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高血压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病率高达39.7%。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严重者会致残或猝死。因此,高质量的护理对有效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我医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高血压患者56例,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35例,女21例;年龄50~84岁,平均63岁;收缩压60~280mmHg,舒张压100~150mmHg。所有病例符合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一期73例,占16.2%;二期339例,占75.5%;三期37例,占8.3%。
2 护理
2.1一般护理 首先给于心理护理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与心理、情绪密切相关。因此,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及悲观情绪,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有关知识,使患者明白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必须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让患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尽可能地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严重高血压病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则应绝对卧床,并在医院内住院观察。高血压病患者性生活要谨慎,因性生活会使血压升高,控制性生活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疲劳、饱餐、头痛、头晕、眼花时不要行性生活,以免发生意外。注意高血压的特殊临床表现,高斑压危象是由于精神创伤、紧张、劳累、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引起的周咽细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剧烈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血压突然升高,尤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出现心率增快、剧烈头痛、头晕、耳呜、出汗、气急、面色潮红或苍自等现象,高血压脑病是脑细小动脉持久而严重的痉挛、脑循环急,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发病常先有血压突然升高,以舒张压升高为主,患者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继而心动过缓。呼吸困难或减慢、视力障碍、抽搐、昏迷。
2.2药物治疗与护理 首先是利尿剂应用的观察及护理,常用噻嗪类利尿剂是通过排尿利尿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长期使用可引起钾丢失,空腹血糖和血脂升高,所以我们护理人员一定要经常观察患者有无低钾的一些表现,发现后及时报告医生,早期纠正。因此定期检查血钾、血钙、血糖、血脂,出现异常应及时补钙,停药或与保钾利尿剂联合使用,次之是钙通道阻滞剂应用的观察与护理,常用销苯地平缓释片通过抑制钙通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后,该药作用强,使用过程中可出现性低血压,我们对输液的速度严格掌握,使用静脉输液泵,做到准确、安全。
2.2.1脂肪、脂肪酸、蛋白比例合理,总脂肪小于总热量的30%,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选用优质蛋白lg/kg・d,脂肪40~50g/d,胆固醇300mg/d左右,不饱和脂肪酸的摄人可能有益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比值应1~1.5为宜,以植物油为主,建议以少量花生油或橄榄油搭配食用效果更佳。多进食鱼类蛋白,鱼类蛋白富含蛋氨酸和牛磺酸,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病率,鱼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压作用;大豆蛋白也有预防脑卒中发生的作用,故高血压患者可多吃鱼类和豆制品,特别是海鱼类,以增加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人。
2.2.2吃钠盐过多是高血压的致病因素,而控制钠盐摄入量有利于降低和稳定血压,每天在3~49为宜,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m1酱油相当于1g盐。及时补充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补钾,钾钠比例≥1.5:1高血压病患者要随四季的变化调整饮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混食,多吃果蔬,不要偏食,养成营养平衡的饮食习惯。
2.3饮食护理 限制能量摄人,控制体重,保持正常的体重指数。高血压患者可适当进瘦肉、家禽、鱼类、牛奶、鸡蛋等。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增加膳食纤维供给量,膳食纤维能延缓食物中糖的吸收,可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减少糖脂的吸收,减少高血脂对血管壁的损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麦麸、胶质、燕麦麸或混合纤维可作为含较高脂肪胆固醇和热卡食物的代用品。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C、A、E,多吃蔬菜和水果。
2.4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护理干预的重要环节多数高血压患者均需长期服降压药保持稳定的血压,切不可血压降下来就停药,血压上升义服药,使血压反复波动,甲基多巴,可尔宁等突然停药会引起血压反跳,应逐渐减量,不能随意停药。肥胖是引起高血压患者的重要因素,在宣教中除了讲肥胖的危害外,还要教给患者如何预防肥胖,如何合理地减肥,减少热卡摄入,适度增加有氧运动,使体重指数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合理膳食是宣教的重点。做好患者出院健康教育和随访是维护健康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出院教育是实施治疗保健一体化,患者长期受益的重要阶段,可促进和维护患者健康,保持血压稳定,减少并发症,与入院住院同等重要,如何实现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是我们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结果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细心的观察护理,发现合理的治疗,正确的指导能帮助患者平稳血压,使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效控制,促进患者康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高血压的病因未明,可能与年龄、职业、环境、家族遗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有关,一般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参与了发病过程。长期反复的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失去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作用,形成了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灶,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血压不易控制、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患病率在膳食营养素摄人量方面,高血压患者热能、胆固醇和钠的摄人量一般明显高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素摄人量上限在心理因素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持续升高与不同程度的波动。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对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
篇2
【关键词】 中老年;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性高血压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 由于年龄的增大, 主动脉血管壁的内膜增厚, 导致弹力纤维断裂, 脂质和无机盐的沉积、结缔组织的生成导致动脉血管管腔狭窄, 脆性、硬度增加, 弹性及顺应性降低, 血管压力明显升高, 易引发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1], 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针对社区内中老年人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并总结护理方案。现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筛选2012年11月~2013年11月社区内原发性高血压中老年人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调查者均经过上级医院检查确诊为老年性高血压病。其中男性患者35例, 女性患者33例, 年龄在47~76岁, 平均年龄为(55.9±2.7)岁, 病程为4个月~2年, 平均病程时间为(9.7±2.3)个月。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5例, 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2例, 其他患者均为原发性单纯老年高血压。
1. 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45岁;排除标准:家族遗传性高血压病史;合并其他肿瘤、癌症(良/恶性);AIDS患者。
1. 3 护理干预
1. 3. 1 健康教育 对社区内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 分发高血压治疗及预防治疗手册。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老年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 能够是患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 从根本上改变其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治疗思想。
1. 3. 2 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可对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针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制定专业食谱, 以低盐、低糖、抵脂等食物为主, 适当摄入蛋白质、肉食, 食用纤维类、含钙量较多的食物, 平衡摄入营养, 禁烟禁酒、控制用餐速度, 加强维生素的摄入[2]。
1. 3. 3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中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病因, 因此需对调查者的生活习惯进行调查,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运动、作息方案。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适时的运动, 如太极拳、游泳、广播操、散步等;规律作息时间, 根据有关调查, 睡眠时间越晚, 血压升高的效果越明显, 其高血压的发生率越高, 患者规律作息, 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能够有效的对高血压情况进行控制。
1. 3. 4 个性化心理干预 社区内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多退休在家, 缺少子女的陪伴, 心理发生变化。同时, 老年高血压患者会产生焦虑、易怒等情绪变化, 会加重高血压病情, 增加治疗难度。因此需针对社区内中老年人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 有社区医务人员与中老年患者进行沟通, 认真倾听, 对患者提出的要求和问题给予满意的解答。通过有效的沟通, 是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避免负性应激反应的发生, 提高护理干预效果[3]。
1. 3. 5 药物控制 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周期较长, 并且需要长时间持续服用降压类药物。因此需对患者进行解释说明, 强调服药的重要性, 患者不可擅自加减药物或服用医嘱外药物, 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 定期进行复检。
2 结果
通过为期1年的社区综合性护理干预, 68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 29例(42.65%)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值范围(120~140/70~90 mmHg), 无不良现象及并发症发生;38例(55.88%)高血压患者血压情况得到控制, 病情无进展, 1例(1.47%)患者血压无法控制, 无效。
3 讨论
近年来, 老年性高血压是社区内慢性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由于社区内中老年人的文化、受教育程度不同, 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率、治疗方法、危险因素等了解较少, 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 无法及时进行治疗或滥用降压类药物等产生不良后果。而老年性高血压是一种治疗时间和发病时间较长的慢性疾病, 其病情发展可对心脑血管、肾脏、肝脏的人体其他系统器官产生恶劣影响[4]。因此, 提高中老年人对老年性高血压的了解程度, 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可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 应用社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具有在临床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殿英.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中国校医, 2013, 27(12):894.
[2] 胥之梓,范秀华.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中国社区医师, 2012,14(19):319.
篇3
【摘要】目的:对高血压病人依从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市某社区18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为6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并对患者依从性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病人在社区护理干预后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遵医行为?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显著改善,P
【关键词】 高血压病人;依从性;社区护理干预
依从性(Patient compliance/Treatment compliance)也称之为顺从行?顺应性,主要是指病人按照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一般习惯称这种行为为病人“合作”,反之则为非依从性[1]?病人的依从性对其治疗和康复都有重要作用,如果病人不依从,即便采取最好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也会失败,据相关统计,每年超过12万以上的病人由于用药非依从性而导致死亡[2]?非依从性不仅会增加医疗费用,对患者生命质量也会造成较大影响?本研究通过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在提高病人依从性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某社区18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为6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其中男性患者118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在60岁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 57±8. 52)岁?
1.2 社区护理干预方法[3]
1.2.1 建立电子档案 通过家访,将高血压病人的家庭状况?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依赖程度?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资料记录在案,形成病人个人及家庭健康档案,与此同时,要建立起病人的电子病历?
1.2.2 定期随访 对高血压1级且无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病人,采取每三个月随访1次,干预期内随访2次;对高血压2级的病人,采取每两个月随访1次,干预期内随访三次;对高血压3级患者采取每月随访1次,干预期内随访6次?在随访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血压的测量,并指导病人自测,让病人了解饮食?生活注意事项以及参加锻炼的方式?方法,如果病人病情发生异常状况,要及时上报或转诊?
1.2.3 健康教育 通过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举办健康讲座?发放传单?办健康专栏等方式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并根据患者不同的需求,制订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让病人加深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提高依从性对病人起到的重要作用?
1.2.4 心理干预 从心理生理学角度看,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精神紧张?植物神经活动及条件作用都能引起高血压?所以,要对高血压病人加强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倾听音乐?催眠暗示等心理治疗,使高血压病人加强自我修养,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使情绪相对稳定?如果有必要,则需要到心理咨询门诊进行抗焦虑和抗抑郁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t值检验,P
2 结果
对社区护理干预前后高血压病人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遵医行为?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病人在社区护理干预后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遵医行为?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显著改善,P
3 讨论
高血压的治病因素有很多,除了年龄?遗传等因素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重要因素?如吸烟?饮酒,会使患者体内烟碱和镉过多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或者酒精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血管阻力增加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4]?通过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为病人提供持续,能提高病人对社区病人的信任度[5]?本研究显示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后,病人在认识?运动等方面的控制能得到显著的提高(P
参考文献
[1] 郝凤琴,吴智萍,雷国萍.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的做法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 2009(01):158-159
[2] 王静,陈雯,赵爱萍,丁学易,王艳. 国内外对患者遵医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对策[J]. 护理管理杂志. 2011(06):211-212.
[3] 谷利斌,于明明,李小妹.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影响的Meta分析[J]. 护理研究. 2009(16):189-190.
篇4
【关键词】 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
作者单位:453200 河南省延津县城关镇卫生院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的不规律等因素,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我国高血压存在着“三高”、“三低”现象,“三高”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三低”即知晓率低、服药率低和控制率低。因此,必要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河南省延津县城关镇卫生院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86例,其中,男99例,女87例,年龄32~75岁,平均58岁,按WHO/ISH新的高血压分类标准[2],轻度27例,中度131例,重度2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护理干预。
2 护理干预方法
2.1 心理护理 由于高血压目前无法治愈,需要患者长期治疗,所以患者易出现负面心理症状,多表现为焦虑、悲观、恐惧等使其对生活与治疗失去信心,而影响疗效,因此,护士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努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引导患者乐观积极的进行治疗,稳定患者情绪,避免长期或反复的精神刺激及过度紧张,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告知患者高血压虽然不能做到彻底根治,但可通过保持乐观的心理,良好的心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及配合药物治疗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2 饮食护理 对高血压患者应给予合理的膳食,限制纳盐的摄入。
2.3 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避免因用药时间、剂量、用法不当导致不良反应危险因素的出现,用药过程中要常测血压,降压的速度和目标值应根据患者年龄,服药前血压水平,靶器官的受累情况和危险度分层个体化,对于无并发症的年轻患者,可较迅速较大幅度地降血压至120/80 mm Hg,而老年高血压患者则应较缓慢、温和地降血压,以降至130/80 mm Hg左右为佳,降压不宜过低,以防器官供血不足,嘱患者必须按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某些药物有直立性低血压反应,应指导患者在改变时,动作宜慢,利尿剂可致水、电解质紊乱,要定期检测尿常规、血清电解质、血尿酸、血糖,β受体阻滞剂可致心动过缓,心肌收缩力减弱,诱发支气管哮喘,钙拮抗剂可引起面红、头痛、头晕、皮肤瘙痒,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引起干咳、皮疹、白细胞减少等,护理时应予注意。
2.4 运动护理 高血压患者根据年龄和体质,建议患者适当进行合理运动,运动应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车、练太极等,运动强度、时间和频度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同时还要随身携带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家人联系方式,以防意外出现时能使救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情况,并能及时有效的联系到患者家属。
2.5 高血压病并发症的预防 高血压患者往往会出现并发症,血压长期升高,可使心、脑、肾、视网膜、主动脉等靶器官损害,最终出现心肌梗死、脑卒中、失明、尿毒症,严重者会危及生命,所以,对高血压患者要普及并发症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其有明确的认知,让其能更好的配合治疗,使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6 血压的监测 教会患者和家属自我监测血压的方法,指导正确的测量方法,尽量做到定时间、定、定部位、定血压计进行血压检测,告知患者和家属按时测量并记录,以便作为医生调整药量或选择用药的依据。
3 结果
本组186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174例血压控制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有效率达94%。
4 讨论
现在的医疗技术,尚不能根治高血压病,一旦患病则需长期治疗,并且高血压的并发症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所以,高血压患者从心理到生理均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导致其不能客观的对疾病有一定的认知,不能积极配合长期治疗,这两种原因有直接导致预后效果差。护理干预的介入,不但能从患者心理上进行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祛除恐慌、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压力,使患者情绪趋于稳定,还能从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使患者生理舒适,有效提高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对于降低血压及预防并发症都有着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篇5
①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随着增龄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胶原含量增多,中层钙质沉着,内膜纤维斑块形成使动脉官腔变窄,腔/壁比值和管腔面积下降,血管硬度增高,弹性下降,使得收缩期血液流入时压力更高。另外动脉硬化引起脉搏增大和反射波提前到达,反射波落在大动脉压力波的时相从舒张期提前到收缩期,导致迟发的收缩期波峰出现,严重时反射波压力可超过40mmHg。而且大动脉舒张期压力失去了反射波的协同作用,衰减加速,舒张压下降。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导致脉压增大,而脉压增大与恼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②血压变异性大、易发生低血压:老年人由于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敏感性减退,动脉壁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造成昼夜、季节和变化时血压波动较大,收缩压尤其明显。在变动时(从蹲位到站位或起床后由卧位到站位)如速度偏快,可发生头晕甚至跌倒,通常此时收缩压下降超过20 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以上,称性低血压。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激素包括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的水平下降,β受体敏感性也降低,通过神经体液机制调节有效血容量的能力差,容易发生低容量性低血压。故要求医护人员不能以1次血压测量结果来判定血压是否正常,如患者有不适感觉应随时监测血压。③假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即普通袖带式血压计所测血压明显高于动脉内血压直接测量数值,其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一般有以下2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直接测压完全正常,但袖带测压高于正常,如果发现老年人血压读数高,但无靶器官受累,周围血管触诊时缺乏弹性感,应怀疑假性高血压;第二种情况为直接测压高于正常,但袖带测压更高,临床上如发现肱动脉、桡动脉触诊有条索感,X线胸片提示主动脉强直、僵硬、钙化者,可能袖带式血压计所测血压并非患者真实的血压。此时可用Osler法鉴别假性高血压:先触之患者肱动脉或桡动脉,再将气袖加压至超过收缩压10~20mmHg,此时若能触之肱动脉或桡动脉者为Osler阳性,提示患者有显著动脉粥样硬化,其血压计所测值可高于动脉内实测值约10~15mmHg。
另外老年人可存在白大衣高血压现象,老年患者中(尤其是肥胖、打鼾者)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比例较高,而OSAS与高血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老年患者若出现顽固性高血压,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腺瘤、肾上腺增生等。
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掌握老年高血压的特点,针对老年人高血压特点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预防:①老年人饮食宜清淡,避免过成或过于油腻的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大便秘结。②每天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指导老年人做老年保健操等。③尽量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娱乐活动,比如老年书法、绘画比赛等,提高老年人生活情趣,陶冶老年人生活情操,以丰富老年人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使之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以保持老人身心愉快。④生活有规律,适量活动,保正休息和睡眠,避免焦虑、紧张、兴奋和过分激动等,学会自我调节生活和情绪。⑤做好健康教育指导,让老年人懂得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学会怎样预防和及早发现血压升高,以及服用降压药的注意事项等。
护理:①保持血压稳定,防止血压过度波动,服用降压药时要勤测血压,避免血压过分降低。②心理护理,以诚相待,解除恐惧,焦虑心理,视病人如亲人,服务周到,和蔼可亲,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亲切而又耐心的询问,使患者入院就产生一种亲切感。在病人情绪不佳,出言不逊时,护理人员应大度,能忍则忍,避免使之受到强烈刺激,在取得信任的前提下,尽快解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饮食护理:要清淡,需要适时定量,不饥不饱,不暴饮暴食。严格控制食盐。但长期低盐,可导致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现象,所以不能无盐。要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油菜、菠菜、小白菜及西红柿等,要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以防胆固醇增高,为了保持血压相对稳定,高血压病人应尽量避免食用有刺激的食品,如辛辣调味品。红茶中的鞣酸易和药物结合沉淀故服用药物时忌用茶水吞服,以免影响降压效果。④生活要有规律,保证休息和睡眠,任何疾病的好转康复都需要充分的休息与睡眠,因此必须创造安宁的环境,保证病人充分的休息与睡眠。保持心情舒畅。⑤防止性低血压的发生,改变时,特别是大便蹲位时间长时,更应注意。由于老年人血管调节能力差,不能很灵活的适应的改变,易引起一时性脑缺血,出现头晕、黑现象,甚至摔倒,必要时要有人陪同老人上厕所。⑥密切观察老人降压药的疗效,经常询问老人的自我感觉,有无头晕、头痛、胸闷、憋气等,观察其精神状态,以评估最佳血压值。
篇6
【关键词】 高血压;老年人;社区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9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45-02
高血压是我国老年人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的预防、控制高血压是减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2010年4月至9月对我市一社区65岁以上的157名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经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后,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了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的发生发展,并为社区卫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服务提供了经验和可借鉴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社区65岁以上、确诊为高血压患者157人,排除有语言沟通交流障碍、精神智力障碍、不配合参加者。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8人,对照组79人。两组在性别比例、年龄、文化程度、治疗前血压和药物治疗情况等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和常规高血压知识宣教;实验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具体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建立社区护理高血压患者干预小组 干预小组成员必须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良好的医患、护患沟通能力。
1.2.2 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 为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制定社区护理健康管理方案,制定出干预计划,并对每次的干预情况随时记录。
1.2.3 举办高血压防治控制讲座,加强健康教育 干预小组邀请市医院心血管疾病医护人员前来社区讲解高血压的医学知识,并观看高血压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片;发放健康手册。
1.2.4 加强监测和监督 每月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用药依从性、合理的饮食、运动行为等进行监测和监督,促进并维持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随时记录。
1.2.5 注重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多表现为易激动、焦虑等不良情绪,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1]。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不良的心理状况可影响疾病的发展,培养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
1.3 评价标准 设计调查问卷,评价两组研究效果;监测记录两组高血压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的血压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相应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患者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详细结果,见表1。
2.2 干预后,两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行为情况 详细结果,见表2。
2.3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详细结果,见表3。
3 讨论
3.1 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认知水平 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最有效的手段[2],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社区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制定社区护理干预小组,定期举办高血压认知讲座,观看高血压健康教育视频,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查和监督,并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这些措施有利于高血压患者认知水平的提高。
3.2 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在对高血压疾病有了一定认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按时定期服药,加强非药物疗法,能充分认识到改善自我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3.3 社区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血压 通过一系列有效地干预措施,这说明社区护理干预对控制老年高血压的血压水平,提高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积极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毛象刚,王智慧.心理干预在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9,7(2):15-16.
篇7
【摘要】目的 通过对患者高血压的病因分析,探讨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5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采取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95例高血压患者在正常用药治疗的基础上经过细心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准确而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改善和控制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病因护理对策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高血压的危害性是不可忽视的,它具有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威胁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1]。对高血压患者不仅要从疾病观察、症状治疗等方面进行护理,而且还要加强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的治疗知识,减少和避免患者的重要脏器受到损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血压并的治疗及护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血压的病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关的护理方法,使患者的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5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33例,年龄64~88岁,平均年龄69.5岁。其中合并脑出血9例,脑梗塞42例,脑卒中28例,心衰9,肾衰7例。
1.2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根据时节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临界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141-159mmHg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之间。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1.3 高血压的病因 ①遗传因素:大约过半数的高血压的患者有家族史;②环境因素: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农村;③体重因素:肥胖者发病率高;④年龄因素: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⑤食盐:摄入食盐过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
2 高血压的护理
2.1 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与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不良情绪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极易形成负面影响,因此对待病人要耐心、亲切、和蔼,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调动患者的积极主动性,帮助患者提高自控能力,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2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科学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不能自行停药,应坚持用药防治血压反弹,保护血压稳定不波动。服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较量,在此期间要密切关察血压的变化,如果血压下降过快,应调整药物的剂量。正确指导高血压患者坚持服药治疗,建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提醒患者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及时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2.3 饮食护理合理饮食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对疾病的控制、预防至关重要[2]。指导患者以摄取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主,每天的食盐量不应超过6g,平时要增加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的摄入,补充钙和钾盐;戒烟、戒酒,烟酒对身体危害性很大,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血压会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升高,饮酒还会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自觉严格控制饮酒量;肥胖者要控制好自己的体重,平时注意锻炼身体,适量运动、减轻体重,这样有利于血压的降低,提高心血管的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
2.4 健康的宣传教育①有针对性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的一般常识,使患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有大致的了解;②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知识教育,包括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发症的处理以及服药的注意事项等,提醒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③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维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④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合理用药,保持运动和休息平衡,保障充足的睡眠,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⑤高血压病是一个终身疾病,做好出院指导同样重要,定期随访,定期门诊复查,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血压并记录,做好高血压的日常护理工作。
3 结论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相关的健康教育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指导患者养成合理卫生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殷磊.老年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篇8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社区防治 护理对策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1]。它与人群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行为密切相关。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2]。在社区防治工作中,积极开展社区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3]。现对22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防治与护理,效果显著,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7月~2009年6月对22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防治与针对性护理。其中男128例,女95例,年龄35~84岁,其中60岁以上148例。223例中属1级高血压者145例(65%),2级高血压者58例(26%),3级高血压者20例(9%)。
方法:①建立健康档案:由社区全科医生进行高血压诊断评估、登记,由社区护士与医生共同随访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定期量血压并记录,登记其日常生活及饮食习惯。②健康教育: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定期出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和黑板报,组织看录像赠送宣传画册等。社区医生和护士在高血压患者就诊时或随访时进行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方面的宣传。通过讲解答疑来加深患者的印象。③行为干预:控制体重,超重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指导患者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参加合适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来达到控制体重,增强体力的目的。发放限盐勺限制食盐摄入量以<5g/日为宜(约1小勺),钠摄入量与血压呈正相关,而且钠的升压作用是随增龄而增强。心理健康护理,不良心情是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帮助患者认识其中的危害并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其多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和集体活动。戒烟限酒,烟碱对血管有直接的收缩作用,并使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变慢,加重高血压对靶器官的危害。大量饮酒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并使降压药的药效下降,所以提倡高血压患者应依据个人习惯考虑适量饮酒,但切忌过量。平衡膳食指导患者选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及低糖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及豆制品。④药物治疗和护理监护:药物治疗是高血压防治工作的主要手段。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目的是使高血压患者经过药物与上述方法的配合治疗后使血压能达到一个理想状态,并使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总危险性降低。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要求用较小的有效剂量来获得最好的疗效并使不良反应降到最小。要使血压长期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关键监督患者不能血压一旦正常就停药,这样不但对治疗不利反而会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在这个过程中护士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她们和社区人群广泛接触,经常深入家庭,可长时间接触患者,了解他们的服药情况,对不良服药习惯及时纠正,同时指导患者自己在家中自测血压或由家庭成员帮助量血压,对降压药的效果做随时的追踪和监护。
结 果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均有很大程度的掌握,知晓率比干预前提高了50%,服药正规率比干预前提高了45%,血压控制率比干预前提高了45.2%。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心、脑、肾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一旦并发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病情即呈不可逆性进展,轻者生活质量下降,重者致残,致死,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4]。作为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通过各种途径的健康教育和宣传以及专业的医疗护理手段积极预防治疗高血压,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而高血压患者血压只有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与护理是控制高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爱萍,张维娜,蔡虻,等.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3,16(2):145.
2 张玉,王凯平.患者依从性与药物利用[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1,10(4):206.
篇9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产科护理;满意度
妊娠期高血压在临床上算是一种多发病,好发于20~35岁年龄的初孕妇。其致病原因至今不明,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与其发病原因有关的主要因素是家族遗传,家族中有高血压哦病史、孕妇的母亲有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史、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羊水过多和工作压力大的患者比较容易患此疾病。妊娠综合征为全身性的血管病变,可以导致重要器官的功能损伤,从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妊高征性的心脏病、肺水肿、肝破裂等,病死率非常的高[1]。在以往的护理中效果不佳,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舒适度等方面也不是很满意。而笔者医院在对该类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发现,在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产科护理干预的方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现将其具体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在这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初产妇有45例,经产妇25例,患者的年龄都在24~40岁,平均年龄为(28.10±2.20)岁。孕周<30周的10例,35周以下的29例,>35周的31例,全部的患者都是单胎,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很突出的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中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治疗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行产科护理干预治疗。
1.2.2诊断方法。
①实验室诊断:血压超过140/90mmHg。24h内中段尿尿蛋白≥0.3g者。血液检查血小板计数<100×109/L,该数据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出进行性的下降。②其他辅助检查:心脑检测可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心、脑的异常。B型超声检查可及时了解胎儿情况,以及羊水水量和胎盘成熟度水量的减少,比如羊水指数≤5cm,说明胎儿比孕周小,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高阻,造成胎儿缺氧。眼底检查视网膜小动脉可以反映全身脏器小动脉的情况,正常情况下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为2∶3,妊娠高血压是则为1∶2,甚至是1∶4,严重的可伴有视网膜水肿和脱落等[2]。
1.2.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学的P<0.05时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护理效果来看治疗组经过产科护理干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妊娠高血压是产科中比较严重的疾病,假使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对患者与胎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3]。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护理方式也十分的重要。笔者的科室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观察发现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①病情观察干预。护理人员应每天定时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检测,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24h进行心电监护,将患者的每天的尿量进行记录,每天嘱咐患者定时定量的吃药,如发现血压升高或由不良反应的出现应立即向患者的经管医师进行汇报。②心理护理干预。由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比较危重,这就给患者与患者家属的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个人化的心理辅导,并对患者及家属讲解妊娠高血压的治疗进展等,让患者做到对自己病情心中有数,从而消除患者负面心理影响,最终达到稳定患者情绪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治疗组在采取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实行产科护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护理效果来看治疗组经过产科护理干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陈秀芬.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2007.
[2]单月玲.关于产科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2):168.
篇10
[关键词]社区护理;高血压;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23-132-03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临床上高血压的发病率有着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合计农村和城市劳动人口,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却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据统计,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仅仅为36.1%,治疗率则低至24.7%,可见人们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匮乏。而高血压不仅仅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对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严重的影响,目前,对于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较少见,因此,本文就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WHO诊断标准选取社区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确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58~82岁,平均(68.4±6.5)岁,干预前后患者健康状况、疾病状态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社区护理方法
1.2.1建立健康档案给研究对象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完善患者的疾病与健康情况资料,通过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连续性的观察和掌握,为患者下一步的医疗和保健做出决策和判断,尤其制定出高血压护理的干预策略。
1.2.2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尤其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较为脆弱,且情绪容易发生波动,容易产生悲观、烦躁和压抑等情绪,这些都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的原因,而且会影响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我们要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清楚地认识,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主动配合治疗。我们心理护理的策略主要为一对一与研究对象进行交流沟通,经常性的鼓励、暗示患者,让他们消除对疾病的恐惧等负面情绪,避免不好的心情给高血压治疗带来负面效果。
1.2.3饮食指导
帮助研究对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习惯是患者治疗高血压的基础,我们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的策略主要是让患者清淡饮食,控制高糖、高脂肪含量的食物摄入,多选择蔬菜、水果这些维生素和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以及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豆制品和鱼类等。另外,每日摄盐量也应控制在6g内,腌制食品更是需要少吃。
1.2.4运动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患者缓解疾病,对于运动量,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做出合适的安排,运动内容最合适的为快走、慢跑、太极、家务活等,但是切记过量运动,以免给心脏、身体带来过量的负荷。
1.2.5健康教育定期向研究对象发放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宣传资料,开展关于高血压的专题讲座,组织高血压患者观看高血压健康宣传的视频等,让患者对高血压的危险性、临床表现以及危险因素等有个清晰的认识,意识到高血压治疗的必要性,对于社区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要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确保对患者的宣教到位。
1.3评价方法
对研究对象社区护理前后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进行调查,同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研究对象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四方面,一共有20个因子,分为74个条目,每条均1~5分,因子分由条目分相加或加权得到,每个因子的粗分为4~20分,再将四方面的因子按转化公式,每个方面分数最终转化为0~100分的标准分,标准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方法
所有统计指标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f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进行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前后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比较
结果显示,100例高血压患者中,在护理干预前,对高血压知晓的为62例,知晓率为62.00%,有治疗高血压的患者为48例,治疗率为48.00%,血压控制达标的患者为7例,控制率为7.00%。该100例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干预1年后,对高血压知晓的为100例,知晓率为100.00%,有治疗高血压的患者为78例,治疗率为78.00%,血压控制达标为28例,控制率为28.00%。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有显著提高,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
2.2护理前后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患者物质生活状态平均得分(40.42±3.65)分,社会功能平均得分为(48.62±4.51)分,心理功能平均得分为(39.14±1.51)分,躯体功能平均得分为(44.21±3.47)分,在社区护理干预1年后,患者物质生活状态平均得分(44.68±3.61)分,社会功能平均得分为(57.34±4.29)分,心理功能平均得分为(47.33±2.31)分,躯体功能平均得分为(50.21±4.17)分,干预前后对比,患者在社区护理后,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躯体功能均显著高于社区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食盐量、生活习惯和肥胖程度息息相关,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以及老年化程度的提高,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严重危害了我国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不断深入研究,研发了不少能够控制血压的药物,但是,即使积极治疗控制血压后,若不注意,很容易再次复发。有研究表示,高血压患者在一次发作后复发率是55%,在2次发作后再次复发的概率是85%。而且,对于高血压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特效药。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高血压的长期非药物治疗。但是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多数患者难以持之以恒的注意血压的变化,很容易就产生懈怠感,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极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