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

篇1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正处在蓬勃发展当中,随着新一轮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上也有了加快,而利率市场化改革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诸多风险,所以加强这些方面的风险管理就成了重要任务。经济生活中的市场成分扩大就会造成利率市场化非常迫切,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资金定价自主权带来了便宜,本文主要就利率市场化特征及对利率风险防范影响加以分析,然后就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风险变化特征详细分析,最后就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及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引言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并起到了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间的桥梁作用,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动能够使得利率形成和变化中是以市场作为决定因素的,这对实现金融体系及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就有着很大促进作用。从现阶段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来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逐渐凸显出了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故此加强对利率市场化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利率市场化特征及对利率风险防范影响分析

(一)利率市场化特征分析

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真正意义的利率市场化不只是指对利率管制的取消,还是对利率杠杆的利用并建立金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机制,从而将资金使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在利率市场化所涉及到的内容上也比较多,首先是确立针对融资活动风险定价的制度流程进而来引导资金供求双方在利率水平及风险结构和利率期限结构等方面通过市场竞争所决定。还有是体现层次化以及范围化等实施原则,要能确立市场利率体系当中集中基准利率,一般情况下市场也不是完全有效所以不能通过市场的力量对利率决定,这样利率就要受到央行及政府的调控限制并对基准利率趋势加以引导实现经济的增长,通过对利率市场化的特征分析对风险的防范也有着一定积极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对利率风险防范影响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利率风险的防范有着一定的影响,处在利率管制的大背景下,央行调整利率水平所引起的政策性风险是商行利率风险点的主要原因,利率市场化对商行的重新定价风险管理层面的难度就会得到增加。我国的商行或其存款及中长期存款占比不断上升,这就会造成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短期资金的利率一旦上升商行在收入减少的风险上也就会发生。再者利率市场化对基准风险的管理也会受到冲击,会给商行的经济价值及整体收益带来影响,这就在风险管理的难度上有了增加。在收益率曲线风险管理水平方面会面临诸多的考验,期权性的风险管理也会面临诸多的发展挑战。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风险变化特征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来看,商行外部环境会发生变化,在市场利率前央行对利率实施比较严的管制,商行在经营中就会受到央行政策上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后在利率水平上就会通过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来决定,在受到央行政策的管制力度上会得到降低,并有利于对金融市场的完善形成。同时也会使得商行格局分化,在利率市场化所给予商行一定的资金定价权基础上,对于不同商行的存款定价也会有不同的阵营,从而就使得银行格局的分化情况发生。利率的市场化也会对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风险增加,在信用风险层面会增加,对商业银行也会带来潜在流动性的风险,造成金融的加速脱媒等。

除此之外,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的微观影响层面来看,主要是对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形成了比较大的冲击。在竞争模式的转变下也会使得商行资金定价能力受到影响,在利率的风险上也会成为商行最主要的风险。在经营的模式转型压力上会突然增加。

(二)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特征分析

处在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在风险变化上也会形成鲜明的特征,利率的风险上更多是体现在银行个别的风险上。在利率市场化后的风险主要是制度性风险,有着系统性风险特征,这一层面的风险能够对冲但不能完全分散。在利率市场化作用下会对利率的风险得到相应增加,还有是利率市场化会使得利率风险的种类因此而增多,长期的利率监管环境也会造成商行利率风险管理意识弱化,在风险管理的人才上匮乏等。

三、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及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一)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将利率风险的方法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使用要结合实际,按照其自身的适应性。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前对风险管理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这一方面的管理人才也比较缺乏,将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在利率风险发展阶段中的应用比较适合。从当前的利率变动情况来看,对商行实际利率风险的影响有着时滞性,利润大部分是来自存贷利差的收入,而在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上并不是很高。另外将持续期缺口分析在利率市场化后的国内金融市场上加以应用也比较适合。

(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探究

(1)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策略实施要从多方面考虑,首先要能对风险内控机制进行逐渐完善,然后分立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可从几个重要层面加以实施,通过专司风险管理部门及委员会制定风险管理的办法细则等,风险管理部门对管理小组的数据分析要及时,然后在数据的比对下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再结合实际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规范利率风险管理模型的选择,对利率风险测度新技术应用要进一步的进行探索,建立健全高效的风险管理人才吸收培养机制。

(2)对金融市场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的货币市场发展进一步完善,只有扩大了规模以及覆盖范围,将运行的效率得以提升,才能加强影响力,对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利率信号才能得以反映。另外对利率现货市场的完善也要加强,现货市场完善是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是商行持续期缺口管理的一个基础,这就需要在资产支持证券的交易品种方面得到有效扩充,以及大力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培育,从而择机推出利率衍生品。

(3)构建商行利率体系,在利率风险防范组织机构方面进行建立,由于我国的商行分支机构在数量上比较多以及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建立由总行直接领导管理的利率风险防范体系。对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要能进一步完善,在风险防范组织机构建立后,就要在相关制度上加以安排,对风险防范策略加以确定。在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的波动会比较频繁,所以商行要综合运用表内风险控制方法及表外风险控制工具实施管理,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对利率风险防范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4)可以建立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将风险管理的理念进行提升,我国商行要及时的转变角色,所以要能从被动控制风险型转向主动稳健经营风险型。同时也要能够对计量利率风险充分认识下对金融工具动态调节利率风险灵活的运用,把商行风险偏好及风险管理战略和行内资产实施有效匹配。对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要完善化,对风险的管理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增强利率风险管理对市场及客户的敏感度,并要能够积极为业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意见信息。

(5)对利率风险计量及检测的系统要实施改进优化,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在对本行利率水平及结构掌握下,构建利率预测系统以及风险评价系统。在利率预测系统方面商行利率风险防范要根据科学准确的利率预测,在宏观经济政策及指标变化对未来利率的变动方向进行预测。对风险的预测分析中要按照相应的方法,通过基本分析法以及技术分析法和模型模拟分析法都可以。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利率市场化会会商行的经营发展有着影响,所以这就需要对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积极有效的预测,商行方面也要从多方面制定风险防范的措施,对自身的运营安全稳定性得到保障。此次主要从利率市场化对商行的影响以及措施的实施等重要层面进行的分析,希望有助于商行的发展。

篇2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体评析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质的标志,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逐步实现利率定价机制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管制向市场决定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利率体制和利率决定机制变迁的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深化,整个利率体系由借贷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的比例越来越多,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直接干预的成分越来越小。从范围过程来看,即是从部分利率市场化向全部利率市场化过渡的过程;从程度过程来看,即是从较低程度的利率市场化向较高程度的利率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从阶段过程来看,完整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包括利率市场化准备、利率市场化进展和利率市场化成熟三个阶段。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利率市场化从时间上观察,在短期内利率可能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但从长期来看,其变动由市场货币供求决定。同时,利率市场化又是一种状态,是一种金融生态的可持续状态,在理论上是指利率能否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其衡量标志主要是金融机构有没有确定利率的自;作为其阶段性目标,利率调整频度以及浮动幅度,也是衡量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指标,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资金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经济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利率市场化作为一项既涉及金融体制改革,又涵盖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改革,中国经济特定的体制背景和金融环境决定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利率市场化的长期性是指始于1978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直至1996年6月,才真正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幕,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直至2000年9月21日,才迈出具有真正实质性的第一步,实现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到目前为止才基本走到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最后攻坚和破解阶段,这不仅与激进式改革相差甚远,与中国经济其它领域的渐进改革比较,利率体制改革也是滞后的。利率市场化的多样性是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模式、体系内涵、程度范围、次序安排等是层多面广、不一而同的,既有利率市场化内涵的多样化,包括利率决定的市场化、利率传导的市场化和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也有利率市场化体系的多样化,包括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银行间利率市场化和债券利率市场化,只有以上部分均得以实现市场化,才是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复杂性是指衍生于融资活动的利率制度与金融产权制度、金融市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错综交杂,相伴相随,无论是对宏观经济社会,还是对银行、企业和个人,都将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由于与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相符合的金融产权制度约束的弱化、金融市场机制及结构的不完善、中国企业和银行的不完全市场化、金融救援机制的不健全等障碍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利率市场化未来的改革增添了变数和难度。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评析

从1978年起,我国开始了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随之进行。利率体制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在逐步深化,根据利率走势和利率改革内容,可将我国利率改革分为前期的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改革利率生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等三个阶段。在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阶段(1978年—1993年):经过近15年的改革,基本改变了负利率和零利差的现象,偏低的利率水平逐步得到纠正,利率期限档次和种类得到合理设定,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银行部门的利益逐步得到重视。在改革利率生成机制阶段(1993年—1996年):利率改革主要任务是不断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放松对利率的管制,促使利率水平在调整市场行为中发挥作用,以逐步建立一个有效宏观调控的利率管理体制。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水平和结构是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确定利率水平和结构的参照系,中央银行主要是根据社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通货膨胀率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世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确定基准利率,利率逐渐被作为调节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杠杆。但在此期间,我国的利率管理权限仍然是高度集中的。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阶段(1996年—至今):从1996年开始,中央银行才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尝试和探索,推出一些新的举措,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由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的新型体制,实现利率管理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过渡。同业拆借利率、贴现率与再贴现率、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国债发行利率、3000万元以上和期限在5年以上的保险公司存款利率、外币贷款利率、300万元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币)以上外币定期存款利率先后得以放开,开展了利率衍生工具试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增强和深化。尽管部分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还远未结束。其主要表现特征如下:

(一)社会资金配置的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1.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利率体系正逐步形成。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利率体系已出现两个变化:一个是基准利率种类越来越少,如存贷款利率种类得到简化,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被取消,外币利率管理的币种减少,并正在朝最终保留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方向前进;另一个是各金融交易主体实际执行市场化利率越来越多,过去单一性地执行基准利率的时代已被执行以基准利率为核心上下浮动的利率体系时代所取代。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的变动,在短暂的时间内对货币市场利率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产生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利率的变动做出快速反应,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则对中央银行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做出充分的响应。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对存贷款利率执行浮动制度越来越多,其利率水平基本围绕着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这一轴心而变动;其他各种金融产品的利率水平也受一个时期内平均基准利率的影响,并充分反映长期资金供求关系和各种心理预期,一个以央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利率为主导的多层次利率体系正逐步形成。

2.部分领域资金定价初步实现市场化。近年来,国家尝试将一些资金置于市场中,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其价格,在部分领域实现了资金定价的市场化。从市场来看,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再贴现市场等在内的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从区域来看,在农村先行试行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从产品来看,国债、金融债券等非存款金融工具的市场利率已基本实行放开,大额外币利率初步实现了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制已经放松到“存款利率只管住上限,贷款利率只管制下限”的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得以实现。就市场化程度而言,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存款利率,外币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本币利率,农村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城市利率,大额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小额利率,长期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短期利率,随着企业、居民金融意识的提高和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改革的推进,利率的全面市场化目标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到目前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只剩下少数关键步骤,已经到了厚积薄发的攻坚阶段,但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还依旧漫长,促使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仍将是未来金融改革的重点。

(二)利率市场化的实际程度落后于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

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各类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互相流动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利率的微观机制还是不完善的,价格机制、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性和存款利率的强管制性,导致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实际程度要落后于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其主要表现为:

1.操作层面上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落后于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指根据制度框架设计利率可以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高低;操作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具备利用利率自主对各类资金合理定价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具有象征意义和法律意义的市场化,操作层面的利率能否实现市场化才是利率能否真正市场化的关键。从我国利率体系的现实情况来看,现在除了贷款下限和存款上限以外,其他各类利率基本是可以浮动的。也就是说,从制度层面看,中国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但是“新兴加转轨”的经济体系,经济结构中非市场化成分较多。对各商业银行来说,长期以来,利率只是计算利息的指标,并没有被真正作为资金价格来控制成本和风险,利率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银行也没有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风险调整利率的能力,在操作层面上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低的。

2.中央银行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调节作用和导向引力小。首先,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起不到调整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基准利率政策的同时也就是调整货币供应量。准确地说,在这些国家中,存在基准利率水平与货币供应总量反向变动的联系。在中国情况可能就不是这样:利率的变动并不意味着流动性的相反变动,主要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两者之间不具备显著的关联效应。其次,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下,中央银行有权管理和制定包含基准利率在内的几乎所有银行利率,如存贷款利率水平、种类和期限档次等,“只缘身在此山中”,因而中央银行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很难起到导向和调节作用。第三,再贷款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很小。因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财政贴息为前提的再贷款在全部再贷款余额中占比高达54%,剩余不到一半比例的再贷款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因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而享受准备金低利率优惠,故对再贷款利率的调整几乎没有弹性,再贷款利率的影响面越来越小。第四,再贴现利率因再贴现量规模较小,而难以担当起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功能。第五,货币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利率形成的贡献度不大,同业拆借利率和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弱。

3.利率浮动定价机制执行缺乏现实基础。金融机构普遍未建立或使用贷款利率定价模型,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利率管理办法,利率管理机制僵硬,大部分商业银行分行以下没有设置专门的利率管理机构,利率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利率管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文件的上传下达、报表上报等日常事务上,有的业务人员素质较低,对浮动利率定价机制的形成、具体浮动利率标准的确定及资金成本的测算等相关业务知识知之甚少,无法掌握具有相对难度的浮动贷款利率政策,执行起来就存在严重的偏差。也就是说,所谓的利率管制已基本取消,只是假象,缺乏现实基础。例如,金融机构没有形成合理的贷款浮动利率定价机制,要么“浮而不动”,要么操作手法简单、“一浮到顶”。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浮动利率定价机制和贷款浮动利率水平总体上由各自总行制定,层层上报审批增加了贷款决策的成本、延长了资金流动周期,也影响了基层行工作的积极性。

4.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水平不尽合理。现在的利率结构和水平没能反映预期投资回报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例如,享有国家信用的“金边债券”——国债的实际利率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没有体现“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匹配原则,中长期的存贷款利率的差异程度不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的风险程度和水平。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评析

从世界范围内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来看,主要有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两种不同模式,一国选择何种改革模式推进利率市场化,要根据本国具体情况而定。根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分步进行的主要特点,可以判定我国推进实施的改革模式是渐进式改革模式。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实施渐进模式是适宜的

众所周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选择与模式确定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成功与失败。从总体而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实施渐进模式是正确和适宜的,也是符合我国经济金融现状的,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性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整个经济市场取向改革的组成部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采取渐进方式,从实际效果看,改革是成功的。故而,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式应当与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第二,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来看,尽管有部分发达国家采取的是激进的方式进行,这与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市场比较成熟、金融监管比较有效、各种法规相对完备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条件在我国还不具备和完善。同时,当今世界各国再也不会象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盲目的开放和放松管制,而是更加注重利率市场化对一国经济所造成的风险,认真研究利率市场化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多采取了渐进的和谨慎的做法。所以,简单效仿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方式是不可取的。第三,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因为存在风险而裹步不前,也不能因为盲目而造成全面的金融风险,而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开放策略和步骤。鉴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及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等实际情况,采取审慎态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一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和维护改革成果的现实选择。例如,确立“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这一目标本身就反映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力求稳健的特点,充分考虑了我国金融机构自身约束力和市场机制约束力水平,以防止那些经营上出问题的金融机构通过高息揽存来掩盖现金流不足,从而严重扰乱存款市场秩序的风险,有助于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第四,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阶段,经济和金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这就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创造利率市场化条件的过程,必须渐进推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急于求成必然适得其反。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维持渐进模式是必要的

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到中国利率经营管理体制的制度化和市场化的内容。这一改革实质上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模式下持续了10余年之久并仍然保持着改革的势头。由于这方面的改革对国内和国外经济金融因素的影响十分的敏感,其进程渐进渐续,其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利率体制的完善和制度化、利率市场化制度和配套制度的改进、利率衍生创新工具的逐一放开以及利率风险管理渠道的逐步拓宽等。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每一小步,对20多年来的中国银行业改革来说都是一大步”。

尽管有部分国家采取激进式改革方式并获得了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发展中国家效法激进式改革方式的,鲜有成功。所以,效仿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方式是不可取的。也许有人认为,在渐进若干年后的当今,可以改以激进方式解决前一阶段渐进改革效率太低的问题。其实正是国家付出了金融资源低效率配置(产生了巨额的政策性不良资产)这个巨大的隐性改革成本才买来了中国的渐进改革,否则体制内产出(国有经济)将必然出现较明显的下滑,渐进改革将难以为继。若改渐进改革为激进改革必然使改革成本显性化,会在短期内导致GDP增速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由于国家绝对无法承担如此之大的改革成本在短时期内迅速显性化,因为这有可能直接导致民心不稳,社会矛盾激化,这不仅是政府肯定无法承受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绝对不愿看到的,所以维持渐进改革模式是正确的和必要的。现行的管制性存贷利率水平能使我国商业银行一般性地坐享300多个基点的利差收入,通过利率税,巧妙地实现了改革成本在空间上的现实摊配和时间上的实际置换。故此,继续维持渐进模式推进利率市场化,其实是一个攒累实力,厚积薄发的过程;它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逐步消化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渐进过程中,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策略,减少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为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创造理想条件。

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风险评析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安排具有双刃剑效应

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步骤与次序安排是由各种利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身成熟程度来决定,它直接影响着改革进程的步伐和节奏,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1.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安排的正面效应。指的是在正确的改革次序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边放边看,边放边调,不但利率管制放得彻底,没有反复,而且放开后对国内经济运行冲击较小,过渡也较平稳,改革成功的把握性较大。例如美国是先存款利率,后贷款利率,最后扩展到所有利率的市场化;日本是先国债,后其他品种,先银行同业后银行与客户,先后期利率后短期利率,先大额交易,后小额交易;韩国是非银行机构的利率放开速度快于银行利率的放开速度,贷款利率的放开比存款利率的放开要快,合适的改革次序确保了改革的最终成功。

2.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安排的负面效应。(1)利率市场化渐进改革下的次序安排,造成了不同类别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的不均衡性。由于改革的渐进安排,有正在市场化的利率,比如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发债利率;有一部分已经市场化的利率,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大额外币贷款利率等;还有就是非市场化的利率,如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准备金利率,还有超额准备金利率等。不同类别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的不均衡性,导致中国的利率政策对经济影响的部分非理性。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的调整通常是针对基准利率进行的。由于全部利率都是密切联系的,所以中央银行对基准利率所采取的行动将全面影响到全社会的各种利率。但中国的情况不是这样,由于存在比较市场化、半市场化以及基本上没有市场化的领域,也由于中央银行手中掌握着诸种利率工具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中国不可能调整一项利率就能够达成整个利率体系都跟随着变化的结果。(2)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次序安排可能带来另一层面的金融效率损失或风险影响。例如,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做法可能会加大农村金融风险,不能很好地贯彻和体现支持“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农村先行扩大后,可能导致有些农村金融机构(如信用社等)错误理解央行意图,在放贷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农户的信用状况、规模大小、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因素,一律执行“一浮到顶”的政策,极大加重了农民的利息负担。(3)利率市场化按照既定次序,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容易丧失市场商机,丢失加速扩大改革成果的可能性。(4)利率市场化渐进改革下的次序安排,容易给人以“且进就进”的感觉,易导致创新的惰性。

(二)利率市场化渐进式改革可能存在路径依赖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重大利益调整措施的后置性及改革所具有的再分配性质,权力介入市场领域,寻租活动普遍存在,既得利益呈现刚性,使得改革难以进入实质性的存量利益调整阶段,并有可能滑入错误的路径依赖。其特征如下:

1.动力逐显不足。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前期收益巨大使人们对其他改革方案存在排斥心理,尤其是我国渐进式改革前期属于“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和“卡尔多改进”(Kaldorimprovement)①,人们的总体利益得到改善;从总体看,经济仍在增长,社会局面保持稳定,因而政府及货币当局可以不急于进行旧体制的深入改革,从而导致动力惰性,倾向于维持既有改革,而不愿支持激进的改革方案。

2.阻力或有增大。我国利率市场化渐进式改革内在的优势恰恰有一部分是造成不良路径依赖的根源,如渐进改革所强调的改革次序安排,其实类同于“试验推广”的做法,它依赖于国家政府或货币当局对利率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强制性和行政性的隔离与割裂,在不同经济部门或领域造成了竞争机会和市场环境的不平等性,割裂了市场机制的整体性,导致不同经济部门或领域的发展与改革的不均衡性;同时,局部的改革方式使宏观环境的改革相对滞后,运行不好,改革可能进入僵滞状态。

3.持续创新不够。渐进式改革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增量改革和新体制成分的增长,而新体制创造出来的收入增量,可以用来对旧体制进行“补贴”,从而延缓了矛盾的充分暴露。如商业银行作为现行利率体制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资金积累和供给的主要通道,中国90%以上的融资来自于它们,但商业银行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却没有冲动,因为现行的管制性存贷利率水平可保证中资银行坐享300多个基点的利差收入,这迟缓了银行经营机制等方面存矛盾的暴露,也导致它们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其他金融体制改革

利率市场化是发展现代货币政策工具的前提。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制度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是金融货币政策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金融改革一些关键举措都或多或少受制于利率市场化,特别是金融机构和银行的微观制度创新要想取得重大突破,必须经受利率市场化的撞击,仅靠股份制改革是远远不够的,银行风险定价机制和现代经营管理机制的建立更是别无他途。同样,货币政策要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市场化条件下健全的货币和利率政策工具。而管制利率因为不是反映市场供求的均衡利率,必然限制市场化条件下货币和利率政策工具的发育及有效作用。

如同中国的经济体制发轫于价格改革一样,利率的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和其他体制性因素一起,正在推动中国金融业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重新得到了承认和重视,尤其是1996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货币化发展呈现了加速态势,中国的金融相关率快速上升,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快速推进时期,部分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利率对投资等经济要素的刺激作用依然有限,利率还不是刺激或紧缩全社会投资的有力杠杆,利率仍处在政府的管制之下,不能够真正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远没结束,国内有人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称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最后一座堡垒”,利率机制在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中还没有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金融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和加速推进,如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已现端倪,严格分业经营的做法在实践中已经开始被突破,出现了在集团控股下分设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模式,特别是几家商业银行已经设立了基金公司,保险资金按一定比例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汇率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资本项目的管制逐渐放松;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工作加速推进;信托投资公司经营业务得到恢复和扩大等等。因此,总的来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于整体金融发展形势,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迟滞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瓶颈”,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变得越来越紧迫。

五、结语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的基本标志之一。我国金融业正经历着利率市场化的微观消化过程,许多矛盾和扭曲正在影响着这一改革的质量和下一步抉择。我国金融体制的既有框架容纳了现行的我国的利率体系、利率政策和利率水平决定机制,也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必然经历的路径以及所能达到的最终效果,而利率制度的效率则最终决定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创造条件、沿渐进路径从边际调整中有序推进、尽早防范后利率市场化问题无疑是利率体制改革目前最为重要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三项工作。

篇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畅通阻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其原因既在于传导主体行为的被动性,又因为传导工具的无效性。以信贷途径为主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低效性的根源。要使货币政策真正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有力手段,利率的中介指标的作用必须有效的发挥,利率市场化是其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一、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对比分析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影响中介指标进而对总体经济活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过程的机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资本市场与银行信贷市场共同进行传导,同时信贷传导途径仅作为传统利率传导途径的增强机制、补充机制,并不成为主机制。然而在我国,信贷传导途径表现特别突出。信贷传导途径主体之间的博奕性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低效性。既然我国信贷传导途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机制,那么信贷传导途径的任何“瑕疵”将直接导致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弱化。其传导主体之间的博奕性主要体现在: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难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商业银行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中找到最佳结合点实施放贷行为。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真正决定因素是新贷款的可获得率和旧贷款的偿还率。由于我国这两项比率都不高,因此对扩张性货币政策,信贷途径的作用趋弱。信贷传导途径的局限性使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利率中介指标发挥积极作用。

货币政策之所以能够成为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工具,关键在于一些货币金融变量的变动能够相应导致总需求的变动。而在货币政策变动引起需求变动的传导过程中,利率发挥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下图可以说明:

利率要能在货币政策传导中起到决定作用,利率必须能自由的发挥其资金供求指示器功能。中央银行只能通过基准利率的制定来影响市场利率,让利率恢复其本身意义,即货币资金的价格。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决定利率高低,逐步实现从以信贷为主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向以利率为主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转变。利率机制的有效性将降低信贷途径主体的博奕性,有利于中央银行真正成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商业银行真正成为微观行为的决策者,资金的供求平衡能够更好的实现。

信贷途径的无效性和利率途径的有效性促使我们采取措施尽快实现这一转变。而利率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接下来将从利率市场化角度分析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

二、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必要前提

利率是储蓄者与金融企业、金融企业与非金融企业之间在资金方面达成交易,是各经济变量与经济主体之间互相联系的关键要素。利率的资金供求指示器功能要求利率必须得到回归,即真正反映资金供求,而不是人为的规定,这就对利率市场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等各方面的市场化。具体讲利率市场化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市场化、国债利率市场化、银行贷款利率市场化和储蓄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利率由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关系决定,加大市场力量决定利率的成分,即各类存贷款工具和债券应根据自己的内在特征,如风险性、流动性、收益性、期限及使用的方便性等制定不同的利率,使其利益和风险正相关,而与流动性负相关,在三性平衡中实现利率中介指标的指示器功能,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状态自主制定利率水平,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的指定间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可见,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将会使货币市场包括导向性利率在内的不同利率水平之间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利率市场化将加快资金在各个市场的流动性,有效地传递货币政策信息,迅速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目的。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利率机制将逐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机制。

在利率为主导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中央银行主要利用利率中介指标,通过对基准利率的制定,间接作用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根据资金的市场供求情况结合客户的需求情况,让利率真正反应资金供求,把有限的资源有效的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可见,利率市场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成从以信贷为主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向以利率为主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转变,必须结合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客户各方主体利益,并对现在利率体系本身进行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中央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格局。我国利率体系发展的目标是要形成一套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体系为核心的、中央银行可以有效控制的、多层次的、有弹性的、能够充分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利率体系。具体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的储蓄及存贷款方面,要扭转过去那种由中央政府按照国民经济计划的要求,主要从收入分配角度出发制定利率的做法,一方面,使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成为既尊重市场利率水平,又能体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意图的灵活、有效的政策工具;另一方面,使商业银行能够根据基准利率和现实的经济情况灵活调整自身的利率政策、达到降低成本、防范风险、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2、发展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市场,形成真正的、有影响的市场利率。

3、通过法定利率的市场化、合理化,制约和引导民间利率,以实现高效、统一、有弹性、多层次、多样化的利率体系。

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面广,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只能抓住时机逐步进行,并且注意把利率市场化过程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转化结合起来,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客户利益结合起来。在完善中央银行宏观间接调控机制的同时,使商业银行等中介机构真正实现商业化运作,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使客户切实获得方便、优惠的金融服务,让好项目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实现资源的更加有效配置。

三、利率市场化的实现路径分析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需要各方主体的协调、配合,作用于宏观经济和微观基础,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成功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道路以渐进式为佳,特

别在我国,微观基础、金融监管、金融市场等方面还缺乏很多必要条件,渐进式道路是首要的选择。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说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创造利率市场化条件的过程。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利率市场化的顺利实现必须尽快完善以下条件。利率市场化要求放开利率,利率的高低由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决定。

1、宏观经济稳定。利率管制放开后,宏观经济环境是引起利率水平异常波动的最重要因素。宏观经济环境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是通过银行和企业来进行的。当宏观经济稳定时,有助于银行和企业间维持稳定的关系,降低了信息不完全对双方行为的约束。稳定的银企关系,有利于保持市场利率的平稳,降低波动幅度,这显然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了重要条件。当宏观经济不稳定时,利率一旦放开,在无完善监管机制时,银行就会出现道德风险,为追求高收益而提高利率,容易引发借款人的冒险行为,而且宏观经济不稳定会使企业投资的不确性增加,还会引起企业对短期信贷的过度需求,易导致短期利率骤升,对利率市场化极为不利。

2、微观基础的完善。这里的微观基础我们理解成商业银行和客户(企业)。利率作用的传导顺利实现,一个重要条件是众多银行和企业对利率变动必须灵敏反映,并迅速做出调整政策,这要求微观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从我国看,利率市场化微观基础的构造重点是国有银行商业化和一般企业的真正企业化,由于目前未实现完全的银企企业化,利率市场化就缺乏相应的基础,若强行推行利率市场化,则银行和企业因产权不明晰,用别人的财产去冒险,而不顾利率水平高低,从而发生恶劣后果。考虑到银企的企业化现实,可逐步放开票据贴现利率和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和幅度。

3、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尊重利率的市场决定机制,必须加强对市场的有力监管,克服市场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使利率真正当好资金指示器功能。建立有效监管机制是利率自由化成功实现的前提。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实现利率市场化两个重要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大大改善了以防范风险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例如,1998年完成了中央银行九大区域分行的设立;根据国情实行了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管理模式;整顿和维护金融秩序;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幅降低其不良资产;出台《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金融领域执法力度,等等。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金融监管也存在多方困境,如分业监管形成监管真空;监管的“时滞”明显;金融监管手段单一;金融监管人才缺乏;等等。如何尽快使金融监管摆脱困境,为利率市场化的根本推进创造条件,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因为我国利率市场化各种条件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如国有商业银行未转化为真正的商业银行,许多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不完善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利率市场化,而没有相应的金融监管,后果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要实现金融监管的规范化,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金融监管;按市场化金融运行的要求,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从而大大提高我国监管水平。

4、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由简单形态向复杂形态转化的过程,一旦这一过程完成,利率市场化也就彻底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所要求的金融市场应具有如下特征:品种齐全结构合理的融资工具体系;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富有竞争意识;建立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特色的监管体制。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证券市场总体呈稳健和创新之势;国债市场建设有起色;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迈出新步伐;公开市场业务在不断完善中发展;增加了交易品种,改善了交易方式。这一切都积极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新发展。但金融市场仍存在多个缺陷;金融市场各子市场发育不平衡;债券股票发行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影响利率对其它企业的作用;机构投资者数量不足,影响利率作用的深化;市场监管不完善,导致金融市场利率功能扭曲。从长远而言,要尽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给中小型企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一个大致公平的融资环境,培育高素质的投资队伍,完善金融市场监管,提高信用评级服务质量,为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鸿儒.漫谈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5.

[2]刘锡良等.中央银行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3]易秋霖.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0212.

篇4

关键词: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 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3)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竞争有序、品种丰富、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未来几年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一是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是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市场内涵,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济业务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

篇5

关键词:理财产品;利率市场化;评估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9-0004-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9.01

理财产品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定价和资金运用报酬率市场化的特性对金融市场影响越来越大,它突破了“存款利率管上限”的利率管制格局,同时对金融产品综合定价体系、金融市场收益率曲线等与利率市场化密切相关机制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利率市场化目标及其实现路径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了纲领性的论述,即“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目标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强调了市场在利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明确了政府(中央银行)作为间接调控者的定位[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了与价格改革相似的“双轨制”,与管制利率并行,在边际上引入利率的市场化,使得改革具有帕累托改进的特征,在未触及实体经济部门利益的同时,提高银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具体而言,二十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沿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路径,不断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格[2]。通过采用“发展、培育替代,在竞争中消解改革对象既有利益”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策略,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目标。

利率市场化分为贷款利率市场化和存款利率市场化两个方面。在近十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中,为防市场波动过大,我国没有采取直接放开存、贷款利率的方式,而是不断创造诸如基准利率体系(Shibor)、商业银行财务硬约束(股改上市)等外部必要条件,并逐步培养市场。在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主要举措是创造非金融企业债务工具提供多种融资产品(即银行间交易市场),价格已经不受贷款基准利率限制,其促进了企业筹资利率的市场化,与银行贷款利率形成竞争;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主要举措是促进替代性负债产品(主要是理财产品)的发展,扩大利率浮动区间,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推进了个人投资收益率的市场化,与银行存款利率形成竞争。

二、理财产品对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影响

理财产品是在利率市场化趋势下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投资者在通胀低利率时期提高投资收益的市场需求,也是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前进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理财市场的不断发展,这种来自市场内在的金融创新和供需双方的推动,将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3]。

(一)理财产品为突破存款利率管制提供途径

目前我国已实现市场化的利率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贴现利率、国债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境内本外币市场贷款利率等,仍被管制的利率包括居民和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利率、针对居民的四种外币(美、欧、日、港)一年期以内小额(300万以下)的存款利率[4]。人民币存款利率是我国几十年来利率管制的最后一个堡垒。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创新产品,除了发行规模、准入标准按照相关政策执行外,其收益水平(无论是固定收益还是浮动收益)不受利率管制,为商业银行利率竞争提供空间,对法定人民币存款利率体系形成挑战。

(二)理财产品为基准利率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中央银行通过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建立以Shibor为核心的短期利率定价体系,并最终将Shibor作为基准利率体系引导金融市场利率走势。目前,在存款利率先不具备与Shibor挂钩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分步将理财产品定价与Shibor挂钩:先与短期产品定价挂钩,再与中长期产品定价挂钩;先与短期融资券类产品定价挂钩,再与贴现类产品定价挂钩;先与金融债券类产品定价挂钩,再与企业债券类产品定价挂钩;逐步完善以理财产品利率形成机制为重点的利率市场化改革[5]。随着理财产品自身规模不断壮大,银行为维持一定量的存款规模,其利率体系必然向理财产品利率靠拢,以此来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通过理财产品的市场化定价,巩固了以Shibor为核心的利率定价体系,最终将Shibor基准利率确定价格调控目标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转为价格调控。

(三)理财产品为金融机构探索市场竟争模式提供平台

作为利率市场化的探路者,理财产品为金融机构加强利率定价研究、完善定价微观机制建设、开发定价信息系统等提供了市场化平台[6]。同时,理财产品还强化了结构化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机构通过跨市场、组合型的投资运作方式,整合了在信贷及银行间市场的传统优势,拓展了其在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投资空间,为其探索利率定价,迎接存款利率市场化竞争做好充分准备,也为探索利率市场化后中间业务、投资业务和资产负债管理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平台。

三、理财产品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评估

理财产品为市场提供了与存款竞争的金融产品,是对存款利率上限管制的突破,因此理财产品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存款利率市场化方面,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一是理财产品对存款的替代规模有多大,它反映了当前已经利率市场化的存款规模,是衡量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总量指标;二是理财产品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有多高,它反映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深度,是衡量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质量指标;三是理财产品收益率反映金融市场变化的综合度有多高,它反映了其作为中央银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引导利率走势参考依据的可靠性,是衡量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成熟度指标。

(一)表外理财产品对存款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

1.表外理财是考察存款分流的监测指标。理财产品按核算方式可分为表内理财和表外理财,表内理财产品保本或保收益。2009年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增设“结构性存款”指标,专门反映表内理财产品资金来源,并计入各项存款及货币供应量。表外理财产品不保本且不保收益,人民银行目前未将表外理财并入信贷收支月报和存款类金融公司概览,存款、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中均不含表外理财的相关内容[7]。因此,只有表外理财产品才对银行存款产生分流与替代。

2.表外理财对存款具有显著的替代效应。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自主品牌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和短期理财产品迅速上升,这类产品具有投资门槛低、收益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和暗含银行信用等特点,促使银行存款大量向理财产品转移,2011和2012年甚至出现了理财产品发行期间,存款环比增长多次为负值的情况[8] 。以海南省每月表外理财产品增量与存款增量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增量呈现出较为典型的负相关关系(见图1),表外理财业务量的变动导致存款波动幅度较大。

3.表外理财对存款替代效应的评估。2013年3月,全国表外理财募集资金4.1万亿元,同期人民币存款新增4.2万亿元,全国新增社会资金中一半用于表外理财一半存放银行。2013年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97.9万亿元,若按照2013年3月末人民币表外理财余额5.26亿元测算,已有5.4%人民币银行存款实现利率市场化,且该比例在上升。

(二)市场利率是理财产品定价的决定性因素

1.理财产品定价的市场化特征明显。据Wind资讯统计,2012年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以Shibor为定价基准占其所发行的所有产品募集资金的比例达71%,九成以上使用隔夜Shibor作为定价基准[9]。2012年商业银行发行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期个人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为4.09%、4.52%、4.9%和5.18%,明显高于同期人民币存款利率及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这既反映了市场真实资金供求状况。2011年1月—2013年4月,1个月和3个月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与1个月和3个月Shibor加权收益率走势高度重合(见图2)。

2.理财产品定价的市场化评估。评估理财产品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方法是分析理财产品的价格与现有的市场化利率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单向的因果关系,若市场化利率是当前理财产品价格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原因,那么说明理财产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市场化程度较高[10]。通过对2011—2013年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月度Shibor利率平均值代表的市场利率,与2011—2013年1个月以下、1个月到3个月、3个月到6个月的理财产品加权收益率代表的理财产品价格,同期时间序列两两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在5%的置信水平下,滞后1期的月度Shibor利率对理财产品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Shibor利率是决定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的主要因素,这显示短期理财产品的定价已经完全市场化[11]。

(三)理财产品收益率能较为全面地反映金融市场的变化

理财产品收益率一头连接Shibor基准利率,一头连接市场中丰富金融产品的定价,在利率未稳定市场化条件下,理财产品从交易主体上看,是目前金融市场交易主体最为丰富的一类产品,包含了个人、企业和机构等;从挂钩投资标的看,理财产品与实体信贷、票据市场、银行间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都有联系;从期限结构看,理财产品兼具超短期、短期、中期和长期资金价格信号功能。因此,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成为一种集中各种市场主体与金融市场、不同期限结构的综合价格信号,对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利率走势具有较高参考价值[12]。

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可以及时反映市场预期。对2012年以来理财产品月度平均收益率绘制的收益率曲线(见图3)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理财产品收益率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市场对利率走势的预期。以2012年3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为例,将各期限结构理财产品收益率减去其与同期存款利率的利差均值,结果显示移动后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向下穿透存款收益率曲线,反映市场认为当前存款利率被高估,有下调的预期,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民银行于2012年6月降息。

四、利率市场化下理财业务未来发展趋势

(一)理财产品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近年来,理财产品规模一直保持快速扩张的势头。2012年理财产品发行数量28239支,比2007年增长19倍;发行规模达24.71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26.5倍;2012年余额7.12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14倍。2013年1季度,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季度共发行10331款,发行规模10.8万亿元,比2012年4季度增加6.61%[13]。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密切相关,其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资金寻找更高价格的趋利性导致银行主动调整经营策略。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利率市场化必然伴随着金融脱媒,银行体系也往往通过创新进行“反脱媒”,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若存款利率“双轨制”的局面不改变,储蓄存款就会不断流向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规模也将持续增长[14]。

(二)理财产品业务创新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理财产品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也将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回顾我国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2006年理财产品涉足信贷类产品(贷款资产证券户),2007年推出银行票据(短期票据和中期票据)类产品,2008年在股市走强时推出“打新股”产品,2009—2011年联手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推出“银信”、“银保”类产品,2012年全力开发商业银行自有品牌的保本型产品[15]。美、日等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都伴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看,金融创新对利率市场化有客观的要求,大部分的金融创新是在利率的不确定性基础上产生的,利率市场化给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土壤,使得金融创新形式更为多样;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模式可以吸收利率波动幅度扩大所带来的冲击,从而平稳推进利率市场化。因此,理财产品业务创新力度将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是利率市场化内在需求。

(三)资产管理业务将是理财产品发展趋势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利率管制逐步放松,存款利率将会上升,存款型理财的优势不断丧失。同时,随着直接融资和债券市场的发展,理财赖以生存的“资产证券化工具”功能将不断被削弱,理财产品现有的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在未来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因此,银行理财业务将回归中间业务与受托管理的本源,在客户端向财富管理业务深化,在投资端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变,通过投资与客户两端进行创新,激发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降低成本支持实体经济。资产管理业务是银行理财产品最终的生存形态。如同其他资产管理商(如基金、信托)一样,最终理财业务核心竞争力是为客户创造收益的能力,通过对市场判断能力、资产配置能力、工具创新能力、平衡风控能力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16]。

五、政策建议

综上述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有效推进了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未来其业务规模和创新力度也将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目前理财业务在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表外理财资金没有纳入金融统计范围导致监测的有效性不足,理财业务经营不规范带来潜在风险,以及理财产品法律定位不明确导致业务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将表外理财产品纳入金融统计

表外理财资金来源没有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资金运用没有纳入中央银行资金流向监测统计,从而降低了金融统计数据有效性[17]。建议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的规则将表外理财募集资金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将理财资金投向按照现有“贷款投向分类标准”进行统计,以便更好地测度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密切关注理财业务潜在风险,引导理财业务健康发展

近年来理财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通过理财产品规避监管的现象,如发行保本、高收益产品争揽存款,利用理财实现贷款表外化,由此带来了理财资金运用“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和资金池类产品信息不透明导致的资产安全风险,不仅为银行稳健经营带来了隐患,也伤害到利率市场化本身。建议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推动商业银行建立完整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信息披露制度;对资产池类产品严格管理,落实对不同类理财产品的分类管理、分账经营。

(三)明确法律定位,推进理财业务可持续发展

银行理财产品从诞生之初就没有明确的法律框架,银行与客户在理财产品中是委托关系还是信托关系,还是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一直未有定论,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隐形担保”形成了“刚性兑付”的难题,短期内会加大银行支付风险,长期会阻碍理财产品可持续发展,进而加剧金融市场波动,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18]。建议监管部门区分银行理财产品的自营业务和中间业务,针对两类业务制定法规,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维护“买者自负,卖者有责”的平衡关系,真正发挥银行理财的财富管理功能,推动理财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利率市场化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宋琳,姜晓燕.人民币理财产品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5).

[2]林榕辉.人民币理财业务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J].中国金融,2006(8).

[3]胡斌,胡艳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3).

[4]魏海滨.关注银行理财产品功能演化引导理财市场健康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10).

[5]袁增霆,王伯英,蔡真.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动机及影响因素[J].南方金融,2010(11).

[6]谢伟,罗志华.理财业务:推进利率市场化和银行转型的利器[N].金融时报,2011-08-08.

[7]周荣芳.银行理财产品的存款替代及利率市场化[J].中国金融,2011(15).

[8]容玲.理财产品与利率市场化效率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2(3).

[9]尹继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改革路径选择[J].金融与经济,2012(5).

[10]孙建坤,曹桂山,卢博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定价分析[J].银行家,2012(4).

[11]肖芳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理财产品消失?[J].卓越理财,2012(8).

[12]贺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J].中国市场,2011(5).

[13]黄金老.利率市场化悄然前行[J].国际金融,2011(11).

[14]丁波,巴曙松,马小可,金玲玲.银行表内理财产品助益中国利率体制并轨[J].农村金融研究,2012(9).

[15]祝红梅.银行理财产品定价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12(9).

篇6

关键词:利率的市场化;存在的风险;措施

一、构建起完整系统的利率市场化的机制体制

1.对银行与银行之间相互进行拆借的利率适当的实行宽松的政策

在金融的市场里面,放宽银行之间同业进行拆借的利率在整个利率市场当中算是其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对于基准利率的实施主要是拆借同业利率。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基准利率的构建。基准利率最大的用途就是为金融市场提供能够参考的利率,对别的利率制定的情形都要依据基准利率上下浮动进行定制。这样就可以使得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得到推进,中国银行作出了一些贡献,他们在上海进行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

2.人民币以及存贷款的利率日益市场化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存款利率的多少应该由本行自己决定。在进行市场利率化的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实现两个突破,即是存款管制的上限以及贷款管制的下限。要想促使利率市场化的市场更快更好的发展,需要严格的进行相应的体制监督以及管控,这样是为了避免银行之间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一旦如此就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很大的冲击。现如今,我国的银行监制还不够完善,而现在实行的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管制,这是在对银行的利润进行保护。

3.我们国家当中跟外币有关联的利率市场化的情形

同本币比较的话外币利率市场化牵涉到的范围比较小并且影响的范围也有限度,所以说即便是放开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对金融体系影响也会很有限的,这样就有必要把外币的利率市场化的因素当成是一个着手点进而慢慢的推动人民币的利率市场化。年月,中国人民银行发放政策放开了1年期以上的额度比较小的外币存款的利率,这样的一个举措让商业银行手中有了外币定价的权力这样就预示着我们国家外币利率市场化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表现

1.在美国的境况

美国是从年开始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整个历程经过了个春秋终于到年才结束。年月,政府取消了存折用户利率的最高值,并且又设定存款利率的最高值,所有的这些预示着美国存款以及贷款的利率真正迈上自由化的道路。

2.在阿根廷的情形

在南美国家各个地区最早开始开展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国家是阿根廷。它的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开始于年,这以后出现了一个利率上升幅度比较大的过程,这就造成了利率利差变大,而银行却只沉迷于放贷,不顾及风险问题,最终导致阿根廷出现物价上升,政府的债券危机在所难免。这是国内的银行进行恶性竞争的结果,因此一定要加强监管。

3.在韩国的进程

韩国在对其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行建设时对其进行反复开放再监制再开放政策。从1981年开始,韩国就放弃了原来的利率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道路。1989年韩国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增长迟缓、利率出现大幅上涨,因此,为了发展需要,韩国又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境况进行了整改并且进行了推进。一直持续到1997年,最终真正迈上自由化的道路。

三、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发生的情形

1.构建有效的管控机制对此情况进行调整

就国外的风险管理来讲,已经较为成熟,对于国内金融机构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借鉴选择。自从巴塞尔委员会建立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对银行相关的监管规定进行了完善。对于当前的银行而言,在工作中,应该按照巴塞尔协议中的相关规定,合理分配银行资本的负债结构。对于银行来讲,一旦拥有成熟的管理利率风险的相关制度,那么在内部设立合理的管理部门,对风险进行合理的管制与研究,并且还需要设立高素质风险管理小组,通过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高素质人才,控制银行利率风险。除此之外,还要对国外成熟的利率监管机制进行合理的借鉴,以期更好的发展。

2.对银行业加强监管

要想降低利率市场在改革中的风险,就需要对金融市场进行严格监管。在我国对银行进行监管的有两个部门分别是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应当对二者的职责更加需要进行细化区分,构建比较完善的机制进行相应的监管。银监会的任务主要是监管金融机构,人民银行的工作主要是为金融工作提供一些服务并且依靠手段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对银行业进行监管要坚持适度原则,过犹不及。在进行利率市场化以后,要注重对利率时刻的监控,防止意外波动,导致我国金融冲击。

3.增加银行业的中间业务

就中间业务而言,又被叫做表外业务,其主要指的是在银行中,不属于银行的表内的负债以及表内所有的资产而发生的非利息收入,这一点的业务可以看成是中间的月,此类业务一般来讲不需要支付手续费就可以得到。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将会造成银行的贷款利差所带来的收益变少,因此来说银行要把其他的业务开展起来,这样就能弥补利率市场化而带来的损失。在全球其他发达国家相关的银行当中,中间业务此类情形产生的收益已经达到了40%的份额,但是反观国内,当前阶段各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收益仅仅占据总资产的15%,因此与国外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就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来讲,后者的风险与前者相比较低,因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采用本身资金进行运作。除此之外,表外业务在收益方面较为稳定,具备较大的自由度,这就使得银行在发展此业务中,拥有较低的成本支出,但是拥有稳定、大量的收入。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刘西.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J].中国金融,2011(15).

[2]陶雄华.中国银行部门市场化进程的测度与特征[J].财贸经济,2010(12).

篇7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利率市场化历程

1983 年,国务院曾授予人民银行20%的基准贷款利率上下浮动权,但由于触及实体经济部门利益,该项浮动授权一度被搁浅。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被进一步放开,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随后,人民银行基本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截至2004年底,基本实现了外币存贷款利率完全放开和人民币“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同时,政府加大了市场利率体系的培育和建设力度,完善市场利率形成的外部配套机制。1996年6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行放开;1999年,放开债券市场利率,加大国债发行规模;2007年1月,Shibor正式上线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短期市场化利率体系正式建立。

2011 年,温州金融试验区的建立象征着我国资金价格改革正式进入“双轨”运行时期。2012年6月7日,央行公告,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并同时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将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此次利率不对称降息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实质性一步。2013年7月19日,央行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彻底取消银行贷款利率下浮0.7倍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随后,多家银行纷纷上浮存款利率到顶,金融机构差异化、精细化定价的特征进一步显现,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领域的一项根本性变革,是对中国银行业既有的盈利模式、经营结构、管理水平、创新发展能力的全方位考验,是对银行在平衡市场、风险、收益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将面临三方面挑战。

一是存贷款利差收窄。由于利率在长期管制下处于低水平状态,管制解除后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引导下,利率会逐渐上升到均衡水平。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取消利率管制后,银行可以采用更具竞争力的利率来吸收存款,资金成本会相应上升,同时银行也会提高贷款利率的敏感性,加之银行间的竞争加剧,银行存贷利差会伴随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逐渐缩小;

二是存款稳定性降低。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将会出现差距,出于追逐利润的目的,资金将更频繁地在银行间、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间、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间流动。存款稳定性的降低,会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银行需要更多地依靠批发性融资,并加强流动性管理;

三是部分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经营困难。从国际经验来看,商业银行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面临经营困难的情况较为普遍,即使在金融市场较为发达、金融监管较为完备的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

尽管存在上述种种挑战,但是利率市场化进程是一个更加高效的金融市场建立与完善的过程,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强大创造了难得机遇。

首先,商业银行被赋予更大的自主定价权,能够根据市场基准利率水平、业务性质、客户资质等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使定价水平更加真实地反映业务实质,提高成本收益管理的精准度。

其次,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将进一步改善。社会储蓄向社会投资的转化会更有效率,资源配置会更加优化,企业的经营活力将进一步提升,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也为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做出贡献。

第三,商业银行将获得更多的创新空间。银行在进行创新时摆脱了价格束缚,在收回成本的前提下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与服务。同时,高度竞争的环境客观上增强了银行创新的动力。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发展策略

1.转变发展方式,突出差异化经营

目前,我国银行业经营方式渐趋同质化,各家银行还比较依赖传统经营方式,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既容易造成竞争过度、风险积聚,又不利于差异化发展。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应摒弃“跟随”和“模仿”思维,体现差异、做出特色,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

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将“优化结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方向,全面协调发展各类客户和各项业务,持续不断优化结构,努力打造经营特色。

中型商业银行则应“服务中小、专业拓展”,走与自身经营特色、业务优势相匹配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求“做大、做全”,注重“做精、做细”,应打造以中小客户为主的“橄榄形”客户结构,提高对单一客户的“钱包份额”。

小型商业银行则应“聚焦小微、立足社区”,在找准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夯实客户基础,稳定核心负债,提供快捷灵活、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2.转变业务经营模式,降低对存贷利差的依赖度

利率市场化会加速银行转型,而业务转型能够对冲市场化影响。加之“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充足率更严格的要求,都将推动银行加速向轻资本的中间业务转型。

第一,调整客户结构,吸引更多的民营、外资企业客户,追求客户结构多元化,这些客户具有比国有企业更高的忠诚度,资金需求弹性较低。

第二,调整业务结构。资产业务应摒弃以公司业务为主的发展理念,向拥有较强的风险定价权的方向倾斜,将零售信贷、信用卡、消费信贷、贸易融资和中小企业贷款作为资产业务的重点方向,不断提升零售业务的利润贡献率。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收入,以此大幅度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在收入结构上,向资本节约型业务模式转型,中间业务收入和各类投资、交易业务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存贷利差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

第三,转变服务功能,银行要从传统融资信用中介向全能型服务中介转型,改变存贷利差比重过高的局面,形成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实现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单一产品提供者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变,提高整体竞争力。

3.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又好又快发展能力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真正考验是其风险管理能力。一般来说,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只有控制好风险,做好风险的对冲、分散和转移,才能赚取高利润,确保稳健高效发展。

第一,做好主动负债,强化利率风险管理

传统存款是银行规定利率,存款人自行决定存放期限和金额,对银行而言是被动负债。而主动负债则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一是银行可自主协定负债金额、期限和利率水平,二是银行可自主决定负债引进与否,三是银行需直接、逐笔地进行营销。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存贷款利差的逐步缩小,过去对存款实行的粗放的数量管理显然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负债结构调整和精细化管理将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唯一选择。商业银行通过主动负债管理可直接控制负债规模、期限结构和利率定价方式,提高资产负债的匹配程度,锁定资金业务净利差,防范利率波动风险和提前偿还风险。

第二,加强贷款产品定价管理,形成竞争优势

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走向充分的价格竞争,贷款等利率产品的定价复杂性将大幅提升。贷款利率需要覆盖业务的成本与费用、风险损失和赢利目标,更要兼顾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形成风险定价能力突出的竞争优势领域。如果银行定价技术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则容易引发价格竞争,产生定价偏差。银行要加快建立以效益为中心,各方面协调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具体而言,产品定价必须尽力保持在盈亏平衡点之上,必须综合考虑客户、产品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和分摊成本,必须加强金融新产品的研发协调、搞好金融新产品的定价。

参考文献:

[1]蔡逸仙.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1[J].经济问题探索,2013(03):131-135.

[2]杨墨竹.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和应对措施[N].金融时报,2012-04-09.

[3]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10(01):19-28.

[4]郑明.商业银行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篇8

关键词:日本利率市场化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

一、问题的提出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的变动依赖于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而不是中央银行的行政干预。我国利率市场化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到目前为止,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已经很高,处于管制的利率品种仅限于存款利率上限与贷款利率下限,其他各种品种已经基本放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果离不开世界上利率市场化改革较早的、较为成功的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改革的关键阶段,存款利率上限与贷款利率下限是改革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市场化改革中最重要、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改革对象。存贷款利率改革的成败关乎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日本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并且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较为顺利,效果较好,成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广为参照的对象。同时,日本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也出现了与预期目标相背离的现象,它与日本泡沫经济的发展与破灭基本上同处于一个时期,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备受相关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这些教训更值得发展中国家引以为戒。

二、利率市场化的本质特征

利率之所以要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改革,就是因为管制的利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管制利率制度下,利率不能充分反映资金的真实市场供求,资本要素的配置处于市场低效率水平之上,价格信号被严重扭曲,资源的配置依靠信贷配给而不是市场调节,最终不利于资本要素投入到最有效率的产业中,使得实体经济难以健康发展。西方金融理论把这种现象称为金融抑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较为严重,资本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结果造成无法通过市场调配有限的资金,不是缺少资金,而是资金的使用结构不合理。利率之所以管制,是因为充分自由的金融市场在经济史上也产生过许多负面影响,过度的自由使得市场混乱,投机行为盛行,金融系统变得复杂,难以控制,最终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鉴于历史上金融自由的教训,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对利率进行管制。可以说,利率的发展是从市场到管制再到市场的过程。利率的管制机构是中央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体也是中央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讲也是货币中性的重要体现。中央银行在实践中不仅控制着货币的发行,还负责着金融监管的职责,尤其是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场化实际上是央行逐渐放权的过程,央行并没有设计制度,央行在改革中不需要有所为,而是要无为而治,充分体现央行的独立性。它在市场化改革中的职责就是如何有步骤的把权力交给市场,同时不会造成市场的巨大波动。利率市场化的难点也就在于此。

三、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

中国利率市场化开始较晚,始于1996年,至今还未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从时间跨度上来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相比较其他国家来说是最长的,改革也是最为审慎的。我国利率市场化开始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放开。同业拆借是现代利率形成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在努力把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打造为基准利率形成的最重要参照。经过十多年的放权,目前央行管制的利率只有29个类别,放开的利率品种多达119种,可以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图1反映了改革以来央行存款基准利率的变动,图2反映了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动情况。

图1 历次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变动图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图2 历次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变动图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2008年至今,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速度变慢,5年间利率市场化举措少有提出,主要是因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人民银行还未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我们知道,这两个改革项目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两道关口,虽然利率品种比较传统和单一,但是它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是相当重要的。我国面临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上限的管制放开可能引起难以预料的市场波动。但是,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央行也开始新一轮的利率市场化尝试,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6月8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当前研究的焦点也在于如何在这两项改革中做到有的放矢,既实现利率市场化又不造成金融动荡,这都依赖于借鉴世界上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中国实际开展制度安排。

四、日本利率市场化过程与特点

(一)日本利率市场化过程

日本利率市场化开始于1977年,于1994年10月结束,整个市场化改革历时17年。1977年大藏省批准商业银行承购的国债可以在持有一段时间后上市销售,允许以流通市场利率为参考决定国债发行利率。1978年4月,允许银行拆借利率弹性化,6月,允许银行间票据买卖利率市场化,开始采用投标的方式发行中期国债。1979年5月,首次发行CDs,发行单位为5亿日元,存入期限3-6个月。1980 年修订《外汇与外贸管理法》,取消外汇管理。1981年将政府短期债券由银行认购改为在金融市场销售。1982年4月,《新银行法》规定经大藏省批准,银行可经营新发行债券的窗口买卖,并可经营已发行国债的买卖。1983年4月,银行开始办理长期附息国债。10月,银行开始办理中期附息国债和贴现国债。1984年1月,CDs发行单位降为3亿日元。5月,日美达成了《日美日元委员会报告书》允许外国发行5年以上的欧洲日元浮动利率债券。1985年3月,引入MMC,限额5000万日元,期限1-6个月;10月,10亿日元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1984年4月,CDs单位降为1亿日元,存入期限为1-6个月。1986年4月,5亿日元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6月,金融债中折扣债的发行条件与小额MMC利率连动;9月,3亿日元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1987年6月MMC限额降至1000万日元,设立第一个股票期货市场;11月,创设国内商业票据市场(日本货币市场结构基本形成)。1988 年4月,CDs单位降为5000万日元,存入期限为两个星期——2年。1989年1月,三菱银行引进短期优惠贷款利率,金融期货市场建立。1990年金融债中折扣债利率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决定。11月,MMC限额降为300万日元。1991年4月,MMC降为50万日元,期限延至1年,长期贷款使用新长期优惠利率;7月,日本银行停止“窗口指导”的实施;11月,300万日元以上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至此,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实现)。1992年6月,启动流动性存款。1993年6月,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10月,流动性存款利率市场化。

(二)日本利率市场化的特点

日本利率市场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所花费时间均比日本短。美国利率市场化用了5年,德国利率市场化用了6年,英国与法国采取激进式改革所用时间更短。渐进式改革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把握市场新动向,在实践中不断改善政策,实时监控改革效果,避免了由于市场放开所产生的大规模投机现象。在具体改革思路上,日本采取先大额后小额、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基本步骤。大额资金的利率是市场利率形成的基础,也反映着实体经济的真实性,而且大额资金利率品种较少,改革过程有利于管理。日本利率的市场化始于国债利率的市场化,旨在保证市场化改革的稳定,因为国债是最稳定的投资产品。为了避免利率放开后出现的银行“高息揽储”和恶性竞争的现象,日本对存贷款利率的改革尤为审慎,逐渐降低贷款利率的上限,并且对资金借贷的总额实行有步骤的逐渐降低,最终实现不限上限、不限利率品种、不限资金存贷总额的存贷利率市场化。

五、日本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启示

(一)制定循序渐进的市场化长期规划

纵观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日本经历的时间最为持久,这也保证了日本利率市场化能够按照科学的步骤实施规划。尽管一些花费时间较短的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也取得了成功,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临的客观经济环境与发达国家极为不同。鉴于日本整体社会经济状况与中国诸多相似地方,采取日本循序渐进式改革思路是有利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平稳发展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激进式的改革必然造成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后果。阿根廷与智利在市场化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市场可能产生的波动,采取了激进式的改革,最后利率市场化的结果造成国内通货膨胀较高、市场动荡、货币贬值等一些系列恶劣的后果。日本采取先难后易的改革路径,先大额后小额,先外币后本币的做法成为我国利率改革的成功参照。小额存款虽然比较分散,但是对市场变动的反应较为敏感,最终造成蝴蝶效应而难以控制。外币的开放度较高,更适合率先实现市场化。通过与国际接轨来促进外币利率管制的放开,进一步优化本外币的利率结构。日本还通过金融创新来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不断调整各种利率种类的过程中,开展一系列利率新品种去适应新的政策环境,这无疑需要更加审慎的开放过程。在不断创新和更正的过程中遇到改革的难点就采取缓和的措施,遇到改革顺境就进一步加强开放力度和加快改革的步伐。把改革时间缩短不是市场化改革的目的而是重要的手段,它有效的保护了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又不会造成市场的较大波动,在不断的调整、改进、创新中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

(二)以实体经济市场化为前提条件

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础,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有效保证,能为经济增长提供资金融通。二者都应该加强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或者说利率市场化的进行是在客观经济的压力之下被动开始的。日本利率市场化之前,国内市场经济水平高于中国,市场竞争环境比中国更加激烈。在实现了本国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开展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才能真正反映市场主体的真实意愿。

目前中国尚未实现全面的利率市场化的原因在于,虽然中国实体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市场化水平相比发达国家而言还较低,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存在一系列政策因素,尤其是庞大的国有企业的存在使得利率信号比较弱化。广大中小企业有迫切的资金需求愿望,但是长期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国有企业融资不计成本,使得市场无法通过利率来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利率无法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真正的作用,资金的融通只能依靠信贷配额,使得整个金融市场处于低效率的状态。

如果实现实体经济的市场化,但企业竞争不能一视同仁,那么开放利率管制的后果只能使企业生产受到剧烈的冲击,首先影响的就是庞大的国有资产,这将对经济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利率管制,我国资本代替劳动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资本使用的优化配置,也不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所以利率放开管制又是十分迫切的。这两方面是非常难以处理的矛盾,这也是我国迟迟未能迈出市场化最后一步的原因。放开利率管制必然造成利率的上升,是利率市场化过程的一个必然结果;通过利率来配置资源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市场化水平还不高,放开利率势必又会对国有企业造成冲击,最终难以把握其后果。所以利率市场化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配合实体经济的市场化。

(三)规范金融秩序,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不论是市场化水平高的国家还是市场化水平低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都会伴随着金融市场的波动。长期的利率管制,使得资本的价格信号严重扭曲,一旦放开管制,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信号就会发挥作用,对资本的流动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即使利率实现了市场化,也有可能发生金融投机的现象,市场调控的效果可能是滞后的。日本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是伴随着泡沫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泡沫经济的产生有一部分利率市场化的原因,利率政策的不断变化就会产生国际投机家的逐利行为。利率市场化后,金融资产收益大于实体经济,企业现金头寸的增加造成了股市泡沫、楼市泡沫,最终造就了日本“失去的十年”,经济长期难以恢复经济元气。

日本的教训启示我们,在金融市场化中的每一个举措都应该充分研究市场可能出现的任何波动,在市场出现波动和投机行为盛行的时候必须加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改革之前应该建立一套金融监管体系,制定较为完善的金融监管法律。而且,实施市场化过程中也需要根据金融环境的新变化,适合时宜地制定新的监管法规来应对新的市场变动。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市场主体会根据市场新动态进行金融创新,推出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这就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和力度。金融监管必须要提高水平,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的创新,防患于未然,这是利率市场化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篇9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展情况

早在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2013年7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从1993年到2013年的二十年间我国完成了贷款利率的市

下一步,存款利率将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目前理财产品和各种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货币基金的大量发行已经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做了一定的准备,也形成了一定的倒逼压力。2013年12月人民银行颁布《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同业存单的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又迈了一步。预计下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将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放开各档存款利率的浮动上限,可能从目前的10%上调到15%-20%;二是按照先长期后短期的思路,先放开5年期存款利率;三是压缩存款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可能从目前的七个期限档次归并为六个;四是按照先大额后小额的思路,逐步放开大额存款的基准利率。

(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及信贷经营影响

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及信贷政策影响主要表现有:一是利率市场化初期经常伴随着息差收窄额,利率市场化初期,在存贷款利率调整同时,存贷利差也会出现波动,由于贷款定价的上升不能覆盖存款成本的上升,会导致利差收窄。二是利率市场化会导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水平上升。利率水平上升需要商业银行提高资产端的定价能力,以覆盖负债端成本的上升和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从而会促使各商业银行提高风险偏好,发展高风险信贷,这样就势必会导致潜在信用风险的增加和信贷资产质量的下降。三是利率市场化后信贷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利率市场化会给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使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如果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不能正确应对,可能会导致破产。

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

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了以打破利率管制、实现市场化为代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98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解除存款机构管制与货币管理法案》,决定自1980年3月31日起,按照从大额定期向小额定期、储蓄存款的思路,分6年逐步取消对定期存款利率设定的最高限,即取消“Q条例”。1986年,美国取消了所有的存款利率和大部分贷款利率的限制,实现了利率水平由市场自由决定。在利率管制逐步取消的过程中,美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过持续提高生息资产占比,一些收益率较低的资产转为收益率较高的资产等措施,调整资产负债表和信贷结构。避开竞争的红海,根据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找准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信贷经营战略,也是美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战略选择之一。开展综合化经营,使收入来源多元化,降低利润对利息收入的依赖是利率市场化期间美国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

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应对建议

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商业银行信贷定价实际情况看,同时,借鉴国际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建议差异化经营和综合化经营并举,主动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加强定价精细化水平,提高贷款收益率,并加强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应对信贷资产风险上升带来的影响。

(一)推进信贷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贷款整体收益水平

一是继续做好县域信贷投放,巩固强化县域传统优势。适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投放,密切关注国家“扩大内陆沿边双向开放”战略的实施和国内产业转移的动向,继续巩固和加强商业银行在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二是适度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找准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目标客户,创新小微企业贷款管理模式,强化对信贷投放规模。三是适度加大高回报行业信贷投放。根据行业回报和开合结构制定差异化的规模配置策略。

(二)完善定价机制,加强定价精细化管理

在目前法人客户贷款定价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贷差异化风险定价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定价测算所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逐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成本和收入分摊归集,更精确计算客户信贷价格。坚持审贷必审价,逐步强化定价模版的约束作用,定价模板的测算结果要作为贷款审议审批的重要依据。加强市场利率走势研判,合理确定结息和重定价周期。做好定价授权与尽职免责的设计,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避免可能出现的高利率、高风险冒险行为,在法人贷款定价模型确定的定价底线并实现一定上浮的基础上议价谈判,防止出现“整数浮动”的粗放做法。

篇10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转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金融领域在内的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作为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环节,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加快推进并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盈利模式和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金融脱媒化及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此,商业银行需加快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经营转型和管理转型,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及展望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启动以来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银行间拆借、外币贷款和外币大额存款(单笔业务等值300万美元或以上)、人民币同业存款和协议存款已实现市场化定价。本外币存款和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中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已放开、上限不高于人行基准利率的1.1倍;外币小额存款除美元、欧元、港元和日元一年期内(含)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外,其他币种、期限存款利率已放开;人民币非住房贷款利率已放开,住房贷款利率不低于人行基准利率的0.7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中利率市场化是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环节。随着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退出等配套措施陆续出台,利率市场化在未来几年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一是进一步完善和健全Shibor及贷款基础利率(简称LPR,在9家代表性商业银行最优惠利率报价基础上确定)等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二是择机放开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人民银行不再法定贷款基准利率、改由LPR代替。三是在同业大额定期存单试点基础上推出单位及个人大额定期存单。四是逐步扩大存款利率上浮幅度,简化存款基准利率档次,并在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及健全存款类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后,将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彻底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存款竞争更趋激烈,吸存成本持续上升

存款利率允许上浮后,存款竞争除原来的拼服务、拼关系外,又增加了价格手段,竞争更趋激烈。各商业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或实际执行利率在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普遍上浮甚至一浮到顶。此外,已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的理财产品在银行存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而且大量低成本活期存款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的背景下通过货币市场基金转化为高成本的同业存款回流到银行体系,进一步抬升了银行的资金成本。随着存款利率上浮幅度逐步扩大直至完全放开,商业银行综合付息成本势必持续攀升。

2、利差空间收窄,盈利增速放缓

目前,利差收入仍是国内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2013年16家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仍高达76.9%。但这种依赖高利差和规模扩张为主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一方面,存贷利差空间逐步压缩。由于贷款利率相对于存款市场化时间更早、程度更深,目前贷款利率已基本处于均衡水平,而存款利率的升幅会大于贷款利率升幅,导致存贷利差收窄。从国外经验来看也是如此,比如美国自1980年完全利率市场化以后,1980―1985年美国银行业的存贷款平均利差为2.17%,而1986―1990年的平均利差为1.63%,缩小了54个bps。日本的情况与此类似,在利率市场化之前的1960―1976年期间,其银行业平均利差为2.29%;而在利率完全市场化后的1995―2010年期间,其银行业平均利差则降至1.72%。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存贷利差将进一步收窄,对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盈利水平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金融脱媒化制约着存贷款规模的扩张。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本外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已明显下降,资本约束的不断强化也制约了贷款增长的速度。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所占比重为95.5%,但2013年所占比重已经下降到54.8%,下降了40.7个百分点。此外,客户资金理财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加速了银行存款的“脱媒”。受存贷利差收窄及存贷规模扩张受限双重因素制约,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受到冲击,盈利增速将逐步放缓。

3、经营风险加大,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挑战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会逐渐加大。一是信用风险可能恶化。为保持盈利增长,商业银行将倾向于投放更多高收益、高风险的贷款,导致信用风险上升。如果风险管理能力没有同步提升,资产质量下降的隐患很大。二是利率风险逐步上升。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性将显著增加,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利率风险由此加大。三是流动性风险更加突出。银行间存款利率水平不同将导致一般性存款在各行之间的流动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加大了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难度。

4、中间业务发展压力加大,金融创新动力提升

存贷利差收窄后,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实现非利息收入的大幅提升,以此弥补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差损失,分散主营业务风险。除此之外,为避免单纯的价格竞争,银行需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来提高内生竞争力,提升客户业务粘性和综合贡献。

三、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策略

1、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由外延扩张向集约发展的转变

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在信贷增速放缓、存款面临分流以及资本约束的背景下,银行之前以拼贷款、拉存款、铺网点为主要特征、偏重规模和速度的外延扩张型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为此,商业银行应以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为宗旨,强化“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降低业绩增长对传统规模扩张和高资本消耗业务的依赖度,实现从粗放经营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内涵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2、加快经营转型,在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1)资产业务转型。一是树立“大资产”理念,逐步推动资产结构从表内信贷业务为主向表内信贷业务与综合性融资业务并重转变,实现从“资金提供者”向“资金组织者”转型。除做好传统信贷融资以外,通过整合传统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租赁、信托理财、产业基金等综合化融资平台,大力发展债券融资类、信托融资类、基金融资类、跨境融资类等多项表外融资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二是存量、增量资产并重。在科学安排新增贷款投放的同时,充分利用庞大的存量回收再贷资源,将低收益或高风险的贷款通过提前回收、诉讼保全、资产证券化或打包转让等方式予以盘活,不断推进资产结构优化。

(2)负债业务转型。一是顺应存款脱媒趋势,从抓客户存款向抓客户全量资金转变,实现从“资金保管者”向“财富管理者”转型,做好存款、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等产品的相互衔接,实现客户资金的体内循环和沉淀。二是提升存款稳定性,不断夯实客户基础,扎实做好基础管理,实现存款逐日、逐月稳定增长。三是积极研发市场化新型负债产品,拓展多元化负债来源。

(3)盈利模式转型。积极推进综合化、多元化经营,持续扩大非利差收入来源,使盈利模式从主要依靠存贷息差向息差收入与投资性、交易性、手续费收入均衡增长转型。一是传统与新兴业务并重。在抓好支付结算、借记卡、造价咨询等传统业务的同时,大力拓展投行、保险、信托、基金等综合化业务,提升金融市场、投资理财、托管、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电子银行等新兴业务的收入占比。二是加大融智增值型产品创新。着力提升融智增值型业务收入所占比重,减少对利差转换依赖性。

(4)客户结构转型。抓大不放小,从主要依赖和维护大客户和高端客户向大中小客户并重、大众客户和高端客户并重发展转变。进一步做深、做透重点客户业务,提升在大型优质客户中的业务占比和产品覆盖率。推动中小客户数量和业务占比稳步增长,重点发展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推动客户结构优化。对个人客户,在积极维护和拓展中高端客户的同时,努力改善大众客户体验,稳定大众客户,减少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影响。

3、深入推进管理转型,确保经营转型顺利实施

(1)以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引领转型发展。一是加强营销协同。逐步建立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跨条线、跨部门、跨行际甚至跨同业的协作营销服务体系,实现单兵作战向联合作战的转变。二是加强产品协同。有效整合传统业务资源和非传统业务资源,实现由传统的存贷款融资中介向“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的全能中介转型。三是加强渠道协同。强化客户经理拓展和维系客户的作用,统筹物理网点、自助渠道和电子渠道的协同发展,构建立体化的服务网络。

(2)以综合定价能力提升助力转型发展。一是优化定价模型和参数。完善定价模型,提高转移价格、运营成本、违约概率、经济资本等各项定价参数计量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其对存贷款等定价的支持作用。二是持续推动市场化利率的应用。加大贷款基础利率(LPR)及Shibor在定价中的推广应用力度,培育市场化定价能力。三是逐步实行客户综合定价。从客户维度出发,综合配置产品组合并实行综合定价,改变过去逐笔定价和单个产品各自定价的局面。

(3)以加强风险防控保障转型发展。稳定是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应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满足利率市场化及转型要求。一是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工具。随着高风险资产业务比重的提升,在继续做好大中客户风险管控的同时,基于小微客户的风险特征建立专门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信贷流程、风险补偿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客户退出机制。二是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综合运用缺口、久期、敏感性分析、净利息收益模拟及压力测试等计量工具,形成规范的利率风险计量、报告和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长期限固定利率等重点产品的利率风险监控。三是有效识别和监测新兴业务风险。加强对表内外新兴业务风险的监测,密切关注各类风险的趋势性、方向性变化,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

(4)以改革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激发经营活力。一是深化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包括加快推进“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变,强化后台作业体系集约化处理等等,向改革要效益、要红利。二是持续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牢牢把握政策和市场变化的新机遇,围绕实体经济需求、监管政策导向、新兴科技运用、经济金融热点、地方经济特色等领域,积极借鉴成熟市场和国内同业经验,持续做好融资、存款、结算、投资理财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树立差异化技术优势、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降低价格竞争成本,提高客户忠诚度。

【参考文献】

[1] 郭建伟:利率市场化与利率定价机制[J].中国金融,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