趣

指比较正常的、使人感到愉快、感觉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爱好。即指人做某项工作时,不由自主地对此发生了感情,有了兴趣,且越心情愉悦越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增添无穷的力量把事情做好。

(2)培养顽强的意志

主要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即是以坚强、不容易被人开导或制伏的行动满足已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蕴含着坚固有力、不可动摇和不可摧毁的、较持久的意志。

(3)养成优秀的品格

是指人具有非常良好的对人、对事的道德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友善、温柔、英勇、刚强等,人与人之间相安生活、和睦相处,并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自觉地约束个人。

(4)具有海量的心理受力

心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大脑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海量的心理受力,即指人的头脑像大海一样宽宏大量包容世间客观存在的无尽事物。包括喜欢的、厌恶的,有利的、不利的,甚至于对个体心理有巨大压力的,也统统予以接受、储存。

(5)具备坚韧的抗挫折力

即是指人以坚定的、永不屈服的意志,抵抗被压制,甚至失利、失败,依然要保证达到其目的的心理状态。这里指做正义事情的时候,即便暂时不被一些人理解,也仍要坚持正确的理念,不怕遭受打击。不论多么残酷,个体都不能放弃,要矢志不渝地取得成功。

三、远程开放教育对社会适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适用”即适合应用,其内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二是客观。主观主动作用于客观,看客观能否接受,如果客观能够接受,就是适用;如果客观不能接受,就要求主观再重新学习,以适应客观需要,这就是客观又反作用于主观。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合作又矛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适用”作为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学用一致。

远程开放教育的受教育者所学的知识与所做的工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学习者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就应学习哪方面的知识,以用于促进自己的工作实践。但也有学习者,没有工作岗位或想转换其他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所学习的知识必须与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相一致,否则,即学非所用。

2.边学边用。

远程开放教育受教育者的学习形式是在职学习,把学得的知识直接用于自己的工作中,可以说是边学习边应用。用中遇到难题,便直接去学习,学后又到实践中去用。可谓学之即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使受教育者在工作中体验到“得心应手、乐在其中”的新鲜感觉。

3.用而有效。

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用,是对知识的检验与延伸,是知识的“开花结果”;用,是学习的出发点,更是学习的落脚点。因此,在应用中应切实注意效果,效果显著不显著,有没有问题,要以最终的成果检验,这也是客观实际的要求。

4.取“优”而用。

“优”,是受教育者运用最精华的知识使工作取得最显著的效果。无论做什么工作,处理什么事情,都有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是要找到省时、省力的最佳捷径。因此,要综合分析,权衡利弊,针对其要害、症结,运用掌握的知识,做出最适宜的解决方案,妥善、圆满地把工作做得更好。

5.用而出新。

用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论是无形的、有形的,还是看不见、看得见的,都有一个再加工的过程。面对工作实际,沿用自己的习惯经验,加之所学课程知识,在大脑中“穿连、碰撞、融合”,形象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各种想法“罗织、交汇、感应”,灵感自然即会激发,衍生出更多的新思维、新思路,从而不断地否定个体,超越个体,充实个体,进行新的尝试,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四、结语

我们探讨新时期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根本原因就是外部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科技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只有把握人才培养方向,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拓宽专业面,明确专业方向,加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文件和资料汇编[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7.

篇6

>> 走进核心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 培养信息素养,走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 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核心” 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探析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若干问题的认识 走进VAIO的核心 发中旬教育研究绪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实施 对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 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特征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浅探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技校语文教学中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探析 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现状提高对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徐朔. 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8):11-14.

[5]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B01).

[8]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68-71.

[9]蒋乃平. 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10]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9-96.

[11]许亚琼. 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 职教论坛,2010(25):15-18.

[12]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13]刘宇文.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14]扈中平.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4.

[15]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16]唐林伟.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8(11):12-13.

[17]陈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5-7.

[18]柳夕浪.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 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篇7

[关键词]专业素质;培养;师范英语

[中图分类号]D65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172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13

[作者简介]李媛媛(1982―),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文化,英语语音,ESP。

师范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教师人才的重要任务,英语专业学生是中小学英语教师储备人才,也将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有了全新的变化,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之下,如何培养具有高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英语教师人才就成为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师范院校应站在客观立场上对自身进行审视,用科学发展的观念,采取有效有段对现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一、 全球化背景下的师范英语学生专业素质要求

师范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客观标准,然而这种客观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有所提升的。在改革开放初期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英语教学开始在中学阶段进行普及,英语教师的大需求量及人才紧缺状况使其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有了一定程度的下调,要求仅停留在一定基础的词汇、语音及语法上,在口语交际及语言表达等方面要求相对较低。随着我国与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英语语言综合使用能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间接性推动了对英语教师更高层次的素质要求。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的二十一世纪,社会对英语语言人才提出了专业性和复合性的双重要求。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同时具有英语及教育的双重属性,因此对学生的培养应同时兼顾英语语言及教育双方面。

(一) 科学的教学观念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观念对教学过程有着直接而深入的影响,发展成熟的观念并不能被轻易改变,而同时教学观念也制约和作用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每个细节,因此,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具有科学的教学观,能够对英语的学科特点与价值有正确认识、做到把握受教者个性特征及学习特点等。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有直接影响。因此,合格的教师必须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个性,具有优秀的职业操守和正面的思想价值观念。教学观念及道德品质均为意识内容,师范英语教育应加强在此方面的重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积极强化学生对教师的认识理解,有意识的培养师范院校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逐渐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二) 过硬的英语教学知识

作为教师储备力量,师范院校学生在具有高水准的英语语言能力及文化背景知识之外,也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百科知识为英语教学活动做支撑。因此,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范英语院校学生首先应对社会及生活中的各方面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对英语语言、教育学、心理学等专知识有深入掌握;汉语语言能力在中西文化对比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熟练的汉语技能有助于帮助受教者构建语言使用情境,以对比方式学习领悟目标语言,因此,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熟练的汉、英双语技能。

(三) 熟练的英语教学实践技能

教学实践技能包括对课堂的组织和掌控、教材分析处理、教学手段应用、师生关系处理、教学活动反思及教学实践研究等多方面能力,同时,在信息时代这一大环境中,能够对网络英语教学资源进行收集、鉴识、整合和利用也是当下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所应必备的实践技能。

二、师范英语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困境

(一)培养目标有待明确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属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分支之一,《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然而我国师范英语专业在遵循《大纲》指导的同时,也需要重视高校自身条件及当地人才要求,凸显本校专业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仍需改进

1.课程联系不够紧密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将在开设必要的英语语法及语音课程之外,将专业课程按照“听、说、读、写”分为听力、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及写作,然而就教学实践成果看来,各部分课程联系不够紧密,未能充分起到语言能力培养的实际作用。

众所周知,某一工作或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不同技能相互配合、同时使用。语言的使用同样如此,听与说相辅相成、读与写不可分割,语言教学必须正视其中的相互关联。语言同时具有人文和实践的双重属性,语言的教学需要与使用相联系,否则将制约语言使用能力培养。以师范院校的英语听力教学为例,受教者在语音室听英语音频并完成习题,缺乏交际语境且得不到来自外界的信息反馈,这种情况为学生大脑内部信息处理带来了一定困难,且易导致疲劳和乏味情绪产生。学校应加强课程联系,将不同语言技能训练综合起来。

2.师范属性偏弱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大都以一般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为参考,将教育学、心理学内容安排为选修课程,大多数师范院校对于本校英语专业的师范属性不甚看重,反而过于强调英汉翻译、英语文学等课程内容,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一方面不仅要学习语言文学领域知识,造成了非必要的课程负担,另一方面师范类教育课程内容不足,也为将来的工作埋下了一定隐患。

3.缺乏教学实践

教育实践课程中的见习与实习为师范院校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课堂体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充分的认识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决定毕业之后是否投入与教育事业。当下,我国师范院校持续上涨的学生数量超出了教学实习基地的承受范围,部分师范院校受条件限制不得不将实习地点安排在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中小学校。由于各项条件落后,针对实习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指导教师并不能进行针对性解决,为学生造成教学理论与实践不能统一的印象偏差,此外,教学条件过差也会导致实习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抗拒,影响师范院校教师培养的工作成效。

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

(一)明确培养目标

师范院校英语教育应明确复合型教育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使学生同时具有英语、教育和心理学知识以及教育实践技能。客观上要求我国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构建专属教学大纲,将教育目标明确定位在英语教育这一属性上。以师范属性为中心进行教学目标制定、课程安排及教学成果评估等一系列有关工作,改变学生课程繁杂、针对性不强的缺陷,适当增加教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内容,凸显教育中的师范性色彩,并根据所在地区中小学发展状况培养能够与之相适应的英语教师人才。

(二)改进课程设置

1.紧密课程联系

以英语知识技能的强化需要通过“听、说、读、写”四方面综合进行,这其中的“听”、“读”为语言的输入,而“说”及“写”语言的输出,语言的输入是人类交际的基础和必要前提,语言的输出是交际的目的与最终手段。应注意到,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离开了输出阶段的语言输入只是单纯的知识灌输,不能转化为具体知识技能,学习将失去最终意义,而离开了语言的输入,输出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最终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要加强不同课程的相互联系,例如,联系听力练习与口语表达并设置视听课程;联系写作训练与阅读理解并设置读写课程,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增加有关英语母语国家的背景文化知识,扩充学生知识储备。适当增加语音及语法课程强度,保证师范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英语技能。

2.强化实践教学

师范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针对教育实践资源偏少的状况,一方面社会有关组织、师范院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在师范院校内部开展调查统计,根据学生毕业之后是否从事教师工作这一标准提供区别选择,为无意向学生提供其他性质的实习内容选择,以保证后备教师力量在实践教学上的优先性,避免资源浪费。适当增加课内教学练习时间,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实习地教师发挥良好示范作用,积极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印象;院校指导教师加强对实习阶段学生的关注和联系,适时发挥沟通作用,调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适及摩擦,在时间及精力充足的条件下尽可能多的参与到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全面观察实地指导。

结语: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师范院校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为适应变化着的教育形势,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以专业素质培养为目的对师范院校英语教育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改善是十分必要的。培养出具有高专业素养和个人素质的教师人才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从而更好的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下的教育变革。

〔参 考 文 献〕

〔1〕 丰玉芳.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的全新内涵和更新路径〔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2〕 石韧. 高职英语教学新旧模式对照实验研究--以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 2014,(03) .

篇8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大众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教育机制创新”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SJD710002)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100-02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同时还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体育运动以它的丰富多彩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各种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能较全面地实现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的培养。体育教育教学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优良道德作风的特殊功能,是其他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它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好场所、好时机、好的活教材,是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途径,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教育教学处处可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种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因此,在教学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深刻的内涵,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球类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定的情境,通过模仿练习和运动,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勇敢顽强的思想品德,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和犯规,尊重裁判和观众的良好品质等。在开展体操、田径项目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拼搏的精神,要在这些项目的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到战胜自我,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树立自信心。还可以通过补充讲解我国在奥运会、亚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运动健儿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来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可见体育教材的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涵,一个项目可以达到多种教育目标,一种目标也可以由不同项目来完成。教师要抓住这些课程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学会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让这些优良品质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个性的培养。

二、结合课堂教学特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1 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使学生逐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例如,课前整队集合,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变换,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都有具体的要求,都蕴涵着生动的育人因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和生活的各种准则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2 结合不同的教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学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运用启发引导教学,利用在课堂中组织实施教法的各个环节,不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例如,学生在每个项目的练习中都要承受较大的肌肉疲劳,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现在忍受的练习强度,将获得相应的体能提升回报,引导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在做1分钟仰卧起坐时,告诉学生,当做到3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成绩永远不能进步,让学生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再如,在短跑的教学中,可根据学生个体的身体差异,采取不同起点起跑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奋力争先、永争第一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感到只要自己努力都有成功的可能。最后,还可以采取设置困难环节的教学方法,如适当增加器材的高度、重量和数量,相应提高动作的次数、难度和质量标准,适当改变动作的节奏、幅度和重心,增加动作的障碍和对抗因素等,鼓励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敢于拼搏,勇于挑战,不断战胜自我。

3 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例如活动时学生间的磕磕碰碰导致言语过激,甚至动手打架,还有“恶作剧”等,有时是针对教师的,有时是针对同学的,不管何种情况,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在分析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把事情向好的方面化解,用教师特有的教学机智灵活应对,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的教育和引导。如在足球教学比赛中,有学生被绊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以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效的。

4 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自身修养、业务能力、言谈举止和对待工作的态度等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道德观。“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工作者信奉的至理名言,“以身立教”是体育教师所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教师只有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热爱,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风端正,行为高尚,爱护学生,严于律己,处处都成为学生的楷模,才能称得上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也将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体育教师的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到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过程中,带动着学生的自 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冬天在室外上体育课时,寒风刺骨,学生有畏难情绪,而体育教师笔挺的身姿、洪亮的声音,将无时无刻地感召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在教师的榜样作用下完成课堂学习;夏天的操场上,烈日炎炎,体育教师认真讲解动作要领,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学生进行练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也会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师德、真诚的情感、精湛的教法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这种严谨、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三、结合课外体育活动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它不仅是学生提高运动技术和锻炼手段,养成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过程,而且是学生践行体育道德规范,培养体育道德作风的过程。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品德作风充分地暴露出来,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些机会,通过体育活动应遵循的道德和比赛规则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例如,精心组织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大型体育节和各项竞赛活动,赛前要求学生刻苦训练、团结合作、彼此鼓励;赛中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恪守体育道德,为胜利者鼓掌、喝彩,为坚持到底者加油、呐喊;赛后做好总结,调整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规则允许的,什么是“犯规”等,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而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产生积极的进取心,依据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主动接受先进的思想和正确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同时,参与集体活动的学生受到群体规则、规范和同伴思想行为的影响,能在集体的相互帮教中促进个体的自我教育。

四、结合体育竞赛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篇9

关键词:自学能力;自学习惯;目标导学式学案教学

自学能力是学生独立的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的能力。它包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试验操作等能力。它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分析力等多种能力于一体,是素质教育中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实践高中化学教学中尝试运用“目标导学式学案教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改变以往上课讲解知识点“满、透、细、实”的方法,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倡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收集处理信息,独立获取知识,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什么是目标导学式学案教学

所谓“目标导学式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的过程的重大改变。

二、“目标导学式学案教学”的具体操作说明

1.设计导学学案,引导学生阅读

“目标导学式学案法”的关键:教师给学生精心设计的预习提纲――导学学案。学案指导学生针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目的、有重点地精读、细读,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导学学案一般来说,包括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1)单元学习目标。在学案中编入学习目标,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自己行为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标准。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在自主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能摸得着。

(2)单元学习重难点。这一项目是为了指明学习中攻坚的方向,帮助学生合理分配一节课的学习时间,避免在枝节问题上浪费精力。

(3)学法导学(学法指导,学法宝典,学法启迪等)。①课堂上学生重点要看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图片等;②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

这是导学方案的核心部分,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4)单元学习线索指导。该项分为“引入课题”及“展开课题”两部分。“引入课题”的内容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一定联系,但又有一定反差,使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形成“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兴趣。“展开课题”部分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实验、插图、课外资料等。提出讨论题让学生思考,挖掘概念的内涵、外延,注重在看似“无疑”处设疑,充分拓展学生思维的开阔性,让学生熟悉从多角度对一个问题进行思考。

2.鼓励学生质疑,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在导学学案的导学下,仔细阅读了教材,心中或多或少有所收获。此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如何引导学生提问、创设问题情景呢?一是利用自然现象、学生自身实际和社会实际等提出问题。如引导学生从耳濡目染的农谚提问:“为什么有雷雨发庄稼一说呢?”“卤水点豆腐说明什么道理?”。二是通过比较分析,提出问题。比如学习了SO2的漂白性就跟氯水的漂白性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三是通过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景。如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实验中加热变黑的铜丝放入乙醇又变光亮,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提出问题“铜丝在该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同时老师适当引导提出“反应物一样,条件不同,产物有可能不同吗?”

3.学生分组探究,进行合作学习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规模大约一致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具有一定难度,或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性、趣味性。合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只局限于课堂内的小组讨论或组间辩论,更可放在广阔的课外,可采用观察纪录、调查研究、参观访问、查阅资料、亲自劳动等形式以及这些形式的综合运用。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适时指导和有效调控是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保证。在学习开始前,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提供探究或讨论议题,引导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在合作学习进行中,老师要做好巡回指导,了解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启发、引导及纠正,但是,老师仅起指导者的作用,切不可包办代替。

4.知识系统总结,练习测评效果

归纳总结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参与、自我归纳、自我总结,把知识内容构建成一个完善的结构。在完成了“导学、质疑、探究、总结”四个环节后,学生是否真正将知识内化,建构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了呢?这就需要通过习题来测试评价。只有在经过了“测试、评价”后,“学案导学法”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才算圆满结束。

三、运用“学案导学法”的教学体会

“学案导学法”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民主气氛浓厚,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和老师的主导关系,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材中某些内容受学校条件,学生探究能力,学业成绩评定等多方面限制而不能进行,某些内容若采用此法则把课时拉得太长,耽误以后课业的进行。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法”还需要逐步渗透,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0.

[2]《高中中化学课程标准》.

篇10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教育本质

一、问题的提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并渐趋规范的发展过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两部分组成,其中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指人才毕业后的去向及将来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人才培养规格包含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部分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仍存在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不清晰、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表述趋同、未能充分与地域经济特点良好结合等问题,引起社会多方的困惑。

1.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现状。目前关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不清晰。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包含的内容较为空泛,缺乏针对性。我国高职教育从最初确定“面向生产第一线”到面向“经济建设、生产第一线”再到后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语言的变化虽然体现了高职教育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积极反应,但也使得人才培养方向变宽,直接导致课程设置过于宽泛,引发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争论。二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述趋同。由于“高素质”的目标引领,强调满足“岗位群”发展的需要,许多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表述中较多出现“综合”“多元”“宽基础”等字眼。从表面来看,这体现了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但也说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存在诸多困惑。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有限,而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却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限定下,既能照顾到专业发展的深度又能提升人才素质的综合性,对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讲是突出的矛盾。三是未能体现地域发展需求。各地域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长期以来出现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造成了贫富不均等诸多社会问题。高职教育尤其要承担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其职业发展道路较之普通高等教育更多指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能够更快更直接地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引领作用,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应在准确分析当地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做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具体标准制定,以便在专业设置、课程组合和实习实训安排上综合考虑。

2.来自多方的困惑。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学校据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选择课程组合;企业据此了解学校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水平和能力结构;社会据此了解各高职的专业设置及具体培养水平的差异,因此,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但从现状来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语言描述却未能很好地消除人们的疑虑,没有帮助各方更好地了解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一是学校之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引发了学界对“高素质”研究的热潮。综合各项研究结果,一般把素质分解为“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并认为素质高于知识和能力,包含的内容更广。也有学者提出,高职人才素质应满足“岗位群”的需要,需要“多元”和“综合”,于是出现高职院校大设人文课程的现象。课程门类多固然好,但却与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产生矛盾。技能型人才培养强调产学结合,通过专业的实习实训来提升人才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这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的社会实习、实践。高职三年如何既能保证专业知识的深度、技能的熟练程度,又能同时学习宽泛的人文课程,这些问题困惑了许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二是企业之困。企业理应根据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但目前却无法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看到高职学生的专业特性。虽然高职培养目标中对技能的表述较中职和技校高了一个层次,但距离企业要求的高级技术人才仍有较大差距。从宏大的语言表述中,企业看到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模糊、宽泛的,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三是社会之困。面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将高职理解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大专”形式或是中等技校的高级形式,但高职的含义究竟为何、高职的竞争力何在,社会并不了解。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对高职的误解及对高职的困惑,直接导致社会对高职所培养的人才认可度不高,影响了高职生的就业和发展。

科学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正确解读高职教育的本质,重申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审慎思考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所应遵循的具体原则,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的具体内容。

二、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制定的重要意义

1.从学校角度讲,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教育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是高职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组织课程体系,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合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的定位和清晰的描述可以让教育管理者紧紧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更有效地选择和组织各种资源。

2.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向。学生在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时,可以根据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预设,明确高职的人才定位。

3.从社会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目标是对社会需求的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有不同需求,在学校教育中是以人才培养目标的形式呈现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特征,社会需求的变化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高职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教育形式,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可以弥补原有教育序列发展的不足,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思考

综合目前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多是对领导讲话、有关政策语义的字面解读,表现出较强的形而上学倾向和主观化倾向,缺乏对社会实际的调研和准确理解,缺乏对我国高职特点的具体把握和市场所需人才规格的客观分析,未能较好结合社会发展对高职的明确要求,使得目标的制定脱离现实。具体来讲,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综合考虑以下内容:

1.厘清教育本质——注重教育目标的终极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首先要具备“教育”的本质特征。台湾教育家贾馥茗女士认为,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高职教育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力。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带来的自然结果,而不应本末倒置,将社会发展置于个体发展之前。当前的高职教育无论知识内容的选择还是教育的方式都出现了只谈“社会”而不见“人”的情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和发展潜能,长此以往,将会因个体后续发展能力不足、底蕴缺乏而影响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