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市场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市场体系;经营理念;流动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47.1 文献标识码:A
由于现实中不同国家的金融制度差异较大,因此很多研究认为,存在着不同的金融体系。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二是以法德日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美国银行资产对GDP的比重为53%,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相反美国的股票市值对GDP的比重为82%,大约比德国高三倍。因此美国英国的金融体制常常被称为“市场主导型”,而德国、法国、日本则被称为是“银行主导型”[1]。在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在国际及国内双重诱因的作用下也呈现出日益泛滥之势,并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从2000年以来国内来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曾非常突出。这种流动性过剩不仅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运作能力提出了考验,还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合理制定提出了挑战。
1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综合化经营的历程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起步较晚。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四大投资银行之一的摩根斯坦利合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标志着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开端。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进一步确认了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是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2002年底集中了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嘉华银行和新诚保险的“中信控股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是我国成立的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2004年中国光大银行成为了国内第一家获得开办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2005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共同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该《办法》允许商业银行直接投资设立基金公司,是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随后交通银行又先后设立了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和交银租赁有限公司,进一步推动了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
2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随着中国电子货币与支付手段的逐渐更新以及其他各种金融市场工具的不断开发和增加,中国银行的现金漏损率在近几年开始逐渐下降,其现金需求比率也在随之下降。现金需求比例的持续下降减少了中国的基础货币,扩大了货币乘数,这就导致了银行存款来源的增加。现金需求比率的下降是造成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保持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渐进走势,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地向中国货币市场投放基础货币,或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干预外汇市场。由于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所投放基础货币的主体是商业银行,这就使得巨额资金开始持续流入中国商业银行,进而为其创造了大量的流动性。迅速增加的外汇占款已经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之状况愈演愈烈,导致了中国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过剩。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改革的持续进行,近年来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短期融资券为标志的企业债券市场重新启动,中国企业已开始向直接融资领域进发。虽然顺差规模较上年有一定程度的减小,但各项顺差总额仍然巨大,这与中国政府重视出口和保护国内产业的政策导向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系列不够合理的政策导向导致了中国当前存在这种不够合理的贸易结构,进而使得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攀升,给银行的流动性过剩缓解带来较大压力。
3 转变银行经营理念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改革
随着中国金融行业的深入发展,客户对于银行的服务需求也开始日益多样化,客户对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提出了许多更高的新要求,集中表现为理财的新需要,表现为多样化、综合化服务的新要求。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关注质量效益的这种经营理念相适应,中国商业银行营销理念应逐渐转变,其营销的重点应由以前以产品为中心向为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银行的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助使客户获取更多的投资渠道,这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自身流动性得以疏导,最终达到提高自身效益的目的。客观地看,信贷市场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主渠道。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在巩固传统信贷市场的基础上,应重视培育消费信贷市场、中小企业贷款市场、贸易融资市场这几个市场。中国商业银行应该主动抓住社会消费需求转型这一良好时机,利用自身优势,推出多样化消费信贷品种,进一步加大消费信贷力度,并根据各种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来专门设计问题处理方案,并在风险体制以及业务模式上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保持中国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大力发展中国商业银行在贸易融资市场的业务。中国实行的是银、证、保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这种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空间。但这不等于说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就没有发展空间。中国商业银行应抓住其自身营业网点密集的特点,发挥各种优势来专门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合不同企业、居民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应该把开发中间业务的重点放在信用卡业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资产管理以及国内保函、国内信用证等方面,积极参与对外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学习国际上许多成功银行的先进经验,参与银行的国际化竞争。中国银行不断开发各种新的中间业务,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拓展资金运用空间、改善收入结构,来真正疏导银行内部过剩流动性。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综合化经营的初期,除了不断修订和完善《证券法》、《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还应该尽快出台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措施,适时推出《金融控股公司法》,从而扫清我国商业银行走向综合经营的法律障碍。对于综合化经营而言,金融分业制度下的金融监管模式已难以适用。通过调整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金融控股公司委员会,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一起,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其中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可以对金融控股公司控制下的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进行监管,而金融控股公司委员会负责审批金融控股公司的筹建和退出、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相关法律法规、监控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这样既能保证分业监管,又能顾及对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是适合于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的监管模式。
篇2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市场;改革发展;房地产金融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使得我国房地产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房地产金融市场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加快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速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但是,房地产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房地产金融市场初期发展的影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未被解决。因此,本文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进行探讨,使其在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一、房地产概述
(一)房地产概念
房地产的概念,指的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所有建筑物。房地产的另一种含义,也可以理解为不动产,指的是自然特性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土地。房地产业是一种开展金融业务、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相结合的行业。因住宅业在房地产业中占较大比例,是房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金融的概念,指的是房地产企业在开发、消费的过程中,通过货币流通的方式,对投入的资金进行筹集,以此来开展一系列的房地产金融业务。
(二)房地产产业的特征
房地产产业有众多特征,主要包括有:(1)不可移动性。由于房地产是不可移动的土地。所以,房地产业具备不可移动性的特点。(2)极高的价值性。与其他商品相比,房地产业的消费价格要高出数倍,久而久之具有极高的价值性。房地产业的这一特征,使得广大人民在购买住房期间,通常采用分期付款或按揭贷款等方式。与此同时,贷款业务活动的开展,形成全新的房地产金融市场。(3)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土地作为地球上变化最小的物体,具有非常高的利用价值。只要房地产业不会受到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其使用年限可以维持在数年之久。
二、房地产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性
房地产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广大人民的生活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根本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现今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也得到了稳定发展。由于城市人口的数量不断上升,若缺少最基本的住行保障,势必会给国家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房地产企业便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特点,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第二,带动其他企业的发展。众所周知,建筑、装修等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企业。只有房地产企业得到稳定发展后,才可以很好地解决其他行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带动其他行业的未来发展。第三,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房地产企业只有开展大量的房地产金融业务,不断扩增房地产金融市场,以此来提升投入资金的周转速度,促进自身的经济效益发展。由此可见,房地产金融对房地产企业及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房地产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创建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
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主要包括: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住房融资等。但是,就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言,由于房地产金融体系的不健全,致使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方式较为单一,房地产金融贷款的方式受到限制,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仅如此,由于未能创建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导致房地产金融融资业务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慢
由于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使得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略慢。因我国只有少部分房地产企业具备一级房地产金融市场,其他房地产企业只依靠银行提供的巨额资金,加剧了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存在。与此同时,由于二级房地产金融市场尚未建立,一旦房地产金融市场发生巨大改变,给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限制着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
(三)存在一定的房地产金融风险
房地产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房地产金融风险,阻碍着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近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使得我国房地产企业也得到了稳定发展。但是,房地产企业时常出现供给与需求不相符的现象,导致住房空置率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一旦房地产企业的未来发展发生变化,势必会造成房地产企业供需失衡的风险。不仅如此,由于开发商及住户的信用未能得到保障,同时也未能创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致使银行不能及时向其进行贷款,也未能对发放的贷款实施监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房地产金融风险。
四、提高房地产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
现今社会,在国家及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为有效加快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速度,应当完善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确保房地产企业在金融体系的作用下,积极开展各项房地产业务。比如,住房融资担保等。首先,房地产企业可以与各大银行进行合作,向广大人民推荐贷款的方式,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住房水平。其次,房地产企业可以创建适当的担保机构,或是在国家及社会的支持下成立住宅融资委员会,向住户宣传有关贷款方面的内容,使绝大多数的居民能够得到安全保障。最后,创建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房地产金融体系有众多种类,主要包括: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只有不断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才可以促进房地产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加快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一些发达国家抓住商机,大力开展房地产金融市场,发达国家不仅具备以融资市场为核心的一级房地产金融市场,同时还具备以证券市场为载体的二级房地产金融市场。因发达国家有完善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大幅度减低了金融风险的发生机率。换句话讲,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逐渐成为房地产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国房地产企业也应与时俱进,加快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使我国房地产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还应降低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相关条件,不断转变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奠定基础。
(三)积极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
积极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第一,房地产企业应重视金融的重要性,督促其他房地产员工加强防范风险的主观意识,不仅应开展大量的房地产金融业务,还应时刻预防潜在的金融风险,从根本上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发生。第二,政府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企业的改革发展提出有目的性的指导意见,并且针对房地产企业开展的房地产金融业务,制定正确的规范政策,促使房地产金融业务得到很好的保障。第三,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房地产企业严格按照相关审批手续进行工作,严禁开展具有较高金融风险的贷款业务。不仅如此,若开发商及住户的行为举止较不规范,房地产企业有权利拒绝向其进行贷款,以此来起到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的作用。第四,加强贷款方面的管理。房地产企业可以对已经发放的贷款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出现工程停工、罢工等现象,阻碍着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同时为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打下成功的基石。
结论
综上所述,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可以加快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速度。本文对房地产概述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房地产金融的重要意义,从中可以发现房地产业有众多特征,这些特征成为房地产金融市场改革发展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但是,房地产金融市场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使这一现象得到改善,本文提出几点提高房地产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策略:完善健全的房地产金融体系、积极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为房地产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明.深化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九届中国房地产科学论坛综述[J].上海房地,2017,12(08):4-6.
[2]卞瑜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价值工程,2017,36(16):70-72.
[3]蓝雅卿.我国房地产金融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7(03):92-93.
[4]成立,李琳.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变化与发展趋势[J].城乡建设,2015,2(05):70-72.
篇3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农村金融 发展现状 对策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提出应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非正规金融组织顺应农村金融需求,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创新适应农村需求的金融组织形式,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一、非正规金融的概念
根据亚当斯和费奇特(Adams & Fitchett,1992)的定义,正规金融是指受到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监管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或者活动,非正规金融是指处于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监管当局监管之外发生的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等金融组织或活动。本文中的非正规金融泛指不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的一切非正规金融形式及活动,包括农户民间借贷和各类非正规金融组织的金融活动。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类金融组织形态,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两种组织形式:一是以合作性金融为基础,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为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的正规金融;二是以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等民间金融为主体构成的非正规金融。
二、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
1. 非正规金融的市场集中率分析
根据笔者对2005―2007年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集中率()的分析 ,在县域贷款市场中,仅非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就占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的市场集中率有逐步提高的倾向,由2005年的38.35%上升至2006年的41.32%、2007年的42.10%。
2. 非正规金融的市场进退壁垒分析
如上所述,非正规金融是内生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各种金融组织形式的总称,其存在、发展与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密切相关。下面主要分析非正规金融组织转换组织形式通过正规途径进军农村金融市场,进而获得合法经营地位并接受规范监管的进退壁垒。
(1)进入壁垒分析。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是指相对于企图进入的新企业,现有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或者说是新企业进入所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壁垒是指阻止新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各种因素或障碍,即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现有金融机构而不利于潜在金融机构进入的各种因素之和,主要分为经济性壁垒、政策性壁垒,等等。
第一,经济性壁垒。经济性壁垒是指由于诸多经济因素导致潜在竞争者不能自由进入特定市场或有关产业的经济,即产业内现有企业阻止新企业从潜在性进入变成明显性进入的经济因素。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实际,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规模经济壁垒主要表现在新农村金融机构进入方面,有以下两种形式:首先,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由于规模经济优势的存在,使得建立新型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困难;其次,新型金融机构在客户偏好上处于劣势,短期内无法取得规模经济,成本必然高于市场上现有的金融机构。
第二,政策性壁垒。政策性壁垒是指政府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资源有效配置,利用法律法规等政策手段调整企业关系,因此给企业进入设置的障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进入壁垒主要为国家法规及审批管制所构成的政策性壁垒,从而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并直接导致农村金融体系竞争力不足。
(2)退出壁垒分析。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是指现有企业在产业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准备推出该产业,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阻碍,资源难以转移出去,这些阻碍现有企业退出产业的因素,就构成退出壁垒。
第一,沉没成本壁垒。资产往往具有专用性,用以生产特定的产品,当企业退出时就会产生沉没成本。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企业经营失败后,其资产转卖不出去或只能收回少部分投资时,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固定成本损失,这部分损失或无法收回的成本叫沉没成本。金融企业沉没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成本、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出售后的沉没成本等。由于一般金融企业的金融资产具有同业通用性,固定资产相对工业企业规模较小,因此金融企业资产较易转让,沉没成本壁垒相对较低。
第二,政策性壁垒。首先,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上企业结构单一、机构数目较少,任何一家金融企业甚至其分支机构的退出,都会对农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农村金融市场以信用为基础,金融机构要是因破产、倒闭而退出市场,会给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情绪,破坏金融安全,易发生挤兑现象。因此,基于发展农村经济和保证金融安全方面的考虑,政府对于农村金融采取保护措施,不会令其轻易退出市场。
三、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方向
非正规金融进军农村金融市场由以下几种组织形式可供选择:(1)村镇银行;(2)贷款公司;(3)农村资金互助社。
2006年12月,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就为非正规金融组织进军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政策保障,由非正规金融组织控股、筹资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非正规金融组织通过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面低、有效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引导民间借贷、促进民间资本向正规金融市场投放,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融资难,支持农民(户)创业增收,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格局的形成,对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靖: 引导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N].上海证券报,2009-03-06
[2]郭沛: 农村非正规金融:内涵、利率、效率与规模[OL].中国研究服务中心网,2006-02-09
[3]张瑞 陈卓: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测度与优化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11(31)
篇4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基本问题;分析
1. 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及发展状态
1.1 行为金融学的概念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1.2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状态
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与金融学交叉的学科,其研究时间比较短暂,但是发展极为迅速。国外关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将近20年,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个人心理对金融行为的影响程度方面,其中大多数是有关于投资和个人消费的结论,这些结论一致认为,人们的行为以及对金融本身的理解程度影响着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历史非常短,有限的研究项目以及结果对行为金融学的重要价值进行了肯定,同时与国外研究结果相拟合的部分被用来指导个人和企业金融投资。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为社会金融行业的发展、企业的金融行为以及个人参与社会金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
2. 行为金融学的基本问题
2.1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问题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基础是金融市场上的特殊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结果,这些问题的研究多基于个案研究,而非根据固定理论推演出来的结论。数据和实际的行为改变以及金融问题的解决证明着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实际价值。也正是因为行为金融学从实证的角度去研究金融市场,发现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所以行为金融学比传统金融学更加贴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传统金融学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认为这种基于金融问题的、针对个案的研究方式并不能解释金融市场的一般行为。但是从行为金融学的实际价值来看,实证的研究方法并不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否定。传统金融学是先从规范的角度去研究金融市场,然后再根据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去验证金融理论并不断加以改进。所以说传统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理论只是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去研究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不能说成是对传统金融学的否定,实证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对传统金融学研究方法的补充和扩展。
2.2 行为金融学的实践问题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结论被用于具有某些特征的金融行业和金融行为当中,例如,不同类型的家庭的金融投Y结构建议等。研究结论在某种程度上在实践过程中得以验证,这是行为金融学实践的基本方式,但是,这些实践并不是完全成功的,同样,实践过程和结果也受到传统金融学的质疑,传统金融学从经济学的规律角度出发,认为行为金融学过分关注到人的行为学和心理学,从而使得学科分析有所混淆。并且,行为金融学实践的结果显示这一研究理念并不能完全指导某一类金融行位,这就使得行为金融学理论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是行为金融学的结合考虑的角度全面而广泛,较之传统金融学,这门新兴的学科更关注金融行业中的细节,着手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前社会是人人参与金融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金融行业的参与者更为复杂,大企业和银行主导金融行业的时代已经过去,关注细节的金融研究更符合金融学发展的道路,从实践中来,到实际中去的原理。因此行为金融学的兴起,给予我们创新的重要性体现。
2.3 行为金融学的应用范式问题
用于对投资者的行为分析固然是其特色,但是行为金融学目前还不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体系,这意味着,行为金融学的应用范式是有缺失的。行为金融学无法明确解释某一大类的金融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由于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来源不同,金融行为的心理因素基础也不确定,影响机制难以进行准确的建构;即使某种影响机制在特殊的环境或者特定的金融事件中被发现,受金融行为本身发展的影响,研究者也无法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区验证心理机制的变化对金融行为的实际作用。可以说,行为金融学的应用范式是模糊的,这不仅是阻碍这门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金融行为指导中的原因,也是行为金融学本身发展的趋势。
2.4 行为金融学对金融行为的影响问题
行为金融学已经形成部分独特的知识点,如展望理论、有限套利理论、噪音交易者理论、反馈理论、人在决策中的各种信念和心理、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等。但这些理论是零散的,没有一条明显的主线将理论串联起来,因此,金融行为学本身对金融行为的影响始终是有限的。除了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心理过程作为金融行为的描述之外,企业的金融投资以及银行的金融业务办理、信贷业务的发展等,行为金融学都无法实现对其的深刻影响。甚至某些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结果对金融行为的影响是负面的。这是行为金融学未来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3.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趋势
3.1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
行为金融学真正快速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至今尚没有建立其新的基本理论框架、统一的独特且具有严密内在逻辑的分析范式、基于行为的核心模型、确立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明确的研究主线和独特的知识点等。对于一门科学来说,理论框架不完整以及应用范式的问题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行为金融学要想在现代金融发展中展现其作用和价值,就必须进行更深刻的理论研究,建立起严谨的逻辑结构。在研究方法方面,尝试用更多的方法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刻剖析,在逻辑体系建立方面,则需要更多的研究内容进行不臭。我国金融行业在进入21世纪后产生飞跃,不仅国内的金融市场风生水起,国际金融行为的参与程度也越来越深刻。我国金融学者完全可能在这个学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后发优势,抓住新学科快速发展的机遇,在以上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
3.2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验证
我国转轨经济特征和新兴金融市场特点,为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行为金融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实证空间,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呈现出总体稳定,局部复杂多变的特征。国家对金融市场整体的调控力度仍旧非常大,这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固性提供了保障,换言之,个别金融市场的特殊变化并不影响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状态,许多新的金融形势有充足的“犯错误”的空间。行为金融学的实证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风险,而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固性,给这种风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新兴金融市场如网络金融、信贷业务等,其本身的不稳定性需要更多的金融理论进行指导,由于这些金融形式在传统金融研究中很少存在,传统金融理论对新兴金融市场的指导性较差,那么,新兴的金融市场需要符合其发展特征的新的金融理论进行指导,行为金融学正是能够符合新兴金融市场特征的学科,二者的共鸣为行为金融学的验证性研究提供契机。我国研究者以及新兴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应该用于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不断探索和验证过程中总结经验,使行为金融学发展与新兴金融市场相拟合,凸显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特色,力求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3.3 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的指导价值
在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成为一个影响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角色,集中社会闲散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金融投资、开发更多的金融项目,使资金的流动速度加快、有限资金能够创造的市场价值更高,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吸引投资者参与金融行业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投资者不仅限于银行、大型企业和某些政府单位,个人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中国大妈的投资行为”即是个人投资者影响金融行业的典型,另外,股票、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力度越来越强,有些投资者还参与信贷业务。投资者角色的突出地位为行为金融学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投资者行为研究。影响投资者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即为心理因素,这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相拟合。这意味着,行为金融学能够体现出其对投资者的指导价值,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其对金融行业的指导价值,体现出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进而证明其本身的科学性。因此,进行投资者指导价值相关的研究,也是行为金融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结语
综上所述,站在解决行为金融学基本问题的角度上,我国行为金融学发展的主要趋势集中于理论研究方面;在金融市场上的实H应用能够验证已有的研究结论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补充;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有效指导,是该学科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夏宏武.关于行为金融学的认知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08)
篇5
关键词:国际金融创新 动力 影响
一、国际金融创新
(一)国际金融创新的概念
国际金融创新是在金融领域各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具体来讲就是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宏观和微观利益的考虑在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技术等方面所进行的创新性变革和开发活动。
(二)国际金融创新的内容
1.金融产品创新;2.金融技术创新;3.金融机构创新;4.金融市场创新;5.金融制度创新。
二、国际金融创新的动力
世界经济高速增长,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加之世界格局和形式的巨大变化,所有这一切都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公众的生存方式、经济行为和供需变化,还有一些复杂的原因和条件构成了金融创新的直接动因。
(一)当今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
当今世界的经济持续增长,使得原来的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或者交易类型不再符合当今的需求,想要适应当今的社会形势,必须加大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的金融交易类型和市场技术的方向的改进。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变化,这些高新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金融机构的业务处理过程之中,为金融创新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为了更好的运用高新科技,必须进行金融创新,加快资金转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需求促使金融创新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各种金融产品具有不同的特性,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会随之改变,产生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对金融创新产生了影响,促进了金融创新。
(四)金融市场管制和监督的放松
20世纪80年代起,各国政府为了适应宏观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主体的创新,逐步放宽了对金融机构的管制,使金融创新掀起了一股热潮,成为推动国际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说,金融创新和管制是相互影响的制度改革,金融管理当局为稳定金融体系和防止分配不均所采取的措施本身就是一种金融创新活动,同时它又诱发金融业更为广泛的金融创新活动。
(五)市场竞争的日益尖锐化
随着现代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金融领域的发展极为迅速,金融机构的种类、数量急剧增加,金融资本高度集中,伴随而来的竞争也是日趋尖锐,且面临的风险更大。所以为了求生存、谋发展,金融机构就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六)利益驱动
利润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金融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进一步开拓市场、发展业务的经济基础。影响利润的因素很多,包括宏观经济政策、金融管制以及金融市场、工具的创新等,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金融企业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促进发展。
三、国际金融创新的影响
国际金融创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层出不穷的创新活动向国际金融领域注入了新的动力,成为国际金融业谋求利润的重要手段。以下从正面和负面讨论国际金融创新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创新的正面影响
1.国际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机构运作效率的提高,扩展了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
金融创新造就了金融机构日趋同质化和业务的多元化,其服务领域大大扩宽且渗透力大大增强。当代金融创新具有密集型和广泛性的特点,是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和商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消费者的生存空间。
2.国际金融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增强了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
金融创新创造了许多新型的金融工具,提供了多功能、多样化和高效率的金融服务,降低了持有和交易金融工具的成本,方便了投资者之间的交易,使其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发展。
3.金融创新促进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和金融改革,推动经济的发展
国际金融创新是以金融资产获取更高利润为目的,因而金融创新必然会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创新会使国家监管难度加大,政府会实施一系列的金融改革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了金融市场的顺利进行。
4.国际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国际金融创新造就了金融业务的多样化,其退出的产品既能防范风险又能作为投机的手段,增加了投资者选择的机会,吸引了更多的市场投资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国际金融创新的负面影响
1.国际金融创新扩大了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加大了货币管理的难度
首先,大量的金融创新活动使金融资产的替代性明显加强,作为货币的货币和资本的货币难以区分。其次,交易帐户和投资账户,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之间的界限变得越发模糊。最后,金融创新在各方面深刻影响金融运行,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金融创新的内容,金融创新的速度以及货币流通速度。因此国际金融创新加大了货币管理的难度。
2.国际金融创新弱化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
创新结果使较大部分的信用通过资本市场流动而不是银行,因此这部分信用所受监管较弱;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规避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约束,极大地限制了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金融机构派生存款的效果;金融创新使表外业务迅速增长,也使中央银行财务报表的分析更复杂。
3.国际金融创新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下降
金融创新和管制的放松及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导致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使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降,金融机构破产的数量急剧上升,因此如何稳定金融市场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篇6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贷投入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中也出现了种养和个体经济的现象,而对于这些经济形式,农民手中的资金明显不足,再加之,近些年农民的支出的项目不断的增多,支出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像婚丧嫁娶等费用也逐年增高,而此时我国银行对于农村的所在的网点又是不断的萎缩和回撤,由于银行的网点实行了自负盈亏,利益最大的原因,所以部分农村现存网点不得不撤回,再加之所余的网点对于农民的可信贷的业务品种又少,数量低,效率差,审核困难等等因素也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再者,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网点都以吸收资金为主,而以放款为次,农业本身就是受各方面制约较多的一个因素,所以放贷款的审核也相对较难,步速较缓,手续复杂,也造成了农民信贷问题。
2.运行效率低
我国农村农民居住现状比较分散,金融机构服务区域性困难较多,而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也无法实行,再加之由于居住的问题,对于贷款、放款和回款也造成了相应在的难度和问题,同时,那些需要借贷的农民还款能力弱,抵抗风险的能力差,对于前景的综合分析也缺失,从而也增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再者,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现代化的程度高,而农村由于地域性问题和交通问题以及方圆人均居住问题,就使一些电子化产品无的放失,第三,一些信贷人员对于农村的信贷业务工作自觉性差,而这些贷款的风险性高,收益底,路途远,沟通难,也导致了业务不到位,宣传不到位,发还款难等问题,就形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的现状。
3.诚信缺失大
诚信报失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农民的诚信教育少,社会信用对于农民来说在生活中也不构成任何困难,农民整体的诚信意识薄弱,诚信是可有可无的因素,甚至有一些农户以贷款为荣,所以各家争相的去贷款,甚至有一些农户以贷款多少相互攀比,以哪家逃款赖帐多为能力大,本事多,这就使那些守诚信讲法制的农户也逐渐的不守信用了;第二,农村的企业,多以个人和村集体为单位,这些企业经营制度混乱,帐目混乱,管理机制也一样混乱,资金运转困难等等,为了争取到贷款,有时不昔用假帐和虚假的财务信息来骗取多家银行的借贷,银行对于农村企业的监管力度不佳,也就造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缺失大的现象。
4.外部环境差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整体法律和法制还相对不健全,虽然近几年政府对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等都相继的在完善,但是还有一些法律的空缺和漏洞等,还存在制约整体经济发展的因素,而对于本来法制观念淡薄的农村来说,就法制环境就更不能同日而语了,农民不懂法,甚至还有一些农民知法犯法,刑法的观念已经很淡薄,就不用说更不被人们所熟知的经济法律和法规了,再之,一些农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差,对于经济和信贷的法制和惩罚概念缺失,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造成了整个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外部环境恶化的现状。
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对策
如何解决上述的不足和瓶颈,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首要问题和重中之重,笔者根据对于农村金融的粗浅的研究调查,提出了一些适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1.推动机制创新
当下,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也尚未成熟,我们必须从根源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才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如何促进和推动农村金融突破原有的体制进行创新,如何形成一个健全的金融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瓶颈,就要从农村的金融机构的制度入手,提高机构的效率,保障资金的回流,促进产品多样,管理有效,监管成形,人员专业,网点应需,把这些基础的问题才能更进一步的构建全新的金融机制。
2.构建信用良好
信用和诚信可以说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不仅仅要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诚信,而是对于全国各业来说,诚信都应该进行提倡和弘扬。一个地区的信用度越高,那么这个地区的金融机制就越完善,信贷业务就越频繁,当地的经济就越发展,而对于当下的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来说,首先要加强农户对于信用和诚信的认识,加强法制和法律观念,对于不守诚的农户制订一些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那些信用度差的企业,要加强审核力度,在可以放款的情况下,对其施行硬监管,这样不仅有利农村和农民的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也保障了我国金融机构不受三农贷款的影响,进而规避风险。
3.提高监督机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村经济是我国整体经济的支柱,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农业经济具有着风险大,周期长,投资多,收益慢的特点,而且外界各个环境影响的因素多,所以政府更应该加大监管力度,金融机构也应该出台一些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来进一步规避农业经济所带来的风险和压力,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加大政策性金融指标,加强合作性经济项目等,才能使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向合理化发展。
4.健全外部环境
篇7
传统教育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中心,而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与建构主义的观点相悖。建构主义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使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而教师的作用也由传统的以教授知识为主要职责转变为以引导、带领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为主。因此在建构主义者眼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需要提出一种与建构主义相配合的教学方式。[2]结合现有相关研究,我们可将建构主义的主要教学设计原则概括如下:
(一)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并建构其知识体系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则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只是充当被动的接受者。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应该转变其在教学中主导的作用,而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并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学设计时应时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主题,使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主动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建构知识应该是一个人主动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应该是自发的、主动的。二是积极运用知识。学生应该在多种不同环境下积极运用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外化”。三是努力实现自我反馈。根据自身行为的反馈信息,学生能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二)强调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者对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进行了区分,前者是由教师控制并主导的,而后者则更加自由。在学习环境中,学习是主动且自由的,学生不仅可以利用环境中的工具和资源完成自己的学习,也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其他学习者的协作与帮助。自由开放式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更加注重情景的构造,因为知识总是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的,且在不同情景下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是建构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造各种与现实相似的虚拟情景,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愿望,使其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和自主的学习。
(三)坚持合作学习
如果学生孤立地凭借自身的经验对某一知识进行学习,则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必然对知识的建构也是不全面的,同时也缺乏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合作学习则克服了这个缺点,它更加注重团队之间的交流,不同的学生可以在协商互助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完善知识的建构。在设计合作学习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分组,给每一个小组特定的学习内容,先在小组内部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并提出问题和总结小组结论,然后与全班分享小组成果并再次展开全班内的观点交流。[3]这样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在讨论中汲取他人的观点,完善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并激发新的领悟。同时,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只是教授者,还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亲自参与到学生对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起导向性作用。
二、《金融市场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金融市场学》是一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作为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金融市场学》有许多显著特点。
(一)内容重叠,篇幅宏大
《金融市场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很多重叠之处。例如,传统金融市场部分一般是《货币银行学》所侧重介绍的内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部分是《金融工程学》的主体内容;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证券投资、金融监管等部分则有专门的《国际金融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和《金融监管学》等课程加以对应并详细介绍。在体系方面,一本较为全面的《金融市场学》教材往往除了涵盖上面已提到的内容外,还包括风险投资与二板市场、效率市场理论、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组织和金融市场风险等内容,俨然是一部范畴众多、体系繁杂、篇幅宏大的金融学小百科全书。《金融市场学》课程的这一特点提高了教师教学时对授课内容安排的设计难度,任何一个知识点的脱节都会增加下一节内容的理解难度。
(二)注重实践,史论结合
《金融市场学》的教学目的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现实中的金融市场体系及其运作状况有较为全面、准确的了解,并在熟悉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金融市场问题的能力。讲授这种旨在将课本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学科需要教师借助良好的实践认知和和广阔的历史背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学》涉及很多历史事实与典故,在讲授《金融市场学》时,要熟悉这些内容,要善于从各种零散、破碎的历史事实与典故中找出相关理论的线索,梳理理论,总结规律。反过来,为了将这些历史讲得有骨有肉,又需要将相关理论贯穿其中,拓宽广度,挖掘深度。
(三)时效性高,开放性强
在这个日益开放和自由化的经济环境中,金融市场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尤其是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新的交易方式、工具乃至市场层出不穷。教科书的更新步伐难以跟上金融市场的发展步伐,学生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校园与书本的象牙塔中,他们终将会面对这个迅速发展的市场。一旦他们跨入金融市场,显然仅仅依靠书本上教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金融市场学》是一门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学科,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时时注意紧跟金融市场领域的最新动态和金融市场理论的最新进展,对市场趋势和热点问题进行有目的、有前瞻的筛选和加工,然后结合课本,合理地给学生传授及时、科学、新颖的知识。
三、基于构建主义的《金融市场学》教学设计
《金融市场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建构主义理论对其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之贯穿于《金融市场学》教学设计,无疑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根据构建主义原理,《金融市场学》应做好如下几点教学设计:
(一)提纲挈领,抓好入门介绍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爱因斯坦的这一说法为实现构建主义教学原则提供了一种思路——培养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金融市场学》的兴趣,教学伊始,任课教师就应紧紧抓住师生第一次见面的宝贵机会,充分利用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与对课程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理,从理论与实践双重视角,提纲挈领地做好入门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对有经验的教师而言,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可供选择的方法有很多。以己为例,为了介绍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金融市场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印象,使其能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地了解并体会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和《金融市场学》的学习意义,笔者采用了图解法,具体如图1所示。图1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简单的两部门经济模型,它对现实中市场主体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关系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简化与抽象。其中,在商品市场上,作为要素的唯一所有者,家庭部门向企业提供生产要素获得收入并凭此购买消费品;而作为唯一的生产者,企业则向家庭购买生产要素生产商品,并将其出售给家庭部门。最初,家庭与企业之间通过直接的物物交换来获得彼此的产品,这种交换不需要货币作为媒介,货币尚未出现,因而也就没有所谓的“金融市场”。但物物交换面临所谓的时间与空间的一致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人类创造了货币,用来作为交易媒介方便商品交易。随着货币的出现,货币流通产生。但货币流通还不是严格意义的现代金融,只有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庭部门有了闲余资金,即储蓄,而企业又需要借入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资金融通才成为可能并必要。于是,金融市场应运而生。金融市场是实现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桥梁,决定着社会资金的融通规模与效率,对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作为一门研究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学科,《金融市场学》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现实世界和深入了解国民经济如何运行,也有助于我们积极投身现实,成为金融市场的弄潮儿。
(二)讲练结合,突出学生自主性
经过无数人的努力与实践,《金融市场学》的教学内容现已大同小异,其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显然,这些教学内容既涉及一般知识的介绍,又涉及各种理论的应用。因此,在教学时,不能让教师唱独角戏,进行传统的灌输式讲授。相反,应根据建构主义教学原则,突出学生自主性,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多练习,实现干中学。这要求任课教师在进行《金融市场学》教学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真备课,对各章节教学内容展开全面、科学的分析,找出重点、难点和热点,授课时精讲、重点讲,甚至只讲这些内容,而对其他内容则需泛讲或略讲;二是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课前将教材中容易理解的章节布置给学生自学,课后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三是介绍一些与课程密切相关的网络资源和专业报刊杂志,引导学生多浏览这些网站,多看财经报纸杂志,并鼓励其在课堂上多利用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展开讨论;四是针对教学内容,开列参考教材书目单,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类教材,采众家之长,加宽、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利用案例,强化合作学习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一种通过使用比较能反映教材内容的实例,让学生展开分析讨论,使其从特殊的实例中归纳出一般原理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对具体情境下事件的研究使学生活用课本知识。[4]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案例让学生展开讨论能使书本上枯燥的理论形象化、生活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案例教学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高度契合。因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所关注的不再局限于学生对课本中基础理论的掌握,而是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从台前走到幕后,给予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引入小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具体案例进行研究和探讨,小组成果可以通过ppt和演讲等形式予以展示,然后全体再就小组结论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这种群体间的观点和思想交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形成一套适合其自身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金融市场学》案例的选择方面,可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一种是在讲解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时,可以使用一些说明式案例来辅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规避功能时,可以通过举一个套期保值的实例让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加以形象化理解。另一种是在讲解应用性较强的基础知识时,可采用讨论性的案例教学模式,例如在讲解股票市场的发行和流通时,可以让学生就目前国际上不同的股票发行制度展开讨论和研究。
(四)借助网络,突破书本局限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
篇8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而私法自治是金融市场维持正常秩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商法治理的依据,这使得金融法制烙有商事规范的私法性质美国金融法制所强调的商事规范私法性使得美国金融市场频繁创新产品,并将风险转移到全球金融市场,因而美国金融法制过分强调商事规范私法性是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因此,现代金融法制中有关金融市场的进入(商主体)金融产品的开发(商客体)金融市场的交易(商行为)的商事规范理应强化其公法性,即强化其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原则的经济法性质。
关键词:
金融危机;背景;金融商事;规范
金融危机对于世界的影响较大,对于一个国家及社会影响更大,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至今都没有完全消除。自金融危机带来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回顾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及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甚至其他的较小影响的金融危机的主要发生根源是,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尤其是在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相关的企业和个人均需要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各种交易和各种性质的金融投资行为金融产品的交易及产品失常的开发均基于私法自治决定的,因此市场风险传染和积聚导致全球反复发生金融危机甚至爆发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
一、金融主体经济内涵及忖量
商主体是依据法律规定参加商业事物时建立同法律关系,可以以个人的名义,也可以以集体名义参加,但在参加商事的同时也享有应尽的义务和权益,也同样承担在商事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商法中的主体概念规定相对狭隘,指的是商事中的实施商业行为人,没有包括商事活动中的生产者和终端消费者。在进行商事活动中可以是经营个人、合伙人、商法人的情况,除了形式不同但性质是相同的,均为法律意义上的承担法律责任、负责法律义务的主体,但主体的拟定均需要国家及相关部门的认定和授权,因此从商事主体规范的性质上分析,不论形式商主体的商事规范的本质具有私法性质,仅仅符合商事主体的法律要求会被授权和准予注册,在金融领域中因经济社会的深度不用、范围广泛,实施商事的主体和进入金融的形式也不同,因此在金融市场中的商主体也不能完全依据其他领域商事主体的规范进行要求,应加强金融市场商主体的公法性。
二、金融商客体的经济法研究
在金融的发展中传统上主要以发展商业交易为主,主要形式是以货币兑换的形式为主,在金融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金融产品,主要为证券、货币、基金、期货、保险等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因此金融市场的客体商事规范就是指在金融产品的发展中应符合金融产品市场的准入标准[1]。在市场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下,依据商事规范的基本含义,是指各种形式的金融产品开发,在法律没有禁止和明确规定下,金融市场的自主开发和衍生相对来讲较为多样的金融产品来满足于社会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从这个方面进行分析相关的金融产品中对于新产品的开发实质具有一定的私法自治性质,不需要国家金融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所以在商事产品的发展中大部分产品均由商人自治,但伴随各种金融产品走入社会同时不断的发展情况下,则需要满足于国家金融法律的规范,需要符合相关法律规范的标准,因此在市场客体的发展中遵循的法律规范则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规范性,同时设计经济法和商法两个方面,一个是商法属于私法自治的范围,一个是经济法属于公法干预的范围,因此所有金融产品不论主体或是客体产品实际意义上均应符合商事规范标准,同时进出现在产品开发的范围,不属于非市场准入的范围,市场准入应为经济法规范领域,在经济发保护的范围内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发展及市场准入是同步进行的,其具有的同步性应符合商事规范,同时也符合市场经济法[2]。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土地政策,效益可观、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坚持优质客户优先的总体原则。即在行业组合风险控制中优先满足优质客户授信需求。目前,行业政策的重点仍需积极关注国家必须掌握和控制的两大领域:一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领域,包括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六大行业;二是国家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包括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行业。上述基础性和支柱性行业中的优质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都可作为各家银行积极开展信贷金融和金融创新业务发展的重点对象。
三、金融商行为的经济法完善措施
市场的交易属于典型的商业行为,国家在交易行为的定义中,明确交易行为为法律规范的典型商事规范,规范中明确公平观念、自由交易观念,明确市场主体中基于私法自治从事交易行为,并为交易行为而确定交易市场和创新交易方式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是一种服务性商行为,是指为了融通资金并提供交易安全保障而进行的商事交易行为,属于第五种商行为。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同其他交易有所区别,因提供金融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商业行为,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是商业行为中最为重要的因素[3]。
(1)在金融商业主体中,相关主体的商事规范一般指的是商业法律意义上的商事规范,因相关主体间具有从事自由交易、自治能力。比如在银行的日常工作中,银行间的拆借就属于自由交易的行为范围,但在金融商业主体同普通的金融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进行证券交易时,这种自由交易的形式是不被商业法规范所准许的,因在交易中金融商业主体存在一定的优越性,在自由交易的过程中会将商业风险转移到普通的金融投资者身上,因此在证券市场的交易中商事规范应符合经济法的相关规定,同时贯穿于整个交易过程,交易中还应遵从政府干预。
(2)金融主体同非金融主体的交易中,其间的交易行为不能完全遵循商事规范,因在此交易过程中,金融主体处于强势地位,非金融主体处于接受安排位置,因此在交易过程中导致非金融主体进行经济发展的主动性降低,从而导致金融主体受到影响;但在非金融主体处在优势地位情况下,金融商主体会发生恶性竞争情况,从而导致金融风险发生,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应注意上述情况的发生发展,一旦具有可预见性及时给予适时的干预[4]。
(3)在非金融商主体间的交易中,在完全自由形式的交易中,非金融主体均可以自由交易手中的金融产品,交易的数量和价格可依据双方协商进行确定,在不完全自由交易的过程中,政府的干预介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比如在我国金融市场交易不完善的形势下,出现了较多的黑钱庄、高利贷等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但地下钱庄和高利贷的交易属于自由交易的范围,符合私法自治的范围和标准,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这种形式金融交易形式,是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具有一定必然性,因此我国运用了政府干预和介入的方法进行管理,帮助和促进金融市场的完善,所以即使在金融市场的交易中第三类交易的行为,尚不完全属于商法意义上的范畴[5]。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交易市场及交易形式,还需要国家的公法干预和管理,依据交易市场的情况形成原理,大部分市场交易完全依据私法自治衍生的,由商品的交易就会形成市场,金融市场的产品发展和开发不能完全自由化、私性化,因此在准予金融产品的开发中,还应对产品进入市场后可预见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整理和分析,及时给予干预和管理。同时相关的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形成因符合于国境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由市场格局决定,同时不能放任金融市场设立完全自由,如果自由设立金融市场则会导致金融市场产品各式各样,引起金融市场的规范性受到破坏,使金融市场不能得到完善,因此我国目前在完善金融市场的同时,在考虑设立各类期货市场,我国还处于一个经济发展中的国家,大部分的金融市场还需要国家的帮助和管理,因此在金融市场的设立和发展中,国家的干预和管理对于金融市场的完善至关重要[6]。
四、结语
在金融市场的商主体、客体和行为中,在金融这一领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处于发展中经济的我国金融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稳定发展,同时不能够过分的要求我国金融市场中商事规范中私法性是不合理的,反之,对于我国金融中商事规范应更加具有广泛性和具有特色性,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同时这种思想也不是完全的排斥商事规范中的私法性质,主要在对私法性质中的研讨要考虑到帮助和促进我国经济金融的稳步发展这一重要因素,同时在商事发展中应重视国家干预,同时应在完全市场化背景下进行商法私法性质和金融法的论证和研究,对帮助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性。
作者:孙西汀 单位: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邱润根.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商事规范的经济法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0,09:199-202.
[2]左海聪.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评论,2001,03:3-18.
[3]顾华详.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我国法律措施的完善[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01:40-58.
[4]顾华详.论国际金融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警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3:97-107.
篇9
通过文章的分析,得出可以通过设计农业碳类金融产品(包括森林碳交易品和发行农业碳债券)、侧重绿色信贷的碳金融、以及探索农村碳衍生品等方式,将碳金融以及农村金融交互起来进行研究。并且得出碳金融与农村金融在中国确实存在交互研究的必要性的结论,碳金融可以帮助农村金融进一步创新化,而农村金融也可以帮助碳金融进一步本土化。
一、绪论
《京都协议》签订了三方机制,这促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了节能减排的项目,继而形成了“京都碳市场”。在碳交易市场逐渐发展壮大的情况下,环境问题和金融问题被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金融市场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碳金融市场。
在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后,中国的碳金融市场已经逐步发展成熟,目前的交易体系包括碳交易平台、交易产品和机制,交易平台等。中国的碳金融市场主要以CDM项目为主,该市场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建立了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和上海环境交易所等。就目前的中国碳交易相关项目的数量而言,已经逐步成为了世界领先的国家,遥遥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资源碳交易买房则主要以国外的企业为主。中国的农村金融发展则比较曲折。在1978年到1993年期间,中国的农村金融仍处于复苏阶段,进入1994年后开始了初次的增量式改革,1997年则开始进入存量式改革,这个阶段的发展一直延续到2006年末。存量式的改革主要在进行农村合作社和基金会的整顿清理。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中国开始对金融风险进行高度注意,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金融风险较大,故而成为了金融监管机构的重点监察对象,1997年开始对农村信用社的全面整顿正式开始,在政策趋紧的前提下,农村信用社的自身矛盾和外界矛盾全面显现,各地都开始废除这种金融合作社的形式。
中国的农村金融在实际的发展中确实也存在着上述的种种问题,自然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成为了金融范畴讨论的热点问题。由碳金融市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综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况,是否能够存在一种两者间的相互联系,利用某些金融工具将其联系起来,同时解决这两个市场存在的问题呢?这就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同时也是可能的创新点。利用两个市场的交互性关系,通过金融产品的联系,同时解决这两个金融市场在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挑战,这是十分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的。
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主要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接着集中分析碳金融市场的现状。最后,利用两个市场在进一步发展需求方面的互补性,通过设计金融产品的方式将两个市场联系在一起,期望能够从双方面来解决各自存在的问题。本文最后一个部分将针对前几个部分的分析做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情况
通过导论中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基本分析可知,我国的农村金融存在其发展问题,无论是从其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或是从其现在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分析,都能够得出其发展确实面临着挑战,而我国农村的具体发展情况则将在本章中进行详细叙述。
(一)农村金融市场特点
首先,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需求不足的问题。在中国农村中,中等收入的农户占有其人口的大多数,而中等收入或者一般的农户的信贷需求下降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一些学者的调查研究数据中可以发现,家庭收入与农户的借贷需求和借款获得率都是成U型关系,即农户的借款需求和借款过的率都是随着收入的增加先下降后增加,中等收入农户的信贷需求则比较低。
其次是农村金融浅话问题。中国农村金融正陷入了低水平的供不应求的非均衡状态。这个状态又被称为与“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ing)相反的“金融浅化”(Financial Shallowing)。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数据计算1998—2009年中国中村金融的深化程度,以农村金融市场贷款余额占农村GDP的比重来进行衡量。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贷款余额定义为农业贷款余额与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之和,农村GDP则是以当年农村GDP占全国的比重乘以当年全国GDP来计算。经过计算,得到了历年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从1998年至2009年间,虽然经历了许多起伏,但是中国的农村金融的深化程度总体仍然在不停的下降,1998年上有24.10%的水平,而到了2008年则已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18.10%,呈现出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不断浅化的特点。
(二)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的挑战
首先,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畸形制度。中国的农业银行仍然以利益为主要目标,中国农业银行属于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与其他商业银行相同,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农村金融的产权问题使得中国农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这成本过高的问题,从而使得效益低下。这种先天性的劣势使得其无法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金融环境下生存,其业务的开展也是难上加难。农村的商业银行对国家的政策扶持比较依赖,在农村金融环境下,其业务只能针对农产品的采购和储备等单一发展,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2005年开始,我国为了使资金能够流向农村商业银行等的发展不全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了村镇银行和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等机构帮助其金融系统的发展,但由于先天条件不足,这些机构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
其次是农村的金融和制度环境都收到严重制约。制度的建设是一个金融市场发展完善的必备条件,但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并不足以支撑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环境仍然保持在改革初期的基本结构,而这种结构并不能够适应时代的新发展,这都使得农村的金融环境和金融体系得不到正确的发展。一方面,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但与之相对的是农村的金融市场受到了约束和管制,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迟迟得不到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各地农产品均存在各种程度的滞销现象。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中正规机构太少,并不能满足农村金融的发展需求,而其制度安排也与国家的扶持政策不尽相符,而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则会在政策上受到约束。
最后是农村金融市场缺创新性。在上一个小节中我们提到,农村金融的需求量不足,而造成其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村人口中中等收入的农户占多,而他们对外在的资本扩大的需求是十分有限的。而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则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气氛国语沉闷。我们都知道,衡量一个金融市场的完善度和功能如何,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就在于这个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如何,而农村金融市场所面临的其中一个挑战之一则在于其交易气氛沉闷,交易活跃度远远不够。进而,直接造成的最严重的结果就是,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最基本的创新力。
三、中国碳金融发展情况
第二章详细叙述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种种挑战,并且得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已经亟待进一步创新化这个结论。而在本章中,则将详细地对碳金融的背景以及发展现状进行叙述。
(一)碳金融的发展背景
在过去,许多国家应对环境问题的方法都是强制和命令形式的,这使得人们总是被动的接受而没有发挥其主动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碳金融市场应运而生,它利用了金融体系机制来解决能源环境问题,不但将经济问题与能源问题很好的结合了起来,更是将市场机制发挥得恰到好处。为了更有效地降低减排成本,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欧盟提出建立统一的欧洲碳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碳排放交易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碳金融也有助于我国实体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有利于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建立碳金融体系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想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碳交易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将围绕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而产生新的冲突与博弈。因为碳排放早已成为一种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质检进行责任转移的资产。
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谈金融产生发展的现实基础。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历史证明仅有清洁生产机制(CDM)不能满足环境抱回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还需发展和建立更广泛的碳财税体系和碳金融体系。碳财税体系,摆阔有关降低碳排放的财政支持政策和包括碳税在内的能源税的设计与征收;碳金融体系主要包括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排放权交易、碳期权期货等围绕碳排放权的衍生金融产品。理论界一直对这两种政策工具体系的优劣存在争论。这两种政策工具体系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协调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国内碳金融发展状况
2012年,我国在联合国EB组织注册的CDM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总量预计为15~20亿吨,以最近7美元/吨的市场平均价格来计算,如果不考虑价格的波动并假设这些减排指标在碳市场上直接出售给最终买家,那么这些CDM项目将为我国带来105~140亿美元的收入。中国提供了巨量初级廉价CER供发达国家、金融中介和投机机构不断倒买倒卖获取高额收益,自身却处在市场和价值链的低端。由于中国缺乏定价权,在期货交易中经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风险被严重低估,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一直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这使得我国碳交易市场陷入难以突破的困境。
我国碳排放量巨大,为碳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也被看作是最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但目前我国CDM项目建设刚刚起步,金融业介入不深,碳资本利用效率不高,不仅缺乏完善的碳交易制度、交易法规以及碳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服务的支出。我国本来应该是国际碳市场具有影响力的主要参与者,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碳交易议价能力弱,没有定价权,我国仍处于全球碳金融交易链的低端。
四、我国碳金融与农村金融的交互性
由前两章的分析可知,我国农村金融亟待创新化而碳金融则亟待本土化,而碳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以及农村金融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金融市场,是否能够从这两大金融市场本身的特点以及其各自发展的需求入手分析,通过交互研究的方式得到解决其分别面临的挑战,如果可以,又要通过何种方式将其交互在一起,则是本章的研究重点。
(一)碳金融与农村金融交互的必要性
由第二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及其滞后,存在金融需求不足,制度发展畸形,缺乏创新性等特点。主要问题应该归结于授信不足。而第三章,我们集中介绍了碳金融市场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我们知道,全球碳金融的发展基本集中在碳排放权的交易上,由于中国在2012年之前实行的并不是强制性的排放要求,而发达国家通常被分配到的碳排放量相较其工业需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中国通常充当的是谈排放权的卖方,从而使得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可以被引进中国。
由此不难想到,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碳减排的问题,莫过于真正的减少其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键应该在于森林抵扣问题。从碳交易的第三中方式来看,碳排放权买卖和集团调剂只是权宜之计,无法实现总排放量的减少,碳排放权的卖家通常为发展中国家,交易可以使得发展中国家得到一定的通融资金,而作为碳排放权买家的发达国家则可以在彼此之间相互调剂碳排放权,但最终排入到大气中的碳总量实际上并未减少。森林抵扣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总量的根本,是通过增加森林的总覆盖量,吸收人类活动产生的过多的二氧化碳,实现新的平衡。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其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以及人均森林蓄积均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差距明显。当森林覆盖率提高时,资金的配置效率也会随之提高,这种配置效率的问题应该属于农村金融范畴,因为其载体是农业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上一段的分析中,森林的覆盖率问题同时也可以属于碳金融的范畴,因为森林的覆盖率增加,也是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碳金融的发展,并且森林覆盖率作为碳资源的构成,也是碳金融的授信对象。故而,在此二者之间建立链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碳金融与农村金融建立互动机制的途径
在农村金融中引入碳金融的概念,通过碳交易吸引国外的资金注入,从而创新农村的资金授信形式和业务类。
1.设计农业碳类的金融产品。自《京都协议》生效以来,森林类的固碳项目和碳信用贸易都增加较快,可见,森林碳市场的投资已经逐步发展成碳金融的本源业务。2005年,我国先后与荷兰、巴西、阿根廷和厄瓜多尔等过签署了CD/VI协议,从这几个国家先后购进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额度,严格遵守着《京都协议》的承诺。同时,我国也同步跟进发展碳汇林业,通过各种项目推进林业的相关发展。在我国农村投融资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农业碳债券的发型有利于减缓该现象并且能够进一步创新农村的金融形势。在历史上,欧美资本市场和巴西等后发展国家的农业债券大部分是由政府和农村企业进行发行的,其要求是投资方必须为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主要可以通过节水和节能等方面体现。一般的农业债券发展期限较长,通常在15年到30年之间,在最初的阶段,主要选择了柜台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在交易主体和产品逐年增加的前提下,已经逐步过渡到场内交易。
2.探索农村碳衍生品。我国的农村碳减排资源潜力非常巨大,这源于我国的丰富碳储量,因而设计相关的碳金融衍生品也是实现我国农村碳金融市场的手段之一,这种设计的前提是符合投融资双方的利益。但我国仍然缺乏碳交易的成熟交易平台,相关制度也并未出台,这都使得我国的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和推行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无法否认,在我国这种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前提下,着重发农村碳衍生品是可实现的金融创新手段之一。
3.侧重绿色信贷的碳金融。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使得我国国民得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但经济的快速发展通常都伴随着环境的污染和食品的安全问题。因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发展主题,也是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因此我国的碳金融发展应当注重国内的经济发展环境,除了考虑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之外,更多的是需要从国际市场中吸取技术经验,融合潜在的环境成本。从我国的产业链来看,银行体系对比其他信贷机构而言,发展相对完善,因此银行应当成为主体,发展以我国国情为基础的绿色信贷。结合环保和持续生产的理念,设计出不同期限结构的农村绿色金融信贷产品,为农户、农村企业和农村的基础建设努力。
五、结论与启示
前四章已经具体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碳金融的发展具体状况,同时也探究了其进行交互研究的必要性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交互研究。本章将在总结前四章内容的基础之上得出结论以及相应的启示。
本文通过分别分析农村金融市场与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集中分析了这两大市场在中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分析其共同点得到其交互性的必要性,并且得出如何通过金融手段,包括金融产品的设计,侧重绿色信贷等,来将碳金融更好的本土化,解决碳金融在中国发展缓慢并且严重滞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问题,同时也能更好的创新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为农村企业开辟新的资金渠道,解决其授信不足的问题。
针对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首先,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所有金融体系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而纵观我过碳金融的发展,其相关的金融法规仍然较少,其表现在没有明确界定参与主体的权利和相关义务,从而严重影响了该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而农村金融制度的更是使得农村金融组织结构模糊不清,此种情况之下,由政府引导的制度变迁更能够解决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尽快解决制度中存在的不合理部分,明确经济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帮助解决碳金融和农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问题。
其次,加强宣传推广力度。由于碳金融在中国还属于新兴的金融市场,低碳这个概念也并不普及,而作为以低碳减排为最终目的的金融工具,这个市场还并为能扎根于中国。同时,农村金融作为相对于其他金融市场而言相对滞后的市场,其宣传力度更是远远落后与其他金融市场,因此欲达到两个市场的交互性,使得更多的人关注并且投入到由这种交互性开发出的金融工具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并且愿意进入到这个市场之中,其中首要需要做的就是加大相关的宣传力度,迅速培养出在碳金融。农村金融以及其交互性的金融产品的设计上相关的技术型和咨询型人才。同时也应当加大对中介咨询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
最后,建立完善的碳金融、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我国目前建立了背景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但是纵观整个碳金融体系,其不论主体参与或是交易方式都仍然并不完善。农村金融自从改革之后,大部分金融机构撤出农村,并且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也十分堵塞,这时,建立起完善的金融市场机制,使得市场参与者的层级结构,市场中的资金流动以及融资渠道获得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在发展碳金融以及农村金融时应当特别注意体系的完善。
篇10
与历史上的若干次事件一样,2008年次贷危机也是由于金融市场价格变化引发的。金融市场价格变化越来越成为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直接根源。次贷危机在“思想市场”的反应是:诺贝尔经济学奖陆续“应急”颁给经济调控与治理领域。随着事态趋向平稳,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终于“得空”回头审视金融市场价格问题了。这个问题可以分解为三方面:一是金融市场价格总是合理吗?二是金融市场风险可以预测吗?三是金融市场波动需要调节吗?以下结合其中两位得主尤金?法马与罗伯特?J?希勒的理论分别阐述。
一、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有效性与合理性
(一)法马的有效市场理论
法马秉持“有效市场”理论,它有三个相互联系的观点:金融市场存在的价格是有效的也是合理的,无需政策干预。
1、存在即有效。法马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半强式与强式三种。其中弱式有效市场假说争议较少。所以,有效市场理论一般指半强式或强式。强式有效市场假说声称,股票价格反映了交易者持有的所有信息,无论是公开的还是内部信息。
2、有效即合理。有效市场理论更重要的观点是,市场产生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这一观点常常被推广至一切市场。例如,假设一家公司正在考虑一项利润很高但有损环境的投资。股票市场将根据利润来估算公司价值,而后将资金投入该项目,尽管其社会价值可能低于另一项更环保的项目。但是有效市场假说的倡导者会说,只要使相关市场制定合理的价格,例如对污染征税,金融市场的定价就仍然称得上是“合理的”。
3、一切归于市场。有效市场假说信任市场,不相信政策调控。由于认为价格是有效的、合理的,有效市场假说的支持者认为,即使价格上涨之后跟随了“事后清算”,也应当看作“创造性毁灭”,是必要的,参与者自负其责。于是,有效市场假说一方面极为推崇私有化,认为尽管公共投资决策可以履行良好的评估程序如成本收益法来改进,但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直接交给私人部门;另一方面,则否定调控的必要性,因为政策制定者不会比消息灵通的金融市场做得更好。举例来说,他们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无需担忧,因为那是“自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成年人”之间大量交易的总和。
(二)希勒的行为金融理论
希勒提出了与有效市场理论看起来针锋相对的行为金融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效市场理论实证上存在无效,理念上不尽合理。该理论也强调对非理性繁荣的及时调控。
1、实证上否定。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有效市场假说假定每个人在金融市场的赚钱能力一样,只是取决于运气。但存在很多相反证据。例如,有研究利用台湾证券交易所所有交易者连续5年日交易数据发现,确实有一些人能持续成功地交易。有效市场假说还假定价格最终由有经验的投资者来决定,所以才是有效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价格也可能是“狂热者”决定的。
2、理念上反思。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有效市场假说拔高了人类的实际行为。它所谓的“人”就像一本魔幻主义小说的主人公“烟人”。这个完全由烟雾构成、实际上什么都不是的家伙,依靠集体想象成为一个权威人士。除非人们转变观念,认识到“烟人”并非真实存在,否则他一直在人脑海。这一故事在金融市场上非常有现实性――毫无根据的信念体系和虚幻的暗示都可能引发非理性繁荣。
真实的个体绝非标准理论假设的那种可靠计算机器。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尔曼关于人类行为的长期实验表明:人们在处理可能性或概率判断上特别倾向于看重某种低概率事件,比如赢彩票的机会。凯恩斯在《通论》书中则写到,那些由人的本质特征所引起的市场不稳定性总是存在。在我们所进行的积极经济活动中,大部分取决于乐观主义精神,而不是理性计算。也许大部分决策是花费了大量时间作出的,但它们往往是浮躁情绪的结果。
群体之间由于相互影响,更容易出现很多非理性现象。希勒在《非理性繁荣》书中指出,一项关于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察是:那些定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人,想法往往很相似。同样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其影响无处不在。心理学的实验表明,社会压力对个人判断的影响十分强烈。例如,没有什么比看着邻居买股票发财更让自己冲动。
3、政策上跟进。研究金融危机史的金德尔伯格做过希勒的老师。所以希勒对金融市场容易出现的非理性繁荣提出了很多积极主动的政策建议:包括确定道德规范和职业标准,鼓励建设性的交易,保证交易公平,减少怨恨,帮助公众对冲风险,实现投资多元化,运用温和货币政策抑制投资泡沫,重视舆论引导等。
二、金融市场的失衡风险与预测
(一)关键不在于是否理性,而在于是否失衡
一些观点认为有效市场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势同水火,法马与希勒共同得奖是评奖委员会“骑墙”。然而它们并非截然对立,主要差异是“度”的问题。有效市场理论不无正面意义,它指出: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依赖能力与对人性了解而在金融市场上赚钱,只是极少数人做到的事情,绝大多数人只能跟随市场,被动投资;或者凭运气用“猴子扔飞镖”办法来选股。这些都很有现实意义,现实中依靠内部信息和运气才是很多人在金融市场制胜的法宝。
在这个意义上,行为金融理论强调非理性,容易在理性的概念上纠缠不清。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关键问题不在于是否理性,而是事前理性可能带来事后的非预期事态或不合意结果。非理性繁荣可能是最初理性决策的结果,因为出现了“合成谬误”。所以重要的是,“一致预期”形成与否,以及这种“一致预期”是否导致金融失衡。
(二)两种理论下都会出现金融市场失衡
对信赖有效市场假说的人来说,一个常见的潜意识误区是,如果市场有效,价格合理,那么市场不会失衡;即使失衡也会自我修复,而且也应该依赖自我修复。然而,一方面,真实市场不像有效市场假说,而是遵循行为金融模式,重要特征就是容易失衡;另一方面,即使是在有效市场假说下,金融市场同样存在过度失衡风险。这有点像高速公路上奔跑的汽车,按理说每辆车的驾驶都是理性的,但这仍然避免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上述比喻说的还只是个体问题,宏观层面的非效率和失衡更加容易出现。如保罗?萨缪尔森认为,即使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表明金融市场是微观有效的,但是泡沫和泡沫破灭的历史反复说明,它们是“宏观无效的”。所以,有效市场假说虽然对个别股票有较好作用,但对总体市场而言并非如此。
(三)失衡是相对容易观察和预测的
既然金融市场容易失衡,那么能够预测失衡吗?有效市场理论由于认为失衡的结果是一种清算,所以不强调预测。但预测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希勒在这方面“成绩”良好。2000年,他出版了《非理性繁荣》第一版,书中把美国股市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繁荣景象定性为一种“非理性繁荣”。不知道是因为出版时机够好,还是因为投资人的心理就像书中写的那样容易“非理性”地被一些思想左右,该书出版不久美国股市就在短短几周内下跌20%至30%。2005年末,希勒又出版了《非理性繁荣》第二版,再次“巧合”的是,随后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出现端倪,2007年3月开始爆发,希勒又一次成为预言者。
三、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是否需要调节及如何调节
(一)是否需要调节:一个研究案例的启示
很多文章曾经对股票市场下跌的经济影响进行计量分析和案例研究。一个普遍结论是它们对经济影响不像想象中那么大,所以中央银行只应“关注”资产价格。事实上,所谓关注主要看是否影响物价,以及事后救助。美联储官员米什金做过类似研究,之前也是这种观点。但现在看来,一是忽略了资产价格型通胀,二是事后救助成本太大。米什金后来进一步深入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股票市场方才发现:当时日本股票市场崩溃之所以与一些股票市场不同,导致十年经济停滞,其中信贷介入是关键。这种“信贷驱动型”资产价格上涨影响巨大。做出这项研究之后,他完全修正了之前的看法。所以结论是:不是是否需要调节,而是如何调节失衡。
(二)如何调节:针对“流动性约束”
经济金融运行是一种货币循环,如果货币循环能够继续,必然存在源源不断产生流动性的过程,否则随着流动性枯竭,货币循环游戏就会终止。在虚实经济并存的当今经济金融世界,货币循环与金融市场变化无时无刻不搅在一起。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变动影响着金融体系对社会流动性供给的数量和条件。资产价格流动性决定的融资流动性、市场流动性,与中央银行、传统银行、影子银行创造的货币流动性相互纠缠,既会因为资产价格上涨而大大缓解“流动性约束”,又会因为资产价格下跌而突然导致流动性坍塌。所以为了防止失衡风险累积,应该对杠杆率、金融体系价格变化中的“流动性约束”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