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分析方法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管理经济学分析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管理经济学分析方法

篇1

【关键词】城市;寄宿制中学;管理途径;方法

一、前言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扩大,城市居住版图不断扩大,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城市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的指出,应该创建权责明确、统筹有力的教育管理体制,寄宿制中学作为城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强寄宿制中学管理,已经成为困扰教学研究人员的难题。因此,文章针对城市寄宿制中学管理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市寄宿制中学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以及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寄宿制中学的学生远离家庭,为了上学,学生们不得不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在寄宿制中学中开始独自生活,由于中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自制能力还不成熟,寄宿制生活或许会给他们带来挑战。学生们长期在学校生活,家长们担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学生在寄宿制中学中的住宿的时间长,学生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和时间相对较少,教师不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生们感受不到家长的关心和教育,还有的学生甚至是由亲戚托管,或者由学生的爷爷奶奶照顾,亲情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的缺失,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们远离父母,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尤其是城市寄宿制中学的生源地区跨度大,年龄层也存在一定差异,很容易出现以大欺小、地区帮派等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学生年龄较小,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2)学生放学之后需要辅导,如果采用集中上自习的方式,政策不允许,难以保证作业质量;(3)许多寄宿制学校生活老师只负责简单的看护起居,并不专业,学生管理工作水平较低。

三、加强城市寄宿制中学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分析

1.转变学校教职工的思想观念。教职工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许多家长对子女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还是为学生与家长服务的单位,作为教职工,应该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不仅应该重视到教学管理,还应该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对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校中快乐的生活和学习,健康的成长,让家长放心的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学校就读。

2.加强细节管理管理措施。寄宿制中学学生的细节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学生宿舍进行安全检查,消灭一切安全隐患,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火教育,提高学生的火灾放缓意识和自救能力;(2)加强对实验室危险药品的管理,实验教学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化学药品、器材等,如果学生随意将化学药品和器材带出实验室,将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3)医务室加强对学生身体的检查,学校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各种流行性传染病多发,通过定期的消毒和对学生的身体进行检查,能够有效的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4)加强学校锅炉房管理,寄宿制中学,学生需要自己打热水,为了保证安全,学校应该定期的对锅炉房的安全阀、压力表以及水位等进行检查,防止出现由于锅炉房故障对学生造成伤害的现象;(5)学校应该创建值班督促制度,定点的安排教职人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进行巡视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者上报学校;(6)严禁陌生人员随意进出学校,学校应该加强门岗管理,门卫或者保安人员应该对进出入学校的人员进行检查,禁止陌生人随意进出学校;(7)加强食堂管理,食堂中的火钳、菜刀等应该统一管理,不能出现随意乱放的现象,同时还应该加强对食堂的卫生管理,让所有的师生都能够吃到健康、放心的饭菜;(8)一些家长怕学生饥饿,送学生上学时会给学生许多现金,但是由于中学生年龄较小,很容易出现现金被偷、被盗的事情,因此,学生应该讲现金以及其他贵重物品交给班主任管理;(9)寄宿制中学应该聘请专业的女校医,由女校医对女生进行自强、自信、自爱以及自尊教育;(10)学校应该按照年级、年龄安排学生的宿舍,并由值班教师对学生的夜间生活进行安排和监管;(11)由于不同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不同,教师应该加强辅导管理,尤其是学困生,教师应该采用第二课堂、学习引导等方式,这样能够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12)加强校纪教育,让学生严格的按照学校的寝室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日常行为规范等规范自己的行为;(13)创建“寄宿成长档案”,当学生入学之后,学校为所有的学生创建各自的“寄宿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所有成长轨迹,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清晰的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不断反思,同时将结果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更加放心的让子女在学校生活和学习。

3.协调关系。协调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协调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由于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必须长期居住在学校,由于中学生年龄的特点,许多学生缺乏对养成教育的认识,只服从班主任的管理,不服从生活教师以及其他教师的管理,而有的教师也懒于管理不服从命令的学生,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管理,让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即使是不服从命令的学生,教师应该耐心的询问,并反思是不是自身的管理方法存在问题,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拉近和学生的关系;学生应该尊重所有的老师,服从教师的领导,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由于是寄宿制学校,所有的学生生活和学习都在一起,学生生活和家里的生活有很大的区别,推开门是一个大世界,关上门则是学校的小天地,所有的学生都应该改变自己,注重自己在学校的一言一行,严禁出现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现象,在生活的过程中应该互帮互助、相互谦让,树立正确、健康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总之,通过协调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关系,能够营造一个尊师爱生、生生互助的良好学习和生活氛围,更加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4.实行“三严格”管理。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学能力,学校应该实行“三严格”管理,具体表现为:(1)严格标准,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如《寄宿管理人员职责》、《寄宿班安全保卫制度》等,例如,学生需要请假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程序,先向班主任请假,然后告知夜值班老师、辅导老师、安全保卫室,严格按照制度执行;(2)严格要求,学校应该严格要求学生的起居时间,早上6:30必须起床,并集体进行早操或者晨练,床铺、鞋子以及生活用品等必须统一摆放整齐;晚上10:00准时熄灯睡觉,让学生的生活起居井井有条;(3)严格考核,定期的对班主任、教师、寄宿管理干部的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将学生管理水平与其薪酬、津贴相挂钩,这样能够让学校的所有教职工都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寄宿制中学在管理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尤其是在寄宿制中学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寄宿制中学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众多教育研究人员的难题。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寄宿制学校的特点,紧跟国家教育发展目标,总结过往经验,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学校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创建一条精品的寄宿制办学之路,更加用劲、用心的做好学校教育和生活管理,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让更多的家长放心的将子女送到寄宿制学校就读,让所有的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桑措.如何才能做好寄宿制学生的管理工作[J].新教育时代,2014(3):247

[2]方彦明,康才红.全寄宿制高中班级管理之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2014(12):232

[3]赵粤民,熊志阳.城市寄宿制中学特色化管理模式构建[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9):17-18

[4]沈从振.浅谈寄宿制中学住校生管理[J].新一代,2013(4):132-133

[5]罗天斌.新建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的管理与思考[J].中小学校长,2013(12):16-17

篇2

关键词 管理经济学 课堂实验 激励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管理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也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理论应用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管理经济学》中的大部分内容需要对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涉及纯数理假设和相关的推导模型,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会感觉课程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经济学实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纯理论教学的不足。

经济学实验教学起源于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的张伯伦(1948)教授,他首次在课堂对市场进行实验。中国国内也于1994 年1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经济科学实验室。依据经济学原理设计的经济学课堂实验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经济人行为的规律及整个经济体系呈现出来的运行规律,从而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知识。虽然经济学实验有诸多优势,仍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课堂实验虽避免了纯理论讲解的枯燥乏味,却难以让学生保持长久的积极性。特别是本研究中所选取的实验方案,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也就是市场均衡价格,在理论上要将实验进行若干轮的重复,只有重复的次数越多,才能够更接近市场均衡价格。但是随着实验的进行和多次重复,学生在最初的新奇之后,逐渐失去耐心,容易厌倦和疲惫,也就难以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因此,本文采用实验法,针对一个经济学实验设计不同的实验激励手段,在不同班级进行对比实验,以期寻找出在课堂实验中对学生积极性有最显著影响的激励方案。

1基于实验法的研究设计

1.1实验方案的选取

由于本研究并非侧重于经济学实验方案的研究设计,因此研究中的实验方案直接选取自Theodore c. Bergstrom和John H. Miller所著的《微观经济学实验》中的实验1,该实验名称为“竞争性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是一个在课堂上模拟市场买卖苹果的实验。该实验方案探究了在市场上买者和卖者在追求各自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市场均衡的机制。

实验开始前,我们根据每个教学班参与实验的人数确定被试者的不同身份与数量。被试者的身份分别随机设置成低成本供给者、高成本供给者、低价值需求者和高价值需求者四种。低成本供给者和高成本供给者的成本分别是5元和25元,低价值需求者和高价值需求者的价值分别是10元和30元,见表1.1。参与实验的买卖双方的总人数设置为不一致,每个参与者都只能模拟买一份或者卖一份在质量和数量上相同的苹果,成交价格必须保证自己能获取正利润,零利润和负利润者不得成交,这样一来一定会有人无法成交,以便形成参与者成交利润大小不同甚至可能无法成交的格局,从而每个参与者要想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就必须积极寻求最优的交易者,追求最优的市场交易。我们将不同的身份制作成标签或者卡片,随机发给参加实验的被试者,然后将每个被试者的身份信息进行登记,信息包括供给者/需求者、高成本/低成本、高价值/低价值和被试者的名字。

表1.1:“供给与需求”实验参与者身份表

根据上述实验参与者的身份设计,该实验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是最终模拟的市场交易价格应该聚焦在理论上的均衡价格10元的位置。但是,在实际交易过程中,由于供给者的成本不同、需求者的价值不同,价格会很分散,理论上,只有通过多轮交易,交易者们对市场的认识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善于选择有利于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交易对象,从而实现10元的均衡价格。因此,实际操作中,每轮交易的平均价格越接近10元,就越趋近于实验的预期结果。

1.2课堂激励方案的实验设计

以上课堂实验是身份模拟实验,即将学生分成市场里不同经济主体,让他们模拟市场行为,要求各自以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为行为准则。但由于学生身份是模拟的,缺乏实际利益驱动,在多轮模拟买卖行为中由于怠惰而难以真正贯彻“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从而对实验结果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所以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将采用实验法,根据前期研究以及和团队教师、学生代表的讨论,设计了四种不同的适合课堂采用的激励方案,这些方案分别是对照组的零激励,实验组的现金激励,实验组的小礼品激励,实验组的学分激励,还有实验组的学分和小礼品的组合激励,各种激励方案分配见表1.2。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同时又不影响正常教学,我们的实验在本学校2011级、2012级、2013级和2014级的市场营销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专业的《管理经济学》课堂展开,每年选取同一年级相同专业的班级进行试验,以便尽量控制班级不同带来的影响,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是全员参与。

其中,现金激励是直接奖励学生现金,现金的数额是以第三轮交易中成交者的利润为准;小礼品激励与现金激励相差不大,只是把最后的奖励换成了价值差不多的文具类小礼品,其他参与者也能获得一支签字笔作为纪念。学分激励以及学分和小礼品的组合激励不再单纯地以第三轮的成交利润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将前三轮每个人总的成交利润总量作为评价标准,并分成三种不同的层次,前十名左右获得最优秀的奖励,次一等级获得良好的对应奖励,剩下的获取成交利润的参与者获得纪念礼品和较少的平时学分奖励。

1.3实验过程

本研究的实验历时4年,分别按照上述激励方案设计的实验做了第一次实验是在2011级市场营销班与信管班开展,两个班级属于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激励手段。每次实验分成三个交易期,也就是由前述四类身份的参与者进行三轮市场模拟买卖,并且每轮参与者身份都固定不变,理论上交易要做很多轮才可以达到市场均衡价格。第一交易期之前,供给者和需求者分别集中,并设置交易合同登记处。交易过程中,参与者要明确交易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入自己的角色,不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每一轮交易之后,交易合同登记处将会把交易情况进行公示,供给者和需求者在参考上轮的交易信息后,继续进行下一轮交易。实验中,将每一轮的交易信息都详细的记录下来,特别是最后一轮的交易信息。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统计实验中三组数据,第一组是总的成交数量,第二组数据是成交价趋近于10元的成交数量,并在此基础上求得相应的比例,第三组数据是每一轮交易的成交均价。我们测试成交价趋近于10 的成交数量,主要根据本实验的理论要求,只要达到足够多的交易轮数,最终的交易价格将会达到市场均衡,而达到市场均衡时的成交价格就是10元。所以如果统计的每一轮的成交价趋近于10的数量越高,占所成交数量的比例越大,而且连续几轮的统计结果显示其成交数量和所占比例总体来说逐渐增长,成交均价逐渐趋近于10,则实验越成功,效果越显著。

本研究的实验,重点解决两个主要的问题。问题一:课堂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否会感到乏味,失去兴趣,是否需要对学生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问题二:哪一种激励措施是有效的激励措施。虽然相对于复杂抽象的经济理论,课堂实验能够更多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体验和理解;但是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而我们所做的实验又需要学生们不断重复和较长时间参与,学生会感到疲惫,最终很有可能影响实验效果。所以我们希望采用一些激励方案,但我们不清楚这些激励方案是否会有用,而且有效的激励方案中,哪一种激励方案最为有效。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H1:课堂实验过程中,学生是需要激励的。

H2a:现金激励是有效的激励方案。

H2b:礼品激励是有效的激励方案。

H2c:学分激励是有效的激励方案。

2数据统计与分析

在2011级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试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商学院2011级市场营销和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个班级的同学。在这两个班次中,我们没有设置任何奖励,因为前文中我们曾提出,正如单纯地课堂授课一样,课堂实验中学生也可能会积极性不高,也需要一些激励。所以第一次试验我们不设置任何奖励,希望实验的结果能够验证我们的假设。

表2.1:2011级市场营销实验数据

根据表2.1中2011级市场营销班的统计数据显示,前两轮的实验是比较有效的,无论是成交价趋近于10的数量,还是成交价趋近于10的比例,都是呈上升趋势的,而且成交均价也从16.0下降至15.9,是逐渐趋近于均衡市场的成交价10元的;但是把3轮实验综合来看,我们发现,无论是哪一组数据,都显示出第三轮实验效果很不理想。成交价趋近于10成交数量和比例都在下降,成交均价不降反增。由于这是第一次实验,我们不确定实验的结果是由于学生逐渐失去兴趣和积极性所导致的,还是只是偶然出现的数据结果,所以我们在2011级信息管理班再一次做了没有任何激励方案的实验,实验的统计数据如下。

表2.2的统计数据与表2.1的统计数据很相似,只看前两轮实验,会发现实现效果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只要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第三轮实验的统计数据,无论是成交数量,成交比例,还是成交均价都告诉我们第三轮的实验是失败的。

综合以上的数据分析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实验过程的推进,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都是逐渐高涨,然后慢慢下降,虽然前两轮实验的结果还算比较理想,但是本实验其实是模拟实际生活中市场均衡是怎样实现的,因此最后实验才算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我们的第一个假设H1:课堂实验过程中,学生是需要激励的,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为了验证假设H2a,我们在2012级的两个班级进行实验,在这两个班次我们设置了现金激励。因为在2011级进行的前两次实验中,主要是第三轮的实验数据不够理想,所以在现金激励方案中,我们将第三轮交易中学生成交所获得的成交利润作为奖励的依据。被试者的价值期望与成交价的差额就是该被试者的成交利润,在第三轮实验中被试者获得多少的成交利润,就能获得相等数额的现金奖励。成本供给者的成本分别是5元和25元,价值需求者的价值分别是10元和30元,因此被试者最高能够获得25元的现金奖励,只要能够成交,最低也能够获得1元的现金奖励。

根据表3-3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成交均价是趋向于10,但第二轮实验中,成交价趋近于10的数量居然为零,数据在第一轮数据基础上波动很大,虽然数据可能呈现下降趋势,不过数据直接下降到最差的极点还是让人有点质疑,而且继续进行第三轮交易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我们选择在2012级市场营销再次重复了以现金作为激励的以上实验。

虽然在2012级市场营销班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像2012级信息管理的那样极端,不过数据同样也不是很理想。虽然成交均价逐渐趋向于10元,不过总的成交数量相较于此前的实验数据,递减的幅度太大,而且成交价趋近于10的成交数量和所占比例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实验效果相对于毫无激励措施的实验没有多大改善。

从2012级的两个班次是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我们设置了现金激励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实验的效果,但统计结果显示现金激励并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特别是2012级信息管理班级的实验结果,让第二轮的实验效果就出现了我们预料之外的结果。综合以上数据来说,假设H2a不成立,现金激励并不是有效的激励方案。试验后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思考后,也许问题出在奖励标准的设置上。虽然每一轮交易后都会公布每一组的成交价格,指导学生将成交价格趋近于10元,但是这种信息是隐性的信息。而奖励数量就是各自的成交利润,这种显性的信息给了学生更多的刺激。虽然促使成交价格趋近于市场均衡价格10元是实验的最终目的,但是在实验结束之前老师是希望学生能够从中自己体悟这些信息,不会明确提示,所以学生更多地关注了成交利润而不是成交价格。

为了验证H2b,我们在2013级的两个班级进行了实验,以小礼品作为实验的激励方案中小礼品的价值与之前的现金数额差不多,两个班级的奖项都划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将成交利润前十左右的同学设置获得一等奖,其他获得成交利润的同学获得二等奖,剩下所有同学都获得纪念奖。

根据表2.5和2.6的统计数据来看,两个班级的实验结果都具有向均衡价格10元收敛的趋势,成交价都由14元左右逐渐趋近于10元,成交价趋近于10的成交数量及其所占的比例在大体上都是呈上升趋势的,而且总的成交数量波动也不大,所以综合来看,这两次实验的结果是比较理想的,同时也验证了假设H2b,以小礼品作为激励的激励方案是有效的。虽然两次的实验数据在大体规律上是一致的,但在绝对数值上,还有细微的差别,这些数值的差别是由于奖励范围的设置导致的,还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并没有进行探讨,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验证。

此后,为了验证假设H2c,在2014级市场营销班进行了以学分作为激励方案的课堂实验。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成交均价是逐渐趋近于市场均价的,成交价趋近于10的成交数量和成交比重都是逐渐上升,所以以学分作为激励方案是有效的,假设H2c得到了验证。

通过以上的7次实验,我们的4个假设有3个得到了验证。课堂实验过程中,学生是需要激励的。虽然现金激励对于实验结果没有明显的效果,不过小礼品激励和学分激励都是有效的激励方案。那么将两种有效的激励方案叠加是否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了,因此我们在2014级信息管理班级以小礼品和学分作为激励,进行了组合激励方案的实验。

以小礼品和学分作为组合激励方案的实验数据显示,成交均价逐渐趋近于市场均衡价格,总成交数量几乎没什么波动,成交价趋近于10的成交数量和所占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所以该激励方案是有效的激励方案。将组合激励的数据结果与之前的实验数据想比较,大体可以看出成交价格趋近于10的所占比例在所有的实验数据中相对较高,第三轮的成交均价12.1也比较趋近于市场的均衡价格,各组数据除了略低于2013级信息管理班的实验数据,其实验的效果相对其他班级的实验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将有效的激励方案进行合理的组合也许会进一步提升激励的效果。

3结论与展望

进行有趣的课堂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增强对理论知识的体验和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敏锐发现与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以及对经济理论的应用能力。本研究就是致力于如何达到有趣并且有效的课堂实验效果,不过本研究并不像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一样,致力于实验方案的研究,而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到了激励方案的探讨上;当前关于实验方案设计已经比较丰富和完善,但是关于课堂实验的激励方案研究似乎未曾见到,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通过一个对照组和四个试验组的比较研究发现,经济学课堂实验,针对需要学生重复参与的身份模拟实验,学生是需要激励的,而且适合课堂采用的有效的激励方法主要是小礼品激励和学分激励。本研究中的激励措施可以和实验方案融合,也可以独立于实验方案,实现激励的过程也不需要特别的场地和设备,所以极其易于推广,在各课堂大范围的运用几乎没有障碍。虽然小礼品激励花费部分经费,不过可以根据经费数额调整,可多可少,没有固定的标准,而且学分激励几乎没有任何费用,完全是低成本的激励方案。所以本研究中的低成本的课堂实验激励方法对于各类课程,特别是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的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局限。首先,参与实验的班级的选取尽管选择的是相同年级相同专业的学生,尽量排除班级不同的差异,但是2011级到2014级的学生历经四年,年龄不同对实验的感知差别是有影响的,实验的对照组和试验组学生会存在差异,未能严格满足实验法的控制条件;其次,本研究中只是对激励方案作了最基本的探讨,激励方案也许还有更好的做法未被采纳。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会进行更加严谨的实验来验证我们已有的结论,并进一步研究有效的激励方案中,小礼品激励和学分激励二者谁更有效,还是否有其他有效的激励方案,不同的奖励对象的设置是否会影响到最终的激励效果。

基金项目:该文系湖北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管理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方案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00-013602。

参考文献

[1] 西奥多・C.博格斯特龙.微观经济学实验[M].王萍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33-20.

[2] 何秋洁.经济学实验的设计研究[J].经济研究,2010:77-79.

[3] 阮青松,余颖,黄向晖.关于经济人假设的实验经济学研究综述[J].学术研究,2005:37-40.

[4] 彭文平.关于经济学本科实验经济学教学的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09:206-207.

篇3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经济管理人才 教育

21世纪伊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创新与高新科技为突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各行各业都急需掌握全方位知识结构的经济管理人才。经济管理教育作为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对社会经济有重大意义。

一、经济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1.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理论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相关经济科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科技发展动态、发展趋向及自然、环境、生态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学会应用辩证分析、实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总量与个量、动态与静态、及建立模型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应了解和熟悉经济理论研究的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掌握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发展前沿,以洞悉其未来的走势。

2.广博的知识面。应具有一定的未来学、预测学知识,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未来商品与劳务的需求变动趋向及变化规律;熟悉新经济周期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深谙发达国家科技、经济发展史及其掘起的原因、条件;各国组织、管理、刺激经济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及手段;成功企业家及企业成长、壮大的历程及经验;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及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同范式等。

3.通专结合的知识结构。在厚基础、宽口径,通识相关经济科学的基础上,应熟练掌握2~3项被美国学者称之为可就业性的专业特长与技能,并有较深造诣和建树,做到通能拓宽面,专能突破点。

4.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包括组织管理、人文管理、技术管理等;掌握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知识及应用技术。

二、经济管理人才教育理念及教育目标

1.教育理念。(1)从培养操作型人才转向培养管理、操作复合型人才。使培养对象首先符合市场经济及现代企业制度对经济管理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2)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拓宽知识面,扩大信息量,克服传统的狭窄专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缺乏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缺乏开阔的思路、视野及驾御全局能力的弊端,增强学生俯瞰、把握经济全局的能力。(3)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维持性学习”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已有知识的传授、继承,对新知识的探求不够,影响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现代教育应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即进行“创造性学习”,使教育成为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能力的源泉。

2.教育目标。公司国际化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国际化的特点有:一是公司产品、业务的国际化,即国与国之间的市场壁垒被打破,允许公司互设分支机构,公司产品、业务已突破国界限制,向全球展开,服务对象逐步国际化。二是管理的模式与方法国际化,如在管理职能或管理哲学上,对人力资源的看法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是公司治理的国际化。这就是说,21世纪中国企业将要置身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要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我们的经济管理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培养出有广阔视野、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管理人才。

三、经济管理人才教育方法

1.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经济管理人才。我们的经济管理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检验学生知识量,把学业成绩或分数作为唯一尺度,侧重于记忆,以方法和技巧为主模式固定,不利于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因此,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已势在必行。改革考试, 考试形式多样化,既可以闭卷,也可以开卷;既可以笔试,也可以口试;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集体完成;既可以场内完成,也可以场外完成。总之,既要能考知识,又要能考核能力,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因教师、课程、学生制宜,教师有命题、选择考试形式和评定成绩的权利。完善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考试方法,把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质、人格的和谐发展,有“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较强的社交能力,有健康的体魂及文化修养,有较强的主动参与意识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等作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标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经济管理人才。

2.建立人才教育的保障机制。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管理运行机制和师资队伍作保障,努力营造一定的创新氛围。(1)组织机构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运作体系,包括各种组织、体制、机构等。它既包含着院(系)、所、室等实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研究和教学单位,也包括各种形式的关系性和临时性课题组、协作组等。(2)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学校应根据创新教育指导方针和目标,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制订各种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明确职责,建立有效的过程控制体系。同时还要制订一系列激励政策,一方面激发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积极开设新课、更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学、研、产和创新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支持学生投身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参加科技创造和发明活动。(3)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大学的灵魂。优秀创新人才的出现,既有一定的自发性和个体性,要靠个体的努力与奋斗,同时也离不开学校的发现、扶持和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的培养。因此,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立体多维的“综合观”,包括知识结构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以及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指导的综合,具有功底深厚的学术水平和艺术高超的教学能力,并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不断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056- 02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此时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逐渐凸显,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术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般而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区分为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3个层次。本文针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的3个层次展开简要分析。

1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不同视角

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侧重于制度设计。当前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以人力资源管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支,如劳动经济学;借助经济学方法和工具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拉泽尔教授等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主要关注于报酬与激励等相关研究,其中提出了许多理论假说,如职业生涯激励理论、锦标赛理论等。

心理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主要就是从组织、群体和个人等不同的层次和角度研究如何科学地选拔、激励和培训员工,使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实现组织化。心理学中的层次需求理论、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环境造人假设、场理论等, 成为后人进一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在人的方面的研究,其中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贯穿于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工作的始终。鉴于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如何有效地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问题。管理学领域的学者开始逐渐关注如何有效培养和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相关研究。

人口学主要研究人口的社会流动性和地域分布,这对企业的招聘选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社会学则是主要指导企业如何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

2 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在规范研究方面,很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现状等相关问题,这些研究虽然对于完善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多是从单一的视角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整体全面的宏观把握。此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研究多是定性描述,并没有提供精确的数量依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

在实证研究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首先源自心理学界的实证观点。比如, 在选拔领域,心理学者对评价中心技术( AC) 非常重视,但并不是从国外引进之后就直接用于企业( 组织) 的人员选拔,而是先做实证的研究;还有我们熟悉的MBO、KPI和BSC等绩效管理技术都是源自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领域,如培训与开发、薪酬与激励领域,心理学者们都在逐步开展实证性研究,这势必可以不断弥补原有的局限于管理学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先天不足,促进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

3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具体方法

3.1 个量研究与总量研究相结合

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很好地结合了个量研究与总量研究。其中涉及个量分析方法即微观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需求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供给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等;而总量分析方法即宏观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总需求分析方法、总供给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方法、经济增长分析方法等。

3.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互补充

早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研究。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归纳分析法、演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当前国内许多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综述研究多采用定性研究。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管理科学化要求的提高,定量研究越来越受到人力资源管理学者的青睐。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数理分析、计量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等方法。在定量分析方法中,描述统计、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使用最为广泛,并有逐年增长的态势。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把握员工构成的合理程度、管理水平和管理力度 ,以及研究员工的工作时间利用状况、劳动生产率和薪酬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对劳动安全、劳动争议仲裁、员工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情况、女工劳动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等方面的定量分析与管理也在逐渐增加。

3.3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案例研究法、调查统计法和实验研究法

魏光兴 等(2008)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已经形成了案例研究法、调查统计法和实验研究法3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指从实地观察其他企业总结一般原理,并使用该原理指导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调查统计法是指通过问卷或访谈方式获得数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归纳出其中的原理,再用于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调查统计法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得到的研究结论具有相当高的理论说服力,调查统计方法是当前学者使用较为广泛的研究方法。

当前有学者强调实验研究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重要性,指出实验研究具有可重复性,因此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指导意义。人力资源管理学科须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由假设检验、建模分析、实验验证、对策建议等构成的体现科学命题的研究方法,而实验方法正是这样一种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基础性研究方法。但是当前我国几乎没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验研究,魏光兴 等(2008)提出我国可以通过学习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实验方法,加强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工具的创新等手段来丰富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应该是多学科化的, 方法应该是多元化的,我们从历史、文化、社会、心理等角度,综合组织内外的多种错综复杂因素,采纳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融会贯通,然后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之中。只有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具体的人文、经济情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才能得到切实能够指导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理论和操作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静.定量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依据[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1).

篇5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教学模式学为主体

中图分类号:F224.0

Abstract: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emphasizesthe ability trainingof students', this is only way that encourage students set learning goal by themselves and become the center of learning. Different from the studies which emphasis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this paper give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pattern The research include the teaching goal, teaching process, class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feedback as a dynamic whole one, and emphasis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Key words:Teaching model reformin Economics,Learner-centered

1 引言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培养新一代人的责任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生活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新华社)。这样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凸显了教育的实用性、科学性,也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的成果要通过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加以体现,这意味着教师的责任不止在于教,更在于教会学生学。如果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无所得,则教育是无效和低效的。这是最先进和最根本的教学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能力要通过具体教学模式加以实现。目前教学模式尚没有严谨统一的概念界定。赫尔巴特(1806)提出“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阶段教学模式,虽因其机械化被质疑,却是第一次以一种明确的和规范化的结构描述教学模式。基于这一模式,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组织和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成果信息反馈四个阶段。但国内一些学者将教学模式等同于课堂教学,将教学模式改革限定在教学方法改革[1-4],认为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尝试就是教学模式改革,提出通过案例教学、互咏萄А⒎抡媸导教学调动来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些研究局限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不完整的教学体系难以实现有效的教学管理。也有学者指出学习是能力培养过程,学习模式包括发生学习需求到持续学习行为等多个环节[1,5-6],提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实验型教学或基于论文创作的研究型教学。这些教学模式改革的文献或提供了解决课堂低效问题的办法,或改善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但没能将学生需求与目标作为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仍服务于教师,教学模式仍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学习过程的客体而非主体。

对文献的综述,本文认为国内现有教学研究和实践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将教学模式狭义化,过于关注教学方法,忽视教学目标导向及教学反馈环节,教学过程不完整;二是教学管理时将学生排除在教学设计之外,作为被动管理的对象而非共同参与目标设定、接受结果反馈的教学合作者,导致教学模式基于教师视角去设计和管理,没能将学生作为主体共同参与。

2 “学为主体”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提出

2.1 经济学教学现状

(1)经济学授课范围广,教学任务重。西方经济学(含宏观、微观部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开课班级多,课时安排多,学分占比大。微观经济学多按周四开课,16教学周总课时64节;宏观经济学多为周三学时,16教学周总课时48节。一般为了在既定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按高鸿业版教材安排,微观部分11章,宏观部分10章)传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同时由于模型多,具有计量要求,经济学课程兼具了学习难度大、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再加上教学班级多,班级内学生人数多(45-90人),教师难以与学生有充分的沟通,教学反馈和互动不及时。师生普遍反映难学、难教,教学效果不理想。

(2)教学改革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围绕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仿真教学、实验教学、分层教学等形式,尝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进行展示和讨论。这些改革往往侧重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等形式上的改变,而忽略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教学理念的体现:即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性。一些课堂教学方法的转变,固然对提高学生参与主动性和改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但实施过程往往是教师安排教学讨论主题、安排分组,由学生展示和小组汇报,容易出现小组内分工不均匀,个别学生得到锻炼和展示机会,更多学生搭便车或以旁观者身份参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主体问题。

(3)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传统经济学教学评价按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70%的方式评价学习效果,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堂提问与教学互动。但在实际教学管理中,由于经济学课程理论难度大,学生普遍卷面成绩低,为了提高总评成绩通过率,本应反映教学参与程度的平时成绩往往成为补救成绩。平时成绩不能及时反馈,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参与程度,反而从正向激励变成反向刺激,形成“学好分不高,学坏也能通过考试”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4)教学管理不能顺应发展需求,学生自学部分缺失严重。由于课程教学任务重,课堂互动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处于匿名、隐形状态,没有得到及时监管督促;而信息时代的信息量大,学生疲于流连各种社交软件和信息资源,能做好时间管理和自我控制的同学大大减少,很多学生反映事情太多没时间看书完成作业,但却有时间看微信、看小说甚至玩游戏,学习缺乏管理。另外,学生关心学习经济学如何利用,大学课程的实践性和就业导向性进一步增强,考证类课程和实操性课程得到学生重视,而经济学这样的理论课程有什么用被学生反复提及,学习的浮躁情绪进一步增加。

上述问题导致课程学习中师生配合效果差,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部分不足,学生没能成为学习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是经济学教学改革关注的核心。

2.2 学为主体的理论基础

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两个方面的理论基础,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二是实用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个体化和个性化的知识建设过程,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取决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基础[7-9]。建构主义理论一方面说明学生不只是知识接受者,也是知识加工者,是主动的学习者。另一方面说明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设定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确定或接受的学习目标才能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驱动力来源。由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这种知识建构过程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而把教师定义为帮助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引导者。从而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习,而非教师传授知识,不能再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

实用主义教学观是20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是效果”思想,即“培养实用人才,发展实用知识”的教育科学化观念,也是时下流行的教学观念。实用主义教学观要求教学活动具有实效性,改进学习状态,提高学生能力,同时能改善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各界。

结合上述理论,我们认为经济学学习只有将学生置于重要参与者位置,从学习目标设定到学习过程反馈都实现教学双方信息共享,经济学教学才能改变难教难学的现状。

3 学为主体教学模式设计与特征分析

3.1 学为主体的设定

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大多数学生不确定将要学习的理论内容因而难以有效设定目标。以往由于师生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理解和认识的信息不对称,教师自然而然是教学控制者,但现在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学生从多方面获得资讯的能力大大提高,导致被教学的学习效果变差。但是,学生仍不具有完整掌控学习过程、合理安排学习进程的能力。此时,教师需要从掌控者转变为引导者,去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目标设定。学生需要转变为教学参与者,基于个人目标和需求主动参与教学。

如何去进行学为主体的转变,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学校通过采用大一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学习目标预设、不同年级间学习经验交流、毕业生返校信息反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整的参考信息,来帮助学生预判自己的学习目标与效果,从而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和教学管理主体提供基础。这些学校的做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但由于是个例经验没有被系统化和概念化。当这些思考与经济学教学结合,本文认为扩展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即向前延伸至新生入校教育,向后延伸至毕业生信息追踪反馈),基于学生职业规划和个体需求的目标导向式教学将比单纯重视课堂和经济学课程内容的教学管理更有效。

3.2 学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经济学教学中,应把行为管理作为核心,需要激发行为主体的行为动机,且行为结果能正向反馈激励下一轮行为的持续。因而学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学动机的激发:包括学生学习需求的分类和甄别;学生教学目标的自我设定;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学习效果的正向反馈形成的链式动机形成过程。

(1) 扩展的经济学教学

课程教学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更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教育过程。当下大学生的核心关注是社会需求与就业导向。课程教育也必须体现对学生需求的满足和服务,否则就与服务学生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经济学教学应提供典型的学生就业发展成功案例,促进学生思考发展方向,并将经济学教学的作用意义与学生自我发展密切联系。在入学之初和课程教学前进行学生学习意愿和发展规划调查,启发学生思考大学期间要完成的教育内容和自我规划,并将所需课程学习纳入自我发展中。

(2) 学生需求的激发与甄别

学生发展受个人禀赋和家庭环境影响,只有学生自我规划并形成经济学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才能持续激发学习行为。在学生学习需求的激发过程中应考虑甄别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问卷、座谈、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确定大体需求类型,将相似需求的同学组合,形成学习合作联盟。目前的教学改革尝试中按学生未来发展将学生需求分为创业组、实务组和研究组。创业组侧重市场实践;实务组侧重基础理论应用;研究组侧重计量分析和更高层次经济理论学习。

(3) 差异化教学的尝试

因材施教和学以致用是学习效果提高的保证。扩招后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导致课堂教学难以顾及不同学生,但是一刀切的内容安排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也导致大量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但基于需求分组后的教学尽可能的将差别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和课下学生自学中。例如在案例讨论内容设置、教学内容按分组要求。

(4) 分组教学与学生自我管理

学生人刀唷⒖纬淌奔浣簦将差别化教学和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落在实处的关键是学生分组学习和学生组内学习与互评。只有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和组内学习,将隐形和匿名的课下学习实体化、署名化,通过组内互评(占30%)和组长评价(占70%)这两个环节将学生参与度反馈出来,并将这一成绩定期反馈给学生,实现正向激励作用。

(5) 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

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成绩占30%,其中,平时成绩按学生课堂学习(教师评分20%)、课下自学(组内评分80%)(含完成作业(40%)和组内分工任务(40%)、参与组内讨论(20%)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馈,学生参与评分,且评分定时公布。

(6) 教学管理信息的动态反馈

通过学为主体、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不断按学生要求调整和修正分组机制、评分机制,并动态完善教学过程。

学生主动学习是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都服务于这个核心。基于学生需求甄别、个性化教学内容定制、学生自我管理与和目标导向式学习、过程监督与引导、信息反馈与动态调整的多阶段螺旋式经济学教育模式,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管理角色转变、教学评价体系重设、教学效果反馈和动态教学模式六个方面全方位进行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3.3 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特征总结

参考文献

[1] 张益丰,周卫民. 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实证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 (2): 77-80.

[2] 程博. 管理经济学教学模式研究――基于会计专业硕士(MPAcc)教育角度[J]. 财会通讯, 2009, (9): 149-151.

[3] 李伯霞. 课堂教学、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建构――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5): 156-157.

[4] 闻超群,熊高强. 技术经济学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6): 10-12.

[5] 梅虎,徐向龙,辛东东,等. 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经济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6): 186-189.

[6] 王庆喜. 成果导向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 (3): 48-52.

[7] 李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究――评《西方经济学》[J]. 当代教育科学, 2015, (9): 68.

篇6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整合;课程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直接关系到大学和专业在人才质量、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各学科知识不断扩张,教学内容重复交叉越来越多,课程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联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全国许多院校开展了课程整合式教学改革,使相关课程能够交叉融合,形成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体系”。根据其他院校改革经验,笔者所在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对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探索,并进行了课程整合的初步尝试,目的是使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整体化和科学化,以适应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顺利发展。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管理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根据教育部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并列出了管理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主要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属于医学院校,举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向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因此,在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上以围绕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而定。经过我们的调研,认为过去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一)医学课程设置所占比重过大

作为医学院校开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过去,我们在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上一直是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自身的学科优势,突出医学特色。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认为医学课程设置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长期形成了“医+管”的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医学教育课程多,课时总量大的问题(2007年培养方案调整前共开设了13门医学课程,共计878学时,占总学时的31.90 %。2007年培养方案将医学课程调整为12门,共710学时,占必修学时的28.35%)。加之过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收的是文科学生,学生学习医学课程的难度大,学习负担沉重。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时间较短,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特点。笔者所在学校采取“医+管”的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表现在忽视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着(1)知识体系庞杂、层次混乱:即有行政管理的内容,经济、工商管理内容,也有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2)课程分类不准确、课程功能不明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界限化分不明确,如《公共关系学》这么课程究竟归入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一直没有定论,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住重点,教师在讲授中也不知所措。(3)课程内容陈旧或交叉重复以及相对脱离实际等问题,如《初级卫生保健》课程的内容已经非常陈旧和脱离我国现阶段卫生保健的实际需要。(4)管理专业课程学时所占比重较低,占总学时数的22.08%。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整合的设计思路与实践

以前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只是简单的将医学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牵强的捆绑在一起,可谓泾渭分明,缺乏逻辑关联,形成管理与医学的教学各唱一台戏,课程设置不完全合理,出现教师对专业培养目的不明确,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整体认识,造成了教的不自信与学的不明确现象。因此如何解决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针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调研和探讨,对相应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其目标是立足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探索并构建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必要医学知识的特色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此对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进行确切的定位,从专业建设角度对医学课程和管理课程分别进行整合,以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指导医学课程内容,同时,鼓励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加入医学理论知识。

(一)医学课程的整合

笔者所在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服务于医疗、预防、保健等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从事卫生管理、卫生监督、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疾病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本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才能,同时也必须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我们以往的医学课程内容包括了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十余门课程。由于科目多,内容多,课程之间的衔接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难把握深浅度,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有畏难情绪,重视不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对医学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让其后在学习工作中能够用得上。为此,在不违背医学教育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对医学课程进行了整合,采取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分离,设置独立的适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课程,即把医学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两门医学课程,学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见表1)

基础医学概论是把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课程有机的融合一体。临床医学概论是把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有机地融合一体。这对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提出了较高要求,比如要求教师对一些疾病的讲解应“着重从管理角度应抓住些什么问题才能提高诊断、治疗、护理质量;如何判定该病的病案书写、诊疗计划的质量,用药是否合理规范,卫生服务者通过何种努力才能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损失与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等”。

“医学课程的整合不是几门医学课程的简单压缩,而是医学知识的有机整合。其优势在于给予学生比较明确的重点,增加了知识的广度,降低了知识的深度,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目的地、比较系统地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当然这种整合也有一定难度,整合后的知识体系可能涉及几个学科和几个教研室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而专业教师匮乏可能是制约课程教学效果的瓶颈。

表1 医学课程整合统计表

原课程名称及学时数 整合后课程名称及学时数

基础医学课程:系统解剖学44

生理学60

免疫学20

微生物学24

病理学58

药理学60

病理生理学54 基础医学概论120

临床医学课程:诊断学84

内科学102

外科学102 临床医学概论120

(二)管理专业课程的合理调整和整合

作为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是能力强、素质高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卫生事业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经济分析和预测。因此必须具有扎实、广泛的人文基础和管理学知识,必须掌握和了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因此,需要制定符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对此,我们明确了管理为主,医学为基础的课程建设思想。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管理专业课程门数及学时数,增设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相关课程,如卫生政策研究、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统计等课程。对一些内容陈旧的课程则直接砍掉,如初级卫生保健。这样在总学时相对不变的基础上,精减了近 268 学时的空间来发展管理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教育。(见表2)

同时对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1)法学课程的整合。依法管理是管理方法中的一种最基本要求。作为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有系统的法学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学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有限,作为管理专业不可能开设系统的法学课程,因此在实践中将上述相关法学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整合在专业课程《卫生法学》中。既节省了课时,又普及了学生相关法学基础知识。(2)增加预防医学课程设置比例及其工具课程比例,对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卫生管理岗位上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预防医学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以前管理专业预防医学课程设置门类开设少,课时也偏少,无法培养学生预防意识。通过课程改革,预防医学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增加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学时,并将统计软件应用整合在卫生统计学中。(3)对一些课程中重复的内容,采取确定为某门课程重点讲授,其它课程简单介绍或不讲授的原则,这样既节省了学时,又避免学生重复学习中的厌学情绪和轻视态度。

表2 整合前后医学课程与管理专业课程对比

整合前 整合后

医学课程总学时 608 240

管理专业课程总学时 846 1062

医学课程学时占必修学时比例(%) 24.28 9.58

管理专业课程学时占必修学时比例(%) 22.08 42.41

医学课程门数(门) 10 2

管理专业课程门数(门) 20 20

三、课程整合的实施保障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将几门课程糅合在一起,在整合过程中应该有科学调查与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有相应的机构、师资等作保障。具体说需要以下保障:(1)需要有组织保障。学校应设置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临床医学概论教研室等相关机构。(2)要有专职教师。要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在教学中有统一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要对教学内容全盘把握,使相关学科的教学恰当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重复、脱节,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积极听取专家、教师、学生意见,了解课程整合反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之更好的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4)多渠道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如学历教育、外出进修等。课程整合对师资的要求高,这需要教师能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对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的研究。(5)优化教材。教材的选择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应优先选择具有实践案例较多的优秀教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补充有关卫生改革的新思路、新理论、新做法,提出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前沿讨论课题,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金昌沫.袁文丹等.在医学院校非临床专业中实施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

[2] 景浩,梁旭.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设置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

[3] 王以彦,黄冰.我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刍议[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4).

篇7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教材;教辅资料

作者:冯婉玲,孙宏斌(清华大学教务处,北京100084)

本项研究在教育部1997年公布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范围内,选取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与欧美的技术管理学科对应)三个覆盖面较大的二级学科所设核心课程的教材,以及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等工商管理学科基础课程教材,选择McGraw-Hill,ThomsonSouth-Western,ThomsonLearning,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以及PearsonEducationLit等国际著名出版机构,就其围绕20余门课程所出版的80余本教材进行分析。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对相关教材的研究从七个方面展开:

1.教材理念。理念是教材的灵魂,也是作者的理念。教材理念不同,必然对教材目的、目标、内容、素材选取、体例的考虑不同,故研究教材,就需要考察特定教材所反映的理念。

2.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即教材所反映的知识体系。可由知识宽度、深度、新度、前沿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程度等五者来反映。教材内容不同,所选素材即不同,适用的教学层次、对象也不同。教材的素材来源也是应考察的方面。教材的理论及方法主要来自于作者和他人同类教材、学术期刊以及作者的研究成果。案例主要来自于作者和他人以往的教材或教学资料、学术期刊。常规而言,最新学术期刊一般能反映本领域前沿、热点和新的理论成果,而专著或同类教材一般反映的是较成熟的理论。

3.知识的表现形式。即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述和传递知识,包括定性与定量各自的比例、方法讲解和实践的比例,以及案例、图表、课内练习题和思考题的数量等。针对教材编排是否规范,我们对引文注释、参考文献及名词索引进行了考察。

4.视觉效果。即教材的编排、印刷和装订效果。不同教材在版面设计、图片色彩及篇幅长短方面的考虑各异,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

5.辅助材料。除主体教材外,一些教材配有光盘、多媒体课件、网站资料、习题及答案、教学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等辅助材料。有些教材还配备了案例集,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被使用情况。教材被采用情况能反映市场特别是同行对教材的认可程度,多次再版的教材一般是更受追捧的教材。

7.综合评价情况。组织若干人员翻阅相关教材后,即需要对教材的整体情况给出评价。这首先是教材的科学性,即对教材的编写理念、选材和结构设计等方面给出总体评价;其次是先进性,即对教材所反映知识的新颖度、前沿性进行评定;第三是适用性,主要考察教材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以及教材所适用的范围等。三类指标均按李斯特量表1-7评分。

二、国外工商管理教材主要特点

借助前述分析框架,我们发现国外工商管理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材理念与内容

(1)围绕教学理念选择和组织知识点。国外教材基本是围绕作者的理念来选择和编排知识点,故不同作者编写的同一课程教材在内容、选材和结构上特色各异。例如,同样是“技术管理”教材,RobertA.Burgelman的教材(McGraw-Hill出版)立足于企业技术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介绍企业技术管理的相关研究,同时提供大量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JoeTidd等的“技术管理”教材(JohnWileyamp;SonsLtd出版.)按市场、技术和组织三个维度来组织相关知识,适合硕士生及研究人员使用。国外教材常用副标题来强调本书的理念。如EdwardM.Knodamp;RichardJ.Schonberger编写的“运作管理-应对客户需求”(Operationsmanagement:meetingcustomer'sdemands,McGraw-HillCompanies出版),强调对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视。与之同时,国外出版社多就同一课程推出多种教材,以增加师生的选择空间。如Thomson出版社出版的“创业管理”教材至少有5个版本。

(2)注重更新内容。国外很多教材不断推出新版本。如O.RayWhittingtonamp;KurtPany编写的“审计原则及其他保障服务”(PrinciplesofAuditingandOtherAssuranceServices)已出版了14个版次。HaroldKerzner编写的“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JohnWileyamp;Sons出版)至少已推出了第8版。StephenP.Robbins编写的“管理学”(Management,PrenticeHall出版)也出版到第8版,被美国800多所大学和其他国家多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所采用。JeffrYATimmons编写的“建立新企业”(NewVentureCreation,McGraw-Hill出版)被评为美国“创业学”的经典之作,从1977至2004年共出版了6版,哈佛、百森等商学院均采用此书作为教材。

(3)紧密联系实际。如RoYD.Shapiroamp;JamesL.Heskett编写的“物流管理”(LogisticsStrategy:CasesandConcepts,InternationalThomsonPublishing出版),该教材充分利用哈佛商学院的案例资源,编入30个详细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这些案例来认识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JeffryATimmons编写的“建立新企业”(NewVentureCreation)中,每章都有案例、案例分析指导及相关练习题。每章结尾有相关网址,以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现实情况。一些教材,还附有商业文摘,以引发学生思考相关问题。与之同时,生产运作、会计、审计以及电子商务等更多地属于操作层面问题,故国外这类教材十分注重培养读者的实际操作技能,以讲解方法为主,并辅以丰富的案例与作业。如William.J.Stevenson编写的“运作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TheMcGraw-Hill出版)以对实际操作的指导为方向,凡涉及数学方法,皆有详细的过程讲解、公式和图表,每章都有多个专栏,力图通过实例增加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类似的是,“电子商务”教材往往会截取大量著名站点网页,以说明网站界面的设计特点和操作方法。

(4)注重介绍本领域的前沿领域。国外很多教材对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皆有所介绍。如JoeTidd等人编写的“管理创新”(ManagingInnovation:IntegratingTechnological,MarketandOrganizationalChange,JohnWileyamp;SonsLtd出版),每章结尾都有总结和深入阅读材料,对相关领域最新进展进行描述。还有不少教材在全书最后列出本领域相关专著,以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研究。再如,William.J.Stevenson编写的“运作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McGraw-Hill出版)提出了运作管理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如基于时间的创新、制造战略、制造与环境、全球化、敏捷制造等问题。相应地,国外教材参考文献中大部分是学术期刊文章,因为以学术期刊文章能反映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

(5)详尽的案例资料。融入大量案例是国外工商管理教材一大特点。有的教材以案例分析为主,有的教材配有专门的案例集。有些教材以一个大案例贯穿始终,如O.RaYWhittingtonamp;KurtPany编写的“审计原则及其他保障服务”(PrinciplesofAuditingandOtherAssuranceServices),全书以“凯斯通计算机网络公司”作为贯穿始终的案例。这无疑有利于读者对现实企业的审计过程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美国教材的案例尤其多,如DonaldF.Kuratkoamp;RichardM.Hodgetts编写的“创业管理”教材(ThomsonLearning,2004出版),每章后面有1-3个小案例,每个案例篇幅在1-3页左右,每个案例有3个思考题;每篇(包括3到4章内容)结束后有一个大案例,篇幅一般有10页;最长的案例是关于商业计划的,有近70页,含33个表格和12张图,由此,使学生对商业计划的编写有个全面的了解。还有教材配合案例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如StephenP.Robbins编写的“管理学”(Management,PrenticeHall出版)每章都涉及5个以上专业案例,且每篇还有一个综合案例。

(6)教材作者。国外教材作者除了大学教师外,还有经验丰富的咨询人员或商业管理者,如“创新管理”(InnovationManagement:Strategies,ImplicationsandProfits,OxfordUniversitYPress)的作者AllanAfuah博士曾在美国硅谷与128公路担任过工程师和管理者。他们在教材中引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另外,一些作者在授课的同时,也在为企业提供咨询,他们编写的教材能够在理论知识深度和与实际联系两方面找到很好的平衡点。如DonaldF.Kuratkoamp;RichardM.Hodgetts编写的“创业管理”(ThomsonLearning出版,2004)。

2.教材表现形式

(1)结构较自由,注释很规范。国外教材不拘泥于全面介绍某个专业领域的系统理论,只会根据教材的理念和教学需要搭建的知识框架。一般是先将全书分成几大篇(part),每篇由几章(Chapter)构成。与之同时,国外教材对所引用的观点、数据及案例都注明出处。这一方面是为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师生深入研究时查找相关资料。

(2)在“前言”中表白教材的理念与特色。国外教材“前言”包含的信息,除了介绍该教材的写作目的、主要内容外,还介绍了作者的情况和出版社,强调与众不同。有些教材还会说明学科的发展方向、前沿和热点问题,全书的结构框架、教学或自学的方式方法等。目的是使读者通过“前言”对全书有个整体了解,并能对该学科有个基本认识。如果对以前版本有所增减,在前言中也会说明。例如,JeffryA.Timmons的“创业学”(Entrepreneurship)第6版前言中,详细说明了第6版在第5版基础上每章所增加和删除的内容。总体上看,国外教材“前言”在介绍书的内容时侧重于介绍书中“有什么”、书的特色以及作者的理念。一般不会对本书的水平“怎么样”给出评价。

(3)图表表达效果突出。国外教材较多的采用图表,常以逻辑关系图、步骤示意图等使相关内容更为清晰、条理。有些书的图表甚至占到全书篇幅的1/4。涉及到繁琐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时,例如工程经济学等,即以图表来进行说明。还有教材配有卡通画,这显然比通篇文字的效果更好。

(4)书后多列有专有名词索引。通常会标出英文简写和在书中出现的页码,有些教材还给出该名词的解释。如RichardJ.Schonberger编写的“运作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McGraw-Hill出版),通常会在页边空白处给出英文简写和解释。再如,DonaldF.Kuratkoamp;RichardM.Hodgetts编写的“创业管理”教材(ThomsonLearning,2004)全书结尾对近300个专用名词进行了解释。

(5)辅助资料形式丰富。不少国外教材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资料、教学指导书和习题集等。其中,提供习题集或习题解答书的主要是一些以方法讲解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如“项目管理”和“工程经济学”等教材。近年来还有一个趋势,即由作者或出版社建立相应的“学习网站”。如William.J.Stevenson编写的“运作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在第8版增加了“学习网站”。该网站除了提供本领域的最新动态外,还有很多教学资料和案例,并适时更新。一些教材辅助网站还为教师提供教学用的Powerpoint课件,为学生提供学习软件和电子版习题。

(6)展现真实场景。国外教材注重利用照片、案例及录像等形式来描述真实的商业场景。如“成本会计”(CostAccounting:AManagerialEmphasis,9th,PrenticeHall出版,1997)每章开始都配有不同国家企业的照片,以描绘某个具体操作的真实情形。每篇结尾还有照片及相关说明,以描绘本部分讲述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还有录像案例和配合照片案例,来总结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3.视觉效果

(1)排版讲究。国外教材普遍注重版面设计,不同内容采用不同字体、字号、背景,排版活跃而不杂乱。如美国出版的教材就比较注重版面的变化。教材版本尺寸较大,一般在页面左边留出较大的页边距,以便读者做笔记。标题、正文与案例采用不同的缩进值和字体,有时还采用阴影或色彩突出多样性。

(2)结构编排规范。国外教材力图为学生提供一种友好的风格,提高内容的可读性。每章开始时都会列出“学习目的”和“主要知识点”,结尾对全章内容做出总结。引文注释一般标注在页面底端或本章结尾。参考文献一般在每章最后或者全书后面。如ThomsonSouth-Western出版的“成本会计”(CostAccounting:Traditionsamp;Innovations,第5版),每章都包括学习目标、章首章尾的小案例、新闻小贴士、小节以及练习材料。页边空白处用黑体字列出段落中的重要名词,并对重要段落提出问题,以引发学生回顾和思考。

(3)语言生动。美国很多教材的语言比较生动,往往以“提问”等方式引发读者思考。文字较偏口语化,案例中采用生活化的语言,目的是让读者犹如置身于现实商业社会。不少教材每章开始会插入一段“业内知名人士评论”,以增加读者的兴趣。有些教材还会在书中引用“Fortune”等期刊中精彩的商业新闻或评论。

(4)印刷精美。国外教材多采用防酸纸张印刷,纸张较厚,手感很好。如Mc-GrawHill出版的“运作管理”,大量采用彩色印刷,正文部分采用白底黑字和彩色标题,有大量彩色照片、图片、表格、卡通画等,视觉效果很好。

4.营销特色

国外教材出版社营销方式多样化,网络是其重要的营销渠道,出版社网站除了对出版物详细介绍外,还提供多种资源。最为普遍的是学习网站,如PrenticeHall出版社网站上,有InstructorSupport和StudentSupport,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除提供辅助资料外,还有3个数据库(EBSCOAcademicJournal、AbstractDatabase和NewYorkTimesSearch)以方便师生查找文献。此外,Thomsonlearning的网站上有互动学习、职业指导等。国外教材一般都不标注价格,同样的书来自不同的销售渠道价格可能不同。为鼓励教授采用新版教材,除了注重内容的更新外,McGraw-Hill出版公司还为老顾客提供优惠,如可以半价购买新的版本。

三、国外教材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1.特色化的编写理念

不同教材应有各自的侧重点和特色,使不同层次的使用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作者应该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来组织教材内容,不应拘泥于“大而全”的结构。除教师外,还可邀请业界经验丰富人员、咨询专家和研究人员等参与教材编写,为教材注入新的理念和观点。国内教材一般与课程同名,可通过增加副标题来体现教材独特的编写理念和视角。在编排设计上,要方便使用,列出每章的学习目的、要点、结论及参考文献出处、名词索引等。

2.明确对象定位

工商管理教育不同层次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知识面、深度、侧重点也不同。不是适用范围越宽的教材就越好,也不是所有教材都需全面介绍某个学科的理论框架。例如,面向大学低年级的入门教材,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概念、基本方法要交待清楚;面向MBA的教材,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和练习应该是现实经济生活的再现;面向研究型教材,要深入分析和比较已有的研究成果,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国外部分经典教材在理论体系上十分宽泛,同时还包含丰富的实践性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篇章,而不一定讲授全书的内容。

3.注重内容更新

工商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发展十分迅速,工商管理教材应不断更新内容、推出新的版本。新版教材至少应包括:①删除过时的理论、方法和案例;②体现师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③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前沿动态;④增加新案例、新问题;⑤增加新的教学方式和辅助工具,如案例录像资料、电子课件及网络教学工具等。新版本“前言”要对其中的变动进行介绍。

4.提高案例质量

案例是工商管理教材的特色。美国教材的案例是对现实商业社会的真实描述,背景资料和数据介绍较详尽。除了有文字案例外,还有录像案例和思考题,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目前国内不少商学院开始建立“案例库”,多年的MBA教育也积累了不少优秀的报告。一些上市公司透明度高,编者可通过公开渠道获得企业的各种报告,也是很好的案例素材。因此,国内工商管理教材应注意从中开发更高质量的案例。

5.紧密联系实际

优秀的工商管理教材应紧密联系实践。面向操作层面的课程,诸如“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等,教材应避免通篇都是概念、原则、步骤等描述性文字,而应有大量的方法讲解和过程分析。涉及到数学方法时,应有现实背景丰富的例题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方法和技能。面向决策层面的课程,诸如“战略管理、技术战略”等,教材应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介绍相关理论的同时,还应交待其适用范围。在真实场景中介绍有关理论和方法,是教材编写的趋势。国内的教材编写至少应有真实的大案例贯穿全书,使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适用情景。

6.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辅资料

充分利用网络提供丰富的教辅资料是国际上的新趋势。国外作者或出版社为教材建立学习网站,提供与教材有关的教学资料,如课件、考题、阅读资料、案例、练习,以及本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甚至有数据库或讨论区,供读者使用。目前国内教材的电子版资料多数仅是一张含有PowerPoint课件和阅读材料的光盘。就此而言,国内教材编写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7.充分利用“前言”表述教材特色

国外教材“前言”的信息量丰富,除了写作目的、主要内容外,还会强调作者的理念和精彩内容。介绍教材特点时,只介绍其中“有什么”,而不会给出“怎么样”的自我评价。如果是“再版”,还会说明“所作的修改”,以体现新版书的“新颖程度”。相反,目前国内很多教材的“前言”多是空洞的评语,甚至是自我吹嘘。今后国内教材“前言”应借鉴国外教材的做法,同时还应介绍作者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