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篇1

    ① 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的客观尺度。建设项目标准以建设项目为对象,其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等方面的标准或指标,具体内容应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不同情况而定。

    建设标准能否起到控制项目投资、指导建设的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水平订得是否合理。标准订得过高,会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物力承受能力,增加造价、浪费投资;建设标准订得过低,将会妨碍技术进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在制订建设标准时,应紧紧把握住标准水平这个核心,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合理的建设标准能使项目投资大幅度降低。

    ② 建设地区的选择。选择建设地区,实际上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市场经济需要以及各地社会经济资源条件等,从广泛的地理范围内选择拟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区,建设地区选择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项目的命运,影响着项目投资的高低、建设工期的长短、建设质量的好坏,而且还影响着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状况及经济效益。建设地区的选择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工业规模适当聚集原则。

    ③ 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厂址选择的主要任务是:在已选定的建厂地区,具体确定工厂的建筑地段、坐落位置和东、西、南、北四邻。建设地点选择最根本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从保证建设直接经济效益出发,要满足该厂生产建设和职工生活的要求,二是保证间接的、社会的效益出发,要求厂址的布局有利于所在城镇和工业小区总体规划的实现。

    ④ 工艺评选。所谓工艺,就是拟建厂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及制造方法等。评定采用的工艺是否可行,主要有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两项标准。

    ⑤ 设备的选用。在设备选用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要尽选用国产设备;要注意引进设备之间以及国内外设备之间的衔接配合问题;在注意引进设备与原有国产设备、厂房之间的配套问题;引进技术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① 可行性研究的含义。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要求,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在社会上是否创造效益,在环境是否允许,在建造能力上是否具备等各方面进行全系统的分析、论证,提出研究结果,进行方案优选。从而提出拟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和怎样建设的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篇2

[关键词] 房地产 房地产投资 决策支持系统

一、引言

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一项重大决策行为,其正确与否对投资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房地产投资评估又是项目投资决策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市场经济渐行渐深,房地产开发市场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在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建立一套房地产投资评估与决策模型及其系统,对科学评估,高效决策,辅助决策者了解和分析房地产的市场状况,全面、综合、协调处理大量的复杂数据,少走弯路,及时确定房地产投资项目的最佳方案,提高决策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DSS基本理论

DS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是给某个特定的行业的领导层提供辅助决策的软件系统,主要是以管理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和非机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它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决策者明确决策的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选优,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

三、系统分析

1.海口房地产投资系统目标

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主要在于为投资者提供项目内部和市场现状与变化预测的信息及其应采取的策略、方案和措施等。因此,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目标,即系统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 (1)借助过去和现时海口房地产业经营状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和数据,通过科学方法,对项目目标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2)以过去和现时海口房地产开发投资资料和数据,采用有效方法,对项目开发投资的资金需求情况和开发周期等进行预测。(3)通过测算模型库,将海口房地产投资管理的成熟经验和方法融入系统,为项目开发投资的成本费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等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预测和分析。(4)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为某一目的开发投资决策提供多个预选方案,并分析、预测和模拟每一个方案的执行效果。(5)建立决策模型库,将房地产投资决策成熟经验和方法及专家的知识融入系统,为投资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决策方法。(6)对房地产投资项目及方案测算和决策结果等,进行汇总、查询和输出。

2.系统功能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应该由海口市场分析、项目(或方案)开发经营测算分析及其优劣评价、比较和决策分析等三大业务功能以及系统维护、初始化和结果输出两大辅助功能组成。遵循目标明确,体现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先进合理,考虑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数据流程简单、明了、快捷;独立性、内聚性强,尽量减少不同功能间的耦合性和关联性等原则。

四、系统设计

1.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逐级细化、逐级抽象,切断每一层次与较低层次的联系,由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系统,既可作为单独的子系统存在,也可受上级模块调用和控制。

根据上述设计思想和系统分析的要求,可以将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图设计为:

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图,很清晰的反应了四库的耦合以及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由海口房地产投资信息模型、海口市场分析模型、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方案决策分析模型和结果输出模型五部分组成,如上图所示。

2.人机对话系统设计

人机界面,就要从用户着手,满足基本的一些要求:

(1)在与决策者交互的过程中,起辅助作用。(2)作为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以及方法库的中枢。(3)提供友好的,便于理解的对话过程。(4)协调用户和系统各模块的控制操作,随时能提供使用帮助。

人机界面主要作用有3个:①接受处理决策者提出的请求;②与四库系统交互得到决策信息;③返回辅助信息给用户

3.模型及模型库设计

(1)海口房地产投资信息模型。包括数据编辑、信息浏览、索引查询。数据编辑模块用以实现所有市场信息的数据追加、修改和删除;信息浏览模块用以浏览指定的市场信息内容,市场信息包括土地供给、建筑材料、施工队伍、基础设施等;索引查询模块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检索出特定的市场信息供使用者参考。

(2)海口市场分析模型。包括市场供给分析模块,市场需求分析模块,市场供需平衡分析模块,方案规划设计和分析模块四个模块。其中,市场供给分析模块用以按时序、地域、工程进度、物业类型等对海口房地产市场供给进行分析、统计和预测。市场需求分析模块用以按时序、地域、人群、物业类型等对海口房地产市场供给进行分析、统计和预测。市场供需平衡分析模块用以在供给和需求分析基础上, 按不同组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方案规划设计和分析模块用以根据海口本地和投资者等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对投资开发地块进行规划和设计; 然后采用多种模型, 以项目(方案)收益最大化为准则, 对项目(方案) 物业类型和档次比例等进行初步分析和决策。

(3)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主要对海口房地产投资进行方案测算和投资分析。包括土地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建设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经营销售估算和分析模块,财务估算、评价和分析模块,风险不确定性测算和分析模块五个模块。土地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采用成本法、比较法和剩余法等多模型对项目(方案)土地获取成本、开发成本和总成本等进行测算与分析。建设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首先对项目(方案)建设项目、子项目及其建设计划等进行分割和确定;然后采用价格指数法、比较法和简化工程概预算法对项目(方案)建设成本进行测算和分析。经营销售估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采用比较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等对项目(方案)各物业销售价格、进度进行分析和预测;项目经营方案和策略的效果模拟、比较和决策。财务估算、评价和分析模块用以项目财务及主要报表的生成, 投资评价指标的测算和分析。风险不确定性测算和分析模块包括项目(方案)单变量和三项预测值灵敏度分析;损益分歧点分析;蒙特卡洛风险模拟分析。

(4)方案决策分析模型。方案决策分析模型主要返回给决策者简要的结果报告。它包括单项目(方案)决策分析模块和多项目(方案)比选和决策分析模块。其中单项目(方案)决策分析模块是根据在决策人员人工干预下确定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评价的标准,对项目(方案)投资可行性进行决策和分析,并生成简要的结果报告。多项目(方案)比选和决策分析模块则首先对决策人员所定决策的定性准则进行数值量化,然后对各项目(方案)优劣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并生成简要的结果报告。

(5)结果输出模型。分析结果的输出,结果(包括文字和图表) 查询和打印。

(6)以上模型都以数据的形式存放在数据库中。结构如下:

4.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处理的项数多,为保证以最优的方式组织数据,提高完整性、一致性和可修改性,形成合理流程,可设计多种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的调实现数据的传递和存贮,同时设置少量内存变量对系统过程进行控制。按照规范化数据库设计原理,结合本系统的需要,共设置项目概况、建筑类型、成本费用、财务指标、敏感分析等五类,共9种数据库。其中:项目概况数据库作为系统维护时对旧有项目查询的一种标识;建筑类型数据库用于各种类型的选择及各类建筑参数的输入与输出;成本费用数据库作为投资估算的基础;财务指标的数据库是各种类型数据库的核心,它将成本分析与盈亏分析的各阶段成果加以汇总、传递、反馈,在此基础上进行敏感性分析,起到一种枢纽作用;敏感分析数据库的作用是便于用各种表格形式将各类敏感性分析结果打印输出。

5.知识库设计

随着时间的变化,投资都会有不同的经验和技巧知识,可以把积累的知识以库存储,并按照简单的表示格式,可以将知识保存在知识库中,积累多了知识库获取的知识也越多,一些问题可直接进行推理求解。

知识库的结构如下:

6.方法库设计

首先将海口房地产投资数据输入到内部数据库中,然后方法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程序从内部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从方法字典中选择要用的方法,再把数据放入方法体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将数据送出到数据库,最终输出数据。

五、系统实现

1.开发环境

系统主要采用VC为开发工具,在windows平台下,以ms-sql2005为数据库支撑数据和模型都保存在数据库中。

2.开发计划

本系统开发期计划在6个月之内完成,前1个月进行系统整体框架构建,中期需要3个月时间设计和开发数据库。程序块和模型库要1个月左右,最后一个月主要目的就是进行测试和一般的维护阶段。

六、结束语

总之,本决策支持系统将按照需求分析、常规的软件开发程序,预计将达到以下功能:

1.能较精确地完成海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评估、成本分析、现金流计算、财务指标计算、敏感性分析。

2.系统既可用于单项工程投资评估,也可用于多项工程的比较。

3.系统操作方便,并具有良好的扩充和维护功能。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审计

一、可行性研究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投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正确与否、是否科学的重要保证,对于减少“钓鱼项目”、杜绝“拍板项目”,避免盲目、重复建设,降低损失浪费,发挥投资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一是项目投资收益计算失真。由于项目调查研究工作肤浅、没有收集掌握研究所需的相关基础数据,投入产出计算比较随意,时常低估项目成本,夸大产出效益,从而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二是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评估决策的需要。按照投资项目要求,可行性研究应达到能够确定方案的程度。但审计发现,许多可行性研究达到不到要求,存在不同年度、不同项目间可研报告内容与深度趋同,甚至雷同、翻版、复制等问题。

三是不重视多方案的论证和比较,可行性方案单一,无决策选择余地。多方案深度不足或单一方案论证,使决策者无法进行最优化比较选择,势必导致项目绩效低下,造成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对内缺乏独立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审计发现,一些受托单位或咨询公司对受托项目存在利益博弈,投审批者所好,掩盖矛盾及风险,为“可行”而研究,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

五是研究分析中不注重对敏感性问题和风险性因素的分析。可研报告对投资敏感性和风险因素分析往往不足,不少研究对风险因素分析缺失,制作项目“可行”的结论,不做不可行性论证,使据此作出的决策的项目风险较大,效益下降,甚至是背离实际情况,导致重大损失浪费。

六是投资单位重咨询轻评估,追求可研审批“通过率”,造成一定隐患。组织评估单位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工作存在走过场,只重视技术方案评估而忽视绩效分析评价,没有真正对可研结论起到把关作用。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师对诸多投资项目实证分析后,查找问题症结,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是对可行性研究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把可行性研究工作作为可批性研究结果。其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些单位为使项目得到批复,弄虚作假,拼凑事实,主观得出项目在技术、经济上可行结论;其表现形式之二是另一些单位或部门先作投资结论,后再补可行性研究,其结论为不当的投资决策提供数据和方案支持。

第二是项目选择的前期工作不充分。未按国家要求先列入行业、部门或区域发展规划,对拟建投资项目未及时做机会研究,对项目背景及资源条件等未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对项目方案未进行初步的技术、财务、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投资风险或不可行未及时作出初步判断。

第三是可研人员水平低、调查研究不深入。尤其是大型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需要由相关技术、财务、评估等专业人员组成可研论证小组,从各个角度对拟建项目是否可行进行考察和分析论证。但实际上一些可研编制人员未作深入细致调查研究,既无专业技术资质又缺少经济知识,不具备可研编制应有的资格,这样必然造成项目前期决策及研究结论失真可靠性差。

三、改进和完善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对策及审计建议

1.提高对项目可行研究的认识。

对项目整体性效益而言,前期可研经费投入多少,对项目生命期的影响却很大,稍有失误会导致项目失败,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实践证明,即使消耗一定资金证明项目不可行,也胜过不作可研就盲目建设投资。审计建议发改、建设、规划、财政等有关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到可研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切实履行其各自的职责,为节省资源减少浪费各施其职。

2.对可行性研究人员进行职业教育,审计建议实行从业资格制度。

首先,地方政府对较大型项目组建可研编制小组。组建一个专业齐全的工作小组,集思广益,各负其责。,促使这项工作独立、公正、客观。再之,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其次,加强对可研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制定相关处理处罚法规,健全制度。

3.严格规范可行性研究工作。

首先,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为准确评估项目效益,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必须依据投资目标重点确定评估指标元素,建立一套完整评估指标体系,为完成高质量可研报告提供前提条件。

其次,规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项目前期研究及决策的主要载体形式是可研报告,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项目绩效成果,因此,必须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搜集和获取信息资料,编写出论证可靠、行文简练、条理清晰、深度和广度适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要做好敏感性和风险分析。拟投资项目决策分析和考虑的风险通常主要有投资环境风险、技术风险、资源风险、市场风险和资金风险等,对这些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分析是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可行性研究分析的薄弱环节。在可研进行项目评价时,根据风险种类分别作出不确定性分析,并选用或综合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模式化定量处理,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

篇4

关键词:人防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投资决策;项目发包

社会发展及国家政策要求,使得各省市人防工程建设不断增加,人防工程自身特征关乎其造价特殊性,人防工程造价控制更是关键内容。工程造价控制是于批准的工程造价范围之内,再经过对工程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分析,投资决策分析和设计施工建设费用等方面的科学监管,确保项目工程资金应用科学合理,使得投资效益最优,因此分析人防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对人防工程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1人防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概论

人防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主要是指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决策设计及发包与实行环节,将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于批准及限额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易出现的误差,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提升各建设项目共同应用人力、物力和财务的效益。经专家分析,工程造价设计费用对于总体工程投资的影响可达75%,这时设计环节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最为关键。具体来讲,应于决策环节落实人防工程投资估算工作,人防工程造价控制往往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中,决策环节应确定各类技术经济对项目工程造价所带来的影响;应注重工程项目于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若是设计考虑不全面则施工环节极易出现各类资源浪费;确定科学有效的工程项目招投标造价控制,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中造价控制最易取得控制效果;接下来应充分控制工程项目变更时的造价控制,工程项目实施环节的造价控制为末尾环节,这时的造价控制应注重工程各种项目的变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深层次了解工程项目变更的全过程,同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提出针对性处理策略;最后是审查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环节的造价控制,这主要包括工程竣工决算的竣工结算材料、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通知、各类鉴定型材料。

2前期造价控制概述

2.1前期造价控制

人防工程造价控制是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决策环节中各类技术经济确定,这些对项目工程造价非常关键,尤其是建设标准确定及建设位置选择和工艺评定选用与设备选用等均是直接关乎工程造价高低。造价高低及投资量也直接关乎项目决策,因此决策环节投资估算对建设项目决策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为了确保工程投资估算精确无误,不存在高估或是压价等现象,决策环节务必重视这两个方面工作的严格落实。

2.2深刻考虑造价影响问题

应持续强化项目决策深度且考虑造价方面影响因素。早期决策人防工程需要建设与否时决策环节工作非常简单、粗劣。项目建议书也往往就只是两张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仅几页,这些本质上并未达到项目决策深度,并且涉及到项目投资额估算的准确性,最终结果更是会导致项目投资失稳,因此各省市均编制了各类规范性文件,明确规范了项目投资决策主要程序,并且明确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分析报告文件编制深度。文件要求对涉及到工程造价的各方面因素务必全方位考虑,严格落实五个合理:第一,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规模。各个建设项目均有着合理规模选择方面的问题,规模大小适应性对资源配置优化极为关键,综合市场各方面因素及技术因素和环境条件因素等确定适宜的规模;第二,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对应标准,建设标准水平务必基于当下经济发展水平,再结合位置特征及工程规模和等级与功能合理性等方面的确定;第三,科学合理地选择建设位置。基于适应于建设规划条件下则考虑到土地征购费及拆迁补偿费和动力设备费等;第四,科学合理地布设方案,务必做到整体布局紧凑且建设工程量降低,节省用地及投资;第五,科学合理地选用设备,务必选择标准化设计的、优质且价格适中的设备。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五个合理”比较适用于各级指挥所等等级较高的项目,一般性项目,即普通居住小区的结合民用建筑易地修建的防空地下室,其决策阶段相对简单明了:由当地人防主管部门按照《人民防空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该地区的具体情况,通过一定的计算决定该小区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数量、功能和等级。

2.3重视设计环节投资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往往是始终贯穿于项目全部建设过程中的,不过项目建设中务必突出其重点。工程控制主要是于施工前期投资决策及设计这两个环节,项目在做出对应投资决策之后则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是设计。据有关分析指出,尽管设计仅占工程全寿命费用比重的1%,却于决策正确条件下其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是75%,设计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人防工程设计应符合战时及平时的功能要求,又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如何来保证战时功能、平时功能和安全经济的协调统一?那就需要人防设计和平时民用设计协同进行。人防设计可以前置到与总平面图同时进行,考虑既要节约用地,又要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合理布置。接下来根据决策,反复优化方案,以确定最优的平面布置和结构形式。防护设备尽量选用经久耐用、高效率、低能耗、工艺先进、能快速安装、快速拆除的设备。人防设计单位还要建立完善的图纸会审制度,减少设计差错,避免因设计图纸原因而引发的错、漏、缺现象,避免不必要的工程返工造成投资的增加。

2.4投标环节造价控制

人防建设工程招投标通常是分为建设项目总承包招投标、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工程施工招投标与设备材料招投标这些方面。投标环节可谓是选择适宜的施工单位最关键的方式,更是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民用建筑里面主要为清单报价,因为人防特殊性可选用费率招标方式展开招标。因此招标环节务必编制严格费率及工程类别和执行定额标准。评标时务必选用适宜的评标方式进行评定,最终评定出最优投标方案,使得投标报价及施工方案和质量与工期,加上投标单位信誉及业绩等各方面综合评定分最高。通常确定中标单位之后则招投标双方于规定时间之内签订施工合同。按照人防工程具体情况选用工程合同价格确定方式,可采用固定合同价、可调合同价或是选择成本加酬金确定合同价及最高限定成本和最大酬金确定合同价。

3施工中的造价控制

3.1材料价格

因为人防工程是基于全面规划及突出重点和平战结合与质量第一等工作方针所展开的,材料占总造价比重的70%,材料价格编制对造价控制极为关键,因此务必确保各种材料适宜于当下市场材料价格市场行情,应展开多家询价且择优选定。

3.2工程变更

务必严格进行工程变更工作审核,工程变更通常是包括设计变更及进度计划变更和施工环境变更与原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某些新增工程等。建设工程管理人员务必掌控工程变更过程,严格根据以下程序进行:提出工程变更、分析提出工程变更对各项目标的影响、分析合同条款及会议、通讯记录、初步确定处理变更的费用、时间范围及质量要求、确认工程变更。计算工程变更价款往往是采用下述方式,若是合同中具备适应于变更工程价格的,则根据合同已经有的价格来计算变更合同价款;若是合同中仅是类似于变更状况的对应价格,则通常是将此作为主要基础,从而确定变更价格,变更适应的合同价款;若是合同中并没有类似及应用的价格,这时则经由承包方提出适应变更价格,务必和承包方实现统一,要经过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严格裁定。经过建设中的人防工程施以不定期的检查,并且及时发现其间所存在的工程变更间某些未达标的问题,比如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及材料单价定价不适宜等状况,务必及时提出针对性策略施以纠正。

3.3签证审核

因为工程施工中往往不可避免会出现图纸中未涉及到的项目或所要拆除的对应项目,这时进行签证项目时则务必及时去勘察现场具体状况,严格落实对应工程量及工程位置,这样可确保工程量方面不会存在工程量不符合真实状况,更不会存在图纸自身范围之内对应项目重复状况,使得造价在过程中得以充分控制。

3.4竣工环节造价控制

务必准确无误地解读合同各项条款,比如合同所约定的结算方式及计价根据和取费标准,加上主材价格及优惠和承诺条件等各相关方面,从而防止出现计费重复性。严格审核工程量计量方式及结果,比如核实设计变更签证及隐蔽工程验收详细记录等方面,这些都务必要有监理工程师签字认证,若是其间存在某些问题则不能列进结算中。详细查阅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日记,且对承包商方面所履约的各项情况严格审核,承包商若是未履行合同义务及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这时务必严格根据合同中约定条款施以工程款项扣罚。

4结语

造价控制工作可谓是将技术和经济与管理等集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采用经济及技术结合方式施以全过程动态控制,这也是造价控制最为有效的方式。人防工程造价控制务必是贯穿于人防工程全部建设过程,不断强化各个阶段造价控制及管理,编制严格的策略处理各个环节所存在的问题,使得人防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确保于批准的额定概算范围,从而体现出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三个方面效益的充分提升。

作者:陈国超 单位:佛山市中晟人防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希云,蔡可迁,梁春梅.浅谈人防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J].价值工程,2013,(3).

篇5

【关键词】公共项目;开发;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城市公共项目开发工程的不断壮大,城市公共项目开发经营模式的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公共项目开发经营模式的探讨研究,对我国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城市公共建设项目的范畴和特点

城市公共建设项目是指那些建设规模大、投资额高、成本回收期长(有的成本无法回收)、享用面广、城市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各种公共设施项目。它们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场站、公园、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给排水设施、供电供暖设施和防灾设施等。城市公共建设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1、利益递减性。一般来说,城市公共建设项目具有不可转移性,其服务范围则取决于所提供利益的辐射半径。

2、利益共享性和外在性。城市公共建设项目及所提供的服务是供城市居民和外来人员共同消费和享用的。利益外在性则是许多城市公共建设项目在提供各种服务时很少获得利益,而享用公共建设项目服务的企业或个人可以得到不同的外在利益,并可部分转化为内部利益,这个特点要求以受益者为中心建立投资补偿机制。

3、成本聚集性。城市公共建设项目的初期投入大,呈高度集聚状态。其后它们的管理成本集聚度也不低,尤其是在利益外溢的情况下,除一部分项目的成本可以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回收外,相当一部分项目的成本形成集聚沉淀,从而导致低回报或无直接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民间投资者不愿涉入纯粹是公益性的建设领域。

4、收益的长期性。一些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公共建设项目初始成本大但长期平均成本递减,且有一定的垄断性,故其收益是长期和稳定的。这个特点对民间投资者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三、城市公共空间因缺乏社会参与行为而导致的问题

1、忽视使用需求的“空”间

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和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城市政府一手包办的。在城市开发的初期,由于公共空间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收入,很容易使城市政府单纯追求具有直接经济利益的开发项目,而忽视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即便在注重城市形象和品质的今日,公共空间的开发逐渐得到了政府的重视,政绩效应仍然常常使其追求城市建设规模、档次,而缺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布局、功能的关注,导致公共空间不宜使用和不可持续。

2、无回报的公共财政支出增大了政府的压力

虽然城市政府对于公共物品的投入是其职责所在,但是政府单一投入的开发模式很容易造成因资金短缺而带来的开发不力或政府负担过重。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全权主导分配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忽略了公共空间自身的规律。

3、公共管理导致管理低效

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是城市公共空间最积极的消费者,而免费使用很容易造成公共资源的恶化和枯竭。任何公共空间都可能因为超过其承受容量的过度使用或不合理的管理维护而遭到破坏。这也就是哈丁“公地悲剧”所描述的所有权不明确导致的使用需求超出总量所产生的后果,哈丁认为,资源枯竭或恶化是资源公有的必然结果

四、公共项目开发经营模式的原则

1、注重公平,兼顾效率原则

公共项目大都以公益为主,而经济效益偏低。因此,公共项目的建设资金来源有部分或大部分为财政性资金、政府担保的贷款、国内外赠款等。这些资金归根结底来源于纳税人,或需由纳税人承担一定责任。因此在公共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保护公共利益的原则。

2、利益主体相互制衡原则

公共项目各阶段的参与主体众多,包括相关政府部门、使用单位、管理公司、咨询机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材料供应商等。由于公共项目中政府投资的所有权人为公众,是一个“缺位的业主”;其他参与主体也都不能真正对公共财产负责,而是希望从项目实施过程中获益。因此,如果不形成有效的制衡和监管机制,就难以约束各方的行为,也就难以保障公共利益。

3、专业化管理原则

现代项目管理提倡分工与协作的统一,不同参与主体应发挥各自的特长,相互协助。国家发改委倡导代建制、建设部倡导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模式,都是在倡导用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取代或协助缺乏工程管理经验的使用单位、投资人作为管理单位,改善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水平。

五、公共项目投资合作及决策研究

1、融资渠道

融资渠道的选择和不同组合是制定融资方案的关键,对公共项目来说更是如此。我国目前处于大力发展公共事业阶段,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在公共项目融资方面的成果经验。例如,税收体系研究,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和适应面研究,保

险基金和养老基金研究,公共项目民间融资平台,进入门槛研究,投融资法律法规研究,融资模式研究等。另外,我国政府如何从公共项目提供者转变为公共项目服务者,如何保持政府前后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等也是有待研究的热点问题。

2、合作机制

基于公私伙伴关系(PPP)投资是各种参与到公共项目中来的不同性质所有制的生产要素在一系列契约基础上共同作用,公私双方形成合力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融资、建设、运行合作模式。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公共项目公私合作投资的效率、各利益群体的决策准则与模型、所有权结构等,邓小鹏等介绍了城市公共项目中PPP模式内涵解析及相关概念,何寿奎等人的系列研究中分析了公私伙伴关系的合作投资情形,讨论了投融资合理比例,私人公司收益分配与社会效率及政府转让基础设施部分经营权的比例与效率分析。建立了公平分配机制模型,进行最优监督权和监督机制设计,建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预期效用机制,基于公共项目效益正外部性的支付转移机制,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并对项目服务定价、运行监管与补偿提出了政策建议。

在今后的研究中,投资比例、收益分配、经营权转让的定量讨论,合作机理、产权制度与政策需还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3、投资决策

我国公共项目依据建设规模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决策层次,公共项目决策存在决策主体的短视行为,项目决策的标准单一,决策程序不完善以及决策缺乏约束等问题。应该通过明确决策主体,实施多元化的决策标准,严格执行的决策程序,扩大决策参与及建立约束制度来完善公共项目的决策。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项目投资决策是个系统工程,需进行全面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和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公共项目投资决策控制和决策监督控制对投资项目的成败具有何作用,建立何种决策控制体系才能使项目投资决策体系形成完善的流程,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

4、决策方法

公共项目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社会福利,这就要求公共项目投资行为必须是理性的,因此需要一套规范的方法来进行决策。较之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决策,公共项目的决策更加复杂。在既往的研究中,已有学者将群决策中关于偏好集结的相关方法运用于公共项目决策中,如邱蔻华在对大型社会公共项目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模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决策分析模型,以帮助决策者抓住公共项目决策中的主要矛盾。但是实际环境中的公共问题(项目)决策

问题,所面临的情况比已有的各种模型所描述的更为复杂。从软系统的视角出发分析,公共项目的决策具有一系列软系统的特征,运用软系统的思想方法,可望为决策者提供充分发挥其知识、智慧和经验的方法和工具。柳林论证了公共项目决策具有显著的软系统特色,构建了基于软系统思想的公共项目决策智慧生成模式框架。如何进一步将软系统思想运用到公共项目决策或其他方面也是新兴的研究方向。

六、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公共项目开发经营模式的问题探讨,进一步明确了经营模式在城市公共项目开发工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城市公共项目开发工程的后续发展中,要加强经营模式的研究,确保城市公共项目开发的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严玲 公共项目治理理论与代建制绩效改善研究 天津大学博士论文 2010年

篇6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造价; 全过程造价; 造价控制;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多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是一种用来选

择决策备选方案的数学方法。这一说法给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备选方案评价等项目前期工作阶段中,作为一种决策支持工具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种含义: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手段。这一说法给出了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在工程项目的建筑设计阶段作为一种设计指导思想和一种指导建筑设计与建材选择方法和手段的地位作用。

第三种含义: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这一说法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阶段构成和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目标出发,给出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定义。

项目全生命周期及其影响因素

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是指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运营维护阶段直到项目拆除翻新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影响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物理磨损

物理磨损是指建设工程产品在闲置或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性磨损,主

要表现为建设产品外观及内部结构的逐渐破损。

经济磨损

随着工程产品使用年限的增加或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继续使用该产品将

在经济上变得不合理。这种由合理变为不合理的过程就是一种经济磨损的过程。

3、功能和技术磨损

随着工程产品使用年限的增加或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原有工程产品变得无法发挥其功能或无法满足业主对其功能的要求;同时,由于技术进步,社会上出现了技术更先进、生产效率更高、原材料及能源耗费更少的工程产品,使原有工程产品在技术上显得落后。

社会和法律磨损

这是由于人们非经济性的需求欲望变化引起的建设工程产品的磨损。比如,

当前人们对于建筑产品的生态性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的建筑产品无法达到人们的这一要求,就发生了社会和法律磨损。

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初始化成本

初始化成本是指在设施获得之前将要发生的成本,即建设成本,也就是我国所说的工程造价,包括资本投资成本、购买和安装成本。

未来成本

从设施开始运营到设施被拆除期间所发生的成本,包括能源成本、维护和

修理成本、替换成本、剩余值(任何转售和处置成本)。

(1)、能源成本

能源成本是设施使用期间持续性的能源消耗成本。

(2)、运行成本

运行成本是年度成本去掉维护和修理成本,包括在设施运行过程中的成本。

这些成本多与建筑物功能和保管服务有关。

(3)、维护和修理成本

维护和修理成本又分为维护成本和修理成本,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

维护成本是和设施维护有关的时间进度计划成本。

修理成本是未曾预料的支出,是为延长建筑物的生命而不是替换这个系统所必须的。维护和修理成本应该被当做年度成本来对待。

(4)、替换成本

替换成本是要求维护一个设施的正常运行对该设施的主要建筑

系统部件可预料到的支出。替换成本是由于替换一个达到其使用寿命终点的建筑物系统或部件而产生的。

(5)、剩余值

剩余值是一个建筑或建筑物系统在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期末的纯价值。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比较

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相比较,全过程造价管理显示出其严重的缺陷,即

全过程造价管理只考虑了建筑物的建设成本,而不考虑(或忽略了)设施在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从长远的观点看,设施未来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要远远大于它的建设成本,而且先期建设成本的高低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高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高的建设成本可能带来未来运营维护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带来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成本的降低。因此我们不仅要考虑建设成本,而且还要考虑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全过程造价管理由于没有从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出发考虑项目的成本,只考虑一次性建设成本,而不考虑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这样容易造成在项目资金充足时不考虑服务年限和使用标准,过度投资;而在项目资金紧张时,片面的降低建设成本,致使未来运营和维护成本大幅提高,造成全生命周期造价的增加,并加大了项目质量下降的风险,易出现“豆腐渣工程”。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越性

从时间跨度的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要求人们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和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它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

从投资决策科学性角度看,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指导人们自觉、全面地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使用成本),从多个可行性方案中,按照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从而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从设计方案合理性角度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指导设计者自觉、全面的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与维护成本,从而实现更为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更加合理的选择建筑材料,以便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从工程实施的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在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评价、工程合同的总体策划核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从环保和生态的角度来看,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使得人们可以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上,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节水的设施和符合国家标准的、节约型的、无污染的环保建材,加强可回收物的手集和储存,实现施工费废物处理、一次性装修到位等措施,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达到环保和生态的目的,提高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六、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各阶段的控制

1、投资决策阶段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拟建项目进行策划,并对其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从而作出是否进行投资的决策。决策的依据是在所有外部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生命周期成本最小的方案为可选择的方案。资金时间价值理论、成本效益分析、规划理论在投资项目评价时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构成了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基础理论,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普遍运用。

项目决策阶段的影响因素包括: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项目选址、项目技术方案的确定。

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要在设计阶段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随时纠正发生的投资偏差。在设计阶段,要考虑选址、能源、材料、水、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维护等因素,进行全生命周期生本分析和估算,包括对初始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拆除及翻新费用的计算。

(1)设计方案必须处理好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先进性之间的关系

(2)设计方案必须兼顾建设与运营和维护,综合考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3)设计必须兼顾近期与远期的要求

3、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包括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1)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1)选择合同方式和承发包模式

2) 评标要公正合理、兼顾技术和成本(建造成本+运营成本)

(2)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1)绿色施工

a. 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

b. 结合气候施工

c. 节约资源及能源:减少材料的损耗,可回收资源的利用。

d. 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

2)加强变更、索赔管理,实施造价的动态控制

a. 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情况

b. 加强工程造价的动态跟踪控制

4、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是确定最终建设造价和考核项目建设效益,办理项目资产移交,进行各阶段造价对比和资料整理、分析、积累的重要阶段,也是项目建设阶段结束,运营维护阶段的开始,是综合检验决策、设计、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要着力做好建设造价的确定、工程施工质量评定、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等项工作,为项目进入正式生产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5、运营维护阶段

运营维护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目标和安全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营及维护方案,运用现代经营手段和修缮技术,按合同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设施实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统一管理,为设施的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以提高设施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

6、拆除与翻新阶段

在许多工程项目中,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如木材、金属等占到废物总量的75%,这意味着回收利用具有很大的空间。由于越来越多的垃圾场达到了容量的极限,新的垃圾场选址存在困难,许多垃圾场又排斥建筑垃圾。因此,垃圾排放费用将会上升,施工废物管理应注重降低资源消耗、材料重利用、废物循环利用等。在项目更新或拆除时,原建筑仍具有功能价值的构件、材料,应被重新用于新工程,或储存起来用于将来的工程,或在废品市场上进行销售。

总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理念,值得我们所有建设参与方(特别是业主)在工程实践中加以具体、丰富和完善,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提供具体的工程案例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工程计价与控制柯 洪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2】项目管理引论吴之明,卢有杰.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篇7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项目的立项决策,是项目建设的开始阶段,是投资方进行全过程投资控制最为关键的阶段。首先是决策阶段,决策阶段虽然所需花费的资金不多,但对项目投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却能占到70 %;决策阶段对投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因而是关注的焦点。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合理地确定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严密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环境上是否允许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进行多方案优选,做好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经审查批准后,即可作为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计划控制额,施工期间不得任意突破,使其真正起到决策和控制作用。

投资方组织编写的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能全面而准确体现业主的投资意图。项目建议书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项目投资的效益, 投资方应对拟建项目的选址、功能、建设规模、建设标准、设备选用、环境影响评价、使用年限等进行准确详细的阐述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各项初步技术经济指标将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投资。投资方决不能认为可行性研究只是形式,只是走走过场而已。

投资主体也可以选择适合的监理单位参与建设项目的投资分析,有效控制项目投资。目前,一般都认为监理单位只是施工质量的监理,所以很少介入到投资方的前期投资决策分析;同时,投资方在技术上往往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项目的立项决策就是几个领导几句话的事情,很难从技术角度对项目的建设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也就很难做到科学合理的决策。这实际上是走进了一个误区,监理的职责不仅体现在施工阶段,更重要的是要让其参与到前期阶段。利用监理单位在专业技术上的优势,为业主更科学、更合理的进行投资控制提供技术上的保障,从而最低程度的减少业主投资决策的盲目性。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

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阶段也是投资控制的重点阶段之一,因此投资方把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作为重点,积极进行主动控制将是进行投资控制最有效的手段。设计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控制目标和投入资源多少,而且对投资额的控制和项目建成后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由于工程产品的一次性投资大,建成后可变性小,因此,做好设计工作,以高质量的设计成果来实现工程项目,是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目标。

要加强对设计单位的考核和制约,应以合同的方式提高设计的质量,减少由于过多地、不必要的设计变更造成投资的失控。投资者要加强对勘察、设计合同的管理,与设计单位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在与勘察、设计单位签订有关合同时,将勘察、设计质量,特别是对工程地质勘探的准确程度以及估算、概算、预算在各阶段设计文件中的执行情况与设计费用挂钩,并建立相应经济责任制,用经济手段实现对建设项目投资的控制。

三、建设项目发包阶段的投资控制

1、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好施工队伍。建设部颁发《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暂行规定》中指出:“确定中标企业的主要依据是标价合理、能保证质量和工期,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高。”

2、加强合同管理,避免合同条款的缺陷。合同条款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双方行动的依据。

首先,合同措词要严密,不留“活口”。有时施工方就是利用了合同中某些条款的不确定性向投资方索赔, 以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其次,合同条款要详细,特别是一些牵涉到投资增减的条款,诸如设计变更的确认及其计价依据、某些特殊材料的调价方法等都要详细而明确。其次,注重对合同变更,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现场签证与设计变更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变更审查、审批制度。手续不完善的签证,一般不予认可。

3、对大宗材料和大型设备实行单独招标采购,最大程度降低材料设备投资。

在工程造价中,材料设备费用所占的比重很大,其采购、供应和管理是否科学,不仅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且影响着工程造价。因此,投资方应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货源、价格建立信息网络,掌握市场行情。对差价大的大宗材料或价值大的设备,我们通常选择直接与厂家定货自供,或者由施工单位购买,业主参与材料的招标工作,真正选择到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材料、设备。

4、严密工程承发包合同。通过招标、投标选定了施工队伍,即可签订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合同价即为中标价。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有关的合同条件,将合同各方的投资工作密切联系起来,促进投资工作的开展和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5、严格按合同约定及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支付工程进度款。

投资方应在合同约定的基础上,准确做好对已完工程量的计量,严防工程进度款的超进度支付。

四、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1、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工作

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工程施工中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现场管理等目标以及技术组织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分析、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它是施工阶段的全局性的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投资与工期、投资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正确处理。要正确处理质量、工期和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要求缩短工期而以较大的投资作为代价。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的设计和优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2、严格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审查与控制

由于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承包方的索赔等,都有可能使项目投资超出原来的预算投资。对必要的设计变更,应做到以下几点:1) 进行工程量和投资增减分析,论证变更的必要性;2) 所有设计变更均需经发包方代表或发包方委托进行项目管理的监理工程师同意;3) 当设计变更超过原设计标准或已批准的建设规模时,均应经原项目审批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

3、做好合同管理,做好索赔管理

加强施工合同的费用控制,是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积累一切可能涉及索赔论证的资料,加强索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集经济、技术、管理于一体的具有前瞻性的学问,对可能引起的索赔应当有所预测,及时采体补救措施,有效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

4、做好竣工决算审核,控制工程造价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来抓,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出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审核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变化,如:地质条件的变化、材料的代换、工程量的增加等。投资方通过对竣工结算的管理,使结算价款不仅能符合合同的约定,而且能够真实地反映业主对工程所作的变更情况。

篇8

[关键词]可行性;控制;概算;招标

近年来,不少建设单位项目考察不到位,盲目立项;立项后。在施工过程又缺乏控制,施工成本超概算,投资失控。这些问题导致项目建成后资产折旧额过大,投资回收期无限延长,甚至成本无法收回。使得一些原本效益很好的项目,建成后面临困境,步履维艰,甚至成了亏损企业,给投资者和股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种现象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重点是从项目的立项和招标两个阶段加强控制。

一、项目立项、投资决策阶段的控制

(一)项目立项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立项的最基本要求。加强可行性研究,对不同建设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比较和选择,作出判断和决定。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并从客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

客观分析主要是从宏观上评价社会政治形势、国家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机会;微观分析是根据单位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的需要,组织专家或委托咨询机构,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地、系统地论证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资源条件、市场预测、工程技术和财务经济评价等的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价,作出投资决策。运用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如差量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净现值法、回收期法、销售无差别点等测算不同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期望收益率等,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方案,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

(二)投资估算控制

投资估算对立项具有决定意义。项目立项前。除进行可行性分析外,还要科学地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估算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并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投资估算是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项目投资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两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内容按照费用的性质划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此时不含流动资金)、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形成固定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可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为简化计算,一并计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构成动态投资部分;其余部分为静态投资部分。

流动资金是指生产经营性项目投产后,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它是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而发生的长期占用的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资产主要考虑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流动负债主要考虑应付账款。因此,流动资金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财务中的营运资金。

投资估算编制尽可能细致、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在规划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允许大于±30%;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30%以内;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20%以内;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10%以内。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二、招标过程控制

在招标阶段,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施工队伍。招标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建设单位对市场价的掌握程度。在建筑市场上。各施工单位在管理水平、施工工艺、组织方案及工效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其造价离散性很大。项目管理者在招标中可采取的办法:一是设定标底但不唯标底,评标时,对商务标上下封顶,低于底线的。必须有可行的降价措施;二是推行国际通行的工程量洁单报价,可使真实的价格更加明朗化;三是用奖励的办法鼓励承包商使用新技术来降低工程造价;四是引导承包商在费率上进行竞争,对有些主材料占比例大的项目,大幅度进行总价降点对承包商显失公平,可采用综合费率降点招标。

在目前不很规范的市场机制下,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取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降低施工质量,或者盲目超概,造成投资损失。因此,在招标过程中要进行严格评标。

在评标中,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经优化的网络图,认真做好施工队伍设计方案的论证工作。审查投标单位报价应该做到总报价和单项报价的综合评审。总价符合要求并不能说明单项报价符合要求,总报价最低并不能说明单项报价最低。投标人往往可能在保持总造价不变的情况下。将工程量可能变化较小的项目的单价降低,将可能变化较大的项目单价增大,以期达到在竣工结算时追加工程款的目的。另外也要做到单价和相应工程数量的综合评审,工程数量大的单价要重点分析。还要做到单价与工作内容、施工方案、技术工艺的综合评审。从中选出最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方案。从而择优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

篇9

关键词: 全过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式下, 市场经济这个无形的手在工程建设领域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对于土建项目,为了确定准确的造价, 要在建设的全部过程中, 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不同的价格计算, 即按照建设程序确定不同的工程阶段的造价精确度, 然后才能充分体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首先,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完善,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工程造价要从原有的由政府管理与确定向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与宏观调控转变,且通过市场信息来确定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与投资单位。这样一来,企业是投资主体的同时还是具体管理者。这一系列条件是进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首先条件;其次,随着项目融资、工程项目、工程索赔可行性研究等新业务的出现,以及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等工程管理制度的确立,这就预示着当前所需要的工程造价控制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工程计价与计量的能力,还要熟知经济法与工程造价管理。

二、工程造价的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欠缺全过程综合造价管理控制的意识。

传统经验造价管理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尽管降低了工程造价,其实质不过是核定最终的工程价款。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缺乏一种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与沟通,而监理单位局限于施工阶段的工程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在施工招投标阶段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边设计边施工,经常出现施工单位等图纸的现象,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成,贷款利息不断增加,原本紧缺的资金在恶性循环里运行,给建设单位、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忽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是投资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也是判断和决定不同建设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过程。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项目建设的成败,这一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约达到 80%- 90%。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前期估算工程造价的缺少详实资料,通常由专家、决策者们借鉴已完成的类似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类比、估算,所以投资估算与实际投入有较大出入。因此,在经济工作中应该实施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从估算开始就要正确完整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

3、设计更改

工程施工图设计是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为满足工程的需要而做出的合理的工程设计成果,是不允许随意变更和改动的。 建设单位为了早日开工,压缩设计时间,使设计仓促,深度达不到要求,错漏现象也比较多,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经常变更,导致不但不能早日竣工,还必然会造成超预算严重的现象。

三、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

1、在工程决策阶段的控制

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 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 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 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之后的每个阶段工程造价的高低,应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投资估算,提高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设后的收益与风险的估算准确性,与此同时还要提出应对及防范的措施。然而,为了防止过分的高估,要努力做到全面、准确、合理的估算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设项目在做出决策后, 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是工程建设施工的依据, 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最佳环节。设计过程必须采用限额设计, 根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 设计人员根据设计总体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确保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根据分配的投资限额来设计, 保证不超过总投资金额。在选择技术应用方案的过程中,要从项目的实际出发,将投资效益最大化,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案和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在审查设计方案时,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和优化,利用各种指标对项目总平面图设计、建筑的空间平面设计进行分析比较。

3、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周期长,投资支出集中,变数影响多,材料价格波动大,因此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显得非常关键。首先要根据现行的法律和有关规定,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上可行且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按合同约定及时对已完工程量进行核实,避免造成违约;重视图纸会审,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对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为防止在施工图设计中产生漏洞,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中消除,尽可能将变更消灭在开工之前。对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要进行有效控制,要重视方案优化,尽早发现问题,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提前出具变更签证。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需要负责造价控制的工作人员经常到工地现场, 了解和检查项目的实施状况, 严格检查、规范签证。对于隐蔽工程的改变都要进行现场检验, 在验证后才能签证。

加强合同管理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看内容是否完整,风险的分摊是否合理,特别应重视合同书专用条款的制定,因为它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第一部分进行删除、增加和修改,是执行合同的关键,工程说明书应尽可能做到详细、明确、技术上要求切实可行。

4、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竣工决算阶段是工程建设的最后阶段,是对整个项目的合理性进行确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最后一个环节,不管是施工范围还是业主都应该对工程价款的设计核算给予充分的重视。造价管理人员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还要充分遵照发承包合同来进行公平合理的工程结算。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根据竣工图纸、经济签证和设计变更,深入施工现场,认真细致审核比对,及时准确地对竣工决算进行审查确认,征求投资人及报送方意见后,使审核后的工程造价体现真实、合理,出具正式有效的审查报告。可通过各阶段工程造价的对比分析, 考核投资控制的工作成效, 提供重要的技术经济基础资料, 提高未来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一定要杜绝高估、冒算、乱编乱审, 从而保证准确、合理、真实地反应工程造价。实践证明, 经审查的工程结算较编制的工程造价其降低率在 10%, 也有的高达 20%, 所以竣工以后的结算控制对造价控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工程造价控制具有系统性,需从全过程、全方位对之进行管理和控制。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四个阶段: 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加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监督, 才能及时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顺利实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静双,迟琳.论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工程造价控制[J].合肥市市场价格信息,2006(11).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 项目管理 风险管理

房地产投资项目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复杂系统,其项目决策与实施都需要专业而系统的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来指导。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项目决策大多靠经验和定性的风险分析方法, 对房地产投资项目建设的内在规律、风险管理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项目决策中缺乏专业而系统的风险识别和评估,项目实施中缺乏专门而系统的风险管理措施,亟需对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因此,本文拟对国内外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的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为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一、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l)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风险管理利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管理和处置各种项目风险,有利于减少和消除各种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决策失误风险,对于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能够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风险管理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了控制项目风险的各种措施,使项目管理机构在进行项目的各种管理活动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3)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能够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将项目面临的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并能在损失发生后保证及时地提供措施,从而能够使管理部门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4)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能够促进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实施风险管理,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为目标,将处置风险的各种费用分摊到项目建筑产品或者过程中去,从而减少了费用支出,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各种监控措施也使得各个项目部门有意识地提高管理效率,控制风险损失,进而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二、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而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则是在美国形成的。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被应用于房地产投资。其研究历程以1960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1960年以前,投资风险研究主要采用传统的财会分析方法;1960年以后,引入管理方法,创立了工程管理科学方法,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风险分析与防范、风险衡量、投资组合和风险决策等领域。如Wurkzebach在其《现代房地产》一书中,概括了房地产投资存在的风险,详细探讨了美国商业地产投资风险可能受到克林顿经济政策和新税法实施的影响。Roger P・Sindt.在其著作《房地产投资分析与应用》一书中,分析了房地产投资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适用于房地产投资的理论。并且,在充分考虑房地产投资可能受到融资情况、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和外部投资环境等因素对其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提出了房地产企业投资的战略方案。Gaylon E. Greer和Phillip T. Kolbe 在《房地产决策的投资分析》一书中研究了不同类型房地产投资的收益及决策问题,提出了一些房地产投资决策的方法。Joseph L・Pagliari在《房地产组合管理手册》一书中研究了房地产投资组合问题。Peter・Jovanovic与David・spaulding主要在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识别、评价和防范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另外,随着决策理论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逐渐将现代决策理论嫁接到传统的房地产投资技术之上,现资决策技术应运而生。具体研究成果有: (1)Anstin.J.Jaffe在其《房地产投资基本原理》一书中强调了风险与回报的关系,主张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风险决策,并提出了房地产投资决策的五项原则。这些原则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在房地产投资决策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美国学者盖伦.E格里尔在其著作《房地产投资决策分析》中,定性地介绍了房地产投资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讨论了传统的风险调整方法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并把房地产风险的概率分析方法定义为“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在此方法中,他认为风险应该表示为偏离预期值的概率。(3)国外房地产投资决策强调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如Anstin.J.Jaffe提出的房地产投资决策五原则为:房地产投资分析为系统性经济分析、风险与回报紧密相连、最优投资应以财富最大化为目标、房地产环境分析必不可少,房地产投资分析是一种风险分析。

目前,发达国家商业地产项目开发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相关学者和专业机构从不同角度对商业地产项目投资风险与收益进行了探索。如Thomas 和Jackson 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和预测了英国的租金水平。Gregory H. Chun 对销售额与租金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项目风险管理的知识被介绍到我国,应用于大型土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目前,将项目风险管理应用于我国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研究刚刚起步,对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在房地产投资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投资决策上,主要著作有:于川和潘振锋编著《风险经济学导论》,陈佑启等编著的《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及经营决策方法》,杜海鹏主编的《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防范》,陈琳和潘蜀健等编著的《房地产项目投资》,李启明等编著的《房地产投资风险决策》,俞明轩、丰雷编著的《房地产投资分析》,胡晓龙主编的《房地产投资与分析》等。对于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决策研究,贾焕军将贝叶斯方法应用在建设项目风险分析中。除此之外,其他大部分研究房地产的书籍都只是顺带提及风险的问题。

由于房地产在我国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学者对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研究正处于初期阶段,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投资者投资要点的分析等方面,如:租金回报率与投资回报率的区别和未来增值空间的判别、租金回收风险的考虑等。运用的方法主要是从其他行业借鉴的,如运用混沌经济模型控制房地产投资,对房地产投资目标选择模型的研究,用正态分布图像法计算房地产投资净现值风险等。

三、关于现有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研究的评述

我国房地产业开发起步较晚,关于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尤其是在企业这个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还较少,现有文献大都是侧重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或者风险调控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或评价,三个方面研究相互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l)割裂了风险识别的特征联系,并且缺少对风险发生机理的深入分析。

目前,国内许多有关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识别研究内容大都是对投资风险的某些特征,如对风险来源、风险可控性等各种具体风险管理特征的介绍。由于对投资风险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如此分类只是针对性质相同的某一类房地产项目进行风险识别研究,这就割裂了各个风险特征之间的联系。许多文献中对“风险(驱动)因素”和“风险后果”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缺少深入的分析,从而导致对风险发生机理缺乏研究。

(2)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的评估离不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目前国内现有文献中许多评估指标体系都是以定性方法分析建立的,指标体系往往比较广义,针对特定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识别并经过严密论证尤其是实证研究指标体系不多,造成投资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3)风险调控缺乏充分的先期研究支持。

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识别、评估的最终目的是对风险进行调控。风险调控的措施也应该建立在对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特征全面识别的基础上。而目前国内现有文献针对具体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识别不够,缺少对投资风险因素和投资风险后果之间发生机理的分析,同时风险评估与风险识别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因此,许多风险调控提出的方法和措施大都是建立在对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定性分析基础上的政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1]李群.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现代经济信息, 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