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不齐造句范文
时间:2023-04-11 05:46: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参差不齐造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张开拼音:[zhāng kāi]。
2、[释义]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3、张开的近义词:开展、睁开、伸开、展开、打开、分开。
4、造句:1.火红的叶片像一只只张开的小手掌,如同无形的巧手裁剪而成的艺术品。2.那只天鹅张开美丽的翅膀飞向蓝天。3.我矗立船首,张开双臂,体会一下乘风破浪的感觉。4.夜深人静,我张开眼睛,看到了月亮澄净的银白色圆脸。5.他张开嘴时,参差不齐的黄牙露了出来。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因为:一、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在学习能力、智力、个性等方面是参差不齐的。目标教学理论认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规定的目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起点、教学内容是统一的,重要的是,教学时间是统一的。这样,对某些学生来说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达到目标。因此,让程度、能力、学习速度参差不齐的学生在同一时间达到同一目标是不现实的。
孔子说,“因材施教。”其“材”不一,其“教”也不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不同,所以为所有的学生制定同一个目标,势必会使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差等生吃不了。
在英语教学中,教学项目一般分为语音、词汇、交际用语以及对课文的要求。教学目标一般为熟练、理解、四会要求等。如在人教版初中二年级课本第86课中,教学目标为熟练应用词组和交际用语6个,理解、熟悉课文。这些教学目标应在一课时内完成。而英语的特点是熟练和记忆,其过程都需要时间,因此,在45分钟内按此目标来规定学生,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充分利用一课时是可以达到的,对学习能力差些的学生来说,即使完全利用一课时,要完成所有这些目标也相当困难。在达标过程中这些学生往往会因要顾及的东西太多而最终无一能够达标。一旦这些学生忙碌一节课之后无所收获,将会使他们丧失信心,长此以往,将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彻底放弃。
相反,在第89课中,教学目标为四会生词3个,三会生词2个,熟练掌握句型1个。这个目标对能力差的学生而言一课时基本可以达到,而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一课时就很富余了。长此以往,将产生轻慢心理,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发掘学生的潜力,失去培优作用。
综上所述,我认为,为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并学有所得,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不同的目标。我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为依据,将全班分为强、中、弱三组,在课堂上明确告诉三组学生他们应该达到的目标。
如上述第86课,我要求强组学生完全达到所有目标,中组学生熟悉课文、四会生词6个,弱组学生只要求三会所有生词,理解课文大意。这些不同的目标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用一课时都可以达到,时间既不局促,也不很宽裕。这样,不同的学生可以明确自已能够达到的目标,不会产生畏难心理,并且会因教师的理解和信任而产生学习动力。第89课,我为强组学生制定的目标不仅是生词和句型,还要求他们能够自已造句,做出类似的句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有所得,努力之后有所收获。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时不妨按学生的能力适当提高或降低,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耕耘收获的快乐,从而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
篇3
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年轻时,曾做过管仓库、管牛羊的小官。五十多岁才当了鲁国的司寇(宰相)。但不久,因为政治见解不合,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带着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但他的政治主张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了壁,到陈、蔡小国更不必说。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六十多岁又回到了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倡“爱人”,一方面要统治者相亲相爱,加强内部团结”,另一方面也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剥削压迫民众。孔子还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这“礼”就是周朝制定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级的典章制度。他的思想,自汉以后,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孔子的学生相传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比如子路、冉有、子贡、颜渊、子游、子夏、曾参等。孔子的学生多数出身贫贱,年龄参差不齐,有的与孔子几乎同年,有的与他相差三、四十岁,还有父子二人(如曾点与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做孔子的学生,学费低廉,只须十条肉干。孔子向贫贱的下层传播文化,并且教育学生“每事问”,勤思考,温故知新;他提倡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诱导启发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今天还值得学生和参考。
篇4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学以致用。“用”是目的,“学”是途径。叶圣陶认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教材只起一种辅助和引导作用,而学生才应是主体。这就是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阅读和写作的技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其主体意识,我在备课时,尤其是在讲读课上尝试了两种教学思路:一是读写一体化;二是鼓励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读写一体化,以读促写,以写反映阅读应用的实效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改变传统的授课思路和方法,将重心由“教”转向“学”,再由“学”转向“用”。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首先设计“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而不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是一种能力,而“写什么”是一种知识而已。再进一步说,如果知道了这篇文章怎么写的,理所当然也就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了。接下来设计第二个问题:“如果用同样的主题,用同样的素材,让同学们来写,你会怎么写?”这实际上就是训练学生重组材料的能力,即用新的结构来写这篇文章,并通过比较来引导和激发学生探索原作的奥妙所在,认识到原作在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等方面的功力所在。从而在比照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达到仿效应用的目的。比如在《荔枝蜜》一文的讲解中可提出:“把十六段放到开头可以吗?为什么?”学生在提示的情况下,很快说出了本文写作手法是欲扬先抑,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这种写作手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我还特别注重仿写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对课文问题思考的角度、理解程度也就有很大差异。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从基础的造句、句式写话、句式仿写来练习写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经实践检验,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问题的设计上也要讲求丰富多彩。比如用一个词造句不少于多少字;用几个词写一段话表达什么意思。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写”的能力,词音词义的理解也就自然解决了。在句式写话中主要是应用仿写。比如在《荔枝蜜》一课中设计句式仿写:仿照“蜜蜂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一句设计了,“……对……无所求,给……的却是极……”句式,学生思路活跃,所写的内容贴切,而且多样。然后,我又设计了将“蜜蜂”换成其它劳动人民,仿写“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一句,学生们思维开阔,用语准确,有的还富含哲理。接下来又设计了将“农民”换为“教师”改写第十八段,效果也非常好。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思路,确实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确实激发了学生敏捷的思维。我还以课文为例子,布置仿写课文练习。比如在讲解《猫》一文时,要求学生仿效该文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写另一种动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的质疑能力
篇5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初发育、学习模式初养成的阶段,课堂伊始,注意力往往还不够集中,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将他们的注意力迅速引导到所学内容上来,精心设计导语就是一个好的法方。
一则好的导语具有简洁、明了、有趣,紧扣课文内容等特点,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中来,并产生求知的欲望,跟上教师授课的步伐。导入的方法有开门见山法、音像设境法、参与体验法、课题切入法、设疑激趣法等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别开生面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每一堂语文课都获得不同的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文《再塑生命》的导入,笔者是这样操作的:首先要求全班同学用双手捂住耳朵并闭上双眼,感受一下无声无色的世界,然后请两位同学用棉花塞耳,黑布蒙眼,走到讲台前面来,(其他同学保护他们不被桌角撞到),接着请这两位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谈耳目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动情地说出导语:
一个小女孩,她一岁半时因病眼睛瞎了,耳朵聋了,从此她一生只能生活在一个黑暗和无声的世界里,陷入无限的痛苦之中。
但她的一生又好像注定充满了奇迹:
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顺利毕业;
她成立了美国盲人基金会民间组织;
她先后完成了14部著作,其中《老师》、《走出黑暗》、《乐观》等著作世界闻名;
联合国曾发起了关于她的世界运动;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她。
……
同学们,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为什么能够创造如此多的奇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再塑生命》这篇文章。
笔者设计的这个导语包括体验激趣与设疑激趣,目的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海伦的艰难,引发同学们的同情与共鸣,他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课堂中来。最后重点介绍了她所创造的辉煌的成就,这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层次诱趣——因材施教,体验收获乐趣
由于遗传、生活、环境、主观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知识能力水平有很大的差别,参差不齐,即使在能力方面差不多,在个性特点上也往往有鲜明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在目标设置、课堂提问、问题的探究、作业布置等环节上,都要体现不同的水平层次。通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发挥他们的长处,克服他们的缺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使他们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以成就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布置词语的识记巩固方面,笔者一般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课后所要求掌握的词语有15个。笔者设计了四种层次的作业:
第一个层次:全部掌握这15个词语的音形义,这一个层次是字词的简单积累巩固。
第二个层次,选用这15个中的6-10个词语造句,这一层次其实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对字词的复习和具体运用。这个层次要求学生掌握造句的基本方法和学会修改病句的方法,还要掌握语法、语序等基础知识。
第三个层次,选用这15个词语中10个左右的词语连成一个片断,字数300-400字。这一层次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如短语的结构、单句和复句、修辞方法、文体知识、文学知识、标点符号、句型、段落过渡等,能写出韵味,写出个性,写出真情实感。
第四个层次,模拟情境对话,学生两人一组通过抽签对所抽到的词语模拟一定的情境进行3-5分钟的对话,其他学生认真听,然后对说话者进行评价。这个层次要求学生根据目的、对象、场合、话题选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能达到简明、连贯、得体的效果。
这样的四个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协调发展,特别是培养了学生的语文信息感知能力、逻辑记忆、科学记忆、语言的构思能力、语言信息的解码能力、语文理解、表达的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既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让每个人都有学有所得的成就感,体验到学习语文成功的快乐,又能满足些高水平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篇6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
小学和中学英语教学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小学英语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续。因此,如何使小学英语向初中英语自然过渡是防止两极分化、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农村各小学普及英语课程已好几年了,小学生在毕业时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英语知识。但从本地区近年使用的英语教材看,不管是哪种版本的教材,七年级英语教材内容都呈“初始”状态,即七年级英语教学内容安排几乎是将小学阶段所学英语再进行一遍。因此,应该说中小学英语衔接是很轻松顺利的,但是笔者从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进入七年级的学生英语水平事实上已经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明显。笔者通过试卷来检测其能力水平,发现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学习困难集中在“音标”和“作文”上。
我时常发现进入七年级的学生,在教材内容几乎无任何难度的情况下,学习并学写英语范文,按要求能达到作文字数的学生有90%,但是内容无语法错误的学生却达不到10%。这一现象表明,学生积累的英语词汇量大,却不会正确运用语法;另一问题是很多学生抱怨单词记不住。的确如此,小学阶段最高年级学生,每周新单词的识记量不到十个,而时间仅隔半年,七年级学生每周单词的识记量大约是四十个左右。由于七年级教学内容较六年级多,教师没有时间反复领读新单词并机械操练,学生自己没有掌握音标,所以识记单词难度很大。我认为这是中小学英语衔接点上的脱节现象,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感受谈谈这一问题。
一、问题形成的原因
1.师资力量的制约
农村小学至今英语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专业英语教师寥寥无几,聘请英语代课教师占一定数量(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为初中或高中)。有的学校是一部分非英语专业教师超课时兼职上英语课,他们自身存在英语发音不准、语调不正确和语法知识不扎实等问题,这样无论这些教师是在能力还是精力上进行教学,农村小学英语课的正常开展都会受到影响。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难点“音标”和“作文”问题,在教学中时常被忽略。
2.试题原因及其造就的教学观念
新课标强调小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但地方由于迎合家长和学生对“成绩”需求,教师自己出的小学英语试题检测内容极其简单,有难度的教学内容“音标”和“作文”所占比例甚少,中低年级没有这一内容的测试,五年级试题中开始检测音标,最多达到10%,六年级试题中开始出现作文,音标和作文二者合计所占检测比例最多不超过15%,并且这两部分内容的检测事先都能猜得到。这一现象造成的误区是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小学英语很简单,只要背会老师要求的课本内容,考试及格不成问题,并且多数学生会得高分甚至满分。
九年义务教育是一个整体,中小学衔接问题是这一整体的重点。而“音标”和“作文”问题则是中小学英语衔接点上的盲点,这一问题的顺利解决要靠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合力解决,各教师应认真各司其职,努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英语教师要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地通过专业知识培训、观摩课的参与以及网络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来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能使学生在启蒙英语学习阶段受到良好的教育,打好英语基础。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更要重视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能把小学生的毕业看作自己任务的完成。以英语教学难点“音标”和“作文”问题为例,教师应在小学阶段就将这一问题认真实施,使学生逐步消化并接受。如音标教学可由字母音标开始教学,每天少量进行,循序渐进,逐步学完其余的音标。作文教学可由单词造句――句子接龙――对话改写――改换短文人称等方式逐一进行练习,消化难点。
初中英语教师要解决的问题: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熟悉小学英语教学教法,认识到他们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与难点。在学生进入七年级时,教师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于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音标”和“作文”系统地进行复习教学以及再教学,使学生英语基础得以巩固,稳步进展。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能够学会运用小学阶段时常采用的浅显易懂的教学法,如图片、游戏、歌曲、画画、谜语、表演等直观教学法循序渐进,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减轻学生由于环境和教师教法的差异而带来的压力,逐步渗入初中英语教法及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篇7
【关键词】 分层 考级 兴趣 幸福
作文分层考级教学就是根据农村初中班级学生写作水平良莠不齐差异的现状,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分层,按不同的分类确立分层的提高目标、布置分层的写作内容、设置分层的写作要求、进行分层的写作指导、对写作的成果(作文)开展分层的评价,并且合理借鉴考试晋级的方式,促进层次的晋升,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写作兴趣,借以提高班级学生整体写作水平的作文教学方法。
一、 农村初中分层考级教学的做法
1、 划定层次,明确目标
在分层前教师首先要对全体学生的智力水平、作文水平、认识风格和写作兴趣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一般可采用让全体学生根据教师的统一命题、统一要求,写一两篇作文,教师根据作文所反映出的情况进行了解掌握,也可根据学生在片段训练或作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来进行判断。掌握了学生基本情况后,可视班级学生的水平差距情况将学生分成"积累、模仿、创新"三个层次。
在对学生划定层次之后,就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积累层次的学生主要目标是多阅读积累素材,多观察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语段表述;模仿层次的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结合范文,借鉴表达技巧和文法修饰形成规范作文;创新层次的学生在模仿的基础融汇文法修饰、表达技巧、遣词造句、内容创新等方面以达到锦上添花的自我创造。
2、 分层指导、有的放矢
传统的作文教学采取统一指导的方式无法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要求,而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将学生分为"积累、模仿、创新"三个层次之后便可以很好的根据学生的不同作文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指导。
(1)、积累指导:作文积累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加强课内外阅读,广博获取。阅读的积累不仅是同学们形成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广博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我们阅读时要"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读到的美词、美句、美段,把有情感、有韵味、有气势的语言材料等摘录下来,进行潜心思考,深入理解,久而久之,这些零琼碎玉就可以化为自己写作的"聚宝盆"了。二是,观察感悟生活,坚持写日记片段,不断积累。要把有关四时景物、家庭生活、学习情况、社会见闻等以及自己对自然、生活、人生的感悟(哪怕只有一点,甚至只言片语)如实地记录下来。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做,定会给大家今后的写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2)、模仿指导:在平日留心积累、探究素材的基础上,作文就是按照一定的"话题"要求准确地表达出来,其艺术表现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学生获得较强的"表现力"(包括谋篇定题的能力、选材用笔能力、遣词造句能力等),除了学习之外,别无他法。既然是学习,就必须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样板,否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漫无边际,无所适从。这个样板就是范文,而这个教学过程则主要是模仿。
让学生模仿但不能允许学生照搬。模仿还应注意方法。老师应根据教学目的,依据课文或选定的范文,有针对性地解析出范文与学生作文之间的差距及创作的平等性、规律的相似性,引导学生以范文为标准做模仿练习。或模仿其文体特征,或模仿其表现手法,或模仿其语言特色,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3)、创新指导:作文贵在创新。作文创新就是运用独具特色的语言,采用灵活多变的结构,借助新颖别致的材料,来创造出新形象,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使之充满个性魅力。
作文创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立意创新。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文立意做到新颖别致呢?我认为首先要善于选择最佳突破口,即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多角度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佳、最新的角度立意。第二、选材创新。我们在选材时要突出一个"新"字,要善于捕捉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材料,另外还要把握住"舍旧取新、舍大取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选材原则,即使是陈旧的材料,也要力争做到"推陈出新"。第三、结构创新。"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的结构创新,应在"不平"上下功夫,即作文时要把结构安排得跌宕起伏、曲折有致,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读者读起来就会兴味无穷。结构创新的方法很多,如欲扬先抑,巧设悬念,网页浏览,日记连缀,电影放映等等。第四、语言创新。孔子曾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何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富有文采呢?我认为语言要有文采,必须在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基础上,提炼出个性化的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为此,同学们平时作文时要多使用生活中的富有表现力的鲜活语言;要适当引用或套用一些诗句、歌词、成语等;还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并注意整散句的结合、长短句的搭配。
3、 考试晋级,幸福作文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当人获得了成功便会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在大脑皮层产生兴奋点,驱使人继续尝试,产生浓厚得的兴趣。基于此点,作文分层考级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一个周期后(一般为半个学期),通过命题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晋级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表现和平时表现,结合相应等级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肯定其成功之处,然后再次评定级别,促进学生晋级。此举目的是防止一味分层,学生会拘泥于自己的层次中,长期得不到成功的情感体验,减弱作文的兴趣。而这种"考试-定级-指导-考试-晋级"的方式,可以打破层次的限制,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更多的成功的快乐,保持对作文的长久兴趣。
二、实施作文分层考级教学的两点建议
1、 分层考级教学的目标必须紧扣新课标要求。如对积累层次的学生就要根据新课标和其实际,来确定最初的目标,不能一味地降低要求,或放任自流。对创新的学生也不可要求过高,不能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习作。欲速则不达,求之过高,反而没有了信心。
篇8
近几年来,因学生人数急增,而办学规模和师资并未得到相应改善,县级及以下学校普遍形成了大班额教学。每班学生都在60人以上,甚至超过70人。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择校,使教学质量较高的重点学校、城镇学校及市区学校也形成了大班额教学。大班额教学的现状及困难:现状1.教学管理及设计、实施及仍以原小班方式。所谓面对全体,实际只重视了中、优学生,而产生了较多差生。现状2.教师负担加重,作业批改量大,个别教育相对减弱。其主要困难有:(1)学生人数多,作业量大;个体差异大,作业评阅难度大;教学定位困难,顾此失彼。(2)组织实施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难度大。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进程不一,增加了完成教学目标的困难。(3)全体与个体的关系难以把握,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教学难以实现。(4)师生负担加重。但我们不能因为班额过大就坐等不动,就降低要求。那么,怎样面对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呢?我为此做了以下几方面:
1.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2.分层备课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习惯运用传统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把精力放在全体学生的提高上,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这样势必造成尖子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长此以往,两极分化愈加严重。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精心设计个层次的巩固练习。
3.分层授课
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统”而不死,“分”而不散。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着眼于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由A、B两组学生结对帮助。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例如 讲解enough 这个单词时,
A层:用enough 进行句型转换,掌握一词多义。
The boy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
The boy is not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The boy is so young that he can't go to school.
B层:用enough一词造一些简单句子
This box is not light enough for me to take.
I have not enough money to buy these books.
C层:说出以下词与词之间的搭配
enough+名称 形容词/副词+enough
4.分层训练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每节课后都要适当的分层给学生一些课后练习。比如学习一个单元的单词之后,我们要求A层学生熟记单词,并用重点单词造句。B层学生熟记单词,分清词性C层学生只要求抄写并熟记本课中出现的单词。虽然作业形式复杂,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分层辅导和评价
篇9
摘 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信息交流的需要,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语言学习的水平高度。上好高中英语写作课是教会学生如何开始写作、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如何达到高要求的关键。其中,及时分析学生问题,找出解决方法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非重点;英语写作;困难;错误;分析;解决方法
写作作为英语学习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通过写作训练,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词汇、语法等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然而,写作也是英语学习中最难、最令人头痛的语言技能, 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使学生习作中的错误由多到少,由少到无。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作品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分析错误的类型,找出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纠正这些语言错误。以上这些问题是任何一所重点高中教师都要面对的工作,而对于非重点高中教师来说,要面对的困难要远大于这些。
一、普遍高中英语教师面对的教学困难
1.学生基础差,词汇量严重不足
学生掌握的词汇不多,再加上相当多的学生由于方法不当,真正能熟练运用的词汇更少。因此,他们在写作时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语法错误较为普遍
学生英语作文中出现的“大错”多半都是由语法错误引起的。语法不规范、句子结构混乱等情况屡见不鲜,Chinese―English现象更是比比皆是。。
3.学生自信心不足
非重点高中录取的都是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都缺少学习自信心。读单词发音不准,拼写记不下,短语搭配不熟等等诸多问题都成为写作的拦路虎。
4.英语学习主动性差
每逢要完成写作作业,部分学生就采取一种“等、拖、抄”的态度。上网copy或抄同学的,应付了事。
二、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1.加强基础单词短语记忆的任务
根据学生的个人基础,布置不同数量的单词,要求记忆和默写,严格检查考评,奖勤罚懒。
2.抓好基本句型的训练,促进写作
从语言形态学的角度看,英语属于结构型的语言,它有较为固定的基本句型、稳定搭配、俗成短语等,要想在写作中用好它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基本训练。而五种基本句型的掌握是练写的开始。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这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或变化,因此训练学生“写”就要抓住五种基本句型,熟练掌握这五种基本句型。五种基本句型是:S+V,S+V+O,S+V+O+O,S+V+O+C,S+V+P。
3.结合词汇量的扩大,进行扩句练习
五种基本句型虽然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但无法自由生动地表达思想,因此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扩句训练,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利用教材阅读文章,进行改写或缩写训练
在完成阅读教学后,在学生基本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改写或缩写文章。改写要求学生注意人称、时态、直接引语、间接引语、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变化,充分理解课文内容,认真思考,写出语言得体、内容完整的文章。
5.欣赏考场范文
要求背诵几十篇范文,作为独立仿写的储备。考场范文短小精悍,字数有限,表达直接,层次清楚,是学生模仿的最好素材。
6.重视写作的规范化
(1)书写和文体格式要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对各种文体特点、格式要清楚,使学生熟悉规范的书面表达形式,用正确的标准评析和规范自己的书面表达。
(2)写作过程要规范。一般来说,短文写作都要有以下步骤:审清题目要求;确定写作要点;选好动词,搭好句子骨架;有效连接,使短文结构紧凑;认真检查,保证卷面整洁。
7.上好作文讲评课,及时纠正学生写作时常见错误
对于学生常犯、易犯的错误,教师可以通过近义词辨析、改错等练习来加强学生对错误原因的理解,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8.重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引路者。课堂气氛、教师专业水平及亲和力是吸引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的关键因素。把一些英语歌曲、英语流行语介绍给学生是乏味教材学习的调剂,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甚至进行物质奖励都是必要的。
总之,新课改的实施和近几年高考评分标准的完善,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非重点中学的高中英Z教师,绝不能知难而退,或不上写作课。面对基础差,层次参差不齐的学生更应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爱心,精心设计每一节写作课和写作练习。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和指导方法,灵活多样地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定能使学生厚积薄发,逐渐写出像模像样的作文来。
篇10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方法
现在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一部分学生甚至对英语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许多学生承认正是英语成为自己进入高一级院校的障碍,学生这种参差不齐的英语基础为老师的教学效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又为老师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教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身边同行的观摩学习,经过不断的反思和探索,我尝试着在自己的英语课堂上作出如下创新。
一、课前十分钟的活动
在英语课堂上营造一个学英语的环境和气氛非常重要。本人过去一上课就直入主题,这种授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们一开始就处于压抑和紧张的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是不利于语言的学习的,故后来我在英语课堂上尝试着进行一些既能活跃气氛又能放松心情的英语活动,如“English broadcast” “ My story ” “ A riddle”让学生们在参与中锻炼自己的口语和听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致,为老师下一步的教学作好准备和铺垫。
由于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课前准备的,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总结。现在的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在活动中有时会给老师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者展现一些鲜为人知的场景,这就要求老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应变的机智,需要在课余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否则老师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讲课时注意导入
导入就是以老师为主导,将以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主题句以活动、问话的形式通过Warm-up activity展示给同学们,为正式的课文学习作准备。比如在《Christmas》这一课中,我引出一句问句: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How do you celebrate it ? 当学生饶有兴致地列举出各地春节的庆祝仪式后,我又话锋一转把学生引入正题: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Europe countries? Do you know what they usually do to celebrate it ? 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扫除了文中的一些语言障碍,又为课文的理解打下了伏笔,同时学生还会为了验证自己的答案而对后来的课文学习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
三、有选择性的灵活授课
传统的课文教学见什么讲什么,所以老师永远说课时不够用,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导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试想一个老师如果什么东西都教得很细,什么内容都教得很正确,那么学生就没有思维,成为了一个被动学习的机器,永远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因此我在处理比较简单的课文时,我不再通讲全文,而是给学生一定时间浏览全文并找出问题,让其他同学讨论并解答,学生们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乐趣,如果全班同学都不知所答,我在这个时候给学生讲解疑难,学生们很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深刻。常言道“No problem, No thinking”, 只有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找出问题,学生们才具备了基本的自学能力,它是我们当今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的基础,而这种能力的掌握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加于培养。
在课堂上进行选择性精讲时我特别注意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学生一看就会、一点就通的知识我尽量少讲,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学会体会和总结。比如刚学完black sheep(害群之马)这个习语,我不急于举例,而是把造句的权利留给了学生,该生是该班最调皮的学生,于是他自嘲道:I am the big black sheep of our class.引来全班哄堂大笑。这样学生学到了知识,课堂气氛也非常的活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技巧完成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
四、通过听说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