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车间人才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阶段的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及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发展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走模块教学道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继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07年超过870万辆,2008年达到930余万辆,今年1至5月,汽车产销483.77万辆和495.68万辆,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大关。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 这给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现代汽车维修对技术人才的要求
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业,其技术发展虽滞后于新车开发,但也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传统的维修设备和检测手段将被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所替代,各种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面对现代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既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员,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当然,同时也需要有实践经验,会利用各种工具及设备检修或更换各零部件的技术工人,要求技术工人逐步向“一专多能,机电合一”的方向发展。
2 我国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及高职教育现状
2.1 我国维修企业的人才现状
从我国汽修行业的人才结构来看,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文化基础落后,技术素质不高,大量未经任何培训或学习的人员从事汽修技术岗位。调查数据显示:汽修行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为38.5% ,高中阶段51.5% ,专科及以上10% ,并且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工人中,有22.4%无任何技术证书,且技师和高级技工比例偏低,仅为8% ,这就导致我国汽修人才还是以初级人才占多数,中、高级人才紧缺,复合型优秀人才稀缺的局面!
2.2 现行教育体制滞后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汽车医生”的艰巨任务,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和高等职业教育各种因素的局限,现行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仅教材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而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
3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设想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维修企业,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模块教学新模式。
在划分模块时,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入手,把最重要的、基础的、必须的内容提出来,打通各种知识,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成多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专。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
3.1 实施模块教学的意义
从现实和长远两个角度来看,实施“模块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等四个方面的限制,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倡导“双师型”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集团,将每一知识集团的前期教学与后期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技能培养之间的针对性、实效性。第二,通过精简整合课程,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实训、技能实操、专业实习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动手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尽快地找到工作、适应工作要求。第三,这种模式可以一定程度克服现行单向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被动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自主学习、自行组织实操活动,既有利于在现阶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长远自我发展的方法、能力。
3.2 推行模块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篇2
关键词:专业建设;五业贯通;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电子信息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092-03
信息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把信息技术列在21世纪发展战略的首位。按照信息产业部电子强国战略课题组对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目标的预测,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额的10%以上。其中,集成电路、软件、通信、计算机与网络、数字视听、电子元器件等基础产业是信息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人才需求的重点领域。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长期研究的重点问题。
我们通过长期的探索,反复试验、不断总结创造性地推出了“五业贯通”的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能生产、懂经营、善创新、敢创业的高级人才提供了保障。
一、电子信息专业建设思路
(一)“五业贯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信息技术人才创新培养方案的思路是: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依靠信息技术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利用常州大学城信息化研发培训中心和常州科教城的资源优势,以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和创业为主线,以理论、实训、实践、实施、实效五个环节融合贯通实施“五业贯通”。
在学业教育上,除专业相关知识外,还有应知的社会人文知识,创新创业拓展知识等,辅以专业实训课程,技术应用拓展项目,并将这些活动与信息产业结合,在常州科教城信息产业基地进行产业体验,顶岗锻炼,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创业培训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创业政策,熟悉创业环节和应注意的问题,组建专家团队,帮助学生制订创业方案,扶上马,送一程。
(二)设计全新的教学体系和实现方案
根据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职业岗位群需求,确定职业技能和核心技能,制订职业技能(主要是核心技能)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制订技能培养教学方案,包括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技能考核标准(试题库),组织技能考核作为评定学生技能成绩和颁发职业技能证书(双证制、多证制)的依据。
在课程体系开发方面,聘请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教育改革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与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创业校友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团队。实施“专业+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孵化基地”的专业建设模式,以岗位能力为导向,通过现场专家、课程专家和资深专任教师的全程参与,构建集“产学研创”于一体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在该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应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职业岗位技能所必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兼顾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训练。专业课程以教会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科学原理、方法和使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判断、解决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技能课程是以行业的职业技能为目标,将职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训练。而创新创业等拓展课程则是以产品开发、创业实践等为背景,全面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制定教学计划中适当地安排四大类课程的学时比例,以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坚持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必须针对职业岗位(群),由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进行倒排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1∶1比例。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践基地,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离开社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的。产学研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将学生置于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大环境中,十分有利于培养符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五业贯通”的专业建设措施
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改革实施过程坚持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几年来,按照最初的改革方案和要求,逐步开展了各项实践活动。在教学计划安排中,以“课程教学、知识传授――职业、养成――课程实训――就业、顶岗、实习、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为主线,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努力实现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行“专业+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基地”的专业建设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以 “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基地”为载体(车间: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的真实车间,公司:模拟的电子信息公司,协会:常州科教城电子信息协会,创业基地:常州纺织学院创业园),按照就业岗位的三个层次,开展工学结合的“层次化、模块化”课程教学,学生在“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基地”中通过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职业态度和规范的训练,创业体验及实践,实现零距离上岗或创业。教师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通过教学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项目开发,创业指导成为“懂生产、能开发、善教学,能创业”的双师。
(二)建设真实企业环境的实训基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按照“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业基地”的专业建设模式,将电子信息实训中心建成一个拥有五个技术应用研发场所和两个生产车间的生产基地;通过这些公司和车间来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完成学生的课程实训、顶岗实训、技术推广及产品研发三个层次训练;达到学生专业实践,企业培训,企业员工及学生的技能鉴定,产品研发等四种功能,如图3所示:
真实企业环境的实践基地建设是五业贯通的专业建设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为了满足教学需求,我们借助常州科教城电子信息协会及科教城管委会与相关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与电子信息类企业(如常州置安计算机公司、常州乔森控制电器有限公司等)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与每个训练层次相对应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做到每一个校内实训场地都有1~2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与之对应,有效地完成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
2.与大学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建设生产车间,为学生提供仿真环境的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场所。
3.借助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企业先进的仪器设备、企业产品生产线与企业完善的产品营销进行应用技术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同时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过程。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常州科教城建设了专门的创新实验室,购置了100余套开展科技活动的基本工具、仪器设备和常用元器件;并配置了分别拥有40台(套)DSP、ARM、EDA设备的实验室。尽量让学有余力、动手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进行各种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科技制作发明等,为更多感兴趣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学习、锻炼、提高的场所和机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努力,目前本专业建有校外实训基地6个。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顶岗实习达到160人次以上,同时,鼓励部分教师到校外实践基地带薪见习,打造了一支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团队。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产品设计、生产、测试、营销一条龙的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实训,将职业规范、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贯穿始终。再选择若干与三个层次相对应的校外实践基地,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
营造一个开放式管理、开放式教学的共享教学环境,搭建一个“实践与学习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个性化发展平台,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学”。
我们坚持校内实践场地课余时间面向学生开放,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专业技能,课外实践的时间比在课堂的多,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式管理。在校园网开辟师生互动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网络论坛,实现开放式辅导。建设包括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和融学生实训、企业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材、学生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试卷库、习题库等多维教学软件包,通过专业课程网站,建成开放式专业资源共享平台。营造一个开放式管理、开放式教学的共享教学环境。
按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学校特色,开设面广量多的电子信息技术与企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选修课,让学生有足够选择余地,确定个性化发展方向。开拓第二课堂,通过组织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与技术应用中心开发和产品生产;各种培训与技能鉴定项目;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学生开展信息产品、办公设备维修等社区服务;举办SYB创业培训等活动。搭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个性化发展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和提高。
(四)构建创业孵化平台,支持学生创业
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是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我们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有多年的创业教育史,是江苏省创业示范院校。为支持学生创业,学院专门开辟了大学生创业园。在创业教育方面,我们以“创业课程教学、讲座――创业规划――择优进创业园体验――创业孵化――创业实践、创业反馈,培养下一批创业者”为创业培养模式。如图5所示。创业园的建设,搭建了一座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开辟一条学生走进市场的通道,提供一方角色表演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提供“创业孵化”场所,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创意能力,以创业来推动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三、结语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我们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的各专业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已形成了一个理论、实践和技能培养并重的教学体系,产、学、研、创相结合的“五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初步成熟,已探索出一条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当然,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对国内外IT企业和同类专业的调研范围有限,对该专业改革的研究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将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统筹兼顾,合理结构,使信息技术专业能既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挑战・探索・实践(第三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卞华珍,潘荷新.计算机网络专业工程化教学改革实践 [J].职业技术教育, 2006,(23).
[3]邓凯等.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探讨[J]. 科技与产业,2007,(12).
篇3
关键词:食品加工;建设;运作;模式研究;
中国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一、食品加工实训车间建设与运作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近年来,在我国实施的“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方案”、“食品安全行动计划”、“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的背景下,食品加工业,特别是农特产品加工被列为贵州省“十二五”重点发展的产业。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推进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努力为贵阳市区域经济服务,培养特色食品产业高等技术人才,我院2013年起,建立了食品生产与检测分院,开设了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专业。然而,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培养技术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我院建设全省高等职业示范院校,抓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如何以深化专业改革为先导,以建设市场型、产业型教学实训车间(工厂)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尤为关键。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黔府发〔2013〕1号)和《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我院在人才培养的规律性、创新性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必须继续坚持以就业导向,努力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职业岗位人才目标,探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基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限于校内学习期间实验、实训,顶岗实习期间企业、社会、行业的综合性学习等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职业教育的理想模式,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顶岗实习,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使得实习效果、监管未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因此,为实现我高职学生技能培养的主动性、开放性、市场性,我们认为,以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托,在高职校院,建设集实训(实验)、生产为一体的实训车间(工厂),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基地建设的良性互动,切合当前高职办学模式。
该模式充分参考德国“双元制”,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实训车间”等国内外职业教育较为完善的理念,将现代工厂企业(产业)化的经营、管理观念引入学院,对生产、经营环境浓缩并模拟到学院的教学过程中,甚至将现代企业的某一个生产、经营环节引入学院,使学生、教师、学院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从而使学院教学与企业经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得以在完全一致的环境中学习和运用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根据专业综合、课程综合与学科综合的要求,按“生产与营销一体化”、“工艺与检验一体化”和“原料与产品一体化”的思路,重组和优化师资与设备的配置,实现办学融合。同时,进行产品、项目研发,可实现学校、企业、市场、项目、科研多位发展。
二、当前高职学院食品类专业主要实训模式及问题分析
(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十多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即高职高专教育定位要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不同于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的高等教育,也不同于唯专业的“零距离”技术性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属于技能教学型教育,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就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实用技术和职业综合素质,又具备后续发展的能力。 毕业生既能从操作岗位干起而成为岗位操作能手,又能向技术岗位、管理岗位迈进而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同样,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应围绕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来制定,其中实践性教学就是教学环节中训练技术应用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主要实训模式及问题分析
为努力提高高职学院食品类专业学生岗位能力,各高职院校主要采取以下实训模式。
1、项目式 这种模式的实训方法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下,在课程大纲中,构建一定课时项目,在实验室,按照器材准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总结与实训报告的顺序完成实训任务。这种模式延袭了长期以来的课程体系教育模式,具有系统性,属于验证性实训,主要不足是局限了课程参与者、主导者的创造性、积极性发挥。
2、单元式 根据某一产品工作过程,在一定周期内,从产品的单元设计、器材准备、工艺流程到操作、产品质量检验顺次完成。如焙烤食品、果蔬食品的单元实训。这种方式一般采取在实验室小样完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项目式的局限,但仍然是一种项目式打包实训。
3、顶岗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根据高职学校“2+1”,“2+0.5+0.5”等教学模式设计的一种岗位式实训,配合毕业论文(设计)来完成,是中、高职学校惯用的一种实习(实训)模式,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结束即学业结束。从学生参与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一种较好的实训模式,但难以监控、管理不力、程度差异、企业参与度低等问题一直是非常受困的问题。
4、阶段式 或者称为间断式,工学结合式。学生学完某个单元或课程体系后,到进行学习与实践交互,课程学习主要是掌握基本理论,实践环节即采取小组或单项作业,训练的环节即是生产环节。但由于学校需提供完备的设备、工艺、检验、市场环节,虽然近几年来国定推行了很多“校+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但由于难已市场化运作,推广难度较大,成效不佳。
三、食品加工实训车间建设方案
近年来,省市加大对我院建设力度的支持,基于高职院校主要实训模式及问题,从我院人才培养的背景、模式考虑,结合食品类人才培养特点及教学需求出发,在我院建设集实训(实验)、生产为一体的实训车间(工厂),实现人才培养与基地建设的良性互动,切合我院当前建设规划路径。
(一)实训车间建设路径
建设符合 “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建成食品工艺技术、食品质量与检测、食品生物技术等专业方向,形成一个多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综合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
1、建设目标和功能符合新时期高职教育改革的途径和方式。通过建设,要形成特色鲜明的紧密联系市场生产一线、校企合作办学、资源共享的产学合作机制。积极开发具有岗位针对性的培养计划、课程和教材,推动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的深入实施。努力适应就业形势变化,充分利用建立实训车间的契机,密切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好学生就业和创业服务工作,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2、 探索高职教育实训基地自身的运行机制。通过实训车间建设,放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运作管理模式,积极探省、市统一规划、学校管理为主、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如职业教育实训课程以及相关教材的开发机制、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筹措机制。从而带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可持续运作方式,为推广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带动地方政府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加速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逐步建立起政府宏观调控、社会中介体系服务、政策体系支持的产学研联合创新体系和良性互动的高效运行机制。
(二)建设方案单元
组成方案(项目)单元的框架及布局面向食品类专业,能够完成食品类各岗位实训任务,可同时满足高职、中职的实践教学和各类培训的需要。建设集食品检验、食品加工、食品安全评价、贵州民族特色食品研发等生产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生产实训基地。采用先进的生态模式处理废水、废料,形成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共生互促的良性循环产业链,保证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四、食品加工实训车间运作模式
为保证食品加工实训车间运作的持续性,必须市场化运作。即在产品原料、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建立公司化管理模式。
1、实行股份制的资金运作模式
教师、学校多方入股,经营风险共担,利润共享。增强参与者与管理者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充分调动教师,校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将技术转化、应用,不仅具有技术成就感,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收益,校方能将资产盘活,提高实训器材使用率,完善学生能力培养,多方受益。
2、实行技术技能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参与工艺指导与生产,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既是教学验证,更是技术、管理提炼;学生参与生产过程,理论基础得到充分应用与发挥,使较为抽象的立体知识转化为实物产品,既有很强的成就感。教师真正做到“双师”,学生“双学”,提升了当前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3、实行企业化的产品营销模式
在校区内设立窗口、形像店等实体销售模式,生产、开发学生喜欢的各类食品,做到生鲜生产;与企业联合,实行贴牌(标),授权式加工;完全企业化(注册)、工厂化生产。整合了原料、加工、包装、配送(物流)功能,不同特长的学生能力得到极致发挥。
五、结语
食品加工实训车间建设与运作不仅能提高食品类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培养,缩短了企业用人的适应周期,还能为全省各类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职业能力培训,对提高食品安全、提升产品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学校通过产品销售、培训、技术开发与转让等社会服务,能够获取一定利润,用于食品加工实训车间的维护、运转和扩建。
食品加工实训车间建设,对于解决多年来困扰高职技术教育改革的问题给予有力的支持。如: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校企合作,课程内容、体系和培养标准问题,教育资源紧缺问题等。由于食品加工实训车间提供了充足的设备,可以满足师资培训和产教结合的需要,通过在车间完成实际课题和生产实践,可迅速提高师资队伍的总体实践能力,也为他们参与企业实践,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奠定了基础。教师会将切身感受的实际需求,化为改革的自觉行动。另外,食品加工实训车间的建设缓解了教育资源的紧缺问题,为学校开展弹性学制和柔性培养方案等重大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也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以说,食品加工实训车间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跃.构建技术和能力组装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6期
[2]秀艳.浅谈目前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J].大观周刊.2013年 第1期
[3]农志荣等. 关于高职食品类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的研究方向[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4]郭志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职业时空.2008年第10期
篇4
从去年以来,车间紧密围绕企业“争创一流”的总体目标,以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材培养为切入点,立足实践,广泛搭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平台,将企业长远发展与员工个人成才有机结合,通过实施“1+2+3+4”人才培养新模式,对人才培养流程和考核机制不断进行创新,在车间人才培养方面逐步探索出一条新路,为企业管理创新注入一股新活力。
一、生产车间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背景
(一)随着行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车间一线岗位人才培养问题日益凸现,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因素:
1.关键岗位人才空缺对生产造成影响:一线技术含量高、与产品质量关系密切、培养周期长的关键岗位,当面临员工请假、休假、调岗、离职、出差等情况时,此时车间必须有其他员工填补空缺。尤其在《员工带薪年休假管理办法》出台以后,每位工作满1年员工都享有每年最少5天假期,如果不未雨绸缪,及时培养出岗位“后备人才”,当岗位面临后备人才匮乏的情况,势必对车间生产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2.一流企业对一流员工队伍的需求:企业在“争创一流”过程中,对员工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员工不能只满足于掌握单项专长,而应转变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生产实际中成为“多面手”、“万金油”。同时,车间通过培养更多岗位人才,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企业技术进步与流程再造的要求:近几年来,各卷烟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的速度加快,技改后,生产作业流程随之变化,原有岗位会出现合并重组,这就需要有掌握不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
4.员工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按照国家局指导思想,烟草行业跨省重组,组建大企业、大集团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郑州、新郑卷烟厂联合易地技术改造项目的确立,企业更高层次联合重组迫在眉睫。面对新一轮的岗位竞争,广大员工迫切要求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施基本模式和主要做法
在培养模式方面,车间从学习理念、环境、机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形成“1+2+3+4”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即:“树立一种理念,营造两种环境,建立三种机制,运用四种方法”。
(一)树立一种理念,转变思维方式
面对行业竞争的新形势,车间对员工进行合理引导,教育员工要终身学习,并在车间内部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把工作的过程看作学习的过程,把学习看作工作的一部分,使工作和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思想上转变员工思维定势。
车间党支部开展“四个一”读书活动,发放《没有任何借口》、《你在为谁工作》等针对性很强读物,使员工观念有了根本转变。同时为发挥榜样带动作用,车间多次组织先进技师、优秀青工进行现场经验交流,通过优秀员工先进示范作用,激励人,带动人,为全体员工提供仿效的榜样。
(二)营造两种环境,丰富学习载体
为给员工学习与交流提供平台,车间先后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有效营造两种学习环境。
1.在硬件环境建设方面,车间先后为专业维修人员,建立学习室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学习室包含学习区、资料区和讨论区,资料区设在电修室和设备室,可方便员工自由查阅技术图书资料;讨论区则成为“创新活动专区”,可方便员工交流学习经验,开展创新活动;另外,车间还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合组建河南省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建立烟草生产过程工业网络实验平台,并印制该平台《试验指导书》等学习资料,丰富了电气专业人员对监控画面制作、PLC在线编程、网络组建等方面学习内容,该实验平台项目在全国烟草企业中尚属首家使用,该项目也于*年顺利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
2.在软件环境建设方面,车间以“知识共享”立足点,组织专业维修人员收集设备相关资料,建立设备维修经验库;车间还组织牵头,结合职工兴趣爱好,开展各种学习论坛与读书活动,以此拓宽职工知识面。如成立新闻写作团队、电脑爱好者协会、工艺攻关小组等。通过广泛交流使员工对如何学习有了全新认识,营造出共同进步的新局面。
(三)建立三种机制,规范考核流程
1.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车间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对员工竞争上岗、学习培训情况、工作创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先后制定《人员竞争上岗管理办法》、《学习培训管理办法》、《制丝车间绩效考核方案》三种机制,车间还以维修工段为试点,推行维修工分级管理,把考核成绩以百分制形式进行月度汇总,并与员工全年的工作业绩进行挂钩,以此对员工进行分级管理(级别从A+档到F档),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2.为规范人才考核流程,车间还以三种机制为保障,不断创新管理形式,加大员工绩效考核力度。为每位员工建立“制丝员工学习档案”,设计员工培训学习分册,对员工全年参加培训次数和情况进行考核统计,针对员工学习工作情况进一步挖掘岗位的后备人才。
(四)运用四种方法,注重培养实效
1.扎实开展员工‘内培外训’。员工培训内容更趋多样化,在内部培养方面,为了不影响企业生产工作,车间敢于借助专家‘外脑’,聘请美国AB公司、西门子公司等技术人员、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来车间定期集中授课,讲述前沿技术领域的相关应用;另外,在外出培训方面,企业组织开展针对性强的外出培训,参加外出培训后归来的员工,必须把所学内容再进行内部培训授课,由此使更多员工充分受益。车间定期开展“每周一课”,如变频技术、网路技术、PLC应用技术、机械制造等专门培训。
2.有效开展操作人员‘订单式’培训。所谓‘定单式’培训,就是结合生产需要,车间有针对性地对生产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授课,主要采取“机旁示教”和“兼职培训员”两种形式。在“机旁示教”中,车间挑选关键岗位分包维修工通过现场集中授课方式,讲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和操作基本技巧,使岗位操作工对关键维修技术都有所了解。另则,车间还指定设备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担任兼职培训员,对参训员工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评,这种“以点带面”的学习方式,有效丰富了现场操作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开展维修工“AB角结对子”活动,即两名维修工一组结成对子,并制定详细学习计划书,师徒之间必须掌握对方所承包设备维修技术,通过师徒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进步,逐步形成了“老、中、青”三层梯队技术力量,防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断档。
4.建立现场操作人员轮岗机制,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工序交叉人才培养方式。在横向培养中,车间要求叶段、烘丝段、梗丝段、四掺加香段中控工相互学习交流,中控工必须熟练掌握各工艺段中控操作技能。另外,要求中控工至少要培养1名本地操作工掌握中控操作技能,每位本地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该岗位中控操作;在备用工中挑选两名素质较高的培养对象,使其在实际中掌握关键岗位(切丝机操作,烘丝机本地操作,香料厨房操作、膨化电控)的操作技术。
三、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施的效果
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员工素质、后备人才储备、企业技术进步等多方面产生了明显效果,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保障。
(一)提高了员工整体素质
1.通过此项管理方法实施,丰富了广大员工在不同岗位上实践能力,为车间储备充足的岗位人才,有效解决车间人才缺失的困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理念在制丝车间成为员工自觉、自发、自愿的行为,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员工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仅*年一年,车间共完成厂级创新成果12项;在职业资格证书取得方方面,*年车间培养高级以上技术等级资格员工11人,其中一人取得工程师资格,四人取得维修技师资格。在全国“泰山杯”烟机设备维修职业技能大赛中,车间两名选手还获得SQ34切丝设备第三、第四名好成绩,并被推荐为“行业技术能手”,取得我省烟草行业同工种比赛历史最好成绩,
(二)丰富了后备人才储备
关键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与实施,使车间后备人才培养逐步走向正规。在关键操作岗位,一个岗位每班次至少有三人会操作关键岗位设备;在关键技术岗位,培养了多名操作技术能手,弥补了关键岗位操作人员不足现象,完全达到了车间人才培养目标。以下为车间关键岗位后备人才培养对比表:
(三)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
1.员工参与车间技术革新、劳动竞赛、科技攻关、设备改造等活动积极性空前高涨,车间员工结合所学知识,勇于开展工艺创新活动。其中《松散回潮安装烟饼分离机》、《提高切丝质量工艺创新》等新工艺新技术已在制丝工艺生产中得以运用,为车间工艺生产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难题。
2.技术创新项目水平和档次得到大幅提高,团队革新项目硕果累累。车间广大员工依靠团队优势,开展了多项节能革新活动,其中《车间滚筒类节水节电改造》、《车间照明智能改造》、《提高加料机水分CPK值》、《干冰烟丝膨胀伺服系统供电改造》、《整改1线真空回潮机返抽控制》等14项革新活动已经应用于车间生产中,对企业的“提质降耗节能增效”起到了作用。以下为车间技术革新项目数量对比表:
3.群众性QC小组活动得到蓬勃发展,为更好加快技术成果转化速度,车间把技术革新与成果申报紧密结合,并把该项作为员工成才量化考核指标。由于成绩突出,车间有多个QC课题获得“省优”、“国优”等称号,*年制丝车间第五QC小组《减少贮叶柜故障维修时间》成果,获得“国优”称号,维修工段电工班获得国家级“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称号。通过QC活动,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学技能、练技术、比贡献”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为企业创造出巨大效益。
(四)营造了员工和谐氛围
篇5
专业建设措施
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获批准开办以来,就建立了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加强专业建设的指导工作。明确分工职责,专题研究本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在专业建设、发展中的决策、引领作用。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根据市场需要,扩大专业适应面,完善专业建设方案,使专业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服务地方的能力,形成一定的专业办学特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建立起知识与技能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互为基础的机制是我们培养人才的立足点。实践性教学不仅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而且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把实践性教学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为实验课,第二类为设计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第三类为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第四类为活动课程。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实验课程的开设质量,积极摒弃重复性的实验内容,压缩验证性实验,强化实验技能的训练,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我院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并让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实验教师的实验准备和仪器维护。重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把实习基地建设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校企合作培养
篇6
关键词:校中厂;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电子信息产业是推动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拥有长虹、九洲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在电视机、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军事电子产品、高性能电连接元件、高性能磁性材料等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对于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售后服务等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能更好地培养企业需要的零接轨人才。
作为绵阳地区电子类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学院与北京欣立伟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重点建设了融生产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实训车间。探索并实践了较为科学的合作模式,极大地发挥了车间的生产和教学功能。
一、采购先进设备,紧跟行业发展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实训车间的建设以培养具有专业化、技能化、职业化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十分注意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完全施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集生产与教学为一体,由企业和学院共同建立并进行生产运作。车间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固定资产400万。
车间包括一条全自动贴片线(三星SM431+SM421),一条全自动波峰焊生产线和一条组装生产线,贴片生产线采用全自动锡膏印刷机、全自动片式元件贴装设备和无铅热风回流焊,在回流焊接后配置全自动(AOI)光学检测系统。整条生产线能全自动完成从最小0204CHIP到脚间距为0.3 mm的55 mm的精密芯片的快速贴装生产。其中元件的精度达到50 ?滋m,芯片的精度达到30 ?滋m。THT波峰焊生产线,采用全自动插件线、双波峰焊接及全自动切脚等全套工艺设备,能完成各种规格插件的焊接及混装焊接,满足精密插件电子产品的中小批量生产需要。
车间与公司合作经营管理,外接生产任务并建立产品研发机构,完全进行公司化运作,由资深管理及生产工程师进行运营,教师、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实践,能很好地完成《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自动化》等课程的生产实训。
二、引进高新企业,促进持续发展
北京欣立伟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程范围涉及城市煤气管网、城市自来水厂、热力发电厂及热力管网、小区及楼宇弱电管理系统、大型试车场及现代化工厂的遥测监控、信息处理系统。通过多年的工程应用和对自动化及遥测、遥控等领域的了解,积累了对应用领域的认识和提出相关解决方案的经验,从而发展成为以研发高科技工控产品和提供技术服务为主的、集通信产品研究、设计、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公司。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主要分为三个大类:
1.基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GPRS/CDMA网络的无线通讯、无线报警等通讯终端产品
2.面向工控行业用户的数据检测、现场控制、信息采集的RTU、遥测和控制设备
3.面向特定用户的定制产品和解决方案
企业本身的订单需求加之来自四川长虹、九州集团等绵阳本地企业的外包订单能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企业也致力于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双方的合作达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能极大地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水平。
三、企业独立经营,市场规律运行
校企双方以租赁的形式进行合作,整个经营过程完全由企业独立进行,人力、知识、信息、技术、领导、资金、营销等生产经营要素全部由企业自主建设和管理。校方在车间的经营过程中仅为企业提供后勤保障工作和其他必要的支持。
四、经营全程培养,着眼技能人才
1.协议约定,保证教学
为实现实践教学目标,提升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校企双方达成协议将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教学、教师培养、技术服务等教学科研任务贯穿于车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实验实训计划、实验实训指导书、量化考核体系等教学资源;车间每学期为学院相关专业学生提供生均不少于2教学周的顶岗实训条件;企业推荐企业技术骨干与校方任课教师共同承担学生的实践教学;企业人事部、辅导员、企业兼职实践教师、任课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考核;企业每学期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至少2名专业教师提供不少于6个月的挂职锻炼条件,教师锻炼期间,企业为教师提供具体的项目,校企双方共同对锻炼教师进行量化考核;企业选派中高层领导、技术人员、中高级技师担任校方客座教授、专业带头人或兼职教师,参与校方的人才培养过程,参与校方的科技开发、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企业参与校方的社会服务项目,包括技术改造、企业培训、技能鉴定、短期培训班等,企业为社会服务项目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实践条件等。
2.规范教学,保证质量
为保证教学质量,校企双方合作开发了比较科学的教学考核体系,按“学徒制”方式,采用基于生产工艺流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规范进行管理,在能力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整个教学及考核过程由校企教师共同参与进行,相互监督。
3.量化考核,正确评价
为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车间制订了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三结合”指标量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其中,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是学生能力的最终反映,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是考核的主要形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是考核的主要内容。
五、共建研发平台,促进多赢发展
校企双方在学院内共建研发中心,共同提供设备和技术人员并进行新产品开发和各部委、四川省、北京市、绵阳市、学院等各级科技项目的申报。一方面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较好地提升学院师生的科研水平。
在共建研发中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的市场调研信息来确定研发的方向和技术利用的方式。以随时把握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让研发的产品和培养的学生都能成为市场欢迎的产品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针对当前的需求,我们近期研发的项目包括针对电力行业需要的《电池巡检仪》,针对农业及工矿企业的降温、加湿等应用的《大棚智能控制器》以及针对环境监控的《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等项目。
这些项目的进行不单需要某一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跨行业、跨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也是直接面向社会的最直接需求而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历练过程。使职业培训、职业技术教育真正成为急社会所急、应市场所需的教育和创新基地。
六、运行成效
经过近两年的运行,车间的整个运行效果良好。在生产经营方面,企业完全独立经营,主要承担无线监控工程及自主产品的贴片生产及调试以外,还外接四川九州、重庆、成都等地区的贴片外包业务,生产运营良好。
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保证日常的课程实训、定岗实习外。还结合我院电子产品创新基地,对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学生进行再培养,使得他们在智能电子产品设计规范、设计技巧等方面实现了真正的零接轨,10级中通过培养的8名学生现已全部走入软硬件设计类的工作岗位,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另外,实训车间在四川省高职高专以及绵阳中职院校师资培训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已成功举办了三届80余人次的电子类专业师资培训班,培训效果得到广泛认可。
在科研方面,校企深度合作,共同申报了“天然气无线监控系统”、四川省教育厅的”便携式农残检测电子鼻研究”、绵阳市的“基于智能电子鼻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等省市级科研项目,这些项目的合作极大地提升了我院的科研能力,同时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项目来源: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
项目名称:实践教学资源开放性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个性化 双元制 理实一体化 第三方考核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维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方式要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汽车人才的质量更能够经得住市场的考验,然而目前我国无论中职还是高职都面临与工作岗位脱节、书本上的知识陈旧的现状,改变这一现状已经是迫在眉睫。汽车行业人才已经成为紧缺型人才,要满足市场对高技能型汽车人才的迫切需求,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克服重重困难,制定出一套即符合市场需要,又迎合学校现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其中包括个性化实训室建设方案;18个领域的课程置换;每年暑期为时一个月的教师培训;三阶段的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推荐;第三方考核制度等。
一、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就必须要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把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为此,我们召集了一批具有丰富维修经验的维修人员,和在教学一线从业多年的资深教师,经过多年走访国内著名汽车品牌的4S店及一类、二类维修企业共400余家,根据企业组织机构图和标准化企业工作流程及岗位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对已经合作的院校我们均由专人负责,并与校方负责人协商共同制定即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又紧密贴合企业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全面引进先进的德国“双元制”汽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后,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根据国内汽车行业的特点以及4S店标准、规范的管理流程进行了本土化,将德国现行汽车领域转变成适合本土需求的学习领域模块,整个课程体系设置以企业要求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导向;以课堂实践为核心;以双元交替为特征;以学生为主体;以法律制度为规范。分阶段、分层次、分领域的培养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开发了适用于高职诊断与维修方向的18个领域教材;适用于高职服务与营销方向的18个领域教材;适用于中职维护与保养方向的12个领域教材;适用于中职服务与营销方向的12个领域教材,目前全国有近百所中、高职院校正在使用该教材。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双元制”本土化到我们的课堂
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对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直接反映出汽车维修专业内涵的多样化和技术发展要求。我们打破了“先学基础理论再进行实践实习”的传统教学方法,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方法,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上我们采用工作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拆装学习元件的位置以及构造;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学习元件的作用以及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仪器设备的使用学习故障检测的一般方法;通过实车的操作学习故障排除的流程和方法。如:将企业实景搬进课堂,把课堂搬到车间,课堂再现生产车间的真实场景,场景按照4S店实际商务环境搭建,课堂再现企业商务真实环境,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情景教学法。严格按照一线生产与服务流程,将每个知识点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然后完成整车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充分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继而达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称为工作流程导向法。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充分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充分应用,并在实践中充分的证实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这种方法称为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模式上还要注意三个转变,一是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而现在主体变成了学生,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是学生在不停的要求掌握各种知识与能力来完成项目的实施;二是将专注于阅读课本转变为专注于完成任务或项目,从而把课本转变为学生随时填写的项目单;第三,将课堂转变为与企业相同的工作场所。我们就是利用这三个转变来完成贴合企业实际的各实训项目教学。
三、培养素质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对于师资力量,我们要求合作院校为本项目组建专职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教师具备汽车及汽车相关专业基础且通过中德诺浩考核后持证上岗。为了能让合作院校的教师满足相关要求,我们又为合作院校提供了专门的师资培训服务,其中包括在每年的暑期召集全国的合作院校教师进行定点集中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中德诺浩汽车教学模式方法的培训、汽车服务与维修技能的培训和示范课。
四、加强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
为了能够使三年18个领域的教学任务顺利实施并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会帮助合作院校设计相关实训室与服务大厅,其中包括汽车认识与维护保养实训室、发动机机械构造实训室、汽车地盘机械构造实训室、汽车电子与电器实训室、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实训室、汽车底盘(AT)管理系统实训室、汽车车身管理系统实训室、汽车整车拆装检测实训室、奔驰宝马实训室以及多功能服务大厅。每个实训室都具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功能,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对专业学习目的更为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五、建立第三方考核体系
中德诺浩还秉着贴合企业实际的原则,在对学生每学期末进行的期末统考中,会有企业中的资深技师围绕当前任务结合企业典型案例来进行现场考核。在毕业结课考核中,还邀请德方专家来到国内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内容包括三项理论、八项实操、一项专业会谈。主要考核学生的还是各方面综合能力,考试合格的学生还可以拿到德国手工业协会颁发的证书。
篇8
Abstract: This article does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school with characteristics for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in Shandong, takes Jining polytechnic which is the first project construction unit of province schools with characteristics as an example, analyzes how to build the school with characteristics for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next step,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关键词: 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
Key words: skill-oriented;personnel training;construction of school with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264-02
0 引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启动了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此工程简称“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又被誉为“山东省211工程”或“鲁版211工程”,主要是在地方高校中遴选一批应用基础型、应用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三类特色名校进行重点建设,从而解决目前山东省高等教育面临的办学模式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
1 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的实施背景
众所周知,过去的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3000多万人,稳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由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其中山东省更是在2011年达到了29.8%。全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总数以及所占比例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截至2013年5月3日,全国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上升到2481所,山东省共139所,具体见表1,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不仅是毛入学率的提高,更意味着高等教育的观念、功能、学校类型与规模、质量标准、入学与选拔方式、教育内容和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
党的十报告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今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省启动了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该工程旨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各安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增强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升山东省高等教育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类型层次清晰、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山东省高等教育体系。
目前,山东省首批28所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已经确定,其中5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10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13所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济宁市唯一一所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单位,依托已建成的机电、汽车、生物等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全面启动了省级特色名校建设。
2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与山东提出的建设制造业强省及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是基本适应的。但随着山东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高职教育的一些矛盾问题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
2.1 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高职特色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高职教育的使命应是为中国现代化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技术技能人才,他们在职业岗位上称为“灰领”或“银领”,他们既会熟练操作,又有一定的现场技术处理、沟通、协调能力和生产现场的管理能力。面对企业一线对相应人才的需求,大多数高职教育未能及时应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严重不够,无法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色,不能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2.2 办学观念陈旧,办学定位不明确 相当一些学校缺乏先进的办学理念,既不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沿,又不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某些专业的设置没有考虑到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只考虑目前浅层次需要,或把各专业的工作手段都看做是专业来设置,很难与相应的专业区分开。这种教育模式虽然便于学校管理、降低成本,但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灵活培养人才及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现代教育理念差距甚远。
2.3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校企合作联系不紧密 受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多侧重于传统的认知性知识讲授,企业一线中需要的工作过程知识与实践能力几乎很少涉及,这样的教学内容不可能培养出符合现实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4 管理粗放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大部分学校主要靠学费办学,一些院校在办学条件有所改善的同时,缺乏系统设计与协调,造成许多教学资源的浪费。不少学校占地很大,没有房子;房子很多,没有设备;设备很多,很少使用。其次,教师队伍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教学需要,培养渠道不完善。再次,对办学绩效的监控和考评缺失,使得相当一部分院校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无法持续发展。
3 对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的几点建议
进行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特别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专业服务方向,基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引入行业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共同设计、实施、评价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量身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数控技术专业对接山推等主流企业加工中心操作等核心岗位,细化为工程机械方向,优化培养方案,建设省内领先的数控加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3.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依托校企共同体,各专业按照学岗直通的要求,推动“五进五合”:企业进校园、工程师进课堂、学生进工段、项目进教学、产品进实训;车间与课堂合一,教师与技师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合一,学习技能与加工产品合一。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依托济宁市汽车职教集团,在校内建设一汽3S店校中厂,在润华集团建设厂中校,实施“分层渐进、循环提升、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济宁和鲁南汽车服务企业,培养汽车机电维修岗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3 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按照岗位分析—典型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设计的步骤,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与职业岗位直通,校企共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岗位职业技能标准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丰富网络课程、校本教材等教学资源,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积极申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施工员职业岗位相对接,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公共平台、专业平台、专业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素质拓展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3.4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完善“三级实训、三段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三级实训,即教学做一体的课内实践、基于真实任务的专项实训、双证融通的综合实训,使学生实践能力分层渐进、逐步提高;三段实习,即岗位见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使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中养成、提高。按照“双向选择、协同管理、共同考核”的思路,校企共同实施顶岗实习,强化顶岗实习流程化管理,逐步提高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和留用率。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依托校内机电实训基地、博特车间(校中厂)、山推股份(校企共同体合作企业),构建校内三级实训、校外三段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3.5 教学模式改革 依据企业生产过程、工作流程、实际案例,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教学做一体,提升学生职业技能。适应企业生产周期和工作时段,按照职业能力养成规律,打破固有模式,实行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如酒店管理专业根据酒店市场淡旺季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淡季在校内学习与旺季在酒店实践相结合,培养酒店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6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程和《科学创新方法》等选修课程,在相关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定期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毕业生来院作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依托群团组织,成立创新创业指导机构,组建创新创业社团;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引进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创业实训模拟公司项目”,开展创业模拟实训;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制度,组织学生参与教师技术研发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建设大学生创业中心,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与高新区创业孵化园合作,选择有潜力的项目进行创业孵化,支持大学生在探索实践中走向创业之路。
3.7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课程、教学环节、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等质量标准和教学事故认定标准;实施学院与企业“双线监控”,建立教务处—企业技术部、院(系)—企业车间、专业教研室—企业班组“三级管理”的教学管理组织,构建教师、学生、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的“四方评价”模式;完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采集机制,实现数据源头实时采集;建立学院年度质量报告制度和二级教学单位年度质量报告制度。
总之,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学院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整体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高,专业实力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学院社会声誉得到进一步认同,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将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突出办学特色和较高办学声誉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参考文献:
[1]党的十文件,2012(11).
篇9
关键词:校企合作;输入地;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
一、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职业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总理指出: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探索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对于打造人才资源优势、推动企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模式转型、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拉开了新序幕。在这一背景下,各级职业院校积极探索职业学校如何为“三农”服务,作为关键问题加以研究。在这一背景下,2006年A校与名企联合办学,利用名企输入地人才培养优势,即输入地的品牌效应、实训基地为依托,实施“订单、定向式”培养,积极构建校企输入地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出职业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有效路径。
就A职业学校而言,生源99%来自农村,学校的特色专业是市场营销、食品加工等专业。因此学校承载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任。同时,学校所依托的输入地企业本身就具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的员工大部分来自周边的农民。这决定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实践表明,通过学校对农民子弟的培养,可以实现新一代农民向新一代产业工人的转变,并促进农民的增收,改变农村经济落后面貌;通过企业精神的宣扬,促进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变,最终实现农村奔小康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输入地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努力探索职业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有效路径。
二、校企输入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内涵
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积极构建校企输人地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职业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有效策略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A中等职业学校立足于企业输入地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培B既具有认真严谨工作态度的庖丁精神,又具有精湛技能的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积极构建校企输入地人才培养新模式。校企输入地人才培养新模式是A校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项目。早在办学之初,学校就将校企联合办学作为办学的发展方向。因此,研究校企输入地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显得非常迫切和急需。A职业学校结合办学的实践,积极探讨多种输入地人才培养形式,如学生入学时家长与企业直接签订《就业协议书》,学生毕业后企业负责安置工作;与多个龙头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等。学校在多个企业建立了学生实训基地,使学生在上学期间就亲身经历真正的生产实践,在毕业后无论是回家发展,还是在这些企业做一名产业工人都有良好的基础,学校在校企输入地人才培养模式下,发挥名企的产业优势、实训优势,学校与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为这种校企联合办学做好了保驾护航,为职业教育办学方式开辟了道路,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具体而言,校企输入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形式包括三方面:一是“订单式”输入地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二是“工学结合”。通过学校和名企输入地的双向交流,将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与企业实践工作相结合。三是“学工交替”,即名企输入地人才培养。“学工交替”,企业输人地既是学生工作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此培养方式突破了过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做中学。
三、校企输入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特色课程开发
就A职业学校特色课程开发而言,主要采用菜单式模块课程方案。下面以肉牛屠宰加工专业为例,探讨A职业学校课程开发问题。
(一)确定培养目标
肉牛加工行业,培养企业生产链条中的初、中、高级人才。
(二)制定职业准入资格标准
按照《牛羊屠宰加工国家职业标准》和《GBT19477.2004牛屠宰操作规程》,确定肉牛屠宰加工专业的企业内职业准入资格标准。
1.初级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标准
(1)初级1:无工作经验的初、高中毕业生在校学习某一工序课程1个月(含车间见习时间),可获得初级1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
(2)初级2(相当国家初级技能证书):在校学习一年,且获得9项初级1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的初高中毕业生;或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专业理论课程在校学习6个月的企业工人,可获得初级2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
2.中级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标准
(1)中级1:获得初级l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同一工序课程学习1个月(含车间见习时间),可获得中级1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具有工作经验企业工人且在校学习同一工序课程学习1个月者,可获得中级1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
(2)中级2(相当国家中级技能证书):在校学习2年,且获得9项中级1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的初、高中毕业生;或企业工人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获得初级2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课程3个月,可获得中级2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
3.高级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标准
(1)高级1(相当国家高级技能证书):在企业车间工作2年以上,获得中级2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在校学习6个月者,可获得高级l企业内职业准入资格。
(2)高级2(相当国家技师技能证书):在企业车间工作5年以上,获得高级1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在校学习6个月者,可获得高级2企业内职业准人资格。
(三)菜单式课程模块(以初级模块为例)
篇10
一 基本做法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相关企业或行业在共同育人方面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把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订单式”培养。与企业双向渗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实就业导向、提升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所谓“订单式”培养,也叫“人才订做”,就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选拔学生、组织教学、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
学校在招生时,企业按其发展规模,预测人才需求量,向学校下“订单”,“买断”毕业生。根据协议,按照企业岗位的要求,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面试、审查、考核,最后确定录用学生名单,组成以企业名称命名的专业班级,为该企业定向培养员工。通过签订用人和人才培养的“订单”,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学校保证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人才,企业保证录用合格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渗透企业文化,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定期到企业观摩、实习,毕业后全部到定向企业上班,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就业,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学生“进得来、学得好、出得去”。
第二,“工学交替式”培养。“工学交替”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总教学课时不变,合理安排时间,将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实行“工学交替”。
学生的全部教学活动分为学校教学模块、校内企业实训模块和校外企业实习模块。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学会一门终身受用的技能,而且提前加深了对企业的了解,能够更适应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工作结束后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而对于企业来说,这种办学模式不但可以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好”的员工,还能够有效降低招工的成本,更有利于企业进行人才储备。
第三,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年,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
为了达到顶岗实习的预期目的,在顶岗实习之前针对学生的实习去向集中强化训练,并且随时跟踪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与企业及时沟通,调整校内的培养方案。由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企业化管理和指导,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工艺指导、质量管理等工作,完成岗位适应性训练,实习成绩由实习企业和指导教师共同评定。
通过顶岗实习,拓展和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养成了职业习惯,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基本上完成了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和择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四个结合,打造品牌专业
1.教师与师傅结合
建立教师到企业的培训制度。学校在假期或教学任务空隙时,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吸收新技术,增强实践操作能力,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科研活动,打造出“含金量”高的“高级技师”型教师。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实训,参加专业教研活动、学术交流,能迅速提高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
2.学生与员工结合
在校内实训时,学生穿上实训服,指导教师为班长,学生为员工,模拟企业,按照“6S”的标准进行管理和作业。安装电路时模拟企业生产情境,制订作业指导书。
校外实习时,学生顶真岗,使学生真正成为企业员工,以增强学生的员工意识、企业意识。
3.教室与车间结合
打破以往实验室的布置,改为车间的格局。实验室的名称改为×××车间,设备摆放整齐、环境清洁,处处渗透着企业文化。实验台变成工位,前面贴上作业指导书、标准焊板、重点不良产品展示等。进入教室就如同进到了车间,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按照员工的身份约束自己。
4.作品与产品结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会组装许多电路,我们将他们的作品视作企业的产品。产品质量应严格要求,将合格的产品摆放在展示柜中进行展示,对于不合格产品大家一起分析原因并进行维修。发给学生虚拟的工资,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这四个结合点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方法。通过四个结合,极大地缩短了校企之间的距离,为学生顺利过渡成为企业员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