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心理素养的认识和总结

篇1

课程设计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有趣的方法,环环相扣,使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心理冲突,获得真实的心理体验,掌握实用的心理知识和心理调节技术,实现“助人自助”,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与心理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

工程技术类师范生;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是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师范类大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也可以作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提高学生心理素养的第二课堂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系列体验式课程。

一、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的依据

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需求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适应障碍、依赖性严重、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抗挫折能力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诸多问题。心理素养的提升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广泛认识,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是针对未来从事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的工程技术类大学生设计的,是我校实施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要加强课程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必须深入研究、精心设计课程。

二、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的意义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因其主题针对性强、学生主体性发挥充分、形式活泼新颖等特点,深受工程技术类师范学生欢迎,是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与学生成长实际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对推动个体心理的成长与班级或团体的心理品质的提升能起到重要作用。课程一方面针对学生的成长需要、社会生活需要、学生的年龄特点、群体特点等,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促进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和情商提高。另一方面,为将来成为中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奠定基础。

三、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

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是在一种全新的视野之下,最大的特点应体现在一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以师范类学生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素养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他们心理成长中常见的问题专门设计,旨在构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心理需求的心理素养培养活动课程体系。体验式课程由过去通过单一的心理健康知识的灌输,转向对课程的体验。将知识原理与心理游戏、测试、体验活动、团体辅导等巧妙结合,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体验反思过程,切实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四、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训练将大学生心理成长作为一条主线,从人格发展、情绪情商、心理健康三个维度设计课程项目,根据学生在大学四年级的心理发展变化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项目,例如大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大二、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大四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还有各年级学生人格发展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情商培养问题,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归纳出关键问题作为课程项目主题,其中,人格发展方面包括自我同一性、公民意识、诚信、正直、责任感、时间管理、自主学习、批判性思考等项目;情绪情商方面包括情绪管理、战胜挫折、恋爱观从众心理、人际沟通、学会宽容、换位思考、职业规划、理性消费等项目;心理健康方面包括克服害羞、远离抑郁、压力释放、提升幸福感、学会感恩、克服自卑、提升自信等项目。在教学设计上,第一部分是情境导入,以大学生活的问题案例、视频、故事、音乐作为引导,引发大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第二部分是通过心理学的原理剖析解决问题;第三部分是通过小组研讨、主题游戏、小测验、心理剧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实践互动体验中交流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在行动中总结反思成长。

(二)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设计

工程技术类师范生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主要是“心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应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特征,如采用活动体验、案例分析、研讨交流、小拓展活动、课堂讨论与分享、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参与式、体验式、项目课程等寓教于乐的课程方式,利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矛盾性、过渡性、可塑性的特点,使他们在模拟或具体实践情景中达到对自我的认识、探讨、接纳与完善,获得心理成长。

(三)课程教学环境设计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对教学环境有特殊的要求,教室整体设计要宽敞明亮,色彩协调,气氛温馨、舒适,能够营造活动气氛;使用活动桌椅,方便活动实施;也可以在户外公园、草坪,创造自然和谐的心理感受,是学生放松体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的。

(四)课程设计及实施的要求

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要求教师了解学生,有足够的经验与阅历,有团队工作资历与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进入活动情境或案例情境,促进学生获得活动体验,针对学生存在的普遍性困惑与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获得自我的成长。要求学生能够放开自我、对自我有一定反思的能力,具有自我探讨的愿望,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倾听他人的发言,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完整的教学过程。为了充分发挥体验式课堂教学的作用,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把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需要在课程训练中,将心理学理论与学生成长实际紧密联系,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有效教育形式,推动个体心理的成长与团体的心理品质提升。

总之,心理素养培养体验式课程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以活动构建内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使用专用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及学生之间相互的启发促进作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王冬梅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传媒与数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

总结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可发现心理辅导的理念、态度、方法几个方面的不适应。首先,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应参与并肩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其次,辅导员需要针对医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使辅导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加强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作为一名辅导员老师,在此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有效方法进行如下阐述。

一、采用与中医理论有关的心理辅导方式,解决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

中医理念中强调“天人合一”,以使人达到身体的心理的和谐与健康,引进现代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对其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挖掘,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心理学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进一步达到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目的。

目前,采用中医七情理论进行辅导是引入中医理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七种不同的情志反映,属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讲,大学生活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与家乡,开始独立的面对自己四年或五年的学习与生活,乃至毕业找工作。面对陌生的环境、人群与情感,他们渴望得到更多人们的承认、理解与尊重,而现实并非如此,有些大学生适应了大学生活,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绽放自己的精彩,而有的学生,则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方式,而产生了烦闷、苦恼、焦躁、恐惧情绪。拥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和心境是我们每一个人进行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保障。大学生的七情特点是大一的同学大部分的心理在七情范围中属喜、思、惊,大二、大三的同学则比较平和,而大四的同学大部分属怒、忧、思。大一的同学刚刚入学,对大学生活和就业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可一部分同学随着大学生活的开始和对专业的认识,及社会上对本专业的不良评价,美好的憧憬破灭,焦虑、惶恐油然而生。现今社会,医疗专业就业面窄,大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开始更多的担心前途,故七情中属忧,升入大四、大五,七情范围中表现为喜的更少,而紧张情绪占主导地位,思虑也再度出现。总之,整个大学期间,大学生的七情表现是曲线波动的,各年级表现不同,与他们生活、学习环境以及就业前景密切相关。从其不同的情绪入手,是分析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的捷径,运用中医理念结合现代心理学可以较好地处理他们的问题,指导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根据医学院大学生专业素养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融入个别咨询的技术

了解在中医药院校的学生专业素养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医学院校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素养教育,稳定学生专业思想,提高学生专业认识。

辅导员适时与部分学生单独谈心,深入把握其思想状况,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学生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其具体方法是:

(一)高度重视医学院校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刚入学后就对自己的专业有充分的认识与了解,才能更好的热爱自己的专业,认真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二)在对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很多学生到了临床才匆匆的翻阅课本,很多基础的知识都没有把握牢固,所以,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辅导员在做思想工作时,要注意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在上临床之前,把牢固的基础知识打扎实,夯实了专业基础,才能在临床实习时游刃有余,这也是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进一步拓宽他们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素质。医学院校不同于其他专业,很多学生会发现进入临床之后,所见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当初在书本上学到的差距很大,这是因为在书籍编辑和审核的过程中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而医学知识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之中,所以就存在了这其中的差距,所以就要求医学院校的高年级学生,在平时学习之余,多翻阅最新的杂志、刊物,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最新的前言医学动态。

三、基于中医药专业学生价值观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渗透心理健康的理念

学中医的学生价值观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所学的中医学科渗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其价值取向很容易受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而忽视现代文化,不愿意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在狭小、孤独的环境中,对人们封闭自己心灵的大门,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其人际交往上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同时,学中医的学生独立性强,在与同专业同学交往中往往存在自我意识过重,各执己见,难以共享的情况。所以,开展有益的团体活动可以使学生打开自己的心灵,愿意与更多的人相识,使其融入更大的群体,并培养其团体意识,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学习方面,中医类院校的学生学习任务重,专业要求高,就业压力大,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要面对的生命,不容一点马虎与差错,固然使得他们在自信心和进取意识上高于其他高校的学生,不会轻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而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辅导员可在舒缓其压力方面做一定的工作,如选择适合学生的体育锻炼或文娱活动会很大程度上释放并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马英.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身心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0(10).

[2] 达芳菊.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4(8).

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主张心理学应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在关注心理问题的负性层面的同时,更应更关注对个体积极潜能的激发和挖掘,认为个体积极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1]。然而,当前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仍沿用传统的“病理学”教育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心理疾病和基本适应问题,这使得学生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那些有心理疾病的人,所以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因而也没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改进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积极心理学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该把激发学生内心和积极力量作为一个目标,从而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最终形成稳定的积极人格[2]。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阈下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补充。

1 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心理依据

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的积极品质和挖掘人的潜力上。因此,只有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模式,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取得平衡,在治疗和矫正的同时发展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健康。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是有其心理依据的。

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年晚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本身蕴藏着巨大的心理潜能,积极心理教育模式认同人类所具有的潜能,并把它作为其逻辑起点,把潜能开发、创造力培养作为其重要任务;其次,大学生积极向上,有着成功、求知、快乐、幸福等多种需要,这些需要是他们行为的内驱力,是他们追求健康、成功、快乐、幸福的主要动机,是积极性产生的源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承认并重视人的基本需要,在满足大学生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激发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需求,使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和价值观等;第三,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他们渴望准确地认识自我和客观地评价自我,渴望独立自主并能够自我约束、自我决定、自我实现。积极心理教育承认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愿望和能力,并把它作为心理教育的前提,通过提供机会、创造条件等方式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进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采用积极心理教育有充分的心理依据。

2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内容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及学习内容,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可以主要强调以下四方面内容:积极人格培养、情绪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耐挫能力养成。

2.1 积极人格的培养

积极人格作为人格中的动力,不仅可以预防消极人格的破坏作用,还能够促进人们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人们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我国一些学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本身的积极品质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温娟娟[3]的研究显示:高乐观和低悲观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低乐观和高悲观的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这些类似的研究都有力地证明了作为人格动力的积极人格品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那么即使他的所有问题都消除了,他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会得到增长。只有以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作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教育内容,才能使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促进他们适应能力的发展,维护心理健康。

2.2 情绪教育

过去心理学所注重研究的是负向情绪及它所引发的心理疾病,现在正向的、积极的情绪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埃普斯顿[4]的研究表明,当体验到积极情绪时大学生的行为目标也往往是积极的、生动的。情绪教育就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发展时期,他们有着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情绪体验快而强烈。他们的情绪一旦触发,容易引起共鸣,而情绪受挫,则马上低落消沉、悲观失望。因而情绪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情绪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调节和控制自我情绪,学会保持平和的心境,避免消极激情的出现。其次要注意激发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尤其是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体验。这是对自我价值充分认识和高度评价而形成的情绪体验,是人格发展的内在源泉。第三,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因为社会性情感反映着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条件和社会文化特点的态度和内心体验。

2.3 人际关系指导

人际交往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要培养他们认同他人、保持积极人际交往的态度。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原发性心理需求。追求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是人的最根本的原发性去了。乐观的情绪是身心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现代科学也进一步证明,乐观情绪可以使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自动调节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也有利于促进人的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意志等心理活动。而负向情绪如愤怒、恐惧、焦虑的出现会使人体抑制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使得人体免疫力降低,若负向情绪长期无法缓解,还会引发各种神经官能症,导致日常生活无序,破坏正常社会功能。

2.4 耐挫能力养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伴随而来的高教体制的改革,部分学生在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发生脱节而造成挫折。挫折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消极行为,如退缩、敏感、攻击等,长此下去,他们的人格就会偏向发展。对于大学生遇到的挫折,首先要正确地看待,因为挫折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挫折能增强大学生心理的有益作用。挫折是一种内驱力,它能推动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其次挫折能增强大学生的容忍力。个体对挫折容忍力的大小,与其过去生活中的挫折经验有关。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一帆风顺,畅通无阻,从未遇到失败与不幸,或一遇挫折就逃避,则其容忍力极小,这类人极少会取得成就。个体经受挫折的锻炼多了,对挫折的容忍力就会增强。第三,挫折能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当一个人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往往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变策略,最终实现目标,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3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途径。当个体有了更多的体验之后,他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这种要求来自于个体的内部,所以更易形成某种人格特征。因此,在大学生(下转第84页)(上接第34页)积极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教学手段,以增进大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要实施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课程,就要注重营造积极的课堂,即在课堂的教与学活动中,能够营造课堂积极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的、足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个性化教学,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收获和成功,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主体的情感愉悦。

同时,教师本身也要拥有积极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注意自己的精神面貌和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只要所有的教师都能把积极心理教育作为一项自己的使命,处处留心,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发展自己的能力,挖掘自身内在的潜力,就能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反过来又能够使用一定的方法,注意调节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使其常处于积极的状况,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这样师生之间就能做到有效地沟通与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在这过程中,课程主要在于为学生寻找或创造一个环境,使学生的那些最好的品质能在这个环境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

总之,融入积极心理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辅导为内容,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由具有一定心理学素养的教育工作者设计和组织的专门课程,其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燕.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

[2]向静芳.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09.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闲暇生活;态度

A Survey and Analysis on Various Factors Determing Their Leisure Life Attitude o f Undergraduate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Liu Ying,Qu Ying. Department ofPsychology,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study mainly focuses on various factors det ermining their leisure life attitude. Methods The thesis adopts c ollege students' leisu re life attitude questionnaire compiled by myself and conducts a survey of stude nts from freshmen to seniors who are now studying at four universities.Results(1)Companions, famili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ociety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on their leisure life attitude. Among them, companions play the most importantrole and then families. Universities and the society is the last. (2)Of individu al factors, interest ha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ir activities. Moreover, thedifferences between cities and urbans are striking. ConclusionThe leisure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inductive affected by various f actors.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Leisure life; Attitude

闲暇生活态度是指人们对闲暇所怀有的肯定或否定、接近或回避的情感。闲暇态度是人们对 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和闲暇心态的体验和反应倾向,具有对象性;这种心态是一种内在的心 理结构,而不是行为,具有内隐性:一个人对闲暇的态度形成有一定的过程,但一经形成则 会成为一个持续的较稳定的心理系统,具有持久性。闲暇态度是基于闲暇认知而又反控认知 ,且影响着闲暇的选择和闲暇生活质量[1]。

目前,社会学、教育学对闲暇关注较多,研究的项目主要有:提高中国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占 有量的社会青年群体闲暇活动的价值趋向、大众传播在闲暇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闲暇活动 的社会管理和青少年犯罪的防治、闲暇产业的开发、改革对闲暇时间利用情况的影响、闲暇 教育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等[2]。但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闲暇研究较少,闲 暇生活是 大学生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研究大学生闲暇生活就成于一个在理论实践层面上 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关于大学生闲暇生活态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态度的性别、专业、年级 特征的研究很缺乏,而这些研究对于有效地指导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本文就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态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态度的性别、专业、年级特征等问 题进行初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选取辽宁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本科生110名,采用无记 名的方式测试问卷,最后剔除无效问卷,获有效问卷101份,具体构成情况见表1,表2。

1.2 测量工具 利用自编大学生闲暇生活态度问卷,此问卷是在个别访谈、开放式问卷的 基础上并结合态度的结构理论编制而成,该问卷包括个人背景资料、现实的闲暇生活状况、 闲暇生活态度的影响因素。问卷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分为“同意=4”、“比较同意=3”、 “较不同意=2”、“不同意=1”和“符合=4”、“比较符合=3”、“较不符合=2”、“不符 合=1”。其预测、信度、效度分析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可信性、有效性和一定的科学可行 性。①信度。本研究对自编问卷主要进行了Cronbach信度检验:根据系数公式ra=[k/(k-1) ]×[1-(∑si2/s2)](k为测验所包含的项目数),计算结果为0.8643,矫正后为0.865 0。 这样,说明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本问卷经SPSS 11.0处理得到:Split-half=0.526 5,Alpha=0.6129。②效度。本研究主要采用构造效度检验:构造效度,它涉及到一个理论 关系结构中其它概念的测量,反映了态度结构中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部分之间以及与活动 的关系,说明该问卷具有一定的构造效度。

1.3 研究程序 ①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选取辽宁师范大学的在校大学本科生110名,采用无 记名的方式测试问卷,用预测问卷对学生进行预测,检验信度和效度。②设计指导语,选择 联系学校、班级。③实际发放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01份。④对问卷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大学生闲暇生活态度影响因素通过Chi-Square检验,同伴、家庭、社会、学校对大学 生闲暇生活态度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同伴的影响是主要的,家庭的影响位于第二 ,学校的影响第三,社会的影响最弱。

2.2.1 在校大学生对“我认为兴趣对我的闲暇生活态度有重要影响”持肯定评价,见表4。 经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城市与非城市的差异显著(P

2.2.2 一元方差分析表明年级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

3 讨 论

研究发现:大学生闲暇生活态度的外部影响因素中同伴的影响是主要的,家庭的影响居第2 位,学校的影响第3位,社会的影响最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大 学生离开家庭,来到学校,身边没有父母的照料,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是自己的同学、室友, 同龄人的相似性使他们彼此影响着[4]。由于大学生的交往关系是一种平等地位关 系,所以 当大二学生熟悉了他的同伴时,他就可能会认为同伴对他的闲暇生活态度影响是最大的。在 闲暇生活中,大学生们相互影响着,当然也包括闲暇生活态度。年级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可以说家庭对大一学生的闲暇生活态度影响最大[5]。三、四年级影响较小。由于 中国实行 计划生育政策,如今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因为只有一个孩子,父母除了对孩子生活上的照料 、情感上的安抚、规范上的熏陶、能力上的培养以外,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文化知识学 习过程中,担当起家庭教师的角色,与此同时,他们还越来越多地与孩子一起娱乐、游戏、 担当起孩子的兄弟姐妹或同龄人的伙伴角色,所以家庭给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然也影 响到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态度[6]。而文科学生、女生受家庭的影响要大一些,可能 是因为他 们相对易受熏陶。另外大一学生刚从家庭出来,同学之间不怎么熟悉,对学校生活还有一个 适应的过程,所以觉得家庭对闲暇生活态度有很大影响。目前大学生往往被视为一个重要的 闲暇市场,成为商业、娱乐业的目标,潮流文化的主要受体[7]。但社会公共事业 却漠视大 学生的闲暇问题,所以,同辈群体聚在一起往往为没有合适的闲暇活动而发愁,并抱怨业余 时间太单调乏味。另外大学生毕竟没有步入社会,相对于同伴、家庭、学校来讲,社会对学 生的影响并不大。

兴趣对在校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态度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城市学生的影响比非城市学生要大。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这种特殊的认识倾向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 有向往的心情。具有广泛兴趣的人,对什么都敏感,积极地学习、钻研,从而大大丰富了自 己的知识与生活。而兴趣狭窄的人,接受的知识有限,生活显得单调、平淡。而城市学生由 于从小受父母的熏陶,加之父母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兴趣,还有社会上学前班的普及、特长 班的流行使城市学生的兴趣范围较广[8]。另外,大一学生刚刚来到这个自由的大 学校园里,丰富的校园生活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9],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与 学习压力的增大,大二、大三的学生觉得兴趣对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态度的影响不大,而大四 由于认识的提高、学习压力的减少,真正体验到兴趣对闲暇生活态度的重要影响[10]。

据李庆峰的研究表明只有不到一成的同学表示满意,超过半数的同学表示“不满意”,不满 意的原因有:除了收钱,几乎不开展活动(49%);收获很少甚至没有(39%);活动次数太少(3 5%);活动内容空洞(35%);其它(21%)[11]。有学者提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当 培养一种大学所特有的素养,称为“大学素养”[12]。大学素养具体来说,是学生 构建的一种人文精神与人文信念,对人性的肯定与信任。大学生要获得这种素养,必须依赖于闲暇生活,因为 闲暇生活的本质是自由,大学的特征是自觉。这种以人格完善为核心的品质不是仅仅依靠正 规课程传授所获得的,更多的是靠学生在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中积累、体验、内化和磨合所 致。另外更重要的是闲暇生活同时为人文教育堤供了消化整理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大学生闲 暇生活需要得到一定的指导也应该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13]。

4 参考文献

[1]袁方.社会学百科词典.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561-563

[2]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3):268-269

[3]赵岩,王江洋.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2007,15(1):48-49

[4]黄希庭,徐凤妹.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出版社,1999

[5]汪晓萍.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2:62

[6]刘红委,牛殿庆.21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教育.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 4

[7]刘欣,徐海波.15年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总结.中国 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26-128

[8]李玲,黄艳苹,刘建平.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中国健康心 理学杂志,2007,15(1):50-51

[9]肖玮,肖琼.大一学生适应性差异初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586-58 8

[10]杨志红.对于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与思考.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2:589

[11]李庆峰.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青年探索,2003,1:78

[12]H.孟德拉斯等,胡伟译.当代法国社会学IN.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篇5

据来自国内各高校的资料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25.4%,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表现出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自卑、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另外有一些大学生单从外表,根本看不出心理有什么问题,但一旦事情发生,就是无可挽回的,令学校、家长很是无奈。据统计,大学生已成为心理障碍高发人群。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形形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业的顺利完成。高师院校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民教师,直接影响下一代学生的发展。因此,高师院校美术教育应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发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作用。

二、开发公共艺术课程,调节心理,健康成长

著名教育家先生就曾指出美术教育具有“辅德”“益智”“健体”的效果。“辅德性”就是以美启真、以美导善,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达到完善和谐的境界。“益智性”是通过美术教育,使大学生在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欣赏的同时,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从而获得广博的知识。“健体性”是指美术和体育是相互包容的,都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好的艺术作品能使人性格开朗,精神饱满,意志坚强,个性鲜明,发挥心理治疗作用。另外,艺术活动都能加强心脏活动和促进血液流通,有益身体健康,调剂性情,愉悦身心。高师美术教育可以做什么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它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高师院校应广辟途径开展美术教育,充分挖掘高师院校美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修订教学指导计划,增设全校性的通识1必修课程,如“书法”或“三笔字技能”等,高师院校应该将其作为师范生基本技能,加强训练;开设通识2选修课程,如“中国美术作品鉴赏”“外国美术作品鉴赏”等,让广大学生通过选修这些课程运用美的标准和规律来观察世界,塑造自己,陶冶情操,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并且要进一步地提高这些课程的学分比例。

(2)面向全校范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挖掘校园公共艺术的影响力,如大学生美术展、各级大学生艺术展演等。

(3)充分发挥高师院校的美术学院的功能,适当开放美术学院的陈列室、学生作业作品展览、教师作品展览等,并广泛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欣赏美的作品,享受美。

(4)图文信息中心或图书馆应采购更多的国内外美术类图书资料,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艺术精品。

(5)教学楼、图书馆、公寓、食堂、行政管理楼等学校公共场所多一些美术作品的展示,营造良好艺术氛围。

篇6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思品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项目的选取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3个学分48个学时,为了更好地贯彻《思品》课的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及情感目标,我们在学院《思品》教学改革共分了11个教学项目,分别是《顺境或逆境更有利于人生的成长》辩论比赛;大学生心理健康微电影拍摄;“爱国,责任,行动”专题讨论;创新的改革精神-沙龙形式;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动漫制作;以“为人民服务与人民币服务是否矛盾”为题组织辩论赛;社会公德话剧表演;诚信-小品;以“大学生当保姆是人才贬值还是择业创新”为题举行辩论比赛;“12.4”普法宣传;司法援助项目。

二、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与实施方法

1.《我的大学》演讲

(1)认识大学

正确认识大学的能力;正确度过大学生活的能力;理解大学的特征;理解大学能带给我们什么;掌握怎么样才能有一个精彩的大学生活。方法为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个人反思及个人实践日记。

(2)认识自己

克服自卑,树立信心的能力;了解我的优缺点;把握自己的理想。方法为心理测量,个人简短职业规划与个人总结。

(3)总结全面发展及人个成才的目标

使学生具备科学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及意义。方法为个人准备演讲稿;分组选定参加演讲的选手和个人演讲(共四组,每组3个人)

2.《顺境或逆境更有利于人生的成长》辩论比赛

(1)辩论比赛

通过本项目使同学们认识到人生中须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具备脚踏实地心理素质的能力、具备“抗失败”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何谓理想;理解何谓人生目标;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的巨大作用;理解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之间的重要关系。方法为分两队进行辩论及教师点评。

(2)邀请成功学长进行互动

方法为学长进行主题演讲,现场交流与现场互动,观看飘柔广告及泰国足球广告。

(3)观看微软、谷哥等世界级公司的视频

方法为观看视频,老师讲解写观后感。课后观看《士兵突击》。

3.大学生心理健康微电影拍摄

(1)健康的恋爱心理方面的微电影

具备心理调适能力;理解正确的恋爱观;了解家庭美德围绕“你爱对方很深,对方却向你提出了分手,你怎么办”等方面进行。方法为拍摄微视频-微电影。

4.“爱国,责任,行动”专题讨论

(1)讨论爱国主义

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求异能力及善于表达的能力;理解爱国主义的三层含义;理解爱国主义的实质;方法为围绕教师给定的PPT上的关于中外对爱国主义的定义进行讨论,再时进行录音及视频摄制。

(2)讨论:如何理国

理解我们应有爱国热情,但应理国;理解我们最好的爱国方式是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方法为围绕抵制日货等进行讨论,同时录音及视频摄制。

5.创新的改革精神-沙龙形式

(1)沙龙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其理解创新的含义;掌握怎么样才能有创新思维。方法为分享世界上关于创新的卓越案例。围绕什么是创新;怎么样才能有创新思维等展开讨论。

6.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动漫制作

(1)动漫制作

培养学生制作简单动漫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让其了解我国优秀道德传统、了解道德是一个中性词。方法为分四个小组,每组上台展示,要求PPT上的图片能动,有字幕,有声音。

7.以“为人民服务与人民币服务是否矛盾”为题组织辩论赛

(1)辩论比赛

培养学生具备服务他人及社会的心理品质与职业能力;使其掌握市场经济的含义、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理解在市场经济及法制社会中为人民服务与为人民币服务并不矛盾方法为分两组进行辩论,主持人介绍规则,辩论40分钟左右,教师总结与点评。

8.社会公德话剧表演

(1)诚信-小品

(2)分三个主题进行,分别是差的例子,好的例子及小品

培养学生资料搜集能力,材料编撰能力及表演能力,使其了解社会公德的含义、掌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了解网络道德的要求。方法为分四组进行话剧表演。

9.以“大学生当保姆是人才贬值还是择业创新”为题举行辩论比赛

(1)辩论赛

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使其具备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素养;培养其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使其理解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让其知道各类型职业资格证书;了解职场现状,方法为分两组进行辩论,主持人介绍规则,辩论40分钟左右,教师总结与点评。

(2)提升就业竞争力方法的讲座

邀请联英人才市场人力资源部办公室主任助理进课堂,讲座时间45分钟,互动交流40分钟。

10.“12.4”普法宣传(制作宣传小册子,小组出代表参加)

(1)制作宣传小册子,进行普法宣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与基本的法律素养,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理解民主法制的内涵;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观念方法为分四组制作小册子,普法宣传时每组出四个代表参加。

11.司法援助项目(小明在深圳的2012年)

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心理疏导;功能定位;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281-02

建立起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是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从现阶段的实践范畴来看,大都依赖于两大板块:(1)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针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不难理解,这两大板块固然能在很大程度上完成对大学生心理干预的任务,但却难以建立起学生自我心理干预与疏导的机制来。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模式往往具有治标不治本的缺点。因此,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在助力学生心理疏导上的功能,便成为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根据科学研究表明,个体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分泌出一种名叫“安多啡”的物质,该物质能使个体的情绪得到愉悦。这仅是从生物学视角来进行的考察,而体育活动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本身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建立起他们自我疏导的能力来。基于以上述说,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十分多元,但结合本文主题可将现状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

1.部分大学生存在着社会认知缺失的问题。从高校所反馈的信息可知,部分大学生因缺失必要的社会认知能力,而使得自身在角色转换上存在着困难。这种角色转换包括从家庭中的角色转换到学校集体生活中的角色,从学生会干部的角色转换到作为普通大学生一员的角色。对于前者而言,其所暴露出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不合群,并在集体生活中容易遭到周围同学的非议,这样就强化了不合群的表现。对于后者来说,则主要表现在缺少亲和力,并使自己陷入自我构建的幻想之中。

2.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抗压能力弱的问题。独生子女构成了大学生群体的主体,从他们的生长经历来看,普遍缺少攻坚克难的心态。那么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主要有哪些呢?主要包括:情感挫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家庭变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就学就业失败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关于这三种心理压力的总结虽然不够全面,但却是当前大学生心理疏导的重点。

3.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合作意识差的问题。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已逐渐重视学生职业素养上的养成,而在这种职业素养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则是其中的重点。“合作意识”的关键词是“意识”二字,即学生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分工协作之中去,从而依靠团队的力量来完成该项任务。但从以往毕业生的职场表现中可以发现,他们似乎在合作意识的养成上还有缺陷。那么合作意识差的问题是否与学生的心理状况有关呢?笔者认为,至少部分原因根源于学生的心理范畴。

二、分析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的功能定位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高校体育教学的功能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认知缺失问题导向下的功能定位。个体社会认知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他们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正因为部分大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阶段被父母或者人为地困在应试教育环节,自然就导致了他们因缺少社会实践而出现的社会认知问题。对此,高校体育教学的功能主要通过设计出趣味性的活动来体现。所谓趣味性活动包括:(1)活动内容的有趣性。(2)活动形式的弱竞争性。这样一来,便能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下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和增强角色定位的准确性,从而最终产生助力学生心理疏导的功能。

2.抗压能力弱的问题导向下的功能定位。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抗压能力弱的问题,或许与父母或大人对他们的过度保护有关。从而,使他们在心理层面上缺少对负面信息的体验经验,更别说如何去解决这些负面问题了。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来说,则可以在常规教学范畴通过利用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竞技项目,来培养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因此,这里的功能定位体现在借助上述项目增强学生的忍耐性和抗挫折的心态,并能使他们理性认识到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意义。

3.合作意识差的问题导向下的功能定位。合作意识差的问题根源主要在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团队活动的机会,更缺少因分工协作而给自己带来的愉悦体验。事实表明,合作意识的形成往往都是建立在自身利益诉求被满足的情况之下的。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所含有的社会体育项目,能够承担起应对大学生合作意识差的问题。

以上从三个方面所进行的功能定位,实则涵盖了目前大学生心理疏导中的重要问题。包括目前陆续出现的女大学生失踪现象,都可以在她们的社会认知问题上进行分析,其实这也属于心理疏导的范畴。

三、定位驱动下的教学实践途径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高校体育教学实践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构建。

1.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归纳。高校体育教学在挖掘自身功能之前,需要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才能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提供思路。同时,本文在讨论学生心理问题时也隐藏着这样一个假设,即高校体育教学在助力学生心理疏导上只能起到部分作用,而这种作用又主要以建立起他们的社会行为能力为导向的。因此,在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归纳时,需要围绕着学生心理问题所导致的社会行为能力缺失来展开。唯有这样,才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团队辅导等工作区别开来,进而进行分工。

2.对现有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归纳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转换到现有的体育教学之中来,而转换的原则便是需要遵循校本要求。校本要求可理解为:一切为了学校、一切依托学校。由此,需要对现有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本文主题的分析逻辑,包括: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所导致的社会行为偏差――解决该偏差的体育功能定位。根据这三段式的分析逻辑,将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较为清晰的路径。根据本校的经验,应在已有教学内容中来进行课程创新,这样可以降低教师在课改后的教学能力转换成本。

3.对现有教学项目进行创新。上文已经提到了需要在校本要求下进行课程改革,因此需要对现有教学项目进行创新。结合现在高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项目,可以在田径和团体球类项目中来进行创新。在田径项目中可以引入社会体育活动中的拓展运动,从而在强调乐趣、团队配合的基础上来开展教学;对于球类项目来说,则可以通过修改该项目的比赛章程来减少其中的对抗性,从而建立起学生的社会行为能力,最终起到心理疏导的功能。

4.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为了使体育教学能持续呈现助力学生心理主导的功能,则需要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建立起教学控制职能,也会对教师教学起到作用。那么这里就存在着评价指标的构建问题。笔者建议,在一级指标板块上增设“学生评价”,从而通过学生评价来引导体育教学的合理开展。(1)对教师的管理。从传统视阈下来看,对教师的管理似乎仅限于教学管理方面。然而,由于受到体育教学形式和场地的影响,难以向其他专业课程那样建立跟踪式的教学监管机制。并且,体育教学所涉及的专项训练因其专业性,也使得教学管理部门和体育教学部门的人员难以识别其合理性程度。这些缺口,就导致了对教师的管理往往集中在教学态度上,而难以深入到教学艺术领域。(2)对学生的管理。作为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学生大都将能考试结业为课程学习的最终目标。关于这一点,似乎与学生在中学体育课学习中所养成的惯性思维有关。在此思想意识下并伴以单调课程内容设计,学生在程式化的课程学习中难免存在厌倦的情绪。实践表明,在自由活动期间难以形成全员参与的形式。不难看出,学生需要的是体育教育管理目标定位的最终指向,从而如何创新课程内容设置和场地管理,便应纳入到实践模式之中。

四、实证讨论

1.课程内容设计:不投篮篮球赛。(1)活动目的。提高传球和运球技术,培养战术意识和对抗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2)准备内容。篮球场地一块,篮球一个。(3)活动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对人数8~10人。比赛开始,两队各选一人在中圈争球,其余人分散在场内,争球后双方展开攻守对杭,不投篮。在规定的时间,哪一个队控制球的时间长为胜。(4)活动规则。①执行篮球比赛的有关规则;②发球时可以在篮球场的边线和端线任何地方。

2.在实践中运用的效果评价。由于许多高校的篮球架都是标准的,若采取传统的两方对抗活动将形成过于竞技性的弊端,从而大大降低了对篮球活动的兴趣。采用不投篮篮球赛,对专门进行提高传球和运球技术有很大的作用,并能激发大学生的训练兴趣,让所有的人参与其中。最终,使大学生在体育的学习与练习中,体验到愉快、欢乐和成功的积极情感,并引导出他们的团队协作与进取精神。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三个方面的现状分析,高校体育教学的功能可定位于:社会认知缺失问题导向下的功能定位、抗压能力弱的问题导向下的功能定位,以及合作意识差的问题导向下的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的实践途径包括: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归纳、对现有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现有教学项目进行创新、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高德霞.适应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篇8

关键词: 独立学院 “80后”辅导员 “90后”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与母体大学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状况在收费机制、生源质量、社会认同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他们的学习心理、需要、动机等随之发生变化,表现出独特的形态。作为长期陪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管理者、人生导师,独立学院80后辅导员在关注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准确而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一、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学习目标茫然,学习习惯欠佳,自我调控能力较弱。

独立学院学生进校分数低于一本、二本的学生,其中某些同学从高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进入大学后,学习松懈,加上对自己毕业文凭含金量及毕业待遇的怀疑,让多数学生学习目标模糊,不知道今后的四年应该实现怎样的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大一新生普遍表现出困惑、茫然、不知所措,对人生缺乏合理规划,继而失去前进的动力,造成精神颓废。部分学生因为高考成绩不理想及社会各方面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偏见,潜意识里感觉自己低人一等,缺乏自信心,学习上经受不住失败的考验,于是自暴自弃,学习态度消极;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过于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只是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来求学,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存在得过且过的学习心理,学习进取心不强,存在厌学情绪;部分学生安于以往的学习方法,无法适应大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及学习计划的能力,甚至存在自律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良,在脱离家长和高中老师的严密管束后完全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等,经常迟到、旷课、早退,组织纪律性较差,对学校的管理不理解,产生抵触情绪,存在混日子混文凭的现象。

2.早熟且叛逆,人际交往敏感、欠缺,网络化趋势明显。

“90后”是在网络中成长的一代,发达的网络资讯使他们在知识面和心智成熟度上要比“70后”、“80后”后更宽、更广、更高。作为叛逆的一代人,相对自由的网络空间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网络为他们开辟了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寄托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寻求安慰,逐渐建立起一个虚拟的人际关系网。多是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少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因而相对缺少感情的沟通和心灵的默契,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人际交往对象是家人、老师和同学等相对简单的社交群体,同时因为优越的家庭环境,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进入大学后,学生之间的个人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部分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大学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既渴望友谊、渴望理解与关爱,又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与技巧,无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产生矛盾又不懂得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与调解,处在害怕与人交流又渴望与人沟通的困惑之中,内心苦闷不安。长期下去,易产生戒备、多疑心理,从而产生孤独感、人际关系敏感,出现自我封闭、焦虑等心理问题。

3.家庭条件优越,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缺乏生活自理能力。

独立学院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不少学生的父母还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相对优越的生长环境、父母过高的期望、不科学的教育方式等使他们形成了优越感强、凡事依赖成人、处事以自我为中心等倾向。学生缺乏艰苦朴素作风,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导致大部分学生入学初就很难适应大学的住宿环境及节奏,对大学生活无所适从,不懂得如何安排。

4.个性张扬,善于表现自我,自尊心强但挫折承受力较弱。

“90后”有着张扬的个性,他们强调自我来彰显个性反对现实的庸俗,甚至有时用疯狂来换取别人对

自己的关注。他们喜欢表现自己、证明自己,乐于展现自己的优点与才华,他们习惯了家长的赞美,有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们不轻易求助他人,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渴望新知,渴望获得同龄人的认同和社会的赞赏,希望胜过别人。但他们大部分都是在父母的庇佑下成长的,在生活经验、实际锻炼等各方面还很欠缺,在这样矛盾的状态下,他们不愿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愿接受他人的批评,在生活和学习上一遇到挫折,便会产生挫折感和人生失意感,骄傲的内心都会不堪一击,很难积极地面对生活或是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容易陷入不安与焦虑中,严重的还会出现躯体化、强迫等不良症状。

5.就业压力导致自我定位模糊,个人心理冲突严重。

独立学院与公办院校相比,学费昂贵,但是学生的家庭情况良莠不齐,不少家长出于对孩子前途的考虑,认为独立学院是本科教育,又有母体大学作为依托,师资、教学设施等方面都优于专科院校,只要孩子能在大学中好好学,再苦再累都心甘情愿。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会在学生迈入校门的第一天就希望自己多年的付出能够有所回报,期待有一个比较满意的收获,这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可以说,心理负担从他们选择独立学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另一方面,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他们自认为与其他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考成绩相差不大,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四年的艰苦努力,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一雪前耻。但是,由于自己需要付出高昂的学费,加上社会的认可程度偏低,这些使得对自己发展定位尚不明确的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及前途充满困惑、惶恐和茫然,从而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未来的不确定性,社会环境的压力左右着“90后”大学生的情绪状况,心理冲突严重。 二、“80后”辅导员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势

1.与学生接触密切,熟悉学生情况,具有信息优势。

辅导员战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熟悉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等,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使之与大学生在情感上更易沟通,在心灵上更易贴近,这种信息和沟通的优势有利于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干预和教育。

2.年龄较为接近,成长经历相似,具有沟通优势。

“80后”辅导员与“90后”学生的年龄差距不大,而且大多也是独生子女,性格方面个性张扬、思想独立、追逐时尚、渴望平等,相似的知识背景和生活阅历使他们比较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容易进行换位思考。他们从学校毕业进入高校,对大学时代的经历、行为、观念等都进行过总结反思,得出一些非常有益的大学体验,这正是“90后”学生所欠缺的。因此,“80后”辅导员大多扮演亦师亦友的角色,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可以和学生无障碍的高效沟通。

3.受过专业培训,具有功能优势。

我国目前高校辅导员大多是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学历上的优势使得辅导员的经验阅历、理论水平、道德修养等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在专业上,很大一部分辅导员毕业于师范院校,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为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便;而非师范毕业的辅导员也都经过了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岗前培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较容易上手,这些学历和专业背景的优势有利于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充分发挥“80后”辅导员优势做好“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辅导员要加强学习最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学工作方法,在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掌握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处理技巧,通过日常教育和心理咨询中心的双向联络进行危机预防,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辅导员在全面了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的同时,还应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以良好的心态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深入了解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辅导员一般要带几个班级,两百多学生,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特别了解,但是辅导员应该多进课堂、多进宿舍、多与学生谈心,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有关学生思想和心理状态的信息。为了

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新生入学时,辅导员要配合学校心理中心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并以此为依据,给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筛查出有异常心理症状的学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

3.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辅导员常规工作中。

辅导员要有意识地组织并引导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全面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要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认识社会,把自己融入生活,从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同时,辅导员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心理问题的共性特征制订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如以讲座、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在新生中开展以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自信心培养、学习方式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在毕业生中积极开展以就业心理调适、舒缓心理压力、人际关系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心理辅导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群体中容易出现的心理倾向,进行主动引导。通过集体的力量,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引导,维护心理健康水平。

4.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间的朋辈互助功能。

独立学院的部门机构、人员配备还不是很完善,辅导员往往身兼数职,很难在学生辅导工作中做到无微不至。因此,辅导员要着力培养得力、优秀的学生干部,通过他们来迅速、准确地掌握学生情况,及时加以处理。班级心理委员是辅导员与全体同学联系的纽带,通过心理委员的反馈,便于辅导员了解班级情况,及时发现特殊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危机干预,避免悲剧发生。同时,班级心理委员可以在班级内部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使广大同学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保健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开展个别辅导,为心理有困惑又不愿意向辅导员倾诉的同学创设了一个平等、友好的平台。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活动,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谛,促进班级同学之间的理解与交流,为和谐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5.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是学生最亲近的人,也是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优缺点最了解的人。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稳定而畅通的联系机制,既有利于家长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又有利于学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同时,学生出现的部分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相关。辅导员应该注意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并善于做家长的思想政治工作,纠正家长的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给子女充足的发展空间,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家长的有效参与,会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重视信息传播工具,充分利用网络载体。

面对面的思想交流,有时可以排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学生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当面将心中真实想法如实告知辅导员,这就降低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网络提供了一个师生对等交流的平台,“90后”更愿意和老师在网上交流。因此,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如qq、飞信、微信、微博、msn等现代网络工具,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方式、遇到的问题等。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交流和引导,这样能够真正融入“90后”大学生的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四、结语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是复杂多样,需要凭借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作为处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准确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内在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邱鸿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5-139.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健康观念;问题;预防保健;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58-02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群体,不仅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道德素养、牢固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而且又具有健康的身体。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由于缺乏对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校很少注重健康活动的训练,学校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活动也很少,使得大学生普遍处在亚健康的状态,身体素质不佳。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加强各方面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对于大学生的自身的个性形成和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校和学生都要加强对健康的重要性认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

1 现代健康观念的主要内容

现代的健康观念主要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三个方面,我国公民只有同时具备这四个方面的健康要求,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

所谓躯体健康就是指身体各个发育正常,身体各个机构性能完整、无缺陷,具有健康的体魄。躯体健康从六个方面要求人们,分别时体型匀称、体重达到标准,具有抵抗普通的传染病和感冒等病情,眼睛敏锐明亮,发泽光鲜发亮、头屑较少,牙齿没有龋齿,干净、颜色正常,牙龈无出血现象,身体肌肤具有弹性。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精神健康、心理素质良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人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优点和缺点、自身的能力特长等,有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对于自身的缺陷能够坦然面对,接受自己、认可自己。个人具备发育完善的大脑,与年龄特征相符的智力条件,没有智力障碍和大脑疾病等。个人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接受自己,也可以接受身边的人,乐于助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并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工作、生活的乐趣,认可他人与自己一样有着重要的存在性和价值,在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等。此外,良好的心理健康还表现在热爱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断激励自己在工作中进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持有一颗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情绪变化不大,不会亦喜亦忧、多愁善感,不自卑、不焦躁,不自暴自弃,遇到困难不畏惧,能够勇敢面对,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总是处在乐观、满意和愉快的状态。所谓社会性健康又包括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两个方面。社会适应良好是指个人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明确的观点和认识,能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适应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能够承担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道德健康是指在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尊重健康准则,重视对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促进和维护。道德健康还包括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如捐献爱心、献血等,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等,这些都是衡量道德是否健康的标准。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性健康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只有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也能相应地推进躯体健康的发展,保持自身的整体健康状况。

2 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轻微或者严重的健康问题。大部分学生熬夜现象严重,晚上一点以后才睡觉的学生大有人在,晚上不睡,白天不起,周末可能会睡一个上午或者直到下午才起床。不重视早餐的重要性,早上为了赶课,不吃早餐,导致上午的课程还没有结束,就出现饥饿、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喝酒、抽烟等现象较多,一些男生甚至女生都会存在抽烟、喝酒的问题,他们认为生活中的压力太大,抽烟、喝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心情,调节情绪,却忽略了这些行为对健康的损害程度之大。大学生的生活缺乏规律性,最终导致了躯体健康受到损害。另外,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中,结果显示,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轻微的心理障碍,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缺乏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心理障碍使得他们产生自卑感,学习成绩下降,生活态度不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降低,最终导致轻微的人格障碍和精神障碍的出现。

大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针对躯体健康问题,是由于大学生的睡眠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因素形成的。现代的大学生都是居住在集体宿舍中,舍友之间的干扰性较大,又由于自身压力等的原因,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足够的睡眠时间,形成睡眠障碍。大部分学生的校园生活比较慵懒,很少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体育课程减少,更加得不到有效锻炼。锻炼意识薄弱,特别是女生,更加缺乏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影响自身的健康素质。大部分在校生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时间不规律,不能按时起床吃早餐,而三餐中最重要的则是早餐,它对于人的营养的补充十分重要,大学生却不能引起对早餐的足够重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和自理能力都不高,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表现出生活懒散、对事物不能提起兴趣、对生活的积极性不高等。由于学习动力不足,导致积极性下降,成绩不好,影响到自己的心情,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导致变得自卑、情绪不高等,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认为别人不如自己,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很大的人际交往障碍,有的学生为了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交往关系,忍受对他人的不满情绪,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心理健康。还有恋爱问题,由于被别人拒绝,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不能正确与异往,导致在爱情中受到挫折,从而不能正视自己所面临的情况,最终使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3 针对大学生健康观念转变的预防保健对策

对于学校而言,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定期向学生灌输健康知识。完善学校内部的医务室和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增加设备,选择优秀的医护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给学生开设一条良好的健康预防保健通道。此外,学校还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保证学生的健康,及时发现有健康问题的学生,并进行及时的健康维护,防止流行疾病在学校内部的感染,定期对宿舍卫生进行检查,督促学生保持良好的宿舍卫生等,从各个方面做好学生健康的预防保健工作。

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注意调整自己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熬夜现象的出现。增强体育锻炼,坚持每天散步、跑步等,增强自身的体质,调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促进发育,增强自身的健康状况。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注意合理的饮食,保证一天三餐在规定时间内进食,一定要重视早餐的重要性,每天都要吃早餐,补充自身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杜绝暴饮暴食和节食等现象的出现。此外还要减少饮酒量和吸烟量,要充分了解酒精和烟草对身体的危害,自觉地维护健康,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针对心理健康的维护,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预防和保健。首先,要增强自己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特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时刻考虑别人的感受,坦然面对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和客观现象。有不良情绪要及时与他人交流,防止走极端、钻死角,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从书中学到更多的交往知识。最后,要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和规划。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思考未来想要达到的目的,并制定一定的计划,有步骤地一步步达成目标。避免失去方向、生活迷茫现象的出现,及时根据所处环境进行规划的调整,增强生活的计划性,为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对于社会性健康的维护,要在维护自己健康的同时,加强对他人健康维护的意识,提高个人素养,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定期的鲜血,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健康质量,还能帮助到需要的人。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能力和特长,承担起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4 总结

总而言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一定要加强对自身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好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魄。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提高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从各个方面加强自己对健康观念的转变。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和健康同时发展,共同进步。此外,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做好健康的保健和维护工作,自觉提高自己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小兰,李永红.体检信息化系统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5):225-227.

[2] .高校医院在医疗改革中定位的几点思考[J].中国学校卫生,2010(02):102-103.

[3] 崔月颖,王小万.《塔林:增加财富与促进健康的卫生系统[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02):23-25.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家庭教育 误区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奠定了基础。它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在他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一、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基础性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先导和基础。对大学生而言,其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学习习惯与态度来看,合格的家庭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遇到挫折会帮助其及时调整心态,及时克服消极情绪;不重视家庭教育的家庭则会造成子女的态度消极,遭遇挫折就一蹶不振。

2.从生活习惯与态度上方面看,父母的工作和生活经验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与态度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家庭教育严格的大学生偏向远离父母的“约束”,开始相对独立的生活。家庭教育溺爱的大学生心理上尚未“断奶”,在生活上对父母及他人有所依赖。

3.在人生理想与追求方面,有远见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会向子女灌输较高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使得子女将精神财富放在首位,拥有较高的思想境界。相反,一些父母由于个人局限,只关注于眼前利益与物质财富,给子女灌输了狭隘的思想,使得子女的精神生活贫瘠,安于现状。

(二)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全面性体现在时间的延续性与层次性两个方面。(1)从时间的延续性上看,家庭教育贯穿从入学到毕业,从学习到工作等子女成长的各个阶段。(2)从层次性上来看,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物质性与精神性两个层次上:物质性即为子女成长所提供的必要物质支持;精神性指父母对子女的精神层次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它侧重于青少年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侧重于健康心理的培养。《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提到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就要求大学生思考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二、大学生家庭教育的误区及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责任的误区

部分家长认为,只需在孩子成长初期进行家庭教育,到了大学阶段,教育是学校与社会的责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父母应意识到教育子女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裴斯泰洛奇则认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只能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具有独特性,并非学校或社会可替代。

(二)家庭教育思想的误区

1.重知轻德。自古对人才最量化的评定标准就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这种评定标准便于执行和比较。这种思想使得很多家长忙着督促孩子进行各种技能训练和知识强化训练,忽视了成年子女道德品质的培养。家庭教育不能仅仅强调对知识的教育,对子女的品德教育也不可缺少。知识技能的学习直观,以考试考核评判,良好的思想品德却永无止境,是不可直观评判的事。家庭教育为人之初的先导教育、基础教育,更应知识与品德教育并重。

2.功利主义。任何教育形式都具有滞后性,家庭教育也不例外。父母急切地希望收获教育成果,造成了家庭教育中的功利主义现象。部分家长对大学生的期望表现在以后的就业前景上,而对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爱好与在学习中的整体成长视而不见。

(三)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

1.投资误区。即重经费投资,轻情感投资。很多家长为了大学生子女的发展,为其配备了高科技电子设备,报读昂贵的培训班,导致家庭“因教育致贫”。这种情况在农村家庭尤其严重,因此也有学者认为“教育是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投资出发点而言,重家长意愿,轻子女意愿。大学生已具有相对健全的人格特征,但部分家长仍从自身意愿出发,忽视子女意愿,盲目地为子女报读各种考证班。

2.环境误区。家庭教育,应为大学生子女的全面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些家长认为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就是好的环境,但大学生还希望能从家庭中得到尊重、理解与包容。而且,家长缺乏理性的“关爱”为“溺爱”,对子女的成长弊大于利。单一有爱的家庭环境并非就是好环境,只给予子女“爱”不能完全满足子女的成长。

3.模式误区。家庭教育采取的模式千差万别:有的家长认为大学生已成年就松于家庭教育;有的家长认为由于大学生接受家庭教育的时间减少,家庭教育应该更加严格。这些都会造成子女的行为及思想偏差。

三、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完善大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

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子女成绩之外各个方面成长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才能减少直至消除家庭教育误区的产生。

(二)提高大学生家长的文化、思想素养

一般情况下,父母文化素养、思想素养越高,子女全面发展的程度就越高。家长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思想素养,才能与时俱进,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的基石是家长,家长的整体素质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家长只有提高了自身文化与思想素养,才能在家庭教育中传递正确的知识和信息,才能传递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信息。

(三)提供多方面的家庭教育支持

学生的成长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相互影响的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社会应该为家庭教育提供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帮助:物质方面,即应建设相关设施场所,让家长和子女有更充分的空间交流活动;精神方面,即为学生家长提供教育心理学知识讲座。大学是造就人才、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完善人格发展的地方,家庭教育需要辅助大学完善这一功能。学校应设立家长参观日以及设立家长学习班,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同时,政府应该细化教育法律法规,杜绝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范中杰.家庭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8(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王婷.中国西部农村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的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