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性护理诊断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6: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性护理诊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性护理诊断

篇1

【关键词】乳腺癌怀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处于诊断期的乳腺癌怀疑患者容易出现程度不同的精神创伤,表现为焦虑、抑郁、烦躁和不安等心理状况,这种心理状况对于确诊后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不良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和分组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收治的诊断期女性乳腺癌怀疑患者96例,平均年龄45±10.4岁,临床诊断方法为临床表现、钼靶照射和穿刺组织活检相结合。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和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诊断期为15天,诊断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

观察组从乳腺组织活检开始到诊断结果出来约15天的诊断期内实施护理干预,干预方式包括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和电话咨询等。1)健康教育: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乳腺专业护士,根据诊断前的调查结果,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实施面对面健康教育。教育方式有如下几种:①讲授法:热情接待乳腺癌怀疑对象。按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因人施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讲解乳腺健康知识,如乳腺癌发生的相关因素、如何保持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加强锻炼等。促进日常健康行为,减少健康危害行为。②演示法:现场指导乳腺癌怀疑患者进行自我检查,如望诊、触诊、检查的顺序、时间、内容等。通过自我了解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深化对乳腺癌的认识。③读书指导法:发放乳腺疾病健康宣传手册,人手一册。并对年长及文化程度较低者加强说明和解释。2)心理支持:因为是保持女性形体美不可缺少的第二性征,乳腺癌怀疑患者担心确诊后,影响夫妻生活,易产生焦虑、恐惧甚至绝望,影响饮食、休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极为不利。向怀疑患者讲解确诊的必要性,以及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对治疗和康复的促进作用。3)确诊后一月,采用电话咨询法,了解和督促的自我检查情况,并作好记录。建立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对行动不便者,主动上门服务。

1.2.2 常规护理

对照组从乳腺组织活检开始到诊断结果出来约15天的诊断期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方式包括包括乳腺癌常识宣传、诊断期间活检通知和确诊信息通知等。

1.2.3 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乳腺癌怀疑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所有受试者填写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包括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心理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别进行(0~4分)五级评分: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相当重=3分;严重=4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状况越好;反之,心理状况越差。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数据以χ±s表示,各组之间的数据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两组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进行一般资料分析,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教育背景、婚姻状况、生育状况、乳腺自检情况和乳腺癌家族史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护理干预对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SCL-90 各因子得分,进行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表2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CL-90各因子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分值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乳腺癌怀疑患者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可出现强烈的心理反应,表现为焦虑、抑郁、烦躁和不安等心理状况,这种心理状况对于确诊后的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不良的影响。Liao等[2-5]的系列研究发现,对乳腺癌怀疑患者诊断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首先,Liao等对127例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的健康护理和支持需求在诊断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这种需求的因素,结果发现,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相关信息的需求强于对情感的支持,需求的水平诊断前高于诊断后,活检前最高,诊断后最低,与年龄、、社会支持、家族史及乳腺症状无关。因此,对于诊断期的乳腺癌怀疑患者,护理人员应提供文化上敏感的、个性化的支持性护理。接着,Liao等对127例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的不稳定性和焦虑情绪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诊断前的不稳定性和焦虑情绪明显高于诊断后,对于确诊为良性肿瘤的患者,其不稳定性和焦虑情绪明显好于恶性肿瘤的患者,并受诸多的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诊断期的乳腺癌怀疑患者,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不稳定性和焦虑情绪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以便提供更好的护理程序减轻怀疑患者的心理压力。研究者进一步对122例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对健康护理和支持需求的影响,得出相似的结果。

最近,Liao等研究了护理干预对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研究者将122例乳腺癌怀疑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发现,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水平在活检前和诊断后均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诊断时期的怀疑患者的焦虑水平,这些研究结果可作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通过提供个性化和文化敏感的护理,可改善乳腺癌诊断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诊断期乳腺癌怀疑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 CA Cancer J Clin. 2005, 55(2):74-108.

[2]Liao MN, Chen MF, Chen SC, et al. Healthcare and support needs of women with suspected breast cancer. J Adv Nurs. 2007, 60(3):289-98.

[3]Liao MN, Chen MF, Chen SC, et al. Uncertainty and anxiety during the diagnostic period for women with suspected breast cancer. Cancer Nurs. 2008, 31(4):274-83.

[4]Liao MN, Chen PL, Chen MF, et al. Supportive care for Taiwanese women with suspected breast cancer during the diagnostic period: effect on healthcare and support needs. Oncol Nurs Forum. 2009, 36(5):585-92.

篇2

【关键词】 护士;护理程序;职责

护理程序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带来了护理专业的革命性发展。护士不再是被动地、单纯性地执行医嘱和进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而是运用护理理论和其它相关的理论作基础,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护理对象的整体情况,然后独立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和开出护嘱,护士的职责也随护理内容在变化[1]。在推行整体护理过程中,护士只有明确自己在实施护理程序中的职责,才能真正达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目的。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从广义上讲是指护士与病人/家属的关系,从狭义上讲是指护士与病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实质是护士帮助病人满足各种生理、心理需要,反过来又促使护士提高专业水平的互动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会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提高治疗信心,促进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由护士处于主动帮助者的地位,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护患关系的结果,而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这种关系起到积极和促进治疗的作用。因此,护士在完成较多治疗工作的同时,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多接触病人,与病人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使病人信任护士,依靠护士,以便更全面、准确收集资料,再在信任的基础上,用具体措施和行动来帮助病人解决问题,达到病人满意。

2 准确收集病人的有关健康资料

与护理对象有关的生理、心理的、社会文化的、发展的、精神的资料,护士均应收集。只有全面地收集资料,才能更好的确认护理对象需解决的问题和相关因素,继而确定护理诊断,选择预期目标及护理措施。收集资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应加强与病人的接触与交流,交谈要有目标,清楚要问什么,并要注意倾吐和运用交流技巧[2]。因为获得资料的多少、是否准确很大程序上取决于护士的灵活技巧与应变能力。

3 重视有针对性的护理体检和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

护理体检是评估中收集客观资料的方法之一,护士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以收集病人身体状况的客观资料,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症状,主要阳性体征及其与治疗护理有关的病症信息,作为支持护理诊断的有力证据。这些信息可通过测量、观察、谈话等从病人的身体、动作及语言中了解,注意多从护理角度上查体,以护理功能为焦点,有针对性地按系统功能进行护理查体。找出支持护理诊断的阳性体征,把查体的重点放在评估时发现问题的地方,并侧重于身体各系统的基本功能,从中寻找护理对象的器官功能障碍和机体需要的矛盾,这即是健康问题的反应,用这些反应来支持护理诊断的成立。同时要掌握和分析各种相关的辅助检查,如三大常规、血生化B超检查结果,也是护士应重视的内容之一,以便为做出正确护理诊断和提出合作性问题提供有力的依据。

4 持续评估病人健康情况

评估是有计划地、连续地收集资料的过程,护士是根据收集的基础资料、疾病的诊断、器官脏器功能和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注意观察和监测疾病的发展变化,结合病人的身心反应和预后等情况,做出及时的整体评估,用来确定病人未被满足的需求及程度。由于病人的健康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评估不仅要在入院时进行,还要在住院期间不断地进行,注意各种治疗、护理措施的效果反应,病情进展、心理变化、健康教育等均应及时评估。

5 加强对服务对象的护理照顾和健康教育

护理工作的实质就是维护健康、促进健康、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帮助病人满足基本需要,是护士的职责。当病人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不能满足基本需要的时候,护士就应该给予直接的护理和关怀照顾以及创造有利于健康的良好诊疗氛围和身心环境始终是护理工作的主题。只有强化护理服务意识,才能做好基础护理、疾病预防等工作。增加为病人直接服务时间,才能做到护患之间沟通到位、措施到位、记录到位。照顾是基于护理知识关怀出于爱心,都是通过护士的直接操作,达到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增进健康的目的。还应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指导,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健康行为,引导其养成有益健康的习惯,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6 注重护理质量的评价和反馈

评价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对病人产生的结果有三个方面;临床护理效果、病人满意度,健康教育结果,这三种效果构成了护理质量评价的内容,通过护理评价,促使护士不断检查自己工作内容和护理措施的有效性。通过情况反馈,调整及确保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各层面的健康问题均获得解决,以达到整体护理服务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基本步骤

从患者入院,通过评价重症患者的病情、皮肤完整性、首优问题及潜在问题,通过观察和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系统地完成病情观察及资料收集,以此来鉴别重症患者首优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护理程序的操作中如果忽视相关因素,将影响护理目标的制定和护理计划的实施,甚至导致整个护理程序的失败。所以,在护理重症患者时,如果评估不准确或不全面,将直接影响护理诊断的制定和预后,也不能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资料而延误治疗[2]。作为重症监护室护士,应眼光敏锐、善于观察,把患者的实际资料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用于指导和完善护理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为重症患者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奠定基础。因此,护理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评估内容提出针对性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是护理程序中关键的一个步骤,责任护士以患者的资料情况为主要依据进行判断和识别,提出首优解决的护理问题和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患者的反应做出正确的判断,给患者制定出一系列的完整的护理计划。护理诊断因人而异,要体现个体性和针对性。如;患者起床时突然出现头晕,护士最关心的就是患者可能会因眩晕而受伤,所以做出“有受伤的危险”这一护理诊断;再如:长期卧床患者,可提出“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这一护理诊断。

制定护理计划:护理计划作为一种框架计划,为临床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资料,在其指导下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有组织地进行,首先将护理诊断分为首优问题、中优问题、次优问题。如:术前患者可能有两个护理诊断(焦虑和知识缺乏),焦虑与即将接受手术有关和术后恢复有关,也许护士认为教给患者术前练习床上排便、有效咳嗽等知识十分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是否术后出现尿储留、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问题,因此把知识缺乏放在首位。实际上患者处于焦虑状态,没有耐心听护士的健康教育。所以在有两个诊断存在时,应先解决焦虑,再实施知识缺乏的措施就比较合适。护理诊断的先后顺序也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及患者的反应而发生改变,护士对每个诊断提出相应的目标,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过程中通过护理措施达到预期目标,同时目标设置应合理,目标是作为护理工作结束时进行效果评价所遵循的标准,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是目标达到的具体体现。

实施是执行护理计划的过程,此阶段护士运用操作技术、沟通技巧、观察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去执行护理措施,护士热情主动为患者提供治疗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尽快顺利的得到诊治,消除不安心理。不仅护理诊断得到解决,也培养了护士的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3]。

评价贯穿于整个护理程序的各个步骤,是将重症患者的健康状况与确定目标比较的过程。首先评价制定的目标是否能达到,措施是否得力,护士可根据目前患者状况修订护理计划,当评价表明患者出现新的护理诊断时,应将这个护理诊断纳入护理计划中,继续按照步骤实施。

应用效果

通过应用护理程序,增加了与患者的接触交往,使护士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治疗效果明显提升,缩短了住院日,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的愿望,为患者节约了医疗费用,由于医患、护患关系融洽,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护士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了患者的尊敬,增加了其成就感,也使其对工作岗位的满意系数有所提高。

通过护理程序提供护理服务,护士的知识面不断拓宽,也是护士日益成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韩洁,马桂英,李菲,龙兆英.护理研究,2009,23(2):139.

篇4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健康教育表;空勤科

健康教育是以患者为中心,运用健康知识使患者达到知、信、行的过程。随着责任制护理工作的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责任制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因此,健康教育质量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科自2013年3月采用责任制健康教育表对患者进行宣教,取得了良好效果,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1 责任制护理健康教育表的版式

1.1 眉栏有姓名、床号、入院时间、诊断、责任护士、经治医生。

1.2 A4纸正反面,内容一般分为入院、住院、出院、随访登记四个方面。

2 责任制护理健康教育表内容

2.1 入院健康教育部分 内容包括病区环境、人员介绍、安全管理、请销假管理、作息时间、营具使用、标本留取、就餐时间、地点、探视制度等。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科室环境,①消除患者的陌生感;②使患者感觉到被重视和尊重的感觉。

2.2 住院健康教育部分 住院期间依据患者不同疾病阶段及病情变化时采

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一般宣教的内容:①健康教育评估和健康教育诊断:首先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情况、文化程度以及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其次再确定健康教育诊断;②治疗用药(起止时间、药名、剂量、执行时间、作用及副作用);③等级护理及活动范围;④饮食指导(医嘱饮食、饮食种类、饮食注意事项);⑤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⑥自护技能;⑦医学宣教(疾病病理变化、疾病的预防措施、预防并发症措施);⑧安全护理(安全风险预测、安全措施);⑨特殊检查(准备方法、检查前后注意事项)。

2.3 出院健康教育部分 内容包括①返院复查时间;②出院诊断;③治疗效果(治愈、好转、未治愈);④用药指导;⑤生活指导。

2.4 随访登记 通过电话随访延续护理服务,跟踪患者出院后病情变化情况,提供针对性的专科理论知识,并给予康复锻炼、饮食指导、用药观察、自护技能和心理疏导等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告知患者2w后我们会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内容有联系方式、随访时间、随访情况。

3 结果

通过采用责任制护理健康教育表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宣教,我科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无1例护患矛盾和纠纷。

3.1 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知识 责任制护理健康教育表的实施,护士必须掌握我科常见病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专科护理的要点,从而一方面间接督促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护士业务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3.2 提高了患者的知晓率 表式的宣教要好于简单的口头宣教,使用方便,患者随时可以阅读,提高了患者对医学知识的兴趣,达到了宣教的效果。

3.3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简单、明了的责任制护理健康教育表,患者比较接受、认可,再加上护士详细的讲解,患者对疾病与健康相关知识有正确的了解,从而强化了患者的遵医行为,使医疗护理质量得以保障[1]。

参考文献:

[1]吴继英,吴爱娟,侯爱霞 健康教育卡在骨科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3,2:105-106.

[2]Callaghan S,Copnell B,Johnston parison of two methods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nnula securement in the pediatric setting[J].J Infus Nurs,2002,25(4):256-264.

[3]Foster L,Wallis M,Paterson B,et al.A descriptive study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s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a pediatric unit in one Australian hospital[J].J Infus Nurs,2002,25(3):159-167.

篇5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不是偶然的学习活动,它是有系统,有计划的活动,所以在现代化的整体护理过程中,可以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其中。

一、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

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收集资料,而资料的来源可以通过病人及其陪同人员获得。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是护士直接接触的对象,所以护士在进行评估的同时就可以对病人及其陪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例如通过观察,护士可以了解到护理对象的呼吸情况,有助于病情的诊断,同时,护士应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正常人的呼吸频率是16――24次/分,如果过快或过慢均不正常。通过交谈,护士可以了解护理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这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有关吸烟,饮酒的不良影响,如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饮酒与肝炎的关系等。对护理对象进行测量血压时,护士可以告诉病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以及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和诱因与遗传、饮食、精神应激、肥胖等都有关。护士在进行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的观察,沟通和交流等就可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护理对象对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不仅可以得到更详细的资料,而且还可以满足护理对象对医学常识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使护理对象更加信任护理人员。

二、护理诊断与健康教育

护理诊断是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分析和综合护理评估资料,从而确定健康问题的过程。护士在下护理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叙述与疾病相关的原因来进行健康宣教。例如,护理问题“母乳喂养无效”的原因有(1)未充盈;(2)缺乏母乳喂养的知识和经验等。此时护士应对解决相关原因进行指导,如对原因(1)可以指导护理对象多进食营养丰富的汤汁类饮食,按需喂哺新生儿。而对原因(2)可指导护理对象正确的喂哺姿势,以及如何肯定婴儿在吸吮和吞咽。另外,在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资料后,初步确定问题,护士应首先让病人确认其自身的健康问题,并引导病人叙述相关疾病的认识和看法。例如病人有吸烟史,可以引导病人自己述说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护士可对其做相关的补充,这样通过病人自己参与与疾病和健康相关的讨论,可以更好的进行健康教育。从而使护理对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提高生活质量。

三、护理计划与健康教育

护理计划是系统的制定护理方法和过程,其目的是要确定病人的护理重点和目标以及护士将要实施的护理措施。而健康教育也是一个有系统,有计划的活动。因此,护士在制定护理计划的时候应该同时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措施和方法等。因为健康宣教及时合理,可以使护理对象在治疗时积极主动的配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例如,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是使病人的血压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那么就应该对病人进行与高血压病因,饮食,以及正确吃药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这样有利于高血压病人在病程中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既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

四、实施与健康教育

实施即对护理措施的实施,是对护理对象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干预的手段。在实施护理措施时更应该注重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因为实施过程即是护理操作的过程,护士可以一边进行操作,一边进行健康教育。以高血压为例,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告诉患者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还应教会病人怎样正确的测量血压,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指导等,当病人服药时,护士应告诉患者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告诉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维持性的必要性等。这些都可以在进行护理的操作过程中完成。这既不浪费有限的时间资源,也让患者掌握了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所以在实施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教育也是很必要的。

五、评价与健康教育

篇6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已成为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我院CT、核磁科从2005年初实行临床护理路径以来,严格制定科学的护理流程,从患者预约登记、实施心理护理、增强前处置、急诊绿色通道、健康宣教、发放检查结果等全过程实施相应的护理规范操作,简化了某些繁琐的工作流程,达到了方便、快捷、缩短患者等候时间,全面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现将其具体做法分述如下。

1 预约登记路径

CT、核磁科作为大型医疗辅助科室,检查患者较多,特别是每天上午患者又较集中,所以预约登记窗口就尤为重要。为此该科采取以下路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1 由专人负责预约登记窗口工作 在患者预约时填好一式两份的预约单,填清预约单上的每一项内容;同时发给患者一张检查顺序排号卡、一张取片凭证;明确告知患者检查的大致时间,要求患者在指定的时间来检查,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来,请事先与科里联系,以便安排其他患者检查,这样就避免了患者排长队等候的弊端。

1.2 告诉患者带齐过去检查的所有材料 包括病历复印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X光片等,这样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作出诊断。

1.3 肠道准备 嘱腹部检查患者前二天禁食多渣食物(包括蔬菜、水果等),检查当天禁食、禁饮水;如果近日曾做过钡餐透视或钡剂灌肠等检查,要等钡剂完全排出后才能检查(大约五天以后);膀胱及附件检查前要多喝水,保持膀胱充盈;MR检查时要祛除身体上一切金属异物等;这样详细告诉患者检查前准备,保证了检查的良好效果。

1.4 患者凭借取片凭证领取检查结果 窗口工作人员对片袋、诊断报告及胶片三者上的姓名、性别、年龄、片号进行重新核对,准确无误,让患者确认,在领取胶片报告本上签字后发放给患者,同时收回取片凭证。

2 心理护理路径

现代护理工作以人为中心,维持人的心理最佳状态是保持健康和战胜疾病的根本。而心理护理的开展能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内在潜力,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预防价值;CT、核磁科主要从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三个阶段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2.1 检查前心理护理 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护士采用沟通、理解和同情、支持和安抚的方法,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改善心境、提高信心、给予鼓励,使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检查。

2.2 检查中心理护理 此阶段医护人员要摆好患者,做到安全、舒适、正确,做好患者非检查部位的放射防护,嘱患者不要移动,必要时用话筒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指导,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2.3 检查后心理护理 首先对患者的密切配合表示赞赏和感谢,再次鼓励患者调整好状态,尽快恢复健康;同时护士填好取片凭证,告诉患者及家属取报告的准确时间和地点。

3 增强前处置路径

CT增强检查具有检查时间稍长、操作相对复杂、注药速度较快、扫描时相要求严格等特点。所以就要求护士必须做好增强前处置的每一步,这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3.1 简明扼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增强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增强检查的无创性、安全性和必要性,减轻患者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3.2 详细介绍增强用碘造影剂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有充分的理解,同意后在接受CT增强碘造影剂协议书上签字。

3.3 指导患者及家属在检查中和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如在注药的瞬间患者有全身发热的感觉,这是正常反应,请不要惊慌和害怕;听好机器提示音,做好呼吸训练等;检查后嘱患者多喝水,促进造影剂的尽快排泄;嘱患者家属穿好防护服,减少不必要的照射等。

3.4 护士以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禁的工作作风,做好碘过敏试验,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固定好静脉输液留置针,再次鼓舞患者以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检查。

4 急诊“绿色”路径

急诊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危重而需要立即诊断、紧急抢救的患者。CT、核磁科在某些疾病的诊断方面起到了其他检查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对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鉴别,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诊断等;在怀疑脊髓损伤方面,MRI有特别的优势;所以CT、核磁科作为急诊急救的重要辐助诊断科室和120急救中心联动,每天由副班护士和医生专项负责引导急诊患者的检查,时刻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做到随到随检;在医护人员摆放患者的过程中技术员已输好扫描相关信息,随时启动扫描程序,为患者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分分秒秒。

篇7

目的探究护理人性化管理在内镜中心的应用价值,并准确掌握内镜中心人性化且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减轻患者在接受诊断与治疗时需承受的痛苦。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内镜中心患者6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各30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一般性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诊断与治疗中的各项基本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护理后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的配合率为80.0%,对照组的为58.0%;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85.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2.0%,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镜中心患者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承受的痛苦,相比一般性的常规护理方式效果更优,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护理;内镜中心;管理;人性化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迅速发展,内镜诊断与治疗逐渐在临床上普及起来,各级医院的大多科室均有内镜机构。正是由于内镜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人们对其护理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改变[1-2]。本次研究中对内镜中心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内镜中心患者6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男326例,女274例,年龄22~60岁,平均(46.2±1.2)岁,病程均为2~9年,平均(4.2±1.3)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进行亲切、友好的沟通交流,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2)音乐护理:在内镜操作与日常护理中可以视患者的实际情况播放一些相对轻柔舒缓的音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利于病情治疗与恢复。(3)医疗健康知识的宣传:向患者讲解一些与患者疾病相关的一些健康医疗知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病情,建立战胜自身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疾病的治疗与后期的康复等。

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舒适度配合率与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

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的舒适度配合率比较:

可以得出,观察组患者舒适度的配合率为80.0%,常规组患者的舒适度配合率为58.0%,比较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5.0%,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2.0%,比较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内镜技术的使用不仅仅在消化内科中得到普遍的开展,同时也加入到其他科室的应用队伍中来。内镜的操作室通常分布于各个不同科室与区域,使得对内镜治疗与管理出现不便之处,针对以上情况,诸多三级医院已经将内镜技术进行集中使用管理,并设立了内镜中心。内镜操作对治疗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痛苦,所以在内镜诊断与治疗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应设立专门的护理专员,与传统的护理人员相比,护理操作管理相对较为熟练[4-5]。其次,专门的内镜医疗科室设立,可以方便患者进行病情诊断与治疗,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降低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再者,对内镜中心患者进行统一管理,利于更好地进行护理管理工作[6]。本次研究中,对内镜中心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音乐护理、医疗健康知识的宣传等,并就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要求,对护理工作提供了方便。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病情诊断与治疗中的不适感,提高配合度与护理的满意度,从而有效减轻患者承受的痛苦,相比一般性的常规护理方式效果更优,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

作者:谭文惠 王芳 王翠华 吕芳 康倩 何玲 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

参考文献

[1]任庆玲.人性化管理在内镜中心的应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18(3):64-65.

[2]曹艳,兰丽,王雪琴,等.实施人性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73-3174.

[3]曹艳,兰春慧.内镜中心患者角色行为与护理伦理要求[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314-315.

[4]尚建英,张剑波.PPT在内镜中心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21-2722.

篇8

通讯作者:张益梅

【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对预防支气管哮喘患儿复发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教育组30例,程序化健康教育组按照整体护理程序对患儿及家属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观察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的复发率。结果 程序化健康教育组患儿及家属的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明显高于一般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教育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程序化健康教育对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复发作用显著。

【关键词】 程序化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 小儿; 复发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因患儿的家族史、特应质或过敏体质对本病的形成关系很大,多数患儿因患有湿疹、过敏性鼻炎和(或)食物(药物)过敏史,造成本病的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2月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复发就诊率达70%,主要原因为患儿家属遵医依从性较低。为了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复发率,促进其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008年1月~2009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对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属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并与一般健康宣教作对照,结果显示程序化健康教育对预防支气管哮喘的复发作用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均依据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的诊断标准纳入[1]。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3~5岁。

1.2 方法 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教育组3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诱发因素、病情状况及经济条件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1 教育方法 两组教育者均为管床护士。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知识宣教,教育组按照整体护理程序对患儿及家属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1)评估:管床护士全面收集患儿的资料,认真进行护理体检,并确立护理诊断。(2)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根据对患儿个体的评估和确立的护理诊断,制定适合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计划。(3)实施:信任是健康教育的基础。教育者首先与患儿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其信任与配合,然后根据评估情况因人施教。(4)评价:评价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不断评估教育策略、教育内容是否适合教育对象,以便随时修订教育计划[2]。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不仅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对患儿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3]。出院前一天教育者再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出院指导。

1.2.2 教育形式 对照组采用个人宣教与公休座谈会形式;教育组主要采用一对一的个案教育形式,结合仔细讲解、讨论,与语言教育为主配合书面教育,给患儿家属提供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的小册子及有关书籍。急性发作期过后可根据患儿病情组织小组讲解、讨论,请复发者的家属讲述复发的原因,相互交流体会,教育者对健康知识进行提问,如家属不能正确回答时,再讲解一次,以巩固教育效果。

1.2.3 教育内容 对照组教育内容如下:(1)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及家属讲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要点。(2)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知识、康复护理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安慰患儿和家属克服恐慌心理,配合医护人员尽快控制急性发作。教会患儿及家属如何配合治疗。急性发作期、持续发作期及缓解期应用的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疗效的观察,示范并教会吸入剂的正确给药方法。出院后的饮食活动、病情监测、按规律口服药物、发作时的处理、就医指征、定时复诊等保健知识。(3)讲解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接触过敏原、环境污染、呼吸道感染及气候变化对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危险性及关系,避免接触过敏原,积极治疗和清除感染灶,去除各种诱发因素的必要性。教育组除以上的常规宣教外,再根据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

1.3 评定方法

1.3.1 健康知识评定 两组患儿及家属均在出院前一天应用有关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试卷(包括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分类、治疗目标、治疗原则、护理要点、心理护理、用药知识、预防原则等10项内容,每项10分)进行测试,由患儿及家属共同回答。护士长和管床护士共同评分,得分80分以上为好,60~80分为中等,60分以下为差。对未答对的题目护士给予重点讲解,直到家属完全明确为止。

1.3.2 依从性评定 两组患儿均在出院后6个月左右应用自行设计的出院后遵医行为(即出院指导)。内容包括合理饮食、按时作息、改善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治疗原发病和是否坚持药物吸入等问卷。通过书信形式让共同生活的家属填写,专人负责发放,回收统计,问卷回收率100%。六项均能按要求去做的为完全依从,否则为不依从。

1.3.3 复发率统计评定 对所有入组患儿均随访2年,统计复况。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程序化健康教育组患儿及家属的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明显高于一般健康教育的对照组;教育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患儿及家属的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掌握

情况比较(n)

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

表2 两组患儿及家属对出院指导的依从性情况比较(n)

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P

表3 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复况比较(n,%)

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P

3 讨论

通过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的研究结果(表1,表2)可见,接受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患儿及家属的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水平和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华内科杂志,2003,42:817-822.

[2] 刘岩.运用护理程序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714.

[3] 李惠萍.走出健康教育的误区.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59.

[4] 母双,何权赢.支气管哮喘患者系统教育和管理效果评估.中国呼吸和危重症监护杂志,2005,4(2):87-90.

篇9

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起病急,病情凶险,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在护理上难度大。我院于2010年共收治3例,我们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对其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了患者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3例,男2例,女1例,年龄35、60、67岁,平均54岁;发病原因:暴饮暴食1例,酗酒1例,胆源性1例,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杭州全国第8届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治草案》。手术2例,保守治疗1例,术后并发症1例,死亡1例。满意率调查100%。

2 方法

2.1 评估 3例患者入科后2小时内,均对其生理、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填写入院患者健康教育评估表,内容包括精神状况、面容、体力、职业等;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反应。患者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和学习障碍等。可以根据患者的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来确定。

2.2 提出诊断 (1)疼痛:与胰腺及周围组织炎症有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呕吐、禁食及感染性休克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炎症渗出、机体消耗大有关;(4)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与知识了解范围不全有关;(5)心理障碍:与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发病突然、病情重,担心预后或者经济负担有关;(6)危险因素等基本的教育需求:缺乏对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不同时期疾病演变的认识,以及缺乏对疾病不同时期治疗和护理的配合知识和注意事项等,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

2.3 制定教育计划 护理计划是要针对每个护理诊断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以达到预期目标[1]。确定患者的健康教育目标要注意目标的短期性、可测量性和可获得性。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的学习目标大体分为4类:(1)认知:使患者明确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机理及其对机体的危害;(2)心理状态转变:接受患病的事实,消除紧张焦虑,积极配合治疗;(3)行为习惯转变:改变暴饮暴食,生活及习惯有规律等;(4)技能:能对疼痛进行正确认识,配合医护做好治疗和处理等。

2.4 实施 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多种形式,包括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2.4.1 根据评估出的健康问题,将具有共性的制成文字材料,或做成小册子发给患者,进行常规性教育。对有具体问题的患者根据不同个体不同时期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进行随机性教育。将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以及疾病的相关知识详细地讲解给患者及家属,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治疗与转归、预防及不同治疗阶段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及家属以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在日常护理中与患者主动交流,介绍正在使用的药物名称,有什么药理作用,有什么注意事项等,一些操作的目的,患者该如何配合;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积极且实事求是并策略性地回答,不懂的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向医生请教。

2.4.2 3位患者都有剧烈的腹部疼痛,我们在给予止痛措施的同时,指导他们学会疼痛评分,根据疼痛强度做镇痛处理,并给其讲解药物止痛的利弊、作用时间、持续时间、用药原则,说明药物止痛的副作用和可能的成瘾性。演示给患者非药物止痛的方法。

2.4.3 促进健康行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由于急性胰腺炎大多由胆道疾患引起,在暴饮暴食或过多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2]。因此,教育患者平时要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改变暴饮暴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在明确自己患有胆道疾患时应积极地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主动就医,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

2.4.4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疏导。除给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外,还让患者了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并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指导患者运用放松疗法减轻焦虑水平。

2.5 评价 通过评价,可以看出所制定的计划措施是否得当,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健康教育结局评价应着眼于提高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效果应达到患者了解胰腺炎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以及在不同治疗阶段的注意事项,出院后如何防止复发。心理护理应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疾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寻求健康行为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3 体会

我们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对3例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全面、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了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复发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篇10

连云港市中医院急诊科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摘 要】目的:分析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评价。方法:对56 例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作评价。结果:56 例患者经过急诊科急救护理措施的实施,有50 例患者治愈出院,6 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总抢救成功率为89.28%。结论:急诊科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改善患者与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急诊科;急救护理措施

多发性创伤的发生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下,人体的至少2 个器官同时或相继的发生严重创伤,单个器官的严重创伤即可能引起患者的生命危险,多个器官的损伤叠加,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多发性创伤的发生,起病迅速,病情变化快,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病死率较高[1]。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急诊治疗,是患者后期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研究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的急救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评价,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6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的56 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据统计,56 患者年龄22-59 岁,平均年龄(41.2±4.9)岁。56 例患者均在受伤2 小时之内送至医院就诊,56 例患者的受伤因素各不相同,其中交通事故所致的损伤42 例,坠落伤患者6 例,刀外伤患者5 例,另外3 例患者为塌陷伤患者。5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年龄、性别、创伤类型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急救原则与护理方法

1.2.1 急救原则

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救治最主要的是抢救,其次为诊断与治疗,即诊断抢救诊断治疗,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而言,确保生命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因为诊断以及辅助检查而导致抢救时机的延误。在处理患者多处创伤的时候,优先处理患者的致命伤,对于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的创伤优先处理,时刻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2]。例如患者出现窒息则应首当清理呼吸道,建立人工气道,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则需要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按照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对于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程度,对患者的多发损伤进行逐步处理。

1.2.2 迅速评估患者伤情

对于多发损伤患者,接诊者应在接触患者时即对患者进行病情的迅速评估,首先诊断伤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是否有威胁,并作出及时的判断与处理。一边询问患者的伤情,了解受伤的状况,同时应该按照ABCDE 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检查,即A(Airway,气道检查)检查患者气道是否通畅;B(breathing,呼吸检查)检查患者的呼吸幅度与频率;C(circulation,循环)记录患者的脉搏血压以及末梢循环状况;D( disability) 对患者的神经损伤进行评估;E(exposure)全身检查。对患者依据顺序进行检查,并记录,有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创伤应紧急处理,以免延误患者病情。

1.2.3 快速准确地执行急救程序

(1)迅速清理患者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清除患者的口腔异物,如有必要可以选择人工插管或者气管切开。

(2)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的指标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呼吸节律、频率以及胸腔状况等,并依据不同的状况对患者进行不同的处理。

(3)及早建立静脉通道:应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保证其中1 条可以用来检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对患者进行补液治疗的原则为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外伤出血严重的患者即刻进行加压包扎,怀疑腹腔出血的患者则需要进行腹腔穿刺检查或者B 超检测,符合手术指证的患者,迅速送往手术室,并注意转送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4)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需要作出及时的评估,可以采用简洁的清声痛否(AVPU)系统评估法。

(5)全身检查:进行全身检查,查找受损部位,如果患者有颈部或脊椎损伤则必须进行制动处理。

1.2.4 休克的处理

患者休克早期的发现主要依靠对患者脉搏、血压、脉压差以及呼吸尿量的测量。休克早期的患者首先出现脉搏细速,进而会有血压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心律不齐,休克晚期脉搏微细缓慢, 甚至摸不到。收缩压<90mmHg、脉压差<20mmHg 是诊断休克的关键指标,因此对于血压以及脉压差的监测是对患者休克救治的关键。另外每小时尿量≤ 30ml,说明肾脏血液灌注量不足,提示有休克。

1.3 评价指标

记录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例数+ 较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 表示,运用X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56 例患者经过急诊科急救护理措施的实施,有50 例患者治愈出院,6 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总的抢救成功率为89.28%。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

根据问卷调查的反馈结果可知,患者对本院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较为满意,认可度高。

3 讨论

急诊科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改善患者与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