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的护理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热患儿的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发热患儿的护理

篇1

【关键词】小儿;发热;治疗;护理

在小儿时期,发热属于是较为常见的临床急症。由于诱发发热的病因有很多,进而使得发热出现不同类型和程度。另外,由于小儿时期患儿的免疫能力较弱,因而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因而需要对其采取及时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进而及时、有效的缓解发热症状。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2例发热患儿行护理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均选自于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2例临床发热患儿,其中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龄为30d~12岁(平均为4.5岁);其中高热惊厥患儿为8例,烫、烧伤患儿为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 47例,肺炎患儿14例。

1.2 治疗方法

药物降温。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退热药物:美林、泰诺林以及退热栓剂等。我们建议:患儿为1~3岁,则可使用泰诺林退热剂,患儿年龄≥2岁,可使用美林退热剂;物理降温。采取温盐水(28℃~32℃)灌肠,给患儿灌入100~300ml的0.9%生理盐水,在灌肠后30min后便可排便,进而可促进排除毒素及缓解发热;温水擦拭,可采用33℃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以此来刺激其血管而促进其扩张,这样可起到散热的作用[1]。

2 护理及体会

2.1 环境与饮食护理

对于小儿发热病症,临床环境与饮食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发热患儿需要静卧休息,保证其充足的睡眠,以此来弥补耗损及消除疲劳;病房室温最好控制在19℃~23℃为宜,而湿度则控制在50℃~65℃为宜,病房内需保持空气的流通性。

小儿在发热时期,需给予饮用白开水,以此来稀释病菌所产生的毒素并将之排除;由于患儿发热时可能会减少消化道分泌液,导致食欲下降,因而需要给予患儿一些清淡、易于消化的流质性食物,同时可适量添加一些蔬菜(如:西红柿、豆芽、芹菜、南瓜等等),以此来补充维生素[2]。

2.3观察患儿病情

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定时测量患儿的体温(一般每间隔4h测量一次,若为高热或高热惊厥需每间隔2h测量一次)。若患儿出汗,则需立即更换衣服,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因捂汗而引发虚脱,而在更换衣服时需注意保暖;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及生命指征情况,若出现异常则需立即进行处理。

2.4药物发热反应护理

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发冷、寒战以及肢端冰冷等现象;在确认属于是输液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时,则需立即停止输原液,同时更换原液体和输液器再次进行输液,另外需时刻保持输液管道的通畅性[3]。对于在输液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做好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并做到“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前查、摆药中查、摆药后查;七对:时间、姓名、药名、床号、规格、剂量、用法),另外在药物配伍在时需注意药物禁忌及药物的浓度与剂量,配制药物需遵循“现配现用”原则。

2.5心理护理

若孩子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家长一日内去医院三四次, 迫切要求医生给孩子多次肌注退热针,甚至不合理的应用激素类药物进行解热,这些过度治疗都可造成严重后果,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发热恐惧症”,因而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对家长及患儿讲解关于发热的基本知识以及常规护理方法,以此来有效缓解发热恐惧症,进而使得患儿能够获得合理的临床治疗。

3结果

本文72例临床发热患儿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治愈出院。通过对社区患儿家长进行随访,患儿及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3.33%(60/72)。

4讨论

对于发热患儿,由于其长时间发热可能会增加糖蛋白的分解代谢,这样将影响大脑的功能,另外还可导致患儿体内的蛋白质出现不足,这对患儿抗体形成、损伤组织修复、激素合成以及酶活性等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除此之外,发热还可能增高患儿中枢神经的兴奋程度,进而导致患儿出现不安情绪、幻觉、睡眠质量差以及头痛等并发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惊厥现象。

为了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发热症状,避免发生上述并发症状,我们需要对该病引起高度重视,积极的开展合理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尤其是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体温、血压、呼吸、脉搏)变化情况,以防止因体温聚降而引起患儿虚脱,甚至是急性循环障碍症状[4]。在本文的临床研究中,通过对72例临床发热患儿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其临床治愈达到100%,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状,均治愈出院。而通过对社区患儿家长进行随访,患儿及家长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达到83.33%(60/72)。由此可知,采取合理的社区治疗与护理干预对发热患儿的恢复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刘艳萍,郝丽娜.患儿发热不同时期的护理[J].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382.

[2] 刘爱玲. 发热患儿的护理体会[J]. 健康必读(下半月),2010,10:68.

篇2

【关键词】物理降温;发热39℃;护理措施

发热是婴幼儿时期最常发生的症状之一。当婴幼儿体温超过39℃以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进行退热治疗。当婴幼儿发热过高或发热持续的时间过长时,能够对婴幼儿的健康带来威胁,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发生,甚至造成高热惊厥,影响婴幼儿的发育[1]。发热给婴幼儿造成的痛苦和危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对婴幼儿发热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笔者现将物理降温在婴幼儿发热中的护理应用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发热婴幼儿4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在3个月到2岁,平均年龄为16.92±4.93个月。发热时间为3d-8d,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物理降温护理措施,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遵医嘱正确给药,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儿童一般按照每公斤体重计算药物的用量,水杨酸类药一次按每公斤体重用量为10mg给药,两次用药时间为4h。乙酰苯胺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每次按照每公斤体重10mg-15mg给药,两次用药时间为4-6h。2岁以下患儿可以使用10%的滴剂,2岁以上患儿可以服用5%的糖浆。吡唑酮类药物如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及安乃近等,芳基烷酸类药物如布洛芬等。

1.2.2观察组患儿在依照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物理降温护理方法:①物理降温护理:告知患儿家长多喂温开水、饮料或者富含水分的水果和稀饭等,病房室内要开窗通气,减少穿衣,解开包裹以及衣服颈部的扣子,暴患儿露头,有利散热;在发热时洗热水澡或用热手巾进行全身擦浴;将冷湿毛巾或毛巾包裹碎冰块敷头,将少热水袋内装少许冷水枕于患儿的头下,或将冰袋放置于大动脉波动处,如颈部、腹股沟内侧、双腋下。当体温超过39℃时给予酒精物理方法降温,用质地较软的纱布蘸取25%-35%的酒精,依次在患儿的颈部、掌心、腋窝、足背、腹股沟处反复拍拭,时间为15-20min,拍拭完毕后要暴露擦浴部位。②舒适护理: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内清洁,对于咽部不适的患儿可以用温盐水或者是复方硼砂液漱口、含服润喉片或者使用咽部喷雾剂。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干燥,为患儿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室内温湿度适宜,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让患儿保证充足的休息。③出院指导:向家长讲解关于发热的相关知识,指导掌握发热的相关护理措施及家庭物理降温的方法。患儿出院后再次发作时能够就地急救,在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治疗。注意患儿的卫生,应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玩耍,禁止与患病人群接触,适量加强体格锻炼,合理增加辅食,增加机体抵抗力,积极预防原发病的发生。

1.3效果判断有效是指体温在30min内下降,1h内体温恢复正常范围,2h体温无回升现象。无效是指体温30min、1h仍持续不下降,2h后体温下降在0.5℃以内。

1.4数据处理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

2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物理降温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发热仅是一个临床症状学的诊断,是许多相关疾病的严重症状之一;临床上对于发热容易做出诊断,但对于发热的病因鉴别诊断才是临床难点和重点。由于婴幼儿的发热病因较复杂,且无明显的其他特异性的症状,临床治疗中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必要需要进行实验室以及特殊的检查,然后依照检查结果并结合患儿的疾病发展经过,甚至采取试验式的治疗,综合性的分析才能最终明确临床诊断[2]。婴幼儿发热的热型与成年人不同,加之近几年的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的早期应用,对临床的一些疾病的热型的特异性规律发生改变[3]。

总之,从临床治疗疗效果来看,物理降温的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而且比较简单易行,尤其对于离医院远而又要及时处理的高热患儿更方便使用,但是无论哪种婴幼儿的降温方法均是对症处理的,而不是对因进行治疗,所以在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还应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免延误患儿的救治时机。

参考文献

[1]李巧珍.儿科常用几种退热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41(91):478.

篇3

关键词:川崎病;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86-02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日本川崎富作1967年首先报道。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发病在5岁以下,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约为1.5∶1。川崎病最严重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成。 该病自报道以来逐步有增多趋势,尤其是亚洲地区。目前,川崎病已经成为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笔者收集所在科室2008年5月-2011 年3月间川崎病患儿37例,经积极治疗护理,预后良好,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6例均为我科2008年5月-2011 年3月间住院患儿, 均符合1984 年日本川崎病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7例, 年龄范围为10月-4 岁,其中10月-1岁 5例, 1岁-2岁 22例,2岁-3岁 6例,3-4岁 4例。平均住院时间9天。

1.2 临床表现:其中10例患儿持续发热超过7天(27.2%);皮疹33例(89.1%);指趾脱屑23例(62.1%) ;周围皮肤脱屑 21例(56.7%);口唇皲裂18例(48.6%);杨梅舌26 例(70.2%) ;结膜充血24 例(64.8%);淋巴结肿大29 例(78.3%);指趾关节肿胀28例(75.6%),肝功能损害8例(21.6%);贫血5例(13.5%);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2例(5.4%)。入院后经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32例治愈出院,4例好转出院,2例住院期间心超提示冠状动脉轻度扩张,经1年随访,恢复正常范围。

1.3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1984年提出的诊断标准[1]。

2 观察与护理

2.1 发热的护理:川崎病患儿临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发热,急性期多表现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本组病例33例患儿入院时均有发热,可以根据发热时间的长短,体温高低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一般发病初期发热程度高,热势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后期发热程度减轻,长时间体温过高可对机体有一定损害,因此定时测体温每4h测1 次,必要时每1 h 测1次,体温为中等发热时,可以物理降温为主,如温水擦浴,解衣散热,冰袋冷敷等,如果效果不明显,患儿体温持续上升,可口服泰诺林、美林等退热剂,口服困难者可给予小儿退热栓或者静滴赖氨匹林,10-20mg/kg/次,一天不超过两次,该药退热效果好,但易导致患儿汗出过多,应及时更换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对于婴幼儿及既往有高热惊厥的患儿应警惕热性惊厥的发生,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苯巴比妥钠5-10mg/kg/次肌注预防抽搐发生[2]。本组病人无1例发生高热惊厥。发热过程中,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嘱咐患儿多饮水或静脉补液,同时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3次,维持室温20 ℃-22 ℃,湿度50% ~ 60%。

2.2 口腔粘膜的护理:川崎病的患儿大多数都有口腔粘膜的损害,本组患儿约65%有口腔粘膜充血、口唇皲裂及杨梅舌,甚至口腔溃疡。因此口腔护理极为重要,可以减轻患儿病痛,减少哭吵。对较小患儿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口腔,每日2次或3次,操作时动作轻柔, 避免发生出血和疼痛, 做好心理护理。年长儿要督促进食后漱口,唇干者涂液状石蜡,本组有3例合并口腔粘膜溃疡者,遵医嘱给予西瓜霜喷剂治疗,效果显著,1例小婴儿合并鹅口疮,给予制霉菌素涂于创面,每天三次,2天口腔白斑即明显减少,后改为只用苏打水口腔护理,1周左右愈合。

2.3 皮肤的护理:川崎病患儿除发热以外,皮疹及手指硬肿及指(趾)端、肛周脱屑最为常见,本组占90%左右,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皮肤粘膜情况,剪短患儿指(趾) 甲,避免搔抓皮肤,对半脱痂皮应用干净剪子剪除,切忌强行撕脱,防止出血和继发感染。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保持衣服柔软、宽松,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更换衣裤,便后清洗臀部。

2.4 眼部的护理:结膜充血是川崎病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本组病例中有24例患儿可见结膜充血,占64.8%,护理上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两次,必要时遵医嘱滴眼药水或涂眼膏,预防双眼感染。

2.5 心血管系统的护理:川崎病患儿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严重者可见心力衰竭、心肌梗塞或者动脉瘤破裂而导致死亡,因此入院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心率、心律,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每4h测心率一次,若发现心音低钝或收缩期杂音或心率增快时,及时报告医生,立即进行心电监测,遵医嘱应用保护心血管药物[3]。本组2例冠状动脉轻度扩张者经随访1年全部恢复正常范围。

2.6 药物治疗的护理:针对血管炎症,和对抗血小板凝集,本组患儿均采用了阿斯匹林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联合应用。阿斯匹林的剂量根据病程进行调整,急性期30-100mg/kg·d,分3次口服。热退后3-5d逐渐减量,热退2周减至3-5mg/kg·d,根据血小板的数值至少维持6-8周。对有心脏损害的病例延长用药时间至冠状动脉完全恢复正常。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目前主张采用2g/kg于8-12h左右静脉缓慢输入,丙种球蛋白的应用越早越好,10d内应用更有意义,能预防和减少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因丙种球蛋白为血液制品,分子量较大,易出现过敏或者输液反应,因此,输液中应经常巡视,开始滴注时, 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发热 皮疹等) ,如有首先停止滴注,静脉应用非那根 地塞米松等, 待症状缓解后再缓慢输注。本组病例有2例输液过程中出现皮疹,经积极抗过敏处理,皮疹消退,未影响丙种球蛋白的输注。

2.7 心理护理及出院后健康指导:川崎病患儿为少发疾病,家长对该病不了解,加之患儿高热不退,哭吵,食欲不佳,造成家长恐慌心理,为此,首先评估家长对该病的认识程度,告知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症状、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及疾病自然转归。有效与患儿进行心理沟通,及时掌握与了解患儿心理动态,减轻患儿的恐惧感,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及配合家长参与患儿的饮食喂养、皮肤护理及其他的生活护理。嘱患儿出院后的服药及定期复诊等。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第六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687

篇4

【关键词】麻疹;患儿;综合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1.33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76-01

我院于2010年4月——2012年3月对32例麻疹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麻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5个月-10岁,平均(4.51±1.23)岁;临床表现:咳嗽19例,发热21例,结膜充血10例,皮疹20例,腹泻4例,口腔麻疹黏膜斑15例;合并症:喉炎2例,支气管炎6例,脑炎1例,肺炎3例。

1.2护理方法

1.2.1病房隔离对于麻疹患儿,应做到同病同房,条件允许时可单人单房,对于一般出疹患者,需隔离至出疹后1周,若患儿合并喉炎或肺炎等疾病,则需隔离至2周。患儿病房需保持通风,使病房内空气新鲜,通风时应防止冷风对流,避免其对患儿造成不良的影响,确保患儿得到足够的休息,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患儿衣物床单、被褥、玩具等需保持干净、干燥,且每天应进行2h的曝晒,或进行1h的紫外线照射[1]。对于患儿使用过的毛巾及餐具等需给予消毒处理。

1.2.2心理护理患者受麻疹影响,极易出现烦躁不安的心理,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多种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护理。鼓励与安慰患儿,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讲解疾病治疗的成功案例,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缓解其不良情绪,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1.2.3五官护理为避免口腔炎的产生,必须加强患儿的口腔护理,选择适量的生理盐水清理患儿口腔,使口腔保持清洁。若患儿已存在口腔炎,可选用锡类散药物喷洒于创面上;若患者存在结膜充血等症状,可选择适量温生理盐水对其双眼进行必要的冲洗处理,症状加重时,可应用抗生素眼药水;若患者存在鼻腔黏膜充血肿胀症状,且通气困难,可选择0.5%麻黄碱溶液注入患儿的鼻部位。

1.2.4皮肤护理对患儿皮疹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患儿皮肤需保持干净、清洁,若存在出疹不畅等现象,需给予相应处理,可引导患儿服用鲜芫荽汤汁,同时涂抹于患儿皮肤上,促使皮疹出透或出齐。出疹过程与出疹结束后,患儿常存在皮肤搔痒等症状,对此护理人员需将患儿指甲剪短,避免其抓破皮肤,同时可选择炉甘石洗剂涂抹于搔痒位置处,以达到缓解搔痒的目的[2]。若患儿存在腹泻症状,则应于大小便后选用温水对其臀部进行必要的清洗,且需选用软毛巾将水分吸干,使臀部保持干燥。若患儿臀部护理不当,出现皮肤破溃等症状,则可选用鱼肝油软膏涂抹于臀部创面上。

1.2.5发热护理加强温度控制,是麻疹患儿护理工作中的重点。若患儿温度过高,则对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严重的影响;若患儿温度过低,则可影响和制约出疹,不利于疾病治疗。对于出疹期患儿,若其体温低于38.5℃,可无需进行发热护理。若患儿存在高热惊厥史,或体温过高,则需给予相应的退热处理。退热方法可选择物理降温,协助患儿将衣被松散,选用温湿毛巾敷于患者头部,禁止选用乙醇擦浴及冰袋降温法[3]。若患儿体温持续不退,或大于39.5℃,需告知主治医生,及时给予退热剂治疗,避免发热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1.2.6并发症护理若患者存在肺炎或支气管炎等疾病,则需加强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室温通常保持在20℃左右,湿度保持在55%左右。同时可适当抬高患儿的头肩部,协助患儿变换。给予雾化吸入,2次/d,25min/次,以达到湿化患儿呼吸道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拍背,使痰液顺利排出。若患儿存在低氧血症或呼吸困难等多种症状,则需告知主治医生,及时给予吸氧;若患者存在喉炎等症状,则需给予雾化吸入,使喉部水肿与炎症逐渐消退;若患儿存在脑炎,则需给予脱水剂或镇静剂治疗,避免患儿由于躁动而导致坠床[4]。

2结果

所有患儿通过积极治疗与综合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未有1例患儿死亡,治愈率为100%。

3小结

麻疹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小儿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麻疹病毒有关。对于麻疹患儿,除了积极治疗外,还应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本研究32例麻疹患儿均给予综合护理,包括病房隔离、心理护理、五官护理、皮肤护理、发热护理、并发症护理等。通过这些积极、有效的护理,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

总之,对麻疹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促进疾病治疗,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少娟.护理干预对67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16):3343.

[2]易平.68例麻疹患儿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24):5135.

篇5

【关键词】小儿高热,高热惊厥,降温措施,个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76―02

小儿高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体温在39.0℃以上的发热,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多数经过及时处理后预后良好,但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脱水、休克、脑水肿、败血症等,使病情加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特别严重者还可能并发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我科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高热患儿共103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未出现不良后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于下。

1 临床资料

高热患儿103例, 其中男62例, 女41例。年龄2个月~7岁, 其中6个月以内14例, 6个月~3岁72例,3岁以上17例。体温39.1℃~40.0℃77例, 40℃以上26例。上呼吸道感染65例, 肺炎、毛细支气管炎28例, 急性胃肠炎10例。

2 护理体会

2.1 环境要求和饮食护理:要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限制患儿及家属出入,以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减少不必要的刺激,防止诱发高热惊厥。空气应保持流通,室内温度以22℃左右为宜,避免强光照射。患儿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 营养物质和水分、电解质的消耗大大增加, 应根据患儿的出入量估计患儿的失水量,并在饮食中给予补充。应给予易消化吸收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补充所丢失的维生素和电解质, 多饮水和吃水果,如人乳、牛乳、米汤、蛋花汤、菜汤、果汁、稀饭、面条等食品。多喝水可促使多排尿, 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 最好饮用温开水, 有利于出汗,同时需注意,高热时由于感染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应避免强求患儿大量进食而导致患儿胃肠负担过重。

2.2 皮肤和口腔护理发热患儿不宜穿盖过厚,若汗出过多应当勤换衣裤,保持衣裤的干燥,同时给予温水擦浴,清洁皮肤,防止发生皮肤感染。应经常更换衣褥以及被罩、褥单。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残余食物易发酵,可能引起口腔感染, 要做到严格的口腔护理,饭后喂少量的温开水以清洗口腔,配合的患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仔细观察有无溃疡,已有溃疡者,局部给予口腔消毒剂喷涂。

2.3 物理降温 定时检测体温变化,体温升高时采取以下措施。

2.3.1 头部冷敷或冰袋降温:头部冷敷一般适合于发热早期,可以降温并减少脑细胞耗氧量。

2.3.1.1将用凉水浸湿过的毛巾或冰袋(用小毛巾包裹)敷在患儿前额,每隔10min~15 min更换1次。

2.3.1.2使用退热贴: 体温大于37.5℃时贴在患儿前额。4-6小时更换1次。

2.3.1.3使用走珠退热器:把走珠置于患儿额头,太阳穴,颈部,腋窝,等人体大动脉经过的部位的皮肤表面来回涂抹,每个部位2-3次。

2.3.2 温水、酒精擦浴:采用温水浴,水温比患儿体温低1%左右,该方法可促使患儿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扩张,加速热量的散发,温水擦浴时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发凉应立即停止,并立即保暖。酒精擦浴一般使用30%~50%的酒精,在患儿的腋窝、腹股沟部位以及四肢进行擦浴,利用乙醇挥发的特性,在乙醇挥发的同时带走热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后颈部和前胸腹部不能进行擦浴,对于新生儿以及患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也不宜擦浴。在擦浴的同时需严密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如皮肤颜色、呼吸、脉搏等。

2.3.3 冷盐水灌肠:利用较体温低的冷盐水进行灌肠,可促进肠道温度的下降,同时可通便,对于感染性发热在常规降温无效时使用效果良好。一般用冷盐水100~300ml灌肠,灌入后需用手将患儿夹紧10min左右,防止盐水排出,若不到10min就溢出,需要重复灌肠。

2.4 药物降温

2.4.1 25%安乃近溶液滴鼻简便有效,适用于5个月~5岁患儿,每次1~2滴,滴入鼻腔,一般1h以内即可降低体温。

2.4.2 也可选用口服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混悬液等药, 但用量不宜过大,间隔时间不宜过短,遵医嘱执行, 以免引起大汗促使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

2.4.3 小儿退热栓适用于5岁以下、体温在39℃以上小儿,每次半粒到1粒,塞入,4h~6h使用1次,1d不超过3次。同时需要注意水分的补充。

2.4.4 肌肉注射安乃近(10mg/kg)、或氯丙嗪、异丙嗪(每次0.5~1mg/kg),在小儿高热明显时遵医嘱执行。

2.5 中医中药降温

口服中药中一些常用的芳香开窍类中成药如紫雪丹、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可以在超高热伴有惊厥抽搐、神昏谵语时选用。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膏具有较强的退热作用,黄芩具有抑菌抗病毒作用,柴胡水牛角可镇静抗惊厥。临床上也可将上述具有退热解毒的药品熬制后采用和冷盐水灌肠类似的方法进行保留灌肠,常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2.6 高热惊厥的预防和护理

对超高热或以前有发作过惊厥的的患儿,以及有发热时四肢冰冷等惊厥先兆的患儿,要严密观察,尽量派专人护理,随时备好急救物品(如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开口器等)和药品(各类止惊药物)。一旦发生小儿惊厥,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置于平卧位,并去掉枕头,将小儿头偏向一侧,解开衣被,去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给予吸氧,氧流量为0.5~1.5L/min。在小儿上下唇之间垫入裹有纱布的压舌板。药物止惊通常地西泮为首选药物,0.3~0.5mg/kg,幼儿一次剂量不超过5mg,婴儿不超过2mg, 缓慢静注,必要时15min后重复一次,24h 内可重复应用2~4 次,甚至静脉滴注,直至发作停止。新生儿惊厥时首选苯巴比妥, 15~30mg/kg静脉推注, 无效时可再用10mg/kg。也可用10%水合氯醛, 每次0.5ml/kg, 最大剂量10ml,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作用较快。

3 结果:103例小儿高热患儿中,经对症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后,仅2例发生高热惊厥,但均成功缓解治疗,无并发症发生。

4 小结

发热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一方面,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的保护性生理反应,但另一方面,过高过久的发热可造成惊厥、脱水、循环衰竭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积极有效地对发热进行及时处理。在处理发热的同时,应首先了解患儿的基础疾病,保证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正确得当,比如:高热时伴有寒战,或四肢震颤,或烦躁,要警惕惊厥发生的可能[2];若为急性胃肠炎患者,要重点观察大便颜色、次数、有无粘液;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要观察有无合并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呼吸衰竭的征象[3];皮肤丘疹的及时发现对部分传染性疾病如麻疹、水痘等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上述降温措施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物理降温操作简便,无明显副作用,但降温效果有限;药物退热作用迅速确切,但对诊断可能造成影响,存在一定副作用。总之,应在充分了解疾病特点基础上,根据不同个体、不同疾病表现,选择正确的护理方法,促进疾病的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 冯霞. 86例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的护理体会. 中国医疗前沿,2009, (4)15:103

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外感发热、患儿家长、病程

外感发热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范畴,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其病原体以病毒为主,据统计呼吸道病毒感染中90%患儿表现有发热症状[1],据调查显示大多数患儿家长缺乏此病症的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卫生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行为过程,它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教育活动,使患者建立健康意识,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2],对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状态、精神心理状态、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但由于患儿的自我表达能力存在不足,如果家长缺乏相关的医疗知识,在处理孩子的治疗、护理、生活及心理行为等方面问题时往往会存在着不少疑惑和误区,并由此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4],因此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医疗卫生知识的了解,对患儿发热病程有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对家长进行相关细致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教活动,能明显缩短外感患儿发热的时间,有利于患儿治疗与康复。本文报告一组病例的观察结果。

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7年8月~2008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6例外感发热的婴幼儿。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9月~3岁。家长文化程度:初中12例,中专及高中38例,大学以上36例。家长是患儿父母或祖父母。按照家长的文化程度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在治疗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教活动,对照组未接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教活动。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温、病程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为无显著性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2、方法

2.1、教育方式

医护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发放宣传资料、对患儿家长进行知识普及,以及解答患儿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以语言教育为主,配合演示,发放科普小知识手册,让家长参与健康教育计划中。与患儿家长交谈时使用简明通俗的语言,重点突出、有意重复,必要时可让患儿家长复述要点;对于需要掌握的技能,如物理降温法一定给予患儿家长口头讲解结合操作示范,使家长掌握对高热患儿的护理常识,并让家长演示至正确为止。注意因人施教,针对患者家长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患者家长进行一对一指导,耐心、准确回答并解释患者家长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盲、年老体弱、理解力差的患儿家长者,给予有效、正确地指导[5]。

2.2、教育内容

2.2.1、就诊前教育

在患者候诊期间,责任护士及时向家长自我介绍,并介绍病区环境,陪护作息制度,呼叫方法,主管医生等,向家长说明发热是很多常见疾病的同一症状,短期、不超过一定限度的发热是有利的,以稳定其焦急、恐惧情绪;对伴有惊厥者,应紧急安置好患儿,按医嘱给予退热、止痉、吸氧等处理。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家长在候诊期间一方面可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其在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紧张、烦躁心理,以消除患儿因陌生而带来的紧张不安心理,促进护患配合。

2.2.2、检查、治疗过程中的教育

在患者进行各种诊治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家长进行个别宣教。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常规护理常识、饮食调护、物理降温的操作方法、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如指导家长给患儿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合理膳食,可给患儿牛奶、豆浆、米汤、稀藕、肉汁、菜汁、果汁、红枣汤、麦片等;提倡母乳喂养,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年长儿要有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居室要清洁通风,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避免去公共场所接触传染源,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患儿家长注意观察病情,如发烧、咳嗽、咳痰、呼吸加快、喘息、精神不佳等,及时发现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教会掌握常用退热方法,首选物理降温法,宣传物理降温方法、好处、注意事项,让患儿家长与责任护士共同参与操作,使其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效果不佳时,按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告知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服药的方法和时间,给药途径及剂量的精确、注意事项等,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对高热患儿使用退热药后应多饮水。

2.3、教育及评价方法

根据患儿家长文化程度,个体选择内容进行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利用每次与患儿家长接触的机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视患儿家长学习能力及掌握情况给不同深浅的内容,对患儿家长未掌握的内容进行循环式重复教育。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热退时间,制定退热时间表,对所有患儿家长解释清楚统计要求,按时回收退热时间表。

3、结果

两组的热退时间结果见表1。经u检验,P

4、讨论

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儿家长对发热等疾病的认识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6]。由于住院期间患儿面对新的环境,陌生的面孔,以及对打针、抽血、各种检查的恐惧,输液时的活动受限等因素,因而对其家长依赖性很强。通过对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多层面的、人性化健康教育,增强患儿及家长的参与意识,提高了自我保健与自我护理能力,使患儿家长在护理患儿发热过程中能够冷静地处理,并取得家长的信任与积极配合,也改变了家长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做法。

篇7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再度激活则引起带状疱疹。临床以发热,皮肤及黏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痂疹,并同时存在为特征。我院于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水痘患儿57例,经应用抗病毒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效果满意。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共57例,其中男3l例,女26例,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12岁。多数患儿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痂疹可同时存在,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起病急,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数小时至24h出现皮疹,初为红色斑疹,迅速变成丘疹一疱疹。疱液初清亮后稍混浊,数日后成为痂疹。57例患儿中,并发脑炎1例,并发肺炎3例。经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均治愈。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患儿及家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多由于疾病本身的痛苦,担心疾病预后及治疗费用;对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的陌生。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安慰和鼓励患儿及家长,使其保持情绪稳定。护士应面露微笑、动作轻柔、态度和蔼,不断和患儿轻声交流,以缓解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儿心有所依,积极配合治疗。

2.2 隔离护理按高度接触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严密隔离,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病毒存在于病变黏模皮肤组织、疱疹液及血液中,主要由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感染,是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得以证实,可由鼻咽分泌物排出体外。患者是唯一传染源。病毒经直接接触或上呼吸道浸入机体。由于水痘传染性极强,患儿感染水痘后应避免传染别人,所以首先要隔离好水痘患儿,尽可能避免患儿和健康儿童接触,应在医院(或在家)隔离,直到全部结痂为止。接触患儿的家长不应立即接触易感儿童,应在室外流动空气中自然消毒20~30min,不能再传播感染。

2.3 皮肤护理认真观察病情,注意疱疹有无溃破或继发感染。皮肤瘙痒难耐时,可局部使用皮肤止痒剂,或服用少量镇静剂、息斯敏,以保证患儿能休息好。如果疱疹被抓破,可涂用0.75%碘酒与75%酒精,或安尔碘皮肤消毒液。糜烂面可涂以杆菌肽或新霉素软膏。嘱患儿不要用手抓挠痘疹,剪指甲,必要时带手套。要保持手、皮肤清洁干燥,水痘较重者.暂不宜洗澡或擦澡。穿戴柔软宽松的衣帽,被褥、床单质地松软,以免磨损皮肤,衣服要勤换,被褥要勤晒,防止因穿过紧的衣服和盖过厚的被子,造成过热引起皮肤瘙痒难耐而挠破疱疹。护理要点:精心护理,止痒,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

2.4 一般护理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避免潮湿。保持口腔清洁,多喝开水,补充足够水分。嘱患儿多休息,发热期卧床休息。根据患儿的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发热较高时,给予物理降温,或服用少量退热剂。

2.5 中医辨证施护

2.5.1 辨证风热挟湿型:发热或不发热,饮食、二便如常,疹色红润,疱浆清亮,舌红苔白,脉浮数;风热炽盛型:高热、烦躁、口干、唇红,皮疹大而稠密,色紫暗,浆混浊,小便黄,舌红,脉洪数。

2.5.2 辨证施护 风热挟湿型:①注意观察患儿热势,舌苔、脉象的变化,以及水痘之形态、色泽和分布情况;②痘疹破溃,用青黛散撒布患处,以清热收敛;③可用银花15g,板蓝根20g,煎水代茶饮用。风热炽盛型:①壮热不退、烦躁的患儿,可口服小儿回春丹3~5粒,以防惊风发生;②须做好口腔护理,进食前后用银花甘草水含漱;③保持大小便通畅,小便短赤或黄者用鲜车前草煎水代茶饮,大便干结用番泻叶泡水代茶饮。

2.6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患儿如高热持续不退并伴咳嗽、气急、发绀者应考虑并发肺炎。患儿如呕吐、头痛、烦躁不安、嗜睡、抽搐、昏迷者应考虑并发脑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救治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篇8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传染病;发热; 儿童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01~200907收治的患儿116例,其中男59例,女57例;年龄从7个月至14岁,1~6岁84例,占72.41%,剩余部分分布在其他年龄段。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血清中EB抗体均为阳性,淋巴结、肝脾、扁桃体均肿大,出现皮疹,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

1.2 护理

1.2.1 心理护理

由于该病病情复杂,高热持续时间长,退热效果不理想,外周血中又可见变异的淋巴细胞,患儿及家长思想负担重,并且对本病缺乏认识。因此对年长儿可通过安慰、解释和鼓励做好心理护理,对年幼儿要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去关心,并建立感情,可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沟通和建立信任。对于患儿家属,除了关心和安慰外,还要及时说明病情预后情况,以及诊疗、护理措施,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支持诊疗计划,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1.2.2 高热护理

发热是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症状之一。70%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部分患儿伴有畏寒、寒战,T 38.0~40.0 ℃不等,热程数日至数周,某些患儿高热易至惊厥、抽搐,因此应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做好降温处理,必要时可用镇静剂,高热患儿应每4 h测量体温1次,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脉搏、呼吸及血压等。出汗较多者应及时揩干汗液和更换衣裤,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多饮开水,并做好口腔护理,同时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

1.2.3 做好病情观察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不同病期,可出现不同脏器受累的临床表现,如在急性期可发生心包炎、心肌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并发症。因此,要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神志、血压、脉搏、呼吸等情况,急性期应嘱患儿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输液速度,给予高热量、优质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服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2.4 按传染病常规护理

实行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避免疾病的传播。

1.2.5 认真执行医嘱

做好常规治疗的同时,按医嘱认真进行白虎汤加桂枝汤剂的服用和灌肠,小儿服汤药要少量多次,每日量分为6~8次频服,呕吐不能喂服时遵医嘱灌肠,动作应轻柔,以免损伤肠黏膜或药液外流影响疗效。

1.2.6 出院指导

加强营养,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疲劳,防止感冒,半个月至1个月后门诊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观察有无复发的临床表现。

1.3 转归

116例中均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对症精心护理,其中60例使用了中药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有3例患儿因经济问题放弃治疗,随访时死于家中,其他病例全部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12 d。

2 讨论

小儿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主要表现是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衰竭和全血液细胞减少等一系列多脏器损害征象[1],临床表现以发热症状较为突出,患儿易出现烦躁、家长也因此情绪不稳定而缺乏耐心,导致治疗措施不能到位,首先医护人员除需按发热性疾病认真细致的护理外,还需勤于通过对临床症状体征的观察,及时了解主要脏器的功能变化,以便及时维护,认真执行综合治疗各项医嘱,药物和物理降温措施要到位,EB病毒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中药针剂副反应较多[2],故强调中药汤剂的使用。给药途径,3岁以下患儿喂药困难时选择灌肠或鼻饲,应熟练掌握各种给药途径的技巧,如口服时适宜少量多次,将每日3次改为6次,灌肠动作应轻柔,注药应缓慢,退导管后在两侧加压30 min,以保证药液不外泄。实践证明,通过对患儿及家长的精神安抚,征得积极配合,加用中药汤剂,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探讨 手足口患儿发病影响因素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对322例住院患儿进行发病关系、托管机构、个人卫生习惯进行评价,观察。结果儿童患病率明显具有群居性,有不良的卫生习惯患病率较高。结论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卫生和托管机构的管理是降低本病感染的关键。患儿及时就诊,及时诊断,正确治疗,科学护理是治愈手足口病有效措施。

关键词:手足口;婴幼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12-0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左右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临床表现,个别患儿可发生死亡。这种病的发生与生活环境、个人卫生、免疫抵抗力低、接触已感染病毒的人员等因素有关。该病于每年春季开始多发,4月-5月病例增多明显,5月-7月发病形成高峰。现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患儿322例,通过一些护理干预措施,患儿痊愈297例,好转出院13例,转院12例,死亡2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资料来源:2012年1月-2012年12月一病区收治住院手足口患儿,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7岁,平均年龄3岁7个月。男性184人,女性138人,住院日3-15天,平均住院9.2天。

1.2手足口病患病率与患儿是否上幼儿园,个人不良卫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患儿中有287例是在幼儿园托管,占89%;3例在上小学,占0.9%;32例家长带,占10%;

1.3手足口病患病率与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是否有洗手的习惯有无关系。对入院手足口病患儿的家长入院时进行问卷式调查。89%的患儿是有上幼儿园,95%的患儿有不良的习惯,说明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群居性,与不良的卫生习惯有显著的关系,见表1。

表1

相关因素是否人数%人数%是否上幼儿园287893210是否有吃手指、咬玩具等习惯30595175是否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2778645141.4患儿临床症状合并有发热,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住院时间长,治愈率低,见表2。

表2

临床表现部位人数%住院平均天数治愈率%发热、手足口疱疹、口腔炎10231.611.395手足口疱疹、口腔炎29691.95.4100发热、手足口疱疹、口腔炎、呼吸系统症状154.6832发热、手足口疱疹、口腔炎、消化系统症状87275.459发热、手足口疱疹、口腔炎神经系统症状113.46.3282护理措施

2.1一般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措施

2.1.1消毒隔离

将患儿及时隔离,安置在空气流通、清洁、温度适宜的病房内,每日紫外线灯定时照射2小时,限制陪护及探索人员。患儿的用具、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医护人员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洗手处理。

2.1.2皮肤护理

保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衣服要宽大、柔软,床铺平整干燥,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剪短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物理降温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皮肤瘙痒溃疡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对皮肤破损可涂抹抗菌药膏,臀部有皮疹时保持臀部干燥清洁,避免皮疹感染。

2.1.3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以防并发症,溃疡处可用金霉素软膏或2%利多卡因外用,促进溃疡愈合的溃疡贴膜,并经常观察溃疡、糜烂愈合情况。

2.1.4合理饮食

给患儿进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食物宜温凉,无刺激,忌食辣、鱼虾肉类。

2.1.5发热护理

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注意发热的过程及伴随症状,根据病情定时测量体温,实施物理或药物降温,评价降温的效果,观察降温过程中患儿有无不适出现及时通知医生。

2.1.6生命体征观察

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皮疹消退情况、神经系统末梢循环,大小便情况,若出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做好相应记录。

2.1.7健康教育

宣传防病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患儿卫生保健,做好饭前和便后洗手,对被污染过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极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流行期间儿童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免感染。

2.2重症患儿护理

由于重症患儿病情变化快,除按以上常规处理外,需对各功能就行持续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动态了解患儿整体状态,疾病危险程度及各系统脏器损害程度,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症护理。

3护理结果

院2012年4月-10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322例,通过治疗护理治愈297例,死亡2例。

篇10

【关键词】 手足口病;个性化护理;护理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3.190

手足口病在小儿传染性疾病中较为常见, 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黏膜疱疹。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或飞沫传播, 在院内可形成交叉感染, 所以院内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至关重要[1]。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此类患儿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入选的手足口病患儿共100例(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 均为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 上述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症状, 在患儿手掌、臀部等部位发现疱疹或丘疹, 可合并有咳嗽、食欲减退等症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 女24例, 男、女平均年龄分别为(4.2±1.3)岁和(4.1±1.5)岁;体温37.5~40.0℃。对照组男27例, 女23例, 男、女平均年龄分别为(4.3±1.1)岁和(4.0±1.2)岁;体温37.5~40.0℃。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手足口病护理干预, 包括手足口病方面的简单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 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等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与患儿进行交流, 交流时态度要亲切, 关心患儿, 消除患儿紧张等情绪, 让患儿尽快适应病房环境, 提高患儿对医护操作的配合程度。②个性化口腔护理及饮食指导。观察患儿口腔病变情况, 根据患儿口腔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 嘱咐患儿保持口腔清洁, 在家属的指导协助下患儿饭前和饭后要采用温开水漱口。对患儿进行个性化饮食指导, 根据患儿饮食情况进行指导干预, 在患儿家属协助下, 患儿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 禁止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摄入清淡饮食, 可采用少量多餐。③个性化发热护理干预。患儿发热时多表现为中等发热或中等以下发热, 嘱咐患儿多饮水, 定时监测患儿体温, 如果体温≥38.5℃, 要报告主管医生, 及时给予降温处理。④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患儿和家属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了解患儿家属及患儿文化程度等, 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让患儿或家属了解手足口病, 并知道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预防措施等。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儿干预后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标准:实施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儿的体温连续3 d监测显示为正常体温, 手足等部位的皮疹等临床症状消失, 为痊愈;患儿实施治疗后和护理干预后, 其体温连续3 d监测显示有显著改善, 趋于正常, 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等临床症状和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 为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后, 患儿的体温和临床症状没有缓解, 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和痊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为(3.6±1.7)d、痊愈时间为(8.2±1.7)d。对照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为(5.7±1.2)d、痊愈时间为(10.9±1.5)d。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痊愈3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儿痊愈2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足口病在小儿人群中较为常见,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或飞沫传播, 其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或丘疹等, 患儿可合并有发热、咳嗽等症状[3, 4]。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疗是改善患儿生存质量的关键。此类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其治疗效果。个性化护理干预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的护理干预措施, 充分考虑患儿各自特点, 根据其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5-7]。

本文中, 观察组实施了个性化护理干预, 在心理、饮食、发热、健康教育等方面对本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痊愈时间早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是显著, 此种护理干预模式能够较早患儿患儿症状,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利于患儿恢复,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朱志红. 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认知及行为的影响评价. 中国健康教育, 2015, 8(1):76-79.

[2] 黄会荣. 持续性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4):95-97

[3] 袁鑫霞, 刘会彦, 尤彦华, 等.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7):170-171.

[4] 黄敏. 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0):138-140.

[5] 吕迎春. 100例门诊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护理干预.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5(2):97-99.

[6] 李玉冰.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