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性格分析范文

时间:2023-05-04 13:1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性格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性格分析

篇1

为落实"提供多元选择,促进个性学习,成就快乐童年、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达成"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补短,人人成才"的个性化教育目标,山东省青岛博文小学建立了学生个性化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全校415 名学生的智能结构、学习风格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个性图谱,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提出了指导意见。

1.智能结构分析

传统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组成,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除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外,还包括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和存在智能等其它智能形式。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的学生和教育,学生间的智力差别,主要在于其智能结构的不同,而面对因智能结构不同而"各具特色"的学生时,便需要因材施教,以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分析发现学生们的智能构成概貌,据此构建课程体系,开设能更好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可以从宏观方面更好地满足全体学生智能发展的需要。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学校应该与学生、家长、教师和评估专家一起参与课程设计与智能的开发应用,学生的智能结构分析可为学校改革课程结构、创新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目标、建立多元智能课程体系提供强大的数据参考,也为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开发提供依据。经过统计得知,学生们认为自己在视觉空间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两项上表现突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69%认为自己的视觉空间智能为强项,62%认为人际交往智能为强项,而超过50%认为自己的语言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和内省智能等方面较为突出,表现为强项;从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存在智能和音乐智能相对较弱。该项数据分析结果,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许多启示,例如: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视觉空间智能为强项,那么小学课堂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绘声绘色的视频资源,可以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再如,数据显示学生的存在智能相对来说较为薄弱,这与学生年龄小、阅历少、自理自立能力弱相关,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就要注意加强安全、环境、道德教育的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设相关校本课程,在校内开设各种社会化组织,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存在智能。

从一些相关数据的对比中发现,男生在数学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存在智能这三项智能上的表现比女生更好,而女生在语言智能和音乐智能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在数学逻辑智能和存在智能方面表现为弱项的女生人数远多于男生人数,而男生则在语言智能、音乐智能和肢体运动智能三个方面表现为弱项的人数相对较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活动中,应注意小组中的男女生合理搭配,最大程度的做到智能互补;学校在多元化课程设置中,应根据男女生智能强项的不同,区别开设男女生课程。

总之,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智能模式,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2.学习风格分析

学习风格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Kung.C)根据人类类型说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学习风格是在学习者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及其机能基础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一经形成,即具有持久稳定性,很少随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这并不表明它是不可以改变的,它仍然具有可塑性。

学校采用所罗门(Barbara A. Soloman)学习风格量表,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测试。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从信息加工、感知、输入、理解四个方面,将学习风格分为4 组8 个维度:活跃型与沉思型、感悟型与直觉型、视觉型与言语型、序列型与综合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从数据结果看,在知识的加工方面,72%的学生表现为活跃型,28%的学生表现为沉思型;在知识的感知方面,63%的学生表现为感悟型,37%的学生表现为直觉型;在知识的输入方面,77%的学生表现为视觉型,23%的学生表现为言语型;在知识的理解方面,67%的学生表现为序列型,33%的学生表现为综合型。综合四组数据,学生以活跃型、感悟型、视觉型、序列型学习风格为主,反映出了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通过此项数据研究所反映出的小学生学习风格特点,可以帮助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长处,以弥补学生的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研究表明,当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如,对于活跃型的学生,教师既要发挥他们在群体中的积极带动作用,又要引导他们学会冷静思考,用心聆听;对于喜好图像表征的视觉型学生,教师要尽量用较为直观的图像、图式来讲解概念;对于习惯按部就班寻找答案的序列型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喜欢安静的沉思型学生,要避免将其安排在教室中的边缘位置等。

3.绘制个性图谱

个性图谱是指在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智能构成、学习风格、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个性化特征,L制的直观图表。学校为学生绘制了个性图谱和网状多元智能得分统计图,并建立了智能发展档案。借助个性图谱,学生、家长、教师可以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智能状况。如从某生的个性图谱中,了解到该生的智能强项为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内省智能,最为突出的是音乐智能,存在智能较弱一些。而网状多元智能统计图则将学生的智能情况进行了更加直观地外显。这样随之建立的学生智能档案,更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规划,也为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更加完善、更有价值的跟踪调查数据。

4.个体差异分析

为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校应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潜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教育.个性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划一性教育而言的。划一性教育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个性和差异性,进行的是一种工厂化"批量生产"式的教育。我们过去一直实行的这种划一性、模式化的教育,导致学生在学业上、品格上缺乏个性、特色,千人一面、千校一面,越来越不能适应飞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个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顺应了人身心发展的规律,考虑了学生的差异性,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

篇2

关键词:个性差异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基于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仅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出现厌学、弃学的现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性格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基础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初中物理前,教师可以安排一次课堂测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和学生互动,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感交流,进而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2.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重要参与力量.了解到初中物理学科特点和实际难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向着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和教师共同探讨.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引导学生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意味着开启了知识的大门.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组织学生开展“读一读”.教师为学生准备好阅读提纲.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预习方法,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抓住知识的重点内容,围绕这些重点内容进行思考.例如,在讲“现代通讯”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①现代通讯技术中主要包括哪两种主要的传播信息途径?②光纤通讯和卫星通讯两种通讯技术有哪些优点和缺点?③互联网技术应用有哪些?第二,安排学生进行“讲一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一些容易混淆和难以掌握的知识等,应当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并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如果学生发言过程中出现差错和漏洞,教师要耐心地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增强自信.第三,带动学生“做一做”.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第四,引导学生“想一想”.初中物理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布置相应的复习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反思,思考解题思路和技巧,总结经验,在脑海中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教师可以将复习方法分成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课后复习.也就是在每节课的最后对知识点进行复习.这种复习方法,一般在当天进行.第二种是系统复习.这种复习方法需要的时间较长,是教师为学生安排一个集中的时间对之前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体性的复习,复习的形式包括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前复习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复习技巧.

三、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篇3

【关键词】教育改革 教师阻抗 利益

伴随着世界教育改革大潮,我国在教育领域内进行了新课程、素质教育、教育体制等一系列改革。通过这些改革,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以致教育改革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教育改革中的教师阻抗行为。因此,深入研究教育改革中的教师阻抗行为,重点关注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态度,是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改革质量的重要前提。

一、我国教育改革中存在的教师阻抗行为问题

我国教育事业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使得教育改革实施的实际效果与目标设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近年来的新课程改革为例,就可以窥见一斑。新课程改革致力于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强调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注重塑造学生的鲜明个性,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但是从当前的实施情况看,实际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教师自认为在教学中能够合理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总是不自觉地陷入到旧的教学理念的窠臼之中。

教育改革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教育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线教师阻抗教育改革的行为。一线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最终实践者,如果一线教师产生消极应付或抗拒改革的态度与行为,必将影响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教师是落实教育改革理念的关键性人物,改革措施只有经过教师的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效果。其次,教师是教育改革中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再次,教师是改革理念的实际解读者,教育改革的内在价值取向与教师个人的价值观的一致性程度决定着教师对改革的态度。因此,研究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态度,研究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育改革理念是推进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二、教师阻抗的表现

教育变革理论中使用的“阻抗”“抗拒”两词,来源于社会学关于社会变革的研究。所谓教师阻抗是指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因教师观念上的冲突导致教师阻碍、抗拒改革进行的行为表现。[1]

国内外对教师阻抗的研究有很多,如普拉特提出教育人员对变革的态度可以分为五类:反对者、拖延者、沉默者、支持者、热诚者。这五类教育人品所占的比例中,以沉默者最多,约占40%,其次为支持者和拖延者,各占25%,热诚者和反对者最少,各约占5%。[2] 詹纳斯依据教师在面对变革时所产生的阻抗情绪在程度上的不同将教师阻抗行为分为挑衅性阻抗、消极挑衅与消极性阻抗三种类型。我国学者刘毓指出教师一旦产生心理阻抗就会产生回避行为、被动顺应与逆反心理。学者于动认为,对教师而言(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面对改革(或者变革)时所表现出来的类型是极其相似的,大致可归为三类,即强烈反对、积极参与和被动跟随。[3] 我国学者雷明把教师阻抗行为分为抵制、观望态度与不作为三大表现。本文认为当前教师对教育改革的阻抗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直接拒绝,即教师排斥教育改革,思想上不能接受教育改革新的理念,行为上拒绝执行新的教学方式。这部分教师非但自己不接受变革,还对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新方法的教师进行严厉抨击。二是被动顺应,教师消极应付教育改革。三是无所作为,主要表现为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无法胜任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但又不思进取,不主动提升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与环境。

三、教育改革中教师阻抗行为的原因分析

1.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传统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典型的科层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在管理中推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而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结构。受这种管理体制的影响,在管理方法上强调对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的绝对服从;在教育资源调配上讲究行政上下级关系,以领导意志为核心;以效率为价值导向,强调教育成绩与物质利益直接挂钩;强调管理过程的硬性规范,管理结果的强制服从;强调教育评价结果的统一量化,并将教育数字作为教师资格鉴定与业绩评价的评价标准。这种模式缺乏人文关怀与精神满足,缺乏对教师幸福的关照,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相冲突。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教师只有服从上级命令的义务,而没有参与制定改革方案的权利,教育改革无法倾听最重要的一线教师的意见。因此,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可能会使教育改革的实施措施与实际情况脱节,另一方面则可能会引起教师的反感,使教师产生逆反与抗拒心理,导致教师消极地应对甚至直接阻抗教育改革。

2.教师的地位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

教师的地位问题一直都是讨论的焦点,但教师的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教师,特别是广大一线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个“弱势群体”。在政治地位上,教师处于政治生活的边缘,政治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在经济地位上,与教师职业的劳动付出相比较,教师不仅远远落后于社会各强势部门和行业,而且落后于以追求个人利益为最终目的的个体职业者;在专业地位上,经常处于专业自信与大众蔑视的矛盾之中;在社会地位上,学校成为社会问责的重灾区,而教师又首当其冲。当前社会对教师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少数教师在学校里、在课堂中的各种暴力行为等不良行径,但极少关注广大教师的生存状态与未来的发展,教师最后的“光环”“光圈”已不复存在。教师面对的更多的是社会的各种指责,社会让教师背负着不可承担的重负。因此,教师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如何改变当前生存条件和社会地位,而非教育教学。显然,只要教师“尴尬”的地位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再先进的教育改革理念也无法落实。

3.教师对个人利益的担忧

改革从本质上讲就是利益关系的调整,任何改革都会不可避免地进行原有权力关系和资源配置格局的重组并最终导致利益的重新分配,因而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改革的最主要因素不是对理念的守持,而是利益的权衡。如果权衡之后认为改革的结果将使自己的利益受损,那么他们会理所当然地抗拒改革。如果教育改革会引起教师利益的直接或间接下降,那么改革必将会遭到教师的反对。教育改革中源于教师对个人利益的担忧而产生的阻抗行为主要有三种典型情况:①教师担心改革中所采用的新制度和新技术会花费较多的成本,从而减少固有的收入;②教师担心改革会减少原有课时,从而会减少课时补贴;③教师担心因改革而被降低岗位,失去原有岗位的优越待遇。这些都对教育改革形成强大的抵制力量,从而增加改革的难度。反之,如果教育改革能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实惠,那么必定会刺激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教育改革中教师对个人利益的担忧也是产生阻抗的因素之一。

4.教师组织文化的保守性使然

组织文化是指某个组织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并以此为核心而构建的各种行为规范、习俗礼仪以及群体意识的总和。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组织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变性。组织文化的形成能规范、引导与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可以保障组织成员持有共同的组织信仰。不同的组织因不同的组织环境而形成不同的组织文化特点,若组织形成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则该组织往往呈现出适应性强、容易变通、敢于创新等组织文化特点。但就教师组织而言,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与较大的独立性,从而使得教师群体的组织文化往往相对保守、封闭与缺乏创新。教育改革不管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都将改变教师原来所处的稳定环境,这必定会与教师原来所信奉的信仰、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发生冲突。由于教师组织文化具有保守性的特点,教师会对改革所带来的与原来不相符合且对自身不利的内容形成群体制衡,这也就从主观上给改革造成了阻抗。

四、消解教师阻抗行为的对策

1.破除旧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与教育教学质量,理顺教育关系,实现理想的教育发展目标,有必要对教师实行一定的行政规约。但是,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是一种金字塔形结构的科层制管理,教师在这种管理制度下缺乏应有的自,只能被动地执行上级命令,影响了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育改革的制定者必须转变旧的教育管理体制,提倡民主参与式的管理体制。“一切针对教师的管理政策和评价制度,都要以教师的自身利益为目标,以教师创造潜能的发挥和自身价值的彰显作为目的,以人道化和人性化的原则为出发点,这是任何制度行之有效的最低伦理标准”。[4] 因此,要在反思传统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的基础上改良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放行政管理权,实现教育管理体制的扁平化,充分保障教师参与管理的权力,提升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教师拥有一定的自来处理教学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更切合实际,才能有效地减少教育改革中的教师阻抗行为。

2.切实提高教师地位

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保健和激励两个因素。他认为保健因素只能保障个人最基本的生理、安全等缺失性需要,只有激励因素才能给人们带来满足感与精神安慰,才能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教师的社会地位属于激励因素的一个方面,因此要提高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以使教师切实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重视,使教师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自我实现的动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首先,要进一步提倡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学校不是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教师不是社会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不应将所有社会问题都归结于学校,进而形成对教师角色的偏见。其次,对教师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不能因为个别教师所犯的错误而否定整个教师群体。再次,树立教师的权威,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教师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有自己的生存权利,要使教师更好地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就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存状态,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

3.切实保障教师的合理利益

人兼具感性与理性,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寻求物质与精神的双赢。对教师个人利益的合法保障是教育改革获得教师认同的基础性条件之一。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多的是倾向于向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教师的无偿奉献,缺乏对教师个人合法利益的关注与保障。因此,在教育改革中必须关注教师个人利益,以提高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支持度和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首先,在改革中要尽量保障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的正当利益,尽量避免损害教师的正当利益,及时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和精神方面的需要,特别是满足教师精神方面的需要。其次,应在原有正当利益的基础之上,增加教师个人的收益。因为在教育改革中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教师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对这些新的成本投入提供相应的补偿,就意味着这种改革对教师个人而言得不偿失。这往往会造成改革得不到教师个人的认同,使教师对改革产生阻抗行为。

4.引导教师组织文化积极转向

教师组织文化虽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不变性,但是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可变性,教师组织文化会伴随着学习过程的动态了解而发生改变。尽管教师的群体文化具有保守、封闭的总体特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仍然具有自愿改变的倾向,如在课堂上教师也会不时地开展各种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引用新的教学方法等。但是,组织文化变化的主要动力必须来源于组织内部群体价值观的改变,而不是来自外来压力的强迫。为此,教育改革的推行者应加强对教师的引导,使教师形成对教育改革理念的强大认同感,通过教师组织内部促进组织文化朝着拥护改革的方向健康发展。教育改革推行者应致力于让广大教师明白教育改革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对改革成败的重要性,以形成对教育改革的认同感而非批评和指责;应该更多地为一线教师提供心理上的疏导,而不是一味地行政指令;应该赋予教师更多参与教育改革的权利,让教师承担更多教育改革的角色而不是使教师游离于教育改革之外。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

参考文献:

[1]王万俊.有计划教育变革:含义与阻抗[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1).

[2]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篇4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教育活动,它是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下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的一个过程。它是基于社会外部需求和自身教育资源配置而形成的教育过程,它体现着办学者的价值判断和自我选择,它是人才成长和培养的一个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质量,它的内涵和本质是人才培养质量。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依据,是培养什么人的价值主张和具体要求,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满足社会成员的自身发展需要为总体目标,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过程

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实质上就是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过程包括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组织实施等。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注经济转型形势和国家地方产业结构升级态势,适应社会需求,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办学条件适时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计划,它的科学制订和有效实施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3.培养制度

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制度包括国家相关的规定、管理政策及学校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各类管理制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制度保障,应有利于学生发展和适合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管理既要保证基本内容和共性方面的规范化、科学化,又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4.培养质量

衡量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满足于受教育者学习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学生通过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特别是提高社会适应性、职业应变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成人学习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者学习对象多为在职从业人员,在学习动机上,既有为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而学习的,也有学成之后谋求就业的,还有单纯为改善自身知识结构而学习的。成教学习者参与学习以为个人职业发展考虑最为普遍,包括提高学历,取得文凭,获得晋升加薪机会,以提高个人社会地位。成人学习者与非成人学习者相比,具有较为独立的自我概念和学习意识,具有更多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他们更注重学习的实用性,希望所学知识能很快并且很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

成人学习特点第一体现为学习的社会性。正如美国成人教育大师诺乐斯所说:“成人教育不是以学科为中心,而是以实用为中心,问题为中心,生活为中心。”成人教育所依持的是社会目标取向。成人教育学员不但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职业角色,而且也承担了需要为之负责的家庭角色。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才是维持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由此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决定了成人的学习行为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还有极为复杂的社会因素。

第二体现为成人学习的实用和功利性。成人学习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学习的实用和功利性。作为社会成员的成人学习者,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眼前急需,为用而学,希望所学知识实用,以专业技能为主,同时希望获得文凭,促使社会地位的提升。

第三体现为成人学习的经验性。成人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社会经验、生活阅历和独立的社会意识基础上的再学习。这些特点也容易成为群体共享的资源。

第四体现为成人学习的自主性。成人的学习相对普通教育而言更具有学习自主性。成人在所学专业、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安排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自主选择空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担任着一种引导者、解惑者、组织者的角色。因此,成人教育更具有学习自主性特点。

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成人教育在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和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教育存在较大不同,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三、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成人高等教育普教化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与普通高等教育趋同的现象。不管是师资的聘任,还是培养方案的制订、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模式都具有浓厚的普通高等教育的色彩。成人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灌输,轻技能传授;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重单一的学历补偿,轻教育供给的适应性、职业的应变性。成人高等教育缺失成人教育的特质,这些弊端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化难以适应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要

成人高等教育要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今后我国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必然会繁衍出一些新职业、新岗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但目前成人高等教育仍局限于专业、职业性补偿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综合学历教育,不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办学模式忽视成人教育对象特点

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各种应用型专门人才,接受对象一般是具有一定职业经历和社会阅历的成年人,强调智能更新与素质提高,这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在教学中一定要探索自身独特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模式。但是多年来,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一直难以突破传统教学论的影响,因而形成了培养规格整齐划一、课程体系注重完整、教学内容忽视职业导向、实践环节薄弱、教学方法单调、考试考核方式死板的特点,缺少成人教育办学特色。在教学方式上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教材和课堂教学为主,使学习与实际应用、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成人教育对象特点,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通过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认识到创新教育模式是成人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在充分认识成人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创造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成人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

1.合理定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遵循“发展需要驱动的原则”,重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需要服务,为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要针对成人的特点,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和塑造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要体现职业性和社会适应性,要朝着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为主的方向发展,不但使其具有特定职业的知识和能力,而且也具有职业应变和转换知识的能力,要以职业性较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学生为中心,科学设置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

教学是受制于课程的,如果不能根据社会需求及成人学员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或调整,仅仅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改革是很难从教学效果上获得根本性提高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问题是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建立起动态的、发展的现代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遵循成人特点,按照实用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原则,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成人学习者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非学术性;重视应用性而非理论性;重视技能学习而非仅仅获得文凭。成人教育课程往往必须更直接、更动态地反映社会、生活、工作、岗位等的某种变化和实际需要。因此成教课程的设置要紧密联系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对成人的学习需求作系统分析,多设置具有开放性、探究性、针对性的课程,同时要把握好课程的难度与深度,便于学员自学。

(2)成教课程体系结构应重视以应用性的知识为导向,而不是按照学科理论知识的整体系统来安排。通过设置更多的专题课、实验课、综合设计课等来完成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学习及各种能力的培养,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融为一体,冲破传统课程体系框架,建立一种知识与能力兼顾的新的学科体系。

(3)成教课程设置要突出开放性原则。成人高等教育是面向社会在职工作人员的教育,是针对成人各个时期需要的岗位教育以及适应终身学习社会的知识充电教育。这要求成人高等教育相应的课程体系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课程的设置应从强调教育的统一性转变到强调创新能力和革新精神,既有反映专业主干知识的必修课,也有灵活、动态的选修课。要将科技与生产中的前沿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将本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反映到课程设置中去,使人才充分适应多样化世界的需要。

(4)注重开设综合课程。课程体系要做到整体优化,要摈弃传统的以知识点为主的教育内容设置。以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间的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原则来设置所需课程,强调科学思维方式、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的学习。基础课程应选择适应面广、概括性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力争相近学科课程交叉融合;专业课程中体现职业性课程与非职业性课程并举、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如某些课程及其课程设计的开设,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达到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目的。

3.积极探索学分制教学管理,设置弹性学习年限

所谓学分制,主要是指以选课制为基础,将学分作为学习的计量单位,将取得必要的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现代教学管理模式。与学年制相比,这是一种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学分制的突出特征是学生自由选课和弹性学制。实施学分制让学习者不再受固定学年的限制,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申请毕业。这样可以解决成人学习者学习与工作时间冲突的问题,学习者可根据工作、家庭、生活实际情况,自主统筹安排学习时间,以较大的灵活性选择何时学习以及学习何项内容。对于基础一般的学员可以少选学分,推迟毕业时间;同样,学有余力的学员也可以多选一些学分,从而提前毕业,真正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员不但可以在大学中攻读必修课程,也可以选一些和学位学习无直接联系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只要是学分课,所得的学分仍可计算在内。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形式的开展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形式,另一方面也为终身学习社会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以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对成人高等教育而言,这不仅仅是技术和手段的变革,也必将促进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教育信息化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让人们平等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短地域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知识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函授模式进行改造,是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利用学校网络化教学环境,建设成人教育课程网站,实施在线网络教学。将教学、学习、互动、作业、批阅、测试、评价及成绩、学生管理等主要教学环节纳入教学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的强大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也相应从教学转为“导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设计教学为主。

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从传统的集中面授、群体学习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个性化学习为主。学生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可自行选择学习的课程并调节教学进度,自行下载讲课笔记、上交作业和进行小组讨论,能够更好地安排学习、工作和其他社会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在时空上的强大功能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为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为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了机会。

此外,各类网上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对成教学学生的学习也起到助推作用。高校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全部面向社会开放,展示着各个学校的实力和特色。网易视频公开课频道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国内外名校课程视频。这些公共优质资源面向全社会的开放,是构建终身学习社会体系的促进剂。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领略名校风采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全面、和谐发展。

篇5

Research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and Analysis

GAO Huiyan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1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o that moder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the majority but also recognized educators. Teaching research aims to develop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So, how to focus on student-centered, research teaching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research. Paper use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method proposed to carry out an effective way of teaching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solve a wide range goal of teaching how to research, how to motivate students and maintain a more lasting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to learn how to deal with group collaboration and research key issue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of learning.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hierarchical; visualization; research teaching

1 对研究性教学的认识

所谓研究性教学,是在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知识能力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选取课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创设科学研究情境,使学生们自主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其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步入大学阶段的学生,从其学习和生活经验来看,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实践经验及自学能力。因此,对大学生开展研究性教学,是对其创造思维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全面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最早在1916年,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了“问题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在1947年,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研究性学习法”思想。1960年,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到2000年,贝克莱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影响因素。2001年,杜赫等描叙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技能。随后几年,托普等提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指导性学习;褒曼提出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关键要素;哈丽特等进行研究性教学问卷调查及研究。而国内近几年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也较多,石中英《试论研究性学习的性质》等分析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特征;赵明仁和王嘉毅《研究性学习设计与实施的反思》等分析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对策;张沛帆《初探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之路》等分析了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综上所述,国外的教育专家、学者们对研究性教学模式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具体的操作模式与方法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有关研究性教学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这也正是本研究的缘由和出发点所在。以希望通过对国外教育改革中吸取经验,为推动研究性教学在我国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2 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具体途径分析

研究性教学是基于一定的教学情境创设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而在实践中能获得较好的成效。然而具体如何操作,目前还缺乏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结合教学实践体会,笔者认为,开展研究性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精心设计研究性教学方案。在实施研究性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知识量的情况,依据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工作,以形成完整的可行的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必须有针对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具备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础,使完成任务成为可能。当然,其中的考核标准,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训练载体,结合可量化的考核标准,以此来完成这个研究性教学过程。

其次,要选择适宜的训练载体。教学载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完成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载体,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能力的提高都是空谈。

因此其关键核心应集中于对学生的研究性训练载体的设计。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对教学思路要有明确的方向,对课题内容及实施方法,都应该做到精心设计与准备。比如一定的案例、示例、大作业、专题研究、读书报告都是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思路的一种引导。学生具备了依葫芦画瓢的能力,就有可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三,教师应对自身角色准确定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和教学过程,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然而,研究性教学模式就是要突破这一传统,从学生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和适时点拨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对学生传授了基本理论基础和知识的情况下,着眼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其创造能力。

3 关键问题及分析

3.1 如何实现多元化目标

研究性教学的课程目标是多元化的:学生不仅要了解和掌握知识、方法与技术,更要更新自身的学习观念。为此,需要开展课程目标的“层次化”与“可视化”建设。“层次化”课程目标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并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时间完成的阶段性目标。“可视化”则是借鉴往届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讲述教学目标的资料,使教学目标变得具体、生动、亲切,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觉自主地确立和追求个性化的更高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3.2 如何激发并维持学习兴趣与动机

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目标可视化与层次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但当课程学习开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学习兴趣降低、动机弱化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解决:(1)在专题确定阶段,专题的确定是决定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前提,教师要杜绝想当然。必须尊重学生的整体知识、兴趣情况,可以由学生们提出意见,共同商讨确定。(2)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加强交流。当前大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信息交流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促使整个教学组织过程能及时掌握情况。(3)为学生传授必要的基本技能。比如应该指导学生该具备怎样的知识技能,信息素养,研究问题的方法与工具,面对问题的解决,一般可采用怎样的策略等,使合作学习,团队意识在学生的心中扎根。(4)定期阶段性汇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过去一段时间所做工作进行总结,认识其中的经验与不足,也有助于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或调整。在汇报过程中,也是对学生努力程度的一种肯定,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强化学习动机。

篇6

关键词:自适应 图像分割 全局阈值分割 Otsu阈值分割 最小误差阈值分割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5-0000-00

由于阈值处理直观、实现简单、计算速度快,且便于理解,因此阈值处理在图像分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现已有很多种阈值分割算法,下面简要介绍全局阈值法[1]、最大类间方差法[2] (Otsu 法)和最小误差法[3],对比算法的自适应能力。

1 全局阈值分割

当物体和背景的灰度分布很明显时,可以使用对于整个图像的全局阈值来分割图像。全局阈值分割算法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具体如下:

(1)为全局阈值T选择一个初始估计值。

(2)用T分割该图像,这将产生两组像素:G1由灰度值大于T的所有像素组成,G2由所有小于等于T的像素组成。

(3)对G1和G2的像素分别计算平均灰度值m1和m2。

(4)计算一个新的阈值:

T = (m1+m2)/2

(5)重复步骤(2)到(4),直到连续迭代中的T值间的差小于一个预定义的参数T为止。

2 Otsu阈值分割

当物体和背景的灰度分布不是很明显时,可以使用Otsu阈值法对于整个图像进行分割。Otsu阈值法根据像素灰度值将图像分割成两种类型和类。2006年,Ng等文献[4]提出了强调最佳阈值位于谷底的Otsu阈值分割改进算法,其目标函数为:

其中为灰度图像中灰度值为的像素点出现的概率,为和两类的类间方差,和为和各自分布的概率, 和为和各自分布的均值。因此,最佳阈值为:

3 最小误差阈值分割

4 实验与分析

MATLABf仿真结果1。如图1所示,原图显示了聚合细胞的光学显微镜图像;由于细胞和背景的灰度分布不明显,全局阈值分割出的细胞整体都很模糊;Otsu阈值分割出的细胞整体比较清晰完整,但细胞边缘有些扩散;最小误差阈值分割出的细胞整体很清晰完整,细胞边缘轮廓很清晰;

MATLABf仿真结果2。如图2所示,原图显示了可见光拍摄的房屋图像;由于屋顶的光照反射不均匀,全局阈值分割出的屋顶没有细节信息;Otsu阈值分割出的屋顶也没有细节信息;最小误差阈值分割出的屋顶整体很清晰完整,屋顶边缘轮廓很清晰;

5 结语

本文重点研究全局阈值分割、Otsu阈值分割、最小误差阈值分割三种图像分割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实验表明,当物体和背景像素的灰度分布不是很明显时,Otsu阈值分割要比全局阈值分割的自适应能力强,当光照不均匀,物体和背景的光照差异较大时,最小误差阈值分割要比Otsu阈值分割的自适应能力强。

参考文献

[1]Rafael C. Gonzalez,Richard E. Woods.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Third Edition[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762-770.

[2] Otsu N. A threshold selection method from gray-level histograms[J]. Automatica, 1975, 11(285-296):23-27.

[3] Kittler J, Illingworth J. Minimum error thresholding[J]. Pattern recognition, 1986, 19(1):41-47.

[4]Ng HF.Automatic thresholding for defect detection[J].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2006,27(14): 1644-1649.

篇7

关键词 教学体系 模块化设置 教学科研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培养适应对外贸易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是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大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实施,各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先后对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探索。

1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教学体系设置的依据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承担培养从事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任务。设置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教学体系应该遵循以下依据:

(1)课程设置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要体现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要求,要紧紧围绕“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原则进行。但是传统的教材缺乏与实际联系,不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的教材、教学资料。

(2)教学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 紧贴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以市场为导向。以往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来进行调适,导致与社会需要有诸多不相匹配之处,出现了人才结构不合理的“人才剩余”现象。

(3)教学组织要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求加大课程实践教学成分,改变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大部分以课堂教授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状况。

(4)实践教学要有体系。实践教学的体系包括基本素质类实践、课程实验及专业实习,要将实践教学安排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确保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创新技能”一体化、多层次、模块化的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课程内容由理论到实践,实践教学内容由简单操作到综合训练,最大化地实现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是指需要完全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它以国际贸易专业主要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为前导课程,主要包括行情学概论、行情学分析与预测的层次、行情学分析的指标、行情学预测的基本方法等内容。

(2)专业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是指对专业市场进行行情分析与预测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该模块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经济行情分析与预测、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对不同国家、区域的经济行情,以及不同产品的市场行情分别进行分析与预测的理论、程序、方法等。

(3)基本技能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是指必须掌握的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基础,侧重于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计算机操作系统与网络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常用外贸应用软件。

(4)专业技能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是指用于行情分析与预测的经济学分析与预测工具,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有关证券、期货与外汇交易的软件,另一部分是Eviews和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群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于促进学生逐步由学习者向实践者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5)创新技能模块。创新技能模块处于学习、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阶段,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实验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和论证、实验研究和实验总结,并能以论文形式撰写实验报告,是培养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之间存在交叉与渗透、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模式亦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特征,通过模块化分割,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成一体,同时各模块课程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层次性,层次性和综合性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3 对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的建议

对世界市场行情分析与预测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教学组织要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将培养目标、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教师要适应从“专业课程”到有功能性的单元“模块”的转化,并带来的教学内容的新构建;学生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试方式的转变,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知识之间关联与应用的思考。

(1)理论教学要适度。老师在理论教学中应本着适度的原则,把握理论教学的难度,增加其与现实的关联,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深奥而又显枯燥的抽象理论。系统的理论学习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模块提供了条件,使理论和实践能很好地结合,获得较强的综合能力。

(2)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倡导教学科研一体化。首先,要改变在引进师资时的“唯文凭论”和“唯学位论”,要尽量引进具有外贸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其次,加强校企横向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并考取专业职称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第三,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间进行有序联系,深入到企业一线,参与科研,逐步实现产学研的相互融合。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专业实习基地可以不局限于外贸公司,还可以包括证券交易公司、期货交易公司、外汇交易所等机构,稳定广泛的专业实习基地对提高学生的国际贸易及相关行业从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项目来源:兰州商学院2013年度教学改革课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个体学习;系统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注重知识化和一体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科学化与人文化,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价值创造的关键是知识的生产率,而知识的积累离不开持续的学习。学习既是个人职业提升、实现价值的迫切需要,也是组织整体优化、培育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更是社会全面进步、促进和谐性的迫切需要。

1968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首次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1972年,《学会生存》特别强调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和追求目标,并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1990年,彼得・圣吉教授提出了塑造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韦尔奇也认为,“我们的行为是由一个最根本的核心所支配的,一个组织从所有源泉学习的欲望和能力,以及迅速把这种学习转换成行动的做法――这是它最终的优势”。学习型社会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学历有终点,学习无止境,由学历型社会走向学习型社会是发展的必然。

关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很多文献、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为塑造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主要关注的是学习型社会的创建路径问题,关注的是组织学习的问题,而对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个体学习的管理模式却鲜有研究。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如何打造富有竞争力的职业化队伍,塑造富有凝聚力的高效能社会,如何提高个体的学习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责任性,是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议题,是永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不得不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对管理个体学习的系统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期望能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个体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关键

构建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个体与组织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为支撑,为提升综合竞争力创造不竭的动力源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要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体学习的基础作用分析

真正出色的组织能够使全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事实上,在各个层面中,个体学习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团队学习、组织学习是个体学习的系统整合,学习型社会则是学习的奋斗目标。Agris,Schon等指出,组织学习主要是具有共同思维模式的个体行为的结果。没有个体学习,就谈不上学习型社会,更谈不上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必须在价值取向与整体的战略目标高度一致的前提下,从个体学习开始。

(二)个体学习的关键作用分析

专家预测,2020年的知识总量将是现在的3倍-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总量只占知识总量的1%。知识的爆炸和知识的老化几乎同步进行是知识经济的一大显著特征,学习已成为进入信息社会的入场券,消除经验型组织、塑造学习型组织是努力的方向,学习必将成为必需品。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与IBM咨询集团合作,对全球的学习型组织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调查面涉及26个国家的3000名执行官。调查表明,现代组织对学习的兴趣日渐浓厚,将学习和知识的创造作为明确的管理规则能够达到维持竞争优势和成功的目的。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新的工作、新的任务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个体素质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认识上还有差距,措施上还没落实,制度上还没健全,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全面提升。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提升、技能的改善是个体迈向职业化的核心要求。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个体学习是基础,更是关键。学习,应成为一种压力,更应成为一种动力;应成为一种习惯,更应成为一种自觉;应成为一种权利,更应成为一种责任。强化个体学习,争当学习型人力资源是形势所趋、工作所需、发展所系。

三、个体学习管理的系统模式

(一)强化个体学习的核心:树立终身学习的持续发展观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的核心就是学习力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战略资源,其创造、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与效率,决定着整体竞争力,决定着成败得失。任何社会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个体的持续发展,个体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学习,离不开终身学习。在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岁-14岁接受教育,就能满足一生工作的需求;工业经济时代,则延长为5岁-22岁;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惟有把12年制的学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强化个体学习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突破传统框架的束缚,改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领域相对独立、相互隔绝的状态,建立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树立终身学习的持续发展观,需要把学习当作一件终生大事,当作一项终生职业,不断进行知识更新;需要不断超越自我,不断突破极限,不断成长进步;需要切实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需要既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学习实践技能,确保在知识大爆炸、科技大发展的当今时代不落伍,不当新文盲。

(二)强化个体学习的基础:保证学习与工作的双向融合

学习与工作没有绝对的界限,保罗・朗格朗认为,将学习和工作作为独立的两个部分是毫无根据的。个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瞬间的行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非单项行为,个体应摒弃狭隘的工作观、学习观,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以学习与工作的双向强化,把工作与学习熔铸于一体,保证学习与工作的有机融合,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1、学习工作化。学习工作化是指把学习视为必要的工作,将学习与工作同步布置、同步规划、同步检查考核,切切实实地把学习当作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职业化意味着工作的专业化,意味着行为的规范化。学习应该成为个体自觉的和不可避免的行为,应该成为一种精神态度,成为一种习惯,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精力、有制度,确保学习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对每个人来说,“正人品,讲求职业道德,提升个体竞争力”是共同的要求,是共同的期待,是共同的目标。

2、工作学习化。工作学习化是指将工作的过程视为学习的机会,善于借鉴他山之石,善于在工作中分析思考和总结提高,善于在工作中交流研讨,使工作螺旋式上升。综合素质既不是天生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经常不断地修炼和完善。每个人都应积极思考问题,每个人都应充分地认清能力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

(三)强化个体学习的关键:优化学习模式

1、针对性学习与连续性学习相结合。伴随着信息的日新月异,知识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虽然有些个体已开始重视学习,但往往是针对性、应付式、被动式的学习,不注重学习的系统性、持久性。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学习必须与国际接轨,只有连续学习、持久学习,实现由“高能电池观”向“可充电池观”的转变,实现由“一次性学习观”或“阶段性学习观”向“全程持续性学习观”的转变,及时赶上科技的快速发展,及时调整社会角色,才能保证持续发展。

2、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是塑造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个体必须自觉主动地学习。在抓好个体学习的同时,应强化团队学习、合作学习、互助学习,建立一体化学习机制。以团队为单位,有助于发挥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使学习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应从“深度汇谈”开始,思想自由流动,以不同的观点探讨复杂的议题,在无拘无束的探讨中,将内心的经验与想法完全浮现出来,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探讨,实现整体的优化。实践证明,加强团队学习,可以使学习产生乘积效应,使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实现共享和提升。通过团队学习产生的效能,远高于个体学习效能的简单叠加,远快于个体学习的速度。

3、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提高素质,努力营造一种求实、求学、求新的氛围,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学习能力。然而,仅仅通过有组织的学习根本不可能实现个体的终身教育,这就需要通过分散学习的方式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保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的结合,注重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和自我更新。

4、基础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两者既相互区分又相互关联,没有基础知识,就学不了专业知识;没有专业知识,就难以运用于实践。个体学习必须处理好基础知识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重点开展学理论、学业务知识、学经验、学先进的活动。个体既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性和有效性,又要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提升工作的理论水平,丰富工作艺术,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强化个体学习的保障:构建科学的学习机制

1、动力机制。个体学习离不开动力机制的建设,没有动力,就无法保证学习的持续性。为此,应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激励体系,通过制度激励、奖励激励、目标激励、工作激励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应开展评比和达标活动,激发个体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的热情;应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表彰奖励先进典型,增强个体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应在明晰职责的基础上,简化、优化管理流程,积极构建知识沟通的传导机制,有效实现信息开放和信息共享,为深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

2、竞争机制。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有利于增强个体的学习意识,是强化个体学习有效手段。应建立和完善上岗、在岗、轮岗、待岗等一系列竞争制度,形成良好的竞合力和团队精神;应实行竞争上岗制,岗前一律进行理论知识和文字能力的考试,以考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对工作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定期考评,内部交流。

3、考核机制。强化个体学习必须建立投入产出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原始性创新,准确衡量边际贡献,用制度规范学习,以制度促进学习,将学习成效与考评机制挂钩。在工作中,应建立分层检查和监控体系,坚持“一季度报告一次、一年度述职一次”的考核制度,督促学习的高效性,通过讲座、简报、板报、座谈等形式通报考核结果,并把考核结果作为个体业绩的重要组织部分,把考核结果与个体的奖惩、提拔使用结合起来。

4、研讨机制。建立学习研讨机制,营造学习氛围,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效率。在交流中,应从批判性研讨转向建设性研讨,以论坛、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就共同关心的主题进行研讨,就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磋商,注意交流回复的有效性,澄清认识误区,使每个个体都清楚地看到知识结构的缺陷,增强个体的创新能力,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探索创新,力求形式新颖,方法灵活,激发学习热情。

四、结束语

学习既是一种储备,更是一种投资,强化个体学习,争创学习型社会是顺应时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努力掌握学习基本原理和思想体系,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应用、言论与行动的统一,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才能保证社会、组织、个体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振峰.建设学习型社会奔小康[N].中国教育报,2003-03-01.

2、张兆芹.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之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8).

3、李晓强.学科会聚:知识生产的新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6).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篇9

一、职教类学生优秀人格培育的迫切性

职业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但由于一些综合性的因素,导致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了一些偏差,优秀人格培育显得犹为迫切。

1.我国职业教育提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于是一些职业类院校偏重强调就业导向和学生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

2.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要求更高。近年来企业对高级技工的高薪招聘,使得人们产生一种错误认识,觉得只要有技术就行,忽略综合素质的提高。

3.职业类学生先天不足,基础差。高职类学校招生大多在最后一批的三A、三B线录取;中职类学校招生更是没有门槛,为数不少的是考不上高中,没书读的学生,走上社会年龄又太小,于是被迫来到中职学校就读。他们普遍表现在学习能力比较差,行为习惯不够良好,总体综合素质不够高。

4.90后学生自身的因素。这一代人很多是独生子女,普遍聪明灵活,有个性,追求自我,但身上的毛病也很多,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严重,缺乏吃苦、协作和奉献精神等。

二、职教类学生优秀人格培育的内容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但发展快,在如今职业教育越来越步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职业教育不能再走弯路,要充分吸取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确立积极的教育宗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身心健康――优秀人格培育的基础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职教类在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历经着从书本上学上升到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以升学为主到以就业为主、由学校人转为社会人的快速角色转换,他们面临着日趋加大的竞争趋势和就业压力,这就要求学生要尽快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善于从逆境中寻找转机,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

2. 职业素养――优秀人格培育的核心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核心方面,一是职业道德感,包括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合作、优质服务精神等等,这是优秀人格的必备元素。二是职业知识和技能,三是职业行为习惯。“教育”的教应该是言传身教,“教育”的育应该是伴随着学生的一起成长,感受着学生的感受。因此,职业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职业知识和技能、职业行为习惯等核心因素出发,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优秀人格。

3.创造意识――优秀人格培育的重点

优秀的人才还应具备创造意识,它包括创新和创业意识,它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是学生进行创业的精神指南,它具有引导学生进行创业的重要功能。当代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要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培养目标、教育方式方法、办学模式上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势必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4.人文素养――优秀人格培育的支柱

人文素养包括人的综合品质和个人的修养,既蕴含人文科学的价值意义,又对自然科学发展起着极大作用,较高的人文素养,使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优秀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而且还具备丰富的知识,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挑战自我的积极态度,具有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他们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丰富的人文情怀、高尚的精神和崇高的道德感,能够充分地表达出对于人生价值意义的真切理解和人类命运的关切。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时,要以高起点的优秀人格为准则定位,传输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公正公平、民主法治的理性精神,自由尊严的人道精神,培养全球眼光与超前意识,开放视野与博襟。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人格培育的时代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培养优秀人格的时代要求我们坚持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弘扬民族精神。职业教育要培养发展经济的生力军,必须紧跟时代脉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国家为社会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修养、有技能的新型人才。

三、优秀人格培育的实施方法

1.改善硬环境

硬环境,指实施教育需要的基本综合环境,包括校园校貌等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职教的优质资源等。改善硬环境,就是要加大力度建设美丽校园,优化办学条件,打造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增强优质资源幅度并合理布局职教资源。

2.创新软环境

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创造意识;以社团为载体,融合人格培养与专业发展相结合,精心打造创业型社团,培育团结协作、甘于奉献、勇于探索等优秀人格;以文化为载体,探索专业文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对接的新思路,充分拓展校内外顶岗实训基地的文化功能,“引厂入校”、“进厂建室”,把校园文化信息带到企业,企业文化信息传入学校,培育人文素质、职业精神。

总之,优秀人格的培育是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我们的职业教育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优秀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30-01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在诸方面已有不同程度的改进,正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仍面临教学趋利化、表面化、单一化等问题。对此,以新课理念为指导,不断地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以多元化的诗歌鉴赏教学形态,构建有效课堂教学,进而更好地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求。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入口。但从实际来看,诗歌鉴赏教学的“三化”:趋利化、表面化和单一化比较严重,致使高中语文教学为高考而生,造成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失去其原有价值。

(一)教学趋利化,受高考应试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切出发点是高考,趋利化的诗歌鉴赏教学,表现出“重数量、轻质量”的教学情形。甚至以“押中高考题”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并且,在服务高考的单一教学形态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诗歌鉴赏技巧,而忽视了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这样反而不利于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将诗歌鉴赏教学拖入尴尬的教学境地。

(二)教学表面化,缺乏深入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诗歌文字方面的解析,如诗歌的情景、行文特点等内容。而对于诗歌的深入挖掘,如诗歌背后的思想意志、意境等内容,缺乏深入的探讨,致使教学表面化,表现出“诗歌千万,讲解一面”的教学情形,让学生在学习中表露出“听课”的疲惫感。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氛围沉闷。一些教师认为,诗歌鉴赏教学在于讲解,重复的练习灌输,就可以较好地应付高考。对此,在诗歌鉴赏单一的教学方法下,教师主要通过个人讲解、学生多练方式,进行地毯式的强化教学。这样一来,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让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氛围沉闷。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措施

新课改更加强调教学的多元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教育。对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首先应转变教学思想,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一)转变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诗歌鉴赏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为高考而教。在高考的指挥下,应试教学法无疑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学习的兴趣。对此,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以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为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教学趋利化的心态,为全面践行教学目标而不断努力。

(二)“升级”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氛围。教学是师生双边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中阶段,诗歌以短小篇幅为主,情感含蓄蕴藉。对此,教师应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诗歌鉴赏技能,培养良好语文素养。为转变学生被动的听课状态,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样一来,整个课堂的氛围一下子变被调动起来。例如,在《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影视剧中古代离别的一些情景,将课堂氛围与诗歌伤感的情感基调相吻合,以情感的渲染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来,领会诗歌情感的含蓄蕴藉。

(三)以体现诗歌美感为重点,勿以应试技巧培养为目的。诗歌鉴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非单一的为应试而生。诗歌是一门美学文化,传达出绵长的“美”。对此,在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诗歌美学的体现,不要单一的强调应试技巧的联系。从实际而言,诗歌鉴赏之所以让学生觉得难,不被学生很好的接受,很大程度上在于诗歌之美未能很好展现,无法吸引学生。所以,教师应针对诗歌的“写景美”、“抒情美”、“节奏美”等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而恰当的诠释。这样,多元化的“美”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避免了单一教学的情形,让学生自由而愉快的畅游在诗歌的美妙之中。

三、结语

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新时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中语文作为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学趋利化、表面化、单一化,更加强调诗歌鉴赏教学的改革创新,以新课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以全新的教学形态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 邓杰,谢永刚.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少教多学模式初探[J].考试周刊,2012(04).

[2] 王迪,邓家佳.浅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2012(12).