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市场调查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设计市场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设计市场调查

篇1

引言

产品设计属于工业设计领域里的一门专业学科,而市场调研在产品设计流程里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指运用科学和系统的方法,有目的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产品的市场信息和资料,了解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产品设计提供客观和正确的资料,设计出符合市场或满足消费者所需求的产品1。在很多高校教学内容中,市场调研这一部分要么被忽视,要么只是讲述一些现有的、常规与常见的调查手段,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重视市场调研环节,而市场调研如何在产品设计流程中体现它的重要性呢?

“事理学”与市场调研的关系

产品设计在很多时候被人误认为就是工业设计,而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柳冠中教授多次提到产品设计只是工业设计领域里的其中一门学科。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产品设计,他始终强调我们的设计应该从事物情理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设计目的,而不仅仅是空谈一种设计理念和创意2。柳冠中教授所倡导的“设计事理学”,就是以“事”作为思考和研究的起点,从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归纳、判断事物的本质,以此提出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实现从设计“物”到设计“事”的飞跃。而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产品设计流程中市场调研所要做足功课、收集资料的过程,只有详细分析“事”的原因,才能实现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这一定理。

案例回顾与分析

2013年,首届拉共体——欧盟国家首脑会议上一款名为“Suit”的健康办公椅横空出世,这款办公椅是由中国ASIS思尚企业前后投入近5年的时间,携手北京协和医院以及清华美院共同研发的原创产品。而以清华美院的石振宇教授为首的A-ONE设计研发团队历时三年半才将这款椅子研发出来,“要设计,先研究”这是石教授对设计要求的一贯主张。A-ONE团队在调查时发现,对于以“坐”为主要工作姿态的上班族来说,他们的健康与办公椅是最为直接和密切的关系。因此,不合理的坐具设计就成为了威胁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所以这把看似简单的座椅设计却包含了人类学、解剖学、力学、热力学、机械学、材料学等极为庞大而又复杂的学科知识,其设计难度可见一斑。为了收集座椅的研究资料,A-ONE团队首先将世界上最好的几把座椅作为主要集中剖析的目标,通过拆解它们来学习其工作原理和结构方式。其次,在人机实验研究中又进行了座椅尺度实测与人机活动研究,人体脊椎与坐姿舒适性研究等。在材料工艺研究中,他们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了解材料性能、生产水平和制作工艺等,并试制了几款沙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石振宇和他的团队终于设计出了第一款椅子。然而,虽然这把椅子造型漂亮,但是预期的“舒适”目标并没有很好的实现,所以A-ONE团队将之前的设计推到重来,并在接下来的设计中进行了深度“舒适”体验研究,最终成就了这把名为“Suit”的健康办公椅并走向了世界。笔者也曾接到过这样一个项目,企业要求设计一款中小学生折叠课桌椅,方便中午不回家的中小学生在课室内休息。但经过调查发现,为了让中小学生更好的休息而不影响他们正常的身体健康发育,这款折叠课桌椅在展开使用时需要考虑更多的空间摆放,而现有的课室空间不足以摆放所有学生的课桌椅。如果只是为了折叠功能而不考虑中小学生的发育健康问题去设计折叠课桌椅,那么这款设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为学生健康而设计的。

市场调查教学现状分析

很多企业在确定项目设计要求时,对“国产”设计师的不信任,一味的相信国外的设计,借鉴或山寨国外的产品,其实这并不是单纯的“崇洋”,那是因为大部分国外优秀的产品是经过详细、深入的市场调查所得出来的结果而设计的,是经历过市场和消费者考验的。而在高校教学中,对市场调查的不重视也就导致了很多产品设计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因为这些设计创意都不是消费者所需求的,只是设计师的灵光一现的想法,虽然有创意却无法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所以,只有经过严谨的市场调查,从人们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找到根本和正确的设计解决方案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石振宇教授认为高校教学应该加强实实在在的设计研究的培养与教育,他说,“只有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能推行一种很认真的做事态度,从教育到产业转型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

结束语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工业设计 设计方式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137-01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成果(2011B448)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工业设计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和传播的方式,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

由于信息技术的导入,学生的设计方式出现了很大的转变,从过去被动的技术型设计向主动创新型设计转变。网络使学生能更方便、更自主地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打破思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改变了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学科交叉于学术交流更为便捷,为学生提供了更公平地获取专业知识的手段。

教师的职能将重新定位,老师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开始转化,教师应尽快掌握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同时更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尽快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工业设计的专业特点,深化和完善学生的设计方式。引导学生寻求设计的最佳途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信息技术从以下几方面丰富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效率与质量:

一在设计的选题阶段。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热点。然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主动探索问题

互联网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窗口。设计的题材和创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在设计的构思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从互联网上搜索灵感,自由地选择适宜的设计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向进行设计选题。例如:一个同学在网上了解到北京一场大雨将汽车淹没,并将没来及逃走的司机淹死的事件。在惊讶雨水也可以淹死人的同时,以此为灵感设计出了可以防风报警的雨伞。还有的同学通过网络了解到墨西哥弯漏油事件对环境的污染很大,自然生态资源被破坏,设计出了的防止油污扩散的装置等等。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他们通过网络了解社会问题,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设计出新的产品。

二在设计调查阶段。应用互联网调查和分析数据

在学生确立了设计方向以后,需要对设计的选题进行市场调查研究。例如:是否有同类设计已经产生?它有哪些优缺点?产品针对什么样的使用人群?他们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生活特点和工作特点等等?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

学生对市场的调查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网络调查是调查方式的一种。网络调查是指在互联网上针对特定环境进行调查设计、收集资料和初步分析的活动。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关于设计选题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媒体功能,从互联网收集二手资料。从而为后续的设计明确方向。

网络调查是一种很适合学生的调查方式。首先,网络调查不需要支付费用,调查的设备很经济,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即可。第二,网络调查运作速度很快,只需搭建平台,数据库可自动生成,几天就可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第三,网络调查非常便利,被访问者可自由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时间、地点限制。第四,调查可以全天候进行,不受天气和距离的限制。第五,不需要印刷调查问卷,学生发出电子调查问卷,网民自愿填写,然后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对访问者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这样可以很快的得出有效的结论。所以网上调查已经成为工业设计学生市场调查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在设计方案的构思阶段,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创意素材,定位设计目标

在传统的设计课程训练时,学生最大的困难没有创意来源,特别是现代的学生生活条件很好,高楼大厦让他们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他们直接感知的东西由于生活空间的狭小而局限,所见识的事物根本不能满足创造性设计的要求。互联网正好补充了这一缺陷,由于有了多媒体网络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更多需要的资料,扩宽设计思路和视野,把他们的目光放的更远。现代信息技术还能为学生虚拟的设计情境,使学生能真实的感知产品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将产生更多的灵感创意。

信息技术还为学生们提供了设计素材的积累、知识收集以及再利用的各种有效途径。在设计时,可以非常方便地收集和利用已有的各种成果和资料,还可以将自己的设计结果及其他设计师的设计结果存储起来,进行设计积累,从而使新的设计可以从更高的起点开始。设计知识的积累和再利用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提高设计质量。

四在设计的表达阶段。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表达方式

工业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传统的产品设计中,教师让学生了解产品的绘制技法,而非产品的结构本身。这样设计的产品是非常空洞的。方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学生的美术表达技能,学生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美术技能的提高,而且设计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图形的绘制与修改。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后,工业设计的方式产生了巨大改变。原先必须用特殊技能才能完成的图纸,现在通过计算机系统中提供的大量工具就能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大大减少了对传统美术技能的依赖,同时也使得制图时间大大缩短。图形所包含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大大减少了对学生美术技能的要求,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充裕的时间来考虑设计的细节问题。计算机承担起了设计过程的大部分重复性的工作,从而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从事技能型学习的状态,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创意上下工夫。所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工业设计信息化进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工业设计走向精确、优质、高效的必要手段。

五在设计方案的沟通阶段,信息化技术可以消除设计交流的屏障、距离和时间的限制,使得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及协同工作更为顺畅

篇3

现阶段,工业设计的相关专业通常都是沿用比较传统的设计模式以及课程安排方式,也就是从大一就开始进行色彩、素描等基础性训练,然后学习工业设计方面的专业课程。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合理性,但对于学生层次不齐的班级来讲,在学习的实际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很多的矛盾。一方面,工业设计这个专业要求学生有美的欣赏能力以及一定的手绘功底,但是在招生时,仅有非常少的一部分人有绘画方面的经历,绝大多数都没有美术方面的基础,造成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更深层次的专业课的学习。另一方面,基础性的教学和专业性的教学有很大的脱节,使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工业设计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吸收专业知识。这就会导致在之后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运用基础性知识时,显得非常力不从心。

2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影响因素

2.1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

首先,现在是商品社会,信息和科技有了非常大的发展,这就造成目前的学生普遍存在比较浮躁的心态。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的学习,阻碍设计的发展。其次,严重缺乏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鼓励人生的精神动力。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面对任务时,往往是马马虎虎,没有非常强的耐心和责任心。再次,学生没有足够的民族文化底蕴,再加上崇尚国外,导致缺失民族文化。最后,学生普遍没有非常强的动手能力。在校期间,学生更为注重学习理论知识,经常忽略培养动手能力。

2.2学校建设方面的因素

第一,相对来讲,国家不是非常重视艺术教育。中国采用应试教育模式,从小学开始,美术课就成为摆设。所以,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严重缺乏创新意识。第二,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目前,学校在不断地扩大和扩招,导致专业老师严重缺乏,没有足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这会造成学生只是学习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提高创新能力。

3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

3.1有关工业设计的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进行穿插式教学

为有效增强学生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认识,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让学生对工业设计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因此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该设置专业方面的一些基础课程,比如工业设计的概念等,与此同时,穿行艺术基础训练,比如色彩和素描等。使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相关知识,了解课程设置的原理,进而更加注意基础知识的吸收。之后,在专业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并回顾需要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技能。

3.2实践性和开放性相结合进行教学

所有的学科教育都应该采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充分体现开放性以及实践性。学习可以和企业合作,工业设计相关人才的培养目前还只是处于校园的模拟设计层面,应该让学生到企业内部去实践。校园和企业合作,对项目进行研发,企业可以得到相应的利益,同时学校也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而且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学习企业新产品实际开发过程中,目标人群、市场调查、市场营销、消费需求以及设计开发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而有效提升设计方面的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3实现教学体系的项目化和课程化

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教学体系,将思维和工程意识的创新作为目标,利用课程的设计以及项目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设计的原理以及技能。学生在实际的设计实践中,应有效结合其他学科相关知识,懂得设计和学会设计,努力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利用课题形式来有效开展专业课的教学。师生应该共同探讨课题,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老师应给予细致的辅导。完成课题过程中,充分挖掘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以及创造思维方面的能力,特别强调团队中的协作精神和市场观念,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

4结语

篇4

时下,我们正处于知识与信息高度发达的21世纪。美国的未来学家E·阿莫西夫在20世纪80年代指出:“21世纪可能是创造的伟大时代,那时,机器将最终取代人去完成所有单调的任务,电子计算机将保障世界的运转,而人类则最终得以自由地做非他莫属的工作——创造。”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的日新月异证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创造的时代。

纺机产品行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想赢得竞争,抢占先机,就要在技术和外观造型上都做出创新。面对这样的紧张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开始重视外观造型的创新,将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摆在同一高度上,发挥智慧,提高创造性,才能拔得头筹,才能使我国立于不败之地。

二、平网印花机外观改造的意义

经过几次纺机机电产品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调查中涌现出这样一个问题:许多人对于纺机机电产品的外观造型很不满意,甚至连纺机机电产品生产制造者也在调查中谈到由于外观造型的因素,令客户感觉到生产出的产品低于他们所制定的价格,使产品的价格无法提高。这些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产品的外观造型对产品的重要性。好的产品外观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形象、赢得市场竞争,还可以给予消费者信心。

如图1-1,这是未改造前的平网印花机照片。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平网印花机和国内现在一般的纺机产品一样,外型老化、样式落伍,这种外型不仅使得销量受到影响,而且使得消费者对于机器没有信心。在当今时代,“酒好不怕巷子深”已经一去不复返,这种质量等于市场的狭隘的思维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只有产品质量和外型两手抓,并且在营销上“卖花赞花香”才能取赢得市场。

平网印花机平网印花机外观改造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消费。通过对形态、功能、材料、布局、色彩人机等方面对机器进行设计,引导客户对其消费,使得平网印花机在营销方面获得成功,达到“好卖”,改造平网印花机外观的主要和直接意义都表现于此。

(2)促进创新。通过对平网印花机外型的改进,促进平网印花机同类产品的发展,继而引起同类产品的创新。

(3)企业发展。外型的改进,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而对于产品外观设计的重视,也使得企业在长期发展上占有一些先机。

总之,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为企业获得真实的用户需求提供技术支持,保证了需求信息向设计思维的准确传递,减少设计过程中的盲目性,促使企业及时推出创新设计来引导和满足需要,提高了企业产品开发过程的效率,从而可提高设计的成功率,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商业价值。

三、平网印花机外观改造设计方案

1.设计分析

(1)市场调查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市场调查不仅在设计之前就要进行,而且要伴随着整个设计过程。本次市场调查是从外型、经济、人机性等几方面着手的。

①外型需求调查:作为外观改造设计方案,外形需求调查在本次调查中显得尤为重要,外型作为纺机与人接触的第一印象,必须一改以前的老化、落伍形象,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形象。

②人机性需求调查:机器都是由人来操纵,因此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人的因素。在平网印花机中则体现在了操作面板的设计上。

③经济性需求调查:在设计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求新求贵,要考虑到生产成本以及购买者的购买能力,选用经济实用的材料。

(2)设计构思及定位

由于整个设计只是改造平网印花机的外观,机器的功能并不做改变,因此设计只需要考虑到外型方面。通过对于平网印花机机械功能的分析,对于外型分析之后得出以下结论:

①形:许多设计者认为机器是硬线条的,忽视了人操纵机器时的观感,因此,在操纵台上,避免了完全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采用了参差的梯形,使得平网印花机在形状上看起来不是那么硬朗。

②色:从图1-1我们可以看出,平网印花机的底色现今还沿袭着国有企业大时代的颜色——军工绿。这种颜色虽然表现出朴素、耐用,但是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已经落伍,因此我们选用了与自然相接近的白色。

③质:作为耐用型机械,钢铁材质依然是很好的选择,因此在材质方面并不做改动。

2.计算机效果图

如图1-2即为最终外观改造设计方案,本图为采用varyforrhino渲染而成的效果图。

四、结语

本文在对用户需求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时代背景的解读,并结合工业设计评价方法,从形态、色彩、人机、评价等方面为设计师提供设计指导和设计辅助,最终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摘要】当今知识经济发展、创新思潮涌动,产品的性能不再是消费者决定购买的最主要因素,产品的外型、宜人性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工业设计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面对国内纺机产品外型老化、样式落伍的现状,从市场角度出发,纺机产品外型改造势在必行。本文以平面印花机外型作为实例,对其进行改造设计,最后得出新的外型方案。

【关键词】平网印花机外型改造设计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 工业设计艺术理工交叉创新

工业设计是我国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型专业。根据教育部的2005年最新统计,设置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已达230所,名列设置最多的工科类专业的前8名。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部分院校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导致专业膨胀。如何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才,满足国家工业设计发展的需要,是工业设计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也是设计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比较

当前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主要是艺术院校、工科院校和综合性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工作室教学、模块式教学和综合性教学。

艺术院校和综合大学的艺术系大多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是源于西方美术式教学模式,它的优势在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可以传授许多设计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它的不足就是因为教师的个体差异而影响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系统的知识,创新能力受到影响。

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工业设计系大多采用模块式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是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若干模块,以利于相近课程的融合。它的优势在于知识面比较广,基本做到面面具到,它的不足是每个模块的教学互不相干,教师也是各个相关学院的教师,部分教师都不懂或者不了解专业,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差,缺乏协调性。

二、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能力的要求

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1998年就工业设计的人才规格向全美的设计公司,企业的设计部门等工业设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就业市场对工业设计教育的要求。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要求用人单位就工业设计本科生应具有的专业资质和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问卷列举了26个相关的项目,要求被调查人对这些项目在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做出评价。根据调查的结果,对26个项目的重要性排序,要求多学科交流排在第六位。

1998年9月澳大利亚工业设计顾问委员会就堪培拉大学工业设计系进行的一项调查指出,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10项技能包括:绘画技能、工程应用技能、市场分析、软件应用、沟通与表达、对产品从设计制造到走向市场的全过程应有足够的了解等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对人才能力需求也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数量大,而且对能力要求更高、更全面。工业设计师需要懂得市场、设计、结构、材料、工艺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当前制造水平的产品。因此,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设计人才,当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培养社会的需求的人才,这需要我们的教学改革做出调整,进行交叉培养。

三、工业设计专业艺术与理工交叉培养模式的提出

工业设计是多学科的综合体现, 一个合格的工业设计师应该善于与各方面专家合作, 具备协作精神。要培养团队观念, 在美国一些课题通常是工业设计学生、管理学生和工程学生共同完成课题,如消费者调查、市场分析、产品定位、产品开发设计、工程分析、市场营销等过程的共同研究。这样, 促使设计学生能全面地理解设计, 加强协作能力, 让产品在商业竞争中获取最大的成功率。

1.学科发展趋势

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也是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当代跨学科教育在两个方面最为活跃,一是通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材教法体现的跨学科改革,我们称之为“面”上的改革;二是通过各类研究中心,将科研与教学合为一体,由此体现的跨学科改革,我们称之为“点”上的改革。另外,随着跨学科教育改革的深入,已出现了由科研、教学的跨学科改革发展到学校的体制和结构的整体改革,出现了与传统大学鲜明不同的跨学科型大学,我们称这一新趋势为“体”上的改革。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从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出发,在培养体制、教学研究、课程体系上突出交叉性;同时结合高校本身特点、地域,培养有特色的专业人才。

2.工业设计专业本身就是交叉性学科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给工业设计的定义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我们从工业设计的定义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属交叉性学科,它要求学生掌握艺术知识与工程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既要接受艺术教育,还要接受工程知识,以及其他人文知识。这是由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3.加强文理学科交叉渗透,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备的设计人才

我国设计教育在初期大都在艺术院校,近十年来众多的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也都相继建立了设计专业和院系,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文理科分割现象较严重,学生的知识结构向一方倾斜,虽然在综合性大学的教学内容中列有文理的课程,但都因教学管理上的惯性作用,大多浮于表面和侧重于本专业的技能培养,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发展,或者是解决综合、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

传统上人为地将课程划分“文科”与“理科”两大体系,并分别进行教学,再也不能适应新时展的需求。随着工业设计活动的内容、范围以及方法理论的扩延和发展,许多重大的社会设计课题,必须从多学科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加之艺术的想像力和预见性才能得以解决。在科技以人为本已为时尚、艺术与科学相互交融成为世界性潮流的今天,优秀设计师不仅仅在技术上要精湛,更应有美好内心情怀,充满审美情感,同时还体现出天才和智慧。他们需要科学中求实、怀疑与批判的精神,还需要自主、独立品格、好奇心、想像力,以及知觉、感悟、灵感等形象思维,这是设计师创新设计所必备的素质。

设计教育中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并在设计课中贯彻多学科角度思考分析以及解决方案,实施启发、讨论式教学对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在教学管理体制上建立促进文理学科交叉、渗透机制,进一步强化工业设计的学科边缘性发展,从而在设计教学、科研活动中实现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应用。

四、艺术与理工交叉培养模式的构建

1.确定交叉培养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和地区产业特点对人才的要求,借鉴国内外教学模式、结合高校本身的特点确定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兼备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

这个培养目标的特点是:艺术与理工的交叉性、创新性和应用性。艺术与理工的交叉性主要是指学生的交叉编班、教师的双师型、课程的交叉融合;创新性主要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艺术创新和工程创新两个方面;应用性主要指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2.课程内容与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艺术课程与理工课程的融合性、实践课程的连续性、专业课程的特色性、选修课程的灵活性、理论课程的比较性及人文课程的丰富性。

(1)艺术课程与理工课程的融合性主要指工程模块与艺术模块的联系、交叉与整合。比如材料和工艺课程可以和基础设计课程结合,根据材料和加工工艺的特点来设计和制作各种形态模型,这样就把工程课程与艺术课程进行了融合;机械设计与力学课程可以和形态设计课程结合,设计的形态不仅外观好看,而且要承受一定的力量并且加工方便;电工学可以和产品设计课程进行融合,学生对产品进行拆装,根据电路板来设计产品,或者根据产品形态提出电路板的布局方案。通过这样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2)实践课程的连续性是指四年实习不断线并且落到实处。学生的设计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大学四年中,在大一安排认识实习,主要包括设计公司、生产线的参观及设计任务的体验;大二应该安排学生进行采风实习、设计公司的实习并进行简单产品的设计;大三应该安排学生直接进入企业或者设计公司承担比较全面的设计任务,培养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大四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学生应该具备全面负责某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实践能力达到独立承担设计任务的能力。

(3)专业课程的特色性是指除了开设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系统设计、产品创新设计等常规专业课以外,根据地区工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比如,浙江地区可以开设小家电产品设计、文具产品设计的课程;上海地区可以开设一些汽车设计、手机设计的课程。

(4)选修课程的灵活性是指根据专业需要,跨专业选修课程并进行跨专业课题合作设计。比如可以选修商学院的课程,合作完成一些产品市场调查和研究的课题;选修材料学院的课程,合作完成新材料产品的设计课题。

(5)理论课程的比较性是指把中国和外国的设计史、艺术史、工艺史等课程进行合并,开设中西方设计史、中西方艺术史、中西方工艺史。通过比较研究,吸收西方优秀的设计,重视中国优秀的传统设计思想,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6)人文课程的丰富性是指通过人文课程的选修和讲座。学生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完善自身,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为设计创新增添活力。

3.教学队伍的培养和引进

教学队伍是教学目标得到实现的最根本保障。我们既需要教高学术水平的教师,也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了改善师资队伍,我们可以培养教师,选送教师攻读学位、进修或者做访问学者,提高学术水平;可以引进高高水平的教师充实现有队伍;当然,还可以把教师送到企业锻炼,增强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聘请国内知名学者、设计师甚至企业家进行讲座。

4.“产学研”一体化

国外的工作室制代替不了产学研,生产实习也代替不了产学研。我们通过教师、学生和企业的合作互动,提高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对教师的挑战,学生的机会,企业的机遇。如果学校通过企业的需要(甚至没有需要,创造某种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设计研究与开发,企业再进行论证,甚至提出修改意见,通过不同视野的研究,可以开发出受市场欢迎,甚至引领市场的产品。

5.教材的编写或选用

教材也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选用一些优秀的书籍作教材,甚至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需要,进行教材的编写,一方面可以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

6.探索设计学科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我们要探索设计学科规律,重视设计学科的实践性,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采用更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比如讨论式教学,小组式教学,课题式教学,甚至某些课程可以在企业上课。

总之,通过工业设计专业艺术与理工交叉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工业设计专业发展战略[J].理工通讯,2005(8):21~24

篇6

第一,高职院校要对自身做到准确定位,要与本科院校区别开来,本科院校那种严密的设计理论课程,在高职院校中不适用。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较高技术的人才,可以应用直观性和实践性教学活动。利用直观的教学实践,学生可以锻炼动手能力,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限制很多,学生不能深入理解设计的内涵,并且动手机会很少,再有,教师也不具备社会实践经验。

第二,工业设计不可能在某一方面固定不变,不可能停留在一种课程秩序当中。随着社会、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工业设计课程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高职院校只有紧密结合行业要求,才能达到不断发展的目的。第三,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转变为与企业共同合作的办学模式,作为一种办学模式的创新,但依然只是停留在浅层次机械化合作方式上,还没有与企业达到深度融合,不能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提升高职教学工业设计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教学中加入素描、色彩等内容

应该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才能帮助学生得到必要的色彩要素。绘画当中的素描和色彩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把握和表现物体的能力。只有做到准确表达事物,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才能具备创造美的能力。通过绘画当中的写生,可以使学生掌握整体勾画、全景透视、物体结构等一些表现规律,也可以使学生应用素描方法准确再现事物的形体构造、体积、空间和质感。

2.开展创意性评价

在评价工业设计学科的作品时,创意是作品的核心内容。达到这一点,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只依靠单纯的“灵感”是远远不够的。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学重点。

3.不断更新教师队伍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意思维和灵感。对能够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的科技人员或高级人才,要给予特殊照顾;制定完善的分配制度,有效应用高职教育资源,创建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人才培养平台,努力建设高素质创意产业人才队伍。

4.平衡理论教育和实践课程

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知识,而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这一点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的是相符的,对于高职院校教育来说,本身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较高专业技术人才,教育教学重点不是传授给学生系统化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认清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所谓工业设计,本身就要求具有一个工作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应该包括设计人员、市场调查人员、生产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所以,只要能让学生在此大范围内获得一定的发展,发挥自己的长处,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就能顺利达到。

6.联手企业,工学结合

工业设计内容繁多,涉及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所以,在高职院校的学习应该大力重视专业和实践学习,才能达到针对性要求,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业设计行业。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本身应该具备适应性强、操作能力突出、善于动手等特点。要达到这些要求,只依靠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高职院校要增加专业实践课,大力进行课程改革,深入到企业当中,与工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三、小结

篇7

独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具体可以概述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比较系统地掌握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具备创新能力、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严谨的分析能力、熟练的设计表现能力等核心技术能力,可从事工业产品研发与造型设计、室内外环境与设施设计、产品包装与广告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工作,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独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创新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必修课由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三个课程平台构成。选修课由多个与设计知识、技能相关的专业任选课程群构成,包括学科选修课程、跨学科选修课程等,具体创新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才需求和专业能力需求来培养专业能力,开设相对应的专业方向课程,使教学设计以人为本,充分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发展。按照设计学大方向可开设产品造型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数字媒体设计方向等;也可以只针对工业设计专业进行细化,分别设为汽车造型设计方向、机械类产品设计方向、家具设计方向等,从而培养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与工程师沟通,进行产品的创新性设计,具有工程素质、造型能力、市场意识三者协调统一的工业设计人才。

2.整合课程体系,立足学以致用,加强实践训练,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新构建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增加实践分量。根据本专业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如下专业实践教学模块:机械类课程设计与实训、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实物模型制作、设计竞赛、毕业实习等模块。

3.丰富选修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可以开设“设计管理”“公共设施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模具设计”“产品摄影”“产品营销学”等选修课。

4.增设创新实践学分模块,鼓励学生利用开发第二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大学生竞赛、职业证书考取、创新团队训练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起到推动作用。

5.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考核模式,学生通过经典设计案例研讨发言、市场调查报告分析讲解、个人设计方案演示讲解、产品实物模型制作、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创新能力加分等多种形式形成综合成绩,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学生学习情况。

三、独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多样化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手段的主体,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自主体验和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专业大部分课程都应采用多媒体授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大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演示、实例讲解等教学方法,专业课大多采用问题式教学、案例教学、动手制作等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将真实设计比赛和科研项目带入课堂,通过科研方法向教学方法的渗透、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及时转化、科研团队向教学团队的和谐共生、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的互补共用等路径,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课程内容,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独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机制创新

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型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应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构建合理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工业设计专业还可以采用导师制和工作室制,这种教学体制的优势在于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学习的方式是以导师课题或工作室工作内容为中心,辅以相关的讲座。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内容进一步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五、独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培养过程创新

为了适合社会需要,应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工业设计专业可以采用工学结合“3+1”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在校内进行课程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及生产性实训等,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该模式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和企业合作办学的优势,根据校内教学条件和实训基地的师资条件以及生产状况,统筹安排教学实施计划,把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时间划分为“3”和“1”两个阶段。

六、结语

篇8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学模式;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C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7-0119-02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电子技术爆炸的时代,信息前沿的扩展好比一个“知识”的球体在以指数速度向外扩张。在这种扩张的信息体系下工业设计专业的综合性、学科的交叉性,以及它涉及自然学科、技术学科、人文和社会学科诸多领域的内容中将会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在多元化、综合化的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的主题方向里,我们的教学模式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因市场需求而发展,而且应该处在一种为应付变化的市场、社会需求而改变的状况之中。

一、早期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回顾早期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其指导方针体现了以手工艺为宗旨“边做边学”原则。这种手工艺的方法曾经设计出不同层次各具特色、形态优美的产品。虽然它受到技术革命越来越紧迫的挑战。但是“边做边学”、“边学边做”作为一种有较好传承性的教学方法,在工业批量化生产条件下的设计教育体系中仍然能比较直观的体现出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时至今日仍为许多院校的主体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正是我们这一批专业毕业生曾经亲身体验过的,其结构组织模式是所谓三段式,即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和专业设计三大块。在这三大块中又划分了若干自成体系的课程。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设置会有所改变。但每门课之间仍是相互独立的。从每门课自身的角度来看,自成体系当然便于课程的完整性。但这种完整性又是以割裂设计学科的有机综合性为代价的。这正是工业设计作为一门跨学科专业的弊端所在,作为一个有机的学科整体来说,那么我们教学体制将它分割成零碎部件,然后靠学生再将其还原成有机整体,这对学生来说是极为困难的。

因此,我们的设计教育需要适应潮流和努力变革的学生,鼓励灵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进行学习、实验以及对现状提出质疑;鼓励敢于冒险和打破陈规的精神。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教育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者,同时给他们必要的能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才能。从而有助于使他们成为发明新未来的设计师。所以,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其中包括:

1、想象力-创造力:学生接受和选择课题以及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

2、表达能力:包括快速表现、技术图纸、运用文字、语言对设计观念的表达等;

3、推理能力与美学判断力;

4、对信息的组织与分析能力;

5、自我激励和自我学习的责任心;

6、社会责任心:学生对设计师以及设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认识。

在综合能力培养的前提之下,我们的设计教学的变革方向应该是从以课程为中心向以课题为中心转变,将工业设计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有机地编排相应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这些课题学习过程中培养综合的设计创造能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先前被人为割裂开来的课程体系重新组合成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系列化设计课题并不是面向设计对象的课题。而是面向设计的程序及方法论的课题,不仅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也着重设计过程的连续与完整,尤其是目前学生所缺乏的实践性环节,包括市场调查与分析、模型制作、工程技术设计、市场推广等。当今的设计和商业教育将会面临目前人才需求发展情况转变的挑战。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为了适应新时期的社会需求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打破较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我院在最近的几年了已经探讨并且付之实践的数种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以下三个这方面:

工作室制,这种教学组织方式在我院由来已久,目前已建成的工作室已有5个,每个工作室由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担任责任教师。它的优势在于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学习的方式是以课题为中心,辅以相关的讲座。

课程链教学,这是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成一个教学模块,在二年级以后的每个学期形成若干基础课程围绕一个教学主题构成课程系统,通过课程作业的统一安排,延续并巩固上一课程的知识内容,重点解决一个层次的设计和技法问题。课程链从初级随着年级不同向高级呈阶梯式上升,这样的体能系在一定程度上把先前较为零散的课程融合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系统之中。

篇9

一只自己会满地走路的吸尘器、一架会像魔毯一样飞移的割草机、一台能够上互联网轻易操控的冰箱、一种用“阳光”来洗衣的洗衣机……千万别以为你已经坐着时空穿梭机来到了未来,其实这只是“创意生活一瑞典创新设计”为主题的一场设计展。

“潜”规则一:Thoughtfulness

“好的设计必须要Thoughtfulness。”伊莱克斯亚太区设计总监拉尔斯-埃里克森参加了这次展览的开幕式,并且在“设计在生活中的地位”论坛上就设计未来发展趋势发表了演讲。他认为,好的设计一定要看起来漂亮,用起来舒服,但是核心问题还是设计能和使用者之间有某种情感上的对接,即就是Thoughtfulness。

设计心理学大师唐纳德・诺曼认为:“某些东西会激发强烈、正面的情绪,诸如爱、迷恋和快乐。”他举了一个例子,在评论MiniCooDer汽车时,《纽约时报》的观察是:“人们在提及Mini cooper的动力特性时,所作的评估从非常好一直到及格边缘都有,然而不管怎么说,平心而论,近年来记忆所及,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新车能比这辆车带来更多的微笑。”这就是Thoughtfulness。

iPod的规格,比起其他品牌音乐播放器来说,实在是差得要命。但iP0d就是卖得好。一位“苹果迷”在开始用iPod之前,认为是品牌魅力的影响,广告、营销,再加上可以传达其概念的工业设计,是1Pod胜出的因素。但用了iPod以后,他才发觉“Thoughtfulness”占了很重要的一环。“iPod就是好用,但好用在哪里,却是说不上来。因为‘Thoughtfulness’不是规格,不是功能,心意要如何描述?只有亲身体会,才能领略其奥妙。”

“在北欧,我们认为Thoughtfulness是优秀设计之根本。因为北欧设计的灵感都是源自对大自然、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和感受。”拉尔斯・埃里克森说,“在如今这个容易令人兴奋而又躁动的年代,以人为本,把人放在机器前面考虑,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这就是我们在设计每一件产品之前都要先考虑使用这个产品的人。设计不再只是对最新潮流和技术的关注,更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

“美丽物事为生活而设。”这是瑞典一位作家的名言,或者这是Thoughtfulness最传神的一种解释。

“潜”规则二:超前设计20年

“知道下列产品都是瑞典人发明的吗?”瑞典创新设计展的第二天,上海当地媒体如此打趣道,“移动电话通讯设备、鼠标、三点式安全带、气囊传感器、后向式儿童安全座椅、心脏起搏器、全自动吸尘器、哈苏相机、电话听筒、可调节扳手、拉链、高压直流电、ATM……”

在狭窄的展场里,“用玉米淀粉制成的口红”、“连接网络的冰箱”等产品又给了参观者另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让人想起伊莱克斯主办的设计实验室大赛主题,“为2020年的家庭设计解决方案”。为不远的未来设计产品,并通过多种类似的方式,吸引全球顶尖设计高手,建立概念产品设计团队(concept De-sign Team),该工作团队的建立是伊莱克斯的全球战略之一,它肩负着改善人们未来生活条件的使命,综合考虑设计和消费者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期的需求。

在此次瑞典设计展上,伊莱克斯首次向中国消费者展出了其全球顶级设计的“网络冰箱”,通过冰箱门上的电子显示屏,“网络冰箱”能够显示冰箱内的食品数量。当某种食品减少到一定程度,冰箱会提醒主人,并可通过冰箱的网络在网上商店采购。根据冰箱所存物品,冰箱屏幕上还能提供菜单,主人只要照单烹调,美味佳肴便能很快上桌。由于采用了GsM和WAP技术,“网络冰箱”还能收听广播、看电视节目、上网冲浪,甚至作为其他家电的网络管理器,比如控制洗衣机、微波炉等电器的工作等。

在瑞典人精选的65件创意代表作中,当然少不了早已声名在外的三叶虫吸尘器,这次亮相中国的是第二代的产品。这个会自动绕开障碍物,自动探测需要清洁的目标,能在家具空间中自由穿梭打扫卫生的小圆盘,几乎囊括了20世纪的工业设计大奖的产品,就如它的名字一样,给人足够的时空想象。

正如在设计界瑞典人提出的响亮口号:“把日用品做得更美”,“选择更好的用具,可以改变生活的样式。”“我们的每一件产品无不凝结着致力于使日常生活变得舒适、轻松和安全、方便的设计构思。”特别为此次参展而来沪的伊莱克斯亚太区设计总监拉尔斯・埃里克森说。

“潜”规则三:自己“颠覆”自己

“如何提高使用者的生活价值,这是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宜家全球设计总监拉斯・英格曼这样概括设计在生活中的地位,“这样的思维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产品设计。”

“要想颠覆别人,首先要颠覆自己。”这是海尔洗衣机市场部部长丁来国在艰辛的“不用洗衣粉洗衣机”推广过程中的心得。据日本最权威的市场调查研究公司“日本富士经济”公布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海尔洗衣机在稳居中国洗衣机行业第一的同时,2005年,家用洗衣机排名海尔已高居全球第二。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成为其中最大的新增长点。

在长达7年的研发过程中,海尔洗衣机前期也研发出了多种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但是却始终没有把这些产品推向市场,因为海尔在等待一个时机。它的目标是要把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做成一个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其洗净比不能低于普通洗衣机,而其售价不能比普通洗衣机高太多,最终提高使用者的生活价值。

“对消费者来说,引导潮流的洗衣机一定是洗得干净而又节水节能环保健康,对整个社会有益的产品。而一个企业、一种技术、一个产品想要成为未来的潮流,它必须与消费者未来的需求相一致,颠覆并创造生活,给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丁来国说。

3年前第一台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面世后,市场的反应却是出奇的冷淡,甚至有人认为这纯属市场炒作。更让海尔洗衣机高层感到压力的是,不仅消费者对不用洗衣粉就能洗干净衣服心存疑虑,就连海尔自己的市场推广人员也感到底气不足。

篇10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品;造型;工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166-02

经济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琳琅满目的商品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不菲的收入。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逐渐开始认识到在注重产品功能设计的同时,也必须注重产品附加价值的设计,而产品附加价值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外在表现上,包括产品的外观、色彩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等。

工业设计是在机械设计和工艺美术的基础上诞生的,机械设计是通过整合和选择适宜的技术手段,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工艺美术则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是造型艺术之―。。它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而工业设计更多的是利用有关技术与工艺,实现在造型、色彩、人机工程等方面对物品的设计规划,以提高物品的功能和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使用的要求的过程。

工业设计师的脱颖而出,满足了企业对产品附加价值的设计要求,同时也解决了产品内在价值(即功能)与外在价值(即审美)在工业结合上的矛盾。

工业设计师是将产品功能和审美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的职业,它是机械设计和工艺美术在现代条件下的结合体,它追求的是在产品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将美学、人机学等相关的学科知识融入到产品中,使设计的产品,在人、机、环境等众方面达到和谐与统一。同时,工业设计师也作为设计潮流的掌舵者和先进技术的运用者,他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设计的方向和科技转换为生产力的速度,在现代工业行业中起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对于一名工业设计师如何在现代企业中发挥应有的设计作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1、高校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自身必须具备的能力

工业设计师作为产品设计的总工程师:他把握和控制着整个设计过程,从前期概念的提出、到中期的设计、后期的产品追踪,设计师必须对每个设计环节了如指掌。一个合格的工业设计师必须要具备以下能力:

(1)具有广阔的设计思路,能自由放缩自己的设计思维,同时也必须具有较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

设计师要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全新的思维方式,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在设计中将新事物得以运用,同时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有灵活的设计思维。就拿水杯设计而言,什么是水杯,如果你把设计概念仅仅局限于圆柱的杯身,带有手把,那么你设计的所有水杯几乎是同一形状,一旦你把设计思维打开,将设计概念最大化,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收获,所以设计要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

(2)把握市场前景,决策产品设计方向和卖点,为企业获取第一手市场资料,为开拓市场提供有力保障。一个优秀的工业设计师应随时关注市场上的需求及其变化,并要有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预测的能力。而这种预测能力所根据的诸多因素,恰恰是通过周详严谨的市场调查得来的。

(3)设计师自身要有发明创造的能力、专业设计能力、美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优秀的素描和徒手作画的能力、掌握人机工程学的能力。工业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造型、色彩)的产品,即使用者能舒适的使用和操作该产品,并且获得最大的满足感;设计师在前期设计中应该运用专业知识将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产品设计思想通过草图,平面图、三维图等方式快速表现出来。

(4)有制造业方面的工作经验、熟悉各种设计材料的加工工艺,了解设计材料的机械物理特性、工业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方面的知识。只有了解目前加工行业各种设计材料的加工工艺,并且能在现代技术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设计才是现实意义的工业设计。企业追求的是效益,重复或者不切实际的设计只会给企业增加设计成本,切实可行的设计可以为企业节省很多成本。另外,材料作为设计的主要方面,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灵活的加工方法,例如,有的材料本身就具有好的效果,我们就不要增加额外的工艺而使企业成本增加,譬如,玻璃、不锈钢,而作为目前工业设计中主要的设计材料――塑料,由于它种类繁多,不同塑料加工工艺、使用场合也不一样,你不能一味的使用同一类型的塑料,这样有些产品的设计会达不到设计要求,譬如:家用电饭锅用的蒸架,因为它使用的环境温度高达100℃,空调工作环境为常温,所以两者用的塑料材料就自然不同了,总之,不管是加工工艺还是加工材料,我认为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肯定想得到的结果是:用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润。这就要求我们对每种设计材料、加工工艺要了如指掌;

(5)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主要指产品设计三维效果图,二维平面图,以及产品的一些配套,如:开关,面板等,模型的设计制作。能使用各种成型材料如:泡沫塑料、石膏、树脂、玻璃钢、MDF板、ABS板等塑型,并了解目前工业行业中RP(快速成型)技术,用SLA、SLS、LOM、硅胶等材料进行快速制作模型的技巧。产品模型作为设计思想的现实展示者,它能更好的反映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并且通过对模型在美学、人机工程学、设计文化的分析与研究,将设计的优缺点客观的展现出来,从而能够及时修正和改良,避免了企业的损失,同时又增加了设计的成功度。

(6)善于独立思考和与其他设计师交流合作,并且具有一定的与客户交流的能力(能站在客户的角度看待问题和理解概念,毕竟客户是我们设计的目标群体),具有将设计整个过程通过文本表现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设计任务书,在任务书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整个设计流程,对自己的设计方案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如:人机、色彩等)。

(7)对产品的整个设计开发销售等流程要了解。设计师很多设计理念来源于销售,通过与销售人员的交流,设计师可以了解目前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了解现有产品的不足,为改良型设计做准备。现在的工业设计师不再是只从事产品设计过程,现在设计师很大一部分工作是采用策略将自己设计的产品推向市场。让消费者满意,最终实现产品设计的价值。2培养学生“科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这个设计思想

“科技”在工业设计中可以理解为产品,“人”在工业设计中可以理解为现实中的人群,从工业角度来说,产品之所以是产品是因为它具有某项特定的功能,它的创造性必须依赖于现代的科技。从生产商来讲,当一个产品小批量生产时,它用

到的可能是手工加工或半手工加工(车、钳、铣、刨等),这个时候的设计从“人”角度来讲,我们就要考虑工人们能否通过手工加工的方式加工出来;而当一个产品大批量生产时,我们又要考虑产品的模具设计,即这样的外观模具设计能否到达要求;从使用者来讲,以前,我购买你的产品主要是为了获得产品的使用权,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但是现代人的不仅仅追求的是产品的功能,同样也要求时尚、美观、舒适,这些即对产品的附加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不仅仅考虑的是产品功能,还要将美学、人机工程学、环境等学科加以综合分析,获取设汁信息、设计元素,使得这些设计元素在自己设计的产品上有效结合,从而最终实现产品的价值。

3、培养学生的设计出发点为“功能决定外观”

产品仅仅是功能的载体,作为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得到产品的功能,包含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产品的功能,从而得知,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一切行为是针对依附于产品实体上的功能而进行的。譬如照相机的设计,早期的照相机几乎主体全是长方体,为什么,是因为早期的照相机使用的是胶片,胶片的使用方式决定了我们必须设计一块能够使胶片工作的空间,再看,现在的照相机,造型各异,去除设计材料、加工工艺等因素,主要是使用了CCD电荷耦合器件,这就节省了空间。这里,强调一点:功能决定外观,不是说在设计时一味的强调功能而不注重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在满足产品功能的基础上展开的设计,设计中应该将功能与外观结合起来设计,就拿一个小小的饮料瓶设计来说,饮料瓶表面设计的凹凸有致,一方面是为了好看,另一方面是它具有防滑的功效,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将功能与外观结合设计的例子。造型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自由发挥的设计,设计要秉承本民族文化,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故设计者在设计时,不能单纯的将产品理解为存在,而是要有这样的意识和态度:设计的意义不仅仅是物质的产品本身,同样也是隐含在产品背后的文化。

4、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协作精神

协作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指的是工业设计内部协作,另一方面指的是外部协作,一个产品不可能只有外观而没有其他,目前,产品是各学科知识的结合体,如: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等,现代的工业设计师主要是外观设计,但是大家知道,你独自一人搞外观设计,不和其他同事商量,你能保证你的设计能与他们设计的成果在尺寸上、装配上等方面完全符合吗?现在很多的产品都带有人机交互界面,最简单的就是按键,那么你在进行产品外观设计时,就要给这些按键,提供作业空间,所以,在从事产品设计时一定要与其他团队进行协作,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使设计的产品更好的符合要求。

5、培养学生根据企业目标而决定(企业产品的定位)生产加工等设计流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