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程序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程序的概念

篇1

1.课程模式在探索中发展和变化。

随着职业教育观念的变化和发展,我国护理专业临床课程模式也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和进步。在课程模式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护理教育逐渐寻求脱离医疗专业教育的历史性影响,课程模式经历了由“纯医疗教育模式”向“医疗—护理教育模式”的转变的过程。“纯医疗教育模式”的课程内容编排顺序是:先介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转归,然后介绍疾病的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最后介绍疾病的护理要点或者护理措施;而“医疗—护理教育模式”的课程虽然引进了护理程序概念,把部分医学知识排进了护理程序的步骤之中,但是护理程序并未在课程中完整和完善地表达出来。

2.现行护理教育课程模式的不足。

现行的护理教育课程模式,虽然把部分医学知识,通过科学的护理程序,运用到了临床实践过程中,但是由于护理程序在课程结构中,缺乏完整性,因而,使得课程中,部分医疗知识在课程中仍然相对独立。同时,由于没有采用护理程序的完整步骤,导致护理的学科知识缺乏完整性。

3.到目前为止,尚难以找到可以普遍推广实用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标准课程模式。

随着职业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结合现代职教理念而改革和完成的新型课程模式,其种类繁多几,乎数不胜数。但是还很难找出一种能够被复制和拷贝的、能够广泛推广、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新型课程模式。这一现象充分说明,护理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仍然处在探索之中。一种具有普适性、科学、系统化的专业课程模式,正在成为护理职业教育者追求解决的课题。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构建策略

课程改革的关键不在于课程的宏观结构,而在于其内容的设计与编排。以护理程序的完整步骤为序,构建护理临床专业课程,是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目标的最佳途径。

1.理论依据。

根据工作过程的概念,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的要素内涵:第一,工作过程是“综合的”;第二,工作过程“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第三,工作过程是一个固定的结构。根据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程序以系统理论为基本框架,包含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五个工作顺序的步骤,是为患者提供全身心的、整体服务的基本工作顺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根据工作过程概念,毫无疑问,护理程序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总结的、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工作过程。

2.实施方法。

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护理专业课程,必须思考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如何选择课程的内容,二是如何排序课程的内容,这两个因素考虑成熟了,课程构建的难题就自然解决了。

(1)课程内容的选取。以护士职业资格证考核的知识节点为基本标准,结合当代护理临床实践的范围和岗位特点,以护理临床实践中应用的有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和护理评价等策略和护理实施的经验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医学护理学概念和原理为辅,选取课程内容。

(2)内容的排序。以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为序排列课程内容,把医学基础与临床知识、药物学与检验医学知识等,分别贯穿到护理程序的评估、诊断、计划和实施、评价之中。即根据护理临床实践,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疾病对象,运用护理程序的评估步骤,完成学生对疾病的症状、体征以及可能伴随的辅助检查结果等的认识过程。在护理诊断这一步骤中,让学习者掌握分析评估资料、给疾病对象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和相关健康问题以及潜在并发症等的学习过程。对于护理程序中的计划与实施步骤,课程可以这样理解和处理:护士对于未来即将采取的行为,如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它就是护理计划,如果用动作表达,它就是护理实施。因此,课程中可以把护理计划与实施集中放在一起编排。其内容应当包括执行医嘱———医疗知识体系中的“治疗”内容,护理干预的方式与手段———护理措施,疾病的发生与进展的预防与控制、保持健康和维持健康的医学基础理论宣教———健康教育内容,以及实施护理计划的具体方案等等。最后的护理评价,是依据护理计划实施后的结果,应该是护士在给予患者实施护理计划以后,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的评价。

(3)重点与难点。课程的重点是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基准,结合市场调查,依据护理人才的职场范围、岗位任务以及应用能力要求等,科学地选取。难点之一,首先是如何从实质和内涵上去理解护理程序的工作过程特点,然后科学地、合理地将医学知识贯穿于护理程序的每一个步骤之中,从而不疏漏、不改变现行护士执照考试的知识节点,不忽视临床实践的每一个技术环节。难点之二,是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实施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三,教学人员完全接受、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新课程教学思想,这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现对较长的转变过程,而且常常需要配合良好的培训过程。

(4)不足之处。课程构建过程中有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护理计划与实施”的课程内容中,是否需要写进“护理目标”值得继续探讨。二是关于护理评价。为了护理程序的完整性,需要护理评价,可是,护理工作过程中的评价常常是针对实施护理计划后的结果进行的效果评价。课程中的这一步骤如何处理,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三、新课程模式的意义

以护理程序的完整步骤为序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对护理教育和学科发展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1.实现了护理专业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目标。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本质含义应该是强调其科学性、普适性特点。护理程序是一种大家公认的、经历了历史(实践)和哲学的(理论)考量的、系统化的工作过程,由于它具有固定的步骤顺序这一结构性特点,使得依据其步骤构建的课程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拷贝,可复制,可以不受条件限制地推广和使用,因为具有普遍适用性,这一普遍适用性特点,正是其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2.促进现代职业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形成。

课程始终处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它是教育目标的具体表现。课程内容的不同排序方式,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和结果。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结合护理临床实践过程,减少了对理论性知识的陈述过程,对涉及护理工作经验与工作策略性的“过程性知识”,直接将其融入到“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的主线之中,使其活化,促进学习者在熟悉护理工作过程的学习过程中,自动完成职业经验、知识以及职业态度等职业能力的构建过程。其整个教学过程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对教学双方的思维方式都是一种观念的更新。

3.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成倍增长。

依据完整的工作过程构建的课程模式实施的教学过程,是把护理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置于实践过程之中,是一个由整体求局部的过程[5],是一个科学处理系统与要素之间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技能、态度是要素,工作过程是系统。根据系统理论,系统的功能大于各个要素功能之和,因而这是一种能够举一反三、有利于职业能力成倍增长的课程模式。

4.突出医学知识的护理功能。

护理学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医学知识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具体通过医疗和护理两个领域的应用来实现。当它被医疗人员用来通过诊断、治疗等方法应用于实践的时候,它实现的是“诊疗功能”,它就成为了医疗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当它被护理人员应用于实现其“减轻痛苦、恢复健康、维持健康、增进健康”的服务功能时,它却又成为了护理学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了。医学知识与医疗和护理的这种密切关系,也充分说明了医疗和护理需要相互依赖、共同合作才能实现人类健康的最终目标。

四、结语

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3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93-01

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发展和实施,护理工作的范畴也在扩大,维持人类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护理工作从面向疾病扩展到面向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健康观念,使健康日益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人们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不仅希望有病能得到及时良好的治疗,而且希望不得病,终身健康,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我院从开展整体护理,实施健康教育以来收益匪浅。我们认识到,健康教育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也是挖掘护士潜能,展现护士才干,体现护理价值的重要手段。现根据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谈几点体会。

1 必须树立现代健康教育观和现代护理观

1.1 现代健康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健康概念的界定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现代健康观念。这一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他们希望掌握更多的医疗护理保健知识,这一健康观念使护理工作者对人的理解.对健康概念的理解,有了认识上的飞跃,只有树立完整的健康观念,才能把健康教育工作做好。

1.2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 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模式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按护理程序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护理模式,这是社会发展向医疗服务提出的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

1.3 转变观念是保证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 整体护理观念,确立了护理工作者要主动为病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确立护士必须承担多角色功能。健康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灌输而是有助于病人建立健康行为的手段。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树立全新的健康观和整体护理观,才能为病人更好的实施健康教育。

2 必须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沟通是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护理技术。学会运用沟通技巧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是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也是获得健康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方法。

2.1 交谈是沟通的主要方式 交谈中护士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亲切、美好的,要注意语气,要善于总结哪一种语调易于让患者接受,易于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

2.2 具有易被接受的亲切感 在健康教育中,护士要以良好的仪态、仪表、言谈举止等,表现出较高的文化道德修养,给病人以可信、可亲的感觉,用娴熟的专业技术及处理护理问题的能力,取得病人的信任,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让病人有亲切感,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氛围,为实现病人的需求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其自愿接受并配合健康教育。

3 必须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1 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及人文理论的知识 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应具备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结合人文理论如心理学、教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实施健康教育。

3.2 加强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的掌握 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是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保障,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人际传播健康教育处方,行为干预,制定和使用标准健康教育计划等基本技能,遵循评估-诊断-计划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的教育程序,才能不断提高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水平。

4 必须具有较强的系统评价能力

篇3

【关键词】Roy护理程序;立体定向;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1-3180-0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Nursing care of the intraoperative patients of brain stereotaxic biopsy by using Roy's nursing program

WANG Xiao-dan,QI Chao-ying,JIANG Yu-mei,et al.

(Operating Room,The First Affiliated Hostip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8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daptive problem of the patients during stereotaxic biopsy. Methods:To analyse patients' problem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about physiological need, self-concept, role function and correlative dependence in intraoperation of stereotaxic biopsy by using Roy's nursing program. Results:Nurses could hold the patients' adaptive problem allroundly. The patients had good adaptivity and could co-operate with the operation well.Conclusion:Making use of the Roy's nursing program, nurse can promote the patient's adaptive reaction.

【Key words】Roy's nursing program;Stereotaxis;Nursing

Roy适应模式是美国护理理论家Sister Callista Roy于1974年提出的一种护理理论,Roy认为人是一个整体,是由各个部分在一起行动所形成的整体。这个整体为了维持自身的完整状态,持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与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种特征被称为开放性[1]。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作为输入进入机体后,机体适应系统通过一系列应对机制对其进行控制、调整,并通过效应器表现出来,即产生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方面的变化。Roy的适应模式强调人的适应,即人对环境的应激原进行适应的过程。Roy根据适应模式发展的护理程序分为6个步骤,即一级评估、二级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评价。神经外科行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的患者由于术前准备时间长,术中使用局麻,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术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另外,立体定向要求高度精确, 误差不超过±1 mm。因此术中护理变得尤为重要,护士要进行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安全的进行,防止患者的消极或过激反应。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应用Roy护理程序对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患者进行护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初步诊断为脑占位性病变、性质不明,于2005年6月~2006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行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为明确诊断,以待进一步治疗的患者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所选患者均为意识清醒、沟通无障碍。

1.2 方法

1.2.1 生理功能:一级评估: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有无饥饿、口渴等。 二级评估:主要刺激有手术。相关刺激是术前12小时禁食、禁饮。术前半小时予鲁米那钠0.1 g加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固有刺激/剩余刺激:术前一晚的睡眠质量。(1)护理诊断:①疼痛:与手术有关。②体液不足:与术前禁食及肌注术前针药有关。(2)护理目标:患者能对出现的疼痛及体液不足的症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耐受能力得以提高。(3)护理措施:①在注射局麻药之前提醒患者,麻醉的过程会有点痛,但是可以忍受,就像在手上打针一样。同时要告诉患者如果在术中有强烈的疼痛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适当的分散其注意力。②向患者讲授术前准备的相关知识,让患者理解禁食的重要意义和术前针药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清楚自己目前的生理状况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并增强对这种反应的耐受力。③术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患者主诉的变化,如有异常立刻通知麻醉师和手术医生积极处理。(4)评价: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是否能配合相关的手术操作,并表现出相当的耐受能力,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1.2.2 自我概念

1.2.2.1 生理自我:一级评估:身处陌生的环境,自我感觉有否紧张。二级评估:主要刺激:身体制动,头部固定;相关刺激:头部佩戴立体定向固定架,个人形象受到影响;固有刺激/剩余刺激:手术室医务人员的陌生,本来熟悉的主管医生经无菌包装后变得陌生。(1)护理诊断:①恐惧:与环境陌生有关。②自我形象紊乱:与术前剃头及佩戴头架有关。③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制动有关。(2)护理目标:①患者尽快适应陌生的环境并感到一定的舒服。②对自己的形象有重新的评估。(3)护理措施:①患者步入手术间时向其介绍负责这次手术的洗手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同时带他参观手术间的全貌和所需的仪器设备并稍作讲解。②给患者尽量摆置既适合手术又相对舒适的,躯干下面垫哩垫。注意患者的自我感觉。③在不影响手术进程的前提下,给患者放些轻松的音乐。④保证头架固定完好,讲解头架在手术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帮助患者认识到目前的形象是暂时的,对日后的正常生活不会有任何影响。(4)评价:患者的紧张心理有否减轻,能否配合手术的精确操作,身体尤其是头部的固定状态。

1.2.2.2 个人自我:一级评估:患者是否有特殊信仰或有何种个人期望。二级评估:主要刺激:患病;相关刺激:术后诊断结果及术后一系列的可能并发症的影响;固有刺激/剩余刺激:有亲属、朋友或通过某种信息途径了解相关脑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1)护理诊断:①焦虑:与疾病预后及家庭负担有关。②情境性自我贬低:与不良预后和负面信息有关。(2)护理目标:减缓焦虑程度,对自己的康复有一定的信心。(3)护理措施:①介绍我院高水平的诊断和治疗环境,针对患者病情,做好健康宣教。②给患者讲述好诊断、好预后的范例,助其找到重塑信心的动力,强化自我感觉良好的意识。(4)评价:患者是否认可护士的观点,对自我将来的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憧憬。

1.2.3 角色功能:一级评估:第一角色是患者的年龄、性别即社会角色。第二角色是职业及家庭角色。第三角色是患者。二级评估:主要刺激:由健康者的第二角色转变为患者;相关刺激:工作事业的停滞;固有刺激/剩余刺激:家庭和社会对成年人的期望。 (1)护理诊断:①角色冲突:与疾病住院有关。②角色失败:与工作停滞,无法投入患者角色有关。护理目标:能意识到患者角色的重要性,愿意做好患者角色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2)护理措施:①做好宣教,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积极配合是手术成功重要原因,要全身心的投入患者角色中。②讲道理,健康是保证成功扮演社会角色的前提,而做好患者角色是重返健康的第一步。(3)评价:患者是否可以接受患者角色。

1.2.4 互相依赖:一级评估:患者不能照顾家庭成员并离开家属的陪伴。二级评估:主要刺激:进入手术间,没有亲人和好友的陪伴;相关刺激:来到手术室,没有归属感,对手术室的护士缺乏信任;固有刺激/剩余刺激:病友及社会关于手术室护士态度冷淡说法的印象。(1)护理诊断:孤独:与缺少心理依赖有关。护理目标:患者基本适应手术室环境,对手术室护士充满信心和依赖。(2)护理措施:①平时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把娴熟的技术和肯定的态度展现给患者,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②与患者沟通要以肯定、和善、教导的口气,使患者愿意把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讲给护士听,以寻求并依赖护士的帮助和照料。(3)评价: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和依赖程度,护患沟通得是否融洽。患者在术中的配合情况。

2 结果

接受Roy适应模式护理的32位患者术中适应良好:生命体征稳定,术程顺利,患者无1例出现因术中配合欠佳而导致的并发症。

3 讨论

3.1 Roy适应模式把人、环境、健康和护理四个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为人是一个有生命的适应系统[2]。这一系统的行为分为适应性反应和无效性反应,通过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四个方面表达,护理的目的是在了解人的适应水平以及所有的刺激的基础上,促进与此四个方面相关的适应性反应。此观点提出一个整体的框架,强调护理的完整性和整体观,是现代护理的特征和取向,值得推广和应用。

3.2 Roy护理程序有其相应的实施准则:一级评估要收集四方面的行为,判断其有效性,考虑这些行为是否有助于健康,以及需要护士帮助的适应性反应。二级评估要收集各种刺激的资料,将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护理问题、提出护理诊断。护理目标的提出要尊重个人的利益和权利,并且可能达到。措施的制定要着重于扩大人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评价的过程要注重再调整和改进护理措施。

3.3 目前脑立体定向肿瘤活检术以其定位准确,对脑功能损伤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特别是对脑深部重要结构区的病变更具有优越性,不仅可达到定性诊断的目的,还可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理学依据[3]。护士应用Roy护理程序,可以对该手术患者存在的适应性问题进行正确评估,帮助护士做出采取正确行动的决定,使患者达到良好的适应水平,体现整体健康。同时,Roy护理程序为手术室贯彻整体护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加强了护士对整体护理的认识及实施。但是,Roy护理程序是针对最普遍的人这个系统,所指的对象较泛泛,缺乏专科特色,在对各专科患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临床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手术方式不断充实相应的专科内容,应用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袁义厘.罗伊(Roy)的适应模式与应用[J].现代护理,2005,11(11):844.

[2] 邹 恂.护理理论[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护理系, 1993.104.

篇4

【摘要】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 [2]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MulhaU[1 ]等EBN定义为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的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1 ]其核心思想是护理人员认真地、明智地、深思熟虑地运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护理人员本身的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并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适合病人个体需要的完整的护理方案。然而在开展循证护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概念认识上的误区,本文对循证护理的概念,方法的认识及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错误理解进行分析,认为循证护理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观念,但并非一种模式或工作方式,应该加以纠正,才能切实推进循证护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应用

目前随着我国护理领域对循证护理的深入,临床护理人员开始将循证护理的方法整合到护理实践中[3-5],对推动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并给患者带来了直接的益处。然而在认识和推广循证护理护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对循证护理概念和方法理解上的误区,影响了循证护理的正确实施。本文通过对循证护理的实质进行一步的探讨,对目前在认识上存在的一些错误理解进行分析,以期建立对循证护理概念和方法的正确认识,切实推进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1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

1.1循证护理基本概念的分析

从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上分析,作为全球第一所循证护理中心的英国York大学循证护理中心主任Cullum教授和美国Rochester大学护理学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Ingersoll博士在界定循证护理时,借鉴循证医学的奠基人之一的Sachett教授等对循证医学的定义,认为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熟练得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病人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出符合病人需求的护理决策的过程。这一定义所阐述的是一支能够决策的过程和工作的方法,因此循证护理从概念上属于一种决策程序和工作方法。

1.2关于对循证护理概念的错误理解

目前存在对循证护理概念的一些错误理解,如认为循证护理是一种护理模式,也有人认为循证护理是一种组织护理工作的形式。

应该澄清的是,所谓护理模式( nursingmodel)是阐述护理现象,陈述护理命题,反映护理理念,并应用演绎系统表现概念之间相互的系列抽象结构[6];护理模式必须具有逻辑性,例如Orem的自理模式和Neuman的系统模式,而循证护理是指导临床护理思维方式和决策方法的一种程序,并不涉及演绎概念之间的关系结构。因此,“循证护理”并不是一种护理模式。循证护理也不是一种工作形式无论是功能制护理、责任指护理、小组护理、还是临床路径,均是组织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任务、工作结构的形式,循证护理并不涉及工作结构,因此不能将其与护理工作形式或护理模式混为一谈。循证护理实一种工作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观念或理念,它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在做出临床判断是,学会查询研究证据、评鉴科研证据、并利用科研证据,同时将所得到的科研证据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结合,做出有效的、科学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2 循证护理的实践步骤

近年来,循证护理已经在我国护理领域迅速推广,循证护理通过寻求最佳临床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决策中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循证护理包括五个具体步骤:1)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将其特定化,结构化;2〉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以寻找来源于研究的外部证据,3〉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推广性进行审慎评审;4〉将所获得的科研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即将科研证据转换为临床证据,并根据临床证据做出符合病人需求的护理计划;5〉实施该护理计划,并通过自评、同行评议、审评等方式监测临床证据的实施效果。

3 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

3.1循证护理应将文献综述后的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

在循证护理过程中,必须对文献进行系统综述,这一过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献综述,一般的文献综述有以下局限性[7]:1〉其选题往往是近年来又较大进展的专题,或存在较多争议,需要整理归纳的专题;2〉 其检索方法变异性较大,没有统一的规范,也没有对所选择的文献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进行评审的要求;3〉往往对要阐明的观点带有一定得倾向性,收集资料时常常会选择于自己观点一致的文献;4〉只对研究结果作定性总结,很少对文献的设计、研究方法、结果的科学性加以评论,对可能存在的偏移没有进行纠正。

而循证护理要求对文献进行系统综述,该种类型的综述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述,系统综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研究的过程,该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文献综述,表现在以下方面:1〉系统综述有规范统一的步骤,包括提出问题、检索并选择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收集提取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并形成结果、结果的解析、系统综述的修正与更新等步骤,因其系统、全面、深入,并包含对文献的系统查询、严格评价,统计分析,故称为系统综述。2〉系统综合要求在批判、评价的基础上全面收集资料,避免一般综述收集文献上存在的倾向性;系统综述过程是相当深入、系统的,例如美国卫生保健政策和研究署(AHCPR)在制订“急性疼痛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时,专家组曾查阅了12个大型数据库,收集9000多条引注,并评价和综述了其中的1100篇文章才作出“急性疼痛管理的系统综述”,并从中总结出“急性疼痛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8]。

循证护理强调以证据为基础,更强调病人的参与意识,正逐步被应用于护理实践中[9],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能运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护理中,并能取得疾病预防的满意效果,特别是在健康宣教中,能取得病人及家属的认同[10]。循证护理实践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只要认识到差距,澄清认识,不断探索和实践,它将为护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使护理教育、护理管理面临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 3(1):65-68

[2]Mulhall A.Nursing,reseal'oh,and the evidence.Efidencebased Narsing,1998,1:4-6..

[3]谭娴玲,张竹馨。循证护理在哮喘患儿家长依从性控制中作用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2):1082-1083。

[4]李雪英,黎方红。脊髓损伤病人循证护理探讨。护理学杂志,2004,19(8):67-68。

[5]燕美香.循证护理在神经压疮预防中的初步应用。护理研究,2004,18(3B):526-527.

[6] Fawcett J.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Conceptual Models of Nursing .3rd Ed.Philadeplhia:F.A.Davis Company,1995.2-3.

[7]王吉耀,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5-68。

[8]Beyea SC,Nicoll LH.Developing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s an approach to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ORN Journal,1998,67(5):1037-1039.

篇5

关键词 护理理论 健康意识扩展

AbstractMargaret A.Newman's theory thinked that health encompasses conditions known as disease and non-disease,it is seen as a pattern of the whole and is the expansion of consciousness.Nursing process should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clients.

Key Wordsnursing theory health as expanding consciousness

健康是意识的扩展理论是美国护理专家Margaret A.Newman于1986年提出的。作为一名护士的她经过不断的学习,在Rogers的影响下,对护理理论产生了浓厚兴趣。理论的提出源于她对健康定义的进一步思索,她认为疾病也是健康重要的组成成分,首次提出健康是疾病和无病状态的综合,并逐渐完善形成健康是意识的扩展的理论。

理论介绍

Margaret拿到第一个学士学位后,以及之后的8年照顾母亲的经历都使她坚信自己应该成为一名护士。在博士学习阶段便对护理理论萌生了兴趣,1978年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她详细阐述了健康的时间和空间型式,由此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新理论,健康是她理论的核心概念。

理论假设[1,2]:首先对时间、空间、移动和意识提出了假设,形成了其理论的最初框架。她假设移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两个静止状态的改变。移动随着时间和空间而改变,也是意识的反应。时间和空间相互联系,时间是移动的功能,也是测量意识的工具。而且她认为健康包含疾病状态,疾病可以认为是人类潜在型式的表现。疾病和无病状态是健康的不同侧面,人类型式最初表现为疾病,且先于结构或功能改变存在。她还提出健康是意识的扩展,是个人整体的一个型式。

HEC的理论前提:①人:指所有的人,是开放的系统。与环境是一个整体,两者并无界限。人类通过型式辨认个人身份,个人型式寓于其家庭型式之中,相反又寓于社区和社会型式之中。②环境:指所有与人互动的事、物及状况,是与人类不断地发生联系的一个开放的系统,与人类是统一的。③健康:是意识的扩展,是生命整体的进化。包含认知自己和环境的发展,来增加个人应付状况的能力。④护理:是关怀人类健康的过程,没有关怀照顾就没有护理,是护患双方合作性关系,彼此之间可以协助对方向着较高程度的意识发展。

主要概念:①健康:疾病和无病状态的综合,可以认为是个人与环境潜在型式的详细阐述,是个人整体的一个型式。②型式:是确认个人的方式,具有运动性、多样性和节律性。③意识:是一个系统之信息容量。在人这个系统,不只是指其想法和感觉,还包含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及基因编码等知识。意识是所有物质的本质。④移动:两个静止状态的改变。移动是意识的征象,是个人对现实看法的改变,也是认识自己的方法。⑤空间与时间:两者密不可分,时间与现存现象的节律有关。时间也可看作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时间可分为主观、客观、使用、私人和共享时间等,空间则包括个人、内在、共享和地理空间等。⑥型式确认:是发展到最高度意识过程的重点,出现于观察者自身,有助于理解和找寻方法。当型式确认发生时,就可以加速意识的演变。⑦疾病:是人类潜在型式的表现,与健康相关联,是健康的另一面。它能提供或展示与环境间维持动态变换的不均衡,通过经历疾病从而达到更加健康的状态。⑧选择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旧的方法不再发挥作用时,人们就面临新的选择点,以求找到新的解决办法。

理论的应用

HEC理论可以应用于护理研究、护理临床实践(比如精神科护理、老年护理等)和护理管理等多个领域。理论中相关模式的焦点不是5步护理程序法,而是专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她认为护理诊断是了解患者型式需求的工具,且HEC理论的预定目标无法确定,人们无法知道将要采用的扩展意识的形式。理论强调护患关系就如同两块石头扔进一水池的情形,从石头扔到水面那点开始,两石头水波就开始形成,并进一步的向各个方向伸展,相互作用。她认为护理程序应当是:当患者面临新的选择点不知如何解决问题时,此时护士应该意识到患者的需要,与患者站在一条战线上,与其共同面对分享知识并提供帮助;当患者疾病康复时护患关系就结束了[1]。通过彼此的经历以期提高双方的意识水平。

例1[3]:Sadie,女,73岁,在养老院住了3年,最近她在去餐厅的路上把膝盖摔伤了,现被转至康复中心病室。患者业余时间爱玩桥牌,1周2次。现因调换病室无法玩桥牌,且经常不愿出去运动,整日大喊:“我在等死”。

运用理论分析病例:一直住在养老院的Sadie,平日生活还算充实,出现新的疾病(摔伤)后性情发生了改变。时间和空间都已改变,意识也出现了变化,移动便是患者摔伤后对自我意识发生了改变:以前病室的朋友会继续玩牌,她的女儿会继续忙着照顾孩子,膝盖之伤也同时影响了她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她会想到去死表明了她感觉到世界将没有她而继续转动。多种缺失感使患者感到孤独、抑郁、愤怒。此时护士的做法就是与患者建立一定的默契及相互信任的关系,多给予患者一些鼓励,鼓励她经常回原病室,并与病友们再在一块玩桥牌,并在一旁默默看他们玩担当她们沟通交流的桥梁;与其女儿联系并建议她能给母亲打个电话;满足患者的型式需求,形成新的型式确认,最终改变生活态度,找回自我,达到最高程度的意识水平。最后在这一护患关系快要结束时,护士与她道别,她大喊道:“我等着……”“你等什么”?“我等着吃午饭”!

所以护士作为照护者应该走进患者的内心,明白不同患者的不同的型式需求,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有效地沟通发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型式,帮助其度过选择点达到新的更高的意识水平,避免问题型式下危险行为的发生,同时重新建立患者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理论评价

评价HEC理论,可从它的理论创新性、清晰度、简明性、通用性,结论的可推导性方面入手。该理论挑战传统的健康观,提出新的健康概念。所使用的概念都是护理相关理论中常见的,且比较简洁。至于通用性,属于大范围理论,而且逻辑性强,适用于任何人、任何地方及情境,在护理研究、护理发展和临床实践领域均有一定得应用,对护理专业又很大的功用。

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其抽象性,可能不容易立刻理解,在使用此理论引导研究时,必需有明确的操作性定义和概念性定义,才不致于误用本理论。随着理论的演变进展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讨 论

HEC理论源于实践,对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其理论框架构造了一个健康的不同观点,把健康说成是疾病和无病状态的综合,摒弃了传统的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和残疾的观点,并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待疾病。所描述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清晰的,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应用于临床实践工作,合理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这样将更能体现护理专业的科学性、专业性。

参考文献

1 Julia B,George.Nursing Theories:the base for professional nursing practice[M].5thed.The United States:Pearon Education,inc,2002:519-533.

篇6

1 《用药护理》是适应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当今护理工作正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并进一步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全面护理模式。护理的对象不再仅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处于疾病边缘的人以及健康的人[1]。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用药护理》除传授药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外,并注重了对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形成的培养,而药理学则侧重于药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1.1 课程设计理念不同

《用药护理》课程设计理念与护理程序保持一致,充分考虑如何按照整体护理的思维和工作方法来设计,使《用药护理》的教学活动能始终围绕整体护理的要求开展,从而将《用药护理》与护理程序与有机结合起来。《药理学》则是按照药物的临床应用思路进行设计,讲究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

1.2 课程内容的编排不同

1.2.1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用药护理》的课程内容以护理程序为主线,按照护理程序的模式,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编排,强调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给药途径。《药理学》则是按照药物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编排,强调药物的临床应用,缺乏高职特色,常是本科教材的压缩型,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繁多[2]。

1.2.2 课程内容特征

《用药护理》课程内容凸显高职护理专业特色,采用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突出《用药护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有效运用《用药护理》知识为病人提供服务;并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药理学》课程内容则相对缺乏护理职业特色,药理知识存在医疗化现象,缺乏护理用药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常用药物用法、用量等与临床护理岗位用药所需的相关知识,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与临床护理岗位用药的实践技能相脱节。

2 《用药护理》是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2.1 适应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是主体,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学习为被动接受。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探索、发现、协作解决问题等为主的探究教学模式,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着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长远发展。因此,用药护理课程构建的是“必需、够用、实用”知识体系,呈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适用性,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药理学》则注重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呈现重药物的用途轻药物的应用、重药物的理论知识轻药物的观察等与护理岗位不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2.2 适应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药理学》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学科意识,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常忽视对护理专业学生必备的药物疗效观察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护能力的培养,出现与临床护理用药联系较少的现象[3]。《用药护理》则充分考虑了如何按照整体护理的思维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整体护理的要求进行,将护理程序与用药护理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以护理程序为主线,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方面为切入点讲述用药护理的基本知识。

《药理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强调了课程的基础性和桥梁作用。《用药护理》则能正确处理好药理知识与护理专业的关系,体现药理知识点具有专业的特点。因此,《药理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了授课方式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而《用药护理》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处方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

实践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药理学》的实践教学存在着药理知识医疗化现象,实践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动物实验为基础,旨在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缺少与临床护理用药相关知识的实践技能操作训练。而《用药护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强化了临床用药护理技能的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尽早熟悉临床用药护理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安全而合理的用药意识、规范而严谨的工作作风、细心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2];注重了在正确给药、用药监护、用药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常用药物用法、用量等与临床护理岗位密切相关的用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用药护理》作为一门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能为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打下基础,使之不断提高护理水平。《用药护理》是适应现代护理模式转变的需要,是培养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护理的概念、任务和目标[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5-10.

篇7

【关键词】护理程序;床头交接班;护理质量;护理安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06-02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的深入开展,临床护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床头交接班的重要性,护士接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保证护理工作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护理程序它包括5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2]。

1准备阶段

1.1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护理程序方面的知识,如概念步骤等,使护士掌握了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它是从系统论、人类基本需要论、解决问题论和信息交流论等理论为基础的[2]。从而能够把护理程序灵活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

1.2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护理交接班制度”的具体内容,并运用护理程序制定完善交接班流程,说明目的,统一认识,使护士认识到交接班是护士传递工作信息,保证护理工作延续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是提高护理质量、搞好护患关系的重要保证。

1.3在科室内组织成立护理质量评价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长、主管护师、护师组成,在科室内进行自查―反馈―总结―改进[3]以便能更好地完善交接不吝指教流程内容,提高护理质量,杜绝护理隐患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活动措施

2.1在护士周会上进行提问,查看护士对“护理交接班制度”,“护理程序的相关理论”掌握情况。

2.2组织护士学习交接班流程的具体步骤,并在科室内选择一位患者进行临床实习,使每位护士都能按照流程交接班。

2.3每天交接班时护士在护理质量评价小姐的参与督促下,规范的按照流程交接班,护士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并提出改进方法。

2.4在科内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量评价小组成员会议,听取小组成员反馈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做的好的护士给予表扬以示鼓励。

3具体交接班流程

3.1夜班护士交班前20-30分钟,认真检查本班次工作是否全部完成,内容包括:患者的各项治疗和护理,晨间护理的完成,化验标本和采集,护理记录(包括一般和危重)的完成情况,出入量的总结,医嘱的签名,三测单的记录,医护办公室、值班室、治疗室的整理与消毒,更重要的是对夜间新入院的患者应掌握七知道。

3.2白班护士①护士长应提前15-20分钟到病区,巡视病房,了解病区危重卧床患者,新入院患者,疑难病例等的病情,评估当天的工作量及当班责任护士的人数做出计划,并进行合分工,以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满意的护理。②白班责任护士也应提前15-20分钟上岗,在交接班前根据护士长的分配情况了解当天所负责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并对物品,仪器、抢救药品、器械进行清点交接。

3.3交接班形式

3.3.1办公室交接班每日8:00准时交班,全体医护人员均参加,参加人员精神饱满,思想集中,严肃认真,着装整洁,挂牌上岗,交班护士和护士长应于当班护士和医生对面,首先由夜班护士将值班期间患者的总人数、新人数、转入、转出人数、死亡人数、重患和I级人数的报告,再按出院、死亡、新入、危重患者顺序进行逐一交班,详细报告新入患者的病史、既往史、诊断治疗、护理、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特殊处转置,存在的问题及给予的护理措施,取得的效果等,接班护士认真听取交班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护士长听取交班后,根据情况强调当天的工作重点。晨交班完毕到病房进行床头交接班。

3.3.2床头交接班进入病房的顺序为夜班护士,护士长,接班护士,其他人员按职称高低的顺序进入病房,夜班护士、护士长站在病人的右侧,接班护士及其他护理人员站在病人的左侧,站好位置后,首先问候患者,再说明情况,然后按七知道内容(包括床号、姓名、诊断、治疗原则、护理中、心理状态、饮食)简要汇报病史,汇报过程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窗帘完整准确,语言表达自然流畅,汇报完毕由接班护士向患者及家属打招呼:“您好,我是责任护士叫XXX,今天我负责您的护理工作,有事请与我联系,我也会按时巡视病房的”,之后进行患者的查体,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语言、肢体肌力、口腔粘膜、会阴及尿道口,皮肤是否完整,鼻饲管及留置导尿管是否安放妥当,静脉输液情况等,护士边查体边与患者交流,这样不仅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人文关怀,而且融洽了护患关系。

3.3.3交接班完毕,离开病房,在走廊里护士长对交接班流程做出效果评价,并指出交接班护士交班过程中的优缺点,优点给予表扬鼓励,继续发扬下支,缺点与不足给予指出,并提出改进措施,如查体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等。使患者得到更好、更舒适的护理。

4体会

4.1科室内有了规范的交接班流程后,便于执行,交接班质量明显提高,整个交接班内容充实,交接护士精力集中,责任分明,工作重点明确,护士明确了交班的意义和目的,自觉深入病房,发现问题,并防患于未然,培养和训练护士独立思考,观察判断和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4.2护士通过交接班把值班时间内病区情况和病人的动态变化交给下一班,使下一班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实现对病人连续性观察、治疗和护理,因此交接班是护士传递工作信息,保证护理工作延续性的一个重要环节[4]。

4.3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床头交接班,能够激发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学习动机和综合分析能力,并能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4.4规范的交接班流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接班护士能够更好地了解分管患者情况,对存在的首要问题,有目的科学地、细致地落实护理措施[5],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对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详细的交接,这种变被动谜团主动的形式,使患者得到了认真负责的专业护理,从深层次上提高了护理水平,极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5意义

①提高交接班质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②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中的地位。③明确责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④培养了护士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护患双方的沟通与交流。⑤能够督促护士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范巧珍,南小平,贾红芳.不同护士交接班模式的应用研究.《护理研究》,2005,19(7):1200-1201.

[2]彭幼清.护理程序《护理概论》第五章.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

[3]杨名钫,李存莉.床头交接班在ICU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8期.

篇8

【关键词】roy适应模式;胸外伤;护理

作者单位:458000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法医科roy适应模式是目前各国护理工作者广泛运用的护理学说[1]。笔者于2005年9月至2009年6月依照roy适应模式的护理程序(即一级评估,二级评估,护理诊断,制订护理目标,执行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对98例胸外伤患者进行护理,促进患者在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与医患依赖方面的整体性适应,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男92 例,女6例,年龄27~56岁。98例均为复合伤,其中闭合性单侧多处损伤68例,除有多根肋骨骨折外,另合并有肩胛骨、锁骨骨折和血气胸;开放性损伤44例,有双侧多处多根肋骨骨折、胸椎骨折和脑挫伤。患者均有反常呼吸、纵隔摆动。

12护理方法

121生理方面

1211疼痛表现为疼痛剧烈,不止,影响睡眠。用VRS疼痛评估法[2],44例为3级(重度),54例为2级(中度)。①主要刺激:外伤引起的疼痛[2]。②相关刺激:对死亡的恐惧等精神因素。③固有刺激:活动障碍、长期卧床引起的疼痛。④护理目标: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痛苦减轻,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⑤护理措施:按医嘱执行WHO三阶梯止痛方案,用度冷丁等麻醉性止痛剂有效控制疼痛;辅以针灸、热敷等物理方法;护士或家属抚摸患者疼痛部位。也可握着患者的手与其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听舒缓悠扬的音乐,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⑥效果评价:疼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根据文献[2]的标准,33例完全缓解,43例部分缓解,22例轻度缓解。

1212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费力,呼吸次数增加,患者由于疼痛而使咳嗽减弱和翻身减少,加之卧床,使得气管及肺泡内分泌物积聚。①主要刺激:外伤疼痛刺激。②相关刺激:气管内分泌物增多。③固有刺激:活动受限,咳嗽疼痛,排痰不畅。④护理目标:减轻疼痛,鼓励咳嗽,促进排痰,主动排痰与被动排痰相结合,改善呼吸症状和氧合状态。⑤护理措施:吸氧胸部外伤的患者,呼吸频率增加,耗氧量增加,本组78例均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4~6 L/min。吸痰是呼吸道护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操作。吸痰前先给患者吸氧,提高血氧浓度,保证充分氧疗,吸痰管选用扬州康宁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吸痰管,均为一次使用,不会造成肺部感染,故本方法安全可靠,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本组2例采用气管切开处吸痰,每次吸痰前给予1 min纯氧吸入,两人协作,一人滴入湿化液(15%碳酸氢钠)[3],另一人采用旋转冲洗吸痰法,置入吸痰管至气管深处,上提1 cm后打开负压,边旋转边吸引退出,能将黏附于导管内壁的黏液充分稀释和吸出。32例采用经口、鼻腔吸痰法,有效吸出较深支气管处的痰液,对保持呼吸道通畅起到重要作用。胸部外伤后患者因疼痛而不敢进行呼吸和咳嗽,采用固定或扶持伤口部位,将双手放在伤口两侧,嘱患者缓缓深吸气,吸足气后暂屏气数秒,鼓励咳嗽、咳痰。叩击震动不仅能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环,预防静脉淤滞,增强呼吸肌能力产生咳嗽反射,提高氧含水平,而且能有效清除呼吸系统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护理人员站于患者背后,五指并联,掌心呈空心状,由下而上,由外而内,避开伤口处,叩击背部,产生的冲击力,震动呼吸道深部的痰液松动,利于咳出。⑥效果评价:呼吸困难症状及氧合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122情感方面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情感障碍。①主要刺激:需要手术以及药物治疗的不良刺激。②相关刺激:由于病痛的折磨让其难以忍受;担心难以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对死亡的恐惧等精神因素。③固有刺激:对胸外伤的知识、胸外伤手术过程以及愈后的认识不足,另外对医院的收费制度不了解。④护理目标: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之能积极配合并能愉快地完成手术治疗。⑤护理措施:手术之前,病房护士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向他们讲述治疗经过和愈后,手术导管室的护理人员也应和蔼亲切,提前到病房与患者交谈熟悉,使患者能更快适应导管室的环境,在患者紧张时握住患者的手,与其谈心,倾听患者的心事,消除紧张情绪。⑥效果评价:患者心态积极,正确面对手术和术后的症状改变,积极配合治疗。

123角色适应不良住院初期不能适应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角色。表现为烦燥不安,拒绝治疗或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操作等。①主要刺激:由在家庭中的伴侣和父母等角色转变成医院的患者角色。②相关刺激:缺少家人和朋友的陪伴而产生的孤独情绪;担心家人以后的生活、疾病的愈后、医疗开支等。③固有刺激:突发事件产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适应能力减弱。④护理目标:患者能尽快适应角色转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⑤护理措施:给予人性化的关怀,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感觉,倾听其诉说,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5];鼓励家属和亲友多来看望和陪伴,以减少患者的孤独;协助家属安排好家事,减少患者的顾虑。同时,减轻躯体不适,给予有效的止痛、止吐措施,鼓励患者进食,改善营养,适当帮助患者下床活动。⑥效果评价:多数患者均在较短的时间内逐渐适应了患者角色,安心住院治疗。

124相互依赖功能贡献患者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和护理,在家属面前表现乐观及开朗;接受每日有家属陪伴,经常有亲戚朋友来探望,并给予安慰。①主要刺激:没有告知真实病情,造成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对医护产生不满情绪。②相关刺激: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力。③固有刺激:个体性格差异。④护理目标:改善医患关系,患者配合治疗。⑤护理措施:认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争取家属配合采取适当的方式告知患者真实的病情,说服患者接受事实,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所患疾病,配合治疗和护理。⑥效果评价。多数患者能够接受事实,并能配合治疗和护理,医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

2讨论

胸外伤伴患者多属急重症,在配合抢救这类患者时,要动作迅速,争分夺秒,通过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止血、输血、抗炎、手术等治疗措施,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尽快得到纠正,挽救患者生命。同时我们还要加强责任心,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真细致观察病情,一旦发现病情有变化时,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大多数患者通过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能够转危为安,预后较好。反之,如延误抢救时机,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将明显增高。

Roy适应模式的优点是从整体观点出发,着重探讨了人作为一个适应系统面对环境中各种刺激的适应层面与适应过程。为增进有效适应,护理应不失时机地对个体的适应问题以及引起问题产生的刺激因素加以判断和干预,从而促进人在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与社会关系方面的整体性适应,帮助患者减少无效反应,促进适应性反应[6]。

在实施Roy适应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必须有丰富的疾病知识和护理理论知识。②该模式主要针对个人,而集体适应性反应系统的具体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③有爱心和同情心。④该模式的运用程序较复杂,花费时间较多,适合于在护理人员比较充足、治疗任务相对较少的病室推广。⑤该模式主要强调对患者现存的无效反应进行护理,忽视了对无效反应的预防和对健康的促进作用。⑥ Roy适应模式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指导,在应用过程中要扬长避短,可将其与现代整体护理观相结合,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邢映影Sister Callista Roy适应模式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2,17(8):626.

[2]王斌全,赵晓云罗伊和她的适应模式护理研究护理研究,2008,22(2c):563.

[3]张淑敏,李丽华气道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液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4849.

[4]陈永强ICU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1例SARS病人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593596.

篇9

摘 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特征做全面的了解,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影响和应用。方法:将心血管内科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做日常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加人性化护理。结果:对照组并无明显效果,相反试验组由于加入了人性化护理程序,使得心血管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恢复程度都有所提高,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对心血管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是很有意义的,不仅能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还能更加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很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人性化护理;应用体会

    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其健康和生命,权利和需求以及人格和尊严的关怀和照顾。其中,人文关怀又称关怀照顾或者人性关怀,它是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概念,其外延有所扩展。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提供患者所需必要的医学治疗和护理之外,对其精神上、情感上的服务和关怀,以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天津护理,2005,13(1):39.

篇10

关键词 循证护理;多发伤;急救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24-0001-02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Multiple Trauma Emergency Used in Effect Study

QIU Ji-qing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ao hospital of Foshan Shunde District,Foshan 528311,China)

Abstract ObjectveThrough summarizing the I s.2 evidence-based nursing the multiple trauma after accepts the nursing progress, clinical guidance rescu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ethods Introduced in July 2009, 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node before and after 2 years of multiple trauma from all 50 cases, save the patient and family's satisfaction rate and attend rescue nurses fatigue are compared. Results Found in multiple trauma emergency since introduc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patients multiple trauma emergency probability of success by 78% increased to 92%, nurse workload and fatigue degree down dramatically. ConclusionIntroduc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applied to multiple trauma emergency, cultivate the emergency nurse of evidence-based thinking abilit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lso brought the satisfaction of soci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talent benefits.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Multiple trauma;Emergency treatment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循证医学被逐渐广泛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护理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循证护理的概念以及深刻领会其内涵,并且运用于实践,对于我科急救护理来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首先阐明其中两个关键词的概念: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指的就是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和基础,更视病人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用最好的护理措施,为病人实施有效最佳的护理[1]。多发伤(Multiple trauma)是指单一致伤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AIS所指9个部位)的损伤。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我科引入循证护理之前和之后抢救的多发伤患者中随机各挑选50位均因车祸致伤的患者,进行实施循证护理跟传统护理的效果比较。

1.2 方法 从临床护士思维与工作方式,护理程序中内容的丰富以及患者抢救成功率和需求得到满足的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比较总结,并从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及参加抢救护士的疲劳程度进行对比。

1.2.1 临床护士思维更加严谨,工作方式更加直接高效。自从引入循证护理的概念,全科护理人员都认真领略其中的内涵,并且相互交流学习,真正明白循证护理不仅仅是根据现有的科研理论和基础,更加重要的是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多患者个体差异的评估,能科学的把三者结合起来,培养自己去主动寻找护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把在抢救多发伤患者的经验推广到平时工作中去,用循证思维指导我们的工作,更好地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让护理严谨起来,更快更直接的配合医生顺利进行抢救。

1.2.2 护理程序有充分的证据加之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针对病人具体情况和生理心理需求采取个性化抢救护理措施。

1.2.2.1 护理评估 在没有运用循证护理之前,多发伤的评估仅仅依靠生命体征,以及肉眼观察的伤情和医生下的遗嘱作为评估的依据。运用循证护理之后,护士学会了注意伤员的意识、面色、呼吸、血压、脉搏、、出血、伤肢姿态、大小便失禁以及衣服撕裂、血迹和呕吐物污染程度等情况;并且学会根据研究结论,创伤严重度评分( injuryseverity score, ISS)作为伤后对伤情轻重进行估计的依据来进行护理评估,严重创伤患者主要全身并发症有创伤性休克、挤压综合征、创伤后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发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2],能准确地作出评估。

1.2.2.2 护理诊断 快捷的作出护理诊断,为抢救赢得时间是循证护理实施以来取得较大改变的方面。抢救的过程中,由于病情的危急,以及伤情复杂,这就是考验我们护理人员经验的时刻,通过评估以后果断及时按照威胁病人生命的急缓程度作出诊断,排好顺序,先解决会危及生命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经验和积累来指导下一步抢救配合极其重要。

1.2.2.3 护理计划 在抢救多发伤患者的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容许你过多去思考来作出计划,需要的是平时的思维训练和经验积累。循证护理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让护理计划更加科学,贴切病人的个体差异。

1.2.2.4 护理措施 在未引入循证护理之前基本上护士的护理都是围绕医生的遗嘱,没有培养一种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引入循证护理之后,护理人员会根据不同部位、不同受伤程度、不同病情进行有个案性有针对性的计划和措施。护士会根据按照VIPCOIN抢救程序:V(ventilation) 维持气道通畅、加强气道管理, I ( Infusion) 输液抗休克,P(pulse) 维持正常泵血、心肺脑复苏,C(control) 控制出血,O(operation) 救命手术、确定性手术, I (intensive care unit)加强医疗,N(nurse) 护理[2]。VIPCOIN抢救程序对包括骨盆骨折在内的近万例危重多发伤进行院内急救,取得满意疗效[3]的研究结论,大胆尝试,去领会总结,不会统统一上来就按照医生医嘱进行操作,这样既不会浪费病人的黄金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工作负荷;同时学会横向思维,预见性协调各科室间的工作,缩短各项处置时间严重多发伤的病人抢救工作涉及的科室范围广,为使病人的抢救工作不受任何阻力,赢得抢救的最好时机,护士有预见性地协调好与其他科室的工作,在救治病人的同时通知有关科室,使急救工作畅通无阻,使急诊科真正地成为生命的绿色通道,尽量缩短急诊B超、照片、CT等检查的时间。无论是院前急救还是院内抢救配合都会根据现有的科研结论以及自身的经验来指导临床实践。

1.2.2.5 护理评价 通过客观正确的评价,对措施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找出未解决的问题和新的问题,是循证护理在复合伤抢救中运用带给我们的启示。以前我们对复合伤抢救的过程并没那么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因为我们所做的措施都是根据一生的遗嘱,并没有真正系统的按照护理程序进行我们专业的护理;引入循证护理之后我们所做的一切措施都有研究结论,临床经验作为证据,这样就会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大胆的去尝试属于自己专业领域的创新,对多发伤伤情的再评估夯实基础。

1.2.3 抢救成功率更高,患者自身感受更加接近心理需求。从病人角度上来讲,他们面临重大创伤,甚至会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我们不但要追求抢救的成功率,也要照顾好病人的自身感受,激发意识清醒病人的潜能,尽量配合医护人员顺利进行抢救。引入循证护理后我科多发伤抢救成功率提高了14个百分点,并且病人主观感受更加接近他们的心理预期。多发伤患者及其家属因病情重、复杂、变化快,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或已面临着肢体伤残、外貌毁损和经济困难等问题,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下。急诊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运用非语言交流的手段,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的技术,稳重的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感和安全感,要以适当的方式有效进行医患沟通,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5]。

2 结果

我科通过引入循证护理并且运用于多发伤患者的抢救中,无论从护士的综合素质,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病人抢救成功率和病人自身感受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良好的效果。如表1,假设H0:循证护理无效,H1:循证护理有效,根据统计学分析,χ21 =10.86, χ22=7.69,χ23=20.22,即P1<0.01、P2<0.01,P3<0.01,均拒绝H0接受H1;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人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均明显提升,特别是护士减轻护士工作量方面更为显著。

3 讨论

经过对引入循证护理前后多发伤患者抢救各50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循证护理在多发伤抢救中运用能够让护理人员养成循证思维,去主动发现、分析、解决护理问题,真正领略护理专业的内涵;在抢救的护理措施中体现出敏捷,娴熟的技能,并且用循证思维去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知识面且跟同事们交流,激起相互学习,你追我赶的氛围;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到了提高,满意度调查显示患者及家属均高度一致的满意这种抢救的护理配合。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深入发掘护理专业的丰富资源,让患者受益,护士受益,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率,真正做到“生理―心理―社会”和谐统一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 宋锦平,成翼娟.循证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292-293.

[2] 周红娣.严重多发伤的急救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7(18) :1237-1239.

[3] 王基,赵宝成,贾健.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处理[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 ,4(1):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