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基础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5: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护理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护理基础

篇1

关键词:宫颈妊娠;子宫瘢痕处妊娠;宫、腹腔镜;子宫动脉栓塞术;病情观察;护理

宫颈妊娠(cervical pregnancy,CP)和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两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者称为宫颈妊娠,若胚胎着床在前既往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则称之为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两者的共同点为临床处理困难,易出现大出血,严重时可导致子宫切除,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宫颈妊娠及子宫瘢痕处妊娠共计24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后续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护理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8月~2016年1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及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的患者,其中宫颈妊娠患者4例,子宫瘢痕处妊娠20例。研究对象年龄26~41岁,平均年龄(31.1±9.1)岁,平均妊娠3.1次。纳入标准为:①诊断明确,且病灶未突破子宫峡部浆膜层或宫颈表面,子宫浆膜层及宫颈表面在磁共振下表现为连续性完整;②治疗方法为先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3 d再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去除妊娠物。排除标准:①未采取介入手段治疗的患者;②单纯采用经阴道手术治疗的患者;③单纯采用腹腔镜或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1.2.1子宫动脉栓塞术 患者均选取右侧腹股沟区股动脉搏动最强点为穿刺点。选择性插入到子宫动脉,超选择该供血血管,注入甲氨喋呤 (MTX)75 mg后,再向其内栓入明胶海绵颗粒一支与造影剂、生理盐水的混悬液后造影,直至远端血流阻断。撤管并将导管插入左侧髂总动脉 ,逐步找出左侧子宫动脉,同法处理,术毕右腹股沟穿刺点局部加压包扎24h,且右下肢制动。

1.2.2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 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 d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腹腔镜用作监视,主要在宫腔镜下行手术操作。采用STROZ公司宫、腹腔镜相关设备,全麻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保留尿管,膨宫介质为5%甘露醇,流速为150 ml/min,膨宫压力为110 mmHg,以90°单极电切环切除妊娠组织。术毕宫腔放置8号Foley双腔尿管,球囊中充入8 ml生理盐水压迫止血。术后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48 h,术后5 d拔除宫腔压迫球囊。

2结果

术后观察阴道流血量,体温,血β-HCG变化情况:每7d复查血β-HCG,如β-HCG呈倍数下降直至正常为治愈,远期随访患者月经量情况及再次生育情况。所有患者结局良好,顺利出院,血HCG在术后2~3 w恢复正常。研究对象中,电话回访,5例失访,19例患者未再次妊娠,1例患者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2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严重宫腔粘连,闭经。

3护理

3.1心理护理 特殊类型异位妊娠患者会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对自身状况及治疗方案不了解,他们十分迫切想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远期的影响:如术后月经情况及后续生育能力。责任护士应对患者个人家庭、社会及工作背景深入了解,全面评估患者身心状况,从而提供有效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耐心解答其疑问,向其讲解该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优越性,并告知对后续的门诊随访及生育能力的影响。

3.2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护理 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血常规、凝血系列,血型鉴定及充分备血,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证,发生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积极抗休克治疗。

篇2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口腔门诊;患者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18-01

口腔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口腔护理知识,能够给予患者优质的照顾。而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口腔门诊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口腔门诊的质量。就如何提高口腔优质护理服务总结以下几点:

1 提高口腔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口腔护理在口腔医学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增强对口腔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

1.1 口腔护理工作的特点及重要性

1.1.1 口腔护理工作贯穿于病人就诊的全过程,从病人的分诊、导诊、助疗到诊后的健康指导,实行全程护理服务[1]。

1.1.2 口腔护理工作专科特性强,护理人员除需掌握普通的基础护理知识及技能以外,还需掌握口腔专科基础理论以及口腔专科护理技能,才能与医生密切协作,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1.1.3 口腔诊疗工作中医护配合密切,在口腔疾患的诊治中,护士不但要保证治疗所用的器械、药物、设备、材料到位,更需与医师配合默契,保证材料、药物、器械的准确、平稳、快速的传递。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理及生理、精神状况,从而为口腔医师的治疗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1.1.4 口腔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由于口腔临床工作的特殊型,口腔疾患的各项治疗操作均在口腔内完成,病人流量大,仪器、器械使用频繁,许多精细、价格昂贵的牙科器械和材料的消毒灭菌受到一定的限制,病原体可经医护人员的手、空气、污染后溅出的碎屑、污染的诊疗环境进行传播,如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造成医院内感染。因此,口腔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渗透在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1.2 建立专业的技术操作规程及专业知识考核制度

专业化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口腔护理的专业化要求程度高,容易发生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因此做好口腔科的消毒隔离管理非常重要。

1.2.1 重视对口腔护理用具的消毒管理:口腔科设有独立的消毒室,在使用传统的清洗消毒的基础上引进先进清洗机器,如应用超声震荡清洗机中对器械进行清洗,可以将器械的细小部位和难于清洗的部位清洗干净,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1.2.2 对小手术器械及种植手术器械的消毒:根据口腔护理手术的需要,将器械进行分类打包,并将消毒的时间进行标记,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

1.2.3 一次性物品的分类处理:在口腔手术之后,将器械中的针头、刀片等尖锐的物品放在有标记的污物器内,将一次性使用的治疗盘放在黄色的污物袋里,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并做好回收记录。

1.2.4 综合治疗椅的消毒:综合治疗椅每天都要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擦拭处理。在操作中,与医生、患者直接接触的器械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消毒,间接接触的器械要及时用金属铝薄纸进行包裹,按规定更新。

1.2.5 器械设备实现专门化管理:口腔治疗器械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及时发现器械的使用问题,并进行妥善维护,进而延长使用寿命。

1.2.6 定期、不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考试和技术操作技能的考核,建立奖励机制以提高口腔护理优质服务水平。

1.3 随着口腔科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口腔护理人员也需要在护理实践中运用新的观念与新的理论。

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也不断向前发展。但目前我们对口腔护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口腔护理评估标准及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研究还十分有限。尽管国内学者目前对口腔护理方法研究较多,但还存在着口腔护理方法单一,新方法临床应用较少的现象。国外则注重口腔护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研究。口腔护理的实施和发展需要大量的研究证据支持,建议在工作中运用循证医学观点,开展口腔护理干预;加强培训,多了解新的口腔护理理论和方法;

2 时刻以为患者服务为己任,视患者为亲人

2.1 口腔门诊分诊工作的优质服务

2.1.1 候诊环境的优质性:医务人员的关心和医院环境的营造对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将候诊区与诊疗区分开,避免候诊的患者受到诊疗室机器噪音的影响增加烦躁紧张的情绪。同时候诊大厅要保证干净整洁,摆放些绿色的植物,以便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2.1.2 分诊的优质性:分诊台护士需要提前到岗,做好分诊前的各种工作。同时分诊护士需要具有多年的本科室工作经验,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并熟悉掌握当日科室医生的出诊情况。

2.1.3 分诊叫号系统优质性:护士将患者的详细就诊资料输入分诊台的微机中,这样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妥善的安排,进而大幅度缩短患者的看病候诊时间。

2.1.4 健康教育优质性:在候诊区设置口腔健康橱窗以及教育专栏,定期播放专题讲座。同时护士向候诊患者发放有关口腔健康的健康教育手册,并按时更新宣传栏的健康教育资料,方便患者的阅读,最大限度的普及口腔保健知识。

2.2 口腔门诊就诊护理的优质服务

2.2.1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尽可能保证诊疗室安静、舒适。对诊疗室的各个功能区贴上醒目的标志,并将详细的收费标准张贴在墙上,方便患者及家属的查询。

2.2.2 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至关重要:“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这句话充分说明牙疼“疼”的程度,患者在进行牙科诊治的过程中,疼痛常常是阵发性的,疼痛定位不准,遇冷热刺激会加重病情,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能够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及安慰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恐惧感,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2.2.3 广泛征求患者的意见:可以通过发放与收集“征求意见卡片”等形式,了解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与患者的满意程度。另外,还应建立医患交流平台,方便患者对病情进行详细的咨询。

3 小结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在口腔门诊护理中运用优质性护理模式,每名医护人员通过长期的学习与不断的积累,逐步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将优质性护理牢记在心中,贯穿在口腔护理的全过程中,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能够推动口腔门诊的护理工作,口腔门诊工作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始终坚持“让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宗旨[3],在工作中不断强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的服务思想,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使患者在口腔门诊诊疗中享受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佛容,主编。《口腔护理学》第二版,2009,05

篇3

1 进行改革与创新的目的及意义

口腔医疗兼容了健康和美丽的概念,具有很好的市场概念和运作空间,中国的口腔医疗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在中国口腔医疗服务中,长期以来以口腔医疗诊所及医院口腔科服务为主要模式,而口腔疾病的发生与诊疗特点决定了口腔医疗服务是以口腔医疗诊所为主要模式。口腔医疗诊所的工作人员主要由执业口腔医师、执业口腔助理医师、口腔医疗技师、执业口腔护士组成。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口腔治疗方面,要求更安全、更舒适的诊疗服务。卫生部规定每台牙科综合治疗椅至少配备1.03名相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和0.4名护士[1],这也要求大量的口腔护士要尽快的进入工作岗位。如何培养合格的口腔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是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和难题。目前应用于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口腔护理专业教学相关教材,还没能与新的教学法配套。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护理技术、护理流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护患沟通技巧与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爱伤”观念,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学生实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探究的课题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我国,口腔护理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是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基础,以其独到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技术,集多种交叉学科理论与实用技能于一体,在人类口腔健康保健和卫生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的专业性学科。随着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护理专业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是学生能从学校过渡到临床操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校不断总结经验,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口腔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人才规格及知识和技能结构,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初步形成了一套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的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生活和生存能力等[2]。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在我校口腔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结合我国国情和本校口腔护理专业的培养现状,应用一体化教学方式,不断探讨符合中国特色的口腔护理人员的培养方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在一体化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一体化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在口腔护理职业教育中,一体化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更进一步总结提高,大力试用推广。

3 项目的前景预测及分析

“口腔护理”这一新兴的护理专业方向虽起步较晚,但随我国口腔医疗市场需求应运而生,从事口腔护理的专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又要有高超的专业能力。在我国口腔门诊推广四手操作势在必行,培养专业的口腔护士有广阔的市场需求[3]。如何使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在校能较好掌握四手操作技术,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地尝试将目前国内外较推崇的一体化教学应用于口腔护理专业教学中,结合一体化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找出为口腔医疗市场系统培养口腔护理专业实用型人才的方法,使其成为我校口腔护理教学的长效机制。通过对口腔护理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掌握严格的四手操作技术,它是一种高效率的牙科操作技术和现代化的服务形式。通过培养优秀的口腔门诊护士,为社会创造更优质的服务,造福社会。

4 具体内容和创新突破点

4.1 内容

以培养实用型口腔门诊护士为目标,改革口腔护理教学模式,通过一体化教学构建一个全面、实用的口腔护理专业课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整合教学资源,编著一套适合口腔护理教学的具自身特色的校本教材。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实训项目为主导,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制定课程标准、实验实训规范、形成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以适应岗位需求。实训室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配置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并配有摄像头、口腔内窥镜、数字化影像系统,便于教师直观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可做到边训边教、边教边做;构建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为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提供良好的场所。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顶岗上班承担大量临床工作。从护德、医学基础知识和四手操作方面综合测评学生学习情况,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顶岗工作,以此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2 创新突破点

以培养目标为主线,把课堂教育和口腔医疗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展一体化教学,形成一种优化的教育体系;订单培养模式即与口腔诊所合作,开展订单培养。

篇4

口腔专科护士不仅在日益繁重的口腔疾患诊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人们日常口腔健康意识与行为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口腔护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凸显。

(1)口腔专科护士的专科特性极强。口腔疾病位于头颈、颌面及口腔内,治疗时需要使用多种设备、器械及不同种类的修复材料和消毒物品,因此,口腔专科护士除了要掌握普通的基础护理知识及技能外,还必须熟练掌握口腔专科基础理论以及口腔专科护理技能,能与口腔专科医师密切协作,以满足口腔护理工作的需要。

(2)口腔专科护士在口腔疾病诊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口腔疾病诊治中,口腔专科护士不仅要保证治疗所用的器械、药物、设备、材料齐备,而且还要与口腔专科医师密切配合,保证器械、药物、材料的准确、平稳、快速传递;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精神状况,为口腔专科医师的诊疗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3)口腔专科护士在医院物流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口腔治疗时所需的卫生耗材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大小不一,使用的仪器、材料虽小,但价格昂贵,需要口腔专科护士进行特殊保养和维护,以确保治疗时所需的卫生耗材齐备及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同时,做好这些物流管理可以为医院成本及效益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

(4)口腔专科护士在日常口腔教育宣传、口腔健康意识及行为方式培养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口腔专科护士具有口腔医学、口腔护理学知识和技能,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口腔保健服务,还要向社会大众开展多样的口腔教育宣传,引导大众树立口腔健康意识,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纠正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及生活方式,达到预防口腔疾病、促进口腔健康和恢复口腔功能的最终目的[4]。

2存在问题

(1)口腔专科护士没有国家认可的专属执业资格。在我国,不管是口腔技工专业、口腔卫生士还是口腔医师助手3个专业都没有得到国家的执业许可,也无职业名称,因此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非直接医疗工作,而职业名称只能暂定为护理(口腔)专业。

(2)口腔专科护士配备严重不足。现有的医院由于人员编制问题,口腔护理人员配备不全,不能满足“四手操作”口腔治疗的要求,我国大多数医院口腔治疗还是“二手”操作。这导致口腔医生、护士劳动强度过大,不利于自身健康;患者反复起身倾吐,觉得繁琐和不便;一名护士要配合多名医生工作,器械及药品传递不及时,使治疗时间延长,工作效率降低,医护成本增加。

(3)口腔专科护士整体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口腔专科护士现状是:①医生、护士比例不合理,护士少,通常情况下,在一个诊疗室,6~8名口腔医生只配备1名口腔护士。②护士队伍年龄老化,年轻护士缺乏。③口腔专科护士的口腔专业知识不足,许多护士来自一般的护理专业,没有经过专业的口腔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难以开展规范的口腔专科护理。

(4)对口腔护理专业及口腔专科护士不够重视。目前,社会上部分医院和在校学生对口腔护理专业普遍不重视,学校开设的口腔专业课程极少,医院编制少,究其原因在于:人们认为,正规的护理专业人员应集中在传统的妇产、骨科、外科等领域,在这些领域护士不仅能够得到专业发展,拥有专属执业资格,容易就业,而且待遇也高。而口腔护理则是护理新领域,既没有国家认可的专属执业资格,而且就业面窄,工作繁重,待遇差,所在单位不重视,多方面客观原因使得医院、学校、社会大众对口腔护理专业及口腔专科护士都不够重视。

3措施

要改变口腔护理专业及口腔专科护士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国家必须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卫生部及相关部门应不断结合当前新情况和新形势制定医疗政策,完善各项医疗标准,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在设备、仪器的研发、使用和卫生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资金。

(2)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护理技能,与国际接轨。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高等护理教育为主流的口腔护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的专科护理教育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理念、技能和标准。

(3)继续加大口腔卫生健康的宣传教育,使大众认识到口腔护理及口腔专科护士的重要性和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现代人10条健康标准就包括口腔卫生。宣传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定期口腔卫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口腔健康在维持机体健康中的作用,并帮助人们取得并维护最佳程度的口腔健康状态,口腔护理的工作任务也将扩大到对患者群体、个体、社会,乃至从疾病到健康的全过程。为此,要使口腔专科护士成为口腔医师及其他口腔保健人员平等的合作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篇5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方式;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手段之一。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开展及抗生素的应用,口腔感染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清洁目的。经口气管插管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对于大手术及危重患者,经常采用经口腔明视下气管插管的方法。但因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处于经常性开放状态,容易造成唾液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造成口腔内的抗菌物质生成减少,大量牙菌斑积聚,以及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导致感染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也随之增多。因此,做好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国内的口腔护理方式

擦拭法是我国使用多年的口腔护理规范,是指应用止血钳夹取生理盐水棉球按照一定的顺序擦拭口腔。但是由于气管插管的阻碍,很难将口腔的每个部位都擦拭干净,且有插管移位和脱管的危险,影响病人的舒适度,因此有很多学者着手研究各种改进的口腔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冲洗法是使用去掉针头的注射器或注洗器吸取生理盐水或其他口腔护理液,分别从两侧口角对口腔各部位冲洗,同时在对侧口角做同步负压吸引将液体吸出。曹艳佩等指出冲洗法明显优于常规口腔擦拭,但蒋玉梅等的研究结论则相反,认为对ICU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行口腔冲洗,其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显著低于常规口腔护理。但曹艳佩等在应用冲洗法时还辅以软毛牙刷刷洗各牙面,这可能是其结论与蒋玉梅等相反的原因,显示了牙刷刷牙法的重要作用。然而,新型的口腔护理方式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2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面临的困难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面临一定的困难与危险。一方面,口腔内的气管导管阻碍了护士对口腔状况的评估和护理操作,而且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当护士间配合不当或病人出现烦躁、不配合时易出现导管脱出、移位甚至误吸。另一方面,有的护士对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干预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认为口腔护理对改善病人预后作用不大,因而出现不同护士在具体实施口腔护理时存在很大差异,口腔护理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目前尚无统一的针对气管插管这一特殊病人的口腔护理干预指南和相关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规定,护士缺乏该项技能的系统培训和应急事件处置培训,影响口腔护理质量及其安全。

3采用冲洗法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讨论

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处于持续性开放状态,同时插管可能造成咽喉部的黏膜损伤,使其完整性遭到破坏,屏障作用下降,削弱了其自身洁净能力和局部黏膜的保护作用,加之会厌的保护功能丧失,分泌物易流入气道,造成口腔内的细菌大量繁殖。尽管口腔护理已经被作为一项常规的护理措施,但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即用0.1%洗必泰溶液棉球擦拭法,不易对口腔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洁,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气管导管与牙垫的阻挡,难以对牙内面、舌下面、舌后跟等死角部位进行擦洗,同时洗必泰的特殊气味也给患者带来了口腔异味的感觉,对于插管患者,尤其在口腔干燥时,口腔内分泌物附着牢固,清除困难。而在此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可使分泌物变松软后易于吸除,冲洗的目的又可利用光滑的接管斜面对黄厚的舌苔进行刮吸,以改变细菌的生长环境,达到阻止细菌生长的目的,保证正常的口腔防御机制发挥作用。故冲洗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适的卧位。最好头低位,因此可减少因重力作用导致冲洗液往下流,积聚在气管插管气囊上端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同时生理盐水冲洗可清除患者口腔内残留的洗必泰的味道,使患者感到舒适,容易接受。生理盐水冲洗法虽然可有效的预防口臭、口腔霉菌病和口腔溃疡等,但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注意几点:①充分取得清醒患者的理解和合作;②冲洗前先给气管导管的气囊充足气,约8-10ml,以密闭气管导管与气管的间隙,避免冲洗液流入气管,造成误吸致肺部感染的发生。同时,在气囊放气前应充分清除气囊壁周围积聚的分泌物,以免在气囊放气后误入气道,造成窒息或感染加重;③冲洗时尽量做到全面、细致、小心;切忌动作生硬;④冲洗后吸净冲洗液及分泌物;⑤操作完毕后听诊肺部呼吸音,必要时再次吸痰。同时在冲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指标,以及有无呛咳、发绀等现象的发生。

4小结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临床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行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已得到了认可,但认识和重视程度仍还不够。对护士的口腔卫生知识状况、口腔护理重要性的认识态度及对各层次医院、社区危重病人口腔卫生状况及其影响还缺乏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评估方法及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的研究还很有限。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且已证明在护士中开展口腔护理新知识的讲座与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使用恰当、规范、适合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评估指标及应用完备的口腔护理计划,才能明显提高和改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质量,减少或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最终预防VAP的发生。因此,尽快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操作规程,加强对不同层次护士口腔护理新理念、新知识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吸入性肺炎;护理

吸入性肺炎系吸入食物、胃内容物及其他液体或固体物质引起的肺化学性(或合并细菌性)炎症,笔者对64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64例吸入性肺炎患者,男36例、女28例,年龄51~73岁。其中意识障碍27例,经鼻饲进食39例、经口进食25例。全部患者均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肺部口音,X胸片为两肺纹理增粗,散在斑片阴影等,但症状不典型,发热一般为中等热。

1.2 护理措施

1.2.1 基础护理在睡眠和喂食时,患者应采用头稍高的右侧或半卧位。此外,鼻饲时抬高床头,延长置入胃管长度。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意识清醒并能自己咳嗽、咳痰的患者,指导并鼓励有效的咳嗽、咳痰。对意识障碍不能有效排出痰液患者翻身前后要彻底吸出气管、口腔、鼻腔内的痰液,随时观察并倾听患者咽喉部有无痰鸣音。随时备好吸痰器于床位,有痰时应用负压吸痰,必要时可使用纤支镜吸痰。

1.2.2 口腔护理应根据病情和生活自理程度,宣传进行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及保持口腔清洁的意义。每日三餐后濑口,口腔护理每日2~3次;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防止误吸。若有鼻饲者除了每天清洁口腔外,还需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腔内。

1.2.3 饮食护理对于老年患者应尽量减少食用难以吞咽的食物。对吞咽不利的患者,进食时采用半卧位,进食中不宜说话,缓慢进食,以免出现呛咳。对留置胃管鼻饲的患者,鼻饲前评估胃管留置情况以及患者的胃排空情况。胃排空不良者,延迟鼻饲。

2 结 果

本组患者经治疗和精心护理后,除1例合并心衰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0~120d,平均30d。

3 讨 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肺活量减少,肺的顺应性下降,肺的弥散力降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和阻塞障碍,加之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防御功能降低,所以老年吸入性肺炎发病率占据很高位置,本组64例患者中60岁以上有51例,占79.7%。对于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意识状态改变或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可使口咽部的细菌误入呼吸道而致吸入性肺炎。据报道,未接受口腔护理的老年人与接受口腔护理的老年人比较,患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应做好口腔护理以降低老年人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性。值得注意的是,为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前,须认真评估口腔黏膜和牙周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口腔护理时擦拭动作需轻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牙龈而增加感染机会;擦拭过程避免清洗液、棉球滴落口咽造成误吸;对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可选择适宜温度(38~40℃)的口腔护理清洗剂以增加舒适感。加强患者及家属对误吸的认知教育,晚餐后不宜进食,即空腹很重要,以减少胃内食物反流致误吸[1]。对于脑卒中、呼吸道感染、颅内肿瘤、脑外伤及糖尿病并发脑血管及神经病变,出现呛咳和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及早治疗原发病及伴随症状,如对肺部感染的患者,加强抗感染对维持正常吞咽功能、避免误吸起重要作用。患者进食时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卧床患者应抬高床头30~45°,以利于吞咽运动,减少误吸的机会。另外,鼻饲疗法可以减少急性误吸,是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有效方法。本组患者经治疗和综合护理后,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果提示做好包括基础护理、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是提高吸入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保证疗效的有效方法。

篇7

关键词:口腔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34-02

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的培养目标是全面适应口腔临床工作的毕业生。我校培养的口腔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口腔科以及口腔诊所等单位工作。随着毕业生进入临床工作,医院和诊所方面对我校的口腔护理教学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例如,专业实训的内容与临床岗位任务有差距,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不恰当,校内教学与临床实习间存在脱节现象,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等。导致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偏差的根本原因是现行课程已经不适应临床需求,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迅速地与临床工作接轨,达到学习与岗位“零距离”接轨。

现有的口腔高等护理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课程结构是以培养口腔医生的方式培养口腔护士,基础医学课比重偏大,不能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对护理专业的需要;其次,口腔护理教学缺乏口腔专业的特点;再次,实训课学时不够,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不够纯熟。再次,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所占比例太少,以专业知识传授取代了专业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缺乏作为一名合格护士必备的素质。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课程体系的改革措施如下。

(一)课程注重整体优化,以能力为本位,根据口腔专科特色划分教学模块

对必修课进行重组,以公民素质模块、职业基础模块和职业能力模块为框架,降低基础医学课的比重,对普通医学和护理知识的掌握强调“必需,够用”。选修课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限选课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拓展模块,任选课包括人文素质和职业拓展模块,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辅修模块中,口腔专业课注重培养学生对口腔护理技能的掌握,对于口腔医学知识、理论和技能强调重点突破。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应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在配置有先进多媒体互动系统的口腔临床模拟实训室及口腔临床实训室教学,学生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理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避免教与练分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堂上的大量参与,可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学生身上,及时观察、纠正学生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提高教学效果。这样,不但增加了实训课的比重,而且优化了技能训练的效果。

其次,在高等口腔护理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过程中,应考虑让学生早期接触和进入临床。可以采取三段式教学实践:第一阶段是学生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就开始进入医院进行基础护理技术见习,第四学期进行临床护理见习,组织学生利用课间见习、教学实习等方式,通过交流技巧应用、护理技术操作、护理体检等密切接触临床,帮助学生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深入理解护理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是进入口腔辅修课的学习,每周末安排学生进入口腔门诊见习,使学生认识到口腔护理专业相对于普通护理的特殊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阶段是教学实习。

(三)以口腔“四手操作”技术为主线,以“角色替换”为手段,“订单式”培养适合临床需要的口腔护理人才

篇8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救治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呼吸支持疗法。由于经口腔明视气管插管术较经鼻腔插管术操作方法简单、快速、创伤小、排痰容易、并发症少,因此被临床广泛应用[1]。但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却一直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难题[2]。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由于不能进食,吞咽、咀嚼功能受限,口腔经常处于开放性状态,口腔内部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PH值易发生变化,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传统的口腔护理因为没有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彻底地清洁,致使很多患者都存在口腔异味,严重者甚至出现口腔溃疡,给患者自身及护理人员工作带来不适,使患者身心受损。所以,做好口腔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由于口腔内放置了气管插管和牙垫,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无法对患者口腔进行彻底清洁。为了更加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增加患者口腔的清洁度,减少口腔异味,增进患者舒适,我科采用小儿软毛牙刷配合牙膏结合冲洗负压吸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入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88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39例,年龄25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45.2岁。神经系统疾病28例,腹部疾病25例,胸部疾病18例,骨关节与脊柱疾病10例,其他患者7例,所有患者机械通气均大于24h,口腔内均有牙齿8颗以上,入重症监护室前口腔清洁度相似,均无口腔异味。将患者按住院日期的单双数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对照组3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牙齿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口腔护理方法

(1)此两组患者的口腔护理均由两名护士操作,按每6h(7:00、13:00、19:00、1:00)为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实施口腔护理前,应抬高床头15-30°[3],检测气囊导管充气是否充足,保证气囊与气管壁密封,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气管插管距门齿的距离[4]。吸尽气道及口腔内分泌物,解除固定的胶布和细带,评估患者口腔情况,观察口腔清洁度,即有无污垢、血迹及痰痂,评估有无口腔异味。(2)实验组由一名护士固定好患者的头部和气管插管,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取出牙垫,将气管插管移至一侧;另一名护士准备好负压吸引器,调节负压0.04~0.06 kPa[5],用蘸有少量牙膏的小儿软毛牙膏像正常人刷牙方式为患者刷洗牙齿各面,刷牙时间为3min,之后以温开水(35-37°)冲洗,边冲洗边负压吸引,直至吸出液体无混浊及残渣。操作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以免损伤黏膜,清醒患者应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呼吸情况,有无呛咳、呕吐、缺氧,保证患者生命安全。(3)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即用生理盐水浸湿小棉球后按照口腔护理操作常规步骤擦洗牙齿各面,注意颊部、舌面及腭部以及牙间隙内的残渣,血迹、痰痂等。(4)两组病人口腔护理完毕后均更换牙垫,观察插管深度,更换胶布及系带,将气管插管固定好。

1.2.2评价方法

(1)口腔清洁度评价:牙面及牙间隙干净无软垢,无残留物质,无痰痂,无血迹,口腔黏膜洁净.(2)口腔内有无口腔异味。口腔异味评价方法:采用数字分级法(NRS)进行评估,数字分级法从0~10 的数字表示从无到最重,0为无口腔异味;1~3为轻度异味;4~6为中度异味;7~10为重度异味[6]。由检测护士评估后圈出一个数字。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l7.0统计软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2检验进行分析,P

2结果

3讨论

篇9

摘要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不同的口腔护理频数及时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口腔疾患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95例患者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A,B,C,D,E,F组),分别对组内患者以每日每12h1次,8h1次,6h1次,4h1次,6h1次(吸痰后)及4h1次(吸痰后)方案,运用复方氯已定口腔护理液行改良干湿棉球擦拭法口腔护理。对各组患者的口腔异味、口干、咽后壁充血红肿、牙菌斑、口腔黏膜破溃、出血、糜烂、真菌样感染斑膜、水肿、分泌物性质、咽拭子培养等观察及评估口腔疾患程度,并且通过体温、听诊双肺呼吸音、痰量及痰液性质、痰培养、血常规、床旁胸片等评估及诊断是否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6个试验组患者口腔疾患程度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F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内从各组患者口腔菌数变化趋势上看E,F组区分不明显,其他组与E,F组区分明显。1周内VAP随时间变化发生率变化趋势上看E组和F组出现VAP的时间及例数均明显低于其他组,但E组和F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每隔6h在吸痰操作后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运用复方氯已定口腔护理液行改良干湿棉球擦拭法口腔护理,可在插管后1周内有效预防口腔疾患的发病情况、延缓并减少VAP的发生。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口腔疾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02

Effectsonpreventionoforaldiseasesand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withdifferentfrequencyandinterventionoforalcareintheorotrachealintubatedpatients

XUMing(ShanghaiPulmonaryHospital,Shanghai200433)

AbstractObjective:Tofindoutoneofthebestprogramsoforalcareforthepatientswithorotrachealintubationforpreventingoraldiseasesand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Methods:Thepatientsmettheinclusioncriteriawererandomlyassignedto6groups.Eachgroupadopteddifferentoralcareprograms(q12h,q8h,q6h,q4h,q6hafteraspirationofsputumandq4hafteraspirationofsputum).Takealternateuseddrycottonballandwetonewithcompoundchlorhexidineoralcaresolutionwipingapproachtooralcareeachtime.Bycomparingthebadbreath,drymouth,dentalplaque,stateoftheoralmucosa,fungalinfectionspotfilm,natureofsecretions,pharyngealswabcultivate,andsoonobserveandassesstheextentoforaldiseases.AndweassessedanddiagnosedVAPinaccordancewiththeappropriatecriteria.Results:Nometerinthedegreeoforaldiseases,thenumberofVAPcasesandtheonsettimeofVAP,thetwogroupswhichdoingtheoralcareafteraspirationofsputum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others,buttherewasnostatisticaldifferencebetweenthesetwogroups(P>0.05).Conclusion:BytakingalternateusedrycottonballandwetonewithcompoundchlorhexidineoralcaresolutionwipingapproachtooralcareQ6Hafteraspirationofsputum,WhichcaneffectivelypreventoraldiseasesandreducetheoccurrenceofVAPinoneweekafterorotrachealintubation

KeywordsOrotrachealintubation;Oralcare;Oraldiseases;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

口腔是机体与外界相通的重要通道,因为其内部温度、湿度和食物残渣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以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途径之一。对于患者而言,保持口腔清洁十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市上海市肺科医院

许茗:女,本科,护师

分重要,尤其对经口(鼻)气管插管的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工作,才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概率[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其发病率59%~70%,病死率高达50%~69%[2-3],

为院内感染首要原因,严重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愈后。口咽部定植菌误吸是VAP发生的重要机制[4]。尤其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目前国内外缺乏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频次的共识,现临床为插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的频率为每天2~3次[5-8],一些护士对口腔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略了口腔护理的效果。我科选择在一定时间段内(插管后1周),针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不同的口腔护理频数及时机,评估其相关口腔疾患及VAP的发生情况,优选出最佳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ICU病房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入组及排除条件纳入病例。入组标准如下:(1)入院后因非手术原因采用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2)插管后首次口腔护理评估中患者不存在口腔畸形、口腔黏膜破溃、明显的龋齿、扁桃腺红肿或渗出等口腔疾患。(3)意识清醒,无明显的智能障碍,可配合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及进行插管后首次口腔评估。(4)行经口插管前不存在呼吸道感染性基础疾病。排除标准:(1)在经口插管后短期内(7d之内)解除插管、死亡或改为鼻插管、气管切开。(2)对复方氯已定口腔护理液过敏的患者。(3)不愿意配合或拒绝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4)任何原因在插管后12h内未行口腔护理的患者。(5)插管后任何原因在短期内(48h内)出现呼吸道感染。研究共计纳入的病例95例,随机分成6组(A,B,C,D,E,F组),分别按照每12h1次、8h1次、6h1次、4h1次、6h1次(吸痰后)及4h1次(吸痰后)方案实施口腔护理。详情见表1。

1.2方法口腔护理方法采用复方氯已定口腔护理液行改良干湿棉球擦拭法口腔护理。使用口腔护理护包,护理液为复方氯已定口腔护理液,口腔护理频次按各组方案实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口腔护理前均评估患者意识,烦躁、不合作的患者应在充分镇静下才能进行。(2)指导与配合。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需教会患者用手势表达不适的方法。(3)护理耗材准备。取口腔护理包2个,将1个口腔护理包的棉球用复方氯已定口腔护理液浸泡,另一个口腔护理包的棉球保持干燥。(4)解除固定。将气囊压调至25~30cmH2O,床对侧1名护士摇高床头,使患者上身呈15°~30°的仰卧位,固定插管及头部,掌握导管的深度,让患者头偏向一侧,取出牙垫,插管移至一侧口角,必要时用开口器自臼齿处放入。(5)口腔疾患评估。用手电筒观察口腔,仔细观察及评估口腔异味、口干、咽后壁充血红肿、牙菌斑、口腔黏膜破溃、出血、糜烂、真菌样感染斑膜、水肿及分泌物性质等情况。(6)咽拭子采集。护士左手拿压舌板,每日首次口腔护理前采用咽拭子法在口咽部轻轻擦拭取样做普通培养。(7)干棉球清洁。右手用弯血管钳夹紧干棉球对口腔各部位进行擦拭(顺序:对侧上外侧面、内侧面、咬合面,对侧下外侧面、内侧面、咬合面,颊黏膜;近侧同理;上颚、舌面、舌系带等),将积存在牙齿及口腔内的表面分泌物及痰液结痂去除。(8)湿棉球清洁。用湿棉球擦拭一遍,擦拭顺序同上,直至擦出的棉球没有明显的分泌物为止[5]。(9)固定插管。用吸引器吸净口腔内的残余液体,复原插管及牙垫固定。E,F组均按照方案设计于口腔护理前先吸净口鼻腔、气管插管内、气道深部分泌物及痰液。其余组气道吸痰护理与口腔护理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半小时,且在口腔护理后半小时内不行气道吸痰护理。

1.3口腔疾患评估方法依据口腔护理期间观察所得信息,准确记录出现牙菌斑、口腔黏膜破溃、出血、糜烂、真菌样感染斑膜、水肿及异常分泌物的时间及部位;采用罗森伯格规律(1分表示很不满意,2分表示不满意,3分表示满意,4分表示很满意)[9]由护士独立评价患者有无口腔异味、口干、咽后壁充血红肿、牙菌斑、口腔破溃、真菌样感染斑膜等。每日首次口腔护理前采用咽拭子法在口咽部轻轻擦拭取样做普通培养。VAP评估方法:依据体温、听诊双肺呼吸音、痰量及痰液性质、痰培养、血常规、床旁胸片等,由临床医师进行评估及诊断是否存在VAP。VAP诊断主要依据2008年美国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CDC)的诊断标准[9]即肺炎发生在插管48h以后,出现以下2项或者以上者,发热(体温>38℃),可闻及明显肺内啰音,气道内吸出脓性分泌物;白细胞计数≥10.0×109/L或<4.0×109/L;痰培养检出致病菌或在原有基础上培养出新的致病菌;床旁胸部X线检查出现新的渗出性或实变病灶。咽拭子菌落计数即咽拭子菌落计数取咽拭子标本加无菌生理盐水5ml用混合器震荡1min,取10μl用定量接种环按照常规接种于直径为9cm的Mulle-Hinton血琼脂平板。每次种平板时,分4区划线,每区20个来回。将血琼脂平板置于5%CO2和35℃恒温培养箱的环境中,48h后计算菌落数N(cfu/μl)(菌落数=稀释倍数×菌落个数/10μl),计算出lnN。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多样本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各组间口腔疾患的评分情况(表2,图1)

2.2各组间VAP的发生率变化趋势(图2)

3讨论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又由于经口气管插管声门暴露良好、插管操作时间较短、单次成功率高而成为手术人工气道建立及紧急气管插管的首选。因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失去口腔的自洁能力,不能饮水进食,而且口腔处于持续开放状态,唾液分泌减少,导致口腔内细菌不断聚集,口腔卫生状况下降,患者经口插管后短期内出现口腔黏膜破溃的部位多见于双侧咬合平面水平后1/3的颊黏膜、舌黏膜以及牙垫固定位置的唇黏膜根部,随着时间迁移破溃逐渐演变为糜烂及感染,部分表面附有脓苔;口腔内牙菌斑多见上颌切齿的内侧面及各磨牙的齿-龈交界部;经口插管与舌体根部的结合部及上颌前部多见污秽脓苔粘附。因此加强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对口腔疾患及VAP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3.1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疾患问题突出由于经口插管及牙垫的存在,患者的口腔保持持续的微张状态,下颌关节在此状态下由于各咬肌的肌张力明显高于开口肌,使得后方磨牙处于微咬合状态,加之插管患者禁食后机体能量供给不足,多伴有体虚及轻度营养不良,大致舌体肥大、颊黏膜水肿,同时由于患者在行非自主吞咽动作使双侧颊黏膜自然内收,使得双侧咬合平面水平后1/3的颊黏膜及舌黏膜为破溃好发处;此外,由于口腔内黏膜与气管插管、牙垫之间的摩擦,使得

牙垫固定位置的唇黏膜根部亦为破溃好发部。破溃的黏膜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继而增加了VAP的潜在发病概率。从表2可见,口腔黏膜的破溃总体评分各组均未达到满意程度,可见口腔护理仅能减缓及减少破溃后的糜烂、感染,并不会减少黏膜破溃的形成。

结果表明口腔护理频次及时机改变无法改善牙菌斑的形成。由于经口气管导管在口腔内占据加大部分的空间,且患者上身呈15°~30°的仰卧位,在护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视觉死角,如上颌切齿的内侧面、插管与舌体根部的结合部及上颌前部;在护理过程中尤其是擦拭舌根部、上颌后方及近口咽处患者难免出现恶心从而产生抵抗,为避免患者挣扎时出现插管滑脱,许多护士多会减少或避免该部位的护理;改良干湿棉球擦拭法虽可有效避免湿棉球擦拭时摩擦力不足的缺点[10],但棉球擦拭无法深入清洁齿-龈交界部、牙内侧面、牙缝等部位[11-12]。基于以上几点原因造成相应部位的牙菌斑及真菌样感染斑膜灶形成。故需在平日的口腔护理中加强重点部位的护理(如在护理过程中选用儿童软毛牙刷、牙线等辅助口腔护理),通过改善牙垫设计(硅胶牙套式牙垫咬口的采用)及加强破溃部位、真菌样感染斑膜灶等的早期处理(如加强碘伏、双氧水等的擦拭)实现改善。

3.2短期内每日6h1次的吸痰后口腔护理最为经济有效虽然一些研究证实,约有72%的护士认为对气管插管患者应采取每日多次(>5次/d)的口腔护理[5],而国内的另一项研究却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13-14]。由于医护工作人员的临床工作繁多,合理有效的工作安排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对针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不同的口腔护理频数及时机,评估其相关口腔疾患及VAP的情况,优选出每隔6h在吸痰操作后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运用复方氯已定口腔护理液行改良干湿棉球擦拭法口腔护理方案,可在插管后1周内有效预防口腔疾患的发病情况、延缓并减少VAP的发生;同时如图1所示随着口腔护理频次的增加,口腔内菌落数量逐渐减少,但均不如在吸痰后行口腔护理的疗效明显。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1)口腔内细菌清除后可在4~6h又再生长,每隔6h1次的口腔护理可使得口腔内的菌落数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15],缩短口腔护理频率并无明显生物学意义。(2)于气道吸痰护理后即刻行口腔护理,有效地使复方氯已定溶液充分中和了吸痰过程中患者在剧烈气道刺激下因恶心、呃逆等造成的上消化道液反流所形成口咽酸性环境,且在口腔护理后的1h内不再行额外的吸痰护理,可使口腔内氯已定溶液在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作用一段时间,保证了其灭菌效率。(3)由于患者经受吸痰护理的剧烈气道刺激,暂时性上调了患者口咽部对棉球擦拭的刺激耐受阈值,使护士在口腔护理操作时更加大胆地对口咽部进行擦拭,有效地减少了菌群附着面积。

总之,目前关于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方法尚无较为一致的研究结果,但通过应用循证护理的理论与策略寻找国内相关的循证依据,并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广泛、探索及创新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可使口腔护理在危重患者中发挥出最大正效应,为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BerryAM,DavidsonPM,MastersJ,etal.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oforalhygienepracticesforintensivecarepatientsreceivingmechanicalventilation[J].AmJCritCare,2007,16(6):552-562.

[2]MoreheaRS,PintoSJ.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J].ArchInternMed,2000,160(13):1926-1936.

[3]MineiJP.Alternativecasedefinitionsof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identifypatientsinasurgicalIntensiveCareUnit[J].Shock,2000,14(3):331-336.

[4]KoemanM,VanderVenAJ,HakE,etal.Oraldecontaminationwithchlorhexidinereducestheincidenceof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J].AmJRespirCfitCareMed,2006,173(12):1348-1355.

[5]vanNieuwenhoveCA,BuskensE,BergmansDC,etal.Oraldecontaminationiscost-savinginthepreventionof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inintensivecareunits[J].CritiCareMed,2004,32(1):126-130.

[6]BronnanMT,Bahrani-MougeotF,FoxPC,etal.Theroleoforalmicrobialcolonizationin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J].OralSurgOralMedOralPatholOralRadiolEnded,2004,98(6):665-672.

[7]HalmMA,ArmolaR.Effectoforalcareonbacterialcolonizationand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J].AmJCritCare,2009,18(3):275-278.

[8]廖常菊,张会礼,明淑兰,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痰菌谱及相关感染路径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8-40.

[9]HoranTC,AndrusM,DudeckMA.CDC/NHSNsurveillancedefinitionof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andcriteriaforspecifictypesofinfectionsintheacutecaresetting[J].AmJInfectControl,2008,36(5):309-332.

[10]王雅宁,王鸿雁,翟丽萍,等.干湿棉球擦拭法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11):15-16.

[11]FeiderLL,MitchellP,BridgesE,etal.Oralcarepracticesfororallyintubatedcriticallyilladults[J].AmJCritCare,2010,19(2):175-183.

[12]BrinkleyC,FurrLA,CarricoR,etal.SurveyoforalcarepracticesinUSintensivecareunit[J].AmJInfectControl,2004,32(3):161-169.

[13]黄秀玲,裴军,赵慧.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口腔护理频次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23(22):49-50.

[14]李磊.口腔护理时机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692-2694.

[15]GrapMJ,MunroCL,AshtianiB,etal.Oralcareinterventionsincriticalcare:frequencyanddocumentation[J].AmJCritCare,2003,12(2):113-118.

篇10

1.1评定标准观察2组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后2周后的牙龈炎发生情况和口腔牙垢情况,监测患者的161126313646共6颗牙的牙龈指数(GI),牙龈炎诊断标准按牙龈指数分级:0为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质地柔韧致密,1为牙龈颜色轻度改变,略有水肿,2为牙龈暗红水肿,碰之出血,3为牙龈明显暗红,水肿发亮,有自发出血倾向或溃疡形成[1]。凡GI>1,即可诊断为牙龈炎。观察牙周、牙弓夹板及钢丝结扎处有无食物残渣和污物。舒适度采用自制调查量表形式做问卷调查进行评分,将患者在口腔护理时的舒适度进行评估,无不适为4分,轻度不适为3分,不适可以耐受为2分,严重不适为1分。同时进行护理工作量比较,即比较每天每例患者进行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所需的时间。

1.2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口腔护理比较,见表1。

2.2两组护理工作量的比较观察组在口腔护理操作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口腔护理过程中舒适度比较对照组在口腔护理过程中患者舒适度方面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3讨论

颌骨骨折患者常并发牙外伤和软组织损伤,创口与口腔相通,口腔内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为了重建和调整咬合关系,恢复口腔咀嚼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除了进行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外,通常会行颌间牵引固定,患者不能张口运动,口腔自洁作用差,口内分泌物不能及时清除,但是由于牙弓夹板、牵引皮筋和结扎钢丝的存在,又不利于进行口腔护理,严重妨碍口腔卫生的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骨折合并感染、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手段[3],因此做好口腔护理对颌骨骨折的病人相当重要。口腔冲洗法的确能起到准确冲洗,清洁牙间隙,去除遮挡部位污垢的作用[4].但本方法需两名护士配合操作,耗时长,需要器材多,操作结束后,患者和护士的体力消耗大,均感到疲劳;反复注入和抽吸使冲洗器和吸引装置出入口腔频繁,且注射冲洗液时用力不均匀,都会导致患者不适。再者,如何避免口腔冲洗时冲洗压力和负压吸引力可能对口腔黏膜组织的损伤,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另外在进行冲洗时,冲洗和吸引必须配合妥当,随时观察患者呼吸情况,特别是口腔内组织肿胀疼痛者,避免冲洗液引起的呛咳,甚至窒息。

对比组采用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结合,常规口腔擦洗法使用棉球擦洗口腔,容易使棉花丝挂在结扎钢丝上面,笔者对此进行改良,改用小纱布团进行擦洗,这样可以在直视下把外侧牙龈、外侧牙面、结扎钢丝、牙弓夹板、牵引皮筋及颊部黏膜处的污垢擦干净。而牙齿内面、咬合面和硬腭等非直视下部位则选用口腔含漱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口腔擦洗法的局限性,口腔内含漱液在舌头的运动下形成水的冲力,利用水的冲力,反复冲洗内测牙面、内测牙龈、牙间隙、结扎钢丝和口腔黏膜等处,含漱一分钟后再吐出,如此反复使残存的污垢被清除干净。两种口腔护理方法有效结合能有效的预防牙龈炎和清除口腔内的污垢,这是两组在口腔护理效果上无明显差异(P>0.05)的主要原因。两组在护理工作量和患者舒适度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只需一人操作,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口腔含漱法是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的,患者易于掌握和接受,还增强患者自我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