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习方法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提高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英语学习之初,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并不难。当我们可以说点儿简单的英语,用英语与别人或与老外交谈,或作别人的翻译时,我们就可以从英语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兴趣就培养起来了。请注意,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很重要!
2.Plans are always very essential, so we must make some elaborate and workable plans before study. And we should certainly carry out these plans to the letter.
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太重要了,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前制定精细的和可操作的计划。并且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些计划。请注意:千万不要干没有计划的傻事,那等于在浪费生命。
3.Notes should be made whenever we study any book. We may follow this advice: Don't read book without making notes. As we know that notes are the summarization, the core content, our understanding and the abbreviations of the books. Our notes are much thinner than the books so that we can learn them by heart easier and can often review and read them. We may also record our notes on tapes so as to often listen to them easier, to deepen our impression and to lighten our burden of memory. Sometimes it is needful to draw some tables and illustrations that are very impressive, visual and concise.
无论学习什么,我们都要作笔记。我们可以参照下面的忠告:不作笔记就不要读书。如您所知,笔记是我们对所学课本的总结,中心内容,我们的理解和课本的缩略。笔记要比课本薄的多,我们可以较容易的记忆和经常复习他们。更胜一畴的做法是把笔记录成音,这样我们可以经常听一听来加深印象和减轻记忆负担。
4.Watching English movies, English TV programs, listening to English songs and learn English on some special occasions are also excellent and vivid English learning ways as we may combine English with some certain scenes to deepen our memory.
看英文电影,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听英文歌曲和在某些特定场景学习英语也是很棒和很生动的英语学习方式,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把所学英语与某些特定的场景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
5.Never just memorize single English words. Learn by heart the whole sentences and the phrases that contain the new words so we may know how to use the words.
请不要孤立地背英语单词。请背记包含生词的句子或词组,这样我们才真正能运用这些词汇,而且印象更深。
6.If time permits, we may read Mini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carefully from cover to cover, which may help us widen our sight and master knowledge in all aspects.
如果时间允许,通读小小汉英字典对于英语学习也帮助很大。他能帮助我们扩大视野并全方位地掌握所学知识。
篇2
【关键词】学习效果创新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当今,学校教育正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这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无疑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者,更应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技能和才能的发民用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请听:
忧愁非读书不释,贫怒非读书不解,精神非读书不振。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理应引起数学教育者足够的重视。数学教育中贯疏数学思想与方法既是数学教育的基础,也是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思想方法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其天赋与潜能,而拙劣的思想方法则可能阻碍其学习效果与才能的发展。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揭示数学思想,灵活运用数学方法,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入、领会、贯通可以使学生数学学习中产生“抗体”,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然而,在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以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笔者以为,可以以数学思想为主线,抓好四个环节,使学生掌握、理解和运用数学的观点、思想和方法,培养数学素养,优化思维结构,提高学习效果。
1、在概念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增强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力,继而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知识体基础,是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数学概念也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数学能力的根基之一。
在概念教学中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背景素材,提出有趣生动、发人深省的问题,使学生经历概念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揭示其数学思想,形成其数学方法。由于概念是按一定逻辑规律构成了概念体系,各概念体系中的概念之间存在相融的逻辑关系,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引入概念的有利条件和方法,进而分析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1.1从某类具体事物的客观规律实例出发,分析、归纳地引入新概念,并渗透数学思想。例如:从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与接触过的大量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出发,举出气温的零上20度与零下1度,支出10元与收入15元,水位上升5厘米与下降3厘米等实例分析其共性,与方便处理这些量,可归纳统一的表示方法;其中一种量表为带正号“+”的数,而另一种量表为带负号“-”的数。这样,上述各例中即可表示为+20度与-1度、-10元与+15元、+5厘米与-3厘米等。就可归纳地引进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在引入新概念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并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1.2分析概念内涵与外延,理解概念,揭示其数学思想。通过对全等三角形概念的概括,在其内涵“三内角对应相等”且“三边对应相等(亦说:三边对应成比例且比值为1)”中,减少比值为1这一属性,就可以引进外延较大的新概念“三内角对应相等”且“三边对应成比例”,就是“相似三角形”了,这种归属学习和总括学习更便于建立概念体系。让学生站在全面性、整体性、发展性的高度来认识概念,揭示其本质属性及其所包含的数学思想。
在概念的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方法,渗透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体系,挖掘对象的内涵与外延,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引入分析概念,就可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水平,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2、在数学命题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科学性及统一性,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命题是把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数学学科的主干内容,有效的数学命题教学,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结构,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正如(芬)斯托利亚夫所说:“如果我们想在数学教学中,在某种意义反映数学的创造过程,就不仅教学生证明,而且教学生‘猜想’”。例如:在初中几何教学“对顶角相等”这一性质定理时,可先由学生作图,画出对顶角并测量它们的大小作出猜想:再由学生探讨这一猜想的理由、依据,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对顶角相等”;并在教师的提问下,让学生“知道”另一个班的学生也得到“对顶角相等”――这就是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的情形。然后向学生指出,知识的获取不能完全凭直观感觉和猜想来完成,必须经过逻辑证明,才能认定。最后引导学生经过努力根据一般图形,运用已有知识导出严格证明,从而体验到证明的力量,这就培养和树立了学生由猜想到证明思想方法,同时这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为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本身就需要创新。在数学命题的教学中,抓住其来龙去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牢固地理解和掌握命题的实质,灵活地运用命题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3、在数学习题与解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习题是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到数学基础知识及其思想方法,要使学生深入理解、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们就要在习题特别是例题的教学中突出数学思想的指导作用,强化数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A、B相向而行,相遇后甲又行四小时到达B,乙又行6.25小时到达A,求两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多少时间?此题思路较多,可以从行程问题和工程问题入手。还可以启发学生探索更有特色的思路:
由匀速着眼,两人在两段路程中所需的时间成正比。则
(x为两人从出到相遇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可作一些引伸和变化:
变换一:原题上增加条件“A、B相距45公里”,结论改为“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在原题 结论的基础上,运用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容易得出甲、乙两人的速度。
变换二:甲、乙两人同时同地以匀速相背而环城行走,如果知道乙环城一周需要15.25小时,而且在甲、乙两人首次相遇后,甲又用四小时回到出发点,试求甲环城一周需要多少时间?
此题中只有“时间”一种量,要找出等量关系是困难的。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多角度考察问题,既可引导学生视为“行程问题”,也可类比视为“工程问题”,还可引导比较前两题条件、条论,由原题的结论容易得出:
(x为甲环城一周所需时间)
变换三:将原命题改为: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同向出发,甲经过B地后再走四小时在C地追上乙,此时两人共走45公里,现知C、A两地之间正好是乙走6.25小时的路程,试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可引导学生用线表示法加以分析,并适当地进行“等价变换”、“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45公里的A、D两地相向而行,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再走四小时到达D,乙再走6.25小时到达A。且知BC=CD,求A、B的距离?
这样一来,就会发现其变化仍没有离开原题的结论,与原题本质上是一样的问题了。
通过这样的例题教学,从而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想境界。“精练”与“泛练”相结合,也可引导学生提炼其数学思想,归纳其数学方法,揭示其本质属性,学生思维的尝试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更为方便、灵活、简捷,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4、在课外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强化掌握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提高学习的效果。
数学课外活动能充分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兴趣、发展特长,同时又可加深和巩固课内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学习活力。数学课外活动有:数学专题讲座或数学家报告会;数学演讲或读书报告会;数学竞赛;数学游艺、数学晚会;数学墙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导入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1在数学演讲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了解。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形形的竞争现象,对立的双方总在想方设法谋求对自己有利的最佳策略。
4.2 在数学游艺中渗透数学思想,强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的掌握与运用。
篇3
关键词:初中生 数学学习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
1.阅读能力差
往往沿用小学学法,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像浮萍溅水,一摇即落。根本谈不上领会理解,当然更谈不上应变和应用了。这严重制约了自学能力的发展。
2.听课方法差
抓不住要点,听不入门,顾此失彼,精力分散,越听越玄,如听天书。如此恶性循环,厌学情绪自然而生,听课效率更为低下。
3.思维品质差
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不善于分析、转化和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以致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
4.识记方式单调
机械识记成份多,理解记忆成份少。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往往满足于记住结论,而不去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不去弄清结论的来龙去脉,更不会数形结合,纵横联系,致使知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初中生数学学法指导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导“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居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才能由“读会”转为・会读”。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怎样读数学,这是读法的核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会学生读书:
(1)粗读。即先浏览整篇内容的枝干,传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然后边读边勾、边划、边圈,粗略懂得教材内容,弄清重难点,将不理解的内容打上记号(以便求教老师、同学)。
(2)细读。即根据章节的学习要求细嚼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3)研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这样,当学生掌握了读法“三部曲”,形成稳固习惯,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读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开导“听”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讲是信息的输出,学生的听是信息的接收,只有调谐学生的’频道”,使接收与输出同频,才能获得最佳收效。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听法的开导,教师首先应从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激活原有认知结构,打开“听门’,专心听讲。这样,才能把接收的“频道”调谐到教师输出的“频道”,达到同频共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其次,要开导学生注意去听教师对每节课所提出的学习要求;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过程;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课末的小结。这样,让学生会抓住要点,延着知识的“生展线”来听课,就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3.引导“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需要教师科学的指路引导。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法的引导,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四点:
(1)从学生思维的“最近l展区”入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学会联想。
(2)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使学生学会转化。
(3)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引导学生追根究源去思索,使学生学会深思。
(4)从回顾解题分歧过程来开展评价,引导学生去分析错因,便学生学会反思。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达到思悟思,融会贯通。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记法的传导,教师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摒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死呆背。其次要善于结合教学之际,来传授记忆方法。如通过对知识编成顺口溜,使学生学会去联想记忆;通过绘制直观图,使学生在以形助数中,学会数形结合记忆;通过对发掘知识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同时,学会凭特征记忆;通过归纳概括所学知识,使学生学会按知识结构来系统记忆;通过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学会循线索记忆。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确各种记忆的价值、效果、适用范围,以使他们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4.指导“写”
作业书写最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深究学生书写条理混乱的原因可知,教师教学起始时不重视写法指导是一主要导致因素。因此,精心指导学生怎样写,才有助于其驾驭知识,正确解决问题。为此,应切实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教学。
(1)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教学语言的解释,又要注重必要的句法分析,这是理解、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d由于数学语言不像日常用语那样能在生活中得到直接印证,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在特定的教学研究环境,一般难以使用其语言,因此,其特定的语义、句法规则,使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为此,其一,必须明确数学语言的语义,使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如通过比较、区分和弄清一些易混淆的词语,如“大于”与“小于”,“都不”与“不都”,“有一个”与“至少”等等;其二,要明确符号的指代,提示符号的特征。如对符号,不仅要指明所代表的对象,指明它的几何意义,提示它的非负性,还应与其它相关的表示方法相联系,加深学生的认识。其三,加强句法分析,由于数学语言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其概念符号需要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
合。了解这些句法规则是学生会用数学语言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必要的“咬文嚼字”和对比分析,进而会灵活运用,对一些长句,还要作必要的分解。
篇4
关键词:教法与学法 学习兴趣 主导作用 主体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势在必行。长期以来,无论是在教学理论的研究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偏重于传授知识,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依然存在,往往忽视了如何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结果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因此,改革教法与学法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教学方法的采用,实质就是教师如何传授知识和教会学生学习的问题。如果方法不当,不仅花费时间多,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学生智力发展。所以,教师必须遵循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
1.启发、诱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教育学生认识到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1)备课时,既要备自己如何教,又要备学生如何学;
(2)上课时,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废除注入式;
(3)把教学过程变成引导学生自觉地发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4)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授予学生;
(5)引导学生由疑到思,做学生思路的导游者;
(6)给予适当点拨,使之豁然开朗;
(7)明确教学的艺术,在于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8)经常检查、指导学生的作业。批改作业要认真、细致。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确切。
2.开设学习方法课,向学生讲授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方法,使其了解学习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使他们懂得如何集中和分配注意力;如何进行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如何安排时间和学习科目等。
3.用教师的示范作用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解决和分析问题,如何演示,如何布置练习等更是影响学生学习的现实说法。
4.经常组织学生之间的学习方法交流活动,总结成功的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结合课外活动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直观感受能力。
二、提倡“悟学”,变“苦学”为“乐学”
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或者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达此目的,应立足于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1.备课与预习同步。备课中指导学生预习,拟定自学提纲,使学生带着疑问进了课堂。
2.讲课与听课同步。讲课关键在精。着重传播研究方法,组织必要的讨论,引导他们寻找知识规律,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3.作业与批改同步。课本上的作业一般在课堂上,讨论解决。课后选择适当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中纠正典型错误,个别辅导。
4.学习小结与复习指导同步。学完一章或一单元要组织讨论、小结。教师加以综合,标列题目再给学生归纳。
三、注重实效,达到最佳的统一
注重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民主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2.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的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教师施教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密切结合。
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课程 学习障碍
【分类号】G711
高职院校学生在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上存在着障碍,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要消除这一障碍,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与思维方式的训练。
一、扭转学生认知偏差
首先要克服功利主义取向,强化学生学习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动机。根据人文素质课程任课教师、班主任的访谈情况来看,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当代职业院校学习人文素质课程大多是为了通过考试,能够获得一纸文凭从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对学习人文素质课程知识本身缺少兴趣,具有功利主义取向。所谓功利主义,就是主张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的伦理观。在这种功利主义取向下,人文素质课程学习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高职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学习人文素质课程对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性,要在学习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收获的喜悦,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学习人文素质课程的兴趣,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也即,要克服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人文素质课程的功利主义倾向,提高学习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在动机水平。
而且,高职院校也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例如班会、广播、报纸、会议、讲座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要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它们和专业知识、社会实践、个人素养、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人文素质课程对他们是有意义的、有必要的,才能在思想上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学习,从而自主克服学习障碍。
二、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学习障碍的产生,心理障碍是其主要归因。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心理入手,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而一个有着健康心理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有着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定的学习信念,顽强的学习意志,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为了这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着手学生的心理教育。
首先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盲目自卑,也不过分自傲,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目标,用坚强的意志与坚定的信念面对挫折与压力,成功与失败。也只有正确认识了自己,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使自己进步。进而确立在学习人文素质课程上的自信。
其次,加强学习动机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专业课非常好,人文素质课程马虎。这跟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必然的关系。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可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教育,唤起学生对人文素质的渴求,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好学习目标,使之明确学习的方向,了解要完成的任务,并引导其选择好的、合适的学习方法。有动机,可操作,就会有行动。
第三,加强自控力的培养。自控力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有意识的调节自己的动机、情绪、思维、做法,以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心理活动。这是学生所必需的自我管理能力之一。但就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的学生缺乏较强的自控能力,主要在中学时期对学习就形成了不好的态度习惯,加之进入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自由的学习氛围就更加导致了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无法控制住自己对学习以外事情的诱惑。这需要高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引导和训练,使之能够自觉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我学习活动进行调整和监控。
第四,加强挫折教育。指导学生认识挫折产生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使学生在遇到挫折时能全面地分析挫折的情境,选择恰当的应对行为方式。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面对挫折的耐受力,使学生遇到挫折能采取积极的心理调节机制。对挫折产生动机下降、逆反行为等要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分析不良行为的危害,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三、加强学生学习方法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也取决于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教法与学法配合默契,才会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而造成高职学生学习障碍的一个基础原因就是高职学生本身文化基础差,未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造成他们大学期间人文素质课程学习的主要障碍。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学习缺乏独立性、自主性。例如,没有养成自觉学习习惯,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没有复习的习惯等等。这些不良习惯严重阻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要以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前提的。学习过程中如何理解知识点,如何解题、如何举一反三这些问题是职业学校学生亟待解决的。学习中的各个环节有共性的学习方法,也有不同学科特殊的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有助于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逐渐消除学习障碍。
因此我们“授人以渔”,要帮助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掌握学习的诀窍。学习的诀窍是学生在自己独立学习时,对学习进行统一安排,合理部署,步步为营,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的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学习的一般方法,并在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根据各学科的不同性质,传授具体的学习方法,改变过去重教法研究,轻学法指导,强调学生知识获得,忽视知识掌握的途径和方法的倾向。我们的教师还应根据情况给学生一些帮助,如开学前学习计划的科学制定、期中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态度进行适时调控,要指导学生对各种学习方法进行选优,并灵活运用。只有通过学法指导使职业学校学生有效掌握学习方法,缩短掌握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的质量,才能把过去的损失补回来,顺利完成新的学习任务,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人文素质课程主观上的为难情绪。
参考文献:
1. 郑大俊,郑家成.学生评价创新与创新教育[J].云南教育,2003(21).
2.马继权.突出能力本位,强化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5(2).
3.徐国庆.普通文化课程的尴尬[J].职教论坛,2006 (10).
篇6
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亨德森・杨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崭新而高端的观点。为了将他的教育理念在云南乃至全国广为传播,本刊将陆续刊出亨德森・杨博士的先进教学理念系列文章。
亨德森・杨认为教育教学的精髓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学生的潜力,并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便是自身的智力和潜力;而开发智力的关键在于,必须具备一整套可操作并行之有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
高分高能的关键:科学的学习方法
着眼于未来,不懂得如何学习的人,必然失去主流化或被边缘化。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成果表明: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把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作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实施。因为这一内容既是构建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形态的核心要素,同时又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管理、心理调控以及实现高分高能学习目标的保证。
基于这一认识,对教学成果的检测和学生评价系统的标准,就不应仅以学生学会某一特定知识内容为根据来制定,而且还应考虑到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这一至为重要的内容。道理很简单,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的爆炸,学生只有学会怎样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发法,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作为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方法是指为达到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率效度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或手段。它是关于学习行为的规范和程序的知识,以及学习理论实践和应用途径。事实上,人类知识体系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是有关获取知识的方法的知识。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在所受教育中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智力与非智力要素的协调发展,成为具有学习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习方法的特性
一个人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是由其学习力决定的,而学习力的大小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程度密切相关。按其特性,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为提高效率效度在学习活动中所采用的策略方式或措施,具有可操作的系统性和灵活的适应性。
基于以上知识,中国中小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所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归结为:
1、学习目标的设置,由于违背了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是不科学的。按照国家规定的英语教学大纲,从小学到高中毕业12年4380天,所学单词为2000个,平均两天还学不到一个1个单词。这一教学目标和进度,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英语语言智能发展,根本不能满足其成长关键时期学习能力提升的需求。
2、中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不具有可操作的系统性和灵活的适应性。也就是说,由不同结构层次和教学途径形成的方法系统,缺乏操作及其程序实施的教学环境和具体条件,因而不能做到随课堂内容体系、知识结构层次或水平的不同特点选取灵活的、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要提高中小学生的英语成绩,使之成为高分高能的新型人才,必须根据学习方法的特性,改变教育观念,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学习方法的特征
西方先进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之所以非常强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是因为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同其元认知水平呈正相关。根据认知心理学,学生在学习的时间轴上,不但涉及如何对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关键信息进行理解和编码、吸收和记忆以及提取和运用等问题,还涉及对所有认知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自我认知能力和特性的认识、监控和调整所选用的策略与方法系统。主体对自我心理世界的认知方法、认知体验、认知调控及其方法系统,便是元认知的核心内容。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Flavell提出的元认知概念,在欧美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中,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
英语教学中,把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作为教学内容,可使学生基于对自身学习能力与特点的认识,对学习内容及特性进行把握,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率效度。学生的元认知一旦受到训练和发展,既可学会如何学习,又可学到怎样选用相应的方法去调控自己的学习,实现高分高能的学习目标。教学案例表明,英语成绩差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同高分高能的学生相比,其元认知水平都处于低位。因此,提高元认知水平,学会对认知的认识,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学会如何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前提。
记忆――智能结构的基石
记忆作为人脑的重要机能,是英语语言智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及英语学习活动的基础;人的智力形态及其要素无不同记忆密切相关。英语课程所包括的听力、口语、阅读理解、写作和解题练习等知识的学习与考试,没有记忆是不可想象的。故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掌握高效记忆的方法是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因为,着眼于智力因素,学生学习、考试和综合能力的程度,是由其记忆水平来决定的。
篇7
关键词 主动性 学习方法 运用
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记忆,如何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影响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条件,家庭、集体与社会的影响,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方法、智力基础等。在这些因素中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原则和方式,或者说是学好英语的有效工具或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怎样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呢?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大量地参与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把学生放在主置,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师生的关系变为竞赛场上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即学生不是仅依赖于教师给的书本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教师的工作重在传授方法与指明路径,因此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差异,及时地教会他们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整体性,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只要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他们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知道从哪里最快和最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
二、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向学生呈现语言的学习过程,又要适当指导学习方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幕前”转到“幕后”,学生由听众变成实际参加者。为此,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教师主讲一阵,学生听;可以学生先自学,教师辅导总结;可以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学生探索;可以师生共同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对话;可以教师设计教学软件,学生操作计算机来学习。总之,要根据学情采用多种方法,绝不能死守“满堂讲”这样一种老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下面的几种方法虽老,但可以常用常新:
1.模仿。通过模仿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步骤。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母语语音基础已较牢固,而母语语音与英语语音又有差别,有时混淆不清,容易发错。因此,要做到先从视觉感知进入到听觉感知,再转到模仿表演,即先看准教师发音的准确部位,听准每一个音,再认真模仿。例如:在发辅音音素m,n时,m与n相同之处是要求从鼻孔中出气,不同之处是m需要闭口,而n则要把口张开,还要用舌尖抵住上齿龈。
2.记忆。我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十分明确地指出,学生在学校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他们在学记忆:学习一门功课,一种技能,能够储存起来,成为一种经验,作为生活、工作的准备,学习才算成功。可见记忆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是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的,有了记忆,才能不断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巩固知识。从学生的反馈中我们知道,英语单词难记易忘。怎样使所学的单词记得容易、记得牢靠呢?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不久的时间内重复记忆,是学习单词的重要方法。根据这个规律,在学习单词时,应在学习的当天重复复习几次,一个单词经过多次重复记忆,就能记住。
3.学用结合。记忆的关键不在于贮存,而在于提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将获得的知识应用在综合训练的实际操作中。例如,在学习了Is he(she)a doctor?和What is he(she)?等句型时,可以运用一定范围内的单词,以猜谜的形式进行一问一答的对话练习,进而掌握特殊问句、一般疑问句的回答方法,使句型练习生动有趣,既可以联系很多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在运用中巩固所学。
4.交际式听、说、读、写。在传统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训练并非真正为了交际,或者说,听、读课文主要以示范或者修正语音语调为目的,说、写则是以课文内容的再利用和词汇、句型的使用为目的。在现代教学中,应将被动操作式的听、说、读、写转变为交际式的听、说、读、写。“听”是增强领会能力的方法之一。课堂上,听讲、听同学回答、听录音材料,尽量做到边听边看边记。“说”是训练表达能力的方法之一。最好能做到在校跟老师、同学说,在家跟自己说。练习方法有连句式、造句式、提问式、复述式、讲述式、对话式。例如:见到老师、同学打招呼:“Good morning!”“How are you?”,等等。与同学对话:“What clay is today?”“What’s this/that?”,等等。这样就开发了说英语的环境与空间。“读”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它能强化记忆,所以必须口诵心证。朗读、跟读、默读等多种阅读形式交替使用。学过一课后,要多读,力求发音准确,掌握句子的意思,尽量当堂背诵。“写”要着力训练书写能力,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在平时的书面作业中要求书写规范工整。训练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如:抄写、默写、扩写、缩写、作文等。
篇8
【关键词】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生重要的生活习惯、基本学习能力、基础科学知识、人文素养的关键阶段。从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看,应试教育仍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教育思想,虽然近些年来,国家都在大力提倡要开展“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但面对升学、就业的压力,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没有哪个学校能真正敢于置学习成绩、升学率于不顾,放手抓“综合素质”。如何评价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是每个教师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家长评价老师的重要方面。抛开分数和升学率,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要看教师教会学生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这里特别地要谈谈关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衡量小学生是否具备的学习的能力,我觉得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效率。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做以探讨。
一、学习方法是小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
众所周知,好的学习方法是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有力工具。学习方法是前人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快速地掌握知识的方法。相对来说,对于刚刚步入校门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过正规的学习经历,根本不解学习方法是什么,但学习方法却是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是与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要着力探索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最佳途径。当然,并没有统一规定的学习方法,因个人条件、教学内容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科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入门是关键,而好的学习方法,是他们步入数学殿堂的敲门砖。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感性思维活跃,因此,要从他们熟知的日常生活出发,教给他们恰当的学习方法。比如,在讲授数的计算时,用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就是大多数老师经常采用的方法,效果很好。另外,这里想谈一点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为什么这么去做,而不是教他们如何做。随时学习时间的增加,要逐渐培养他们自己主动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能力,并要擅于总结学习经验,归纳学习好的方法,这才是教育的关键。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什么是学习习惯,就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做法、手段和思想。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一样,对于学习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也不同,这些习惯有些是良好的,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收到好的学习效果,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而有些学习习惯是不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对学习起到阻碍作用。所以,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首先要培养他们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纪律性、认真态度的关键所在。曾有人做过实验:一堂课认真听讲的同学,学习效果非常好,能够比较容易地完成课后作业,对接下来的学习不会感到困难,学习用时也比较短;相反,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跟随老师的思路听课的同学,课后要花费几倍的时间去重新学习知识,而且学习的效果也不好,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对接下来的学习存在逆反心理,不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可见,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但从另一方面讲,作为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年龄都比较小,在生理直存在注意力不能够长时间集中的情况,也容易在课堂上溜号,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这个情况更加普遍。因此,要从这个特点出发,制定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另外,可以充分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通过音、光、电、影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融入到教学情境中,这样,慢慢地就会养成上课注意听讲的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预习、复习是加强记忆、加深理解的关键一环,是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过程。由于没有了老师的监督,许多学生不注意预习、复习,结果经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平时看着学习还可以,可一到了月考、期末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注意预习、复习。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两种学习习惯呢?有一种做法很有效。一般情况下,学生对老师留的作业都能够认真地完成。因此,就把预习、复习当作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并要求第二天以作业的形式提交。拿预习来说,经常性地布置同学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并要求第二天提交一个问题;有时是根据第二天要讲的诗写个小故事、说说作者的人生经历等等,这些内容,学生只预习了才能够完成。对于复习,我经常性地让学生做小老师,把老师当天讲的主要内容讲给大家,效果也很好。这样,时间长了,同学们也就逐渐养成了预习、复习的习惯,不具体布置,学生也都知道了该预习什么、复习什么了。
三、提高学习效率是还给学生更多课余时间的保证
篇9
关键词:新课改;学习方式;学习指导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就要根据新课程新的基本理念,探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因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又有所不同,我们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就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体育学习指导,让学生建立新的体育学习方式,改变那些传统的体育学习方法不科学的地方,并加以改进与变革。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探索体育学习方式的含义和如何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指导。
一、体育学习方式的概念及含义
学习方式也叫学习风格,学习方式应该看成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学习策略,二是学习倾向,两者相加构成了学习方式。比如说有些学生为获取教师的表扬才努力学习的;有些学生学习体育的倾向是因为他喜欢感受体育的乐趣;也有的学生喜欢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与同伴竞争;也有的喜欢与同学一起合作等等。这些都是学习倾向的表现。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性,新的体育课程理念更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改变传统的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式的授受性学习,改变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方式,而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学习,注重与同伴的合作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由此可见,在认识和把握体育学习方式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体育学习方式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二、体育学习指导的概念及内涵
1.体育学习指导的概念
体育学习指导是一种教师行为,在体育方面,是指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其学习道德、学习态度、体育内容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环节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多种指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
2.体育学习指导的内涵
从上面体育学习指导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学习指导的内涵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包含很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体育学习道德的指导。体育中的道德学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体育不光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也应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它着重帮助学生端正科学的体育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学会与同伴交流,学会适应社会等。
(2)对体育学习心理的指导。体育活动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还要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既包括体育比赛或者活动的心理素质,又要形成伴随体育活动的快乐的心理品质,通过体育活动形成开朗的性格。所以在指导学习心理时,一是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智力因素的指导,如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得慢,这些原因除身体方面的原因以外,还有智力方面的;二是对学生在体育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指导,比如:如何端正体育动机,培养体育活动兴趣,怎样开展学习才能形成一种锻炼习惯等。
(3)对体育学习方法与内容的指导。学习方法是掌握体育知识技术的前提,也是形成体育学习方法的基础,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所以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策略很关键。内容的选择是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渠道去获得什么样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掌握什么样的运动技能。除此之外,还要求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身体素质,应该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如何通过体育活动形成与别人交流的方式等内容。
(4)对体育学习环节的指导。对于学习环节的指导,目的是让学生对学习的步骤有明确的顺序,在哪个环节有哪些重点,难点如何才能顺利突破等,这些都属于战略的范畴,也是一种学习策略,指导得当,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体育学习方式与体育学习指导是当今国内外教育改革的重点,体育学习方式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也不是一个静态的学习策略,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同一个人因不同的项目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同一个人学习同一项内容时在不同的时间可能也不同的学习方式。从体育教学理论上说,体育学习指导是体育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上说,体育学习指导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之间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可以解决教与学相互脱节的矛盾问题;从学校体育教学的现实上说,开展体育学习指导,将较为有效地扭转了学生中存在的体育厌学的局面,有利于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铁昌,李爱华.改变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中学教学参考,2011(26).
[2]刘永康.“自主学习”的是与非.中国教育学刊,2011(09).
[3]王德刚,李光银.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中国学校体育,2011(09).
篇10
关键词: 初中数学;习惯;技巧;学习方法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173-01对于学习,很多同学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整天都在学习,可成绩却上不来?为什么上完课之后,老师讲过的知识我都记住了,可到了第二天,回想老师前一天讲过的知识大多都给忘了呢?还有的同学回到家,赶忙做作业,一遇问题,赶紧翻书,看一眼书中的例题,然后继续做。就这样,看看书做做作业,总算把作业做完了,他就觉得完成了学习任务。这种做作业的习惯好吗?有效吗?研究表明:学习的成功不仅要靠能力和勤奋,也要靠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不当会极大的降低学习效率。德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有效的学习方法会事半功倍。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谈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就是学习者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方法论。数学思想主要有: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维的核心,是学生把数学知识转化成能力的重要纽带,在数学课的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
2.培养学生正确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首先,要注意在阅读中的思考,特别是对数学概念中一些关键字词的思考,真正做到善思善读;其次,要在学习中注意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总结读书经验时深有体会地说,读书须经过一个"从厚到薄的过程"。他说:"一本书,在未读之前,你会感到是那么厚,但是当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3.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数学的学习,是离不开解题的,要做到解题正确、迅速,寻求有效的解题途径,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解题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寻求解题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积极、活跃的综合性思维过程。要做到在解题过程中,善于观察、联想,善于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的习惯,以便在使用时得心应手。
4.培养学生扎实的解答习惯
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在考试中这些问题会充分暴露出来,所以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4.1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过程包括明确已知与未知,分析已知与未知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与方法三部分。同时要让自己的思路顺着题目的路子思考。在审题过程中,还要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
4.2语言(包括数学语言)叙述是数学解题的重要环节。因此,语言叙述必须规范。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言必有据。数学本身有一套规范的语言系统,切不可随意杜撰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让人不知所云。答案要准确、简洁、全面,既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全面。除此以外,在解题中,重要的知识点应写出来,繁题简写,简题详写。
4.3注意检查。就是做完题后再检查一遍,看看题目要求的解是否都求出来了,有没有漏解。求出的解是否均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没有错解。检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还要注意锻炼一题多解的解题习惯,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与小结的方法
据有关数据统计,数学优秀生89%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复习习惯和小结方法。对数学知识的复习小结,不管是课后复习小结、综合复习小结、专题复习小结或补差复习小结,目的都在于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学习水平,认真做好复习和小结,会使学习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领域,使所学的知识真正达到系统化、体系化。
最后,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初中数学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问题。
5.1要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召开数学学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
5.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首先是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于教学过程;其次是要适时点拔,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拔学习方法。再次是要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最后注意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 上一篇:麻疹的护理措施
- 下一篇:高中美术特长生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